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茶的茶芽

发布时间 : 2021-01-07
我国的名茶 黑色的名茶 霍山黄芽属于十大名茶吗

【www.cy316.com - 我国的名茶】

用名茶品茗,能给人的生活带来美好的情趣和享受,也是生活中一大乐事。然而,你可曾知道,制成一斤名茶,需要采摘多少个茶芽?说起来,人们定会对茶农所付出的辛劳,产生由衷的钦佩。

名茶大多为一芽一叶,制出成品需经十多道工序。若要制一斤特高等级的崃山雨露茶,狮峰龙井茶,蒙顶石花茶,洞庭碧螺春茶……需要采摘多少个茶芽呢?笔者在翻阅茶史资料,接触茶专家和搜集名茶品茗时,增长了知识。在此作一介绍:

崃山雨露茶,四川邛崃南宝山所产。此茶头最嫩。其特征为:外形匀净,嫩黄纤细,银毫显露,汤色清澈,色择嫩绿、光滑、香气浓郁,滋味鲜爽,醇厚回甜,叶底嫩匀明亮,全是整叶。崃山雨露茶分一号、二号。一号嫩度高,一芽一叶。一斤鲜叶需茶芽6300至6500个。按一斤干茶制率平均需五斤鲜叶,一斤一号崃山雨露茶需31500至32500个茶芽。

杭州西湖龙井茶,素列名茶之冠。狮峰所产,是龙井茶中的极品。此茶叶片扁平,形似碗钉,翠绿光润,香高隽永,味爽鲜醇。以往按采期先后和芽叶嫩老,将龙井茶分为八个等第,即莲心、雀舌、极品、明前后、雨后、头春、二春、长大。现今划分为十一级,即特级、一至十级。一斤特级龙井茶约有3600多个茶芽。

蒙顶石花、黄芽、甘露列为全国名茶,产于四川蒙顶山。石花成茶外形扁直整齐,银毫毕露,峰苗挺锐,形如峻峰奇石上石花。冲泡后,茶汤色黄而碧,味甚鲜嫩,香纯持久。石花为争春采摘的品种,要一万多个鲜芽才有一斤鲜茶叶,制一斤石花成茶需芽头40000个左右。 名茶洞庭碧螺春,产于江苏吴县太湖岛屿洞庭东山与西山。以香高味厚,芽叶细嫩,色泽碧绿,条形纤细卷曲似螺,满身披茸毛而倍受人称颂。传说为渔加姑娘碧螺所栽,分为七个等级,七级碧螺春的嫩度高于特级烘青。一级碧螺春茶有茶芽65000个左右,极其细嫩,有一嫩(芽叶),三鲜(色、香、味)之称。 我国名茶辈出,全国有名茶二百多种。上列名茶,仅是群星辉映中的几颗闪烁的明星。这些名茶,嫩度极高,芽茶极多,外形特异,茶味独道,享誉中外,为世上称奇的茶中珍品。 (摘自《徐公茶品》 原载《四川食品报》1994年8月3日)  

精选阅读

四川名茶之蒙顶黄芽


蒙顶黄芽为中国十大名茶,至今还在保留闷黄工艺的顶级黄芽茶。特级蒙顶黄芽茶青采用明前全芽头制作、每市斤干茶需要4万—5万个芽头。蒙顶黄芽做工精细,采用传统炒闷结合的工艺,采用嫩芽杀青,草纸包裹置灶边上保温变黄,让茶青在湿热的环境下自然发酵,然后做型,再包黄烘干。口感鲜醇甘爽。

蒙顶山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人工种植茶叶最早的地方。从现存世界上关于茶叶最早记载的王褒《童约》和吴理真在蒙山种植茶树的传说,可以证明四川蒙顶山是茶树种植和茶叶制造的起源地。蒙山地处四川盆地西缘山地,为青藏高原到川西平原的过渡地带,号称“天漏”雅安与名山两地之间。 蒙顶山山势巍峨,峰峦挺秀,绝壑飞瀑,重云积雾。古人说这里“仰则天风高畅,万象萧瑟;俯则羌水环流,众山罗绕,茶畦杉径,异石奇花,足称名胜”。据史料记载:“禹治水功成,旅祭于此”。蒙山有上清、菱角、毗罗、井泉、甘露等五顶,亦称五峰,远眺蒙顶山,五峰突兀,型似莲花,蒙顶山既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更是我国名茶最早发祥地,名山名茶相得益彰。

制作过程

蒙顶黄芽制造分杀青、初包、复炒、复包、三炒、堆积摊放、四炒、烘焙八道工序。由于芽叶特嫩,要求制工精细。

杀青:用口径50厘米左右的平锅,锅壁表面平滑光洁,采用电热或干柴供热。当锅温升到100℃左右,均匀地涂上少量白蜡。待锅温达130℃时,蜡烟散失后即可开始开杀青。每锅投入嫩芽120-150克,历时4-5分钟,当叶色转暗,茶香显露,芽叶含水率减少到55-60%,即可出锅。

初包:包黄是形成蒙顶黄芽品质特点的关键工序。将杀青叶迅速用草纸包好,使初包叶温保持在55℃左右,放置60-80分钟,中间开包翻拌一次,促使黄变均匀。待叶温下降到35℃左右,叶色呈微黄绿时,进行复锅二炒。

复炒:锅温70-80℃,炒时要理直、压扁芽叶,含水率下降到45%左右,即可出锅。出锅叶温50-55℃,有利于复包变黄。

复包:得炒以后,为使叶色进一步黄变,形成黄色黄汤,可按初包方法,将50℃的的得炒叶进行包置,经50-60分钟,叶色变为黄绿色,即可复锅三炒。

三炒:操作方法与复炒相同,锅温70℃左右,炒到茶条基本定型,含水率30-35%时即可。

堆积摊放:目的是促时叶内水分均匀分布和多酚类化合物自动氧化,达到黄叶黄汤的要求。将三炒叶趁热撒在细篾簸箕上,摊放厚度5-7厘米,盖上草纸保温,堆积24-36小时,即可四炒。

四炒:锅温60-70℃,以整理外形,散发水分和闷气,增进香味。起锅后如发现黄变程度不足,可继续堆积,直到色变适度,即可烘焙。

烘焙:烘顶温度保持40-50℃,慢烘细焙,以促进色香味的形成。烘至含水率5%左右,下烘摊放,包装入库。

蒙山茶不愧为中国名茶中的一颗灿烂明珠。人们对蒙山茶的品质赞扬不已。《蒙山图经》云:“蒙顶有茶,受阳气之全,其茶芳香。”历代名人学士皆留粗许多称颂蒙山茶的诗篇。宋代文同《谢人寄蒙顶新茶诗》有:“蜀士茶称圣,蒙山味独珍。”宋代文彦博《蒙顶茶诗》云:“旧谱最称蒙顶味,露芽云液胜醍醐。”清代赵恒《试蒙山茶》诗中,亦有“色淡香长品自仙”之句。可见蒙顶茶在中国历史上享有崇高之声誉,且久兴不衰。

