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茶的历史茶文化(下)

发布时间 : 2021-09-04
独具魅力的武夷茶文化 茶文化的历史 茶文化背景下茶具的发展历史

独具魅力的武夷茶文化。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武夷茶的历史茶文化(下)”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武夷茶的历史茶文化(下)”相关知识!

民国时期,品茗艺术沿袭清代的方式,同时逐渐走向民间。武夷民间品茶的方式因地而宜,最有特色的是吴屯乡的民间品茶。茶会由女主人邀请女眷来家团聚,一边叙说家常,一面佐食品茗,类似茶宴。敬茶时女主人站立,按辈分大小向客人敬茶,受茶者抚碗颔首,以表谢意。茶席上有山村土菜:腌蕨苗、薰味田龙、霉豆腐、霉豆子、鲤鱼干、南瓜脯以及本地特产鲤鱼煮豆荚等。茶具朴素粗放,使用精陶壶和大碗茶,别具农村风味。崇安县的民间还流行一种别具一格的早茶习俗,人们在品茗中品尝着传统小吃麻糍粿(即胡麻饭)。粿味香甜油腻,而茶味却能去腻、解甜。这种茶俗别有一番独特的情韵和功效,因此颇得人们喜爱。清晨,城乡街头巷尾到处都是此类茶摊,饮茶餐粿者怡然自得,颇有情趣。

与此同时,对名丛采制成茶后首先用以敬神,然后分享的习俗,成为民国时期的一种饮茶文化。被誉为茶中之王的大红袍一俟收获,即冲泡成茶汤,敬奉在神像尊前,然后焚香顶礼。礼毕,茶主端杯一一向茶工敬茶,谨祝工人平安生产。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伴随着武夷旅游事业的发展,武夷茶文化已成为热门的旅游项目,其形式多彩,包括鉴赏茶艺、观览茶园、品啜岩韵、研究茶效、征集故事、演唱茶歌、吟诵茶诗、评鉴茶质等。其中以鉴赏茶艺最为吸引人。1990年10月武夷山市举办第一届武夷岩茶节前,专家在挖掘继承古人煮茶、斗茶、鉴茶的基础上,把品茶和观景、赏艺融为一体,整理总结出一套颇富雅兴的武夷茶艺,使品茗者在静穆、优美、和谐的气氛中心领意会独特的岩骨花香之胜(即心领意会岩韵)。武夷茶艺丰富了武夷文化的内涵。武夷茶艺的程序有二十七道,合三九之道。二十七道茶艺如下:

恭请上座客在上位,主人或侍茶者沏茶、把壶斟茶待客。

焚香静气焚点檀香,造就幽静、平和的气氛。

丝竹和鸣轻播古典民乐,使品茶者进入品茶的精神境界。

叶嘉酬宾出示武夷岩茶让客人观赏。叶嘉即宋苏东坡用拟人笔法称呼武夷茶之名,意为茶叶嘉美。

活煮山泉泡茶用山溪泉水为上,用活火煮到初沸为宜。

孟臣沐霖即烫洗茶壶。孟臣是明代紫砂壶制作家,后人把名茶壶喻为孟臣。

乌龙入宫把乌龙茶放入紫砂壶内。

悬壶高冲把盛开水的长嘴壶提高冲水,高冲可使茶叶翻动。

春风拂面用壶盖轻轻刮去表面白泡沫,使茶叶清新洁净。

重洗仙颜用开水浇淋茶壶,既洗净壶外表,又提高壶温。重洗仙颜为武夷山一石刻。

若琛出浴即烫洗茶杯。若琛为清初人,以善制茶杯而出名,后人把名贵茶杯喻为若琛。

玉液回壶即把已泡出的茶水倒出,又转倒入壶,使茶水更为均匀。

关公巡城依次来回往各杯斟茶水。

韩信点兵壶中茶水剩下少许时,则往各杯点斟茶水。

三龙护鼎即用拇指、食指扶杯,中指顶杯,此法既稳当又雅观。

鉴赏三色认真观看茶水在杯里的上中下的三种颜色。

喜闻幽香即嗅闻岩茶的香味。

初品奇茗观色、闻香后,开始品茶味。

再斟兰芷即斟第二道茶。兰芷泛指岩茶。宋范仲淹诗有斗茶香兮薄兰芷之句。

品啜甘露细致地品尝岩茶,甘露指岩茶。

三斟石乳即斟三道茶。石乳,元代岩茶之名。

领略岩韵即慢慢地领悟岩茶的韵味。

敬献茶点奉上品茶之点心,一般以咸味为佳,因其不易掩盖茶味。

自斟漫饮即任客人自斟自饮,尝用茶点,进一步领略情趣。

欣赏歌舞茶歌舞大多取材于武夷茶民的活动。三五朋友品茶则吟诗唱和。

游龙戏水选一条索紧致的干茶放入杯中,斟满茶水,恍若乌龙在戏水。

尽杯谢茶起身喝尽杯中之茶,以谢山人栽制佳茗的恩典。

武夷茶艺中便于表演的为18道:即焚香静气叶嘉酬宾活煮山泉孟臣沐霖乌龙入宫悬壶高冲春风拂面重洗仙颜若琛出浴玉液回壶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三龙护鼎鉴赏三色喜闻幽香初品奇茗游龙戏水尽杯谢茶。

继1990年举办第一届武夷岩茶节之后,又于1992年、1993年分别举办第二届、第三届武夷岩茶节。27道独具特色的武夷茶艺逐渐定型,深受海内外茶友雅爱。此后,武夷茶艺遂成为武夷山市重要交际场合中的高级酬宾礼仪。

茶文化精选阅读

武夷茶的历史茶文化(上)


南朝时期(479~502),品饮武夷茶开始形成一种带有文化色彩的艺术(即茶艺)。当代著名茶叶专家陈椽论证:武夷岩茶约在距今1500年前的南朝时,就以晚甘侯之名而闻名。文人为武夷茶赐封了晚甘侯这带有雅号的爵位,说明茶艺自此时起即具萌芽状态。晚甘,蕴含着甘香浓郁,美味无穷(俗称为先苦后甜)之意,此雅号的文化色彩与茶味一样,是异常浓郁的。

唐朝元和年间(806~820),文人孙樵馈赠15饼武夷腊面茶给刑部尚书焦某。随礼的信札中写道:晚甘侯十五人,遣侍斋阁。此徒皆乘雷而摘,拜水而和,盖建阳丹山碧水(指武夷山)之乡,月涧云龛之品,慎勿贱用之!函文用拟人化的笔法赞颂武夷茶,诚请焦尚书尽享武夷茶(晚甘侯)的侍侯,慎勿贱用之,即要高层次的细品慢饮,切勿牛饮解渴。

