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产地 老曼峨古茶山

发布时间 : 2021-03-22
普洱茶古茶山 老曼峨乔木熟茶口感特点 古普洱茶

普洱茶古茶山。

老曼峨寨位居偏远的中缅边境的大山皱褶之中,但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名气却很大。这缘于它是整个勐海县布朗山最古老、最大的布朗族村寨。据寨里古寺内的石碑记载,其建寨时间恰好就是傣族传统的傣历元年纪年,至今已有1371年的悠久历史;这里的古茶园中,一棵棵刻满沧桑岁月的古茶树,见证了布朗族先民“濮人”久远的种茶历史。

走上村小组长岩温宽家的新式布朗楼房,他先用时尚的飘逸杯沏了几泡香高、味浓的“老曼峨茶”给我们品尝。尔后,他拿出纸张已发黄的傣文“寨志”、叫来老康朗,一边用布朗语念一边翻译,讲述该寨布朗族先民迁徙、立寨的历史。

老曼峨寨子是著名的“布朗山古茶山”核心区之一,属班章村委会,有156户760人,主要以种植茶叶、稻谷为主。交谈中得知,老曼峨寨如今仍保持着3205亩古茶园,遍布在寨子四周边的莽莽丛林中。普洱茶市场兴起后,越来越多的茶商、茶叶爱好者喜欢上了老曼峨古乔木茶,先民留下的珍贵古茶园,为后代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为此,各家各户对古茶园管理更加用心、下工夫。村里专门制定了严格的村规民约,保持好古茶园的原有生态环境,任何人都不能在古茶园中施用农药和化肥,确保老曼峨古乔木茶的独特品质。

一到春茶、秋茶采摘季节,每天都有不少省内外的茶商、普洱茶爱好者驾车来到寨子选购古乔木茶。自1999年起,布朗山先后列为全国人口较少民族综合扶贫开发试点乡、全省扶贫攻坚乡,各级政府加大了扶贫力度。在国家扶持资金支持和县茶叶产业办技术帮助下,老曼峨村民们新种植了4000多亩生态茶园,茶叶品质虽比不上古茶树茶,但却是同类茶中的上品,销售也不错,成为了村民新的“摇钱树”。

布朗族是百濮的后裔,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布朗山,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制作和饮用茶叶的民族。布朗山是全国唯一的布朗族乡,也是江外古六大茶山之一,是布朗族居住地,古时称濮人,是最早种植茶树的民族。其中,最古老的老曼峨寨子已有1400年历史,全寨有140余户人家,600多人口,均为布朗族。布朗山乡全乡辖勐昂、章家、新龙、曼囡、吉良、曼果、班章7个村民委员会,5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7843人。布朗山乡有12000余亩古茶园,主要分布在老班章、新班章、老曼娥、曼糯、帕点、曼新龙、曼捌、曼囡老寨和吉良等村民小组,另有台(坡)地茶园18000余亩及广布全乡的野生苦茶和甜茶,为生产优质普洱茶提供了优质的原料保障。cy316.COM

老曼峨古树普洱茶的特点:条形肥壮厚实、紧结显毫、汤色剔透明亮、滋味浓烈厚实、久泡有余香,耐冲泡,入口苦味重一些,但化得很快,回甘很好,茶品独特的滋味独具绵长和清爽。

小编推荐

老曼峨|布朗茶山的华贵经典


老曼峨深藏在布朗山原始森林之中,与老班章相距不到20公里,是布朗山最大、最古老的布朗族寨子。这里有着1300多年的悠久种茶历史,先民遗留下来的3205亩古茶园,遍布在寨子四周的丛林中。

有幸在古茶山瞻仰过老曼俄茶王茶后,抬头仰望着百年古树,沧桑的年轮雕琢着岁月的痕迹,飒飒间,夏风拂面,娇滴滴的袭来,深绿色的叶子晃了晃身姿,继续在高处凝望着红尘阡陌。那古树的枝干虬曲苍劲,布满了岁月的皱纹,枝叶茂密、厚实,不禁令人敬畏万分。

现在的老曼峨已不再封闭和“孤独”,全村191户800多人,他们依赖于祖先们遗存下来的珍贵古茶树遗产,继续拓荒种茶,男女老少都是种茶采茶的高手,家家户户都在制茶卖茶,慢慢富裕起来的布朗人,开始重建自己的住房,修整街道,扩建缅寺,过上了十年前不敢想象的美好生活。

清代阮福在《普洱茶记》开篇写到:“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酽即浓厚、浓郁的意思。普洱茶中,谁又是“味最酽”者?声名在外的老班章?并非如此,在资深老茶客心中,布朗山的老曼峨深具苦、厚、酽的韵味,代表了普洱茶的一个极致。足以令天下爱茶人迷醉,欲罢不能。

品味老曼峨,你会感受到别样的精致和感动。它不仅只是一杯茶,更是来自1300年历史古寨的信仰力量,只有当你品过真正的老曼峨纯料古树茶后,你才会真正理解“涩尽七分香,苦退十日甜”的美妙感受。

