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茶习俗的发展与传播

发布时间 : 2021-08-17
茶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茶叶的利用与发展 绿茶的起源与发展

【www.cy316.com - 茶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饮茶习俗的发展与传播”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饮茶习俗的发展与传播”相关知识!

中国饮茶历史最早,所以,最懂得饮茶的真趣。客来时,饮杯茶,能增进情谊;口干时,饮杯茶,能润喉生津;疲劳时,饮杯茶,能舒筋消累;空暇时,饮杯茶,能耳鼻生香;心烦时,饮杯茶,能静心清神;滞食时,饮杯茶,能消食去腻。以茶待客,用茶代酒,历来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礼俗。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由于各兄弟民族所处地理环境不同,历史文化有别,生活风俗各异,因此,饮茶习俗也各有千秋,方法多种多样,不过,把饮茶看作是一种养性健身的手段和促进人际关系的纽带,在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

饮茶始于我国,并以其超凡的生命力,发展、传播、普及于全世界。

唐代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相传,远在四五千年前的神农时期,我们的祖先在从事与自然界的斗争中已经发现茶及其药用价值,嗣后由药用逐渐演变为日常生活的饮料。

茶,不仅满足人体的生理与健康、健美的需要,而且还成为人们进行社交的媒介及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美好享受。我国历来对选茗、取水、备具、佐料、烹茶、奉茶以及品尝方法等都颇为讲究,因而逐渐形成了丰富多采、雅俗共赏的饮茶习俗、品茶技艺等茶文化体系。

早在原始社会,茶已进入人类生活。古代茶的发现,是起因于它对人体的解毒治病作用引起人们关注而作为药用的。茶的药用又是人类从直接含嚼茶树新鲜枝叶汲取茶汁而感到芬芳、清口并富有收敛性的快感开始的。久之,潜移默化,茶的含嚼成为人们的一种嗜好。所以,在追溯饮茶习俗的发展与传播历史时,茶的含嚼阶段,应该说是茶之为饮的前奏。

随着人类生活的进化,人们逐渐改变生嚼茶叶的习惯,进而将茶叶盛放在陶罐中加水生煮羹饮或烤饮。这种茶,虽然苦涩,然而滋味浓郁,令人陶醉、回味,比起早期的含嚼来,风味与功效都胜过几筹,日久,人们自然地养成了煮煎品饮的习俗。这是茶作为饮料的开端。

三千多年前的周代,在我国西南部茶的原产地,茶叶不仅作药用、食用、品饮,而且还被上流社会奉为珍贵的贡品、礼品和祭品,茶叶的用途开始多样化。

秦人取蜀,始知茗饮之事。巴蜀一带是我国较早传播饮茶的地区。秦取蜀后,推动了社会经济与文化生活的交流,也促进了饮茶知识与饮茶风习的向东延伸。

西汉时,饮茶之风兴起。茶已是宫廷及官宦之家的一种高雅的消遣。王褒《僮约》烹茶尽具之句,生动地反映了茶叶为社会上贵族豪绅和士大夫所享用的情景。

三国时,崇茶之风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以茶代酒的风习,并开始注意到茶的烹煮方法。张揖《广雅》中就有我国最早探索烹茶的记载。茶在煮饮过程中添加佐料,酿成了含芳蓄精的风味,提高了茶的吸引力。这是茶之为饮的又一拓展。

到了两晋、南北朝,饮茶相效成风。茶叶从原来珍贵的奢侈品逐渐成为人们的普通饮料。尚茶品饮习以为常,坐席竞下饮,客来敬茶,以茶会友,以茶遣兴,已成为社交上的待客礼仪,并为一些文人士大夫视为象征养廉、雅志、修身的美德。

到了唐朝,茶事兴旺,饮茶蔚为风尚。茶圣陆羽的卓越贡献,更推动了饮茶之风的普及和茶叶品饮艺术的提高,迎来了比屋皆饮、投钱取饮的饮茶的黄金时代。犹如《封氏闻见记》所说: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于中地,流于塞外,品茶成为人们风雅的文化生活之一。

文成公主嫁藏,带去了饮茶之风,茶与佛教进一步融合,布道弘法,同时成为西藏喇嘛寺中空前规模的茶的盛会。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到了宋朝,饮茶之风大盛,正如李觏所说:君子小人靡不嗜之,富贵贫贱靡不用也。茶叶成为我国各族人民生活的必需品,茶还进入了琴棋书画烟酒茶的行列。社会上的斗茶、茗饮及茶馆文化崛起,被誉为盛世之清尚。同时,煮茶开始向泡茶演变。

元、明、清至今,饮茶之风,久兴不衰。不仅饮茶区域、人口日益扩大,而且烹茶与品茶方法日臻完善。

随着茶品的日益丰富与品茶的日益考究,加速了烹茶方法由原来的煮煎为主逐步向沸水冲泡为主的发展。茶叶冲以开水,然后细品缓啜,清正、袭人的茶香,甘洌、酽醇的茶味以及清澈、诱人的茶汤,令人尽情地领略茶的天然的色香味品性的真谛。

历代社会名流、文人墨客以及僧道佛教界人士,烹泉煮茗,品茗议文,讴歌吟诗作画,以崇茶为荣,对饮茶风尚的传播与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唐人吕温在《三月三日茶宴序》一文中,对茶推崇备至,称:酌香沫,浮素杯,殷凝琥珀色,不令人醉,微觉清思,虽玉露仙浆,无复加也。

茶人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把茶对人体的生理与健康效果作了极其生动的概括与描述,并认为饮茶后可使人进入通仙灵的奇妙境地。

明人顾元庆在《茶谱》中指出:人饮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疾、少睡、利水道、明目、益思、除烦、去腻,人固不可一日无茶。深刻地揭示了茶对人体的功效与魅力,以及茶与人们日常生活的不可分离的关系。

清代乾隆皇帝是位品茗行家,嗜茶如命。他曾说:君不可一日无茶。一语道出了茶在皇室生活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近代伟大文学家鲁迅先生对品茶有独到的功夫与见解。他认为,饮茶是一门学问,有功夫、茶感的人,才能真正品尝、享受到高尚的茶风与意蕴。

著名女作家韩素音,在谈到饮茶时说:我爱喝茶,茶是我每日必备的饮料。像所有中国人一样,我从早到晚,几乎每时每刻都离不开茶。倘若我得挥笔对茶赞颂一番,我要说,茶是独一无二的真正的文明饮料,是礼貌和精神纯洁的化身;我还要说,如果没有杯茶在手,我就无法感受生活。人不可无食,但我尤爱饮茶。

饮茶是人类美好的精神享受和物质享受。随着社会文明和饮茶文化的发展,饮茶之风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层次、角落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茶叶,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

