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技篇茶树栽培技术(十五)

发布时间 : 2020-11-28
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 花茶技术 十五窨花茶

【www.cy316.com - 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

3、茶园土壤资源的保护和改良

茶园土壤是茶叶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低产低质茶园土壤改良和宜茶土壤资源的保护,是茶园土壤管理中极为重要的内容。茶园土壤资源的保护和改良,概括起来主要是防止冲刷、酸化、草荒、污染、潜育化和贫瘠化等。

(1)防止土壤冲刷,保护土层

我国茶园多数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山区、丘陵谷地、 低丘平原等地。由于这些地区雨水分布不均,暴雨率高,加上茶园土壤都有不同程度的坡度,所以水土流失严重。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观察,在中亚热带地区,坡度为20度的山地茶园,当日降雨量为15毫米时,每亩茶园的冲刷量可达950公斤土,该省茶园水土流失较重的面积约有1018平方公里,约占全省茶园总面积的66%,居各种农作物之首,其他各地也有类似情况。所以,防止茶园水土流水,保护茶园土壤资源,是当前茶园土壤管理的一项十分严峻的任务。

防止茶园水土流失的方法很多,其中效果最好的是茶园土壤覆盖,特别是生草覆盖效果更好。据杭州茶叶试验场研究,坡度为5-20度的幼龄茶园,年冲刷量高达300-10000公斤干土,而采用土壤生草覆盖后减少7-15倍。对于梯级茶园采取行间铺草,有利于水保持,可做到小雨土表无径流,大雨土不下山。茶园行间铺草,还可防止土壤水分蒸发,稳定温度变化,改善土壤生态条件,有利微生物生长,是一项极有效的土壤管理技术措施,除铺草外,茶园地膜覆盖,间作绿肥,开挖节水沟,鱼磷坑等也有良好的水土保持作用。

(2)清草恶草,防止草荒

茶园杂草不仅与茶树争水、争肥和争光,而且还会恶化生态条件,有利病虫害的发生,对茶树生长有很大的威协。另外,杂草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繁殖率高,吸肥能力强,如不及时除灭,常常成为茶园土壤贫化,抛荒、 低产等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过去一直把茶园杂草称为“恶草”。这些恶草主要有马唐、狗尾草、狗芽根、蟋蟀草、辣蓼、白芽、香附子、莠竹等。茶区和气候条件不同,杂草的生产和分布情况也有所不同(见表)。

我国不同茶区的杂草

茶区

江北茶区

主要杂草旱苗蓼、狗毛草、金狗尾草、红茎马唐、莠竹、艾草、狗牙根、白茅等

交要杂草蓼草、雀舌草、酢浆草、布娘蒿、荆三棱、飞廉草、一点红、野塘蒿、假一年蓬、小飞蓬、歌仁草、青茅等

江南茶区

主要杂草:马唐、一年蓬、看麦娘、小飞蓬、卷耳、雀舌、狗芽根、香附子、蟋蟀草、竹叶草、蓼草、白茅、地耳草等

交要杂草:半夏、荠菜、碎米齐、通泵草、画眉草、倒肝草、牵牛、鼠李草、野芹、各种蓼草、紫花地丁、星宿草、茜草、野古草、繁缕等

西南茶区

主要杂草:马唐、爬地草、酢浆草、满天星、狗芽根、马兰、香附子等

交要杂草:地黄瓜、半夏、艾草、鱼串秋、司毛草、旋花、莠竹、车前、蒲公英、悬钩子、夏枯草、司毛草等

华南茶区

主要杂草:胜红蓟、狗牙根、棱角草、马唐、水苋茶菜、双穗雀稗两耳草、地毯草、弓果黍、野跖草等

交要杂草:穗子草、竹节草、缩箬、婆婆纳、黄独、鬼针草、竹叶草、水蜈蚣、飘拂草、虾绀菜、旱莲、崩大碗、辣蓼、倒肝草、三棱草、鸭跖草等

茶园防治杂草的方法很多,首先是扩大茶树权冠幅度,增加覆盖面,提高行间土壤的郁闭度,减少茶丛下的光照强度,使杂草失去生长的必须条件,生产实践表明,凡茶树生长越好,树冠幅度越大,茶园杂草就越多,如果茶园覆盖度超过85%以上,茶园行间杂草实际上已很少。其次是人工削草,只要劳力许可,随时可做。第三是土壤覆盖。茶园行间铺草或地膜覆盖,均可有效地抑制各种杂草的生长,尤其是对香附子、白芽等顽固杂草,比耕锄削草更经济而实效。第四是化学除草,茶园化学除草,具有使用方便,灭草效果好,节省劳力,经济效益明显等优点,目前茶园施用比较普遍的化学除草剂有西玛津、阿托拉津、扑草净、敌草隆、灭草隆、除草醚、毒草胺、茅草枯、百草枯及草甘膦等。随着今后化学工业和农业化学的发展,除草剂不仅使用面积增加,而且品种也将会增多,从而取得更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