蒙顶黄芽的品质特点是外形扁直,色泽微黄,芽毫毕露,甜香浓郁,汤色黄亮,滋味鲜醇回甘,叶底全芽,嫩黄匀齐。为蒙山茶中的极品。

品质特征

黄茶的品质特点是“黄叶黄汤”。这种黄色是制茶过程中进行闷堆渥黄的结果。黄茶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三类。黄芽茶芽叶细嫩,显毫,香味鲜醇。由于品种的不同,在茶片选择、加工工艺上有相当大的区别。

蒙顶黄芽外形扁直,芽条匀整,色泽嫩黄,芽毫显露,甜香浓郁,汤色黄亮透碧,滋味鲜醇会甘,叶底全芽嫩黄。

冲泡方法

冲泡蒙顶黄芽用的水以清澈的山泉为佳,茶具最好用透明的玻璃杯,并用玻璃片作盖。杯子高度10-15厘米,杯口直径4-6厘米,每杯用茶量为3克,其具体的冲泡程序如下:

用开水预热茶杯,清洁茶具,并擦干杯,以避免茶芽吸水而不宜竖立。用茶匙轻轻从共罐中取出蒙顶黄芽约3克,放入茶杯待泡。用水壶将70度左右的开水,先快后慢冲入盛茶的杯子,至1/2处,使茶芽湿透。

稍后,再冲至七八分满为止。约5分钟后,去掉玻璃盖片。蒙顶黄芽冲泡后,可看见茶芽渐次直立,上下沉浮,并且在芽尖上有晶莹的气泡。刚冲泡的蒙顶黄芽是横卧水面的,加上玻璃片盖后,茶芽吸水下沉,芽尖产生气泡,犹如雀舌含珠,似春笋出土。

接着,沉入杯底的直立茶芽在气泡的浮力作用下,再次浮升,如此上下沉浮,真是妙不可言。当启开玻璃盖片时,会有一缕白雾从杯中冉冉升起,然后缓缓消失。赏茶之后,可端杯闻香,闻香之后就可以品饮了。

鲜为人知的霍山黄芽何以被称为名茶?


“中国黄芽,精品之最",这是原林业部徐有芳部长品饮霍山黄芽之后做出的评价。霍山黄芽之所以获得如此高度的赞誉,原因有以下几点。

1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霍山黄芽产于安徽省霍山县,这里古时曾经隶属寿州。

据《史记》记载:“寿春之山有黄芽焉,可煮而饮,久服得仙"。这里的寿春之山所产黄芽茶,指的就是霍山黄芽。这也是霍山黄芽首次见诸史册。难能可贵的是,此时的霍山黄芽采用煮饮法,长期服用,能够让人得道成仙,可见其深受人们的欢迎。

此后,霍山黄芽一直流芳于世,在中国历史上代代相传,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至清朝乾隆四十一年(1776 年),《霍山县志》就记载:“茶称瑞草魁,霍茶又为诸茗魁矣"卩]。长期以来,名优茶被人们称作瑞草魁,而在众多的名优茶中,霍山黄芽独占魁首。

2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

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说:“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指出名茶产地的环境条件极其优越。1972 年,在恢复制作霍山黄芽时,曾选取自然生态环境好、海拔 5 00m以上的金鸡山、金竹坪、乌米尖,即“两金一乌"为中心产区。后来又加上金家湾,就形成了现在的“三金一乌"著名的霍山黄芽核心产地。

2· 1金鸡山

金鸡山在霍山县大化坪镇,历史上还流行“金鸡神茶" 的传说。这里森林密布、山高岭大、溪流众多,生态条件好。最值得一提的是,1979年在金鸡山茶园中发现一棵高1.40 m、树幅3 ·40m的茶树,用其鲜叶炒制霍山黄芽,品质极佳,于是人们采用短穗扦插方法,繁殖了3532株,建立了母本园。大化坪金鸡种成为霍山黄芽地方群体良种。

连续3年获得中国(杭州)国际茶叶博览会名茶评比金奖、2 008年北京奥运会“奥运五环茶"之一的“金鸡山"牌霍山黄芽,还有著名的霍山黄芽品牌“汉唐清茗",都以金鸡山为核心产区。

2·2金竹坪

金竹坪在霍山县太阳乡镇,位于大别山的主峰——白马尖之北坡。这里拔在650m以上,无霜期长,雨量充沛,丰富的酸性土壤非常适宜茶树生长。

“金竹坪"牌、“抱儿钟秀"牌霍山黄芽均产于此地。2 001 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在考察了这里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后,给53 · 3h㎡茶园颁发了 “有机茶生产证书"。

2·3金家湾

金家湾在霍山县诸佛庵镇,该茶区气候区域性差异及垂直性变化较大,土壤为酸性乌沙土,透气性好,利于茶树生长发育。平均气温在25 ℃以下,有利于氨基酸的合成与秤 2·4乌米尖

乌米尖在霍山县佛子岭镇。乌米尖原来是山名,顶峰 拔675m,漫射光多,土壤富含氮素和有机质。这里有新中国第一坝一一佛子岭水库,其发挥了调节气候的重要作用,云雾缭绕,水分充足,为茶树生长提供了具有优势的生态环境。

当地流行俗语:“苏家埠的麻,乌米尖的茶"。一直利用传统的手工工艺制作霍山黄芽的茶叶企业.一一安徽省霍山县乌米尖礼智黄芽贡茶有限责任公司安家于此,这也是目前霍山县唯一的一家手工霍山黄芽生产单位。

3茶人的坚持不懈努力

霍山黄芽是历史名茶,又在现代得到了恢复制作。我国著名茶人、制茶专家陈椽教授,认为山区茶农要脱贫致富,必须发展名优茶,因此他始终坚持科技兴茶,积极倡导发展名优茶。

陈椽教授不仅首先提出发展名优茶倡议,而且积极投人恢复历史名茶的生产实践,促进茶叶更新换代于是,在安徽省开发名优茶的浪潮中,霍山黄芽获得了恢复制作。

陈椽教授非常重视霍山县的名茶开发。1959年,他就带领安徽农学院茶叶系学生,在霍山县诸佛庵成功地复制了历史名茶“菊花茶咐。这并不是花茶,而是造型茶,即菊花型茶,用丝线将若干茶条捆扎在一起,冲泡时吸水舒展,犹如盛开的菊花一样。

20世纪80年代期间,陈椽教授多次委派专业人员到霍山县指导茶叶开发,自己也多次亲临现场,教导制作霍山黄芽技术,提高霍山黄芽的颜色、香气、滋味、形状等品质,并亲自审评、鉴定,使得霍山黄芽声名远扬。

历史名茶一一一霍山黄芽恢复制作以后,陈椽教授再度撰著《安徽茶经》,总结安徽茶叶科技,专门增添了“金芽黄叶的霍山黄芽"一节内容六及时将新兴发展起来的霍山黄芽写人了茶文化经典。

4其他的诸多重要因素

除了以上所述,还有其他的诸多重要因素。简略例举如下。.茶叶专家学者的研发和推广。比如吴觉农先生,曾于1954年到霍山县考查茶叶产地、生产、品质情况;又如王泽农先生,曾于1990年到霍山县为霍山黄芽写诗题词。

