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茶人络绎不绝 好茶叶供不应求

发布时间 : 2021-01-07
好茶叶 在哪买茶叶好 好茶叶口感

【www.cy316.com - 好茶叶】

春茶上市,很多茶农在喜摘新茶的同时,也为茶叶的销路问题忙碌奔走,甚至是担忧着。然而,当你来到位于丰惠镇西南门村的观桥茶场,却会听到这样一个信息:在这里买春茶,可得有点耐心,因为买茶人络绎不绝,茶叶供不应求,等上半天一天那是常有的事情。

茶场的主人叫沈光富,是该镇西南门村人,早年也曾承包本村武狼山上的4亩杂地,栽种了平阳特早。看好茶园的发展前景,在观桥茶场原承包到期的时候,积累了一定采茶制茶经验的沈光富于2005年10月通过竞标,承包了村里的80亩茶园。签订好合同后,沈光富对原有茶场各品种茶树进行改造修剪,对茶园进行合理施肥,科学地管理、采摘。2006年,共炒制龙井茶450公斤、珠茶2.5万公斤、灰白1350公斤,创产值30万元。

转眼到了2007年的春天,又到了采叶炒制龙井茶的时候。尽管年前年后连续春雨,但是茶叶的生长并没有因此受到大的影响。从正月初十开始,沈光富每天雇请几十个工人上山采摘青叶。翠碧嫩绿的芽尖儿经过晾、炒、烘等多道工序后,便成了馨香沁脾的新茶。据了解,从2月27日开摘,到3月28日,茶场共炒制出龙井茶170多斤,最高时价格1600元/公斤,开摘一个月还保持在600元/公斤,经济效益可观。

说到茶叶的销路,沈光富连说不愁,而且还远远不能满足客户的需要。沈光富在管理茶场的同时,还经营着一家铜管厂,今年3月15日一大早,杭州萧山一家铜管业务单位派人前来购买茶叶,等到客户带着6公斤新茶满意离去时,已是傍晚时分。市东林针织有限公司去年曾将观桥茶场生产的茶叶送给日本客商,客人品尝之后“有喜,有喜”“OK,OK”赞不绝口,并一直念念不忘。今年新茶开摘,东林公司特意赶早前来采办茶叶,无奈新茶已经被等候的客户全部买走,于是茶场工人加班加点忙碌到晚上8点多,才凑齐了2.4公斤。远路客人买茶难,路近的也非“近水楼台先得茶”,同村的养鹅大户陈富根需4公斤茶叶送客户,也是从清早一直等到晚上。其他来自崧厦、沥海的客户,更是需要排队提货,难怪不少人说“明年一定要更早预定了”。

沈光富在忙碌着春茶采制的同时,又在盘算着下步的发展计划:把茶场旁边的10亩田地承包下来,排上采摘时间比其他品种早10来天的平阳特早,既扩大了茶园面积,又美化了周围的环境,注册好“禹庄牌”商标,把茶业进一步做大,让观桥茶香飘更远。

Cy316.com延伸阅读

你是这样买茶人吗?


第一种:我喝茶的时间比你的岁数还大,我比你懂

喝茶的时间久不一定就真的懂茶,没准是喝了30年的花茶呢(此处非黑)!茶是用来喝的没错,但是茶行业的水也很深,没点道行还真不能敢说了解多少。

第二种:我只喝30年以上的普洱茶

相信有条件喝30年以上的普洱茶的人,一般不会这样说。

第三种:你们卖茶是最暴利的

可能因为一些看到或听到的茶叶老板很赚钱,就觉得卖茶是最赚钱的。其实不管是哪个行业,只要能做到极致,做什么不能赚钱呢?每一片茶叶后边都包含着茶人辛勤劳动的汗水!

第四种:我要买绿茶

有人跟老板说想要买绿茶,但是不记得具体是什么茶了。茶老板拿出了七八款绿茶给他看和试喝,结果都不是他想找的那一种。最后老板无奈的拿出了铁观音,立马说对对对,就是这个。

第五种:我喝过正宗的大红袍(母树大红袍)

