榷茶和茶马互市的成制

发布时间 : 2021-08-30
茶马古道的线路 红茶的成茶时间 茶马古道黑茶

茶马古道的线路。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榷茶和茶马互市的成制”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榷茶和茶马互市的成制”相关知识!

榷茶和茶马互市,是我国宋代乃至明清茶政的两项主要内容。所谓茶政,无非也就是国家对茶叶生产、贸易、税收等所颁布和制订的一些规定、制度、法令和政策等内容的总称。换句话说,茶政也即政府对茶叶生产、运销的一种干预,是茶业一定发展的一种标志。如前所说,我国最初的茶政,建之于唐。

据考证,我国也即唐代的茶政,是从贡茶和征收茶税所开始的。以贡茶和税茶的时间来说,贡茶比课收茶税的时间似乎还要早些。所以,如袁高和李郢等关于茶山贡茶诗中吟及的阴岭芽未吐,使者牒已频;陵烟触露不停采,官家赤印连帖催等诗句所示,这些贡茶的诏谕和碑文,也即构成我国最早的茶叶法规和茶政内容。

关于唐代税茶的情况,上节已经介绍,自裴休十二法提出以后,我国茶叶的法制,相对进入了一个比较稳定的阶段。但至唐末和五代,茶叶法制又复大乱。如后唐李禀时,于各要冲设税茶机构,自湖南至京(今洛阳)六七区纳税,以至商旅不通。所以,入宋以后,一为国用未丰,需增加茶税收入;其次也为革除唐朝以来茶叶自由经营收取税制的种种积弊,故从北宗初年起,就逐步推出了茶叶官营官卖的榷茶制度和边茶的茶马互市这样两项基本国策。

小编推荐

茶马古道情“茶马互市”


在中国大西南的崇山峻岭间,蜿蜒着一条由人和骡马踩踏而成的古道,千百年来,成群结队的马帮从这里走过,将茶叶销往各兄弟民族,留下了缕缕茶香。这就是神秘的茶马古道。“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

“茶马互市”是当时汉族和藏族等少数民族间以茶易马或以马换茶的贸易往来。藏区和川、滇边地气候寒冷,海拔很高,那里的人们主要以奶、肉为食,需要茶解油腻、分解脂肪,可是那里却不产茶。汉族地区茶的产量很高,但由于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的需要,对马匹的需求源源不断。

于是,汉藏之间开展了茶、马互换的交易,并且逐渐形成了一条贸易之路,这就是“茶马古道”。茶马古道是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主要的线路有两条,一条是从云南的思茅、普洱等地出发,向北经大理、丽江、中甸、德钦到西藏的邦达、昌都、洛隆、林芝、拉萨,再经由江孜、亚东分别到缅甸、尼泊尔、印度;另一条是从四川的雅安出发,向西经泸定、康定、巴塘、昌都到拉萨,再到尼泊尔、印度。

它们的起点都是盛产茶叶的地方,主线的沿途还会延伸出无数支线,像一张巨大的网把滇藏川大三角区域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因此,茶马古道不仅在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是人类勇气的象征。

茶马古道由来于茶马互市


早在唐代,唐与吐蕃便开始了茶马互市,到了宋代进一步发展,明代达到了繁荣。茶马互市在很长一段历史上是西藏同内地经济交流的最基本的内容,成为联系西藏同内地的重要纽带,也是茶马古道繁荣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南宋李石《续博物志》有“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时”的记载。宋朝推行“以茶治边”的政策,宋神熙宁七年(公元老派074年),遣李杞入蜀置茶马司,并在云南北胜(今永胜县)设茶马司,规定以茶叶交换西蕃的马匹。元代在永宁(今宁蒗县)又开设茶马市场。清刘健《闻夜录》称,顺治十八年(1661年)3月在北胜州与藏人互市茶马,当年经大理入藏茶叶3万担。康熙四年(1665年)又在大理的永平县设立茶马市场。清朝前期限是普洱茶的兴盛大时期。据檀萃《滇海虞衡志》记载:“普茶名重于天下,此滇之所以为产而资利赖者也。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收买运于各处,每盈路,可谓大钱粮矣。”

