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戒茶叶 中国人禁鸦片

发布时间 : 2021-02-12
英国人怎么读正山小种 怎样戒茶叶瘾 英国茶叶怎么泡

英国人怎么读正山小种。

我每喝一次绿茶,就像喝了毒药,肚子里翻江倒海,痛苦万分。更糟的是,我发现小姐们喝了茶以后,都衰老得非常快。主妇们忙着沏茶,连照看孩子都顾不上。不列颠男儿喝饱了茶,连举剑的气力都没有了。

至于喝茶危害经济,就更是不言而喻了,花那么多白银从那个荒唐、堕落的东方国家进口奢侈的茶叶,有百害而无一利。为什么不用这些钱去修路、建农场、果园,把农民的茅舍变成宫殿呢!

喝茶是一种恶习,不仅危害个人身体,社会经济,还有亡国的危险,想想当年的罗马帝国,商人们用银币去换中国的丝绸,女人都穿起了华贵的丝袍,男人们一天洗五六次澡,国库空了,道德败坏,军事无能,野蛮人入侵,偌大的罗马帝国瞬间分崩离析了!

是谁如此痛恨茶叶?这段话好像在哪里听过?

这是18世纪英国一位著名的慈善家兼作家乔纳斯·翰威在一本书中的段落,此人对大英帝国拿白花花的银子去买中国茶叶十分不满,认为这是祸国殃民的蠢事。有趣的是,如果我们把这段话中的“茶”字换成“鸦片”,把“喝”改成“抽”,把“不列颠”换成“大清”,这段话活脱脱就是当年林则徐禁烟时对鸦片危害的控诉。

大英帝国和大清王朝,到底谁坑害了谁?如果我们想从经济上追溯鸦片战争的起因,就得从茶叶谈起。

大英帝国被茶叶攻陷了

17世纪初,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最早把东方出产的茶叶带到西欧各国,从此,没见过世面的西欧人就对这种“草药汁液”着了魔,饮茶的风气首先在上层社会中传播,然后就开始蔓延到社会各个阶层。

大英帝国也抵挡不住茶香的诱惑。169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仅仅从中国订购了300桶上等绿茶和80桶武夷茶,因此,有学者认为英语中茶叶一词“TEA”就是来源于闽南语中的茶字的读音。此后几十年,英国的茶叶进口量就以火箭速度上窜。不过1720年之前,英国每年的茶叶进口量还在1万担以下,而且当时茶叶主要作为药品推销给公众,男性用茶叶来提神醒脑,女性则用茶叶来缓解周期性偏头痛、忧郁症和焦虑症。

1720至1800年间,英国的茶叶年平均进口量增加到2万担,茶叶的形象也摇身一变,成了一种社会时尚消费品,而且饮者以女性居多,社会上围绕着喝茶甚至形成了一些独特的礼仪。也就是这个时期,围绕着该不该喝茶,英国人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反对者如本篇开头谈到的乔纳斯·翰威,再比如英国卫理公会的创始人约翰·卫斯理,他声称自己曾经突然出现某种半身不遂的可怕症状,早餐后手就不停地颤抖,后来当他戒茶之后,所有的症状都消失了,因此号召卫理公会的信众们一起戒茶。其实这位仁兄戒茶的情景,就和现在许多意志不坚定的人戒烟一样,屡次反复,戒茶期间无精打采,不久又重新开始喝茶。

卫理公会的创始人都戒不掉茶叶,普通人更是难以抗拒茶叶。1750年前后,英国中产阶级黄油烤面包的惯常早餐中,已经少不了茶佐。伦敦城里的仆人们,早餐也已经基本上是黄油加面包,配奶茶。尽管在1750年前后反茶呼声高涨,但茶在英国人生活中的地位,已经不可撼动了。

1800年至1833年间,茶叶进口量已经飙升到年均35000担,茶叶在英国甚至变成了一种食品。普通大众喝的家庭浓茶中,往往添加了许多牛奶和糖,这样的混合物热量很高,普通英国人把它当做是生活中的一种必需营养品,所有的英国人都变成了茶鬼。

什么东西一旦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再想让人们戒掉它,就比登天还难了。在18世纪、19世纪,人们对国际贸易的理解还很幼稚,认为只要本国的金银在增加,就是好的;如果本国的金银在减少,经济一定是糟糕的,这就是所谓的重商主义的思路。其实金银仅仅是货币,不能吃也不能穿,钱是用来花掉,满足人们生活需要,改善人们生活品质的,而不是用来储藏的。

重商主义的错误思路在今天也不乏拥趸,比如许多人以为只要出口比进口多,经济就是好的,而出口比进口少,经济就是糟糕的。

随着白花花的银子流出去,绿油油的茶叶流进来,大英帝国开始发毛了。如果英国国民的一种生活必需品掌握在遥远的东方国家手中,一旦没有了金银,这日子可怎么过得下去?这里我们就看到,在国际贸易中,双方要拿出等价值量的商品互换,如果大英帝国要从中国进口更多的茶叶,它就必须对等地向中国出口更多的商品,或者直接用金银这样的货币来交换。

英国在国际上拿得出手的商品,是纺织业把羊毛加工成的毛织品,还有就是上一篇我们提到的高档瓷器。这两类商品在欧洲还有一定的竞争力,可是拿到东方的中国来卖,立刻碰得头破血流。

古代中国人本来就崇尚“道法自然”,一听说毛织品是机器生产的,总觉得有点儿别扭,况且古代中国自己的丝绸业天下无敌,英国最好的毛织品跨越大洋运到中国,等于是与上等的丝绸竞争,这怎么会有优势呢?下等的毛织品面向普通大众,但清朝时期大量的民众男耕女织,以家庭为单位用棉花生产土布,且不论普通民众没钱购买洋人的毛织品,就是有钱买,也会觉得土布价格便宜量又足,没必要买洋货。高档瓷器就更不必说了,除了皇家瞧着新鲜买两件摆着外,清朝的富人和穷人都不会考虑买西洋的瓷器。

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商品出口中国,大量地进口中国货会彻底掏空大英帝国的银库。一旦银库空了,没钱进口茶叶,英国政府就等着面对民众们愤怒的声音吧!不得已,英国乃至全欧洲的商人四处寻找能让中国人接受的商品。

他们发现,中国人对檀香木、燕窝、鱼翅甚是喜好,特别是南亚、东南亚和太平洋岛屿上生长的檀香木,在中国市场上一直是上等的好木材,用于打造高档的家具。于是他们开始在大洋上四处寻找生长了檀香木的岛屿,每发现一处,就把岛上的檀香木砍伐殆尽,装船运送到中国,交换茶叶和瓷器,以此让进出口平衡,本国白银不至于迅速流失。

许多岛屿上的树木就这样被砍光了,留下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荒岛。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欧洲商人会把太平洋上所有生长檀香木的岛屿都变成蛮荒之地。就在这时,一种古怪的植物及时出手,拯救了风光旖旎、树影婆娑的太平洋岛屿。

鸦片拯救了太平洋岛屿

一谈起鸦片,中国人就火冒三丈,清朝与英国之间的两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屈辱历史的开端,鸦片这个东西的罪恶,简直是罄竹难书!

其实在19世纪以前,鸦片的形象非常可爱,远不像后来那么面目狰狞。据考察,早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欧洲就有人种植罂粟。既然种植,那一定是罂粟对人有某方面的价值。现在猜测,最早种罂粟的这批人很可能拿罂粟作为镇痛剂,因为当时没什么药品,食用罂粟能缓解疼痛,这样的好东西当然值得种上一垄。

到了距今3000年的时候,从罂粟中提炼出来的鸦片已经广为世人所熟知,当时的人们用鸦片来消脓肿、止头痛、治外伤。后来欧洲的纺织女工白天辛苦工作,晚上为了不让哭闹的婴儿打扰自己的休息,就给小家伙们吃点儿鸦片,让他们老实一点,这就是“宝贝不哭,妈妈给糖吃”的古代鸦片版。

直到19世纪初,鸦片依然和毒品这个名词不沾边。当时许多欧洲国家出台过禁酒令,却没有谁要求禁止鸦片。当时一些著名的作家,比如歌德、司各特、雪莱、拜伦等,都享受过鸦片给身体带来的“奇妙”刺激。在许多国家的军队中,鸦片也是好东西,在枪林弹雨之中,鸦片可以有效地治疗和预防流行性痢疾,也可以让士兵们麻醉自己的神经,缓解战争带来的精神压力。除了烈酒,鸦片大概是当时士兵最欢迎的补给品了。

为什么在几千年中,人们都对鸦片的危害视而不见呢?那是因为,鸦片长期以来并没有太大的危害。在古代,人们虽然已经认识到了鸦片成分麻醉神经的效果,但由于当时的加工和提炼技术很差,所以获得的鸦片中,对神经有伤害作用的生物碱含量不高,因此古代人如果不过量食用的话,并不容易上瘾。这就是为什么直到19世纪初,人们对烈酒的危害评价比鸦片还高的原因。

鸦片在中国的危害,也有一个从微弱到强烈的过程。明朝时东南亚各国向天朝进贡,其中就有鸦片。据说万历皇帝得到鸦片后,如获至宝,30年不上朝,躲在后宫里吃鸦片和纵欲。鸦片在古代中国的销售渠道其实并不畅通,最开始只在药铺里销售,后来商人大肆宣扬鸦片具有壮阳的功效,这才在中国打开了局面。现在某些保健品也是打着这种旗号进行营销,其实明朝人早就会这招了。至于是不是有那个功效,谁用谁知道吧。

明末清初时期,很可能是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创造性地发明了把鸦片和烟草混合在一起,用烟枪吸食的方法,以扩大自己贩卖的鸦片的销量。鸦片从药物和保健品,又变成了和烟草并列的消费品。其实从化学角度看,鸦片和烟草混合吸食,在一定程度上还降低了鸦片对人的伤害,至少比单独吸食鸦片在危害程度上要低得多。可是,由于烟草名声不好,于是连带着鸦片的名声也不好了。

因为消费量逐渐增大,种植烟草有利可图,所以许多自耕农放弃种植粮食,转而大量种烟草。当时中国人对鸦片、罂粟还不是很熟悉,所以种植面积很有限,对耕地的占用也就很少,但是烟草种植却占用了大量的耕地,这让雍正皇帝很不爽。这位勤俭持国的皇帝和许多古代中国的皇帝一样,对种粮食有着异乎寻常的偏好,他对烟草挤占农作物耕地的现象十分忧虑,于是亲自下达了禁烟令。

许多人都说,雍正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禁烟的皇帝,这里的“烟”指的是鸦片烟。但其实,雍正五年的时候,这位皇帝首先颁布的禁烟令是针对烟草的,而不是鸦片。到了雍正七年的时候,才下达了针对鸦片的禁烟令,打击贩卖鸦片和私开鸦片烟馆者。从这个打击的顺序我们就可以明白,雍正考虑问题的角度并不是民众的身心健康,而是国家的粮食安全是不是受到了威胁。烟草对粮食生产的威胁最大,所以首当其冲地受到了打击,其次才是和烟草“一路货色”的鸦片。