母树大红袍是有钱也喝不到的茶,这点常识还是要有的吧。

第六种:大红袍是红茶,安吉白茶是白茶

不是所有的鸡都会下蛋,也不是所有带“红”字的茶就是红茶、带“白”字的就是白茶,安吉白茶属于绿茶。

第七种:正山小种是岩茶

正山小种低调的回了一句:不好意思,我是红茶的鼻祖。并向你发来一个鄙视。

第八种:到处找多年前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喝到的一次念念不忘的茶味

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错过的也永远是最好的。其实喝茶找感觉你是永远找不到的。

第九种:你这边的紫砂壶太贵了,我在其它地方买100块一把

其实大多时候,你应该相信一分钱一分货。价钱高的也有可能是坑,但是价钱便宜的你又放心吗?商家可不会做亏本的买卖。

第十种:我去会展中心买茶,茶老板要卖1500一斤的,最后被我砍价砍到了200一斤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也不是我明明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你知道我是做茶叶的,你跑到别处被骗,完了之后还来告诉我你赚大了。

好茶带给茶人三重享受


中国人喝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作为生活中的常见饮品,茶味清新淡雅,既能解渴又能养生,是很多人的心头所爱。一款好茶,既不需要昂贵的价格也不需要高贵的出身。只要能够带给喝茶人三种享受,那它就是好茶。第一重为口腔;第二重为身体;第三重为精神。

茶可利口,是人所皆知的。说到身体,精神就并非人人留意了。我们这里用“留意”两字,是说只要留意,人人都可以有的,并不是特别神秘的东西。我们的先贤,反观自己的身体,气血的运行,发现了经络、气功。并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只是我们有没有静下来去做这件事而已。

茶回甘,生津可谓利口;心、肺舒展,气血畅顺可谓利身;心身愉悦,宜神理气可谓利神。所谓三重是对初学者而言的,到后来融会贯通,其实是相对应的同一回事。茶喝入口,口腔感受是最明显,初学者注意力集中在口腔,还无遐顾及到其他。到熟以后可生巧劲,进一步感觉身体,精神的感受。

我们说,品茶的三重享受,当然是指好茶。好茶才会回甘,生津;回甘,生津的茶,才会令身体心肺舒展,气血畅顺;精神才会愉悦,宜神。是相对应的,同一回事。换句话说,我们可以用这些去体验一个茶的好坏。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不同的角度去评判一个茶的好坏,但到最后你会发现好茶之所以为好茶者,在不同的方面和角度都是相对应,互为因果的。

茶人欣赏茶叶


茶人欣赏茶叶﹐重在从茶叶中去发掘文化美﹑艺术美﹑工艺美和自然美。

茶在中国茶人的眼里是钟山川之灵禀﹐得天地之和气的灵物。茶以名山秀水为宅﹐以明月清风白云为伴﹐“性洁不可污﹐为饮涤尘烦”(唐韦应物)。

在真正的茶人眼里﹐茶具有无限的美感。

陆羽把茶称为“南方之嘉木”﹐卢仝把茶饼称为“月团”﹐黄庭坚把茶称为“云腴”﹐苏东坡把茶比作“佳人”﹐干隆皇帝把茶比作“润心莲”﹐在这些茶人眼里﹐茶中不仅饱含着大自然的信息﹐而且可联想到人类的高尚品质﹐可看到历史的缩影。

当然﹐茶人们在欣赏茶叶时﹐除了联想之外﹐还有具体的方法。

这些方法可归纳为“五品”及“三看三闻三品三回味”。

五品

“五品”是指调动人体的所感觉器官用心地去品味﹑欣赏茶。即

“耳品”──注意听主人(或茶表演者)的介绍﹔

“目品”──用眼睛观察茶的外观形状﹑茶的汤色等﹔

“鼻品”──用鼻子闻茶香﹔

“口品”──用口舌品鉴茶汤的滋味韵味﹔

“心品”──对茶的欣赏从物质角度的感性欣赏升华到文化的高度。

例如﹐仅仅是茶叶的名称如“碧螺春”就足以让人忆古思今﹐联想到烟波浩淼的太湖﹐以及康熙皇帝御笔赐名的情景﹐如果再加上对茶的色香味的联想﹐必定会达到神游太湖洞庭山﹑心驰茶乡﹐领悟到“洞庭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百里醉”的意境。