藏族主要聚居在我国的西藏自治区,在四川、青海、云南、甘肃的部分地区也有居住。西藏地处高原,空气稀薄,气候寒冷干燥,那里的居民常年以奶内糌粑为主食,果蔬甚少。因此,人体不可缺少的维生素等营养成份主要靠茶叶来补充,茶成了他们的生活必需品,需要量特别大。正如藏族古谚语所说:“加察热!加霞热!加梭热!”把此话翻译成汉语就是:“茶是血!茶是肉!茶是生命!然而,藏区不产茶,内地民间和军队所需要的骡马又供不应求,而藏区和川、滇边地则产良马。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便应运而生。茶马古道是一条以运茶为主的商贸通道,当然,不只是茶叶,来自川、滇的糖、布、线、粉丝等到生活日用品,也随着马帮从横断山脉延绵的皱褶中进入了青藏高原,而来自康藏地区及周边国家的马匹、皮毛、藏金、藏红花、麝香、贝母、鹿茸、虫草等也随着这条路,流散到滇、川等地。云南边销茶也因主要供应康藏地区兄弟民族饮用而得名。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正是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在发挥着作用,开辟和完善了一条运送茶叶(也包括其它物资)的通道——茶马古道,也是茶马古道自唐代至民国一段历史内得到迅速发展和完善的重要原因。

“茶马互市”的由来


一条完全凭借人和马踩出来的连接四川和西藏的千年古道,在岁月的蹉跎中,今又流芳。一幅幅当年的老照片,让人陶醉和惊讶,它的神秘,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和解读。

茶马互市的由来

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可见茶在藏族同胞的日常生活中占有多么重要的位置。由于青藏高原干燥、高寒、缺氧,藏民饮食以糌粑和牛羊肉为主,缺少蔬菜,而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等,可以弥补其饮食结构的不足。据四川农业大学副教授唐茜介绍,虽然藏区不产茶,但与之毗邻的四川雅安却是茶叶之乡,川藏商贾就利用双方的特产,做起茶叶与马匹交换的生意,正是这些客观条件,才导致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茶马互市,从而形成了川藏间互利互惠的商业交易通道。由于茶文化的繁荣和旅游业的发展,川藏茶马古道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

雅安蒙顶山是著名的茶文化发源地,据史料记载,公元前53年,雅安人吴理真在蒙顶山种下7棵茶树,首开世界人工种茶之先河。蒙顶茶从唐至清一直是中央朝廷祭天祀祖专用茶,历代名人留下了扬子江心水,蒙顶山上茶的美誉,其茶叶品质优良,加工生产边茶的历史也非常悠久,在藏区的信誉很好,经过上千年的饮用,藏族人民对雅安边茶情有独钟。由于雅安丰富的茶叶资源和悠久的边茶加工历史,使雅安在古代就成为我国最大的边茶生产基地,正是有了这样的条件,才使得雅安成为川藏茶马古道的源头和主干道。

据史料记载,在北宋时期,朝廷战马缺乏,李杞就入蜀置买马司,并在各路设置官茶场,如今的雅安蒙顶山还保留着大片皇茶园,朝廷就是用皇茶园里的茶叶与西南各少数民族及藏族同胞交换战马,从而使茶马互市生意更加兴隆,逐步形成一种固定的官方制度和军需政策。雅安境内的茶马交易场所当时就达四处之多,分别是雅州博马场、宝兴灵关博马场、碉门博马场和黎州博马场,其交易规模居全国之首。明洪武四年(1074年)朝廷在秦州、洮州、河州、雅州分别建茶马司,对茶马交易进行管理,雅州茶马司就是专门负责川茶与藏马的交易。

雅安名山的茶马司,是中国现存惟一的以茶易马的茶马司遗址,它的历史体现了古代川藏地区贸易交往的频繁,见证了我国西南各族人民的交流和友谊。

关于川藏茶马古道的线路,四川省作家协会杨绍淮认为主要分为三段,其源头在四川雅安,先从雅安出发到打箭炉(今康定),再从康定到西藏拉萨,最后从拉萨经江孜、日喀则、亚东到不丹、锡金和尼泊尔。