当地茶农与科技工作者的大力推广。比如在1972年霍山黄芽恢复制作之时,霍山县农业局茶叶技术千部胡翠成、李胜修、谢家琪和茶农詹绪纯等人,就齐心协力,一起开展恢复炒制工作。.社会名士和国际友人的大力支持。比如原林业部徐有芳部长为其题词“中国黄芽,精品之最";黄梅戏著名演员韩再芬、马兰等,在霍山县茶文化节期间献上精彩表演;荷兰莫雷先生在霍山县茶文化节上发表讲话。@政府 和其他机构组织的大力支持和有力推广。比如霍山县政府坚持“逢单办会逢双办节",举行了多种形式的茶叶会议,举办了多届霍山黄芽茶文化节;中央七套“乡村大世界"栏目也为推广霍山黄芽提供了平台。

霍山黄芽是十大名茶吗


霍山黄芽不是中国十大名茶,是中国安徽省十大名茶之一。霍山黄芽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茶多酚,维生素等营养成分,适量饮用,对人体有提神、清热、助消化、抗辐射、防衰老、降脂减肥等等保健功效,是一种非常天然的健康养生茶饮。

霍山黄芽简介:

1、霍山黄芽,产于安徽省霍山县大化坪镇大化坪、太阳乡金竹坪、金鸡山村一带,属于黄茶类。

2、霍山黄芽产区环境。安徽省霍山县大化坪镇大化坪、太阳乡金竹坪、金鸡山村等一带霍山黄芽茶叶产区,峰峦绵延,重岩叠蟑,山高、林密、地寒,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土壤疏松、土质肥沃,生态环境优越,极适茶树生长。

3、霍山黄芽品质特征。霍山黄芽成品茶外形条索匀齐,微展成朵似雀舌,色泽嫩绿,白毫满披;香气清香而持久。冲泡之后,汤色黄绿,清澈明亮,滋味鲜醇浓厚,回甘生津,是不可多得的黄茶珍品。

中国十大名茶:

1、黄山毛峰

2、洞庭碧螺春

3、蒙顶甘露

4、信阳毛尖

5、西湖龙井

6、都匀毛尖

7、庐山云雾

8、安徽瓜片

9、安溪铁观音

10、苏州茉莉花

历史名茶霍山黄芽的标准制作工艺详解


由槭作技术 霍山县农业技水推广中心程希赋

霍山黄芽属历史名茶,其制作工艺历来采用手工制作。随着名优茶的迅猛发展,手工制作不仅远远适应不了形势发展和市场需要,而且费工、费时、费燃料、产量低,经济效益很难提高。

因此,霍山黄芽的制作工艺必须以机械制作取而代之,才是根本的出路,才能使其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出来。

1995年春,我们采用衢州微型茶机厂的柴煤式名优茶机械,按照霍山黄芽的品质特征,参照该套茶机性能的有关技术参数,反复试制,终于获得成功,制出的霍山黄芽,其成茶品质大大优于手工制作,深受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喜爱。

现将霍山黄芽的机械制作技术介绍如下:

一、茶机配置

6CST微型滚筒杀青机1台;

6CLF-50型往复理条机1台;

6CHW—微型烘干机和与之相配套的金属热风炉1台。

二、技术操作规程茶鲜叶原料标准与手工制作相同。

1 ·杀青

杀青前,先将杀青机预热,当手伸进杀青机进叶口内20厘米处,有高度热烫感,此时温度为120 C 左右,即可投叶杀青。正常投叶量每50、75克,投叶速度为每分钟10次,杀青时间1 . 5、2分钟,连续杀青,连续出叶。台时产量为35、36千克鲜叶。杀青叶下机后,结合摊凉,及时拣去夹在其间的飘叶等杂质。摊凉10、巧分钟后,即可上理条机理条。杀青时必须注意火温要稳定,不能忽高忽低;投叶量不能忽多忽少;投叶速度不能忽快忽慢,这样才能保证鲜叶杀青匀透,色泽一致。

2,理条

理条前,先将理条机预热,当理条机槽内温度达到85~90℃时,即手离理条机槽面约5厘米高处有热烫感时,杀青叶方可上机理条。理条时每次投叶量为理条情况,上下翻动,促使茶叶受热均匀,快速挤滑成条。理条时间为3~5分钟,理条适度茶叶成条,松紧自然,形成雀舌。

在理条过程中,如发现槽内温度偏低时,应立即在理条槽面加盖一纸板,以迅速提高槽内温度,防止发生红变。当理条机槽内有茶汁积滞时,要及时用制作茶专用油擦拭清除,保持理条槽内光滑,有利理条。

理条叶下机后,应及时均匀地薄摊于竹扁里摊凉,摊叶厚度在2厘米左右为宜,切不可厚摊。经摊凉10~15分钟后,即可上烘干机烘干。理条机台时产量为23~25千克。

3 ·烘干(毛火、足火)

毛火(初烘):毛火时,必须先将烘f-机预热到150℃时(见烘干机温度表),理条叶方可上烘干机烘焙。烘焙时,采取高温、薄摊、快烘。烘网摊叶厚度以1,5厘米为宜,不可超过,并要摊匀,不使茶叶成堆。

烘干机投叶后,温度降到120~125℃之间为宜。烘速调至6~7分钟出茶。毛火后,茶叶干燥程度约为七成干,即手抓叶有刺手感,嫩梗折之即断。结合摊凉及时拣尽糾叶、黄片等杂质。摊凉时间3~4小时左右。足火(复烘):足火温度为85~90℃之间,采取低温、厚摊、慢烘。摊叶厚度以不超过2.5厘米为宜,烘速调到16分钟出茶。足火后,茶叶手捻成末,白毫显露,色泽润绿微黄,均匀一致,茶香浓郁清幽,松紧适度,形似雀舌。台时产量为8.5千克。

霍山黄芽机械制作技术关键在于理条,理条的好坏直接影响茶的外形。理条时间过长,芽叶收缩紧直,成为针形茶,从而失去了霍山黄芽形似雀舌,略带松泡的品质风格。

理条时间过短,条索松散,亦得不到形似雀舌的外形特征。因此,严格把住理条关,是霍山黄芽机械制作技术关键的关键。

四川大品牌茶区域“天府龙芽”斩获“世界名茶”称号


茶叶是每个人家中不可缺少的东西,茶文化也是越来越使得人们的关注,近日,四川重点川茶区域大品牌“天府龙芽”斩获“世界名茶”称号。

在首届国际(宜宾)茶业年会开幕式上,国际茶叶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Tea Committee)正式授予川茶品牌促进会天府龙芽“世界名茶”称号。这也标志着天府龙芽的品牌形象和价值在世界范围内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据了解,天府龙芽涵盖了中国传统的绿、红、黑、白、青、黄等六大茶类。该品牌由以川茶集团为会长单位的川茶品牌促进会联合四川省内30余家茶企共同打造,并在2016年的第五届国际(四川)茶博会暨天府龙芽文化节上正式发布。自该品牌问世以来,先后斩获了“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骆驼奖”、“2016年度最具影响力的川茶品牌”等多项荣誉。

