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兴盛于隋唐时期

发布时间 : 2021-02-12
隋唐茶文化 茶文化起源于什么时期 中国茶叶名

【www.cy316.com - 隋唐茶文化】

中唐时期,茶叶在进行买卖的同时,还被朝廷征收茶税,此时,茶叶的生产、买卖已成为了全国性的经济活动。唐中期以前,朝廷并未对茶叶的生产和买卖征收赋税。但随着茶叶生产、销售的逐渐扩大,加上唐中后期镇压安史之乱所造成的国库困窘,建中三年(782年),“税天下茶漆竹木,十取一”。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征收茶税。兴元元年(784年),由于民怨,朝廷暂停征收茶税。但到了贞元九年(793年),朝廷恢复茶税,并成为定制。

唐代以前,虽然茶的历史久远,但并没有人为茶撰写专著。那时的茶只被视为一般的饮料,并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到唐代中后期,茶叶的蓬勃发展与人们对茶知识的渴求,催生出以陆羽的《茶经》为代表的一批茶学专著。这些专著的出现,标志着茶以一种独立、崭新的学科文化面貌面向世人。同时,这一时期也涌现了大量的咏茶诗文。唐代茶事上,卢仝的《茶歌》、陆羽的《茶经》与征收茶税一起被列为影响最大的三件事。

唐代茶文化还表现在饮茶人之多与享茶之道上。茶宴、茶会、茶食不再仅局限于待客之礼上,还以茶会友、以茶议事、以茶共趣等形式广泛流行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cy316.COM编辑推荐

中国茶叶 生于南方且兴于南方


陆羽《茶经》里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传说中的炎帝神农氏是茶的发现者,同时他也是传说中的发明药物来治疗疾病的人。

神农氏为了辨别草物的药理作用,曾经亲口品尝百草。有一次他在野处考察休息时,用釜锅煮水,恰巧有几片叶子飘落进来,使锅里的水变成黄绿色。神农氏不以为意,喝了一点其中的汤水,却惊奇的发现,这黄绿色的水味道清香,竟是一味不可多得的药材。随着时间的推移,神农氏得出了这种植物能够解渴生津、提神醒脑和利尿解毒的作用。

至于“茶”的名字的来源,也和神农氏有关。传说中的神农氏,长着一个玻璃一样的透明的肚子,但凡是吃进肚子里的食物都能够看得清清楚楚,因此能够知道这种食物对于身体的利弊,这也是他多次中毒不死的原因。他喝了黄绿色的水这后,看见这种水在肚子里流淌,所到之处,把肠胃擦洗得干干净净。于是他就把这种植物叫做“擦”,后来就转化为“茶”的发音。

茶叶原产地溯源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很早便有关于食茶的记载,而且随产地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中国的茶早在西汉时便传到国外,汉武帝时曾派使者出使印度支那半岛,所带的物品中除黄金、锦帛外,还有茶叶。南北朝时齐武帝永明年间,中国茶叶随出口的丝绸、瓷器传到了土耳其。唐顺宗永贞元年,日本最澄禅师回国,将中国的茶籽带回日本。尔后,茶叶从中国不断传往世界各地,使许多国家开始种茶,并且有了饮茶的习惯。

但是也有人能够找到证据指出,饮茶的习惯不仅仅是中国人发明的,在世界上的其它一些地方也是饮茶的发明地,例如印度、非洲。

1823年,一个英国侵略军的少校在印度发现了野生的大茶树,从而有人开始认定茶的发源地在印度,至少是也在印度。中国当然也有野生大茶树的记载,都集中在西南地区,记载中也包含了甘肃、湖南的个别地区。茶树是一种很古老的双子叶植物,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在国内,也有关于茶树的最早原产地的争论,有好几种说法。不少人认为在云南,有学者在认真研究考证以后断言,云南的西双版纳是茶树的原产地。人工栽培茶树的最早文字记载始于西汉的蒙山茶。这在《四川通志》中有记载。

来自巴蜀的最初记载

在周武王伐商灭纣时,参加征战的巴蜀等南方小国部落就把茶作为贡品敬献给周武王。晋常璩著的《华阳国志》中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这师,……茶蜜……皆纳贡之。”武王伐纣的时间约在公元前1066年前后,由此可见,中国有明确记录的茶事活动距今至少已有3000年的历史了。

现在所能够看见的文献资料里面,有着确切的茶的记载的,最早并且最可靠应该是汉代王褒所撰写的《僮约》。这篇文章写作的时间是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是茶学史上重要的文献。其中的“烹荼尽具”、“武阳买荼”,说明“荼”已经成为当时社会饮食的一项,并且是用来待客的贵重之物,饮茶已开始在中产阶层中流行。

长江流域的文物明证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与茶相关的古代文物,从另一个角度为中国是茶树起源地的观点提供了明证。

近年来在浙江省上虞市出土的东汉时期的瓷器中,有壶、盏、杯、碗等器具,据考古学家判断,这些器物当属世界上最早的茶具。这说明东汉时期饮茶已渐渐普遍。湖北省江陵县的西汉古墓中还曾出土过一些作为陪葬品的茶叶;湖南省的长沙马王堆中也曾出土过一只刻有“茶”字的青瓷瓮,这被考古学家推定为是人们用来贮存茶叶的器具。这表明在距今2000年前,南方王族已开始烹煮饮茶。

