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茶文化 “一盅两件”相得益

发布时间 : 2020-12-28
广东茶文化礼仪 广东客家茶文化 广东饮茶文化内涵

广东茶文化礼仪。

广东人素有饮早茶的习惯,称之为“叹茶”。老友早上见面,除了说句“早晨”外,还往往加一句“饮咗茶未”的问候语。而对于大部分“老广东”来说,饮早茶则少不了“一盅两件”。今天,记者就带你深入了解老广们的叹茶文化和“一盅两件”。

“一盅”是指盅,又称“盖碗”,意为用盖碗泡茶;“两件”是指点心,如传统的虾饺、“油炸鬼”等。饮茶时大部分人会吃上3款甚至更多的点心,这就变成“一盅三件”或者“一盅多件”了。“一盅两件”只是最低消费等级,虾饺、烧卖、干蒸、叉烧包、排骨、肠粉等点心均是饮茶时的热门选择。

一般茶市从清晨六点开始营业,饮早茶的多是晨运的长者。由于晨运大多是一个人或是二三好友,而酒楼大多以大台为主,因此就有了一种特殊的“拼台”现象。互不相识的人同坐一张圆桌,各自点一壶茶水、两三样点心,吃的一样悠然自得。时间一久,还可以拼出几个茶友,相约一起饮茶,聊些闲情逸事。因此,饮早茶也成了一种特有的社交方式。

对于广东的饮茶习惯,有传说可追溯至西汉初期。相传南越国君赵佗,酷爱饮茶,经常带着一班臣下到临江的小茶楼喝茶聊天。有一日,赵佗与僚属品茗,一轮红日升起,映得珠江浮光耀金,壮丽非凡。赵佗顿时豪情勃发,顺手抓了一把茶叶洒向江中,那片片茶叶忽而化成飞舞的银鹤群,那鹤群忽而又幻化成一群仙女,飘然降落在茶楼上,向赵佗奉上香茶。从此,养情逸志、悠闲情趣的饮茶文化便在珠江边的广州、佛山等地兴起。

广式茶点不仅在广东省内流行,还传播到欧洲各地。据史料记载,英国人最早接触点心就是从广式的虾饺、烧卖、粉果、芋角开始。英语中还有一个专门的名词“dimsum”,意思就是白话中的“点心”。

cy316.cOm扩展阅读

我国饮茶文化


茶叶从药用、祭品、菜食,渐而转为日常饮用,成为寻常人家开门七件事之一,历经了颇为漫长的历史年代。

饮茶始于何时?《茶经》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神农时代开始发现茶可以作为药用;至殷周已开始作为饮料。这是茶界的一般说法。据沈从文先生对陶瓷的考证,又有饮茶始于晋一说。至汉,饮茶渐成风尚;唐宋以降,饮茶蔚成风气。这是普遍认同的说法。饮茶之兴盛,与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和佛教的传入息息相关。汉武帝通西域,丝绸之路成了通道,西域的僧人们把目光投向了中国,他们带来了大量经传和佛像。佛教开始传入中国,以茶代酒、坐禅饮茶渐成习俗;唐宋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文化最为繁荣的历史时期之一,唐诗宋词,文风大盛。

文人雅士集会、结社、讲学,以尚茶为怡情悦性之雅事。民间兴起茗战。“斗茶”之风的盛行,助推制茶技艺的提高和品饮艺术的形成发展。饮茶之风是逐渐推广开的,先是“上行下效”,推广民间皇亲贵族视茶为“养生之妙药”,民间纷纷予以效仿;而后是“下行上效”,影响上层民间斗茶比艺之风日盛,而皇宫贵族、文人雅士竞相效仿,并且玩出许多新花样而风靡朝野。细加琢磨,我发现这是饮茶很有趣的传播途径和推进方式。

宋代的饮茶,特别值得一说。宋代大约是最为煊赫一时的茶时代了。我的家乡建瓯是古老茶乡。植茶始于五代时期,到了宋代,制茶技艺达到巅峰。当时的龙团风饼成为茶的极品,专供御用,一般人是喝不到的。从宋徽宗《大观茶论》对龙凤团茶的赞语中,我贸然揣想,这位皇上是喝过此茶的。还有用于品茶斗茶的黑釉建盏(兔毫盏),出于建窑,旧时属于建州(今建瓯)。它胎重釉厚,深厚中蕴含着秀美。釉上的兔毫,状如万千雨丝,也像流星划过夜空,飘洒自如。一向疏于朝政、却精于艺术的宋徽宗对兔毫盏也颇有研究,他认为:“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

