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香乌龙茶和清香乌龙茶的区别

发布时间 : 2020-12-08
浓香乌龙茶 清香乌龙茶

浓香乌龙茶。

“清香型”乌龙茶与“浓香型”乌龙茶之比较---乌龙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有“中国特种茶”之称。历史上,乌龙茶消费地区主要集中在闽北、闽南,广东潮州、汕头和我国台湾地区。与之相应适销的乌龙茶花色品种有: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凤凰单枞、冻顶乌龙。自从台湾茶叶企业进入内地以来,市场上出现了以内地乌龙茶品种茶树鲜叶为原料,利用我国台湾茶机和初制技术生产的乌龙茶,其香气较传统乌龙茶清香,业界称之为“清香型”乌龙茶。相应地,运用传统的初制技术生产的乌龙茶,则称为“浓香型”乌龙茶。大陆“清香型”乌龙茶从诞生的那一刻起,争议就一直不断,不少茶人、茶商、茶叶专家都视之为“另类”、“舶来品”,甚至抛出论断“不出三五年,就退出市场自生自灭”,更有甚者从“血统理论”上进行排斥、贬损。“清香型”乌龙茶要不要发展?这个话题,一度在海峡两岸三地茶业界盛传不衰。本文试图就“清香型”乌龙茶与“浓香型”乌龙茶作些比较,以求教方家。

一、“清香型”乌龙茶的由来

“清香型”乌龙茶,又称“台式”乌龙茶。在闽台农业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1990年在安溪诞生了福建省第一家经营茶叶的台资企业。截至2004年底,安溪境内共有台资茶叶企业25家。目前,福建省内台商投资的自产自销型、自产兼收购型、纯收购型以及茶叶产销与茶机结合经营的茶叶企业,共有50家。这些台资茶叶企业凡涉及茶叶生产加工领域的,无一不以“清香型”乌龙茶作为当家品种。

二、“清香型”乌龙茶与传统乌龙茶的品质差异

“清香型”乌龙茶产制技术自成一格,其外形及香气与传统乌龙茶截然不同,比起福建传统“绿叶红壤边”的安溪乌龙茶,“清香型”乌龙茶具有明显的“三绿”特点:即干茶绿、汤色绿、叶底绿。其外形为球形或半球形,冲泡后在杯中显现茶蕾造型,香气清香持久,茶汤明亮见底,嫩香回甘,叶底柔软。如冻顶乌龙茶,外形呈半球形,条索紧结,干茶色泽为墨绿带油光,香气清香扑鼻,滋味浓厚新鲜,入口生津,落喉甘滑,韵味强,而汤色蜜黄澄清明亮。

以传统工艺生产的“浓香型”乌龙茶,包括武夷岩茶、闽北水仙、传统工艺的铁观音、广东凤凰单枞等。武夷岩茶外形粗壮,条索扭曲紧结,匀整;叶面呈蛙皮状沙粒白点,俗称“蛤蟆背”;色泽青褐油润,俗称“宝光”;净度佳,不带过嫩梗和过老叶;茶汤香气浓烈,胜似兰花而深沉持久;滋味浓醇清洁,生津回甘;虽浓饮而不见苦涩,这种特色被赞为“岩骨花香”,俗称“岩韵”;汤色深橙黄或黄色,清流澈艳丽,叶底、叶张中央为江浅黄绿色。

闽北水仙条索紧结沉重,色泽油润暗沙绿;香气浓郁,具兰花清香;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清澈橙黄;叶底厚软,呈“三红七绿”状。安溪铁观音茶条卷曲、肥壮圆结、重实匀整、色泽油亮沙绿,呈青蒂绿腹蜻蜓头状;汤色金黄,清澈明亮;叶底肥厚,呈绸面光泽;内质“音韵”独特,兰香馥郁;滋味醇厚甘鲜,回味悠长,有“七泡有余香”之誉。

广东凤凰单纵外形条索壮直,紧结匀整;色泽灰褐油润有光泽,似鳝鱼色;香高持久,具天然花香;滋叶浓醇鲜爽;汤色明亮显黄;叶底鲜嫩,均带红镶边,饮后回甘,耐冲泡。

三、“清香型”乌龙茶和“浓香型”乌龙茶的消费群体比较

据茶叶市场调查人员透露,“清香型”乌龙茶消费人群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以青年为主,21-35岁这个年龄层的比例较大,而且女性又比男性多;二是知识分子居多;三是消费者爱在专卖店买茶,这主要是因为专卖店茶叶价格适宜,质量可靠,服务周到。

“浓香型”乌龙茶的消费人群以老顾客为主,这批消费者对“浓香型”乌龙茶情有独钟,且他们大多事业有成,有钱有闲,有文化素养,消费力极强。目前,武夷岩茶的市场价格一般最低价为每500克500元,其中大红袍的最高价甚至高达每500克8800元。这种价格走势,显示了“浓香型”乌龙茶的强大市场潜力。

四、乌龙茶是世界茶叶市场的“明目之星”

从市场角度分析,“清香型”乌龙茶要不要发展,其实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因为它已经在发展,而且还将继续发展。根据2004年的统计数字,这一年福建省乌龙茶总产量达7.8万吨,其中“清香型”乌龙茶产量达5.2万吨,占全省乌龙茶总产量的66.7%。“清香型”乌龙茶消费地域、消费人群的急剧增长,让所有茶业从业人员都直观地感觉到了“清香型”乌龙茶产业所蕴藏的巨大空间。应该说,“清香型”乌龙茶传承和发展了福建安溪乌龙茶传统工艺特点,增创了乌龙茶花色品种,更适合于工厂化、机械化批量生产,是乌龙茶生产流通领域的一次大改革,它对于茶农增收、茶产业国际化经营、海峡西岸乌龙茶经济带建设,无疑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现在问题的关键在于,既然“清香型”乌龙茶已经得到发展,怎样才能发展得更快更好?

