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43栽培技术要点

发布时间 : 2020-12-12
花茶技术 白茶技术 红茶品鉴要点

花茶技术。

1.发芽特性:

发芽早是龙井43的最大特点,在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表现最为突出,一般年份3月上旬发芽,3月下旬可长到一芽一叶,比早芽种福鼎大白茶等要早6-7天,因此,所有的栽培技术措施也必须从“早”字出发,促进春茶早发快长。芽叶前期持嫩性好,后期容易纤维化也是一大特点,所以采摘必须及时。此外,它育芽能力强,每平方米茶丛面可长有3000-4000个芽,发芽密度比福鼎大白茶高60%左右,在高肥力的条件下这一特性表现得更为充分。

2.分枝特性:

树姿呈半开张型,分枝角度较大,顶端优势较福鼎大白茶等品种要弱,而不定芽、侧芽和侧枝长势相对较强,有较强的再生能力,在自然生长条件下,一年生实生苗和扦插苗一般不分枝,二年生有1-2级分枝,三年生幼树有3-4级分枝,八年生茶树有8-10级分枝,每级分枝再萌发新枝的能力逐级减退。另外,在采摘条件下,一年可发4-5轮芽,其节间短而密,容易形成鸡爪枝,因此,合理修剪才能形成良好的采摘蓬面。

3.根系生长特性:

龙井43和其他无性系品种茶苗一样无明显主根,以侧根为主,四年生茶树根系可深达70cm,根幅可扩张到60-80cm,成龄茶树的吸收根主要集中在20-45cm的土层中。一年中根系生长活动2月份前较弱,2月下旬至4月上旬增强,4月中下旬随地上部的生长有所减弱,5-6月份又增强,7-8月份因干旱又滞慢下来,9月份开始又增强,到10月份进入又一生长活动高峰,11月份以后又逐步减弱。一般5-6月和9-10月是龙井43根系生长活动的高峰期。施肥、耕作时间要根据根系生长活动的时间来确定。

4.需肥特性:

龙井43一年四季都在不停地从土壤中吸收养分,一般3-10月份吸收的养分约占年总吸收量的70%-75%,主要用作当年的枝叶等生长所需,11月至翌年2月份吸收的量约占年总吸收量的25%-30%,主要贮存于根系,是形成春芽的物质基础,对春芽早发、多发有决定性作用。龙井43吸收能力极强,对肥料反应十分敏感,吸氮强度比竹枝春和碧峰高8-14个百分点。对钾肥的吸收速率比平云、碧云、碧峰和菊花春等要快0.3-1.4倍。对钾肥的亲和能力也比碧峰和菊花春等强0.2-2.4倍。因此,肥料的增产效果比其他品种要好,高肥容易发挥生产效益。

5.需水特性:

龙井43生长势强,枝叶茂密,产量高,耗水也多,正常条件下,每生产1kg干茶蒸腾耗水约300-400kg,加上土壤蒸发耗水则更多了。一般两年生幼龄茶园平均日耗水量达2-3mm,一般产量(干茶产量约150kg/亩)的投产茶园平均日耗水量达3-4mm,高产茶园(干茶产量200-400kg/亩)平均日耗水量达4-6mm。因为龙井43的许多特性只有在水分得到充分满足后才能表现,所以土壤保水或灌水显得十分重要。但是,它又是十分怕水的品种,和其他品种一样,当土壤湿度超过田间持水量的95%时就会造成致命的“湿害”。

6.抗寒特性:

龙井43有较强的抗寒性,在-8.6℃的条件下,冻害指数比福鼎大白茶低6.7个百分点,在河南桐柏茶区-16℃的低温条件下也能安全越冬。但早春幼芽抗寒能力弱,最怕“倒春寒”,这时的晚霜最易使春芽受冻,有时会使春茶“全军覆灭”,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注意早春防寒是争取高产、优质、高效益的重要环节。

1.茶园土壤准备:

种植前土壤要深翻80cm,结合深施有机肥,每亩施厩肥1000-1500kg,使土肥相融,平整后最好再种1-2季绿肥,待绿肥开花下荚时深埋,使土壤熟化,然后种茶。

2.种植方式和密度:

常规生产茶园适宜单行条栽或双行条栽。单行条栽:行距1.5m,株距0.33m,每穴种3株,每亩茶园约1333丛,需茶苗4000株左右。双行条栽:大行距1.5m,小行距0.4m,株距0.33m,每亩约2470丛,每丛2-3株,每亩约需6000株茶苗,太密太稀都是不适宜的。

3.移栽:

在移栽时要按种植密度定线,开宽30cm、深40cm的沟,沟底施有机肥,肥上加土后定植茶苗,定植时要保持根系舒展,加土后一手轻提茶苗,一手将土压实,茶苗“泥门”平地。定植后要浇1次定根水,以后视天气情况每5-7天浇水1次。10-11月或2-3月均可进行移栽。新定植茶苗根系尚未恢复时,要注意浇水,并及时松土和行间铺草,以防止杂草生长和水土流失。伏旱高温期间要在茶苗西南边插上松枝、稻草等遮阳物进行遮荫。移栽当年不施化肥,旱季浇稀薄的粪水3-5次,第2年可开始施化肥。冬季培土壅根,根周围要铺草防冻。

4.定型修剪:

移栽后第2年的2月底3月初,当苗高达30cm以上时,在离地15cm处剪去上面枝条,剪后留养新梢,到第3年春茶前,在第一次定型修剪的剪口上提高15cm修剪,并继续留养,这时千万不能采摘;第4年再在第2次剪口上提高15-20cm进行弧形轻修剪。5足龄后,当树高达60-70cm以上,树冠幅度80-90cm时,便可逐步投入正式采摘,要绝对防止过早采摘。

