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在国外的发展

发布时间 : 2021-04-09
普洱茶的发展 普洱茶发展 普洱茶发展史

【www.cy316.com - 普洱茶的发展】

云南思普区生产的传统普洱茶.早在清代就已名扬海外,据历史记载,从清道光到光绪初年(182l—1876),思茅普洱城因“普茶远销”而商旅云集,市场繁荣,除有千余藏族商人到此外,“印度旅驮运茶、胶(紫胶)者络绎于途。”滇南茶马商道上,印度、缅甸、暹罗(泰国)、越南、柬埔寨各国,均有商人来往于西双版纳和思茅、普洱之间,普洱茶通过外国商人,流传海外不少国家,印度的加尔各答已成为云南茶叶销往世界各地的重要中转市场。民国时期,勐腊曼洒茶、倚邦茶行销越南莱州,易武圆茶放运越南莱州和泰国密赛,法属老挝勐板,越南河内、海防南洋等市场。佛海出口的圆茶、砖茶及散茶,销往暹罗(泰国)、缅甸、印度、尼泊尔、不丹、锡金、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江城的饼荼运销越南、老挝、缅甸、泰国等地。

普洱茶作为清宫贡茶,清皇朝将其作为国礼茶还赠送给外国使节、乾隆年间,清朝与英国交涉两国贸易问题时,送英国的礼品中就有普洱茶、女儿茶和(普洱)茶膏。乾隆皇帝三次回赠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礼品中,均有普洱茶、(普洱)茶膏和砖茶。普洱茶流传到俄国,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将喝中国茶的描述写入小说《战争与和平》巨著中。普洱茶传到英国,英国流行的《茶歌》中唱道:“让他们喝来把茶夸,让他们想那好生涯。那片刻之欢,永远轮不到咱,给咱一杯普洱茶。”《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志》载:“民国3年(1914)9月30日征集参加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陈列品中,有云南宁洱县糯茶一封,那次云南陈列品总值银元2000元,其中茶叶类价30元。”

1949年以后,普洱茶的产地扩大,产量增加,销路日广,出口增加,不仅深受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国家消费者的欢迎,而且远销日本、西欧、美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喜爱的保健饮料。普洱茶传到法国,经法国科学家实验证明,普洱茶不含有害物质,既可作饮料,又可作药物,其特点之一是助消化,减肥去脂,因而引起人们浓厚的兴趣。法国妇女依据她们饮用的经验,把普洱茶称为“刮油茶”、“消瘦茶”,她们说:“你要外形美吗?那就得喝普洱茶。”法国人多数只是将沱茶作为降脂减肥的药物来饮用,或作为馈赠亲友的礼品。

日本进口普洱茶加工为精美的小包装茶,以贵妃茶、美容茶、健美茶、窃窕茶、益寿茶等牌名美称投放市场,甚为抢手,普洱茶在日本被称为“不可思议的万粥茶”,普洱茶在日本评价很高,销路很好。现在不少西欧国家把普洱沱茶放在药店和百货商店的美容化妆品中出售,还成为家庭摆设中的工艺品。笔者1998年秋在美国洛杉矶、旧金山、纽约等地茶庄商场中,见到茶叶柜挂着“保健食品”牌子,货柜上有盒装“云南福寿普洱茶”和普通盒装“普洱茶”,销售良好。

亚洲、欧洲、美洲的茶人、专家、学者,对普洱茶和茶文化很感兴趣,1993年4月以来,先后有日本、韩国、老挝、缅甸、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德国、美国、加拿大、荷兰等国的专家、学者、茶人数十人,应邀前来云南思茅地区参加“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和一至六届中国普洱茶叶节以及茶文化参观考察。在海外报刊上,泰国《新中原报》1993年4月15日载有“云南思茅地区是世界茶叶原产地中心地带”的报导,菲律宾《世界日报》同年4月16日载有“云南思茅山区=世界茶树发祥地”的报导,日本茶学家松下智先生多次到过思茅市和西双版纳州,在其著《中国名茶之旅》、《中国之茶》日文书中有向日本读者介绍普洱茶及茶文化方面的记述。

日本《茶道杂志》1995年第8期载有仓泽行洋教授到思茅参加第二届中国普洱茶叶节,参观考察了澜沧邦崴古茶树、景迈古茶林后的日文文字和彩色照片12幅,在9期至12期上载,有日本学者稻田雁的连载文章上、中、下篇,以《茶之故乡云南——中国云南古茶树之旅》为题,向日本读者报导了他们到云南思茅、澜沧普洱茶乡参加普洱茶文化活动及古茶树考察的见闻纪实。

2001年日本京都野村美术馆学术刊物《研究纪要》第10号,用日文翻译发表9千多字的笔者论文《思普区古代濮人对中国茶文化发展的贡献))。美国加州英文刊物《纳西通讯》,1993年第二期登载有美国学者娄扬丹桂女士到思茅出席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感想,并介绍研究会论文要点及澜沧邦崴古茶树照片,这份刊物已传送到英国、加拿大、瑞士、印度、尼泊尔、葡萄牙、日本和香港等地。

美国俄勒冈大学约翰杨格博士多次到过思茅参加茶文化活动。回国后,写出英文文章《普洱茶乡行》,向美国人民介绍了他的见闻,笔者请思茅师专英语系刘学军老师翻译成中文,发表在中国《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1997年第四期上。印度《阿萨姆评论》英文刊物1993年第四、五两期,连续刊登了联合国开发署茶叶官员、华南农业大学丁俊之教授的英文文章《普洱茶特色》,并刊登了澜沧邦崴古茶树照片。

1995年夏,泰国清莱举行泰、中、缅、老(挝)“四国文化艺术节”,云南思茅地区普洱茶艺表演队应邀参加,作了普洱茶艺表演,受到东南亚友人欢迎,普洱茶文化以此作了向外传播。1997年4月8日,中国国家邮电部向国内外发行《茶》邮票一套四枚,第一枚《茶树》面值五十分,即思茅市澜沧邦崴古茶树,普洱茶文化邮票飞向了海外各国。