对于作为“浓香型”乌龙茶典型代表的武夷岩茶,福建茶界也一样充满信心。武夷岩茶在2000年获得原产地保护,就是一个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例子。早在1998年,武夷岩茶母树大红袍就拍出20克16.8万元的天价,2005年又拍出20克20.8万元的“茶王”价。这个价格,体现了武夷岩茶的精良品质、文化底蕴和品牌价值。母树大红袍的拍卖事件,连续7年都轰动海内外,就说明了“浓香型”乌龙茶强大的生命力,体现了“浓香型”乌龙茶应有的价格。特别是武夷山以“双遗”的文化力量来推动和促进茶经济,为武夷岩茶的发展拓展了较大的市场空间和较强的后发优势。

如果单纯从商业角度上说,“清香型”乌龙茶与“浓香型”乌龙茶的竞争,不应该分出你我,而应该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通过合理化的良性竞争,共同把乌龙茶市场撑大,实现共赢或多赢。发展是硬道理,特别是随着海峡两岸茶业合作向纵深推进,乌龙茶经济带呼之欲出,作为后起之秀的“清香型”乌龙茶与老当益壮的“浓香型”乌龙茶都将是世界茶叶市场的“明目之星”。

五、乌龙茶“清香型”与“浓香型”的技术界定

采用不同的茶叶加工方法所制的成品具有不同的香气特征。乌龙茶的加工方法综合了红茶与绿茶加工方法的优点,兼有半发酵与炒制的过程,成茶带有花香、果香,一般称之为“制造香”。影响乌龙茶“制造香”的主要因素为:做青、包揉和烘焙。

1、做青“清香型”乌龙茶与“浓香型”乌龙茶都要求太阳晒青。因“清香型”乌龙茶做青程度较轻,如不经太阳晒青,则清香难显。相对传统安溪乌龙茶,“清香型”乌龙茶晒青程度属中度偏轻,失水率以8%-12%为宜。一般下机前经晾青翻拌3次,下机做青2次,室温20-22度,相对湿度70%。武夷岩茶,一般做青8-10次,历时6-8小时,做青在室内进行,室温24-26度,相对湿度80%-85%,当室温低于20度时要加温。

2、包揉在“清香型”乌龙茶包揉造型工艺中,总围绕着保鲜保绿,快速成形这条主线,所形成的绿豆状外形,比起传统安溪乌龙茶蜻蜓头和武夷岩茶的粗壮条索形,具有较好的商品外观和较高的鉴赏价值。

3、烘焙烘焙是乌龙茶的最后一道工序。传统安溪乌龙茶也有补火工艺,但补火是为了干燥。“清香型”乌龙茶文火慢焙是为了使成品香气敛藏,增进茶香,弥补做青较轻、甜香不显之缺点,所以又叫“烘焙提香工艺”。广东潮汕及闽南等地区偏爱茶叶焦糖香,应相对提高烘焙温度,延长烘焙时间。“浓香型”乌龙茶的典型代表武夷岩茶,烘焙分毛火和足火。毛火要求高温快速烘焙,提高滋味醇度,发展香气和加深汤色;足火是通过热化作用,连续长时间文火慢焙,不单是去水保质,且对增进汤色,提高滋味醇度,促进茶香,均有很好的效果。

Cy316.com延伸阅读

浓香型、清香型乌龙茶的区别


“清香型”乌龙茶与“浓香型”乌龙茶之比较 ---乌龙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有“中国特种茶”之称。历史上,乌龙茶消费地区主要集中在闽北、闽南,广东潮州、汕头和我国台湾地区。与之相应适销的乌龙茶花色品种有: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凤凰单枞、冻顶乌龙。自从台湾茶叶企业进入内地以来,市场上出现了以内地乌龙茶品种茶树鲜叶为原料,利用我国台湾茶机和初制技术生产的乌龙茶,其香气较传统乌龙茶清香,业界称之为“清香型”乌龙茶。相应地,运用传统的初制技术生产的乌龙茶,则称为“浓香型”乌龙茶。大陆“清香型”乌龙茶从诞生的那一刻起,争议就一直不断,不少茶人、茶商、茶叶专家都视之为“另类”、“舶来品”,甚至抛出论断“不出三五年,就退出市场自生自灭”,更有甚者从“血统理论”上进行排斥、贬损。“清香型”乌龙茶要不要发展?这个话题,一度在海峡两岸三地茶业界盛传不衰。本文试图就“清香型”乌龙茶与“浓香型”乌龙茶作些比较,以求教方家。

一、“清香型”乌龙茶的由来

“清香型”乌龙茶,又称“台式”乌龙茶。在闽台农业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1990年在安溪诞生了福建省第一家经营茶叶的台资企业。截至2004年底,安溪境内共有台资茶叶企业25家。目前,福建省内台商投资的自产自销型、自产兼收购型、纯收购型以及茶叶产销与茶机结合经营的茶叶企业,共有50家。这些台资茶叶企业凡涉及茶叶生产加工领域的,无一不以“清香型”乌龙茶作为当家品种。