5.施肥:采摘茶园每年10月上旬必须及时施下基肥,每亩施100-150kg“百禾福”或150-200kg菜籽饼加30kg中茶1号肥,或1000-1500kg厩肥另加40kg中茶1号肥。追肥用量,幼龄茶园采用按龄定氮,2龄茶园年追纯氮2.5-3.0kg/亩,3-4龄茶园年追纯氮5.0-7.0kg/亩,4-5龄茶园年追纯氮7.5-10kg/亩,分春、夏两季施入。成龄采摘茶园采用按产量定氮,每生产100kg干茶追施纯氮12-15kg,分3次施入,即2月底3月初力争早施催芽肥,5月中下旬追施夏肥,8月底9月初追施秋肥。磷钾肥采用因缺补缺的办法施用。春茶前为了提早发芽,在芽膨大时喷施“爱农”(500倍)叶面肥,或天源氨基酸液肥(300倍)2-3次。夏秋茶期间,为了提高氨基酸含量,改善茶叶品质,可各喷施2-4次“爱农”(500倍)或天源氨基酸液肥(300-600倍)。喷施时注意喷洒叶背,促进吸收。

6.土壤管理:春天要浅耕(10cm深),以后每茶季结束,都要结合除草进行浅耕松土,疏松因采茶而踏实的表层土壤。伏旱到来之前,应在行间铺草保墒,有条件的地区要进行灌溉防止干旱缺水。茶季结束后结合施基肥和埋草进行行间深耕,深耕时要做到中间深(25-30cm),丛下近根处浅(10-15cm),尽量减少伤根。

7.采摘:春茶特级龙井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芽长于叶;1-3级龙井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芽长约等于叶;4-5级龙井茶的采摘标准以一芽二叶为主,并含有一定比例的一芽三叶及幼嫩的对夹叶。当茶园有5%芽叶达到采摘标准时就可以采摘。开采初期应2-3天采1次,细水长流地将符合标准的茶芽尽量采下。春茶生长旺季,新梢生长迅速,当新梢生长超过制作龙井茶采摘标准时,可按制大宗眉茶(炒青)标准采。春茶以采为主,前期不留叶,后期可留一片大叶采,或留一批芽叶不采。常规生产茶园,夏、秋茶按大宗茶标准留一叶采,或分批留叶采。9月初气温下降,秋雨来临,可适当按龙井茶标准采完秋龙井后再采大宗茶。9月下旬或10月初停产封园。

8.采摘茶园修剪:龙井43分枝密,采摘次数多,养分分散,极易形成“鸡爪枝”,所以要及时进行轻修剪。不生产高级茶,只生产大宗茶的茶园,可以每年或隔年在春茶前(2月中下旬)进行轻修剪,剪去茶丛3-5cm的叶层。如生产名优茶,春茶前修剪会推迟早春发芽时间,影响高档名优茶产量,必须改为春茶后进行轻修剪,或者在越冬前的10月上中旬修剪。据试验,越冬前轻修剪比春茶前轻修剪,春茶开采期提早5-7天,高档名优茶增产14%以上。经过几年采摘以后,小分枝不断增多,结节枝层次进一步增加,茶树高度也不断提高。这时,在春茶后要立即进行深修剪,剪去茶丛15-20cm的枝叶,留养夏茶,秋茶打顶采,采高养低,第2年春即可投产,一般4-5年要进行一次深修剪。经过4-5次的深修剪后,当树势明显衰老,产量明显下降,品质降低时,要进行重修剪或台刈,使茶树更新复壮。

9.防治病虫害:在生产季节要注意观察,做好病虫的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工作,发现病虫,要及时采取措施。若用化学防治,必须选用有针对性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严格掌握施药时间和用量,有的放矢地对靶施药。秋末可用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封园,以减轻来年病虫的危害。

10.防冻:每年晚冬或早春要密切注意气象报告,特别要注意“倒春寒”天气。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防冻,如茶丛覆盖、熏烟、喷施防冻叶面肥等等。

cy316.cOM编辑推荐

龙井43无公害栽培技术


龙井43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育成的国家级无性系良种,适制红茶和绿茶,尤其适制扁形名优绿茶,适宜在长江中下游茶区种植。自2001年11月由恩施芭蕉侗族乡引种以来,至今龙井43在全州约有5000亩面积。现将龙井43的无公害栽培技术作一简要介绍,供广大茶农参考。

一、生育习性:

1、分枝特性:龙井43属灌木型,植株无明显主干,树姿半开张,分枝密,节间短而多,容易形成结节枝(鸡爪枝),育芽能力强,发芽整齐,发芽密度大(2961个/平方米),再生能力强,产量高。

2、根系生长特点:幼龄茶苗无明显主根,定植后根系迅速生长,5-6年生茶树根深可超过80厘米,根幅可布满整个行间,但主要吸收根系都集中在15-45厘米深的土层中。一般5-6月和9-11月是龙井43根系生长的高峰期。

3、吸肥特性:耐肥性强,对肥料反应十分敏感,肥料增产效应明显,能很好地吸收利用土壤中的硝态氮,对磷和钾的吸收速度快,强度大,土壤的PH值对养分的吸收影响极大,PH值为5.5时最高,低于4.0和超过6.0时,吸收强度明显下降。龙井43根系中共生着许多内生菌根,能促进磷和锌的吸收,因而它能在有效磷和有效锌较低的土壤中较好生长。

4、需水规律:龙井43长势强、产量高,耗水多,抗旱能力相对较低。一般产量的茶园全年需水量约为1500毫米,其中4—10月份需水占70—80%,其中7—8月约占全年总需水量的30%。在土壤相对湿度为75—95%的条件下生长最好,土壤滞水和临时性积水等都会对它造成湿害。

二、栽培技术:

1、茶园土壤准备:龙井43根系深而庞大,种植前土壤要翻耕80厘米,结合深施有机肥,每亩施厩肥1000—1500公斤,土肥相融。需要强调的是,稻田植茶,必须打破犁底层(深耕50—80厘米)。

2、种植方式和密度:从综合效益考虑,宜采用双行条栽,大行距1.5米,小行距0.4米,株距0.33米,每亩约2470丛,每丛2—3株,每亩约需6000株茶苗。

3、移栽:我州境内,移栽时间10—11月或2—3月均可,在无冬旱的地方10—11月移栽成活率更高,移栽后要浇足定根水,并及时铺草覆盖,定型修剪。

4、修剪:一般栽苗后要进行3次定型修剪,每次在前一次的基础上提高15—20厘米修剪,当树高达到60—70厘米时,树冠80—90厘米时,可正式采摘。因龙井43分枝密,极易形成“鸡爪枝”,要在每年秋冬季封园时进行轻修剪(剪去茶丛3—5厘米绿叶层),每4—5年进行一次深修剪(剪去茶丛15—20厘米绿叶层),经过4—5次的深修剪,要进行重修剪(剪去地面30—50厘米以上的部分)或台刈(剪去地面5—10厘米以上的部分)。

