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的茶文化

发布时间 : 2021-08-20
茶文化起源于什么时期 茶文化 茶文化的重要

茶文化起源于什么时期。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唐宋时期的茶文化”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唐宋时期的茶文化”相关知识!

《华阳国志巴志》记载了在距今约3000年前的西周时期,古巴蜀国已有茶树种植,并将茶叶作为地方物产,进贡给当时的天子周武王。到了西汉时,王褒在他的《僮约》中已有烹荼尽具,以及武阳买荼的记载。其中,荼字据考证就是茶。

唐代煮茶讲究三沸

尽管茶叶在周代就已经大量种植,但在汉代以前,茶叶是被当做一种蔬菜,跟葱、姜、橘皮等煮到一起来吃的,王建荣表示,这是茶叶的蒸煮羹饮时期,真正饮用是从魏晋南北朝才开始的。而茶文化的兴盛,则要到唐代。

唐代人讲究煮茶,首先是要制作茶饼,当时已经细分为七道工序采、蒸、捣、拍、焙、穿、封。具体的做法是:采摘新鲜的茶叶,放入甑釜中蒸,然后把蒸过的茶叶用杵臼捣碎,再把它拍制成团饼,以炭火焙干后,用竹篾穿起来封存。

煮茶的时候,要把团饼茶拿出来,放在火上炙烤片刻,然后放入茶臼或茶碾中碾成茶末,再筛过,符合标准的茶末放在茶盒中备用。唐人是用釜来煮茶的,先在釜中装适量的水,水煮到初沸的时候,加点盐;到二沸的时候,舀出一瓢水放置在旁边,把茶末投入到水中继续煮;三沸的时候,再把舀出来的水倒回去,叫做止沸育华,这时茶就煮好了,再用越窑的青瓷茶盏或邢窑的白瓷茶盏盛装。王建荣表示,这其中最关键的是沸腾的程度,釜是敞口的,可以看见气泡的大小,一沸如鱼目微有声,二沸如涌泉连珠,气泡一个个连起来了;三沸为腾波鼓浪。

正是在这种茶道的兴起中,唐代产生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学著作陆羽的《茶经》。而陆羽又通过理论总结,尤其是在四之器、五之煮和六之饮中,列出了一系列工具,制定了一整套程序,使得饮者从煎到饮的过程中,进入一种澄心静虑、怡情悦性的境界,从而使喝茶从解渴式的粗放型饮法向细煎慢啜的品饮型饮法过渡,成为一种高雅的艺术活动。

宋代流行斗茶

到了宋代,茶道的艺术化就更臻巅峰了,发展出了高技术含量的点茶法。虽然还是团饼茶,还要烤软、碾碎、筛过,但点茶时不用釜了,而是用银瓶或瓷瓶来煮水,茶放在黑釉盏中,水煮好后,通过瓶子点到盏中,同时另一只手用茶筅不停地进行搅拌。按照宋徽宗《大观茶论》中记载,点茶注水的次数要达到六至七次,每一次注水的量、角度、方向都有不同要求。煮水的过程也讲究三沸,但因为瓶口很小,看不到气泡,只能凭其声音来辨别,所以一沸为砌虫万蝉,听起来好像墙角的虫儿叫、树上的蝉儿鸣;二沸为千车捆载,好像很多车子拉著重物驶过来了;三沸为松风涧水,好像风儿吹过松林,山涧流水潺潺。

由此,还发展出了斗茶法:一斗谁的茶好;二斗谁的点茶技术高。王建荣说:斗茶也分阶段,第一阶段斗香斗味,比的是茶本身的香气和滋味;第二阶段斗色斗浮,比的是茶的颜色和浮起来的汤花情况。汤花有三好:一是越白越好;二是越厚越好;三是停留的时间越长越好,在诗词里面形容为灿若积雪。因此,宋代时候黑釉盏比较流行,盏身的黑可以反衬出汤花的白,同时,由于黑釉盏比较厚,更能保温,可以让汤花停留的时间长一些。可见,宋代的点茶、斗茶,简直是一种仪式感非常强的行为艺术了。