二、“清香型”乌龙茶与传统乌龙茶的品质差异

“清香型”乌龙茶产制技术自成一格,其外形及香气与传统乌龙茶截然不同,比起福建传统“绿叶红壤边”的安溪乌龙茶,“清香型”乌龙茶具有明显的“三绿”特点:即干茶绿、汤色绿、叶底绿。其外形为球形或半球形,冲泡后在杯中显现茶蕾造型,香气清香持久,茶汤明亮见底,嫩香回甘,叶底柔软。如冻顶乌龙茶,外形呈半球形,条索紧结,干茶色泽为墨绿带油光,香气清香扑鼻,滋味浓厚新鲜,入口生津,落喉甘滑,韵味强,而汤色蜜黄澄清明亮。

以传统工艺生产的“浓香型”乌龙茶,包括武夷岩茶、闽北水仙、传统工艺的铁观音、广东凤凰单枞等。武夷岩茶外形粗壮,条索扭曲紧结,匀整;叶面呈蛙皮状沙粒白点,俗称“蛤蟆背”;色泽青褐油润,俗称“宝光”;净度佳,不带过嫩梗和过老叶;茶汤香气浓烈,胜似兰花而深沉持久;滋味浓醇清洁,生津回甘;虽浓饮而不见苦涩,这种特色被赞为“岩骨花香”,俗称“岩韵”;汤色深橙黄或黄色,清流澈艳丽,叶底、叶张中央为江浅黄绿色。

闽北水仙条索紧结沉重,色泽油润暗沙绿;香气浓郁,具兰花清香 ;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清澈橙黄;叶底厚软,呈“三红七绿”状。安溪铁观音茶条卷曲、肥壮圆结、重实匀整、色泽油亮沙绿,呈青蒂绿腹蜻蜓头状;汤色金黄,清澈明亮;叶底肥厚,呈绸面光泽;内质“音韵”独特,兰香馥郁;滋味醇厚甘鲜,回味悠长,有“七泡有余香”之誉。

广东凤凰单纵外形条索壮直,紧结匀整;色泽灰褐油润有光泽,似鳝鱼色;香高持久,具天然花香;滋叶浓醇鲜爽;汤色明亮显黄;叶底鲜嫩,均带红镶边,饮后回甘,耐冲泡。

三、“清香型”乌龙茶和“浓香型”乌龙茶的消费群体比较

据茶叶市场调查人员透露,“清香型”乌龙茶消费人群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以青年为主,21-35岁这个年龄层的比例较大,而且女性又比男性多;二是知识分子居多;三是消费者爱在专卖店买茶,这主要是因为专卖店茶叶价格适宜,质量可靠,服务周到。

“浓香型”乌龙茶的消费人群以老顾客为主,这批消费者对“浓香型”乌龙茶情有独钟,且他们大多事业有成,有钱有闲,有文化素养,消费力极强。目前,武夷岩茶的市场价格一般最低价为每500克500元,其中大红袍的最高价甚至高达每500克8800元。这种价格走势,显示了“浓香型”乌龙茶的强大市场潜力。

四、乌龙茶“清香型”与“浓香型”的技术界定

采用不同的茶叶加工方法所制的成品具有不同的香气特征。乌龙茶的加工方法综合了红茶与绿茶加工方法的优点,兼有半发酵与炒制的过程,成茶带有花香、果香,一般称之为“制造香”。影响乌龙茶“制造香”的主要因素为:做青、包揉和烘焙。

1、做青 “清香型”乌龙茶与“浓香型”乌龙茶都 要求太阳晒青。因“清香型”乌龙茶做青程度较轻,如不经太阳晒青,则清香难显。相对传统安溪乌龙茶,“清香型”乌龙茶晒青程度属中度偏轻,失水率以8%-12%为宜。一般下机前经晾青翻拌3次,下机做青2次,室温20-22度,相对湿度70%。武夷岩茶,一般做青8-10次,历时6-8小时,做青在室内进行,室温24-26度,相对湿度80%-85%,当室温低于20度时要加温。

2、包揉 在“清香型”乌龙茶包揉造型工艺中,总围绕着保鲜保绿,快速成形这条主线,所形成的绿豆状外形,比起传统安溪乌龙茶蜻蜓头和武夷岩茶的粗壮条索形,具有较好的商品外观和较高的鉴赏价值。

3、烘焙 烘焙是乌龙茶的最后一道工序。传统安溪乌龙茶也有补火工艺,但补火是为了干燥。“清香型”乌龙茶文火慢焙是为了使成品香气敛藏,增进茶香,弥补做青较轻、甜香不显之缺点,所以又叫“烘焙提香工艺”。广东潮汕及闽南等地区偏爱茶叶焦糖香,应相对提高烘焙温度,延长烘焙时间。“浓香型”乌龙茶的典型代表武夷岩茶,烘焙分毛火和足火。毛火要求高温快速烘焙,提高滋味醇度,发展香气和加深汤色;足火是通过热化作用,连续长时间文火慢焙,不单是去水保质,且对增进汤色,提高滋味醇度,促进茶香,均有很好的效果。

五、乌龙茶是世界茶叶市场的“明目之星”

从市场角度分析,“清香型”乌龙茶要不要发展,其实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因为它已经在发展,而且还将继续发展。根据2004年的统计数字,这一年福建省乌龙茶总产量达7.8万吨,其中“清香型”乌龙茶产量达5.2万吨,占全省乌龙茶总产量的66.7%。“清香型”乌龙茶消费地域、消费人群的急剧增长,让所有茶业从业人员都直观地感觉到了“清香型”乌龙茶产业所蕴藏的巨大空间。应该说,“清香型”乌龙茶传承和发展了福建安溪乌龙茶传统工艺特点,增创了乌龙茶花色品种,更适合于工厂化、机械化批量生产,是乌龙茶生产流通领域的一次大改革,它对于茶农增收、茶产业国际化经营、海峡西岸乌龙茶经济带建设,无疑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现在问题的关键在于,既然“清香型”乌龙茶已经得到发展,怎样才能发展得更快更好?