5、土壤管理:9月下旬至11月,秋茶结束后,要尽早足量深施有机肥,亩施菜籽饼肥150—200公斤,或其它农家有机肥(如沼液肥)1500—2500公斤,开沟深施,施后随即覆土。春季在茶树萌芽前15—20天以速效氮肥为主施好“催芽肥”。春茶后、夏茶后均需施用一定数量的肥料,夏季在行间铺草。

6、病虫防治:龙井43的常见病害有云纹叶枯病、炭疽病等,可用多菌灵、百菌清等800—1000倍液喷施。虫害以茶象甲危害为主,可用2.5%的“天王星”乳油稀释750倍喷施。秋冬季封园时,用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封园,对减轻来年病、虫、螨害作用很大,效果明显。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有机茶园中不允许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投入品,上述方法符合无公害茶和绿色食品茶的栽培技术要求。

龙井43栽培管理技术


龙井43是国家级优良品种,发芽早,在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表现最为突出,一般年份3月上旬发芽,3月下旬可长到一芽一叶,因此,所有的栽培技术措施也必须从“早”字出发,促进春茶早发快长。

种植方式和密度常规生产茶园适宜单行条栽或双行条栽。单行条栽:行距1.5米,株距0.33米,每穴种3株,每亩茶园约1333丛,需茶苗4000株左右。双行条栽:大行距1.5米,小行距0.4米,株距0.33米,每亩约2470丛,每丛2~3株,每亩约需6000株茶苗。

移栽开宽30厘米、深40厘米的沟,沟底施有机肥,肥上加土后定植茶苗,定植后要浇1次定根水,以后视天气情况每5~7天浇水1次。10~11月或2~3月均可进行移栽。新定植茶苗要注意浇水,并及时松土和行间铺草。伏旱高温期间要遮阴。移栽当年不施化肥,旱季浇稀薄的粪水3~5次,第2年可开始施化肥。冬季培土壅根。

定型修剪移栽后第2年的2月底3月初,当苗高达30厘米以上时,在离地15厘米处剪去上面枝条,剪后留养新梢,第3年春茶前,在第一次定型修剪的剪口上提高15厘米修剪,并继续留养,这时千万不能采摘;第4年再在第2次剪口上提高15~20厘米进行弧形轻修剪。5足龄后,当树高达60~70厘米以上,树冠幅度80~90厘米时,便可逐步投入正式采摘,要绝对防止过早采摘。

施肥采摘茶园每年10月上旬必须及时施下基肥,每亩施100~150公斤“百禾福”或150~200公斤菜籽饼加30公斤中茶1号肥,或1000~1500公斤厩肥另加40公斤中茶1号肥。2龄茶园年追纯氮2.5~3.0公斤/亩,3~4龄茶园年追纯氮5.0~7.0公斤/亩,4~5龄茶园年追纯氮7.5~10公斤/亩,分春、夏两季施入。成龄采摘茶园每生产100公斤干茶追施纯氮12~15公斤,分3次施入,即2月底3月初力争早施催芽肥,5月中下旬追施夏肥,8月底9月初追施秋肥。磷钾肥采用因缺补缺的办法施用。春茶前为了提早发芽,在芽膨大时喷施“爱农”(500倍)叶面肥,或天源氨基酸液肥(300倍)2~3次。夏秋茶期间,可各喷施2~4次“爱农”(500倍)或天源氨基酸液肥(300~600倍)。

采摘茶园修剪只生产大宗茶的茶园,可以每年或隔年在春茶前(2月中下旬)进行轻修剪,剪去茶丛3~5厘米的叶层。如生产名优茶,必须春茶后进行轻修剪,或者在越冬前的10月上中旬修剪。据试验,越冬前轻修剪比春茶前轻修剪,春茶开采期提早5~7天,高档名优茶增产14%%以上。一般4~5年要进行一次深修剪。经过4~5次的深修剪后,要进行重修剪或台刈,使茶树更新复壮。

防治病虫害在生产季节要注意观察,做好病虫的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工作。秋末可用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封园,以减轻来年病虫的危害。晚冬或早春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防冻。

茶树栽培技术要点


一、茶园培育与采摘

1.栽培环境

①栽培环境的选择

地形选择:丘陵、山区和半山区面坡度25°以下。

土壤选择:有酸性指标植物如映山红、铁芒箕、马尾松、油茶等存在,土壤州4.0-6.0,土层厚度l米以上,地下水位1米以下。

②栽培环境的改善与维护

建立排蓄水系统:茶园四周设置隔离沟,深80一100厘米,宽50-100厘米;园内每隔40-50米设置横水沟(坡地等高修筑),深60-70厘米,宽50-60厘米;道旁设置纵水沟,深70-80厘米,宽60-70厘米;横水沟与纵水沟相接,相接处设沉沙凼。

园旁植树造林:有条件的地方在道旁栽行道树,以利改善茶园生态环境和冰土保持。

调整地形:地面坡度在10°以内的,只挖高填低,适当调整地形,以便茶行布置。地面坡度在10°以上的,修筑梯级茶园,梯壁高控制在1.5米以内。

2,茶园施肥

①茶园基肥

种植前施是底肥,种植后每隔1—2年施一次基肥,秋季封园后,及早在行间中心部位开沟施,沟深、宽30-40厘米,每亩施入农家有机肥(厩肥、秸杆、绿肥、土杂肥等)5-l0吨(100—200担)。茶树专用复合肥或磷、钾肥50公斤。肥土混合后再复土整平地面,亦可结合中耕。

②茶园追肥

每年分别于3月中旬、4月下旬到5月—上旬、7月中旬旬施三次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肥料种类为茶树专用复合肥、尿素、硫酸铵、碳铵等。施肥址采摘茶园按产量确定,幼龄茶园按树龄确定。沟施,沟深10—13厘米,撒施,施后随即中耕翻入土中。

