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史:宋朝以前是没有茶壶的

发布时间 : 2021-08-18
中国茶的发展史 茶叶发展史 茶叶的起源发展史

中国茶的发展史。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茶史:宋朝以前是没有茶壶的”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在中国文明史上,自水壶到酒壶,然后自酒壶发展到茶壶,是很有趣的生活器物演变的写照。在今天所见的,自上古到中古的壶,大多是酒壶,因为那些时代,古人的生活与酒是分不开的。

今天看来,在造型上酒壶与茶壶几乎是相同的。在各种生活器物中,若以陶器为例,壶的造型最为生动可观,所以也最引人注意。我注意到现代的陶艺家喜欢在壶上动脑筋,创造出各式各样的形状来。

壶之妙就在它有一个壶身,一个壶盖,一个壶嘴,一个把手,共同组成一件器物。形状、大小、饰物的变化非常丰富,时代的特征也很容易辨别。可是其基本形状自南北朝以来到近代都没有改变。今天的人很难辨认酒壶与茶壶之分别,实在是因为两者极为相似的缘故。

其实宋朝以前是没有茶壶的。中国人喝茶自南北朝开始,原先是把茶当药吃,逐渐演变为清脾、提神的饮料,到唐朝与佛教的思想相结合,才有陆羽的《茶经》出现,多方讲究起来,当成生活修养的仪式,但是这个传统到宋代都没有平民化、普及化。

大家都知道,宋代以前,喝茶是用碗,不用杯。他们把茶叶放在钵子里煮,烧开后倒在茶碗里。所以茶碗是主要的茶具。南宋时福建产的黑釉茶碗,上有兔毫,高级的更有油滴等视觉效果,为日本僧人带回日本,因此天目碗之名大盛,传世品被日人视为国宝。用黑碗,是因为点茶的细腻泡沫,黑底较能衬出其美感。

茶壶产生于何时?当然是在茶道改变之后的事。但后世的茶壶应该是以酒壶为原型改变而成。古人喝酒的方法有粗、细两类:以瓮为壶,倒酒易倾出,必然用大碗,是水浒英雄之类草莽人物的喝法,豪放为其特色;文人雅士讲究气氛,喝酒时要细酌,就非用酒壶不可。唐朝的酒壶的短流,恐怕是民用陶的传统,贵族人士喝酒应该是用金银器吧!到了宋代就很明朗了,酒壶有明显的金属器的特色,尤其是景德镇制造的青白器酒壶,非常细致美观,完全可以反映早期金银器的原型。它的流细长优雅,曲柄也很称手,盖上通常做个漂亮的狮纽。这样的壶被后代人误认为茶壶是可以想象得到的。其实宋代酒壶是近代供桌上的锡壶的祖先。鹿港若干年前所生产的锡器有宋器的影子。

中国人为什么改变了喝茶的习惯呢?没看到什么研究资料。大体说来,中国文化自宋代到明代凡有显著改变者,大多与金、元两代文化有关。以陶瓷来说,宋代原是以青、黑、白瓷等原色釉为主的文化,品位淡雅,到了明代竟完全为青花瓷与彩色瓷所取代,瓷画的内容也通俗化、大众化。这固然与引进了中东的材料与技术有关,可是在外族统治下,民间的品位逐渐为统治者接受,取代了上流社会的原有的品位,恐怕是很重要的原因。

磨茶为粉,煮熟后倒到碗中饮用的煎茶法,改变为用开水冲泡茶叶,饮用茶汁的点茶法,是很根本的改变。以泡茶的方式吃茶,应是王公贵族等有闲阶级的享受,不仅考究茶的品质,整个制茶的过程就是一种仪典。所以饮茶的道具很多。我曾为科博馆收到一组唐代茶具的小模型,其中甚至包括一只茶碾子,说明自把茶叶碾粉开始,都是茶道的一个步骤,更不用谈陆羽《茶经》中对煮水与茶碗的讲究了。日本人保持了宋代的抹茶传统,成为僧侣、贵族的生活点缀,逐渐发展为茶道。因为茶是绿色,所以他们不再用黑色的天目碗,改用灰、白色调的茶碗。至今不用茶壶,只有用来煮水的铁制水壶。

在中国的北方,喝茶渐渐大众化,甚至取代了部分喝酒的社会功能。南宋之后,全国出现了茶馆。运作方式是由茶博士煮好了茶,倒在客人的碗里。茶道中的仪典性完全被丢弃了,只是为了饮茶。这种方式是饮茶普及化的必然发展,再返回来影响上流社会的品茶习惯。

为了便于服务顾客,便需要大茶壶。茶壶太大,手执曲柄不易,就发明了提梁壶,也就是手提的柄做在壶的上面。因此后来的茶壶就分为两类:提梁壶与手执壶。

在宋代故事书上就说,乘晓露剪拂云芽,自甘泉中汲水烧汤以烹之。这是说现采现泡,其味无穷,既然是新芽,就不可能碾粉了,可知在宋代民间已经有了今天的饮茶法,而且故事发生在北方的赵州。

在陶瓷器上,茶壶的出现应该是在明中叶以后了。我曾在图录上看到明末的万历官窑五彩提梁壶,以及民间宜兴的提梁壶,都很精彩,可是相对于酒瓶,传下来的数量并不多。也可以说,提梁壶因为壶上有一提把,在设计上不容易成功。尤其是中、小型的壶,执壶的把手在一边,容易设计为一和谐的整体,也不妨碍使用,实在没有改为提梁的理由。

明末清初之后,民间使用茶壶的数量大幅地增长,民窑的茶壶就成为常见的器物了。饮酒待客之风渐被饮茶所取代,茶壶、茶杯成为家家必备之物。到了晚清,提梁壶少见了,出现铜把手的瓷壶。壶的肩上做上两个或四个纽,古人称系,用来安装铜把手。

