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首届茶艺职业技能竞赛完美落幕

发布时间 : 2021-02-01
安徽绿茶 安徽的红茶 湖南省黑茶

【www.cy316.com - 安徽绿茶】

资讯:9月28日,伴随着阵阵悠扬的古乐,由安徽省茶业学会和安徽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联合举办的“天方杯”首届安徽省茶艺职业技能竞赛在天方秋浦书院落下帷幕,并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

全国政协常委、安徽省政协副主席、安农大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夏涛,原安徽省农业厅厅长、徽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郑之宽,安徽省茶叶行业协会会长、安徽茶叶进出口公司董事长顾公新出席本次颁奖盛典并为获奖选手颁奖。

“此次茶艺大赛的圆满举办让我们领略了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让我们看到了我省茶文化的特色与内涵。”颁奖典礼上,夏涛表示,安徽是产茶大省,茶文化历史悠久,但茶艺与其他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欠缺之处,而此次比赛意在提高省内茶艺从业人士的技能水平,展示我省茶文化的风采,促进我省茶产业的健康发展,助推我省茶叶品牌走出安徽、走向世界。

在颁奖盛典中,最激动人心的莫过于获奖选手一一上台接受荣誉。经过国内知名茶艺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最终评定,罗校荣膺个人赛特等奖,魏洋、强雅静荣获茶席设计赛金奖,谢裕大茶艺表演队荣获团体赛金奖。

作为本次活动的独家冠名单位,安徽天方茶业有限公司大展风采。颁奖典礼上,由天方茶艺表演队带来的“茶熏冥想”以静坐冥想的独特创意和自然和谐的养生理念充分展现了中国茶文化的精髓与魅力,赢得现场领导和嘉宾的高度赞赏,并荣获本次大赛“特别表演奖”。

“中国茶艺,是茶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种生活艺术,本次茶艺竞赛充分契合天方对茶文化尊重、弘扬的理念。”一直以来,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天方茶业集团董事长郑孝和对茶文化十分重视,并于今年3月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大会上,提交《关于申报“中国茶艺”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议》的提案,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此次郑孝和对“首届安徽省茶艺职业技能竞赛”给予全程支持,再次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国茶艺”。

“天方杯”首届安徽省茶艺职业技能竞赛的成功举办,既检验了我省茶艺人才队伍建设的成果,又能推荐我省优秀人才参加全国赛事,在国内外同行面前展示我省茶文化底蕴,提升徽茶品质、品牌形象,对促进安徽“茶、旅、文”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

更多关于普洱茶行情资讯请访问

cY316.com延伸阅读

紫砂壶搭配普洱茶,完美


紫砂壶泡茶的好处是不夺茶香气又无熟汤气,壶壁吸附茶气,日久使用空壶里注入沸水也有茶香。壶质影响泡茶的效果,这里所指的壶质主要是指密度而言,密度高的壶,泡起茶来,香味比较清扬,密度低的壶,泡起茶来,香味比较低沉。

紫砂壶泡茶,如果所泡的茶的风格是属于比较清扬的,如绿茶、清茶、香片、白毫鸟龙、红茶,那就用密度较高的壶来泡,如瓷壶。如果所泡的茶的风格是属于比较低沉的,如铁观音、水仙、佛手、普洱(后发酵茶类),那就用密度较低的壶来泡,如陶壶。

紫砂壶里外都不施釉,保持微小的气孔,透气性能好,但又不透水,并具有较强的吸附力,这是一般茶壶所不能比拟的。它能稍微延缓茶水的霉败变馊,所谓“盛夏越宿不馊”,道理就在这里。紫砂壶泡茶,保温时间长由于壶壁内部存在者许多小气泡,气泡里友充满着不流动的空气,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故紫砂壶有较好的保温性能。

紫砂壶之所以能泡出一壶上好的普洱茶,总结原因在于:

1、紫砂是多孔性材质,气孔微细,密度高。用紫砂壶沏茶,不失原味,且香不涣散,得茶之真香真味。

2、紫砂壶透气性能好,使用其泡茶不易变味,暑天越宿不馊。久置不用,也不会有宿杂气,只要用时先满贮沸水,立刻倾出,再浸入冷水中冲洗,元气即可恢复,泡茶仍得原味。

3、紫砂壶冷热急变性能好,寒冬腊月,壶内注入沸水,绝对不会因温度突变而胀裂。同时砂质传热缓慢,不易烫手。

4、紫砂使用越久,壶身色泽越发光亮照人,气韵温雅。紫砂壶长久使用,器身会因抚摸擦拭,变得越发光润可爱,所以闻龙在《茶笺》中说:”摩掌宝爱,不啻掌珠。用之既久,外类紫玉,内如碧云。“《阳羡茗壶系》说:“壶经久用,涤拭口加,自发暗然之光,入可见鉴。”

