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虫害--茶树木liao尺蠖

发布时间 : 2021-01-12
老茶树 观音茶树

老茶树。

学名 Culcula panterinaria Bremer et Grey 鳞翅目,尺蛾科。别名核桃尺蠖、洋槐尺蠖、吊死鬼、小大头虫。分布北起辽宁、内蒙古,南至广东、海南、广西、台湾、云南,东邻滨海,西至陕西、甘肃,折入四川。

寄主 茶树、棉花、玉米、荞麦、梨、桃、杏、李、萝卜等。

为害特点 幼虫食叶成缺刻或孔洞,严重的把整枝叶片吃光,影响光合作用,降低质量。局部地区发生严重。长江、淮河以北密度较大。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7—3lmm,翅展54—78mm,翅体白色,头棕黄,复眼暗褐,触角雌丝状,雄短羽状。胸背有棕黄色鳞毛,中央有l浅灰色斑纹,前后翅均有不规则的灰色和橙色斑点,中室端部呈灰色不规则块状,在前后翅外线上各有1串橙色和深褐色圆斑,但隐显差异大;前翅基部有1个橙色大圆斑。雌腹部肥大,末端具棕黄色毛丛;雄腹瘦,末端鳞毛稀少。卵椭圆形,初绿渐变灰绿,近孵化前黑色,数十粒成块上覆棕黄色鳞毛。幼虫体长70mm左右,体色似树皮,体上布满灰白色颗粒小点。头部密布白色、琥珀色、褐色泡沫状突起,头顶两侧呈马鞍状突起。前胸盾前缘两侧各有l突起,气门两侧各生1个白点。服部第2—10节前缘亚背线处各有1灰白色圆斑。蛹长30—32mm,初绿色后变黑褐色,表面光滑,头顶两侧具明显齿状突起,臀棘和肛门两侧各有3块峰状突起。

生活习性 华北年生1代,浙江年生2—3代。以蛹在树冠下土缝或堰埂、梯田缝中越冬。华北5—8月羽化,成虫昼伏夜出,趋光性较强。卵产于树皮缝或石块上,每雌可产卵1000一3000粒,成虫寿命4—12天,卵期9—11天。5月下旬一10月为幼虫发生期,8月为害严重,初孵幼虫有群集性,较活泼,可吐丝下垂借风力传播。2龄后分散为害,幼虫期40天左右,一般6龄,老熟后入土多在3cm深处群集化蛹越冬。

防治方法 (1)用黑光灯诱杀成虫或清晨人工捕捉。(2)成虫羽化前结合翻树盘在茶干周围lm内挖蛹。(3)震落捕杀幼虫。(4)药剂防治 各代幼虫孵化盛期,特别是第l代幼虫孵化期喷90%敌百虫800一10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l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2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800倍液、50%辛敌乳油1500—2000倍液、30%氧乐氰乳油2000—3000倍液、5%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10%天王星乳油6000一8000倍液、20%速灭杀丁乳油3000一4000倍液以及其他多种菊酯类杀虫剂,均可收较好效果。一般第一次施药在茶发芽初期,第二次在茶芽伸长3—5cm时为宜。必要时可选用甲氨硷、速灭畏、百硷1号、功夫等杀虫剂加入等量消抗液,防效可明显提高。3龄前用药防治方法参见茶尺蠖。

cy316.cOM编辑推荐

茶树虫害--茶树云尺蠖


学名 Buzura thibetaria Oberthur 鳞翅目,尺蠖蛾科。别名桐尺蠖,大尺蠖。俗称卡步虫、寸子虫等。分布在西南茶区。

寄主 茶树、油茶、油桐、刺槐、梨、杨梅、大豆、玉米等60多种植物。

为害特点 幼虫食叶成缺刻或孔洞,严重时叶片全被吃光,余留主脉,严重影响茶叶生产。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8—23mm,翅展70mm左右,雄蛾略小。头顶白色,颜面黄色,复眼灰褐色,触角黑色,雌蛾丝状,雄蛾短栉齿状。体白色,被有少许黄褐色鳞毛。翅白色,前翅外横线和内横线为黑色波状纹,亚外缘线区、中线区、亚基线区鳞毛黄褐色,翅基肩角处具2个黑点,前缘中部有一黑色肾状纹,中央灰白色。后翅仅外横线黑色,亚外缘线区鳞毛黄褐色,翅中部具一黑色环状纹,中央灰白色,后缘中部生一黑斑。雌虫腹部有黑色环纹6圈,雄为7圈,腹未有黄色毛丛。卵绿色,球形。幼虫末龄幼虫体长45—65mm。初孵幼虫黑色,背线灰白色,长大后体色多变。头顶中央有似三角形的黑褐色下陷斑纹,两侧呈牛角状突出。前胸背面两侧各有角状突起1个。腹面黑色,腹部第八节背面无微突。蛹长21—25mm,黑褐色。

