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闽南乌龙茶品大观

发布时间 : 2021-05-06
大观乌龙茶 闽南乌龙茶 品乌龙茶

大观乌龙茶。

茶为国饮,闽茶为优。有人说,福建是“茶之乡、茶之祖、茶之源、茶之韵”。提到福建茶叶,肯定绕不开的,就是闽南的乌龙茶。

闽南乌龙茶品质特征鲜明独特,香气似兰似桂自然清香,滋味醇厚甘爽,有“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之美称。而对大多数国人来说,闽南的乌龙茶就是安溪铁观音,不过,对了解福建茶叶的人来说,闽南又怎一个铁观音了得?

梅占、佛手、毛蟹、本山、黄金桂、石亭绿、白芽奇兰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里《第一》网罗闽南乌龙茶,特推出专题“还有多少闽南乌龙茶值得细品”,以飨茶客。

有人说,福建,特别是闽南是“茶之乡、茶之祖、茶之源、茶之韵”。确实,《第一》发现,仅闽南就有许许多多的乌龙茶品,大都为外人不熟悉,现趁《第一》制作闽南乌龙茶专题之际,特别向茶人作一个全方位的介绍,希望读者喜欢!

桃仁

外形:条索结实,略沉重,色泽乌绿润,砂绿细稀欠明

内质:香气高稍强,仿似桃仁味,滋味醇和稍厚,叶底椭圆形,叶面有波状,叶脉明,叶蒂阔。

附:白桃仁,色泽稍黄绿,叶张略薄,其他特征相似。

原产福建省安溪县西坪镇龙地村,已有100多年栽培史。主要分布在福建乌龙茶茶区,栽培面积较大。

乌龙

外形:条索细瘦,头尾尖,梭角身,体态轻,色泽一般为赤褐色,暗燥不油润。

内质:香气细幼清飘,似焦糖香味,部分带兰花香,滋味醇和稍鲜爽,汤色橙黄、清黄、橙红,叶底椭圆形,薄软,叶脉浮现,叶齿细钝。

乌龙茶品种繁多,各种类成茶特征也有所差异。

(1) 软枝乌龙:条索细小,轻飘,色泽乌黄绿,砂绿细小,香气清纯稍高,琏兰花香,焦糖香。

(2) 竖乌:条索结实、略沉重,香气清纯,叶底尚肥厚欠光亮。

(3) 早乌龙:条索细小,色泽黄绿,萌芽早,滋味清醇。

此外,还有红心乌龙、抽藤乌、竹叶乌、蛤壳乌、小叶乌龙、尖叶乌龙、蓝田乌龙、红骨乌龙、红心乌龙、矮脚乌龙等。乌龙是茶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据福建《安溪县志》记载:“安溪人于清雍正三年首先发明乌龙茶做法,以后传入闽北和台湾。”另据史料考证,1862年福州即设有经营乌龙茶的茶栈,1866年台湾乌龙茶开始外销。现在乌龙茶除了内销广东、福建等省外,主要出口日本、东南亚和港澳地区。慢乌龙原产福建省安溪县兰田乡,栽培史较长。主要分布在福建乌龙茶茶区,栽培面积较大。

白牡丹WwW.cY316.coM

外形:枝壮光亮,色泽黄绿润,带砂绿。

内质:香气高长,带牡丹花香,滋味清纯鲜爽回甘,水味长,叶底肥厚软亮,叶椭圆,叶脉主根浮现。

此外,还有西坪白牡丹、苦味白牡丹等。原产安溪湖坑,又云于1922年创制于福建省建阳县水吉乡,但较安溪水仙种迟了很久。西坪白牡丹原产福建省安溪县西坪镇福岭村,已有100多年栽培史。主要分布在安溪县及福建南部乌龙茶茶区。苦味白牡丹原产福建省安溪县西坪镇赤水村,已有180多年栽培史。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57年引种,1991年以来进行扩大繁殖。

竖种(崎种)

条索肥壮结实,枝节较长,色泽褐绿、褐黄绿、砂绿粗欠油润,香气清高,带香线味或青香味,滋味醇和略厚,鲜爽度差些,叶底椭圆。

原产福建省安溪县西坪镇梨山村,已有100多年栽培史。主要分布在福建南部、中部乌龙茶茶区,栽培面积较大。

皱面吉

条索肥壮长大,枝梗粗长、砂绿粗稀,香气高长、粗浓,带青辛味,滋味浓厚、稍鲜欠甘,叶底粗壮,叶面光滑,波状不明显,主脉肥而稍浮。肥厚圆小,叶齿密小稍钝。

原产福建省安溪县西坪镇尧阳,已有100多年栽培史。主要分布在福建乌龙茶茶区。

白毛猴

条圆结细,白心尾不很明显,色乌绿或青绿,稍油润,香气高长,带青辛味,滋味清醇尚鲜欠甘,叶底肥厚圆小,叶齿密小稍钝。

白毛猴是安溪乌龙茶的一个优良品种,产地在金谷镇金山村石竹岩。最早开发这一茶树品种的是清末金山村“长福厝”的谢驾、谢冰两兄弟。见泉州历史网。 又云原产福建省安溪县大坪乡萍州村,已有100多年栽培史。主要分布在福建乌龙茶茶区,栽培面积较大。台湾省有引种。见福建茶业协作网。

菜葱

条索结实稍沉重,叶扁阔,砂绿明显,香气清纯,如菜花叶,发酵不足带青辛味,叶底叶面尚光亮,波纹不大,叶齿粗。又叫“太葱”。

大红

条索结实稍瘦,色泽褐黄绿色,香气清纯欠高,略似兰花香,滋味醇和,水色清黄、浅黄,叶底软薄,椭圆形,少量倒卵形。

原产福建省安溪县虎邱镇罗岩,已有100多年栽培史。主要分布在福建乌龙茶茶区,栽培面积较大。

厚叶

条索尚肥壮结实,叶厚枝壮,香气高强稍粗,带兰花香,滋味醇和尚鲜爽,叶椭圆,叶面平滑,叶蒂阔,叶脉肥稍浮。

肉桂

条索细小紧结,色泽乌绿润,香气清长,微带生姜味或桂皮香,滋味醇和细长鲜爽,叶底小,椭圆形,略有波状,叶脉浮,叶齿浅。

水仙

条肥壮长大,叶梗长,枝梗长而稍肥,有棱角,略四方形,枝皮黄褐色,色泽乌绿带黄、砂绿粗亮,带三节色,香气清高细长,稍似水仙花味或棕叶味,滋味清醇略鲜爽,叶底肥厚尚软亮,叶长稍波状,叶面光亮,叶蒂阔,叶齿稀深。

雪梨(俗称毛猴)

