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品乌龙茶

发布时间 : 2021-01-12
品乌龙茶 御品乌龙茶 品冻顶乌龙茶

【www.cy316.com - 品乌龙茶】

乌龙茶市场近年一直走高,供不应求,因而市场上存在乌龙茶品质鱼龙混杂的现象。如何鉴别乌龙茶的品质,让你在消费中感受物有所值呢,是众茶友较为关心的问题。

凡品质上乘,有品牌、有产量的商品茶,方可称为“优质乌龙茶”。而形成优质乌龙茶的必备条件首先是优越的生态条件:

海拔高度

自古以来就有“高山出名茶”之说,经长期历史的验证,表明其有深刻的科学道理。海拔较高的茶区,一般气候温和,日照短,昼夜温差较大,云雾弥漫,雨量充沛,土壤理化性能好,腐殖质含量较高。优越的生态环境条件,有利于茶树的生长,特别有利于鲜叶中含氮化合物和某芳香物质的形成积累,氨基酸、茶氨酸含量较高,呈清香型的戊烯醇、乙烯醇形成较多,而具苦涩味较重的茶多酚含量较低。此外,海拔较高茶区,茶树纤维素合成速度较为缓慢,鲜叶的持嫩性增强,此为优质茶品质形成也奠定了基础。

当然并非所有名优乌龙茶都产于高海拔的茶区。在低海拔茶区,只要生态条件优越,能符合茶树生长发育要求特定的环境条件,同样能制出品质优异的名优乌龙茶。如武夷岩茶产地,海拔并不高,只有200~300M,但由于山中岩峰耸立,溪水萦流,岩壑常年云雾缭绕,茂密的植被和风化的岩石,为茶树土壤带来丰富的有机质和矿物元素。由于有这样独特的小环境气候与土质条件,从而为驰名中外武夷岩茶的品质形成,奠定了良好基础。

季节条件

不同采制季节对乌龙茶品质影响是极为显著的。一般春茶品质最好,秋茶次之,而夏暑茶品质最差。经过冬季的休眠期,茶树体内积累丰富的营养,在春季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有利于茶树氮代谢的进行,使鲜叶中内含物质丰富,特别是芳香物质、氨基酸、茶氨酸及水溶性成分,含量较高,而影响乌龙茶香味的花青素、酯型儿茶素等成分相对较低。所以春季乌龙茶一般香气清高,滋味浓厚甘爽,品质好。

夏暑期间,气温较高,茶树生长迅速,体内碳代谢旺盛,有利于茶多酚的积累。特别在高温条件下,茶鲜叶中酯型儿茶素、花青素及青嗅味物质增加,能形成乌龙茶良好香气的萜烯类物质及具有优雅香气的紫罗酮等明显减少。所以夏暑季节所产乌龙茶香气低淡,滋味苦涩,品质较差。

秋季天高气爽,昼夜温差大,特别有利于花果香型的芳香物质的形成与积累。如苯乙醛、苯乙醇含量增加,所以秋季所制乌龙茶,香气尤为高锐持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秋香显露”。但秋季茶鲜叶中,构成茶滋味的内含物质,明显少于春茶,因而秋季乌龙茶常表现滋味较淡薄,不耐冲泡之特点,这是其品质不如春茶的原因所在。

土壤条件

土壤是茶树赖以生存的基础,优良的土质条件,不仅影响茶树的生长,而且对茶叶的品质产生影响。根据调查,名茶之乡安溪的西坪、感德、祥华等高山茶园,土层深厚,多为山地棕壤,质地为砂质壤土,表层有机质含量较多,矿质营养丰富,pH值4.5~6.5,不仅适宜茶树生长,而且制茶品质优异。在闻名遐迩的武夷岩茶产地,茶树生长于峰峦岩壑之间,周围茂密的植被和终年清泉细流,不仅为茶树提供了优越小环境气候,而且这里的土壤多为岩石风化的暗色茶坛土,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和各种矿物元素,对岩茶优良品质的形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优良的茶树良种

优良的茶树品种是优质乌龙茶品质形成的物质基础,是其他任何农业措施所不可替代的。如闻名遐迩香味双绝的“铁观音”要用铁观音品种;具有“一早、二奇”独特品质的“黄金桂”,要用黄旦品种;香似兰花的“水仙”,来自水仙品种。可见,名优乌龙茶的品质风格无不与优良的茶树品种相联系。

高质量的鲜叶

鲜叶质量是茶叶品质的基础,只有高质量的鲜叶才能制出品质优异的乌龙茶,这已被乌龙茶产区生产者所共识。到底什么样的鲜叶才称得上高质量,应该符合以下几点要求。

采摘要标准

优质乌龙茶的品类繁多,依茶树品种、季节和制作品类不同,在采摘标准上虽小有区别,但其基本的要求是一致,即要求采摘比较成熟的茶树嫩梢。也就是说当茶树新梢形成驻芽时,采摘小至中开面3~4个叶片的嫩梢为标准,春季鲜叶持嫩性较好,以采摘中开面为主;秋季气候干燥,鲜叶持嫩性差,以采摘小开面为主。

选择晴天午青鲜叶

春季乌龙茶采制季节,常遇阴雨连绵的大气,这对优质乌龙茶品质形成会产生极大的影响。特别连续的阴雨天气,鲜叶水分多,又无法晒青,致使做青“走水消青”困难,内含物质不能正常转化,从而也就无法形成优质乌龙茶。另据研究分析发现,连续阴雨采摘的鲜叶中,绿原酸含量都明显增加,鲜叶品质变劣,是制茶香气不佳的主要原因。连续晴朗天气采摘的鲜叶,不仅绿原酸含量少,而对形成乌龙茶香气有良好作用的沉香醇及氧化物、香叶醇等单萜烯类物质增加,有利乌龙茶优良品质的形成。

在一日中,由于鲜叶采摘的时间不同。对乌龙茶品质的形成也有一定影响。

早青:上午10时以前采摘的鲜叶,大多带有露水,其制茶品质较差。

上午青:上午10时以后至中午12时以前所采鲜叶。因茶树经过一段时间的阳光照射,露水已消失,制茶品质优于早晚青。

下午青:午后12时至下午4时以前所采下鲜叶,新鲜清爽,具有诱人的清香,又有充分的晒青时间,制茶品质优异。

晚青:下午4~5时以后所采鲜叶。因鲜叶下山时间较迟,大多错过了晒青的最佳时机,不能利用阳光晒青萎凋,制茶品质也欠佳,但优于早青。总之,制优质乌龙茶,应选择连续几天晴朗天气的午青鲜叶制作。