由于制茶工艺的不同,饮茶有“唐煮宋点”之说。在唐代及唐之前,茶叶均以团茶研末为主,并调以盐、姜、葱、枣子、薄荷等佐料,风行煮饮的方法。而到了宋代,改为用开水冲调的点茶法。历史上有过用茶煮食,有茗粥、茗菜等茶食,那时茶叶没有进行加工,都是新鲜的原叶,叫“吃茶”。在我家乡口语中至今仍叫“吃茶”,不说“喝茶”。

细究起来,或许还是古风犹存呢。历史上饮茶方法有过几次革新,都是伴随着制茶工艺的重大改革和突破而发生的。举例不难,顺手拈来。明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颁布诏书,下令“罢造龙团,惟采茶芽以进”。这促使团茶等型茶生产逐渐萎缩,最终退出社会生活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散茶形式的出现。浙江绍兴创制的“日铸茶”,使制茶方法改蒸为炒,改碾为揉,改研末团茶为条形散茶,茶叶的外形和内质为之一新而“名于天下”。饮茶方式化繁为简即由研末烹煮而改为直接冲泡了。这是饮茶史上的一大革新,影响极为深远。

茶叶作为一种饮料,延续千年而不衰,至今饮风乃盛。品茶,把茶从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能品出愉悦,品出文化,这大概是饮茶所富有的美妙之处吧。

西南茶文化起源的民族学考察(一)


中国西南部地区对人类的茶文化是有巨大贡献的,这不仅因为这个地区在历史上是中国茶叶的重要产地及南北“茶马互市”的主要集散地,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人类茶文化的第一页就在这里翻开:大量的植物学、生态学和历史资料说明,中国西南是茶文化最早产生的地区。

在这里,人类最早把野生茶树驯化家培,创造了制茶工艺,并把它传播开来。然而,西南地理区域很大,民族众多,究竟是西南的哪个地区?又是哪个民族最早采摘、种植茶的?这却是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近几年来,中国学术界虽然依据自然地理条件和古老茶树的发现,基本认定大的地理范围在西南,但具体的地区上还有四川说、云南说等不同观点,具体民族也有争议。与此同时,有的国外学者借机又提出了印度说、泰国说等。

茶文化既有植物属性,又具社会属性,所以探究茶文化的起源问题,既要以大量的植物学、生态学资料为依据,又要将它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中来研究。从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来看,中国的茶文化确系在四川形成后才在唐朝以前传入中原的,而到唐朝时达于顶盛时期。

然而,茶文化的起源,即人类发现茶并把它驯化到家培的历史远不只于此。由于这个问题年代久远,我们没有可以直接借鉴的文献资料。而实际上,在西南少数民族中,至今还保存着大量的关于茶的古老传说、古朴的祭茶和饮茶习俗以及大量的民族语言志资料,借助这些丰富的民族学资料,将其与植物学、生态学资料结合起来,我们感到澄清这个问题是完全可能的。

茶,古字为荼或茗,据说是神农氏在“尝百草”时发现的。抛开神话和后人附会的色彩,我们完全可以说,茶是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从采集的社会实践中认识、发现的。而这一过程,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必须在近茶或有茶树生长的生态环境中。这就不能不涉及茶树的原产地问题。

世界茶树的原产地是中国,而不是印度或东南亚,这是植物学、茶学工作者多年努力探索得出的结论,得到世界许多学者的公认。他们经过对茶属植物的分类研究及对古茶树的发掘、考察,确认人工培植的茶最早出现于四、五千年前的中国西南部山岳地带,只是究竟在四川还是云南还有分歧。

借助现有的植物学和生态学研究的成果和资料,综合分析起来,我们认为应在云南的澜沧江中下游地区,云南说比较可信。

第一,茶属植物是第四纪冰期劫后的幸存者,而属亚热带和南亚热带气候的西双版纳,地质学家已证实,没有经过冰川袭击,所以很多古树种包括茶树得以存活下来,以至今天有“植物王国”的美誉。

第二,以西双版纳为中心的澜沧江中下游地区山高、湿热、雾大,有深厚的酸性土壤,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

第三,生物学家最近从茶树原种——皋芦型的性状遗传以及茶叶生物化学论证了茶树的起源地只能是云南的西双纳版[1],这一成果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近年来,虽然在贵州、四川、广西等地都发现了很多野生和家培的古老茶树,但是,云南目前仍然是发现古茶树最多的地区,尤其是澜沧江中下游的两岸最为集中。

