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山:“濮人植茶”活见证

发布时间 : 2021-03-30
布朗山熟茶口感 布朗山熟茶香气 布朗山熟茶味道如何

布朗山熟茶口感。

布朗山,是一座以少数民族布朗族而得名的古茶山。

居住在布朗山的布朗族,是西双版纳最古老的世居民族之一,也是云南最早种茶的民族,其先人古濮人擅于种茶,寨子迁到哪里,他们就在哪里种茶。有关史料记载的“濮人植茶”也证实了布朗族先民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制作和饮用茶叶的民族,创造过古老的民族茶文化。

布朗族迁徙到布朗山的历史和植茶史迄今已上千年,布朗山也是西双版纳州最古老的古茶山之一,至今保存着近万亩栽培型古茶园。这里最古老的布朗族村寨和最古老的茶园就在老曼峨,建寨历史接近1400年。布朗山的人、布朗山的茶就是从老曼峨开始生根繁衍,遍布在全乡1000多平方公里的山林中,真实、直观地见证了“濮人植茶”的历史。

2004年西双版纳州古茶树资源普查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整个布朗山有栽培型古茶园9505亩。除了古茶园,目前全乡还有2万余亩的新植茶园,是西双版纳州最重要的优质普洱茶原料产区之一。由于受土壤、气候、海拔、生态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布朗山茶条索较粗长,茶味重,苦涩强,茶气足,茶质好,汤质饱满酽浓,山野气韵强,是极品中的绿色健康生态茶,倍受全国各地“重口味”的普洱茶茶友们的青睐。

在普洱茶中,布朗山的茶名气极大,“江湖”地位特殊:一方面,“班章王,易武后”逐步被普洱茶“发烧友”公认,以布朗山乡班章村委会老班章古茶园为代表的古树茶被冠之为茶中之“王”,显示出班章在普洱茶古树纯料茶中的至高地位。这因素也使老班章茶一举统领了古树普洱茶价格新高(当然,有价无茶的皇家贡茶曼松茶除外),同时成为每年影响古树普洱茶价格涨跌的一个风向标。

另一方面,从改制前勐海茶厂走出来的老拼配、发堆师傅们长期实践、总结出的经验来看,来自布朗山的普洱晒青毛茶原料,又是各个普洱茶加工厂生茶加工普洱茶产品中的“味精”,无论加工普洱生茶还是普洱熟茶,只要拼配添加了布朗山的茶,其口感滋味必然更加酽烈、丰富,气感韵味更加充足、张扬,后期保存香气、口感、滋味的变化,也让人更充满期待。

cY316.com延伸阅读

布朗山的茶及布朗古寨


布朗山的古茶

布朗山是中国最古老的三座茶山之一,这里生长着古老的老班章正山古树茶。“老班章”所产的茶叶,滋味厚重、浓烈、霸道,初饮如伟岸的汉子,风骨刚健,气势雄浑,回味则有刚中有柔、强中有媚的风情。有茶人称赞老班章茶是普洱茶中的王子,其中,最古老的老曼峨寨子已有1400年历史。布朗族是百濮的后裔,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布朗山,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制作和饮用茶叶的民族。

云南“六大古茶山”最早指澜沧江北岸的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曼撒(易武)江北六大古茶山。到了清朝,随着勐海茶区的逐渐兴旺,茶叶产制中心转移到以勐海为核心的江南古六大茶山,即南糯山、勐宋、巴达、布朗山、南峤和景迈等六大茶山。六大茶山最高年产茶达4000吨。布朗山布朗族乡位于勐海县东南部,东与景洪市勐龙镇交界,南和西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70.1公里,西北连打洛镇,东北连勐混镇。全乡地处山区,境内山峦起伏连绵,沟谷纵横交错,极其适合茶叶的生长.

布朗山是著名的普洱茶产区,也是古茶园保留得最多的地区之一。布朗族迁到布朗山的历史已有1000年。老曼峨是布朗族在布朗山最早建立的寨子之一,其种茶历史已有900多年。至今,老曼峨寨子共有128户614人,现存古茶园3205亩,分布在该村四周的森林中,海拔在1300米左右,该寨还有新茶园852亩。老班章、新班章均是哈尼族村,原为一个村,迁到布朗山建寨定居已有200多年。哈尼族也擅于栽培茶树,班章古茶园是哈尼族在布朗山栽培利用的最大、最好的一片古茶园,现存5870亩,树龄200多年。这片古茶园分布在老班章寨子周围及附近的森林中,海拔l700米~1800米,森林植被保存较好。

最大的一株古茶树基围1.73米,树高4.35米,树冠直径6.24米。老班章有新茶园720亩,新班章也有新茶园320亩。曼新龙布朗族村寨,位于海拔1800多米的高山上,为大森林所环抱。曼新龙的布朗族曾经居住在景洪曼西里,后沦为傣族土司的奴隶,因不堪忍受奴役而逃离,迁徙到布朗山有200多年。曼新龙古茶园就位于寨子背后及附近的山坡上、森林中,是布朗族的祖先逃到曼新龙后所种植,现存150多亩。古茶树主干基部直径在0.2米~0.6米之间,树高3米,属于普洱茶种,树龄200多年。

品茗鉴山专栏︱老乌山藤条茶:云茶古代产业化的活见证(三)


导读:藤条茶让我痛彻心扉而奋勇直追,痛了懂了通了也就忘了。2014年与包总、白马非马先生聚后,才明白它仍是空白,同探,终完善了云茶产业链上的最后一环;老乌山是我论证之主,它的广博让我无尽推演。此系列文字贺2018年4月8日“老乌山开采节”而作,为“藤条茶研讨会”而抛砖引玉。拜茶农为师、得以再现,望众人再探、重现辉煌。

第三章:传统种植成就了普洱古茶树

接作者上文《品茗鉴山专栏︱老乌山藤条茶:云茶古代产业化的活见证(二)》。古树茶是普洱茶复兴的中流砥柱。很多书有此类介绍,开启了我对古树茶的探求之路。再制太和甜茶时常听老辈讲“人茶相通、闻香识茶、品茗知人”。我把茶比人,用人生来解读茶树。

云南大叶种茶属乔木型茶树,自然状态下树形高大粗壮、主杆突出分枝较少、树势伸展开张、叶大芽肥叶间距长,生命力强,千年之树依旧生机勃勃,为众人之所求。认识古树茶就得先认识古茶树。

古茶树并非云南独有,普洱独存,只是社会发展太快,人为的加快了它的消亡速度,人们发现其价值之时已所剩无几。寻之,云南还有,普洱独优。且多遗边、少、老的深山古寨;现存的古茶树大多分布于滇西南海拔1800米左右山区。这里温差虽大,但季节变化不明显,特别是空气湿度及土壤水分相对变化不大,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古茶得以大量存活。还有地偏路远难行人少之地、古道老渡旁,也有留存,如今之名茶昔归。

古树犹如而立之人,必有其优。探之,古茶犹如坚持不懈的有准备之人,其性为:根深能吸,体壮能存,蓄势待发;我将从这诠释古茶树。

一、根深能吸,探及本质

乔木型树种的一般原理,树有多高根有多深。根深能及其不及、吸其不及,自养份全面充足,根吸收土壤之中的水份、营养、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等。根植土壤不同,所获不同、所得不同。着重谈谈土壤与水分。

1、土壤

植物学一般范畴的土壤简单分表层土壤、深层土壤及土壤母质等。表层土壤经亿万年的理化作用,非常适合作物生长,不同成因下的表层土壤厚度不一。深层土壤通常指土壤母质分化形成的,埋于深层、少经理化作用的土壤。土壤母质是指形成土壤的岩石等各类物质。

不同的土壤母质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土壤特性不同,生长在不同土壤中的古茶也因此不同。有性繁殖,高大粗壮的古茶不但吸收表土壤中的各种养份物质,还深入土壤深层吸收丰富的矿物质,有的还穿透深层土壤,直接吸收母质中的各种微量元素。所以古茶大树吸收自比小茶要丰富得多,所得更多。种植年代不够的有性繁殖的茶树,树不够高不够大根不够深,自不能很好的吸收矿物质微量元素。现代茶园高密度无性系繁育种植的台地茶,无主根,穿透能力不强,很难触及深层土壤。即便是年久之后,部分支撑根能触及,效果也不甚理想。加之土壤供给相当有限,更是不佳。