此时,民间的品饮也开始讲究茶具、炊器等,并在火候、配水等方面下功夫。把茶叶、饮用和文化气氛联系起来,初步体现了茶文化的艺术内涵,为宋代兴起的茶艺奠定了基础。

宋代是武夷茶生产兴盛时期,饮茶方式日益讲究,从煮饮改为品饮。当时对于名茶泡饮,主要目的不在于解渴,而在于鉴赏。宋徽宗《大观茶论》称,武夷等地之茶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造其极。名山、名水、名茶、加上名人赞扬渲染,武夷岩茶身价更是不凡。

品饮名茶的习俗是随着茶事之兴而趋雅致。宋代武夷山人讲究品茗艺术。文人羽士把饮茶看成是一种精神享受,具有高尚的意境,时称斗茶。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中的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溪过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就是当时斗茶盛况的写照。斗茶时比味、比香、比色,评比时众目注视,争议时手舞足蹈,胜者趾高气扬,输者垂头丧气。斗茶者的神态,刻划得栩栩如生。斗茶为文人学士所崇尚,其内容有点茶、试茶,以品评茶质之高低而分输赢。

斗茶讲究水质、茶具。当时推崇建窑出品的兔毫盏。这种盏底小壁斜,下狭上宽,使茶汤易干而不留渣,使茶的香味散发益显,越宿不馊。建盏在盏口沿下1.5~2厘米处有一条明显折痕的注汤线,它是为斗茶观察水痕而设计制作的。建窑生产的瓷器为宋时全国八大名瓷之一,产地为崇安相邻的建阳县。崇安星村镇的遇林亭窑也生产兔毫盏和其它高级茶具。遗址尚存。

宋代斗茶,是将龙凤团茶碾为细末入盏,注水搅动,以比试茶的汤色和在盏中的水痕来决定品种的优劣胜负。茶之汤色以纯白为上,青白次之,灰白又次之,黄白再次之;盏中水痕,以盏无水痕为绝佳。武夷岩茶斗试,以水痕先出现者为负。

宋代斗茶很重视操作技艺。斗茶时,按茶盏的大小,用银勺挑上一定量的茶末,搁入涤烫过的茶盏中,向盏内注入沸水,调成膏状。在点注时,要准确而有节制,不然,茶少汤多则云脚散,汤水少则粥面紧。注茶时还需一手注水,一手执茶筅,旋转拂动茶盏中的茶汤,使之泛成汤花。运筅轻重缓急要得当,与点注配合默契,才能达到斗茶的最佳效果。

宋代的斗茶,既是斗色,亦是斗品。宋黄儒《品茶要录》:茶之精绝者曰斗,曰亚斗,其次拣芽。斗品最为上。武夷岩茶就是通过斗茶、评品,精选为贡茶的。从而促进了武夷茶的生产,提高茶叶的质量,扩大了武夷茶的影响。

在宋代除了斗茶,朝野上下还流行分茶,即以沸水冲茶末,使茶乳变幻成图形字迹的一种游艺,又称茶百戏。宋初陶谷在《荈茗录》中载: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就散灭,此茶之变也。诗人杨万里《澹庵座上观显上人分茶》诗,生动地描绘了分茶的情景:分茶何似煮茶好,煮茶不似分茶巧,蒸水老禅弄泉手,隆兴元春新玉爪。二者相遭兔瓯面,怪怪奇奇真善幻。纷如擘絮行太空,影落寒空能万变,银瓶首下仍尻高,注汤作势字嫖姚。茶水交融,呈现奇妙的变幻,有如悠远美丽的景色,又似劲疾潇洒的书法。

宋代朝廷饮茶的茶品,多是武夷茶。苏轼、范仲淹的诗文为武夷茶增辉添誉,影响到宫廷官宦时常参加斗茶活动。宋徽宗赵佶即酷爱斗茶、分茶之艺。蔡京在《廷福宫曲宴记》中记述了这样一件逸事:北宋宣和二年十二月癸巳,有通百艺之称的宋徽宗,召请宰执、亲王等近臣,宴会于延福宫。酒后茶余,兴致勃勃的皇帝,命侍臣取来茶具,亲自注汤表演分茶之艺。不一会儿,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朗月。可见分茶流行之广,影响之大。

武夷茶的历史茶文化(中)


元朝完全保留了宋朝以前饮用团茶、饼茶的习俗。茶艺不如宋朝的雅致讲究。斗茶、分茶的茶艺渐渐敛迹。进入明代,饮茶习俗由团茶、饼茶改为散茶。洪武十四年(1381)九月,皇帝朱元璋下诏,罢贡龙团凤饼,改为进贡御茶芽(茶芽即散茶)。从此武夷茶遂改制探春、先春等蒸青或炒青绿茶,以散茶的形式进贡朝廷。这是茶叶制作技术的一次大改革。散茶突出保留了茶叶原有的色、香、形、味,因而提高了饮茶的情趣,推动了品茗艺术的发展。明代著名的茶博士田艺衡在《煮泉小品》中曾经大胆指责唐宋时煎茶多用姜盐等调料。皆水厄也。意即破坏了茶水的清甘。田艺衡在书中嘉誉茶芽盖天真自胜耳!据他辨悉: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佳。由于制茶工艺的简化,大大降低了茶叶成本,推动了茶业的发展,饮茶者增多,饮茶之风迅速普及。崇祯癸酉,有好事者开茶馆(张岱《陶庵梦忆》)茶室、茶馆、茶铺出现于市井街巷,从前只能由达官显贵、文人学士等有闲阶层所专享的茗趣,很快地传向民间,传向庶士、平民,飞入寻常百姓家。饮茶趋于大众化,雅俗共赏,老幼咸喜。崇安县也开始出现了茶铺。明代擅长于写散曲并有乐王之称的文人陈铎,曾在散曲《茶铺》中写道:武夷和雨采春丛,嫩叶蒙茸,佳名千古重。卢仝曾称颂,七碗自清风人们不难想象,当年陈铎就在山间的茶铺里,一边偕友品尝武夷佳茗,一边度曲抒情。清茶七碗品啜已毕,新曲一首即随韵而发。