茶,以其特有的魅力,还与世界各民族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国茶叶作为饮料向海外传播的历史,已很久远。

早在西汉时期,我国饮茶之风,已通过种种途径,传播到中亚、西亚和南亚一带,并逐渐延伸和发展。

隋唐以后中日佛教往来频繁,形成了茶禅一味及饮茶哲学与禅道文化,并从中演化出以和、敬、清、寂为内核的烹茶与品茶的神圣礼仪。

16世纪以后,我国饮茶之风引起了西方人的浓厚兴趣。

17世纪,嗜茶的葡萄牙凯瑟琳公主嫁给英皇查理二世以后,成为英国第一位饮茶皇后。从此,饮茶风靡英国,并波及欧洲、美洲、澳洲,乃至西北非、中东非。

茶的神玄功效,被国外人士视为延年益寿的灵丹妙药,稀罕而高贵的奢侈品,成为人们追求、向往的饮料。令饮茶之风,步入了芳荼冠六清,溢味播九区的维妙境界。至今,饮茶风行全球,并成为我国人民奉献给世界上一百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二十几亿人口的最实惠、最益健康、最大众化的文明饮料。

茶经网扩展阅读

古代两汉饮茶和茶业发展与传播


在秦时,史料中关于茶叶的不多,因此略去不谈。两汉时,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出现了一些关于茶的专门介绍和记载,例如《尔雅》和《说文解字》之类字书以及一些医药著作和笔记小说。自汉代,我国的茶叶进入了有文字可据的信史时代,《尔雅》中有“苦荼”的释文。这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最早有茶的町靠和直接记载的国家。

两汉茶业的范围广大。陆羽《茶经》列举了四个汉代茶人“汉,仙人丹丘子、黄山君,司马文园令相如,扬执戟雄”。司马相如和扬雄,为西汉蜀郡成都人,而丹丘子和黄山君一寓浙东,一居皖南。而《汉书·地理志》也记载两汉时今湖南有一地名“荼陵”(今茶陵)的地名,陆羽在《茶经》引《茶陵图经》说“陵谷生茶茗焉”。这表明茶的生产和饮用已经从巴蜀经荆楚一直传播到了长江下游和浙江沿海一带。

两汉时,除了南方茶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和传播外,据推测在这四百多年间可能也会有少量茶叶流传到北方,可惜这方面的文字记载很缺乏,比如关于宫廷饮茶的情况,能找到的现在只有《赵飞燕别传》中所写的赵飞燕梦见先帝“赐吾坐,命进茶”这样一句,不过这部后人编写的小说,是不足以作为信史来引用的。

从两汉不多的有关茶的历史资料来看,此时,我国茶叶生产、饮用和茶业的中心,仍是巴蜀,这一点可以从神爵三年正月十五王褒和家奴订立的《僮约》来得到证明。王褒在这份详细规定劳务的契约中写有“烹荼尽具”和“武阳买荼”两句。

很明显,茶业重要产区和茶市的形成,标志着饮茶和茶业的发展。汉代饮茶和茶业虽然获得一定的发展,然而从司马相如的《凡将篇》来看,茶(藓诧)仍然被列为药物,可见汉代茶的饮用,还保留这早期药用的一些原始性状,这说明汉代还处于我国茶的早期饮用阶段。

新加坡饮茶与发展


新加坡喝茶很有文化,新加坡茶文化的体现多在不同茶类之间互相配合,新加坡真正培养起的茶文化萌芽期应该是在八十年代中,喝茶得到广泛推广,而新加坡茶文化更多体会是在喝的艺术上,和中国的泡的表现形式大为不同。

最早的新加坡茶文化就是人们常说饮水思源,早期的新加坡人视喝茶为一种解渴的必需品,就好比吃饭是为填饱肚子一样,虽然简单,但依然形成了一种相对朴实的新加坡茶文化,早在四、五十年代的新加坡就有了这类算是蛮稀有的新兴食品“肉骨茶”,当时只不过是街边档口或小菜馆的一种设备简陋的饮食文化,顾客只眼市民中的~小部分,过后随着时代演变,从七十年代开始提升到住宅区和餐馆,在规模和卫生方面上比较具备专业水准。

新加坡很多人都认为是旅游观光的城市。其在茶食文化方面,尤其饮茶文化有其独特的一面。新加坡特有的“长茶”(Streched Tea)已成为观光客十分欣赏的一种民族表演艺术。也正是这样的新加坡茶文化的体现让大家对新加坡的茶饮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在新加坡喝下午茶则是以吃为主,茶的好坏却不十分重要。许多观光饭店提供的下午茶,均以自助式点心为主,从印度式的煎蛋饼到中国的广式点心,花样繁多。即使是在五星级宾馆喝茶,倒茶礼仪也非常简单,常常会用茶叶袋泡的大壶茶来待客。

真正培养起的新加坡茶文化萌芽期应该是在八十年代中,实在有赖于不少的民间团体不遗余力的给予推广,而最早把茶艺艺术深入民间的首推武吉巴督茶艺俱乐部,目前的宏茂桥茶艺俱乐部继续维系着这项有意义的活动;配合着时代的脚步迈进,新加坡茶艺馆也顺势为茶艺活动涂上新时代色彩,例如在茶馆设卡拉OK、和文化界著名人上配合专题讲座活动甚至于引进以茶为本的多口味泡沫茶,还有以戏曲为主的戏曲茶馆。

新加坡虽然是多元种族的国家,但是在各有的不同传统习俗底下,四大民族很多都彼此接纳对方的风土民情,所以在茶艺文化方面,相信能够以生活化的推广方式,慢慢走进异族同胞的日常生活里。新加坡的长茶非常有名。所谓“长茶”是把泡好的红茶加牛奶,他们对如何去除茶垢也做的非常到位,因为牛奶和茶在一起容易有茶垢,然后由某师傅把奶茶倒进罐子里。操作者一只手拿着盛满奶茶的罐子,然后倒进另一只手拿的空杯子里,两只手的距离约在一米之间,如此往返须7次。在往返倒茶的过程中,奶茶是不答应外溢的。由于“长茶”的杯子相当大,喝起来相当过瘾,喝茶者边品茶,边欣赏出色的倒茶,心情也会变得轻松。

如今的新加坡茶文化的体现形式有了改变,主要由于到新加坡的日韩游客较多,会做生意的茶室还专门提供一些日韩客人喜欢的茶叶。每到黄昏降临,新加坡街头和茶室就会慢慢热闹起来,成为街头一景。这也影响了未来新加坡茶文化的发展和方向。

虽然新加坡茶文化和中国茶文化有不同,但中国的茶文化更详细,不同茶类有不同的茶文化,因此信阳茶叶网希望大家能了解不同茶文化的同时对一个地理有更详细的了解,因为任何一个茶文化都和当地的文化背景相辅助。