喝茶,和心情有关。心情,和喝茶也有关。喝完这泡茶,心情也转好,生活的苦涩开始慢慢转甜……这一杯茶中有天地,这一杯茶中有经声,我们不妨慢下来,静坐其中,离自己的心近一些。

老曼峨普洱茶的品鉴特点


外形:典型的大叶种特征,芽头粗壮,肥硕,白毫满批。叶片厚实油润,光泽度好,叶尖似针,锯齿明显,脉络清晰,色泽黄绿。

开汤:汤色通透明亮,毫多,油润。香气馥郁,滋味浓酽,苦重涩轻,回甘生津快而强烈,苦而不化是江湖传说。用岩文的话来说:“涩尽七分香,苦退十日甜,苦尽甘来,是老曼峨的最大特点。唯苦近佛,苦是参禅悟道的一种表现。老曼峨的苦,很纯粹,是一种干净利落的苦,苦得令人舒服。老曼峨味最酽,野性足,其质重气强,来得猛,来得快,像个有劲道的按摩师,将品饮者口腔及身体的每个部位都能按摩得恰到好处,令人愉悦而舒泰。”

老曼峨后期醇化表现非常令人惊喜。岩文分享了他的存茶经验:“这个茶放在沿海相对潮湿的地方,转化快些,6—8年左右,进入第一个良好品鉴期,茶气猛烈,味甘气足,汤感厚滑,回甘生津,荷香蜜韵;而放在昆明相对干燥地方,转化会稍慢些,8—10年以上,方可进入第一个良好品鉴期。老曼峨,从2004年起,我们年年制做,从未间断,茶品大都在昆明干仓存放。比如这片茶是2005年制作的,已经存放了8年多,饼面芽头金黄油润,相当漂亮,后期转化相当令人惊喜,喝起来甘甜醇美,满口生津,口齿留香,呼气如兰。”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北方人对普洱茶感兴趣,也想收藏普洱茶。针对北方存茶,岩文指出要注意过于寒冷与干燥的问题,他说,最好整筒、整件储存,笋壳不要去掉,因为笋叶能保温、保湿、避光,且聚香、隔异味。对于茶品长时间存于干燥环境下,可以适当增加拖地次数,墙角用桶装满水,以增加湿度,并要保持房间干净、卫生、无异味。切记不要往茶饼上喷水增湿,这样会毁掉好茶的。

布朗茶山:布朗茶、老班章、老曼峨的区别


普洱茶是云南地区的名茶,受到很多人的喜欢。此茶在很早以前就做为贡茶进贡给朝廷,供皇帝与大官们享受。普洱茶有很多种分类,如紧茶、散茶、沱茶、砖茶等;然而普洱的命名还根据茶山、茶本身特性,如老班章、布郎茶、老曼峨等;也有根据品牌命名的,如大益普洱、下关沱茶、中茶、天弘普洱等。今天小编主要为大家讲解布朗茶、老班章、老曼峨的区别,希望大家对这些也是普洱的茶有更深入一步的了解。这些茶是名字不同,它们也同样具备普洱独特的保键功效,只是在口感、回甘、滋味上有所差别等。

布朗茶:布朗山的茶不施化肥、不打农药,是绿色健康的生态茶,因而备受全国各地朋友的喜爱。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原属国营勐海茶厂初制所所在地。布朗山布朗族乡位于勐海县东南部。布朗族为古代濮人后裔,可说是茶艺的始祖,是他们最早栽培、制作和饮用茶叶。

老班章:“老班章”号称茶王,讲究所谓的茶气,纯正血统的老班章茶气是普洱茶中茶气最足的一款茶品,其特点是茶的苦味、涩味最重回甘效果持久、汤色鲜亮、叶底柔软、匀称、略带蜜香。香气纯正浓厚、平稳、滋味浓烈,有化痰、喉润、两颊生津作用。

老曼峨:老曼峨寨可以说是整个布朗山最大、最古老的布朗族村寨。老曼峨的茶很苦,当地人将老曼峨乃至整个布朗山茶区从老曼峨引种繁衍的茶称为苦茶。这里也有一些与苦茶相对应的甜茶,据说不苦,一般都被村民留着自己喝。老曼峨的苦茶由于奇苦,由此充当了加工普洱茶的味精:众多茶厂和茶商在生产加工普洱茶饼时,往往用老曼峨的茶做拼配,以提高和丰富茶饼的口感和滋味。

布朗茶、老班章、老曼峨的特点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

(1)从外形上区分

布朗叶片薄,小,毫少芽短,(指布朗的台地茶)整饼看起来偏黑,绒毛少,揉捏成饼后成条索状。

老班章饼面看起来偏绿(新茶),老茶芽片较黄,整片黑油发亮。叶片大,厚,修长,绒毛多且放发白光。芽尖长。

老曼峨具有老班章的特点,只不过看起来颜色偏黄。

(2)从水路上区分

老班章水路长,耐泡,30泡以上,

布朗的水路短,不耐泡。

老曼峨也耐泡。

但老曼峨苦而不回甜,不化,老班章苦而回甜,回甘。布朗的苦和老班章,老曼峨不同,较浅,回甘也一般。比起来特点不明显。如果有人说老班章不苦,那就是在欺骗消费者了。之所以叫老班章,就是它的苦。苦就是它的独特的个性。但它的苦回味无穷。