这种壶大概于民国后流行于江南及北方,南方的茶壶大多像个有壶嘴的小罐子,以青花瓷较多,肩上有四个系,造型素朴,所画山水或花鸟粗犷有力,艺术价值高。

南方的雅人喝茶就考究了。自从江南的宜兴生产茶壶以来,似乎配合着中国茶艺迈进了新的一步,那就是用小壶喝浓茶。中国人原本是喝不发酵的绿茶,慢慢要喝经发酵的乌龙茶了。茶艺在文人主导下,不但讲究茶香,还要讲究茶具的美感,壶的造型就成为主要的创造标的。由于宜兴的泥非常细致,烧出的陶壶手感良好,在历代名师的创造下,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设计,有几种典型的样子,可称得上经典之作,非常精致,令人爱不释手。这一波茶壶热在一百年间,使中国人成为最爱壶的民族,也是拥有茶壶造型最丰富的民族。到了18世纪,全世界都在喝茶了。西方文明国家自中国的出口瓷中学到茶具的应用,慢慢也设计出自己的风格。

宜兴小茶壶,式样多,又制作了三百多年,所以数量大,年代不易判断。只有最高明的鉴赏家才分得出大体的年代。要分也不过分为清早期、中期、晚期而已,而大部分的式样,为了供应市场的需要,一直做到民国。

台湾有喝老人茶的文化,我们的包种茶、乌龙茶都是名茶,所以战后,到上世纪70年代已恢复了喝茶的风气,茶壶的讲究也恢复了。大陆开放后,台湾人到宜兴去买壶,发现几位师傅新设计的壶形,就加以控制、炒作,使造型远不如传统式样的新壶,在台湾收藏市场上卖到数百万台币,一时风靡,热度过去,就无人问津了。

茶文化精选阅读

茶史:宋朝以前没有茶壶 也没有杯子喝茶的习惯


在中国文明史上,自水壶到酒壶,然后自酒壶发展到茶壶,是很有趣的生活器物演变的写照。在今天所见的,自上古到中古的壶,大多是酒壶,因为那些时代,古人的生活与酒是分不开的。

今天看来,在造型上酒壶与茶壶几乎是相同的。在各种生活器物中,若以陶器为例,壶的造型最为生动可观,所以也最引人注意。我注意到现代的陶艺家喜欢在壶上动脑筋,创造出各式各样的形状来。

壶之妙就在它有一个壶身,一个壶盖,一个壶嘴,一个把手,共同组成一件器物。形状、大小、饰物的变化非常丰富,时代的特征也很容易辨别。可是其基本形状自南北朝以来到近代都没有改变。今天的人很难辨认酒壶与茶壶之分别,实在是因为两者极为相似的缘故。

其实宋朝以前是没有茶壶的。中国人喝茶自南北朝开始,原先是把茶当药吃,逐渐演变为清脾、提神的饮料,到唐朝与佛教的思想相结合,才有陆羽的《茶经》出现,多方讲究起来,当成生活修养的仪式,但是这个传统到宋代都没有平民化、普及化。

大家都知道,宋代以前,喝茶是用碗,不用杯。他们把茶叶放在钵子里煮,烧开后倒在茶碗里。所以茶碗是主要的茶具。南宋时福建产的黑釉茶碗,上有兔毫,高级的更有油滴等视觉效果,为日本僧人带回日本,因此天目碗之名大盛,传世品被日人视为国宝。用黑碗,是因为点茶的细腻泡沫,黑底较能衬出其美感。

茶壶产生于何时?当然是在茶道改变之后的事。但后世的茶壶应该是以酒壶为原型改变而成。古人喝酒的方法有粗、细两类:以瓮为壶,倒酒易倾出,必然用大碗,是水浒英雄之类草莽人物的喝法,豪放为其特色;文人雅士讲究气氛,喝酒时要细酌,就非用酒壶不可。唐朝的酒壶的短流,恐怕是民用陶的传统,贵族人士喝酒应该是用金银器吧!到了宋代就很明朗了,酒壶有明显的金属器的特色,尤其是景德镇制造的青白器酒壶,非常细致美观,完全可以反映早期金银器的原型。它的流细长优雅,曲柄也很称手,盖上通常做个漂亮的狮纽。这样的壶被后代人误认为茶壶是可以想象得到的。其实宋代酒壶是近代供桌上的锡壶的祖先。鹿港若干年前所生产的锡器有宋器的影子。

中国人为什么改变了喝茶的习惯呢?没看到什么研究资料。大体说来,中国文化自宋代到明代凡有显著改变者,大多与金、元两代文化有关。以陶瓷来说,宋代原是以青、黑、白瓷等原色釉为主的文化,品位淡雅,到了明代竟完全为青花瓷与彩色瓷所取代,瓷画的内容也通俗化、大众化。这固然与引进了中东的材料与技术有关,可是在外族统治下,民间的品位逐渐为统治者接受,取代了上流社会的原有的品位,恐怕是很重要的原因。

磨茶为粉,煮熟后倒到碗中饮用的煎茶法,改变为用开水冲泡茶叶,饮用茶汁的点茶法,是很根本的改变。以泡茶的方式吃茶,应是王公贵族等有闲阶级的享受,不仅考究茶的品质,整个制茶的过程就是一种仪典。所以饮茶的道具很多。我曾为科博馆收到一组唐代茶具的小模型,其中甚至包括一只茶碾子,说明自把茶叶碾粉开始,都是茶道的一个步骤,更不用谈陆羽《茶经》中对煮水与茶碗的讲究了。日本人保持了宋代的抹茶传统,成为僧侣、贵族的生活点缀,逐渐发展为茶道。因为茶是绿色,所以他们不再用黑色的天目碗,改用灰、白色调的茶碗。至今不用茶壶,只有用来煮水的铁制水壶。