对于作为“浓香型”乌龙茶典型代表的武夷岩茶,福建茶界也一样充满信心。武夷岩茶在2000年获得原产地保护,就是一个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例子。早在1998年,武夷岩茶母树大红袍就拍出20克16.8万元的天价,2005年又拍出20克20.8万元的“茶王”价。这个价格,体现了武夷岩茶的精良品质、文化底蕴和品牌价值。母树大红袍的拍卖事件,连续7年都轰动海内外,就说明了“浓香型”乌龙茶强大的生命力,体现了“浓香型”乌龙茶应有的价格。特别是武夷山以“双遗”的文化力量来推动和促进茶经济,为武夷岩茶的发展拓展了较大的市场空间和较强的后发优势。

如果单纯从商业角度上说,“清香型”乌龙茶与“浓香型”乌龙茶的竞争,不应该分出你我,而应该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通过合理化的良性竞争 ,共同把乌龙茶市场撑大,实现共赢或多赢。发展是硬道理,特别是随着海峡两岸茶业合作向纵深推进,乌龙茶经济带呼之欲出,作为后起之秀的“清香型”乌龙茶与老当益壮的“浓香型”乌龙茶都将是世界茶叶市场的“明目之星”。

“清香型”乌龙茶与“浓香型”乌龙茶之比较


乌龙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有“中国特种茶”之称。历史上,乌龙茶消费地区主要集中在闽北、闽南,广东潮州、汕头和我国台湾地区。与之相应适销的乌龙茶花色品种有: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凤凰单枞、冻顶乌龙。自从台湾茶叶企业进入内地以来,市场上出现了以内地乌龙茶品种茶树鲜叶为原料,利用我国台湾茶机和初制技术生产的乌龙茶,其香气较传统乌龙茶清香,业界称之为“清香型”乌龙茶。相应地,运用传统的初制技术生产的乌龙茶,则称为“浓香型”乌龙茶。大陆“清香型”乌龙茶从诞生的那一刻起,争议就一直不断,不少茶人、茶商、茶叶专家都视之为“另类”、“舶来品”,甚至抛出论断“不出三五年,就退出市场自生自灭”,更有甚者从“血统理论”上进行排斥、贬损。“清香型”乌龙茶要不要发展?这个话题,一度在海峡两岸三地茶业界盛传不衰。本文试图就“清香型”乌龙茶与“浓香型”乌龙茶作些比较,以求教方家。

一、“清香型”乌龙茶的由来

“清香型”乌龙茶,又称“台式”乌龙茶。在闽台农业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1990年在安溪诞生了福建省第一家经营茶叶的台资企业。截至2004年底,安溪境内共有台资茶叶企业25家。目前,福建省内台商投资的自产自销型、自产兼收购型、纯收购型以及茶叶产销与茶机结合经营的茶叶企业,共有50家。这些台资茶叶企业凡涉及茶叶生产加工领域的,无一不以“清香型”乌龙茶作为当家品种。

二、“清香型”乌龙茶与传统乌龙茶的品质差异

“清香型”乌龙茶产制技术自成一格,其外形及香气与传统乌龙茶截然不同,比起福建传统“绿叶红壤边”的安溪乌龙茶,“清香型”乌龙茶具有明显的“三绿”特点:即干茶绿、汤色绿、叶底绿。其外形为球形或半球形,冲泡后在杯中显现茶蕾造型,香气清香持久,茶汤明亮见底,嫩香回甘,叶底柔软。如冻顶乌龙茶,外形呈半球形,条索紧结,干茶色泽为墨绿带油光,香气清香扑鼻,滋味浓厚新鲜,入口生津,落喉甘滑,韵味强,而汤色蜜黄澄清明亮。

以传统工艺生产的“浓香型”乌龙茶,包括武夷岩茶、闽北水仙、传统工艺的铁观音、广东凤凰单枞等。武夷岩茶外形粗壮,条索扭曲紧结,匀整;叶面呈蛙皮状沙粒白点,俗称“蛤蟆背”;色泽青褐油润,俗称“宝光”;净度佳,不带过嫩梗和过老叶;茶汤香气浓烈,胜似兰花而深沉持久;滋味浓醇清洁,生津回甘;虽浓饮而不见苦涩,这种特色被赞为“岩骨花香”,俗称“岩韵”;汤色深橙黄或黄色,清流澈艳丽,叶底、叶张中央为江浅黄绿色。

闽北水仙条索紧结沉重,色泽油润暗沙绿;香气浓郁,具兰花清香 ;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清澈橙黄;叶底厚软,呈“三红七绿”状。安溪铁观音茶条卷曲、肥壮圆结、重实匀整、色泽油亮沙绿,呈青蒂绿腹蜻蜓头状;汤色金黄,清澈明亮;叶底肥厚,呈绸面光泽;内质“音韵”独特,兰香馥郁;滋味醇厚甘鲜,回味悠长,有“七泡有余香”之誉。