③茶树根外追肥

根据茶树生长需要,可根外喷施可溶性氮、磷肥、稀土、微量元素和生长调节剂。但要严格控制使刚浓度和剂量,并汁意使用天气、时间,以提高使川效果。

3.茶园土壤管理。

①耕锄

浅耕除草:深度5-10厘米,次数视杂草生氏情况而定。—般全年3—4次,亦可结合迫肥进行。

茶园深耕:因园制宜进行。一般耕深15-20厘米。每年或隔年进行——次,宜秋季封园后及早进行。

深翻改土:幼龄茶园建园前用带状深垦的,应及早深翻行间土壤,深度60厘米。成龄茶园长年未施基肥土壤板结的应深翻改良土壤,深度60厘米。亩施10吨以上农家有机肥和50-100公斤茶树专用复合/吧或磷、钾肥。深翻改:土宜在秋茶封园后严寒到来之前进行。

②间作与覆盖

幼龄茶园头2—3年间作绿肥。

4.菜园水分管理成龄期不问种作物。加强茶园保水,蓄水和排水。有条件的茶园实行灌溉:

5.茶树修剪

根据茶园不同树龄阶段分别采用定型修剪、整型修剪、轻修剪、深修剪、更新修剪等方法,培养树冠,整饰树型,更新复壮。一年中有两个时期可以进行修剪,即春茶前(2月下旬至3月上旬)与春茶后(5月上、中旬)。定型修剪宜在春茶前进行,如未达标准的植株,第1-2次定型修剪可延至春茶后进行。

6.茶树保护

积极推行综合防治技术,作好茶树病虫检查要病虫害。

7.茶叶采摘

①采摘标准适时防治主

红、绿茶为一芽二、三叶及同等嫩度的对夹叶;黑茶有粗细之分,一般以一芽四、五叶及形成驻芽的新稍为主;老青茶以形成驻芽的红脚新稍为主。

②手工采摘

红、绿茶分批多次留叶采,春茶采4—6批,夏秋茶采6—8批,秋茶采4—5批。标准新稍达20—30%开采。

③机械采摘

全年采摘4·—6批,春茶标准新稍达80%,夏秋茶标准新稍达60%开采。平地、缓坡地幼龄茶园选用双人平形采茶机,成龄茶园选用弧形采茶机。山地、窄梯茶园选用单人采茶机。

④鲜叶管理

采摘鲜叶防止暴晒、紧压和雨淋,及时送往茶厂加工采摘鲜叫‘盛装宜用通风透气的篾具,轻采轻放。

2.茶园中禁用甲胺磷、1605、1059和六六六、杀虫脒、三氯杀螨砜(醇)等剧毒和高残毒农药。

二、新植茶园(建园至6足龄)栽培技术要点

1.基本要求:力争早期成园,为高产稳产优质打下基础,全面贯彻落实各项建园措施,加强培育管理。

2.园地建设

①垦复

场地清理:清理拟建茶园范围内所有树根、杂木、石块地等。

初垦:全面深垦60厘米,宜在夏秋高温少雨时进行。

复垦:初垦约一个月后进行,深度30厘米左右,进—除杂草、杂物等干整地面,以便布置茶行。

②建园形式

平缓地茶园:平地和10°以下缓坡地,在全面垦复的基础上,大弯随势,小弯取直,基本等高布置茶行。

梯级茶园:10°以上的坡地,就地取材构筑梯级。基本要求是:梯面外高内低(1°一2°的反坡),外埂内沟,同级梯各段等高,梯梯接路,路路相通,沟沟相连。梯宽既便于茶行布置,又不浪费土地,梯壁高在1.5米以内。土筑梯壁放坡70°左右;草皮砖砌梯壁放坡70一75°:梯级茶园茶行就是从梯面外侧,即离梯埂0.6-0.7米设置第一条茶行,而后依据既定行眶向内设其它各行茶树。

3,种植

①朴苗准备

品种:红茶宜用槠叶齐或更优的品种茶、白毫早、福云六号或更好的品种。绿茶宜用福鼎大白。

茶苗:苗高在25厘米,苗粗3毫米以上的健壮茶苗:宜提倡全部使用无性良种茶苗建园。

②种植规格与密度单行双株条植:行距1.5米,穴距30—35厘米,每穴两株茶苗。双行双株条植:行距1.530一40厘米,每穴两株茶苗。

③种前施底肥小行距30—40厘米开沟施,沟深60厘米,宽50一60厘米,亩施农家有机肥100-200担,茶树专用复合肥或磷、钾肥50公斤,肥土混合后再复土整平地面。

④栽植

栽植茶苗宜在10月一3月上旬进行。水源条件好的越早越好。入土深度以超过根茎部5—10厘米为度。以保水提高成活率,紧匝茶蔸附近的土壤,浇足安蔸水。

4.种植后的管理

①间苗补缺

定植后径一个生长期后.在秋末初冬或第间苗应留强去弱,补缺用同龄或大—龄的茶苗。

②幼龄茶园土壤管理

基本内容同1.3款。3足龄以山,树冠小裸露面大、可间作冬季绿肥,如蚕豆、紫云英、满园花等,但夏季不宜间作。茶园间作以不防碍茶树生育为原则。幼龄园尤应注意及时中耕除草。

③幼龄茶园树体管理

定型修剪:2年生时,当苗高30厘米以上,主干粗3毫米以上时,作第一次定型修剪,离地面12—15厘米剪去主枝上段,但不剪主枝剪口以F的分枝。3午生时第二次定型修剪,剪口比第一次提高15—20厘米,至4年生时进行第三次定型修剪,剪口比第二次提高15—20厘米。头两次应注意压强扶弱,抑中促侧,第三次剪平。

整型修剪:完成定型修剪后,每年作一个整型修剪。树冠封行前整成平形,封行后再过渡为弧形,整型修剪宜用修剪机进行,封行前用平形修剪机,封行后用弧形修剪机。最终控制树高70—90厘米。覆盖度80%以上。

打顶养蓬:3足龄前或移栽后2年内,严禁采,以后则可配合修剪,年打顶养蓬2—4次,即待新稍形成驻芽时留下1一3叶,摘去顶端以促进分枝,并严格撑握采高留低、打顶护边等原则,5足龄后视生长势可相应进入正常留新叶采摘或留新叶与留鱼叶相结合的采摘法。