三看﹑三闻﹑三品﹑三回味

三看﹑三闻﹑三品﹑三回味都是欣赏茶叶的具体方法﹐这些方法应综合应用﹑相互补充﹐才能欣赏到茶的全貌。

1. 三看

头一看是看干茶的外观形状﹐即看是芽茶﹐还是叶茶﹔是珠茶﹐还是条索茶﹐以及看干茶的色泽﹑质地﹑均匀度﹑紧结度﹑有无显毫等等。

二看是看茶汤的色泽﹐即看茶汤是否清澈鲜艳明亮并具有该品种应有的色彩。

三看叶底﹐即看冲泡后充份展开的叶片或叶芽是否细嫩﹑均齐﹑完整﹐有无花杂﹑焦斑﹑红筋﹑红梗等现象﹐乌龙茶还要看是否“绿叶红镶边”。

2. 三闻

即干闻﹑热闻。冷闻。

干闻主要闻干茶的香型﹐以及有无陈味﹑霉味和吸附了其它的异味。

热闻是指开泡后乘热闻茶的香味﹐茶香有甜香﹑火香﹑清香﹑花香﹑栗香﹑果香等不同的香型﹐每种香型又分为馥郁﹑清高﹑鲜灵﹑幽雅﹑辛锐﹑纯正﹑清淡﹑平和等表现形式。

冷闻是指温度降低后再闻茶盖或杯底留香﹐这时可闻到在高温时﹐因茶叶芳香物大量挥发而掩盖了的其它气味。

3. 三品

茶要细细品啜。

头一品主要是品火功﹐春茶的加工工艺是老火﹑足火﹑生青或有日晒昧。

第二品是品滋味﹐这时应让茶汤在口腔内流动﹐与舌根﹑舌面﹑舌侧﹑舌端的味蕾充份接触﹐看茶味是浓烈﹑鲜爽﹑甜爽﹑醇厚﹑醇和还是苦涩﹑淡薄或生涩。

第三品是品茶的韵味。清代大才子袁枚曾讲﹕“品茶应含英咀华﹐并徐徐体贴之。”即将茶汤含在口中﹐像含着一朵鲜花一样慢慢咀嚼﹐细细品味﹐吞下去时还要注意感受茶汤过喉时是否爽滑。袁枚在品茶时讲要“徐徐体贴”茶﹐这体贴两个字用绝了。只有对亲人才谈得上体贴﹐只有带有深厚的感情才有可能去“徐徐体贴茶”。我们只有像袁大才子一样﹐带着对茶的深厚感情去品茶﹐才能欣赏到好茶“香﹑清﹑甘﹑活”﹐妙不可言的韵味。

4. 三回味

三回味是茶人在品茶之后的感受﹐品了真正的好茶后﹐一是舌根回味甘甜﹐满口生津﹔二是齿颊回味甘醇﹐留香尽日﹔三是喉底回味甘爽﹐气脉畅通﹐五腑六脏如得滋润﹐使人心旷神怡﹐飘然欲仙。

喝好茶?买对茶只是开始


很多茶客都错误的认为,想喝好茶只要买对茶就可以。许多人通过社交网络找到资深茶客,然后在他们的带领下买到了正确的茶叶。对于这部分茶客,的确找到了学茶的捷径,但这也仅仅是个开始。

我相信许多茶客都有这样过一个经历,同样一款茶。在茶店里是一个味道,回到家又是另外一个味道。而且两者之间的差异还非常大。不少人甚至怀疑茶叶被茶商掉了包,或是茶样与产品不一致。

其实有了好茶之后,再到喝到好茶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

首先是器具。

目前普洱茶市场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喝惯绿茶的北方茶客大多喜欢用保温杯或是茶壶(非功夫茶茶壶)冲泡普洱茶。茶叶经过长时间的闷泡,色香味均与正常冲泡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算不准备专业的紫砂壶,最起码也要有一个飘逸杯。

接下来就是以前多次强调的泡茶用水了。从网上的反馈来看,新茶客喝茶喝不到好滋味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用水。

现在虽然直接用自来水的人少了,但过滤水依旧是主流。好茶大多不便宜,泡好茶必须要用好水。很多茶客就是在这个环节上栽了跟头,省了不该省的钱,结果空有好茶却喝不到好茶的味道。

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最让人头疼的一个问题,泡茶的技法。

结合茶具、同时根据每款茶的特征选择投茶量,这里面的学问就很深。同样一款茶,会泡茶的人能够根据茶客的口感至少能泡出浓、中等、淡三种味道。这需要反复实践,反复练习,即便是有高手从旁指导,也要耗费不短的时间。

接着就是泡茶的手法,控制水温、控制出汤的时间,根据茶叶的性质选择不同的冲泡方式,具体还要对应到产区,茶叶的鲜嫩程度,也就是芽头与叶片的比例。这里面的学问就更深了。

总之泡茶是一门技术活,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会跟大家分享大量老茶客泡茶的经验。尽量缩短诸君的学茶时间,金秋九月,让我们一起学泡茶。

没有被盖碗烫过的人不是好茶人


多数的茶人爱用盖碗泡茶是因为盖碗出水快,洗茶刮沫方便好控制。一些人拿盖碗倒茶时,经常会烫到手,有时候手一抖甚至会摔碎了盖碗。那么到底要怎么泡茶倒茶才不会烫到手呢?

