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茶有三宜 比泡茶好处更多

发布时间 : 2021-04-09
泡茶多久为宜 泡茶泡多久为宜 泡茶多少时间为宜

泡茶多久为宜。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饮自鲁周公。”我国喝茶的风尚,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茶具有“止渴、清食、少睡、利水道、明目、益思、除烦、去腻”(明·钱椿年:《茶谱》)之功效,但更让人回味无穷的是其蕴涵着的丰富的人生意趣。煮茶品茗,是一门具有文化意味的闲暇艺术,盖因不论贵贱雅俗、贫富穷达,茶之为道,总是存在于人们的闲暇生活中。

而现代人饮茶都习惯泡饮,煮茶之风慢慢被湮没,其实煮茶相对泡茶来说好处更多,而且煮茶也是中国茶文化的一种复兴,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一种回归。总结来说,煮茶有三宜:

宜煮一:贵族生活体现

煮茶之风在唐代兴起,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中最有名就是陆羽煮茶,陆羽煮茶同时也是唐代饮茶文化的主体,是陆羽在总结前人饮茶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亲身体验,提出了煮茶的理论并付诸实践,开创了饮茶新风尚。煮茶渐渐成为上层贵族的一种生活习惯,以茶交友,以茶论德。如在中国许多大片中就有煮茶的情景,如吴宇森的《赤壁》中就有小乔施展美人计煮茶,曹操问:这烹(煮)茶最难的是什么?小乔回答说:茶叶、火候、水质、器皿,其最难得还是煮水。

魏晋以来,天下骚乱,文人无以匡世,渐兴清谈之风。这些人终日高谈阔论,必有助兴之物,于是多兴饮宴,所以最初的清谈家多酒徒,如竹林七贤。后来清谈之风发展到一般文人,但能豪饮终日不醉的毕竟是少数,而茶则可常饮且始终保持清醒,于是清谈家们就转向好茶。所以后期出现了许多茶人。“吾年向老世未薄,所好未衰惟饮茶”,北宋时茶道盛行,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向世人坦言“所好未衰惟饮茶”。

宋朝时,煮茶已经成为朝廷官场待下之礼,多见于宋人笔记,王国维在《茶汤遣客之俗》中已有考证,云:“今世官场,客至设茶而不饭,至客人延客茶,则仆从一声呼送客矣,此风自宋已然。”

宜煮二:健康生活保证

英国科学家发现,和用沸水泡茶相比,用茶壶煮茶可以让茶叶释放出更多的抗癌物质,抗癌效果更好。研究表明,茶叶在壶中煮沸5分钟,可以吸收有害物质的抗氧化剂的浓度达到最高峰,饮用在壶中煮制5分钟的茶水一小时后,血液中的抗氧化剂水平上升了45%。研究还发现,茶叶在壶中泡制更长时间并不会产生更多的有益成分,反而会减少;如果向茶水中添加牛奶,并不会影响茶的抗氧化剂成分。

用壶煮茶,煮禅洱茯茶最宜。禅洱茯茶是禅洱茯茶类紧压茶的一朵奇葩,以其解腻、降脂、助消化的突出功效,千百年来与奶、肉一起成为我国西北各民族的生活必需品,现在它更受到都市人的垂青。禅洱茯茶带给人一种新鲜细致感,它的外形不同于红茶绿茶那纤细的身段,也不同于另一些茶叶的奇形异状,它只是个棕黑色的小茶砖,形象颜色虽不气派,倒也略显古朴,使人不由得想起那悠悠漫漫的丝绸古道,掰开茶砖闻一闻,一股禅洱茯茶特有的馨香轻轻地淡淡地散开来,仿佛在低声述说茶马古道上那遥远的故事……

烹煮禅洱茯茶,汁液红亮透明,随袅袅飘升的水汽,杯里送来缕缕茶香,虽与茯苓不沾边,可这醇香中分明夹着茯苓等的香气,喝上一口细细品味,你会发现同样醇香的滋味过后又有微微的甘甜,好像远游归来,身上还带着那草地、那山林、那旷野的气息。