保持鲜叶新鲜完整

优质乌龙茶对保持鲜叶完整新鲜,不受任何损伤,有极严格要求。因为,乌龙茶优异品质形成,主要是通过摇青,促进“走水”,使梗与叶脉中水溶性成分,逐步向叶细胞转移,并与叶内的有效成分结合、转化,形成更高级的香味物质。而梗叶中的水分,则由叶背气孔慢慢散失。一旦鲜叶遭受损伤,不仅影响“走水”作用的正常进行,而且鲜叶损伤部位迅速发生红变,从而影响乌龙茶正常品质的形成。

此外,鲜叶采摘离开树体后,仍具有一系列的呼吸作用、内含物质分解、释放热量、蒸发水分等异化代谢生理活动。维持离体鲜叶正常生理活动,特别是及时散发鲜叶释放的热量,对保持鲜叶新鲜度有重要作用。否则叶温升高,异化代谢加剧,不仅鲜叶新鲜度急剧下降,甚至能使鲜叶变红变馊,失去制茶价值。

因此,在鲜叶采摘、运送、贮放等一系列操作过程,不得损害鲜叶的新鲜度与完整性。在采摘与运送中应使用竹筐,杜绝以编织袋装运鲜叶。

如何选购优质乌龙茶

乌龙茶是鲜叶经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和烘干几工序制成的,兼有红茶和绿茶的品质特征,汤色金黄,香气滋味兼有绿茶的鲜浓和红茶的甘醇,叶底为绿叶红镶边。优质乌龙茶的特征——外形:铁观音茶条索壮结重实,略呈圆曲;水仙茶条索肥壮、紧结,带扭曲条形;乌龙茶条索结实肥重、卷曲。色泽:乌龙茶色泽沙绿乌润或青绿油润。香气:乌龙茶有花香。 汤色:乌龙茶汤色橙黄或金黄、清澈明亮。滋味:茶汤醇厚、鲜爽、灵活。叶底:绿叶红镶边,即叶脉和叶缘部分呈红色,其余部分呈绿色,绿处翠绿稍带黄,红处明亮。

而劣质乌龙茶的特征——外形:条索粗松、轻飘。色泽:呈乌褐色、褐色、赤色、铁色、暗红色。香气:有烟味、焦味或青草味及其它异味。汤色:汤色泛青、红暗、带浊。滋味:茶汤淡薄,甚至有苦涩味。叶底:绿处呈暗绿色,红处呈暗红色。

在具体选购可以对此一一检视。

观其外形。将干茶捧在手上对着明亮的光线检视,无论条形或球形,茶颜色应鲜活。有砂绿白霜像青蛙皮那样才好;注意是否隐存红边,红边是发酵适度的讯号;冬茶颜色翠绿,春茶则墨绿;如果茶干灰暗枯黄当然不好;而那些颗粒微小、油亮如珠,白毫绿叶犹存者,那是发酵不足的嫩芽典型的外观,这茶泡起来带青味,稍微浸泡就会苦涩伤胃。

检视干茶的同时还要注意手感,球型茶手握柔软是干燥不足;拿在手上抖动要觉得有分量,太轻者滋味淡薄,太重者易苦涩;条型包种茶,如叶尖有刺手感,是茶青太嫩或退青不足造成“积水”的现象,喝起来会苦涩。手捧干茶,埋头贴紧着闻,吸三口气,如果香气持续甚至愈来愈强劲,便是好茶;较次者则香气不足,而有青气或杂味者当然不选。

开汤冲泡。这是试茶最要紧的步骤。

茶商们试茶通常抓一大把茶叶,将茶壶塞满,这当然是商家的瞒天过海之术。买茶试茶只要一只磁杯,5g茶叶,冲150cc的开水静置5分钟。然后取一支小汤匙,拔开茶叶看汤色如何,如果浑浊,就是炒青不足;淡薄,则因嫩采和发酵不足。若炒得过火,则叶片焦黄碎裂。好的茶汤,汤色明亮浓稠,依品种及制法不同,由淡黄、蜜黄到金黄都显得鲜艳可爱。把汤匙拿起来闻,注意不要有草青味,好茶即使茶汤冷却,香气依然存在。茶汤含在嘴里,仔细分辨老板所言的“清香”是不是萎调不足的草青味,草青味是当前乌龙茶制程不够严谨所造成的,有草青味的茶,一旦增大投茶量,再稍加久浸,必然滋味苦涩,汤色变深。

总之选购茶叶的原则是少投叶,多冲水,长浸泡,这样茶叶的优缺点就会充分呈现,

cy316.cOM编辑推荐

如何鉴、品乌龙茶


乌龙茶市场近年一直走高,供不应求,因而市场上存在乌龙茶品质鱼龙混杂的现象。如何鉴别乌龙茶的品质,让你在消费中感受物有所值呢,是众茶友较为关心的问题。

凡品质上乘,有品牌、有产量的商品茶,方可称为“优质乌龙茶”。而形成优质乌龙茶的必备条件首先是优越的生态条件:

海拔高度

自古以来就有“高山出名茶”之说,经长期历史的验证,表明其有深刻的科学道理。海拔较高的茶区,一般气候温和,日照短,昼夜温差较大,云雾弥漫,雨量充沛,土壤理化性能好,腐殖质含量较高。优越的生态环境条件,有利于茶树的生长,特别有利于鲜叶中含氮化合物和某芳香物质的形成积累,氨基酸、茶氨酸含量较高,呈清香型的戊烯醇、乙烯醇形成较多,而具苦涩味较重的茶多酚含量较低。此外,海拔较高茶区,茶树纤维素合成速度较为缓慢,鲜叶的持嫩性增强,此为优质茶品质形成也奠定了基础。

