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史之茶学

发布时间 : 2021-09-19
学茶艺怎么学 学茶基本知识 怎样学茶道

学茶艺怎么学。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茶史之茶学”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茶学[Theaoiogy]园艺学的分支学科。研究茶树的栽培、繁育、制茶,茶叶质量及其审评、检验方法,茶叶销售、流通学等经济活动以及茶文化。

公元8世纪,唐代陆羽撰写了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创建了古代茶学。此后经宋、元两代,茶区扩大,建茶崛起,茶业重心南移,历史上不产茶的福建成为贡茶的主要产地;团饼茶制作技术日臻完善,并出现了末茶和散茶;饮茶艺术日益完善与精美,由上层社会逐渐普及于民间。由于团饼茶制作工序繁琐,重劳民力,明代朱元璋下令罢造龙团,由此促进了散茶的兴起,散茶制作技术亦日益精进。

明、清时代,制茶技术全面发展,始形成红茶、绿茶、青茶、黑茶、白茶、黄茶六大茶类。名茶制作技术高度发展,已有近百种名茶出现。传统的种茶、制茶技术成熟,茶叶成为大宗出口商品,销至世界各地。明、清两代,茶学科技著作已有六十余种。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现代科技的进步促进了茶叶科学和茶叶生产的发展,为现代茶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40年迁至重庆的上海复旦大学在农艺系内建立茶学专业组,标志着中国茶学学科的建立。20世纪50年代,经全国农林院校院系调整后,相继在安徽、浙江和湖南等高等农林院校建立茶学专业,并在主产茶省建立一批专业研究机构,加速了中国茶学的发展进程,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茶树栽培、茶树遗传育种、茶树生理生态、茶树保护、茶叶加工、茶叶机械、茶叶生物化学、茶叶综合利用、茶业经济贸易、茶与人体健康以及茶文化等分支学科。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茶文化迅速发展,成为中国茶学发展的重要内容。

20世纪90年代茶学已发展成一门以农学为基础,并包含食品学、经济贸易学和社会学,涉及农、工、商、文的综合性交叉独立学科。

茶文化精选阅读

“安溪茶帮”之史


想了解《“安溪茶帮”之史》知识吗,丰富的《“安溪茶帮”之史》内容等你来看!

相对于浙商或晋商来说,安溪茶商似乎有着更多的草根味。但是,据了解,全国现在有3万多家的茶庄是安溪人所开,如此势力,无人可出其右,茶帮之称,自然有其道理。

但是,回过头来,回顾安溪人走出家门闯荡四海的历史却有着一种苦涩和悲壮。

安溪原是一个贫困县。在这个县里,海拔超千米的山峰近千座,这些云雾缭绕的高山出产的便是安溪铁观音。但陡峭的地势、闭塞的交通造成的信息不灵、市场不通、观念落后,给这里的农民致富增设了一道难以跨越的坎。茶好价低,有的茶农种茶还亏了本,一气之下把自己辛辛苦苦种植的茶树付之一炬。

享誉海内外的安溪乌龙茶真的就没有出路了?安溪人苦苦思索后发现,质量和品牌是茶业发展走出困境的惟一出路。上世纪90年代开始,政府进行全力打造安溪铁观音。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全县现有茶园面积达40万亩,茶叶总产量4万吨,约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1/3强,茶叶总产值超40亿元。

随着安溪茶香飘万里,更多的安溪人走出了穷乡僻壤,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开设了茶庄、茶店,市场占有率在不断提高。至于是谁第一个走出安溪在外省开茶庄,至今已无从考究。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广东省应该是安溪人向外扩张市场的第一站,时间大约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

200年前,是山西商人首先打通了中国茶叶从南到北,并远销欧洲的通道;而今,来自福建的安溪商人也正在扮演着同样的角色。

凭借着闽南人“爱拼才会赢”的性格,安溪茶叶在中国遍地开花。今天的安溪茶商在广东、北京、上海、山东等茶市中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而且早已不满足把发展的脚步停留在“安溪铁观音”身上,他们已经成了中国茶产业的一支劲旅,绿茶、花茶、普洱茶……有人甚至称,普洱茶的成功当有安溪人的大半功劳。