由于茶叶本身的变化,饮茶及茶文化的普及,原有的建盏已不适应品尝新茶者的要求了。此时,武夷山饮茶的茶具开始使用宜兴壶,即江苏宜兴县用五色陶土烧成的紫砂陶,因其具有良好的保味功能,冷热骤变时不易胀裂,传热缓慢而不炙手等优点而迅速崛起。紫砂新品泛春华,极得赏茶行家的青睐,提高了品茗之趣,而工艺大家所制做的寸柄之壶,往往被人们珍同珙璧,贵如珠玉。

明代改制散茶,品茗艺术随之进步,贵人文士弃旧迎新,崇尚品饮真味;庶民农人则对旧饮团茶加以改进,雅俗共赏,新旧并存。例如宋、元时饮团茶的基本方式则传入民间,并进一步演化普及成为独具特色的擂茶。明朝刘基所撰的《多能鄙事》中,关于擂茶记述颇详:擂茶,茶芽用汤浸软,脂(芝)麻炒熟去皮,用擂极细,入川椒末、酥、盐、油饼,再擂,如干,旋添入浸茶汤。至今武夷山区还流传着擂茶的习俗,保留了唐、宋饮团茶的传统,具有一定的历史、民俗价值。

明代品茗艺术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使品茗不仅仅只是文人、权贵们所独享的雅事,因而为清代功夫茶的兴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清朝初年(一说在明中叶),武夷山土民又在制作绿茶和小种红茶的基础上探索出进行半发酵的乌龙茶制作工艺,并日臻完善。这种乌龙茶既没绿茶之苦涩,又没有红茶的浓烈,却兼取绿茶之清香,红茶的甘醇,因而颇得茶家和世人的好评。饮啜之除,雅兴大发,品赏艺术也随之高雅、细致,内涵也更加丰富。茶家们不仅讲究茶、泉、烹,而且讲究品茶器皿,讲究品尝饮用的方式。乾隆五十一年(1786)秋,大文人袁枚游武夷,当时僧众道人多有敬茶献盏,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使用如核桃般小巧的茶杯,首先领略岩茶之馨香,而后再徐缓专注地细尝茶汁的滋味,武夷山让袁枚饱尝了绝妙的品茗艺术,使他感慨良久:岩茶远过于龙井、阳羡之茶,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享天下盛名,真乃不忝!袁子才品茗得个中三味,历史上传为佳话,引为典范。栖息于武夷山茶区僧人道士,不仅精于制茶,而且更精于品尝。天游观的道士静参不但把茶分为四等,而且还把茶品也形象地分为四等。第四等是最起码的,即:茶值得一尝,首要以香馨动人;第三等即:香还要求清纯幽雅;等而上之还要求甘,香而不甘,则苦茶也!武夷山绝品的岩茶,可列入第一等茶品,即它还有更高的层次:活!活之一字须从舌本辨之,微乎,微乎!武夷岩茶独特的岩韵,是其它名茶所没有的,其中妙谛只可意会,难以言传。

由于武夷岩茶的熏陶,逐渐在闽粤等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功夫茶的品尝体系,茶店林立,比屋皆饮,不分权宦平民,无不以赏茶为乐事,每年茶季一到,广州、潮州、漳州、泉州、厦门等地的大商贾客,每每挟重金接踵而入武夷,把新茶囊括而去,武夷茶一旦运到,至则斗茶,必以大彬之罐;必以若琛之杯;必以大壮之炉,甚至还讲究扇必官溪之蒲(见《龙溪县志》)。当时尝茶、赏茶之具,不论是罐、是杯,或是炉、炭,甚至连煽摇炭火所用的蒲扇,都要求用名牌货,其考究程度,由此可知,真有宋代斗茶之遗风。有些人为了争奇斗胜,甚至不惜倾家荡产,因而有富家一盏茶,抵得穷人半年粮之谚语。随着乌龙茶制作工艺的出现,岩茶品质的提高,品尝艺术也更加高雅,内涵更加丰富,奠定了喝功夫茶的基础,茶家们不仅讲究茶叶、煮水,而且讲究水质、品质、器皿、品尝饮用的方式。清人卓尔堪,号宝香山人,用大明寺泉烹武夷茶浇奠诗人雪帆之墓。诗云:茶试武夷代酒倾,知君病渴死芜城。不将白骨埋禅智,为写清泉傍大明。寒食过来春可恨,桃花落去路初睛。松声蟹眼消闲事,今日能申地下情。此诗好像一篇祭文,倾注了诗人对朋友雪帆(宋晋之号、道光进士)的哀悼之情。其以武夷茶代酒,可见这两位挚友对武夷茶的赏识。然而佳茗并非只为富贵者包揽。乾隆三十一年,曾任永安县令的彭光斗在《闽琐记》中记载:余罢后赴省,道过龙溪,邂逅竹圃中,遇一野叟,延入旁室。地炉活火,烹茗招待,盏绝小,仅供一啜,然甫下咽,即沁透心脾。叩之,真乃武夷也。客闽三载,只领略一次,殊愧此叟多矣!堂堂的七品县官大人,也仅能在野室里偶然一享武夷奇茗,也只能慨叹于口福远远比不过野叟,可知若要真正享受武夷佳茗之妙谛,确实不易!

清代饮茶不仅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它也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功夫茶的兴起为人们带来了新的情趣,难怪有人这样感叹:瓦屋纸窗,佳茗清泉,若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

武夷茶文化 武夷山茶文化介绍


武夷茶文化介绍

武夷岩茶是福建北部秀佳东南名山武夷山生产的一种乌龙茶。具有绿茶和红茶乙二醇的香味。它是中国乌龙茶中最好的。属于绿茶与红茶之间的半发酵绿茶。因此,温和的红茶不会刺激胃肠,同时它保留了绿茶的香气,香气悠扬,味道绵长,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岩骨花香的岩韵,是五颜茶的最重要的品质特征。武夷岩茶不仅与理学、佛教、道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这句话是对武夷山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的总结。武夷山除了告诉人们,还是儒,释,道的集合,也是独一无二的。武夷山茶。然而,儒,释,道三种宗教也与独特的武夷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武夷岩茶的外观并没有让人一见倾心,但它具有非常独特的魅力,蕴含着丰富的武夷文化。因此,人们生动地将它与“蝎子的外观,皇帝的身份,佛陀的心脏”进行比较。

