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入门三篇——制茶、识茶、泡茶

发布时间 : 2020-11-23
茶的入门知识 茶道与茶文化泡茶过程

制茶:采“茶青”,萎凋——发酵——杀青——揉捻——干燥。

1、茶按原料可分为芽茶类和叶茶类。

2、杀青分蒸青和炒青,前者绿,视觉好;后者香,味觉好。

3、揉捻对茶的泡、状、味发生影响。

4、杀青后堆放(渥堆)产生的发酵为后发酵,与杀青前的发酵有别。

5、判断茶的生熟主要从焙火、茶青、揉捻、发酵四个因素,偏熟因素多即为熟茶。

6、发酵影响茶的色、香、味。就香味看,未发酵茶属菜香型,轻微发酵20%的为花香型,30%左右为坚果香,60%左右为熟果香,全发酵为糖香型。

识茶:

1、按发酵程度分:不发酵茶(绿茶)包括绿茶、黄茶,部分发酵茶(乌龙茶)包括白茶、青茶,全发酵茶(红茶)主要是红茶,后发酵茶(普洱茶),包括黑茶、陈放普洱。

2、茶名来源:产地,品种,特性,汤色,典故,外形,特定人命名。

3、赏茶:按年龄品为绿茶(婴儿)、清茶(少年)、冻顶(青年)、铁观音(壮年)、白毫乌龙(娇艳女子)、红茶(慈祥妈妈)、普洱(老和尚)。

4、揉捻的方式与力道的大小是形成绿茶不同各类的主要因素。

5、品茶要从茶的色、香、味(分冷、热)、叶(分干、湿)、形去鉴定。

6、茶树一般三年后可采摘茶青,8--10年达到成熟期。

7、春宜采制不发酵茶与轻、中发酵茶,夏宜采制重发酵茶与全发酵茶,秋冬宜采制轻、中发酵茶。

泡茶:

1、小茶壶置茶量(以一壶冲一道左右而设)视茶叶外形松紧而定:非常蓬松的放七、八分满,如碧螺春;较坚实的放1/4,如乌龙茶、条形绿茶;非常密实的放1/5,如如龙井、红茶、珠茶。总之,紧的少放一些。

2、水质、水温影响茶汤的特质,包括茶性、苦涩味的强弱,等。水温与茶的关系基本是越是嫩采者,水温越低,偏成熟采的水温高,芽的温度低些,叶的温度高些。低温(70-80度)冲芽类绿茶、黄茶,中温(80-90度)冲嫩芽的乌龙茶和采开面叶的绿茶及嫩芽重萎凋的白茶,高温(90-100度)冲乌龙茶以及后发酵的普洱和全发酵的红茶。

总之,一般可以从茶叶的绿红看发酵程度,从茶叶颜色深浅看焙火程度,从茶叶外形看揉捻程度,从茶叶长相看老嫩程度,从茶叶看细碎程度。同时,还可以从茶叶色相了解茶香弄的种类,滋味的物质,从色泽的明度了解生熟的感觉,从外观坚实的程度了解香味频率的高低,从原料的老嫩了解茶性的粗犷与细致。

cy316.Com编辑推荐

闻香识茶


茶香中,有最迷人的诗和远方。

果香、陈香、花香,很多人爱上茶,都是从茶香开始。茶汤的色、香、味是三个最重要的方面,因此常有人说,学会了品味茶香,就已经得道一半。

茶香的构成

喝茶清香扑鼻,这些香味到底是由什么东西组成的呢?

首先茶香是茶叶内含物质中的一种芳香混合物。据数据统计,至今为止能够被准确鉴定的茶香物质约有700种。鲜叶中的芳香物质有100种,制成成茶之后有200多种,红茶有400多种,乌龙茶更多。

正是因为这么多的芳香成份为基础,才能构成多变的茶香。

人是如何感受到茶香的?