1998年9月至10月,美国美中商务技术促进协会在洛杉矶举行“美国中华文化国际研讨会”,邀请笔者出席该会,在洛杉矶会上,笔cY316.Com

者交流了论文《普洱茶文化的发展及其在国内外的影响》,其中英文本被编人洛杉矶大会秘书处印发的《研讨会论文摘要集》,会上展出了笔者带去的思茅市生产的“普洱白毫”、“弯山银毫”、“迷帝茶”茶品,以及笔者主编出版的书《中国普洱茶文化研究》、《中国普洱茶诗词楹联集》,茶品及茶书赠送给了外国与会专家、学者,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和好评。

美国1998年9月29日《世界日报》对笔者的交流发言作了报导。在美国与会者称,笔者是云南被邀请到美国国际学术讲坛作“普洱茶文化”学术交流的第一位茶文化学者,笔者在美国西部、东部十多个州作茶文化考察一个月,回国后写出赴美参会及考察文章、诗联等,发表在全国性刊物《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1999年第二期上,作为茶文化使者,笔者打开了美中茶文化交流的大门。近几年来,美国、日本、韩国先后分别几次有学者和茶人组团前往思茅考察普洱茶文化,均由笔者陪同参观考察,为“普洱茶文化”走出国门海外起到了促进作用。

小编推荐

普洱茶的发展史


普洱茶最早栽种、使用和传播

史料记载: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率南方8个小国,共同伐纣。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巴蜀》有记载“丹漆荼蜜……皆纳贡之”的记载。晋《七诲》记有“南中茶子”,就是成个成块的紧茶。在公元前1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在以云南为主的西南地区已经有紧压茶,那么普洱茶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了。

普洱茶的传说

三国吴普在《吴氏本草》中记载:“苦菜—名荼……生益州谷山陵道旁。”云南在汉朝产茶,已得到证实。三国“武侯遗种”云南民间传说,古六大茶山的茶树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武侯诸葛亮所种,古六大茶山的名字也是武侯留物赐名所得。具清人檀(tan)萃在《滇海虞衡志》中记载:”普茶名重于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蛮砖、六曰曼撤。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山有茶王树,较五茶山独大,本武侯遗种,至今夷民祀之……”

唐宋时期的普洱茶

曾出使南诏的樊绰所著《蛮书》卷七载:“茶出银生城(今云南景东、思茅、西双版纳一带)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云南巍山、南涧县一带)蛮杂以椒姜桂烹而饮之。”清阮福《普洱茶记》记载:“普洱古属银生府,则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时。”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宋徽宗《大观茶论》

全书共二十篇,对北宋时期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斗茶风尚等均有详细记述。其中“点茶”一篇,见解精辟,论述深刻“茶马市场”以茶叶易换西蕃之马,普洱茶在西域的影响力更为广大。

元明清时期的普洱茶

元朝地名“步日部”,转音成汉字就是“普耳”(当时“洱”字无“氵”偏旁)。普洱一词最早见于此。元朝无固定名称的云南茶统称“普茶”,并逐渐成为西藏、新疆等地的少数民族必需品。

直到明朝末年,才改叫普洱茶。明代万历年间的谢肇浙《滇略》:“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说明,明代的普洱茶是“蒸而成团”的紧茶。

茶马古道商人运来毛皮、布匹、纸张、刀具等日常用品交换云南茶叶,以人背马驮的方式运送。

清朝时期普洱茶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年销量号称十万担以上,宫廷将普洱茶饮为贡茶。对于普洱茶的文字论著来说达到历史顶峰。涵盖药学、诗词、小说等都有普洱茶的记载。

清末到解放前的普洱茶

光绪二十二年(1895)勐乌、乌德被割让法国后,茶叶销路受阻,茶叶产量减到5000担;民国10年(1921年)茶叶销路好转,产量回升到6700担。1937年后,茶区瘟疫流行,茶农大量死亡,农民起义,居民尽迁走他乡,因而使得茶叶生产下跌,茶商倒闭,茶园荒废,到1949年建国前夕,年产量只有401担。

普洱茶历史归纳

云南普洱茶的发展历史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都开始重视养生,开始青睐有强大保健功能和迷人口感的普洱茶。如此火热受欢迎的普洱茶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过程呢?

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是中国茶叶中极具特色的茶类。云南是世界茶树原生地,全国、全世界各种各样茶叶的根源都在云南的普洱茶产区。

普洱茶历史非常悠久,根据最早的文字记载存于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中,从中可以推知,早在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纣时期,云南种茶先民濮人已经献茶给周武王,只不过那时还没有普洱茶这个名称。普洱茶的名称或因族名而成、或因地名而得。

到了唐朝,普洱茶开始了大规模的种植生产,称为“普茶”;宋明时期,是中原逐渐认识普洱茶的时期,并且在国家社会经济贸易中开始扮演重要的角色。\

清朝是普洱茶到达的第一个鼎盛时期,《滇海虞衡志》称“普茶名重天下……茶山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收买,运于各处”;普洱茶开始成为皇室贡茶,成为国礼赐给外国使者;末代皇帝溥仪说皇宫里“夏喝龙井,冬饮普洱”;清代学者阮福记载说:普洱茶名遍天下,京师尤重之。清末民初,是普洱茶价格最高时期,学者柴萼《梵天庐丛录》记载说“普洱茶……性温味厚,产易武、倚邦者尤佳,价等兼金”。也就是说:当时的普洱茶好茶价格是金或银的两倍。民国至抗战之间,普洱茶又得到一定发展,很多这个时期的老字号茶现在犹存。

抗战爆发直到新中国建立之间,普洱茶非常寂寥,云南整个茶业萧条。解放后很长的一个时期内,云南的茶叶生产重视红茶、绿茶,并未继承发扬普洱茶优良传统;甚至大面积砍伐毁坏几百年的古茶园而取代种植无性繁殖的台地茶。好在,1970年左右,云南重新开始了普洱熟茶的研究和后续生产。

