茶之道家理念

发布时间 : 2020-11-23
普洱茶之道 道家茶文化 花茶道家

普洱茶之道。

禅的精神在于悟,茶的精神在于雅。悟的反面是迷,雅的反面是俗。由迷到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俗到雅也是一个持久修养的过程。禅茶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心性修养形式,其目的就是在于通过强化当下之觉照,实现从迷到悟、从俗到雅的转化。一念迷失,禅是禅,茶是茶;清者清,浊者浊;雅是雅,俗是俗。一念觉悟,茶即禅,禅即茶;清化浊,浊变清;雅化俗,俗化雅。那就看一下茶在道家的精神理念。

一、尊人

中国茶道中,尊人的思想在表现形式上常见于对茶具的命名以及对茶的认识上。茶人们习惯于把有托盘的盖杯称为“三才杯”。杯托为“地”、杯盖为“天”,杯子为“人”。意思是天大、地大、人更大。如果连杯子、托盘、杯盖一同端起来品茗,这种拿杯手法称为“三才合一”

二、贵生

贵生是道家为茶道注入的功利主义思想。在道家贵生、养生、乐生思想的影响下,中国茶道特别注重“茶之功”,即注重茶的保健养生的功能,以及怡情养性的功能。

道家品茶不讲究太多的规矩,而是从养生贵生的目的出发,以茶来助长功行内力。如马钰的一首《长思仁·茶》中写道:一枪茶,二枪茶,休献机心名利家,无眠未作差。

无为茶,自然茶,天赐休心与道家,无眠功行加。

可见,道家饮茶与世俗热心于名利的人品茶不同,贪图功利名禄的人饮茶会失眠,这表明他们的精神境界太差。而茶是天赐给道家的琼浆仙露,饮了茶更有精神,不嗜睡就更能体道悟道,增添功力和道行。

更多的道家高人都把茶当作忘却红尘烦恼,逍遥享乐精神的一大乐事。对此,道教南宗五祖之一的白玉蟾在《水调歌头·咏茶》一词中写得很妙。

二月一番雨,昨夜一声雷。

枪旗争展,建溪春色占先魁。

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炼作紫金堆。

碾破春无限,飞起绿尘埃。

汲新泉,烹活火,试将来,放下兔毫瓯子,滋味舌头回。

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

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三、坐忘

“坐忘”石道家为了要在茶道达到“至虚极,守静笃”的境界而提出的致静法门。受老子思想的影响,中国茶道把“静”视为“四谛”之一。如何使自己在品茗时心境达到“一私不留”、一尘不染,一妄不存的空灵境界呢?道家也为茶道提供了入静的法门,这称之为“坐忘”,即,忘掉自己的肉身,忘掉自己的聪明。茶道提倡人与自然的相互沟通,融化物我之间的界限,以及“涤除玄鉴”“澄心味象”的审美观照,均可通过“坐忘”来实现。

四、无己

道家不拘名教,纯任自然,旷达逍遥的厨师态度也是中国茶道的处世之道。道家所说的“无己”就是茶道中追求的“无我”。无我,并非是从肉体上消灭自我,而是从精神上泯灭物我的对立,达到契合自然、心纳万物。“无我”是中国茶道对心境的最高追求,近几年来台湾海峡两岸茶人频频联合举办国际“无我”茶会,日本、韩国茶人也积极参与,这正是对”无我“境界的一种有益尝试。wWW.cy316.CoM

五、道法自然,返朴归真

中国茶道强调“道法自然”,包含了物质、行为、精神三个层次。

物质方面,中国茶道认为:“茶是南方之嘉木”。是大自然恩赐的“珍木灵芽”,在种茶、采茶、制茶时必须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才能产出好茶,行为方面,中国茶道讲究在茶事活动中,一切要以自然味美,一朴实味美,东则行云流水,静如山岳磐石,笑则如春花自开,言则如山泉吟诉,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应发自自然,任由心性,好不造作。