人体感官感受茶香主要是两个层面的途径,首先是鼻子感受,其次是口腔感受。

鼻子感受香气,最直接也最好理解,我们通常说一个人鼻子灵敏,主要是用心去感受,闻到别人不经意忽略的香气;另一方面,记住和区别你所闻到的香气,如果忘记,就多喝多记加强回忆。

口腔感受香气,是因为口鼻相连,我们喝茶的时候,热腾腾的茶气会传递到鼻腔,所以才会有我们常说的口齿留香。

茶香怎么品味?

一是干闻茶香:把茶撬好,放到用沸水烫过的盖碗里,盖上盖子,用手轻轻摇晃,让沸水的热气帮干茶热身,然后打开盖子趁热闻香。

二是茶汤闻香:

1.出汤后,闻一闻茶具里的茶味,主要是排除茶叶有没有焦味、霉味和其他一些异味,此时还可以判断茶叶香气是否高扬。

2.第一遍洗茶和醒茶之后,把茶汤倒入公道杯中,摇晃公道杯,让茶汤均沾到被壁上,然后倒出茶汤,再次摇晃公道杯,使空气进入杯子与香气结合,然后再次品闻。这可以判断香气的类型,主要是花香还是果香,或者其他香型。

3.等茶具冷却之后,再次闻茶底的香气,又或者5泡之后再闻茶汤,这是为了判断茶叶的香气是否持久。

三是饮茶香:

喝茶为什么要用吸啜的方式?因为通过舌头搅动这个动作,可以让茶汤和口腔更充分地接触,这样才能更有效率去感受口腔和咽喉的茶香。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茶叶香型:

红茶

花香:类似清新的花香,比如英红九号。

蜜香:浓醇的类似蜜糖的甜香。

果香:发酵适度产生的类似熟果味的甜香。

松烟香:用松木熏制产生的松香味,如正山小种。

白茶

毫香:茶条多毫而带有特殊的毫香。

枣香:老白茶具有的像红枣般的香气。

日晒香:白茶经过日晒产生的气味。

绿茶

毫香:由于绒毛多而产生的独特香气。

板栗香:绿茶炒制过程产生的类似炒板栗的香气。

兰花香:高级绿茶带有的似兰花的香气,如龙井。

学会闻香识茶


茶叶有多种香型,而且这些香型与发酵程度有一定关系。茶的香气类别是不容易以其他物品的香气来形容的,因为找不到与各类茶相似的物种香气,所以在介绍茶的香气时,只能以香的类型来稍作界定,如菜香、花香、果香、糖香、木香等。

茶之所以会形成那么多种类,主要是因为制作的方式不同,香气会形成那么多种类,也是因为这些制茶的手段不同。控制发酵的程度,使成品茶形成菜香、花香、果香、糖香、木香等不同的香型;控制焙火轻重,塑造了香气是寒凉的香气还是温暖的香气……绿茶,它的香气是属于“菜香”,像一把蔬菜用开水烫过后的香气、像青菜炒过后的香气、像割草皮后的香气。

如果让茶青轻轻地发酵,如30%以内的发酵,制成的茶就是市面上所称的轻发酵乌龙茶,如铁观音、冻顶乌龙等,香气就会从“菜香”转化为“花香”。我们或许说不出是属于什么花的香,但总可以理解到那是植物开花的香气。如果让茶青继续加重发酵,如到达百分之六、七十左右的程度,茶的香气就会从“花香”转变为“果香”,制成的茶就是市面上看到的所谓白毫乌龙(或称东方美人)。这时的果香是肉香型水果的香,如芒果、木瓜之类,有人称它为熟果香。介于上述花香(轻发酵)与果香(重发酵)之间的所谓“中发酵”茶,如果制成后加以一点焙火,如市面上传统型的铁观音、冻顶茶、武夷岩茶等,就会形成一种“坚果香”,如栗子、核桃之类的香。为了简单化,我们姑且将坚果香与肉果香(或称熟果香)统称为“果香”。再继续发酵下去就是全发酵了,制成的茶就是市面上所谓的红茶。这时的香气就会变成“糖香”,是砂糖的香,或麦芽糖的香,所以也有人称作“麦芽糖香”。