安溪茶帮”精神

中国历史上,浙江、福建、安徽作为全国重要的产茶省份,在多年的茶叶经营中,形成了一支重要的销售大军。三省的茶商是活跃在中国茶叶界的一支异常突出的力量,为中国茶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浙江茶商勤劳、冒险、肯学习

浙商中的茶商并非主流,茶商在浙商中似乎也并不耀眼,但他们与浙江的其他商人有着极其相似的特点:勤劳、冒险、肯学习。浙江茶商不仅勤劳,而且绝不好高鹜远,但他们冒险精神实在是有些让人望尘莫及,更准确地说是一种开拓创新的精神,

安徽茶商平和、儒雅、爱满足

如今,安徽商人和过去的徽商比起来显得有些暗淡,在安徽商人的身上也难觅当年徽商的踪影。安于现状,进取性不足应该是对当今安徽茶商最真实的写照,安徽茶商做生意喜欢四平八稳、小打小闹,大多数人认为能维持生计即可。

安溪茶商诚实信用,巧打关系牌

在中国茶商中,福建人占了一半的比例,其中又以安溪人居多。安溪身处闽南侨乡,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安溪人做生意善于利用海外关系,安溪铁观音能迅速在东南亚地区打开市场,就是当地的华人起了巨大的作用。其次,安溪人会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关系资源,无论是政治关系还是社会关系。

安溪茶商在茶叶经营中决不投机取巧,不赖账,不坑蒙拐骗,这似乎有些循规蹈矩,但安溪茶商认为,做生意讲究的就是诚信。

关于本文《“安溪茶帮”之史》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茶史之茶区的分布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茶区的分布.

1、世界产茶区

中国、日本、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巴基斯坦、肯亚、马来西亚、印尼、越南、阿根庭及中南美洲,各国产茶区之茶籽、茶苗及制茶技术皆由中国直接或间接引入。

2、中国四大茶区

中国作为茶叶大国,茶区东起台湾东部海岸,西至西藏贡茶场,南至海南岛榆林海港,北到山东荣城市,包含西南、华南、江南、江北四大茶区。

(1)西南茶区

西南茶区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叶产地,包括云南、贵州、四川、西藏东南部地区。西南茶区地形复杂,山脉高耸,气候多变,适合各种大叶种茶树的生长培育。中国的外销碎茶和边茶大多数产自这里,也是高档绿茶、普洱茶喝花茶的主要产地。多元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西南茶区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西南茶区,可以考证到中国茶大部分的演化史。

(2)华南茶区

华南茶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南部等地,这里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空气湿度大。而且这些地区多山地丘陵,自然环境优越,对于茶树的生长得天独厚。华南茶区的品种资源丰富,优良品种极多,茶树以乔木型和小乔木大叶种偏多。很多名茶,如铁观音、大红袍、凤凰单丛、六堡茶、西山茶等均产自这一茶区。

(3)江南茶区

江南茶区以长江为界线,从长江抵达南岭,包括浙江、湖南、江西、安徽等地。江南茶区四季分明,春夏两季多雨,多丘陵地带,适宜茶树的生长。茶树以灌木型为主,是质优高档绿茶的集中产区,如西湖龙井、碧螺春等,在中国茶区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4)江北茶区

江北茶区从长江向北,直抵信阳,从西部的大巴山延伸到江苏北部,包括陕西南部,湖北北部,河南南部,安徽北部以及江苏北部等地区,江北茶区年平均气温较低,冬季漫长,降水量因地区不同各异。该茶区以生产绿茶为主,茶树均为灌木型中小叶种,生产的名茶有六安瓜片、信阳毛尖、紫阳毛尖等。