条索结实稍瘦,芽毫显露(白心尾),枝圆、头大、尾尖,色泽乌绿,香气高长,带雪梨香味,滋味清醇鲜爽,叶底椭圆,略厚,叶齿粗深锐。有佛手也有称雪梨。

安溪白茶

芽叶生育力较强,持嫩性强,一芽三叶盛期在3月底4月初。产量较低,每亩产乌龙茶可达70kg以上。春茶一芽二叶干样含氨基酸2.7%、茶多酚29.4%、咖啡碱3.4%。制乌龙茶,香气高爽,滋味浓苦,民间常作药用。抗旱性与抗寒性强。扦插繁殖力较强,成活率较高。

原产福建省安溪县城厢镇同美村阆苑岩,相传清代已有。主要分布在安溪县。

黑旦

芽叶生育力较强,持嫩性强,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中旬。产量较高,每亩产乌龙茶可达150kg以上。制乌龙茶,品质优,条索紧结重实,色泽褐绿润,香气浓郁,滋味浓厚甘鲜。抗旱性与抗寒性强。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高。原产福建省安溪县大坪乡双美村盘山,已有60多年栽培史。在安溪县及福建南部乌龙茶茶区有较大面积栽培。

cy316.com扩展阅读

闽南乌龙茶-永春佛手


清康熙年间(1704年)永春狮峰岩建成,“僧种茗芽以供佛,嗣而族人效之,群踵而植,弥谷被岗,一望皆是。”永春佛手已有300年的栽培历史。

永春佛手茶在1985年、1989年被农业部评为优质农产品;1987年获“全国华侨茶叶基金会”授予的“佛手奖”1995获中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金奖。上世纪30年代初,就有少量佛手茶开始转销国外。现有茶叶种植面积6万多亩,产量4000 吨, 其一等品每公斤售价在150元以上,每年外销茶叶2500余吨。出口到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闽南一带的华侨不仅将其作茗茶品饮,还经年贮藏,以作清热解毒、帮助消化之药。赞其“西峰寺外取新泉,饮佛手赛神仙;名贵饮料能入药,唐人街里品茗篇。”

永春佛手茶又名香橼种、雪梨,因其形似佛手、名贵胜金,又称“金佛手”,主产于福建永春县苏坑、玉斗等乡镇海拔600米至900米高山处。乃佛手品种茶树梢制成, 是福建乌龙茶中风味独特的名品。

佛手茶树品种有红芽佛手与绿芽佛手两种(以春芽颜色区分),以红芽为佳。鲜叶大的如掌,椭圆形,叶肉肥厚,3月下旬萌芽,4月中旬开采,分四季采摘,春茶占40%。

佛手茶成品特征茶条紧结肥壮,卷曲,色泽砂绿乌润,香浓锐,味甘厚,耐冲泡,汤色橙黄清澈。冲泡时馥郁幽芳,冉冉飘逸,就像屋里摆着几颗佛手、香椽等佳果所散发出来的绵绵幽香沁人心腑。

佛手本是柑桔属中一种清香诱人的名贵佳果, 茶叶以佛手命名,不仅因为它的叶片和佛手柑的叶子极为相似,而且因为制出的干毛茶,冲泡后散出如佛手柑所特有的奇香。永春佛手始于北宋, 相传是安溪县骑虎岩寺一和尚,把茶树的枝条嫁接在佛手柑上,经过精心培植而成。其法传授给永春县狮峰岩寺的师弟, 附近的茶农竞相引种至今。清光绪年间,县城桃东就有峰圃茶庄,在百齿山上开辟成片茶园种植佛手。清康熙贡士李射策在《狮峰茶诗》有赞佛手茶诗句:“品茗未敢云居一,雀舌尝来忽羡仙。”原全国人大副委员会周谷城先生亦为之题赠“永春名茶”条幅。

永春佛手茶树属大叶型灌木,因其树势开展,叶形酷似佛手柑,因此得名“佛手”。永春佛手分为红芽佛手与绿芽佛手两种,其中以红芽佛手为佳。茶树树冠高大,鲜叶大如掌,呈椭圆形,尖端较钝,主脉弯曲,叶面扭曲不平,叶肉肥厚,质地柔软,叶色黄绿油光,叶缘锯齿稀疏。

佛手茶相传为闽南一寺院住持采集茶穗嫁接在佛手柑上所得,其叶与佛手柑的叶片相似,茶水具有独特的“佛手韵”。永春已有300年的栽培历史,现有茶园2万亩,年产1500多吨,50%以上出口日本、东南亚各国,是全国最大的佛手茶生产出口基地。佛手茶外形紧结卷曲、肥壮重实,色泽沙绿油润,汤色黄绿清澄明亮,香气馥郁幽长,滋味醇厚、回味甘爽。不仅为名贵茶饮,民间长期兼作药用,既能提神醒脑、醒酒消暑、开胃健脾,又有抗癌、减肥、降血脂之功效,为著名保健茶品,是独具地方特色的中国名茶。

闽南乌龙茶名品四花旦


茶为国饮,闽茶为优。有人说,福建是“茶之乡、茶之祖、茶之源、茶之韵”。提到福建茶叶,肯定绕不开的,就是闽南的乌龙茶。

闽南乌龙茶品质特征鲜明独特,香气似兰似桂自然清香,滋味醇厚甘爽,有“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之美称。而对大多数国人来说,闽南的乌龙茶就是安溪铁观音,不过,对了解福建茶叶的人来说,闽南又怎一个铁观音了得?

梅占、佛手、毛蟹、本山、黄金桂、石亭绿、白芽奇兰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里《第一》网罗闽南乌龙茶,特推出专题“还有多少闽南乌龙茶值得细品”,以飨茶客。

除了铁观音、黄金桂等在闽南乌龙茶系中有极高的荣誉外,《第一》从闽南收集的资料中,发现人杏仁、大叶乌龙、永春水仙、漳平水仙茶饼确实称得上闽南乌龙茶系中的四大当家花旦。

安溪杏仁

安溪杏仁茶系我所选育培植的无性系乌龙茶新品系。1998年5月经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茶叶专业组技术鉴定,确认杏仁茶是一种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制优率高的乌龙茶茶树新品种。

杏仁茶原种在安溪县蓬莱镇清水岩的千里眼佛庙前山坡上。据民间传说,它是清水祖师佛栽种,专供往来香客采摘治病之用。《清水岩志》记载:“鬼腔口有宋植二三株,其味尤香,其功益大,饮之不觉两腋风生。”这是古人对杏仁茶品质特征的形象描述。60年代初,清水岩管理人员就曾剪取其苗穗育苗,并在母树周围开恳种植。杏仁茶茶树乍看起来既象铁观音又似本山品种。但其采制的乌龙茶不同于铁观音也不象本山,具有独特的品种香型(似杏仁香)和滋味,若与铁观音拼配则可提高铁观音的鲜爽度。