④幼龄茶园施肥量

⑤保苗措施

移栽后第1年的茶树,抗性弱,常因外界条件不适而大量死苗。为此,必须抓住抗旱热、防寒冻的工作,确保全苗。幼树抗旱热的主要措施有促早苗、浇水、除草、蔽荫、地面铺草覆盖等。防寒冻的主要措施有秋培壮苗,灌越冬水、铺草、茶蔸培土和地膜覆盖等。幼龄园防病杀虫时应严格控制浓度,防止药害发生。

三、壮龄茶园(7-20年)栽培技术要点

1.基本要求

以肥培为中心,优质、高产、低耗为目标,因园制宜全面贯彻各项栽培管理措施。

2.追肥施用量

以产定肥,一般每产100公斤鲜叶,追施2.5—3公斤纯氮,折合标肥表12幼龄茶树氮肥用量标准。

3.修剪技术

壮龄茶树每年或隔年(手采和树势较差时)进行一次轻修剪,5—6年进行一次深修剪。

①轻修剪。

机采茶园,春茶前进行,修剪程度为从采摘面剪下3—5厘米或只剪除突出阿冠的枝梢,同时应在行间剪出20-30厘米的操作间隙。手采茶园可用修剪机械或篱剪进行轻修剪。

②深修剪

春茶前或春茶后进行,修剪程度为从采摘而剪下15-20厘米,即剪除全部的鸡瓜枝层。深修剪可用修剪机,也可用篱剪进行。修剪效果能维持5—6年。

⑧修剪形状:

壮龄茶树的修剪形:伏以弧形与平形两种较好摘面积尤以弧形为佳。

4.土壤管理

每年结合追肥进行3 4次浅排除草,秋末进行一次深耕覆盖度大的茶树不必年年深耕。

四、老龄茶园(20年以上)栽培技术要点

1.基本要求

以改树改土为中心,复壮树势,延长有效经济年限为目的,田园固树制宜贯彻相应的栽培措施。

2.树冠改造

①重修剪

上部枝叶衰退,骨干枝尚健壮的茶树离地面30--35厘米进行重修剪,重修剪可用重修剪机,也可用刀割或枝剪进行。保证剪口平滑.枝桩无裂伤。春茶前或早秋进行。更新效果可维持10年。

②台刈

树体衰退,用重修剪还是不能复壮的茶树离地面6-10厘米进行台刈。台刈可用刀砍.保证剪口平滑,留桩无裂伤。早秋或春茶前进行。更新效果可维持10年以上。

3.更新修剪后的树体管理

①重修剪后的树体管理:重修剪的当年秋末冬初或第二年早春比重修剪高度提高10—15厘米平剪定型,重修剪的第二年可打顶养逢3-4次,第三年早春再提高10-15厘米干剪。定型一次,严格留新叶采摘,尔后便可执行正常的整形修剪制度和采摘制度。

②台刈后的树体管理:台刈的当年秋可适当打顶采摘一次,第二年早春离地面2卜-30厘米作第一次定型修剪,并适当琉去细瘦枝,以后再进行两次定型修剪,并注意第2年打顶养蓬采摘2-3次.第3年严格执行留新叶采摘,尔后进行正常的整形修剪和采摘。

3.土壤改良

老龄茶园要在树体改造的当年进行深翻、增肥、改良土壤、方法见“深翻改土”部分.以后每隔1—2年施一次基肥。

4.茶树保护

①消灭枝杆寄生物

更新修剪后应抓住时期消灭枝杆害虫、病原体及苔藓、地衣等枝杆寄生物。

②更新后防治新生枝叶虫害:

更新修剪后新枝叶容易招致茶小绿叶蝉等害虫集中危害,应注意观察,及时防。

5.改植换种

对更新修剪效果不佳或需要换种的茶园要及时换种更新,其作法有改植换种和套植换种,以改植换种为主。

①改植换种:将老茶树挖掉,清除残根,重新规划建园,换植良种。

②套植换种:在不需要调整地形和老茶树行距合:适的情况下,为增加改植期间的收入,可采用新老套朴的办法以老带新。作法是秋末冬初对老茶树作重修剪或台刈,行间开沟深翻施底肥,移栽茶苗。从第二年外始对重剪或台刈厂的老树强采。第4—5年再挖除老茶树。

龙井43的生育匀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龙井43是国家级优良品种,具有许多优良特性,最适宜生产名优绿茶,目前已被广泛引种推广。但是,一些引种单位由于不了解龙井43的生育习性,没有给予应有的配套栽培技术措施,良种无良法,致使龙井43的许多优良品性无法得到充分的表现,引种未能达到应有的生产效果。为此,特简要介绍龙井43的生育习性及配套的栽培技术措施,以供参考。

一、生育习性

1.发芽特性:发芽早是龙井43的最大特点,在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表现最为突出,一般年份3月上旬发芽,3月下旬可长到一芽一叶,比早芽种福鼎大白茶等要早6-7天,因此,所有的栽培技术措施也必须从“早”字出发,促进春茶早发快长。芽叶前期持嫩性好,后期容易纤维化也是一大特点,所以采摘必须及时。此外,它育芽能力强,每平方米茶丛面可长有3000-4000个芽,发芽密度比福鼎大白茶高60%左右,在高肥力的条件下这一特性表现得更为充分。

2.分枝特性:树姿呈半开张型,分枝角度较大,顶端优势较福鼎大白茶等品种要弱,而不定芽、侧芽和侧枝长势相对较强,有较强的再生能力,在自然生长条件下,一年生实生苗和扦插苗一般不分枝,二年生有1-2级分枝,三年生幼树有3-4级分枝,八年生茶树有8-10级分枝,每级分枝再萌发新枝的能力逐级减退。另外,在采摘条件下,一年可发4-5轮芽,其节间短而密,容易形成鸡爪枝,因此,合理修剪才能形成良好的采摘蓬面。