当然并非所有名优乌龙茶都产于高海拔的茶区。在低海拔茶区,只要生态条件优越,能符合茶树生长发育要求特定的环境条件,同样能制出品质优异的名优乌龙茶。如武夷岩茶产地,海拔并不高,只有200~300M,但由于山中岩峰耸立,溪水萦流,岩壑常年云雾缭绕,茂密的植被和风化的岩石,为茶树土壤带来丰富的有机质和矿物元素。由于有这样独特的小环境气候与土质条件,从而为驰名中外武夷岩茶的品质形成,奠定了良好基础。

季节条件

不同采制季节对乌龙茶品质影响是极为显著的。一般春茶品质最好,秋茶次之,而夏暑茶品质最差。经过冬季的休眠期,茶树体内积累丰富的营养,在春季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有利于茶树氮代谢的进行,使鲜叶中内含物质丰富,特别是芳香物质、氨基酸、茶氨酸及水溶性成分,含量较高,而影响乌龙茶香味的花青素、酯型儿茶素等成分相对较低。所以春季乌龙茶一般香气清高,滋味浓厚甘爽,品质好。

夏暑期间,气温较高,茶树生长迅速,体内碳代谢旺盛,有利于茶多酚的积累。特别在高温条件下,茶鲜叶中酯型儿茶素、花青素及青嗅味物质增加,能形成乌龙茶良好香气的萜烯类物质及具有优雅香气的紫罗酮等明显减少。所以夏暑季节所产乌龙茶香气低淡,滋味苦涩,品质较差。

秋季天高气爽,昼夜温差大,特别有利于花果香型的芳香物质的形成与积累。如苯乙醛、苯乙醇含量增加,所以秋季所制乌龙茶,香气尤为高锐持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秋香显露”。但秋季茶鲜叶中,构成茶滋味的内含物质,明显少于春茶,因而秋季乌龙茶常表现滋味较淡薄,不耐冲泡之特点,这是其品质不如春茶的原因所在。

土壤条件

土壤是茶树赖以生存的基础,优良的土质条件,不仅影响茶树的生长,而且对茶叶的品质产生影响。根据调查,名茶之乡安溪的西坪、感德、祥华等高山茶园,土层深厚,多为山地棕壤,质地为砂质壤土,表层有机质含量较多,矿质营养丰富,pH值4.5~6.5,不仅适宜茶树生长,而且制茶品质优异。在闻名遐迩的武夷岩茶产地,茶树生长于峰峦岩壑之间,周围茂密的植被和终年清泉细流,不仅为茶树提供了优越小环境气候,而且这里的土壤多为岩石风化的暗色茶坛土,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和各种矿物元素,对岩茶优良品质的形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优良的茶树良种

优良的茶树品种是优质乌龙茶品质形成的物质基础,是其他任何农业措施所不可替代的。如闻名遐迩香味双绝的“铁观音”要用铁观音品种;具有“一早、二奇”独特品质的“黄金桂”,要用黄旦品种;香似兰花的“水仙”,来自水仙品种。可见,名优乌龙茶的品质风格无不与优良的茶树品种相联系。

高质量的鲜叶

鲜叶质量是茶叶品质的基础,只有高质量的鲜叶才能制出品质优异的乌龙茶,这已被乌龙茶产区生产者所共识。到底什么样的鲜叶才称得上高质量,应该符合以下几点要求。

采摘要标准

优质乌龙茶的品类繁多,依茶树品种、季节和制作品类不同,在采摘标准上虽小有区别,但其基本的要求是一致,即要求采摘比较成熟的茶树嫩梢。也就是说当茶树新梢形成驻芽时,采摘小至中开面3~4个叶片的嫩梢为标准,春季鲜叶持嫩性较好,以采摘中开面为主;秋季气候干燥,鲜叶持嫩性差,以采摘小开面为主。

选择晴天午青鲜叶

春季乌龙茶采制季节,常遇阴雨连绵的大气,这对优质乌龙茶品质形成会产生极大的影响。特别连续的阴雨天气,鲜叶水分多,又无法晒青,致使做青“走水消青”困难,内含物质不能正常转化,从而也就无法形成优质乌龙茶。另据研究分析发现,连续阴雨采摘的鲜叶中,绿原酸含量都明显增加,鲜叶品质变劣,是制茶香气不佳的主要原因。连续晴朗天气采摘的鲜叶,不仅绿原酸含量少,而对形成乌龙茶香气有良好作用的沉香醇及氧化物、香叶醇等单萜烯类物质增加,有利乌龙茶优良品质的形成。

在一日中,由于鲜叶采摘的时间不同。对乌龙茶品质的形成也有一定影响。

早青:上午10时以前采摘的鲜叶,大多带有露水,其制茶品质较差。

上午青:上午10时以后至中午12时以前所采鲜叶。因茶树经过一段时间的阳光照射,露水已消失,制茶品质优于早晚青。

下午青:午后12时至下午4时以前所采下鲜叶,新鲜清爽,具有诱人的清香,又有充分的晒青时间,制茶品质优异。

晚青:下午4~5时以后所采鲜叶。因鲜叶下山时间较迟,大多错过了晒青的最佳时机,不能利用阳光晒青萎凋,制茶品质也欠佳,但优于早青。总之,制优质乌龙茶,应选择连续几天晴朗天气的午青鲜叶制作。

保持鲜叶新鲜完整

优质乌龙茶对保持鲜叶完整新鲜,不受任何损伤,有极严格要求。因为,乌龙茶优异品质形成,主要是通过摇青,促进“走水”,使梗与叶脉中水溶性成分,逐步向叶细胞转移,并与叶内的有效成分结合、转化,形成更高级的香味物质。而梗叶中的水分,则由叶背气孔慢慢散失。一旦鲜叶遭受损伤,不仅影响“走水”作用的正常进行,而且鲜叶损伤部位迅速发生红变,从而影响乌龙茶正常品质的形成。

此外,鲜叶采摘离开树体后,仍具有一系列的呼吸作用、内含物质分解、释放热量、蒸发水分等异化代谢生理活动。维持离体鲜叶正常生理活动,特别是及时散发鲜叶释放的热量,对保持鲜叶新鲜度有重要作用。否则叶温升高,异化代谢加剧,不仅鲜叶新鲜度急剧下降,甚至能使鲜叶变红变馊,失去制茶价值。