大叶乌龙

大叶乌龙,又称大叶乌,原产安溪长坑珊屏。相传清雍正九年(1731年),安溪长坑人苏龙栽于建宁府(今南平市)。民国年间,为纪念该品种的发现者苏龙氏亦称大叶苏龙。该茶品系较多,有软技乌、小叶乌龙和尖叶乌龙等。当前,在安溪还可细分为蓝田乌龙、红骨乌龙、红心乌龙、矮脚乌龙、竖乌龙、早乌龙等品系。在安溪主产区为长坑、西坪等乡镇,面积约1万亩。并在省内外茶区被广泛引种。1984年,大叶乌龙被认定为全国良种。

永春水仙

水仙茶是中国传统优良茶种,于清咸丰年间(1857年),由永春仙溪乡人郑世报父子从闽北引种水仙茶与仙溪鼎仙岩,其后在永春及闽南地区传播种植,成为“闽南水仙”茶的发源地。永春水仙融合闽北和闽南乌龙茶制作工艺的优点,使茶叶更耐泡、香气更显、滋味更醇、汤色更亮,形成风味独特的“闽南水仙”,永春成为“闽南水仙”的发源地。品饮水仙茶,沸水冲泡时,茶汤飘逸缕缕似天然兰花独有的清香,未饮先畅;品尝几口,则韵香醇甘,津生喉润;几经冲泡,汤色明亮,韵味尚存,余香绵绵。永春现有水仙茶园1.8万亩,年产1300多吨,为闽南地区产是最多的县份。永春水仙屡获全国茶叶评比大奖,是名闻海内外、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国名茶。

漳平水仙茶饼

漳平市种植茶叶历史悠久,源于元代,明清时已有专门茶叶加工作坊。水仙茶最早产于双洋镇中村村,由邓观金从建殴水吉引种栽培,已有80多年生产历史。漳平水仙茶制作是以武夷山岩茶制法为主,参考闽南水仙茶工艺流程初制而成,多为扁平方块状,外包白纸,称“水仙茶饼”,1公斤约50块。水仙茶饼具有干色乌揭,油润,干香纯正,内质香气高爽,且花香型优雅,滋味醇正,味中透香、汤色深橙黄、清澈明亮、叶片肥厚黄亮、红边鲜明、喝后不伤胃等优良品质。它以形、色、香、味兼优,被省茶叶学会列为福建省名茶之一。从1981年起,先后十三次获省级以上“名茶奖”和“优质奖”。1995年在全国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获得“金奖”。2000年6月市农业局经作站麻启甘农艺师制作的水仙茶饼,经茶叶专家认定为中国名优茶,被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陈列展示。

闽北乌龙茶与闽南乌龙茶有何区别?


导读:闽北乌龙茶根据品种和产地不同,有闽北水仙、闽北乌龙、武夷水仙、武夷肉桂、武夷奇种、品种(乌龙、梅占、观音、雪梨、奇兰、佛手等)、普通名枞(金柳条、金锁匙、千里香、不知春等)、名岩名枞(大红袍、白鸡冠、水金龟、铁罗汉、半天矢等)。

闽北乌龙做青时发酵程度较重,揉捻时无包揉工序,因而条索壮结弯曲,干茶色泽较乌润,香气为熟香型,汤色橙黄明亮,叶底三红七绿,红镶边明显。而闽南乌龙茶做青时发酵程度较轻,揉捻较重,干燥过程间有包揉工序,形成外形卷曲,壮结重实,干茶色泽较砂绿润,香气为清香细长型,叶底绿叶红点或红镶边。

闽北乌龙茶根据品种和产地不同,有闽北水仙、闽北乌龙、武夷水仙、武夷肉桂、武夷奇种、品种(乌龙、梅占、观音、雪梨、奇兰、佛手等)、普通名枞(金柳条、金锁匙、千里香、不知春等)、名岩名枞(大红袍、白鸡冠、水金龟、铁罗汉、半天矢等)。其中武夷岩茶如武夷水仙、武夷肉桂等香味具特殊的“岩韵”,汤色橙红浓艳,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肥软、绿叶红镶边。

闽南乌龙茶根据品种不同有安溪铁观音、安溪色种、永春佛手、闽南水仙、平和白芽奇兰、诏安八仙茶、福建单枞等。除安溪铁观音外,安溪县内的毛蟹、本山、大叶乌龙黄金桂、奇兰等品种统称为安溪色种。

福建乌龙茶 闽南乌龙茶和闽北乌龙茶有那些共同特点?


对于喜欢喝茶和好茶的茶友们来说了解茶叶方面的知识,十分有益人们品茶,而人们品茶,不只仅是论说茶叶、茶事,更主要是得到精神享受,喝到一杯好茶可以令人兴奋不已、回味无穷。但是评茶,则是一门专业技术,要想了解我省绿茶、白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的品质,就要知道各茶类茶叶的品质特点。

制成毛茶后它品质都有着共同的特点。这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形优色美、品种分明、特征各异、香高味醇、千姿百态。 福建乌龙茶分为闽南乌龙茶和闽北乌龙茶两大类。这两大类中乌龙茶的各个茶树品种。

说的可以直观地看到乌龙茶的外表形状和外表的颜色, 形优色美。专业上称外形与色泽。形,指的省南、北两地乌龙茶的外形。闽南产区,乌龙茶的外形为卷曲形或圆结形。表示为紧卷结实或圆紧结实。而在闽北产区,乌龙茶的外形则是条形状。表示为壮结或紧结。闽西地区的漳平市,有扁平四方形的乌龙茶。色,指的乌龙茶外形的颜色。闽南产区,闽南乌龙茶的外形色泽表示为油润、砂绿油润、墨绿油润、翠绿油润、乌绿油润等的颜色。而在闽北产区,闽北乌龙茶的外形色泽表示为乌油润、铁青油润、灰褐油润、绿褐油润等的颜色。

说的省有那么多的乌龙茶茶树品种, 品种分明。由于品种不同,其生物学特性也不同。制成毛茶后所形成的各品种特点也不一样。就好比市场上供应的水果,有香蕉、桃子、梨、苹果等,大家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水果了茶叶也是一样,比方说大家熟悉的安溪铁观音=和安溪黄金桂,外形上,铁观音和黄金桂都是卷曲形的外形,但又存在着各自的外形特点。两者相比,黄金桂在卷曲形的外形中还带有细长尖梭、体态轻飘的特点。

铁观音绿油润,而黄金桂的外形色泽更显得翠黄绿或赤黄绿色。再看看永春的铁观音,色泽方面。永春和安溪是毗邻相交的县,这两地铁观音比安溪的铁观音在色泽方面稍微显得更乌润一些。再说说闽北乌龙茶中的水仙和肉桂。都属条形状,但这条形状也显得不同,水仙的外形显得更壮些,肉桂的外形比水仙稍感到不如水仙那么壮。

乌龙茶品饮


用小杯细品乌龙茶,不仅可以解渴,而且还是一 种艺术的享受。乌龙茶既具有绿茶的醇和甘突,红茶 的鲜强浓厚,又具有花茶的芬芳幽香。“绿叶红镶 边”是乌龙茶独具的特点,茶叶泡开后叶片红绿相 映,十分秀美。乌龙茶乃中国茶叶百花园中之一支奇 葩。

