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邦“小叶种”的历史渊源

发布时间 : 2020-12-31
茶文化的历史渊源 倚邦普洱茶 小叶种红茶

茶文化的历史渊源。

象明是个彝族乡,西面是海拔1788.2米高的孔明山。倚邦的茶出名,小叶种更因作为贡茶原料出名。小叶种的来历,众说纷纭,一直是个谜。但大部分传说同诸葛亮南征有关。

清朝道光年间的《普洱府志?古迹》中有这样的记载:"旧传武侯遍历六山,留铜锣于攸乐,置铜猪于莽枝,埋铁砖于蛮砖,遗木梆于倚邦,埋马镫于单登,置撤袋于曼撒,固以名其山。"蛮砖茶农说,诸葛亮班师回朝,当地濮人跟随,诸葛亮命他们睡觉头朝下,马向南栓,可他们方向搞反了,掉了队。诸葛亮回头见他们没有跟上,就撒下三把茶籽。找了两天才找到。诸葛亮不再收留,赏给他们茶籽,让他们安居下来,以茶为生。攸乐的基诺族说他们是诸葛亮南征时遗留下来的。

以大叶种为主的曼撒(易武)茶山传说,易武汉朝就有茶,诸葛亮南征时教给采茶饮茶方法。当地茶农每年新茶开采前,都要置办祭品祭祀"茶王树",源出树为武侯亲手种植。《思茅志稿》云:其治革登山有茶王树,较众茶树高大,土人当采茶叶时,先具酒醴礼祭于此。还有一种说法,明朝末年,大批四川茶农怀揣小叶种茶籽来到倚邦种植,于是小叶种茶在倚邦安家落户,成了清朝贡茶的当然原料。象明、倚邦小叶种的来源,众说纷纭,但归总一点,都不是云南原生的。

清理小叶种的来历,关乎云南茶叶发展的历史。我特意安排安徽农学院茶叶专业毕业、省茶叶公司审检科工作了近二十年的罗明沿途收集小叶种的资料和样品。罗明是第一次户外暴走,新鞋不合脚,两天下来,脚上打了一串泡,但一听到哪儿有小叶种,他都不辞辛苦跑去收集样品。在倚邦的一片古茶园里,有几株叶片很小的老茶树,高三米左右,树姿直立,具小乔木特征,分枝部位较高,不像一般灌木型小叶种那样从根颈部分蘖。叶子是够小的了,叶面只有大叶茶的十分之一,叶脉少而不明显。数下来,大叶叶脉十一对,小叶叶脉只有九对。小叶背面的绒毛也比大叶少。

倚邦属象明乡,我问乡长诸葛亮南征是否亲自到过茶山。乡长笑笑,说他也不清楚,但孔明曾派人来过孔明山。沿着时断时续的石板路,遥望酷似武侯帽冠的孔明山,我们在寻找、探索1780年前一段与茶种有关的历史,犹如古道被杂草荆棘埋藏一样,孔明施种的传说隐迹潜踪,难于琢磨。清乾隆进士山西高平人檀萃在云南做官时,写了《滇海虞衡志》云:尝疑普洱茶不知显自何时。

孔明山是一座石灰岩山,坐落在象明乡内革登古茶山附近,方圆10平方公里。旧传山顶上有一块平石为孔明当年祭风的"祭峰台".建兴三年(225)三月,诸葛亮军发成都,收复越巂郡,斩杀高定元,五月渡过金沙江,七擒七纵孟获,秋天平定南中诸郡,十二月统军回到成都。诸葛亮南征用兵前后仅九个月,从时间上判断只能到达滇中地区。南中诸郡发难,并不包括西双版纳归属的永昌郡。

由于灵关道中断和越巂郡、益州郡及牂柯郡相继叛乱,永昌郡同蜀汉失去联系时间长达10年之久。永昌郡地理位置特殊,上有澜沧江天险,下有哀牢山阻隔,区域包括现今的思茅、西双版纳、临沧、保山、德宏、怒江、缅甸伊洛瓦底江上游和大理的云龙县、永平县及巍山、南涧两县的西部地区,军事上易守难攻。益州郡大姓豪强雍闿和滇东大姓孟获差人游说永昌郡大姓功曹吕凯,诈言蜀汉将向南中征收300只膺前尽黑的乌狗、3斗玛瑙、3000棵三丈高柞木。事实上,柞木只有两丈许。

郡史吕凯和府丞王伉已知孙权遥授"为(诸葛)亮仇敌"的雍闿为永昌郡太守,不相信流言蜚语,同仇敌忾,闭境封关,拒绝同叛郡合作。诸葛亮南征,自然不会对永昌郡用兵。史书记载得很清楚,诸葛亮十分倚重吕凯,战后上表刘禅,说:"永昌郡吏吕凯、府丞王伉等,执忠绝域,十有余年,雍闿、高定逼其东北,而凯等守义不与交通。臣不意永昌风俗敦直乃尔!以凯为云南太守,封阳迁亭侯".(见《三国志?吕凯传》)委任吕凯为新置云南郡太守。

南征前后的蜀汉,可谓是内外交困,荆州丢了,刘备又病死白帝城。诸葛亮里里外外一把手,既要南征,又要辅政阿斗刘禅,出征前忙于军国大事,迂回走雷波、昭觉一线,没有过雅安茶山正面攻击防备严密的大渡河,自然不会有心思再去蒙顶山收集茶籽。汉武帝时,由大理经永昌郡直达印度的博南山道打通了,但元江一线尚不通路,进西双版纳几乎要围着哀牢山脉转一个圈,沿哀牢山与无量山之间的李仙江走,一来一去骑马也得两个多月,诸葛亮没有必要,也不会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安排这一行程。

cY316.com延伸阅读

倚邦茶山小叶种普洱茶特点


倚邦茶的特征是:倚邦是小叶种为主,芽头较小,条索较短细,汤色黄绿,叶底黄绿,苦淡,苦中带甜,涩显于苦,汤质饱满;回甘快且较长久,香气显,由于长于山野,环境好,山野韵好,杯底留香。

倚邦茶区产茶着名的地方有倚邦、曼松、习崆、架布、曼拱等。茶区种茶历史悠久,茶区种茶历史悠久,在曼拱茶园中还保留着基部径围1.2米,高6米,树龄500年左右的古茶树。

倚邦茶区内有大叶种茶和小叶种茶,倚邦的小叶种茶有说法是明末清初由四川人带来的,但在攸乐古茶园和景迈古茶园中也有一定量的小叶种存在,因此不排除是当地大叶种变异的可能。

小叶种不像大叶种那样苦涩浓烈,在六大茶山区种植后既保留了小叶种传统的香甜柔和,又增加云南茶区的山野气韵,倚邦小叶种茶一到清宫内,自然被子皇室所看中,定为贡茶,以产小叶种为主的紧松茶成为了六大茶山中地位最尊,价格最高的茶。