在中国的北方,喝茶渐渐大众化,甚至取代了部分喝酒的社会功能。南宋之后,全国出现了茶馆。运作方式是由茶博士煮好了茶,倒在客人的碗里。茶道中的仪典性完全被丢弃了,只是为了饮茶。这种方式是饮茶普及化的必然发展,再返回来影响上流社会的品茶习惯。

为了便于服务顾客,便需要大茶壶。茶壶太大,手执曲柄不易,就发明了提梁壶,也就是手提的柄做在壶的上面。因此后来的茶壶就分为两类:提梁壶与手执壶。

在宋代故事书上就说,乘晓露剪拂云芽,自甘泉中汲水烧汤以烹之。这是说现采现泡,其味无穷,既然是新芽,就不可能碾粉了,可知在宋代民间已经有了今天的饮茶法,而且故事发生在北方的赵州。

在陶瓷器上,茶壶的出现应该是在明中叶以后了。我曾在图录上看到明末的万历官窑五彩提梁壶,以及民间宜兴的提梁壶,都很精彩,可是相对于酒瓶,传下来的数量并不多。也可以说,提梁壶因为壶上有一提把,在设计上不容易成功。尤其是中、小型的壶,执壶的把手在一边,容易设计为一和谐的整体,也不妨碍使用,实在没有改为提梁的理由。

明末清初之后,民间使用茶壶的数量大幅地增长,民窑的茶壶就成为常见的器物了。饮酒待客之风渐被饮茶所取代,茶壶、茶杯成为家家必备之物。到了晚清,提梁壶少见了,出现铜把手的瓷壶。壶的肩上做上两个或四个纽,古人称系,用来安装铜把手。

这种壶大概于民国后流行于江南及北方,南方的茶壶大多像个有壶嘴的小罐子,以青花瓷较多,肩上有四个系,造型素朴,所画山水或花鸟粗犷有力,艺术价值高。

南方的雅人喝茶就考究了。自从江南的宜兴生产茶壶以来,似乎配合着中国茶艺迈进了新的一步,那就是用小壶喝浓茶。中国人原本是喝不发酵的绿茶,慢慢要喝经发酵的乌龙茶了。茶艺在文人主导下,不但讲究茶香,还要讲究茶具的美感,壶的造型就成为主要的创造标的。由于宜兴的泥非常细致,烧出的陶壶手感良好,在历代名师的创造下,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设计,有几种典型的样子,可称得上经典之作,非常精致,令人爱不释手。这一波茶壶热在一百年间,使中国人成为最爱壶的民族,也是拥有茶壶造型最丰富的民族。到了18世纪,全世界都在喝茶了。西方文明国家自中国的出口瓷中学到茶具的应用,慢慢也设计出自己的风格。

宜兴小茶壶,式样多,又制作了三百多年,所以数量大,年代不易判断。只有最高明的鉴赏家才分得出大体的年代。要分也不过分为清早期、中期、晚期而已,而大部分的式样,为了供应市场的需要,一直做到民国。

台湾有喝老人茶的文化,我们的包种茶、乌龙茶都是名茶,所以战后,到上世纪70年代已恢复了喝茶的风气,茶壶的讲究也恢复了。大陆开放后,台湾人到宜兴去买壶,发现几位师傅新设计的壶形,就加以控制、炒作,使造型远不如传统式样的新壶,在台湾收藏市场上卖到数百万台币,一时风靡,热度过去,就无人问津了。(

宋朝以前没有茶壶怎样喝茶?


在中国文明史上,自水壶到酒壶,然后自酒壶发展到茶壶,是很有趣的生活器物演变的写照。在今天所见的,自上古到中古的壶,大多是酒壶,因为那些时代,古人的生活与酒是分不开的。

今天看来,在造型上酒壶与茶壶几乎是相同的。在各种生活器物中,若以陶器为例,壶的造型最为生动可观,所以也最引人注意。我注意到现代的陶艺家喜欢在壶上动脑筋,创造出各式各样的形状来。

壶之妙就在它有一个壶身,一个壶盖,一个壶嘴,一个把手,共同组成一件器物。形状、大小、饰物的变化非常丰富,时代的特征也很容易辨别。可是其基本形状自南北朝以来到近代都没有改变。今天的人很难辨认酒壶与茶壶之分别,实在是因为两者极为相似的缘故。

其实宋朝以前是没有茶壶的。中国人喝茶自南北朝开始,原先是把茶当药吃,逐渐演变为清脾、提神的饮料,到唐朝与佛教的思想相结合,才有陆羽的《茶经》出现,多方讲究起来,当成生活修养的仪式,但是这个传统到宋代都没有平民化、普及化。

大家都知道,宋代以前,喝茶是用碗,不用杯。他们把茶叶放在钵子里煮,烧开后倒在茶碗里。所以茶碗是主要的茶具。南宋时福建产的黑釉茶碗,上有兔毫,高级的更有油滴等视觉效果,为日本僧人带回日本,因此“天目碗”之名大盛,传世品被日人视为国宝。用黑碗,是因为点茶的细腻泡沫,黑底较能衬出其美感。

茶壶产生于何时?当然是在茶道改变之后的事。但后世的茶壶应该是以酒壶为原型改变而成。古人喝酒的方法有粗、细两类:以瓮为壶,倒酒易倾出,必然用大碗,是水浒英雄之类草莽人物的喝法,豪放为其特色;文人雅士讲究气氛,喝酒时要细酌,就非用酒壶不可。唐朝的酒壶的短流,恐怕是民用陶的传统,贵族人士喝酒应该是用金银器吧!到了宋代就很明朗了,酒壶有明显的金属器的特色,尤其是景德镇制造的青白器酒壶,非常细致美观,完全可以反映早期金银器的原型。它的流细长优雅,曲柄也很称手,盖上通常做个漂亮的狮纽。这样的壶被后代人误认为茶壶是可以想象得到的。其实宋代酒壶是近代供桌上的锡壶的祖先。鹿港若干年前所生产的锡器有宋器的影子。