(3)从叶底上区分

很明显,老班章,老曼峨叶底具有古树茶的特征,布朗是台地和小乔木的特征。主脉不明显或没有,芽叶短,小,薄。

关于布朗茶、老班章、老曼峨的区别就介绍到这,其实这些都是不同种类的普洱的功效都差不多,没有什么特别的;它们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口感、回甘、滋味、汤色等细节上。

老曼峨的品鉴特点


老曼峨的品鉴特点如下:

外形:典型的大叶种特征,芽头粗壮,肥硕,白毫满批。叶片厚实油润,光泽度好,叶尖似针,锯齿明显,脉络清晰,色泽黄绿。

开汤:汤色通透明亮,毫多,油润。香气馥郁,滋味浓酽,苦重涩轻,回甘生津快而强烈,苦而不化是江湖传说。用岩文的话来说:“涩尽七分香,苦退十日甜,苦尽甘来,是老曼峨的最大特点”。唯苦近佛,苦是参禅悟道的一种表现。老曼峨的苦,很纯粹,是一种干净利落的苦,苦得令人舒服。老曼峨味最酽,野性足,其质重气强,来得猛,来得快,像个有劲道的按摩师,将品饮者口腔及身体的每个部位都能按摩得洽到好处,令人悦愉而舒泰。”

老曼峨后期醇化表现非常令人惊喜。岩文分享了他的存茶经验:“这个茶放在沿海相对潮湿的地方,转化快些,6-8年左右,进入第一个良好品鉴期,茶气猛烈,味甘气足,汤感厚滑,回甘生津,荷香蜜韵;而放在昆明相对干燥地方,转化会稍慢些,8-10年以上,方可进入第一个良好品鉴期。老曼峨,从2004年起,我们年年制做,从未间断,茶品大都在昆明干仓存放。比如这片茶是2005年制作的,已经存放了8年多,饼面芽头金黄油润,相当漂亮,后期转化相当令人惊喜,喝起来甘甜醇美,满口生津,口齿留香,呼气如兰。”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北方人对普洱茶感兴趣,也想收藏普洱茶。针对北方存茶,岩文指出要注意过于寒冷与干燥的问题,他说,最好整筒、整件储存,笋壳不要去掉,因为笋叶能保温、保湿、避光,且聚香、隔异味。对于茶品长时间存于干燥环境下,可以适当增加拖地,墙角用桶装满水,以增加湿度,并要保持房间干净、卫生、无异味。切记不要往茶饼上喷水增湿,这样会毁掉好茶的。

曼撒古茶山


曼撒古茶山为古六大茶山之一,所辖茶山均在现今的勐腊县曼腊乡境内。曼撒地名改为“曼腊”,正因为其盛产茶叶而得名。“曼腊”系傣语地名,“曼”为村庄;“腊”指茶;“曼腊”即茶村之意。曼腊东与老挝、丰沙里省接壤,南与易武乡相连,西与象明乡毗邻,北与江城县整董镇毗邻,群山连绵,河谷纵横。

据史书记载,曼撒茶山是最早发展的六大茶山之一,域内拥有古老茶园l万余亩。《云南经济滇茶概述》中载:“镇越县即六大茶山的易武茶乡,曼撒茶山茶质优良,远较佛海为胜,年产茶约200吨,清朝乾隆前已有汉族在易武曼腊制团茶。乾隆年间(1736~l795年)石屏一带的汉族就纷纷迁居曼撒茶山,开发茶园,致使茶叶产量大增”。曼撒茶山茶叶以品质好、香高味浓而享誉国内和国际茶叶市场。清末民初,茶山所产茶叶主要经老挝运销越南莱州,再转销南洋诸国和香港、台湾等地区。当时较有名的商号有张家湾的“张正号”、曼乃旧庙的“胡记号”茶,闻名遐迩的易武“元宝茶”有相当一部分出自曼腊。曼撒村是古茶山的中心地带,南起茶王树寨,西至曼撒寨,北到曼乃寨,东迄黑水梁子都是茶山,茶叶年产量曾经达到70多吨。据史载和口传,茶王树寨原有一棵茶王树,老树直径为1.2米,树龄千年以上。1918年前,这株茶王树一次可采鲜叶100多公斤。1926年,茶王树主干枯死,后从树桩根部萌发出3枝新枝,新枝直径分别为36、43、26厘米。

曼撒茶山海拔在750~1958米之间。属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17.2℃,年降雨量l600毫米,茶区土壤属砖红壤性红壤,局部地区黄壤和紫色壤土。PH值在5-5.5之间,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曼撒古茶园几经沧桑,大部分荒芜衰败。通过普查队实地考查测量,古茶山古茶园面积仅存2500余亩,分布于曼撒、曼腊、曼乃、倮德。由于长期无人管理或是只采不管状况,相当一部分茶园荒芜、树势衰退,有的变为林茶混杂的树林。茶园单产低下。单产仅为12公斤左右。杨家寨的一片林茶混交林。由于土壤肥沃、自然环境适宜于茶树生长,地处偏僻,罕有人迹。茶树生长茂盛,树势强壮,树干基围140厘米不等,而且密度较大。其中,在杨家寨海拔1060米的多依树山上,保存有一株高23.5米,基部围粗1.44米,树龄在500年左右的古茶树,是当地发现的野生状态下最高的栽培型古茶树。