雍正的禁烟令区分了药用鸦片和毒品鸦片烟,允许正当的药用鸦片的输入,只要贩卖者能够照药材纳税,官府就允许进口。制度听上去很好,但执行起来麻烦就大了。同样的一块鸦片,你说到底是药品,还是毒品呢?一些人打着“药材之用”的幌子,名正言顺地进口鸦片倒卖。

更糟糕的是,禁烟令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社会上吸食鸦片的方式。烟草彻底被禁,国内不生产,而鸦片走私者更多地选择纯度高的鸦片走私入境,反正也是违法,还不如选择利润高的商品。于是,人们吸食鸦片的方式从鸦片-烟草混合吸食,变成了纯粹吸食鸦片。这下毒性可就大了,吸食者上瘾很快,身心受到的伤害也更大。此时鸦片已经变成了毒品,天朝开始出现大量的鸦片上瘾者,非鸦片不能解救他们的痛苦。

所以,吸食鸦片其实和饮酒有相似之处,酒是有度数的,从度数很低的香槟酒到度数很高的伏特加,大量喝度数高的酒,就会酒精中毒;鸦片所含的生物碱等成分是有纯度的,纯度很低的时候,普通人吸食并无太大健康问题,纯度提高后,一般人吸食就会上瘾,健康也会大受影响。

酿成祸患的,不是喝不喝酒,而是喝下去了多少酒精;不是吸食不吸食鸦片,而是吸食了多大量的生物碱。历史上,许多主张彻底禁酒、彻底禁鸦片的人根本没明白这一点。当然,清政府禁烟禁鸦片,主要还是从保障粮食角度考虑的。到了乾隆和嘉庆年间,禁烟令多次颁布,可是鸦片走私活动却越演越烈了。嘉庆皇帝明确禁止从外洋输入鸦片和国内种植罂粟,可是却郁闷地发现,大清国的海关竟然有人私征鸦片税银,中饱私囊,让鸦片畅通无阻。

清朝前期,鸦片每年的输入量不到200箱;到了1821年,鸦片年输入量已达5959箱;12年后的1833年,输入量飙升到了20486箱;在鸦片战争前的几年,每年输入的鸦片已达40000箱左右。大清国的无数子民都变成了吞云吐雾的烟鬼,他们吸食鸦片上瘾后,鸦片也就成为了他们的日常必需品,就像茶叶在英国子民的生活中的地位一样。

输往中国的鸦片,基本上都来自英国的东印度公司,英国人在印度等地广种罂粟,提炼成鸦片后输出到中国,从中牟利。鸦片的出现让那些太平洋岛屿上的檀香木开始变得无人问津了,这主要是成本和收益造成的。

根据史料记载,1817年一箱印度鸦片的生产成本仅两三百卢比,而在中国的卖价可以高达2600卢比,鸦片贸易可谓暴利。相比之下,从遥远的太平洋岛屿上砍伐檀香木并运送到中国市场,虽然利润也可以翻番,但和鸦片利润十倍的收益一比,却是小巫见大巫了。太平洋海岛上的滥砍滥伐的木材生意就这样戛然而止,海岛的自然风光得以保全,这多少算是罪恶的鸦片给世界带来的一个小贡献。

鸦片对于中英贸易的影响却是巨大的。鸦片贸易量的不断增加,让大英帝国终于有银子购买更多的中国茶叶了。两国之间的贸易额高速增长,到鸦片战争前夕清朝已经由一个白银净输入国,变成了白银净输出国,国内的白银总量在不断减少。

清朝统治者终于坐不住了。我们翻看当时痛斥鸦片的文章,大多集中在鸦片让民众孱弱、精神萎靡上面,其实清朝官方并没有真的把健康问题当回事,因为许多清朝高官自己就吸食鸦片。第一个下达禁烟令的清朝皇帝雍正虽然不吸食鸦片,但是却对鼻烟和鼻烟壶情有独钟。上梁不正下梁歪,健康问题其实一直不是清朝官方考虑鸦片问题的主要原因。

白银大量外流的确动摇了清朝的根基。我们在上一篇已经知道,在古代中国这样一个自耕农和农业为主的国家,白银不断的输入对国家的经济是有利的,而白银短缺会立刻给这个国家带来通货紧缩的灾难,明朝的灭亡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白银短缺。由于鸦片贸易,清朝现在也开始面临明朝末年的窘境。

其实让清朝统治者最愤怒的,是每年中英贸易额那么大,但许多鸦片都是走私入境,官方根本就捞不到什么好处,如此一来,国库日渐空虚,他们就没办法花天酒地了,当然管理国家的费用也捉襟见肘。

大清国烟鬼与大英帝国茶鬼之间的关系剑拔弩张,事情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愤怒的烟鬼要采取行动了。他们会怎么做呢?

文章摘自《透过钱眼看中国历史》作者:波音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cY316.com延伸阅读

英国人眼里,普洱茶是怎样一种存在?喝普洱茶好处


英国人眼里,普洱茶是怎样一种存在呢?英国下午茶闻名遐迩,他们爱喝红茶,但是在他们眼里普洱茶是怎样一种存在呢?

普洱抗氧化抗衰老

金斯敦大学的研究人员与英国精油品牌NYR合作,对21种植物和香草汁的健康特性进行试验。他们发现所有受试植物都对人体有益,但是令他们感到吃惊的是,普洱茶对人体的益处比其它植物都要高。

西南伦敦金斯顿大学生命科学院的德克兰·诺顿教授表示,这项研究显示,普洱茶具有抗衰老的作用,而且它所含的抗氧化剂水平很高,抗氧化剂有助于预防癌症和心脏病。

这年头,长寿比什么都重要。抗衰老,就是保持年轻态呀。所以,喝普洱茶,就是喝长寿药。亲,这年头,任它股市涨跌,任它官场沉浮,喝好普洱茶,活得就是长。

喝普洱皮肤好好

诺顿解释说:“我们通过试验识别出可以保护皮肤结构蛋白,尤其是弹性蛋白和胶原质的植物汁液。弹性蛋白使身体自然有弹性,它有助于肺、动脉、韧带和皮肤正常发挥作用。

除此以外,在你受伤时,这种蛋白质还有助于身体组织恢复正常,并能阻止皮肤下垂。”胶原质存在于人体的结缔组织内,对皮肤及它的强度和弹性非常重要。

这一点功效,美女们肯定大大地激动。喝普洱茶,可以使皮肤更嫩白更有弹性。

普洱古树制茶佳

茶一般分成六大类:绿茶、红茶、黄茶、白茶、青茶和黑茶。普洱茶,一般归为黑茶类,但又与黑茶有很大的区别,全世界仅中国云南南部局部地区适宜种植。

普洱茶是中国的特产。普洱茶生产已有1000年左右的历史。古老的普洱茶树,茶芽叶是制茶的上好原料,最初用这种茶片生产出普洱茶。

彩云之南的普洱茶,是老天恩赐给我们的灵叶。原生态、纯天然,根本没有什么农残或稀土超标,是最适合我们中国人的饮用的天然饮料。

普洱茶活性非常高

研究结果显示,普洱茶阻碍了可导致弹性蛋白和胶原质分解的生化酶的活性,这两种蛋白分解可导致皮肤出现皱纹,进而引起衰老。这些生化酶和氧化剂可引发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诺顿教授说:“这些生化酶和氧化剂是正常身体代谢过程的关键性成分。然而在发炎状态下如何抑制这些成分的活性,一直是数十年来的研究课题。在我们进行的5项试验里都发现普洱茶具有非常高的活性,我们对这种结果感到非常意外。”

泰山归来不看山,普洱喝过不喝茶。茶气猛,回甘强,茶内质特别的丰富。诗云:日饮普洱大三泡,人生如此真美妙。

普洱茶降低发炎

普洱茶的效果令所有研究人员备感震惊。诺顿是该国最著名的炎症专家之一,他说:“我们只对少量进行了试验,这比饮料中的含量还要少。

初步迹象显示,普洱茶降低了发炎风险,发炎是风湿性关节炎、一些类型的癌症和皱纹出现的一大特征。”对另外8种植物和香草进行分析,也发现它们有助于阻止弹性蛋白和胶原质分解。这种效果位于普洱茶之后的是黑角菜藻提取液,接着是猪殃殃、玫瑰、绿茶、当归、茴芹和石榴汁液。

诺顿,致敬!喝茶,得讲科学。茶功效,得有科学依据。老外研究发现,还是比较靠谱的。腿腿发涨发酸的,全身不爽的,喝普洱茶,通透一下,就爽了!不行,喝过便知。当然,一定得有专业茶道师的指导下饮用,效果更佳。

普洱茶天然美容茶

NYR的技术指导波林·海利博士说:“这项研究让我们很兴奋,因为它有助于我们继续保持创新,并使我们在天然皮肤护理方面处于领先水平。

把这些植物应用到我们公司的产品中,了解它们对皮肤的特殊作用,是我们进行这项实验的原因。金斯敦大学的研究项目帮助我们生产安全、高效和先进的产品,因此对我们来说,它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合作伙伴。”

在国内,普洱茶不如绿茶、乌龙茶、白茶、黑茶、红茶等更为常见。在英国,喝红茶则是非常流行的一件事,不过普洱茶也成为英国的茶品之一。

普洱茶在外国人眼中的好处


最近,英国《最佳营养学》(BritishJournalofNutrition)杂志介绍,相对于绿茶来说,普洱茶由于地处高原,发酵工艺特色,保留了茶叶中的更多营养成分。最新研究显示,这种茶不仅能降低癌症、风湿性关节炎风险,甚至有助于减少与衰老有关的皱纹。

1、普洱抗氧化抗衰老

金斯敦大学的研究人员与英国精油品牌NYR合作,对21种植物和香草汁的健康特性进行试验。他们发现所有受试植物都对人体有益,但是令他们感到吃惊的是,普洱茶对人体的益处比其它植物都要高。西南伦敦金斯顿大学生命科学院的德克兰·诺顿教授表示,这项研究显示,普洱茶具有抗衰老的作用,而且它所含的抗氧化剂水平很高,抗氧化剂有助于预防癌症和心脏病。

2、喝普洱皮肤好好

诺顿解释说:“我们通过试验识别出可以保护皮肤结构蛋白,尤其是弹性蛋白和胶原质的植物汁液。弹性蛋白使身体自然有弹性,它有助于肺、动脉、韧带和皮肤正常发挥作用。除此以外,在你受伤时,这种蛋白质还有助于身体组织恢复正常,并能阻止皮肤下垂。”胶原质存在于人体的结缔组织内,对皮肤及它的强度和弹性非常重要。