1.把握好盖碗水量和冲泡时长:

茶叶投到盖碗后,水只要盖过茶叶即可,不宜过多。因为茶水太高盖碗的边沿会越烫。

好茶不怕闷,如果初学茶者拿捏不好水温、入水量、初汤的时间,不妨就让它闷一会儿,可以使温度降一下,不至烫手。

2.选择碗沿比较外撇的盖碗,当捏着盖碗的边缘时,也便不会那么烫了。

3.如何控制好盖碗?

泡茶时,盖上盖之后,用食指压着盖子顶轻轻后推,将满出的茶水倾泄一些,提起就不会烫手了,然后手指不要太用力地抓着盖碗边缘,不然越用力越紧张。保持手势不偏不倚,让茶汤沿着盖碗缓缓向下流出,就不会烫到手了。

不过对于初学茶者掌握不好姿势也是常有的事儿,盖碗无法垂直,茶汤就沿着倾斜的位置出汤,这样特别容易烫到手。烫到手后又不得已停下来,没有倒出来的茶汤又会重新在盖碗里浸泡茶叶,这时茶的口感就在不经意间有所改变。

但是说老实话,没有被盖碗烫过的茶人也不是好茶人,所以不用太紧张,静下心来,熟能生巧之后,用盖碗倒茶不烫手也是很容易的。

如茶人生 喝的是茶,养的是心,求的是一种境界


原标题:如茶人生

弟妹们问我怎样概括父亲的一生,我说四个字足矣——如茶人生。

父亲饮茶,始于童年。10岁那年,迫于生计,身高不到1.5米的父亲,就随大人下煤窑挖煤。累困交加,有时干着活就睡着了。大人们就用泡得极浓的茶把他灌醒。后来,父亲就爱上了茶,每天下窑干活时,就随身带上一竹筒茶水,饮后既解渴又防困。

解放后,父亲参加了工作,一直保持着喝茶的习惯。每天天蒙蒙亮,他就起床捅开煤炉子,坐上一壶水,待水烧开后,抓一撮茶叶,放进搪瓷杯里,沸水冲泡,盖上杯盖,焖一焖,茶香就氤氲着,满屋飘香。到了晚上,父亲还要沏一杯茶,在昏暗的煤油灯下,茶香伴着书香,学文化,学专业知识……儿时的我,有时一觉醒来,看到父亲还在灯下苦读,空气中弥漫着煤油和茶香混合的味儿。

父亲是供销合作社的干部,经常要下乡。老家酒文化盛行,来了客人不倒茶先敬酒。父亲生性随和,爱交农民朋友,但在喝酒上,他从不“入乡随俗”。来到农民家里,首先声明不会喝酒,接着拿出自己随身带的茶叶,泡上一杯浓浓的茶,以茶代酒与人对饮。在对饮和促膝交谈中,谁家缺种子、化肥,谁家的农机需要维修保养,谁家准备扩大烟叶种植面积……都一一记在父亲的脑海中。回到单位后,父亲都会及时协调,为农民兄弟排忧解难。

如何帮助辖区农民增加收入,走上致富之路,一直是父亲思考的问题。我们老家也是产茶之地,但茶的品质较低,制作工艺也比较落后,农户制作的茶大都自己留用,偶有拿到集市上出售,也只能卖个白菜价。喝了几十年茶的父亲,看到好山好水的家乡,出产的茶叶竟无法飘香到山外,心里好不甘。在那段日子里,他买来茶书研读,背着干粮访问茶农,学茶经,还在自家后山试种,买来茶青试制……经过几年的努力,父亲熟练地掌握了种茶、制茶技术和工艺,并依托供销社办班培训,传授技术和工艺。茶叶丰收后,父亲又组织人员收购、精选、包装,让山里的野茶走出了大山,成为城里人喜爱的饮品。

“人间有味是清欢”,这是苏东坡的名句。清欢不是寡欢,也不是狂欢,而是洗尽铅华、放慢脚步之后难得的一份轻松、宁静和愉悦。父亲喜欢饮茶,乃至达到“不可一日无此君”的境界,除了他几十年养成的喝茶习惯外,更多的是他深谙“人生如茶,茶如人生”的要义。