因此,在鲜叶采摘、运送、贮放等一系列操作过程,不得损害鲜叶的新鲜度与完整性。在采摘与运送中应使用竹筐,杜绝以编织袋装运鲜叶。

如何选购优质乌龙茶

乌龙茶是鲜叶经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和烘干几工序制成的,兼有红茶和绿茶的品质特征,汤色金黄,香气滋味兼有绿茶的鲜浓和红茶的甘醇,叶底为绿叶红镶边。优质乌龙茶的特征——外形:铁观音茶条索壮结重实,略呈圆曲;水仙茶条索肥壮、紧结,带扭曲条形;乌龙茶条索结实肥重、卷曲。色泽:乌龙茶色泽沙绿乌润或青绿油润。香气:乌龙茶有花香。 汤色:乌龙茶汤色橙黄或金黄、清澈明亮。滋味:茶汤醇厚、鲜爽、灵活。叶底:绿叶红镶边,即叶脉和叶缘部分呈红色,其余部分呈绿色,绿处翠绿稍带黄,红处明亮。

而劣质乌龙茶的特征——外形:条索粗松、轻飘。色泽:呈乌褐色、褐色、赤色、铁色、暗红色。香气:有烟味、焦味或青草味及其它异味。汤色:汤色泛青、红暗、带浊。滋味:茶汤淡薄,甚至有苦涩味。叶底:绿处呈暗绿色,红处呈暗红色。

在具体选购可以对此一一检视。

观其外形。将干茶捧在手上对着明亮的光线检视,无论条形或球形,茶颜色应鲜活。有砂绿白霜像青蛙皮那样才好;注意是否隐存红边,红边是发酵适度的讯号;冬茶颜色翠绿,春茶则墨绿;如果茶干灰暗枯黄当然不好;而那些颗粒微小、油亮如珠,白毫绿叶犹存者,那是发酵不足的嫩芽典型的外观,这茶泡起来带青味,稍微浸泡就会苦涩伤胃。

检视干茶的同时还要注意手感,球型茶手握柔软是干燥不足;拿在手上抖动要觉得有分量,太轻者滋味淡薄,太重者易苦涩;条型包种茶,如叶尖有刺手感,是茶青太嫩或退青不足造成“积水”的现象,喝起来会苦涩。手捧干茶,埋头贴紧着闻,吸三口气,如果香气持续甚至愈来愈强劲,便是好茶;较次者则香气不足,而有青气或杂味者当然不选。

开汤冲泡。这是试茶最要紧的步骤。

茶商们试茶通常抓一大把茶叶,将茶壶塞满,这当然是商家的瞒天过海之术。买茶试茶只要一只磁杯,5g茶叶,冲150cc的开水静置5分钟。然后取一支小汤匙,拔开茶叶看汤色如何,如果浑浊,就是炒青不足;淡薄,则因嫩采和发酵不足。若炒得过火,则叶片焦黄碎裂。好的茶汤,汤色明亮浓稠,依品种及制法不同,由淡黄、蜜黄到金黄都显得鲜艳可爱。把汤匙拿起来闻,注意不要有草青味,好茶即使茶汤冷却,香气依然存在。茶汤含在嘴里,仔细分辨老板所言的“清香”是不是萎调不足的草青味,草青味是当前乌龙茶制程不够严谨所造成的,有草青味的茶,一旦增大投茶量,再稍加久浸,必然滋味苦涩,汤色变深。

总之选购茶叶的原则是少投叶,多冲水,长浸泡,这样茶叶的优缺点就会充分呈现。

福建乌龙茶有哪些?如何品饮福建乌龙茶?


福建出产的乌龙茶是我国著名的茶叶品种,乌龙茶也叫青茶,半发酵茶或者全发酵茶。乌龙茶在中国茶叶种类中,是具有独特鲜明的中国特色茶种,其品尝后齿颊留香,风味独特。福建是我国最大的乌龙茶产区。那么,福建的乌龙茶品种主要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乌龙茶

福建乌龙茶有哪些?

在福建,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群人聚在一起品评福建乌龙茶,也叫斗茶,这是从宋代一直演变流传下来的一种茶会形式。

“其实像铁观音、岩茶、永春佛手、水仙、白芽奇兰等,都属于福建乌龙茶。”专家说,福建乌龙茶是一个整体概念,表现的是福建省这个区域所产的乌龙茶。乌龙茶是中国仅有的一种特种茶叶,它根据制茶与品质特点称半发酵茶或不完全发酵茶,长期以来,商业上已习惯采用这一茶类称为乌龙茶类。乌龙茶以福建省为主,广东省的潮汕地区及台湾省生产部分地区。

其中福建乌龙茶目前年产7万吨左右,产量最大品质也较好,分为闽南、闽北两个主产区,闽南产区生产的有安溪铁观音、安溪色种、安溪乌龙等;闽北产区生产的有闽北水仙、闽北乌龙、岩水仙、岩奇种等。近年来,福建乌龙茶以其独特风味,在国内茶叶市场的发展势头强劲,消费群体结构和数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内贸易也由原闽粤日渐北移直至哈尔滨,十分走俏。不少地方开始试种乌龙茶,这也给福建乌龙茶保护带来了挑战。

如何品饮福建乌龙茶?

福建乌龙茶的感官品质特征为:外形条索为紧卷或壮实,色泽砂绿油润、乌润,洁净、匀整,内质香气花香浓郁、滋味醇厚鲜爽回甘、品种特征显,汤色橙黄或橙红,叶底软亮、匀齐、显红边。其中:

1.闽南色种的特级茶,外形:条索紧结重实、卷曲,色泽沙绿油润;内质:香气清香、滋味鲜醇甘爽、汤色金黄、清澈明亮、叶底肥厚软亮、匀整、红边显。

2.闽南铁观音的特级茶,外形:条索肥壮、圆结、重实,色泽翠绿、砂绿明;内质:香气浓郁、持久,滋味醇厚鲜爽回甘、音韵明显,汤色金黄、清澈,叶底肥厚、软亮匀齐、红边明、有余香。

3.闽北乌龙的特级茶,外形:条索壮结,色泽乌润;内质:香气清细、滋味浓醇、汤色橙红清澈,叶底柔软明亮、红点尚显。

4.闽北水仙的特级茶,外形:条索壮结、色泽乌油润;内质:香气浓郁清长、滋味鲜醇浓爽、汤色橙红清澈、叶底肥厚软亮、红边明显。

此外,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永春佛手茶这些属于福建乌龙茶的品种,也单独获得了国家质检总局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只要明确了上述基本概念,就能够基本掌握品饮福建乌龙茶的要领。