中国饮茶习俗的演变


中国饮茶历史最早,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早在神农时期,茶及其药用价值已被发现,并由药用逐渐演变成日常生活饮料。我国历来对选茗、取水、备具、佐料、烹茶、奉茶以及品尝方法都颇为讲究,因而逐渐形成丰富多采、雅俗共赏的饮茶习俗和品茶技艺。本文旨在简单叙述饮茶方式和习俗的发展和演变,其大体可分为几个阶段:

春秋以前,最初茶叶作为药用而受到关注。古代人类直接含嚼茶树鲜叶汲取茶汁而感到芬芳、清口并富有收敛性快感,久而久之,茶的含嚼成为人们的一种嗜好。该阶段,可说是茶之为饮的前奏。

随着人类生活的进化,生嚼茶叶的习惯转变为煎服。即鲜叶洗净后,置陶罐中加水煮熟,连汤带叶服用。煎煮而成的茶,虽苦涩,然而滋味浓郁,风味与功效均胜几筹,日久,自然养成煮煎品饮的习惯,这是茶作为饮料的开端。

然而,茶由药用发展为日常饮料,经过了食用阶段作为中间过渡。即以茶当菜,煮作羹饮。茶叶煮熟后,与饭菜调和一起食用。此时,用茶的目的,一是增加营养,一是作为食物解毒。《晏子春秋》记载,“晏子相景公,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又《尔雅》中,“苦荼”一词注释云“叶可炙作羹饮”;《桐君录》等古籍中,则有茶与桂姜及一些香料同煮食用的记载。此时,茶叶利用方法前进了一步,运用了当时的烹煮技术,并已注意到茶汤的调味。

秦汉时期,茶叶的简单加工已经开始出现。鲜叶用木棒捣成饼状茶团,再晒干或烘干以存放,饮用时,先将茶团捣碎放入壶中,注入开水并加上葱姜和桔子调味。此时茶叶不仅是日常生活之解毒药品,且成为待客之食品。另,由于秦统一了巴蜀(我国较早传播饮茶的地区),促进了饮茶知识与风俗向东延伸。西汉时,茶已是宫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遣,王褒《童约》已有“武阳买茶”的记载。三国时期,崇茶之风进一步发展,开始注意到茶的烹煮方法,此时出现“以茶当酒”的习俗(见《三国志.吴志》),说明华中地区当时饮茶已比较普遍。到了两晋、南北朝,茶叶从原来珍贵的奢侈品逐渐成为普通饮料。

隋唐时,茶叶多加工成饼茶。饮用时,加调味品烹煮汤饮。随着茶事的兴旺,贡茶的出现加速了茶叶栽培和加工技术的发展,涌现了许多名茶,品饮之法也有较大的改进。尤其到了唐代,饮茶蔚然成风,饮茶方式有较大之进步。此时,为改善茶叶苦涩味,开始加入薄荷、盐、红枣调味。此外,已使用专门烹茶器具,论茶之专著已出现。陆羽《茶经》三篇,备言茶事,更对茶之饮之煮有详细的论述。此时,对茶和水的选择、烹煮方式以及饮茶环境和茶的质量也越来越讲究,逐渐形成了茶道。由唐前之“吃茗粥”到唐时人视茶为“越众而独高”,是我国茶叶文化的一大飞跃。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在宋代,制茶方法出现改变,给饮茶方式带来深远的影响。宋初茶叶多制成团茶、饼茶,饮用时碾碎,加调味品烹煮,也有不加的。随茶品的日益丰富与品茶的日益考究,逐渐重视茶叶原有的色香味,调味品逐渐减少。同时,出现了用蒸青法制成的散茶,且不断增多,茶类生产由团饼为主趋向以散茶为主。此时烹饮手续逐渐简化,传统的烹饮习惯,正是由宋开始而至明清,出现了巨大变更。

明代后,由于制茶工艺的革新,团茶、饼茶已较多改为散茶,烹茶方法由原来的煎煮为主逐渐向冲泡为主发展。茶叶冲以开水,然后细品缓啜,清正、袭人的茶香,甘冽、酽醇的茶味以及清澈的茶汤,更能领略茶天然之色香味品性。

明清之后,随茶类的不断增加,饮茶方式出现两大特点:一,品茶方法日臻完善而讲究。茶壶茶杯要用开水先洗涤,干布擦干,茶渣先倒掉,再斟。器皿也“以紫砂为上,盖不夺香,又无熟汤气”。二,出现了六大茶类,品饮方式也随茶类不同而有很大变化。同时,各地区由于不同风俗,开始选用不同茶类。如两广喜好红茶,福建多饮乌龙,江浙则好绿茶,北方人喜花茶或绿茶,边疆少数民族多用黑茶、茶砖。

纵观饮茶风习的演变,尽管千姿百态,但是若以茶与佐料、饮茶环境等为基点,则当今茶之饮主要可区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讲究清雅怡和的饮茶习俗:茶叶冲以煮沸的水(或沸水稍凉后),顺乎自然,清饮雅尝,寻求茶之原味,重在意境,与我国古老的“清净”传统思想相吻,这是茶的清饮之特点。

我国江南的绿茶、北方花茶、西南普洱茶、闽粤一带的乌龙茶以及日本的蒸青茶均属此列。

二是讲求兼有佐料风味的饮茶习俗:其特点是烹茶时添加各种佐料。如边陲的酥油茶、盐巴茶、奶茶以及侗族的打油茶、土家族的擂茶,又如欧美的牛乳红茶、柠檬红茶、多味茶、香料茶等等,均兼有佐料的特殊风味。

三是讲求多种享受的饮茶风俗:即指饮茶者除品茶外,还备以美点,伴以歌舞、音乐、书画、戏曲等。如北京的“老舍茶馆”。

其外,应生活节奏的加快,出现了茶的现代变体:速溶茶、冰茶、液体茶以及各类袋泡茶,充分体现了现代文化务实之精髓。虽不能称为品,却不能否认这是茶的发展趋势之一。

茶之饮,最早的目的在于:解毒、消食、清心、益思、少睡眠;后来有陆羽茶经等等对其方式精益求精,以及少数民族的种种“异样”喝法,都不离其宗;大概宛如诗的雅与风,都值得有心人细细玩味。至若有为“雅”而茶,大概是当今茶艺馆繁盛的原因之一,又或为“道”而茶,比如强调“和敬清寂”,大家见仁见智吧。