饮茶风气兴于南方

我国何时开始流行饮茶,人人言殊,莫衷一是。唯大体上可谓开始于汉,而盛行于唐。唐以前饮茶,陆羽《茶经》卷下《六茶之饮》概为言之,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扬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但多非史实。纵是史实,非加申述,亦不易明。《茶经》云:神农《食经》“茶茗久服,有力悦志”(刘源长《茶史》卷一)。陆羽《茶经》以为饮茶起于神农氏,然《食经》为伪书,尽人皆知,不足为据。《尔雅》有“苦荼”之句,世以《尔雅》为周公时作品,谬以为饮茶自周公始,不知《尔雅》非作于周公。不足为饮茶起始之证。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谓“晏子相齐,衣十升之布,食脱粟之食,五卵、苔菜而已”,以为饮茶(即茗)始于春秋时代。然《晏子春秋》亦非齐晏婴所作,根本难以成立。且万蔚亭辑《困学纪闻集证》卷八下云:“(槐按)今本《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作三弋五卯苔菜,考《御览》卷八百六十七引作茗茶,载入茗事中……”虽作茗,然既言茗茶,恐非茗饮之茗。故茗饮之事不见于经。世又以诗之“谁为茶苦”,为饮茶之证,不知此茶乃苦菜之荼,非“荼苦”之茶,不能张冠李戴。似此春秋战国恐无饮茶之风,故《周礼·天官·家宰第一》言浆人供王之六饮,一曰水,二日浆,三曰醴,四曰凉,五曰医,六曰酉①。尚未见饮茶。......自汉以后,饮茶之记载,时有所闻,三国时吴孙皓每饮群臣酒,率以七升为限,韦曜不过两升,或为裁减,或赐茶茗以当酒(《三国志·吴志·韦曜传》),以时茶茗,恐已为招待宾客之用,不然,宴会中,何以有茶?晋张华尝谓“饮真茶,令人少眠”(张华《博物志》),是晋亦有饮茶之风,所以茶茗之起,由来已久,宋裴汉《茶述》谓:“茶起于东晋,盛于今朝(宋朝)。”。《洛阳伽蓝记》谓饮茶始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所谓饮茶之风,开始于汉魏则可,盛行于汉魏则不可。因南北朝时,此风尚只在南朝风行,北朝尚未以之为怪也,何论于汉魏,关此《茶史杂录》引逸事两则如下:

齐王萧初入魏,不食羊肉酥浆,常饭鲜鱼羹,渴饮茗汁,京师士子,见萧一饮一斗,号为漏卮,后与高祖会食羊肉酪粥,高祖怪问之,对日,羊是陆畜之宗,鱼是水族之长,所好不同,并各称珍……唯茗不中,与酪作奴,高祖大笑,因号茗饮为酪奴,他日彭成王掘献谓萧曰:“……卿明日顾我为卿设荼莒之餐(即鱼)亦有酪奴。”

萧正德归降时,元义欲为设茗,先问卿于水厄多少,正德不晓其意,答日:下官生于水乡,立身以来,未遭阳侯之难,坐客大笑。

由前之说,北朝后魏京师士子,见齐王萧饮茶,引为怪异,号为漏卮;由后之说,尤养特欲为萧正德备茶,则一为少见多怪,一非家常用品,最少足以证明其非普通用物,不然,亦非北朝鲜卑族用物,此时饮茶,恐限于某地,行于某阶级,实非普及民众,故只能谓为饮茶之开始时期。而饮茶风气之兴,始于唐代。唐代民众喝茶成癖。东坡诗云:“周诗记苦荼,茗饮出这世。”乃以今之茶为荼。自唐以来,茶以清头目,上下好之,庶民日饮数碗,确成风矣。(摘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注①:原字是酉旁加也,既左酉右也。

确实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饮茶的习惯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所以,很多人认为饮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上其它地方的饮茶习惯、种植茶叶的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

(1)神农时期: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归到这里以后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为如此,神农才成为农之神。

(2)西周时期: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他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已经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

(3)秦汉时期:西汉。王褒《僮约》:“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近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发现陪葬清册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简文和木刻文,经查证"?"即"槚"的异体字,说明当时湖南饮茶颇广。我们现在还饮用着与很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相同的饮料,确实是很使人心潮澎湃的事情。能够给我们很多的遐想。

“茶”字的由来

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但“茶”则是正名,“茶”字在中唐之前一般都写作“荼”字。“荼”字有一字多义的性质,表示茶叶,是其中一项。由于茶叶生产的发展,饮茶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茶的文字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因此,民间的书写者,为了将茶的意义表达的更加清楚、直观,于是,就把“荼”字减去一划,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茶”字。

“茶”字从“荼”中简化出来的萌芽,始发于汉代,古汉印中,有些“荼”字已减去一笔,成为“茶”字之形了。不仅字形,“茶”的读音在西汉已经确立。如现在湖南省的茶陵,西汉时曾是刘欣的领地,俗称“荼”王城,是当时长沙国13个属县之一,称为“荼”陵县。在《汉书·地理志》中,“荼”陵的“荼”,颜师古注为:音弋奢反,又音丈加反。这个反切注音,就是现在“茶”字的读音。从这个现象看,“茶”字读音的确立,要早于“茶”字字形的确立。

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因而在语言和文字上也是异彩纷呈,对同一事物有多种称呼,对同一称呼又有多种写法。

在古代史料中,有关茶的名称很多,到了中唐时,茶的音、形、义已趋于统一,后来,又因陆羽《茶经》的广为流传,“茶”的字形进一步得到确立,直至今天。

普洱茶膏完善了现代中国茶文化的完整架构


普洱茶膏完善了现代中国茶文化的完整架构!俗语云: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足见茶早已融入到国人生活中,它不仅是一种饮品,而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态、一种自然生活方式,品茶者不刻意追求,实则已得到养生。现代此茶不单单指的单纯的茶叶,茶业中出现了茶膏这一条新分支,让中国茶文化更加博大精深。

茶膏作为中国茶文化的新生力分支,延承古代皇室贡品尊贵,完善现代中国茶文化的完整架构。茶膏的出现代表了现代茶文化出现这样两个特征:一方面,人们通过更加便捷的方式,回归到茶饮的本质上来——喝滋味、喝健康、喝一种随性;另一方面,随着食品安全的焦点化,茶饮的安全性也成为茶客们消费过程中考虑的一大因素。