土壤类型复杂,成因繁多,内涵丰富,与茶的关系远比所讲复杂得多,在此不展开。它好比人的主食,吃的不同长得不同结果不同。而矿物质、微量元素就好比各种各样的调料,成就了不同的风味特色。这种由于所处地域不同、根植不同、吸收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物质,所具有代表性的香,俗称为“地域香”;古人早注意到这一现象,并指出茶的生者、适者、上者之地。

2、水分

水是生命之源,生命随水而动。水分不但参与物质的合成,养分的运输,还参与植物的蒸腾作用;空气中的水份及土壤含水量,保证了茶树存活成长,历经百年而不衰。古茶树多的滇西南山河交错,垂直气候特征明显,印度洋暖湿气流顺河而入,随山而升,河谷及迎风面水气充足,降雨丰富,而进入云贵高原印度洋气流多以含水少。

海拔1800米左右的山区,土壤水份及空气湿度相对稳定,年季节变化有规可循,多少代的茶树遗传生长已适应了它的变化,适应了环境,适应了水份变化,形成一套相应的生长规律。这些年全球气候的变暖、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促使气流更加紊乱,极端气候更加明显。改变原有的规律,影响到各类作物的生长。特别是09年开始云南连续几年的干旱,使土壤深层失水严重,又得不到补充,严重影响到古茶树的生长。一个生物连生命所需之水都不够,连命都保不住又何谈产出何谈品质。这也是这些年古树茶的品质下降的原因之一。

二、体壮能存,肚大能容

通过树根吸收、制作、合成的各种营养物质被水运送到茶树各部储存待用,并在储存过程中又融合了茶树体的木质本味,形成了不同的香型,输送到各生长部分,而蓄势待发。

不同的茶种品种,由于遗传不同物质而产生的、与生俱来的香,被称为“品种香”。茶树由于年龄的成长、树体的壮大、木质化程度的增加、岁月的沉积,所含物质又融入木质本味,形成不同的带有木头味的香,俗称为“老树香”(老枞香)。樟香、檀香、枯木香等,都属这一类型。品种香、地域香、老枞香,进一步融合形成古树韵,让人一闻一品就知何为古茶。

不同茶树品种的木本味自有别。地域香的形成也与土壤、肥力、水分含量、微生物群落极其相关。不同母质所形成的土壤所含的营养物质极其不同,形成的地域香有所不同。树龄不同、木质化不同、树体不同而形成的老枞香也不同。不同地域不同品种不同年龄的茶树风格不同,长势也不尽相同……这各种各样的物质,随着成长大量积存。又在树体内深度融合,随岁月沉淀,而更显风格。

2005年认识广东茶人林老先生,他告诉我“砍头断树之古茶不能要”。我百思不得其解,经历之后才明白:“体大能容、肚大能容”。

三、蓄势待发、顺势而为

植物都有自身的生长规律,茶也如此。它随着一年的四季转换完成了生命的一次繁衍,只是茶为叶用植物,人们刻意去弱化它春华秋实的现象,而寻求它四季枝繁叶茂。但它不可能逃离自然规律,在长期的生长中被驯化分为:春醒萌发、夏秋持续、冬眠蓄势三个阶段。

在现代茶园里,人们为追求产量,通过各种手段的积极主动补肥、补水、打药、用激素等使它萌发齐整,持续长久,而休眠减缩。但这是催出来的、是人为灌输的,并不是土地本身的承载能力,并非茶树的自身制造;茶树已轮为的工具,按人们的意志生长发展,完全背离了生命本质,失去生命的意义。

低海拔低纬度的茶生长环境好,阳光充足,水分充足微生物繁盛,生长所需的各种物质得到快速的补充,使它生长期特长,休眠期特短,千年之树也枝繁叶茂。它无需积累太多,自有供给,而且是富足的供给。加之蛋白质、氨基酸含量丰富,再加充足的光照,让它合成了众多的芳香型物质。但由于休眠期短,未能充分与茶树木本香融合或融合度不够高,未能产生沉香悠长的古茶,而是形成鲜爽为主的香,如兰香、梅香、百花香、苹果香等等。

高海拔高寒山区的茶树,由于自然条件限制,春醒晚、夏秋短、冬来早,休眠长、春发齐、秋收快,使体内物质积存丰富,融合度增加,随着春天气温的上升,茶树的苏醒,蒸腾作用的旺盛,而随春芽一起萌发,使得含有高蛋白多种氨基酸的新芽,融合地域香、老枞香、茶本香,而形成各具风格、更加悠长持久、提神醒脑、沁人心脾的古茶韵。海拔过高、环境过于恶劣,茶树所有的一切都用于生长,用于繁殖,用于保命,不会有好的产生,也不会有产量,所以高山云雾出好茶也并非是越高越好,而是一个相对范围。太高,适得其反。

百年之古茶历经风雨伤痕满身,少了青涩多了厚重,少了冲动多了醇和,没了张狂多了忍耐,兼蓄并举内敛持久,等待时机顺势而为。追求表现,不探本质,错判时局,误跟形势毁其一生;高山之茶最怕“倒春寒”,即将萌发突遇寒流,自芽而下周身被蔫,变色干枯伤及树本……小树、自难抵御。古茶、修枝弃叶,可待来春。

普洱古树茶成为当今之主流,此潮还将长存,但古茶树短期内不会倍增,如何持续开发利用、传承保护,如何逐步培养新生代古茶树就成了当务之急。

品茗鉴山专栏︱老乌山藤条茶:云茶古代产业化的活见证(一)


导读:藤条茶让我痛彻心扉而奋勇直追,痛了懂了通了也就忘了。2014年与包总、白马非马先生聚后,才明白它仍是空白,同探,终完善了云茶产业链上的最后一环;老乌山是我论证之主,它的广博让我无尽推演。此系列文字贺2018年4月8日“老乌山开采节”而作,为“藤条茶研讨会”而抛砖引玉。拜茶农为师、得以再现,望众人再探、重现辉煌。

第一章:藤条茶及老乌山藤条茶概况

澜沧江中游地区有一茶,树形不高、分枝低矮、树幅庞大、分枝极多生长枝极多,而且叶片少枝条长,春天萌发特别漂亮,年久之树形如辫、长如藤、韵如柳,常随风而动随风而舞,是一种“会跳舞的古茶树”。早年各地有藤子茶辫子茶柳条茶等各种各样的称呼,著名茶者詹英佩以藤条茶命名发布,为不引起混淆、现业界就将采用这一系统养护的茶统称为藤条茶。

藤条茶,我认为它是云南古代茶农劳动智慧的结晶,是先民们根据云南气候条件、乔木型大叶种茶的植物学特性以及传统普洱晒青毛茶特点,总结出的一套茶树种养采护的管理模式。是中国农耕文化的茶叶特性的完美结合、是云茶古代商品化的活见证、是古代云茶产业化的巅峰之作、是云茶古代产业化迈向现代产业化的敲门砖。它的发现找到了云茶产业中缺失的那一环,完善了云南从古到今的茶产业链条,云南这世界茶源地,自此完善成型。只有把它放到产业结构中来解读、你才能够发现它的巨大价值;我曾数度撰文叙述赞美它,有者还被奉为业界第一篇讲清楚藤条茶原理的

品茗鉴山专栏︱老乌山藤条茶:云茶古代产业化的活见证(六)


导读:藤条茶让我痛彻心扉而奋勇直追,痛了懂了通了也就忘了。2014年与包总、白马非马先生聚后,才明白它仍是空白,同探,终完善了云茶产业链上的最后一环;老乌山是我论证之主,它的广博让我无尽推演。此系列文字贺2018年4月8日“老乌山开采节”而作,为“藤条茶研讨会”而抛砖引玉。拜茶农为师、得以再现,望众人再探、重现辉煌。