普洱茶膏的发展历史


普洱茶膏的发展历史!唐代陆羽《茶经》中曾经记载有“畏流其膏”、“出膏者光”、“含膏者皱”等语。到了唐末五代十国时期(907~960年)陶谷所著《茗苑录》中记载有贡品茶膏“玉蝉膏”和“缕金耐重儿”,这与另一部史籍《十国春秋》中的记载相互对应:南唐文通二年(937年)“贡建州茶膏,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凡八枚”——南唐文通二年(937年)福建建州生产的茶膏耐重儿被作为贡品入贡,但数量仅8枚,尤显珍贵。“茶膏”这一名称在史策中开始正式出现。

但是,由于茶膏自其产生开始就非常稀有,直接造成了史书所载均语焉不详,零星所见的有关片言只语,被大多数专家一致认为由于当时生产力所限,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成熟产品,无法进行确认。

直到清代学者赵学敏乾隆年间在《本草纲目拾遗》一书中有所描述,对应的典籍中也明确记载有茶膏被清雍正帝指定为贡品,普洱茶膏才散去了厚重的面纱,开始逐渐为人所认识。

【产于唐】

茶膏制作始于五代十国时期,史籍《十国春秋》就已记载南唐时期公元937年前后,有贡品茶膏生产。

【兴于清】

普洱茶膏于雍正七年(1729年)正式成为贡品。最初的普洱茶膏,少量的通过茶马古道转运到西藏,并在上层人群中迅速传播开来。随后,清朝皇室通过与藏区的政治交流开始流行茶膏。1729年(雍正七年),茶膏正式开始向朝廷进贡。

普洱茶膏发展历史


普洱茶膏是将云南特有的乔木大叶种茶叶经过加工与发酵后,通过特殊的方式将茶叶的纤维物质与茶汁分离,将获得的茶汁进行再加工,还原成更高一级的固态速溶茶。普洱茶茶膏的一生经历了太多的波折,太多的坎坷才走到今天的辉煌。今天小编带各位茶友一起来了解一下普洱茶膏的发展历史。

根据史料,茶膏最早出现于南唐时期。唐代是我国茶业和茶叶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代,史称“茶兴于唐”。唐代时期因科技远远没有现在发达,所以制作工艺非常复杂,但是依然没有将茶汁与茶叶中的纤维物质彻底分离,而只是让“膏”仍然保持在茶饼的表面,与真正意义上的“茶膏”还有一定的距离。即使后来出现民贡的“茶膏”,都没有脱离茶叶的原始形态,都属于“含膏”的性质。

宋代是中国茶业发展史上一个有较大改革和建设的时代,从茶叶的采摘、焙制、造形、包装、递运、进贡等诸方面相比唐代制茶更上一层楼,与唐代不同,宋代的制茶者对茶叶的膏化现象比较重视。他们认为茶叶中出现的“膏”,是茶中珍品。他们采用榨取的工艺,先将茶蒸熟,再“须淋洗数过。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成功地将茶膏从茶叶中分离,使其成为独立的产品。

但是,不幸的是,这种制茶工艺却在明代戛然而止。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罢造龙团凤饼,全部改为“散形茶”。这种变革使延续近千年的唐宋制茶工艺就此消失,包括茶膏在内,从此不见踪迹。虽然明朝废止龙团凤饼,但处在边疆地带,远离京城的云南依然借助“茶马古道”的交易继续着团茶与饼茶的生产。此时的制茶工艺远远不如唐宋时期,只是简单的模仿。即使如此,也为后来清朝普洱茶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清朝伴随着云南普洱茶的繁荣,茶膏的制作再次悄然出现。它最初是由云南土司采取大锅熬制方法,初创另一种制膏工艺。这种方法显然是借鉴唐宋制作饼茶工艺,只是将“蒸”干脆改成了“煮”。

1792年(乾隆57年),普洱茶膏首次做为国家礼品向到访的英国使团马嘎尔尼馈赠,并就此流入海外。

1925年,清朝皇室解体,普洱茶膏的制作也随之终止。茶膏自此又一次销声匿迹。

现代普洱茶膏的研究始于2002年,到2005年基本完成了对清朝宫廷御茶膏的破译与复原。普洱茶膏制作工艺在中国一脉相承,虽然经历了明代和民国的数百年断代,但最终还是留下了重要的制作工艺。现代制作的普洱茶膏香味十足,陈化后的口感滋味也更好。

普洱茶膏及其发展


1、根据品饮者饮普洱茶浓淡习惯而投入适量茶膏,一克普洱茶膏可冲泡3-6道,溶水500-800毫升。

2、请用山泉水或弱碱水冲泡,否则可能会因为水质PH值超标导致冲泡过程中出现块状沉淀。

3、用95℃以上的沸开水冲泡最适宜,该茶膏无须"洗茶".

普洱茶膏是将云南特有的乔木大叶种茶叶经过加工与发酵后,通过特殊的方式将茶叶的纤维物质与茶汁分离,将获得的茶汁进行再加工,还原成更高一级的固态速溶茶。

第一阶段:唐宋时期

茶膏从雏形走向基本成型;

第二阶段:雍正时期

这一阶段的主流制作工艺是 “大锅熬膏”,云南土司借鉴中国中医药“熬膏”方法, 采用“大锅熬膏”工艺土制普洱茶膏。吉祥凤凰茶膏鉴赏

第三阶段:乾隆时期

这一阶段的主流工艺是“压榨制膏”,清朝御茶房在宋朝“小榨去水,大榨出膏”的工艺基础上,创造“压榨制膏”法, 制成“宫廷普洱茶膏”,“普洱茶膏”也是在此时定名。

第四阶段:现代

这一阶段,由蒙顿开创。2005年,蒙顿茶制品独创“低温萃取、低温干燥” 等生物科技,成功破译清朝宫廷普洱茶膏“压榨制膏”的工艺,开创了现代普洱茶膏行业。蒙顿的诞生,标志着茶膏行业正式从传统步入现代。

第五阶段:天然仿生

常温仿生浸提工艺是在清代宫廷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茶膏制作工艺。这种方式模仿了清代茶膏制作的气候、温度、环境,在更加繁复、细致的工序下,根据清代以花梨木为炭的思路,把茶汤的提取和浓缩,控制在常温40摄氏度左右。这里所说的常温与宋代工艺中的常温是有所区别的,宋代工艺的常温是指日常温度,而清代工艺的常温是指相对恒定的温度。这一工艺利用了芳香物质和活性成分必须在一定温度下挥发和析出的特性,最大限度的将这些茶叶的原有物质有效的溶解到茶汤再收敛成膏。中间避免了过高的温度造成芳香物质挥发和活性成分被破坏和过低温度的析出不足,所以制作的茶膏香味十足,陈化后的口感滋味也更好。

普洱茶名字的由来,普洱茶是如何发展的?