生活习性 贵州年生2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翌年4—5月下旬成虫羽化后产卵,一代幼虫于5月上旬始发,7月中旬成虫羽化产卵,7月下旬二代幼虫开始发生。卵期11—15天,幼虫期38天,蛹期10天。成虫有趋光性。雌雄蛾羽化后在茶蓬蓬面或树干基部交配,上午9时露水稍干后产卵,卵喜产在高大乔木皮层或墙缝里,个别产在茶丛内枯叶上,每雌产卵1300一1600粒,卵块上具黄色毛状物。幼虫能吐丝下垂,借风力吹散,低龄时多聚集在茶丛蓬面上.取食叶片表皮,有的咬成小孔洞。3龄后开始为害叶缘成缺刻,4龄后早晨或傍晚大量取食,老熟后在茶树下土中化蛹。主要天敌有茧蜂、蝽象、白僵菌、鸟类等。

防治方法 (1)深翻灭蛹。方法参见茶尺蠖。(2)人工防治 ①在发生严重的茶园于各代蛹期进行人工挖蛹。⑧根据成虫多栖息于高大树木或建筑物上及受惊后有落地假死习性,在各代成虫期于清晨进行人工扑打,也是防治该尺蠖的重要措施;②卵多集中产在高大树木的树皮缝隙间,可在成虫盛发期后,人工刮除卵块。(3)掌握在孵化盛末期对茶园附近高大树木及其周围的茶丛进行喷药防治,药剂种类参考茶尺蠖,但浓度须适当提高。(4)灯光诱蛾于成虫发生盛期每晚点灯诱杀成虫。(5)提倡施用油桐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每km2 用多角体2500亿,对水140L,于第一代幼虫1—2龄高峰期喷雾(相当于1.4×10 8 多角体/ml),当代幼虫死亡率80%,持效3年以上。

茶树虫害--茶树茶尺蠖


学名 Ectropis obliqua hypulina Wehrli 鳞翅目,尺蛾科。异名E.obliqua Warren、Boarmia obliqua hypulina。俗名拱拱虫、拱背虫、吊丝虫。分布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广东、福建等省。

寄主 茶、大豆、豇豆、芝麻、向日葵、辣蓼等。

为害特点 幼虫咬食叶片成弧形缺刻,严重发生的叶片全部被吃光,仅留秃枝,致树势衰弱,耐寒力差,易受冻害。7—9月夏秋茶期间受害重。该虫是我国茶树主要害虫之一。由于此虫发生代数多,繁殖快,蔓延迅速,很易暴发成灾。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9一12mm,翅展20—30mm,雄蛾较小。头部小,复眼黑色近球形,触角丝状,灰褐色。全体灰白色,头胸背面厚被鳞片和绒毛,翅面疏被黑褐色鳞片,前翅具黑褐色鳞片组成的内横线、外横线、亚外缘线、外缘线各一条,弯曲成波状纹,外缘线色稍深,沿外缘具黑色小点7个。外缘及后缘有灰白色缘毛;后翅稍短,外缘生有5个黑点,缘毛灰白色。足灰白色,杂有黑色鳞片,中足胫节末端、后足中央及末端各生距一对。体形大小及体色随季节不同而异,秋季发生体形大且体色较深;翅面波纹明显。卵长1mm,椭圆形。初绿色,后变灰褐色,孵化前为黑色。常数十粒至百余粒成堆,上覆白色絮状物。幼虫末龄幼虫体长26—30mm,体圆筒形,头部褐色。初孵幼虫黑色,体长1.5mm,头大,胸腹部各节均具白纵线及环列白色小点。1龄幼虫后期体褐色,白点白线逐渐消失;2龄幼虫体长4—6mm,体黑褐色,白点白线消失,腹部第一节背面具2个不明显的黑点,第二节背面生2个较明显的深褐色斑纹;3龄幼虫体长7—9mm,茶褐色,腹部第一节背面的黑点明显,第二节背面有一黑纹呈“人”字形,第八节背面亦有不明显的倒“人”字形黑纹;4龄幼虫体长13一l 6mm,浅茶褐色,腹部2—4节背面具不明显的灰黑色“回”形斑纹,第六节两侧生两个不明显的黑纹,第八节背面倒“人”字形斑纹明显,并有小突起一对;5龄幼虫体长18—22mm,灰色,体背斑纹与4龄幼虫相近,但较4龄幼虫明显。蛹长10一14mm,长椭圆形,雄蛹较小。赭褐色,头部色较暗。触角与翅芽达腹部第4节,第五腹节前缘两侧各具眼状斑一个,臀棘近三角形,雄蛹臀棘末端具一分叉的短刺。