第六章:藤条茶对当下普洱茶的启示

接作者上文《品茗鉴山专栏︱老乌山藤条茶:云茶古代产业化的活见证(五)》为了论证这一系统,我走遍了普洱及周边八州市,与茶农共成、实践、请教众多专家学者,才明白传统晒青茶的茶鲜必须有一定的成熟度,这样它的内含物质更为丰富,储存陈化后效果更好。嫩度高的茶鲜,除蛋白质氨基酸含量高外,其它物质含量都显不足,陈化后厚重不足,芳香物质不够丰富,风味不突出。普洱茶毛料也并非越嫩越好。这些更加证明了这一系统采养法的优点。考察时,也发现热带气候地区少用此法,高寒山区垂直气候带遍用此法。为什么热带的西双版纳、红河、临沧及国外的很多地方自古产茶,很早就专业化商品化,为何不用此法,顿感迷惑。热带亚热带带雨林地区降雨丰富、光照充足、年积温高、季节变化不明显,土壤肥沃、微生物丰富,系统供给能力强、生态修复能力强,土地供给量大、茶的生长期长、休眠期短,产出丰盛、品质也佳,没有太多的投入也会获得良好的回报,也就没过多深入研究。再有各地虽然都产业化,但各茶区对茶树的认识、对茶产品的认识不尽相同,应用程度不尽相同。在同一大茶区内人们对茶的认识也存在着个体差异,藤条茶原理藤条茶体系应用随之不同,所以我们才会看到各具特色的藤条茶,丰富多彩的茶文化。

当前普洱茶的发展遭遇瓶颈,种植面积扩大、产量倍增,同时品质越来越下降,其当前主要矛盾已经数量为需求,而是同质化的产品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是不能满足消费者对品质及品种的需求。如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实现供侧改革的逐步深入,藤条茶这古代产业化的活见证、对大农业思维下的普洱茶发展有许多启示。

云茶现状是台地茶村量大古树茶产量低,同质化产量大品质低的台地茶让人越来越不放心,热销的古树茶一采再采、品质一降再降、古茶树提前衰老、部分地区甚至开始死亡。低品质的越来越低、高品质的越来越少,如何升级换代让人民群众放心喝茶、充分让消费者购买到自己喜欢的茶,就成了普洱茶的突破点。重塑普洱茶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底层抓起从基础抓起从基地抓起,针对普洱茶特性从基地的规划开垦、选种种植、养护管理、采摘休养等开始,用系统的规划来指导生产,提供普洱茶所需的高品质茶青。

1、在茶种的选育种植方面。

科技发展茶有了扦插苗组培苗,咱们传统用茶籽繁育的也就被称为实生苗。扦插苗组培苗的一切都可以人为控制、想要啥就育啥、想成啥就是啥,它具有自然繁育下不可获得的优势,它最大缺点、与实生苗最根本的区别就是根系。实生苗的根系成主根侧根支撑根肉质根一个递级细分系统,它的主根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能穿透表层土壤直达土壤母层,吸收深层水份及多种矿物质,所得茶内含丰富、茶树具有非常强的耐旱性。而扦插苗无主根、或者说所形成的主根不具有穿透能力、根系就在人们为其开挖的种植沟内及其附近生长,基本不能吸收深层土壤和土壤母子中的物质水份,所得茶品内含相当单一、缺乏人体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而且茶品同质化严重、没有明显的风格特色。再有不能吸收深层水份、耐旱力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很容易夭折。所以在普洱茶体系中应该选择或栽种实生苗。

茶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野生型、栽培型,已经介于两者之间众多的过渡型。这过渡型是个很大很大的期间,蕴含着无数秘密,已往我们多谈栽培型野生型而忽略了这个庞大的种系,它将是未来重点研究开发的对象。

野生型栽培型过渡型传统的是用茶籽繁殖的、都是实生苗,具有其优点也具有其缺点,它的缺点就是主根太明显太深,难以移植成活。这在限制发展的同时也在相对隔离的茶区内选育繁殖成无数各具特色的地方性优秀群体种。“嫁接”技术在茶上的应用,让茶农能够随心所欲的在实生苗扦插苗、野生型栽培型过渡型之间任意嫁接培育,这又开发出无数新种,以至于未来在普洱茶体系中可能会出现不具严格意义的野生型栽培型过渡型茶,这也从另一个角度提醒我们当务之急就是要摸清各型茶种资源,并开始进行保种,以避免将来可能出现的无序化。

云南民国及建国初大量种植的台地茶基本都属于实生苗,但品种混杂、退化严重,虽然内在品种不错但外观差、卖像差,商品率低,采摘也比教费工,效益差,茶农放弃管理多年。以它们为母本,选择外观性状好的为父本(专业上:接上去的枝或芽,叫做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做砧木或台木),嫁接后就能迅速的改观,或得良好的收益。在不开垦新园不占用其他用地的情况下,改造这这一类型茶树将能有效地弥补古树茶供给不足的矛盾,平稳市场并逐步为新的古茶树茶树而储备。

2、茶园规划开垦。

再开垦种植普洱茶园、咋们除考虑茶园的单项效益之外、更多的要考虑茶园的综合效益、特别是它的生态效益。茶只是云南这众多原生态、名优新特产品中众多的一项、依托山区人民一家一户为基础的茶业,不能单项突出、不能大范围大面积开垦。在土地村量有限、种植户积累少、抵御风险能力弱,所以要多行业兼顾、保守开发,协调发展。有条件、已经成熟的茶区,从长远来看、更应该考虑系统风险性,要有产业提升、茶业替代的意识。

茶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存量过大,所以不建议再去开垦更多茶园,咋们主要谈根据普洱茶原料特性要求、针对性地改造老茶园及新时代的台地茶。

把采摘平面化、把修剪机械化都是对传统的简单化,只有开水平台植茶才是现代农业对茶的贡献。水为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无蒸腾作用、就不能吸收养分、不能合成物质、不能输送养料、不能开展正常的生命活动,再顽强地生命也只能处于蛰伏状态,更多的将因为没有而夭折。水顺势而行、肥随水而动,依山而植的茶树有水有肥而不能存,开台、小范围的开台,小范围的引导水流,就地储存,是高寒山区、季风气候区行之有效的措施。但不建议范围的改造原来的地形地貌。

台地茶是密植高投入高产出模式,它的产出也仅仅是数的高产,从品饮价值来开远不如传统茶园的普洱茶,改造它就的根本就是转换思维,变“向土地要数量为要质量”、变“单纯的追求茶业效益为要综合效益”。依据土壤肥力、生态环境、气候特征、劳动力状况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趋势,来重新规划设计。第一、依据土壤肥力、清除多余的茶树,让单棵茶树能从土壤中获得充足的补充。第二、严格做到台面“外高里低”,让水肥能就地留存。第三、放养,改平面型采摘修剪为立型,让茶树从平面获取阳光为立体获取的同时、逐步成长壮大自身增加体内积存,逐步加强各类物质在树体内的深度融合。第四、间作、套种有利于茶园的景观树木或经济作物。

台地茶从育苗期开始就严格的贯彻“打定分叉”、极致的会采取4~5的倍增,在较短的时间空间内就能培育出教多的生长枝、而获得丰产。放养成熟台地茶,就会形成主杆短、支撑枝少而生长枝台多,树形低矮、枝条过多、棚面散开快的情况。这样又好又不好,好的是不用爬树就能全方位采摘、并采完茶叶,不好的是没有较强力的支撑枝、年就之后棚面扩展不开、不利于提高单棵产出,还不利于树体长粗长壮、不利于个类物质在体内的深度融合、不利于茶鲜品质转换提高,建议深“台刈”之后再放养。但具体结合自身情况把握。

3、茶地管理。

第一、抛荒去积存,让茶增强并恢复自然属性,增强自身免疫力、提高抗病力第各种抵御能力的同时,逐年减少体内原有的积存,吐故纳新再造品质。第二、弃化肥弃农药供水份,让茶地各种残留,恢复土壤活性。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使用些生物制剂,加快除残留复活性的速度。第三、变化学除草为人工除草机械除草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除草,让其他植物来协助土壤回复活性。第四、变粗放式深翻土壤为细致型松土,有效促进根系更新换代。同时减小面面俱到的大面积松土、避免不适于区过多的翻土,兼顾美观美化。第五、补充农家肥或补充测土而成的有机肥。第六、测土、根据土壤有目的有选择的补充微量元素,突出产品的风格、增强产品的功能性。第七、有条件情况下尝试有誉菌肥或各种生物制剂,加快修复土壤活性,增强土壤自身自身造肥能力。等从水肥土微生物群落方面改造茶园小环境、为它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