武夷茶文化历史

新儒家朱熹对武夷山的热爱超过了对武夷茶的热爱,擅长茶道。武夷山三仙寺前和水帘洞前,有一副朱子对联:“竹是山的偏僻角落里的邻居,所以游客不应该把茶当酒喝。”这是朱熹隐居武夷山时,以茶招待客人的日常生活。到了宋代,文人在招待客人的时候,把他们的饮料改为茶。在宋代,有一种很流行的礼仪,客人来时要喝茶,想去时要喝汤。这幅对联留下了“水仙洞三贤人品茶”茶园的好故事。

朱熹在一首茶诗中说:“你喝了又喝。生活在空气中,突然高兴起来。”透过诗中所描绘的爽口爽口的茶的感觉,可以令灵魂愉悦,突然明白茶道的真谛。

以茶敬俭,以俭养德,既是中国茶道精神的精髓,也是儒家思想关于人生价值的重要思想内容。“吃苦鼓舞志向,吞咽报国”,代表了茶人以爱国主义为人生价值的崇高品格。“

茶是含在茶里的,茶是安静的。茶的“与”的本质是儒家所追求的高度思想。茶的特殊气氛可以使人平静下来,把心放在闲散的地方,使日常事务能够从容不迫地处理。中国人民尊重孔子和孟子的方式,尊重儒学和重教。茶道强调了茶对人格自我完善的重要性。茶叶一旦上升到与个性特征相对应的高度,就是茶的光与安静的和谐。人与茶的统一是思想与自然的自然契合,是儒家所要求的“人与人的统一”的最高境界。

学校辍学的朱熹集理学之大成继承并发展了孔孟的思想。他在武夷山住了50年,一直致力于写作。1183年,他在武夷山隐藏的屏峰下建造了“紫阳书院”,并做了讲座。儒家主张“培育身体,统治国家统治世界”。首先,你必须培养自己。苗条的身材必须无动于衷。

茶道在朱子讲座中经常被用来比喻善于学习。宋代的炒茶仍有唐代的遗风。茶里掺杂了姜葱辣椒和盐,就像浓汤。比方陆游诗中就有“什么时候一饱与子同,更煎土茗浮甘菊”和“贮药葫芦二寸黄,煎茶橄榄一瓯香”之句(见《剑南诗稿》)卷十七、卷四十四)朱子对门生讲,治学有如这盏茶,“一味是茶,就是真才,有些此外滋味,就是事物同化了。”("497"经典)"497"认为饮茶贵而香,味重,忌添加剂。这项研究也是一样的,深造,贫穷,不要被当时流行的一些学校搞混。他的比喻既易于理解又有趣。另一个例子是朱熹的诗《读与情》:方池半亩,天、云、影合一。要求运河像诺言一样清晰,因为那里有活水的来源。这首诗很有启发性,而且总是很新颖。诗歌的寓意是非常深刻的,表面上是用活水隐喻学习的源泉,我们必须不断吸收新的知识,才能取得快速的进步。事实上,它还包含在茶道中使用活水,以制作好茶和无尽的回味。

朱熹在武夷山上修建了武夷经社,教授学徒、聚友、品茶。他谈到喝茶的人。他写过《咏武艺茶》、《茶萨》等茶诗。朱熹主张:“学习之道,不应以拙劣的理性为基础;学习之道,必须以阅读为基础,而不应以秩序和修养为基础;求精之道,必须以尊重和坚持为基础。”

中国茶道注重道德意识,崇尚和谐的精神,节俭的作风,求真的精神尤为重要。借助茶道的丰富内涵,以茶为载体,弘扬和谐文化,以茶教育人民,重视道德修养。朱熹主张品茶、修身养性、和谐自然、茶的灵感、茶的味道。Zhuxiyi进入茶道,在茶道隐喻的使用上独树一帜。他赢得了茶道的精髓。

武夷茶文化名人范仲淹的武夷茶诗

范仲淹(989-1052),字西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与文学家。范仲淹与张敏从事战斗茶歌、民间艾灸人口,在古代茶园中占有一席之地。

佛教与武夷茶文化

茶是好喝,擅长欧敏秀琪,钟善川灵气。武夷山峰峦起伏,溪流纵横,树木茂盛,雨雾多,湿度高,构成了茶叶生长的特殊需要的“小气候”。利用自然条件优越的地理条件,寺院僧侣开始种植茶树,采摘茶叶泡茶,茶叶品质优良,在全国同类茶树品种中,它是优越的。

茶和佛因其根深蒂固,自古以来就有“茶佛”的说法。寺内有许多佛教寺院,门口有佛教茶。作为一种物质化的精神,佛茶是一种传统的文化现象。它不仅反映了禅宗,还反映了佛教文化的起源,茶叶名称,栽培,剪纸,药用等社会方面。厚厚的颜色。

东汉初年,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恰逢中国茶叶在中国广泛种植的时期。同时,佛教在唐代被誉为“民族宗教”,恰逢饮茶风靡世界、饮茶被誉为“民族饮料”之时。有禅风的繁荣,有茶风的繁荣;有禅茶的需要,有佛茶的生产。这表明佛教和饮茶在中国几乎同时流行,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佛教中,茶有三大功能:茶道佛、YiYe、品茶、礼业、茶客、礼业。佛教活动都在里面。

世界各地著名的山僧都喜欢喝茶。为什么许多僧侣选择茶作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料,并把它作为道德实践的一部分来推广呢?唐宋时期,建州茶处于发展时期,尤其是寺院僧侣,戒酒倡导饮茶。修道士坐着修行,休息静坐,专注于一边,从而发展智慧和悟性之路。僧侣们认为,“品茶如禅”,就会把建州茶道变成禅宗。茶圣陆禹指出,茶的味道是最冷的,最适合修行节俭和美德的人。在佛教中,人们普遍认为茶有三个优点:第一,整夜坐冥想,茶可以提神;第二,当肚子饱满时可以帮助消化,清淡空气;第三,“不留毛”,也就是抑制性欲。因此,喝茶符合佛教的道德观,因此,茶自然受到佛教僧侣的青睐。

冥想是指"坐下,坐着你的头,不要动,不要倾斜。"不会昏倒在梦或临床睡眠中,比如冥想之后的长时间,必然会产生疲劳,昏昏欲睡,此时需要清晰地刷新思维。因此,茶具有清凉解渴的药理作用,还具有自身丰富的营养成分,用于冥想练习为"叮丁"、窗灵、对道敏感。同时,茶汤既轻便又干净,既不违反佛教规,又符合佛教的沉默和冷漠的生活态度。茶已成为佛教僧侣的必然,也是佛教教义、佛教精神和茶叶性质的固有共振。在茶与佛之间,形成"茶佛盲目盲目"或"茶禅盲目盲目"的基础是必要的。

