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初期加工有新标准

发布时间 : 2021-03-01
新普洱茶 普洱茶加工 普洱茶等级标准

【www.cy316.com - 新普洱茶】

2008年7月23日,由云南省西双版纳州质监局等单位承担的《普洱茶原料加工技术管理规范》、《西双版纳晒青毛茶—普洱茶原料加工工艺》两个地方正式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这也意味着这两个地方标准当天正式在云南全省发布执行。标准分别从技术管理、工艺要求的角度,对普洱茶的初期加工生产提出了规范要求。

《普洱茶原料加工技术及管理规范》主要是针对普洱茶原料加工现状存在的问题,从抓质量安全卫生入手,以加强原料初期制造加工技术管理,为茶叶初期制造的全面监管提供依据为目的,在鲜叶要求、品质特征、加工要求、包装、贮存、运输和监督管理等方面,制定了可操作性强的技术标准及管理事项。

《西双版纳晒青毛茶—普洱茶原料加工工艺》则从鲜叶采摘、摊放、杀青、揉捻、解块、日光干燥、感官审评、包装、成品入库等各个技术环节,系统地总结了一套科学规范的、针对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普洱茶原料的加工工艺,实现了传统加工工艺与现代生产方法的有机结合。

为使这两个地方标准能真正做到实用、有效,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项目组就加强了对标准的宣传、推广运用和培训。如在茶农中举办《普洱茶原料加工技术及管理规范》培训班,将《西双版纳晒青毛茶—普洱茶原料加工工艺》制作成1万张光碟,采用几种民族语言解说,满足了不同民族茶农的需要,直观、通俗易懂地宣传推广了普洱茶原料的加工工艺。

“目前,培训的茶农、茶商达到1万多人次,发放标准资料800余份,建立示范点10个,带动茶叶企业400多家。按照标准生产普洱茶原料的企业,品质得到大幅提高,价格比原来提高了20%。”西双版纳州质监局负责人说。

“而这两个地方标准的出台,可谓是一举三得。”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州茶叶产业办公室主任彭哲把这个“一举三得”解释为:“茶农、茶企得了实惠,消费者放了心,市场也得到了规范。”

cy316.cOM编辑推荐

我国茶叶检验亟须新标准


2000年7月1日欧盟实行了新的农药残留和大肠杆菌等卫生新标准,我国目前的检验标准已不适应需要。中国国际茶文化演讲会副会长于观亭指出:“在这次欧盟新标准之前,我国定的标准就比国际上松。如茶叶的含水量,国际上是5.99%,我国是7.5%,甚至超过8%。这样,在保鲜、香气、浓度等方面都会差很多。”另外,我国对茶叶质量的标准也始终与国际上不同。于观亭副会长说,我国非常重视茶叶的外形,即感观标准,打分曾占50%,现在占40%。而国外由于近代科学发达,现化检测标准严格细致,对食品的外形倒并不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我国茶叶的出口。

由于我国目前的茶叶检验标准与国外绝大多数茶叶消费国的标准相比,存在很大区别,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茶叶的出口,亟须制定新的标准。

国家内贸局饮料茶叶检验中心副主任、北京市茶叶质量监督检验站副站长诸思燕女士指出,我国茶叶现行检验标准是80年代初制定的,主要包括茶叶感观标准和理化标准。由于标准“过老”,在茶叶种植、加工等领域新出现的问题在“标准”中得不到体现。如在农药残留方面,我国标准还只有“六六六”、“滴滴涕”两项,这两种农药目前基本不用,新的农药却无相应的检测项目。但国外对农残检测要求越来越严,特别是欧盟从2000年7月1日起实行新标准,不仅增加了农残检测项目,而且农残含量指标也“严”了不少。

据了解,茶叶检测新标准的制定之所以得到有关专家如此密切的关注,是由于今年以来我国茶叶出口出现了受阻等一系列事件。在2000年7月1日,欧盟宣布提高茶叶的农残检测标准并增加检测项目之前,欧盟各国就已经严格了从中国进口茶叶的检测标准。据报道,2000年1—7月,广州茶叶进出口公司对欧盟的茶叶出口同比下降了55%。

宁德市出台茶叶新标准


为提高宁德市茶叶行业的总体质量水平,规范茶叶行业质量管理,促进我市主导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日前,宁德市在国家有关标准的基础上,修改制定了一些技术指标。