广东凤凰单纵外形条索壮直,紧结匀整;色泽灰褐油润有光泽,似鳝鱼色;香高持久,具天然花香;滋叶浓醇鲜爽;汤色明亮显黄;叶底鲜嫩,均带红镶边,饮后回甘,耐冲泡。

三、“清香型”乌龙茶和“浓香型”乌龙茶的消费群体比较

据茶叶市场调查人员透露,“清香型”乌龙茶消费人群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以青年为主,21-35岁这个年龄层的比例较大,而且女性又比男性多;二是知识分子居多;三是消费者爱在专卖店买茶,这主要是因为专卖店茶叶价格适宜,质量可靠,服务周到。

“浓香型”乌龙茶的消费人群以老顾客为主,这批消费者对“浓香型”乌龙茶情有独钟,且他们大多事业有成,有钱有闲,有文化素养,消费力极强。目前,武夷岩茶的市场价格一般最低价为每500克500元,其中大红袍的最高价甚至高达每500克8800元。这种价格走势,显示了“浓香型”乌龙茶的强大市场潜力。

四、乌龙茶“清香型”与“浓香型”的技术界定

采用不同的茶叶加工方法所制的成品具有不同的香气特征。乌龙茶的加工方法综合了红茶与绿茶加工方法的优点,兼有半发酵与炒制的过程,成茶带有花香、果香,一般称之为“制造香”。影响乌龙茶“制造香”的主要因素为:做青、包揉和烘焙。

1、做青 “清香型”乌龙茶与“浓香型”乌龙茶都 要求太阳晒青。因“清香型”乌龙茶做青程度较轻,如不经太阳晒青,则清香难显。相对传统安溪乌龙茶,“清香型”乌龙茶晒青程度属中度偏轻,失水率以8%-12%为宜。一般下机前经晾青翻拌3次,下机做青2次,室温20-22度,相对湿度70%。武夷岩茶,一般做青8-10次,历时6-8小时,做青在室内进行,室温24-26度,相对湿度80%-85%,当室温低于20度时要加温。

2、包揉 在“清香型”乌龙茶包揉造型工艺中,总围绕着保鲜保绿,快速成形这条主线,所形成的绿豆状外形,比起传统安溪乌龙茶蜻蜓头和武夷岩茶的粗壮条索形,具有较好的商品外观和较高的鉴赏价值。

3、烘焙 烘焙是乌龙茶的最后一道工序。传统安溪乌龙茶也有补火工艺,但补火是为了干燥。“清香型”乌龙茶文火慢焙是为了使成品香气敛藏,增进茶香,弥补做青较轻、甜香不显之缺点,所以又叫“烘焙提香工艺”。广东潮汕及闽南等地区偏爱茶叶焦糖香,应相对提高烘焙温度,延长烘焙时间。“浓香型”乌龙茶的典型代表武夷岩茶,烘焙分毛火和足火。毛火要求高温快速烘焙,提高滋味醇度,发展香气和加深汤色;足火是通过热化作用,连续长时间文火慢焙,不单是去水保质,且对增进汤色,提高滋味醇度,促进茶香,均有很好的效果。

五、乌龙茶是世界茶叶市场的“明目之星”

从市场角度分析,“清香型”乌龙茶要不要发展,其实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因为它已经在发展,而且还将继续发展。根据2004年的统计数字,这一年福建省乌龙茶总产量达7.8万吨,其中“清香型”乌龙茶产量达5.2万吨,占全省乌龙茶总产量的66.7%。“清香型”乌龙茶消费地域、消费人群的急剧增长,让所有茶业从业人员都直观地感觉到了“清香型”乌龙茶产业所蕴藏的巨大空间。应该说,“清香型”乌龙茶传承和发展了福建安溪乌龙茶传统工艺特点,增创了乌龙茶花色品种,更适合于工厂化、机械化批量生产,是乌龙茶生产流通领域的一次大改革,它对于茶农增收、茶产业国际化经营、海峡西岸乌龙茶经济带建设,无疑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现在问题的关键在于,既然“清香型”乌龙茶已经得到发展,怎样才能发展得更快更好?

对于作为“浓香型”乌龙茶典型代表的武夷岩茶,福建茶界也一样充满信心。武夷岩茶在2000年获得原产地保护,就是一个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例子。早在1998年,武夷岩茶母树大红袍就拍出20克16.8万元的天价,2005年又拍出20克20.8万元的“茶王”价。这个价格,体现了武夷岩茶的精良品质、文化底蕴和品牌价值。母树大红袍的拍卖事件,连续7年都轰动海内外,就说明了“浓香型”乌龙茶强大的生命力,体现了“浓香型”乌龙茶应有的价格。特别是武夷山以“双遗”的文化力量来推动和促进茶经济,为武夷岩茶的发展拓展了较大的市场空间和较强的后发优势。

如果单纯从商业角度上说,“清香型”乌龙茶与“浓香型”乌龙茶的竞争,不应该分出你我,而应该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通过合理化的良性竞争 ,共同把乌龙茶市场撑大,实现共赢或多赢。发展是硬道理,特别是随着海峡两岸茶业合作向纵深推进,乌龙茶经济带呼之欲出,作为后起之秀的“清香型”乌龙茶与老当益壮的“浓香型”乌龙茶都将是世界茶叶市场的“明目之星”。

乌龙茶的“清香”与“浓香” 不比不知道


清香型与浓香型乌龙茶都属于乌龙茶。自从台湾茶叶企业进入内地以来,市场上出现了以内地乌龙茶品种茶树鲜叶为原料,利用台湾茶机和初制技术生产的乌龙茶,其香气较传统乌龙茶清香,业界称之为“清香型”乌龙茶。相应地,运用传统的初制技术生产的乌龙茶,则称为“浓香型”乌龙茶。