古茶树均属云南大叶种,古茶树茶种群体较集中,叶型分为长叶型、椭圆形两种;从芽叶上可分为红梗绿芽、绿梗绿芽两种;另外在张家湾茶园中尚有少许的中小叶茶树分布。

清朝乾隆年间,曼撒茶山开始进入最辉煌的时期,据史料记载,年产达万担以上。当时生产出茶叶,多集中在曼撒老街进行交易;曼撒在鼎盛时期有300多户居民。同治十三年,曼撒老街遭遇关键性的第一次大火;光绪十三年,曼撒再次遭遇第二次大火,无情的大火瞬间毁灭繁荣的小镇,而第三次火灾与疫病,更是将曼撒成为颓圯之荒城。此时,离曼撒20千米外的易武,立即取代曼撒的地位。这也说明为何清光绪以后的《普洱府志》上,易武替代曼撒,成为六大茶山中重要的茶山。古代行政区域划分,曼撒属易武土司管辖,并且易武与曼撒茶区相近,因此很难严格区分二者之间的差异。以致在坊间,有不少厂方与业者将茶区所产茶菁同属“易武”。

实际上曼撒古茶山包括易武茶山,是最早的集散地,唐代时被称为“利润城”,是滇藏茶马古道之源头。清道光年间(1821—1850)莽枝、架布、习空、倚邦茶山逐渐衰退,易武茶山取而代之。易武茶,茶质优良,远销佛海,年产茶约4000担,以加工团茶(砣茶)为主,乾隆年间(1736—1795),许多石屏人纷纷迁居易武种茶树,用传统方法制作的“七子饼茶”作为贡茶,加工精细。《云南经济滇茶》说:“于二月间(农历)采蕊极细而白谓之毛尖以作贡,贡后方许民间贩茶”。七子饼茶,采用的是上等好茶,要讲究花色,共计八色贡茶。乾隆六十年(1796)易武、曼腊茶山所产的团茶(砣茶)也定为贡茶。李佛一《十二版纳志》载:“清道光同治间,易武产茶额七万担,光绪三十年间,因战乱易武区茶产额减为二万担”。易武在几个世纪前,它就是云南为数不多的富庶之地,因盛产大叶种茶,唐时就被称为“利闰城”。据说车家祖上敬奉贡茶有功,皇帝品茗之余,龙颜大悦,特赐“瑞贡天朝”匾,以诏后人。明清时期更为朝廷关注之地,既是普洱六大茶山所产茶叶的集散地,是滇藏茶马古道之源头。

曼撒古茶山的特点与口感:

大叶种栽培野生茶特色,香扬水柔,在香甜茶系列中最具特色茶品;舌面与上颚中后段香气饱满,优质茶品甘韵扩及两颊,近年因过度采摘与季节因素,汤质较薄。

细数老曼峨千年古寨伴茶园


尽管近年来老班章的名气盖过了布朗山其他任何村寨,但是作为一个有着近1400年历史的古老村寨,作为最早在布朗山植茶的世居古老民族,老曼峨布朗族寨无疑更具古茶山“圣地”的意味。站在高山上远远望去,被绿色丛林包围的老曼峨寨依山傍水,一幢幢新式蓝色琉璃瓦顶的干栏式建筑耸立在山林间,最上方的建筑是一座金碧辉煌的佛寺,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丝毫看不出古旧的气息。

进寨后,走进一户户布朗人家里,即刻就可让你感受到这里处处散发出一股古老、质朴而神圣的气息,飘荡在寨里每一个角落。老曼峨四周还保存着3205亩古茶园,遍布于寨边的莽莽丛林中。这里的古茶园集中连片,年代排列齐全,是濮人种茶的历史档案馆。茶园中的古茶树千姿百态地铺展在山坡上,古茶树直径超过40厘米的非常多,一棵棵古茶树长得盘根错节,虬劲多枝,有的高达10多米。

老曼峨茶味极苦,当地人将老曼峨乃至整个布朗山茶区从老曼峨引种繁衍的茶称为苦茶种。由于其苦得深而透,老曼峨的苦茶由此充当了加工普洱茶的“味精”,众多茶厂和茶商在生产加工普洱茶饼时,往往用老曼峨的茶做拼配,以提高和丰富茶饼的口感和滋味。近年来,也有资深的“发烧友”逐步习惯并喜欢上了苦得彻底而极富穿透力的老曼峨古树纯料茶。特别是存放几年后的老曼峨茶,转化后的苦味有所减弱,但其酽重的滋味、强劲的回甘,让老茶客们沉醉不已。