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可以使福建乌龙茶“原产地”生态效应得到充分发挥,在对外贸易方面也有着单箱出口的产品经济优势,现在福建乌龙茶地理标志产品在更大范围内获得保护,对提高福建乌龙茶的国际贸易地位意义重大。

以上就是关于福建乌龙茶的知识介绍。从上面我们知道,福建乌龙茶的茶叶品种有很多种,像铁观音、岩茶、永春佛手、水仙、白芽奇兰等,都属于福建乌龙茶。此外,福建乌龙茶根据其品质不同,有细分为很多种不同的等级,各个不同的等级之间,其价格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乌龙茶品饮


用小杯细品乌龙茶,不仅可以解渴,而且还是一 种艺术的享受。乌龙茶既具有绿茶的醇和甘突,红茶 的鲜强浓厚,又具有花茶的芬芳幽香。“绿叶红镶 边”是乌龙茶独具的特点,茶叶泡开后叶片红绿相 映,十分秀美。乌龙茶乃中国茶叶百花园中之一支奇 葩。

我国福建、广东两地人都喜欢饮乌龙茶,特别是 闽南人、广东潮汕人饮乌龙茶最为考究。由于冲泡时 颇费工夫,故而被称为饮“工夫茶”。地道的潮汕工夫 茶,所用的水需山坑石缝水,而火必以橄榄核烧取, 罐则用酥罐,并选用上等乌龙,经过科学的冲泡,才 能充分发挥出上等乌龙茶特有的色、香、味。乌龙茶 的品种很多,不同品种的乌龙茶冲泡后各有特色。例 如武夷岩茶冲泡后香气浓郁青长,滋味醇厚回甘,茶 水橙黄清澈;铁观音茶冲泡后,香气高雅如兰花,滋 味浓厚而微带蜂蜜的甜香,且十分耐泡,真可谓七泡 有余香,既有圣妙香,又有天真味;其他乌龙茶冲泡 后,也各有特色。

品饮乌龙茶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才能尝到茶 之妙味,达到艺术的享受。

首先,要选用高中档乌龙茶,如铁观音、黄金桂、 武夷水仙、潮安凤凰单枞等。

然后须备好一套专门茶具。饮乌龙茶最精致的 茶具称为“四宝”,玉书喂一般是扁形的薄瓷壶,能容 水四两;潮汕烘炉用白铁制成,小巧玲珑;孟臣罐多 出自宜兴,以紫砂壶贵为名贵,这种壶不仅造型独 特,颜色浑厚,尤以紫色最佳,而且吸水力甚好,泡出 的茶叶香味能够持久不散。茶壶用的时间越久,泡出 来的茶叶香气也越醇厚,若琛瓯是白色小瓷杯,容水 不过三、四毫升,多用景德镇等地产品。

使用乌龙茶具最为考究的是广东潮汕人。从火 炉、火炭、风扇,到茶洗、茶壶、茶杯、冲罐等等,大大 小小有近百种。当然,近代人则不会使用这么繁琐茶 具的。但从历史的观点看,这也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 文化。

茶具备好后,即开始泡茶。泡茶的水最好取上好 的山泉水,水温以二沸水(即初开者)为宜。燃料可使 用硬木炭,讲究的还有用橄榄核或干甘蔗的。

泡乌龙茶有一套传统的方法:泡茶前先用沸水 把茶壶、茶盘、茶杯等淋洗一遍,在泡饮过程中还要 不断淋洗,使茶具保持清洁和有相当的热度。然后把 茶叶按粗细分开,先放碎末填壶底,再盖上粗条,把 中小叶排在最上面,以免碎末堵塞壶内口,阻碍茶汤 顺畅流出。接着即用开水冲茶,循边缘缓缓冲入,形 成圈子,以免冲破“茶胆”。冲水时要使壶内茶叶打 滚。当水刚漫过茶叶时,立即倒掉,称之为“茶洗”,即 把茶叶表面尘污洗去,使茶之真味得以充分体现。茶 洗过后,立即冲进第二次水,水量约九成即可。盖上 壶盖后,再用沸水淋壶身,这时茶盘中的积水涨到壶 的中,这叫“内外夹攻”。一一照此办理了,茶叶的 精美真味才能浸泡出来。

泡茶的时间也很重要,一般约2―3分钟。泡的 时间太短,茶叶香味出不来,泡的时间太长,又怕泡 老了,影响茶的鲜味。

斟茶的方法也很讲究,传统的方法是:用拇、食、 中三指操作。食指轻压壶顶盖珠,中、拇二指紧夹壶 后把手。开始斟茶时,茶汤轮流注入几只杯中,每杯 先倒一半,周而复始,逐渐加至八成,使每杯茶汤气 味均匀,这叫做“关公巡城”。如壶中茶水斟完,就是 恰到好处。行茶时应先斟边缘,而后集中于杯子中 间,并将箱底最浓分均匀斟入各杯中,最后点点滴 下,此谓“韩信点兵”。这种泡法,茶汤极浓,往往是满 壶茶叶,而汤量很少,倒入只能容少量茶汤的若琛瓯 中,仅有一两口,但细细品啜,满口生香,韵味十足, 可以真正领会到茶之妙处。 冲茶、斟茶时也有讲究,有“高冲低行”之说,即: 开水冲入罐时应自高处冲下,促使茶叶散香;而斟茶 时应低行,以免失香散味。茶水一经冲入杯内,即应 乘热吸饮,此谓“喝烧茶”,稍停则色味大逊。

第二次斟茶,仍先用开水烫杯。其中也颇有学问:以中指顶住杯底,大拇指按于杯沿,放进另一盛 满开水的杯中,让其侧立,大拇指一弹动,整个杯即 飞转成花,十分好看。这样烫杯之后,才可斟茶。品饮乌龙茶也别具一格。首先,拿着茶杯从鼻端 慢慢移到嘴边,乘热闻香,再尝其味。尤其品饮武夷 岩茶和铁观音,皆有浓郁花香。闻香时不必把茶杯久 置鼻端,而是慢慢地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来回往返三四遍,顿觉阵阵茶香扑鼻而来,慢慢品饮,则茶 之香气、滋味妙不可言,达到最佳境地。