普洱茶冲泡技能之“透闷”泡法


“透”和“闷”,是普洱茶的两种冲泡技巧。“透”指冲泡过程中,不加“盖”(如杯盖、壶盖等等),快速降温,使茶香自然而缓慢挥发;“闷”是冲泡过程中,加“盖”(如杯盖、壶盖等等),通过保持相对温度,发展茶品香气。

冲泡普洱茶时,如何掌握“透”、“闷”技法,应视普洱茶的原料嫩度状况而定。一般来说,“嫩茶以透为主,多透少闷;老茶以闷为主,多闷少透”。

幼嫩的芽叶容易“闷熟”,过“闷”会使香气不易显露,水味重,故浸泡时,应“多透少闷”,以“透”为主;粗老原料,细胞壁质地厚实硬脆,“粗老味”重,以高温和闷透结合的浸泡方法,能获得甘而醇的品质风格。“高温”闷泡,逼出“粗老气”,“透”则释放“粗老味”,勿使其残留茶叶之中,使茶叶滋味甘甜醇和不滞钝。

“嫩茶以透为主,多透少闷;老茶以闷为主,多闷少透”原则,不仅仅指普洱茶冲泡技法的“透”与“闷”,也是选择茶具时应注意的,茶具的“透气性”强弱、“散热性”好坏对“茶味”的影响很大。透气性好、散热快的茶具(如盖碗、紫砂薄胎壶、玻璃茶具等),适宜冲沏嫩度较高的普洱茶;反之,质地厚实、壁厚密度大、散热慢、容水多的茶具(如紫砂厚壁壶、瓷器、石器、容水量多的大壶),适宜冲沏原料较粗老的中低档普洱茶。

文人茶道艺与道的完美结合


在唐代繁华的社会里,物欲横流,很多人追求一种奢华的物质生活,“物精极、衣精极、屋精极”是他们的生活目标。人们相互争斗和倾辄。社会流行着奢侈和虚夸之风。当时有正义感的文人士大夫们,对这种奢华之风非常不屑,他们常聚在一起品茶、探讨茶艺、博古论今无所不谈。

茶道创始人陆羽(唐朝)著有《茶经》一书,陆羽用自己的一生从事茶文化的研究,他对茶叶的栽培与摘采;茶具、茶器的制作;烹茶时水源的选择;烹茶、酌茶时身体的动作进行了规范和总结,并赋予茶道一种特殊的文化内函,即饮茶、赋茶、以茶示俭、以茶示廉,与文人茶道的精神是极为吻合的。

文人茶道在陆羽茶道的基础上溶入了琴、棋、书、画,它更注重一种文化氛围和情趣,注重一种人文精神,提倡节俭、淡泊、宁静的人生。茶人在饮茶、制茶、烹茶、点茶时的身体语言和规范动作中,在特定的环境气氛中,享受着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之美:没有躁杂的喧哗、没有人世的纷争,只有鸟语花香、溪水、流云和悠扬的古琴声,茶人的精神得到一种升华。它充分的反映了文人士大夫们希望社会少一些争戈,多一些宁静;少一些虚华,多一些真诚。茶具的朴实也说明了茶人们反对追求奢华的风气,希望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可以说“文人茶道”是一种“艺”(制茶、烹茶、品茶之术)和“道”(精神)的完美结合。光有“艺”只能说有形而无神,光有“道”只能说有神而无形。所以说,没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良好品德的人是无法溶入到茶道所提倡的精神之中的。

茶道被文人视为一种陶冶心性、体悟人生、抒发情感的风雅之事,有独酌自饮的清幽,也有集会联谊的雅趣。

掌握这些藏茶技能,轻松跨过藏茶误区(一)


在各大山头茶“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不断炒作中,2019年的春茶终于要来和各位茶友们见面了。这也意味着,一年一度的藏茶季即将来临。