中国人为什么改变了喝茶的习惯呢?没看到什么研究资料。大体说来,中国文化自宋代到明代凡有显著改变者,大多与金、元两代文化有关。以陶瓷来说,宋代原是以青、黑、白瓷等原色釉为主的文化,品位淡雅,到了明代竟完全为青花瓷与彩色瓷所取代,瓷画的内容也通俗化、大众化。这固然与引进了中东的材料与技术有关,可是在外族统治下,民间的品位逐渐为统治者接受,取代了上流社会的原有的品位,恐怕是很重要的原因。

磨茶为粉,煮熟后倒到碗中饮用的煎茶法,改变为用开水冲泡茶叶,饮用茶汁的点茶法,是很根本的改变。以泡茶的方式吃茶,应是王公贵族等有闲阶级的享受,不仅考究茶的品质,整个制茶的过程就是一种仪典。所以饮茶的道具很多。我曾为科博馆收到一组唐代茶具的小模型,其中甚至包括一只茶碾子,说明自把茶叶碾粉开始,都是茶道的一个步骤,更不用谈陆羽《茶经》中对煮水与茶碗的讲究了。日本人保持了宋代的抹茶传统,成为僧侣、贵族的生活点缀,逐渐发展为茶道。因为茶是绿色,所以他们不再用黑色的天目碗,改用灰、白色调的茶碗。至今不用茶壶,只有用来煮水的铁制水壶。

在中国的北方,喝茶渐渐大众化,甚至取代了部分喝酒的社会功能。南宋之后,全国出现了茶馆。运作方式是由茶博士煮好了茶,倒在客人的碗里。茶道中的仪典性完全被丢弃了,只是为了饮茶。这种方式是饮茶普及化的必然发展,再返回来影响上流社会的品茶习惯。

为了便于服务顾客,便需要大茶壶。茶壶太大,手执曲柄不易,就发明了提梁壶,也就是手提的柄做在壶的上面。因此后来的茶壶就分为两类:提梁壶与手执壶。

在宋代故事书上就说,“乘晓露剪拂云芽”,自甘泉中汲水烧汤以烹之。这是说现采现泡,其味无穷,既然是新芽,就不可能碾粉了,可知在宋代民间已经有了今天的饮茶法,而且故事发生在北方的赵州。

在陶瓷器上,茶壶的出现应该是在明中叶以后了。我曾在图录上看到明末的万历官窑五彩提梁壶,以及民间宜兴的提梁壶,都很精彩,可是相对于酒瓶,传下来的数量并不多。也可以说,提梁壶因为壶上有一提把,在设计上不容易成功。尤其是中、小型的壶,执壶的把手在一边,容易设计为一和谐的整体,也不妨碍使用,实在没有改为提梁的理由。

明末清初之后,民间使用茶壶的数量大幅地增长,民窑的茶壶就成为常见的器物了。饮酒待客之风渐被饮茶所取代,茶壶、茶杯成为家家必备之物。到了晚清,提梁壶少见了,出现铜把手的瓷壶。壶的肩上做上两个或四个纽,古人称系,用来安装铜把手。

这种壶大概于民国后流行于江南及北方,南方的茶壶大多像个有壶嘴的小罐子,以青花瓷较多,肩上有四个系,造型素朴,所画山水或花鸟粗犷有力,艺术价值高。

南方的雅人喝茶就考究了。自从江南的宜兴生产茶壶以来,似乎配合着中国茶艺迈进了新的一步,那就是用小壶喝浓茶。中国人原本是喝不发酵的绿茶,慢慢要喝经发酵的乌龙茶了。茶艺在文人主导下,不但讲究茶香,还要讲究茶具的美感,壶的造型就成为主要的创造标的。由于宜兴的泥非常细致,烧出的陶壶手感良好,在历代名师的创造下,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设计,有几种典型的样子,可称得上经典之作,非常精致,令人爱不释手。这一波茶壶热在一百年间,使中国人成为最爱壶的民族,也是拥有茶壶造型最丰富的民族。到了18世纪,全世界都在喝茶了。西方文明国家自中国的出口瓷中学到茶具的应用,慢慢也设计出自己的风格。

宜兴小茶壶,式样多,又制作了三百多年,所以数量大,年代不易判断。只有最高明的鉴赏家才分得出大体的年代。要分也不过分为清早期、中期、晚期而已,而大部分的式样,为了供应市场的需要,一直做到民国。

台湾有喝老人茶的文化,我们的包种茶、乌龙茶都是名茶,所以战后,到上世纪70年代已恢复了喝茶的风气,茶壶的讲究也恢复了。大陆开放后,台湾人到宜兴去买壶,发现几位师傅新设计的壶形,就加以控制、炒作,使造型远不如传统式样的新壶,在台湾收藏市场上卖到数百万台币,一时风靡,热度过去,就无人问津了。

(来源:范淼)

茶史漫谈——宋朝


宋朝

茶税是从唐代开始,至宋代则将茶税改称茶课,并且成为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份。宋史.食货志云:自唐建中时,始有茶禁,上下规利垂二百年。又宋史记载:程之邵主管茶马,市马至万匹得茶课四百万纸

自从陆羽生人世,人间相学事新茶。两宋时期茶叶生产飞速发展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胜造其极。大观茶论茶叶着作也是空前活跃,大约有三十多种茶较具代表性的茶书,详细记载了这一时代茶叶生产的兴盛和品饮艺术的探索。

由相对开放、相对外倾、色调热烈的唐代文化向相对封闭、相对内倾、色调淡雅的宋代文化转型,有其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动因。宋代在思想文化领域展开多样化地全面开拓,创造出郁郁乎文哉的文化气象。面对历史提供的大好机遇,宋代茶业和茶文化自由伸展,形成昌盛的局面。