作为四川省重点打造的省级茶叶区域大品牌,旨在通过打造“天府龙芽”川茶大区域品牌,最终将川茶由“原料输出”变为“品牌输出”,助推千亿川茶战略,让“天府龙芽”香飘世界。

大别山深处走出来的中国名茶——霍山黄芽


霍山黄芽与黄山、黄梅戏并称“安徽三黄",为中国名茶之一,产于安徽省霍山县。霍山,县以山为名,位于安徽省西部,主峰白马尖海拔1774m。佛子岭水库以上“霍山弧"内的东淠河上游低山河谷盆地之金竹坪、金鸡山、金山头、乌米尖(俗称三金一乌")、磨子潭、火烧岭等地,三河(太阳河、漫水河、石羊河)蜿蜒,二水(佛子岭水库、磨子潭水库)浩淼,山中有山,海拔400~800m,坡积、残积物较厚,土地肥沃,生态环境优良,为现时霍山黄芽主产区,所产茶叶品质较优,俗称“南路茶";其他产区因气候、土壤不同,产茶叫“外山茶"。霍山黄芽常年产量200万kg,产品主要销往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山东及本省合肥、淮南等地,近年还出口德国、美国。

1霍山黄芽渊源

霍山黄芽始于西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复于当今。西汉《史记》:“寿州南山(即今安徽霍山县大化坪镇金鸡山)产黄芽焉,可煮而饮,久服得仙",唐李肇《国史补》:“寿州有霍山黄芽,蕲州有蕲门团黄,而浮梁商货不在焉"。北宋.沈括(1093年)《梦溪笔谈》:“国朝六榷货务,十三山场都卖茶。霍山场卖茶53.239万斤,卖钱3559贯489",明《茶疏.产茶》:“大江以北,则称六安,然六安乃其郡名,其实产霍山县之大蜀山也"。

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霍山县志.茶考)“今天下产茶处不下数百,致贡者仅十余处,每岁上供,霍多至三百六十封,又有副封以补其乏"。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霍山县志》卷之三《贡赋志》云:“贡茶霍邑贡茶,民贡也“,卷之七《货属》云:“茶本山货属,以茶为冠。其品之最上者日银针,次曰雀舌,又次曰梅花片、兰花头、松萝春"。清.袁枚《随园食单》(1780年)列有六安银针,毛尖,梅片等茶名。

清.姚范《援鹑堂笔记》(1860年)记载:“六安茶产自霍山。第一蕊尖无汁。第二贡类,即皇尖,皇尖只取一旗一枪。第三客尖。第四细连枝。第五是白茶"。

清光绪31年(1905年)《霍山县志》云:“茶为第一,茶山环境皆有,大抵山高多雾,所产必佳。以其得天地清淑之气,悬岩石罅偶得数株,不侍人工培植,其清新绝伦,故南乡之雾迷尖、挂龙尖二山左右所产,为一邑之最",也云:“梅花片、兰花头、松萝春,则茶放叶者,统称之为小茶"。民国徐珂《可言》(1924年)云:六安茶之通行者,日毛尖,亦有旗枪之名。旗枪者,一梗一叶也。"二十世纪初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霍山黄芽茶销声匿迹,上世纪七十年代后在红改绿、红改黄的浪潮下予以挖掘继承、创新发展。

1990年霍山黄芽获商务部优质产品奖;1999年霍山黄芽获第三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一等奖;2000~2004年霍山黄芽连续五年获国际茶博览交易会名茶评比金奖;2006年霍山黄芽被国家质检总局认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7年“霍山黄芽"被列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霍山黄芽茶在第十六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名茶评比中获金奖。

2霍山黄芽制法特点

现行霍山黄芽炒制技术,分炒茶、初烘、摊放、足火、摊放、复火等过程。炒茶分生锅和熟锅,生锅杀青,熟锅做形;初烘至六成干;根据茶厂、茶农实际制茶工艺中其后续摊放时间的长短,笔者认为两种制法得出的茶类不同:

(1)黄茶制法:摊放闷黄1~2d,叶片变黄,拣去红梗老叶等杂物;再上烘至八、九成干.任其回软1~2d,最后进行一次烘焙。

(2)绿茶制法:摊凉后拣去红梗老叶等杂物;再上烘至八、九成干,任其回软后再进行足烘。

2013年5月,笔者深人霍山县茶厂、茶农户、茶叶办调查研究,绝大多数霍山黄芽茶用的是绿茶工艺,茶的品质接近于绿茶。

3霍山黄芽品质特征

该茶外形条直微展,匀齐成朵、形似雀舌、外观金黄披毫,香气清香持久,滋味鲜醇浓厚回甘,汤色黄绿清澈明亮,叶底嫩黄明亮。霍山黄芽要求鲜叶细嫩,谷雨前3巧d开采,采摘标准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总体要求幼嫩匀净。上午采下午制,下午采当晚制完。霍山黄芽品质分为特一级、特二级、一级和二级,最适宜品种为霍山金鸡种。

4核心竞争力

霍山黄芽之名古已有之,本系指茶树芽头泛黄者,前冠霍山乃产地。原系生叶烹饮,汉唐时为蒸青饼茶、团茶,宋时改为散茶,至明清形成了独特的摊黄、堆闷制茶技艺,为黄小茶。历史上霍山黄芽乃名副其实黄茶类。

当今,茶以新为奇,时间就是金钱,茶农、商贩为了赶时间、上市场、争价格、赢产值,以销定产,将霍山黄芽初烘后摊放闷黄时间逐渐缩短,黄茶的特有闷黄工序因耗时而取消,采取纯绿茶做法,生产的是绿茶“霍山黄芽",因为利于销售,而改变了制茶工艺。

我国名优绿茶太多,绿茶“霍山黄芽"无论是外观品质还是品牌知名度、美誉度都不占优势,而霍山黄芽在黄茶中应独占鳌头。生产确实是应该同消费者的需求接轨,但茶产业要想长期发展,更要坚持自己的特点,效仿不是创新,摊黄、堆闷的制茶技艺是霍山黄芽的核心竞争力。'未来需要品牌",独特的闷黄工艺是霍山黄芽的致胜法宝。因此,在采摘匀净度上、在闷黄工艺流程上、在安全卫生上、茶区生态上还要多做加法,增强霍山黄芽的核心竞争力,既要走大

众路线,又要走极品路线;既要走标准化路线,把品茶变成喝茶,又要讲究个性化的茶文化、讲品茶。在绿茶黄芽的制作中,也要提高。制作者要沉下心来,研究绿茶技术。首先要进行鲜叶摊放,摊放的时间根据天气情况可长可短,摊放到鲜叶含水量在73%左右时再杀青;杀青温度在}30℃左右,杀青时要注意做形,宜用理条机杀青,然后烘干,打足火时要低温慢烘,温度在40℃左右,时间124h左右,才能出现兰花香。要加强黄茶制作技术宣传培训,切实扭转偷工减艺之行为,走出目前尴尬困局,是当今霍山黄芽人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名茶/中国名茶的种类/名茶的鉴赏方法