(3)调整酸度,改良土性

茶园土壤与其他土壤一样,有它自身发展和变化的规律,这一发生和变化的规律与茶树营养特性,水、热条件及施肥管理等密切相关。据研究,土壤酸化是茶园土壤发生、发展变化过程的重要表现。南京大

Cy316.com延伸阅读

茶技篇茶树栽培技术(十一)


2、新茶园开垦

在搞好茶园规划设计,确定布局以后,即可进行茶园的开垦工作。

为了加强茶园的水土保持,在开垦建立茶园时,凡是坡度在10度以内的缓坡地,按一定行距实行等高种植;坡度在10度以上较陡的坡地,必须沿等高线修水平梯田,建立梯式茶园。

茶园的开垦一般可分为清理地面,测量等高线,修筑梯田和深耕改土四个步骤。

(1)清理地面

开垦前先将荒地内的灌木、荆棘、杂草等障碍物清除,晒干后堆积起来,运出国外,烧成火土灰供作肥料。零星的成林林木,只要不是长在茶行位置上的,可尽量保留作防护林或遮荫树,地面乱石可拣起来集中堆放,供修筑梯田及道路之用。清理地面时,切勿放火烧山,以免烧毁附近林木。

地面上高度相等的点连接起来形成的线,称为等高线。测量等高线的工具和方法很多,茶区群众常用的工具有两种,一种是测定坡度和等高线两用的简易工具,做法是:用一块平整的木板或硬纸板,做成一个等边三角形,每边长33厘米,在底边的中心点挖一个小孔,在小孔内拴一根线,垂直通过对角,下端挂一个小锤,三角板的其他两边,用量角器分别划出度数,再在底边两端等距离各开一个孔,穿上线把三角板悬挂在一根长20米的绳子中间,然后把绳子两端分别拴在两根同样长的竿子上即成。另一种简易工具是直角等腰两脚规,做法是:用两根2米长的木条,把一端连接固定成直角,再用一根横木距离固定在两根木条之间,直角上悬挂一枚小锤,以观察两脚是否在同一等高线上,最后把所测等高点连接起来,即可划出第一条等高红。两种工具结合使用,测出的等度线比较准确,工效也较高。

第一条等高线称为基线,缓坡地实行等高条植的茶园,以基线为准按一定行距测定其他各种等高线。测量梯式茶园的等高线时,必须以所要求的梯面宽度(种植一行茶树的梯田梯面积宽度为2米),加上梯壁倾斜度(一般为60-70度)投影所占宽度,作为两条等高线之间的距离,这样修成的梯面实际宽,才能达到所要求的标准。因此在测量第二条等高线时,可用一根长2米的竿子,呈水平面插在基线上,一端挂一根系有小锤的线,向下坡作一投影,小锤在下坡所指的一点,即作为第二条等高线的始测点,然后按第一线的测量方法测定第二条等高线。坡度愈大,梯壁斜度投影所占宽度也愈大。所以每条等高线的始测点都选择上面一条等高线最陡处作投影来确立,这样就可保证坡度最陡地段做出的梯面宽度,也能达到要求的宽度,而坡度较缓地段的梯面就更宽一些。如果坡度平缓地段的梯面过宽,可补种一短行。

荒山地形复杂,坡度比较大,应先观察地形全貌,然后分区测定等高线。最好边测边作梯地,以便当发现梯面宽窄相差过大时,随时纠正。

(3)修筑梯田

修筑梯田是我国茶园建设的一大特色。我国广大劳动人民对坡地修梯田有着极大丰富的经验,形式也多种多样。茶区群众利用石块砌坎,牢固持久,但投资较大。用泥土夯砌,它具有投资少,花工小,较牢固等特点。修筑梯坎时,先用锄头沿等线挖好梯坎的基脚,然后用石块或草皮砖在基脚上一层层垒砌起来,草皮砖长30-40厘米、宽20-25厘米、厚15厘米左右(不可用带有茅草根的草皮),要翻转过来垒砌,使草皮压在下面,上下层的石块或草皮砖要相互交错成“品”字形,垒砌要坚实,不可露缝,一面砌坎,一面把坡地上方的泥土挖下来,填平梯面。附近的小石块可填在梯坎基脚内,以巩因梯坎。