清香型与浓香型的品质差异

清香型乌龙茶

“清香型”乌龙茶产制技术自成一格,其外形及香气与传统乌龙茶截然不同,比起福建传统“绿叶红壤边”的安溪乌龙茶,“清香型”乌龙茶具有明显的“三绿”特点:即干茶绿、汤色绿、叶底绿。其外形为球形或半球形,冲泡后在杯中显现茶蕾造型,香气清香持久,茶汤明亮见底,嫩香回甘,叶底柔软。

如冻顶乌龙茶,外形呈半球形,条索紧结,干茶色泽为墨绿带油光,香气清香扑鼻,滋味浓厚新鲜,入口生津,落喉甘滑,韵味强,而汤色蜜黄澄清明亮。

浓香型乌龙茶

以传统工艺生产的“浓香型”乌龙茶,包括武夷岩茶、闽北水仙、传统工艺的铁观音、广东凤凰单枞等。

武夷岩茶外形粗壮,条索扭曲紧结,匀整;叶面呈蛙皮状沙粒白点,俗称“蛤蟆背”;色泽青褐油润,俗称“宝光”;净度佳,不带过嫩梗和过老叶;茶汤香气浓烈,胜似兰花而深沉持久;滋味浓醇清洁,生津回甘;虽浓饮而不见苦涩,这种特色被赞为“岩骨花香”,俗称“岩韵”;汤色深橙黄或黄色,清流澈艳丽,叶底、叶张中央为江浅黄绿色。

闽北水仙条索紧结沉重,色泽油润暗沙绿;香气浓郁,具兰花清香;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清澈橙黄;叶底厚软,呈“三红七绿”状。安溪铁观音茶条卷曲、肥壮圆结、重实匀整、色泽油亮沙绿,呈青蒂绿腹蜻蜓头状;汤色金黄,清澈明亮;叶底肥厚,呈绸面光泽;内质“音韵”独特,兰香馥郁;滋味醇厚甘鲜,回味悠长,有“七泡有余香”之誉。

广东凤凰单纵外形条索壮直,紧结匀整;色泽灰褐油润有光泽,似鳝鱼色;香高持久,具天然花香;滋叶浓醇鲜爽;汤色明亮显黄;叶底鲜嫩,均带红镶边,饮后回甘,耐冲泡。

清香型与浓香型的技术界定

采用不同的茶叶加工方法所制的成品具有不同的香气特征。乌龙茶的加工方法综合了红茶与绿茶加工方法的优点,兼有半发酵与炒制的过程,成茶带有花香、果香,一般称之为“制造香”。影响乌龙茶“制造香”的主要因素为:做青、包揉和烘焙。

1、做青

“清香型”乌龙茶与“浓香型”乌龙茶都要求太阳晒青。因“清香型”乌龙茶做青程度较轻,如不经太阳晒青,则清香难显。相对传统安溪乌龙茶,“清香型”乌龙茶晒青程度属中度偏轻,失水率以8%-12%为宜。一般下机前经晾青翻拌3次,下机做青2次,室温20-22度,相对湿度70%。

武夷岩茶,一般做青8-10次,历时6-8小时,做青在室内进行,室温24-26度,相对湿度80%-85%,当室温低于20度时要加温。

2、包揉

包揉在“清香型”乌龙茶包揉造型工艺中,总围绕着保鲜保绿,快速成形这条主线,所形成的绿豆状外形,比起传统安溪乌龙茶蜻蜓头和武夷岩茶的粗壮条索形,具有较好的商品外观和较高的鉴赏价值。

3、烘焙

烘焙是乌龙茶的最后一道工序。传统安溪乌龙茶也有补火工艺,但补火是为了干燥。“清香型”乌龙茶文火慢焙是为了使成品香气敛藏,增进茶香,弥补做青较轻、甜香不显之缺点,所以又叫“烘焙提香工艺”。

“浓香型”乌龙茶的典型代表武夷岩茶,烘焙分毛火和足火。毛火要求高温快速烘焙,提高滋味醇度,发展香气和加深汤色;足火是通过热化作用,连续长时间文火慢焙,不单是去水保质,且对增进汤色,提高滋味醇度,促进茶香,均有很好的效果。

清香型与浓香型的消费群体比较

据茶叶市场调查人员透露,“清香型”乌龙茶消费人群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以青年为主,21-35岁这个年龄层的比例较大,而且女性又比男性多;二是知识分子居多;三是消费者爱在专卖店买茶,这主要是因为专卖店茶叶价格适宜,质量可靠,服务周到。

“浓香型”乌龙茶的消费人群以老顾客为主,这批消费者对“浓香型”乌龙茶情有独钟,且他们大多事业有成,有钱有闲,有文化素养,消费力极强。目前,武夷岩茶的市场价格一般最低价为每500克500元,其中大红袍的最高价甚至高达每500克8800元。这种价格走势,显示了“浓香型”乌龙茶的强大市场潜力。

台湾乌龙茶和内地乌龙茶的区别


台湾乌龙茶

我国乌龙龙茶有很多种类,这是中国特有的茶类,台湾乌龙茶是从福建乌龙茶的分支,从福建传入台湾后经过改良自成体系,台湾乌龙是乌龙茶类中发酵程度最重的一种,也是与红茶最相近的一种。