近年来,老曼峨古树茶在相邻的老班章、新班章茶涨幅的带动下,也一路攀升。茶叶价格上涨后,村民管理茶园的积极性更高了,不仅继续保持了古茶园中良好的生态环境,还专门制定了严格的村规民约,对古茶园加以管理和保护。与此同时,村民们植茶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新植了一部分茶园,或者直接管理起森林中无人认养的野茶。据说,千年之前,这里的布朗先民也是如此植茶的。这些野茶叶面厚而柔韧、多毛,与州内其他茶山上的野茶截然不同。最为奇特的是,当地人在新植茶园时,直接将原始森林中生长的小野生茶树挖出后进行移栽。移植后,在2年内不死,即可成活。

就茶味而言,老曼峨的苦要更胜于老班章,对此一见钟情的不多。不过,就人情味而言,老曼峨的布朗人却更具亲和力。寨里弥漫着浓厚的人文底蕴,古老的传统伦理仍在维系。淳朴的布朗族村民尊老爱幼,友善相处。在农闲季节,每天晚上村民们年长的,纷纷围在篝火边,聊着家事和农事。年轻的,则聚在寨场,学跳民族舞,开展各种健康的文娱活动。他们的一举一动,都遵从于村规民约,不仅受老人们的监督,也受佛寺里僧侣们的言传身教。他们对信仰的虔诚,触动人们的心灵。每天清晨6点钟,村里的喇叭就响起来了,播出的是佛寺里的僧侣清脆悦耳的诵经声。寨里的信徒携带糯米饭等斋饭,自发涌向佛寺,供奉佛祖,向大佛爷和众僧侣布施。

古老的茶树和村寨,共同繁衍了布朗山千年的族史、茶事。在这个世居于山巅上、密林中的布朗山村寨里,人们热情的面孔、亲切的笑容、虔诚的信仰、平和的生活状态,无不触动人的心灵。就连这里所有的古茶树、牲畜都仿佛充满了灵性和友善,与各自的主人们一同构成村寨群体密不可分的一份子。走进老曼峨,仿佛走进了一条悠远的时光隧道,让人返璞归真,彷佛重回“濮人植茶”的原始时代。

如何区分和鉴别布朗山、老班章、老曼峨普洱茶


同是布朗山系的茶,布朗、老班章、老曼峨的特点却有很多不同,当然价格相差也很大。在之前的文章也有介绍他们的特点,针对布朗山系的茶,特别是三大茶山:布朗茶、老班章、老曼峨如何区分和鉴别呢?

布朗茶:布朗山的茶不施化肥、不打农药,是绿色健康的生态茶,因而备受全国各地朋友的喜爱。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原属国营勐海茶厂初制所所在地。布朗山布朗族乡位于勐海县东南部。布朗族为古代濮人后裔,可说是茶艺的始祖,是他们最早栽培、制作和饮用茶叶。

老班章:“老班章”号称茶王,讲究所谓的茶气,纯正血统的老班章茶气是普洱茶中茶气最足的一款茶品,其特点是茶的苦味、涩味重回甘效果持久、汤色鲜亮、叶底柔软、匀称、略带蜜香。香气纯正浓厚、平稳、滋味浓烈,有化痰、喉润、两颊生津作用。

老曼峨:老曼峨寨可以说是整个布朗山最大、最古老的布朗族村寨。老曼峨的茶很苦,当地人将老曼峨乃至整个布朗山茶区从老曼峨引种繁衍的茶称为苦茶。这里也有一些与苦茶相对应的甜茶,据说不苦,一般都被村民留着自己喝。老曼峨的苦茶由于奇苦,由此充当了加工普洱茶的味精:众多茶厂和茶商在生产加工普洱茶饼时,往往用老曼峨的茶做拼配,以提高和丰富茶饼的口感和滋味。

如何区分和鉴别呢?

1、从外形上区分

布朗叶片薄,小,毫少芽短,(指布朗的台地茶)整饼看起来偏黑,绒毛少,揉捏成饼后成条索状。

老班章饼面看起来偏绿(新茶),老茶芽片较黄,整片黑油发亮。叶片大,厚,修长,绒毛多且放发白光。芽尖长。

老曼峨具有老班章的特点,只不过看起来颜色偏黄。

2、从水路上区分

老班章水路长,耐泡,20泡以上。

布朗的水路短,不耐泡。

老曼峨也耐泡的。

但老曼峨苦,而且苦化得很慢,老班章苦而回甜,回甘快,霸气足。布朗的苦和老班章,老曼峨不同,较浅,回甘也一般。比起来特点不明显。如果有人说老班章不苦,那就是在欺骗消费者了。之所以叫老班章,就是它的苦。苦就是它的独特的个性。但它的苦回味无穷。

3、从叶底上区分

很明显,老班章,老曼峨叶底具有古树茶的特征。布朗是台地和小乔木的特征,主脉不明显或没有,芽叶短,小,薄。

从功效方面来说,不同种类的普洱茶功效都差不多。要鉴别同一山系的普洱茶,还要从口感、回甘、滋味、汤色等细节上入手。

布朗茶、老班章、老曼峨的特点


布朗茶:布朗山的茶不施化肥、不打农药,是绿色健康的生态茶,因而备受全国各地朋友的喜爱。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原属国营勐海茶厂初制所所在地。布朗山布朗族乡位于勐海县东南部。布朗族为古代濮人后裔,可说是茶艺的始祖,是他们最早栽培、制作和饮用茶叶。