勐腊东北部逶迤起伏、云缠雾绕的群山之中,一架虎背型的山梁上雄踞着一座青块、青石条筑造的茶马古镇,沧桑岁月、战乱动荡抹掉了她往日的喧哗繁荣,却抹不去她沉积厚重的历史和镌刻的记忆。土司府衙门遗址残留的一个个鼓状石礅。无数人行马蹄打磨光滑、凹陷的古街石板。街道两旁战乱遗留的残垣断墙,散落古镇、茶山的一块块雨浸风蚀的石碑、石雕、墓志,扇形般伸向四面连绵大山、无数马蹄踏陷的一道道石条路,仿佛在超越时空的默默讲述着遁去的辉煌。这便是驰名中外的普洱茶的发祥地、明清两朝的普洱茶古六大茶山政治、经济和普洱茶集散中心——倚邦古茶山。倚邦古茶山,位居勐腊县象明乡东部,北接景洪市勐旺乡南连曼砖茶山、西接革登茶山,居于普洱茶古六大茶山通往普洱府属思茅厅要津、结合部,是滇藏茶马古道源头的中心枢纽。明朝隆庆年间,车里宣慰使把所治区域划分为12个行政区域称为"西双版纳",倚邦划为十二版纳之一的版纳倚邦,因盛产茶叶,又称"磨腊倚邦",傣语意为"茶水井"之地,统一管辖当时的六大茶山。

自清·雍正七年至同治年间,由于石屏和四川、江西的客商、茶农大量前来开垦茶园、建茶庄商号,倚邦古茶山茶叶生产贸易一直保持着兴旺繁荣的景象,道光年间达到鼎盛。倚邦古镇位居形似马鞍的山梁上,方圆l平方公里左右,四面山峦耸立、沟壑纵横.犹如群山之中的孤岛城堡,易守难攻,住户最多时逾千户,古镇主街和3条支街两旁茶庄商号林立,大小茶庄商号50多家,有不少客栈、杂货铺等等,商贾往来频繁,马帮铃声不断。一派喧闹繁荣,茶叶年生产贸易总量达一万担以上。直到清末,倚邦一直保持了"六大茶山"的政治、经济、茶叶贸易中心的地位。

倚邦古茶山包括如今象明乡的倚邦、曼拱、河边三个村委会的茶山,古茶树以云南大叶种茶为主,保存有少部分四川引种的小叶种茶。这里的普洱茶滋味浓厚,香高馥郁,苦涩味轻,回甘爽口,历来为客商首推。其中又以曼松茶品质、滋味最佳,自古就有吃曼松看倚邦"之说。因此,自清-雍正年间起,曼松头拨春茶制作的普洱茶被列为朝廷贡茶的首选,"年解贡茶二十担"。采办贡典之茶一直持续到清末光绪年后期,由于社会动荡,边关不安,道路艰险,贡茶押解途中累遭盗匪抢劫,官府只好作罢。倚邦茶山所产的普洱茶紧团茶,又称"元宝茶",主要销往四川、西藏、贵州各地,并部分通过老挝、经泰国销往东南亚及港澳地区。清朝末期,社会动荡,盗匪猖獗,内地商人不敢入山贸易,加之易武古茶山的兴起

六大茶山的普洱茶生产贸易中心逐步移到易武古镇,倚邦茶山茶商茶农四散,贸易锐减,老茶园荒芜。至宣统年间,倚邦街仅有庆丰和、庆丰益、元昌和恒盛等四家茶庄在惨淡经营。1912年以后.倚邦茶山的普洱茶产销重新出现逐渐恢复势头。1942年,基诺族、瑶族起义,攻打倚邦古镇,战火把古镇变成了一片废墟,倚邦古茶山、古镇从此走向衰落。普查队实地踏看、普查了倚邦茶山曼拱一、二、三队,河边队、老街子、倚邦、细腰子、麻粟树、夹布老寨、习空、曼松、背阴山等古茶村寨,大小山梁都有古茶树分布。倚邦古镇古迹遍地,茶史文化古迹保存众多。青石条铺成的古镇街道.青石条茶马古道从这里伸向远方.记载和彰显着普洱茶古茶山远久的茶史和蕴涵丰富、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主要古迹还有位于倚邦寨的官坟梁子完好地保存着倚邦"土千总"曹当斋及夫人之墓。曹卒于1799年.乾隆二年皇室敕功德碑一块,内容都涉曹土千总及曹夫人叶毓管茶功绩,可见清王朝对普洱茶古六大茶山的重视程度;倚邦街村委会保存着乾隆、道光、光绪时期的三块青石碑,记录了当时的重大茶事;在新发寨山神庙一大茶坑旁的茶拜堂,保留着古代茶农、茶商祭祀茶祖孔明、祭茶树神的遗迹遗物;安乐的江西庙、四川会馆遗址等等,足见当年的兴盛繁荣。

倚邦古茶山至今仍保存着的古茶园总面积为2950亩。古茶树普遍分枝密,有较多分枝级数,最多四级以上;密度90--250株/亩不等。茶树高3~7米,根基围30~100厘米。叶基楔形,叶长叶宽脉对叶身平或微隆,叶缘平。令人惊喜的是,普查组在这里发现了上百亩连片的小叶种古茶园,小乔木型,绝大多数的茶叶叶片色泽呈深绿或绿,树龄均在300~500年,共计l200亩,其中又主要集中分布在倚邦、曼林、曼庄3个最早生产普洱茶的古茶山,分别为465亩、2224.亩和879亩。这一活的见证说明,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与内地古茶区在茶叶种植、加工、工艺技术和茶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倚邦小叶种|宁可小得特别,也不大得雷同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世界各国的饮茶方法、种植技术都是由中国传入的。以云南为中心的中国西南地区是世界山茶科植物的起源中心,而这一观点已由该地区最早饮茶和生产加工茶业的实证所证明。

虞富莲老师则进一步分析了茶树的地理起源和栽培起源,在地理起源中虞富莲老师根据俄国遗传学家瓦维洛夫“具有该作物及其野生近缘种最大遗传多样性的地区就是该作物的起源中心”的理论,提出云南的东南部和南部、广西的西北部、贵州的西南部是茶组植物的地理起源中心。

古六大茶山属于北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境内林木苍翠,柯枝交臂,藤蔓缠绕。优良的生态环境造就了茶叶醇香浓厚的特点,历来是传统优质普洱茶的主要产区。这里的茶树并非全部都是乔木大叶种,在象明乡的多个村寨生长有小乔木或者灌木型的中小茶树,其中即包括象明乡倚邦及象明乡曼庄等。

古六大茶山之倚邦

著名的古六大茶山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北部和景洪市东部。从东往西依次是勐腊县易武乡的曼撒,象明彝族乡的蛮砖、倚邦、革登、蛮枝,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的攸乐。