普洱茶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普洱茶是怎么得来的,它的发展状况又是什么样的呢?一下子让我思绪飞扬,想了想,下面就来介绍一下普洱茶名字的由来及发展历程。

一、普洱茶名字的由来:

1、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纣时期,云南种茶先民濮人就已经献茶给周武王,只不过那时还没有普洱茶这个名称。

2、三国时期“武侯遗种”,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农历七月二十三日打开了普洱茶话史。“茶山有茶王树,较五山独大,本武侯遗种,至今夷民祀之。”(檀萃《滇海虞衡志》)

3、元朝时有一地名叫“步日部”,由于后来写成汉字,就成了“普耳”(当时“耳”无三点水)。普洱一词首见于此,从此名震国内外,直到明朝末年,才改叫普洱茶。

二、普洱茶的发展历程:

1、据考证银生城的茶应该是云南大叶茶种,也就是普洱茶种。所以银生城产的茶叶,应该是普洱茶的祖宗。所以,清朝阮福在《普洱茶记》中说:“普洱古属银生府。则西蕃之用普洱,已自唐时。”

2、武侯就是诸葛亮·孔明先生,相传他在公元二二五年南,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勐海县的南糯山。然而当地兄弟民族之一的基诺族,深信武侯植茶树为事实,并世代相传,祀诸葛孔明先生为“茶祖”,每年加以祭拜。晋·傅巽《七海》载:“蒲桃、宛李、齐柿、燕栗、垣阳黄梨、巫山朱橘、南中茶子、西极石蜜。”这里列举的是一系列中外名优土产,南中即云南,茶子不是茶树种子,而是园形或块状的紧茶,说明云南茶在三国时期已很有名。

3、宋朝李石在他的《续博物志》一书也记载了:“茶出银生诸山,采无时,杂菽姜烹而饮之。”从茶文化历史的认知,茶兴于唐朝而盛于宋朝。

4、中国茶叶的兴盛,除了中华民族以饮茶为风尚外。更重要的因为“茶马市场”以茶叶易换西蕃之马,对西藏的商业交易,开拓了对西域商业往来的容景。

5、元朝在整体中国茶文化传承的起伏转折过程中。是个平淡的一个朝代。可是对普洱茶文化来说,元朝是一段非常重要的光景。因为云南的普洱茶是大叶种茶,也是最原始茶种的茶箐制成的。所以中国茶的历史,就等于是普洱茶的历史。元朝有一地名叫“步日部”,由于后来写成汉字,就成了“普耳”(当时“耳”无三点水)。普洱一词首见于此,从此得以正名写入历史。没有固定名称的云南茶叶,也被叫做“普茶”逐渐成为西藏、新疆等地区市场买卖的必需商品。普茶一词也从此名震国内外,直到明朝末年,才改叫普洱茶。

6、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620),谢肇在他的《滇略》中有记载:“士蔗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这是“普茶”一词首次见诸文字。明朝,茶马市场在云南兴起,来往穿梭云南与西藏之间的马帮如织。在茶道的沿途上,聚集而形成许多城市。以普洱府为中心点,透过了古茶道和茶马大道极频繁的东西交通往来,进行着庞大的茶马交易。蜂拥的驮马商旅,将云南地区编织为最亮丽光彩的历史画面。

7、清朝时普洱茶脱胎换骨,变为枝头凤凰,不但广受海内外人们喜爱,更成为倍受宫廷宠爱的贡茶,为最光彩而鼎盛的时代。

8、由于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及蒋介石发动内战,战乱频繁,弄得民不聊生,云南茶叶全面萎缩,到新中国建立前夕,产量降到了5万担,商品量仅2万担。普洱茶同龙井、碧螺春、铁观音等,被中国茶客所熟知。新中国诞生后,云南茶叶获得了新生。

9、1951年就建立了全省茶叶科研机构,到1958年止,全省茶园面积达到了46.6万亩,产茶18万担,但是发展的好势头被大跃进打乱了,因追求高指标,瞎指挥,强采重摘,茶树大受摧残,到文革开始的1966年,云南茶仍只有19万担。十年动乱期间,茶叶发展缓慢,文革结束的1976年,面积到了127万亩,而产量仅有32万担。

10、改革开放后的1990年,茶园面积达240万亩,1998年产量达155万担,出口20多万担,创汇2250万美元,创造了云南茶史的最大辉煌,茶类由1950年的单一晒青发展到炒青绿茶、工夫红茶、ctc红碎茶、普洱茶、花茶、速溶茶、名特优茶、艺术品茶等。普洱茶也迎来了又一个辉煌时期。但是,值得一提的是,1975年,云南开始了普洱熟茶的生产。1975年普洱熟茶用于生产,随着逐年的发展人们对普洱熟茶的了解认可,工业化批量生产势在必行,可传统的熟茶工艺制作过程相对缓慢,各种香型需靠陈放几年缓慢转化。

11、1984年,现代普洱创始人吴启英老师通过普洱茶接种技术科学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难题,在保证普洱茶质量的情况下22天就完成了普洱熟茶的发酵转化。这是现代普洱熟茶的开端,这为普洱熟茶批量生产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12、云南省标准计量局于2003年3月公布了普洱茶的定义:“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而成的散茶和紧压茶”。

普洱茶膏的渊源与发展


中国的茶叶发展史上,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往往被茶学专家们所忽视。那就是古代的茶人,或者说极少数的“能工巧匠”一直在不间断地做着一种尝试——将茶叶的纤维物质与茶汁分离,并将获得的茶汁进行再加工,还原成更高一级可饮用的茶产品——茶膏。也许,这种实践由于涉及面极少,不是茶叶发展的主流,没有纳入茶学专家的视野。到了清朝,这个唯一的茶产品,开辟了二百年的风光历史。