古道上的背夫和马帮

一条完全用人和马踩出来的茶马古道,用茶马精神铺成的传播文化文明的古道,路上的每一个拐子窝痕,都是一个美丽的故事。

天全县二郎山下的甘溪坡是古代茶马古道上的幺店子,其《古道背夫铭》记载:藏区多用牦牛,滇地古有马帮。惟天全一带,既无天时赶牦牛,也乏地利走马帮。往返古道者,惟有人力。互市不止,运输不废,遂有背夫声名远扬。

川藏茶马古道沿途高山峻岭,大河交叉。据统计,从雅安出发到拉萨,全长约四千七百华里,所过驿站五十有六,渡主凡五十一次,渡绳桥十五,渡铁桥十,越山七十八处,越海拔九千尺以上之高山十一,越五千尺以上之高山二十有七,全程非三、四个月的时间不能到达。

从雅安到康定,最主要的运茶方式是依靠人力背负。背茶的人,在当地被称为茶背子,一般由十人左右组成一组,通过揽头开具保单、缴纳手续费后,就可以到茶号背茶。背夫用的工具是简单的背架和背垫,手上的拐子,既可作杖,又可支撑背架。他们用背架背着沉甸甸的茶包,穿梭在古道间,日久天长,古道上的青石板也就布满了深深的锥印。

据专家考察,荥经县安靖乡用青石铺就的街道上大大小小的坑窝,就是背夫们留下的拐子窝。在当年那个完全依靠人背马驮的年代,汉藏人民用智慧和勤劳,共同筑就了这条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线路最长、沿途最艰辛的茶马古道。

每年冬季,是雅安各茶号发茶最繁忙的日子,每天出发的背夫都在500人以上。通常男背夫可背150斤左右的茶叶,女背夫也能背120斤以上,在弯弯的山道上,背夫们的山歌声、口哨声和拐子的杵地声完美结合,就像奏出的一曲曲优美动听的千古绝唱。路上歇气就到哨凳上,没有的地方就把背架歇在拐子上。由于劳动强度极大,五步一嘘,十步一拐,加上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险峻的山道,不少背夫甚至遗尸荒野,他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得到的却是微薄的回报。

康藏高原,崇山密林,道路艰险,半年以上都是积雪期,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解放前夕,背夫要把茶包从雅安运到集散市场的康定,即使起早贪黑,每天最多也只能走30多里路,虽然只有450里路,但至少要走10多天。如果走大路就要翻越大相岭,走小路则要过二郎山。清末民初,古道上还时常有土匪出没,运送的茶包经常被劫,从而导致运费高涨,当把茶卖给藏民时,价格已经高得出奇。

除背夫运输外,最常见的就是用骡马驮运,在唐宋时期,汉源县的建昌马,由于个头小,耐力好,行走快,善登山涉水,被誉为天马,为商家所看好。晚清时的骡马帮分为汉骡帮和藏骡帮,汉骡帮的运费一般比背夫背贵20%,但信用较差,时生弊端;而藏骡帮因沿途放牧,支营设帐,并备有武器,虽时间较长,但信用较好,能顺利把货物运到目的地,商家多愿雇佣。

这些平凡的背夫和马帮,用生命铺就了这条逶迤于世界屋脊之上的千年古道,他们过险山,涉湍江,将川、藏地区息息相连。虽然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已取代了昔日的茶马古道,但其迷人的文化底蕴、独特的自然景观,备受人们的关注。

日前,雅安市举行了第八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首届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其间,展出了由云南文化名人殷晓俊先生捐出的160多幅茶马古道老照片。这些珍贵的老照片是1904年由法国驻重庆、昆明总领事方苏雅先生在四川、云南、西藏一带拍的,后经殷晓俊先生从法国高价购回,在蓉城展出期间曾轰动一时。

西南农业大学教授刘勤晋表示,用茶马古道把姜家院子、邓通铸钱、凰仪拐子窝、清溪古城墙、文庙九襄石牌坊等景点串联起来,完全可以打造成世界级的茶马古道文化旅游圈。

昔日的川藏茶马古道,以及那些深深的拐子窝和马蹄印,早已被杂草淹没和青苔覆盖了,背夫们苍凉的山歌和马蹄声也早已销声匿迹。今日的川藏公路,一辆辆满载边茶的汽车正源源不断地来往于川藏各地,一条崭新的川藏茶马古道,正以朝气蓬勃的姿态,继续记录着川藏人民的友谊和团结。