品饮乌龙茶也有三忌,一是空腹不能饮,否则就 会感到饥肠辘辘,甚至会头晕眼花,翻肚欲吐,人们 说这是“茶醉”。二是睡前不能饮,否则会使人难以入 睡。三是冷茶不能饮,乌龙茶冷后性寒,对胃不利。这 三忌对初饮乌龙茶的人尤为重要。因为乌龙茶所含 茶多酚及咖啡碱较其他茶多,这三忌是根据民间饮 茶的体会,总结出来的。

每当逢年过节之时,全家人欢聚一堂,吃过饭 后,为解肥腻,泡起乌龙茶,大家团团围坐,细细品 吸,不仅帮助消化,还可增添无穷乐趣。当今,品饮乌龙茶不仅风行于闽南和粤东潮汕一带,也流行于广州、海南以至岭南各地。许多南洋、 港澳的华侨,把喝工夫茶视为眷恋乡土的象征。小小的乌龙茶,确已起到海外游子与祖国沟通情谊的纽 带作用了。

罕见闽南乌龙茶品大观


茶为国饮,闽茶为优。有人说,福建是“茶之乡、茶之祖、茶之源、茶之韵”。提到福建茶叶,肯定绕不开的,就是闽南的乌龙茶。

闽南乌龙茶品质特征鲜明独特,香气似兰似桂自然清香,滋味醇厚甘爽,有“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之美称。而对大多数国人来说,闽南的乌龙茶就是安溪铁观音,不过,对了解福建茶叶的人来说,闽南又怎一个铁观音了得?

梅占、佛手、毛蟹、本山、黄金桂、石亭绿、白芽奇兰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里《第一》网罗闽南乌龙茶,特推出专题“还有多少闽南乌龙茶值得细品”,以飨茶客。

有人说,福建,特别是闽南是“茶之乡、茶之祖、茶之源、茶之韵”。确实,《第一》发现,仅闽南就有许许多多的乌龙茶品,大都为外人不熟悉,现趁《第一》制作闽南乌龙茶专题之际,特别向茶人作一个全方位的介绍,希望读者喜欢!

桃仁

外形:条索结实,略沉重,色泽乌绿润,砂绿细稀欠明

内质:香气高稍强,仿似桃仁味,滋味醇和稍厚,叶底椭圆形,叶面有波状,叶脉明,叶蒂阔。

附:白桃仁,色泽稍黄绿,叶张略薄,其他特征相似。

原产福建省安溪县西坪镇龙地村,已有100多年栽培史。主要分布在福建乌龙茶茶区,栽培面积较大。

乌龙

外形:条索细瘦,头尾尖,梭角身,体态轻,色泽一般为赤褐色,暗燥不油润。

内质:香气细幼清飘,似焦糖香味,部分带兰花香,滋味醇和稍鲜爽,汤色橙黄、清黄、橙红,叶底椭圆形,薄软,叶脉浮现,叶齿细钝。

乌龙茶品种繁多,各种类成茶特征也有所差异。

(1) 软枝乌龙:条索细小,轻飘,色泽乌黄绿,砂绿细小,香气清纯稍高,琏兰花香,焦糖香。

(2) 竖乌:条索结实、略沉重,香气清纯,叶底尚肥厚欠光亮。

(3) 早乌龙:条索细小,色泽黄绿,萌芽早,滋味清醇。

此外,还有红心乌龙、抽藤乌、竹叶乌、蛤壳乌、小叶乌龙、尖叶乌龙、蓝田乌龙、红骨乌龙、红心乌龙、矮脚乌龙等。乌龙是茶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据福建《安溪县志》记载:“安溪人于清雍正三年首先发明乌龙茶做法,以后传入闽北和台湾。”另据史料考证,1862年福州即设有经营乌龙茶的茶栈,1866年台湾乌龙茶开始外销。现在乌龙茶除了内销广东、福建等省外,主要出口日本、东南亚和港澳地区。慢乌龙原产福建省安溪县兰田乡,栽培史较长。主要分布在福建乌龙茶茶区,栽培面积较大。

白牡丹

外形:枝壮光亮,色泽黄绿润,带砂绿。

内质:香气高长,带牡丹花香,滋味清纯鲜爽回甘,水味长,叶底肥厚软亮,叶椭圆,叶脉主根浮现。

此外,还有西坪白牡丹、苦味白牡丹等。原产安溪湖坑,又云于1922年创制于福建省建阳县水吉乡,但较安溪水仙种迟了很久。西坪白牡丹原产福建省安溪县西坪镇福岭村,已有100多年栽培史。主要分布在安溪县及福建南部乌龙茶茶区。苦味白牡丹原产福建省安溪县西坪镇赤水村,已有180多年栽培史。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57年引种,1991年以来进行扩大繁殖。

竖种(崎种)

条索肥壮结实,枝节较长,色泽褐绿、褐黄绿、砂绿粗欠油润,香气清高,带香线味或青香味,滋味醇和略厚,鲜爽度差些,叶底椭圆。

原产福建省安溪县西坪镇梨山村,已有100多年栽培史。主要分布在福建南部、中部乌龙茶茶区,栽培面积较大。

皱面吉

条索肥壮长大,枝梗粗长、砂绿粗稀,香气高长、粗浓,带青辛味,滋味浓厚、稍鲜欠甘,叶底粗壮,叶面光滑,波状不明显,主脉肥而稍浮。肥厚圆小,叶齿密小稍钝。

原产福建省安溪县西坪镇尧阳,已有100多年栽培史。主要分布在福建乌龙茶茶区。

白毛猴

条圆结细,白心尾不很明显,色乌绿或青绿,稍油润,香气高长,带青辛味,滋味清醇尚鲜欠甘,叶底肥厚圆小,叶齿密小稍钝。

白毛猴是安溪乌龙茶的一个优良品种,产地在金谷镇金山村石竹岩。最早开发这一茶树品种的是清末金山村“长福厝”的谢驾、谢冰两兄弟。见泉州历史网。 又云原产福建省安溪县大坪乡萍州村,已有100多年栽培史。主要分布在福建乌龙茶茶区,栽培面积较大。台湾省有引种。见福建茶业协作网。