中国乌龙茶主要产于福建的闽北、闽南及广东、台湾三个省。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产。乌龙茶除了内销广东、福建等省外,主要出口日本、东南亚和港澳地区。主要生产地区是福建省安溪县等地。

目前台湾的乌龙茶主要有两种,一种就是台湾乌龙,一种是台湾包种茶。

优质的台湾乌龙茶芽肥壮,白毫显露,茶条较短,含红黄白三色,茶色绚丽,汤色橙红色,叶底淡褐有红边,叶片完整,芽叶连枝。在国际市场上,台湾乌龙茶的名品白毫乌龙被誉为香槟乌龙或东方美人~

包种茶是台湾的特产,全世界只有中国台湾省产此茶,包种茶是目前台湾生产的乌龙茶类中数量最多的一类。最早的包种是福建安溪茶人王义程创制,他将茶用两张毛边纸包装成四方包出售,因此得名。跟台湾乌龙相反,它是乌龙茶中发酵程度最轻的茶。主要代表有条形的文山包种和半球型的冻顶乌龙~

福建乌龙茶

福建乌龙也分有南北两种乌龙~北乌龙主要体现“岩韵”以大红袍为代表,南乌龙主要体现“音韵”“花香”以铁观音为代表。外形也不一样,北乌龙多以条索状,南乌龙多以颗粒状,且粒粒紧卷,沙绿油润。

至于谁受欢迎,那得分消费群,到大陆的台湾人多喜欢喝台湾的乌龙,福建人多喜欢本地的乌龙。外省消费者由于接触福建乌龙机会较多,也倾向于福建乌龙~

同等品质,价位都差不多~由于物以稀为贵的原因,正宗的台湾乌龙价格略高~

乌龙茶、铁观音和冻顶乌龙的区别


要谈“乌龙和福建铁观音的区别”,先要了解什么是“乌龙”和“铁观音”。

乌龙茶也叫做青茶,是一种半发酵的茶品,它综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制法,其品质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乌龙茶分为:1、闽北乌龙2、闽南乌龙3、广东乌龙4、台湾乌龙

铁观音原产福建省安溪县,原是茶树品种的名字,由于它适合制做乌龙茶,其乌龙茶的成品遂命名为铁观音。

冻顶乌龙其实不是因为严寒冰冻气候所致。“冻顶”的来由,据说因为这山脉迷雾多雨,山陡路险崎岖难走,上山去的人都要绷紧足趾,台湾俗语称为“冻脚尖”,所以此山称为冻顶山。

铁观音和冻顶乌龙的区别大致如下:

1、同属乌龙茶系

2、茶树的品种不同

3、冻顶乌龙属“闽北乌龙”,而福建铁观音属“闽南乌龙”

4、发酵程度不同,福建铁观音发酵度8~18%,台湾乌龙为50~60%

5、工艺不同,主要区别是福建铁观音制作工艺中没有“回软”工序

安溪铁观音:属乌龙茶之极品,产于福建省安溪县尧阳乡。采制工艺:每年分四次采摘,春茶在立夏,夏茶在夏至后,暑茶在大暑后,秋茶在白露前,春茶为最好。其成品茶外形条索卷曲,肥壮圆结,沉重匀整;色泽油亮,滋味醇厚甘鲜,素有茶中之王的美誉。饮之具有清心明目,防止动脉硬化,,降脂减肥之功效。

冻顶乌龙茶:产于台湾省南投县凤凰山支脉冻顶山一带,其成品外形呈半球型弯曲状,色泽墨绿,有天然的清香气,汤色呈柳橙黄,味醇厚甘润,其品质以春茶最好。

乌龙茶是茶叶安色彩分六大类的其中一类,而铁观音和洞顶乌龙都属于乌龙茶的个别品种。

乌龙茶,亦称青茶、半发酵茶,以本茶的创始人而得名。是我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茶的产生,还有些传奇的色彩,据《福建之茶》、《福建茶叶民间传说》载清朝雍正年间,在福建省安溪县西坪乡南岩村里有一个茶农,也是打猎能手,姓苏名龙,因他长得黝黑健壮,乡亲们都叫他“乌龙”一年春天,乌龙腰挂茶篓,身背猎枪上山采茶,采到中午,一头山獐突然从身边溜过,乌龙举枪射击但负伤的山獐拼命逃向山林中,乌龙也随后紧追不舍,终于捕获了猎物,当把山獐背到家时已是掌灯时分,乌龙和全家人忙于宰杀、品尝野味,已将制茶的事全然忘记了。翌日清晨全家人才忙着炒制昨天采回的“茶青”。没有想到放置了一夜的鲜叶,已镶上了红边了,并散发出阵阵清香,当茶叶制好时,滋味格外清香浓厚,全无往日的苦涩之味,并经心琢磨与反复试验,经过萎雕、摇青、半发酵、烘焙等工序,终于制出了品质优异的茶类新品 —-乌龙茶。安溪也遂之成了乌龙茶的著名茶乡了。

乌龙茶综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制法,其品质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既有红茶浓鲜味,又有绿茶清芬香并有“绿叶红镶边”的美誉。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乌龙茶的药理作用,突出表现在分解脂肪、减肥健美等方面。在日本被称之为“美容茶”、“健美茶”。

形成乌龙茶的优异品质,首先是选择优良品种茶树鲜叶作原料,严格掌握采摘标准;其次是极其精细的制作工艺。乌龙茶因其做青的方式不同,分为“跳动做青”、“摇动做青”、“做手做青”三个亚类。商业上习惯根据其产区不同分为:闽北乌龙、闽南乌龙、广东乌龙、台湾乌龙等亚类。乌龙茶为我国特有的茶类,主要产于福建的闽北、闽南及广东、台湾三个省。近年来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产。