茶马互市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历程


茶马互市起源于唐宋,是我国西部历史上汉藏民族间一种传统的以茶易马或以马换茶为中心内容的贸易往来。湟源--茶马互市湟源县西邻藏地,是古代汉地西面最边缘的地区,这个地理位置使它自古以来就是汉藏通商的口岸,是一处著名的茶马互市故地。茶马互市是古代中原地区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商业贸易的主要形式,实际上是朝廷在西部游牧民族中尚不具备征税条件的地区实行的一种财政措施。

茶马互市雏形大约起源于公元5世纪,南北朝时期。唐代时逐渐形成了规则,宋朝时进一步完善,甚至设置了检举茶监司这样的专门管理茶马交易的机构,明朝基本上沿袭了宋朝的做法,在交易的地方设置茶马司。

茶马交易,最早出现于唐代,但直到宋朝才成为定制。宋朝统治阶级为什么如此重视茶马互市?主要原因是为了维护宋朝的边疆安全。宋朝初年,内地用铜钱向边疆少数民族购买马匹,但是这些地区的牧民则将卖马的铜钱渐渐用来铸造兵器,这在某种程度上威胁到宋朝的边疆安全,因此,宋朝在太平兴国八年,正式禁止以铜钱买马,改用布帛、茶叶、药材等来进行物物交换,为了使边贸有序进行,还专门设立了茶马司,茶马司的职责是:掌榷茶之利,以佐邦用;凡市马于四夷,率以茶易之。这就是茶马互市的源起。而且,茶马互市也是制约藏族的一种重要方式。由于自然环境方面的原因,藏族对茶叶十分依赖,茶能解毒去病,可以解油腻、助消化,因此,控制了茶叶的供给,就等于控制了藏族人的生活,所以,茶叶自宋以来不但成为中原王朝与西北和西南地区的藏族之间的大宗经贸产品,而且也成为与藏族之间保持友好关系的物质手段。茶马互市对维护了宋朝在西南地区的安全与稳定起到重要作用,是两宋王朝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的治边政策。其次,通过茶马贸易,还满足了封建王朝对战马的需要,又为朝廷提供一笔巨额的茶利收入解决军费之需。

在茶马互市的政策确立之后,宋朝于今晋、陕、甘、川等地广开马市,大量换取吐蕃、回纥、党项等族的优良马匹,用以保卫王朝边疆。到南宋时,茶马互市的机构,相对固定为四川五场、甘肃三场八个地方。四川五场主要用来与西南少数民族交易,甘肃三场均用来与西北少数民族交易。元朝不缺马匹,因而边茶主要以银两和土货交易。到了明代初年,茶马互市再度恢复,一直沿用到清代中期,才渐渐废止。

清代,尤其是乾隆以后,茶马互市作为一种重要制度逐渐从历史的地平线上淡出,取而代之出现了边茶贸易制度。由于交通和经济的发展以及汉藏交流的增加,进入茶马古道沿线的商品种类大幅增加。藏族对茶叶的需求有增无减,同时对其他产品如丝绸、布料、铁器以及生产生活资料等商品的需求也开始增加;而内地对藏区的皮革、黄金以及虫草、贝母等珍贵药材有更大需求。这样,汉藏之间的贸易范围更加广泛,茶马古道沿线的民间贸易则益加繁荣。直到清文宗,地方马场奉命裁撤,各地军队所需马匹统归自购,官府设置的茶马交易随之停废,延续400余年的茶马互市交易自此终止。

茶马古道起源于 “茶马互市”


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也是是指历史上中原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相互进行茶马互市时所形成的商路。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古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域称谓,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为神秘的旅游绝品线路,它蕴藏着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

历史上进行过茶马交易的地方遍及我国西北、西南地区以及辽东、晋北等地。晋北、辽东等地马市开设时间较晚、较短,几乎不太受重视;西北部的茶马交易道路被融会在古代丝绸之路之中;从青海到拉萨的茶马交易路线一直被称作“唐蕃大道”。

今天人们说得最多的两条茶马古道则是自唐代以来,一直到20世纪五十年代青藏、川藏、滇藏公路通车前仍在发挥作用,即从四川、云南翻越横断山脉、青藏高原到达拉萨,并一直延伸到印度、尼泊尔的茶马交易之路———滇藏茶马古道和川藏茶马古道。