3、普洱古树制茶佳

茶一般分成六大类:绿茶、红茶、黄茶、白茶、青茶和黑茶。普洱茶,一般归为黑茶类,但又与黑茶有很大的区别,全世界仅中国云南南部局部地区适宜种植。普洱茶是中国的特产。普洱茶生产已有1000年左右的历史。古老的普洱茶树,茶芽叶是制茶的上好原料,最初用这种茶片生产出普洱茶。

4、普洱茶活性非常高

研究结果显示,普洱茶阻碍了可导致弹性蛋白和胶原质分解的生化酶的活性,这两种蛋白分解可导致皮肤出现皱纹,进而引起衰老。这些生化酶和氧化剂可引发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诺顿教授说:“这些生化酶和氧化剂是正常身体代谢过程的关键性成分。然而在发炎状态下如何抑制这些成分的活性,一直是数十年来的研究课题。在我们进行的5项试验里都发现普洱茶具有非常高的活性,我们对这种结果感到非常意外。”

5、普洱茶降低发炎

普洱茶的效果令所有研究人员备感震惊。诺顿是该国最着名的炎症专家之一,他说:“我们只对少量进行了试验,这比饮料中的含量还要少。初步迹象显示,普洱茶降低了发炎风险,发炎是风湿性关节炎、一些类型的癌症和皱纹出现的一大特征。”对另外8种植物和香草进行分析,也发现它们有助于阻止弹性蛋白和胶原质分解。这种效果位于普洱茶之后的是黑角菜藻提取液,接着是猪殃殃、玫瑰、绿茶、当归、茴芹和石榴汁液。

6、普洱茶天然美容茶

NYR的技术指导波林·海利博士说:“这项研究让我们很兴奋,因为它有助于我们继续保持创新,并使我们在天然皮肤护理方面处于领先水平。把这些植物应用到我们公司的产品中,了解它们对皮肤的特殊作用,是我们进行这项实验的原因。金斯敦大学的研究项目帮助我们生产安全、高效和先进的产品,因此对我们来说,它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合作伙伴。”

鸦片战争后茶叶和鸦片贸易与上海城市发展


上海在鸦片战争后发展迅速,是人所共知的事实。这当然得益于上海的开埠,以及上海特殊而优越的地理位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华北及长江沿岸许多城市又陆续增辟为开放口岸,这使上海在全国贸易尤其是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更加重要。鸦片战争后至1894年,我国进出口总值增加了6倍多,其中上海对外贸易占到了全国进出口总值的一半以上;而在进口方面,上海更是占到了全国进出口总值的60%以上。此前学术界对丝织品和棉纺织品贸易研究比较多,而对其他商品种类重点关注较少,因此我在本文中着重指出,上海的发展同茶叶和鸦片这两种商品贸易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

一、鸦片战争后上海茶叶和鸦片贸易的快速发展

在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最大宗、最重要的出口商品是茶叶。至19世纪60年代,茶叶出口占到了中国出口总额的60%,此后也常年保持在25%以上。

如本文开头所说,上海之所以在短时期内就成为茶叶出口最重要的港口,是因为上海开埠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中国出口茶叶的产区大多接近上海,不仅空间距离较近,而且交通也很方便。比如江西、安徽、浙江所产茶叶,通过水路可以直达上海;福建武夷山的红茶,28天左右也可运到上海,而运到广州则需6周甚至要两个月以上。茶商从上海出口茶叶比从广州出口茶叶,成本降低了很多。“次等红茶,上海收购成本要比广州低百分之十至十五;绿茶低百分之十至二十。”鸦片战争后,延续多年的只有广州一口通商的制度被打破,而上海又具备天时地利的优势,因此茶叶贸易重心逐渐由广州转移至上海。至19世纪50年代初,上海就超过广州,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口岸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因为上海的开埠和崛起,中国茶叶出口方出现空前繁荣的局面。

由表1可以看出,中国茶叶出口总的趋势是量增价减,这一方面说明鸦片战争后中国银贵钱贱、茶叶质量降低的现实,另一方面也说明茶叶从上海出口比广州出口成本降低了很多,从而影响了茶叶的价格一路走低。这种趋势到19世纪后半期更加明显,比如,1867年中国出口茶叶1314千担,出口金额31123千关两;1894年,中国茶叶出口额1939千担,出口金额为33197千关两。27年间,出口量增加了近47.6%,但出口值只增加了6.67%。

1853-1856年,除1854年以外,从上海出口的茶叶数量年年超过经由广州出口的数量。1855年上海茶叶出口量为8022.1万磅,广州为1670万磅,上海竟超过广州近5倍,是1844年出口量的69倍多。不过,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因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度控制在太平军手中,茶叶生产和贸易受到干扰,上海茶叶出口也受到了很大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太平天国战乱改变了茶叶自内地运往条约口岸的路线。战乱刚开始的几年,因为有太平军的危险,茶叶运输主要不是取道快捷的长江,而是从安徽、江西、福建和浙江,经陆路翻山越岭,最后艰难抵达上海。1853年,太平军占领江南,大部分茶商遂将茶叶转运至福州,于是福州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成为茶叶出口的一个重要口岸。战乱初期,上海茶叶出口占到了全国出口总量的80%左右,随后呈下降趋势,而福州则因为沿海商业活动日益活跃以及靠近武夷茶区,茶叶出口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有些年份的出口量超过了上海。

与出口形成对照的是,19世纪中国最大宗的进口商品是鸦片。19世纪70年代以前,仅鸦片一项商品就经常占中国进口总额的40%以上。

鸦片战争以前,进入中国的鸦片都是从香港转口输入的。上海自1843年开埠后,很快成为进口鸦片的重要口岸。1847年从上海进口的鸦片估计为16500箱,1894年增加到32550箱(合35804担),分别占全国进口总量的49.6%和57%。其中,1854年7月至1855年6月的一年中,上海进口的货物总值为1262万两,其中鸦片货值竟达911万两,占到了72%。当然,在上海进口的鸦片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转口到其他口岸的,其中绝大部分转运到宁波和长江流域的几个分运口岸,如镇江、九江、芜湖、汉口,以及北方的天津、烟台、牛庄等口岸。但即使减去这些转口数量后,上海本口岸的进口量仍然很大。因此,在19世纪后半期,上海成为鸦片最大的进口口岸、最大的转运口岸和最大的消费口岸。

同在广州、厦门等口岸一样,在上海经营鸦片贸易的洋行和鸦片贩子几乎是公开地进行交易的。运载鸦片的船只并不直接开进上海,而是先停在吴淞,把鸦片卸到吴淞趸船上后,然后空船进港。上海本地的鸦片贩子同洋行谈妥价格后,凭洋行开具的提货单自行到吴淞趸船提货。“贩卖鸦片和吸食鸦片也都是毫不避人的在光天化日之下,整箱整箱的鸦片在街上运来运去,这是在1849年,那一年运到吴淞趸船上去的鸦片就有22981箱。”

总之,研究鸦片战争后上海社会经济的发展,应该注意到茶叶和鸦片贸易的重要性及其深刻影响。

二、上海茶叶和鸦片贸易增长的契机

鸦片贸易在鸦片战争后不仅没有被禁止,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尽管《南京条约》故意规避了最具实质性的鸦片问题,但实际结果是清政府被迫默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性。这是鸦片战争后鸦片贸易在全国迅速扩张的一个根本原因,也是上海成为新的鸦片交易中心的根本原因。比较而言,上海茶叶贸易的迅速发展则是内外因共同推动的结果:外因是英美茶叶需求增长迅猛,内因则主要是上海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这样,鸦片贸易同茶叶贸易一起共同成为19世纪中国对外贸易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上海对外贸易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上海鸦片贸易的迅速繁荣,除了大批中国商人为牟取暴利而积极从事这桩肮脏的生意外,亦与大批以经营鸦片贸易为主的洋行纷纷在上海经营有关。郝延平指出:“与其他地方一样,英国大代理行在上海的鸦片贸易中也起了主要作用。”比如怡和洋行、宝顺洋行、沙逊洋行、广隆洋行等老牌洋行,几乎都是在东印度公司垄断时期就在广州从事贸易的鸦片贩子,他们通过走私鸦片而发财致富,到鸦片战争时期已经积累了大量财富,规模较大的洋行还拥有全套的鸦片武装走私船队和仓库码头等设备。其中怡和、宝顺、旗昌是当时最大的三家洋行,他们的主要业务就是鸦片和茶叶贸易。随着上海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中心,原来在香港和广州的洋行纷纷涌向上海。1843年上海开埠的当年,怡和、宝顺、旗昌等大洋行即来此开业,随后沙逊、祥泰等洋行也相继开业,这些洋行的主要业务都是经营鸦片贸易。如1851年,进入上海港的鸦片船共58艘,其中属于怡和、宝顺、旗昌三大洋行经理的就有43艘,计值890万元,而该年上海进口货物总值才1631万元,其中鸦片就有1200万元,仅三大洋行进口至上海的鸦片就占了鸦片总值的74%,占上海进口总值的54.6%。由此可见鸦片贸易对于上海的重要性。

有意味的是,从事鸦片贸易的中外商人并非偷偷摸摸、掩人耳目,鸦片贩子多是非常体面的人,他们公开地进行走私贸易,罗伯特·福钧在旅行中对上海的鸦片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他们“愉快、体面……和……有礼貌”,“我原以为干这一行的商人会与武装的海盗差不多……然而,经营这一行的人都是非常体面的人,他们多金善贾,在文明世界的所有地方都是有声望的第一流商人”。(11)这充分说明,在当时的中国人看来,鸦片贸易不仅是合法的,也是合理的。

与广州、天津、香港等城市相比,上海是一个后发城市,但其发展水平却后来居上。在鸦片消费上,同样表现出了这个特点。在19世纪后期,上海的鸦片贸易不仅在规模上超过其他城市,而且在鸦片的消费水平上也超过了其他城市。在对鸦片消费描述的诸多史料中,多是将鸦片馆这类地方写成是藏污纳垢的地方,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但在上海,除了大量普通烟馆供应人力车夫、搬运工等下层市民消费以外,还有很多鸦片馆不仅建筑外观讲究,而且内部装修精致,干净整洁,摆设各种艺术品,所谓“上海烟馆甲于天下,铺设雅洁,茗碗、灯盘,无不精巧。眠云阁其最著也,窗牖挂落,雕镂极工。他如南城信、北城信以轩敞胜,醉乐居、永恒昌以酒肴两便胜。馆内桌椅多用红木镶嵌石面,飞去青蚨一二百片,既可邀朋,又能过瘾”。(12)此类高级烟馆在上海非常之多,租界里尤其多。比如光绪年间坐落于法租界最有名的烟馆是上面引文中提到的南城信,时人记载“南诚信以高敞胜,眠云阁以清雅胜。入其中者,但觉画栋雕瓮,色色华丽。桌必云石,椅必文南,庭罗中外之芳菲,室列名人之书画,别开生面,雅近风流”。(13)作于1884年的《申江胜景图》(此画现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描绘了这个烟馆的盛况:正厅中摆放着高级烟榻和华丽的装饰品(如精美的花瓶、石头和书法作品),房子中央伫立着一尊大钟,前来消费的贵客络绎不绝。1872年《申报》报告说上海有1700多家烟馆,10年之后则有人说光是租界里的鸦片馆就有几千家之多。(14)李伯元在1897年写道,上海卖鸦片的商店比米店还要多,鸦片烟馆比饭店还要多。(15)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鸦片并不是仅仅在鸦片馆里消费或购买,在茶馆、说书馆、戏院、公园、妓院等场所都可以很容易地买到,也就是说,“大部分休闲活动场所,无论它是什么类型的,都供应鸦片,这使吸食鸦片成为上海休闲几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6)