漫话茶文化在青藏高原的传播与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茶、饮食茶最早的国家,据《华阳国志》记载,周武王伐纣后(前10世纪),西南巴蜀小国曾以所产茶叶作为方物进贡。到了汉代,市场上有了茶叶买卖。汉宣帝神爵元年(前61年),王褒撰《僮约》时就有了蜀中已有茶叶销售的记载。①当时饮茶已逐渐成为一些地方群众的习惯;社会上已把茶叶作为珍品用以孝敬老人、祭祀祖先、保健治病、馈赠待客之礼物。

古代,茶又被称为槚。《尔雅释木篇》说:槚,苦荼也。(荼为茶的古体字)。在南方,茶又叫做茗,把茶叶称为香茗、灵茗,由于人们对茶叶的喜爱,茶又被美称为甘露。

唐代,种植茶园的面积不断扩大,制茶技术也不断提高,随着唐朝商贸的发展,茶叶已成为当时一种批量较大的商品。据史载,唐朝有四十三州郡都产茶,朝廷开始专门征收茶税。可见当时茶叶产区之大和茶叶贸易的活跃。公元8世纪陆羽著《茶经》,记述了茶的性状、品质、产地、茶叶加工以及烹茶、饮茶的方法与用具等,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这一切都充分说明中国是世界上种植茶叶、加工茶叶、研究发展和传播茶文化最早的国家。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地方都有种茶、制茶和饮茶的文化传统,并各自创造了不同特色的茶文化。本文将漫话茶文化在青藏高原的传播、交流和发展。

一、茶叶传入青藏高原的史话

据范文澜《中国通史》说:西汉时,武都地方(今甘肃省武都)羌、氐杂居,当时巴蜀地方的茶叶就贩运到武都,卖给西部游牧民族。②可见西汉时茶叶已输入到青藏高原东部的一些部族。隋唐时期,随着青藏高原的苏毗、附国、羊同、悉补野等各部族与中原地方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发展,茶叶逐渐输入到青藏高原的腹地。关于茶叶输入到吐蕃腹地的时间藏文史籍有三种记载:其一说,7世纪初传入卫藏地区。据《汉藏史集》载:吐蕃大臣吞弥奉松赞干布之命创制藏文时,有一夜梦见同一老妇人对话。问及

老妇人到何处去?老妇人曰:我从萨贺尔来,到吐谷浑去。又问路上带有什么口粮?答曰有茶叶。吞弥醒来时,突然悟出问老妇人的梦中对话中有(夏)、(萨)、(啊)、(加)、(恰)、(槚)等六个音,是天竺字母里没有的,遂创制藏文30个字母。③这个故事说明在创制藏文以前,茶叶已输入到吐蕃腹地。藏文叫茶叶文,是受古汉语槚的音义创制的。

其二说,唐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入吐蕃,唐太宗赠送了许多礼物,其中就有茶叶,《西藏政教史鉴》(附录)说:茶亦自文成公主入藏土也。④

其三说,都松芒赞时传入吐蕃的。《汉藏史集》有一节专门讲述茶叶和碗在吐蕃出现的故事,其中说吐蕃赞普都松芒赞(676~704年)有一天患病卧床,在王宫屋檐角上连续二天有一只嘴衔着树枝的小鸟婉转啼鸣。赞普不禁好奇,叫人将小鸟衔来的树枝取下,将树叶尖放入口中品尝,觉得其味清香,加水煮后,成为上好的饮料。于是赞鲁派大臣到处寻找这种树叶,最终在沿吐蕃边境的汉地发现那种树,采摘树叶后供赞普疗养病体,大获效益。⑤

这三种记载都表明茶叶是7世纪传入吐蕃腹地的,而有关8世纪的吐蕃茶叶贸易则比比皆是。唐景龙四年(71年),吐蕃赞普向唐朝请婚,唐中宗以养女金城公主入藏与吐蕃赞普墀德祖赞联姻,进一步推动了唐蕃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随着唐蕃古道的开通,促进了汉藏通商贸易的拓展。唐开元十九年(731年),吐蕃向唐朝提出:请交马于赤巅(今青海日月山),开始了唐蕃历史上的茶马互市。当时吐蕃王朝已设有商官管理市场贸易,并专门派官员到长安经营茶叶贸易,称为汉地五茶商。据唐代李肇《国史补》卷下载:常鲁公使西番,烹茶帐中,赞普问曰:此为何物?鲁公曰:涤烦疗渴,所谓茶也。赞普曰:我此亦有。遂命出之,以指曰:此寿州者,此舒州者,此顾渚者,此蕲门者,此昌明者,此澭湖者。这些茶的产地分别为安徽茶、江苏茶、湖南茶、湖北茶、四川茶(待考)、江西茶等。可见当时吐蕃派往长安的汉地五茶商经营内地茶叶品种之多。据《汉藏史集》载:墀松德赞时(755~797年)吐蕃买茶叶的、卖茶叶的以及喝茶的人,数目很多。⑥说明8世纪吐蕃地方喝茶的人已经比较普遍,在吐蕃从事茶叶买卖的人很多,拉萨等地已有了茶叶市场,经营茶叶的数量和品种不少。

随着吐蕃喝茶的人日渐增多,社会上也重视茶道文化的传播。《汉藏史集》载,墀松德赞时,对饮茶最为精通的是从汉地来吐蕃的和尚。墀松德赞赞普曾亲自向汉地和尚学烹茶的茶道。米札衮布向墀松德赞学会了烹茶,这以后依法传了下来。⑦当时吐蕃王室十分重视学习茶道。茶道的传播是由吐蕃王室逐步影响到社会的。

9世纪中叶,吐蕃王朝崩溃,这期间汉藏茶文化的交流不但没有中断,还在继续发展。宋代开辟了西南茶马驿道,青藏高原的各部族仍同内地保持了茶马互市的贸易关系。10世纪中叶,即藏传佛教后弘期,一些康区、安多的僧人到卫藏学习佛法,他们将内地的茶叶贩运到卫藏地方。成书于1488年的《米拉日巴传》就反映11世纪多康地方的僧人驮运茶叶到卫藏求学佛经的情况。

13世纪元朝统一了青藏高原,在藏区设立了三个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建立了29个大驿站,促进了茶文化在藏区的进一步交流与发展。1275年,八思巴和元太子真金在后藏曲弥地方举行了有十万僧俗群众参加的大法会,法会上给僧人布施熬茶,八思巴本人捐献的茶叶就有120大包。当时,藏区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处于发展阶段,各地遍修寺院,僧人遍及农牧区,僧人们饮茶之习也就随之普及到广大农牧区了。饮茶的普及更主要的是,藏区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实际体验到喝茶可以帮助解油腻、助消化、提精神、除疲劳、消烦燥、抗缺氧的保健功效。这是茶受到藏族群众特别喜爱的原因,使藏区人民有宁可一日不食、不可一日无茶的谚语。⑧