这些指标均是采用本地天然茶叶经过反复检测检验,并经专家论证后得出的。例如,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在茶叶中人为添加滑石粉、石膏粉等非茶夹杂物,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利益。为防止此类行为,本标准特意增加氧化钙、氧化镁(滑石粉、石膏粉)含量指标限制。由于茶叶自身中也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钙、氧化镁物质,此指标是分别对不同季节、不同种植环境中生产的茶青进行实验分析检测,排除了人为添加可能的情况,得出的正常综合指标。新标准规定,绿茶中,氧化钙%(m/m)≤0.6,氧化镁%(m/m)≤0.5;珠茶叶,氧化钙%sm/m)≤0.6,氧化镁%(m/m)≤0.5。新标准的制定,对国家标准中未涉及的一些内容进行了补充,并尽量注意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主要是应对今后市场发展趋势的要求,如三氯杀螨醇、氰戊菌脂等。新标准规定,绿茶中,三氯杀螨醇mg/kg≤0.1,氰戊菌脂mg/kg≤0.1,珠茶中,三氯杀螨醇mg/kg≤0.1,氰戊菌脂mg/kg≤0.1。

美国环保局修订茶叶农药残留限量新标准


我国是茶叶出口大概,欧美等海外国家的茶叶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是我国茶叶出口的重要衡量标准,近日,美国环保局发布通报,修订了茶叶农药残留限量新标准,确定了喹螨醚在干茶叶中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为9mg/kg,这对我国破解美国贸易壁垒有很大的警示作用。

喹螨醚,又称螨即死,是上世纪80年代末发现的一种新的喹唑啉类杀螨剂,于90年代初商品化,具有杀菌活性,可通过对昆虫细胞的毒性从而杀死害螨,对叶螨的全生育期均有效,能有效防治多种植物的真叶螨、全爪螨、红叶螨及紫红短须螨。

茶叶农残标准

在今年6月18日实施的《GB276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中,茶叶中允许的最大残留限量为15mg/kg,高于美国环保局制定的喹螨醚在干茶叶中的最大残留限量。

茶叶一直是我国的传统出口行业。据统计,2017年一季度,我国茶叶出口8.6万吨,货值约3.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4.23%和2.21%,平均单价3831美元/吨,同比下降10.53%。在茶叶出口贸易国家中,位居前五名的分别是摩洛哥、乌兹别克斯坦、加纳、俄罗斯和美国。

近年来,各茶叶出口贸易国不仅频繁修订相关法律法规,而且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由于制订的依据、生产技术和检测技术的不同,所制订的农残限量标准也有较大差异。国内外制订茶叶农残限量的原则主要有FAO/WHO风险性评估原则和零风险原则。前者是联合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安全性评价原则,根据人体接触量的大小以及人体或动物的毒性大小来制订相应的标准;后者则不考虑化合物的毒性大小,只基于自身的考虑重点来制订。欧盟一直以来采用零风险原则,对农残限量标准的调整也最为频繁,针对茶叶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自2000年的200多项到现成陆续增至400多项,其中以最低检出量作为限量标准的项目已占总量的90%以上,未制订最大残留限量的农产品检出限标准一律为0.01mg/kg。日本采用的风险性评估原则,于2005年通过世界贸易组织(WTO)向我国通报了《食品中农业化学品残留肯定列表制度》并于2006年正式实施,其中对茶叶农残设定了200多项限量要求,对尚不能确定具体暂定标准的农药则一律设定为0.01mg/kg。2004年摩洛哥开始对我国出口绿茶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并于2015年要求所有装船出口摩洛哥的茶叶必须提供由输出国检验检疫部门提供的英文抬头的检验证书,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茶叶出口造成了影响。

宁波是我国重要的茶叶出口口岸。据统计,2017年一季度宁波地区共出口茶叶5870吨,货值1984.8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26.3%和14.9%,占全国茶叶出口的1/15和1/16左右。茶叶出口平均价格下降到3381美元/吨,同比下降9.03%。