宜煮三:怡情怡身怡心

煮茶可以在二人或二人以上进行,也可以独个自煮(水)、自点(茶)、自品,它给人带来的身心感受,能换来无穷的回味。

煮茶是非常讲究的,禅洱茯茶种类繁多,有昂贵的,有平价的,有低廉的,其实都是茶,区别在哪里?不在于茶本身的品质,而在于喝茶人的心境。

都市人的悲哀就在于总是在钢筋混凝土的森林中找寻一种返璞归真的所谓闲情雅致,所以免不了在空虚与无聊中为烦躁与浮华找寻些许的清宁。对白领和时尚人群来说,红泥小炉、紫砂小壶过于烦复,置一台禅洱茯茶煮茶机正好,虽不能得到茶味之绝妙,倒还可以让禅洱茯茶的色香味悠然滴落,时尚在弥漫。蒸汽袅袅,茶香四溢。倾身提壶,将一漾红波倒入杯中,刹时只见水光潋艳,山色空蒙,香雾缭绕,浑然不知身在何方,甘爽的味道交织于舌尖,残留的余香久久不能退去,愈久愈让人沉醉。闭目凝神,让往日的愁苦和着淡淡不肯散去的茶香,在空气中交织缱绻。难怪有人说:茶道者,煮茶之乐同饮茶之乐各居其半,是为乐也。

与朋友相约,众人围坐,倾心而谈,听着茶水沸腾的声音,不禁让人想起孟德煮酒论英雄,只不过,此时所煮不过禅洱茯茶而已,较之孟德不同。

起身煮茶,少了那种豪气与心计,多的是温馨与怡情。围壶而坐,享受煮茶的乐趣,茶的浓香似已胜过美酒。

cy316.cOm扩展阅读

健康喝茶养生三部曲:宜早、宜少、宜淡


茶,有很好的养生功效,但如果错误饮茶,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因此,饮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健康喝茶养生要做到哪“三宜”吧。

宜早

喝茶会影响老年人的睡眠。俗话说,前三十年睡不醒,后三十年睡不着。进入老年期以后,人的睡眠时间减少,睡眠质量不高,茶的兴奋作用也会维持得更长久。老年人哪怕是午后喝茶,也可能引起夜晚失眠,使原本足够的休息时间变得更短,第二天必定精神萎靡。如果此后再通过喝茶提神,将陷入恶性循环。

专家建议,老年人喝茶最好不要在饭前、午后和睡前,早饭后20分钟左右饮茶最宜,这样能助消化、解油腻、清肠胃。过了午后喝茶则可能会对晚上的睡眠质量有影响。

宜少

一般来讲,茶叶的兴奋作用发送到人体各组织器官后,会带动肌肉和血管相应的紧张和收缩,从而导致血压迅速升高。老年人本身就容易患血管硬化和血压高等疾病,因此喝茶过多就会加大中风等危急症状的出现几率;另一方面,老年人的胃消化能力本身已经降低,而喝茶时所摄入的大量鞣酸会使食物蛋白形成不能消化的沉淀,并影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吸收,容易造成营养不良,还会加重老年习惯性便秘的临床症状。

专家建议,老年人要根据自身情况,控制自己喝茶的数量,有溃疡病和胃肠功能紊乱者,不宜饮茶,尤其是性凉的绿茶。在饮茶种类上,应以红茶为主,乌龙茶可以利尿,也很适合老人。不同的人群里,高血压患者,以及体质较好、肥胖的老年人宜饮绿茶,而体质较弱、胃寒的老年人宜饮红茶,其中,温和的普洱茶是不错的选择。

宜淡

过浓的茶会产生过强的刺激,使心血管和感受器逐渐产生依赖性,从而丧失正常功能;且当大量饮用浓茶后就会稀释胃液,降低胃液的浓度,使胃液不能正常消化食物,从而产生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等症,有的甚至还会引起十二指肠溃疡;当人体大量饮用浓茶后,鞣酸与铁质的结合就会更加活跃,给人体对铁的吸收带来障碍和影响,使人体表现为缺铁性贫血。

浓茶中的咖啡因,能致使人体心跳加快,从而使血压升高;同时,浓茶液大量进入血管,会加重心脏负担,产生胸闷、心悸等不适症状,加重心力衰竭程度;此外,老人的心脏承受能力不比当年,长期喝浓茶会使心脏增加额外负担,导致心动过速和心律失常,甚至诱发和加重多种心脏疾患。

泡茶时,如何掌握好“茶水比”?