生活习性 浙江年生6—7代,安徽、江苏5—6代,以蛹在树冠下表土内越冬。翌年3月上、中旬成虫羽化产卵,4月初第一代幼虫始发,为害春茶。第二代幼虫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发生,以后约每隔一月发生1代,10月后以老熟幼虫陆续入土化蛹越冬。越冬蛹羽化进度不一,发生代数多、不整齐,除一、二代尚可分清后各世代重叠。各世代生活历期因气候不同而异。浙江杭州一代均温18℃约56天,二代均温21℃约4l天,三代均温26℃约34天,四、五代均温28℃约30天,越冬代长达6个月。成虫多于黄昏至天亮前羽化,白天平展四翅,静息于茶丛中,受惊后迅速飞走。傍晚开始活动,雌虫飞翔力弱,雄虫活泼,飞翔力较强,具趋光性。成虫羽化后当日或次日前半夜交尾,翌日黄昏开始产卵,晚上8—12时产卵最多。卵成堆产在茶树枝干裂缝、土缝、土面落叶或枝叶间,上覆有白色絮状物。一般每雌每天产卵一次,一生产卵2—4次,多为2次。产卵量300余粒,多者700余粒。正常情况下卵能全部产出,若产卵时受惊则停止产卵,腹内遗卵并提早死亡。未经交尾的雌蛾亦能产卵,但不能孵化。成虫产卵后2—3天死亡。均温10℃左右成虫寿命8一lo天,l 9℃6—7天,24—27℃时3—5天,均温高于27℃时对成虫生育不利,不产卵或迅速死亡。卵孵化整齐,孵化率高,均温ll℃卵期23天,均温20℃卵期lo天,均温24—28℃时仅6—7天。初孵幼虫经半日后停息在嫩叶上取食。l龄幼虫仅咬食芽叶上表皮和叶肉,致叶面成褐色点状凹斑;2龄则从嫩叶边缘向里咬食形成缺刻;3龄后食量大增,往往连叶脉、叶柄一并食尽,3—5龄幼虫每头平均取食叶面积62.6cm2。幼虫畏阳光,晴天—日间多躲在叶背或茶丛荫蔽处,以尾足攀着枝干,体躯离枝,形似一枯枝,清晨、黄昏取食最盛。受惊动后可吐丝下垂。幼虫4—5龄,一、二代均为4龄,三代起4、5龄都有,三代5龄虫占78%,四代占52%,五代占42%,6代占30%。每次蜕皮前后均有l一2天不食不动的静息过程。各代幼虫历期除越冬代和第一代历期分别为30天和24天外,一般为13—19天。历期长短与气温关系密切,均温12℃约24天,26℃为19天,29℃时约13天。幼虫老熟后吐丝下垂至茶丛树冠下表土中化蛹,化蛹前先筑一土室,经1—2天化蛹,入土深度一般在1—2cm,越冬蛹约2—4cm。入土部位多在离根基33cm半径范围内5cm深度居多,越冬蛹则多在茶树的向阳面。蛹期除第一代为13天外,2—5代均为6—7天,越冬蛹长达5个月以上。 该尺蠖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大,其猖獗发生常有间隙现象,气候和天敌对其影响较大。冬季若特别寒冷则越冬蛹死亡率高,翌年虫口基数减少,发生较轻。一般阴雨连绵的气候有利该虫发生,为害重。相对湿度在80一90%时有利卵的孵化,如气候干旱,相对湿度低于75%卵的孵化和成虫羽化率降低。避风向阳及小气候较温暖的阳坡茶园,一代茶尺焕发生早且重。平地茶园常较高的茶园发生重。砂质壤土较粘重板结土和砾质砂土发生严重。天敌主要有茶尺蠖绒茧蜂、单白绵绒茧蜂。

防治方法 (1)选用抗虫品种 如茴香茶抗茶尺蠖。(2)秋冬季深耕施基肥进行灭蛹,清除树冠下表土中的蛹,减少虫源。(3)放鸡啄虫。(4)利用幼虫受惊后吐丝下垂习性人工捕杀。(5)药剂防治 该虫1、2代发生较整齐,3代有世代重叠现象,生产上消灭3代前的茶尺蠖,对控制全年为害具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重视7、8月防治。发生期喷洒50%辛硫磷乳油或50%杀螟松乳油、90%晶体敌百虫、50%二溴磷乳油l000倍液或50%杀螟腈、98%巴丹可湿粉1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000一l500倍液、2.5%溴氰菊酯或10%二氯苯醚菊酯、35%赛丹乳油2000—3000倍液、10%天王星乳油5000倍液、25%辛*甲,氰乳油2000一3000倍液。该虫喜在清晨和傍晚取食,最好安排在4—9时及15—20时喷洒效果好。(5)对1、2、5、6代茶尺蠖,提倡施用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进行生物防治。