古六大茶山并非是六座大山,而是地名,上述六个地方现今已成为主要的主产茶叶的村寨。六大茶山地域范围并不大,如以倚邦为中心,往东篱曼撒50~60km,往西北革登、蛮枝30多千米,革登与蛮枝相距10多千米。唯攸乐位于基诺族乡驻地往勐仑镇公路3~4千米。

倚邦茶山位于古六大茶山北部,面积约360平方千米,东接易武茶山,南接蛮砖茶山,西邻革登茶山。倚邦茶山是古六大茶山中海拔最高的,而且海报差异大,海拔差有1300米。这里山高谷深、江河纵横、气候湿润、阳光充足,有着最适宜茶树生长的自然环境。倚邦茶山在明代初期就有成片的茶园,兴旺时期为清乾隆至嘉庆年间,当时连片的古茶园超过两万亩,是清朝贡茶的主要采办地,著名的国家级“金瓜贡茶”就产自此茶山。

云南普大叶种洱茶中的奇葩

为什么说倚邦小叶种是云南普洱茶中的奇葩呢?

邹家驹在《漫话普洱茶》一书中开篇谈到普洱茶的定义,书中说“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03年3月公布了普洱茶的定义: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

那么需要画重点的就是普洱茶的定义有三个界限:

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大叶种茶;

普洱茶使用的是阳光干燥的方式;

经过后发酵加工。

这个时候我们再来看倚邦小叶种就觉得五味杂陈了,倚邦的茶到底是不是普洱茶呢?

普洱茶名重天下

詹英佩老师在其书《古六大茶山》中“倚邦茶山”一篇中开头即说:

普洱茶名重天下,六大茶山是普洱茶主要的原产地,要了解普洱茶厚重的历史,倚邦是个最需要细读细看的地方。不看懂倚邦,就不会明白普洱茶为何会“京师尤重之”。

这段话充分表明了詹英佩老师对倚邦茶的认可,倚邦茶出名,倚邦的小叶种茶更因作为贡茶的原料而出名。明隆庆四年(1570年)车里(景洪)宣慰司划分十二版纳时,六大茶山和整董合为一个版纳,称茶山版纳也称版纳整董,茶山版纳的治所便设在倚邦。从明隆庆四年至光绪末年,倚邦一直是六大茶山的政治中心和行政主管地。

六大茶山自普洱府成立以来变成为贡茶的采办地,从《清实录》及道光年间的《普洱府志》可知,从雍正十三年(1735年)开始,倚邦的蛮松茶就被指定为皇帝的专用茶,倚邦茶便以贡茶的身份被世人熟知。

倚邦小叶种的来历

可能一:传说篇

倚邦小叶种的来历,众说纷纭,一直是一个让众多学者和唉茶者争议的问题。大部分的传说与诸葛亮南征有关,清朝道光年间的《普洱府志*古迹》中有记载:“旧传武侯遍历六山,留铜锣于攸乐,置铜镘于莽枝埋角砖于蛮砖,遗木梆于倚邦,埋马蹬于革登,置撒袋于曼撤,固以名其山。”

以大叶种为主的曼撒(易武)茶山传说中,蛮砖茶农和攸乐的基诺族都表示此茶山的茶种为武侯(诸葛亮)遗种,源出树为武侯亲自栽种,诸葛亮南征时教给他们采茶饮茶的方法。邹家驹先生在《漫话普洱茶》书中通过历史时间分析否定了这种说法,并且直接表示诸葛亮并没有到过西双版纳,但是书中表示“今天云南普洱茶产区格局的形成,是孔明南中经济布局的一部分。”

组织“孔明兴茶”1780周年纪念活动的专家张顺高老先生则重申了这一观点,他表示:“孔明是兴茶,不是遗种,说遗种是错误的。”

遗种说有几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一是云南茶叶栽培史缩短为1780年;

二是茶种筛选积累的原始过程消失了;

三是分布滇西南地区以云南大叶种性状特征为主的栽培型茶树群落是如何出现的。

可能二:四川篇

另外一种说法则是明朝末年,大批四川茶农怀揣小叶种茶籽来到倚邦种植,于是小叶种在倚邦安家落户了,成为清朝贡茶的原料。

邹家驹老师在书中表示他曾与茶学学者罗明在倚邦的一片古茶园里考察,发现几株叶片很小的老茶树,高三米左右,树姿直立,具有小乔木特征,分枝部位较高,不像一般灌木型小叶种那样从根颈部分蘖。叶子很小,叶面只有大叶茶的十分之一,叶脉小且不明显,大叶叶脉十一对,但是小叶叶脉只有九对。

在茶种分类上,有一种根据茶叶叶片面积划分的方法,习惯上将叶片面积在20平方厘米以下的称小叶种,20~40平方厘米的称中叶种,40~60平方厘米的称大叶种,60平方厘米以上的称特大叶种,这种划分仅从叶面积来划,没考虑其植物学的其他因素,如果考虑到茶种、茶叶内含物质、茶树变异等因素,中叶种主要是大小叶种的变异,特大叶种应属于大叶种。大叶种是云南特有种,小叶种则分布较广。

云南茶叶种植资源专家张芳赐教授多次考察过象明、倚邦一带的茶山。他认为,所谓的“小叶种”,其实还是云南大叶种群落中的成员,性状对比下来,同四川的小叶种完全是两回事。叶面大小只是一个参数,不是品种划分的绝对依据。同一品系的多元性状,是不同生存环境和种源结构复杂的表现。说白了就是一个植物的表现型是由植物本身的基因和外界环境一起决定的,但是张老师的观点也未被认证。

前不久我问了弘益大学堂特聘专家导师罗琼仙老师“我们能不能通过检验这个小叶种的基因来得出它与什么茶种的基因比较相近,然后推断它的来处?”罗老师表示是可以的,但是目前并没有学者来进行这个方向的研究,因为产业上还有很多比这个迫在眉睫的事情需要学者去探索。

罗老师在交流中表示“云南大叶种是统称,不是植物分类中的种,叶是随季节、产地环境、树势变化很大的。茶叶品质形成与产地环境有很大关系,倚邦在版纳生洐繁殖了几百年,与原产地种差异应该很大了,不能将倚邦生普等同于小叶种晒青饼。”最后罗老师给出的结论是“倚邦茶在版纳茶中很另类,可以推定是外来种”,但是

普洱茶膏的历史渊源


普洱茶膏的历史渊源!只要注意中国茶叶发展历史,尤其是制茶工艺演化历史,就可以看出,普洱茶膏是在借鉴唐朝与宋朝制作茶膏的工艺的基础上演化而来,也是唐宋茶膏的延续。

1、茶膏的雏形始于唐朝。

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唐代是我国茶业和茶叶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代,史称“茶兴于唐”。陆羽作《茶经》、建立茶政收税、茶马贸易、民贡与官贡茶品的出现,都标志着茶业在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这期间,茶膏也做为贡品悄然出现,所不同的只是以民贡方式出现。