泡茶时,茶与水的比例称为茶水比。不同的茶水比,泡出的茶汤香气高低、滋味浓淡各异。

茶水比过小(沏茶的用水量多),茶叶在水中的浸出物绝对量则大,由于用水量大,茶汤就味淡香低;如茶水比过大(沏茶的用水量少),因用水量少,茶汤则过浓,而滋味苦涩,同时又不能充分利用茶叶浸出物的有效成分。故沏茶的茶水比应适当。由于茶叶的香味、成分含量及其溶出比例不同,以及各人饮茶习惯的不同,对香味、浓度的要求不同等因素,对茶水比的要求也不同。而不同的茶类也有不同的沏茶方法。

一般认为,冲泡绿茶、红茶、花茶的茶水比约可采用1:50为宜(即用普通玻璃杯、瓷杯沏茶,每杯约置3克茶叶,可冲入不低于150毫升的沸水)。品饮铁观音、武夷岩茶等乌龙茶类,因对茶汤的香味、浓度要求高,茶水比可适当放大,以1:20为宜(3克茶叶,冲入60毫升以上的水)。

再从个人嗜好,饮茶时间来讲,喜饮浓茶者,茶水比可大些,喜饮淡茶者,茶水比可小些;饭后或酒后适度饮茶,茶水比可大些,临睡前因宜饮淡茶,茶水比则应小些。

用茶壶沏茶的用水量:用茶壶沏茶,用水量不宜过大。若一次冲泡水量过多,则壶内热量增大,易使茶汤味变淡,甚而将茶叶烫熟,减少香味,同时还易破坏茶中的维生素C。若水量过少,会使水中氨基酸与儿茶素的比例失调,使茶叶苦涩不爽。更影响口腔内用以品味的粘膜和味蕾的感觉。

一般用紫砂壶泡茶,使用容量150毫升——200毫升的中型壶为宜。壶内放置的茶叶也应适中,过多过少也影响茶味。在中型壶内放置壶内容积三分之一的茶叶较合适,也可以每1克茶叶冲入50毫升的水为限。原题《泡茶时掌握好“茶水比”》,记者:蓝岚,

冬季煮茶有什么讲究?


冬日,在家里煮一壶好茶,听着小炉子里咕噜咕噜茶水翻滚的声音,一本书一部电影或者一首好歌,实在是太美好的室内时光。

煮茶不难,步骤不繁琐,用具也简单,但是要选好料,掌握好时间。

来,我们慢慢说。

煮茶用什么茶叶,是有讲究的!

当然不是什么茶都能煮,铁观音、绿茶这类轻发酵的茶叶,沸水冲泡为佳,不宜煮着喝。不信可以试试,煮出来轻则是菜汤,重则是中药,又苦又涩。

适宜煮的茶比较推荐陈年老茶。如老普洱、老安茶、老白茶、黑茶;陈年焙火乌龙,包括陈年岩茶、老冻顶、老单枞。

煮茶需要用到的必备工具

1、茶包袋

茶叶还是包起来煮比较好,这样倒茶的时候就不容易堵住出水口了,煮出来的茶汤也不会浑浊,很清亮。同时呢,用茶包袋真的会方便清洁很多,煮完茶捞出来扔掉就是。

关于茶包袋的选择,有两种推荐:

一次性茶包袋:最好选择质地比较薄的无纺布制成的茶包袋。

自制茶包袋:可用医用口罩或者纱布缝制成,用完了洗洗能多次循环使用,环保。

划重点!不论哪种茶包袋,重点是要薄!