中国佛教不仅创造了自己独特的禅宗文化,而且赋予中国自己的茶文化以茶味的文化内涵,使茶与禅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了中国的茶禅文化。好茶有很多甜味,味道苦,浸入其中,但它非常甜。这个特征符合佛教的追求。也许“苦难的喜悦”是茶叶冥想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武夷茶艺十八道

武夷茶艺十八道工艺——武夷茶艺十八道工艺的第一道工序是:烧香静,活煮甘泉烧香静,即通过点燃此香,营造一种平和、庄重、无比温馨的氛围。

武夷茗茶

武夷山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产于福建省北部的武夷山区,是我国乌龙茶中最好的一种。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武夷山悬崖峭壁较多,茶农利用岩凹、石隙、石缝、砖石沿石岸边种茶,素有“盆栽”茶园之称。因为有“岩茶,不是岩茶”的说法,所以岩茶也因此得名。武夷岩茶主要分为两大产地:名岩产地和丹岩产地。

武夷山大红袍

大红袍的特殊品质,大红袍茶树共有6种植物,均为灌木和茶树,叶片较厚,花蕾稍红,当阳光照在茶树和岩石上时,岩石光线反射,红色非常明亮。

武夷肉桂

武夷肉桂:又名玉桂,产自武夷山最着名的岩石。成品的形状紧密卷曲,棕绿色,油性和浅色,有三种颜色,入口醇厚甜美,汤色橙色清晰,叶子底部为黄亮,红点明显,并有明显的“摇滚魅力”。

武夷玉兰片

以清明以前的冬笋和春笋为原料。这时,竹笋大多埋在地里,或是茎尖刚刚折断。因此,竹笋短、厚、嫩,加工工艺更精湛,经济价值更高。一般来说,竹笋的长度为20-30厘米,剩余的竹笋如虫蛀、伤疤等都会被去除,而头部底部的粗糙部分也会被切掉。

“分茶”是武夷茶文化的精粹


想了解《“分茶”是武夷茶文化的精粹》知识吗,丰富的《“分茶”是武夷茶文化的精粹》内容等你来看!

分茶是宋代盛行于闽北武夷山一带的古茶艺,又称茶百戏、汤戏、茶戏、水丹青等,是一种能使茶汤的纹脉形成物象的古代茶艺,其特点就是仅用茶和水不用其他的原料能在茶汤中显现出文字和图像。

分茶是历史悠久的古茶艺,是中国茶文化鼎盛时期的产物,享有很高声誉和影响力,较之日本茶道的历史更加久远。据“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韩岸说“晋臣爱客,才有分茶”,在他看来分茶从晋代就开始。到了宋代分茶已十分盛行,由于朝廷和文人的推崇把分茶做到了极致。宋徵宗赵佶、文人陆游、李清照、杨万里、陈与义等无不精于分茶,留下了许多赞美分茶的诗文。陆游在《临安春雨初霁》中写道:“矮纸斜行闲作草,暗窗细乳戏分茶。”陈与义在《与周绍祖分茶》中描述:“竹影满幽窗,欲出腰髀懒。何以同岁暮,共此晴云共此晴云wǎn。”杨万里在《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诗中云:“银瓶首下仍kāo高,注汤作字势嫖姚。”,详细描绘了分茶的情景,这位显上人分茶,不但能使茶汤中出现种种奇异物象,还可使茶汤中出现气势磅礴的文字,令人惊叹。宋徽宗对分茶颇有讲究,曾撰《大观茶论》,还亲自烹茶赐宴群臣。据蔡京在《延福宫曲宴记》记载:“宣和二年十二月癸己,召宰执亲王等曲宴于延福宫,……上命近侍取茶具,亲手注汤击拂,少顷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淡月,顾诸臣日:此自布茶。饮毕皆顿首谢。”描述了当时宋徽宗分茶时的情景。

分茶是表现力丰富的古茶艺。根据目前的史料考证,唯有分茶能够用茶和水为原料在茶汤中形成文字和图像,给人于赏心悦目的感受,具有较高欣赏性。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有别于日本茶道和现在一般的茶艺。分茶是当代独树一帜的文化产品,应用的领域极为广泛,特别适用于各种茶产品和品牌的宣传推介。同时,也适用于企业和学校的大型庆典和招商展示会活动,较快地提高学校和企业知名度。

分茶和闽北武夷山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唐代武夷山初现分茶雏形。据唐代徐夤在《尚书惠蜡面茶》记载:“武夷春暖月初圆……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说明唐代在闽北武夷山一代已初现分茶雏形,能在茶汤中现出图案。

本文《“分茶”是武夷茶文化的精粹》不知道是否有帮助到您呢,更多相关精彩内容可以查看网站其他栏目!

武夷茶的历史


一、武夷山是茶树的原生地么?

据苏轼《叶嘉传》称,武夷茶移植至建瓯遂有北苑之盛。北苑至今尚存一块南宋碑刻,叙述迄自太平兴国初(976年)的植茶始未。四川万源县一块立于大观三年(1109)得建溪绿茗,于此种植的石碑,该茶当以武夷茶为渊源。陈椽教授考证:武夷茶约在1400年前(南北朝齐时)就以晚甘候之名而闻名,武夷茶的起源时期一定更早于此。

唐代最负盛名的茶是出自四川的蒙山茶。北宋诗人孙渐曾在蒙山立碑,说明昔有汉道人,分来建溪芽,蜀人可能不太愿意承认从建溪移植茶树至此的实事,但万源的植茶碑中有诗:筑成小圃疑蒙顶,分得灵根自建溪,完全将自己与蒙山认同,不就是因为同样源于武夷之故么?可以肯定的是,蒙山西汉时期就开始种植茶叶,而汉武帝平定闽越国,逃亡的越巫完全可能携茶植于蒙山之上。

许多专家通过茶文化的演化认定:茶叶的饮用是由巴蜀肇始,尔后沿长江传播。于公介先生的《中国的茶》以为西汉时传至湖荆,尔后才有可能渐至武夷一带。《茶叶贸易学》推定到了六世纪(南北朝的齐梁时代)茶叶繁延到沿海各省。《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业卷》确定茶叶是秦人取蜀以后,才渐次传播开来的。《中国茶文化》(姚国坤等主编)认定三国时,茶传到长江中下游的安徽、江苏、浙江一带,因此西汉时就有茶树传播进武夷是不可能的。汉武帝灭闽越国之后,武夷山一带几为虚地,武夷山的茶是从何而来的?是否为先民由野生中发现、饮用、尔后驯化种植的呢?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以云南等地的茶树品种最为古老,但在人类将茶树驯化种植之初还有哪儿能寻到它的踪迹呢?有的学者持同源说,以为都是从云南移植来的,有的持多源说,并明确认定中国东南一带也是茶树的原生地。