二、藏区茶文化的发展

一、第一部藏文茶经《甘露之海》

《汉藏史集》中记叙了汉地茶叶最初传入吐蕃的历史和赞普都松芒赞从唐朝请来汉地陶瓷工匠制作瓷碗的故事。在茶叶的种类一节中,作者首先指出甘露即茶叶,介绍了内地16种茶树的种植生长情况,叙述了不同茶叶的茶汤颜色、口感和治病保健的疗效以及烹茶方法的传播情况。说:以上鉴别汉地茶叶好坏的知识,篇名称为《甘露之海》。⑨它是在藏区传播和发展茶文化的一部茶经,是一部鉴别内地茶叶的专著,对研究古代内地的茶树种类很有参考价值。《甘露之海》的书名是受古代内地人称茶为甘露的影响。建于明代四川蒙顶山上的甘露寺的一块古碑记载:西汉有吴氏法名理真,俗奉甘露大师者,自岭表来挂物兹土,随携灵茗之种,而植于五峰。⑩这座寺是当地人为纪念西汉时在蒙顶山上种植优良茶树的功绩而修建的。藏文《甘露之海》的作者可能是元明时期的一位藏族高僧,从书中反映作者的知识面来看,他学识渊博,通晓藏医学,他肯定到过内地不少有名的产茶区,实地考察和研究不少茶园,因此作者把区分汉地茶叶种类的书名叫做《甘露之海》。

二、西藏本土的茶树

藏族学者在考察过内地茶园之后,必然要对西藏本土的植物进行考察。在西藏东南部低海拔的地方,也发现类似茶树的植物。解放前,西藏本土也发现几种茶。

1、(槚索),有的地方也叫(槚索索),是一种比茶叶薄而脆的树叶。《汉藏大辞典》注释为是西藏南部门隅地方所产的一种劣质茶。经查证:女贞,藏语叫阿果槚薪,意为阿果茶树。乔木,高3~5米,枝条光滑,灰褐色,有皮孔,叶革质而脆,卵形、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10厘米,宽3.5~6厘米,生长在杂木林中,海拔2000~2300米,产于察隅、波密,叶、果、茎、皮入药,具有祛风明目,消肿止痛之效。[11]笔者认为历史上藏文称为(槚索)的茶,就是这种叫做阿果槚薪的女贞。四川都江堰市所产的一种露茶,也是用女贞作原料制成的茶。该露茶的说明书说:露茶产于青城山,用木樨科植物序梗女贞为原料制成,有清香味,具有散风热,去油腻,解烦渴,降血压,促进体内代谢等作用。这表明历史上西藏发现女贞可以作为茶饮料,是对茶文化发展的一种贡献。

2、(槚闷),据说是产于西藏南部洛札县的一种土茶。

3、阿抗茶。是一种产于江孜县一带的类似茶的树叶,经烹煮后其汤水有点像茶,但喝后肚子发胀。西藏解放前,江孜宗政府所征派的差税中就规定有每年要征收15藏克阿抗茶。

三、藏区的茶道和茶食文化

输往藏区的传统茶叶是一种大茶,取茶汤时要经过烹煮,不同于一般沏泡的细茶。同时,藏族群众一般喝茶的时候,形成独特的茶道和茶食文化。

1、烹茶

(1)先将茶叶熬煮成很浓的(槚枯)即茶汁,一般是将茶叶熬煮三次取汁,混合存在溶器内备用,喝茶时在开水里加一定的茶汁和食盐,即成可饮用的茶汤。

(2)将茶叶煮成浓汁,然后连叶带汁一块焙干备用,叫做(槚额)。这种茶主要是解放前供僧俗官员、贵族富商长途出行时备用。只要在途中烧一锅开水,放上一点这种茶叶,稍煮一下,即可获得饮用的茶汤。

(3)新旧茶混合烹煮。一般将第一次熬茶取得茶汤的茶叶不倒掉,第二次熬茶时,再加上一点新茶叶一块熬,第二次取完茶汤后,旧茶仍不倒掉,第三次再加上一些新茶一块煮。如此循环多次,这种茶汤具有色浓、味香的特色。最后的茶渣,还要喂牲畜。

(4)野炊煮茶。农牧民在离家较远的野外劳动,中午要在野外吃一顿饭,临时在野外煮茶,现煮现喝,喝上几碗这种茶汤,解渴解乏,令人十分舒展。

(5)藏式罐罐茶。用小陶罐熬茶喝,俗称罐罐茶。据说这是陕西一带古老的烹茶法,先将茶叶放在小陶罐内,在炭火上煨烤一分钟,等茶叶微有焦味时再向罐内冲开水取茶汤,这种茶汤十分香浓,与南方功夫茶的浓度相似。解放前,在雅安、康定、大理、丽江等地都有喝这种罐罐茶的。解放后笔者在若尔盖县包座乡看见一些藏族老人也用一种小土罐在火塘边煨茶喝,边煨边喝边加水,同罐罐茶的熬茶法很相似。

2、茶食

(1)(槚都),先在碗里盛上三分之一的糌粑,再加上茶汤,连吃带喝的一种茶糊羹。

(2)(槚登),将茶汤、酥油、糌粑、食盐拌成的一种糊状食品。

(3)(槚酥玛)酥油茶,有三种不同的原料和做法:

一是用茶汤、酥油、食盐在酥油茶桶里搅拌而成的酥油茶。有的还加上生鸡蛋一块搅拌,更是一种鲜美可口、营养丰富的饮料。

二是用牛羊骨头熬成的乳白色骨头汤、茶汁、食盐搅拌而成的骨汤油茶。是老人小孩补钙的一种美味饮料。

三是在盛产核桃的地方,群众用核桃仁末加茶汁、食盐搅拌而成的核桃仁油茶。

(4)(奶茶)。在茶汤中加牛羊奶和食盐混合成的饮料。在藏北牧区和半农半牧区群众爱喝这种奶茶。

(5)(槚颇玛),在碗里盛上茶汤,再向碗里放一块酥油,饮茶时先用嘴吹开一下浮在茶汤上的酥油,边喝边加茶汤。在康区农村一般临时来客人,都用这种颇玛茶款待。

(6)(甜茶)。近百年来,部分贵族和商人开始饮用英国式的红茶加奶加精的饮料。以后在拉萨、江孜、亚东等地开始形成喝甜茶的习惯。藏式甜茶和英式红茶的制作方法也稍有区别。英式红茶是由饮茶者根据个人口味在茶杯中加奶加糖,而藏式甜茶是将红茶汤、牛奶和食糖混合在一起,然后煮沸,关键是茶的香味和奶的香味一块烧开后起了一定的化合作用,别有一种香味,其口感也有别于英式红茶。