4、采摘与修养。

藤条茶之所以有这样奇特的外观,根本原因就是它的采摘与修养共同导致的,它的采摘与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云南大叶种茶在自然条件下顶端优势特别突出,顶端就芽肥叶壮杆杆长(专业上称“叶间距”、既两批叶子之间的距离),侧枝就得不到那么多生长物质,所以长得相对就弱,侧向生长能力弱,不控制它就会徒劳的高长。自然情况下茶树就长高而不长宽,难以获得高产。通过采摘、通过“打顶分叉”这一采摘措施,顶端优势被控制,侧枝也获得良好发展机会。侧枝一旺盛、生长枝就多、产出点多,茶树就逐步扩展棚面而培养出良好的树冠层获得丰产。树冠层顶芽虽然肥壮了但树的内层空间里长出的芽还是得不到正常的供给,还是长得弱小,这样茶鲜制出的干毛茶外形凌乱大小不一、匀整度差、商品率低,还得再进行二次挑拣。所以、必须想办法控制这部分茶鲜。

如果采茶都采现代标准化等级叶,由于茶长势不同,采了相同的部分、剩下部分就会不尽相同,而造成下一茬萌发的不匀整,徒增无数个生长点,徒劳消耗茶树积存。加之根的吸收能力不可能迅速提高,茶就会越长越弱、越来越乱,徒有满树叶而无有效茶。

留叶摘除顶芽控制顶端、带马蹄一起清除弱枝,分化优势的同时,又让分散的优势得到相当的集中,实现了收放之间的辩证统一。

新茶枝的叶片分大小叶(在此就不展开了),他们制造的营养都储存于叶柄处,这是下一茬芽的萌发点。大叶制造的营养多、储存的也就多,小叶则反之。所以在同等条件下、小叶处的芽远没有大叶芽的机会,小叶芽就只能成为潜伏芽(或者称隐藏芽),正常情况下它萌发了也只能是细芽弱枝、是花芽营养芽,都承担不了成长的希望。但是、只要原有的顶端优势大幅度消失或者彻底消失,它就获得能量、担起重任,成为新的生长点。所以小叶芽虽然不能正常萌发,但茶树满身都有储备芽,具有很强的再生发芽能力。先明早就认识此性,对于那些衰弱、生长乏力的茶树,会采取砍树断枝的手段来刺激潜伏芽生长,形成新的生长枝采摘面而获得新生回复产出。

藤条茶的采摘按照季节分为春夏秋冬四采、是古代采摘茬数的最高。冬茶又称“扬春茶”、并不是每棵茶每年都会产、得根据年景、气候、生命状态来看,大多数茶都是春夏秋三采,那些树龄特别大、生长状态不佳的就只有春秋两采。茶的新芽只有在展开、长成、充分木质化,整体形成驻芽之后之后,内部调节机制才会发生转换,才会进入下一茬萌发的准备。自然状态下、正常茶年内就只萌发两茬,采摘、通过采摘嫩稍,摘出未能木质化的部分,促使茶进入下一茬萌发的准备,促使茶的年内萌发次数就是“以采促发”总结。古代茶农通过采摘有效促进了茶的萌发,部分地区甚至已经总结出年采五茬的系统管理经验。但这并不是普遍现象,它只是在成才期、在茶生命状态及土壤气候等特定条件下产生的特殊情况,并非普遍现象。在现代农业下的茶,通过农药化肥激素人工等一系列人为的调控措施,让茶沦为工具,为产出而产出,为数量而数量,已经能够年采数茬,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出。这种理念不是普洱茶的主流,尊重生命、遵从自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才是普洱茶的精神追求。让茶按照自身规律休养生息,根据茶树状态因势利导、获得产出,才是良策。

藤条茶是云茶千年的经验总结,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总结高度不一样,这就导致了不同景观差别。读懂了茶的植物学特性、人的价值取向,也就能够更好的指导生产。让传统为现实服务,让台地茶转换成传统茶,依托云南得天独厚的资源,在追求极高品饮价值的同时,还普洱茶健康的本质,让普洱茶造福于民。

现在,经长时间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它的优势,向传统学习,认识到此法制的晒青毛茶优点,正有计划的进行生态留养,乔木放养。逐步尝试,转换部分台地茶,提高晒青毛茶的质量。相信,普洱茶的发展,将从它身上得到更多的启示。

品茗鉴山专栏︱老乌山藤条茶:云茶古代产业化的活见证(二)


导读:藤条茶让我痛彻心扉而奋勇直追,痛了懂了通了也就忘了。2014年与包总、白马非马先生聚后,才明白它仍是空白,同探,终完善了云茶产业链上的最后一环;老乌山是我论证之主,它的广博让我无尽推演。此系列文字贺2018年4月8日“老乌山开采节”而作,为“藤条茶研讨会”而抛砖引玉。拜茶农为师、得以再现,望众人再探、重现辉煌。

第二章:情衷老乌山

接作者上文《品茗鉴山专栏︱老乌山藤条茶:云茶古代产业化的活见证(一)》。大老乌山茶区位于太和谷东侧,与西侧的宝仓山相应,这个区域从古到今都是茶叶的主产区。它逶迤绵亘,终年云雾缭绕、雨水充足,为典型“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而茶叶作为一种依地理与气候的变化而变化的灵性之物,就栖息于此。它是茶叶生长的理想之家,也是普洱市著名古茶山之一。

元破大理国后、统一大西南,大量外来移民涌入,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老乌山在元、明、清各朝代都有各种外乡人来到深山,与当地少数民族一起和睦相处,开荒植茶数年,茶园面积大、古树多、相对集中成片、交通不便,有的茶园直到现今也藏在深山人未识。

随着茶叶的增多,老乌山声名远扬,成为地方名茶。历史上镇沅按板、振太等地盛产食盐,盐、茶是当地的主要特产,人们纷纷到此从业经商、众人涌入,山里就形成固定赶集的山街,马帮也自然成为这里的主角。

佛教在这里建寺布道,如大石寺、和尚寺等。从大石寺过老乌山到抱母井、通威远厅、达普洱府。沿途周边土地肥沃、地势平缓、村寨较多、皆种有茶,现存较出名的有“苦竹山”寨的古茶园。道家也相中此地,到此传道立冠。周边的文立、海子等茶多,找一个区位好的地方,久易成集、定期为街,易马置茶、深山有市,吸引众邦。

和尚寺是老乌山最高峰,这近可达大井、小井、按板井,远上银生城或翻哀牢山“金山丫口”上官道进京。和尚寺旁有一高山湖泊叫波啰坝,湖阔水清、游鱼成群,湖边草甸遍山、谷幽林静。趁山花烂漫的农历四月十六,在此开湖捕鱼、制换新物、结识新人、聚众狂欢,称“鳌鱼节”或“鳌光会”,是各少数民族共同的“情人节”,是老乌山里一年一度的盛典。

老乌山自古产茶,众人的到来进一步丰富了茶的品种,促进了茶业的发展,整个山“寨与茶为邻、人与茶为伴,山山有寨、林中遍茶”;有一茶种深得和尚所爱,并开园种植,因其不同,被传为“老和尚茶”。

老乌山更因为“一山容两派,两道共长生”而被传扬。老乌山野茶遍山、茶花满谷、茶绕山寨。这里的茶有的叶大如掌,有的叶细及指;有的树直高壮,有的枝繁叶茂、篷及庭院;有的色深似蓝、有的色浅如翠。

老乌山从唐朝便开始人工栽培茶叶,迄今已有一千年多的历史。在老乌山上生长着三株很古老的茶树,为目前在镇沅县境内发现的最高、最大、最古老的栽培型古茶树。极可能还是澜沧江东岸人工栽培的最大古茶树。

它有根部围径达2.68米,茶树高达10.6米多,树冠幅度7.3米×8.7米,在离地1米多的地方有一级分枝6枝,分枝的枝干径超过30厘米(2005年测的数据),是当地现存最大树,人称“茶神树”;每年茶山上人们还定期举行祭典,对其顶礼膜拜,以示尊崇。