cy316.com编辑推荐

唐宋时期的泡茶法


煮茶法

直接将茶放在釜中熟煮,是我国唐代以前最普遍的饮茶法。其过程陆羽在《茶经》中已详加介绍。大体说,首先要将饼茶研碎待用。然后开始煮水。以精选佳水置釜中,以炭火烧开。但不能全沸,加入茶末。茶与水交融,二沸时出现沫饽,沫为细小茶花,饽为大花,皆为茶之精华。此时将沫饽杓出,置熟盂之中,以备用。继续烧煮,茶与水进一步融合,波滚浪涌,称为三沸。此时将二沸时盛出之沫饽浇烹茶的水与茶,视人数多寡而严格量入。茶汤煮好,均匀的斟入各人碗中,包含雨露均施,同分甘苦之意。

点茶法

此法即宋代斗茶所用,茶人自吃亦用此法。这时不再直接将茶熟煮,而是先将饼茶碾碎,置碗中待用。以釜烧水,微沸初漾时即冲点碗。但茶末与水亦同样需要交融一体。于是发明一种工具,称为茶筅.茶筅是打茶的工具,有金、银、铁制,大部分用竹制,文人美其名曰搅茶公子.水冲放茶碗中,需以茶筅拼命用力打击,这时水乳交融,浙起沫饽,潘潘然如堆云积雪。

茶的优劣,以饽沫出现是否快,水纹露出否慢来评定。沫饽洁白,水脚晚露而不散者为上。因茶乳融合,水质浓稠,饮下去盏中胶着不干,自然称为咬盏.

毛茶法

即在茶中加入干果,直接以熟水点泡,饮茶食果。茶人自制茶,自采果,别具佳趣。

点花茶法

为明代朱权等所创。将梅花、桂花、茉莉花等蓓蕾数枚直接与末茶同置碗中,热茶水气蒸腾,使茶汤催花绽放,既观花开美景,又嗅花香、茶香。色、午味同时享用,美不胜收。

宫廷茶文化,宋代时期的宫廷茶文化


封建社会里,皇帝是最高统治者,一切最好最美的东西皆献帝王享用。茶是清俭的东西,当民间开始饮用时,宫廷虽偶而为之,但还没有十分重视。

唐代已有贡茶,故卢仝诗云:"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陆羽也谈到过王公贵族之家饮茶必二十四器皆备,而且要金玉具器的情况。从唐代出土的茶具看已相当豪华,贵族尚如此,皇室自然更胜一筹。不过,总的来说,唐代的宫廷虽有饮茶习惯,从文化意义上并未给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唐朝是文人、隐士、僧人领导茶文化的时代。宋朝则不然,由于自五代起,和凝等宰辅之流即好饮茶,宋朝一建立便在宫廷兴起饮茶风尚。宋太祖赵匡胤便有饮茶癖好,因而开辟宫廷饮茶的新时期。历代皇帝皆有嗜茶之好,以致宋徽宗还亲自作《大观茶论》。这时,茶文化已成为整个宫廷文化的组成部分。皇帝饮茶自然要显示自己高于一切的至尊地位,于是贡茶花样翻新,频出绝品,使茶品本身成为一种特殊艺术。

宋人的龙团凤饼之类精而又精,以至每片团茶可达数十万钱。可以想见,这种茶的玩赏、心理作用早已大大超出他的实际使用价值。它虽不能看作中国茶文化的主流和方向,但上之所倡,下必效仿,遂引起茶艺本身的一系列改革,因而也不能完全否定。饮茶成为宫廷日常生活内容,考虑全国大事的皇帝、官员很自然地将之用于朝仪,自此茶在国家礼仪中被纳入规范。至于祭神灵、宗庙,更为必备之物。唐代茶人大体勾划出了茶文化的轮廓,各阶层茶文化需要各层人进一步创造。宋朝可以说是茶文化的形成时期。宋代团茶历南北宋、辽、金、元几代,直到明代方废,领导茶的潮流长达四、五百年,不能说宋代宫廷对茶文化没起作用。关于宋代宫廷茶文化的具体情况。