滇藏茶马古道,南起普洱茶产地的云南西双版纳、思茅,经由大理、丽江、迪庆、昌都、林芝等地到达拉萨。

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茶马古道分陕甘、陕康藏、滇藏大概路,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抵达西亚、西非红海海岸。

因康藏属高寒地区,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是藏民的主食。在高寒地区,需要摄入含热量高的脂肪,但没有蔬菜,糌粑又燥热,过多的脂肪在人体内不易分解,而茶叶既能够分解脂肪,又防止燥热,故藏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了喝酥油茶的高原生活习惯,但藏区不产茶。而在内地,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骡马,但供不应求,而藏区和川、滇边地则产良马。

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便应运而生。这样,藏区和川、滇边地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和川滇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等,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流动不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趋繁荣,形成一条延续至今的“茶马古道”。

据史料记载,中国茶叶最早向海外传播,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当时中国商人在与蒙古毗邻的边境,通过以茶易物的方式,向土耳其输出茶叶。

隋唐时期,随着边贸市场的发展壮大,加之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国茶叶以茶马交易的方式,经回纥及西域等地向西亚、北亚和阿拉伯等国输送,中途辗转西伯利亚,最终抵达俄国及欧洲各国。

从唐代开始,历代统治者都积极采取控制茶马交易的手段。唐肃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至千年元年,在蒙古的回纥地区驱马茶市,开创了茶马交易的先河。

北宋时代,茶马交易主要在陕甘地区,易马的茶叶就地取于川蜀,并在成都、秦州(今甘肃天水)各置榷茶和买马司。

元代时,官府废止了宋代实行的茶马治边政策。

到了明代,又恢复了茶马政策,而且变本加厉,把这项政策作为统治西北地区各族人民的重要手段。明太祖洪武年间,上等马一匹最多换茶叶120斤。明万历年间,则定上等马一匹换茶三十篦,中等二十,下等十五。明代文学家汤显祖在《茶马》诗中这样写道:“黑茶一何美,羌马一何殊。”“羌马与黄茶,胡马求金珠。”足见当时茶马交易市场的兴旺与繁荣。

至清代,茶马治边政策有所松弛,私茶商人较多,在茶马交易中则费茶多而获马少。清朝雍正十三年,官营茶马交易制度终止。

茶马交易治边制度从隋唐始,至清代止,历经岁月沧桑近千年。在茶马市场交易的漫长岁月里,中国商人在西北、西南边陲,用自己的双脚,踏出了一条崎岖绵延的茶马古道。如今马帮运输只是被用作公路运输的补充和乡村间的短途运输。事实上,许多公路就修在昔日的茶马古道上,茶马古道已成了历史。

“茶马互市”与政治


对于好茶者在静心品茶中,似乎是讨厌政治,也不喜欢过多谈论政治的话题,更多愿意讨论禅机、文化艺术或日常生活中轻松的话题,而事实上,茶在我国的历史上,如同新中国建国后乒乓球被作为外交载体一样,最早从唐代开始,用“以茶治边“的方式,也曾被统治阶级作为政治用途,这段特殊的历史值得探讨。

自唐代以来,由于朝廷对外作战和防御的需要,需要大量的马匹,而产马在我国西南、西北等地区,又需要茶叶、盐等生活必须品,于是,产生了“茶马互市”的贸易,为了政治统治、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到宋代时候这项贸易被朝廷强化为一项政策并形成制度,制定了茶马贸易具体实施办法,规定茶马交易不能自由进行,必须在依照朝廷规定并在朝廷指定的机构进行交易,这项制度一直延续到清代,这段长达几百年之久的历史,也受到部分学者的责难,将其称为封建王朝“以茶治边”的一种策略,也有人甚至认为这是对边疆地区施行“政治上的压迫,经济上的剥削”的一种手段。

而事实上,对于我国边疆地区的居民来说日常食肉饮酪,茶能解油腻、助消化,他们对茶有特殊爱好,茶与盐同属于他们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从许多谚语也可以看出:“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进而到“番人嗜乳酪,不得茶则因而病”的地步,可见茶在高寒边疆地区人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当时,宋代设立了茶马交易管理机构,对茶马交易规定非常详细,例如,如易马数额与价格“随市增减,价例不定”;“马价分九等”,按马骏驾折茶不一;买马的茶价低于专卖价格。所有这些规定都是符合商品交换原则和商品经济市场客观规律的,使茶马贸易得以持续开展,因此,尽管当时限制茶马的一些交易,但茶马互市贸易是双方经济上的互相依赖,物资上的余缺调剂,是互惠互利的。