2、容器

最常见的煮茶容器,一般来说就是铁壶、铜壶、银壶、陶壶、玻璃壶。

特别提醒:

①用银壶煮茶,不要放在明火上,可用电磁炉、电陶炉。

②最好用耐高温的玻璃壶。

Tips:

出门在外,没有功夫和时间去做冲泡的情况下,就用宾馆的煮水壶煮茶也可以,同样装进茶包袋里哦~

煮茶步骤和要诀!

1、将茶叶装入茶包袋

煮茶时茶和水的比例应该是1:50左右。

2、丢进冷水里煮

建议用冷水,如果是冷水时就放入了茶包袋,那冷水煮沸以后就可以出一壶茶了,不用一直煮着,不然味道很容易太重。

出了几壶茶以后,每次煮的时间就可以适量延长,不过不建议煮泡时间太久。

煮茶讲不好应该出多少泡,每种茶情况不同,但是建议不要太多次,通常5泡左右就果断弃吧。

特别提示:湿仓存放或霉变的茶,就不要煮了。

小贴士

煮茶其实可以随意些,不用太仪式化。

1、水沸腾后,全部倒出,然后继续加水煮。

2、茶水煮沸后转小火,根据需要喝的量,要喝多少就大概倒几杯出来,然后添水再煮。

但是,这种方式要对煮茶比较有研究和经验,知道掌握量和煮茶的时间,对茶性也比较熟悉,不然摸不清火候就很容易不出味儿或者煮得过浓。

3、可直接煮,也可先冲泡然后再煮,总之很随意。

要煮茶喝,先避开这三个误区


围壶而坐,倾心而谈,听着茶水沸腾的声音,享受煮茶的乐趣,是一件极为写意的事情。但是许多人在煮茶上还是有误区,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别把美食变糗事。

误区一:直接用铁壶煮茶

一般铁壶的材质中是有气孔的,“会呼吸”。煮茶叶时,铁单质和茶叶中的鞣酸反应,会生成鞣酸铁,这也是蓝黑墨水的主要成分,所以茶汤会变蓝黑色。这种成分倒不会有毒,只是可能会刺激胃粘膜,引起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

建议:铁壶煮水可以,但如果是煮茶叶,还是用银壶、陶壶、玻璃壶等味道更佳。

误区二:任何茶都适合煮

煮茶虽好,但不是所有茶都适合煮。煮茶一般选用两种茶,一种是发酵重的茶叶,如熟普、六堡茶、老茶头、老茶婆、红茶等。还有就是年份较长的陈年老茶,比较适合用煮的方式品饮,比如老白茶、老普洱、陈年岩茶、陈年铁观音等。

至于绿茶类,特点就是“清汤绿叶,滋味收敛性强”。水温太高容易破坏茶中维生素C,咖啡碱容易析出,导致茶汤变黄,味道较苦,所以芽叶细嫩的绿茶不宜煮。高级绿茶,特别是芽叶细嫩的绿茶冲泡时,甚至不能用过烫的水,水温应控制在80℃~90℃左右。

建议:煮茶可以分为直接煮和冲泡后再煮两种方式。滋味较轻的老白茶、陈年铁观音等就适合直接放进煮壶里面煮,而普洱茶之类滋味比较浓的茶叶则适合先使用盖碗冲泡五六遍后再拿来煮。这样可以避免煮出来的茶汤过于浓烈。

误区三:茶叶可以反复煮

煮茶的时间不能过长,以3至5分钟为宜。因为茶叶在壶中泡制再长时间,也不会产生更多的有益成分,反而会减少。所以建议煮茶的投茶量减至平时冲泡量的2/3,接着在煮茶器中投入2/3水。把水煮至微微冒泡还未沸腾的状态,再把备好的茶放入煮茶器中,沸腾后即可饮用。这样,大家可以喝完一壶的2/3水以后再煮,而非反复沸煮。至于,一道茶到底能煮多少次,只能说“因茶而异”了。

建议:先泡后煮是许多老茶友喜欢的做法。一道好茶,先用冲泡的方法把它的内含物质一泡一泡均匀地释放出来,在最后的时候还可以再煮一壶,可以把这道茶的全部内容通过不同的形式完全展现出来。

掌握泡茶三要素,自己泡茶也好喝!