洋行除了经营鸦片业务之外,茶叶是他们关注的另一主要业务。由于在19世纪中期以前,中国几乎是世界上唯一的茶叶供应国,国际市场茶叶需求旺盛,茶叶贸易利润很高,因此洋行在向中国兜售鸦片的同时,一定要想方设法从中国出口更多的茶叶,这样他们就可以在进出口两方面都赚取最大的利润。早期洋行为了满足茶叶出口的需要,总是派人携现款到内地抢购,但因为中国茶叶特殊的生产方式,即很少有大茶园,茶农非常分散,而洋行受到人力和财力的限制,越来越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出口的需要了。因此,“洋行长期和主要的收购方式,仍然须要通过中国城乡大小丝茶商贩,将分散在农村各地的丝茶集中到几个主要口岸,在当地的丝茶行栈和洋行买办的中介下卖给洋行”。(17)长江对外开放后,上海很多洋行都在汉口、九江等产茶区设置分行,茶叶得以及时收购和运输,因此这一时期茶叶出口量增长较快。至19世纪七八十年代,伴随中国茶叶出口黄金时代的到来,上海茶叶出口也达到了顶峰。1880年是上海茶叶出口具有意义的一年,因为“多年来第一次上海的红茶贸易额超过了汉口和九江的直接外销额”,该年汉口和九江直接出口的红茶数量为37796723磅,而上海则达到了43986000磅。(18)

茶叶是一种特殊商品,尤其是绿茶不适宜长期保存,因此减少中间环节,从生产地尽快送到消费者那里非常重要。广州一口通商时,茶叶“常要在整整一年之后才能在广州转到外国发货人的手中”,而五口通商后,“我们发现茶叶在生长六个月之内竟然已制成商品到了英国消费者的手中”。(19)在这一时期,“运到上海的绿茶中,有三分之二是出口到美国去的”。(20)但后来因为绿茶质量越来越差,甚至经常有杂以柳树叶制成的假货,导致绿茶出口大幅度萎缩,绝大部分的绿茶出口额转让给了日本。在1874年,中日出口美国的绿茶都是2100万磅;但到1875年,日本就超过了中国,达到2300万磅,而中国则减少到1900万磅。(21)也就是说,日本增加的出口额正好是中国减少的出口额。与此相类似,英国国内茶叶所增加的消费额则几乎都是来自于印度,而且印度正在逐渐侵蚀中国茶叶的出口额。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上海茶叶贸易的繁荣还同徽商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徽商的活跃推动了上海茶叶贸易的发展,而正是借助于上海的逐渐繁荣,徽商也才可能继续发挥作用,徽州商帮的衰落才延续到了光绪以后。徽商在国内的茶叶销售原来主要在北方地区和华东地区,北方以北京为中心,华东以上海为中心。鸦片战争前,经营外销茶的徽商主要集中在广州;而在鸦片战争后,徽商则主要在以上海为中心的区域从事茶叶贸易。因此有学者提出了“大徽州”的概念:“徽商沿着长江中下游和运河水路交通线建立商业网络,并在南京、芜湖、安庆、武汉、扬州、苏州、杭州、临清等城市建立商业殖民地,有力地推进了当地的商业化和城市化。这些地区即所谓"大徽州"。(22)“大徽州”的提法的确很有新意,但这个概念未免过大,而且居然没有把上海包括其中。上海作为19世纪对中国社会经济影响最大的江南城市,毫无疑问是应该包括在内的。

三、茶叶和鸦片贸易增长对上海发展的影响

在中国发展史上,五口通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称之为传统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的真正开始,可能一点也不为过。这是因为,五口通商“一则完全改变自唐代以来千余年之市舶贸易传统。二则完全打破千余年来中外封贡贸易关系。三则开启近代西式海关贸易规制。四则开启近代特殊性港埠都市之发展。是以单就近代商务而言,开放五口通商确为中国史上划时代之转折点”。(23)五口之中,上海最为重要,不仅在19世纪而且对今天中国经济发展的格局都具有深远的影响。19世纪后期曾任上海副领事的阿连壁这样说:“人们对上海也许可持两种看法。第一种看法可能把上海看作为一个巨大繁忙的港口,它的贸易对整个文明世界,特别对英国,具有重大的意义;第二种看法则是把它看作为必须向中国普遍引进外国式的文明和进步的先驱。上海不仅输入西方商品,而且输入西方思想。”(24)的确,在中国近现代发展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城市起到过像上海这样巨大的作用。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成为中国工业中心之前,贸易(尤其是国际贸易)对上海的发展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有决定性的影响。

上海取代广州成为新的最主要的茶叶出口口岸后,带动了茶叶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而以英国为主要茶叶消费国的西方对茶叶的需求增加太快,即使新开辟了上海等口岸,也难以完全满足欧美市场对茶叶的需求。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个时期英国最主要的工业品棉纺制品,在中国根本没有销路,为了弥补贸易逆差,西方国家只有继续加大对中国的鸦片输入,因此鸦片成为西方国家平衡与中国贸易的主要手段。而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过多强调鸦片战争后西方棉纺制品和丝织品对中国传统手工纺织业的冲击,而忽视茶叶对外贸易衰落和鸦片贸易对中国继续产生的巨大危害。因此,有学者敏锐地指出,“通过战争以打开中国大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他们的第二步是通过他们的机器制造商品以占领中国的市场。这是他们的第二手武器。然而,经历了十年工夫,他们的手中,除了大炮以外,有效的武器仍然是鸦片战争前通过走私泛滥中国的鸦片”。(25)1840年,英国(包括印度)出口至中国的鸦片为出口至中国棉纺织品的8.6倍,10年后,即1850年,前者仍为后者的7.6倍。(26)可以说,在整个19世纪,西方国家的茶叶贸易以及对中国的所有贸易都是建立在鸦片贸易基础之上的。

鸦片战争后,因为清政府对鸦片贸易实行默许的态度,导致国内罂粟种植大面积扩大,鸦片产量迅速提高。而由于国产鸦片价格大大低于进口鸦片,且随着国产鸦片质量的逐步提高,因此国产鸦片在很多地区尤其是内陆地区排挤了进口鸦片。1875年,驻上海英国领事麦华陀在本年度贸易报告中说:“多数省份现在生产的鸦片几乎已足以供应本省所需。现在已有大量鸦片从长江上游和牛庄运来,并以很低的价格在对外贸易开放的口岸市场上出售,以致大大减少了那里进口鸦片的消费量。”(27)上海自然也不例外,但是相对于其他地方,上海所受影响比较小。“鸦片尽管在由上海供应的某些口岸,进口鸦片不得不同培植量愈来愈多的中国鸦片进行剧烈的竞争,但仅就有关的统计数字而言,它似乎成功地保持了作为主要商品的地位。”(28)这是因为富人更喜欢进口鸦片,而这一部分的消费量在上海是很惊人的。如在1875年前后,“上海及其邻近地区消费的鸦片大部分是孟加拉生产的,当地人显得特别喜欢这种鸦片”。(29)在全国各大城市中,上海消费的进口鸦片数量最多,表2清楚表明了这一点。

从表2可以看出,1881年上海消费外国鸦片占了全国总消费量的1/4,1882年全国进口鸦片总量下降,但上海消费量不降反升,占到了全国消费总量的近1/3。

当然这种情况后来也发生了变化,即中国鸦片在质量上大大改善之后,性价比大大提高,因此除了部分高档鸦片馆(尤其是租界内鸦片馆)之外,上海本地消费的鸦片也逐渐改为国产鸦片,其中绝大部分来自四川,后来则主要来自离上海比较近的砀山县。(30)

不仅如此,上海鸦片贸易的特点还逐渐显露出了国际大都市的风格,这就是上海不仅是中国鸦片最主要的消费地区,而且成为向海外出口鸦片的主要港口。上海领事哲麦森在1895年贸易报告中说:“更加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已将上述中国鸦片中的一部分向境外出口,可能是香港或新加坡。出口量不大,然而它多少是一笔出口,而且很可能是一种新发展的开端。”(31)中国由原来的鸦片纯进口国变为出口国,此种现象对经济可能并无实质性影响,但在鸦片贸易史上却具有标志性意义。

在19世纪后半期,上海经济发展对鸦片贸易的依赖度非常高,这可能是当时任何中国城市都无法比拟的。正如林达·库克·约翰逊所说:“尽管鸦片对整个经济来说是有害的,但鸦片销售实际上推动了本地经济,在上海银行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地银行向短期借贷的鸦片商人收取高额利息,反过来又利用鸦片借贷发行银行货币,以便在银两短缺时期取代硬通货,这为港口的货币流通做出了贡献,没有这些纸币的话,整个地区的贸易和经济都会陷入停滞的局面。”(32)也就是说,鸦片已不仅仅是一种消费品了,在很多时候它开始充当了一般等价物的作用。不仅吸食者对鸦片上瘾,“整个城市经济出现了鸦片的"瘾",没有它就什么事也办不成了”。(33)因为19世纪全球化的加速,鸦片对汇率的作用对全球贸易都有影响,有时鸦片能起到平衡世界汇率的作用。比如在1875年曾有过一次汇率的反常波动,这是由于欧洲需要进口大量的丝、茶等中国产品,但欧洲又无法提供足够的白银,中国市场白银供应也严重不足。此时,“如果不是鸦片市场对中国和印度之间汇率的空前上升能作出反应,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由于欧洲白银供货不足所引起的真空,这场波动就会大得多,对英国和中国总的贸易的影响也会严重得多”。(34)上海作为中国新兴的贸易、金融与工业中心,鸦片贸易“功不可没”。

总之,在19世纪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研究中,我们不能忽视一些特殊的因素,其中包括本文所重点论述的茶叶贸易和鸦片贸易在上海开埠后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这些因素当然与19世纪的中国都有密切的关系,但由于上海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上海在19世纪中期以后越来越重要的经济地位,这些因素在上海所产生的作用更为显著,而上海的发展又极大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对茶叶和鸦片贸易在影响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研究非常有意义。