“老乌山茶树王”还有一个有趣而又真实的故事。在大集体年代,大茶树生长在一罗姓的自留地里,生产队定要他家每年交干茶15公斤。

多年后,罗姓茶地的主人觉得不划算,让与他人,就形成地为一家,茶树为另一家的怪象。“老乌山茶树王”树高体壮、叶茂蔽荫,影响农作物生长。一年老罗攀上大茶树砍茶枝,跌落成伤,村民都说:“茶神树、要祭拜,只能采、不能砍”。

几年前茶叶价格起来,为了方便管理,罗家用几十棵古茶树换回来这棵“茶神树”,但茶树的干茶从过去每年能采20多斤,现在只有10公斤左右,仍是老罗家的主要收入

品茗鉴山专栏︱老乌山藤条茶:云茶古代产业化的活见证(四)


导读:藤条茶让我痛彻心扉而奋勇直追,痛了懂了通了也就忘了。2014年与包总、白马非马先生聚后,才明白它仍是空白,同探,终完善了云茶产业链上的最后一环;老乌山是我论证之主,它的广博让我无尽推演。此系列文字贺2018年4月8日“老乌山开采节”而作,为“藤条茶研讨会”而抛砖引玉。拜茶农为师、得以再现,望众人再探、重现辉煌。

第四章:藤条茶云茶古代产业化的必然

接作者上文《品茗鉴山专栏︱老乌山藤条茶:云茶古代产业化的活见证(三)》。人们在茶事中加强了认识,有些地区已经能够深度认识茶树的植物学特性,但还不够系统全面,只有产业化的高度发展,藤条茶的逐步培养成型,这一系统性理论才得以逐步完善,云茶全面步入古代产业化。

藤条茶这古代产业化的最高等级与现代化大产业化的基本理念是相通的、现代大农业思想只不过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来实现产业化、改变的只是手段、共通的还是理,下面我就按照现代茶学来对照分析:

一、茶种的选育提纯。

选茶种一般都要考虑它的抗病性抗旱性抗寒性、也要考虑它的丰产性适制性商品性、还要考虑它的劳效比适口性等等。古时是在一定区域内、靠一代一代的种植、从上代中选出品性最好的再筛选种植、种植筛选,来选育提纯。量的扩展上也是靠籽种种植、再辅助已移植。这种方法培养选育出来的品种称地方群体性品种或地方群体性良种,茶学上也称为“有性系品种”,最终经无数代选育而成“有性系良种”。澜沧江中游地区就选育出多个有性系良种,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勐库种与秧塔大白与文和大白。老乌山既是这单一良种的原生区又是种几个良种的混杂区、多个地方良种在此并此共生,也就是良为我选优为我用,已经在当时条件下实现了大交流大融合,从品种上就奠定了它的产业高度;现代茶学选育的道理没变、但技术手段改变、而去要多得多快得多,针对性也要强得多、新的品种也就要多得多,新科技让无性系良种遍地开花。传统的老品种与现代化的良种各有其优,关键看你怎么应用。就普洱茶而言要的是广泛性丰富性,所以群体性品种是种子发展的根本。

二、茶园的选择规划

大老乌山茶区遍布茶地,但又不是大规模的规模连片、也不是稀稀疏疏地布满全区,它是相对集中成片、与森林良田山地村庄相协而置、相间而作,总的来说都围绕在寨子周围、方便种植管理采收。茶园开垦避开水源地与山脊梁,多于有水源、土壤肥力充沛、养分充足的山间,而且多植于乱石之地、开垦出茶园的同时并没有过多的占用了良田良地,在发展茶业突出茶业的同时也兼顾了其他产业,在突出优势产业的同时也没有抛弃其他产业,保留了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模型、又合理布置了产业、农闲之时又习手工业、大户还组队贩茶贩盐经商,老乌山亦工亦农、亦产亦商,增强了抗风险性、增强了抵御灾害的能力,确保了茶业常胜不衰。

在具体的茶园规划上遵照“依据土地承载能力而规划”。老乌山茶园看似杂乱无章、实则它有一指导性原则,那就是:在不大规模改变小生态环境下、在不依靠外部补充的前提下、依靠土壤供给能力、来决定茶园种植密度及种植规模。当时、农家肥草木肥首要还是用于田、只有粮食的丰足才有老百姓的心安、所以茶地它没有明确的标准的外在、但有必然的内联、那就是依靠土壤的供给、依靠大自然的休养生息来实现自给自足、来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就是准则、就是开垦种植茶园的准则。

现代大农业高投入高产出高密植高效率思想指导下的茶园,遵循的是向土地要产量、采用一切手段提高土地效率、不不顾一切的追求目标产品的最大效率,现代大农业观念下就是大面积大规模的无间歇的单一种植、大量的依靠肥料农药等外来补充外来干预、来确保最大产出,而土地沦为了载体、正逐步失去活力、失去生命的意义。山区、在云南的高寒山区、剃头式的大农业,将来有可能会造成灭顶之灾。

在茶园配套设施上不可能有现代条件下的水电路,所以只能就近开垦就近种植,许多地块设有茶放、用于中午休息、用于摊凉堆放早上采回的茶鲜,既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又免除了路途的劳累。有甚者还夜宿于此、采茶制茶晒茶一短段时间后回,茶房也就成了茶山一景。现在各方面改善了、茶房仍多,但更突出于摊凉堆放茶鲜的功能。

老乌山茶园大多是依势而行依山而植,没有大力度大规模的改造原有环境、这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不足的表现,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也限制了茶业的一家独大、没有能进一步突出优势;现代茶园最基本的水平开台。“水顺山而行、肥随水而走”,水平开台就地存水就地蓄肥,没有让水形成径流、让水破坏地形地貌,而有效增加了补给,促进了土壤的自我更新自我修复,让茶成长更迅速、产出更丰盛。

水分开台它是有效利用水利用自然发展农业的最基本理念,它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土地产出,水平开台也是现代茶业的最基本特征、在茶园规划开垦上是最大的贡献,也是古代茶业产业化与现代茶业产业化的基本区别。水平开台在传统农业中已经得到很早很好的应用,但在茶业中的普遍性应用还是到大农业下的茶业才推广开的,这在证明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能力不足的同时,也证明茶虽然经过数千年的开发利用,但仍然具有很好的原生性、仍然非常适应自然状态下的繁衍生息,这广泛存于众山的超龄古茶树就是最好的证明,这生机勃勃的藤条茶就是最佳的证明。

三、茶地管理。

古时的茶地管理一开始也是尊黄老之术、无为而治任其自然,后虽有所为也是无章可循,随着认知的提高才总结了系统的管理经验。茶地管理围绕着:清除园内异物、防治病虫害、保存土壤水分、补充土壤肥力、保持土壤活性、培养良好根须。因为传统种植茶是“依据土地的承载能力而规划的,所以它虽然与现代茶地管理原理相通、但远没有现代茶园这样繁琐,没有对外界强烈的依存度。相比之下现代茶园只是保持土壤活性这方面做得不太好、其他有过之无不及,全靠高投入获得高产出。这大农业观念下的高产出、片面的强调了产量、忽略了品质,片面的强调了茶业的单项效率、而没有坚固生态效益、环保效益、整个产区的综合效益,即将被淘汰。

四、茶树定植扶育

早期是茶籽直接种到地里,长出后留养性状最好最壮的一棵。这种办法工作量大、出苗不稳定,可一但成活后、茶的适应性好、生长速度快。后慢慢演变为在专门的育苗地用茶籽育苗、然后再移植到地里。这方法是前期工作量相对较小、便于大规模种植、但苗移到地里有个适应过程、移到地里的苗后期差异性大。现代技术下不但采用育苗床、还采用组培室、育的也不是千差万别的茶籽,而是来自于同一母本、遗传物质完全相同的枝条叶片、甚至是一点点组织细胞、就能繁育出无数完全相同的茶苗、优秀的品种得以选出、并迅速的规模化。在这一时代我们不缺良种,我们担心的是单一品种的过大规模化;早年是自然选择、慢慢是人为干预下的自然选择、最后将可能是完完全全的人为选择。

定植茶苗的扶育。云南大叶种属乔木型茶种,在自然状态下的植物学特性就是主干明显、分枝稀少、顶端优势突出、树形高大、树幅在茶中也算是最小的。所以自然状态下的茶树生长点不多,难以获得很好的产出。早年种植的茶树、超大型茶树、产业化成度不高的茶树、大多如此。随着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对茶树特性的了解,人们开始驯化培育茶树,在幼苗期就介入、人为的促使茶树早分枝、多发叉,逐步建立递级生长枝、扩展树幅,培育生长点、扩大采摘棚面,从而获得高产稳产。