3.根系生长特性:龙井43和其他无性系品种茶苗一样无明显主根,以侧根为主,四年生茶树根系可深达70cm,根幅可扩张到60-80cm,成龄茶树的吸收根主要集中在20-45cm的土层中。一年中根系生长活动2月份前较弱,2月下旬至4月上旬增强,4月中下旬随地上部的生长有所减弱,5-6月份又增强,7-8月份因干旱又滞慢下来,9月份开始又增强,到10月份进入又一生长活动高峰,11月份以后又逐步减弱。一般5-6月和9-10月是龙井43根系生长活动的高峰期。施肥、耕作时间要根据根系生长活动的时间来确定。

4.需肥特性:龙井43一年四季都在不停地从土壤中吸收养分,一般3-10月份吸收的养分约占年总吸收量的70%-75%,主要用作当年的枝叶等生长所需,11月至翌年2月份吸收的量约占年总吸收量的25%-30%,主要贮存于根系,是形成春芽的物质基础,对春芽早发、多发有决定性作用。龙井43吸收能力极强,对肥料反应十分敏感,吸氮强度比竹枝春和碧峰高8-14个百分点。对钾肥的吸收速率比平云、碧云、碧峰和菊花春等要快0.3-1.4倍。对钾肥的亲和能力也比碧峰和菊花春等强0.2-2.4倍。因此,肥料的增产效果比其他品种要好,高肥容易发挥生产效益。

5.需水特性:龙井43生长势强,枝叶茂密,产量高,耗水也多,正常条件下,每生产1kg干茶蒸腾耗水约300-400kg,加上土壤蒸发耗水则更多了。一般两年生幼龄茶园平均日耗水量达2-3mm,一般产量(干茶产量约150kg/亩)的投产茶园平均日耗水量达3-4mm,高产茶园(干茶产量200-400kg/亩)平均日耗水量达4-6mm。因为龙井43的许多特性只有在水分得到充分满足后才能表现,所以土壤保水或灌水显得十分重要。但是,它又是十分怕水的品种,和其他品种一样,当土壤湿度超过田间持水量的95%时就会造成致命的“湿害”。

6.抗寒特性:龙井43有较强的抗寒性,在-8.6℃的条件下,冻害指数比福鼎大白茶低6.7个百分点,在河南桐柏茶区-16℃的低温条件下也能安全越冬。但早春幼芽抗寒能力弱,最怕“倒春寒”,这时的晚霜最易使春芽受冻,有时会使春茶“全军覆灭”,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注意早春防寒是争取高产、优质、高效益的重要环节。

二、配套栽培技术要点

1.茶园土壤准备:种植前土壤要深翻80cm,结合深施有机肥,每亩施厩肥1000-1500kg,使土肥相融,平整后最好再种1-2季绿肥,待绿肥开花下荚时深埋,使土壤熟化,然后种茶。

2.种植方式和密度:常规生产茶园适宜单行条栽或双行条栽。单行条栽:行距1.5m,株距0.33m,每穴种3株,每亩茶园约1333丛,需茶苗4000株左右。双行条栽:大行距1.5m,小行距0.4m,株距0.33m,每亩约2470丛,每丛2-3株,每亩约需6000株茶苗,太密太稀都是不适宜的。

3.移栽:在移栽时要按种植密度定线,开宽30cm、深40cm的沟,沟底施有机肥,肥上加土后定植茶苗,定植时要保持根系舒展,加土后一手轻提茶苗,一手将土压实,茶苗“泥门”平地。定植后要浇1次定根水,以后视天气情况每5-7天浇水1次。10-11月或2-3月均可进行移栽。

新定植茶苗根系尚未恢复时,要注意浇水,并及时松土和行间铺草,以防止杂草生长和水土流失。伏旱高温期间要在茶苗西南边插上松枝、稻草等遮阳物进行遮荫。移栽当年不施化肥,旱季浇稀薄的粪水3-5次,第2年可开始施化肥。冬季培土壅根,根周围要铺草防冻。

4.定型修剪:移栽后第2年的2月底3月初,当苗高达30cm以上时,在离地15cm处剪去上面枝条,剪后留养新梢,到第3年春茶前,在第一次定型修剪的剪口上提高15cm修剪,并继续留养,这时千万不能采摘;第4年再在第2次剪口上提高15-20cm进行弧形轻修剪。5足龄后,当树高达60-70cm以上,树冠幅度80-90cm时,便可逐步投入正式采摘,要绝对防止过早采摘。

5.施肥:采摘茶园每年10月上旬必须及时施下基肥,每亩施100-150kg“百禾福”或150-200kg菜籽饼加30kg中茶1号肥,或1000-1500kg厩肥另加40kg中茶1号肥。追肥用量,幼龄茶园采用按龄定氮,2龄茶园年追纯氮2.5-3.0kg/亩,3-4龄茶园年追纯氮5.0-7.0kg/亩,4-5龄茶园年追纯氮7.5-10kg/亩,分春、夏两季施入。成龄采摘茶园采用按产量定氮,每生产100kg干茶追施纯氮12-15kg,分3次施入,即2月底3月初力争早施催芽肥,5月中下旬追施夏肥,8月底9月初追施秋肥。磷钾肥采用因缺补缺的办法施用。春茶前为了提早发芽,在芽膨大时喷施“爱农”(500倍)叶面肥,或天源氨基酸液肥(300倍)2-3次。夏秋茶期间,为了提高氨基酸含量,改善茶叶品质,可各喷施2-4次“爱农”(500倍)或天源氨基酸液肥(300-600倍)。喷施时注意喷洒叶背,促进吸收。

6.土壤管理:春天要浅耕(10cm深),以后每茶季结束,都要结合除草进行浅耕松土,疏松因采茶而踏实的表层土壤。伏旱到来之前,应在行间铺草保墒,有条件的地区要进行灌溉防止干旱缺水。茶季结束后结合施基肥和埋草进行行间深耕,深耕时要做到中间深(25-30cm),丛下近根处浅(10-15cm),尽量减少伤根。

7.采摘:春茶特级龙井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芽长于叶;1-3级龙井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芽长约等于叶;4-5级龙井茶的采摘标准以一芽二叶为主,并含有一定比例的一芽三叶及幼嫩的对夹叶。当茶园有5%芽叶达到采摘标准时就可以采摘。开采初期应2-3天采1次,细水长流地将符合标准的茶芽尽量采下。春茶生长旺季,新梢生长迅速,当新梢生长超过制作龙井茶采摘标准时,可按制大宗眉茶(炒青)标准采。春茶以采为主,前期不留叶,后期可留一片大叶采,或留一批芽叶不采。常规生产茶园,夏、秋茶按大宗茶标准留一叶采,或分批留叶采。9月初气温下降,秋雨来临,可适当按龙井茶标准采完秋龙井后再采大宗茶。9月下旬或10月初停产封园。