与父亲相比,虽然都爱茶、饮茶,但我是肤浅的、感性的,父亲是深刻的、理性的。父亲懂得茶之本,乃是俭;茶之性,乃是洁;茶之功,乃是醒;茶之境,乃是静。因此,他一生恪守做人的本分和清廉,保持平和谦让的心态,喝的是茶,养的是心,求的是一种境界。

喝茶人买茶、泡茶、喝茶十大尴尬瞬间集合


很多茶友都遇到过一些尴尬的瞬间,既让我们哭笑不得,又不知道如何解决。这些尴尬多是喝茶的人与不喝茶的人之间的小误会,却能让茶友们束手无策,以下总结的十大场面你是不是也有遇到过,你又是怎么解决的?

十大尴尬瞬间第10名——

茶叶店小妹一定要给你推荐茶叶

有时候路过一家茶叶店,总想进去逛逛,看看有什么好茶可以入手一试。但一进门就被销售小妹拉着看这个看那个,一定要你坐下来品品店里刚上的新款。想要拒绝,又怕打击人家的热情,明明只是进来看看,钱包里的钱就这么不见了。

茶友们其实更喜欢自己安安静静的欣赏各种茶叶,对心仪的茶才愿意坐下来尝尝,太过主动的推销茶叶,把茶叶当作一种商品对待,会造成茶友小小的反感。

十大尴尬瞬间第9名——

网上买的茶叶,送到手已经碎成渣渣了

除了茶叶店购买,很多茶友也紧跟时髦,在网上淘一些好茶叶。网上的选择性更多,可以选择的商品种类也多样,茶叶本身和店铺服务都很满意,就是这个快递吧,真让人忧心!不成形的散装茶还好,很多茶饼,收到时都碎成两半了,欲哭无泪。

茶叶饼易碎,茶具就更脆弱了,好好的一套茶具,到手的时候都是美丽的瓷片了。在此真心希望商家把茶友的好茶具都多包几层泡沫,快递员同志们都轻拿轻放,不要再伤害茶友们的小心灵了。

十大尴尬瞬间第8名——

看到别人用保温杯泡茶

很多人在外面的时候也希望喝到热茶,就会把茶叶泡在保温杯里,但茶友们其实都是知道,这样是不!健!康!的!因为用保温杯的话,持续的高温会使茶叶的鞣酸和茶碱过量浸出,使苦涩味加重,营养成分也会减少。

如果你在茶友面前拿着保温杯泡茶,他们一定忧心忡忡地看着你,既心疼你想喝好茶,又担心你喝的不健康。

十大尴尬瞬间第7名——

水一定要等100度开了才泡

有时候一帮人坐在一起喝茶聊天,总有人会去辛苦烧水为大家服务,但是茶友们就坐不住啦!100度烧开的水确实能有效的杀菌,但是过高的温度会把一些好茶烫坏了,茶叶里的一些味道被冲得太重,容易出现“酱油茶”。

十大尴尬瞬间第6名——

在饭店吃饭,茶叶至少泡了十泡也不换

在外面吃饭,服务员都会给每桌泡上一壶茶,聊着吃着,一会儿一壶就见底了。招呼服务员加水那么多次,茶叶味越喝越淡,最后几壶跟白水没有什么区别了。还有些茶壶,可能一天都不换里面的茶叶。

茶友不心疼茶叶,但是商家心疼啊,先不说茶叶的质量如何了,在外面想要喝到称心的茶还真是让茶友们想想就心累啊。

十大尴尬瞬间第5名——

给别人泡茶,人家端起你的盖碗就开始喝了

到手一款好茶想与好友分享,摆好茶叶,注水冲泡,闷盖的时间一不留神,朋友说:“好了吗?那我尝尝了。”拿起你的盖碗还刮刮叶,端到嘴边就开始喝了,剩下你和手里的公道杯不知所措。

因为很多地方都是用盖碗喝茶,所以一些新手把盖碗当作喝茶的器具而不是泡茶的器具,但老手都爱用盖碗作为泡茶的器具,再用公道杯分茶,更方便。一个小小的误会,让茶友和公道杯都很尴尬啊!