茶树虫害--茶树油桐尺蠖


学名 Buzura suppressaria Guenee 鳞翅目,尺蠖蛾科。别名大尺蠖、量尺虫、油桐尺蛾、柴棍虫、卡步虫等。分布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广东、广西、福建等省。 寄主 茶、油桐、小核桃、柿、杨梅、梨、漆树等。 为害特点 幼虫食叶成缺刻或孔洞,严重的把叶片吃光,致上部枝梢枯死,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

形态特征 成虫雌成虫体长24—25mm,翅展67—76mm。触角丝状。体翅灰白色,密布灰黑色小点。翅基线、中横线和亚外缘线系不规则的黄褐色波状横纹,翅外缘波浪状,具黄褐色缘毛。足黄白色。腹部末端具黄色茸毛。雄蛾体长19—23mm,翅展50—61mm。触角羽毛状,黄褐色。翅基线、亚外缘线灰黑色,腹末尖细。其他特征同雌蛾。卵长0.7一0.8mm,椭圆形,蓝绿色,孵化前变黑色。常数百至千余粒聚集成堆,上覆黄色茸毛。幼虫末龄幼虫体长56—65mm。初孵幼虫长2mm,灰褐色,背线、气门线白色。体色随环境变化,有深褐、灰绿、青绿色。头密布棕色颗粒状小点,头顶中央凹陷,两侧具角状突起。前胸背面生突起2个,腹面灰绿

色,别于云尺蠖。腹部第八节背面微突,胸腹部各节均具颗粒状小点,气门紫红色。蛹长19—27mm,圆锥形。头顶有一对黑褐色小突起,翅芽达第四腹节后缘。臀棘明显,基部膨大,凹凸不平,端部针状。

生活习性 安徽、湖南年生2代,广东3—4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翌年4月成虫羽化产卵。一代成虫发生期与早春气温关系很大,温度高始蛾期早。湖南长沙一代成虫寿命6.5天,二代5天;卵期一代15.4天,二代9天;幼虫期一代33.6天,二代35.1天;蛹期一代36天,越冬蛹期195天。广东荚德成虫寿命3—6天,卵期8一17天,幼虫期23—54天,非越冬蛹14天左右。成虫多在晚上羽化,白天栖息在茶园周围高大树木

的主干上或建筑物的墙壁上,受惊后落地假死不动或做短距离飞行,有趋光性。成虫羽化后当夜即交尾,翌日晚上开始产卵,卵多产在茶园周围高大树木主干的缝隙中或茶丛枝叶间。每雌产卵2000余粒,最多3700余粒,分3—4次产完。卵孵化率98%以上。幼虫孵化后向树木上部爬行,后吐丝下垂,借风飘荡分散。幼虫共6—7龄。喜在傍晚或清晨取食,低龄幼虫仅取食嫩叶和成叶的上表皮或叶肉,使叶片呈红褐色焦斑,3龄后从叶尖或叶缘向内咬食成缺刻,4龄后食量大增,每头老熟幼虫每天食量达60一70cm2的叶面积。3龄后幼虫畏强光,中午阳光强时常躲在茶丛枝叶间。老熟后入土3—5cm在距根基30cm半径内筑土室化蛹。天敌有黑卵蜂、寄生蝇等。

防治方法 (1)深翻灭蛹。方法参见茶尺蠖。(2)人工防治 ①在发生严重的茶园于各代蛹期进行人工挖蛹。⑧根据成虫多栖息于高大树木或建筑物上及受惊后有落地假死习性,在各代成虫期于清晨进行人工扑打,也是防治该尺蠖的重要措施;②卵多集中产在高大树木的树皮缝隙间,可在成虫盛发期后,人工刮除卵块。(3)掌握在孵化盛末期对茶园附近高大树木及其周围的茶丛进行喷药防治,药剂种类参考茶尺蠖,但浓度须适当提高。(4)灯光诱蛾于成虫发生盛期每晚点灯诱杀成虫。(5)提倡施用油桐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每km2 用多角体2500亿,对水140L,于第一代幼虫1—2龄高峰期喷雾(相当于1.4×10 8 多角体/ml),当代幼虫死亡率80%,持效3年以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