浙江杭州--西湖龙井

龙井茶外形扁平挺秀,色泽绿翠,素以"色翠、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著称,驰名中外。冲泡龙井茶时取一玻璃杯,用80度左右的开水冲进杯中,只见朵朵茶芽袅袅浮起,旗枪交相辉映,好比出水芙蓉,俏嫩可人。茶汤碧绿,香气清高,滋味甘醇,实乃茶之神品。

江苏苏州--碧螺春

碧螺春的品质特点是: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清香淡雅、鲜醇甘厚、回味绵长,其汤色碧绿清澈,叶底嫩绿明亮。有"一嫩(芽叶)三鲜"(色、香、味)之称。当地茶农对碧螺春描述为:"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

品赏碧螺春是一件颇有情趣的事。品饮时,先取茶叶放入透明玻璃杯中,以少许开水浸润茶叶,待茶叶舒展开后,再将杯斟满。一时间杯中犹如雪片纷飞,只见"白云翻滚,雪花飞舞",观之赏心悦目,闻之清香袭人,端在手中,顿感其贵如珍,宛如高级工艺品,令人爱不释手。

江西婺源--婺源茗眉绿茶

婺源茗眉绿茶,素以"珍眉"著称。成茶翠绿紧结,纤纤如仕女秀眉,叶底芽壮肥厚,香气馥郁浓冽,滋味鲜爽醇厚。冲泡茗眉,清汤碧液,滋味醇和,饮者曾有"一见顿觉清爽,再饮精神更旺"的赞语。

江西上饶县--上饶白眉

上饶白眉根据采摘技术和鲜叶幼嫩程度不同,分为三个等级:银毫、毛尖、翠峰,总称白眉。上饶白眉成品外形肥壮,条索匀直,白毫特多,色泽绿润;冲泡后香气清高,滋味鲜浓。尤其是银毫,外形雪白,沏泡后芽叶在杯中雀跃,品味无穷。

江西井冈山--井冈翠绿

井冈翠绿,以其条索紧细微曲,色泽翠绿多毫,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鲜醇甘美,叶底鲜嫩完整而著称。饮口井冈茶,顿觉神清气爽,满口清香。这主要是井冈山高山云雾缭绕,溪水环山而流,雨量充沛,光照适度,土壤疏松肥沃,优越的自然条件蕴育出茶叶的优秀品质。另外,井冈翠绿在管理、采摘、制作上也均有独道之处。茶园每年都要进行"一耕四锄四施";采摘要求清明至谷雨进行;制作从茶叶分拣到制成,十多道工序,道道标准严格。所以,茶叶冲泡后,似群兰吐艳,翠绿清香。

安徽黄山--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分特级和一、二、三级,特级黄山毛峰在清明前后采制,采摘1芽1叶初展,其他级别采1芽1、2叶或1芽2、3叶芽叶。选用芽头壮实茸毛多的制高档茶。经过轻度摊放后进行高温杀青、理条炒制、烘焙而制成。特级黄山毛峰形似雀舌,白毫显露,色似象牙,鱼叶金黄。冲泡后,汤色清澈,滋味鲜浓、醇厚、甘甜,叶底嫩黄,肥壮成朵。其中"鱼叶金黄"和"色似象牙"是特级黄山毛峰外形与其他毛峰不同的两大明显特征。

品饮黄山毛峰时,以80℃左右水冲泡为宜,玻璃杯或白瓷茶杯均可,一般可续水冲泡2-3次。如用黄山泉水冲泡黄山茶,茶汤经过一夜,第二天茶碗也不会留下茶痕。

安徽太平湖--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的色、香、味、形独具一格,有"刀枪云集,龙飞凤舞"的特色。每朵茶都是两叶抱一芽,平扁挺直,不散,不翘,不曲,俗称"两刀一枪",素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之称。叶色苍绿匀润,叶脉绿中隐红,俗称"红丝线"。全身披白毫,含而不露,入杯冲泡,芽叶成朵,或悬或沉,在明澈嫩绿的茶汁之中,似乎有好些小猴子在对你搔首弄姿呢。品其味,则幽香扑鼻,醇厚爽口,回味无穷,可体会出"头泡香高,二泡味浓,三泡四泡幽香犹存"的意境,有独特的"猴韵"。

太平猴魁的鲜叶采摘特别讲究,谷雨前后,当20%芽梢长到一芽三叶初展时,即可开园。其后3~4天采一批,采到立夏停采。采摘标准为一芽三叶初展,采回的鲜叶要进行"拣尖",即折下一芽带二叶的"尖头",作为制猴魁的原料。"尖头"要求芽叶肥壮,匀齐整枝,老嫩适度,叶缘背卷,且芽尖和叶尖长度相齐,以保证成茶能形成"二叶抱一芽"的外形。采摘要在晴天进行,雨天一般不采。一般上午采、中午拣,当天制完。制造分杀青、毛烘、足烘、复焙四道工序。该茶制法不经揉捻,茶汁未出,故极耐冲泡。

安徽祁门县--祁门红茶

祁红采制工艺精细,采摘一芽二、三叶的芽叶作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发酵,使芽叶由绿色变成紫铜红色,香气透发,然后进行文火烘焙至干。红毛茶制成后,还须进行精制,精制工序复杂花工夫,经毛筛、抖筛、分筛、紧门、撩筛、切断、风选、拣剔、补火、清风、拼和、装箱而制成。

祁红的主要特点是:茶叶外形条索紧细,苗秀显毫,色泽乌润;茶叶香气清香持久,似果香又似兰花香,国际茶市上把这种香气专门叫做"祁门香";汤色红艳透明,叶底鲜红明亮。滋味醇厚,回味隽永。

祁红因其主产祁门县,且在茶叶初制时经过了一道特殊的发酵工序致使成品茶叶泡出的茶汤和茶叶的叶底均呈红色而得名。祁红既可单独泡饮,加入牛奶、糖调饮也非常可口,芳香不减。英国人最喜爱祁红,在英国伦敦市场上,祁红被列为茶中"英豪",每当祁红新茶上市,人们争相竞购,他们认为"在中国的茶香里,发现了春天的芬芳"。甚至英国的皇家贵族都以拥有祁红为自豪,并用此茶向皇后祝寿,以致祁红一度获得"群芳醉"之美誉。

安徽屯溪--屯绿

屯溪绿茶是中国传统名茶类名,简称"屯绿",有"绿色黄金"之誉,是皖南地区数县采制绿茶的统称。因黄山市辖诸县和相邻县的绿茶旧日均在屯溪茶市总经销转口,故称之为"屯溪绿茶"。屯绿以大类区分有炒青、烘青两种,其珍品有:特珍、珍眉、贡熙、秀眉、针眉等。这些茶叶虽然外形不一,汤色名异,但一经品茗,都是香气馥郁,滋味醇厚,饮后令人神驰心怡。