1951年,在西双版纳的勐海县南糯山,科学家发现了三株大茶树,高3.5米以上,叶长25厘米,宽8厘米;1978年植物学家考察此地的茶园,发现生长在高山茶园中的古老茶树仍然枝壮叶茂,长势很好。据当地群众介绍,南糯山的“南”是“腊”,意指茶,“南糯山”即是“茶竹山”。生长在这里的这些乔木在高层阔叶林木的遮荫下,成片而有规则地分布,说明它们是被保存下来的古老茶园。

1960年,在西双版纳勐海县的格朗和区那哈山岗,海拔2,000米的高山东南坡上,发现一株大茶树,高11米以上,周围5公里内不见茶园。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古老茶树是1961年在勐海县大黑山原始森林中发现的,高32.12米,胸径1.03米。这些大茶树当地人称之为“茶王树”或“茶树王”,喻其古老,有些树龄逾千年。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带的野生茶树分布,主要以西双版纳为中心的澜沧江和怒江的中下游一带,包括思茅地区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所辖地区,分布密度从这里开始向东北和南部逐渐稀少,野生性状也逐渐变得不明显。[2]这说明人类正是从这个茶树的原产地开始,将野生茶树家培而使其丧失野生性状,并向四周移植开来的。

植物学家还告诉我们,茶树是顺着河流、山脉的走向,或天然或人为地传布开来的。四川、贵州、广西以及东南亚的缅甸、老挝、越南、泰国,因为邻近云南,所以也可以说是茶树原产地的边缘;印度北部发现的野生大茶树,是由缅甸流传过去的。

茶学家的研究证实,皋芦原种经过人工驯化、生长,在西双版纳的云南大叶种与印度阿萨姆种对比,形态特征没有发现显著的差异,也就是说,印度的茶树也是间接从中国传入的。[3]

茶树原产地在云南的西南部地区,最早采摘、种植茶也即茶文化的起源也在云南,然而,茶的广泛种植、茶文化的发展并传入中原地区,是茶文化传布到四川后才开始的,所以在我国的文献中首先有茶事记载的地区是四川而非云南就不足为奇了。

比如《华阳国志·巴志》中记载,约在商末周初,四川一带就有“芳蒻香茗”了。“茶圣”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中写道:“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

沈括的《梦溪笔谈》:“建茶皆乔木,吴、蜀、淮南唯丛茭而已。”尽管如此,茶生云南或云南产茶的记载也不绝于书,而且从年代上,云南也较四川为久远。比如说《神农本草》:“茶生益州,三月三日采。”益州即益州郡,汉置,主要统辖云南,兼及四川、贵州部份地区。《云南大理府记》也记载:“点苍山产茶,树高一丈。”点苍山属横断山脉系,也在澜沧江流域区内。

宫廷茶文化和民间茶馆文化


有人说,茶产在南方,北方谈不上茶文化,说北京人只会喝茶末,茶里泡的是茶末。北京解放以前,老百姓确实喝不起好茶,只能喝一些碎末,就是卖出好茶后剩下的茶末,但并不能由此说北京没有茶文化,北京不仅有茶文化,而且档次还很高。

首先,北京地区出了一个茶的亚圣,仅次于陆羽的圣人,他就是唐代著名诗人卢仝。卢仝是涿州人,离北京仅百里左右。范阳卢氏家族是一个文化家族,从汉代就出文化人。卢仝为什么被称亚圣呢?这是因为他写过一首诗,原名叫《走笔谢孟谏议送寄新茶》,诗中有一段形容饮茶过程,所以人们又通俗地叫它《七碗诗》。他写道“一碗喉吻润”,头一碗茶只不过润润嗓子;“两碗破孤闷”,把心里闷气破解一下;“三碗搜枯肠”,李白说:“斗酒诗百篇”,而卢仝说饮三碗茶就有“文字五千卷”。接着“四碗发轻汗”,“人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喝茶以后,把污浊之气发泄出来了;然后“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最后说第七碗,“七碗喝不得也”,因为此时“两腋习习清风生”,我喝七碗的时候就要上天成仙了。然而又马上转折――我不知道老天爷,你是不是看见了,那些茶农在山里种茶是多么辛苦!天下的苍生是多么辛苦!我们是不是应当分给他们一点茶呢。他写了一种雨露均分的思想,这首诗把茶的精神写出来了,从生理反应,一直到思想反应,最后端出儒家雨露均分思想,不愧是亚茶圣。