中国茶叶茶史拾遗之闽茶篇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中国茶叶茶史拾遗之闽茶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福建省是著名的茶产区,六大茶类有四类出自福建。目前市场上为人所熟知的福建茶有安溪铁观音、武夷山岩茶、正山小种红茶、福鼎白茶、漳平水仙、漳州白芽奇兰、坦洋工夫红茶等。而且这些品类的茶都具有相当长的历史,茶文化内涵丰富,相关茶事广为流传。其实,作为历史上重要的产茶区,福建的茶品类并不仅仅是这些,还有许多在历史上曾风靡一时的茶品类,甚至是贡品,只是由于没有很好的传承与发扬,让这些优秀的茶品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近几年,福建省在大力打造茶产业,在政策资金等方面都给予扶持,茶产业从业者也看到了茶叶中兴的希望。那些曾在历史上显赫一时的茶品其实并没有消失,只是成为了地方茶,没有开拓市场而已。如今政府的政策导向,让他们看到了重新崛起的希望,这些优秀茶品的继承者们纷纷开始发力,想要恢复祖上的荣光,让这些优秀的茶品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而这些茶品所在地的政府也积极响应,展开了相关历史文化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鼓励传承者们传承好工艺,并进行相应的包装,再次进入市场。

如今,福建省政府相关部门经过调查摸底,确立了全省26个县委重点产茶县,这些历史名茶几乎都涵括进去了。相信随着市场的复苏,这些历史名茶将再次焕发出生机,成为人们喜爱的茶品。

那么,福建省有哪些历史名茶?有哪些制茶工艺?中国网茶叶频道的编辑们进行了精心的收集整理,将为大家逐渐还原。在福建茶区的茶史拾遗工作完成之后,我们将对其他产茶区的茶史拾遗进行相应的收集整理。也欢迎广大茶人提供资料,共同完成这项工作。

闽茶茶史拾遗之一:宁化延祥孔坑贡茶

延祥位于宁化、清流、明溪三县交界,群峰叠嶂,密林环绕,有“五里横排十里岭”之称,辟于宋天圣年间(1023~1031年),至今已近千年历史,隶属宁化县泉上镇。至今已近千年历史。延祥村的出名,在于她的贡茶传说,和她原有的明代古建筑群有关。现在古建筑群已经成了断壁残垣,只有西园的贡茶还年年生,年年长,依然能让人品味那一段历史。

延祥的西园,海拔700多米,常年云雾缭绕,此地朝东背西,旭日东升即照于此,午后巍山僻日。园地首层乌土,底层朱砂,自古以来生长着数十亩野生茶,统称延祥西园孔坑茶。孔坑茶每年只采一次,于谷雨后立夏前选晴天采摘为佳,采用传统手工制法,香气馥郁,滋味甘醇,具有提神醒脑,健胃消食,清凉解毒等功效。据《延祥村史志》载,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年),延祥拔贡杨德安任浙江金华府经历常赴京,每次赴京,就带上家乡孔坑茶送给皇帝和大臣品尝,皇帝和众臣饮后大为赞赏,遂将延祥西园孔坑茶列为贡品,令每年进贡。民国36年(1947年),台湾省为庆祝台湾光复二周年,产品展览活动特设福建馆,并指定宁化延祥西园孔坑茶供展。1955年和1956年,延祥西园孔坑茶连续二次被选送北京参加全国农业展览会,获得很高评价,并曾献送毛泽东主席,作为表达宁化革命老区人民心意的礼物。2010年,延祥西园孔坑野生茶被列入“福建省茶树优异种质资源保护区”。

在当地,至今还流传延祥西园孔坑茶的传说,更使延祥贡茶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据说当时延祥西园孔坑茶被列为贡茶后,皇上要杨德安汇报孔坑茶的棵数,以确定每年上贡茶叶的数量。杨德安为了让家乡人能留些茶叶自己品尝,有意在皇帝面前少报了一半,只说有800棵。没想到杨德安回乡后,发现西园孔坑野生茶树当真只剩800棵,其余的全部枯死了。因此当地百姓都说西园孔坑贡茶受封于皇帝的金口玉言,更是奇货可居。