十大尴尬瞬间第4名——

把紫砂壶拿出来欣赏却被人说不实用

紫砂壶型小,很多茶壶爱好者都喜欢一手把它握在掌中,感受它的圆润。因为大小的问题,紫砂壶的含量并不多,有时候要好几泡才能满足一个公道杯的量。茶友们欣赏的紫砂壶,也是很多人眼里的“不实用”,相比普通的大壶,紫砂壶反倒成了“花瓶”。

用紫砂壶泡出来的茶,更浓郁,这才是紫砂壶最大的魅力所在,而不是一定要做的傻大傻大的才有市场。

十大尴尬瞬间第3名——

把酒杯当作茶杯来使用

酒杯和茶杯都是小小的一个,很多人就觉得那就随便用用就好了,不在意去分辨地使用。但其实酒杯和茶杯还是有所不同的,因为酒一般是常温饮用,而茶一般是热的,所以茶杯的质地更薄,讲究散热。

茶杯的杯口往往是扩大,可以欣赏茶汤的沉淀;酒杯的杯口略有收缩,可以将酒的浓烈收聚在一起。

十大尴尬瞬间第2名——

被人当作茶艺师,把泡茶当作表演

茶艺师的职业,把茶文化里的茶道和茶礼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的是茶与人的天人合一之美。很多茶友都追求这种美,但日常泡茶时,不会用如此的专业形式,大多随心随茶而泡。在外人看来,你经常喝茶,那你泡茶的手法一定很好看吧,那就表演一下。

这其实是对茶艺师职业的误会,把茶的艺术当作一种简单的表演;也是对茶友的误会,大家爱喝茶、泡茶,更注重的是品茶的乐趣,实在不知道怎么给你表演。

十大尴尬瞬间第1名——

只有老年人才喝茶,年轻人喝茶就是提前步入老年

为什么这点能成为第一名,相信很多茶人心里一想到这一点,都想为自己讨个说法吧。其实把喝茶当作老年人才有的习惯,都是因为茶有一定的养生功效。但很多人喝茶,仅仅是因为喜欢、因为爱好而已。

无论什么年纪,爱喝茶的原因都是简单的,不能以年龄划分对茶的爱好,这是茶友们爱茶的原则之一,你要是这么觉得你的茶友朋友,真的会让他们觉得很尴尬。

景迈——茶山,茶叶,茶人!


如果说“班章为王,易武为后,景迈为妃”,那景迈一定是让人迷醉的香妃!

禅语云“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茶叶正是茶者的“世界”和“菩提”。景迈山茶区是普洱茶六大茶山之一,这里的茶叶自成一家风格;与其比较各茶山的长短何如饮一壶景迈古茶来得实在,自然的气息,绿色的味道……

景迈山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有“景迈千年万亩古茶园”的美誉与传说。是普洱市妇孺皆知的品牌,也是爱普洱茶的人挂在嘴边的名字。这个堪称古茶树天然博物馆的地方,让人们记住的,除了普洱茶。还有淳朴的民风、典型的民居、人与大自然的和谐……总之,在景迈山,品着地道的普洱茶,感受高山云雾慢慢退去,小寨袅袅炊烟升起,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一、景迈山普洱茶

历史上,景迈茶山的茶叶用笋叶和竹篮包装,由人或牛马驮着,通过茶马古道,源源不断地运出大山。其中一部分进入普洱府,作为普洱茶的原料之一。另一部分绿茶则直接通过中缅边境的洛勐和打洛,进入缅甸的景栋等集散地,再销往东南亚各国。

景迈万亩古茶园属乔木型千年古茶树,是古茶园中最有名的,也是茶迷们心中的圣山。茶叶品质优良,茶体肥嫩柔软,白毫丰满,茶香浓郁享誉中外。

用古茶树发出的鲜嫩(芽)叶为原料,经特殊工艺精制而成的普洱茶具有:香高、性烈、味厚、气足以及形、质、色、香、味、气、韵俱佳的特点;具有降低胆固醇和血脂,温中补肾,降血压,清凉解渴,醒酒,去疲劳,怡神之功效。常饮能美容、健身、助消食、减肥、改善营养、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人体免疫力、抗衰老等。

二、景迈古树普洱茶的生长环境

景迈大寨海拔1400米左右,地处北回归线一侧,据说是出产高品质茶叶的最佳海拔高度和区域。芒景与景迈大寨相聚9公里,两寨的古茶园相连成片,是云南所有古茶园中连片面积最大的。

景迈茶山多为混林茶园,多种植物混生,聚类植物、杂木林、竹林与茶树相映成趣,形成合理覆荫带,多散射阳光照射,生态环境良好,多寄生植物。

三、景迈古树茶的特点

1、树龄古老。景迈山古茶园的茶树主要以数百年的茶树为主。

2、生态环境好。景迈山古茶园的茶树没经过人为矮化,而且全部同山上的原生古树混生在一起,在古茶园里,百分之六十的老树茶是需要攀爬才可采摘到的,这种混生正是景迈茶香气独特而强烈的源泉。