饮茶之风始於唐,盛於宋。随着茶业的兴盛,饮茶风习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从皇宫欢宴到友朋聚会,从迎来送往到人生喜庆,到处洋溢着茶的清香,到处飘浮着茶的清风。如果说,唐代是茶文化的自觉时代,那麽,宋代就是朝着更高级阶段和艺术化的阶段迈进了,如形式高雅、情趣无限的斗茶,就是宋人品茶艺术的集中体现。

斗茶又称茗战,是以竞赛的形态品评茶质优劣的一种风俗。斗茶具有技巧性强、趣味性浓的特点。斗茶对於用料、器具及烹试方法都有严格的要求,以茶面汤花的色泽和均匀程度、盏的内沿与汤花相接处有没有水的痕迹来衡量斗茶的效果。要想斗茶夺魁,关键在於操作:一是点,即把茶瓶里煎好的水注入茶盏;二是击拂,即在点汤的同时用茶筅旋转击打和拂动茶盏中的茶汤,使之泛起汤花。而斗茶时所出现的白色汤花与黑色兔毫建盏争辉的外观景象,茶味的芳香随茶汤注入心头的内在感受,该给心态更为内省、细腻的宋代人士,带来多少的愉悦和慰藉啊、宋代杰出的政治家、文家学范仲淹曾以满腔的激情、夸张的手法、高绝的格韵、优美的文字,写下《和章岷从事斗茶歌》,描述了当时的斗茶风俗和茶的神奇功效。这首脍炙人口的茶诗,被人们认可与卢仝的《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相媲美。斗茶艺术至迟在南宋年随着饮茶习俗和茶具等一起传入日本,形成了体现禅道核心的修身养性的日本茶道。现代日本茶道文化协会负责人森本司郎先生认为:中国的斗茶哺育了日本的茶道文化(《茶史漫话》)。

宋朝的茶,朝廷已想国营,并且用茶来控制敌人,不使茶来资敌;同时为了要维持财政,所以实施茶叶专卖。北宋因要防备辽、西夏、金的侵略,在边疆驻扎很多军队,於是就派商人负责运送军粮,做为补偿,就交给他们一种贩卖茶叶的特权。这种作法以后却成为重要的问题。

六朝以前的茶史


六朝以前的茶史资料表明,中国茶业,最初兴起于巴蜀。四川乃天府之国,土地肥沃,且气候暖和。西部高原山地自然条件比较严重以外,极为适宜人类居住,所以从很早的时候起,就一直是人类生息和繁衍的地方。富足的盆地亦养育了悠久的茶文化。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王褒《僮约》云:武都(阳)买茶张载《登成都白菟楼诗》云:芳茶冠六清;孙楚诗云:姜桂茶出巴蜀等诗文中看出来。

陆羽在他所著的《茶经》中亦记载有: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直至唐朝中期,这种野生的大茶树在四川还是到处可见。据我们已故的知识,像这种两人合抱的茶树,大概需要千年以上的时间,才能长成如此之巨。如此一来,这些大茶树大多数应该是生长在战国以前,据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认定,古代的巴蜀也是我国茶树原始分布的一个中心。

在《华阳国志?巴志》中有载: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于巴,爵之以子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皆纳贡之。其果实之珍者,树有荔枝,蔓有辛蒋,园有芳弱香敬,给客橙葵。在这里《华阳国志?巴志》对巴蜀的茶事的记载是很明确的。更重要的是,它明确指出,所进贡的茶叶是园有芳弱(竹)香茗(在园子里人工种植的茶),而不是采之野生。这说明在当时,巴蜀的茶事已是相当发达的了。

《汉书?地理志》称:巴、蜀、广汉本南夷,秦并以为郡。巴蜀的范围较大,居住民族除巴人和蜀人之外,还有濮、苴、共、奴等许多其他少数民族,巴族、蜀族不过是其中分布较广、人口较多的两个大族。这些民族,大致在夏商和西周时,还停留在原始氏族阶段,至春秋、战国期间,在中原文化的影响下,才由原始走向文明。但是,从中原的观点来看,这些民族或地区,仍然是属于南夷的化外之区;巴蜀归属于华夏,是在秦统一和设置郡县以后的事情。

清初学者顾炎武在其《日知录》中考说: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指出各地对茶的饮用,是在秦国吞并巴、蜀以后才慢慢传播开来的。也就是说,中国和世界的茶叶文化,最初是在巴蜀发展为业的。顾炎武的这一结论,统一了中国历代关于茶事起源上的种种说法,也为现在绝大多数学者所接受。因此,大家也就认可了巴蜀是中国茶业和茶叶文化的摇篮这一事实。

中国的饮茶,是秦统一巴蜀以后的事情。那么,巴蜀又是什么时候开始饮茶的呢?对这个问题茶界持有不同见解,有的人认为始于史前,有的人认为是西周初年,也有的人认为在战国时期等。名家的意见归结起来,就是究竟始于巴蜀建国之前抑或建国之后的问题。

饮茶是一种物质享受,人们习惯把饮茶和文明联结在一起,所以一提起饮茶的习惯,人们往往认为是进入阶段级社会以后才出现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利用植物的某部分组织来充当饮料,是氏族社会常有的事。鄂伦春族民族志材料表明,1949年前,生活在大兴安岭的鄂伦春人,还停留在原始氏族社会阶段。

当时,他们有泡黄芹、亚格达的叶子为饮料的习惯。鄂伦春人能够利用当地的黄芹和亚格过的叶子来作饮料,那么,为什么巴人、蜀人和我们南方有茶树分布的其他族人,不能在史前谋划不发明以茶为饮呢?这也就是说,我国上古关于茶之为饮,发乎神农的论点,不但有传说记载,而且也有民族志材料的较好印证。这也说明巴蜀茶业的开始最早的,只可惜见诸文字记载的时间较迟,直到西汉末年的王褒《僮约》中才有记述。能予佐证的有关先秦巴蜀的茶事资料,一是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所说: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于巴,爵之以子丹、漆、茶、蜜皆纳贡之。二是明代杨慎在《郡国外夷考》中所提:《汉志》葭,蜀郡名。萌音芒,方言,蜀人谓茶日葭萌,盖以茶氏郡也。