另一类茶是正常发酵前先行杀青、揉捻、晒青干燥后再行渥堆或存放,使其产生后氧化,这样制成的茶就是市面上所称的普洱茶(此类茶包括边销砖茶)。这时的香气是从晒青与渥堆或存放产生的后氧化所造成的“木香”。有人说像樟木香,有人说像沉香木香,总而言之是属于木头类的香气。

按国家标准,铁观音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清香型,一类是浓香型。标准里面明确定义了它们的区别,清香型是用轻火烘焙干燥的铁观音,保留了砂绿或墨绿的颜色和鲜香的口感,俗称“青茶”。

其中,“清香型”属于当前市场流行的轻发酵铁观音茶,“绿水清汤”是其典型特征之一。清香型铁观音发酵和烘焙干燥程度均较轻,茶叶中的水分含量略高,叶片的成色好,干茶叶色砂绿,颗粒圆结重实;冲泡后清汤绿水,无枝无沫,香高味纯,叶底翠绿鲜活,极具观赏性。适合口感清淡且喜赏茶色的人士品尝,也适合日常冲泡品饮。清香型铁观音一般可连续冲泡5-12次左右,具体由茶叶的质量决定。

“浓香型”属传统半发酵的安溪铁观音茶,适合资深茶友饮用,因为口感较重,叶片成色不及清香型好,但口感最为纯正,金黄色茶汤是其典型代表之一。传统制法铁观音茶要求半发酵时间较长且较重,冲泡之后的茶汤颜色也比较浓,喝起来感觉醇厚甘爽,即滋味纯正。从中医学角度而言,传统浓香型铁观音具有暖胃﹑降血压﹑降血脂﹑减肥的功效,很适合日常工作应酬多,饮食结构不合理,肠胃有小毛病,血脂血压高,身体偏胖的人士饮用。

泡茶“三要素”


1、茶的用量

泡好一杯茶或一壶茶,首先要掌据茶叶用量。 每次茶叶用多少,并没有统一标准,主要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以及消费者的饮用习惯而定。

茶叶种类繁多,茶类不同,用量各异。如冲泡一般红、绿茶,茶与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60,即每杯放3克左右的干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如饮用普洱茶,每杯放5--10克。如用茶壶,则按容量大小适当掌握。用茶量最多的是乌龙茶,每次投入量几乎为茶壶容积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多。

用茶量多少与消费者的饮用习惯也有密切关系。在西藏、新疆、青海和内蒙古等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以肉食为主,当地又缺少蔬菜,因此茶叶成为生理上的必需品。他们普遍喜饮浓茶,并在茶中加糖、加乳或加盐,故每次茶叶用量较多。华北和东北广大地区人民喜饮花茶,通常用较大的茶壶泡茶,茶叶用量较少。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消费者主要饮用绿茶或龙井、毛峰等名优茶,一般用较小的瓷杯或玻璃杯,每次用量也不多。福建、广东、台湾等省,人们喜饮工夫茶。茶具虽小,但用茶量较多。

茶叶用量还同消费者的年龄结构与饮茶历史有关。中、老年人往往饮茶年限长,喜喝较浓的茶,故用量较多;年轻人初学饮茶的多,普遍喜爱较淡的茶,故用量宜少。总之,泡茶用量的多少,关键是掌握茶与水的比例,茶多水少,则味浓;茶少水多,则味淡。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取四只茶杯,各等量放入3克相同的茶叶,再分别倒入沸水50毫升、100毫升、150毫升和200毫升。5分钟后审评茶汤滋味,结果是,加水50毫升的滋味极浓,加水100毫升的滋味太浓,加水150毫升的滋味正常,加水200毫升的滋味较淡。