精神方面,道法自然,返朴归真,表现为自己的性心得到完全解放,使自己的心境得到清静、恬淡、寂寞、无为,使自己的心灵随茶香弥漫,仿佛自己与宇宙融合,升华到“悟我“的境界。

cy316.Com编辑推荐

品中国茶道中的感恩理念


中国茶道使一片茶叶、一杯茶水成为一篇科学的大道理、哲学的大道理、人生的大道理。

中国茶道理念使品茶超越了人的生理需要,也超越了单纯的艺术审美,使茶事活动具有了不同于政治说教的社会化功能。

当代高僧净慧大师把茶道的功能定位为“感恩、包容、分享、结缘”4个方面。

一切生命都依赖于外部环境而存在,人依赖于大自然和社会环境而生存。

从我们有了生命开始,便沉浸在外部恩泽的海洋里,所以我们必须常怀一颗感恩之心。

中国茶道吸纳了儒、释、道三教思想精华,特别强调感恩的重要性。

感恩,是对自然、对他人、对社会心存感激,立志回馈的一种心态,是一种乐于真情奉献而不求回报的美德。

所以有人说,感恩是对良心的自觉温习,人间因此充满了相互间的关爱;感恩是真情的恒久维系,生活因此而充满真善美的旋律;感恩是滋润生命的营养素,生命之花因此而更加绚丽。

当代高僧净慧长老提出“一切从感恩出发”。他认为感恩文化要“一切从心开始,一切从根本做起,一切从做人做事的具体言行做起”。

感恩文化落实在人生修养中,成就道德品格,圆满建功立业;感恩文化要落实在家庭生活中,父慈子孝,家庭和睦,事业兴旺;感恩文化落实在社会生活中,人心向善,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国家发达。

中国茶道倡导的感恩,不仅包括感激自然、社会、国家、父母、亲朋好友和他人对自己的恩德、关爱、帮助、支持,而且要感激各个方面给你带来的磨难、打击、鞭策,甚至伤害。

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志;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定慧。

净慧大师讲得好:“用感恩的心态喝这杯茶,这杯茶不仅仅是一碗茶汤,而在其中充满了人文精神,充满了天地万物和谐相处、相互成就、共融共济、同体不二的精神。化解戾气,发扬正气,成就和气”。

可以这样认为,中国茶道倡导的感恩之心是人类的基本良心。

让我们以感恩之心品茶,以感恩之心待人,以感恩之心生活,以感恩之心面对世界吧!

有感恩之心的人,心如晴空,日朗风清,天蓝海碧,一切都十分美好。

品茶之味 悟茶之道


“请大家打开茶袋,将茶放入品茗杯,观察干茶的条索、色泽……”这是一堂品茶会,从专业的识茶、泡茶、品鉴开始。

近日,山东省博山正觉寺禅修茶道第八期初级班开班,学员们跟随妙丽、妙皿两位讲师,从认识茶具入手,开始禅修茶道学习。

与此同时,在寺院茶室里,一场品茶会正在欢快进行。茶师妙柔法师,为禅修茶道的义工们,进行茶道的专业知识培训,带领大家识茶、泡茶、品茶,畅谈人生,学习品茶品心,体会禅茶一味。

禅修茶道的讲师精心挑选准备了两款茶品:七年老白茶和滇红茶,用于禅茶义工的品鉴学习,并派出精于茶道的妙柔法师,为义工们讲解茶道专业知识,教授大家如何才能泡出一壶好茶。

妙柔师兄细心、耐心讲解两种茶品的产地、特色、冲泡方法等,连同泡茶所用器皿的相关知识,一并倾囊相授。

教义工们学会识茶、泡茶、品茶,是针对禅茶义工推出的特色培训课程,其目的,一是对义工们护持寺院、护持禅修茶道的回馈;二是希望义工们能够学到相关的茶知识,提升个人素养,并从禅修茶道的旁观者,在做义工的过程中,慢慢地跟随学习,进而成为茶道知识丰厚者。

“这是禅修茶道专门为禅茶的义工师兄们打造的,福慧双修的一个课程,深厚的禅修基础,感恩包容、分享、结缘,是泡出一壶好茶的秘诀。”妙柔法师说:“义工师兄们要跟着禅修茶道一起进步,大家一起来学习品茶品心,领会师父何谓禅茶的开示,‘一个人,认真泡,静静品,坚持做’,体会禅茶一味,将修行落实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没想到来做义工,还学到了茶道专业知识,知道了什么叫禅茶,什么是禅茶一味。这可真是福慧双修呀!”大家泡茶品茶,收获了意料之外的感动。

“每期来做禅茶义工,增福;又学习到两款茶品的专业知识,以及冲泡技巧、茶品品鉴。来做义工,一举两得,非常幸福。”一位义工说,“以后只要有时间,那就三个字——一定来。”

茶叶常识:冲茶水之道


中国的茶认识不完。每一种茶都要喝个几年,产生的心得才算数!水的来源受到地缘的限制。但是冲茶的常识却应该掌握。

烧茶水的壶,应该避免使用金属制的材料。建议使用陶壶。出水口不要太大的。因为泡茶还是以两人壶、四人壶最佳。所以出水口太大不好控制。烧水最好是用炭火,但是使用炭火需要技术,没有浸润一季,烧水容易有问题。科学昌明,学茶不必从烧水开始!可以使用电、瓦斯、酒精……