再有,北京是六朝古都,文人荟萃的地方,任何一种文化,到北京以后就要抬升一步,得到一种提炼。其实北京不仅有茶文化,而且层次很高,比如文人士大夫的茶文化,在《红楼梦》里有这样的描写,刘姥姥进大观园以后转到栊翠庵,妙玉请大家喝茶,这妙玉看不起刘姥姥,就弄个犀牛角杯给她,而用玉杯请宝钗、黛玉和宝玉喝茶,那刘姥姥喝过的杯子,她要扔了,还是汝窑的。贾宝玉有点同情心,说,你给我吧,我出去卖了,卖点钱。还有用的水,是梅花上的雪,集了一大瓮。实际上曹雪芹所写的这些都是北京文人的茶文化,可见北京文人的茶文化是非常讲究的。北京有很多好的茶人,即使在元朝也是如此。有人说,元代的人喝茶是为了助消化,因为少数民族爱喝牛奶和羊奶,其实不完全是这样。颐和园旁边有元代名臣耶律楚材的墓,耶律楚材在一首诗中曾说,我若几天没有喝到饼茶,心里就像堵了一样,可见他对茶的爱是非常深的。

当然最兴盛的时期,我认为是明清的宫廷茶文化,中国茶文化这时到了一个最高点,当然它仅仅是一个侧面了。因为从宫廷茶文化和朝廷的礼仪上来讲,唐、宋、辽、金、元反映得比较清楚。比如说外国使臣来了,我们要赐茶,外国使臣走的时候,也要送茶叶。这都是一种正式的礼节。但到了明、清两代不仅如此,它还和文明教化结合了起来。

唐代茶文化的发展


茶饮的广泛盛行

陆羽《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盛于国朝,两都并荆渝间,以为比屋之饮。比屋之饮,也就是家家户户都饮茶的意思,可以照见唐代国都长安等地饮茶的普遍程度。除了两都并荆渝之间以外,饮茶之风也是同样盛行,这种情况以《封氏闻见录》中记载的最为典型,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展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可见,茶饮已经深进民间,成为生活之必须。

茶叶文化的通俗和高雅,代均具备十分丰富的内涵。在大众茶饮和宫廷茶饮之外,还有一个僧侣圈。这些人中有不少是陆羽的师友,如智积,怀海和尚,灵一和尚,及皎然、齐己等。是陆羽的茶艺老师,由于陆羽的烹茶技术提快,烹出的茶汤滋味有自己的特色,智积和来到了非陆羽烹煮之茶不喝的地步。这也说陆羽从智积和尚的高超烹茶艺术中得到了精华并有了新的发展。

茶与佛教的缘份很深,到了唐代这种缘份联系得更加紧密了。近年来陕西法门寺出土的唐僖宗时期的金银茶具,也反映出唐代佛的茶饮之间的特殊关系。

文人参与,诗文吟颂

在唐代茶文化的发展中,文人的热情参与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典型的是诗歌中的茶诗创作。

唐代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光辉篇章。在唐诗中,有关茶叶的作品很多。比较著名的有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神仙掌茶》、白居易的《琴茶》,齐已的《谢?湖茶》、皎然的《访陆处士羽》等。这些茶诗的形式有古诗、律诗、尽句等,内容包括了名茶、茶人、煎茶、饮茶、茶具、采茶、制茶等各个方面。

唐代文人们以茶会友,以茶传道,以茶兴艺。使茶饮在文人生活中的地位大大进步,使茶饮的文化内涵更加深厚。同时,这些文化艺术作品也成了研究中国茶叶历史的宝贵资料。

茶叶专著的出现

众所周知,公元七八零年前后陆羽撰写的《茶经》三卷,是中国第一部茶叶专著,它标志着茶学系统的确立,在推动茶饮继续扩大的同时,也开创了茶叶专著撰写的先河。

自《茶经》后,不少有识之士,对茶叶及其相关内容进行了及时的总结,自唐代中,晚期至五代,出现了不少茶叶专著。如皎然《茶诀》三卷,张又新《煎茶水记》一卷,温庭筠《采茶录》一卷苏?《十六汤品》一卷,佚名《茶苑杂录》一卷,裴汶《茶述》、温从云等的《补茶事》和毛文锡的《茶谱》等。

陆羽及其《茶经》的历史功绩

陆羽著《茶经》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陆羽是中国的茶圣。《茶经》是中国茶叶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是唐代及唐代之前茶叶科学和文化的系统总结。《茶经》建立了茶学的基本框架结构,直接促进了茶叶生产和饮用的快速发展。

思茅、昆明茶文化基地


思茅茶叶商贸与良种名茶茶文化基地

思茅位于澜沧江东岸,无量山中末端,号称茶都,是茶叶商贸的历史名城,与普洱齐名,同是历史名茶普洱茶集散中心。清朝的七色贡茶,由思茅厅采办。它又是现代云南名优茶生产交易中心。