2、泡茶水温

古人对泡茶水温十分讲究。宋代蔡襄在《茶录》中说:“候汤(即指烧开水煮茶――作者注)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前世谓之蟹眼者,过熟汤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曰候汤最难。”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说得更为具体:“水一入铫,便需急煮,候有松声,即去盖,以消息其老嫩。蟹眼之后,水有微涛,是为当时;大涛鼎沸,旋至无声,是为过时;过则汤老而香散,决不堪用。”以上说明,泡茶烧水,要大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以刚煮沸起泡为宜,用这样的水泡茶,茶汤香味皆佳。如水沸腾过久,即古人所称的“水老”。此时,溶于水中的二氧化碳挥发殆尽,泡茶鲜爽味便大为逊色。培养沸滚的水,古人称为“水嫩”,也不适宜泡茶,因水温低,茶中有效成份不易泡出,使香味低淡,而且茶浮水面,饮用不便。

泡茶水温的掌握,主要看泡饮什么茶而定。高级绿茶,特别是各种芽叶细嫩的名茶(绿茶类名茶),不能用100℃的沸水冲泡,一般以80℃左右为宜。茶叶愈嫩、愈绿,冲泡水温要低,这样泡出的茶汤一定嫩绿明亮,滋味鲜爽,茶叶维生素c也较少破坏。而在高温下,茶汤容易变黄,滋味较苦(茶中咖啡碱容易浸出),维生素c大量破坏。正如平时说的,水温高,把茶叶“烫熟”了。泡饮各种花茶、红茶和中、低档绿茶,则要用100℃的沸水冲泡。如水温低,则渗透性差,茶中有效成份浸出较少,茶味淡薄。泡饮乌龙茶、普洱茶和花茶,每次用茶量较多,而且茶叶较极老,必须用100℃的沸滚开水冲泡。有时,为了保持和提高水温,还要在冲泡前用开水烫热茶具,冲泡后在壶外淋开水。少数民族饮用砖茶,则要求水温更高,将砖茶敲碎,放在锅中熬煮。

一般说来,泡茶水温与茶叶中有效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呈正相关,水温愈高,溶解度愈大,茶汤就愈浓;反之,水温愈低,溶解度愈小,茶汤就愈淡,一般60℃温水的浸出量只相当于100℃沸水浸出量的45―65%。

这里必须说明一点,上面谈到,高级绿茶适宜用80℃的水冲泡,这通常是指将水烧开之后(水温达100℃),再冷却至所要求的温度;如果是无茵生水,则只要烧到所需的温度即可。

3、冲泡的时间和次数

茶叶冲泡的时间和次数,差异很大,与茶叶种类、泡茶水温、用茶数量和饮茶习惯等都有关系,不可一概而论。

如用茶杯泡饮一般红绿茶,每杯放干茶3克左右,用沸水约200毫升冲泡,加盖4―5分钟后,便可饮用。这种泡法的缺点是:如水温过高,容易烫熟茶叶(主要指绿茶);水温较低,则难以泡出茶味;而且因水量多,往往一时喝不完,浸泡过久,茶汤变冷,色、香、味均受影响。改良冲泡法是:将茶叶放入杯中后,先例入少量开水,以浸没茶叶为度,加盖3分钟左右,再加开水到七八成满,便可趁热饮用。当喝到杯中尚余三分之一左右茶汤时,再加开水,这样可使前后茶汤浓度比较均匀。据测定,一般茶叶泡第一次时,其可溶性物质能浸出50--55%;泡第二次,能浸出30%左右;泡第三次,能浸出10%左右,泡第四次,则所剩无几了。所以,通常以冲泡三次为宜。

如饮用颗粒细小、揉捻充分的红碎茶与绿碎茶,有沸水冲泡3―5分钟后,其有效成份大部分浸出,便可一次快速饮用。饮用速溶茶,也是采用一次冲泡法。

品饮乌龙茶多用小型紫砂壶。在用茶量较多(约半壶)的情况下,第一泡1分钟就要例出来,第二泡1分15秒(比第一泡增加15秒),第三泡1分40秒,第四泡2分15秒。也就是从第二泡开始要逐渐增加冲泡时间,这样前后茶汤浓度才比较均匀。