唐代的贡茶分为民贡与官焙两种;所谓民贡是由地方官吏将上等的好茶主动向朝廷进献,属于土贡性质,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庐江郡(今安徽合肥、六安一带)在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也是唐王朝建立后的第三年,向朝廷进贡茶叶,这在唐代尚属首次;而官焙是朝廷直接设立贡茶院,官营督造,专业制作贡茶。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唐朝在湖州长兴与常州宜兴交界的顾渚山建立顾渚贡茶院。

茶膏则是沿着民贡这条线浮上水面的。据吴任臣《十国春秋》记载,早在南唐闽康宗通文二年(公元937年),就有贡品茶膏进献,即“贡建州茶膏,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凡八枚”。从这段文字中,我们不难发现:第一,“茶膏”字样正式出现;第二,外部用金丝芽装扮,显示贵重;第三,数量极少,只有八枚,而不像其它贡茶以多少担计算。凸显珍贵。

因此,茶膏一亮相,就具备一种显赫的身份,是其它贡茶所不能比拟的。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尊贵,使它在贡茶中处于上品,被纳入史书的记载之中。

那么,唐代的茶膏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

我们在仔细研究陆羽的《茶经》及唐代的制茶工艺后,可以做一个初步判断:茶膏的出现与唐代作饼制茶工艺有直接的关系。

蒸青作饼的制茶工艺在唐代已经逐渐完善,这种陈茶制作方法是唐代乃至以后的宋代茶叶加工的主流。陆羽在《茶经》中对这种制茶工艺归纳为十四个字,即“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这里的“蒸、捣、拍”三个工序极易将茶叶中的部分茶汁与纤维物质分离,在空气氧化作用下,出现膏化现象。陆羽老先生在他所处的年代已经发现这一现象,并在《茶经》中多次提到“膏”字,如“畏流其膏”、“出膏者光”、“含膏者皱”等文字。

而且陆羽认为,真正的好茶一定是“含膏者皱”的外形,这里指的“皱”,是含膏的表现,即外形褶皱,茶汁流失少、茶味浓。《茶经》中列为第一位的好茶——“胡靴”,就是“含膏者皱”的代表。

但是,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虽然陆羽从制作饼茶中发现了茶汁溢出后出现“膏化”现象,并认为这个“膏”是茶叶中的好东西,但他没有将茶汁与茶叶中的纤维物质彻底分离,而只是让“膏”仍然保持在茶饼的表面,与真正意义上的“茶膏”还有一定的距离。即使后来出现民贡的“茶膏”,都没有脱离茶叶的原始形态,都属于“含膏”的性质。唐代《国史补》记载唐代官贡茶品有十几个品目,其中“岳州邕湖含膏”就列其中。

2、茶膏真正形成是在宋代。

宋代是中国茶业发展史上一个有较大改革和建设的时代。很多学者认为,茶业兴于唐、盛于宋。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宋代饮茶风俗已相当普及,朝野“茶会”、“茶宴”、“斗茶”之风盛行。帝王嗜茶也数宋代最甚,宋徽宗赵佶更是爱茶痴迷,亲自撰写了《大观茶论》。或许正是因为这种举国上下对茶品的热衷,自然形成了制茶业在宋代的空前繁荣,从茶叶的采摘、焙制、造形、包装、递运、进贡等诸方面相比唐代制茶更上一层楼,且规定更加细致,命名也十分考究。

与唐代不同,宋代的制茶者对茶叶的膏化现象比较重视。他们认为茶叶中出现的“膏”,是茶中珍品。他们采用榨取的工艺,先将茶蒸熟,再“须淋洗数过。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成功地将茶膏从茶叶中分离,使其成为独立的产品。

宋代将此方法获得的茶膏,用于两个方面:

一是做为独立的茶品纳入宋代的茶品名录。如北宋第一位茶著者陶谷(公元907——960年)在撰写《茗荈录》时,就将两款茶膏纳入其中:一种是“玉蝉膏”,另一种是“缕金耐重儿”。虽然《茗荈录》主要记述茶事的十八个趣闻,但我们从这些描述中看到这两款茶膏的名称,标志茶膏做为独立产品的存在。

二是在饼茶制作过程中,有意识将饼茶表面用茶膏涂层,以增加饼茶表面的光亮度及色泽。这与唐代制茶中“含膏”工艺有明显不同。或者说相比唐代而言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宋朝的蔡襄(公元1012——1067年)曾做过宋仁宗的贡茶使(负责造茶进贡的官吏),在他著述的《茶录》中对此有专门的描述:“饼茶多以珍膏油其面,故有青黄紫黑之异”。这里的“珍膏”就是茶膏。

当到了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公元1082——1135年)时,对“珍膏油其面”则显得更为重视,甚至把“膏”的质量好坏做为鉴茶标准。他在其撰写的著名的《大观茶论》一书中,就如何从外观鉴别饼茶时指出:“茶之范度不同,如人之有面首也。膏稀者,其肤蹙以文;膏稠者,其理敛以实”。意思是说:看茶的表面,就如看人的脸面,膏稀者,饼茶表面多皱纹;膏稠者,饼茶表面纹理不明显,光亮凝聚,质地坚实。显然,膏稠者,是宋代好茶的代表。

但是,不幸的是,这种制茶工艺却在明代戛然而止。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罢造龙团凤饼,全部改为“散形茶”。我们姑且不对这种变革妄加评论——无论是进步还是倒退。但有一点确是不争的事实,那就是这种变革使延续近千年的唐宋制茶工艺就此消失,包括茶膏在内,从此不见踪迹。

3、普洱茶膏形成在清代。

二龙戏珠

虽然明朝废止龙团凤饼,但处在边疆地带的云南,或许由于远离京城的原因,借助“茶马古道”的交易继续着团茶与饼茶的生产。云南的团茶与饼茶尽管没有宋代茶品精致,也可说是唐宋茶品的简单模仿,但这一保留却为后来清朝普洱茶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到了清代,伴随着云南普洱茶的繁荣,茶膏的制作再次悄然出现。它最初是由云南土司采取大锅熬制方法,初创另一种制膏工艺。这种方法显然是借鉴唐宋制作饼茶工艺,只是将“蒸”干脆改成了“煮”。而且这种用大锅熬膏的方法很快通过茶马古道传播到西藏,并迅速被西藏上层人物所接受。

藏族地区的饮茶与汉族不同,他们更喜欢熬茶或煮茶的方法,因此对大锅熬膏情有独钟。很多大的寺院甚至自建熬茶间,其熬制出的茶膏专供活佛级以上的人饮用。这一方法,实际一直保留到现在。我们从现在西藏很多大的寺院中仍能看到这种熬茶间及自制的茶膏,证明大锅熬制茶膏的方法一直在延续。