茶膏大多指的的普洱茶膏,当然也有企业制作出了白茶膏,红茶膏,但是数量都较为有限。普洱茶膏的制作始于五代十国时期,史籍《十国春秋》就已记载南唐时期(公元937年前后),有贡品茶膏生产。从茶膏的出现到现在,一直都以贡品的身份流传在皇室和达官贵人等高端场合,做为古代高端礼品,民间很少听闻。

最初的普洱茶膏,通过茶马古道传播到西藏,迅速被西藏上层人物接受,成为上层贵族(包括活佛级以上的僧侣、宗教领袖)享受的特权物品之一,民间则禁止流通。之后,清朝皇室开始注意这一现象并接触普洱茶膏。1729年(雍正7年),云南普洱茶团茶和茶膏开始向朝廷进贡。到乾隆年间,清宫御茶房开始制作普洱茶膏。御茶房在生产工艺上做了很大改进,普洱茶膏由贡品变成宫廷制品。

“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最佳,”这是古书上对茶膏的一种记载,可见,在我国古代,普洱茶膏的功效就比较多,茶膏用来醒酒功效也是很明显的,而绿色的茶膏醒酒效果就更不在话下。

据海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研究,普洱茶膏其保健功能主要体现在: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改善微循环,抗衰老;具有显著的醒酒功能;具有抗疲劳作用;对亚健康状态有调整缓解作用。

现各种茶膏都将价值发挥的淋漓尽致,普洱茶膏内含有高达50%左右茶多酚,是普通茶叶的30—50倍,而且含有丰富的茶色素、生物碱、儿茶素、茶多糖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使茶膏具备了独特的生理功能和药理作用,具有醒酒、延缓衰老(抗氧化)、减肥、护肝养胃、降血压、降低胆固醇、降血脂、解油腻等功效,而且具有品饮更加安全卫生、更加方便等诸多特点,实为茶之精华、养生极品。

近代汉口茶馆文化的兴盛


“近代汉口商业发达,商人、手工业者、码头工人汇聚,人流如织,使得汉口‘茶馆林立’;汉口茶馆一度成为商人、市民、行帮、青洪帮、哥老会成员休息、交易和帮会活动的场所,成为汉口近代化转型过程中一种正在发育的城市‘公共空间’。”现任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的傅才武教授,2005年出版过一本名为《近代化进程中的汉口文化娱乐业(1861-1949)》的专著,详细研究了近代汉口茶馆数量规模的消长。

前天,谈起书中反映的早年汉口茶馆盛景及茶馆文化,中国茶叶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茶叶学会副理事长张岳峰唏嘘不已。他说,当年汉口茶馆兴盛时,许多普通市民每天做完事,都要到茶馆聊天、乘凉或看戏、听评书,茶馆是市民聚会最方便且最适宜的地方。

1931年大水反致茶馆生意兴隆

清宣统元年(1909年),武汉三镇的茶馆一共有411家,其中汉口250家,武昌133家,汉阳28家。

到1918年,仅汉口茶馆就增至696家。10年后,增加到1117家。1931年武汉大水后,百业萧条,大批失业者涌进茶馆,茶馆生意反而格外兴隆。到1933年,茶馆竟增至1373家。

武汉沦陷后,茶馆业在日寇铁蹄下只残存了250家,从此一蹶不振。到解放前夕,武汉三镇一共只有300多家茶馆。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由于计划经济的实施,汉口茶馆业基本消失。

“浑水茶馆”兼营曲艺表演

民国汉口的茶馆,分“清水”和“浑水”两种。“清水茶馆”以卖茶为主,茶馆里不打牌不唱戏。“浑水茶馆”既卖茶,又有唱戏、卖曲、打牌、赌博及其他娱乐活动。

当时汉口六渡桥的汉来春茶馆,三层楼房,有100多张茶桌和80个雅座,还附设了理发室和小卖部,夏天还开放平台,供茶客乘凉。著名的“浑水茶馆”是“德华茶楼”,也有三层楼,在三楼设专厅唱戏。

茶馆为戏曲、曲艺提供了演出平台。如汉口六渡桥的几家茶馆不仅是汉剧戏班经常演出的地方,而且汉剧演员们还经常到茶馆里聚会,谈家常,说戏艺。

民国汉口茶馆有等级之分,按照经营规模的不同,分为甲、乙、丙、丁四等。有25张茶桌以上的是甲等,有l5-25张桌子的是乙等,有5-10张桌子的是丙等,5张桌子以下的是丁等。茶座则分雅座和普座。普座设条凳,泡下等茶;雅座设躺椅、靠椅,泡上等茶。在一些高级的茶馆里,冬天还铺设狗皮毯。

民国政府曾开5家“民众茶园”

上世纪20年代末,汉口市政当局把茶馆作为施行民众教育的地方,设立半官方性质的“民众茶园”,以进行休闲教育,倡导正当娱乐。

武汉市政当局将特一区三码头谈笑楼改为第一民众茶园,中山马路生成里口味春茶楼改为第二民众茶园,硚口正街同德茶楼改为第三民众茶园,河街集稼嘴怡心茶楼改为第四民众茶园,汉阳东门外码头改为第五民众茶园。还委定驻各园指导员。

在这些政府开办的茶园,市政当局规定除备桌椅茶壶等必需品外,还必须备有“党国旗”、“总理遗像”、通俗图书、报纸、乐器、棋子、揭示牌、办公室、演讲员、茶园信笺信封及各种文具。设民众问字处,代写书信,代教读书,代做对联等;设书报阅览部,公布每天报上的重要新闻,提供有益通俗图书供民众阅览;还设民众游艺部,教民众演唱有益之歌曲、戏曲,举行小型音乐会、游艺会。

明清时期我国茶文化有了新突破


在明清时期,我国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徵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茶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晚明时期,文士们对品饮之境又有了新的突破,讲究“至精至美“之境。