虽然茶被用作政治用途,但客观上讲,茶马互市促进了经济的繁荣,扩大了茶、马市场,推动了畜牧业和茶业发展,带动了边疆和内地商品交换,也促进了科学和文化艺术交流,对推动边疆地区开发和社会进步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宋代茶马贸易在政治上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统一。

“茶马互市”起源说


生活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藏区居民,因高原特殊的地理位置,需要摄取大量的脂肪和热量,其主要食物是糌粑、奶类、酥油和牛羊肉,但是糌粑太燥热,奶类和肉类脂肪过多、在人体内不易分解,藏民为分解脂肪、防止燥热,于是需要靠茶叶来帮助消化和分解热量。同样,内地的军队和民间役使因为征战需要大量的骡马,而藏区和川、滇边地多良马,于是,这样各取所需的茶、马交易即茶马互市应运而生,这就是茶马古道的起源。

茶马互市起于唐,兴于宋。《滴露漫录》中说:茶之为物,西戎、土蕃,古今皆仰食之,以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是山林草木之叶,而关国家大经。这里茶已同国家的政治经济联系起来了。宋朝的统治者们用茶马贸易来同少数民族搞好关系,并提倡,人民需要,茶借此而传播得更广更远。

旧时,昌都沟通外地的人畜小道,是由人畜长期行走自然形成的。

茶马互市在唐朝开始。唐初,吐蕃南下,在中甸境内金沙江上架设铁桥,打通了滇藏往来的通道。

宋代,由于西夏、辽国等切断了唐波古道,川藏古道成为内地前往拉萨的主干线。

元代,大力开辟驿路、设置驿站。

明朝继续加强驿道建设。为利益驱使,走私者大量出现。

清朝时茶马互市的规模更大,茶马古道的滇藏古道基本成形,康熙时批准在打箭炉设立茶关,形成了茶马古道的北道,叫做川藏商道。

清末民初,茶商大量增加。

抗日战争中后期,茶马古道成为大西南后方主要的国际商业通道。

1950年前的昌都成为藏东的商贸中心。茶马古道在全盛时期时,来往于丽江至拉萨之间的马帮的牲口由四五千头,发展到一万多头。

青海高原上的茶马互市


-茶马互市起源于唐宋,是中原与周边少数民族地区间一种以茶易马或以马换茶为内容的贸易往来。

-湟源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自古以来就是汉藏通商的“口岸”,是一处著名的茶马互市故地。

-日月山下的哈拉库图城,历来就是交通要道,这里曾经商号云集,周家洋行遗址现在还保留着当初的模样。

在交通发达的今天,乘车行驶在平坦的高速公路上,你偶尔会看到路旁一段段早已废弃的羊肠小道。不要小看那个小道,它曾经是青海高原上传播文明的重要通道。

以茶马互市而闻名的千年古道,由广阔的平原通向雪域高原。这个千年古道,犹如一张巨大的网,网住了“茶”和“马”,让它们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世世代代的茶商和赶马人用苦行来编织这张网。因而,茶马古道像一个神话,茶马互市是这个神话中的美丽传说。

茶马互市雏形大约起源于公元5世纪南北朝时期。唐代时逐渐形成了规模,宋朝时进一步完善,甚至设置了“检举茶监司”这样专门管理茶马交易的机构。

在冷兵器时代,马匹是作战中不可缺少的工具。青海湖海心山俗称湖心岛,古称仙山或龙驹岛。据古籍记载,早在汉代,岛上就有庙宇。附近牧民将马牛羊等牲畜,在冬季冰合后置于此山,永不宰杀。传说,当时有人将马置此山,至来年春天的时候,马皆有孕,所生之驹,号为龙种,必多骏异,因此称为“龙驹”,海心山因此而称为“龙驹岛”。帝王王莽、隋炀帝都求过龙种。唐天宝年间,名将哥舒翰夜屠石堡,攻占西海后筑神威城,希望得到龙驹来巩固自己的军事实力。