有的茶艺师泡茶很好喝,而自己泡茶却总是苦涩,这是怎么回事呢?

泡出好喝的茶,除了要有好茶、好水、好的茶具,还要有好的泡茶技术。今天,馆长就谈一下泡茶三要素:投茶量、冲泡水温、冲泡时间。

泡茶技术包括三要素:

(1)投茶量:

要泡出好喝的茶,要掌握投茶量。每次用量多少,并无统一标准,主要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消费者饮用习惯而定。泡茶用量之多寡,关键掌握,茶与水的比率,茶多水少,味浓;茶少水多,味淡。

(2)冲泡水温:

泡茶烧水,要大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以刚煮沸起泡为宜,用软水煮沸泡茶,茶汤香味更佳!如水沸腾过久,即古人所称之“水老”。此时,溶于水中的二氧化碳挥发殆尽,茶叶之鲜活味即丧失。

泡茶水温的掌握,主要依泡何种茶而定。绿茶,一般不能用100℃的沸水冲泡,应用80℃~90℃为宜(水要沸点后,再冷却至所要的温度)。茶叶愈嫩绿,冲泡水温愈低,这样茶汤才会,鲜活明亮,滋味爽口,维生素C也较少破坏。在高温下,茶汤颜色较深,维生素C大量破坏,滋味较苦(茶中咖啡碱容易浸出)也就是说把茶叶“烫熟”了。

(3)冲泡时间:

茶叶冲泡时间和次数,差异很大,与茶叶种类、水温、茶叶用量、饮茶习惯等都有关系。据测试,冲泡第一次时,可溶性物质能浸出50%~55%;第二次能浸出30%左右;第三次能浸出10%;第四次则所剩无几。所以,就如我们常讲的“品茶”,三个口,谓之品,一泡好茶,冲三次即可。

水温之高低和茶用量的多寡,也连带影响冲泡时间之长短。水温高,用茶多,冲泡时间要短;反之则冲泡时间要长。但是,最重要的是,以适合饮用者之口味为主。

泡茶三要素,在冲泡之中随意改变,趣味无穷。

冲泡茶叶 泡茶“三投”得法茶香四溢


日常泡茶习惯都为先放茶叶,后冲入沸水,此称为“下投法”;沸水冲入杯中约三分之一容量后再放入茶叶,浸泡一定时间后再冲满水,称“中投法”;在杯中先冲满沸水后再放茶叶,称为“上投法”。

对身骨重实、条索紧结、芽叶细嫩、香味成分高,并对茶汤的香气和茶汤色泽均有要求的各类名茶,可采用“上投”法;茶叶的条形松展、比重轻、不易沉入茶汤中的茶叶,宜用“下投”或“中投”法;对于不同的季节,则可以“秋季中投,夏季上投,冬季下投”的方法参考应用。

细嫩的高级绿茶,以85摄氏度左右的水冲泡为宜。如沏碧螺春、明前龙井、太平猴魁、武夷大红袍、黄山毛峰、君山银针等,切勿用沸水冲泡。而乌龙茶、花茶宜用90至95摄氏度的开水冲泡;红茶如滇红、祁红等可用沸水冲泡;普洱茶用沸水冲泡,才能泡出其香味,且要即冲即饮,沏水后以浸泡2-3分钟为佳,勿超过5分钟,以保持茶香;一般绿茶、红茶、花茶等,也宜用刚沸的水泡茶。

泡茶必须掌握的三大常识


泡茶讲究茶具、用水、水温。下面就泡茶的三大常识做一详细介绍。

选茶叶:从营养健身角度来讲,红茶比较适合于身体较虚弱的人,如果在其中加些糖,效果会更好;青年人以绿茶为好;花茶有疏肝解郁、理气调经的功效;红茶、沱茶、乌龙茶有助于减肥;绿茶的解毒效果更佳,对体内毒素较多的人有好处。