茶友们都喜欢收藏头春普洱茶,尤其是名山头的好茶更是茶友们虎视眈眈的对象。所以混迹茶圈多年的茶友早就知晓“好茶少,下手早”的拿茶真理,也有自己的拿茶渠道和收藏经验。

但对新茶友来说,由于初次涉水普洱茶行业,对普洱茶行情还不太了解,再加上收藏经验不丰富,难免会出现藏茶误区。

所以,今天我们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新手藏茶时需要具备那些藏茶的知识技能,才能完美避开藏茶误区。

①收藏有风险,忌盲目跟风

初次涉水普洱茶行业的新茶友共分为三个群体,第一个群体因为自己喜欢喝才收藏;第二个群体将收藏普洱茶作为主要的投资升值手段;第三个群体兼具第一群体和第二群体的所有特征,他们既喜欢喝又顺便存储期待普洱茶升值。

但无论是那种类型的新茶友,在收藏普洱茶时也不能忘记以下三点:

首先,投资有风险,所以我们必须理性的看待普洱茶的投资升值情况,不可过于盲目。

其次,新茶友要想选购乃至收藏普洱茶,需要具备相应的品茶功力和普洱茶知识,因为一旦收藏的普洱茶是劣质茶,那么就算再收藏个三五十年,普洱茶的储存价值依旧很难得到提升。

最后,新茶友必须了解与普洱茶相关的保存知识,如果因为保存不当导致的前功尽弃,也实在可惜。

②看重名山头普洱茶,更要看重价格

近几年来,随着古树茶概念的提起,老班章、冰岛、麻黑、昔归、薄荷塘等名山头古树普洱茶成为新老茶友们都喜欢并追寻的普洱茶产品。

而且这些茶品所在地气候的独特性和海拔及土质因素的特殊性,造就了“千山千味”的普洱茶产品,更是成为茶友们喜爱的名山头产品。

许多茶客寻遍整个普洱茶市场,也想分得一杯羹,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些名山头普洱茶的价格是真的很贵。

正所谓“物依稀为贵”,山头古树茶的口感滋味的确优异,但其超低的产量和不菲的价格也是我们在买茶过程中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

总体来说,我们买茶、饮茶以至于存茶,是在自身经济状况良好的前提下进行的交易活动,目的是为了推动自身生活品质的提高。如果茶友们过度追捧存储名山头普洱茶,而枉顾自身实际的经济水平,那岂不是买椟还珠,舍本逐末了吗?

所以,追求名山头普洱茶无可厚非,但我们建议茶友们要在自身经济实力允许的情况下追求。

茶香怎么辨识?如何学会这一技能?


我们如何学会辨识茶是什么香味呢?

一些饮茶者说,他们不喜欢泡茶者在奉茶时就说“这款茶有野姜花香,你闻闻,野姜花香多野。这茶味道清甜很稠,你喝喝,喉咙都被粘住了。”

迫使饮茶者按图索骥奔野姜花香去了,即使有饮茶者连野姜花也没见过,不曾体验过野姜花的香气是怎么一回事,也不得不顺着去附和野姜花香,然后还要忙着去感受喉咙是否被什么东西粘住了。

诸如此类,饮茶者其实被限制了欣赏茶汤香味的范围,要是喝不出野姜花香还换来全席嘲笑,批评他喝不懂此茶。品饮者大多只好忍声吞气、囫囵吞枣结束品茶的过程。即便有些茶客品出了野姜花香,但是他认知的野姜花也会因产地品种等不同而有差异。显然香味是不宜划一的,欣赏茶汤如一味,则茶味必然遭到简化,品茶者的嗅、尝功夫恐怕也必趋向笼统。

要强化对香味的辨识,需亲身多喝多比较,而且必须没有偏见,不带任何情绪。

中国的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故此相对容易获得各地特色茶如:普洱、寿眉、茉莉花茶、绿茶、单丛、六堡、佛手、铁观音、水仙、奇兰、铁罗汉、千里香等,这样自然形成一个允许频繁改换频道的嘴巴,身体就会从容地储藏着这些所有茶香味的信息;

同一个茶不同焙火程度、同一个茶不同年份、同一个茶不同等级、同一个茶不同产地、同一个茶不同时间不同人冲泡到底都有些什么差异?香味会发生能量的转换,变为波动通过神经系统传递脑部,成为记忆系统的一部分。