这里,我们也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云南茶人为什么不直接采用宋代的制膏工艺,而是采取并不科学的大锅

熬制方法?——是宋代制膏工艺保密性太强,不被云南茶人了解?还是大锅熬制工序简单,相比宋代制膏工艺来得更快、更直接?这已成为我们始终不解的谜。

因为,从科学的角度看,大锅熬制茶膏确实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茶叶在反复高温的熬制中,其诸多的生物酶消失,使茶膏后续的转化缺乏“动能”,只能向霉变转化。不可能长期存放;二是茶叶在高温的状态下,大量营养物质会随水蒸汽一并挥发。必然造成产品的某种缺失。

或许是当时科技的落后,人们并不了解这些,甚至误认为此种工艺简便可行,

而忽视内在品质。因此,直到现在,很多人也误认为普洱茶膏就是大锅熬制而成,因为毕竟在清朝初年,雍正皇帝也将这种茶膏调入皇宫做为贡品。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大锅熬膏属于普洱茶膏发展的第一阶段,只能定性为土制(土方法),与后来皇宫“御制”的茶膏有很大的差别。

清乾隆年间,由于大锅熬制茶膏存在的品质问题,加上皇室从饮用安全性的角度考虑(因那时云南一直不稳定,害怕投毒),因此把茶膏的制作,直接迁入到清朝皇宫内的御茶房(原址在乾清宫东庑)。并且在制作工艺上做了非常大的改进。

清宫御茶房的制茶工匠们在借鉴了宋代“小榨去水,大榨出膏”的工艺基础上,采取了一套近似我们现在低温提取、低温干燥的工艺,使其生产出的“普洱茶膏”跃上了新的台阶,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普洱茶膏”也由此正式定名。

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使得当时的药学家赵学敏(公元1719——1805年)在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5年)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中,将“普洱茶膏”纳入其中。这是从官方的文献中看到的第一个正式称谓:普洱茶膏。

这里指的“普洱茶膏”就是指清朝皇宫御茶房制作出的茶膏,而非民间大锅熬制茶膏。因为《本草纲目拾遗》是一部非常严谨的著作,它是继《本草纲目》之后另一部集大成之作。其作者赵学敏又是一位治学严谨的药物学家,从他对普洱茶膏的描述中,我们不难发现,他对普洱茶膏乃至普洱茶有着非常深刻的了解。他不可能将大锅熬制的茶膏——这么简单、且又丧失药效的物品纳入药学名单中。

1792年(乾隆57年),普洱茶膏首次做为国家礼品向到访的英国使团马嗄尔尼馈赠,并就此流入海外。

1925年,清朝皇室解体,普洱茶膏的制作也随之终止。

建国后五十年代,中茶公司接受国家任务,要求勐海、下关等几个企业赶制一批茶膏,供给援藏干部,大约三千斤左右,但这几亇企业仅生产了一千多公斤后,就停产了。原因是这种质量较差的茶膏不被援藏干部接受,自然也就没有了下文。初步分析,是因为仍然沿用大锅熬制方法所致。

茶膏自此又一次销声匿迹。

据史料记载,御茶房加工普洱茶膏工艺非常复杂。原料选用的是指定的云南六大茶山大叶种茶,经过186道工序,72天的周期。成品除了口感润滑厚重,入口即化,沏水后汤色浓艳,呈宝石红和玫瑰红色彩外,最重要的是它的特有药效成分。清朝药学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一书中曾这样评价:“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胀,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可愈……受热疼痛,用五分茶膏噙口内,过夜即愈”。

据海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研究,普洱茶膏其保健功能包括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抗衰老、醒酒、抗疲劳、缓解亚健康等。鲁迅茶膏的收藏者周海婴回忆说,每逢过年过节吃完大餐后,只要感到肠胃不舒服,母亲许广平就拿出一小块茶膏,泡给他喝,不舒服的感觉就消失了。

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普洱茶膏首次作为礼品赠予到访的英国使团。当时英国人不知此为何物,把它封存起来。据说这批茶膏现仍存放在大英博物馆。辛亥革命后,宫廷普洱茶膏的制作随之终止,制作方法也已失传。虽然后来民间也曾出现过一些茶膏制品,但基本上都是沿用云南土司大锅熬制的方法,与皇宫御茶房的制作有非常大的区别。

谁,最懂倚邦?


普洱茶做出后,绝大多数流向广东,流向东莞,这个全世界有名的藏茶之都,集中了全中国最大数量的普洱茶,也集中了全中国最懂茶的人群。

懂不懂茶,不是媒体的人在干嚎,真懂茶,要靠真金白银,在市场上流的血多了,自然懂得了茶。道听途说,键盘侠,小道消息,不存不买,只是半瓶子醋。要不然,方舟子怎么会洋相百出呢。

很多网媒看上去大义凛然,俨然一副当代鲁迅的样子,剥了皮,露出底裤,简直惨不忍睹。

很多媒体其实就是个卖茶公司,看上去纯洁无瑕,像只小白兔,其实就是想把水搅浑了,自己浑水摸鱼。

你说,在普洱茶最兴盛的大清,谁最懂茶呢?

那时的普洱茶一路北上,流向京城,流向了皇宫,皇帝才是最懂它的人。

因为天朝帝国权力的中心就在这里,人家喝的,你见都没见过,全世界最挑剔的嘴巴都集中在这里。

皇帝喝什么茶?他们喝六大茶山,喝易武,喝倚邦,喝曼松。

所有在当时的倚邦,80%的普洱茶老字号都集中在那条街上,我们现在偶尔存留动辄数百万的老茶,均出自当地那些师傅之手。

师傅们的眼光、阅历、品位、手艺固然重要,然而决定茶根本的仍是茶叶本身,为何皇帝和一流的脑壳都盯着易武?