十七世纪,瑞典著名植物学家林奈,在《植物种类》一书中将茶分为大叶变种和武夷变种,虽然其它植物学家也有不同的分类,但一致以武夷种作为中国小叶茶树的代表,由此可见武夷茶树性状特征的代表性。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曾提及古人论茶,唯言阳羡,顾渚都未言建溪,但建茶皆乔木,吴、蜀、淮南,唯丛茭而已,品自居下。可见武夷山的茶,特征独具,它的品种与其它品种不同,有很大差别。《武夷山志》又引古记说武夷茶原为野生,非人力所植,古时为一老人初献,死为山神,立庙祀之。看来武夷山的茶可能是先民由野生驯化而来的,武夷山因此可能是茶树的原生地之一。

二、乌龙茶之谜?

乌龙茶是指介于红茶、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工艺独特,因而也具有独特的品质和风味。

关于乌龙茶,学术界有许多争议。乌龙茶,得名虽较迟,但名称是怎么来的呢?有的以为是由地名转化而来,有的以为由茶树品种转用而来,有的以为从宋、元的龙凤贡茶演变而来,有的以为是从传说中而来。《闽茶》月刊曾载香港茶叶价格,目前以岩茶为最高者,且缺货,每担一千元港币,其次为水仙,担价为五百,乌龙每担三百五十元。乌龙品种由于价廉实惠,饮用者较为普及,且与岩茶特色类似,乌龙或许就因此而渐渐转化成半发酵茶类的统称?

乌龙茶的制作工艺发源于哪儿呢?有些著作只标明源于福建。《安溪县历史档案》记载:是安溪人于雍正年间(1730前后)创造的,但早于此50年前,释超全就写过:溪茶遂仿岩茶样,明确说明它只是仿武夷岩茶制作而已。也有人说是安溪茶农于咸丰年间(1855前后)发明的。其实早于咸丰200年前的王草堂在《茶说》中记叙了武夷茶的制作工艺,与现代乌龙茶的制作工艺如出一辙,因此较为学术界所认可。有人以为在武夷山制茶的多为漳州人或安溪、晋江人,因而可能是他们的发明。但无论如何,乌龙茶是沿袭武夷茶制法的创新。乌龙茶制作技术与历史上的武夷茶制作技术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福建乌龙茶》张天福等)。中国茶叶学会主编《中国的茶与健康》称:武夷岩茶,是乌龙茶的始祖。陈彬藩先生考证乌龙茶的制作工艺,渊源于武夷岩茶。茶业专家陈文怀先生在《茶的品饮艺术》中确定乌龙茶的制法,发祥于武夷山。

乌龙茶的制作工艺发源于何时呢?

有的推论出现于北宋,有的推论始于清咸丰年间(《中国茶经》);朱自振先生认为明清时首创(同上),陈文怀先生认为可追溯到明代;陈彬蕃先生认为是明、清以来,逐渐形成的(《茶经新编》);张天福先生认为约肇始于十六世纪的明代,盛行于清代;《中国茶文化》认为明朝中期以前,已产生乌龙茶。这种独特的制作工艺的发源时间,看来还是一时难以做出结论。

三、红茶之谜?

红茶是与绿茶风格迥然不同的另一类茶,茶叶经过发酵,内含成份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叶片也变成红色;浸泡出的茶汁也因此而澄红、明亮、香味浓郁。它是世界上产量最大、影响最广的一类茶叶。

学术界一致公认:正山小种红茶是红茶最古老的一种加工方法,是武夷山星村镇乡民们发明的,这种红茶的制作工艺起源于何时呢?

陈椽教授认为:这种制法起源于十六世纪,它的极盛时期,大约在公元1700年前。约在十八世纪中叶,武夷正山小种红茶制法不胫而走,尔后有人将其改进为工夫红茶的制作工艺,十九世纪后半叶渐渐衰落。

台湾人类文化公司《中国茶艺》认为红茶的起源约在1650年前后,原产于星村镇到江西省边界。叶宝存先生仅认定正山小种于十八世纪前已远销欧美各国。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程启坤在《中国茶经》中,仅将其追溯至十八世纪初。陈文怀先生则只称十八世纪中叶,又在小种红茶制法的基础上,发明了工夫红茶的制法。《中国名茶》(庄晚芳教授等著)则引用一个故事:道光年间(1840前后),有一队兵丁过境,占住了茶厂,采下的茶叶无法加工,因为积压发酵变黑,茶主无奈只好急忙用松柴烘干,以免茶叶报废。远销后却意外地大受欢迎小种红茶的制作工艺似乎是十九世纪的发明了。它究竟起源于何时呢?

乌龙茶、红茶制作工艺的起源时间没有定论,因此在茶学界又有了另一段公案──这二种工艺孰先谁后?

有人说红茶发源为迟,十七八世纪外国大量购买武夷红茶之说不可信,他们购买的应当是乌龙茶;所谓红茶,可能是由于运输周期长,海上潮湿,茶叶进一步发酵而成的。有人认为红茶只是比乌龙茶的出现稍后而已。《中国名茶》(庄晚芳等著)直接提出:武夷岩茶,是工夫红茶的始祖。正山小种红茶是武夷岩茶派生衍变成的。陈椽则明确认定,红茶制作工艺的产生比乌龙茶早,红茶的兴起是明朝的事,乌龙茶的兴起属于清代的事.有人通过制作技术类比,认为乌龙茶的制作工艺复杂、讲究,是只有在积累了大量的红茶制作经验之后,才可能提炼总结出来的。也有人以为不分仲伯,是同时并存、相互竞争、相互影响的两大制茶工艺体系。

武夷山的小种红茶制作工艺未传播到国外,而武夷岩茶的制作工艺却屡屡被印尼、印度、斯里兰卡等国茶厂模仿。183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制茶,他们最初采用的制茶方法也与武夷岩茶相同,共十二道工序,需时三天,不能适应大规模机械化作业。1871年以后,简化为五道,这样制作的茶叶就是工夫红茶了(《茶经新编》)。由此可见武夷茶对世界茶业的影响之大。外国人是将制茶技术由繁删而为简,而武夷人则是由简而发展为繁的吗?