诸葛亮南定南中后,鼓励发展生产,利用当地资源,教民种茶,对云南茶叶的商业性生产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因而才有“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时”。在宋代普洱茶就已名扬中华。流经思茅的河流史称洗马河,相传为诸葛亮洗马除尘、消除鞍马之劳的地方。今洗马河公园有孔明洗马的大型群雕;普洱有孔明点将台,南边勐腊有孔明山,与版纳同尊孔明为茶祖。

思茅森林覆盖大地,满目青山,生态环境绝佳。茶叶量多质优。思茅气候宜人,四季盖棉被,冬季仅着毛线衫,与勐海、澜沧被誉为三个真正的春城。

20世纪80年代,思茅建立了茶树良种场,在云南率先在思茅地区规模推广省茶科所培育的国家良种,用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名优茶,行销全国。良种面积之广、名茶品种之多,领先云南。春节上市的早春名优绿茶,让江浙茶商放弃年三十的团圆,在思茅守岁等货,为的是让上海人先饮为快。

傣族、哈尼族、拉枯族民族茶艺团巡访东南亚,备受欢迎,使人叫绝。近年来,每两年举办一次普洱茶叶节,国际学术活动频繁,茶的诗书画,也已兴起。茶文化活动有声有色。茶文化背景、氛围、成就,均在云南走先。

昆明茶文化研究、科普教育与茶文化资源开发综合基地

昆明是举世著名春城,居高原中北部,临滇池东岸筑城。是云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云南通向全国和世界的交通枢纽。昆明历史悠久,行政设治从唐开始,唐为益宁县,元为昆明县,1928年置市,为文化古城,文化底蕴深厚,为旅游胜地。

千古绝唱一孙冉翁大观楼长联曾有生动描述,“东襄神骏,西翥灵仪,南翔缟素,北走蜿蜒”,风景秀丽,名胜颇多,古刹古寺,古迹文物,多如繁星。“云茶苑”茶艺团在亚运会期间在京表演茶艺,轰动京华,肇造中华茶文化璀璨丰姿。外出访问,开人眼界,开新中国茶艺外演之先河。

云南茶叶,别具优势。茶类齐全,品质优异,已走向全国和全球,现为全国第三产茶大省,云南茶文化资源极其丰富,文化内涵包容广泛,有本源性、多样性、民族性、人与自然和谐性与国际性等鲜明特征。

茶文化中的“茶艺”表演?


茶文化研究者侯军在五台山国际茶会上发言指出:“中国品茗艺术是不能表演的,它从来就不是一种表演艺术。

许多茶艺研究者不赞成茶艺表演,但并不全盘否定茶艺表演。

品茗需要安安静静地‘自悟’,正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然而,并不是人人都天生就会品茗的,所以要教会人们如何品茗、如何品味茶中的意境,特别是现在做任何生意都要讲究包装,讲究推销,茶作为一种商品也不例外。因此就需要营造一种氛围,需要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形式,所以茶艺表演就应运而生了。

我们需要普及茶文化,我们需要本来遍布城乡而近百年来却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逐渐消失的那些茶风、茶俗、茶艺、茶礼,重新‘展示’给人们看,以便大家了解进而喜欢茶文化。”这种意见不但是有道理的,而且也具有辩证性。

如果只是一个人自斟自饮,自然不存在表演问题。但只要为他人泡茶而又讲究一定品位,就存在一定的示范性和观赏性,就已经具有表演性质。因此,不但是那些表演型的茶艺可以表演,就是生活型的茶艺也是可以表演。只要我们承认茶艺是一种艺术,它就可以表演。二十多年来的实践说明,茶艺表演客观存在。

佤族茶文化的悠久历史


思茅地区的佤族主要分布在西盟、澜沧和孟连,其他县市和西双版纳有少量分布,全区1990年有人口13.7万人。佤族人喜欢嚼槟榔、抽草烟、喝浓茶。佤族盖新房,要举行贺新房仪式,贺新房的由家长带队,领着一群老人和小孩每人带上礼品从外面进入房内,礼品有水酒一缸、糯米饭一锅、茶叶一包、盐巴一块等。