这一过程古今中外都使用同一技术手段,专业术语为“打顶分叉”,通俗来讲就是采茶生长最旺盛最壮的定芽、控制住茶树的顶端优势、把顶端优势分散给其他侧枝,从而让侧枝获得更物质茁壮成长。以此类推逐级分枝、让茶树形从圆柱形变为椭圆形、再变为倒三角形、最后变为圆弧形的立体蓬面,可以充分获取阳光养分,从而在年久后茶就有了一定数量的生长枝从而获得稳产。一般来讲、开始培养的幼龄茶采用3的倍增、也有是说采茶是留三片真叶、真叶制造的养分储存于叶柄处、真叶越大制造的养分越多、芽获得的能量就越多、从而又发出壮芽、茁壮成长为新的生长枝。壮年期的茶是2的倍增、既留二叶采,成年后的茶留一叶采、让茶树不再过多分枝、从而保证各芽都能够得到均匀充分的供给、获得良好的茶鲜。

大农业时代的茶业追求的是数量,讲的是效率,基本要求就是标准化,这样根据茶树个体而制定培养的外形各异的的各性化立体棚面,已经不适应工业化大农业的要求,所以统统被修剪成连接集中高度统一的棚面,用单位面积上总棵数的产出战胜传统茶单棵产出,从而获得数量上的满足、获取更高回报。

五、茶的采摘与留养。

传统种茶都是放养型的,采摘面也就随着树的生长而成为立体的、我称它为“立体型采摘”,人们只有爬上树才能采尽、而去很多时候采的力道是自上而下的、容易把马蹄老叶嫩枝一起采下、也易让其他物质带入茶中,所以传统养护采摘法制得的干茶多有马蹄有茶梗有异类物质。而爬树时也会因为树太高、分枝太少、着力点太少,增加采摘风险、致使采摘人从茶树摔下摔摔伤。促使茶树多分枝在管控树高的同时可以增加不少着力点,增加上树采摘的安全性。

传统采摘根据茶树处于幼龄茶树、成长期茶树、成熟期茶树而采取相应的采摘,如幼龄采芽茶或芽叶茶(用今天的标准就是单芽与一芽一叶),成年茶采二叶茶(既今天的一芽二叶)、长老了混采的称“大茶”,过熟的直接称老叶、采过芽后又再采剩下的嫩叶称二台茶(现在也这么称)。这不但与茶树状态相关还与普洱茶发展相关,说明传统茶与茶市场已经成熟并细化,已经从社会分工到消费需求目标化,已经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随着树龄的增高,自然状态下的茶树会把所吸收和制造的营养物质变为势能而储存于体内,只有少部分变为花果叶脱落与繁殖后代,所以自然状态下的茶树缺少采摘的茶树总是很粗壮高大。人工干预采摘下的茶树、所吸收的储存的能量都变为产能而被人们获取、只有少部分变为势能储存和被自身消耗掉、所以树体不会特别的粗壮高大、而被专业化采摘管理的藤条茶、就不显高大壮观。

采茶时一般要让茶鲜张到空心芽或对夾叶时,让茶树蓄积的能量充分释放、转换为茶鲜时才进行留叶采摘。留叶根据树势而定,采摘除多余的小芽侧芽时还得顺代清除多余的老叶枯枝病枝嫩枝。采除嫩枝时必须得带马蹄一并采摘、让其不能形成新的生长点,防止分枝过多生长点过多而消耗水分、分散营养,提高茶鲜品质,也防止过多透支所存势能,让茶有持续健康的产出。这样于采修养一并进行,还可以杜绝重复性爬树、减少重复性用工,提高劳动效能,还可以避免对茶树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这样采的茶鲜虽然已经具备一定条件下的标准,但所制干茶还是有异形异物等,一致性并不是很高,所以得根据发展根据市场需要求进行挑拣,已增加外观一致性提高商品性。而那些挑拣出来的老叶茶梗等又被再次归类利用,促进了茶产业的细化深化,提高了专业化成度、延长了产业链深度,从而获得良好回报。

这样采摘后茶树上就没有多过的老叶弱枝、显得整棵树光秃秃的,而树下满是修除的残枝败叶,很容易让人想到过渡采摘、掠夺性采摘。其实它是在减少消耗、防止过多分枝、营养过多分散的同时,刺激茶树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藤条茶就是严格控制尽其刺激、让其蓄势待发,所以茶才有良好的一致性,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大农业下的茶业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作了相当的简化,制定出各种标准、其中改变最大的就是采摘:改传统的立体型采摘为现代的“平面型采摘”、而且用机械替代人工采摘、而根本性的改变了采摘。这样的力道由“自上而下变为自下而上”,这种采的茶鲜制出来的产品虽还有梗,但再也不会有“马蹄”,这也是大农业下茶外观与传统型的根本性区别。各类茶已经高度标准化,茶鲜采摘已经极其细化,茶产品也细分成数个系列,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能够充分满足不同的需求,极大促进了发展。

大农业下茶树同样需要修剪与留养,同样要培养树形培养生长枝培养采摘面,同样要收势蓄能、蓄势而发:我们采台地茶同样要顺手清除多余的嫩枝嫩叶,一季结束后同样会轻修剪,一年结束后同样会重修剪,几年还会来次台刈(超重度深修剪)同样要让茶树休养生息。这样的管理就是要尽其所能扩大产出、让茶本身没有壮大积累的机会。现代茶园的修剪、用机械、不分亲疏好坏、无差别、无选择的修剪,是对茶树最强烈的刺激、是对生命的漠视,是我为大的极端表现。这样茶树所制造营养没有再进行深度融合的机会,就普洱茶而言这样的茶鲜远远不能满足制作的需求、消费者的需求。社会发展了、科技进步了,改变的只是操作的方法方式、具体的使用工具,传承的是长期形成的共识、沉淀凝聚的秉性、亘古不变的道理。人们追求已经从“数量上的满足”变为“品质上的需求”,高质量的普洱茶鲜众人所求。

六、茶叶加工

现在我们都已熟知现行茶学加体系,可古时呢、远古的时代是如何加工茶叶呢?

在我经历的这几十年的人生中,我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传统茶叶加工方法,单一个杀青就有数种方式,但有些茶就更本就没有这一结束环节,也就是说传统的茶叶加工各具特色、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甚至没有现代茶学这样成熟完善的工艺体系,我至今还在探求。所以我就对茶的初加工避而不谈,就谈谈初加工后的精深加工。

茶的精深加工是商品化的必然,细化的商品才能满足更多人的要求。古时在人工条件下过度细化徒增成本、缺乏相应的技术手段只能做到相当的细分,只能分为:芽茶、细茶、条茶、老茶、片茶、碎茶、茶梗、茶花等几大品系。这其中为什么有茶花这一大品系,这还得重温实生苗茶树的内部调节机制:在茶树生长状态突然改变、在缺水缺肥缺少供给的情况茶、在缺少采摘缺少外部刺激的情况下,茶树很容易改变自身生长状态,会减少分泌生长激素、放弃自己而多分泌生殖素,少发芽而多开花,放弃自己而繁育后代,实现进化论的伟大存在。这样我们在搞好管理、补充供给,多采茶加强外部刺激的同时还得勤梳花梳果,控制它的转换。所以就有了茶花这一大类。

传统茶初制后的分类产品与今天普洱茶的毛料分类大致相同,只是没它深入没它细化,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今天的普洱茶与传统的一脉相承。

在毛料分类之后就是要压制,今天人们对普洱茶为何要压制还在争论不休,是源于运输的需要、还是存放的需要,是源于成本的控制、还是品质的需求?我认为它:源于远距离传输的必须、专业化存储的需要、成本控制的使然,最终演化成提高品质的领悟。

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三化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而浑然一体,产品好销、能远距离销售,大范围的商品化又促进了规模化专业化,最终促进了产业化,让云茶欣欣向荣蓬勃发展。