因为相隔万里,皇帝都能闻得到倚邦的茶香。

云南茶庄历史上的易武倚邦老字号茶庄


倚邦古茶山明末清初曾是六大茶山普洱茶加工、贸易的中心,以茶庄为单位作坊,土法加工传统普洱茶始于明代。清代初期和中期曾经繁荣一时,茶庄众多,人气旺盛。但清代中后期,普洱茶加工中心移往易武,到宣统末年,倚邦的茶庄仅存庆丰和、庆丰益、元昌、恒盛、宋云等。民国初期,倚邦茶叶有所复兴,新创办了园信公、惠民、升义祥、李宝云、杨聘号、陈会明、崔梅祥、鸿昌号、盛裕祥等茶庄,共有茶庄10多家,年产七子饼70多吨。倚邦茶庄建筑大部分毁于1942年的基诺族人民反抗起义的战火,现仅有宋云号、杨聘号、鸿昌号等茶庄部分遗迹。

“宋云号”创办于清光绪初年(公元1875年),1911年停办,1921年恢复,年产普洱茶15吨左右,产品销往四川等地,1935年又停办。

“元昌号”创办于清光绪初年,年产普洱茶30多吨,销往四川等地,1911年停办。

“李宝云号”于1911年创办,年加工普洱七子饼茶15吨左右,1921年停办。

“杨聘号”于1911年创办,年加工精品普洱茶六吨左右,销往四川等地。其茶饼内飞上有“本号开设倚邦大街捡提透心细尖茶发客贵商光顾者请认明内票为记”和“杨聘号”等字。

“崔梅祥号”创办于1921年,年加工普洱七子饼茶6吨左右。解放后,该茶庄仍以合作社形式运营,1957年西双版纳州茶叶普查时仍然存在,蒋铨等人曾走访了该茶庄庄主。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茶庄消失。

“鸿昌号”创办于1926年,最初以倚邦小叶种茶为原料加工精品普洱茶,年产量6吨,销往四川等地。随着茶庄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20世纪30年代,鸿昌号在泰国设立分公司,名为“鸿泰昌号”,后来又在香港及东南亚设立了代理公司,形成一个庞大的普洱茶营销网络。鸿昌号茶庄的总部一直设在倚邦,解放初期仍以合作社形式运营。1957年西双版纳州茶叶普查时仍然存在,蒋铨等人曾走访了该茶庄庄主。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茶庄消失,但设在泰国的分号至今仍然存在。

倚邦正山的前尘往事_在哪


有人说,倚邦本就是一篇华丽的篇章,一片充满神奇色彩的乐土,一个有着说不尽的故事的地方。那么,你对倚邦的认识是怎样的呢?是那奇特的小叶种,还是那繁华的过往,又或者是那回味无穷的倚邦味……

倚邦,古六大茶山之一。作为盛极一时的贡茶之乡,早已声名远播。倚邦山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的最北部,从普洱往南行沿着茶马古道经思茅、倚象、勐旺过补远江(小黑江)便进入倚邦山,倚邦茶山面积约360平方公里,南连蛮砖茶山,西接革登茶山,东临易武茶山,习崆、架布、曼拱等子茶山皆在其范围内。这里,曾经茶庄汇聚、商贾云集,是清宫贡茶的选料基地。

倚邦茶区产茶著名的地方有倚邦、曼松、嶍崆、架布、曼拱等。到了1937年到1949年间,由于战乱,加之疫病流行,六大茶山进一步衰落,茶农外迁,茶号歇业。1942年攸乐起义,起义军攻入倚邦,倚邦在一场烧了三天三夜的大火中几乎全毁。新中国成立后,茶叶统购统销,六大茶山只生产原料,不少茶山开始改种粮食,古茶树进一步被破坏。著名的贡茶山曼松,也仅剩古茶树一二百棵。现在古茶树还保留较多的是麻粟树、倚邦、曼拱等地。

尽管后来社会动荡、古镇辉煌散尽、历史尘封。但倚邦茶依然是众多普洱茶爱好者所追逐和喜爱的。一个倚邦,是整部明清近代普洱茶史的精彩华章!说到倚邦,不得不提到的自然是小叶种啦!坊间至今广为流传:古六大茶山,唯倚邦茶山有小叶种,即所谓的“正山小叶”。

关于小叶种与大叶种之间的区别,您看图就想必就一目了然了。猫耳朵又是而倚邦小叶种精品中的精品。倚邦小叶种与大叶种)虽然倚邦小叶种非常有名,但这不代表倚邦就只有小叶种哦。只是相对来说,倚邦的小叶种非常有特色,于是大家提到倚邦,便会很自然的想到小叶种。

一位茶友品完倚邦茶后的感受是这样的:入口甘甜,花香蕴在茶汤里,软绵细腻,汤是那种浓香型的,特别是闻它的杯底香很沉稳、很迷人。三泡过后,回甘生津强烈,如溪流淙淙,甘甜一点点铺满口腔,品完过后明显感觉喉咙有花香涌出,六七泡后,混合着森林气息的山野花韵游走在呼吸间,喉韵清凉如饮山泉,淳冽甘润。

听这位茶友的描述,我仿佛被他带到了那幽静的倚邦古茶园中……

倚邦古茶的特征,我们简单的归结如下:芽头较小,条索黑亮较短细,汤色黄绿,叶底也是黄绿色的,茶汤喝起来苦淡,但苦中带甜,涩显于苦,汤质饱满;回甘快且持久,香气明显,具有山野气韵。

解读倚邦古茶山的“过去”是这样的曾经故事历史记载


倚邦茶山位于古六大茶山北部,面积约360平方千米,东接易武茶山,南接蛮砖茶山,西邻革登茶山。倚邦茶山在明代初期已有连片的茶园,兴旺时期为清乾隆至嘉庆年间,当时连片的古茶园超过两万亩是清朝贡茶的主要采办地,著名的国宝级“金瓜贡茶”就产自此茶山。民族有傣族、哈尼族、彝族、布朗族、基诺族等。

倚邦茶山不仅是六大茶山中海拔最高的,而且海拔差异大,山神庙海拔1950米,小黑江与磨者河交汇处海拔只有565米,海拔高度差达1300多米。这里山高谷深、江河纵横、气候湿润、阳光充足,有着最适宜茶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倚邦茶山是明清两朝古六大茶山的政治、经济和普洱茶集散中心。但因“19世纪末,随着清王朝的衰落,滇西发生了战乱,滇南禅茶无法运进西蕃、西藏。1895年,西双版纳的土地“两乌”又被法国人割占,普洱茶内外销路被阻,六大茶山开始衰落,倚邦随之而衰,曹氏家族也日趋走向败落。光绪十七年(1891年),时任倚邦土把总的曹瞻云因回民起义军攻进西双版纳之事与六顺(现普洱市)土司结下冤仇,遭人暗害身亡,接着其子曹清民民国初年又与普洱道尹徐为光起矛盾、动干戈,曹清民受伤败走乌得,后病逝于整董。至此,荣耀、显赫了近两百年的曹氏家族结束了对六大茶山的统治”。就此看来倚邦古茶山在很久之前是个战乱之地,到了民国年间,古六大茶山的茶叶加工和交易中心逐渐移向易武,倚邦人口逐渐减少,加上1942年牧乐人起义进攻倚邦,战火使倚邦元气散尽,数百户人家远走他乡,倚邦茶山从此衰落。

倚邦茶山古树普洱茶的特点


倚邦茶山的地理位置

倚邦古镇,傲立六山中;左挽易武,右牵宁洱府。古道漫漫,马帮逶迤来;送我甘露,贩我仙草去。尔来千年,八方朝圣地,悲欢离合,情注普洱茶;驾鹤仙逝,土官千把总;碑碣断残,墓木拱抱粗。后人莫忘,祖辈栽树恩;弘扬文化,乘荫普洱茶。”