武夷茶的历史困惑(上)


一、武夷山是茶树的原生地么?

据苏轼《叶嘉传》称,武夷茶移植至建瓯遂有北苑之盛。北苑至今尚存一块南宋碑刻,叙述迄自太平兴国初(976年)的植茶始未。四川万源县一块立于大观三年(1109)得建溪绿茗,于此种植的石碑,该茶当以武夷茶为渊源。陈椽教授考证:武夷茶约在1400年前(南北朝齐时)就以晚甘候之名而闻名,武夷茶的起源时期一定更早于此。

唐代最负盛名的茶是出自四川的蒙山茶。北宋诗人孙渐曾在蒙山立碑,说明昔有汉道人,分来建溪芽,蜀人可能不太愿意承认从建溪移植茶树至此的实事,但万源的植茶碑中有诗:筑成小圃疑蒙顶,分得灵根自建溪,完全将自己与蒙山认同,不就是因为同样源于武夷之故么?可以肯定的是,蒙山西汉时期就开始种植茶叶,而汉武帝平定闽越国,逃亡的越巫完全可能携茶植于蒙山之上。

许多专家通过茶文化的演化认定:茶叶的饮用是由巴蜀肇始,尔后沿长江传播。于公介先生的《中国的茶》以为西汉时传至湖荆,尔后才有可能渐至武夷一带。《茶叶贸易学》推定到了六世纪(南北朝的齐梁时代)茶叶繁延到沿海各省。《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业卷》确定茶叶是秦人取蜀以后,才渐次传播开来的。《中国茶文化》(姚国坤等主编)认定三国时,茶传到长江中下游的安徽、江苏、浙江一带,因此西汉时就有茶树传播进武夷是不可能的。汉武帝灭闽越国之后,武夷山一带几为虚地,武夷山的茶是从何而来的?是否为先民由野生中发现、饮用、尔后驯化种植的呢?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以云南等地的茶树品种最为古老,但在人类将茶树驯化种植之初还有哪儿能寻到它的踪迹呢?有的学者持同源说,以为都是从云南移植来的,有的持多源说,并明确认定中国东南一带也是茶树的原生地。

十七世纪,瑞典著名植物学家林奈,在《植物种类》一书中将茶分为大叶变种和武夷变种,虽然其它植物学家也有不同的分类,但一致以武夷种作为中国小叶茶树的代表,由此可见武夷茶树性状特征的代表性。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曾提及古人论茶,唯言阳羡,顾渚都未言建溪,但建茶皆乔木,吴、蜀、淮南,唯丛茭而已,品自居下。可见武夷山的茶,特征独具,它的品种与其它品种不同,有很大差别。《武夷山志》又引古记说武夷茶原为野生,非人力所植,古时为一老人初献,死为山神,立庙祀之。看来武夷山的茶可能是先民由野生驯化而来的,武夷山因此可能是茶树的原生地之一。

宋元茶文化(下)


现在的茶馆在南宋时被称为茶肆。据吴自牧《梦粱录》卷16中记载,临安(今杭州)茶肆在格调上模仿汴京城中的茶酒肆布置,茶肆张挂名人书画、陈列花架、插上四季鲜花。一年四季卖奇茶异汤,冬月卖七宝擂茶、馓子、葱茶,到晚上,还推出流动的车铺,作应游客的点茶之需。当时的临安城,茶饮买卖昼夜不绝,即使是隆冬大雪,三更之后也还有人来提瓶卖茶。

杭城茶肆分成很多层次,以适应不同的消费者,一般作为饮茶之所的茶楼茶店,顾客中多有富室子弟,诸司下直等人会聚,习学乐器,上教曲赚之类。当时称此为挂牌儿。有的茶肆,本非以茶点茶汤为业,但将此为由,多觅茶金耳。时称人情茶肆,有的专是五好打聚处,亦有诸行借工卖会人会聚行老,时称市买。

再有一些茶肆,专门是士大夫期朋会友的约会场所,着名的如蹴球茶坊、蒋检阅茶肆等。还有一种称为花茶坊的茶楼,楼上专门安置妓女诱客,这些茶肆名为茶坊,实为色情场所。

绣茶的艺术是宫廷内的秘玩。据南宋周密的《乾淳风时记》中记载,在每年仲春上旬,北苑所贡的第一纲茶就列到了宫中,这种茶的包装很精美,共有百夸,都是用雀舌水芽所造。据说一只可冲泡几盏。大概是太珍贵的缘故,一般舍不得饮用,于是一种只供观赏的玩茶艺术就产生了。这种绣茶方法,据周密记载为:禁中大庆会,则用大镀金,以五色韵果簇龙凤,谓之绣茶,不过悦目。亦有专其工者,外人罕见。

另一种称为漏影春的玩茶艺术,是先观赏,后品尝。漏影春的玩法大约出现于五代或唐末,到宋代时,已作为一种较为时髦的茶饮方式。宋代陶谷《清异录》中,比较详细地记录了这种做法:漏影春法,用镂纸贴盏,糁茶而去纸,伪为花身。别以荔肉为叶,松实,鸭脚之类珍物为蕊,沸汤点搅。

绣茶和漏影春是以干茶为主的造型艺术,相对于此,斗茶和分茶则是一种茶叶冲泡艺术。

斗茶是一种茶叶品质的相互比较方法,有着极强的功利性,它最早是应用于贡茶的选送和市场价格品位的竞争。一个斗字,已经概括了这种活动的激烈程度,因而斗茶也被称为茗战。斗茶对茶叶品质的要求,在蔡襄的《茶录》中已有完整的记述。

茶色:黄白者受水昏重,青白者受水鲜明,故建安人斗试以青白胜黄白。

茶香:建安民间试茶皆不入香,恐夺其真;茶味:主于甘滑,水泉不丹能损茶味。

斗茶对器具的要求也很高。

茶匙:茶匙要重,击拂有力;汤瓶:要小者,易候汤,又点茶注汤有准;茶盏:茶色白,宜黑盏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

如果说斗茶有浓厚的功利色彩的话,那么分茶就有一种淡雅的文人气息。分茶亦称茶百戏、汤戏。宋代陶谷在《清异录》中这样描述馔茶而幻出物象于汤面者,茶匠通神之艺也。茶至唐始盛,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此茶之变也。