在那些文人墨客看来,事物的至精至美的极至最后之境就是“道”,“道”就存在于事物之中。张源首先在其《茶录》一书中提出了自己的“茶道”之说:“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他认为茶中有“内蕴之神”即“元神”,发抒于外者叫做“元体”,两者互依互存,互为表里,不可分割。元神是茶的精气,元体是精粹外观的色、香、味。只要在事茶的过程中,做到淳朴自然,质朴求真,玄微适度,中正冲和,便能求得茶之真谛。张源的茶道追求茶汤之美、茶味之真,力求进入目视茶色、口尝茶味、鼻闻茶香、耳听茶涛、手摩茶器的完美之境。

张大复则此基础上更进一层,他说:“世人品茶而不味其性,爱山水而不会其情,读书而不得其意,学佛而不破其宗。”他想告诉我们的是,品茶不必斤斤于其水其味之表象,而要求得其真谛,即通过饮茶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愉快,一种清心悦神、超凡脱俗的心境,以此达到超然物外、情致高洁的仙境,一种天、地、人融通一体的境界。这可以说是明人对中国茶道精神的发展与超越。到清朝时,茶叶出口已成一种正规行业,茶书、茶事、茶诗不计其数。

从“三国”看三国时期茶文化


纵观中国数千年茶文化长河,茶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相对于今日丰富多样的茶文化来说,三国时期的仅仅算作茶事,还不足以称之为茶文化。我们在感受三国精彩故事里的同时,应该为中国博大精深的茶礼文化而自豪。

三国时期,在汉代的基础上茶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广雅》记载:“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若饮先炙令色赤,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máo之。其饮酒醒,令人不眠。”记录了当时的制茶和饮茶方式:将采摘来的茶叶进行加工,用火焙之至颜色变成赤色,用茶碾将焙好的茶叶碾成细末,加上油膏,制成茶饼,装入瓷器中保存,饮用时,待水烧沸,将茶饼碾成茶末后倒入锅中,再加上葱、姜等调料,煮好后即可饮用了,都是现在制茶的雏形。

“我们在酒桌上经常会听到诸如‘不胜酒力就以茶代酒’此类的话,为什么是‘以茶代酒’?难道仅仅是不能喝酒的一种托词?其实不是”清雅源培训部的陈老师说。

据史料记载,早在三国时期就有一个著名的茶典故,陆羽《茶经》里也有这样的记载:三国时吴国的第四代国君孙皓,在位17年,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六路出岳攻关,孙皓出降,后封“归命侯”。他每次设宴,座客至少铭酒七升,虽可不完全喝干,但要斟上,并亮盏说干。博学多闻的韦耀酒量不过二升,孙皓对他以礼相待,暗中赐茶,这就是孙皓开创以茶代酒之先例。演变到现在又是一种休闲的开会方式----茶话会。

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在丽江成立 力推茶马古道申遗


昨日,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中国茶马古道研究中心同时在丽江成立。两中心今后将致力于茶马古道申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今明两年将组织一批内地茶产业界、茶文化界人士赴台湾考察;还将定期举办两岸茶文化高峰论坛。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丹增,著名作家冯冀才,四川省政协原主席冯元蔚等参与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的工作。

成立大会上,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宝三向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冯元蔚颁发了“名誉主任”聘书。

两个中心都是国字号

“现在‘国字号’的研究中心很难获批,两个中心都是‘国字号’,都立足于云南,这是一件盛事。”丹增出席成立大会时说。

丹增表示,茶叶市场非常巨大。现在全世界已经有上万个茶文化的研究机构,“国字号”的研究中心很有价值。云南产业已经从起点走向顶峰,现在有所回落,但这是暂时的,因为背后有着巨大的市场和消费者群。

“目前对茶马古道的研究仅仅是皮毛,茶马古道的内涵具有非常深厚的价值。茶马古道研究中心的成立,应当在茶马古道文化的弘扬、研究、探索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丹增说。

金荣华也表示,研究中心的成立意义非凡——“将来回过头看,茶文化的研究在中国文化史上必将具有一定的地位。”

为产业提供智力支持

“2000年前,茶是中国经济的支柱,希望今后茶产业至少能在云南成为一个新的支柱产业。”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常务理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顾问、中国著名民间文艺家杨亮才说。

据了解,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历时两年的申报,已经获得批准一年,中心总部设在北京,之所以选择在云南举行成立大会是因为云南90%的县都产茶,茶产业在云南发展前景良好。

据张宝三介绍,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的基本任务是:通过策划、调查、研究、整理,编辑出版发行相关书刊及拍摄影像资料等举措,抢救保护中国茶文化遗产,弘扬中国茶文化;培训茶文化爱好者和研究人员及茶文化从业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茶文化研讨会,对优秀的茶文化研究成果进行评奖,宣传普及茶文化,促进国内外茶文化交流。定期或不定期举办茶文化展览、展示活动;还将为茶产业提供智力支持,为行业的发展决策提供相关依据。

将组织茶商赴台考察

杨亮才说,通过调查发现,全世界有30亿人在饮茶,而在中国饮茶的人数更高达总人口的70%。但目前中国茶业存在的问题一是“名牌不名”,全国7万多个茶厂1年的利润总额还比不上英国的立顿一个品牌。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致力于通过努力,让中国的名茶也成为世界的名茶。并且逐步改变中国茶企业无序竞争的局面。他表示,中国茶文化研究会将出一套关于茶产业的系列丛书,其中对云南的也将进行“解剖式”的研究和阐述。

张宝三透露,今明两年将组织一批内地茶产业界、茶文化界人士赴台湾考察;今后还将定期举办两岸茶文化高峰论坛。杨亮才也表示,尽管台湾的茶大多是从内地引入,但当地在茶叶生产、销售、文化研究的各个环节都做得很好,研究中心正在与台湾茶文化方面的专家学者们进行协商,组织一批包括茶商、茶农和专家学者在内的人士赴台湾考察,进行交流学习。