特点:屯绿以"叶绿、汤清、香醇、味厚"四绝闻名。特级屯绿,条索纤细匀整,色泽绿润起霜,芽峰显露,稍弯如眉,香气清高馥郁,滋味鲜浓爽口,一杯在手,香飘满座。

安徽六安--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的品质特点是,外形似瓜子形的单片,不带芽梗,自然平展,叶缘微翘,色泽宝绿,富有白霜,清香高爽,滋味鲜醇回甘,汤色清澈透亮,叶底绿嫩明亮。六安瓜片分名片和瓜片1~4级,以名片为最优。六安瓜片茶不仅可消暑解渴,而且还有极强的助消化作用和治病功效,明代闻龙在《茶笺》中称,六安茶入药最有功效,因而被视为珍品。

六安瓜片的采制方法十分独特:一是鲜叶必须长到"开面"才采摘;二是鲜叶要经过"扳片",除去芽头和茶梗,掰开嫩片、老片;三是嫩片、老片分别杀青;四是烘焙分三次进行,火温先低后高,特别是最后拉老火,炉火猛烈,火苗盈尺,抬篮走烘,一招一步节奏紧扣,实为茶叶烘焙技术中别具一格的"火功"。

湖北恩施--恩施玉露

恩施玉露茶是我国罕有的传统蒸青绿茶。该茶选用叶色浓绿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鲜叶经蒸汽杀青制作而成。其品质特点为:条索紧细、圆直,外形白毫显露,色泽苍翠润绿,形如松针,汤色清澈明亮,香气清鲜,滋味醇爽,叶底嫩绿匀整。

湖南洞庭湖--君山银针

君山产茶历史悠久,唐代就已生产、出名,因茶叶满披茸毛,底色金黄,冲泡后如黄色羽毛一样根根竖立而一度被称为"黄翎毛"。相传文成公主出嫁西藏时就曾选带了君山茶。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品尝到君山银针,十分赞许,将其列为贡茶。

君山银针属黄茶类,以色、香、味、形俱佳而著称。银针茶在茶树刚冒出一个芽头时采摘,经十几道工序制成。其成品茶芽头茁壮,长短大小均匀,内呈橙黄色,外裹一层白毫,故得雅号"金镶玉",又因茶芽外形很像一根根银针,故名君山银针。冲泡后,开始茶叶全部冲向上面,继而徐徐下沉,三起三落,浑然一体,确为茶中奇观,入口则清香沁人,齿颊留芳。

福建安溪--铁观音

鉴别铁观音是一项高深的学问,安溪著名茶师和老茶农观形闻香即可鉴别茶叶优劣,道行高者甚至能品断此茶产何地何村、几年生茶树,特点突出者还能品味出自何名茶师之手。外行人品饮铁观音可从"观形、听声、察色、闻香、品韵"入手来辨别茶叶优劣。观形:优质铁观音茶条卷曲、肥壮圆结、沉重匀整;听声:精品茶叶较一般茶叶紧结,叶身沉重,取少量茶叶放入茶壶,可闻"当当"之声,其声清脆为上,声哑者为次;察色:成品茶色泽鲜润,带砂绿色,红点鲜艳,叶表带白霜。冲泡后汤色金黄,浓艳清澈,茶叶展开后叶底肥厚明亮(铁观音茶叶特征之一叶背外曲),具绸面光泽,此为上,汤色暗红者次之;闻香:精品铁观音茶汤香气浓馥,其独特香气芬芳扑鼻,且馥郁持久,令人心醉神怡。品韵:古人有"未尝甘露味,先闻圣妙香"之妙说。细啜一口,舌根轻转,可感茶汤醇厚甘鲜;缓慢下咽,韵味无穷。以上种种,正是安溪铁观音之魅力所在。

另外铁观音的茶艺别具一格,自成一家。首先,必须严把用水,茶具,冲泡三道关。"水以石泉为佳,炉以炭火为妙,茶具以小为上"。

茶艺按其程序可分为八道:

白鹤沐浴(洗杯):用开水洗净茶具;

观音入宫(落茶):把铁观音茶放入茶具,放茶量约占茶具容量的五分;

悬壶高冲(冲茶):把滚开的水提高冲入茶壶或盖瓯,使茶叶转动;

春风拂面(刮泡沫):用壶盖或瓯盖轻轻刮去漂浮的白泡沫,使其清新洁净;

关公巡城(倒茶):把泡一、二分钟后的茶水依次巡回注入并列的茶杯里;

韩信点兵(点茶):茶水倒到少许时要一点一点均匀地滴到各茶杯里;

鉴赏汤色(看茶):观赏杯中茶水的颜色;

品啜甘霖(喝茶):乘热细啜,先嗅其香,后尝其味,边啜边嗅,浅斟细饮。饮量虽不多,但能齿颊留香,喉底回甘,心旷神怡,别有情趣。

河南信阳—信阳毛尖

唐代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把信阳列为全国八大产茶区之一;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尝遍名茶而挥毫赞道:"淮南茶,信阳第一";1915年,信阳毛尖漂洋过海,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一举夺得金奖;1959年,信阳毛尖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1990年,龙潭牌特级信阳毛尖在全国名茶评比中以"形美、色翠、香高、味浓"夺得总分第一名,荣获国家金奖。信阳毛尖不仅走俏国内,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远销日本、美国、德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信阳毛尖品质高上,外形细秀匀直,显峰苗,色泽翠绿,白毫遍布。内质汤色嫩绿、鲜亮,香气鲜嫩高爽,叶底嫩绿明亮、细嫩、匀齐。特级品展开呈一芽一叶初展。

一、干看评外形。首先,用双手捧起一把茶叶,放于鼻端,用力深深吸一下茶叶的香气。一是看是否具有熟板栗的香气;二是辨别香气的高低;三是嗅闻香气的纯正程度,凡香气高、气味正的必然是优质茶。其次,抓一把茶叶平摊于白纸上,看一下干茶的色泽、嫩度、条索、粗细。凡色泽匀整、嫩度高,条索紧实,粗细一致,碎末茶少的是上乘茶叶。

二、湿看识内质。湿看,就是开汤审评。开汤俗称泡茶或沏茶。一般先取茶叶3-5克,放入白色瓷杯中,然后冲上滚沸适度的开水200毫升左右。开汤后,应先嗅香气,接着看汤色,先尝滋味,后评叶底。(1)嗅香气。茶叶经杯中冲泡后,立即倾出茶汤,将茶杯连叶底一起,送入鼻端进行嗅香,凡闻之茶香清高纯正,使人有心旷神怡之感者,就可算得上好茶。(2)看汤色。看汤色应及时进行。一般在茶叶冲泡3-5分钟后,倾出杯中茶汤于另一碗内,在嗅香气前后立即进行。凡属上乘的茶叶,汤色以浅绿或黄绿为宜,并要求清而不浊,明亮澄澈。(3)尝滋味。滋味是靠人的味觉器官来区别的。一般认为,绿茶茶汤浓醇爽口,属上等绿茶;如果平淡涩口,多为粗老绿茶。(4)评叶底。评判茶叶经冲泡去汤后留下的叶底,看老嫩、整碎、色泽、匀杂、软硬等情况以确定质量的优次,同时还应注意有无其他掺杂。