解析布朗山各山各寨


茶友们常常津津乐道的布朗茶乡有班章、老曼峨等,其中古老的老曼峨寨子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简单的说就是班章、老曼峨等是包括在布朗茶乡之中。布朗山坐落于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境内,南部与缅甸山水相连,是布朗族繁衍生息的主要家园,也是闻名的普洱茶产区,保有丰富的古茶树资源。老曼峨寨子是著名的“布朗山古茶山”核心区之一,属班章村委会,有156户760人,主要以种植茶叶、稻谷为主。交谈中得知,老曼峨寨如今仍保持着3205亩古茶园,遍布在寨子四周边的莽莽丛林中。普洱茶市场兴起后,越来越多的茶商、茶叶爱好者喜欢上了老曼峨古乔木茶,先民留下的珍贵古茶园,为后代带来了可观的收益。布朗族是百濮的后裔,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布朗山,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制作和饮用茶叶的民族。布朗山是全国唯一的布朗族乡,也是江外古六大茶山之一,是布朗族居住地,古时称濮人,是最早种植茶树的民族。其中,最古老的老曼峨寨子已有1400年历史,全寨有140余户人家,600多人口,均为布朗族。布朗山乡全乡辖勐昂、章家、新龙、曼囡、吉良、曼果、班章7个村民委员会,5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7843人。布朗山乡有12000余亩古茶园,主要分布在老班章、新班章、老曼娥、曼糯、帕点、曼新龙、曼捌、曼囡老寨和吉良等村民小组,另有台(坡)地茶园18000余亩及广布全乡的野生苦茶和甜茶,为生产优质普洱茶提供了优质的原料保障。为此,各家各户对古茶园管理更加用心、下工夫。村里专门制定了严格的村规民约,保持好古茶园的原有生态环境,任何人都不能在古茶园中施用农药和化肥,确保老曼峨古乔木茶的独特品质。

一到春茶、秋茶采摘季节,每天都有不少省内外的茶商、普洱茶爱好者驾车来到寨子选购古乔木茶。这几年古乔木茶都稳定在120元至180元1公斤的好价格,每年都销售一空。然而茶已然融入布朗人的血脉之中,成为布朗民族的一部分。对布朗人来说,茶是爱人的承诺,是亲人的叮咛,是朋友的忠契,是先人慈蔼的托嘱遗惠,更是神明对布朗人命运与生活的恩典与福照。布朗人与茶有着难以言说的情感。布朗先民把族人的幸福播种在这片原始、古老的土地。外面的世界或许已然沧海桑田,布朗人依然执着守望。一年年,一代代,布朗人与茶,一直息息相通,魂牵梦绕,始终恬然相守,不离不弃。茶园似海,莽莽不语,与布朗山寨一起穿越人事悲欢,草木枯荣的绵亘岁月。

布朗山帕点普洱茶


布朗山乡有古茶资源近万亩,主要分布在新班章、老班章、老曼娥、帕点、曼糯、曼新龙、曼别、曼囡老寨和吉良村民小组等地。名亦鲜传众口的帕点,其实也算是古茶之乡。

帕点老寨是现布朗山古树茶最多,保持最完好的原生态古树茶园之一,是布朗山有待开发的一片宝地。因海拔高、水分充足,环境生态,生长出来的茶叶口感非同一般,果胶质丰富、营养成分高。滋味回甘持久,耐泡度强,醇厚滑顺,带有高贵的兰花香。好的普洱茶就是这样。不用收藏,即便是现饮,也是非常合适的。古树茶大都是源自原始生态林中,无需农药,整个生长过程也是非常健康生态的,所以担心农药问题的朋友,可以放心了。

古树茶品饮感受

古树茶入口苦涩度极低,几乎没有感觉,喉咙部位渐渐会有一丝丝凉气,两颊不断生津,感觉像两条小溪,慢慢的转化为舌头中后部两颊生津,入口的时候几乎没有觉察出有茶味,茶味是渐渐的从喉部延伸到整个口腔。生津效果明显持久,主要集中在两颊部位,茶汤有点似乎糖香,饱满度高,杯盖杯底高香,冷杯后仍可闻出点似乎冰糖香。香气飘逸,味厚,涩少,苦轻,苦味在舌尖瞬间即化。生津特别快,香味在普洱茶中很特殊的香,香味很正,略带蜜香、兰花香。当然了,每个山头的古树茶的口感、香气会有一定的区别,但大体上生津回甘,喉韵都很好。

普洱茶春茶山头——布朗山


说到苦涩浓烈,茶友们首先就会想到布朗山,布朗山茶在云南各大茶区中,其茶叶口感苦涩浓烈程度是首屈一指的。也正是这份霸气,让布朗山茶声名远播。

布朗山布朗族乡位于勐海县东南部,东与景洪市动龙镇交界,南和西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70.1公里,西北连打洛镇,东北连勐混镇。全乡地处山区,境内山峦起伏连绵,沟谷纵横交错,海拔在535米~2082米之间。布朗山乡是我国唯一布朗族民族乡,也是最古老的古茶区之一。森林覆盖率达67%,总面积1016平方公里,占勐海县土地总面积的l/5,辖7个村委会共53个自然村寨,总人口1.6万人,其中布朗族1.1万人,其余为哈尼族、拉祜族、汉族。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6人,是滇南最为地广人稀的边境民族乡。

布朗族是云南最早种茶的民族一一古濮人的一支,他们擅于种茶,寨子迁到哪里,他们就在哪里种茶。布朗族迁到布朗山的历史已有1000年。

布朗古茶山主要包括老曼峨、老班章、新班章和曼新龙等寨子的古茶园。其中,老曼峨是布朗族在布朗山最早建立的赛子之一,其种茶历史已有900多年。

至今,老曼峨赛子共有128户614人,现存古茶园3205亩,分布在该村四周的森林中,海拔在1300米左右,该寨还有新茶园852亩。老班章、新班章均是哈尼族村,原为一个村,迁到布朗山建寨定居已有200多年。哈尼族也擅于栽培茶树,班章古茶园是哈尼族在布朗山栽培利用的最大、最好的一片古茶园,现存5870亩,树龄200多年。

这片古茶园分布在老班章寨子周围及附近的森林中,海拔1700米~1800米,森林植被保存较好。最大的一株古茶树基围1.73米树高4.35米,树冠直径6.24米。老班章有新茶园720亩,新班章也有新茶园320亩。

曼新龙布朗族村寨,位于海拔1800多米的高山上,为大森林所环抱。曼新龙的布朗族曾经居住在景洪曼西里,后沦为傣族土司的奴隶,因不堪忍受奴役而逃离,迁徙到布朗山有200多年。曼新龙古茶园就位于寨子背后及附近的山坡上的森林中,是布朗族的祖先逃到曼新龙后所种植,现存150多亩。古茶树主干基部直径在0.2米-0.6米之间,树高3米~4米,属于普洱茶种,树龄200多年。

布朗山茶中古树茶较多见,故茶叶品质优良珍贵,这当然得益于茶农传承已久的对茶树的崇敬之情和栽种习俗。譬如老曼峨就有成片的古树茶园达3205亩,分布在寨子周围浓密的森林之中,茶树枝叶苍翠,焕发蓬勃生机。班章古茶园也有约3000亩,这里茶树与阔叶林混生,遮荫较好,枝叶茂密,芽尖茸毛多,所产茶叶以条索肥硕、质重气强、持久耐泡而备受茶人青睐。布朗山茶正因为一座座村寨的原生态好茶、古茶,汇聚形成品牌效应,让“布朗山”成为茶人心中一块无形的牌匾,从而蜚声遐迩,饮誉天下。

品一杯醇正的布朗山茶,轻呷慢咽之间,布朗山仿若在你的舌尖上跳舞,娴雅曼妙,然后生津涌溢,汪洋恣肆,抵达心田,令人魂牵梦萦,飘然欲仙。一般人品饮布朗山茶时,很难承受前几泡的苦涩浓烈的刺激,5-7泡后该茶的真正甘醇才能显现,只有承受住了前些泡的苦涩考验,才可以感悟到后些泡的苦尽甘来!