我国福建、广东两地人都喜欢饮乌龙茶,特别是 闽南人、广东潮汕人饮乌龙茶最为考究。由于冲泡时 颇费工夫,故而被称为饮“工夫茶”。地道的潮汕工夫 茶,所用的水需山坑石缝水,而火必以橄榄核烧取, 罐则用酥罐,并选用上等乌龙,经过科学的冲泡,才 能充分发挥出上等乌龙茶特有的色、香、味。乌龙茶 的品种很多,不同品种的乌龙茶冲泡后各有特色。例 如武夷岩茶冲泡后香气浓郁青长,滋味醇厚回甘,茶 水橙黄清澈;铁观音茶冲泡后,香气高雅如兰花,滋 味浓厚而微带蜂蜜的甜香,且十分耐泡,真可谓七泡 有余香,既有圣妙香,又有天真味;其他乌龙茶冲泡 后,也各有特色。

品饮乌龙茶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才能尝到茶 之妙味,达到艺术的享受。

首先,要选用高中档乌龙茶,如铁观音、黄金桂、 武夷水仙、潮安凤凰单枞等。

然后须备好一套专门茶具。饮乌龙茶最精致的 茶具称为“四宝”,玉书喂一般是扁形的薄瓷壶,能容 水四两;潮汕烘炉用白铁制成,小巧玲珑;孟臣罐多 出自宜兴,以紫砂壶贵为名贵,这种壶不仅造型独 特,颜色浑厚,尤以紫色最佳,而且吸水力甚好,泡出 的茶叶香味能够持久不散。茶壶用的时间越久,泡出 来的茶叶香气也越醇厚,若琛瓯是白色小瓷杯,容水 不过三、四毫升,多用景德镇等地产品。

使用乌龙茶具最为考究的是广东潮汕人。从火 炉、火炭、风扇,到茶洗、茶壶、茶杯、冲罐等等,大大 小小有近百种。当然,近代人则不会使用这么繁琐茶 具的。但从历史的观点看,这也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 文化。

茶具备好后,即开始泡茶。泡茶的水最好取上好 的山泉水,水温以二沸水(即初开者)为宜。燃料可使 用硬木炭,讲究的还有用橄榄核或干甘蔗的。

泡乌龙茶有一套传统的方法:泡茶前先用沸水 把茶壶、茶盘、茶杯等淋洗一遍,在泡饮过程中还要 不断淋洗,使茶具保持清洁和有相当的热度。然后把 茶叶按粗细分开,先放碎末填壶底,再盖上粗条,把 中小叶排在最上面,以免碎末堵塞壶内口,阻碍茶汤 顺畅流出。接着即用开水冲茶,循边缘缓缓冲入,形 成圈子,以免冲破“茶胆”。冲水时要使壶内茶叶打 滚。当水刚漫过茶叶时,立即倒掉,称之为“茶洗”,即 把茶叶表面尘污洗去,使茶之真味得以充分体现。茶 洗过后,立即冲进第二次水,水量约九成即可。盖上 壶盖后,再用沸水淋壶身,这时茶盘中的积水涨到壶 的中,这叫“内外夹攻”。一一照此办理了,茶叶的 精美真味才能浸泡出来。

泡茶的时间也很重要,一般约2―3分钟。泡的 时间太短,茶叶香味出不来,泡的时间太长,又怕泡 老了,影响茶的鲜味。

斟茶的方法也很讲究,传统的方法是:用拇、食、 中三指操作。食指轻压壶顶盖珠,中、拇二指紧夹壶 后把手。开始斟茶时,茶汤轮流注入几只杯中,每杯 先倒一半,周而复始,逐渐加至八成,使每杯茶汤气 味均匀,这叫做“关公巡城”。如壶中茶水斟完,就是 恰到好处。行茶时应先斟边缘,而后集中于杯子中 间,并将箱底最浓分均匀斟入各杯中,最后点点滴 下,此谓“韩信点兵”。这种泡法,茶汤极浓,往往是满 壶茶叶,而汤量很少,倒入只能容少量茶汤的若琛瓯 中,仅有一两口,但细细品啜,满口生香,韵味十足, 可以真正领会到茶之妙处。 冲茶、斟茶时也有讲究,有“高冲低行”之说,即: 开水冲入罐时应自高处冲下,促使茶叶散香;而斟茶 时应低行,以免失香散味。茶水一经冲入杯内,即应 乘热吸饮,此谓“喝烧茶”,稍停则色味大逊。

第二次斟茶,仍先用开水烫杯。其中也颇有学问:以中指顶住杯底,大拇指按于杯沿,放进另一盛 满开水的杯中,让其侧立,大拇指一弹动,整个杯即 飞转成花,十分好看。这样烫杯之后,才可斟茶。品饮乌龙茶也别具一格。首先,拿着茶杯从鼻端 慢慢移到嘴边,乘热闻香,再尝其味。尤其品饮武夷 岩茶和铁观音,皆有浓郁花香。闻香时不必把茶杯久 置鼻端,而是慢慢地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来回往返三四遍,顿觉阵阵茶香扑鼻而来,慢慢品饮,则茶 之香气、滋味妙不可言,达到最佳境地。

品饮乌龙茶也有三忌,一是空腹不能饮,否则就 会感到饥肠辘辘,甚至会头晕眼花,翻肚欲吐,人们 说这是“茶醉”。二是睡前不能饮,否则会使人难以入 睡。三是冷茶不能饮,乌龙茶冷后性寒,对胃不利。这 三忌对初饮乌龙茶的人尤为重要。因为乌龙茶所含 茶多酚及咖啡碱较其他茶多,这三忌是根据民间饮 茶的体会,总结出来的。

每当逢年过节之时,全家人欢聚一堂,吃过饭 后,为解肥腻,泡起乌龙茶,大家团团围坐,细细品 吸,不仅帮助消化,还可增添无穷乐趣。当今,品饮乌龙茶不仅风行于闽南和粤东潮汕一带,也流行于广州、海南以至岭南各地。许多南洋、 港澳的华侨,把喝工夫茶视为眷恋乡土的象征。小小的乌龙茶,确已起到海外游子与祖国沟通情谊的纽 带作用了。

如何鉴品乌龙茶?