喝浓茶是佤族的一种嗜好,冲茶方式也很特别,要先把茶叶放进小铁锅里炒至焦糊,再放入水煮十多分钟,然后倒在土碗中饮用。初饮者,感到苦涩难咽,过几分钟,一股甜味又回荡口舌。喝一杯浓茶,便可长时期解渴。佤族外出劳动或远行而归,都要煮浓茶喝。澜沧文东佤族在订婚进行到第三天,抢姑娘杀鸡看卦的"地亚"时,未婚夫和媒人,要请上一个"招拉姆"帮忙的人,带上一束芭蕉、一包茶叶、一包烟和一瓶酒把姑娘送回家,同时正式向姑娘的父母求婚。送订婚礼"都帕"时,礼品中也必须送有茶叶。送结婚礼"结拉"时,礼品中也要有一斤茶叶。举行婚礼"汝戛包"时,请来吃酒祝贺的人要送礼物,礼物中一定要有一碗米、一包茶叶、一块盐巴,礼物只能是单数。

澜沧文东芒堆佤族特别重视茶礼"结拉",他们有喝茶种茶的传统,在田边地头和寨子的水源头都有古老茶园,芒堆人的格言说:"野茶是奶,家茶是母,"他们认为没有"结拉"茶礼就不能结婚。佤族丧葬实行土葬,老人死后,用麻布裹尸后停放在主火塘左边,晚上在"魔巴"带领下,众人围火塘跳"布朗隆归"舞,亲友带一瓶酒、一包茶作为丧礼。在佤族文化的各种歌谣中,常常用拟人和比喻、隐喻手法来抒发人的喜怒衰乐和悲欢离合情杯。其中,茶叶、甘蔗、槟榔、芭蕉、葫芦、田地房屋、山川竹树等都是歌谣比兴的对象,茶叶就是常用的比喻、隐喻物种。

茶文化中茶艺的分类


茶艺的分类由于标准不同,茶艺类型也就多种多样,有从冲泡方式和茶具来区分的,如功夫茶、盖碗茶和玻璃杯泡法。有按茶叶种类来区分,如龙井茶艺、碧螺春茶艺、花茶茶艺、宁红茶艺等。有按地区名称来区分的,如武夷茶艺、安溪茶艺、潮汕茶艺等。

还有一些加工整理的民族茶艺和仿古创新的主题茶艺,其名称类别就更是五花八门了。

但是有些名称和分类却是没有严格的科学含义,并不能准确反映该茶艺的主要特色,经常会与其他茶艺混同。比如绿茶类的龙井、碧螺春和黄山毛峰等名茶,都是用玻璃杯(或者用盖碗)冲泡,其程序大体相同,如果都用茶叶名称来命名,则中国有数百种绿茶,就有数百种茶艺名称,但其冲泡流程却是大同小异的。同样,所谓武夷茶艺、安溪茶艺和潮汕茶艺等,尽管各自都有其特点,但都是采用功夫茶冲泡方法,应该是与功夫茶同类。

如果都按地区名称来命名,那么有多少生产乌龙茶的地方,就有多少种茶艺,令人无法进行科学地统计。如果我们承认茶艺就是茶叶的冲泡技艺和饮茶的艺术的话,那么以冲泡方式作为分类标准应该是较为科学的。

为了突出地区的特色,有时可以在前面冠以地名,如武夷功夫茶艺、安溪功夫茶艺、潮汕功夫茶艺和台湾功夫茶艺等。

普洱茶文化!普洱茶历史文化


唐代滇南的银生府为云南主要产茶区,普洱古属银生府,滇南之茶均集散于普洱,然后销往各地,故以“普洱茶”为名。千百年以前,普洱茶已是官府饮用的珍品。

在云南茶铺或卖茶的集市,例如昆明、思茅、大理、丽江、西双版纳等著名风景区,随处可见“普洱茶”的招牌。依据这样的经验,只要是在云南所产的茶,皆可叫做“普洱茶”——来云南游玩及云南大多数的本地人对“普洱茶”这一概念的认识大抵如此,认为“普洱茶”这三个字,也不过是“云南茶”的别称罢了。有些稍微懂点茶的人也会把它与红茶混淆在一起了。其实,普洱茶是一种经特殊工艺制成的茶。它是云南贡献给世人的一种特有的茶品。

据史籍记载,唐代滇南的银生府为云南主要产茶区,普洱古属银生府,滇南之茶均集散于普洱,然后销往各地,故以“普洱茶”为名。千百年以前,普洱茶已是官府饮用的珍品。在明代,普洱茶即作为专有名词载入书籍。在清代,普洱茶是云南向皇帝进贡的贡品。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中,多次提到贾府也饮用普洱茶。现北京故宫博物院就珍藏着清光绪年间的普洱“金瓜”贡茶,由此可见普洱茶的名贵。