选茶具:茶具首推紫砂茶壶加瓷器茶杯,日常喝茶用的最多的可能是玻璃杯了,还有一些不锈钢的、搪瓷的、纸质的等。由于日常工作较忙,所以往往一杯茶要分几次喝,中间往往会盖上盖子防灰尘,这样回头来再喝茶就不是味了。可以考虑用紫砂壶或者紫砂杯,由于透气性好,所以茶不容易变味。

选水:《茶经》中说山泉水最好,江河湖水次之,井水要差一些;现在还有自来水、纯净水和矿泉水等。用上等山泉水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对于普通大众来说,用自来水最常见,不过用自来水沏茶,最好用无污染的容器,先贮存一天,待氯气散发后再煮沸沏茶为好。

泡茶有学问


由于现今的茶叶品类繁多、水质差别明显、冲泡技术各不相同、每个人泡出的茶色、茶香、茶味也就千差万别。就算拥有好茶、好水、好茶具,如若没有掌握好的泡茶工艺和技术,要跑出一杯好茶也难度较高。

想泡出一杯好茶,需要具备以下五个条件:

水质、水温、时间、茶量、心情、水质

水为茶之母,水之于茶,犹如水之于鱼一样

一般水符合“源(出处)、活(流动)、甘(甘甜)、清(洁净)、轻(分量)”五个标准的水才算得上是好水。茶圣陆羽有“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的用水主张。而在当代科学试验下,得出用于泡茶的水质评价结果——泉水第一,深井水第二,蒸馏水第三,自来水最差。

水温

水温的不同,决定着茶汤的色、香、味,也关乎着茶叶中的化学成分释放。一般水温会根据茶叶品类、制茶原料去调整温度。对于较粗老原料制成的茶叶需用沸水直接冲泡,而细嫩原料制成的茶叶则需用降温后的沸水冲泡。具体而言,龙井、信阳毛尖等高档细嫩绿茶宜用温度降至80度的开水冲泡,乌龙茶等青茶宜用茶具烫热后再泡,砖茶等蒸压茶宜用100摄氏度以上的沸水冲泡,最好是煎煮后饮用。

时间

茶叶冲泡的时间和次数,与茶叶品类、水温、用茶数量和饮茶习惯等相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用茶杯泡饮一般红绿茶,每杯放干茶3克左右,用约200毫升的沸水冲泡,加盖4至5分钟后,便可饮用。如饮用颗粒细小、揉捻充分的红碎茶与绿碎茶,有沸水冲泡3—5分钟后,其有效成份大部分浸出,便可一次快速饮用。

茶量

关于泡茶时茶叶用量的多少,并无统一的标准,一般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以及消费者的饮用习惯而定。在家泡茶,一般来说,每克茶叶可泡水50至60毫升,沸水为好,但茶类不同,用量不一。倘用乌龙茶,茶叶用量要比一般红、绿茶增加一倍以上,而水的冲泡量却要减少一半。

心情

泡茶既是感受茶香茶韵,也是与自然的对话。在茶艺界,有“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之说,这正是泡茶人良好心态的体现。唯有在平常心态下,才能泡出最优质、最纯正的口感。

其实想泡好茶,除了把握好水质、水温、时间、茶量、心情,还要讲究有序而优雅的冲泡方法与动作,这里有八个环节:烫壶、温杯、置茶、高冲、刮沫、低斟、闻香、品饮。总之,泡茶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门学问,值得爱茶者、品茶者去深入探究。

泡茶的三种境界:我在泡茶,泡茶如己,无茶无我


第一种,我在泡茶——物我有别

这是最为初步的一种状态,对于技术而言,还处在刚刚有些掌握的阶段,本身对结果的期待也很简单,不难喝就好了。动作基本达到规范,人和茶、和器还没有建立起真正的连接。泡茶只是一件事情,我要把它做好了就好。其他的还未曾想太多,似乎也不需要想得太多。

这时候的状态还处于物是物、我是我的境界中。这个境界的悲喜都是比较表面化的,容易发生也容易消失。泡得好或者泡得坏,通常不是那么纠结。

第二种,泡茶如己——物我相融

此一境界,直白而言,就是“泡茶即是泡自己”,表达的是更强的同理心。在泡茶的时候,专注不是一种被要求才达到的状态,而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对茶已经建立起一定的情感的连接。这时候技术不再成为障碍。