老班章:“老班章”号称茶王,讲究所谓的茶气,纯正血统的老班章茶气是普洱茶中茶气最足的一款茶品,其特点是茶的苦味、涩味最重回甘效果持久、汤色鲜亮、叶底柔软、匀称、略带蜜香。香气纯正浓厚、平稳、滋味浓烈,有化痰、喉润、两颊生津作用。

老曼峨:老曼峨寨可以说是整个布朗山最大、最古老的布朗族村寨。老曼峨的茶很苦,当地人将老曼峨乃至整个布朗山茶区从老曼峨引种繁衍的茶称为苦茶。这里也有一些与苦茶相对应的甜茶,据说不苦,一般都被村民留着自己喝。老曼峨的苦茶由于奇苦,由此充当了加工普洱茶的味精:众多茶厂和茶商在生产加工普洱茶饼时,往往用老曼峨的茶做拼配,以提高和丰富茶饼的口感和滋味。

布朗茶、老班章、老曼峨的特点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

(1)从外形上区分

布朗叶片薄,小,毫少芽短,(指布朗的台地茶)整饼看起来偏黑,绒毛少,揉捏成饼后成条索状。

老班章饼面看起来偏绿(新茶),老茶芽片较黄,整片黑油发亮。叶片大,厚,修长,绒毛多且放发白光。芽尖长。

老曼峨具有老班章的特点,只不过看起来颜色偏黄。

(2)从水路上区分

老班章水路长,耐泡,30泡以上,

布朗的水路短,不耐泡。

老曼峨也耐泡。

但老曼峨苦而不回甜,不化,老班章苦而回甜,回甘。布朗的苦和老班章,老曼峨不同,较浅,回甘也一般。比起来特点不明显。如果有人说老班章不苦,那就是在欺骗消费者了。之所以叫老班章,就是它的苦。苦就是它的独特的个性。但它的苦回味无穷。

(3)从叶底上区分

很明显,老班章,老曼峨叶底具有古树茶的特征,布朗是台地和小乔木的特征。主脉不明显或没有,芽叶短,小,薄。

茶山“金三角” :在老班章、新班章、老曼峨之间


云南勐海是普洱茶的又一块圣地,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是一片最灿烂、最祥和、最温暖的茶树的乐土,被誉为中国最南端“春风起舞”的地方。

我们带着探秘普洱茶的好奇来到勐海。我们登上了布朗山,穿越在山水之间,尽可能释放自己的感官系统,尽可能在风浴、水浴、气浴和汗浴之中,接通自己与这片乐土的灵气、地气、水气和神气,将身心完全融合在大自然里。

我们很快就与当下最为著名的三个茶寨——老班章、新班章、老曼峨相遇了。在茶界的话语里,这三个茶寨简直就是三个熠熠生辉的金色词汇,有光影、有声色、有气味,仿佛已不是三个具体的地名,恰如一个关于茶香、自然、健康与财富的五彩之梦。那时,我就像刚从母腹中突然降生一样,第一次睁大双眼,打量着这一片享誉全国的最神奇、最美丽的茶源“圣地”。

事实上,在勐海一带,这里的每一条河、每一座山、每一种树都似乎有神奇的故事,茶树在寨子中,寨子在茶林里,古茶林的梦幻气息似乎弥漫了整座布朗山的空气。这里不仅生物多样化,文化也多元化。从各个民族的史诗中,我们可以知道,在远古的时候,布朗族、傣族、哈尼族、拉祜族等少数民族的先人们,他们从我国西北、江南和中原地区,沿着横断山脉河谷,迁徙到云南温暖湿润的地区。在这些少数民族之中,有一群被称为“濮人”的布朗族,就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创造了悠久的种茶、制茶、饮茶的历史,从而积淀了1800多年的茶文化,使这片土地更加绚烂多姿,更加神奇丰厚。

以老班章来说,这里有古代“濮人”遗留下来的古茶树2000多亩,已成为布朗山乡古茶林的一座异峰,而且每一片古茶林都充满了古老的歌谣和传说。用这里的茶叶制作的普洱茶,已成为“王中之王”,是财富的象征。这里的每一棵古茶树都似乎成了“摇钱树”,在不知不觉之间,这个古老的哈尼族寨子已嬗变为亿元村,去年银行和信用社也进入了村中。也许是借助着老班章的“新势力”,附近的一个自然村——新班章,也迅速成为茶界的明星,开始引人瞩目。其实,新班章是1972年从老班章搬迁出来的,不仅与老班章的村民血肉相连,也有1000多亩古茶树,茶价与老班章亦步亦趋。