宁波检验检疫局在此提醒国内相关茶企和行业协会,及时跟踪美国及各茶叶出口贸易国对茶叶类产品中相关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变化,熟悉国内外标准差异,时刻关注质检总局的相关信息,加强和进口商的沟通;做好对出口茶叶种植过程中投入农药的使用管理,严格按照出口贸易国的要求,规范用药、科学用药;及时调整相关产品自检自控项目,切实做好产品的风险评估和风险自控;加大创新力度,通过技术手段改良茶叶生产加工工艺,对茶叶原材料进行精选和精细加工,减少成品茶叶中的农药残留,优化产品质量,以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破解国外贸易壁垒。

普洱茶加工工序


西双版纳境内古六大茶山的茶从茶树尖到成品,先后要经过采摘、加工和包装。其中,采摘过程又分为采摘和集放;加工过程分为初制和复制两段工序;初制工序一般包括萎晾、挑检、杀青、揉捻、散摊、干燥;复制包括筛选、配料、称量、气蒸、揉包、压制、解袋、再干燥;包装分为内包装和外包装。

一、采摘工序

采摘———要注意老嫰长短适当,采尖时,至少须留一片新叶并修除旧叶,以促进茶树的光和作用并便于抽芽。

因而,茶树上一芽二叶者最多采一芽一叶;一芽三叶者最多采一芽二叶;一芽四叶者最多采一芽三叶,但叶距较稀者也只宜采一芽二叶。其中以一芽三叶而留一叶者最为适当;一芽二叶的稚嫰者一般暂不采。毛尖已放的茶芽也应采尖,但最多采尖部二叶。

集放———将鲜茶边采边盛放在包内或箩内等。

二、初制工序

萎晾———将采回家的鲜茶及时摊晾,使它散发并脱去多余水分而轻度萎凋。

挑检———对采摘较老的鲜茶在杀青前的萎晾过程中,剃除较老的叶片和梗,以便茶尖杀青均匀。

杀青———六大茶山普洱茶传统的杀青方式,都是采用锅炒的炒青方式和清代生茶的晒青方式。炒青是以铁锅或锑锅等炒,使鲜叶萎凋;晒青是以强烈的阳光暴晒使鲜茶萎凋。

揉作———对杀青后的蔫茶加以适度搓揉,揉作宜顺时针或反时针定向转揉,不宜压揉、推揉或变向转揉,以揉到有粘黏感而且叶片裹成紧条并成卷曲状为宜,到半干时再揉一道为佳。

散摊———将经过搓揉的茶抖散并摊开,以免成团或受闷而变味。

干燥———使散摊后的茶干燥,它分为日晒、阴晾、热烘、火烤四种。

挑检———主要是挑检出散茶中的黄片。若茶商自己初制毛茶,挑检工序就并入复制阶段的筛选工序。

萎凋———分为阴晾萎凋、日晒萎凋、锅炒萎凋、热风萎凋和蒸气萎凋。其中日晒萎凋为晒青;锅炒萎凋为炒青;热风萎凋为烘青;蒸气萎凋为蒸青。干燥方式也分为阴干、晒干、烘干和烤干。

三、复制工序

筛选———将干毛茶中的优与劣和整与碎分开的工序,对于同样的毛茶,筛选的程度不同,所制作的茶叶质量便有别。

配料———将筛选好的条索、色泽、滋味、气味中至少有其一不同的毛茶,作互补性地混合的拼配工序。

正常者分为同地且同类却不同季的茶相拼配、同地同类也同季的异色茶相拼配、同地同类又同季的异味茶互补性拼配、同地同季的相似茶相拼配和同类同季的异地偏味茶“互补性”拼配等五种配方,只是按何种比例拼配而已。配方不同,所制茶的质量、等级、成本等都各异。有的还以同地同季而不同类的茶相拼配,甚至是以同季同类的异地非偏味茶相拼配,以致使所制的茶以次充好或严重冒牌。

称量———将茶装进蒸筒内,用秤称出预定数额的毛料,并放置内扉。

气蒸———把盛有称量好的毛料的蒸筒放到蒸气孔上受蒸到揉软。

揉包———把蒸软的茶倒入压茶袋内初步揉成饼状,并按规范扭结袋口。

压制———把揉好的茶包口朝下放在平板上,用窝朝下的石模水平而适当用力正压到茶袋上,并站立到石模背面匀力摇动,或者用其它模具使茶叶成所需的饼形或团形。

解袋———把压制成形而且冷却后的茶饼从袋内取出,整齐地放到晾架上。

再干燥———把压制成型的茶饼阴干、晒干或在低温下热干。

内包装———以专用包装纸将干燥后的各茶饼按规范分别包装。

外包装———用回潮到不脆的笋叶按规范以每七饼为单位包装,并以六道篾捆扎。

集装———把包装好的茶筒按每六筒一小件、每十二筒一大件装入竹篮或纸箱内捆扎。

云南普洱茶标准升级为国家标准


云南普洱茶标准升级为国家标准

省农业厅、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省政府新闻办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启动,同时发布《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2111—2008),这个标准将于12月1日正式实施。这标志着云南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标准升级为国家标准。