在冲泡的过程中,不需要刻意的去关注是否用心的问题。注水方式的大小、方向,完全可以随着茶叶当时的状态即时调整。这种调整已经成为潜意识。

在冲泡过程中,人和茶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生态,或者说是一种完全的融合,这种融合不是被迫,而是自然发生。对于泡茶者来说,茶、水、器不再有物我之别,这一切都和自己紧密相关,甚至是具有同样的触和感,茶叶的每一点变化自己都会有同样的感受。

第三种,无茶无我——物我消失

此一状态,对美、对茶、对自然万物,做彻底的臣服。技术完全不在考虑的范畴之内,也不再有特别的欢喜或者不欢喜。

茶已经回归到完全的茶的本来,没有好坏的分别。

起、落、止,不落痕迹。

泡茶新手成长为泡茶老手需要经过三个阶段


导读:学习泡茶的要素我们总结为两点:物性与悟性。物性主要包括各类茶的知识和泡茶手法等;悟性则是指对茶深入的认知和针对每类茶冲泡的领悟。

从一个新手成长为优秀的泡茶者大致要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敢泡到不敢泡

无论是对茶一无所知的白丁还是老茶客,第一次坐在茶桌后面亲手泡茶时,多少都会有紧张和不知所措。这时只要做到勇敢、坚定、沉着,以无所畏惧的精神坚持将茶泡完。如果没有因此留下强烈的心理阴影的话(常见是烫到自己,还曾有过某位同学因烫到手后立即把满是滚烫茶汤的盖碗直接向前扔出去的情况,幸亏对面没人,不然后果很严重),那么恭喜,你已经正式踏上了学习泡茶的第一步。

之后学人要做的是大量的冲泡练习和急需的茶相关基础知识的补充。什么是急需的茶相关知识呢?

比如常见茶叶的基础知识(产地、工艺、特点等),茶叶的冲泡手法与要点,相关的茶文化(茶的起源发展、故事传说等)。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多方面积累对茶叶的了解,在内心中建立起一个“茶“——一个你所认知的“茶”。尽管开始时很模糊很单薄,但这就是将来领悟的基础。

另外茶叶的冲泡练习是每日必须的,而且是需要一定量的(每日认真泡三泡茶

经典普洱煮茶法


天气日渐寒凉,茶友们也愈发喜于品饮茶性温热的茶品,此时煮茶法相较于泡茶更为得宜。经小火慢煲的茶汤,汤色有如琥珀,茶性温热,行气血,祛寒凉。小口啜饮着茶汤,看着袅袅的汤氲翻腾,体会着由内而外遍及全身的暖热感,当是秋冬时节一大乐趣。今天就来和大家分享经典普洱经常使用的煮茶之法。

1、择茶

煮茶时多选择熟普洱茶、老白茶、陈年生茶等茶品,这些茶品或是藉由工艺制程,或是经过时光的炮制,褪去了最初的青涩寒凉,茶性趋于温热。此类茶品烹煮后不会因过于苦涩而难于下口,而温热的茶性用来驱寒又再适合不过。除了直接烹煮干茶,还可以炖煮茶品冲泡后的茶根,此法多用于老茶,可让冲泡时未能释放的精华充分析出,如此方对得起老茶历经的岁月。

因煮茶法会让茶叶的内含物质析出的更为充分,劣质茶品中的农残、重金属、氟等负面物质同样也会更多的溶入茶汤,因此在选择茶品时要更为审慎——实际上这是一个废逻辑,无论是冲泡还是烹煮都无害的茶品方可称为安全的茶品,坊间以“冲泡时农残析出较少”为农残茶开脱的说辞无疑是违背行业道德的。这里需特别提到的是老黄片,因其活性物质较少而含氟量偏高,我们并不推荐其作为日常品饮的茶品。老黄片在烹煮后其含有的氟会更为充分的析出,在口感变得讨喜的同时对人体的危害也是变本加厉,茶友不可不察。