站在历史的角度,你会发现,普洱茶膏不是某个时期、某一个人的偶然发现,而是有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在普洱茶膏没有形成之前,中国的唐朝与宋朝时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茶膏生产经验,虽然那时的很多茶膏品种没有延续下来,或者说因工艺及品质的不成熟的原因而“半路夭折”,但却为后来的普洱茶膏生产者提供了借鉴。

我们有理由这样推定:普洱茶膏是受唐宋时期茶膏的启发并在借鉴唐宋茶膏制作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一、唐代:发现茶膏雏形

唐代,“茶圣”陆羽33岁时,历经十年时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茶经》初稿。此后,又经历了十年时间,特别是因编纂《韵海镜源》(唐代著名的文学著作)时掌握了大量资料,对《茶经》原稿进行了一次大的修改和增订。关于《茶经》或许有一点是茶叶史学家所忽略的,那就是陆羽也是中国第一个茶膏发现者,或者称为启蒙人,这或许是一个新的提法。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陆羽是中国茶叶史上第一个将茶叶中出现的“膏”(茶叶加工后出现的膏化物质)记录在《茶经》里的人。

让我们先仔细品味这个“膏”字。最早,在中国的《说文解字》中,对“膏”字是这样解释的:“按,膏者,脂也。凝者曰脂,释者曰膏。”古代医学称心尖脂肪为“膏”,后又专指物之精华。如:膏髓(比喻事物的精华)。

再后来,古代的中医师们通过熬制的方法将动物或植物提炼出他们认为精华的东西,引申为药膏。陆羽恰恰是从唐代的制茶工艺中,发现了茶叶经加工之后自然出现的部分“膏化现象”。同时敏锐地感觉到这个“膏化现象”与中国传统的中医药的药膏有相似之处。于是,破天荒地第一次将这种物质冠以“膏”的名称记录在《茶经》里。

陆羽发现的这个“膏”与当时唐代制茶工艺有直接的联系。因为唐代制茶与我们今天的制茶方法有很大的差别。那时的制茶工艺几乎是以蒸青饼茶为主。陆羽的《茶经》主要描述的也是唐代饼茶的制作方式。陆羽在《茶经》中,对这种饼茶制作工艺高度概括为十四个字,即“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

这里有与茶膏相关联的几个工序。这其中——“蒸之、捣之、拍之”三个工序是与“膏”的出现有直接的关系,因为这三个工序极易将茶叶中的部分茶汁与纤维物质分离,在空气氧化作用下,使溢出的茶汁出现膏化现象。

陆羽在他所处的年代已经发现这一现象,并在《茶经》中多次提到“膏”字,他认为在饼茶的加工过程中应“畏流其膏”,意思是如果把“膏”挤压出去,会使制成的茶饼表面像箩筛,形状枯干。他认为最好的饼茶应是“含膏者皱”,即是将茶叶中的茶汁与茶叶挤压出来,又不遗失,仍然附着茶叶表面,经过空气氧化后,使茶汁形成的膏状物质存留在茶叶之间。这就使饼茶的表面由于“膏”的生成,形成皱纹状。因此,在唐代,陆羽认为的好茶表面上一定是“含膏者皱”,这是唐代鉴别好茶的一条标准。

陆羽在《茶经》中最推崇的好茶是“胡靴”。其外观如胡人的皮靴,有细腻的皱纹状,就是“含膏者皱”的典型代表。

虽然陆羽从制作饼茶中发现了茶汁溢出后出现“膏化”现象,并认为这个“膏”是茶叶中的好东西,但他没有将茶汁与茶叶中的纤维物质彻底分离,而只是让“膏”仍然保持在茶饼的表面,与后来真正意义上的“茶膏”还有一定的距离。

在陆羽去世一百多年之后,“茶膏”一词出现了。据吴任臣《十国春秋》记载,早在南唐闽康宗通文二年(公元937年),就有贡品茶膏进献,即“贡建州茶膏,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凡八枚”。从这段文字中,我们不难发现:第一,“茶膏”名称正式出现;第二,外部用金丝芽装扮,显示贵重;第三,数量极少,只有八枚,而不像其他茶叶以多少担计算,凸显稀少与珍贵。

虽然陆羽之后的唐代出现了“茶膏”,仍然没有脱离茶叶的原始形态,都属于“含膏”的性质。唐代《国史补》记载唐代官贡茶品有十几个品目,其中“岳州邕湖含膏”就列其中。

陆羽品茗图

二、宋代:茶膏的形成

宋代茶人群体中,出现了一位几乎与唐代陆羽齐名的“超级茶人”——宋徽宗赵佶。赵佶著有《大观茶论》一书,书是在大观年间写成的茶论,正文分产地、天时、采择、蒸压、制造、鉴别、白茶、罗碾、盏、筅、瓶、杓、水、点、味、香、色、藏焙、品茗、外焙等20篇。对于茶产地、采制、烹调论述得非常详尽。

宋徽宗精研过陆羽的《茶经》。他不仅深刻地理解了陆羽在《茶经》中对“膏”字的使用,而且也以专家的眼光将“膏”字尚未深化的内容挖掘出来。在《大观茶论》中,他提出一个鉴别茶的方法:“茶之范度不同,如人之有面首也。膏稀者,其肤蹙以文;膏稠者,其理敛以实。”意思是说:茶饼的外表如人的面目,茶饼表面含的膏状物质,如果较稀的话,会出现很多皱纹。如果表面含的膏状物质较多、较厚,即膏稠者,其表面的纹理不明显,质地坚实。

在宋代,茶人已经成功地将茶叶与茶汁分离,并将茶汁还原为另一种稠状物质,即茶膏。那么,宋代是采用什么手段实现这一分离的呢?我们从宋代的另一本茶叶专著中找到了答案。这本书名叫《北苑别录》。书的作者是赵汝砺,为南宋时期福建转运使主管帐司。北苑贡茶苑为宋代皇宫直属的茶园,专门为宋代皇室采茶、制茶的贡茶单位。在这本书里,赵汝砺第一次揭示了宋代制作茶膏的方法。