8.采摘茶园修剪:龙井43分枝密,采摘次数多,养分分散,极易形成“鸡爪枝”,所以要及时进行轻修剪。不生产高级茶,只生产大宗茶的茶园,可以每年或隔年在春茶前(2月中下旬)进行轻修剪,剪去茶丛3-5cm的叶层。如生产名优茶,春茶前修剪会推迟早春发芽时间,影响高档名优茶产量,必须改为春茶后进行轻修剪,或者在越冬前的10月上中旬修剪。据试验,越冬前轻修剪比春茶前轻修剪,春茶开采期提早5-7天,高档名优茶增产14%以上。经过几年采摘以后,小分枝不断增多,结节枝层次进一步增加,茶树高度也不断提高。这时,在春茶后要立即进行深修剪,剪去茶丛15-20cm的枝叶,留养夏茶,秋茶打顶采,采高养低,第2年春即可投产,一般4-5年要进行一次深修剪。经过4-5次的深修剪后,当树势明显衰老,产量明显下降,品质降低时,要进行重修剪或台刈,使茶树更新复壮。

9.防治病虫害:在生产季节要注意观察,做好病虫的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工作,发现病虫,要及时采取措施。若用化学防治,必须选用有针对性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严格掌握施药时间和用量,有的放矢地对靶施药。秋末可用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封园,以减轻来年病虫的危害。

10.防冻:每年晚冬或早春要密切注意气象报告,特别要注意“倒春寒”天气。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防冻,如茶丛覆盖、熏烟、喷施防冻叶面肥等等。

明日叶栽培技术要点


一、播种育苗:

1、浸种催芽:长寿菜的种子先用55℃的温水烫种,再用凉水浸种12小时后沥干,将种子用湿润纱布包好置于20℃左右的温度下催芽,每天清洗一次种子,并注意喷水保持湿润。约15天左右种子开始萌发就可以播种了。如果采用直播在苗床约需30-40天才出苗。

2、播种:

播种期可选择秋季10-11月播种,2-3月定植,或2-3月播种4-5月定植。苗床要选择壤土或砂壤土,如有腐殖土则更好,播种后少量覆盖土壤,再用稻草覆盖即可,平时注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3、分苗:

当苗出齐后揭去稻草,可在畦面上撒少量火土或细砂,防止根系外露或倒伏。当有3-4片叶时可分苗于营养钵或田内假值。

二、选地整地:

长寿菜不耐强光,光照过强,茎叶硬、品质差。可选择果园或林下通风的地方栽培。土质不要求很肥沃,中等肥力即可。地下水位高时应作成高畦。肥料最好使用腐殖土及腐熟的农家肥,不用或少用化肥。

三、栽植:

当苗高20厘米时即可栽植,按30×40厘米的株行距栽植,栽植深度以不埋过心叶为宜,然后压实土壤并浇足底水。

四、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栽植成活后要注意勤中耕,同时清除杂草。

2、灌水追肥:长寿菜不耐旱也不耐涝,定植后要连续浇几次缓苗水,直到成活。冬春季5-6天一次,夏秋季1-2天一次,雨天要注意排水防涝。肥料除施足底肥外,在生长期中可以适当追施复合肥,每亩每次10kg左右,共追2-3次。

3、病虫防治:长寿菜病虫害少,主要有蚜虫及红蜘蛛,发现可以及时防治。

五、采收:

栽植成活新叶萌出,超过30厘米时即可剪下叶柄及叶食用,不必吝惜,应多采多食。不采新叶变老不堪食用,而且植株会因此缩短寿命。采摘时要注意留存2-3片老叶,主要采摘嫩叶。如果新老叶一齐采,植株会很快枯死。从根茎部采摘时要留存5厘米的基部。切忌连根割。适当的摘叶及控制好根系,其寿命可维持4-5年,45年后开花结实。3年以上的根其营养和叶一样,可以泡酒饮用,有同样的功效。

茶叶健康栽培技术要点


茶叶健康栽培技术是通过适宜的栽培措施来控制有害生物种群数量或减少其侵染的可能性,培育健壮植物,增强植物抗害、耐害和自身裣能力,以达到稳产、高产、高效率、低成本的一种茶园保护措施。

健康栽培

1、进种苗时、严格检疫,防止危险性病虫害进入和漫源。

2、改进茶园环境。不良的茶园环境、有利于对相应的病虫草提供稳定的生存环境,病虫一般都会发生违害较重。在茶园周围设置防护林;茶园内设置覆荫树等。通过合理作物布局从而有得于均衡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调节土壤肥力。合理的作物布局能达到很好病虫害防治的效果。

3、使用无害种苗。种子、苗木及其它繁殖材料都能携带传播病虫害,种子质量差还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减弱抗性,增加被害可能。所以,要利用无害种苗繁育基地、种苗无害化处理,工厂化组织培养脱毒苗等途径获得无害化种苗。

4、地面覆盖。通过地面覆盖物来达到保温、保水、增加土壤有机质以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提高抗害力和利用覆盖物创造高温条件来杀灭有害生物以及阻隔有害生物为害的目的。

5、深耕改土。深耕改土不公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作物抗性,而且机械作用,可以直接杀伤杀死或破坏害虫的巢室。

6、加强茶园管理。茶园管理是生产上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科学管理有利于茶叶生长发育,增强抗性,通过农业防治、清除病虫及杂草等。