品饮者必须将记忆力锻炼得很强大,嗅觉味觉难学,视觉听觉易上手,因为耳朵听到及眼睛见到的都能够录制、保存、说明、传播,滋味和气味却无法做到真正记录,口能言出我们从饮食中所得到的精微感受实在不及一二。

我们必须将每一次的饮食经验记存在脑里,还要能在脑海里做各种味道的比较,拿食物的辣味来比喻,泰国菜的辣带酸甜,四川菜的辣带麻咸,马来西亚的咖哩辣中带椰汁香味,日本咖哩有果泥甜味等,这是比较基本味。

甜酸苦咸鲜五味不可能排着队叫我们一个一个尝,第一口感是辣先入口、还是咸先入口、辛酸呢或酸甜?这是比较调和度的差异。吃了朝天椒觉得很辣了,再吃墨西哥魔鬼椒,原来要比朝天椒更辣十倍不止,这是比较辣度高低优劣了,比较茶哪个更苦或味道更好亦如此。

这些所谓的“标准”将随着我们对味道多样化辨识以及嗅觉味觉感官产生新体悟后不断颠覆然后重建。茶泡饮者欲建立一套辨味辩香本领是非常激烈的一回事,并非拿着几本香味指南来背书就学上的,亲身多泡多饮苦练是必须,更要培养感受精微变化的能力,因为我们得凭一口二十毫升茶汤就要喝出它今生前世;抽象能力判断尤为可贵,我们的思维因此能做更深刻的香味比较。

掌握这些藏茶技能,轻松跨过藏茶误区(二)


③追求大厂茶,也要关注大厂的炒作情况

收藏大厂茶是每个茶客的首选。新茶友也不例外。这是因为大厂茶不仅原料有保障,而且制茶工艺传承性强,制作出来的茶叶口感也较好。

一般来说,大茶厂为了增加茶叶产量,以拼配茶品的批量生产为主,因此大茶厂在茶品生产中运用到了拼配工艺,通过这种方式弥补原料的先天不足,从而促进茶叶口感的更好化展现。

但是随着收藏大厂茶人数的增多,大厂的炒作情况也与日俱增。

我们建议新茶友在收藏大厂茶前首先关注大茶厂的炒作情况,减少对炒作茶品的收藏,因为所有炒作出来的茶叶价格终究会在某一时间段跌下去。

如果大家花一万块钱买了实际只有三千元价值的产品,其实到后期还是有点扎心的。

④不要过度关注普洱茶的储存年限

从哲学上来说,每一事物有存在,就会有发展和消亡。虽然我们常说:“普洱茶”能够越存越香,但是现今公认存世储存期最长的是藏于故宫的金瓜贡茶,陈期已过百年。邓时海先生在《普洱茶》一书中评价这款茶为:“汤有色,但茶味陈化,淡薄。”

从这可以看出,普洱茶虽然具有储存价值,但并非越存越好。我们建议茶友们边喝边存,通过喝老茶存新茶的方式,让自己能够品饮到普洱茶每一阶段呈现出来的普洱口感。

一般来说,生茶的最佳品饮期是20年,熟茶的最佳品饮期是10年,茶友们可在最佳品饮期内进行收藏和品饮,一旦超过最佳品饮期,则收藏出来的茶叶也只是“空有其表而缺少其味”了。

⑤小品牌好货虽多,也要多试少买

虽然大品牌买茶的名声早已打响,但大品牌关注的大多都是产品产量,很难将产量不足的小产区普洱产品作为自身售卖的产品。因此大多数具有山头特色的普洱茶品多

普洱茶冲泡技能:生茶要转,熟茶要柔!


普洱茶是我国的特色茶类,口感丰富,风味独特,获取了一大票茶友的心。爱茶的你也喜欢喝普洱茶吗,知道应该怎么冲泡才合适吗?俗话说,人要俏靠妆扮。泡茶也是一样,茶要好喝看泡法。

唐茶时期茶文化、茶道大盛,但说到泡茶之法,主要还是煎茶和煮茶两种。一直到了明朝后期,才有了成熟的制茶工艺和泡茶茶艺,包括我们现在的壶泡、工夫茶都是始于明朝,让喝茶更好地走进了百姓人家,成为今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以盖碗泡普洱茶为例