注释:

参见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上海市国际贸易学会学术委员会编著:《上海对外贸易》(上册),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第28页。

参见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542页。

《北化捷报》,1850年12月7日。

参见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上海市国际贸易学会学术委员会编著:《上海对外贸易》(上册),第51页,“中国茶叶出口的量、值变化表”。

参见黄苇:《上海开埠初期对外贸易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74、63页。

参见仲伟民:《茶叶与鸦片:十九世纪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第63页。

参见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上海市国际贸易学会学术委员会编著:《上海对外贸易》(上册),第43页;黄苇:《上海开埠初期对外贸易研究》,第88页;仲伟民:《茶叶与鸦片:十九世纪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第126页。

马士著,张汇文等译:《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一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第609页。

郝延平著,陈潮、陈任译:《19世纪中国的商业革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49页。

参见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上海市国际贸易学会学术委员会编著:《上海对外贸易》(上册),第78—80页。

(11)转引自顾德曼著,宋钻友译:《家乡、城市和国家上海的地缘网络与认同,1853-193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46页。

(12)参见葛元煦:《沪游杂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31页。

(13)黄式权:《凇南梦影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10页。

(14)参见黄式权:《凇南梦影录》,第110页。

(15)参见《游戏报》,1897年8月14日,第1页。

(16)戴沙迪:《鸦片·消闲·上海:城市消费经济》,见卜正民、若林正编著:《鸦片政权:中国、英国和日本,1839-1952年》,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第189页。

(17)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上海市国际贸易学会学术委员会编著:《上海对外贸易》(上册),第115页。

(18)参见《领事许士1880年度上海贸易报告》,见李必樟译编:《上海近代贸易经济发展概况1854-1898年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第581—582页。

(19)《领事文极司脱关于1867年度上海贸易的商务意见摘要》,见李必樟译编:《上海近代贸易经济发展概况1854-1898年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第156页。

(20)《领事麦华陀1869年度上海贸易报告》,见李必樟译编:《上海近代贸易经济发展概况1854-1898年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第203页。

(21)参见《领事麦华陀1875年度上海贸易报告》,见李必樟译编:《上海近代贸易经济发展概况1854-1898年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第376页。

(22)叶显恩:《徽商的历史贡献》,见方行主编:《中国社会经济史论丛吴承明教授九十华诞纪念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481页。

(23)王尔敏:《五口通商变局》,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02页。

(24)《副领事阿连壁1879年度上海贸易报告》,见李必樟译编:《上海近代贸易经济发展概况1854-1898年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第549页。

(25)(26)汪敬虞:《关于鸦片战争后十年间银贵钱贱影响下中国对外贸易问题的商榷》,见方行主编:《中国社会经济史论丛吴承明教授九十华诞纪念文集》,第505、504页。

(27)《领事麦华陀1875年度上海贸易报告》,《见李必樟译编:上海近代贸易经济发展概况1854-1898年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第365页。

(28)《领事麦华陀1874年度上海贸易报告》,见李必樟译编:《上海近代贸易经济发展概况1854-1898年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第329页。

(29)《领事麦华陀1876年度上海贸易报告》,见李必樟译编:《上海近代贸易经济发展概况1854-1898年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第408页。

(30)参见《总领事许士1883年度上海贸易报告》及《总领事许士1887年度上海贸易报告》,均见李必樟译编:《上海近代贸易经济发展概况1854-1898年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第651、720页。

(31)《领事哲麦森1895年度上海贸易和商业报告》,见李必樟译编:《上海近代贸易经济发展概况1854-1898年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第887—888页。

(32)LindaCookeJohnson,CitiesofJiangnaninLateImperialChina(Albany:StateUniversityofNewYorkPress,1993)15.转引自卜正民、若林正编著:《鸦片政权:中国、英国和日本,1839-1952年》,第187页。

(33)戴沙迪:《鸦片·消闲·上海:城市消费经济》,见卜正民、若林正编著,弘侠译:《鸦片政权:中国、英国和日本,1839-1952年》,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第189页。

(34)《领事麦华陀1876年度上海贸易报告》,见李必樟译编:《上海近代贸易经济发展概况1854-1898年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第407页。

戒不掉的普洱茶茶瘾


恋上普洱茶的茶友都有如此感慨,经常喝普洱茶,就会很难戒掉。除却巫山不是云,说不上为什么,就是喜欢那个感觉。遇到一杯好的普洱生茶,入口略微苦涩,苦过之后,回味无穷,心情不愉悦都难。遇到一杯好的普洱熟茶,汤汁饱满,淡淡的陈香,微微的甜,热腾腾地进到身体,暖暖地,很满足。

普洱茶风情万种,不同的山头,不同的树种,不同的味道。同一个寨子的茶,采摘方式不一样,炒制晒青时间、火候不一样,制作出来的普洱茶味道也会截然不同。同一个山头的茶,不同的茶农、不同的工艺,制作出来的味道也会千差万别。

名气不代表一切,好茶一定是出自好的制茶师之手。每个人的舌尖细胞不一样,对口感的要求也不一样。同一款好茶,有的茶友喜欢,有的茶友却不喜欢。

简单的说,有的茶友喜欢苦后甘甜的,有的茶友喜欢纯甜纯香的,有的茶友喜欢烟味重的,有的茶友讨厌苦涩的。每一杯茶都会拥有不同的粉丝群。你否定,他肯定。他否定的,或许是你的心头好。这个世界上没有最好的茶,只有最适合你的茶。

茶归根结底是饮品,入口的饮料,纯天然无添加,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同一款茶,每个人冲泡的方式不一样,出汤的时间不一样,冲泡的水质不一样,口感也会完全不同。甚至冲泡人的心情不同,也可能决定茶汤的口感。心情不好的时候冲泡出来的茶,与心情好的时候冲泡出来的茶口感也不同。这就是普洱茶的魅力所在,普洱茶给你的感受就像一个万花筒,角度不同,看到的东西也不一样。

我们自己也经常试茶,试各个山头的茶,试茶的时候,人越多越好。同一泡茶,不同的人喝,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有时候,事先不会告诉试喝人,这是哪个山头的茶,全凭个人的感觉去感知、去评价。

普洱茶的魅力除了风情万种之外,还在于它在时间长河里的奇妙变化,只要茶本身的品质优良,再加上储存得当,你不用担心它是否过期,还会时不时地给到你惊喜。藏一片茶,与岁月同行,陪自己慢慢变老。

我们为什么戒不了普洱茶,答案在各自的心底。要遇到一杯适合自己的好茶,需要的不是昂贵的价格,而是随遇而安的茶缘。好茶不一定贵,贵的茶也不一定适合自己。岁月不是童话,经历才是人生,适口为珍。

普洱茶收藏五戒


一、戒“短线”进出

新手入藏市,往往会犯急于求成的毛病,而急于求成的主要表现就是“短线”进出:许多新手淘到藏品后,总是沉不住气,总是急着赶紧出手赚钱。其实,收藏重在藏品未来的增值潜力,并不适合“短线”的买入卖出,因为“短线”进出获利空间非常有限。藏市新手必须明白:投资一定要沉得住气,较长时间的投资操作,你才会更有收获。

二、戒见异思迁

藏市物多,新手必须尽快确定自己的收藏方向,并据此进行投资。而一旦确定了收藏方向,就要尽量坚持下去,不要轻易改变收藏方向。收藏没有捷径可走,哪条路都要付出心血努力才能到达收获的站点。新手当记:见异思迁,这山望着那山高,只能让人多走弯路。

三、戒贪小便宜

低于市价很多的东西很可能有问题:或是东西有瑕疵,或是大量倾销,或是仿冒。千万要戒除贪小便宜的心理,否则极可能投资失手。

四、戒迷信冷门

“冷门”是指大家都不太热衷于涉及的那些物件。常有一些新手认为投资“冷门”更有市场发展的潜力,其实,既然是“冷门”,其增值的机会自然就会比较慢,有些甚至不易流通。因此,除非自己就是喜欢,新手最好不要去逐“冷门”。

五、戒迷信热门

与冷门相反,所谓“热门”是指市面上各位藏家都在追逐的那些物件。既然是“热门”,这类藏品行情必然已被追高,相应地,其价格也必然高昂,并且不易买到。初入藏市的新手最好不要人云亦云,跟在别人后面去追“热门”,因为新手“涉市”不深,还不能深入了解内幕状况,很可能花钱不少却买不到物有所值的东西。

中英茶养生各有门道:国人好清饮,英伦爱混搭姚国坤谈茶饮养生


饮茶好处又添一项!最近,《亚太临床营养学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显示,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可以抑制血液中糖的吸收,有助预防糖尿病。一直以来,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有关茶叶养生益处的研究从未间断,饮茶之风更是代代相传,以中英两国尤甚。

两国茶叶消费数一数二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最早可追溯至6000多年前。饮茶之风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从用来防病健身渐渐发展为日常保健饮品。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姚国坤,从事茶及茶文化研究已有50多年。他介绍,古往今来,饮茶不仅与健康有关,还与各民族和地方的婚丧嫁娶等传统习俗相融合,如汉族的大碗茶、白族的三道茶,凡款待宾客、寿辰庆典、男婚女嫁,都必以茶宴请,并衍生出独具特色的茶馆文化。中国一直是世界第一产茶大国,2014年中国茶叶总产量198万吨,占全球39.4%,人均年消费超1公斤。

中国人爱茶,地球另一边的英国人也嗜茶如命。英国每天消费大约1.6亿杯茶,每年消耗近20万吨茶叶,占全球茶叶贸易总量的20%,居发达国家之首,堪称“饮茶王国”。早在17世纪初,英国上流社会流行“下午茶”,主人让家仆配备红茶和点心,邀请好友共享。18世纪中期后,茶才进入平民生活。如今,无论是首都伦敦这样的大城市,还是偏僻的农村,都可以看到人们喝茶的情景,各地“茶屋”也十分普及。

中国求保健,英国重营养

目前,全球160多个国家与地区近30亿人喜欢饮茶,这意味着每5人中就有2人有喝茶习惯。姚国坤表示,世界各国的饮茶习俗,都直接或间接地出自中国,英国也不例外。英国本土不产茶,工业革命后,英国一度称霸世界,所以在西方,英国茶的名气更大。由于中英两国人民饮茶目的、方式大不相同,因此形成了各具特点的茶养生文化。

效用不一。姚国坤说,早在4700多年前的神农时代,人们就发现新鲜茶叶可以解毒。因此,一直以来,国人饮茶更注重保健防病的药用功效。我国最早的茶书《茶经》中记载“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乏、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姚国坤指出,民国年间存世的186本茶书中均有关于“饮茶有益健康”的记载,粗略统计,茶叶共有二三十种保健养生益处,包括消食去腻、降火明目、宁心除烦、清暑解毒、生津止渴等。英国人则更强调喝茶的营养价值,英式早餐茶口味较为纯正浓郁,提神效果明显;英式下午茶口味相对清淡飘逸,搭配面包、饼干、松糕、司康饼、巧克力等一起食用,可为下午补充更多的营养和热量。