3、景迈山古树茶有大叶型也有中小叶型。叶型呈现多样化特征。

4、香气突显、山野之气强烈。由于景迈茶与森林混生,茶中具有强烈的山野之气,是乔木古树茶中山野气韵最明显的,而且还具有特别的、浓郁的、持久的茶香。在与普洱茶中景迈茶的香应该用普洱茶香气中最高境界的香——花香,而且是兰花之香。

5、甜味明显而持久。这也是景迈茶难于做假的又一特征。一般茶的甜是苦后回甘的甜,而景迈茶的甜是直接的快速到来的,同时又是持久的。品饮景迈茶时,茶汤一入口就可以出甜味,而且持久性长,好的景迈茶上午喝了,只要中午没有吃过分影响味觉悟的食物,睡中午觉起来,口中舌上都还有甜感。

6、苦弱涩强。景迈茶属涩底茶,苦味有但不强,是涩味较为明显。

7、汤质厚而口感显薄。这是一个很难解释的矛盾现象。纯正的景迈茶冲泡后会发觉汤质很黏稠,甚至有时会出现汤中气泡浮在中间不移向杯壁的现象,这是汤质黏稠才会出现。但黏稠的景迈茶汤进入口中产生的却是“薄”的感觉,这可能是涩味掩盖了醇厚感。

对景迈的香人们多用“蜜香”来形容,这是不确切的。景迈古树茶的香应该用普洱茶香气中最高境界的香——花香,而且是兰花之香。

四、纯正的景迈古树茶有“三香”

1、干茶香,嗅茶饼就有十分明显的兰香。

2、茶汤香味突显而持久。纯正景迈古树茶在茶汤中能品出兰香味,而且可以持续到十多泡后。

3、杯底留香。杯底香是展现古乔木茶山野气韵的最直观表现,景迈古树茶由于混生于山野之中,山野之气强烈,杯底香强而持久,十多泡后仍可嗅到。

香是景迈茶最大优点,也是人们喜爱景迈茶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景迈茶更容易鉴别的原因。景迈茶的香气强烈程度与采摘时间相关,春茶香强,夏茶弱,秋茶也弱。同时还与茶叶的老嫩度有关,景迈茶是越嫩越香。

所以,如果说“景迈为妃”,那一定是香妃!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历史见证,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缩影,是传承民族历史和文化传统最重要的实物载体,其蕴含的历史文化气息和自然人文底蕴独一无二,是挖掘古茶文化的基因库和活化石,是澜沧县乃至整个普洱市茶产业开发和茶文化旅游的重要展示窗口,是普洱“绿三角”旅游环线开发建设的重点景区。2013年5月,普洱景迈山古茶林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3月,向国家文物局提交申遗文本。

这世界总有太多的不同,但美好的品质总是相通的。景迈山茶农秉承先人们古朴勤劳,厚道友善的精神,坚定地以茶为生,从信仰到血液,茶的精神,自然之灵,很自然就融入进他们的身躯和内心。茶山,茶叶,茶人,其价值显而易见。

一杯好茶的标准!(买茶防上当)


很多人都想买好茶,喝好茶,但却苦于没有专业知识,而且各种茶的品质又不一样,常常把自己弄得晕头转向。今天,我们为你介绍这些知识,只要你掌握这些,就不至于买茶上当。

一杯好茶的背后,透露了从种植茶树、采收茶菁、冲泡茶叶……每一个环节都用最细腻的态度处理。那么好茶的标准是什么?如同茶道世界的多元面向,每个人喜欢、深入的不一样,一杯茶,怎样才叫好,每个人的定义都不一样。

不过常规意义上的好茶需包括以下几点:

一、汤色透亮

这是最直观判断是否是好茶的标准。不管茶汤是红、绿、黑、白、黄,关键要“透亮”,汤色透亮除了让人赏心悦目外,还说明:

1.茶叶的制作工艺优良,无碎未。

2.储存条件良好,没有灰尘,也没霉变。

3茶的内含物质丰富,并得到很好的释放。

冲泡方法科学。有时由于冲泡的原因,会让好茶出现浑浊,比如水温太高,毫多的茶用高冲法等。

二、苦涩味从舌面散开,而不是收敛

不苦不涩不是茶,苦涩是茶的本性,但关键在于能否快递散去。如苦涩味一直留在口腔中,所谓“盯舌头”,应该不能算是好茶。也有人好这一口的,那只能算他个人的主观标准。

三、无异味、怪味、水味

1、异味,指不是茶本身的味道,一般是因为茶在生产储存过程中,吸收了其他味道,比如香水或化妆品的味道、烟味、其他杂味。因为茶的吸附性非常好,所以生产存放时一定要注意,异味一旦吸收,几乎无法去除,再好的茶也毁了。