宋代贡茶从南唐北苑开始。北苑在南唐属建州。其地山水奇秀,多寺院名胜,又产好茶,故自南唐便为造茶之地。《东溪试茶录》载:"旧记建安郡官焙三十有八,自南唐岁率六县民采造,大为民所苦。我朝自建隆以来,环北苑近焙,岁取上贡,外焙具还民间而裁税之。"可见,北苑原是南唐贡茶产地。唐代的饼茶较粗糙,中间作眼以穿茶饼,看起来也不太雅观。所以南唐开始制作去掉穿眼的饼茶,并附以腊面,使之光泽悦目。宋开宝年间下南唐,特别嗜茶的宋太祖一眼便看中这个地方,定为专制贡茶的地点。宋太宗太平兴国(976-983年)年初,朝廷开始派贡茶使到北苑督造团茶。为区别于民间所用,特颁制龙凤图案的模型,自此有了龙团、凤饼。宋朝尚白茶,到太宗至道年间又制石乳、的乳、白乳等品目。

唐宋时期喝茶的讲究


唐朝人喝茶全是煮:先用茶碾子把茶砖碾碎,碾成粉面状的茶末,再用茶罗把茶末过滤一下,然后把茶末投放到滚水里,像煮饺子一样煮上三滚,最后喝那一锅茶汤。​

宋朝人喝茶,比唐朝有所改进,他们用小勺把茶末分到几个碗里,冲入滚水,一边冲一边搅,快速搅动,让茶末跟滚水充分混合,这叫点茶。点好的茶汤上面还会泛出一层乳白色的泡沫,好像卡布奇诺咖啡。​

在宋朝的茶道中,烧水是很关键的一步。宋朝人点茶一般不用铁锅烧水,而用瓷瓶烧水。烧水的瓷瓶是特制的,宋朝人叫它砂瓶,耐高温,可以直接架在炭火上烤,砂瓶里装大半瓶水,一会儿就烧开了。由于瓶壁是不透明的,所以看不见水开,只能听声。听声辨水,是宋朝茶艺界的绝活儿。​

宋朝茶瓶是瓷的,茶碗有时候也用瓷。早在唐朝,上流社会鄙视瓷器,喝茶用铜碗、银碗或者金碗,甚至用铁碗,拒绝用瓷碗。后来出了一个叫卢廙的茶道高手,他说金银太贵重,铜铁太俗气,这些金属茶碗还都有腥味儿,影响茶汤的口感和成色,只有瓷碗才是压倒一切的理想茶具(参见苏廙《仙芽传》,该书已散佚,今存于《说郛》)。卢廙的见解非常科学,开启了宋朝用瓷碗喝茶的风气。​

宋朝已经可以烧造紫砂茶具了,但是紫砂并不被宋朝士大夫喜欢,一是因为紫砂透气性太强,茶汤很容易渗透进去,喝完茶不容易刷干净(现在流行紫砂壶,人们常说茶能养壶,其实就是指紫砂的细孔里填充了茶叶渣子,既不卫生,又会影响下一道茶的表现);二是因为紫砂天然有一种土腥味儿。​

唐人煮茶,今人冲茶,宋人点茶。点茶无需茶壶,故此宋朝并不生产茶壶,只烧造茶碗。茶碗又分很多种,南宋景德镇烧造的茶碗属于影青瓷,胎很薄,釉很白,半透明,很好看,但是这种茶碗并不受欢迎。宋朝人最喜欢的茶碗是建州窑出产的小黑碗,胎特别厚,造型古朴,看起来很笨重,但是耐高温,导热慢,适合点茶。​

现代人喝茶,多用玻璃杯、紫砂杯和白瓷杯,宋朝人则喜欢用黑瓷碗。因为宋朝最好的茶汤都是乳白色的,只有用黑碗才能凸显茶汤的乳白。如果用白瓷碗、白瓷杯或者透明的玻璃杯,你就分不出哪是杯子哪是茶了。​

唐宋明茶文化之比较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在唐代、宋代和明代是三个重要的发展节点,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有人说唐代大气华贵、宋代精简极致和明代真我性情,这里边有什么因素影响造就了这样的格局呢?