搭配有别。饮茶有清饮、混饮和调饮之别。姚国坤表示,中国人多推崇清饮,将茶叶直接用开水冲泡,这种方式能保持茶香的纯粹和茶叶的功效。相反,英国人喜欢“混搭”或“勾兑”,即把不同的茶叶(至少两种以上)放进一个茶包里,大名鼎鼎的英式下午茶就是由大吉岭和锡兰茶二者混合。英国人还会在红茶里加一两块方糖和少许冷牛奶。

种类不同。我国绿茶种植广泛,适合多数人的口味,英国则以红茶为主。姚国坤说,其实英国最初也常饮绿茶,但当地人喜欢喝牛奶,搭配绿茶口感略差,因此产自印度等南亚和东南亚国家的红茶逐渐成为国饮。英国有一种“草本茶”,更侧重营养保健功效,类似于中国的“养生茶”。另有各类水果茶,混合多种食材,以达到特殊的口味需求和营养功效。

时间差异。姚国坤强调,尽管任何时间都可饮茶,但在中国形成了独特的早茶文化,英国人则热衷下午茶。中国民间有句谚语:“清晨一杯茶,饿死卖药家。”我国很多地方,尤其是广东,早晨去茶楼喝茶已成为一种传统。英国人不注重午餐,直到晚上8点以后才吃晚餐,早晚两餐间隔时间长,容易出现饥饿和疲惫,因此在英国上流社会的引导下,人们在下午四五点左右会吃点心、喝杯茶。

喝茶应成为生活一部分

中国人饮茶总量不少,但在全球饮茶之风下,人均茶叶消费量却不足土耳其的1/3。近年来,各类咖啡、甜饮料成为时髦饮品,英国也受到这些饮料的冲击,但茶依然是位居第一位的饮品。姚国坤认为,让饮茶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一点英国做得确实比中国好,英式茶养生有很多方面值得中国人学习。

劳逸结合。工作学习之余,不妨学学英国人,走进茶馆或自己沏上一壶茶,偷得浮生半日闲,在沏茶和品茗之间,从烦闷中解脱出来,让身心得到休养。也可以约上三五好友,闲话家常,传递情谊,享受精神的愉悦。

少食多餐。姚国坤指出,古代有“过午不食”的说法,但并不适合今人尝试。英式下午茶则非常适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尤其在繁忙了大半天后,下午茶能够起到三餐之外的“加油站”作用,符合现代“少食多餐”的健康理念,为身体补充了水分和能量。

加点营养。三餐之间,饮茶之时,能够补充一些水果,这是国人饮茶所未有的。英式茶饮中混搭多种茶叶、水果、牛奶等,国人也可尝试,有利于人体吸收更多的营养元素。需要提醒的是,英国饮茶方式是由英国人体质和饮食习惯决定的,国人要避免过量饮用浓郁、过甜或过咸的茶品,奶油甜点尽量少吃。

姚国坤表示,以茶养生,未必只是饮用。茶还可以入菜,例如茶叶蛋、绿茶酥、茶香熏鸡等,还可做茶叶酱、茶叶酒,甚至是茶叶酸奶、茶叶冰淇淋;制作茶叶枕,安神助眠,驱除蚊虫;茶叶水可以清洁皮肤,消除口臭、杀菌消炎等。对于茶叶的深加工,美国、日本和韩国走在前端,涉及衣食住行各个领域。

茶味清新淡雅,既能解渴又能养生,尽管大家都爱喝,但不一定人人都会饮茶。姚国坤建议,茶叶最好买当年的新茶,其口感、色泽、品质都优于陈茶。尤其是明前茶,通常比夏茶和秋茶好。饮茶分季节,春夏季节多喝绿茶,缓解乏困,清热解毒;秋饮乌龙茶,使人神清气爽;冬喝普洱,可生热暖胃。最好每天3杯茶,分上午、午餐后、晚饭后饮用,饭后1小时再喝。取茶叶3—5克,茶水比1∶50,开水泡3—5分钟,冲3—4泡即可。有胃病的人少喝绿茶,可用红茶代替。睡眠和心脏不好的人不宜饮用。

收藏普洱茶“八戒”


一、戒“过多”投资

收藏需要投资,换句话说,藏品要用钱买。不过,新手们要注意:初入藏市一定悠着点,千万不要头脑发热,在许多事情都还没弄懂的情况下就把过多的资金投入进去。因为收藏不是那么简单,并不能单凭热情就能达到目的。

藏界流传有很多关于藏家倾家产投资,却因所购之物是赝品而破败的故事。藏家尚且如此,新手因为还没有掌握必要的收藏经验,显然更容易失手买到假货。所以,新入藏市一定要保持淡定的心态,千万不能盲目地“过多”投资。新手投资,正确的做法是,采取渐进的方式,先从几百元小额开始,再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和丰富加大额度。这样,一旦走眼买到假货,也不至于伤到筋骨。

二、戒“短线”进出

新手入藏市,往往会犯急于求成的毛病,而急于求成的主要表现就是“短线”进出:许多新手淘到藏品后,总是沉不住气,总是急着赶紧出手赚钱。其实,收藏重在藏品未来的增值潜力,并不适合“短线”的买入卖出,因为“短线”进出获利空间非常有限。藏市新手必须明白:投资一定要沉得住气,较长时间的投资操作,你才会更有收获。

三、戒见异思迁

藏市物多,新手必须尽快确定自己的收藏方向,并据此进行投资。而一旦确定了收藏方向,就要尽量坚持下去,不要轻易改变收藏方向。收藏没有捷径可走,哪条路都要付出心血努力才能到达收获的站点。新手当记:见异思迁,这山望着那山高,只能让人多走弯路。

四、戒贪小便宜

新手须知:低于市价很多的东西很可能有问题:或是东西有瑕疵,或是大量倾销,或是仿冒。千万要戒除贪小便宜的心理,否则极可能投资失手。

五、戒贪高

所谓“高”,是指那些价值比较高的藏品。新手在收藏知识和收藏经验上都嫌不足,故而不宜急着去收藏价值很高的藏品。须知:“贪高”很可能让你败得很惨。

六、戒贪多

收藏重在质精而不在量多,投资收藏决不能以量取胜。新手务必明白,与其收藏一些平庸的杂品,不如去收藏一件较有艺术品位的佳品。这样,其将来增值的空间很可能会更大一些。

七、戒迷信冷门

“冷门”是指大家都不太热衷于涉及的那些物件。常有一些新手认为投资“冷门”更有市场发展的潜力,其实,既然是“冷门”,其增值的机会自然就会比较慢,有些甚至不易流通。因此,除非自己就是喜欢,新手最好不要去逐“冷门”。

八、戒迷信热门

与冷门相反,所谓“热门”是指市面上各位藏家都在追逐的那些物件。既然是“热门”,这类藏品行情必然已被追高,相应地,其价格也必然高昂,并且不易买到。初入藏市的新手最好不要人云亦云,跟在别人后面去追“热门”,因为新手“涉市”不深,还不能深入了解内幕状况,很可能花钱不少却买不到物有所值的东西。

吸烟戒不掉?喝点这些茶清肺解毒


吸烟有害健康,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对于吸烟者来说,要想戒烟特别困难,很多人抵抗不了吸烟的诱惑,不少专家建议,减少吸烟危害要多喝茶。那么吸烟喝什么茶清肺呢?以下10款清肺茶给你的肺部细心的呵护,有效降低吸烟危害,一起来看看:

1.玉竹冰糖茶

此茶有养阴生津、润喉益肺之功。取玉竹15克,加冰糖适量,加入沸开水适量加盖浸泡15分钟,并用筷子和匀后再饮用。

2.沙参大枣茶

沙参,别名南沙参、泡参、泡沙参,为桔梗科沙参属植物四叶沙参、杏叶沙参或其同属植物,以根入药。秋季刨采,除去地上部分及须根,刮去粗皮,即时晒干。清热养阴,润肺止咳。主治气管炎,百日咳,肺热咳嗽,咯痰黄稠。此茶有养阴生津之功。取沙参15克、大枣5枚,加入沸开水适量加盖浸泡15分钟饮用即可。

3.蜂蜜柚子茶

柚子富含维生素C,能够提升免疫力;还有清热去火、止咳化痰的功效。用柚子加蜂蜜制成饮品,更是很好的保健品。蜂蜜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并有补中润燥,润肺补虚的作用。用盐水洗净柚子,再用温水泡5分钟,削下果皮,切成细丝。剥出果肉,去皮除籽,用搅拌机打成泥状。把柚子皮和果肉泥入锅,加1小碗水和冰糖,小火熬半小时至黏稠,柚皮略透明即可。然后大火收汁,离火冷却。温热(50℃以下)时加蜂蜜拌匀。装入容器中密封,放置10天左右就可以吃了。

4.罗汉果茶

果实营养价值很高,干果总糖含量25.17——38.31%,特别是有比甘蔗糖甜300倍的甜甙,鲜果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丙,蛋白质和氨基酸,果实味甘性凉、有润肺、清热、消暑、生津、止咳之功效,可治疗肥胖病、糖尿病、支气管炎、扁桃体炎、咽喉炎、急性胃炎、哮喘等,同时,也是饮料和调料佳果。取罗汉果20克,沸水泡闷15分钟后代茶饮。

5.桂花茶

此茶适用于口臭、风火牙痛、胃热牙痛及龋齿牙痛等。桂花性温,味辛,具有健胃、化痰、生津、平肝的作用,能治痰多咳嗽、肠风血痢、牙痛口臭、食欲不振、经闭腹痛等症。可选用桂花3克、红茶1克或绿茶3克,用沸水适量冲泡,盖闷10分钟后便可随时饮用。

6.菊花茶

菊花有野菊和家菊之分,其中家菊清肝明目,野菊祛毒散火,甘苦微寒,清热解毒。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对口干、火旺、目涩,或由风、寒、湿引起的肢体疼痛、麻木的疾病均有一定的疗效。菊花茶的功效成分中的类黄酮物质已经被证明对自由基有很强的清除作用,而且在抗氧化、防衰老等方面卓有成效。取蜂蜜500克、鲜菊花瓣1000克。将鲜菊花瓣捣烂,加水煎提半小时。连续两次等量提取,滤除残渣。合并两次提取液,小火浓缩至500毫升。待凉至60℃下加入蜂蜜,调匀。