四、茶文化渗透到藏区的各种社会生活

1、茶成了祭祀品

在藏族家庭的经堂或神龛上供茶,藏语称为(槚确)即奠茶。在煨桑祭祀中,加上一点茶叶熏烟,藏语称为(槚酥),以求神保佑。

2、茶表示财富和吉祥

藏历新年,藏族家庭都要供上羊头、酥油、茶叶和切玛,以祈祷六畜兴旺、农牧丰登、财源茂盛,茶是表示财源的吉祥物。在藏北牧区,有的人家将茶包垒成一道茶包墙,以显示其富有。

3、茶成为一种礼品

在藏族的一些婚礼、添子、乔迁等各种喜庆中,向主人送茶叶表示祝贺。

4、在喜庆的日子里

传唱(茶酒歌),增加欢庆的气氛。

5、茶熔入藏族的谚语里

如(本藏字无法显示)意为敬之以茶,却还之以水。

6、茶被移入藏族的民间故事里

如广泛流传于民间的《盐茶故事》叙述了某地有一对青年男女相恋,遭到了官家的百般反对,最后双双以死殉情,死后一人变成了茶,一人变成了盐。群众每天都离不开茶和盐,这对青年男女又生活在一起。故事歌颂了这对青年男女的爱情。[12]茶和盐成了美丽善良的象征。

五、藏式茶具

饮茶的传入,必然要带来茶具的出现。《汉藏史集》载:赞普都松芒赞时,从唐朝请回了工匠,用宝石等做原料,制成了碗口宽敞、碗壁很薄、腿短、颜色洁白具有光泽的六种瓷碗。[13]

茶碗。藏区的茶碗有瓷碗、玉石碗、木碗等。瓷碗主要在内地烧制。西藏仁布县的玉石碗,加查、错那的木碗都很有名。再配上银质楼花的茶碗盖和茶碗座,十分精美。

酥油茶桶。有木制和竹制两种,木制的茶桶有用整根木料凿成的和用藤条箍成的木桶,有的酥油茶桶上还用黄铜片束在上面,除使用外,还有造型工艺的特色。竹制茶桶一般产于察隅、波密、左贡、墨脱等地,也有用缅甸竹桶制成的。

茶锅。藏区煮茶,一般用铜锅。大召寺南面曾有数口熬茶的大铜锅,一口锅煮的茶汤,够数百僧人饮用。近代新式铝锅大量流入藏区,由于轻便容易携带,群众也喜欢用铝锅熬茶。

茶瓢。农牧区盛茶一般用小钢瓢。盛茶时有的用过滤器滤去茶叶,于是就出现一种既可以盛茶,又可以滤茶的小铜瓢。

茶壶。藏区的茶壶造型古朴,是一种两端小、壶肚大、壶嘴和壶把十分对称的茶壶,很有造型特色。藏区有许多地方都可以烧制上釉的陶壶。

三、历代对输藏茶叶的管理及其他

一、历代对输藏茶时的管理与贸易

唐朝中期,朝廷对茶叶实行榷茶制,输藏茶叶曾一度由官府专营。宋代改榷茶制为茶引制,茶引是官府发给茶商运销茶叶的凭证,一引的额度为茶叶100斤。茶商向官府买引纳税。宋代在西北、西南设置茶马司,管理输藏茶叶贸易。元代袭宋制,并在引外增收茶由(零售茶税)。据《元史食货志》载:至元六年(1270年),全国茶税年收银1500万锭,包括输藏茶叶贸易,反映了当时全国茶叶生产和贸易的规模。

明代继续实行茶引制,并在泰州(天水)、洮州(临潭)、河州(临夏)、雅州(雅安)设立了四个茶马司,管理输藏茶叶的13个市场。洪武五年(1372年),朝廷对输藏茶叶采用十中取一的收税办法,征收茶叶50万斤,由茶马司统一交换藏区的马匹。[14]若按此推算,当时输藏茶叶约500多万斤。

清代因循茶引制,雍正年间,四川输藏茶引为123224张。按此推算约1200多万斤。清初,还在滇西北的北胜州开辟了茶马互市。乾隆年间,清朝改茶引制为引岸制,将茶引和销茶口岸结合起来进行管理,并将输藏茶叶定名为边茶。[15]

民国时期,改茶引制为对物计征制。

二、藏区边茶市场的形成

清代以后,在川、青、甘、滇藏区,形成了几个传统的边茶运销市场和几条运销线路。如边茶经西宁市场销往青海藏区;经拉卜楞、卓尼市场销往甘南藏区;经理县和松潘市场销往川西北藏区;经康定市场销往甘孜、昌都、玉树;经中甸市场销往滇西北藏区。销往西藏的边茶,都要经过昌都、玉树和黑河中转。有的大茶商在康定购茶,用自己的骡帮直运拉萨。销往西藏各地的边茶,一般都从拉萨边茶市场转运各地。边茶还一度经帕里和噶尔、聂拉木等地销往不丹、拉达克和尼泊尔。

随着边茶贸易的扩大,在藏区市场上还出现一种由藏族经营的兼有贷栈、旅店和经纪人作用的行业,如康定的锅庄、中甸的房东等。锅庄和房东免费为远道的藏族商人和农牧民提供货栈、住宿、介绍行情和买卖;在与内地商人交易时,居中翻译,促成交易,收取内地商人一定的退头(服务费);藏商购买的茶叶,也在锅庄里进行牛皮包装,以便长途驮运;茶叶出关时,锅庄帮助缴纳税款,向藏商提供了一条龙的服务。历史上对促进汉藏贸易起了积极作用。

三、近代的边茶贸易

50年代前,输藏边茶每年约1800多万斤,其中四川边茶约1200万斤,云南边茶约200多万斤,其他则为湖南、湖北、陕西和河南销往西北藏区的边茶。经营边茶的大茶号和大厂家有一百多家,其中一些老字号的茶商建于清朝初年,有两三百年的历史。近代经营边茶的陕西、四川、云南、青海和山西的大茶商,都在边茶产区建有制作边茶的茶厂。

藏区经销边茶的有寺庙商、官商、贵族商、土司头人商和民间私商。拥有资金数万银元到数十万银元,其中较大的有大金寺、理塘寺、甘孜寺、昌都寺、热振寺、拉萨三大寺和察绒仓、邦达仓等大茶商,这些大商人都拥有自己的骡帮运输。有的官商还支派乌拉差役运输边茶。从事边茶背运的汉族背夫和包装、驮运的藏族农牧民达三四万人。