新植茶园栽培技术要点


1、基本要求:力争早期成园,为高产稳产优质打下基础,全面贯彻落实各项建园措施,加强培育管理。

2、园地建设

①垦复

场地清理:清理拟建茶园范围内所有树根、杂木、石块地等。

初垦:全面深垦60厘米,宜在夏秋高温少雨时进行

复垦:初垦约一个月后进行,深度30厘米左右,进—除杂草、杂物等干整地面,以便布置茶行。

②建园形式

平缓地茶园:平地和10°以下缓坡地,在全面垦复的基础上,大弯随势,小弯取直,基本等高布置茶行。

梯级茶园:10°以上的坡地,就地取材构筑梯级。基本要求是:梯面外高内低(1°一2°的反坡),外埂内沟,同级梯各段等高,梯梯接路,路路相通,沟沟相连。梯宽既便于茶行布置,又不浪费土地,梯壁高在1.5米以内。土筑梯壁放坡70°左右;草皮砖砌梯壁放坡70一75°:梯级茶园茶行就是从梯面外侧,即离梯埂0.6-0.7米设置第一条茶行,而后依据既定行眶向内设其它各行茶树。

3、种植

①朴苗准备

品种:红茶宜用槠叶齐或更优的品种茶、白毫早、福云六号或更好的品种。绿茶宜用福鼎大白

茶苗:苗高在25厘米,苗粗3毫米以上的健壮茶苗:宜提倡全部使用无性良种茶苗建园。

②种植规格与密度单行双株条植:行距1.5米,穴距30—35厘米,每穴两株茶苗。双行双株条植:行距1.530一40厘米,每穴两株茶苗。

③种前施底肥小行距30—40厘米开沟施,沟深60厘米,宽50一60厘米,亩施农家有机肥100-200担,茶树专用复合肥或磷、钾肥50公斤,肥土混合后再复土整平地面。

④栽植

栽植茶苗宜在10月一3月上旬进行。水源条件好的越早越好。入土深度以超过根茎部5—10厘米为度。以保水提高成活率,紧匝茶蔸附近的土壤,浇足安蔸水。

4、种植后的管理

①间苗补缺

定植后径一个生长期后.在秋末初冬或第间苗应留强去弱,补缺用同龄或大—‘龄的茶苗

②幼龄茶园土壤管理

基本内容同1.3款。3足龄以山,树冠小裸露面大、可间作冬季绿肥,如蚕豆、紫云英、满园花等,但夏季不宜间作。茶园间作以不防碍茶树生育为原则。幼龄园尤应注意及时中耕除草。

③幼龄茶园树体管理

定型修剪:2年生时,当苗高30厘米以上,主干粗3毫米以上时,作第一次定型修剪,离地面12—15厘米剪去主枝上段,但不剪主枝剪口以F的分枝。3午生时第二次定型修剪,剪口比第一次提高15—20厘米,至4年生时进行第三次定型修剪,剪口比第二次提高15—20厘米。头两次应注意压强扶弱,抑中促侧,第三次剪平。

整型修剪:完成定型修剪后,每年作一个整型修剪。树冠封行前整成平形,封行后再过渡为弧形,整型修剪宜用修剪机进行,封行前用平形修剪机,封行后用弧形修剪机。最终控制树高70—90厘米。覆盖度80%以上。

打顶养蓬:3足龄前或移栽后2年内,严禁采,以后则可配合修剪,年打顶养蓬2—4次,即待新稍形成驻芽时留下1一3叶,摘去顶端以促进分枝,并严格撑握采高留低、打顶护边等原则,5足龄后视生长势可相应进入正常留新叶采摘或留新叶与留鱼叶相结合的采摘法。

④幼龄茶园施肥量

幼龄茶树氮肥用量

⑤保苗措施

移栽后第1年的茶树,抗性弱,常因外界条件不适而大量死苗。为此,必须抓住抗旱热、防寒冻的工作,确保全苗。幼树抗旱热的主要措施有促早苗、浇水、除草、蔽荫、地面铺草覆盖等。防寒冻的主要措施有秋培壮苗,灌越冬水、铺草、茶蔸培土和地膜覆盖等。幼龄园防病杀虫时应严格控制浓度,防止药害发生。

茶薪菇栽培技术要点


茶薪菇又名茶树菇,是一种稀有珍贵美味食用菌。其盖嫩柄脆,味淳清香,口感极佳,可烹制成各种美味佳肴。经中国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鉴定,子实体含有葡萄糖、菌蛋白、矿物质等重要营养成分,人体八种氨基酸齐全,其中赖氨酸含是高达1.75%。同时具有很强的补肾功效和抗肿瘤活性功能,为国际菇类交易市场十大畅销菌品之一,号称中华神菇。

一、栽培季节根据茶薪菇菌丝生长温度10-35℃,最适温22-27℃;子实体形成生长温度16-32℃,最适20-28℃的生物学特性要求,科学安排春秋两季栽培季节,具体掌握好两个环节:一是接种后40-50天内,当地气温不超过32℃;二是接种日起,往后推60天进入出菇期,当地气温不超过30℃,不低于15℃。

二、原料记方

配方1:木屑72%,麦麸25%,石膏1%,糖1%,过磷酸钙0.5%,石灰0.5%。

配方2:棉籽壳78%,麦麸20%,石膏1%,糖0.5%,石灰0.5%。

配方3:木屑38%,稻草粉(玉米芯)37%,麦麸23%,石膏1%,过磷酸钙0.5%,石灰0.5%。

三、菌袋制作采用规模17厘米X33厘米X0.05厘米的聚丙烯装装料。原料混合拌匀,含水量60%-62%,pH值6-6.5。培养料填入袋高18厘米(每袋约装干料450克),套上颈圈,塞上棉塞。常压灭菌100℃保持10-12小时,灭菌结束冷却到30℃以下。在接种箱或接种室内操作接种,每瓶原种扩接25-30袋。然后置于阴凉、干燥、清洁通风的培养室养菌,菌丝长满袋通常需要40-50天。

四、出菇管理当菌丝长满料,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料面分泌黄水,呈现褐色斑块,接着长出小菇蕾。这时,要及时开袋,拉直袋口,地上浇水,保持栽培室空间湿度85%-95%,并给予一定散射光和通风换气。经过10-15天管理,子实体生长成八分成熟时即可采收。

五、采收从菇蕾到采取,一般需要5-7天。当菌盖呈半球形,菌环尚未脱离时就要采收。采收二潮菇后料已偏干,每袋注水40毫升左右,使基料水分满足出菇要求,一般可采收3-4次,每袋可收干菇40-45克。

六、加工用剪刀剪茶薪菇根部杂物即可上市鲜销,或用脱水机脱水烘干,分级包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