7.金桔茶

金桔里面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其里面所含有的食物纤维素能够帮助人体改善肠道的生理功能,调节肠道的蠕动,缩短食物垃圾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从而使得人体减少对毒素的吸收有很好的正面影响。选取新鲜的金桔鲜果五颗,和五克的新鲜绿茶一起泡饮,能够很好的防治敢买,治疗胸闷,并且有效的帮助人体开胃。

8.天麦冬茶

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此茶有养阴生津、清肺降火之功。取天冬、麦冬各12克,加入热开水300毫升浸泡10分钟,弃渣喝茶。

9.桑菊杏仁茶

桑菊杏仁茶可以清热去燥,对咽喉不适的人们来说,闲暇时饮一杯桑菊杏仁茶是再好不过了。取桑叶、菊花、杏仁各10g的量,加沸水冲泡15分钟后便可饮用,咽喉有不适的人不妨试一下。

10.银耳茶

此茶有滋阴降火、润肺止咳的功效,特别适用于阴虚咳嗽。银耳是食药两用滋补佳品,内含蛋白质约10%、碳水化合物65%、无机盐4%;还含有维生素E以及磷、铁、钙、镁、钾、钠等,于药用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之效。可选用银耳20克、茶叶5克、冰糖20克,先将银耳洗净加水与冰糖炖熟,再将茶叶泡5分钟后加入银耳汤里,搅拌均匀服用。

新手须知之收藏普洱茶“八戒”


一、戒“过多”投资

收藏需要投资,换句话说,藏品要用钱买。不过,新手们要注意:初入藏市一定悠着点,千万不要头脑发热,在许多事情都还没弄懂的情况下就把过多的资金投入进去。因为收藏不是那么简单,并不能单凭热情就能达到目的。

藏界流传有很多关于藏家倾家产投资,却因所购之物是赝品而破败的故事。藏家尚且如此,新手因为还没有掌握必要的收藏经验,显然更容易失手买到假货。所以,新入藏市一定要保持淡定的心态,千万不能盲目地“过多”投资。新手投资,正确的做法是,采取渐进的方式,先从几百元小额开始,再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和丰富加大额度。这样,一旦走眼买到假货,也不至于伤到筋骨。

二、戒“短线”进出

新手入藏市,往往会犯急于求成的毛病,而急于求成的主要表现就是“短线”进出:许多新手淘到藏品后,总是沉不住气,总是急着赶紧出手赚钱。其实,收藏重在藏品未来的增值潜力,并不适合“短线”的买入卖出,因为“短线”进出获利空间非常有限。藏市新手必须明白:投资一定要沉得住气,较长时间的投资操作,你才会更有收获。

三、戒见异思迁

藏市物多,新手必须尽快确定自己的收藏方向,并据此进行投资。而一旦确定了收藏方向,就要尽量坚持下去,不要轻易改变收藏方向。收藏没有捷径可走,哪条路都要付出心血努力才能到达收获的站点。新手当记:见异思迁,这山望着那山高,只能让人多走弯路。

四、戒贪小便宜

新手须知:低于市价很多的东西很可能有问题:或是东西有瑕疵,或是大量倾销,或是仿冒。千万要戒除贪小便宜的心理,否则极可能投资失手。

五、戒贪高

所谓“高”,是指那些价值比较高的藏品。新手在收藏知识和收藏经验上都嫌不足,故而不宜急着去收藏价值很高的藏品。须知:“贪高”很可能让你败得很惨。

六、戒贪多

收藏重在质精而不在量多,投资收藏决不能以量取胜。新手务必明白,与其收藏一些平庸的杂品,不如去收藏一件较有艺术品位的佳品。这样,其将来增值的空间很可能会更大一些。

七、戒迷信冷门

“冷门”是指大家都不太热衷于涉及的那些物件。常有一些新手认为投资“冷门”更有市场发展的潜力,其实,既然是“冷门”,其增值的机会自然就会比较慢,有些甚至不易流通。因此,除非自己就是喜欢,新手最好不要去逐“冷门”。

八、戒迷信热门

与冷门相反,所谓“热门”是指市面上各位藏家都在追逐的那些物件。既然是“热门”,这类藏品行情必然已被追高,相应地,其价格也必然高昂,并且不易买到。初入藏市的新手最好不要人云亦云,跟在别人后面去追“热门”,因为新手“涉市”不深,还不能深入了解内幕状况,很可能花钱不少却买不到物有所值的东西。

投资有风险,存茶需谨慎,小编认为把茶喝到肚子里才是最最真实、最最愉快的事情。

中国茶叶知识知多少?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从四千年前的神农尝百草,一日遇毒七十二,得茶而解之,茶就开始走进了人类的生活。茶产量在唐朝已达到相当的规模,而且已经成为文人雅士的享用品,人们尚茶成风,茶成为“人家一日不可无之物”。

唐代陆羽对茶文化造诣颇深,被奉为茶神,他所撰写的《茶经》是最早关于论茶的专门著作。

唐朝时对茶叶的档次已有明显区分。“盖茶味虽均,其精者在嫩芽。取其初萌如雀舌者,谓之枪,稍敷而为叶者,谓之旗”,即茶的嫩叶称为旗,茶的“云尖”“雀舌”称为枪。早采为茶,晚采者为茗。虽茗为茶通称,但古时采得早的茶叶较嫩,采得晚的较老称之茗。

茶按加工方法,分为绿茶,乌龙茶,红茶,黑茶,黄茶和白茶六大类。

绿茶不发酵,高档绿茶有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信阳毛尖、庐山云雾和黄山毛峰等。绿茶上品颜色嫩绿,茶汤碧透清亮,味道入口略苦,而后鲜甜,回味绵长。

乌龙茶为半发酵,名茶为铁观音、武夷岩茶、白芽奇兰等。其中武夷岩茶有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之称,它的茶树生长在武夷山的岩缝之中。茶既有绿茶之清香,又有红茶之甘醇。

红茶为全发酵茶,著名的有滇红、闵红、祁红和粤红等。红茶有暖胃的功效,因此冬季多饮红茶。

黑茶属全发酵茶,但与红茶又有所不同。制茶时在杀菁、揉捻、晒干后,还要经过堆积存放的过程,称为“渥堆”,使之产生再次发酵。黑茶主要有湖南黑茶、四川边茶和云南普洱茶等。黑茶备受青睐的主要原因是能燃烧脂肪,降血脂功效显著。

品茶在唐朝已经颇为讲究。煎茶的水《茶经》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茶道在唐朝很盛行,时至宋朝,饮茶成为时尚和典雅的艺术,而且当时流行斗茶。

茶的提神和保健功能不言而喻,现在寻常百姓饮茶已成为习惯。唐诗中著名的“七碗茶诗”,形象道出茶的功效,一碗润喉,二碗提神,三碗思维敏捷,四碗散发郁闷,五碗通身舒爽,六碗得道通神,七碗飘飘欲仙。

喝茶是很奇妙的事情。相同的茶,不同的水温,味道不同;相同的茶,相同的水温,不同的茶具,感觉亦不一样;什么都相同了,不同的泡次味道当然也不相同。我听过一位嗜茶者所言:纵使千般差异,唯一不变的它就是茶。其实导致味道不同的不是茶本身,而是外界的变化导致了不同的感觉。

人生亦然。你拥有了怎样的心境,就会品味到怎样的人生。

中国茶叶的基本分类


我国是茶的发源地,茶叶的品目繁多,命名复杂。我国自古以来就注重茶叶的分类,茶类的划分随朝代而不断演化。唐宋时代以茶的外形进行分类,陆羽在《茶经》中称“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宋代将饼茶等紧压茶类称为“片茶”。

元代根据茶质将散茶分为“芽茶”和“叶茶”。明代以来,逐步发展到以汤色作为茶叶分类的重要依据,将茶叶归为白茶、绿茶、黄茶、红茶和黑茶等五大类。明末清初出现乌龙茶后统称为六大基本茶类。至今,我国对茶叶的分类大体依此基本原则进行。同时,增加“再加工茶类”,如:花茶、紧压茶、香味茶、果味茶、保健茶、药茶等等。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茶学界从茶叶制法的系统性、品质的系统性和内含物质的系统性出发,认为发酵的方式与程度对茶叶内质和外形,以及茶叶的内含物质和品质有着关键的作用。

将茶叶分为不发酵茶(Non一fermentedtea)、前发酵茶(Pre-fer-mentedtea)和后发酵茶(Post一fermentedtea)等三大类别。绿茶、白茶等属于不发酵茶类。杀青(Fixation)之前进行"发酵"生产的茶类为前发酵茶。前发酵是通过茶新鲜叶片自身的酶系统进行的酶转化,包括半发酵茶(Partialprefermentedtea)和全发酵茶(FunPre一fermentedtea)两类。

乌龙茶系列属于半发酵茶类,红茶属于全发酵茶类。茶叶在"杀青"之后的"后发酵"过程是在微生物的参与下进行的,如各种黑茶、云南布朗族的酸茶、泰国的"Mians’茶、日本的基石茶和阿波罗番茶等。由于不发酵茶、前发酵茶和后发酵茶的加工过程有显著差异,发酵的机理完全不同,使茶叶的化学成分,特别是多酚类化合物的组成产生了显著的变化。

乌龙茶和红茶的多酚类成分在茶叶中天然存在的酶催化作用下,通过酶转化作用形成氧化程度各异的氧化产物;后发酵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通过特定微生物系统进行复杂的生物转化,不仅使多酚类成分产生复杂的结构转化反应,同时还形成了一系列的新型代谢产物。

不同的加工方法生产的茶叶产品均具有独特的汤色、口感和风味。这一分类方法科学地归纳了茶叶的基本茶类,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已得到普遍的认同。我国传统的六大基本茶类均可以该分类系统为基础进行归纳和分类。

印度红茶,来自英国的疯狂欲望


18世纪的英国,一场因茶而起的革命渐渐掀起。英国人将目光转向古老的神秘国度——印度,寻找茶叶种植的新大陆。时过境迁,印度红茶这种“绿色黄金”,更为人类红茶史书写下浓重而具异彩的一笔。印度,茶叶种植新大陆?