老曼峨在茶界的影响力现在好像还不能与老班章并驾齐驱,但老曼峨在历史文化上的地位却非常高。这个村寨被誉为布朗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无论是民风民俗、干栏式楼房和金碧辉煌的缅寺,都是布朗山乡的骄傲。据寨中的一块石碑明确记载,此寨诞生于唐代贞观年间,已有1370多年的历史。老曼峨的古茶树也有3200多亩,年收入如今也在5000多万元以上。

这三个村寨的茶叶在品质和口味方面虽然存在差异,但共同的特点是“白毫显著,芽尖厚亮,滋味浓烈,苦尽甘来”,是勐海茶区中的精品,特别是老班章所产的茶叶,因为宛如一位“伟岸的汉子”,具有“风骨刚健,气势雄浑,刚柔相济”的特点,而成为真正的“树木黄金”,为老班章村民带来了滚滚财富,使该村在近两三年内摇身一变,从一个古老的民族村寨,恍然变成一个山林中的小城世界,其变化和崛起的速度超乎人们的想象,只能把它比喻为茶山上的“华西村”。

对于我来说,这个万亩有机茶园极像梵高的阿尔附近的麦田、塞尚的普罗旺斯,是一个艺术化的物质和精神空间。在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山峦上,茶树、香樟树、灯台叶、森林、茅草的色彩呈现复杂的意象。看上去,一些古老的树是墨绿色的,而一些柔嫩的茶树则表现出嫩绿和紫色。这个茶园的开垦者们从开始就坚信,在茶事环节中,只有将茶园的每一个细节做到尽善尽美,将原生态、无公害、无农残作为最基本的种植原则,才能成就上乘普洱的滑润醇香之特性,才能保证每一片茶叶的至臻品质。因此,无论是用防护林、行道树和遮阴树配置为疏林茶园,还是所使用的天然有机肥料,一切的一切,都混合着来自太阳、河流、树木、花草和祖先们最微妙的观念、灵感与气息,使前来参观的人们拒绝不了这块土地上那种夺人心魄的生态魅力。

这一切都已保留在茶园的每一个开垦者的记忆中,成为一个个迷人的故事。那曾经是他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他们的亲历亲闻,他们已经可以用一种无比自豪的语气讲述它。

此时,我们放眼无垠的茶山,有野鸟在飞,也有蜜蜂在鸣唱。阳光直射山谷,风静云止,树叶片片清新动人,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织锦般的动人画面。那些淡绿的叶片,不久之后,被茶农们采摘回去,经过艺术般的加工,魔术一样地变成了黑褐色的茶叶、茶饼、茶砖、茶沱、茶团或茶柱等等。

这些黑褐色的普洱茶“作品”,是这块土地上的山水和雨露,孕育了它们。它们是一种色彩,幻化着财富和精神的象征。它们是一种香气,温润、丰沛、纯正、持久、气象万千、沁人心脾。它们表达了茶园开垦者、守护者和经营者们对大自然的感恩、敬仰和对绿色生命的追求。

我们相信,这些最神秘的叶子,它不仅仅是一种物质,更是一种特殊的生命、特殊的精神、特殊的财富,它正在将一个个有机生态茶园淬炼成一种文化符号——成为云南茶山中的“金三角”。

老曼娥古树黄片熟砖,老曼娥黄片熟砖普洱茶


所谓“黄片”,说白了就是茶树上的老叶子,因为多数老叶时间长了会泛黄,“黄片”因此得名。其实是指在原料筛拣工序中,因条索疏松、粗大,在揉捻过程中不成条的部分,按照生产标准筛拣出来的这部分茶菁,俗称为“黄片”。黄片的品质和所选原料茶菁的品质是一致的,就我有限的所知大部分黄片基本都是第三叶。只是因外形不佳而被拣出,但并不意味着品质不好。相反,老黄片由于叶片组织厚实,反以甘甜醇厚的滋味和持久耐泡见长。是众多的普洱茶爱好者甚至是发烧友必备口粮!

今年大树黄片生砖的品种有老班章黄片生砖、易武麻黑黄片生砖、南糯山黄片生砖、昔归黄片生砖,原料均采用2013年头春大树茶,黄片比一芽两叶虽老一点,茶味虽淡一点,但是甜度却较前者高许多。要想体现黄片砖最佳的口感,建议有条件可以煮来喝,或是泡茶时间长一些,更加能体现黄片茶的香滑柔甜的特性。存放得好的老黄片不论茶气、香气、醇厚感以及滑润感都很好很有特点,另外,能够喝到的黄片,其实树种都很好,也就是很多茶友说的老茶树、野茶树上的黄片。因为在茶叶基地的茶树,定期管理采摘,大部分是不会有老黄叶的。老茶树上的茶叶,枝叶高大,量少,不容易采到,所以就显得珍贵了,而且陈化后的黄片绝对滋味出众。黄片转化快,丝爽绵滑,回甘迅速,闻香气似有悠悠馥郁兰香。照这样的转化程度,窃喜自己手上几款老树黄片不久的将来一定有不俗的表现。