定义 保护范围内按标准生产

这个国家标准将普洱茶定义为: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普洱茶分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两种类型。这意味着要想称为普洱茶,除按普洱茶特定加工工艺制成外,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原料和加工企业都必须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

这意味着在云南境内按普洱茶加工工艺生产的、不在保护范围内的也不能叫普洱茶。在省外就算是按照普洱茶加工工艺生产的也不能再打普洱茶的名号了。

强调 地理标志是知识产权

省质监局副局长陈百炼介绍,实施地理标志注册保护是欧盟和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通常做法,也是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相关规定要求。地理标志,既是产地标志,也是质量标志,更是一种知识产权。

据了解,《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2111—2008)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术语和定义、类型与等级、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可以说是一套从茶园到茶杯全过程质量控制的国家标准。

公告 保护范围为639个乡镇

按国家质检总局2008年第60号公告规定,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云南省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临沧市、昆明市、大理白族自治州、保山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玉溪市、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等11个州(市)所辖75个县(市、区)及所属的63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

据了解,上述11个州市共辖97个县、市、区,98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而成为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可见保护范围规定得相当细致。

提醒 使用专用标志不收费

“从现在开始在保护范围内的企业可以开始使用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准备工作。”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省质监局副局长陈百炼提醒企业,使用这个标志是不收费用的,符合条件的企业都可以使用。

“要组织保护范围内有规模、有实力、讲诚信,能保证普洱茶特色的企业申请使用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陈百炼强调。

据介绍,云南还将建立从茶叶种植到成品茶销售全过程的登记追溯制度,确保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权威和国家标准的执行。

“有了标准后,那种将云南的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拉到省外,采用普洱茶特定加工工艺制成的茶,不能称为普洱茶;相反,不是在保护范围内种植出的大叶种晒青茶原料,就算是在保护范围内进行加工也不能称为普洱茶。”陈百炼说。(张敏)

普洱茶的加工


普洱茶为后发酵茶其工序大体是:

1、鲜采的茶叶,经杀青,揉捻.乾燥之后, 成为普洱毛青。这时的毛青,韵昧浓峻.浓烈 而欠章埋。毛茶制成后,

2、将制成后毛茶,经过堆闷转熟的,就成为“熟 茶”既发酵茶,再经过一段相当长时间贮放.待其味 质稳净.便可街卖。贮放时间一般需要3—5年。

3、“生型茶”是指毛茶不经过闷工序而依靠紧压 加工后完全依靠自然转化而成为熟茶-发酵茶。自然 转热的进程相当缓慢,至少需要5—8年。完全稳 熟后的生茶.其陈香中仍然存留活泼生动的 韵致,且时间越长,其内香及活力亦发显露 和稳健,由此形成普洱茶“做新茶卖旧茶”的 传统。父辈采摘的鲜茶,经长年的自然转 熟,留给子孙卖,“陈性循环”,使普洱茶“越 陈越香”。

普洱茶的独特风味,还与其有个自然转 化的过程有关,转熟后的普洱茶,经过特殊 的加工程序,压裂成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 茶团,置於乾燥处自然阴乾。再按运输要 求,包装入篓,运住外地。云南地处祖国边 疆,西双版纳地处云南边睡,山高水险.在古 代交通极为艰难,茶叶的外运全靠马帮牛 帮,山路上耽搁的时间很长,有的路段马帮 一年只能走两趟,牛帮则一年只能走一转, 茶在马背、牛背上长时间颠簸,日晒风吹雨 淋,使其内含物质徐徐转化,导致 普洱茶的 独特色泽更明、陈香风味更浓。药效功能倍。

普洱型茶七子饼加工工艺介绍<旧>:

普洱型茶沱茶加工工艺介绍<旧>:

普洱型茶沱茶加工工艺介绍<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