如何鉴品乌龙茶

乌龙茶市场近年一直走高,供不应求,因而市场上存在乌龙茶品质鱼龙混杂的现象。如何鉴别乌龙茶的品质,让你在消费中感受物有所值呢,是众茶友较为关心的问题。凡品质上乘,有品牌、有产量的商品茶,方可称为“优质乌龙茶”。而形成优质乌龙茶的必备条件首先是优越的生态条件。

海拔高度自古以来就有“高山出名茶”之说,经长期历史的验证,表明其有深刻的科学道理。海拔较高的茶区,一般气候温和,日照短,昼夜温差较大,云雾弥漫,雨量充沛,土壤理化性能好,腐殖质含量较高。

优越的生态环境条件,有利于茶树的生长,特别有利于鲜叶中含氮化合物和某芳香物质的形成积累,氨基酸、茶氨酸含量较高,呈清香型的戊烯醇、乙烯醇形成较多,而具苦涩味较重的茶多酚含量较低。

此外,海拔较高茶区,茶树纤维素合成速度较为缓慢,鲜叶的持嫩性增强,此为优质茶品质形成也奠定了基础。当然并非所有名优乌龙茶都产于高海拔的茶区。

在低海拔茶区,只要生态条件优越,能符合茶树生长发育要求特定的环境条件,同样能制出品质优异的名优乌龙茶。如武夷岩茶产地,海拔并不高,只有200~300M,但由于山中岩峰耸立,溪水萦流,岩壑常年云雾缭绕,茂密的植被和风化的岩石,为茶树土壤带来丰富的有机质和矿物元素。

由于有这样独特的小环境气候与土质条件,从而为驰名中外武夷岩茶的品质形成,奠定了良好基础。

如何鉴品乌龙茶


乌龙茶市场近年一直走高,供不应求,因而市场上存在乌龙茶品质鱼龙混杂的现象。如何鉴别乌龙茶的品质,让你在消费中感受物有所值呢,是众茶友较为关心的问题。

凡品质上乘,有品牌、有产量的商品茶,方可称为“优质乌龙茶”。而形成优质乌龙茶的必备条件首先是优越的生态条件:

海拔高度

自古以来就有“高山出名茶”之说,经长期历史的验证,表明其有深刻的科学道理。海拔较高的茶区,一般气候温和,日照短,昼夜温差较大,云雾弥漫,雨量充沛,土壤理化性能好,腐殖质含量较高。优越的生态环境条件,有利于茶树的生长,特别有利于鲜叶中含氮化合物和某芳香物质的形成积累,氨基酸、茶氨酸含量较高,呈清香型的戊烯醇、乙烯醇形成较多,而具苦涩味较重的茶多酚含量较低。此外,海拔较高茶区,茶树纤维素合成速度较为缓慢,鲜叶的持嫩性增强,此为优质茶品质形成也奠定了基础。

当然并非所有名优乌龙茶都产于高海拔的茶区。在低海拔茶区,只要生态条件优越,能符合茶树生长发育要求特定的环境条件,同样能制出品质优异的名优乌龙茶。如武夷岩茶产地,海拔并不高,只有200~300M,但由于山中岩峰耸立,溪水萦流,岩壑常年云雾缭绕,茂密的植被和风化的岩石,为茶树土壤带来丰富的有机质和矿物元素。由于有这样独特的小环境气候与土质条件,从而为驰名中外武夷岩茶的品质形成,奠定了良好基础。

季节条件

不同采制季节对乌龙茶品质影响是极为显著的。一般春茶品质最好,秋茶次之,而夏暑茶品质最差。经过冬季的休眠期,茶树体内积累丰富的营养,在春季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有利于茶树氮代谢的进行,使鲜叶中内含物质丰富,特别是芳香物质、氨基酸、茶氨酸及水溶性成分,含量较高,而影响乌龙茶香味的花青素、酯型儿茶素等成分相对较低。所以春季乌龙茶一般香气清高,滋味浓厚甘爽,品质好。

夏暑期间,气温较高,茶树生长迅速,体内碳代谢旺盛,有利于茶多酚的积累。特别在高温条件下,茶鲜叶中酯型儿茶素、花青素及青嗅味物质增加,能形成乌龙茶良好香气的萜烯类物质及具有优雅香气的紫罗酮等明显减少。所以夏暑季节所产乌龙茶香气低淡,滋味苦涩,品质较差。

秋季天高气爽,昼夜温差大,特别有利于花果香型的芳香物质的形成与积累。如苯乙醛、苯乙醇含量增加,所以秋季所制乌龙茶,香气尤为高锐持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秋香显露”。但秋季茶鲜叶中,构成茶滋味的内含物质,明显少于春茶,因而秋季乌龙茶常表现滋味较淡薄,不耐冲泡之特点,这是其品质不如春茶的原因所在。

土壤条件

土壤是茶树赖以生存的基础,优良的土质条件,不仅影响茶树的生长,而且对茶叶的品质产生影响。根据调查,名茶之乡安溪的西坪、感德、祥华等高山茶园,土层深厚,多为山地棕壤,质地为砂质壤土,表层有机质含量较多,矿质营养丰富,pH值4.5~6.5,不仅适宜茶树生长,而且制茶品质优异。在闻名遐迩的武夷岩茶产地,茶树生长于峰峦岩壑之间,周围茂密的植被和终年清泉细流,不仅为茶树提供了优越小环境气候,而且这里的土壤多为岩石风化的暗色茶坛土,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和各种矿物元素,对岩茶优良品质的形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优良的茶树良种

优良的茶树品种是优质乌龙茶品质形成的物质基础,是其他任何农业措施所不可替代的。如闻名遐迩香味双绝的“铁观音”要用铁观音品种;具有“一早、二奇”独特品质的“黄金桂”,要用黄旦品种;香似兰花的“水仙”,来自水仙品种。可见,名优乌龙茶的品质风格无不与优良的茶树品种相联系。

高质量的鲜叶

鲜叶质量是茶叶品质的基础,只有高质量的鲜叶才能制出品质优异的乌龙茶,这已被乌龙茶产区生产者所共识。到底什么样的鲜叶才称得上高质量,应该符合以下几点要求。

采摘要标准

优质乌龙茶的品类繁多,依茶树品种、季节和制作品类不同,在采摘标准上虽小有区别,但其基本的要求是一致,即要求采摘比较成熟的茶树嫩梢。也就是说当茶树新梢形成驻芽时,采摘小至中开面3~4个叶片的嫩梢为标准,春季鲜叶持嫩性较好,以采摘中开面为主;秋季气候干燥,鲜叶持嫩性差,以采摘小开面为主。

选择晴天午青鲜叶

春季乌龙茶采制季节,常遇阴雨连绵的大气,这对优质乌龙茶品质形成会产生极大的影响。特别连续的阴雨天气,鲜叶水分多,又无法晒青,致使做青“走水消青”困难,内含物质不能正常转化,从而也就无法形成优质乌龙茶。另据研究分析发现,连续阴雨采摘的鲜叶中,绿原酸含量都明显增加,鲜叶品质变劣,是制茶香气不佳的主要原因。连续晴朗天气采摘的鲜叶,不仅绿原酸含量少,而对形成乌龙茶香气有良好作用的沉香醇及氧化物、香叶醇等单萜烯类物质增加,有利乌龙茶优良品质的形成。