倚邦古茶山包括如今象明乡的倚邦、曼拱、河边三个村委会的茶山,古茶树以云南大叶种茶为主,保存有少部分四川引种的小叶种茶。这里的普洱茶滋味浓厚,香高馥郁,苦涩味轻,回甘爽口,历来为客商首推。其中又以曼松茶品质、滋味最佳,自古就有“吃曼松看倚邦”之说。因此,自清.雍正年间起,曼松头拨春茶制作的普洱茶被列为朝廷贡茶的首选,“年解贡茶二十担”。采办贡典之茶一直持续到清末光绪年后期,由于社会动荡,边关不安,道路艰险,贡茶押解途中累遭盗匪抢劫,官府只好作罢。倚邦茶山所产的普洱茶紧团茶,又称“元宝茶”,主要销往四川、西藏、贵州各地,并部分通过老挝、经泰国销往东南亚及港澳地区。

倚邦古茶山的普洱茶特点

倚邦古茶山的普洱茶是由四川引种的小叶种茶与当地的大叶种混杂后变成了现在人们所说的柳叶种,倚邦茶有小叶种的香气,有大叶种的厚重,其滋味浓厚,香高馥郁,苦涩味轻,回甘爽口,历来为客商首推。

倚邦稀有茶树种——红花大树茶


近日,省茶科所资源考察队对勐腊县象明乡倚邦古茶山进行资源考察时,在曼拱村委会的古茶园中意外地发现一株稀有茶树,其花瓣色泽为粉红色,当地人称之为红花大树茶。通常茶树花瓣色泽为白色、淡绿色,而淡红色、粉红色的较少见。据报道,目前国内仅在广西发现有2份花瓣色泽为粉红色的茶树资源。由此可见,红花大树茶是一株非常稀有特异的茶树资源。考察队对红花大树茶的地理分布和植物学特征进行了细致地调查鉴定。

红花大树茶生长于勐腊县象明乡曼拱村委会的古茶园中,海拔1447米,北纬22°13′846′,东经101°20′529′,年日均气温17℃-19℃,气候类型属南亚热带气候,土壤为红壤。植物学特征主要表现为:植株小乔木,树高2。6米,树幅1。4米,主干直径0。12米,中叶种,分枝密度稀,叶长宽7。73×3。19厘米,叶形长椭圆形,叶脉8—11对,叶身平,叶面平,叶缘微波,叶尖渐尖。花萼5片,花萼紫红色,无茸毛,花冠3。10×2。64厘米,花瓣6瓣,花瓣色泽为粉红色,花柱3裂,子房有茸毛。花期9月中旬至11月下旬,种子于10月上旬成熟。果实形状为三角形、圆形,果皮绿褐色,果室数多为3室。

经鉴定,红花大树茶植物的分类上属普洱茶,红花大树茶的特异性状表现在花萼呈紫红色,花瓣呈粉红色。据当地村民介绍,用红花大树茶鲜叶加工的晒青茶,滋味回甘,香气持久,品质上佳。红花大树茶作为一个具有特异性状的茶树资源,为研究茶树花器官遗传变异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材料。同时,极具观赏价值,是优良的育种材料,通过遗传改良后可选育出供生产及观赏用的特异茶树品种。

考察队在曼拱古茶园调查时,还发现古茶园中茶树品种类型丰富多样,按表型性状来划分主要有大叶茶、圆叶茶、柳叶茶、细叶茶、短节茶、红梗绿芽茶等,在同一片古茶园分布有如此众多的茶树品种类型,实属罕见。

据古茶园的户主介绍,在清朝倚邦茶业的鼎盛时期,全国各地的茶商到倚邦易茶,随身也带来了不同茶区的茶籽作为交易。曼拱村曾是茶秧地(茶苗地),繁殖茶苗供茶区的茶农种植,现在的这片古茶园也就是当年的苗圃地。因此,形成了现在品种类型丰富多样的古茶园,这也是倚邦茶业曾兴旺一时的重要佐证。

倚邦大黑树林普洱茶的特点


倚邦大黑树林,又叫大树林,也有人叫它倚邦大黑山,很多茶友可能没有听说这块地,像是易武的薄荷塘,大黑树林也是倚邦的后起之秀。大黑树林有个兄弟叫曼松,曼松皇家贡茶被称为「普洱茶之皇」,在曼松巨大光环旁边的大黑树林,显得暗淡了许多。可你不知道,大黑树林曾经也是贡茶。

1、大黑树林曾经也是贡茶

清朝雍正改土归流,倚邦土司曹当斋任土千总(官名),执掌倚邦、攸乐、莽枝、革登、蛮砖古茶山长达38年。从此曹当斋的后人世袭管理这片茶园,曹氏家族的这一支系已有8代定居此地守着这片大黑树林。

距离他们住房100多米就是茶马古道,以前这片茶林也是作为贡茶。随着倚邦的衰落,这片茶林也鲜有人知晓。

酒香不怕巷子深,好茶也是藏不住,大黑树林的美妙口感在茶友中逐渐传开,越来越多的茶友知道倚邦有个大黑树林普洱茶,口感很好。

2、大黑树林的具体位置

很多茶友喝过大黑树林后,都对这款茶念念不忘。倚邦也有这样的好茶,大黑树林在哪里?大黑树林属于倚邦曼拱村二队。

曼拱是倚邦古茶树保留较多的茶区,曼拱及周围村子还保留下很多老茶园。大黑树林就处在离曼拱约4公里的地方,这里的海拔1900米左右,比曼拱要高出100~200米,不通汽车,路难走,这也许是大黑树林被发掘晚的另一个原因。

3、大黑树林的生态环境

大黑树林为什么叫大黑树林?也许因为这里的树真的很大!有很多几个人才能合抱的大树,森林覆盖率高,茶树生长于林中,而且没有经过矮化,都成乔木状生长。

大黑树林有茶园80亩左右,在古树茶最集中的地方,一亩地的范围内长着树干直径在20厘米左右的大茶树数十株。

看树高是不是有点像易武高杆?最高的也有20米左右哦。

4、大黑树林普洱茶的特点

大黑树林也属中小叶种,香气很特别,是一种复杂的香型,有蜜香、带有独特的山野花香和果香,香气持久且杯底留香好,口感丰富饱满,入口柔,微苦,回甘快且持久,甜度高,生津猛,山野韵味,喉韵深。品质之高,在倚邦除了曼松和猫耳朵,就属它了。

曼撒、易武、倚邦三大茶山的品质特点


云南地形气候环境特殊,高纬度、高海拔,低纬度、低海拔的一致性,加上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复杂,其主要特点表现是:区域性差异明显,垂直变化十分显著;年温差小、日温差大;雨量充沛、旱雨季分明,降雨量北少南多,分布不均。这样的条件下,加上部分茶种与生长形态不同,各茶山茶叶茶质有着明显的不同特点。若以相同茶种、生长形态、制作过程等相同客观条件下,云南茶区出现“北苦南涩”、“东柔西刚”的特质。下面给大家分享曼撒、易武、倚邦三大茶山的品质特点,仅供参考。