“茶既熟谓茶黄,须淋洗数过。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先是包以布帛,束以竹皮,然后入大榨压之,至中夜取出揉匀,复如前入榨,谓之翻榨。”这段话的意思是:蒸熟的茶叶称“茶黄”,茶黄得淋水数次令其冷却,先置小榨床上榨去水分,再放大榨床上榨去油膏。榨膏前用布包裹起来,再用竹皮捆绑,然后放到大榨床下挤压,半夜时取出搓揉,再放回榨床,这是翻榨。

宋代将此方法获得的茶膏,用于两个方面:一是作为独立的茶品纳入宋代的茶品名录。如北宋第一位茶著者陶谷(公元907~960年)在撰写《茗荈录》时,就将两款茶膏纳入其中:一种是“玉蝉膏”,另一种是“缕金耐重儿”。《茗荈录》主要记述茶事的十八个趣闻,从这些描述中可看到这两款茶膏的名称,标志着茶膏作为独立产品的存在。另一方面,在饼茶制作过程中,宋人有意识将饼茶表面用茶膏涂层,以增加饼茶表面的光亮度及色泽。这与唐代制茶中“含膏”工艺有明显不同。宋朝的蔡襄(公元1012~1067年)曾做过宋仁宗的贡茶使(负责造茶进贡的官吏),在他著述的《茶录》中对此有专门的描述:“饼茶多以珍膏油其面,故有青黄紫黑之异”。这里的“珍膏”就是茶膏。他说:饼茶多数用茶膏涂在饼茶的表面,因此有青色、黄色、紫色、黑色的区别。实际上,宋徽宗在《大观茶论》提到的“膏稀者”与“膏稠者”都与茶膏涂在饼茶表面多少与厚薄有关。

宋代是中国名茶不断涌现的时代。我们从《宣和北苑贡茶录》(宋代熊蕃所著)中,可以体察到为皇家所造团饼茶那出神入化的皇室茶谱。其中尤以龙团凤饼为精致致极。熊蕃在他的书中,录有38种团饼茶模型,有方、圆、椭圆、花式等,造型多姿多彩,饰面用龙凤图腾,祥云氤氲,寄托一种神韵,其茶名“乙夜清供”、“承平雅玩”、“龙凤英华”、“龙园胜雪”、“玉除清赏”等更是引人入胜。这其中,如果没有“珍膏油其面”,会使这些茶逊色不少。

但是,这种制茶工艺在明代戛然而止。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罢造龙团凤饼,全部改为“散形茶”。

宋人斗茶

德宏普洱茶区的历史发展


1、公元前424年后,傣族先民在今瑞丽江河谷建立勐果占壁王国(傣语称勐卯弄),建雷允城,遗址尚存。约公元前四世纪,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条国际陆路交通线“西南丝路”开通,中印贸易便已开始,德宏即为西南丝路的必经之地。

2、公元前122年,张骞出使西域探寻到的“滇越乘象国”,即指今德宏和缅甸的部分地区。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开西南夷,德宏为益州郡哀牢地。

3、东汉属永昌郡哀牢县(今盈江县)。魏晋南北朝属西城县(今盈江县)。

4、唐南诏时,属永昌节度和丽水节度。宋大理国时,属永昌、腾越金齿部地。

5、元代置茫施(芒市)、镇西(盈江)、平缅(陇川)、麓川(瑞丽)四路及南甸(梁河)军民府,隶属金齿宣抚司六路军民总管府。1287年,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随元军南下,途经德宏地区,他在游记中详细记载了德宏见闻。

6、明代设南甸(梁河)、干崖(盈江)、陇川宣抚司,盏达(原莲山)、遮放副宣抚司,芒市、勐卯(瑞丽)安抚司,隶属永昌府腾越州。

7、清沿明制,乾隆年间增设腊撒、户撒两个长官司(今属陇川县户撒乡),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增设勐板土千总(今芒市芒牛坝一带)。南甸、干崖、陇川、盏达、勐卯、户撒、腊撒土司隶属腾越厅管辖;芒市、遮放土司和勐板土千总隶属龙陵厅管辖。1874年在今盈江县芒允乡发生震惊中外的“马嘉里事件”。

8、1911年10月27日,盈江土司刀安仁、张文光(均为同盟会员)领导“腾越起义”,推翻清政府在腾越边地的统治,宣告成立“滇西军都督府”。民国时期改府厅置道,设弹压委员;1917年改弹压委员为行政委员,设立政区,隶属腾越道。1927年废腾越道,隶属云南省第一殖边督办。1932年改行政区为设治局,设潞西、梁河、盈江、莲山、陇川、瑞丽6个设治局(为准县级),属殖边督办。1940年废殖边督办,隶属腾龙边区行政监督。1938年8月31日,滇缅公路全线通车,成为抗战期间中国与国际联系的陆路唯一交通要道。

9、1942年5月,日军入侵,德宏沦陷。1945年1月国土光复后,仍置设治局,先后隶属云南省第六区(保山)及第十二区(腾冲)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0、1949年7月潞西设治局改为潞西县,县城设在芒市。

11、1950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潞西,德宏解放。军政代表团接管设治局,建立潞西县和瑞丽、陇川、盈江、莲山、梁河5个各民族行政委员会,隶属保山专区。

12、1952年经政务院批准,瑞丽、陇川、盈江、莲山、梁河改设县,并设畹町镇(县级镇),均隶属保山专区。1953年7月,成立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1956年5月保山专区并入德宏,改自治区为自治州,辖保山、腾冲、昌宁、龙陵、潞西、梁河、盈江、莲山、陇川、瑞丽10县及畹町镇。

13、1958年10月,莲山县与盈江县合并为盈江县。1963年8月,德宏与保山地区的建置分开,德宏州辖潞西、梁河、盈江、陇川、瑞丽5县及畹町镇。1969年11月撤销德宏州,并入保山地区。