在一日中,由于鲜叶采摘的时间不同。对乌龙茶品质的形成也有一定影响。

早青:上午10时以前采摘的鲜叶,大多带有露水,其制茶品质较差。

上午青:上午10时以后至中午12时以前所采鲜叶。因茶树经过一段时间的阳光照射,露水已消失,制茶品质优于早晚青。

下午青:午后12时至下午4时以前所采下鲜叶,新鲜清爽,具有诱人的清香,又有充分的晒青时间,制茶品质优异。

晚青:下午4~5时以后所采鲜叶。因鲜叶下山时间较迟,大多错过了晒青的最佳时机,不能利用阳光晒青萎凋,制茶品质也欠佳,但优于早青。总之,制优质乌龙茶,应选择连续几天晴朗天气的午青鲜叶制作。

保持鲜叶新鲜完整

优质乌龙茶对保持鲜叶完整新鲜,不受任何损伤,有极严格要求。因为,乌龙茶优异品质形成,主要是通过摇青,促进“走水”,使梗与叶脉中水溶性成分,逐步向叶细胞转移,并与叶内的有效成分结合、转化,形成更高级的香味物质。而梗叶中的水分,则由叶背气孔慢慢散失。一旦鲜叶遭受损伤,不仅影响“走水”作用的正常进行,而且鲜叶损伤部位迅速发生红变,从而影响乌龙茶正常品质的形成。

此外,鲜叶采摘离开树体后,仍具有一系列的呼吸作用、内含物质分解、释放热量、蒸发水分等异化代谢生理活动。维持离体鲜叶正常生理活动,特别是及时散发鲜叶释放的热量,对保持鲜叶新鲜度有重要作用。否则叶温升高,异化代谢加剧,不仅鲜叶新鲜度急剧下降,甚至能使鲜叶变红变馊,失去制茶价值。

因此,在鲜叶采摘、运送、贮放等一系列操作过程,不得损害鲜叶的新鲜度与完整性。在采摘与运送中应使用竹筐,杜绝以编织袋装运鲜叶。

如何选购优质乌龙茶

乌龙茶是鲜叶经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和烘干几工序制成的,兼有红茶和绿茶的品质特征,汤色金黄,香气滋味兼有绿茶的鲜浓和红茶的甘醇,叶底为绿叶红镶边。优质乌龙茶的特征——外形:铁观音茶条索壮结重实,略呈圆曲;水仙茶条索肥壮、紧结,带扭曲条形;乌龙茶条索结实肥重、卷曲。色泽:乌龙茶色泽沙绿乌润或青绿油润。香气:乌龙茶有花香。 汤色:乌龙茶汤色橙黄或金黄、清澈明亮。滋味:茶汤醇厚、鲜爽、灵活。叶底:绿叶红镶边,即叶脉和叶缘部分呈红色,其余部分呈绿色,绿处翠绿稍带黄,红处明亮。

而劣质乌龙茶的特征——外形:条索粗松、轻飘。色泽:呈乌褐色、褐色、赤色、铁色、暗红色。香气:有烟味、焦味或青草味及其它异味。汤色:汤色泛青、红暗、带浊。滋味:茶汤淡薄,甚至有苦涩味。叶底:绿处呈暗绿色,红处呈暗红色。

在具体选购可以对此一一检视。

观其外形。将干茶捧在手上对着明亮的光线检视,无论条形或球形,茶颜色应鲜活。有砂绿白霜像青蛙皮那样才好;注意是否隐存红边,红边是发酵适度的讯号;冬茶颜色翠绿,春茶则墨绿;如果茶干灰暗枯黄当然不好;而那些颗粒微小、油亮如珠,白毫绿叶犹存者,那是发酵不足的嫩芽典型的外观,这茶泡起来带青味,稍微浸泡就会苦涩伤胃。

检视干茶的同时还要注意手感,球型茶手握柔软是干燥不足;拿在手上抖动要觉得有分量,太轻者滋味淡薄,太重者易苦涩;条型包种茶,如叶尖有刺手感,是茶青太嫩或退青不足造成“积水”的现象,喝起来会苦涩。手捧干茶,埋头贴紧着闻,吸三口气,如果香气持续甚至愈来愈强劲,便是好茶;较次者则香气不足,而有青气或杂味者当然不选。

开汤冲泡。这是试茶最要紧的步骤。

茶商们试茶通常抓一大把茶叶,将茶壶塞满,这当然是商家的瞒天过海之术。买茶试茶只要一只磁杯,5g茶叶,冲150cc的开水静置5分钟。然后取一支小汤匙,拔开茶叶看汤色如何,如果浑浊,就是炒青不足;淡薄,则因嫩采和发酵不足。若炒得过火,则叶片焦黄碎裂。好的茶汤,汤色明亮浓稠,依品种及制法不同,由淡黄、蜜黄到金黄都显得鲜艳可爱。把汤匙拿起来闻,注意不要有草青味,好茶即使茶汤冷却,香气依然存在。茶汤含在嘴里,仔细分辨老板所言的“清香”是不是萎调不足的草青味,草青味是当前乌龙茶制程不够严谨所造成的,有草青味的茶,一旦增大投茶量,再稍加久浸,必然滋味苦涩,汤色变深。

总之选购茶叶的原则是少投叶,多冲水,长浸泡,这样茶叶的优缺点就会充分呈现,

如何鉴、品乌龙茶


乌龙茶市场近年一直走高,供不应求,因而市场上存在乌龙茶品质鱼龙混杂的现象。如何鉴别乌龙茶的品质,让你在消费中感受物有所值呢,是众茶友较为关心的问题。

凡品质上乘,有品牌、有产量的商品茶,方可称为“优质乌龙茶”。而形成优质乌龙茶的必备条件首先是优越的生态条件:

海拔高度

自古以来就有“高山出名茶”之说,经长期历史的验证,表明其有深刻的科学道理。海拔较高的茶区,一般气候温和,日照短,昼夜温差较大,云雾弥漫,雨量充沛,土壤理化性能好,腐殖质含量较高。优越的生态环境条件,有利于茶树的生长,特别有利于鲜叶中含氮化合物和某芳香物质的形成积累,氨基酸、茶氨酸含量较高,呈清香型的戊烯醇、乙烯醇形成较多,而具苦涩味较重的茶多酚含量较低。此外,海拔较高茶区,茶树纤维素合成速度较为缓慢,鲜叶的持嫩性增强,此为优质茶品质形成也奠定了基础。

当然并非所有名优乌龙茶都产于高海拔的茶区。在低海拔茶区,只要生态条件优越,能符合茶树生长发育要求特定的环境条件,同样能制出品质优异的名优乌龙茶。如武夷岩茶产地,海拔并不高,只有200~300M,但由于山中岩峰耸立,溪水萦流,岩壑常年云雾缭绕,茂密的植被和风化的岩石,为茶树土壤带来丰富的有机质和矿物元素。由于有这样独特的小环境气候与土质条件,从而为驰名中外武夷岩茶的品质形成,奠定了良好基础。