泡茶水温的高低和用茶数量的多少,也影响冲泡时间的长短。水温高,用茶多,冲泡时间宜短;水温低,用茶少,冲泡时间宜长。冲泡时间究竟多长?以茶汤浓度适合饮用者的口味为标准。

据研究,绿茶经一次冲泡后,各种有效成份的浸出率是大不相同的。氨基酸是茶叶中最易溶于水的成份,一次冲泡的浸出率高达80%以上;其次是咖啡碱,一次冲泡的浸出率近70%;茶多酚一次冲泡的浸出率较低,约为45%左右;可溶性糖的浸出率更低,通常少于40%。红茶在加工过程中揉捻程度一般比绿茶充分,尤其是红碎茶,颗粒小,细胞破碎率高,所以一次冲泡的浸出率往往比绿茶高得多。目前,国内外日益流行袋泡茶。袋泡茶既饮用方便,又可增加茶中有效物质的浸出量,提高茶汤浓度。据比较,袋泡茶比散装茶冲泡浸出量高20%左右。

浅谈唐代三大茶道类型历史


唐代陆羽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亲身实践,著述了世界上第一部系统阐述的著作-《经》。这使他成为叶历史上最有影响的艺类。

细观《经》,基本上是一本古代叶的百科全书,陆羽不但研究的自然科学属性,还非常重视研究的饮用。如煎过程、具与水对汤质量的影响等,而近代叶科学研究者多研究树品种、栽培、加工、贮藏、叶内在生化物质的变化等如何把生产好的问题,须知好还须用好的沏泡方法,才能更充分地显现和领略的魅力。

陆羽在《经》中十分详尽地阐述了唐代饮方式的主流,对的采摘、制作、饮用进行了细化,其煎方法为:炙、贮、碾、罗、择水、烹水煎、分至各碗,使沫饽均分。

与南北朝时期饮的不同,表现在由汤活改为煎,调味料由葱、姜改变为少量盐花,以及对影响汤品质各方面因素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与细化。如开始认识不同水质对汤质量影响,不同沸水程度对汤质量的影响,不同产地碗对汤汤色的影响等。这些均体现了陆羽穷究天地奥秘的执着追求精神。陆羽对学、事各方面的深入探索与宣传,为艺类道和风雅类道的形成尊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并使它们具有了科学性与合理性。

根据汤品质命类的道思想

《经》;五之煮;载:;其味甘, 也,不甘而苦, 也;啜苦咽甘,也;,在史上有此光辉而灿烂的一页,令人油然而生对古代文明的敬仰之情。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倡导;以人为本;,提倡人文精神的现代社会,至今仍然缺少依据汤品质类别而分别命名的产品。依据汤质量分门别类地引导人们重视叶的炙焙、煎煮、沏泡、冲点、品饮技艺,为艺类道思想的普及奠定了基础。

陆羽《经》中的哲学意蕴与人文精神

陆羽《经》;三之造;中;伊公羹、陆氏;及金木水火土王行相生相克的思想内涵,揭示了文人雅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思想以及朴素的世界观与方法论。陆羽以;陆氏;喻作;伊公羹;,虽说艺似烹饪,还包含了以艺精研事物至理,融会贯通,金、木、水、火、土调配得法,可煎调出好汤,与治理国家;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是一样的道理。商时的伊公以烹饪美味羹汤而闻名于世,他以;烹饪美味羹汤需调配各种配料,掌握恰当火候;为例子阐述了治理国家也需运用各种人才,人尽其才,如正确处理金、木、水、火、土的关系般妥善处理、协调各种人、各种阶层的关系才能治理好国家的道理。

对八卦与金、木、水、火、土的认识是古代哲学的精粹,太极生二仪,二仪生四象,四象化万物,阴阳、五行相生相克,揭示了世界万物及至宇宙变化的至理。各事物既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只有认识、遵从自然规律,才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从艺小事中蕴含的人生哲理,研修道而达修身养性的境界由此可见。