菜葱

条索结实稍沉重,叶扁阔,砂绿明显,香气清纯,如菜花叶,发酵不足带青辛味,叶底叶面尚光亮,波纹不大,叶齿粗。又叫“太葱”。

大红

条索结实稍瘦,色泽褐黄绿色,香气清纯欠高,略似兰花香,滋味醇和,水色清黄、浅黄,叶底软薄,椭圆形,少量倒卵形。

原产福建省安溪县虎邱镇罗岩,已有100多年栽培史。主要分布在福建乌龙茶茶区,栽培面积较大。

厚叶

条索尚肥壮结实,叶厚枝壮,香气高强稍粗,带兰花香,滋味醇和尚鲜爽,叶椭圆,叶面平滑,叶蒂阔,叶脉肥稍浮。

肉桂

条索细小紧结,色泽乌绿润,香气清长,微带生姜味或桂皮香,滋味醇和细长鲜爽,叶底小,椭圆形,略有波状,叶脉浮,叶齿浅。

水仙

条肥壮长大,叶梗长,枝梗长而稍肥,有棱角,略四方形,枝皮黄褐色,色泽乌绿带黄、砂绿粗亮,带三节色,香气清高细长,稍似水仙花味或棕叶味,滋味清醇略鲜爽,叶底肥厚尚软亮,叶长稍波状,叶面光亮,叶蒂阔,叶齿稀深。

雪梨(俗称毛猴)

条索结实稍瘦,芽毫显露(白心尾),枝圆、头大、尾尖,色泽乌绿,香气高长,带雪梨香味,滋味清醇鲜爽,叶底椭圆,略厚,叶齿粗深锐。有佛手也有称雪梨。

安溪白茶

芽叶生育力较强,持嫩性强,一芽三叶盛期在3月底4月初。产量较低,每亩产乌龙茶可达70kg以上。春茶一芽二叶干样含氨基酸2.7%、茶多酚29.4%、咖啡碱3.4%。制乌龙茶,香气高爽,滋味浓苦,民间常作药用。抗旱性与抗寒性强。扦插繁殖力较强,成活率较高。

原产福建省安溪县城厢镇同美村阆苑岩,相传清代已有。主要分布在安溪县。

黑旦

芽叶生育力较强,持嫩性强,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中旬。产量较高,每亩产乌龙茶可达150kg以上。制乌龙茶,品质优,条索紧结重实,色泽褐绿润,香气浓郁,滋味浓厚甘鲜。抗旱性与抗寒性强。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高。原产福建省安溪县大坪乡双美村盘山,已有60多年栽培史。在安溪县及福建南部乌龙茶茶区有较大面积栽培。

茶叶品而鉴之


中国茶有六大种类,绿茶、红茶、黑茶、白茶、黄茶,加上乌龙。要挑茶叶,不同种类的茶也有不同的标准和方法。基本当然是从色、香、味、形四个方面鉴别。

我国茶叶品种繁多,据不完全统计有500余种。目前,一般以制法为基础,结合品质特点和外形差异进行分类。有绿茶、红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等几大类。

绿茶的特点是“绿叶绿汤”。

制法经过杀青、揉捻、干燥三道工序。以龙井茶和碧螺春茶最负盛名。龙井茶产于杭州西湖的狮峰、五云山、虎跑山、龙井。茶的品质是形如雀舌,色泽翠绿,香馥浓烈,滋味鲜爽。具有“形美、色绿、香郁、味醇”四绝,是茶中极品。碧螺春茶产于江苏太湖洞庭东山碧螺峰。茶叶外形像烫过的头发一样卷曲成螺,白嫩的茸毛遍布,叶底嫩如雀舌。

红茶的特点是“红叶红汤”。

制法分为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道工序。最出名的当推产于安徽祁门县的“祁红”。它紧细秀长,汤色红艳清亮。香气似果香,又似花香。饮时入口醇和,清爽持久、回味隽厚、味中有香。英国人最爱喝祁红,称它为“群芳之最”。

黄茶的特点是“黄叶黄汤”。

制法比绿茶制法多个闷堆工序。珍品是“君山银针”,产于洞庭湖中一个叫君山的小岛。茶叶芽头茁壮,芽身金黄,紧实挺直,茸毛密盖,长短大小均匀,誉称“金镶玉”。冲泡后,香气清新,汤色浅黄,滋味甜爽,叶底透明。

黑茶

黑茶的特点是“叶色油黑或褐绿色,汤色橙黄或棕红色”。

制法主要是渥堆变色,即茶叶揉捻后,渥堆20多小时,使叶色变为油黑。

黑茶中的佼佼者是普洱茶和六堡茶。普洱茶产于云南省南部。茶性温和,具有药效,可以醒酒、消食、化痰。宋代诗人王禹曾写诗赞美了普洱茶的香味和茶形,诗曰:“香于九畹芳兰气,圆如三秋皓月轮。爱惜不赏惟恐尽,除将供养白头亲。”六堡茶产于广西苍梧县。主要销往港澳地区和南洋一带。茶的品质是:色彩黑褐有光泽,汤色红亮琥珀色,滋味醇厚,带有槟榔味和烟味。

白茶的特点是“汤色杏黄”。

制法分为萎凋、干燥两道工序。传统的白茶不揉不捻,形态自然,茸毛不脱,白毫满身。福建北部出产的“白毫银针”堪称魁首。它形如尖针,色如白银,芽肥壮、茸毛厚、富光泽。茶味香气清新,滋味醇和。有健胃提神之效,退热降火之功。

青茶,又称乌龙茶。特点是“汤色金黄”。

制法经过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干燥五道工序。

产于福建武夷山一带的武夷岩茶是乌龙茶中的上品。它外形肥壮均匀,紧结卷曲,色泽绿润带宝光,内质馥郁质隽永,胜幽兰之香。茶叶甘醇爽口,鲜滑回甘,具有特别的“岩韵”。

对于普通饮茶之人,购买茶叶时,因条件所限,一般只能观看干茶的外形和色泽,闻干香,无法现场冲泡品尝。其实若想真切地尝一下茶味,也可放几粒茶到嘴里嚼一嚼。

中国茶有六大种类,绿茶、红茶、黑茶、白茶、黄茶,加上乌龙。要挑茶叶,不同种类的茶也有不同的标准和方法。基本当然是从色、香、味、形四个方面鉴别。

我国茶叶品种繁多,据不完全统计有500余种。目前,一般以制法为基础,结合品质特点和外形差异进行分类。有绿茶、红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等几大类。