除了黄片生砖,今年推荐出了一款新品黄片熟砖,采用2012年老曼娥头春大树茶发酵,毛料已经堆放了近一年,现在正在厂里压制成型;因原料比较粗老,泡出来有淡淡的枣香气,市场上也称为“枣香砖”,据产品部同事反馈的信息压制出来的黄片熟砖跟黄片生砖一样是用传统笋皮包装;因为采用黄片为原料发酵,压制出来的砖型比较丑,虽然丑,但黄片叶片组织厚实,内含物质丰富发醇出来的熟茶口感上回甘明显持久,在适当的条件下存放这款黄片熟砖后期转化将会带给您不一般的味觉体验。

普洱茶十大名产区之“老曼峨”“刮风寨”


老曼峨

老曼峨寨可以说是整个布朗山最大、最古老的布朗族村寨。老曼峨的茶很苦,当地人将老曼峨乃至整个布朗山茶区从老曼峨引种繁衍的茶称为苦茶。这里也有一些与苦茶相对应的甜茶,据说不苦,一般都被村民留着自己喝。

老曼峨的苦茶由于奇苦,由此充当了加工普洱茶的味精:众多茶厂和茶商在生产加工普洱茶饼时,往往用老曼峨的茶做拼配,以提高和丰富茶饼的口感和滋味。

特点:条形肥壮厚实、紧结显毫、汤色剔透明亮、滋味浓烈厚实、久泡有余香,耐冲泡,入口苦味重一些,但化得很快,回甘很好,茶品独特的滋味独具绵长和清爽。

刮风寨

刮风寨古树茶(气,香,味,韵)都具有,基本代表了好普洱茶的高标准。有的茶友说茶气足,是指苦味,这是不可接受,也是片面的。气,更应该体现在内,就是喝下茶后整个身体感觉有点微热,当然不是全部都有。无法用一个科学数据来衡量。

特点:甜醇中含天然浓郁的蜜香,柔滑细腻中藏着强劲却内敛的茶气,苦涩而含蓄,喉韵绵延悠长。尤以后期变化之美见长,新茶初品甜味当先,喉韵深,香气足,后期变化汤水厚实,滋味饱满,苦底和涩味退去,陈香之韵渐出。

老曼峨是布朗族种茶的典范


老曼峨深藏在布朗山原始森林之中,是布朗山最古老的布朗族寨子,与老班章相距不到20公里。说起老曼峨,我们首先要向世界上最早栽培、制作和饮用茶叶的民族古濮人致敬,而布朗族就是古濮人的后裔,布朗山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布朗族乡,其种茶历史上千年。布朗族是个勤劳的民族,与傣族一样,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布朗族将茶称作“腊”,他们没有自己的文字,以傣文为通用文字。布朗族喜爱茶,离不开茶,只要有布朗族寨子的地方必然会种上茶树,吃酸茶和饮用土罐烤茶、青竹茶等饮茶习俗一直延续至今。老曼峨是一个布朗族的大寨子,其在布朗山的影响力很大。老曼峨的缅寺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布朗山最早的、最大的中心寺院。老班章以前属于老曼峨布朗族管理,其茶树均为老曼峨布朗族先民栽种,租借给后来到此的爱伲人(哈尼族的一个支系),所以,每逢过节,老班章爱伲人均得杀猪宰牛,送去给老曼峨以作租用之资。随着老曼峨人口繁衍,从老曼峨分出一个新曼峨,属于勐昂村委会(在乡政府的驻地),交通方便,以前其比老曼峨好过。但在古树茶崛起后,新曼峨的茶不值钱,现在只有羡慕老曼峨的份了,要是当初不分出来多好!

老曼峨作为布朗山较早的布朗族定居地,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先民遗留下来的古茶园有3200余亩,近几年茶叶持续热销,老百姓开垦种植了不少新茶园。老曼峨的茶分为苦茶与甜茶两种。

1、苦茶。这是先民种植的古树茶。这些茶树生长年份长,有好几百年树龄,古树茶与原始森林混生共长,不打药,不施肥,是最原生态的种植与管理方式。这几年,茶价好,老百姓开始管理古茶园,有人除草,松土,只要不过度管理都是好事。据古农茶业岩文介绍,布朗族不但不用化肥,连农家肥都不用。这是因为农家肥来自圈养家畜产生的粪便,而布朗族没有使用家畜粪便的习惯,他们觉得用家畜粪便不卫生,且布朗族寨子的家畜都是放养的,比如牛粪就拉在森林里,收集起来做农家肥非常不便。

2、甜茶。是这几年新种植的茶树,受老班章甜茶系的热销价好影响,老百姓采取有性繁植的种植方式育苗,新种植了不少茶树,与其他地方种植台地茶讲究成片与规范种植不同的是,老曼峨当地老百姓种茶采取见缝插针的方式来种,茶树的间距、行距不讲究,有点盲目,缺乏规范与管理,连古树茶园里也补种了不少小树茶苗。目前小树茶投产的不多,但随着未来几年其大量的投产,可以预计将给老曼峨古树茶品牌资源的维护带来严峻考验。

《普洱茶产地 老曼峨古茶山》一文由茶经网CY316.com普洱茶栏目提供,我们力求提供优质的2022普洱茶相关知识点,以及准备大量关于普洱茶相关的专题,如:普洱茶古茶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