普洱茶近年来同古字画一样进入收藏品之列。收藏普洱茶饼的风气不断蔓延,在云南、广东、福建、香港、台湾及东南亚地区尤为盛行。陈年普洱茶的收藏热不断温。

少数民族土家茶文化


品茶,品味,品人生,味极过减,始浓及淡。人生难得的是:高峰时有颗平常心,低落处不减激越情。茶要沏,咖啡要磨,沏地是过程的心如止水,磨的是守恒如一的似水流年;茶要闻,咖啡要飘香,闻的是自然赋予的意境,让灵魂升华。

土家人是具有博爱精神的人,即使到了今天的现代社会,他们也依旧崇拜大自然。比如对于茶叶,他们就视为灵物,认为山有山神,茶有茶神,因而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属于本民族的独特茶文化。

一是敬茶。禁忌将茶泼在地上,否则即玷污茶神。抓茶叶要“净手”,即先洗手然后才能抓茶叶。这既是对茶神的敬重,也可防止污染茶叶。“茶不欺客”,倒茶的时候,得依照一定的顺序,一杯一杯端给客人,不掉一人,哪怕是抱在怀中的婴儿,也得问问大人一声“喝点茶”。“茶棍儿立,客未齐”。即在倒的茶杯中,若出现倒立的茶梗,预示着客人还没到齐。若出现的茶梗悬浮,表示客人到齐了。在对茶园的管理上,无论是种茶,摘茶,他们都有自己的讲究。“阳坡的木瓜阴坡的茶”。“春茶苦,夏茶涩,秋茶好喝无人摘”。“头道香,二道涩,三道好喝无人摘”。最神秘神圣的,则是用茶水敬神灵。比如除夕敬亡灵、敬财神、灶神等等,都得用茶水。茶水乃是打通阴与阳之间、天与地之间、虚与实之间的中介物。通过茶水,今天活着的人在精神上与先祖进行了沟通,与神灵进行了沟通,实现了天人合一,获得了至高境界。

二是独特的泡制方法与享受。土家人的茶具不同一般,泡茶的茶罐为专门烧制的土罐,即喝烤罐茶。先架上昂昂大火,一边烧开炊壶的水,一边将茶罐放于火上烤干,等茶罐发烫了再放进茶叶,边摇边烤,直到满屋子溢出茶香,才将炊壶的开水倒上少许“发窝子”。“窝子”发好,然后再将茶罐里注满水,温火缓烤,煮出茶汁。这样泡出的茶特别香,喝上一口可以让唇齿间的茶香保留一整天。喝茶也有特别的喝法。“头道水,二道茶”。“头杯渣,二杯茶”。茶一般要喝第二口,第二杯,而喝茶也要喝出响动,深吸气,不仅要让茶香在嘴里多回味,而且得把茶香深深地吸进肺中,让五脏六腑都得到享受之后,再吞下去。

三是独特的茶礼。土家人的茶礼繁多,就家庭的茶礼来讲,饭前的小吃叫“吃茶”,待客有鸡蛋茶、葛粉茶、面食茶等,别人结婚、做寿或是生了小娃整酒席叫“吃茶”,给人送礼叫“茶礼”,新媳妇进门后的第一天早晨得给公爹公婆各敬一杯茶,公爹公婆受下这杯茶后要回礼,这个礼便叫“茶钱”。但仅仅局限于家庭内的这些茶礼,不管有多么繁杂多么讲究,那终究也是“小儿科”。土家人最高贵的茶礼,则是“施茶”,即在稻场边放上一缸茶水,并放上杯子或碗,让过路人随意取用。土家人信奉“积德有德在”,认为“施得三年茶,不生娃也生娃”,因而这种施茶习俗一直保留至今。

透过土家茶文化,让我们看到的是土家人的精神世界,看到的是土家人的博爱精神。博爱乃人间大爱,爱亲人,爱朋友,爱人类。这种博爱便叫天地精神,即为孕育万物不为己有,永远只有给予而没有获取。

普洱茶茶文化的发展


巴蜀茶文化的形成

巴蜀常被称作为中国茶业和普洱茶文化的摇篮。六朝以前的茶史资料表明,中国的茶业最初兴起于巴蜀。茶叶文化的形成,与巴蜀地区早期的政治、风俗及茶叶饮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唐代茶叶生产的发展中唐时期,陆羽《茶经》的问世,使普洱茶文化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中唐时,陆羽《茶经》的问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正是这部《茶经》,把茶文化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千百年来,历代茶人对茶文化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无数次的尝试与探索,直至陆羽的《茶经》问世后,茶方大行其道。《茶经》的问世,不但使天下益知饮茶矣,陆羽亦因此名扬天下,并为朝廷所知而召为太子文学徙太常寺太祝。但陆羽无心仕途,竟不就职。晚年他由浙江而至江西上饶隐居.《茶经》是一部论茶专著,它对当时盛行的各种茶俗作了回纳与追溯,对茶的起源、历史、生产、加工、烹煮、品饮,以及诸多人文与自然因素作了深进细致的研究与总结,使茶学真正成为一种专门的学科,从而使中国的茶文化进进了一个全新的境界。由陆羽开始的茶的这种划时代的变化,正是当时茶风盛行,人们在高度物质文明的基础上追求精神享受的一种体现。