普洱茶分为生茶和熟茶两种。普洱生茶经过晒青后味道收敛,通常喝散茶或紧压撬饼而饮;普洱熟茶经过渥堆发酵后,内部物质发生变化且容易浸出,多以紧压茶为主,有饼形、沱形等。通过工艺,我们可以简单发现,生茶泡饮时怎么样将它的气味和滋味释放,熟茶则是怎么样让它缓慢的优雅的浸出。

泡生茶,要让茶随水转

以一般盖碗为例,通常容量在125-150cc,投茶8克。水烧开后,等壶里的沸水平息,然后采用定点注水,壶嘴离盖碗3厘米,同时壶嘴与盖碗内壁成15-30度斜角,刚注水时,水流要冲在碗底收腰处,出水要粗要急,当水流沿着盖碗旋转时就会带动茶叶也旋转起来,茶叶的香气随即散发出来,连坐在对面的你都会闻到普洱茶天然的花果香和茶香。

泡熟茶,要茶不动,水位平缓上升

出汤后残留的茶汤令下一次浸泡的时候整体温度降低,导致香气的程度下降,苦涩味较相同浓度的茶汤有所减低,汤感的粘稠度和厚度则会有所提升,并且令相邻两泡之间的感觉更加接近,令茶口感更加稳定。出汤后残留茶汤的做法被称为“留根法”常常被用来泡制那些有异杂味的茶。

如何选购品质好的小青柑?有哪些小技能?有哪些


小青柑:小青柑普洱茶的简称,它不同于常见的“大红柑”,而是采用未成年的新会茶枝柑(每年7月份-8月份采摘,芳香油含量高,柑味强烈)和云南普洱茶为原料,在没有任何添加剂的情况下,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

近几年来,小青柑可以说是茶叶界的新宠。作为新进几年的明星产品,市场大热的同时也有乱象,在小青柑的选购中,以假乱真、鱼龙混杂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所以,如何选购优质健康的小青柑已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重点。今天,小编针对这一问题为大家普及一些选购小青柑的实用技巧。

如何选购品质好的小青柑?

一、从茶品上鉴别

1、看包装:包装完整无霉斑

2、观外形:品质较好的小青柑体型较小,色泽青褐,果皮表层富含油性。茶叶的色泽则以棕褐或深褐为主。

3、闻香气:冲泡后茶香中带着宜人的果香,没有涩味或者霉味。

4、品茶汤:新会正宗小青柑,茶汤入口醇滑清爽,普洱的陈韵与果香相融,滋味协调,回味甘甜;外地的小青柑,入口杂味较重,柑香不足,口感稀薄,苦涩且没有回甘。

5、看茶底:新会正宗小青柑,果皮肥厚,轻捏有嫩度,且柔韧有弹性。普洱叶底色泽鲜活,柔韧有弹性,并且无其他夹杂物;外地小青柑,果皮稀软,叶底散碎、暗淡无光泽。

二、了解原料产地

新会柑的学名为新会茶枝柑,小青柑和大红柑是茶枝柑不同生长时期的称谓。所以,小青柑首先柑果要正宗。新会茶枝柑作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有原产地标识。正宗茶枝柑主要产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的五个核心产区:茶坑、天马、东甲、西甲、梅江。其中新会天马、梅江一带的茶枝柑品质最好,同时该产区的茶枝柑也属于地理标识保护产品。

所以,由于地理环境的优势,这里所产的小青柑芳香油含量较高,柑味强烈。而假冒的产品多用的是阳山桔、皇帝柑、其他青柑,通常是产自福建、广西、湖南等地。要学会识别哦。

好柑配好茶,所以在普洱熟茶的选择上也不能忽视。

三、看价格

正宗小青柑售价较高,一方面是新会陈皮原料的涨价,另一方面优质的熟茶原料本身也不便宜,所以综合起来好的小青柑肯定不会太便宜,而假冒的小青柑通常售价都不会过百,还有一些冒充传统工艺故意虚标价格的也要注意辨别。

四、选口碑品牌

因为制作柑普茶的门槛很低,但要做好一款有品质的柑普茶却不容易。而口碑好的品牌在柑普茶在市场上的认可度高,品质也有保证。

希望各位茶友看完以上这些实用技巧,都能买到称心如意、安全放心的小青柑普洱茶。

普洱茶冲泡技能:生茶熟茶分别怎么泡?