布朗山苦茶之王|曼兴竜


一、千年古寨——曼兴竜

曼新竜也叫曼新龙、曼兴龙或曼兴竜,是布朗族村寨,属于勐海县布朗山乡新龙村委会,与老班章、老曼峨等知名茶山距离都很近,距离老曼峨直线距离更近一些。曼新竜,系傣语地名,“曼”指村寨,“新”即狮子,“竜”意为大,“曼新竜”直译即大狮子村。曼新竜村古树茶资源较为丰富,据统计有2000多亩,古茶园多分布于海拔1500米至1900米之间,土壤为黄棕壤或黄壤。古茶树分小片散布在原始密林中,自然生态环境良好,茶树长势旺盛,古茶树树龄均有200多年。

二、曼兴竜古树茶的特点

去曼兴竜的路并不好走,喝曼兴竜的茶并不容易,懂曼兴竜的味道并不简单。踏上去曼兴竜的路,身心着实经历了一番颠簸,一顿折腾。随处可碰的坑坑洼洼、随时旋起的一阵尘土、时不时路遇小溪,动不动压过泥泞……若不是这一路的记忆,你怎会懂曼兴竜的味道?若不是这一路的触碰,你怎会懂曼兴竜的气韵?

曼兴竜,是布朗山的又一个千年古寨,这里民风淳朴,历史悠久,仅次于老曼娥。是布朗族先民留给我们的又一个出好茶的地方。他既有班章的影子,又有着堪与老曼娥相比却又不同的苦。可谓“涩尽七分香,苦退十日甜”。

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不喜欢苦味儿的人,即便“不苦不涩不是茶”,任你说得天花乱坠,我也一样没有感觉。曾喝过曼兴竜的茶,听过曼兴竜的名字,但对它的印象也仅仅只是苦。直到后来,我到了曼兴竜,站在古茶树下,迎面吹着拂过曼兴竜古树的微风,夹杂着那丝丝的苦韵,让人无比的舒服,我才发现原来我并不懂它。

三、曼兴竜古树茶的香气口感特征

相比老曼娥,曼兴竜的苦滋味更浓郁、山野气韵更厚重、茶汤更饱满。如果说老曼娥是一种让人想摔杯子的味道,那么曼兴竜就是你一开始喝了便再也不想喝苦茶的记忆。但它会在片刻之后让你惊艳,让你回味……很多人说,曼兴竜太苦了,滋味太强烈了,殊不知,这恰恰就是它的特别之处。

曼新竜古树茶的香气口感特征,有一些茶友总结为:汤色黄亮,茶滋苦回甘快,生津强烈,饱满持久,茶内质能和老曼峨的茶比美,但稍逊老班章一筹,总体上特点都表现为浓强酽。相比较而言,曼新竜香气外形都与老班章很类似,不过喉韵、纯度以及鲜爽度方面不如老班章,但它在香气方面比老班章较为馥郁、浓厚,偏甜香。相比较苦老曼峨而言,曼新竜又不算苦了,入口就感受到一种香甜,而且在苦味后面到了喉咙又开始回甘。香气没有老曼峨那么集中,但舒服犹有过之。因此,曼新竜古树茶被茶友们美称为“老曼峨第二”。

布朗山有个茶起源的美丽传说


布朗山,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南部,靠近中缅边境。布朗山方圆1000多平方公里,世居于此的布朗山民布朗族、佤族、德昂族在苍莽大山中建立村寨,聚族而居。

布朗山是著名的普洱茶产山,山中的村寨,大的有班章、老曼峨、曼新龙等几座,其中的班章寨因出产最优质的普洱茶,在近几年声名鹊起,对于喜欢普洱茶的人来说,“班章”二字如雷贯耳。

布朗山,世界最早的茶叶出产地。

车出勐海县城,一路南行,穿越象山和辽阔的勐混坝子,布朗山依稀在望。就在这片山林之间,布朗山民度过了千年岁月。据专家考证,布朗山民是古代百濮民族的后裔,具体说,包括了今天的布朗、佤、德昂等民族。在历史上,百濮民族曾经南迁,在中南半岛建立了以吴哥窟为代表的旷世文明。与这些远出国门的祖先相反,留在国内的布朗、德昂等族,直至民国时期仍身处密林,在这方圆1000多平方公里的布朗山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始终不曾离开云南一步,远离外部世界的召唤。所以,可以这样说,布朗山中的居民是云南原生的土著民族,是真正的云南人之根。也许正是由于这千年的闭塞、千年的隐居,布朗山民们才能与大自然息息相通。在这里,他们食百草、尝百味,将无数大自然的馈赠收入自己的杯盏之中,满山的奇珍化成强健体魄的营养,其中茶叶便是被布朗山民最早驯化、种植和享用的。在德昂族的传世古歌《达古达愣格莱标》中,人们唱道:“天地混沌未开,大地一片荒漠。天上有一棵茶树,愿意到地上生长。大风吹下一百零二片茶叶,一百零二片茶在大风中变化,单数叶变成五十一个精悍小伙,双数化为二十五对半美丽姑娘……”同样的传说,也出现在布朗人的神话中:布朗人世代相传,自己民族的始祖名叫叭岩冷,叭岩冷在临终前对子孙们留下遗言:“我留年马给你们,怕它们遇到灾难就死掉;我留金银财宝给你们,怕它们不够你们用;我留茶叶给你们,子子孙孙用不尽”。于是,叭岩冷在众山之上撒播茶种,茶种纷纷入土生根发芽,茂盛繁衍,这才给后世留下了不竭的财富。

德昂族之歌和布朗族神话,都把茶祖先连在一起,足以说明他们种茶饮茶的历史无比久远,国内一些学者曾考证,布朗山种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人类消耗的第一片茶叶,就是当地居民的祖先摘下来的。

布朗山贺开普洱茶的评价


普洱茶因地处云南普洱而得此名,对普洱有所了解的朋友都知道普洱茶有新六大茶山与古六大茶山,那你对这些茶山了解多少呢?

下面给大家介绍布朗山贺开普洱茶,希望大家对布朗山贺开普洱茶得到更多的了解,仅供参考。

贺开古树茶在布朗山系中算仅次于老班章的名茶,在老班章没有出名以前,茶友提到布朗山的茶都以贺开古树毛料为最多,由于它不像老班章一样有特点,逐渐退居二线,但如果讲性价比,贺开古树也是值得推荐的。

贺开古茶山位于勐海县东南部,距离勐海县城约30公里,从曼囡寨进入茶山就看到古老的茶树一棵接着一棵,粗壮而健硕,茶树周围不见多余的杂草,查阅以往的图片资料进行对比,可以知道这几年来当地村民管理得很用心。贺开的古树主要分布在曼弄新寨、曼弄老寨、曼迈、邦盆老寨几个寨子里,从图片就可以看到,是茶树包围了寨子,寨子滋润了茶山。

拉祜族是这里的原著居民,他们不像僾尼族般开放热情,也是这一原因,他们居住在高高的山上,与森林为伴,安静的植下茶树,并一直默默守护着,代代相传。日出上山采茶,日落上床休息,这已经成为拉祜族的民族习惯,我们上山的时候正是日出不久,遇到了采茶的老人。贺开茶的特征是:条索黑亮紧结、稍长,汤色金黄明亮,稍苦涩,涩显于苦,苦化甘较快,涩稍长,汤质饱满,山野气韵较强,杯底香明显且较持久。

布朗山是一条很大的山脉,如果要算出寨子,多着了。在这里重点介绍贺开,班盆,老曼娥,老班章也算,就分开来讲吧~~布朗山的茶一个字,“够味”,茶味很足。但特点就似乎不明显了,有人说味正,有人说气足,这些论点应该都是可以接受的。但首先一点要保证是古树茶,如果是小树就不在讨论范围。

贺开古树处在一个中值,不像老曼娥的苦,没有老班章的霸,算是各取所长,如果细品下来,是一款非常好的茶,因为可接受度和性价比很高。老曼娥的苦不是普通茶友能接受的。贺开就容易多了,从这两年的经验表明,是值得推崇。在老班章不出名时,很多人叫布朗茶,大部分毛料来自于贺开山,只是它的特点没有老班章鲜明,逐渐退居二线。但如果是春茶的贺开古树,香气依旧,味也有布朗山系的特点,最主要是价格方面很公道。如果研究它的后期陈化,它的口感远远高于“班盆”茶。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看了本文《布朗山:“濮人植茶”活见证》的内容不知道对你是否有所帮助,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点击茶经网cy316.com的“布朗山熟茶口感”专题进行查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