会后,冯元蔚及丽江市市长王君正在丽江福国大饭店共同为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中国茶马古道研究中心揭牌。

专家建议

专项立法保护茶马古道

最快在今年年底,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就将为茶马古道申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展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准备工作,希望能在一两年内完成,首次正式为茶马古道申遗。

茶马古道的申遗是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的一个重要课题,张宝三介绍,中心将对茶马古道的文化遗迹,如集市、骡马店、桥梁、保存完好的路段及其他实物进行调查;还将深入调查茶叶种植和制作的传承人,茶叶的种类、性能等,为未来茶马古道申遗做准备。

部分遗存正不断消失

民族出版社编审高洪宝在向成立大会学术交流活动提交的论文中提到,2009年4月10日至11日,2009年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举行,150多位专家学者和有关领导,共同研讨了“文化线路”遗产这一国际新型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中国现在有大运河、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等3条超大型文化线路,迫切需要进行相关科学保护。文化线路遗产的保护,作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新课题,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仍处于起步阶段。由于缺乏有效的法律依据和支持,加上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影响,以及因对遗产认知不清导致的人为破坏等,茶马古道这条文化线路遗产面临生存威胁,城市化加速发展和大规模城乡建设对茶马古道保护造成冲击,大量的有形的和无形的文化遗产正不断消失。

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常务理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顾问、中国著名民间文艺家杨亮才介绍,目前茶马古道保存比较完好的路段是丽江的束河古镇和大理沙溪寺登街,而更多的遗迹正在慢慢消失当中,此时为茶马古道申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就尤其具有意义。

应制定专项保护法规

高洪宝建议,应该坚持政府主导,对茶马古道这条超大时空尺度的文化线路遗产,制定专项保护法规,整合专家、学者、旅游界等各方力量,建立跨地区、跨部门、跨学科的保护管理体制,进行资源调查,开展科学研究,建立协调机制,建立多学科参与的体系等,呼吁全社会重视并加强文化线路遗产的保护。

他认为,应该改变以往的观念,将遗产的规模从点到线,由线到面,围绕着茶马古道,积极着手滇、川、藏大三角及毗邻地区生物多样性国家保护区的申报工作,如昌都、林芝地区的然乌湖-帕龙藏布-易贡湖冰川、滑坡、泥石流国家地质公园,藏东芒康盐井国家历史文化公园,川西稻城-理塘第四纪古冰盖国家地质公园,藏东侏罗-白垩纪红层国家地质公园等。

茶马古道及其周边蕴含着丰富的多元文化的无形文化遗产,应该及时发掘,清点整理,适时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待条件成熟后,将茶马古道作为“文化线路”整体推出,申报列入《世界文化线路遗产名录》。

政府主导保护是关键

高洪宝表示,茶马古道所经过的怒江、金沙江、澜沧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在开发过程中,坚持政府主导是非常必要的,需要制定茶马古道沿线旅游发展的总体规划和主要项目的控制规划,避免低层次的或雷同项目的开发规划,在开发过程中把环境和人文的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尽可能保持茶马古道的原汁原味。

“我们也许无法去保护好茶马古道的遗迹,但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尽快摸清茶马古道遗迹的‘家底’,拍摄相关的影像资料,展现茶马古道的风貌,至少能够让后人知道茶马古道究竟是什么样的。”杨亮才说。

普洱茶:中国特色普洱茶文化


岁月悠悠,昨天已经过去,今天已经开始,明天还不确切,最有把握的是当代正在进行的今天。当代社会的一切精神与物质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产物。当代普洱茶特色文化是普洱茶产业随着历史的进程衍化发展的结晶。

岁月悠悠,昨天已经过去,今天已经开始,明天还不确切,最有把握的是当代正在进行的今天。当代社会的一切精神与物质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产物。当代普洱茶特色文化是普洱茶产业随着历史的进程衍化发展的结晶。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有时也特指社会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生活现象,它以物质为基础;每一个社会都有同它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随新社会制度的产生而改变,有它自身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文化也不例外,同样融入了世界经济圈,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其特点是全人类共创共享。就以当代茶文化来说吧,它既古今结合,继承了历史文化,又中外合璧,接受了先进的外来文化,汲纳了世界文化的精华,具体体现在时尚品茗的茶道与茶艺方面。

时尚茶艺是茶道的基础,时尚品茗是茶道的必要条件,茶艺可独立于茶道而存在。茶道以茶艺为载体,时尚依存于茶艺。茶艺的重点在“艺”,重在习茶艺术,以获得审美享受;当代茶道的重点在”道”,旨在通过茶艺修身养性,参悟大道,静心雅志,构建和谐。茶艺的内涵小于茶道,茶道的内涵包容茶艺。但茶艺的外延大于茶道,其外延介于茶道与茶文化之间。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然而茶艺与茶道的内涵、外延均不相同,应严格区分。茶艺是指泡茶与饮茶的技艺。中国茶艺是早在唐、宋时期就已发展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到20世纪30年代茶艺名称才正式出现。至20世纪70年代,中国台湾地区使用茶艺一词后,全国各地已广泛使用,并赋予了新的内涵,形成了时尚品茗的当代茶文化。

茶艺的内容是泡茶、饮茶的技巧和艺术。泡茶的技巧包括茶叶的识别、茶具的选择、泡茶用水的选择等。而饮茶的技巧则是对茶汤的品尝、鉴赏,对色、香、形、味、韵的体味。饮茶技巧也包括以茶待客的基本技巧。泡茶、饮茶的艺术高于技巧。技巧是基本、浅层次的,而艺术属美学范畴,属实用美学,休闲美学,生活美学领域。茶艺包括环境美、水质美、茶味美、器具美、艺术美。而泡茶的艺术美又是泡茶者仪表美和心灵美的统一。而饮茶者同样要强调美,强调心灵相通。中国茶艺历来表现为三种形态:一是潇洒自如品茗。以喝一杯好茶为依归,追求精神的愉悦;二是经营性茶艺如茶馆、茶楼、茶店、茶坊的技巧,四川的盖碗茶和长嘴茶壶冲泡。三是表演性茶艺。