《经》中有对煎用; ;的记述:;长其脐以守中也;,借艺之道,喻示人和一之道:人以守中和为中庸则是道德之最为正当者。

煎活动中的规范思想在《经》中也得到了全面的强化与进一步的细化。如煎器具是二十四器,在何种情况下可省略某某器具,但在城邑之中、王侯公犹卿之宅,若;二十四器;缺一便不能称为了。又如器形状和材质的规范、饮活动过程的规范等。

鉴水体现人文精神

陆羽认为煎用水是;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唐代张又新评水有二十等,刘伯刍评南零水第一、惠山泉第二、虎丘寺朱水第三等,此外尚有煮水程度;一沸、二沸、三沸;,以上流等,历代文人雅士多有穷究水、叶、器具以前一切影响汤品质因素的传统。如《经》有曰:;天育万物,皆有至妙,人之所工,但猎浅易;,认识到人们所研究的大都不得是表面的事物,对极细微事物的区别,对极玄妙事物的把握能力,所映的是人类对世界万事万物的认知能力、掌握程度。

饮之道中的这些哲理思想与人文精神丰富了道思想内容

茶叶常识:“干湿双看”辨秋茶,三大窍门识正宗铁观音


秋茶和春茶、夏茶之间有所不同,我们可以从“干湿双看”来分辨秋茶。

干看,主要从干茶的色、香、形上加以判断。凡绿茶色泽绿润,红茶色泽乌润,茶叶肥壮重实,或有较多白毫,且红茶、绿茶条索紧结,珠茶颗粒圆紧,而且香气馥郁,则是春茶;凡绿茶色泽灰暗,红茶色泽红润,茶叶轻飘松宽,嫩梗宽长,且红茶、绿茶条索松散,珠茶颗粒松泡,香气稍带粗老,则是夏茶;凡绿茶色泽黄绿,红茶色泽暗红,茶叶大小不一,叶张轻薄瘦小,香气较为平和,则是秋茶。

湿看,是对茶叶进行开汤审评,作为进一步判断。凡茶叶冲泡后下沉快,香气浓烈持久,滋味醇,绿茶汤色绿中显黄,红茶汤色艳现金圈,茶叶叶底柔软厚实,正常芽叶多者,为春茶;凡茶叶冲泡后,下沉较慢,香气稍低,绿茶滋味欠厚稍涩,汤色青绿,叶底中夹杂铜绿色芽叶,红茶滋味较强欠爽,汤色红暗,叶底较红亮,茶叶叶底薄而较硬,对夹叶较多者,为夏茶;凡茶叶冲泡后香气不高,滋味平淡,叶底夹有铜绿色芽叶,叶张大小不一,对夹叶多者,为秋茶。

分辨了秋茶,那如何识别正宗的铁观音呢?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色泽。铁观音秋茶的色泽是由新茶时的青翠嫩绿逐渐变得枯灰黄,再由新茶时的乌润变成灰褐色。

2、是滋味。铁观音秋茶茶叶中酯类物质经氧化后可溶于水的有效成分减少,从而使茶叶滋味由醇厚变得淡薄,同时又因茶叶中氨基酸的氧化等原因,使茶叶的鲜爽味减弱而变得滞钝。再次是香气。铁观音秋茶由于香气物质的氧化和挥发,使茶叶变得不再清香。

3、还有其他的方法可以巧辨铁观音秋茶:a.干茶紧结掷杯声脆为秋茶:鉴别铁观音秋茶时,拿出少许干茶掷入盖碗,发出清脆之声即为秋茶。b.干茶鲜绿且带光泽者为秋茶:干茶颜色及光泽度如何,也是较直观的鉴别方法之一。正宗安溪铁观音秋茶,其干茶颜色应为鲜绿色,因此鉴别起来不难。c.有鲜水果香味者为正秋茶。