巴蜀和周族的联系,其实还可上溯到殷商末年。如《华阳国志》中又称: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这一点,在《尚书?牧誓》中载称,王曰:嗟!我友邦冢君及庸、蜀、羌、微、卢、彭、濮,称尔,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华阳国志》和《尚书》一致说明了在殷商末年,巴蜀及其四周的许多部落,都曾参加了周武王领导的反纣同盟。周武王灭殷以后,大肆封邦建国,分封的对象,有上说的宗亲,也有功臣、扈从和参加伐讨战争的各族酋长。所以,西周虽无子这样的爵位,既使不分封宗姬,也会分封巴蜀等头人来掌管一方的。这一带既然成了西周的属国,至少在臣属初期,会与周王朝保持一定的纳贡关系,贡品中包括了漆、茶和蜂蜜这类方物特产。

《华阳国志》是晋人所写,其所载史实是汉朝甚至是两晋的情况。既然巴蜀南部的产茶地区,当不会都是在葭萌一带,其上述巴蜀南部的产茶地区,当不会都是在葭萌之后才发展起来的。所以,假如葭萌以茶氏郡的论点可以成立,那么,《华阳国志》中所提到的茶叶产是,可以说也是战国前既已形成的历史茶区。

关于巴蜀茶业在茶业史上的突出地位,直到西汉成帝时的王褒《僮约》中,才始见诸记载。《僮约》有脍鱼鳖,烹茶尽具,武阳买茶,杨氏担荷两句。前一句反映成都一带,西汉时不但饮茶已成风尚,而且在地主富家,饮茶还出现了专门的用具。其后一句,由反映成都四周,由于茶的消费和贸易需要,茶叶已经商品化,还出现了如武阳一类的茶叶市场。

西汉时,成都不但已形成为我国茶叶的一个消费中心,而且由后来的文献记载看,很可能也已形成为我国最早的茶叶集散中心。如西晋张载〈登成都楼〉(3世纪80年代)诗句: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即是一证。张载这首诗,共32句。前面16句,谈成都的飞宇层楼、物饶民丰和高甍长衢的城市境况;下阕借蜀郡汉代巨富有成效程、卓二家的奢华生活,来极言成都茶叶的名满遐迩。与张载这一诗句相辅,构成巴蜀茶业名甲全国的还有这样两条史料;三国魏张揖《广雅》(3世纪之前)载,荆巴采茶作饼,成为米膏出之其二是西晋孙楚的《出歌》(公元231~293年):茱萸出芳树颠,鲤鱼出洛水泉。白盐出河东,美鼓出鲁渊。姜、桂、茶出巴蜀,椒、桔、木兰出高山。蓼苏出沟通渠,精稗出中田。前一条史料所说的荆巴间,具体是指今川东、鄂西一带。其实,这鄂西早先属楚国的边境地区,先秦时有一度就属巴国或是巴文化的影响区。

所以,这条资料实际上介绍的,主要还是巴蜀的制茶方法和饮茶习惯。后一条《出歌》,主要是介绍一些常用饮料、食物产地。把《广雅》、《出歌》和《登成都楼》诗的上述内容联系起来,就能清楚地看出,不只先秦,而且在秦汉直至西晋,巴蜀仍是我国茶叶生产和技术和重要中心。

汉魏南北朝时期以前没有茶道


在汉魏南北朝时期以前,人们是嚼茶或用茶泡水喝,方法简单,还没有形成茶道。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里肯定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根据《神农本草经》的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从这个茶的传说来看,最初的先民与茶发生联系,是用于解毒的,最初的茶是作为一种药物被先民们认识的。可见早在5000年前,我们的先祖已经懂得了茶的医药功能,已经开始用茶除毒了。

经过大约2000年的历史沧桑,到了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在巴蜀地区茶叶已经从野生变为人工栽培。据晋代史学家常璩的《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时巴蜀的部落酋长已经将茶叶和当地产的蜜橘作为贡品向周武王进贡,可见茶已成为珍稀物品,受到人们的重视。

到了西汉时期,巴蜀人把茶叶的新鲜芽叶烹煮成汤饮用。当时茶叶的加工很粗糙,烹饮也较简单,人们根据熬制汤药的办法煮茶或者沿用煮粥的方法煮茶,因而对煮好的茶有“茗粥”的称呼。煮茶时,将茶和水放在锅里,用炉火煎煮。煮沸后加入些食盐、生姜、花椒、桂花、薄荷等,为调饮,也有不加任何作料的为清饮。当时调饮是煮茶法的主要方式,煮好的茶汤,用勺子盛在碗里饮用。到中唐以后,随着制茶技术的提高和普及,便不再直接取用鲜叶煮饮茶。

汉宣帝刘询时期,王褒写了篇《童约赋》,文中就谈到他从杨惠家中买了一个仆役,要求这个仆役除了做饭菜之外,还要“烹荼”和去“武阳买荼”等事务。由此不难看出,到了西汉时期,茶叶已经作为商品开始销售,人们已不是随便采摘茶叶泡水喝,而是要用火煎烹,人们学会了煮茶。这反映出饮茶已经被提升到一个新的档次。

自东汉末年,局势混乱,群雄并起,形成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局面。吴蜀两国都处于茶乡,历史上吴王孙皓“以茶代酒”及诸葛亮邀请羌氐族首领品茶议事的故事,都说明饮茶已经不单纯是为了治病和解渴,而是成为社会交往的一种手段。

到了司马睿在建业建立东晋后,《晋书》曾有东晋宰相谢安用茶果招待客人,荆州刺史桓温用茶果宴请宾客的记载。这就意味着饮茶已经成为一种宴’请宾客的礼仪,不同于一般的解渴喝茶了。