一、制茶、饮茶的技术影响

茶叶生产技术变革在唐代之时基本趋于成熟,茶饼制作已经相当成熟,品鉴方式是煎煮分茶,饮用之时还没有那么纯粹,还要在煎煮之时,加入盐巴等调味品。

到了宋代蒸青加工技术更趋于成熟,茶饼制作更加精良,龙团凤饼这样的图案能呈现出来,饮用方式变成了茶碗、茶筅点茶,此时饮用已经非常纯粹,不会再添加香料、盐巴等调味品了。

明代朱元璋废除团茶制造与贡制,大力提倡发扬“草茶”,即散茶,可能是技术的进步,也或许是文人积极参与到茶的变革中来,制茶由蒸青变为炒青,逐步由绿茶慢慢演变出其他茶类,饮茶方式由末茶的利用,转变为冲瀹,一直影响至今。

二、著名茶人的影响

唐代最有名的茶文化大家就是茶圣陆羽、亚圣卢仝、诗僧皎然,分别写出了划时代的《茶经》,“七碗茶歌”、“三饮茶”等著作和名篇名句,影响茶叶加工、茶文化千年不衰。

宋代最著名莫过于宋徽宗《大观茶论》和蔡襄《茶录》,对比着来看,他们都更偏重茶叶产地、制造及点茶的细节,更具有审美的意蕴,细腻的审美吸引了各级文人竞相参与到茶中来。

明代茶书泛滥,说明当时追求茶趣者众,然其中最优秀者莫过于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茶谱》,从内容来看,非常多篇幅介绍饮茶用具,足见其讲究和追求,其次在薰香茶法里用龙脑熏茶等记载,其次推崇叶茶的自然以及个人品饮的趣味,无不奠定了明一朝文人饮茶的追求自我感受这一基调。

三、茶文化具象的表达

唐代茶文化可能与整体文化氛围和经济形态相关,整体呈现一种大气磅礴的气象,从陆羽茶经规范品茶的二十四器,品饮的法度谨严,仪轨清晰,法门寺出土金质茶器更有实物印证这一切。

宋代茶文化同宋代整体国运、皇帝意志密切相关,快速发展的宋代经济,高度发达的文官体系,以宋徽宗为首的苛刻挑剔的茶审美,造就了宋代茶文化极度地精致化,如宋代盛行的建窑建盏,至今无法超越的“官、哥、汝、定、钧”瓷器,这些都是茶的承载体,在宋代更有文人雅好的“分茶”游戏,后逐步演变为“茶百戏”。

明代经济的进一步繁荣,物质相对丰富,而明一朝对知识分子的政治压制非常严重,尤其明中晚期官场极度黑暗,更多的文人选择“穷则独善其身”,隐逸自娱,寄情山水与茶上,其次茶叶饮用方式的简易化,首先改变在茶器的选择上,紫砂茶壶、青花瓷和白瓷盖碗等粉墨登场,在装饰和釉彩上有强烈的个人喜好,其次影响在茶叶的加工上,更多文人参与到茶本身上,更有直接参与茶园管理和制茶的,还有对品茶的环境有了更高的追求,专门的茶寮、茶室等,这一切都往优雅闲适、个人性情表达上转向。

我国宋朝时期的茶文化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茶文化高度发展迅速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

宋代茶是以工艺精湛的贡茶--龙凤团茶和讲究技艺的斗茶,分茶艺术为其主要特征的。

宋代的饮法,已从唐人的煎茶法(烹煮法)过渡到点茶法。所谓点茶,就是将碾细的茶末直接投入茶碗中,然后冲入沸水,再用工具在碗中加以调和。

龙凤团茶即龙团凤饼之合称,为宋北苑贡茶之统称。北苑为如今福建建瓯凤凰山一带。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已造龙凤团茶。咸平间(998-1003)丁谓造大龙团以进。庆历时蔡襄造小龙团,较大龙团更胜一筹。

龙凤团茶是中国古代饼茶生产的最高成就。

宋徽宗(1082-1135)赵佶于1107-1108年著《大观茶论》一书。由于最高统治者的介入,使得宋代茶和茶文化的发展有了更深的社会政治背景。

《清明上河图》为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传世之作,该画以汴河为中心,通过对北宋晚期的都城世俗生活的细致描写,反映了北宋汴梁承平时期的社会繁荣景象,对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经济状况、民情风俗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