曼撒

曼撒位于西双版纳勐腊县中北部,古六大茶山茶区。清朝乾隆年间开始,曼撒茶山进入了最辉煌的时代,据史料记载,这里茶叶的年产量达到了万担以上。同治十三年至光绪十三年,曼撒遭遇了两次大火,使得昔日繁荣的小镇被无情的毁灭,而第三次大火伴随着瘟疫更是将曼撒变成了一座荒城。从此,离曼撒20公里处的易武迅速的取代了曼撒的位置,成为六大茶山中重要的茶山。以至于在民间,有不少的厂家和从业者把两个茶区所产的茶叶统归于易武。

品质特点:香气高扬、汤水柔和。在香甜茶系当中属于最具有特色的茶品。舌面与上颚中后段的香气感饱满,优质茶的甘韵能扩及到两颊。近年来因为过度采摘和季节的因素影响,汤质变薄。

易武

易武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

品质特点:易武茶属于曼撒茶区,香气和口感都类似于曼撒茶,属于香气高扬、汤水柔和、刺激性较低的茶品。与曼撒茶区的原因一样使得近年来汤质较薄。

倚邦

倚邦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中北部,古六大茶山茶区。倚邦在傣语中被称为“唐井”,即茶井的意思。在六大茶山中,倚邦茶山的海拔最高,360平方公里的面积几乎全是高山。与易武相比,倚邦茶山的海拔差异更大,海拔最高达到1950米,而最低的地方只有565米。倚邦茶区内有大叶种和中小叶种茶树。根据有关专家的审定,倚邦茶区内的中小叶种品质不但优于当地的大叶种,而且优于其它省份的中小叶种。

品质特点:中小叶种以特殊香型著称,上颚香甜微有蜜感,稍苦,舌后面中后段带苦有甘韵。

茶山行:倚邦古茶山拾遗记


小的时候学过一首诗叫“在山的那边”。

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的那边是什么呢?”

妈妈给我说过海。

“山那边真的是海吗.......”

走过很多茶山就一直在想大山深处除了茶还该有些什么?

爱茶的人总有一种自然情怀,喜欢拥抱蓝天,贴近自然。

去过易武街后,对倚邦依然充满了好奇,梦中的倚邦应该是轻云薄雾,朦胧中有一个抽着烟筒的小老头,生活随意。还有带着泥土味的老木房子,偶尔有几只飞鸟掠过,显得宁静安详。就像画家手里,山中朦胧的陋室。

从象明开车至倚邦行程大约1个小时左右。

(倚邦路上云中山,山中云)

清晨去倚邦放眼望去能看见一片灵动的云海,像仙气凝结的一团,分不清是云中的山还是山中的云。进入半山腰后,为防止车子打滑去倚邦的路是一条铺满石头的小青石路,路有点弯,车子受力点不固定,像名符其实坐过山车的感觉。

(倚邦正街大榕树)

倚邦正街的路口有两棵大榕树,枝叶四散,苍老而坚挺有力,散发着浓浓的历史气息。

(沉寂的古街依旧飘着茶香)

进入古街,多了几分宁静,详和。

走进这里就把自己当成一个闲人吧!因为这里安静的会让你想肆无忌惮。去肆无忌惮的脚踏每一块青石板!这里的每一块青石板都是那些老茶人曾走过的路。上面记载了多少普洱茶的故事,留下了多少历史的印记。暖阳下懒猫闲坐路旁,街边依然能看到纯朴的村民,他们以茶为生,生活简朴。

(倚邦人家生活一角)

倚邦是一个民族大家庭,分布着傣族,哈尼族,彝族,基诺族等少数民族。这里曾是普洱贡茶的采办地,清代兴盛时曾有上千户人家居住,经过几代人的入住迁徙,如今遗留下来的仅40来户。

(倚邦正街)

倚邦有三条石板街,正街,石屏街,曼松街。

倚邦大庙台基下是石屏街,石屏街过去有1公里长,以前去普洱思茅要经过此地,滇南官马大道是由普洱经昆明中转各省至北京,这条茶马古道,古时以运输普洱贡茶为主。据当地人讲,他们曾按照这样的路线找人效仿古人驮茶拉马试过路,花了足足三个多月的路程抵达北京,想想以前的马驮邦过了多少露宿风餐的日子。

(大庙台基下的石屏街)

明代称倚邦为磨腊倚邦,傣语译为有茶树有水井的地方。来到倚邦一定要喝倚邦的水,听这里的老人说,这里以前至少有8口水井。如今有四口水井保留较好。

(大榕树底下的龙王井于去年整修完工)

说到龙王井,这里曾流传着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据说井里面曾住着一条龙,村子里有一个书生每次去井口打水,这条龙都会摇尾相送,这口井曾是倚邦人家日常供给的饮用水,在离井口不远处有一棵古老的龙眼树,枝繁叶茂,结出的果子皮厚果大,老人小孩都喜欢在大树底下乘凉玩耍。不知过了多少年,村子里的书生高中状元离开了此地,而井旁的龙眼树也跟着倒塌了。后来倚邦人口越来越少,一代又一代人入住又迁徙,这口井慢慢被人们遗忘。现在的龙王古井于去年整修完工,但是依然能看到屹立在井口上方的龙眼树根。

(去龙王井的林间小道)

古时去龙王井的路并不好走,路陡坡大。现在已是一条完整的林间小道了,水井位于山脚下,四周遍布着林荫植被,在井口上方有两棵偌大的榕树相偎相依,青藤环绕,像一个小洞穴,初来,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但是到达井口处又觉得格外开朗,阳光拼命透过郁郁葱葱的林叶在井口上方呈现出一抹亮光,显得阴冷诡异。泉水像玉露一样经过龙眼树的根部不急不缓地流入井中。倚邦清晨的阳光出来的很早,观看完日出和云海,品一壶倚邦龙王井水,此时的水胜似茶,清甜甘洌,沁脾胃。

(清晨暖阳下的龙王井)

品过龙王井的水后,沿着公路一路往下走,可以看到大山下飘渺的云雾,灵动中带着仙气。置身于大山的云雾中,你站在山上看风景,也许看风景的人正在山顶看云雾中的你。

(山下云雾中的一角)

倚邦一行就此告一段落

请抱着一颗平常心去倚邦,这里虽然没有昔日的繁华,但是依旧美丽动人。

《倚邦“小叶种”的历史渊源》一文由茶经网CY316.com普洱茶栏目提供,我们力求提供优质的2022普洱茶相关知识点,以及准备大量关于普洱茶相关的专题,如:茶文化的历史渊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