普洱茶是我国的特色茶类,口感丰富,风味独特,获取了一大票茶友的心。爱茶的你也喜欢喝普洱茶吗,知道应该怎么冲泡才合适吗?俗话说,人要俏靠妆扮。泡茶也是一样,茶要好喝看泡法。

唐茶时期茶文化、茶道大盛,但说到泡茶之法,主要还是煎茶和煮茶两种。一直到了明朝后期,才有了成熟的制茶工艺和泡茶茶艺,包括我们现在的壶泡、工夫茶都是始于明朝,让喝茶更好地走进了百姓人家,成为今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以盖碗泡普洱茶为例:

普洱茶分为生茶和熟茶两种。普洱生茶经过晒青后味道收敛,通常喝散茶或紧压撬饼而饮;普洱熟茶经过渥堆发酵后,内部物质发生变化且容易浸出,多以紧压茶为主,有饼形、沱形等。通过工艺,我们可以简单发现,生茶泡饮时怎么样将它的气味和滋味释放,熟茶则是怎么样让它缓慢的优雅的浸出。

以一般盖碗为例,通常容量在125-150cc,投茶8克。水烧开后,等壶里的沸水平息,然后采用定点注水,壶嘴离盖碗3厘米,同时壶嘴与盖碗内壁成15-30度斜角,刚注水时,水流要冲在碗底收腰处,出水要粗要急,当水流沿着盖碗旋转时就会带动茶叶也旋转起来,茶叶的香气随即散发出来,连坐在对面的你都会闻到普洱茶天然的花果香和茶香(明天附上一个控水旋转视频)。

盖碗同上,也是定点注水,壶嘴离盖碗约4-5厘米,与盖碗内壁几成90度直角,注水时,细水恒流,让水流沿着盖碗内壁缓缓地往下漫溢,慢慢渗透进熟茶里面,又慢慢溢出茶面,茶汤也随即慢慢变得红润,陈香暗生隐现。

这样泡出来的生茶,香气明显,滋味丰富,变化多样;熟茶则香气含藏,口感醇厚顺滑。如此,即得普洱生茶和熟茶的好喝之法。

生茶和熟茶的冲泡各有学问,记住了这些小技巧,以后泡普洱才能更“够味”!是不是想马上拿起普洱茶来“实验”泡一下呢?

不需要普洱茶艺表演视频,也能学会的茶艺!


一直以来,普洱茶都盛名中外。不管是茶叶的品质,还是茶叶的功效,都吸引着无数的消费群体。不过,有好茶是不够的,会泡才是真王道。这不,华祥苑小编就教你不用普洱茶艺表演视频,也能学会的普洱茶泡法。

1.沏茶前的准备

准备好普洱茶以及所要用到的茶具等。

2.醒茶

当你拿到一饼或一沱普洱茶准备喝时,先用茶刀将饼茶撬散摊放在茶盘上,让其放置一段时间,民间通称为醒茶。

3.茶具

茶具的选择对沏泡普洱茶非常重要,一般最好选择紫砂壶,它除具有古朴典雅的特色外,紫砂中含有较多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和肉眼看不见的气孔,经久使用不仅能吸附茶汁蕴蓄茶味,还能在沏茶时保持良好的保味功能。

4.投茶量

一般3-5人品饮,一次投茶量约3-5克,茶的浓淡可在冲泡时间上掌握,冲泡时间长味浓,反之则淡。

5.洗茶

将茶投入到壶中后,普洱茶一般都需要经过1-2次的沸水洗茶过程,每次用沸水洗茶的时间约3-5秒,目的是让茶体浸润到水,茶质充分释放。

6.冲泡时间

普洱茶经过1-2次的洗茶后,第3次冲泡的茶即为饮用茶,此时,可根据客人的口感掌握茶的浓淡,一般每次冲泡时间3-5秒为宜,5泡以后冲泡时间可放长一些。

7.出汤

冲泡好的茶汤应及时倒入杯中,不宜在壶中久留。茶的汤色与陈化及发酵有关,新上市的普洱茶,汤色为淡黄,但随存放或发酵时间的延长,汤色也逐渐转变成枣红色乃至猪肝色。

8.分茶

将沏好的茶汤均匀的分入客人杯中,以便客人享用。

其实,普洱茶艺表演视频主要是观赏性强,日常饮用的话,讲究实用性就好。上文介绍的普洱茶泡法是不是很简单呐?