14、1971年11月恢复德宏州,辖潞西、梁河、瑞丽、陇川、盈江5县及畹町镇。1985年改畹町镇为县级市。1992年6月瑞丽撤县改市。1997年4月潞西撤县设市。1999年2月8日,撤销畹町市,设立瑞丽市畹町经济开发区(副县级)。至此,德宏州辖2市三县,即潞西市、瑞丽市和陇川县、盈江县、梁河县。(以上摘自《德宏年鉴二〇〇二年》)

15、2010年7月12日得到国务院批准,8月23日省政府通知将潞西市正式更名为芒市。“芒市”是国务院继1989年以后正式批准的唯一一个专名和通名只有两个字的县级市名称。“芒市”既是专名,其“市”字又是政区通名。

普洱茶是市场发展的健康


普洱茶是商品自然离不开市场规律和价值规律。

市场发展的健康首先要杜绝原料造假、年份作假、产地作假,即把台地茶说成古树茶;把稍有点年份的茶吹捧成几十年的老茶。普洱茶市场定价要合理,要形成行业内的价格体系。

普洱茶可以长期存放的特殊性,也就具有了投资贮存的价值和功能。正常投资贮存普洱茶的年收益增值在15%左右我认为比较健康,也就是说6年左右投资收益要翻一倍,9年翻两倍,20年价格要翻十倍。现在普洱茶过分喧嚷“越陈越香”,大家都把普洱茶贮存二三十年后再来喝,我们这一代人都舍不得喝,多可惜啊!昂贵的东西首先要是好东西,其次是物以稀为贵。

现在,市场上的高价老茶就是因为它稀缺。如果贮存二三十年的“老茶”市场上有几十万吨,到处都是,就失去它的稀缺性。到那时的普洱茶价格就会低于其价值,特别是生普价格被炒的太高的茶叶,风险真大。普洱茶过去提的是“存新茶,喝老茶”,应改为“存生普,喝陈普”。我相信贮存了六七年到十五六年,茶多酚下降到28%—20%的干仓“陈普”,三五年后将引领普洱茶的消费市场。

普洱茶仓储带动普洱茶行业发展


2000年以前,大陆普洱茶几乎没有仓储概念。当时“仓储”一说更多是由香港传过来,并且仅停留在私人存储和企业仓库的摆放上。随着普洱茶整个产业的发展,人们对普洱茶越陈越香有了认识,仓储才逐渐变得重要起来,已经从私人收藏发展到企业专门设立存储仓库,到现在演变为设立专门存储的茶仓,并由最初的存储功能不断发展到交易、展示、发现潜在价值、传播茶文化等功能。仓储现在已经成为普洱茶流通环节中必要的一环,并将成为继种植、生产、销售后的一个新兴行业,甚至可以通过由仓储而完善的行业体系,达到整合资源,树立品牌,带动普洱茶行业的发展。

现代仓储根据其概念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依地域的划分和依功能的划分。

地域划分:根据仓储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微生物菌群和存储后口味的不同而划分出以地名来命名的茶仓。已经被市场接受并逐渐形成规模的大致有以下几个:

云南仓:选取云南最利于普洱茶陈化的地方而提出仓储概念,并建立茶叶存储仓库。作为发源地的云南似乎更占尽了天时地利的优势,除了气候和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作为在普洱茶发酵陈化中起到主要作用的微生物菌群的独特性更是其他地方不能模仿的。云南仓的提出较之有存茶历史的港台少了些时间的验证,但是作为原产地主动站出来完善仓储这一环节,对于整个云南茶业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起码云南也开始有了自己的老茶,并可以从种植、生产再到存储由本地监控,做出真正具有云南特色的普洱茶。

港仓:港指香港,市场上常把港仓等同于湿仓,但对于湿仓也没有一个确定的概念,优劣更无从去证明。从普洱茶的发展上来说,我们要感谢香港的茶人们,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将普洱茶推至奢侈品的那些百年老茶。较之云南仓,港仓的历史更长,近几年新起的广东、珠三角部分地区普洱茶仓储概念多少都得力于香港多年存储普洱茶的习惯和历史。

广东仓:广东省向来是普洱茶最大的集散地、消费地,受到港台地区的影响,从市井百姓到专业茶店再到大型茶企业都有存储普洱茶的习惯。至于存储后的口感如何,从他们每天早晚茶上各式各样的点心可以看出,这样美味讲究的小点所配之茶也必定不差。广东仓最大的优势在于既有港仓模式可以参照,其便利发达的交通和成熟的城市配套更为今后仓储的发展提供了硬件上的强大支持。

大马仓:几届茶博会人们都不约而同地听到了“大马仓”概念的提出,其倡导者是在马来西亚有着很强实力的海鸥集团,他们筹措“大马仓”基金5000万马币,相当于1亿元人民币,并提出“茶马新路”——大马仓”、“出口转内销“的理念。大马仓的提出,让人们看到的是普洱茶在东南亚地区的受众程度,同时也可以由此预见普洱茶未来更广大的市场。当马来西亚开始有了存储普洱茶的概念后,我们的茶桌上将又多了一款口味独特的大马仓普洱茶。

在普洱茶的功效逐步得到肯定和发掘的时候,普洱茶也将被推广到更多的地方,除了以上几个存储仓概念的提出,相信还有很多适宜普洱茶存储的地方。对于一个喜爱普洱茶的人来说,最希望看到的是一饼普洱茶能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变化,这才是普洱茶令人最为着迷的。

较之依地域划分仓储概念,依功能来划分的仓储则是以存储为基础,并拓展开的其余功能。有实体的存储和虚拟的存储之分。

实体仓储强调的是以存储为主要服务功能,以展示、交易流通功能为辅。对于这类型的存储一般要求具备有大批量存储普洱茶的仓库,仓库存储条件专业、严格,服务主要体现在为顾客提供存储普洱茶的场地和存储条件,同时以此为基础提供一个交易展示平台,品质由顾客和存储方共同保证。

虚拟仓储则更偏重于交易流通、展示宣传和发掘潜在价值的功能上,存储的是其交易流通的普洱茶的数据,而非真正的实体仓库。曾有人把这类型存储比喻为期货的交易大厅,它扩展了传统的普洱茶流通渠道,将实物的交易变为可以数字化的交易。同时令普洱茶交易更贴近市场,促进了普洱茶的价值提升。