1911年后,由于英国向西藏大量倾销印度茶,使输藏茶逐年下降,仅以四川南路边茶为例,1918年输藏边茶为800万斤;1928年为700万斤;1938年为400万斤。[16]即使如此,由于藏族群众传统上喜爱边茶,印度茶仍不能代替边茶。20世纪30年代,康、青的官僚资本也介入经营边茶。在西康省成立了康藏茶叶股份有限公司,年加工和经销边茶四五百万斤;在青海,军阀马步芳的兴德海商号年经销边茶一二百万斤,垄断收购青海的畜产品。由于这些大公司、大茶商影响了中小茶商的经营积极性,加上国民党政府的金融政策的倒行逆施,50年代前夕,边茶生产一直处于衰退之中。

抗日战争时期,云南和西康的汉藏茶商曾通过海运转口印度往西藏销售边茶;有的茶商还通过滇缅公路经印度向西藏运销边茶。

四、输藏边茶的品种、规格

1、四川边茶。从清初开始,雅安附近六个县的边茶称为南路边茶;灌县、绵阳一带所产的边茶称为西路边茶。边茶的品种有:

(1)金尖茶,是销往藏区边茶最多的品种。金尖茶一条,即内装有四甑茶,每甑4斤。一甑茶称为(本藏字无法显示)

(2)金玉茶,质量比金尖茶稍逊色一点,规格、外型同金尖茶。

(3)砖茶,规格是一块一斤,一条为十六块。一块砖茶叫(本藏字无法显示)。

(4)梗子茶,俗称棒子茶,这种茶多产于西路边茶各县,散装一包为60斤,专销川西北藏区和部分甘南藏区。

2、云南圆茶,因茶叶做成圆锥型,俗称圆茶。有半斤一坨和一斤一坨两种规格。

3、湖南砖茶,俗称黑茶,一块方砖为5斤。

四、边茶的新史话

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历代对输藏边茶的限制,并在藏区宜茶地方大面积种植茶树,边茶的生产和贸易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一、边茶是汉藏民族团结的纽带

50年代后,为了满足广大藏胞对边茶的需要,中央人民政府十分重视边茶的生产和贸易,边茶产区扩大了种植面积,仅雅安地区1986年边茶生产种植面积就比解放前增加了三倍半,制茶加工能力比解放初期增加了四倍。[17]

随着藏区交通运输的不断改善,大大降低了输藏茶叶的运价。同时,国家对边茶生产和贸易方面实行了轻税和优惠政策,对边茶多次降价,以调整藏区农畜土特产品和茶叶的比价,使广大藏区群众喝上了优质价廉的边茶。1949年甘南藏区100斤羊毛只能换4块砖茶,到1954年每百斤羊毛可换49块砖茶。[18]1950年昌都地区解放前夕,两克青稞(56斤)只能换1斤茶叶。到1953年川藏公路通车昌都后,两克青稞可换8斤茶叶。[19]

50年代后,边茶的生产不仅数量增加,质量也有提高,各地普遍建立了边茶质量标准,其中雅安茶厂生产的民族团结牌金尖茶畅销甘孜州和西藏。西藏自治区的茶叶销售量1951年至1954年为171万斤,年人均0.5斤。1955年川藏公路通车拉萨后销售量为381万斤,年人均3.2斤。1960年销售量为810万斤,年人均6.5斤。1980年销售量为1697万斤,年人均9斤。1993年销售量3258万斤,年人均14斤。[20]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藏族群众生活的改善。1986年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在视察雅安茶厂时,热情赞扬边茶是汉藏民族团结的纽带。[21]充分表达了藏族群众千百年来对茶的感情。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边茶生产还增加了一些新品种,如加磺边茶、小包装的速溶茶,受到群众欢迎。

二、茶树在青藏高原种植成功

历史上历代统治者严禁在藏区种茶,所以青藏高原一直没有茶树。1926年,十三世达赖曾下令在波密和错那县试种茶树,但由于缺乏技术和资金,管理不善,不几年试种的茶树也就荒芜了。

50年代后,在甘孜州和阿坝州一些宜茶的地方试种茶树成功。阿坝州漩口茶厂已加工生产出州内种植的茶叶。

1956年驻藏人民解放军在察隅县日卡通乡试种茶树成功。1971年后,在宜茶的地方不断扩大茶叶种植面积,遍及西藏南部28个县、区。其中察隅县、墨脱县和波密县的易贡、索通,林芝县的东久、排龙,错那县的勒布,以及樟木口岸的立新乡等地的茶园获得成功。到1988年西藏的茶园面积已达3000多亩,先后在下察隅、易贡、东久、勒布等地建立了四个茶叶加工厂,1993年生产茶叶26万多斤,其中细茶40000多斤,金尖茶20多万斤。西藏最大的茶园是易贡茶场,海拔2250米,是西藏茶树栽培海拔最高的地方。1993年每亩茶园单产139.5斤,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茶质优良。经农业部茶质检测中心检测,水浸生物高达47.4%,茶多酚含量达34.4%,明显高于国内同类茶品。[22]易贡绿茶注册为珠峰圣茶,先后获得国家六部委颁发的金、银、优秀奖,1997年在上海举办的茶文化节上,由于珠峰圣茶产于西藏高原无任何污染区,更是名列前茅,争艳群芳。国家邮电部为珠峰圣茶发行了明信卡。珠峰圣茶已蜚声中外,销路已飞出青藏高原,远销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和深圳等城市。1998年重庆太阳实业公司与易贡茶厂携手合作,组建了西藏太阳农业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进行科技开发,扩大易贡茶园。

茶文化传入青藏高原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藏族人民又丰富和发展了具有高原特色的茶文化。酥油茶是历史上汉藏茶文化交流结合的象征。茶代表了汉族古代的农业文化,酥油代表了古代藏族的畜牧文化。茶文化在青藏高原的丰富与发展,为中华茶文化增添了新的光彩。

中国饮茶文化-中国的饮茶习俗


中国传统习俗,主人在进入他家时必须首先为来访的客人提供一杯茶。客人进来,在寒冷,寒冷的夜晚,我在温暖的酒的地方供应一杯热茶。

江苏和浙江的饮茶文化

在江苏和浙江省,使用瓷杯或玻璃杯来酿造龙井,碧螺春,毛尖或普通绿茶。有时在炎热的夏季使用菊花茶来减少外面的热量。在春节期间,在一些富裕的家庭中,客人可以享受元宝茶(金元宝茶)和浸泡在茶中的两个新鲜橄榄,以获得祝福。在农村,当人们探望他们的亲戚时,他们通常会得到“蛋茶”。坦率地说,它不是一种茶,而是一碗装袋的鸡蛋,所以要求表现出对茶的想法的宣传。