肥沃的表土,应当尽可能保留在梯面,所以修筑梯地最好先从山脚最下一条等高线筑起,当下面一层梯面做好后,再将上层的表土向下翻移,就可使大部分表土梯面做好,再将上层的表土向下翻移,就要可使大部分表土保留在梯层表面,以利茶苗生长,有的地方为了简便省工。常常先从最上层梯地开始修筑,这样就会把表土埋入底层,不利于茶苗初期生长。若采取自上而下施工时,最好先把表土挖到一边,待梯面修好后,再将表土移到茶树种植沟内,这种办法茶农称为“表土回沟”。每层梯面修好后,都要随即深挖40-50厘米(梯坎不挖),然后再铺表土。等到各层梯地修筑完毕,再把规划好的茶园道路连接起来,并在路边和梯地内侧挖好排水沟和沉沙坑。

修筑梯地还应注意如下几项质量要求:

(1)梯地尽可能保持等高水平,梯面宽度最好大致相等。但在地形复杂、坡度不一致的情况下,做到等高就很难做到等宽,两者相比,主要要求做到等高,适当注意到等宽。修砌梯坎时,要看山势,大弯随弯,小弯取直。

(2)梯面宽度如种一行茶要达到2米左右,如种两行要达到3

茶技篇茶树栽培技术(九)


4、江北茶区

本区是目前我国最北茶区,属于茶树生态适宜性区划次适宜区。包括甘南、陕南、鄂北、豫南、皖北、苏北部分地区。本区处于北亚热带北缘,与其他各区比较,气温低,积温少,茶树生产期短,同时由于易受西伯利亚寒流的侵袭,茶树经常受冻减产,土壤条件也不太理想,要发展茶叶生产需采取一定的改造措施。

本茶茶树品种多为灌木型中小叶群体种,如紫阳种、信阳种、歙县群体种等,抗寒性较强。全区均生产绿茶,有炒青、烘青、晒青等。名茶有六安爪片、信阳毛尖、紫阳毛尖等,香气鲜爽,滋味醇厚。

此外,在山东半岛东部和东南部,江苏省东北部,虽然最北已达北纬37℃左右,但由于气候受到海洋调节,在小区域气候条件较好的地方,也种植了一部分茶树。该地区属暧温带季风气候,由于夏秋高温多雨,夏秋茶比重大,所产的绿茶,具有南方高山茶的风格。

由于本区冬、春气温较代,因而茶树休眠期较长。茶芽一般在3月中旬以后开始萌发,4月上、中旬采茶,生长期180-210天,入冬以后,北向、东北向、西北向的茶园易受寒流的袭击,特别是高山、迎风茶园冻害更为严重。为提高本区栽培效果,必须在栽培技术上采取相应的措施,特别是茶园四周营造防风林带,加强园地水土保持,增施有机肥料,选用抗寒品种等尤为重要。同时鉴于该区雨量稀少和土壤PH值偏高等原因,在建国时必须选择背风向阳酸性和土层深厚的地段发展新茶园,并注意灌溉等条件的配合。

茶技篇茶树栽培技术(十四)


(四)茶园土壤与管理

土是茶树的立地之本,也是矿质营养元素的源泉,茶树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水分也主要来自土壤,因此,土壤中的水、肥、气、热条件及其变化,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茶树的生长及产量和品质的形成。

1、茶园土壤类型

我国种茶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土壤类型繁多,是宜茶土壤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1)棕壤型茶园土

棕壤型茶园土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鲁中南及鲁东南沿海一带,西北与非宜茶的褐色土接壤,南与黄棕壤相接,由于这类型土壤主要在山东,因此,常常被称之为山东棕壤或棕色森林土。在它成土过程中受到暖温带半湿润和半干旱气候条件的交叉影响,在剖面中出现30-40厘米厚的棕色心土层,故称“棕壤”。这种土壤粘粒凝聚作用明显,铁铝虽有积累,但富铝化作用不强,水云母和蛭石是该土壤指示性粘土矿物。土壤磷、钾含量丰富,有机质含量较高,呈弱酸性反应,PH为5.0-6.5。盐基含量受母质影响很大,在酸性晶岩、硅质岩和变质岩上发育的土壤,盐基含量低,PH值也低,适宜种茶。而在诚心玄武岩、石灰岩等发育的棕壤,盐基含量高,PH值大,不宜种茶,因此,当地群众说“沙石山可种茶,青石山上不能种茶”,就是这个道理。