谈谈煮茶梗的茶艺


煮茶梗的茶艺:

1、煎水:水近三沸时,提壶离炉,将沸水冲入茶洗,接着冲洗公道杯、茶盏,然重新开始煎水。

2、备茶:备茶时将茶梗投入茶洗待用,投茶量约为茶铫的1/5。

3、浴茶:浴茶的时间约两分钟,较好烫洗两次,以去其草青气。等到水近三沸时,将洗过的茶梗投入茶铫,煮开约六分钟,茶香透出茶铫时,即可断火。

4、开汤:听着茶铫中已经“声闻俱息”,茶梗就已经煮好,可以开汤了。

5、赏色:过滤后的茶汤呈琥珀色,类似武夷岩茶的汤色。

6、闻香:茶汤香气则沉着幽微,有一股特殊的、近于幽谷山林的气息,耐人寻味;

7、品茶:茶汤滋味醇和厚重,一盏后喉底回甘,舌面生津,叹未曾有。

8、悟禅:用煮茶梗法滤出的茶汤,滋味醇和,茶香平淡,茶心灵妙,最宜于禅修或修持茶道的茶友们,不但方便,而且简约,最有益于茶德。能用世人之所弃,来成就我辈人生的一番事业,大概是煮茶梗法最为精要的意义了。

亲眼见证普洱的完美逆袭之路有哪些如何怎么


普洱茶的发酵,就像一场时间安排的精彩大戏,前期青气,逐渐兰香、蜜香、烟香、枣香、樟香,药香等等,谁知道还会有什么惊艳的表现。茶向来贵新不贵旧,偏偏普洱茶不按套路出牌,越有年份的茶越珍贵,发酵让普洱茶得以“越陈越香”。

按照阶段来分,普洱茶的发酵过程分为前发酵和后发酵,普洱茶的晒青毛茶,在阳光曝晒的同时,实际上茶叶已经开始发酵,再加上自然风干时,茶叶本身含水量高,带动茶叶内有机物质的氧化,称为前发酵。

普洱茶的后发酵,主要是由于不同种类的微生菌,如曲霉菌、酵母菌等真菌的孢子和菌丝体,他们依靠茶叶作为营养基,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生长繁殖。这些真菌在摄氏15度以上,空气湿度在60%以上,孢子能够萌发,菌丝体能够产生孢子,进行无性和有性繁殖,繁殖的速度非常快,可以是数十分钟或数小时就完成一个时代的交替。然后,利用不同微生菌产生的酶类,来转化茶叶中的儿茶素、醣类、淀粉、纤维素等有机物质,加上菌类大量繁殖时所产生的热能,同步改变茶叶的颜色、滋味及香味。

可以说,后发酵是影响普洱茶品质与滋味的关键所在,这是一个品质再造的过程,菌丝体在夏、秋进行无性繁殖,冬天休眠。在此系列过程中,会产生酸,比如黑曲霉会产生柠檬酸;还会产生醇类与脂类等物质,尤其是芳香酯,芳香酯等是多数发酵食品香气的源泉。

普洱茶在储藏过程中,通过年复一年的夏、秋季节性无性繁殖,冬天的休眠,从而产生并保留芳香性物质,这就是普洱茶能够“越陈越香”的原因。

普洱茶生茶属于自然发酵,前几年的后发酵是非常缓慢的,但超过五年甚至是十年以上的陈化,就非常明显了,尤其是在汤色和口感上,较之先前有惊人的改变。而普洱茶熟茶虽然已经进行过人工发酵,但后发酵依然还有很大的陈化空间,经过精雕细琢的仓储陈化,菌种还会缓慢的繁衍,缓慢的氧化,使发酵更彻底,滋味也更醇和。后发酵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仰赖曲菌的作用。

当然,后发酵之所以迷人,还源于这个过程是由存茶者(商家、消费者)完成的,存茶者依据各自对普洱茶的理解,通过对温度与湿度等因素的把握,将普洱茶“锻造”成更优质的茶品。让普洱茶存放在不同气候型的地区,如北京、上海、西藏、昆明等等,相当于给普洱茶内的真菌提供了多样性的生态环境。热藏熟,冷藏香,让自然的环境,冷热的交替,季节的轮回来滋润普洱茶,使普洱茶越陈越香,亲眼见证普洱茶完美的逆袭之路。

以上就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有关《安徽省首届茶艺职业技能竞赛完美落幕》的全部内容了,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可以分享给更多需要的朋友,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