2、炉具

茶友日常烧水的电磁炉随手泡即可用来煮茶,若有电陶炉与陶壶的组合效果更佳。盖因相较于电磁炉,电陶炉的加热更为均匀,同时也可以真正调节至“小火”(电磁炉的小功率加热多是用“加热-断电-加热”的方法模拟);而陶壶的保温性又远胜随手泡,因此“电陶炉-陶壶”组合烹煮的茶汤会更为圆润厚滑。

3、烹煮

煮茶法使用的茶水比例,我们一般会控制在1000cc水投茶5~6克左右,茶友可在此基础上摸索出适合自己的茶水比。因煮茶不若泡茶般要求严格,若是茶汤过淡,追加投茶或是延长烹煮时间便可;若是茶汤过浓,适量加水煮开即可。

茶叶可直接投入壶中,也可加入茶包袋中烹煮,这样更便于事毕后的清理。需注意的是若使用茶包袋,请尽量使用尺码较大的型号,这样茶叶在茶包袋中有充分舒展的空间,如此茶汤的汤感更佳。

推荐茶叶于冷水时加入壶中,烧开后改为小火烹煮(尽量调小功率,使茶汤始终处于将开未开的状态最好),同时揭开盖子(或侧盖),可散去茶品中的异味(比如熟茶的堆味),茶性也会更为温润。

4、品饮

推荐煲煮时间60~120分钟,如此茶汤方可达致浑厚温润的品质。烹煮后的茶汤注入公道杯即可分杯品饮,同时炉具可保持小火加热保温。若是茶汤过于浓郁,可于壶中加入适量清水烧开,如此调节至符合个人品饮习惯的浓度即可。根据投茶种类(干茶or茶根,新茶or老茶)、数量、茶水比等,煮茶过程中还可续水数次,一切依据茶友面临的状况与个人口味进行调整。

5、拼配

除了烹煮一种茶品,茶友还可选择不同茶类的搭配烹煮。比如我们日常工作时经常会将熟茶与老白茶以1:1的比例拼配后烹煮,老白茶会将熟茶的温热发散至全身,用于驱寒再适合不过。

不同的茶类、年份、味道可以组合出无数的搭配,茶友可自行摸索不同的茶品组合,自是别有一番乐趣。

泡茶三要素 新手茶友必看


茶是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和可可)之一,全世界已有50余个国家、地区产茶,不少人把饮茶当作了明目、减肥、利尿、降压、降脂的保健方法。不过,很多人对茶的认识还存在误区。

好茶、好水、好茶具,还要掌握好的泡茶技术,才能真正得到一杯好茶。泡茶技术包括三个要素:茶叶用量、泡茶水温和冲泡时间。

用量:泡茶时每次茶叶用多少,并无统一的标准,应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以及消费者的饮用习惯而定。茶叶种类繁多,茶类不同,用量各异。如冲泡一般红茶、绿茶,每杯放3克左右的干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如饮用普洱茶,每杯放5-10克。用茶量最多的是乌龙茶,每次投入量为茶壶的1/2-2/3。

水温:对于高级绿茶,特别是各种芽叶细嫩的名茶,不能用100度的沸水冲泡,一般以80度(指水烧开后再冷却)左右为宜,这样泡出的茶汤一定嫩绿明亮,滋味鲜爽,茶叶维生素C也较少破坏。泡饮各种花茶、红茶和中、低档绿茶,则要用100度的沸水冲泡,如水温低,则渗透性差,茶中有效成份浸出较少,茶味淡薄。泡饮乌龙茶、普洱茶和沱茶,每次用茶量较多,而且因茶叶较粗老,必须用100度的滚开水冲泡。有时,为了保持和提高水温,还要在冲泡前用开水烫热茶具,冲泡后在壶外淋开水。

时间:茶叶的耐泡程度除与嫩度有关外,主要决定于茶叶加工的方法。初制过程中把茶叶切碎,茶汁就容易冲泡出来,粗、老、完整的茶叶,茶汁冲泡出来的速度就慢。

以上就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有关《煮茶有三宜 比泡茶好处更多》的全部内容了,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可以分享给更多需要的朋友,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