季节条件

不同采制季节对乌龙茶品质影响是极为显著的。一般春茶品质最好,秋茶次之,而夏暑茶品质最差。经过冬季的休眠期,茶树体内积累丰富的营养,在春季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有利于茶树氮代谢的进行,使鲜叶中内含物质丰富,特别是芳香物质、氨基酸、茶氨酸及水溶性成分,含量较高,而影响乌龙茶香味的花青素、酯型儿茶素等成分相对较低。所以春季乌龙茶一般香气清高,滋味浓厚甘爽,品质好。

夏暑期间,气温较高,茶树生长迅速,体内碳代谢旺盛,有利于茶多酚的积累。特别在高温条件下,茶鲜叶中酯型儿茶素、花青素及青嗅味物质增加,能形成乌龙茶良好香气的萜烯类物质及具有优雅香气的紫罗酮等明显减少。所以夏暑季节所产乌龙茶香气低淡,滋味苦涩,品质较差。

秋季天高气爽,昼夜温差大,特别有利于花果香型的芳香物质的形成与积累。如苯乙醛、苯乙醇含量增加,所以秋季所制乌龙茶,香气尤为高锐持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秋香显露”。但秋季茶鲜叶中,构成茶滋味的内含物质,明显少于春茶,因而秋季乌龙茶常表现滋味较淡薄,不耐冲泡之特点,这是其品质不如春茶的原因所在。

土壤条件

土壤是茶树赖以生存的基础,优良的土质条件,不仅影响茶树的生长,而且对茶叶的品质产生影响。根据调查,名茶之乡安溪的西坪、感德、祥华等高山茶园,土层深厚,多为山地棕壤,质地为砂质壤土,表层有机质含量较多,矿质营养丰富,pH值4.5~6.5,不仅适宜茶树生长,而且制茶品质优异。在闻名遐迩的武夷岩茶产地,茶树生长于峰峦岩壑之间,周围茂密的植被和终年清泉细流,不仅为茶树提供了优越小环境气候,而且这里的土壤多为岩石风化的暗色茶坛土,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和各种矿物元素,对岩茶优良品质的形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优良的茶树良种

优良的茶树品种是优质乌龙茶品质形成的物质基础,是其他任何农业措施所不可替代的。如闻名遐迩香味双绝的“铁观音”要用铁观音品种;具有“一早、二奇”独特品质的“黄金桂”,要用黄旦品种;香似兰花的“水仙”,来自水仙品种。可见,名优乌龙茶的品质风格无不与优良的茶树品种相联系。

高质量的鲜叶

鲜叶质量是茶叶品质的基础,只有高质量的鲜叶才能制出品质优异的乌龙茶,这已被乌龙茶产区生产者所共识。到底什么样的鲜叶才称得上高质量,应该符合以下几点要求。

采摘要标准

优质乌龙茶的品类繁多,依茶树品种、季节和制作品类不同,在采摘标准上虽小有区别,但其基本的要求是一致,即要求采摘比较成熟的茶树嫩梢。也就是说当茶树新梢形成驻芽时,采摘小至中开面3~4个叶片的嫩梢为标准,春季鲜叶持嫩性较好,以采摘中开面为主;秋季气候干燥,鲜叶持嫩性差,以采摘小开面为主。

选择晴天午青鲜叶

春季乌龙茶采制季节,常遇阴雨连绵的大气,这对优质乌龙茶品质形成会产生极大的影响。特别连续的阴雨天气,鲜叶水分多,又无法晒青,致使做青“走水消青”困难,内含物质不能正常转化,从而也就无法形成优质乌龙茶。另据研究分析发现,连续阴雨采摘的鲜叶中,绿原酸含量都明显增加,鲜叶品质变劣,是制茶香气不佳的主要原因。连续晴朗天气采摘的鲜叶,不仅绿原酸含量少,而对形成乌龙茶香气有良好作用的沉香醇及氧化物、香叶醇等单萜烯类物质增加,有利乌龙茶优良品质的形成。

在一日中,由于鲜叶采摘的时间不同。对乌龙茶品质的形成也有一定影响。

早青:上午10时以前采摘的鲜叶,大多带有露水,其制茶品质较差。

上午青:上午10时以后至中午12时以前所采鲜叶。因茶树经过一段时间的阳光照射,露水已消失,制茶品质优于早晚青。

下午青:午后12时至下午4时以前所采下鲜叶,新鲜清爽,具有诱人的清香,又有充分的晒青时间,制茶品质优异。

晚青:下午4~5时以后所采鲜叶。因鲜叶下山时间较迟,大多错过了晒青的最佳时机,不能利用阳光晒青萎凋,制茶品质也欠佳,但优于早青。总之,制优质乌龙茶,应选择连续几天晴朗天气的午青鲜叶制作。

保持鲜叶新鲜完整

优质乌龙茶对保持鲜叶完整新鲜,不受任何损伤,有极严格要求。因为,乌龙茶优异品质形成,主要是通过摇青,促进“走水”,使梗与叶脉中水溶性成分,逐步向叶细胞转移,并与叶内的有效成分结合、转化,形成更高级的香味物质。而梗叶中的水分,则由叶背气孔慢慢散失。一旦鲜叶遭受损伤,不仅影响“走水”作用的正常进行,而且鲜叶损伤部位迅速发生红变,从而影响乌龙茶正常品质的形成。

此外,鲜叶采摘离开树体后,仍具有一系列的呼吸作用、内含物质分解、释放热量、蒸发水分等异化代谢生理活动。维持离体鲜叶正常生理活动,特别是及时散发鲜叶释放的热量,对保持鲜叶新鲜度有重要作用。否则叶温升高,异化代谢加剧,不仅鲜叶新鲜度急剧下降,甚至能使鲜叶变红变馊,失去制茶价值。

因此,在鲜叶采摘、运送、贮放等一系列操作过程,不得损害鲜叶的新鲜度与完整性。在采摘与运送中应使用竹筐,杜绝以编织袋装运鲜叶。

如何选购优质乌龙茶

乌龙茶是鲜叶经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和烘干几工序制成的,兼有红茶和绿茶的品质特征,汤色金黄,香气滋味兼有绿茶的鲜浓和红茶的甘醇,叶底为绿叶红镶边。优质乌龙茶的特征——外形:铁观音茶条索壮结重实,略呈圆曲;水仙茶条索肥壮、紧结,带扭曲条形;乌龙茶条索结实肥重、卷曲。色泽:乌龙茶色泽沙绿乌润或青绿油润。香气:乌龙茶有花香。 汤色:乌龙茶汤色橙黄或金黄、清澈明亮。滋味:茶汤醇厚、鲜爽、灵活。叶底:绿叶红镶边,即叶脉和叶缘部分呈红色,其余部分呈绿色,绿处翠绿稍带黄,红处明亮。