2、怪味,指的是茶本身让人不愉快的味道,比如霉味。还有一些语言无法表达的,让人觉得难受的味道。也有人说,这才是这款茶的特别之处,不要听他的鬼话,怪味往往说明这款茶有问题,出现了有害物质,如黄曲霉菌等,喝了对健康不利。

3、水味,是指茶味和水味分离,出现淡腥味。水味往往出现在茶汤变淡的时候,好的茶是不会出现茶水分离的,淡而不腥。比如好的龙井,即使茶汤冲得如白水了,也是甜丝丝的。

四、叶底鲜活

好茶的叶底,无论六大茶类的哪一种,鲜活是共同的特征。叶底鲜活说明:

1、茶叶的原料好。叶底是对茶青的还原。

2、茶的制作工艺好,没有把茶做死。

3、冲泡得当,让茶叶充分泡开,又没把茶泡熟,闷坏。

五、好茶不能有农残等有害物质

这是好茶的底线。喝茶不能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忽视了茶的健康本质。坚决抵制农残、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超标的茶。

六、好茶让人愉悦

不要认为这是条主观标准,好茶让人愉悦是因为好茶中的芳香物质和某些成份,喝过会促进多巴胺的分泌,从而使人心情愉悦,头脑清醒,而不好的茶会让人越喝越郁闷,红酒也是如此。

所以当你以上标准都没把握的话,就把这当作唯一标准吧,毕竟,茶被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和民族所喜欢,不是靠教育传播,而是靠茶的本质:喝茶让人心情舒畅。

不见得便宜的茶都不好,也不见得贵的茶无可挑剔;茶叶的售价其实取决于非常多个因素,一味追求高价的茶,往往会迷失在茫茫茶海……提升自己的买茶功力,很快地,你也会形成自己心中的茶道,对于一杯茶,怎样才叫好,有一番很好的见解。

对于喝茶的人来说,再多的标准都抵不过好喝。一杯茶,一杯好茶,重要的是对味。

买茶叶须看清标识


低档茶叶装进写有“中国名茶”字样的盒子,价格便一路攀升;散装茶叶随意销售,消费者难以辨别优劣,这些现象今后将受到监管。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根据茶叶实施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要求,明年1月1日起未获得质量安全(QS)认证的茶叶将不得生产销售。记者25日走访哈市部分茶叶市场后发现,带有QS标志的茶叶很少见,许多茶行仍然采取传统的将散装茶叶进行分装的销售方式。

记者在哈市部分超市看到,多数茶叶包装上都没有QS标志。在安国街一超市内,当记者问及是否有带QS标志的茶叶时,销售人员说不知道。几位正在购买茶叶的市民都说自己没听说过茶叶还要进行QS认证。

记者在道外区南马路茶叶批发较为集中的一些茶行看到,不少没有QS认证标志的袋装茶仍在销售。一位市民说,自己平时购买茶叶主要看产地、品牌和价格,茶叶实施QS认证对于消费者来说肯定是件非常好的事情。在一家规模较大的茶行,记者看到一些没有经过QS认证的袋装龙井茶。当记者询问这些新出厂的茶叶为何没有QS标志时,销售人员说这些都是以前的包装袋。记者仔细观察发现,虽然店内不少袋装茶已经有了QS标志,但除了少部分是印在包装袋上,大多是贴上去的。在南极批发市场,根本看不出是否有QS标志的散装茶仍在大量销售。商贩大都是整箱进货,然后再进行分袋包装,包装袋上往往只有“安徽名茶”字样,并无QS标志。

对于茶叶产品将实施食品质量安全认证,业内人士认为这对于茶叶生产、经营企业来说门槛提高了,规模小且难以保证质量的企业将被拒之门外,茶叶产品将令消费者更加放心。有人同时对此表示了担忧:距离QS认证的最后期限只有这么几天了,市场上大量没有认证的散装茶去向如何呢?记者采访时有人透露,现在个别散装茶生产者正在积极向已通过认证的企业“靠拢”,希望把自己的散茶装进印有或贴有QS标志的袋子销售,因此,消费者购茶要尽量选择信誉度高的商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