四川雅安蒙山—蒙顶甘露

蒙顶名茶种类繁多,有甘露、黄芽、石花、玉叶长春、万春银针等。其中"甘露"在蒙顶茶中品质最佳。其品质特征是:外形美观,叶整芽全,紧卷多毫,嫩绿色润,内质香高而爽,味醇而甘,汤色黄中透绿,透明清亮,叶底匀整,嫩绿鲜亮。

贵州遵义--遵义毛峰

遵义毛峰茶的主要特点是:茶片紧细圆直,白毫显露,色泽翠绿油润,内质嫩香持久,汤色碧绿明净,滋味清醇爽口。遵义毛峰不仅品质优秀,还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条索圆直,锋苗显露,象征着中国工农红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满披白毫,银光闪闪,象征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香高持久,象征红军烈士革命情操世代流芳。

云南西双版纳--普洱茶滇红

普洱茶属黑茶类。主要产品有普洱散茶、普洱沱茶、圆茶(七子饼茶)、紧茶(长方砖形)、饼茶等。普洱茶以其优异的品质,数次获省优产品称号。

其品质特点是:芽壮叶厚,叶色黄绿间有红斑红茎叶,条形粗壮结实,白毫密布。香气高锐持久,带有云南大叶茶种特有的独特香型,滋味浓强富于刺激性;耐泡,经五六次冲泡仍有香味,汤色红浓,具独特陈香,滋味纯和回甘。

尤为称道的是,普洱茶为茶中之茶,不仅具有香气滋润、滋味醇厚等饮用价值,而且具有醒酒、清热、消食化痰、清胃生津、抑菌降脂、减肥降压等药理作用,能暖胃、解脂、养气、美容减肥、益寿延年,的确是有益健康的首选饮料。

在国外,云南普洱茶被誉为"减肥茶"、"窈窕茶"、"美容茶"、"益寿茶"等等,成为人们普遍喜爱的保健饮料。云南普洱茶蜚声中外,古往今来,均为人们所赞赏。在清代,普洱茶是云南地方向皇帝进贡的珍品。曹雪芹所著《红楼梦》中贾府也饮用普洱茶。在六十三回写宝玉生日之夜,荣府女管家林之孝家的几个管事的女人来怡红院查夜,吩咐袭人等焖些普洱茶喝。可见几百年以前,普洱茶已是官府饮用之珍品,说明普洱茶的名贵和高雅。

普洱茶中的七子饼茶很有特点。七子为多子多孙多富贵之意。有的少数民族地区,儿女亲事,非送七子饼茶不可,相传至今,在旅居东南亚一带的侨胞中,现在也很盛行这种风俗,所以,七子饼茶又名侨销圆茶、侨销七子饼茶。七子饼茶每块净重357克,每七个为一筒,每筒重2500克,主要由勐海茶厂生产。

滇红

滇红问世后,因产品"形美、色艳、香高、味浓"而博得市场赞赏。滇红工夫茶采摘1芽2、3叶的芽叶作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而制成;滇红碎茶是经萎凋、揉切、发酵、干燥而制成。工夫茶是条形茶,红碎茶是颗粒型碎茶。前者滋味醇和,后者滋味强烈富有刺激性。

滇红工夫茶和滇红碎茶外销俄罗斯、波兰等东欧各国和西欧、北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内销全国各大城市。滇红的品饮多以加糖加奶调和饮用为主,加奶后香气依然浓烈。冲泡后的滇红茶汤红艳明亮,高档滇红,茶汤与茶杯接触处常显金圈,冷却后立即出现乳凝状的冷后浑现象,冷后浑早出现者是质优的表现。滇红工夫茶中,品质最优的是"滇红特级礼茶",以1芽1叶为主制造而成,成品茶芽叶肥壮,苗锋秀丽完整,金毫显露,色泽乌黑油润,汤色红浓透明,滋味浓厚鲜爽,香气高醇持久,叶底红匀明亮。优质红碎茶外形颗粒重实、匀齐、纯净,色泽油润,内质香气甜醇,汤色红艳,滋味鲜爽浓强,叶底红匀明亮。

云南大理--云南沱茶

沱茶从面上看似圆面包,从底下看似厚壁碗,中间下凹,颇具特色。沱茶的种类,依原料不同有绿茶沱茶和黑茶沱茶之分。绿茶沱茶是以较细嫩的晒青绿毛茶为原料,经蒸压而制成;黑茶沱茶是以普洱茶为原料,经蒸压而制成。用晒青绿茶压制而成的称云南沱茶;用普洱散茶压制而成的称云南普洱沱茶。

云南沱茶主产于下关茶场,以高档大叶种青毛茶为原料加工而成。经若干工序蒸压成碗形,外径8厘米,高4.5厘米,品质最好的"特级沱茶",外形紧结端正,色泽乌润,外披白毫,香气馥郁,滋味醇厚,汤色橙黄明亮。有提神醒脑、明目清心、解渴利尿之功能,还有止腹胀、止头痛等药物疗效。

广东潮州--凤凰茶

凤凰茶品质极佳,素有"形美、色翠、香郁、味甘"四绝之特点。依品质档次分为单丛--浪菜--水仙三档,凤凰单丛茶的品质特点是:外形挺直肥硕,色泽黄褐,有天然花香,滋味浓郁、甘醇、爽口,汤色清澈,叶底青绿镶红,耐冲泡。凤凰单丛多次被评为全国名茶。

独特的潮州"工夫茶",是"潮人习尚风雅,举措高超"的象征,形成很有特色的潮州茶文化。潮州堪称为中国最讲究的地方,这与当地的凤凰山盛产名茶有很大关系。潮州人饮茶在茶具、茶叶、用水和冲泡方法上都很讲究。在潮州,不论嘉会盛宴,或是闲处逸居,乃到豆棚瓜下、担侧摊前,人们随处都可以看到一幅幅提壶擎杯长斟短酌、充满安逸情趣的风俗图画。潮州工夫茶讲究茶具器皿配备之精良和烹制之功夫。茶壶、茶杯、茶盘、茶垫、水瓶、泥炉、砂铫、榄核碳等是必备的茶具。而严格的烹制又需按泡器、纳茶、侯汤、冲点、刮沫、淋罐、洒茶等程序进行,方能得到工夫茶之"三味"。正是这些特别的器皿和烹法,使工夫茶独具韵味,扬名天下。真可谓一茶入口,甘芳润喉,通神彻窍,其乐无穷。

台湾--冻顶乌龙

冻顶乌龙属于轻度半发酵茶。冻顶为山名,乌龙为品种名。冻顶茶品质优异,在台湾茶市场上居于领先地位。其上品外观紧结弯曲,呈条索状,色泽墨绿鲜艳,并带有青蛙皮般的灰白点,干茶具有强烈的芳香;冲泡后,汤色略呈橙黄色,有明显清香,近似桂花香,茶汤入口生津富活性,落喉甘润,韵味强。叶底边缘有红边,叶中部呈淡绿色。

冻顶乌龙茶采制工艺十分讲究,鲜叶为青心乌龙等良种芽叶,经晒青、凉青、摇青、炒青、揉捻、初烘、多次反复团揉(包揉)、复烘、焙火而制成。有人形容说,喝冻顶茶的感觉很妙,愈品愈有味。