首先要回忆一下物理,水中溶有气体,到沸点时,溶解的气体几乎被排出水中。所以,忌讳用开水养鱼。而泡茶时,水中若是溶有足量的气体,对于冲泡出来的茶汤香味、滋味有增进的效果。相较以尚未开的水泡茶,开水泡茶有点“死死”的感觉,失去应有的鲜活感!增加水中溶有的气体量,最好的方法有:生水不要煮到开。可以从烧水壶的咕噜咕噜声判定,也可以从将近沸腾时,热水中的泡泡大小来区别。近乎沸腾时,关火;温度不够时,开火。但是不同的烧水材料和方式就有不同的反应,需要自己去体会。科学进步,顺便买一支摄氏100oC的温度计,可以缩短学习路径。冲茶时,将壶举高些,高冲有助于气体的溶入。但是,这会降低温度,不可不考虑。

冲茶时,把壶盖放倾斜于壶口,当它是篮板。因由媒介物增加溶气体量。但,这也会降温。

将茶壶的水倒出时,高冲也可增加溶气体量。

从茶海倒入杯中,高冲也可以增加溶气量。

把握住溶解气体的原则,泡出来的茶汤会较鲜活,甚至会泡出以前从没泡出的香气!但是,如果泡出来的茶汤和以往相较,喝起来有闷闷的感觉,那种香气扬不起来的感觉,大半是因为冲泡温度太低。

武夷岩茶的闻香之道


在众多茶叶品类中,武夷岩茶是最富于变化的一种。其品种最多,香气与口感也千差万别,滋味香气还会随时间陈化而不断变化,水质及饮用时间、地点、环境等的改变,都会给岩茶的香气、口感带来变化。

闻香,是认识武夷岩茶很重要的一步,继上期的名丛之说后,本期《老山茶说》中,公泰名茶掌门人老山将告诉我们与茶初识中的闻香之道。

武夷岩茶的闻香之法

闻香是人与茶的初识,此外还是为品茗打开经络的重要途径。美国诗人兼学者黛安娜·阿克曼在其著作《感觉的自然史》中指出:“嗅觉对味觉有很大作用。我们常常在品尝之前就已经先嗅到香味,这足以使我们产生唾液。”

想要达到最佳闻香效果,“摇干香”必不可少。热杯后置茶,呈水平状左右摇(条索状适合左右摇,颗粒状适合上下摇)约二十秒,提盖靠近鼻端前轻吸辨别其干茶味是属清香、焦糖香、陈味或是带有浊气。

闻香时,短暂急促的闻气,是很快速和深入的一种方法,而长时间的和缓吸气,则是感受微妙气息的最佳方式。

闻干香可先从鼻腔轻轻呼气,然后深深、利落地吸气,其气味可直冲百会穴,可以嗅出干茶的瑕疵。闻盖杯香,即沏茶后闻盖碗上由茶汤水蒸气升腾而凝成的茶香,或闻挂杯香,即茶汤喝完后遗留在茶杯内壁和内底的茶香,则宜进行深入、长时间的吸气,感受热香和冷香(定住于鼻端前,不需摇摆),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内在的气味。

应该注意的是,嗅觉有其高峰期,在嗅觉敏锐度逐渐消失时,应休息片刻,使嗅觉恢复其敏感度。

泡茶必须有规矩

泡茶,必须“有规矩”。

比如《茶经》中说,煮水时有三沸,分别是“鱼目、涌泉连珠、腾波鼓浪”,初沸为上,若过了三沸,水就老了,冲泡出的茶味也将受到影响。同样,若泡茶时桌面杂乱不堪,茶器也没有很好地进行清洁,这些都与茶之洁本性相悖,必将大大破坏一泡好茶的气场。

泡茶的其他技术细节会视具体不同的茶而有所区别和调整。但一般而言,对岩茶来说,在入水冲泡时,要做到悬壶高冲,以利用水势的冲击让干茶得到充分激荡,在翻滚中快速释放出内容物。

为保障每一泡茶的稳定度,还需要勤加练习,以求了解水质、水温、水量、浸泡时间、器皿、壶质等因素对茶汤品质所产生的作用和效应。只要多用心观察体会,累积的经验多了,掌握了上述要素,就可以看茶泡茶,泡出岩茶最好的滋味。

本文就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提供的关于《茶之道家理念》的精彩内容,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精彩的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网站,每天不定时更新大量精彩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