南北朝时期,南朝处于茶叶产地,饮茶已成为上至权贵、下到平民的一种生活嗜好与习惯,如同每日三餐那样习以为常。北魏的孝文帝对汉人实行怀柔政策,吸引了一些汉人投奔。有一个叫王肃的儒者,从南方来投奔北魏。孝文帝在招待他的宴会上问他:“羊肉和鱼羹,茗饮(茶)和酪浆(牛奶),哪种最可口?”王肃回答说:“羊为陆地之最,鱼是水族之长。羊可比为春秋时的齐、鲁大国,鱼可比为邾、莒小国,唯茗就不能作为酪的奴隶了。”这个故事可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南方邾、莒小国,唯茗就不能作为酪的奴隶了。”这个故事可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南方人喜欢饮茶,并不认为牛奶比茶好喝,二是在北方的少数民族已经用茶招待宾客了。

原来宋朝茶礼是这样的


茶礼,既可以指茶的礼仪,还可以指茶的礼品,是古代汉族的传统婚姻习俗。传统婚礼中“奉茶”“交杯茶”等仪式,为“茶礼”。在旧时,男子托媒人向女方家送聘礼时,聘礼中必须要有茶叶,所以,汉族民俗中把女子受聘叫“受茶”,聘礼也称之为“茶礼”。

在中国各民族中至今仍在流传。在拉祜族婚俗中,男女双方确定成婚日期后,男方要送茶、盐、酒、肉、米、柴等礼物给女方,拉祜人常说:“没有茶就不能算结婚。”婚礼上必须请亲友喝茶。白族男女定婚、结婚都要送茶礼.云南中甸一带的藏族青年,在节日和农闲时,打好酥油茶带到野外聚会,遇到姑娘们便邀请人座,如看中对方,可借敬茶的机会,抢过对方的帽子,然后离开人群,进行商谈,如不同意作配偶,就将帽子拿回。侗族在解除婚约时,采用“退茶”的仪礼。

宋朝一建立,便在宫廷兴起饮茶的风尚。从宋太祖起历代皇帝皆有嗜茶之好,以致宋徽宗还亲自作《大观茶论》。这时茶文化已成为整个宫廷文化的组成部分,饮茶成为宫廷日常生活内容,考虑全国大事的皇帝、官员,很自然地将之用于朝仪,因此,茶在国家礼仪中被纳入规范。至于祭神灵,宗庙,更为必备之物。黄庭坚《谢送壑源拣茶》诗云:“曾思殿东金井栏,甘露荐碗天开颜。”宋代还以麦料蒸茶以祀天,保佑丰收。苏辙《复次烟字韵答黄大临庭坚见寄二首》云:“大芽春米新秋后,麦粒蒸茶欲祀天。”

茶叶与婚礼结缘,始于唐朝。当年,文成公主入藏时,嫁妆中便有茶叶。之后,茶叶便与金银首饰一块成为出嫁时的必需品,并逐渐成为婚俗礼仪的一部分。[1]

到了宋代,由于茶树“植而罕茂”(古代种植技术较差,凡是移植的茶树都长不好),使茶被赋予了程朱理学从一而终的寓意。茶由女子的嫁妆礼品转变为男子求婚不可缺少的聘礼。

宋代宫廷茶文化的另—种表现就是上面提到的在朝仪中加进了茶礼。朝廷春秋大宴,皇帝面前要设茶床,皇帝出巡,所过之地赐父老绫袍茶帛。皇帝视察国子监,要对学官、学生赐茶。赵佶作有《子会图》无论从徽宗本身的地位还是这幅画表现的场景、内容都不可能是一般文人闲常茶会。文人以茶为聚会仪式,或朝廷亲自主持文士茶会已是经常行为。

在《宋史·礼志》中到处可见“行茶”之记载。《梦溪笔谈》载,宋代礼部贡院试进士,设香案于阶前,主司与举人对拜,此唐旧事也。所坐设位供帐甚盛,有司具茶汤饮浆。接待北朝,契丹使臣亦赐茶,契丹使者辞行宴会上有赐茶酒之仪,辞行之日亦设茶床。

宋代以前,茶文化几乎是上层人物的专利,至于民间,虽然也饮茶,与文化几乎是不沾边的,宋代城市集镇大兴,市民成为一个很大的阶层。当时,汴梁的茶肆,茶坊最多,十分引人注目,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开封潘楼之东有“从行角茶坊”,而在封上门外马行街其间坊巷纵横,院落数万“各有茶坊酒店”。宋代茶肆不仅在大城市十分兴旺,小城镇也比比皆是,小说《水浒传》中有多处反映。最为大家熟悉的便是武大郎隔壁的王婆茶坊。

市民茶文化主要是把饮茶作为增进友谊社会交际的手段,它的兴起把茶文化从文人化和上层社会推向民间,成为茶风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宋汴京民俗有人迁往新居,左邻右舍要彼此“献茶”,邻居间请喝茶叫“支茶”,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民俗》记载:“或有从外新来邻左居住,则相借措动使,献遗茶汤,指引买卖之类。更有提茶瓶人,每日邻里互相支茶,相问动静。”“客来则敬茶”之礼发展到近代“客来敬茶”之风遍及全国,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

‘茶礼’在于茶事活动,是把茶道精神形式化、规范化、制度化。作为制度与规范,它是茶事引导和茶道思想体现的方法之一,是维护茶事相关人员之间交流沟通的各种礼节仪式的总和。作为茶事的制度与规范,它是需要茶事活动全体人员共同实施、维护的。

作为社会之礼,可以维护社会秩序;作为茶事之礼,可以维护茶事相关人的情谊秩序。茶礼是什么?茶礼是人伦之礼;茶道是人伦之道。茶道人道,茶道仁道。人通茶理为要道;人通茶礼是要道。‘茶礼’是通向幸福的桥!