一次性把中国茶讲清楚,建议你看下茶种类作用茶文化


喝茶,真的只是一种生活方式。

常会遇到一些朋友,提及茶总是小心地说:自己不懂,即便是喝茶,也是随便喝喝。不管这谨慎的态度是不是谦虚,其实对大多数人来说,懂不懂茶真的不那么重要。如果喝了某款茶感觉还不错,能接着喝下去就足够了。

喝了那么多茶,对于茶的类别,还是一知半解。

这就是差一个能召唤神龙的六大基本茶类。

1发酵篇

六大茶类的划分基础是在制作中,由茶叶发酵的不同程度决定的。发酵程度同时影响着茶的口感和功效,这就是为什么你要了解它的原因所在。

发酵程度越高的茶,茶性更温和,比如红茶、黑茶就适合胃不太好的人喝;相反,不发酵或是轻度发酵的茶,茶性微寒,适合降火去燥,但脾胃较弱的人应适量。

2品类篇

绿茶|叶绿汤清,清香、醇美、鲜爽

白茶|色白隐绿,汤色黄白,清香甘美

黄茶|叶黄汤黄、金黄明亮,甘香醇爽

青茶|也叫乌龙茶,青绿金黄,清香醇厚

红茶|香高色艳味浓,叶红汤红,浓厚甘醇

黑茶|茶色粗大黑褐、口感陈香醇厚

3冲泡篇

不同的茶叶有不同的茶性,顺应茶性泡出来的茶,才能最大发挥茶的口感、香气、汤色。

六大茶的冲泡方式多种多样,只要记住绿茶和黄茶不要闷着,其它想怎么泡就怎么泡,没有特定的冲泡手法,别人告诉你的方式不一定适合你自己,只要你自己喜欢就好。

4储存篇

虽然是干茶,为了保持茶叶的活性和口感,储存起来也是稍稍需要讲究一些。茶叶储存三大原则:干燥、避光、密封。

绿茶、黄茶|密封后,放冰箱冷藏

白茶、乌龙茶|常温密封保存;长时间不喝,放冰箱冷藏

红茶|常温密封保存,切忌防潮

黑茶|常温保存,阴凉通风、切忌日晒

5功效篇

绿茶

六大茶类之首。

零发酵,茶多酚最多。

性微寒,微苦,回甘。

清热祛燥,提神醒脑。

不适合肠胃较弱的人群。

白茶

茶中珍品。

轻度发酵,茶性清凉。

滋味清淡、回甘。

富含茶多糖,适合降糖需求人群。

黄茶

中国独有茶类。

汤色杏黄清澈。

轻微发酵,口感清爽香醇。

富含茶多酚和咖啡因。

提神醒脑,消食化滞。

乌龙(青茶)

绿叶镶红边,绿茶+红茶之和。

又叫青茶,属半发酵茶。

降血脂、胆固醇,适合三高人群。

提神醒脑,不宜空腹饮用。

红茶

世界人民最爱。

茶性温润,无刺激。

口感甜醇。

调节脾胃功能,适宜肠胃不好的人群。

黑茶

红、浓、陈、醇。

后发酵茶类,微生物发酵。

香气独特,口感醇厚。

改善肠道环境,调节脂肪代谢。

茶,不是功课,不是束缚,不是只有“懂”的人才有资格爱茶。喝茶是享受,本着享受和放松的心态去喝茶,暂时不必想着去弄懂它,反而会越喝越懂。要是一开始就认定自己不懂,对茶有隔阂感,岂不是越来越不懂。

你或许认为,那些每天和茶打交道的人,或者那些一开口就很专业的人,肯定很懂茶。可真正追问起来,也多会说自己“所知有限”。这不是谦虚。茶文化博大精深,每一种茶,都有自己的特性,宛如芸芸众生,有谁敢说:能看懂每一个人,懂茶 不懂茶,有那么重要么。

其实懂不懂茶,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每天喝茶。千利休禅师说:“须知道茶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一款茶入了手,多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去尝试,只管泡她吧,小男生不都是泡妹多了,才成为把妹高手的吗。

喝什么茶也不重要,适合自己的茶才是好茶。茶在手,一人得幽,二人得趣,三人成品。于尘世偷来闲暇时间,不乏人生之乐趣。

都说,“茶品可清心”,那么喝茶时,把身份放一边,把虚荣放一边,把贪欲放一边,茶百科说“心清可品茶”,茶,无法承受之轻。

以平常之心,喝盏中清茶,尝惬意时光。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喝茶,真的,只是一种生活方式。

不同季节或一日之中不同的时间,对应着不同的茶或茶道具,像极了生命中或凉或暖的时光。不同的是,生命中的平淡时光占大多数,而心静下来,茶里,却总有滋味。

我国饮茶文化


茶叶从药用、祭品、菜食,渐而转为日常饮用,成为寻常人家开门七件事之一,历经了颇为漫长的历史年代。

饮茶始于何时?《茶经》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神农时代开始发现茶可以作为药用;至殷周已开始作为饮料。这是茶界的一般说法。据沈从文先生对陶瓷的考证,又有饮茶始于晋一说。至汉,饮茶渐成风尚;唐宋以降,饮茶蔚成风气。这是普遍认同的说法。饮茶之兴盛,与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和佛教的传入息息相关。汉武帝通西域,丝绸之路成了通道,西域的僧人们把目光投向了中国,他们带来了大量经传和佛像。佛教开始传入中国,以茶代酒、坐禅饮茶渐成习俗;唐宋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文化最为繁荣的历史时期之一,唐诗宋词,文风大盛。