普洱茶行业的发展需要的是一个完善的体系和制度,存储在今后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仓储的定义也将从传统的存放储备功能转变为贴近市场,具备市场竞争力的普洱茶行业体系中的至关重要的一环。更有甚,有一天当仓储变为一个类似期货、股票的交易厅时,整个普洱茶的市场资源也将得到整合,企业的品牌也在不断的资源整合中树立起来。企业的做强做大才能带动提高整个行业的发展。

云南普洱茶发展简史(上篇)


云南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普洱茶的故乡。长期以来,云南普洱茶以其历史悠久、品质风格独特而斐声中外。除畅销西藏、西北、内蒙、港澳等地外,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及欧美等国也有一定市场。在国际贸易中,云南普洱茶的销量一直很大,方兴未艾。

在商朝时期,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就已经开始有制作茶叶的历史了,周朝时期还将茶叶作为贡品进献给周武王。

唐代,樊绰写了《蛮书》,提到了云南产茶之事,这是普洱茶第一次见出现在历史文献中。不过当时不叫普洱茶,而叫“银生茶”,因为当时的思茅属南诏国的银生府管辖。唐贞元十年,南诏国在古六大茶山所在地易武设置“利润城”,普洱茶成为南诏国重要的经济产业。唐乾符六年,南诏国是现在的宁洱县设置睑治,取名“步日睑”,管辖包括“利润城”及古六大茶山在内的澜沧江区域。与此同时,茶随文成公主进藏,传入藏区,为之后滇藏茶马贸易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南宋人李石《续博物志》记载到“西番之用普茶,已自唐时。”十国时期,大理取代南诏开始统治云南。大理国将“步日睑”改为“步日部”,据《澜沧县志》记载称:“班崴大茶树为北宋栽种。”

由于后来将“步日部”写成汉字,就成了“普耳”(当时“耳”无三点水)。“普洱”一词首见于此,从此得以正名写入历史。没有固定名称的云南茶叶,也被叫做“普茶”,逐渐成为西藏、新疆等地区市场买卖的必需商品。“普茶”一词也从此名震国内外,直到明朝末年,才改叫“普洱”茶。

普洱茶茶文化的发展


巴蜀茶文化的形成

巴蜀常被称作为中国茶业和普洱茶文化的摇篮。六朝以前的茶史资料表明,中国的茶业最初兴起于巴蜀。茶叶文化的形成,与巴蜀地区早期的政治、风俗及茶叶饮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唐代茶叶生产的发展中唐时期,陆羽《茶经》的问世,使普洱茶文化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中唐时,陆羽《茶经》的问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正是这部《茶经》,把茶文化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千百年来,历代茶人对茶文化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无数次的尝试与探索,直至陆羽的《茶经》问世后,茶方大行其道。《茶经》的问世,不但使天下益知饮茶矣,陆羽亦因此名扬天下,并为朝廷所知而召为太子文学徙太常寺太祝。但陆羽无心仕途,竟不就职。晚年他由浙江而至江西上饶隐居.《茶经》是一部论茶专著,它对当时盛行的各种茶俗作了回纳与追溯,对茶的起源、历史、生产、加工、烹煮、品饮,以及诸多人文与自然因素作了深进细致的研究与总结,使茶学真正成为一种专门的学科,从而使中国的茶文化进进了一个全新的境界。由陆羽开始的茶的这种划时代的变化,正是当时茶风盛行,人们在高度物质文明的基础上追求精神享受的一种体现。

宋代茶业的发展

宋元茶叶生产发展中的一个特点,是由团饼为主趋向于以片茶、散茶的为主。

北宋前期,茶叶生产主要是以团茶、饼茶为主,这是属于紧压茶类,特别是在北苑贡茶中,这类团饼茶的制作技术和技巧,日趋精湛,不断创新,无论是在外形和内质上,都达到了团饼茶的最高峰。

由于宫廷用茶要求,煮茶方式和品饮方式与民间乡饮有很大的不同之处,所以团饼茶在作为宫廷之用时,有其独特的价值。但是,团饼茶的***和煮饮方式都比较繁琐,对于一般的普通饮用者来说,则多有不适合的地方。

由于一般的劳动者的饮茶,由于经济和政治的原因,不可能往购饮价值昂贵的团饼,而且也无暇往精心烹制。他们总是希看价值低廉且煮饮方便。于是,在过往团饼茶工艺的基础上,就出现了蒸而不碎,碎而不折的蒸青和蒸青末茶。

宋朝时,对那些团状、饼状的紧压茶常称之为“片茶”,而对那些散状的茶叶,在当时又称为“草茶”,或“散茶”。

明清茶文化

晚明时期,文士们对品饮之境又有了新的突破,讲究至精至美之境.在那些文人墨客看来,事物的至精至美的极至最后之境就是道,道就存在于事物之中。张源首先在其《茶录》一书中提出了自己的茶道之说:造时精,躲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他以为茶中有内蕴之神即元神,发抒于外者叫做元体,两者互依互存,互为表里,不可分割。元神是茶的精气,元体是精粹外现的色、香、味。只要在事茶的过程中,做到淳朴自然,质朴求真,玄微适度,中正冲和,便能求得茶之真谛。张源的茶道追求茶汤之美、茶味之真,力求进进目视茶色、口尝茶味、鼻闻茶香、耳听茶涛、手摩茶器的完美之境。张大复则在次基础上更进一层,他说:众人品茶而不味其性,爱山水而不会其情,读书而不得其意,学佛而不破其宗。他想告诉我们的是,品茶不必斤斤于其水其味之表象,而要求得其真谛,即通过饮茶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愉快,一种清心悦神、超凡脱俗的心境,以此达到超然物外、情致高洁的化境,一种天、地人心融通一体的境界。这可以说是明人对中国茶道精神的发展与超越。

普洱茶友,感谢您花费宝贵的时间阅读《普洱茶在国外的发展》一文,我们精心撰写的《普洱茶在国外的发展》内容希望能帮助您增长普洱茶的知识,如想了解更多cy316.com的普洱茶内容,请访问我们为您准备的专题:普洱茶的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