茶馆,作为当时世俗生活的典型场景,作为一种经济与文化高度繁荣的产物,在画中有了反映。宋人饮茶风气之盛,以此可见。宋人在《梦梁录》中对此有详尽的描写。

《紫云坪植茗灵园记》摩崖石刻于北宋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镌于大巴山崇山峻岭之中(今四川省万源县石窝乡社坪)。这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完好的也是时代最早的记载民间茶园经营活动的石刻文字资料。

宋人对茶文化的最大发展与贡献,乃体现于将茶与相关艺术融为一体,使品饮过程进入化境的文士茶。文士品茗是宋代十分普遍的现象。宋代第一流的文士如王?称、蔡襄、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梅尧臣、苏轼、苏辙、黄庭坚、陆游等等都置身其中。苏东坡诗云:从来佳茗似佳人,从饮到品的发展,是中国茶文化发展成熟的标志。

对我国历代文人僧侣来说,品茶主要是以精神享受为目的。为此,他们写下了大量品茶诗文,倡导了茶宴、茶礼、茶会等多种形式。对于他们来说,茶是一种品格高尚的饮料,饮茶是一种精神享受,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是一种具有艺术氛围的境界。僧齐已:石鼎秋涛静,禅回有岳茶正是这种境界的描写。

径山座落在今浙江余杭、临安两县交界处,属天目山北麓。唐时,即以僧法钦所建之径山禅寺而闻名于世,蔚为江南禅林之冠。

径山历代多产佳茗,相传法钦曾手植茶树数株,采以供佛,逾手蔓延山谷,其味鲜芳特异。后世僧人常以本寺香茗待客。久而久之,便形成一套行茶的礼仪,后人称之为茶宴。

宋时,日本僧人南浦昭明和圣一先后至径山留学。宋代两度来我国学习佛经的日本高僧荣西,归国时带去茶籽和饮茶法,并著有《吃茶养生记》一书。

我国清代时期的茶文化


清代,中国茶文化的主流--传统的民族文化精神开始转向民间,茶馆文化、茶俗文化取代了前代以文士主导茶文化发展的地位,茶文化深入市井,走向世俗,进入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与传统的伦常礼仪结合起来,成为一种高尚的民族情操。

清代前期,中国的茶叶生产有了惊人的发展,种植的面积和产量较前期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茶叶更以大宗贸易的形式迅速走向世界,曾一度垄断了整个世界市场。

茶进入了商业时代。清代是中国历史上茶馆行业最为鼎盛的时期,各类茶馆遍布城乡,数不胜数,蔚为壮观,构成了近代绚丽多彩的茶馆文化现象。

清代我国城乡各地茶馆遍布,专卖茶叶的商店、茶庄、茶行、茶号也纷纷出现,杭州翁隆盛茶号创建于1730年,以专售三前摘翠(春前、明前、雨前)的西湖龙井茶而极负盛名,上海汪裕泰茶号则以专售安徽的红茶、绿茶而闻名。

清代的统治者,尤其是康熙、乾隆皆好饮茶。乾隆首倡了新华宫茶宴,每年于元旦后三日举行。仅清一代在新华宫举行的茶宴便有六十次之多。这种情况使得清代整个上层社会品茶风气尤盛,进而也影响到民间。

清代前期,中国的茶叶生产有了惊人的发展,种植的面积和产量较前期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茶叶更以大宗贸易的形式迅速走向世界,曾一度垄断了整个世界市场。

茶进入了商业时代。清代是中国历史上茶馆行业最为鼎盛的时期,各类茶馆遍布城乡,数不胜数,蔚为壮观,构成了近代绚丽多彩的茶馆文化现象。

清代我国城乡各地茶馆遍布,专卖茶叶的商店、茶庄、茶行、茶号也纷纷出现,杭州翁隆盛茶号创建于1730年,以专售三前摘翠(春前、明前、雨前)的西湖龙井茶而极负盛名,上海汪裕泰茶号则以专售安徽的红茶、绿茶而闻名。