阿萨姆坐落在布拉马普特拉河(中国境内称雅鲁藏布江)上游的一段河谷,这个河谷除南边的缺口外,四周都被覆盖着浓密森林的群山包围。从南边缺口吹来的季风还为阿萨姆地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炎热和潮湿构成了这个地域最显著的气候特点,虽然这种气候条件不利于人的健康,但对于很多植物来说,却是较为理想的生存环境,茶就是其中之一。

目前有许多证据表明,茶树很有可能最早就是从东喜马拉雅山区的热带丛林中演化而来。东喜马拉雅山区是世界上植物种类最多样、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人类较早发现和使用茶叶的地区,印度的阿萨姆正位于这片区域。与现在人将茶当饮品不同,喜马拉雅山区的部落先民更多地把茶叶当作食物,他们会将野生的茶叶发酵,然后再放入口中咀嚼,这种做法有点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吃槟榔。另外,聚居在缅甸的掸人还把茶叶当药品,将其敷在伤口上以促进伤口的愈合。

尽管上述这些包括阿萨姆人在内的、长期生活在茶树发源地的居民们很早就对茶叶的属性有了深刻的了解,但他们始终没有把茶当作一种生活的必需品而加以栽种和驯化,没有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发展出一套以茶为中心的优雅文化和繁复仪式。因此,在英国人悄然踏入这片饱经战乱、饥馑频仍的河谷之前,这里的野生茶树在阿萨姆人的眼中似乎跟周围山林中的其他植物一样,没有什么特别。直到有一天,这些茶树为来自遥远西方的口腹之欲所关切,从此彻底改变。

来自英国的疯狂欲望

18世纪,茶曾经在以法国为代表的欧陆国家风靡一时,但很快就被咖啡和葡萄酒所取代。正如法国著名历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所说:“茶叶只有在那些不生产葡萄酒的国家才能够真正受到人们的喜爱。”那个时代咖啡馆基本上是成年男子聚会谈论的场所,咖啡几乎被认为是男性的专利;与之相对,茶则成为广大女性群体的宠儿。饮茶这一新习惯逐渐在18世纪末的英伦风靡起来,因为英国人偏爱在茶中加入糖和牛奶,这一饮用习惯疑似受到了土耳其等阿拉伯国家的影响,红茶逐渐占据了茶叶市场的主导地位。

面对18世纪末近乎井喷式的茶叶需求,茶在英国的唯一代理商东印度公司加大了对茶叶的进口,但这种努力仍旧捉襟见肘。与此同时,民众也开始对国内居高不下的茶叶价格怨声载道,猖獗的茶叶走私和为牟取暴利而来的假冒伪劣商品严重地扰乱了茶叶市场秩序。因进口茶叶所造成的贸易逆差和旺盛的消费需求,使很多英国人都意识到,是该到中国之外寻找茶叶生产基地的时候了。

让印度茶代替中国茶

诚如美国人类学家西敏司·明茨所说:“当一位英国工人喝下了第一杯加了糖的热茶,这就意味着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发生了,因为它预告了一场巨变,经济与社会的全面翻转。”

印度理所当然成为建立茶叶种植园的首选。印度是英国殖民地,英国人在印度享有高度的控制权,英国的公司和个人可以全面介入茶叶的生产和管理。位于印度东北部的东喜马拉雅地区与中国茶叶种植区的气候条件十分类似,尤其是阿萨姆、大吉岭等地。英国在1834年专门成立了一个茶叶委员会,负责调查引进中国茶树和茶树种子的可能性。东印度公司曾派遣植物学家罗伯特·福琼到中国寻找优良茶种,福琼走遍了中国很多地方,将从中国带来的种子成功地移栽到了阿萨姆的贾瓦尔和库玛翁,并由他招募的中国人生产出了优质的茶叶。

与福琼这些植物学家的想法不同,还有一些人认为只要通过对印度本土的野生茶树加以驯化和改良就可以使其变为优质茶种。C·A·布鲁斯和查尔顿上尉这两名英国军人就是此种观点的笃信者。他俩在阿萨姆地区发现了野生的茶树林。阿萨姆茶树生长在丛林中,可以长到17米高,抗寒性能较差,叶子较大,而且比较坚韧。1836年底,C·A·布鲁斯的茶叶样本送到了加尔各答,在阿萨姆种植的茶叶首次被认为达到了“可销售的品质”,后来还在1839年的拍卖市场上拍出了每磅34先令(1.7英镑)的天价。高额的利润终于让伦敦金融业的风险资本家蠢蠢欲动,他们难以按捺心中对茶园的无限向往,纷纷向阿萨姆的茶园投资,并迅速组建起了阿萨姆公司,进而成为印度最大的茶叶生产公司。成立茶叶公司一时成了冒险家们的新宠,到1859年底,除了阿萨姆公司和乔尔豪特茶叶公司外,在阿萨姆还有另外50个茶叶种植园。早期的茶叶种植园,自然条件非常恶劣,它们大都建在雨林和河谷深处,那里不仅有猛虎、野象等野生动物出没,而且也是疟疾等疾病滋生的温床。阿萨姆的人口并不稠密,而种茶、制茶又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茶园所需的劳动力几乎全部要仰仗输入。这些劳工中有很多是妇孺,他们常常还没有到种植园便病死途中,侥幸存活下来的劳工还要忍受超长的劳动时间和种植园主野蛮残暴的奴隶式管理。这种境况直到20世纪中期以后才逐渐得到改善。

自鸦片战争以来,英国人仅用了40年的时间就摆脱了对中国茶叶的依赖。到了1880年,印度的茶叶种植面积达到了843平方公里,其中四分之三都在阿萨姆,茶叶产量达到了4300万磅。印度生产的茶叶大部分被运往英国。相对于中国的茶叶来说,印度茶叶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它是免税的。1888年,印度的茶叶产量首次达到了8600万磅,英国从印度进口茶叶的数量第一次超过了从中国进口茶叶的数量,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印度茶代替中国茶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借由这场声势浩大的茶树种植运动所引发的经济与社会的重大变革,印度的茶叶种植园成为世界政治经济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阿萨姆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也发生了空前剧变。

阿萨姆的“绿色黄金”

布拉马普特拉河畔遍布着绵延的平原和茂密的森林,这里的阿萨姆溪谷日照强烈,需另外种树为茶树适度地遮蔽。由于雨量极为丰富(在雨季日降雨量可达25厘米至30厘米),在雨季,这里的气温会上升到约35℃,湿度与温度结合所产生的类似温室的条件,使得热带性的阿萨姆大叶种茶树蓬勃发育。阿萨姆是印度茶叶产量最大、世界最重要的红茶产地之一,印度茶叶的80%都产自这里。

说到采摘,阿萨姆茶叶以六七月采摘的品质为最优,而十到十一月产的秋茶则较香。19世纪初到此的植物学家格瑞菲斯对这里茶叶的早期烘焙如此描述:“他们只用嫩叶,他们在一个大的金属器皿里烘焙茶叶,金属器皿要很干净,在里面把茶叶搅拌均匀,并在烘焙的过程中用双手搓揉茶叶;当烘焙恰到好处之后,他们将茶叶放在阳光下暴晒3天,露水和阳光相互交替,最后它被密实地填装到竹筒里。”

阿萨姆红茶因明亮的茶色与甘醇的余香享有盛名,被誉为世界四大红茶之一。它外形细扁,呈深褐色;汤色深红而稍显褐色。阿萨姆红茶属烈茶,喝起来浓郁芳香,其中略带有淡淡的麦芽香和玫瑰香,很适合添加牛奶冲泡成奶茶,那样更柔润香醇,余韵无穷;而典型的阿萨姆奶茶即是泡壶浓浓的阿萨姆红茶再添加鲜乳而成。除了添加鲜乳外,阿萨姆红茶拿来当柠檬红茶同样也很适宜,在浓郁的阿萨姆红茶里加入新鲜的柠檬汁,就成了一壶好喝的柠檬红茶,而且阿萨姆红茶在加入柠檬汁后鲜红的茶汤会转为淡粉红色。当然还有些上等的阿萨姆茶,茶叶中掺有叶芽,喝起来十分柔顺,加入糖或蜂蜜,更添别样风味。

阿萨姆红茶传统上会加配牛奶用作早餐茶,它也是拼配爱尔兰或英式早餐茶的基础茶,因此常被拿来与其他茶类混合成早餐茶。例如阿萨姆茶加非洲肯亚茶,阿萨姆茶与中国红茶相搭配等,所以人们时常可以在某些早餐茶或混合茶中发现阿萨姆茶的踪迹。英国人尤其喜爱阿萨姆红茶浓郁的风味,在1839年至1880年间,人们对这种“绿色黄金”的狂热尤甚。

然而,为什么阿萨姆红茶常被用作早餐茶呢?这是因为阿萨姆茶叶中含量最高的生物碱——咖啡碱,具有兴奋作用,能够使人的大脑思维活动迅速清晰,可以消除睡意,消除肌肉疲劳。阿萨姆红茶冲泡时的浸泡时间因碎叶或全叶茶而不同,很是讲究。碎茶叶浸泡时间可稍短些,最好是在早上饮用,且宜于添加较大量鲜乳,因此类茶茶性强,若不添加鲜乳容易伤胃。

大吉岭云雾中的“香槟”

来到印度北部的喜马拉雅山脚下,这里坐落着大吉岭玛凯巴里(Makaibari)茶园。大吉岭这座小山城雨水充沛,日夜温差大,终年被云雾所笼罩,极适合茶树生长。这里是享誉世界的大吉岭茶的故乡,茶树大都生长在海拔1000至2000多米的山坡高地上。“玛凯巴里”是“金黄色的土地”的意思。作为印度大吉岭八十多家茶园之一的玛凯巴里,一个多世纪以前,就成为茶的天堂,这里种植着世界上最昂贵的茶叶——大吉岭红茶。

大吉岭茶汤色橙黄、清澈明亮,气味高雅,上品则带有清雅的麝香葡萄酒风味和奇异的花果香,甘甜柔和。因此,上品大吉岭茶又被誉为“红茶中的香槟”,拥有高昂身价。优质的大吉岭红茶在瓷杯中会显露金色的黄晕,那正是上等大吉岭的招牌。大吉岭茶适合清饮,但因茶叶较大,需稍久焖(约5分钟)使茶叶尽舒,才能得其味。因其特有的纯正香气,大吉岭茶一直被称颂为世界三大高香茶之一,是英国贵族的宠儿,更是英式下午茶的最爱。

比起盛产的阿萨姆红茶,大吉岭产量较低,只占印度茶叶总量的2%。茶叶分四季采摘,三四月初摘茶和五六月的次摘茶颇受青睐。然而与阿萨姆茶相同的是,种类众多的大吉岭茶,依不同茶园和采收期所冲泡出的茶汤相差甚多,浸泡时间长短不同也会带来不同风味。大吉岭茶叶一般甚少拿来当熏香茶。著名的印度辛香茶,即是以大吉岭茶为底再熏上多种辛香料,如豆蔻、丁香、胡椒、肉桂和姜而成。

大吉岭冠绝众红茶,其前身正是中国福建武夷山的正山小种红茶。难怪印度大吉岭红茶出口到中国时,一位印度商人曾风趣地说:“我把你们的茶叶送回家了。”

无论是独特而传奇的“绿色黄金”阿萨姆红茶,还是“红茶之皇者”大吉岭红茶,印度红茶从“替代品”一跃而成人们狂热追逐的对象,在古老的国度上开辟了茶叶种植的新大陆,更为人类红茶史书写下浓重的一笔。

以上就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有关《英国人戒茶叶 中国人禁鸦片》的全部内容了,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可以分享给更多需要的朋友,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