北方饮茶文化

在北方省份,主人通常会为他们的客人提供一杯香茶,这在中国北方城市非常受欢迎,而在寒冷的东北省份,热情的主人会提供温暖的红茶加糖以确保温暖。在一些沿海省份,如广东省和福建省,一锅乌龙茶,congou茶或普洱茶是常用的食品。如果你去参观秀水县山区的一个家庭,你会得到一杯“芝麻豆”(芝麻和散落在白酒中的烤豆,在倒空杯子时要咀嚼和吞咽)。在现代家庭中,冰茶甚至很常见,因为大多数家庭都配有冰箱。

向客人提供茶是中国56个民族的常见做法。但在边境地区使用不同的茶。在内蒙古,客人可以享用牛奶茶。在景颇族,您将获得烘焙茶(水中的茶,并在烤箱中烘烤以使其变热)。

云南西部的离婚饮茶习俗


在云南西部的偏远山区凤庆县一带,有一种独特的风俗,就是夫妻在离婚时要饮一次茶。当地人在夫妻感情出现危机过不下去的时候,并不大吵大闹,动手行粗,而是约好一个吉日,请来双方村寨里的长辈和亲朋好友,聚在一起饮一次离婚茶。

这种离婚茶由先提出离婚的一方做东,负责选饮茶地点,邀请男女双方的亲戚朋友以及双方村寨里的长辈。到了选定的吉日,双方村寨里的长辈和亲朋与要离婚的夫妻围桌而坐,请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辈主持茶会。主持者亲自泡好一壶“春尖”茶,分别给离婚男女各斟一杯,让他们当众喝下。要是他们都没有将茶汤喝尽,只是略略品尝一口,就意味着还有和好的余地;要是他们都一饮而尽,就说明离婚的决心已定,破镜难以重圆了。

接着离婚双方还要喝第二杯茶,这杯茶是甜茶。饮茶时主持者告诫他们,要反复考虑是否非离婚不可,要多想对方的长处,也要想到离婚后的艰难。这杯茶带有思甜的含意,往往是那些喝第一杯茶时,略略品尝的夫妻,会回心转意,重归于好。如果这杯茶被离婚夫妻喝得一饮而尽时,就要拿出第三杯茶来。

第三杯茶是茶味极淡的茶汤,参加离婚茶会的所有的人都要喝。喝完这杯茶就意味着离婚男女离婚成功。不过主持的长辈并不善罢甘休,而是要苦口婆心地向离婚者说明离婚的弊病,争取做最后的努力,挽回失败的婚姻。要是男女双方都态度坚决,坚持分手,离婚茶会就到此结束。要是有的离婚男女,听了主持长辈的劝告后,心生悔意,有言和的可能,这就需要再喝三杯茶。

这最后的三杯茶近似于白族的三道茶,但又有所不同。第一杯是甜茶,意思是让离婚夫妇回忆过往的甜蜜岁月,珍惜甜蜜的生活;第二是苦茶,意思是既然不想离婚,就要有吃苦的思想准备,生活中有甜也有苦,没有吃苦的准备就过不好日子;第三杯是淡茶,是对了白开水的略带茶色的茶,意思是说人的生活绝大多数是像白开水一样,平淡无味。只有甘于这种白开水般日子的夫妻,才能体味到生活的甜美。

法国人饮茶的习俗


法国是欧洲大国,有着灿烂的文化。在茶作为饮料传到欧洲后,很快就引起法国人的兴趣。因为17世纪中期,法国的《传教士旅行记》里面写道“中国人之健康与长寿,当归功于茶,此乃东方常用之饮品”。所以,经过宣传和实践,法国饮茶逐渐从社会上层普及到了民间,成了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现在,法国人最喜欢的茶有红茶、绿茶、花茶和沱茶。他们饮红茶的时候,喜欢用冲泡或烹煮的方法。和英国人饮红茶的习俗类似,法国人通常将红茶在杯中用沸水泡好后,再加糖和牛奶,有的也不加牛奶。法国的一些地方有在红茶中加入新鲜鸡蛋加糖冲饮的习惯。在饮用瓶装茶水的时候,加柠檬汁或橘子汁的饮用方式也很流行。还有的在茶水中加杜松子洒或威士忌,当作清凉鸡尾酒饮用。

法国人对所饮用的绿茶品质要求很高,在饮用方式上,和西非饮用绿茶的方式相同,通常在茶汤里面加入方糖和新鲜的薄荷叶,做成甜蜜清香的凉饮料饮用。

在法国,花茶主要供中餐馆和旅法华人使用,饮用方法和中国北方的饮用方法一样,都是在茶壶中加开水冲泡,一般不加别的东西,进行清饮。20世纪80年代之后,法国人逐渐也对花茶产生了兴趣,特别是年轻人,以喝带有花香、果香、叶香的加香味红茶为时尚。

韩国的传统茶饮茶习俗


韩国的传统茶是韩国饮茶的一种品类。本来韩国人的饮茶习俗是从中国传入的,最初的饮法与我国大体相同;可是他们在学习中国的煎茶法、点茶法和绝茶法的基础上,还衍生出一种煮茶法。煮茶就是将茶汤里的茶叶换成各种食料,而且还要加入蜂蜜或白糖。这种饮法至今仍然流行,与他们饮用中国绿茶的习惯并行不悖地存在着,为了区别干饮绿茶,他们称传统的饮茶法叫传统茶。

这种传统茶的制法,不是用沸水冲泡,而是用熟水长时间浸泡各种食料经发酵后,再进行熬煮而成的。作为熬茶的食料有很多种,譬如五谷杂粮、草药、水果、干果、蔬菜等都可以用来浸泡和煮茶。严格说来,因为浸泡的食料里面没有茶叶,不应该叫做茶,但由于这是从饮茶演变过来的,他们还是称之为茶。据说这种传统茶大都具有养生健身的作用。如大麦茶、艾草茶能够促进消化,增加食欲;松针茶能够润喉;柚子茶能够祛除风寒;辣椒茶能够开胃补虚;大枣茶、莲花茶能够镇静安神;青梅茶、柚子茶、柿子茶、橘皮茶、石榴茶等水果茶在饭后饮用能够解腻帮助消化。

总之,各种各样的传统茶都是经过一年左右的浸泡和发酵,煮沸后再加上白糖,除了味道很甜美之外,还在色香味上各有千秋。譬如用百年草(一种仙人掌的果实)制成的茶,澄明洁净,色绿晶莹,再加上几片玫瑰花瓣,红绿相映,非常美观,尤其是喝到嘴里,甜香可口,帮助消化,是一种佐餐的好饮料。

在韩国,咖啡店、酒吧和自动饮料售货机都有瓶装的传统茶出售。要是想体味传统茶的韵味,最好是到专营传统茶的茶馆去饮用。这里的传统茶都是茶馆自家制作的,较之批量生产的更是风味独到,别具特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