乌龙是茶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创制于 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据福建《安溪县志》记载:“安溪人于清雍正三年首先发明乌龙茶做法,以后传入闽北和台湾。”另据史料考证,1862年福州即设有经营乌龙茶的茶栈,1866年台湾乌龙茶开始外销。现在乌龙茶除了内销广东、福建等省外,主要出口日本、东南亚和港澳地区。

各类乌龙茶名:武夷岩茶;武夷肉桂;闽北水仙;铁观音;白毛猴;八角亭龙须茶;黄金桂;永春佛手;安溪色种;凤凰水仙;台湾乌龙;台湾包种;大红袍;铁罗汉;白冠鸡;水金龟。

闽北乌龙茶与闽南乌龙茶有何区别?


导读:闽北乌龙茶根据品种和产地不同,有闽北水仙、闽北乌龙、武夷水仙、武夷肉桂、武夷奇种、品种(乌龙、梅占、观音、雪梨、奇兰、佛手等)、普通名枞(金柳条、金锁匙、千里香、不知春等)、名岩名枞(大红袍、白鸡冠、水金龟、铁罗汉、半天矢等)。

闽北乌龙做青时发酵程度较重,揉捻时无包揉工序,因而条索壮结弯曲,干茶色泽较乌润,香气为熟香型,汤色橙黄明亮,叶底三红七绿,红镶边明显。而闽南乌龙茶做青时发酵程度较轻,揉捻较重,干燥过程间有包揉工序,形成外形卷曲,壮结重实,干茶色泽较砂绿润,香气为清香细长型,叶底绿叶红点或红镶边。

闽北乌龙茶根据品种和产地不同,有闽北水仙、闽北乌龙、武夷水仙、武夷肉桂、武夷奇种、品种(乌龙、梅占、观音、雪梨、奇兰、佛手等)、普通名枞(金柳条、金锁匙、千里香、不知春等)、名岩名枞(大红袍、白鸡冠、水金龟、铁罗汉、半天矢等)。其中武夷岩茶如武夷水仙、武夷肉桂等香味具特殊的“岩韵”,汤色橙红浓艳,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肥软、绿叶红镶边。

闽南乌龙茶根据品种不同有安溪铁观音、安溪色种、永春佛手、闽南水仙、平和白芽奇兰、诏安八仙茶、福建单枞等。除安溪铁观音外,安溪县内的毛蟹、本山、大叶乌龙黄金桂、奇兰等品种统称为安溪色种。

洞顶乌龙茶和铁观音的区别!


关于洞顶乌龙茶和铁观音的区别,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去区分,为了让大家对这两种茶叶的知识有更好的区分,今天在这里就做个简单介绍。

洞顶乌龙茶和铁观音的区别

(1)采摘原料

首先茶树品种不一样,如果用铁观音茶树制作洞顶乌龙的话,则达不到其品质。因为洞顶乌龙的采摘的青叶要比铁观音更为细嫩,铁观音是“开面采摘”,采摘时间为每天的上午11点到下午4点最佳,而洞顶乌龙采摘未开展的一芽二、三叶嫩梢,采摘时间每天上午10时至下午2时最佳。

(2)发酵程度

虽然同属乌龙茶类,但是洞顶乌龙与铁观音的发酵程度有着很大的区别,洞顶乌龙轻度发酵茶(约20%)、中度发酵茶(约40%)和重度发酵茶(约70%)之分,相对铁观音发酵更足。铁观音轻度发酵一般为18%-20%,中度发酵也就30%左右,铁观音为了保持其特有的兰花香与花果香气,发酵程度不能太高。

(3)茶干外形

铁观音茶干一般是不带梗的单叶卷曲而成,我们市面上买到的通常都看不到茶梗,也叫净茶,业界常称之为“青蛙腿、蜻蜓头”。而洞顶乌龙颗粒较为圆滑状,并且是带梗,制作时把一芽两三叶包揉成一个颗粒状,因此在茶干上还可以清晰见到茶梗。

(4)茶干颜色

茶干颜色上看,铁观音更为砂绿油润,比较好看养眼。洞顶乌龙以褐色、墨绿鲜艳,这个不难辨别。

(5)冲泡

在冲泡技法与茶具选取上,这两种茶叶都适合盖碗茶具冲泡。唯一有区别的是铁观音的冲泡水温以100度为佳,而洞顶乌龙则85度左右更为合适。

(6)茶汤颜色

铁观音素以“清汤绿水”为上品,业界也认为是“金黄色”,而洞顶乌龙一般为红色透明状,与葡萄酒 相似,恰似好看。

(7)感官味觉

从感官味觉来看,洞顶乌龙比铁观音更为“熟韵”,铁观音比较“鲜、爽”重在味觉与清鲜口感,洞顶乌龙则更为“醇、浓”,重在品饮与回甘。由于其熟化,因而会比铁观音更为暖胃。

(8)耐泡度

客观来说洞顶乌龙的要比铁观音更为耐泡,铁观音一般也就7道左右,而洞顶乌龙则长达10道以上,这也是这款茶的主要卖点之一。

建议:喜欢清鲜口感的茶友们,可以选择清香型铁观音,如果喜欢成熟岩韵味的话,那么可以选择洞顶乌龙茶。不要说去评论谁的好,毕竟每个人口感不饮用,只有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