绿茶的特点是“绿叶绿汤”。

制法经过杀青、揉捻、干燥三道工序。以龙井茶和碧螺春茶最负盛名。龙井茶产于杭州西湖的狮峰、五云山、虎跑山、龙井。茶的品质是形如雀舌,色泽翠绿,香馥浓烈,滋味鲜爽。具有“形美、色绿、香郁、味醇”四绝,是茶中极品。碧螺春茶产于江苏太湖洞庭东山碧螺峰。茶叶外形像烫过的头发一样卷曲成螺,白嫩的茸毛遍布,叶底嫩如雀舌。

红茶的特点是“红叶红汤”。

制法分为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道工序。最出名的当推产于安徽祁门县的“祁红”。它紧细秀长,汤色红艳清亮。香气似果香,又似花香。饮时入口醇和,清爽持久、回味隽厚、味中有香。英国人最爱喝祁红,称它为“群芳之最”。

黄茶的特点是“黄叶黄汤”。

制法比绿茶制法多个闷堆工序。珍品是“君山银针”,产于洞庭湖中一个叫君山的小岛。茶叶芽头茁壮,芽身金黄,紧实挺直,茸毛密盖,长短大小均匀,誉称“金镶玉”。冲泡后,香气清新,汤色浅黄,滋味甜爽,叶底透明。

黑茶

黑茶的特点是“叶色油黑或褐绿色,汤色橙黄或棕红色”。

制法主要是渥堆变色,即茶叶揉捻后,渥堆20多小时,使叶色变为油黑。

黑茶中的佼佼者是普洱茶和六堡茶。普洱茶产于云南省南部。茶性温和,具有药效,可以醒酒、消食、化痰。宋代诗人王禹曾写诗赞美了普洱茶的香味和茶形,诗曰:“香于九畹芳兰气,圆如三秋皓月轮。爱惜不赏惟恐尽,除将供养白头亲。”六堡茶产于广西苍梧县。主要销往港澳地区和南洋一带。茶的品质是:色彩黑褐有光泽,汤色红亮琥珀色,滋味醇厚,带有槟榔味和烟味。

白茶的特点是“汤色杏黄”。

制法分为萎凋、干燥两道工序。传统的白茶不揉不捻,形态自然,茸毛不脱,白毫满身。福建北部出产的“白毫银针”堪称魁首。它形如尖针,色如白银,芽肥壮、茸毛厚、富光泽。茶味香气清新,滋味醇和。有健胃提神之效,退热降火之功。

青茶,又称乌龙茶。特点是“汤色金黄”。

制法经过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干燥五道工序。

产于福建武夷山一带的武夷岩茶是乌龙茶中的上品。它外形肥壮均匀,紧结卷曲,色泽绿润带宝光,内质馥郁质隽永,胜幽兰之香。茶叶甘醇爽口,鲜滑回甘,具有特别的“岩韵”。

对于普通饮茶之人,购买茶叶时,因条件所限,一般只能观看干茶的外形和色泽,闻干香,无法现场冲泡品尝。其实若想真切地尝一下茶味,也可放几粒茶到嘴里嚼一嚼。

乌龙茶如何喝


乌龙茶也称青茶,是介于绿茶(不发酵)和红茶(完全发酵)之间的一类半发酵茶叶。因 此,它具有绿茶清香的气味和红茶甘甜的口感,并且巧妙地抑制了红茶之涩和绿茶之苦。

乌龙茶制茶的工艺大致步骤可分为:晒青、晾青、摇青、揉捻、干燥和拣梗。泡好一壶乌龙茶的必要条件如下:

一、好茶好水好茶具

俗话说:“水乃茶之母,器乃茶之父”,有了好茶叶,更需好水好茶具,才能将其神韵表现淋漓尽致。水最好是纯净水或矿泉水,茶具则“宜陶景瓷”(宜兴的陶器,景德镇的瓷器)为佳。

二、壶型与茶叶投放量

根据喝茶人数选定壶型,根据茶壶的容量确定茶叶的投放量。若茶叶是紧结半球型乌龙,茶叶需占到茶壶容积的1/3—1/4;若茶叶较松散,则需占到壶的一半。

三、水温要求

由于乌龙茶包含某些特殊的芳香物质需要在高温的条件下才能完全发挥出来,所以一定要用沸水来冲泡。

四、开汤时间

闽南和台湾的乌龙茶冲泡时浸泡的时间第一泡一般是45秒左右,再次冲泡是60秒左右,之后每次冲泡时间往后稍加数10秒即可。闽北和潮州的乌龙茶开汤时间则要快得多,第一泡15秒就可以了。

五、冲泡次数

绿茶一般三次为最佳,乌龙茶则有“七泡有余香”的说法,方法得当每壶可冲泡七次以上。

市面上的乌龙茶按茶的原产地可分为闽南、闽北、广东潮州以及台湾。

闽南乌龙茶也称溪茶,代表性的名茶有铁观音、黄金桂、本山、毛蟹;闽北乌龙茶也称岩茶,主要产于福建武夷山一带,代表名茶有大红袍、肉桂、铁罗汉、水仙等;广东潮州乌龙茶则以凤凰单枞著称;台湾乌龙茶主产于台湾,因为发酵工艺的不同分为台湾乌龙和台湾包种两大类。冻顶乌龙、青心乌龙以及文山包种名气很盛,但近年来金萱、翠玉等台茶也开始流行。

乌龙茶香气浓醇而馥郁,滋味醇厚,鲜爽回甘;叶底边缘呈红褐色,中间部分为淡绿色,形成奇特的“绿叶红镶边”。但从汤色上区分,闽北茶和闽南茶有所不同:闽北乌龙茶汤色较深而闽南乌龙茶汤色清澈明亮。

特别提醒:

从严格意义上说,人参乌龙茶不属原味茶。它是一种再加工茶,以西洋参的叶子碾碎以及其他一些辅料加入茶叶中制造而成,优质的人参乌龙茶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鉴别人参乌龙茶好坏有一个简便的方法———即冲泡时茶的叶底散开越快相对来说茶质越优。市面上的人参乌龙多是陈茶所制,消费者选购时要留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