茶的泡制—煮茶法、点茶法、毛茶法、点花茶法、泡茶法


煮茶法

直接将茶放在釜中熟煮,是我国唐代以前最普遍的饮茶法。其过程陆羽在《茶经》中已详加介绍。大体说,首先要将饼茶研碎待用。然后开始煮水。以精选佳水置釜中,以炭火烧开。但不能全沸,加入茶末。茶与水交融,二沸时出现沫饽,沫为细小茶花,饽为大花,皆为茶之精华。此时将沫饽杓出,置熟盂之中,以备用。继续烧煮,茶与水进一步融合,波滚浪涌,称为三沸。此时将二沸时盛出之沫饽浇烹茶的水与茶,视人数多寡而严格量入。茶汤煮好,均匀的斟入各人碗中,包含雨露均施,同分甘苦之意。

点茶法

此法即宋代斗茶所用,茶人自吃亦用此法。这时不再直接将茶熟煮,而是先将饼茶碾碎,置碗中待用。以釜烧水,微沸初漾时即冲点碗。但茶末与水亦同样需要交融一体。于是发明一种工具,称为“茶筅”。茶筅是打茶的工具,有金、银、铁制,大部分用竹制,文人美其名曰“搅茶公子”。水冲放茶碗中,需以茶筅拼命用力打击,这时水乳交融,浙起沫饽,潘潘然如堆云积雪。茶的优劣,以饽沫出现是否快,水纹露出否慢来评定。沫饽洁白,水脚晚露而不散者为上。因茶乳融合,水质浓稠,饮下去盏中胶着不干,自然称为“咬盏”。

毛茶法

即在茶中加入干果,直接以熟水点泡,饮茶食果。茶人自制茶,自采果,别具佳趣。

点花茶法

为明代朱权等所创。将梅花、桂花、茉莉花等蓓蕾数枚直接与末茶同置碗中,热茶水气蒸腾,使茶汤催花绽放,既观花开美景,又嗅花香、茶香。色、午味同时享用,美不胜收。

泡茶法

此法时清以至现代,为民间广泛使用,自然为人熟知。不过,中国各地泡茶之法高精亦大有区别。由于现代茶的品种五彩缤纷,红茶、绿茶、花茶,冲泡方法皆不尽相同。大体说,以发茶味,显其色,不失其香为要旨。浓淡亦随各地所好。近年来宾馆多用袋装泡茶,发味快,而又避免渣叶入口,也是一种创造。饮休既是精神活动,也是物质活动。所以茶艺亦不可墨守成规,以为只有繁器古法为美。但无论如何变,总要不失茶的要义,即健康、友信、美韵。因此,只要在健康思想的指导下,作些改进是应该的。当代生活节律不断变化,饮茶之法也该越变越合理。法简易行,但过简通俗读物是韵味佳趣。古法不易大众化,但对现代工业社会过于紧张的生活,却是种很好的调节。所以,发掘古代茶艺,使再现异彩,也是极重要的工作。据说福州茶艺馆已恢复斗茶法,使沫饽、重华再观,实在是一雅举。谈饮法,不仅讲如何烹制茶汤,还要讲如何“分茶”。唐代以釜煮茶汤,汤熟后以瓢分茶,通常一釜之茶分五碗,分时沫饽要均。宋代用点茶法,可以一碗一碗的点;也可以用大汤钵,大茶筅,一次点就,然后分茶,分茶准则同于唐代。明清以后,直接冲泡为多,壶成为得要茶肯。自泡自吃的小壶固然不光,但更我的是起码能斟四、五碗的茶壶。所以,这种壶叫作“茶娘式”,而茶杯又称“茶子。五杯至十几杯巡注几周不停不撒,民间称为“关公跑城”。技术稍差难以环注的也要巡杯,但需一点一提,也是几次才均匀茶汤于各碗,引谓“韩信点兵”。

关于本文《茶道入门三篇——制茶、识茶、泡茶》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呈现到这里,不知道对大家是否有所帮助,如果还想获取其它更多内容,可以查看相关栏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