而劣质乌龙茶的特征——外形:条索粗松、轻飘。色泽:呈乌褐色、褐色、赤色、铁色、暗红色。香气:有烟味、焦味或青草味及其它异味。汤色:汤色泛青、红暗、带浊。滋味:茶汤淡薄,甚至有苦涩味。叶底:绿处呈暗绿色,红处呈暗红色。

在具体选购可以对此一一检视。

观其外形。将干茶捧在手上对着明亮的光线检视,无论条形或球形,茶颜色应鲜活。有砂绿白霜像青蛙皮那样才好;注意是否隐存红边,红边是发酵适度的讯号;冬茶颜色翠绿,春茶则墨绿;如果茶干灰暗枯黄当然不好;而那些颗粒微小、油亮如珠,白毫绿叶犹存者,那是发酵不足的嫩芽典型的外观,这茶泡起来带青味,稍微浸泡就会苦涩伤胃。

检视干茶的同时还要注意手感,球型茶手握柔软是干燥不足;拿在手上抖动要觉得有分量,太轻者滋味淡薄,太重者易苦涩;条型包种茶,如叶尖有刺手感,是茶青太嫩或退青不足造成“积水”的现象,喝起来会苦涩。手捧干茶,埋头贴紧着闻,吸三口气,如果香气持续甚至愈来愈强劲,便是好茶;较次者则香气不足,而有青气或杂味者当然不选。

开汤冲泡。这是试茶最要紧的步骤。

茶商们试茶通常抓一大把茶叶,将茶壶塞满,这当然是商家的瞒天过海之术。买茶试茶只要一只磁杯,5g茶叶,冲150cc的开水静置5分钟。然后取一支小汤匙,拔开茶叶看汤色如何,如果浑浊,就是炒青不足;淡薄,则因嫩采和发酵不足。若炒得过火,则叶片焦黄碎裂。好的茶汤,汤色明亮浓稠,依品种及制法不同,由淡黄、蜜黄到金黄都显得鲜艳可爱。把汤匙拿起来闻,注意不要有草青味,好茶即使茶汤冷却,香气依然存在。茶汤含在嘴里,仔细分辨老板所言的“清香”是不是萎调不足的草青味,草青味是当前乌龙茶制程不够严谨所造成的,有草青味的茶,一旦增大投茶量,再稍加久浸,必然滋味苦涩,汤色变深。

总之选购茶叶的原则是少投叶,多冲水,长浸泡,这样茶叶的优缺点就会充分呈现。

闽南乌龙茶初制工艺技术的商榷


王振忠

(长泰县农业局 363900)

《福建茶叶》2000年第1期刊登黄艺辉先生“闽南乌龙茶初制工艺技术”一文,此类科普读物对普及乌龙茶初制工艺作用很大,深受茶农欢迎,但文中多处工艺技术值得商榷。笔者多年在长泰、诏安、安溪参与乌龙茶初制,现就实践经验提出几点看法,与黄艺辉先生(下称黄文)商榷。

1 鲜叶采摘

1.1 春茶宜鲜叶偏嫩开采。众所周知,驻芽2-3片叶的新梢是闽南乌龙茶最理想的初制原料,但在春茶生产实践中,必须掌握鲜叶偏嫩时开采,原因有三,一是春茶生产期间,正值春夏之交,经常遇到不利初制天气,若掌握顶芽形成驻芽时才开采,遇到不利初制天气时,往往出现鲜叶原料粗老,损失更大。二是当今很多茶农施肥过量,导致立夏过后顶芽尚未形成驻芽,若待顶芽形成驻芽才采摘,则第三叶已粗老。三是春茶新梢生长比较整齐一致,采摘高峰期集中。

1.2 晴天何时采摘品质最好?生产实践表明,下午一时至五时采回的鲜叶原料,制成闽南乌龙茶品质最好。

1.3 秋茶品质不次于春茶。春茶味浓耐泡,秋茶香气高强,素有“秋香”之称。当前大部分消费者喜爱“香茶”,因而秋茶的销售价格比春茶高一倍左右。很多茶农采取一系列农艺技术措施提高秋茶的产量,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 晒青

为适应市场需要,闽南乌龙茶初制工艺不断推陈出新。当前市场上清香型乌龙茶最畅销,为此,大多数茶农采取轻晒青,大量生产清香型乌龙茶。笔者认为,若晒青减重率梅占,水仙掌握10-15%,毛蟹、白芽奇兰、铁观音、大叶乌龙掌握9-12%,本山、黄旦、八仙、乌龙掌握6-9%,很难生产出清香型乌龙茶。

3 做青

3.1 黄文“青茶含水量多,叶质肥厚,则必须多掏。秋茶叶质较薄,则可少摇。”这与生产实践差距甚大。笔者认为春茶含水量多,晒青宜足,则摇青应相对少摇;秋茶含水量少,晒青宜轻,则摇青应相对多摇。而且春茶生产期间往往湿度较大,重摇青容易出现“不消青”的现象。

3.2 黄文“夏暑茶上半夜气温高,要多次、轻摇、簿摊,以散青气,消涩味;下半夜气温低要少次,重摇,厚堆,以做红边,防槽红。”笔者认为,夏暑茶忌重摇,厚堆,否则极易出现槽红的现象。

3.3 黄文“达到做青适当后,收青叶倒在大青笾中堆积发酵……约堆闷2h后进行杀青”笔者认为除冬茶外,堆积发酵是不可取的,因为堆积发酵容易产生闷黄气味。

4 揉捻与烘焙

4.1 黄文“适当加压揉1.5min后,去压再揉3-4min,中间解决一次,再加压揉1.5min”笔者认为“去压再揉3-4min”肯定有误。生产实践是中间去压揉3-4转,使揉桶内茶条翻转。

4.2 黄文提出初烘烘干机摊叶厚度约2-3cm,笔者认为初烘烘干机摊叶厚度以1-1.5cm为宜。

4.3 黄文认为手工包揉历时约3-4min,笔者认为手工色揉历时不宜超过1min。

4.4 黄文说“目前普遍采用整形机代替手工包揉……整形时间,嫩叶15min,标准叶30min,老叶50min”笔者认为这种说法缺乏依据。八十年代,闽南茶区引进台湾包揉机械——速包机和球茶机,由于机械先进实用,性能良好,现已在闽南茶区普遍推广应用。包揉一般需进行六个回次,第一、二个回次工艺流程为:烘焙→摊叶回润→定量分装→速包松包→速包→球茶机包揉→松包→摊凉散热。第三至第六个回次工艺流程为:烘热茶条→速包松包→速包→短时静置定型→松包。生产实践表明,推广使用速包机和球茶机不仅使闽南乌龙茶包揉工序实现机械化,而且使闽南乌龙茶外形锦上添花。

5 足干

乌龙茶初制最后一道工序是足干,并非足火。足火是茶叶精制厂家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火功的一道工序。建议茶农茶叶烘焙至气味清纯,茶梗折之易断即可下焙摊凉,切不可焙至足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