文人雅士集会、结社、讲学,以尚茶为怡情悦性之雅事。民间兴起茗战。“斗茶”之风的盛行,助推制茶技艺的提高和品饮艺术的形成发展。饮茶之风是逐渐推广开的,先是“上行下效”,推广民间皇亲贵族视茶为“养生之妙药”,民间纷纷予以效仿;而后是“下行上效”,影响上层民间斗茶比艺之风日盛,而皇宫贵族、文人雅士竞相效仿,并且玩出许多新花样而风靡朝野。细加琢磨,我发现这是饮茶很有趣的传播途径和推进方式。

宋代的饮茶,特别值得一说。宋代大约是最为煊赫一时的茶时代了。我的家乡建瓯是古老茶乡。植茶始于五代时期,到了宋代,制茶技艺达到巅峰。当时的龙团风饼成为茶的极品,专供御用,一般人是喝不到的。从宋徽宗《大观茶论》对龙凤团茶的赞语中,我贸然揣想,这位皇上是喝过此茶的。还有用于品茶斗茶的黑釉建盏(兔毫盏),出于建窑,旧时属于建州(今建瓯)。它胎重釉厚,深厚中蕴含着秀美。釉上的兔毫,状如万千雨丝,也像流星划过夜空,飘洒自如。一向疏于朝政、却精于艺术的宋徽宗对兔毫盏也颇有研究,他认为:“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

由于制茶工艺的不同,饮茶有“唐煮宋点”之说。在唐代及唐之前,茶叶均以团茶研末为主,并调以盐、姜、葱、枣子、薄荷等佐料,风行煮饮的方法。而到了宋代,改为用开水冲调的点茶法。历史上有过用茶煮食,有茗粥、茗菜等茶食,那时茶叶没有进行加工,都是新鲜的原叶,叫“吃茶”。在我家乡口语中至今仍叫“吃茶”,不说“喝茶”。

细究起来,或许还是古风犹存呢。历史上饮茶方法有过几次革新,都是伴随着制茶工艺的重大改革和突破而发生的。举例不难,顺手拈来。明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颁布诏书,下令“罢造龙团,惟采茶芽以进”。这促使团茶等型茶生产逐渐萎缩,最终退出社会生活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散茶形式的出现。浙江绍兴创制的“日铸茶”,使制茶方法改蒸为炒,改碾为揉,改研末团茶为条形散茶,茶叶的外形和内质为之一新而“名于天下”。饮茶方式化繁为简即由研末烹煮而改为直接冲泡了。这是饮茶史上的一大革新,影响极为深远。

茶叶作为一种饮料,延续千年而不衰,至今饮风乃盛。品茶,把茶从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能品出愉悦,品出文化,这大概是饮茶所富有的美妙之处吧。

中国安溪茶文化博览馆有个万壶馆


传奇万壶馆,传奇唐裕;传奇万壶馆,源于传奇唐裕。这样说,可能大家有点不明白,但安溪人应当不陌生。

万壶馆是中国茶都茶文化博览馆的一部分,或说一个分馆,场馆内陈列16000多个茶壶,此乃唐裕先生私人所藏,2003年,他将自己珍藏的三万多把茶壶捐赠给故乡安溪。

唐裕,祖籍安溪,旅居印尼,著名侨领、社会活动家,素有“民间大使”之称,为中国和印尼、新加坡的建交,作出卓越贡献,是世界安溪乡亲联谊会创会会长,充满传奇色彩。

而收藏茶壶之多,之巨,种类如此浩繁,如此专注,几十年如一日,蔚为大观,不得不称其传奇啊!收藏茶壶之多,之广,之久,独唐裕一人啊!

收藏乃个人所好,搜罗天下奇珍异宝,而不独享之,更不为牟利记,无私奉献给社会,奉献给家乡,日月可鉴,精神可嘉,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不得不让人肃然起敬,也是传奇。

现陈列于馆中的茶壶,造型各异,只要你想象得出,大概都有形迹可寻,更多的是你眼力不济,想象不到,谁能说清它们的造型样式,恐怕难也,也是传奇。

万壶馆位于茶都一隅,密密麻麻、挨挨挤挤、尘风满面的茶壶,外行人看来,数量之多,造型之奇,让人震撼,这也就热闹了,但倘若你在远观,俯瞰之外,近前一步,细察一番,或许也别有一番情趣。而玩壶高手,一定惊愕于名家之壶,真乃大手笔,那也是一段传奇。

明清名壶,制壶大家,陈鸣远、顾景舟、徐汉棠等等之壶,一代大师手作,难得一觅,睹物思人,见大师作品,窥他们性情,想象无边,似乎也很好。

而茶壶和茶叶挨得如此近,一脱胎于泥土,一萌生于泥中,茶和壶不分离,也是因缘。

而我们最应该感谢的还是茶乡赤子唐裕,万壶馆因他得以传奇。

宫廷茶文化和民间茶馆文化


有人说,茶产在南方,北方谈不上茶文化,说北京人只会喝茶末,茶里泡的是茶末。北京解放以前,老百姓确实喝不起好茶,只能喝一些碎末,就是卖出好茶后剩下的茶末,但并不能由此说北京没有茶文化,北京不仅有茶文化,而且档次还很高。

首先,北京地区出了一个茶的亚圣,仅次于陆羽的圣人,他就是唐代著名诗人卢仝。卢仝是涿州人,离北京仅百里左右。范阳卢氏家族是一个文化家族,从汉代就出文化人。卢仝为什么被称亚圣呢?这是因为他写过一首诗,原名叫《走笔谢孟谏议送寄新茶》,诗中有一段形容饮茶过程,所以人们又通俗地叫它《七碗诗》。他写道“一碗喉吻润”,头一碗茶只不过润润嗓子;“两碗破孤闷”,把心里闷气破解一下;“三碗搜枯肠”,李白说:“斗酒诗百篇”,而卢仝说饮三碗茶就有“文字五千卷”。接着“四碗发轻汗”,“人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喝茶以后,把污浊之气发泄出来了;然后“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最后说第七碗,“七碗喝不得也”,因为此时“两腋习习清风生”,我喝七碗的时候就要上天成仙了。然而又马上转折――我不知道老天爷,你是不是看见了,那些茶农在山里种茶是多么辛苦!天下的苍生是多么辛苦!我们是不是应当分给他们一点茶呢。他写了一种雨露均分的思想,这首诗把茶的精神写出来了,从生理反应,一直到思想反应,最后端出儒家雨露均分思想,不愧是亚茶圣。