清代的统治者,尤其是康熙、乾隆皆好饮茶。乾隆首倡了新华宫茶宴,每年于元旦后三日举行。仅清一代在新华宫举行的茶宴便有六十次之多。这种情况使得清代整个上层社会品茶风气尤盛,进而也影响到民间。

中国茶文化的承上启下时期


从五代到宋辽金,是我国封建社会一个大转折时期。仅从中原王朝看,封建制度已走过了它的鼎盛时期,开始向下滑坡。但从全中国看却是北方民族崛起,南北民族大融合,北方社会向中原看齐和大发展的时期。

辽与北宋对峙,金与南宋对抗,宋朝虽然军事上总是打败仗,但经济、文化仍相当繁荣。茶文化正是在这种民族交融、思想撞击的时代得到发展。尤其从茶文化的传播看,无论社会层面或地域都大大超过了唐代。唐代是以僧人、道士、文人为主的茶文化集团领导茗茶运动,而宋代则进一步向上下两层拓展。一方面是宫廷茶文化的正式出现,另一方面是市民茶文化和民间斗茶之风的兴起,从两头补充了唐代茶文化的狭小范围。

从地域讲,唐代虽已开始向边疆甚至国外传播饮茶技术,但作为文化意义上的茗饮活动不过中原及产茶盛地而已。而到宋代,中原茶文化则通过宋辽、宋金的交往,正式作为一种文化内容传播到北方牧猎民族当中,奠定了此后上千年间北方民族饮茶的习俗和文化风尚,甚至使茶成为中原政权控制北方民族的一种“国策”,使茶成为连结南北的经济和文化纽带。

从茶艺与茶道精神来讲,一方面它继承了唐人开创的茶文化内容,并根据自己时代的需要加以发展,同时为元明茶文化发展开辟了新的前景,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在茶道思想上,随着理学思想的出现,儒家的内省观念进一步渗透到茗饮之中。从茶艺讲,首先将唐代的穿饼,发展为精制的团茶,使制茶本身工艺化,增加了茶艺的内容。同时,又出现大量散茶,为后代泡茶和饮茶简易化开辟了先河。民间的点茶和斗茶之风的兴起,把茶艺推展到广泛的社会层面。宫廷贡茶和茶仪、茶宴的大规模举行又使茶文化的地位抬升。

宫廷的奢侈化与民间的质朴形成鲜明对比。从文化内容说,由于茶诗、茶画的大量出现,而且大多出自名人手笔,使茶文化与相关艺术正式结合起来。如果说唐代茶文化更重于精神实质,宋人则把这种精神进一步贯彻于各阶层日常生活和礼仪之中。表面看是从深刻走向通俗、浮浅,而从社会效果看是向纵深发展了。因此,这是中国茶文化史上一个十分值得重视的时期。

宋元时期茶具、茶文化的发展


北宋共历九帝一百六十八年。太祖赵匡胤在位仅十余年,太宗于976年继位,年号太平兴国,茶事亦在促兴之列,因为就在他即位后的第二年,即下诏要求向朝廷贡茶,并且贡茶的样式必须是取象于龙凤,以别庶饮,就是要贵贱有别,使喝茶体现天子龙威。当时有名的贡茶基地是福建建安,产地境风凤凰山一带称北苑,故又称所产之茶为北苑茶。并苑茶以龙凤团茶(即以龙凤图案的模具压制而成的饼茶)著称。咸平年间,丁谓研制出更精良的大龙团进贡皇室。庆历间蔡襄造小龙团又胜一筹。以后,元丰间有密云龙,绍兴间有瑞云翔龙,大观初年出白茶,宣和年又有细水芽、龙团胜雪等。宋代还在朝仪中加进了茶礼使饮茶的含义又引申开去。宋徽宗亲撰《大观茶论》,鼓吹壮举茶之妙,由此,斗茶之风盛极一时,达官显贵、平民百姓、文人墨客乐此不疲,成为宋代品茗特色。