棕壤型宜茶土,一方面受当地干、冷气温的影响,另一方面受成土母质性质的限制,因此,一直未能很好开辟种茶,直到20世纪中期才开始利用这种茶。过去民间传说山东蒙阴县棕壤地带的沂蒙山区有茶,但实则是假茶。明人陈师在《茶考》中已作辩辟,说“世以山东蒙阴县山所生石藓,谓之蒙山茶,土夫亦珍重之,味也颇佳,殊不知形已非茶,不可煮,又乏香气,茶经所不载也”。另据《农报》记载,1940年日人山毫一氏在山东胶济路北纬36º以南的旷野中发现大茶树,后被称之为“茶树爷”。这是否确切,后人没有考证。山东棕壤真正开始种茶,是60年代开始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科技人中员和山东是以第四纪红粘土母质发育的“低丘红壤”为主,其中以鄱阳湖、洞庭湖、吉泰、金衢等盆地分布最为集中,其中以当地茶农称之为“红筋泥”的宜茶土最有代表性,它常常与第三纪红砂岩发育的红沙岩交错分布。红粘土发育的低丘红壤,质地粘重,透水性差,土层浅薄,肥力低,是我国当前低产低质茶园集中的地方。近年来,通过广大科技人员和茶农的共同努力,经过改土肥培之后,面貌已有很大改观,出现了许多大面积的高产优质茶园。

(4)黄壤型茶园土

黄壤型茶园土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山区的热带及亚热带高山由,其中以四川、贵州为主,云南、广西、广东、台湾、福建、湖北、江西、浙江和安徽山区也有相当面积的零星分布。它主要是在湿润的亚热带生物条件下形成,但成土热量条件比红壤要少,而水分条件比红壤要高,这些地区雾日多,而日照率几乎要比红壤形成过程低30-40%,全年虽有干、湿季之分,但土壤含水量变化不大。所以,雨多雾浓,温度大而均匀是黄壤形成的重要条件。所谓高山云雾茶,其实大多产自然壤型宜茶土或红壤向黄壤过渡的黄红壤土。

由于黄壤型宜茶土终年处于云雾缭绕,日照弱,温度大,寒暑、干湿变化小的环境之中,植被茂密,生态条件好,土壤富铝化作用比红壤弱,游离的氧化铁在高湿条件遭水化,呈多水氧化铁形态存在,因此,剖面中呈现一层黄色和蜡色的心土层,故称之为“黄壤”。黄壤型茶园有机质丰富,土层深厚,有明显的淋溶作用和表潜作用,盐基含量低,交换性性盐基含量5-15me/100克土,饱和度为15-50%,PH为4.5-6.0,交换性酸为4-10me/100克土。在花岗岩、片麻岩、砂岩、砂页岩等母质上发育的黄壤型宜茶土,土层深厚,质地砂壤,土体疏松,透水性强,有机质含量量,矿质养分含量多,是最适茶树生长的好土壤。生产的茶叶芽叶肥厚,质浓气香,色绿味甘,属上品茶。有许多在民间传颂的高山云雾茶,如江西庐山云雾茶、浙江雁荡毛峰、贵州贵定云雾茶、福建武夷岩茶、以及安徽毛峰、四川蒙山的蒙顶茶等等,大多出自宜茶黄壤土或者它的过渡性土壤之上。

但是也有发育在第四纪红土上的宜茶黄壤土,主要分布在贵州高原及川黔间部分山地上,土层深厚,质地粘重,透水性差,矿质营养成分少,有机质含量低,理化性质差,当地农民称之为“死黄泥”。这种宜茶土在贵州的湄潭、遵义和仁怀等地都有集中成片分布。它与低丘红壤宜茶土一样,属低产低质茶园土,急待改良。

(5)赤红土型茶园土

赤红土壤茶园土主要分布在我国南亚热带雨林区,其中广东的西北部和东南部,广西的西南部,福建、台湾的南部及云南西南部等低山和丘陵上最为集中,发我国著名的莲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