再有,北京是六朝古都,文人荟萃的地方,任何一种文化,到北京以后就要抬升一步,得到一种提炼。其实北京不仅有茶文化,而且层次很高,比如文人士大夫的茶文化,在《红楼梦》里有这样的描写,刘姥姥进大观园以后转到栊翠庵,妙玉请大家喝茶,这妙玉看不起刘姥姥,就弄个犀牛角杯给她,而用玉杯请宝钗、黛玉和宝玉喝茶,那刘姥姥喝过的杯子,她要扔了,还是汝窑的。贾宝玉有点同情心,说,你给我吧,我出去卖了,卖点钱。还有用的水,是梅花上的雪,集了一大瓮。实际上曹雪芹所写的这些都是北京文人的茶文化,可见北京文人的茶文化是非常讲究的。北京有很多好的茶人,即使在元朝也是如此。有人说,元代的人喝茶是为了助消化,因为少数民族爱喝牛奶和羊奶,其实不完全是这样。颐和园旁边有元代名臣耶律楚材的墓,耶律楚材在一首诗中曾说,我若几天没有喝到饼茶,心里就像堵了一样,可见他对茶的爱是非常深的。

当然最兴盛的时期,我认为是明清的宫廷茶文化,中国茶文化这时到了一个最高点,当然它仅仅是一个侧面了。因为从宫廷茶文化和朝廷的礼仪上来讲,唐、宋、辽、金、元反映得比较清楚。比如说外国使臣来了,我们要赐茶,外国使臣走的时候,也要送茶叶。这都是一种正式的礼节。但到了明、清两代不仅如此,它还和文明教化结合了起来。

普洱茶价值问题讨论:文化是中国茶叶品牌的核心


茶叶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每一个高峰阶段都离不开茶叶。上至神农氏遍尝百草始出茶叶,西周时期鲁国周公使茶叶流传到民间,西汉时期茶叶就是国家物品贸易的核心物资,魏晋时期的名士隐士们更是拿酒和茶叶作为他们风雅生活的具体体现。盛唐时候出现了茶圣陆羽,他的一部《茶经》使中国茶叶名满天下。宋朝虽然在军事方面表现差强人意,但这个时期却是中国文化和科学发展最为辉煌的一个时代,那个时代出现了大量的文人雅士和政治名流,也是在那个时代,茶叶的地位竟然和黄金不相上下。在宋徽宗年间,由于徽宗本人十分爱好茶叶和中国文化艺术,他经常组织朝臣到宫中品茶、斗茶并写诗作画,于是一时间茶叶备受珍视,一饼好茶要和黄金等价交易。明朝皇帝虽大力提倡节俭,可是茶叶依然是宫中帝王家庭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及至今日,茶叶依然是文人雅士和社会名流的重要生活消费品。历朝历代的文人雅士和社会名流在品茗好茶的时候总不忘记赞美茶叶一番,以茶为题的诗词比比皆是。因此,可以说茶叶在中华民族文明和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在中国,由于茶叶一直在较高的社会阶层得到青睐,它的种种特性便被抽象成精神哲学,因此,茶叶已然不是一种普通的生活消费品了,而是一种饱含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特殊生活用品。从这个角度来说,要打造茶叶品牌,精神文化无疑应该是茶叶品牌文化的核心。

然而,在市场上那些琳琅满目的茶叶品牌中,我很难看到真正符合中国历史、文化和精神哲学的茶叶品牌。一些茶叶品牌文化不是表现得玄乎其玄远离生活,就是土得掉渣叫人不堪入目。惟独四川“竹叶青”品牌茶叶近几年在品牌打造上表现比较突出,他们把茶叶定位为奢侈消费品,通过参加世界奢侈品展会以及一系列的营销手段来说服消费者对其奢侈品定位的认知和理解。很遗憾的是,竹叶青茶叶公司在茶叶品牌文化层面还没有找到准确的定位,主品牌和旗下几个子品牌在文化层面都未见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呼应的表现。

说到茶叶文化,我不得不特别交代一下中国茶道文化和日本茶道文化的分别。现在很多人隐约知道日本的茶道主张“和敬清寂”,却很少有人知道中国茶道和日本不同主张“精勤俭德”。日本的茶道文化始于唐朝,鉴真和尚多次东度给日本带去了中国文明,其中必然少不了茶叶。受鉴真和尚的影响,所以日本茶道主要体现的是“儒家”和“释家”的精神,“和、敬”是儒家的价值观,“清、寂”则是释家的价值观。“和清敬寂”是儒家文化和释家文化的综合。“精勤俭德”与日本茶道不同,他体现的是儒家和道家的文化,“精、勤”是儒家所主张的,“俭、德”则是道家的主张。从茶道文化的形成时间来分别,中国在先日本在后。从茶道精神的实用来分别,我觉得中国茶道更适合现代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因为“精勤俭德”比较务实和积极进取,而“和敬清寂”却过于消极和遁世。

中国的茶叶企业家们,请在品牌文化上多下功夫。我期待饱含中国元素、富有中国特色的茶叶品牌文化给我们带来现代生活的享受。

《中国茶文化兴盛于隋唐时期》一文由茶经网CY316.com普洱茶栏目提供,我们力求提供优质的2022普洱茶相关知识点,以及准备大量关于普洱茶相关的专题,如:隋唐茶文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