可见,茶马互市的兴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统治者的需要。“以兵马之力取天下”的成吉思汗最闻名的就是他不可战胜的骑兵团。蒙古马虽然身材矮小、跑速慢,越障碍能力也远远不及欧洲的高头大马,但它是世界上忍耐力最强的马,对环境和食物的要求也是最低的。无论是在亚洲的高寒荒漠,还是在欧洲平原,都可以随时找到食物。可以说,它具有最强的适应能力,可以长距离不停地奔跑,而且无论严寒酷暑都可以在野外生存。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茶、饮食茶最早的国家,据《华阳国志》记载,周武王伐纣后,西南巴蜀小国曾以所产茶叶进贡。到了汉代,市场上有了茶叶买卖。茶对藏族人来说就如阳光、空气一样,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藏族谚语有“汉家饭饱腹,藏家茶饱肚”之说。

茶文化传入青藏高原有着悠久的历史,藏族人民又丰富和发展了具有高原特色的茶文化。酥油茶是历史上汉藏茶文化交流结合的象征。“茶”代表了汉族古代的农业文化,“酥油”代表了古代藏族的畜牧文化。茶文化在青藏高原的丰富与发展,为中华茶文化增添了新的内容。

据我省地方史学者李逢春先生介绍,在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西宁就设立了茶马司,专管地方茶政。清代时,依然沿用明朝的制度,设立西宁、河州、庄浪等茶马司,由陕西茶马御史管辖,每年用四川、陕西等地的茶叶,换取青海等地的马匹。后来,随着现代文明的冲击和国内安定的局面,马匹的需求量逐渐减少,政府放松了茶马交易。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政府准许商人茶马自由贸易。这样的政策,使得青海的茶马互市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从青海历史的发展来看,清代后期茶马互市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淡出,取而代之出现了“边茶贸易”制度。由于交通和经济的发展以及汉藏交流的增加,进入茶马古道沿线的商品种类大幅增加。藏族对茶叶的需求有增无减,同时对其他产品如丝绸、布料、铁器以及生产生活资料等商品的需求也开始增加。这样,汉藏之间的贸易范围更加广泛,茶马古道沿线的民间贸易就更加繁荣了。

在这样的条件下,日月山下的湟源城成为了重要的贸易集散地。随着商业贸易的发展,许多外省客商纷纷来到湟源定居或者经商。除去商贩,一些能工巧匠也涌入这个地方,将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到了日月山下。同时,英、美、德等国的商行在湟源开庄设行。新泰光、仁记泰和、居里、瑞记等银行被众人熟知,当地贸易中介“歇家”多达四十家。商贸流通和文化交流,促进了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繁荣。今天,我们漫步在湟源老街,看着精雕细刻的商号大门和残存的古城豪宅,不难想象昔日的辉煌。

周家大院在哈城脚下,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茶马互市的见证。初秋时节,记者踏访了这一洋行遗址。据房子的主人讲,他们周家人世代居住在这里,这个房子是祖辈留下来的,一直没有翻修过。这么多年来,墙壁依然完好,路面上石子铺的花纹依然清晰可辨。以前的门很大,大马车通行绰绰有余。

听完洋行新主人的讲述,沿着高墙绕行,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车水马龙的场景。茶马古道证明了藏族与汉族和其他兄弟民族间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它就像一座历史的丰碑,穿越千年时空,让人感受到汉藏情谊的隽永与深厚。茶马古道不仅是一条道路,更是一个历史文化的载体,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例如,伴随这一古道诞生的藏族茶文化、商贸文化就值得深入发掘。

同时,茶马古道是一份丰厚的旅游资源,在藏区旅游业的发展中有巨大的价值。茶马古道作为历史文化遗产,有很大的旅游吸引力。古道上茶夫在石上留下的斑斑杖痕、驮队踏出的蜿蜒草地小径,能让人浮想联翩,追寻那千年的史迹;古道沿途的村寨、牧场风光绮丽,民俗奇特而各有地域差异。城镇中多元文化汇集、绚烂多姿,都能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将这些开发为旅游观光的项目推出,具有独特的优势。

所以说,寻找青海的茶马古道、发掘高原上的茶马互市,从文化、旅游等多面的角度来看,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