闲茶时先要把杯盏温一下,然后是调膏,即用勺挑上一定量的茶末放入盏中,注入一点沸水,把茶末调制成膏状。接着是关键的点茶,即将开水冲入杯、盏、碗内,须冲点,收止自如,不多不少;再用一把小帚状的茶筅搅拌、旋转,以使茶面色泽鲜白、均匀,汤花(茶汤上的泡沫)要紧贴边沿,以保持时间久者为胜。当时用的是北苑茶,其名目已多达四十余种。起初,斗茶尚有斗择优进贡之意,后成为一种娱乐和自我调养的功夫。

将茶艺艺与书画诗文融为一体,使品茗提高到精神境界的,要数一批文化名人,如蔡襄、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梅尧臣、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他们品茗、赋诗、作画,留下千古名作。李清照创茶令,即一人出题考另一人,答对者饮茶,输者只能闻得茶香。

宋、元时期茶肆、茶楼兴盛。南宋临安茶馆接纳天南地北来客,成为社交场所。另外,随着茶饮推广普及,自宋代起的国家茶政开始对茶叶实行国家专营,称榷茶。而在边境地区则以茶马互市(以茶换马)形式做贸易。这两项针对茶事的国策对后世影响深远。

宋代茶具与茶事相适应,五大名窑争奇斗艳,继唐代南青北白的格局后出现了色彩缤纷的瓷艺世界。宋代民间窑场遍布全国各地,其中出名的磁州窑以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为特色,朴实淳厚的风格留下了茶史、民间工艺的珍贵资料。

五大名窑中的定窑一族,常见于文人笔墨,苏轼有定州花瓷琢红玉的诗句。

在宋、金享有盛名的钧窑,以其天青、蓝灰、灰绿、葱绿、黑绿、月白、红紫等丰富多彩的釉色见长。它在元代渐渐形成体系。

耀州窑系是与磁州窑系几可比肩的另一著名民窑系统。它以青瓷为主,兼烧白求恩釉、黑釉、绛番等,以刻花、划花青瓷为最著名。

南方的青瓷窑场,当以浙江龙泉窑为最著名。它起自五代,在南宋为高峰,清康熙以后衰落。其北宋产品造型稳重,品种丰富,流行浮雕莲瓣纹。南宋时,烧造了粉青、梅子青等名贵釉色,品种繁多,几乎涉及日用品的大部分,与茶事有关的也不少,如渣斗、杯、盏、碗、壶等。

五大名窑中汝窑窑址发现很晚,是最近十几年的事,有关记载也有些神秘。陆游《老学庵笔记》说:故都时定器不入禁中,惟用汝器,以定器有芒也。文献中或称其釉色卵白、鸭蛋青、汁水莹厚如堆脂然,釉面开细纹片,即蟹爪纹。

哥窑和官窑也是五大名窑成员,以哥窑的龟裂开片最著名,形成独特的美感。

宋代盛行斗茶,深颜色的茶具更能够衬托斗茶所呈现的白色茶纹和泡沫,因此与唐代的青白色调比起来,宋代更钟爱黑色的底色。所用茶具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福建建窑兔毫盏。其釉色黑青、盏底有放射状条纹,银光闪现,异常美观。以此盏点茶,黑白相映,易于观察茶面白色泡沫汤花,故名重一时。苏轼来试点茶三昧乎,勿惊午盏兔毛斑,黄庭坚兔褐金丝宝碗,松风蟹眼新汤,都是咏此茶盏的名句。

元代的制瓷也较可观,产品在器型、釉色等方面为明、清两代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元代茶壶的变化主要在于壶的流子(嘴),宋代流子多在肩部,元代则移至腹部。这时江西景德镇青花瓶异峰突起,闻名于世。青花瓶不仅国内珍爱,而且远销国外,特别是日本,因茶汤之祖珠光氏特别喜爱这种茶具,后来青花茶具又定名为珠光青瓷。天目茶碗也传至日本,12世纪至14世纪,日本佛僧到我国天目山佛寺留学,曾带回天目山的茶碗,这种茶碗施有黑釉,因此在日本,人们把这种带黑釉的陶瓷通称为天目瓷。天目茶碗有黄天目、白天目、黄践、曜变、油滴鳖盏、灰潜兔毛盏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