唐朝和宋朝是如何喝茶的


唐人煮茶,宋人点茶,今人冲茶。每个时代的人喝茶都有自己的特色,尤其以唐朝和宋朝较为讲究。

唐朝人喝茶全是煮:先用茶碾子把茶砖碾碎,碾成粉面状的茶末,再用茶筛把茶末过滤一下,然后把茶末投放到滚水里,像煮饺子一样煮上三滚,最后喝那一锅茶汤。

宋朝人喝茶,比唐朝有所改进,他们用小勺把茶末分到几个碗里,冲入滚水,一边冲一边搅,快速搅动,让茶末跟滚水充分混合,这叫点茶。点好的茶汤上面还会泛出一层乳白色的泡沫,好像卡布奇诺咖啡。在宋朝的茶道中,烧水是很关键的一步。宋朝人点茶一般不用铁锅烧水,而用瓷瓶烧水。烧水的瓷瓶是特制的,宋朝人叫它砂瓶,耐高温,可以直接架在炭火上烤,砂瓶里装大半瓶水,一会儿就烧开了。由于瓶壁是不透明的,所以看不见水开,只能听声。听声辨水,是宋朝茶艺界的绝活儿。

宋朝茶瓶是瓷的,茶碗有时候也用瓷。早在唐朝,上流社会鄙视瓷器,喝茶用铜碗、银碗或者金碗,甚至用铁碗,拒绝用瓷碗。后来出了一个叫卢廙的茶道高手,他说金银太贵重,铜铁太俗气,这些金属茶碗还都有腥味儿,影响茶汤的口感和成色,只有瓷碗才是压倒一切的理想茶具(参见苏廙《仙芽传》,该书已散佚,今存于《说郛》)。卢廙的见解非常科学,开启了宋朝用瓷碗喝茶的风气。

宋朝已经可以烧造紫砂茶具了,但是紫砂并不被宋朝士大夫喜欢,一是因为紫砂透气性太强,茶汤很容易渗透进去,喝完茶不容易刷干净(现在流行紫砂壶,人们常说茶能养壶,其实就是指紫砂的细孔里填充了茶叶渣子,既不卫生,又会影响下一道茶的表现);二是因为紫砂天然有一种土腥味儿。

唐人煮茶,宋人点茶,今人冲茶。点茶无需茶壶,故此宋朝并不生产茶壶,只烧造茶碗。茶碗又分很多种,南宋景德镇烧造的茶碗属于影青瓷,胎很薄,釉很白,半透明,很好看,但是这种茶碗并不受欢迎。宋朝人最喜欢的茶碗是建州窑出产的小黑碗,胎特别厚,造型古朴,看起来很笨重,但是耐高温,导热慢,适合点茶。并且宋朝最好的茶汤都是乳白色的,只有用黑碗才能凸显茶汤的乳白。如果用白瓷碗、白瓷杯或者透明的玻璃杯,就体现不出茶汤的优劣了。

温馨提示:黑茶适宜用紫砂、玻璃或瓷类茶具。紫砂茶具可以吸收茶叶的精华,有利于将茶叶的芳香完整的保留住,但最好一款茶用固定的一个紫砂壶,不要重复泡多类茶叶,避免茶叶的串味。玻璃茶具和瓷茶具则可以观察黑茶的汤色,而且也便于清洗。

宋朝茶痴的故事


提起茶,我想每个中国人都会有一堆故事和回忆。一把茶壶,几只茶盅,单是摆在那里就能让人浮想联翩。因为水里泡的是茶,而茶里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从中又衍生出许许多多的人生故事。

这些故事中,最让我难忘怀的是一千年前宋朝的一个家伙,姑且称他为茶痴吧。这个茶痴娶了个特别会烹茶的女子,两人一烹一饮,原本快乐似神仙,但后来由于茶痴不事生产,败尽家产,造成妻离子散,流落他乡。有一年茶痴遇到一个员外,员外听说他很会品茶,就叫府上的烹茶高手来一试。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宋朝是个茶消费商业化程度很高的社会,斗茶很流行,不论是茶品、茶具,还是品茶的口味、眼光等都可以拿来一较高下。结果,府上所有高手试遍,茶痴只是摇首,表示不过尔尔。员外不服气,于是让惟有自己私享的高手来烹茶,茶一入口,茶痴眼泪直流。此景让员外很是诧异,茶痴徐徐道:这茶让我想起失散多年的妻。员外更是诧异,叫出烹茶高手,正是他离散的妻子。

而更让人感慨世事变幻无常的是故事结局,你想,如此因缘际会,一千多年前的那个家伙因茶得妻、因茶败家,又因茶与前妻聚首,也该是大团圆了吧。但偏偏作者终是让他们洒泪分别,再一次生离死别,这让读者情何以堪!

这个结局让我纠结了很久,只要员外一个心软不就可以成全茶痴?后来我终于明白,这个故事来自宋人的笔记,是当时人对宋朝社会现实的据实笔录,它不是小说,可作者悲天悯人地给出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也不是宋朝的《读者》,为给人营造一个温馨的人文情怀。它只是如实记录了一个因茶而起的悲欢离合。背后是真实的社会和经济环境背景。

不过,我也不时的自我安慰,真实情况可能是:员外觉得人才难得,尤其要尊重妇女,岂可像礼物一样让来让去?又或许员外表示了:何去何从,自己决定?但终究那茶女没有跟茶痴走?又或许是茶痴已经无力再承受什么,自己悄然离去。总之,茶痴并没有留下什么茶经茶着,只留下一个因痴而丧家的教训,消失在历史的浮云中,让人唏嘘。

茶毕竟是俗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终不脱饮食男女;茶又通着大道,悟透人间沧桑之道。所谓大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茶痴的故事能让人窥知些人生真谛,也不算白来一趟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