福鼎太姥绿雪芽曾与武夷山名茶齐名


福鼎市背山面海,峰峦叠翠,名胜古迹甚多。太姥山在离市区东南约45公里处,为福建十二境之一。相传轩辕黄帝时(公元前2698——2598年)有容成子在此炼丹制药,据考证,道家采阴补阳之术,出于容成。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而容成子又被尊为黄帝师,这样一位了不起的奇人异士竟曾选择了太姥山作为修身炼术之所,而且还遗留有当年所用的石井、石鼎、石臼等古迹,这就更增添了太姥山的传奇性。

又传太姥山古名才山,尧帝时有一老母在此居住,以种兰为业,为人乐善好施,深得人心,并曾将其所种绿雪芽茶作为治疗麻疹圣药,救活很多小孩,人们感恩载德,把她奉为神明,称她为太母,这座山也因此名为太母山。到汉武帝时,派遣了侍中东方朔到各地授封天下名山,于是太母山被封为天下三十六名山之首,并正式改名为太姥山,这便是太姥山的由来。

福鼎物产茶,明《长溪琐语云》云:“环长溪百里诸山皆产茶”。唐宋时,福建茶叶盛极一时。至北宋大观初年(1107年),白茶问世,1119年后,“龙团胜雪”名胜一时。“龙团胜雪”的原料据载乃将已拣熟芽只取其一缕,称为“银线水芽”,与后来太姥绿雪芽茶纯取茶芽制成类似。

《中国名茶志》载,福鼎大白茶良种可上溯至北宋咸平年间(998-1003年)。“绿雪芽”的名称何时出现,现尚无定论。明代谢肈制所写的茶诗中多处提到太姥的茶,并没有提到绿雪芽。但据《中国名茶志》所考证,明代福鼎的太姥山绿雪芽就已是名茶了,与武夷山的铁罗汉、白鸡冠、紫笋、松萝等齐名。

清代太姥山绿雪芽非常出名,由各种古籍的记载可以看出这一点。《中国名茶志》记载“清代是福建省茶叶全面发展时期,八闽各府均产茶……福宁府茶区有太姥绿雪芽、福鼎白琳……”。清代周亮工在《闽小记》中说到:“太姥山古有绿雪芽,今呼白毫,色香俱绝,而尤以鸿雪洞为最,产者性寒凉,功同犀角,为麻疹圣药,运销国外,价同金埒”,在《闽茶曲》中写道:“太姥声高绿雪芽,洞天新泛海天槎”。清郭柏苍也云:“福宁府茶区有太姥绿雪芽”。《广兴记》云“泰宁茶出郡武府,福宁州太姥山出茶,名绿雪芽”。清吴振臣在《闽游偶记》中说:“太姥山亦产,名绿云芽者最佳”。(此绿云芽当是绿雪芽的误称)。清汪懋麟诗对绿雪芽茶品质有良好的说明:贻我绿雪芽,重比南金贾,铅罂刺茶颂,香郁敌兰麝。

现今福鼎太姥山还留有相传是太姥娘娘手植的古茶树、太姥娘娘发现绿雪芽的山洞和浇灌绿雪芽的丹井。1957年在太姥山发现绿雪芽古茶树,树高6.2米,树幅5米,主干直径18厘米,最低分支离地3米,目前仍然每年发芽抽枝。相传福鼎的茶都是由此繁衍而来的,在福鼎现今还流传着太姥娘娘如何教人们种茶发家致富的传说。一百多年前,福鼎的村民从原有种植的土茶中繁育了福鼎大白和福鼎大毫,借助太姥山区独特的地理、气候、土壤条件和特殊的加工工艺不断地科学选育、适应,形成太姥山绿雪芽茶今天特有的品质。

千年历史传统名茶蒙顶黄芽今安在?


一、悠久的历史

蒙顶黄芽是我国传统名茶之一,历史可追溯到唐宋以前。据史料记载,唐宋时期四川茶叶是全国重要的生产中心,川茶产量最大,雅州蒙顶品质第一。蒙顶名茶在历史上首先出现的是“石花"。“石花"数量有限,只供帝王饮用;炒揉结合的颗子茶数量稍多,供宫廷赏赐饮用。以后相继出现的有黄芽、雀舌、谷芽等品种。

黄芽之名最早见于五代前蜀毛文锡写的《茶谱》:“又有片甲者,即是早春黄芽"、“茶有火前、火后、嫩叶、黄芽"。此前唐代的《元和郡县图志》说:“蒙山在县南十里,今每岁贡茶,为蜀之最";此后北宋范镇写的《东斋记事》又说:“蜀之产茶凡八处,雅州之蒙顶、蜀州之味江、邛州之火井、嘉州之中峰、彭州之堋口、汉州之杨村、绵州之兽犬、利州之罗村,然蒙顶为最佳也。"

以上所说贡茶、蒙顶茶究竟包括哪些品种呢?张栩为等编著的《名山茶业志》认为:“明初过上以其劳民力,罢龙团,唯采芽茶以进'。从此,蒙茶贡品,改为炒青散茶。品目有:甘露、黄芽、雀舌、芽白。"

潜心研究蒙山茶50多年的李家光先生认为:“从蒙山(茶)工艺发展来看,黄茶早于绿茶"。可以说,《新唐书》所载自唐天宝元年(742)开始人贡,名列历代贡茶榜首的蒙顶茶,就是传统黄芽。

历代文人墨客对蒙顶茶情有独钟,唐代刘禹锡说:“何况蒙山顾渚春,白泥赤印走风尘";白居易“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郑谷“蒙顶茶畦千点露,浣花笺纸一溪春';宋代文彦博“旧谱最称蒙顶味,露芽云液胜醒醐";陆游“朱栏碧瓷玉色井,自候银瓶试蒙顶";文同“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元代耶律楚材“玉杆和云舂素月,金刀带雨剪黄芽,啜罢神清淡无味,尘嚣身世便云霞";明代黎阳王“若教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

二、尊贵的品质

蒙顶黄芽的尊贵品质,源于蒙顶山茶区优越的自然环境,独特的生态条件和精湛的制作工艺。蒙顶山地处四川雅安,属暖温带潮湿气候,湿润、多雨、多雾,有“雨城"之称。人们说“云雾山中出好茶",蒙顶山漫射光丰富,利于茶树氮代谢,茶叶游离氨基酸含量高,具有最适宜产茶的气候环境,是名优茶的最适产地。

蒙顶黄芽是中国黄茶的典型代表,属微发酵茶。加工工艺复杂,一般归纳为“一杀青,两包黄,一摊放,四复炒,一烘干"。包黄,又称闷黄,是传统工艺的核心技术。通过包黄,形成黄茶特有的品质风味。

安徽农大王镇恒教授评价:“20世纪60年代,经茶叶技术干部杨天炯等研制,系统总结蒙顶黄芽、蒙顶甘露传统名茶工艺技术。蒙顶黄芽为我国黄茶类名茶,其品质特点扁平挺直、嫩黄油润、金芽披毫、甜香浓郁、黄汤明亮、味甘而醇,叶底全芽黄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