杨万里的诗作《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中也详细地记述了分茶的种种妙境。诗中称:纷如擘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万变。银瓶首下仍尻高,注汤作字势嫖姚。

善于分茶之人,可以利用茶碗中的水脉,创造许多善于变化的书画来,从这些碗中图案里,观赏者和创作者能得到许多美的享受。

当然,有的时候独自一人,用分茶来排遣一下心中的郁结,并不刻意追求其中的诗文画面,心绪随着碧云悠悠,也是一种极好的享受。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有诗曰: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指的就是这种分茶排忧之法。

元代的茶饮和茶文化南宋时期,中国茶业和茶文化继续蓬勃发展,但与此同时的北方金人统治区域中,却相对冷落。

公元1227年,蒙古军攻取西夏,1234年,又联合南宋又灭掉了金国,接着征服了吐蕃、大理和交趾后,于1264年把统治中心从和林(今内蒙和林格尔)迁至燕京(今北京),1271年正式改国号为元。1276年攻克临安,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

元代统治者虽非汉族,在统一过程中也有不少伤农行为,但于此同时也推行过一些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措施。如由元代官府编印《农桑辑要》等等。在元朝出版的别二部书《农书》和《农桑撮要》中,都把茶树栽培和茶叶制造作为重要内容来介绍。这表明元朝统治者对茶业还是支持和倡导的。

元代茶饮中,除了民间的散茶继续发展,贡茶仍然延用团饼之外,在烹煮和调料方面有了新的方式产生,这是蒙古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汉族人民的生活方式相互影响而产生的。

在用茶上,不管团茶或散茶,大多碾为茶末来饮用,如耶律楚材《西域从王君玉乞茶》七律七首中,对茶叶的碾、杵、煎有形象的描写,如玉杵和去舂素月,金刀带雨煎黄芽;红炉石鼎烹团月,一碗和香吸碧霞;玉屑三瓯烹嫩蕊,青旗一叶碾新芽。

在茶叶饮用时,特别是在朝廷的日常饮用中,茶叶添加辅料,似乎已经相当的普遍。元代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集中地记述了当时的各种茶饮。

与加料茶饮相比,汉族文人们的清饮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由于蒙古族色目人对汉人有很强的歧视性和排斥性,不少汉族文人对元代统治者有种本能的反抗性,在元代统治者下,不少人采取了洁身自好的归隐生活方式,与统治者采取不合作态度。有的虽为朝廷命官,但身在曹营心在汉。在饮茶方式上他们也与之有很大的差别,他们仍然钟情于茶的本色本味,钟情于古鼎清泉,钟情于幽雅的环境。

如赵孟頫虽仕官元朝,但他画的《斗茶图》中仍然是一派宋朝时的景象。他的许多诗句也毫无酪味,依然一派清新:

夜深万籁寂无闻,晓看平阶展素菌。茗碗纵寒终有韵,梅花虽冷自知春

南朝古寺惠山前,裹茗来寻第一泉。贪恋君思当北去,野花啼鸟漫留连。

我尝游惠山,泉味胜牛乳。梦想寒月泉,携茶就泉煮。

又如赵原《陆羽烹茶图》,其画风古朴,题诗清新。诗曰:山中茅屋是谁家,兀坐闲吟到日斜。俗客不来山鸟散,呼童汲水煮新茶。

再如倪云林题《龙门茶屋图》诗云:龙门秋月影,茶屋白云泉。不与世人赏,瑶草自年年。上有天池水,松风舞沦涟。何当蹑飞凫,去采池中莲。

元代的文人们,特别是由宋入元的汉族文人,在茶文化的发展历程中,仍然具有突出的贡献。

追求清饮,不仅是汉族文人的特色,而且不少蒙族文人也相当热衷于此道,特别是耶律楚材,他有诗一首,十分明白地唱出了自己的饮茶审美观:

积年不啜建溪茶,心窍黄尘塞五车。碧玉瓯中思雪浪,黄金碾畔忆雷芽。卢仝七碗诗难得,谂老三瓯梦亦赊。敢乞君侯分数饼,暂教清兴绕烟霞。

武夷茶市变迁的历史原因


明清时期,曾有金崇安、银浦城的说法。崇安就是现在的武夷山,因为武夷山在当时是福建省重要的贸易集散地,故以金称之。根据《福建省新志》记载,福州的丝绸,泉州的蓝靛,莆仙的龙眼、荔枝,顺昌的纸张等福建名产都必须途经武夷山的分水关和浦城的小关销往中原各地。乾隆年间,政和县令蒋南周的诗歌写道:小市盈筐贩去多,列肆武夷山下卖,楚材晋用怅何如?足见当时武夷山的商贸地位已非常发达。崇安因分水关而金,浦城因小关而银,分水关和小关的地位如此突出,其中很大部分的原因源于明清时期的内河贸易政策所致。

明朝初年,由于部分元末割据势力逃亡海外,与倭寇相互勾结兴风作浪,残元在北方势力还十分强大,明朝必须将主要精力用于北方经营,朱元璋从军事战略上考虑,下令片板不许入海,海禁逐渐成为明朝的一项既定政策。在整个洪武年间,每过两三年就有朱元璋重申海禁的记载。不过,这种海禁仅局限于民间,官方并未禁止。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朝贡贸易已经开始,大将徐达北伐元大都、镇守北平,其粮草物资大多依靠海运。明成祖时,郑和七下西洋,宝船体积之大,出海人员之众,均属世所罕见。

海路被禁,茶叶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被管制起来。明朝初年,政府严令禁止走私茶叶,为此,朱元璋杀掉了涉嫌走私茶叶的十三驸马。受此影响,明朝的茶叶贸易主要以陆路及内河运输为主,茶商需要有官凭才能经营茶叶,这也为明政府充实了国库收入。清朝在经济政策上完全沿袭明朝制度。在明清两朝五百多年的历史里,海路不通,分水关成为福建西北最重要的关口,同时也是中原入闽的交通要道,因为崇阳溪连接建溪、闽江,西边的信江连着鄱阳湖、赣江、长江,陆路距离最短。在此有利形式下,武夷山成为当时东南一带最著名商品集散中心之一,常住人口在乾隆四十年时甚至超过了13万。

总而言之,武夷茶市的变化与茶路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万里茶路的中断意味着以内河贸易为主要形式的下梅茶市从此走向没落;而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强行打开东南五口,开辟福州茶港,使闽北茶叶走水路到福州旦夕可至,也标志着一条新的以海洋贸易为主要形式的茶路的形成,促进了赤石茶市的兴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