宋代茶业的发展

宋元茶叶生产发展中的一个特点,是由团饼为主趋向于以片茶、散茶的为主。

北宋前期,茶叶生产主要是以团茶、饼茶为主,这是属于紧压茶类,特别是在北苑贡茶中,这类团饼茶的制作技术和技巧,日趋精湛,不断创新,无论是在外形和内质上,都达到了团饼茶的最高峰。

由于宫廷用茶要求,煮茶方式和品饮方式与民间乡饮有很大的不同之处,所以团饼茶在作为宫廷之用时,有其独特的价值。但是,团饼茶的***和煮饮方式都比较繁琐,对于一般的普通饮用者来说,则多有不适合的地方。

由于一般的劳动者的饮茶,由于经济和政治的原因,不可能往购饮价值昂贵的团饼,而且也无暇往精心烹制。他们总是希看价值低廉且煮饮方便。于是,在过往团饼茶工艺的基础上,就出现了蒸而不碎,碎而不折的蒸青和蒸青末茶。

宋朝时,对那些团状、饼状的紧压茶常称之为“片茶”,而对那些散状的茶叶,在当时又称为“草茶”,或“散茶”。

明清茶文化

晚明时期,文士们对品饮之境又有了新的突破,讲究至精至美之境.在那些文人墨客看来,事物的至精至美的极至最后之境就是道,道就存在于事物之中。张源首先在其《茶录》一书中提出了自己的茶道之说:造时精,躲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他以为茶中有内蕴之神即元神,发抒于外者叫做元体,两者互依互存,互为表里,不可分割。元神是茶的精气,元体是精粹外现的色、香、味。只要在事茶的过程中,做到淳朴自然,质朴求真,玄微适度,中正冲和,便能求得茶之真谛。张源的茶道追求茶汤之美、茶味之真,力求进进目视茶色、口尝茶味、鼻闻茶香、耳听茶涛、手摩茶器的完美之境。张大复则在次基础上更进一层,他说:众人品茶而不味其性,爱山水而不会其情,读书而不得其意,学佛而不破其宗。他想告诉我们的是,品茶不必斤斤于其水其味之表象,而要求得其真谛,即通过饮茶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愉快,一种清心悦神、超凡脱俗的心境,以此达到超然物外、情致高洁的化境,一种天、地人心融通一体的境界。这可以说是明人对中国茶道精神的发展与超越。

普洱茶文化推广的健康


普洱茶文化推广的健康:不要神化普洱茶,饮茶都有利益健康,只是云南大叶种的茶多酚等内含物质含量比中小叶种更高些。人们追捧古树茶,一方面是古树茶可能积淀的一些物质会更丰富;同时古树茶农药、化肥使用比较少;加之数量有限,云南省古树茶产量只有1万吨左右,不到云南茶叶总量的4%,在普洱茶中的量也就10%左右。不要在宣传时神话古树茶,而把台地茶妖魔化。

对于普洱茶产业的宣传要做到不夸大,不贬低。过来十多年,我们宣传普洱茶文化走了很多误区,普洱茶被“贵族化”,都去讲什么皇帝、贵族、名流等如何收藏、品饮,让老百姓觉得普洱茶昂贵,是奢侈品,消费端缺乏群众基础,让这么好的普洱茶没有成为百姓的杯中口福,没有更好的获得这份健康享受,使得普洱茶形成“大品牌小市场”的局面。媒体或是茶界写手要用真实的文字去还原普洱茶及历史文化的真实。比如这几年名山茶的价格被炒作得太高,与其价值极不相符,名山茶价格太高了假冒的茶叶就必然多,必然会产生“劣币逐良币”的结果。云南茶区生产的茶叶都是符合国家无公害食品生产标准的,很多茶园升级发展生态、有机茶园,这是未来云南茶叶发展总趋势。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看了本文《广东茶文化 “一盅两件”相得益》的内容不知道对你是否有所帮助,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点击茶经网cy316.com的“广东茶文化礼仪”专题进行查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