清顺治五年(1648年)一月,南明永宁王妃彭氏,率兵进驻延祥九龙寨,聚众抗清。因一路征战,长途跋涉,许多士兵得了风寒,当地村民感动于彭妃的忠勇,纷纷拿出家中的西园孔坑茶来,煎水给战士喝,也奇怪,战士喝了西园孔坑茶,全都病愈,皆称赞西园孔坑茶神奇功效。彭妃率众将士突破清廷重兵围追堵截,转战至长汀,虽然后来彭妃兵败被处死,但孔坑西园茶独特的疗效依旧被当地群众广为应用。

据传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宁化人黄慎也与延祥西园孔坑贡茶结下不解之缘。有年春末,游学至延祥,正值孔坑茶采摘时节,深感于西园孔坑茶的稀少和珍贵和村民采茶的艰辛,挥毫泼墨作《采茶图》,并写下了“红尘飞不到山家,自采山头玉女茶。归去溪云携满袖,晓风吹乱碧桃花“这一脍炙人口的诗句,诗中所说的“玉女茶”就是指孔坑西园茶。黄慎这幅《采茶图》被首都博物馆珍藏。

孔坑茶每年只采一次,于谷雨后立夏前选晴天采摘为佳,采用传统手工制法,香气馥郁,滋味甘醇,具有保护牙齿、提神醒脑、生津利尿、解暑杀菌、减肥美容、预防癌症、降脂降压、防辐射抗衰老、健胃消食、清凉解毒等功效。

关于本文《中国茶叶茶史拾遗之闽茶篇》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鹿苑茶史


鹿苑茶以鹿苑寺而得名。南宋宝庆元年(公元1225年),在距县城鸣凤镇西北七公里的鹿苑山麓建一寺庙。此地兰香幽谷,鸟鸣空山,清溪山脚转,白云山顶缠。山林中常有鹿群出没,嗷嗷而歌,故山名鹿苑山,寺名鹿苑寺,茶名鹿苑茶。可谓山因鹿名,寺随山名,茶随寺名,名山名寺名茶,天设地造,一脉相承。

乾隆年间,鹿苑茶被选为贡茶,相传乾隆皇帝饮后,顿觉清香扑鼻,精神备振,饮食大增,于是大加夸赞,并封其御名为“好淫茶”。请代光绪九年(1883年),高僧金田云游来到鹿苑寺讲经,当它品尝了鹿苑茶后遂题诗一首,称颂鹿苑茶为绝品,诗云:“山精石液品超群,一种馨香满面熏。不但清心明目好,参禅能伏睡魔军。”

制作好的鹿苑茶风格十分独特,它外形色泽金黄,白毫显露;条索呈环状,俗称”环子脚“;内质清香持久;叶底嫩黄匀称;冲泡后汤色绿黄明亮,滋味醇厚甘凉。

在80年代初商业部的一系列评优,鹿苑茶榜榜有名。可是,进入90年,至少在北方城市鹿苑茶其名不彰。这可能主要是因为产量有限,导致外地人只知其名,难闻其香。

云南茶史


云南普洱谁人不知,云南产茶自有其优越的自然气候,四季如春,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加之人为破坏少,出产的茶叶都是最健康的饮品。普洱茶还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今天就给大家说说云南茶叶的历史。

云南是茶树的发源地。云南出好茶,云南人爱喝茶,云南聚集的26个民族都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在酷爱、品饮着云南的茶、云南人家中那永不熄灭的火塘边,驿道、马帮歇脚的箐火旁、山间清澈如许的清泉畔、无不飘荡着云南特有的茶香。在思茅、西双版纳境内,发现最古老的茶树,高达32.12米,主干半径达1038米,树龄估计在1700年左右。全世界约有制茶植物380种,云南就有260多种。

云南茶叶中以普洱茶最为有名。《红楼梦》中对女儿茶的描写仅是普洱茶的一种。普洱茶汤色褐红,口味醇香回甜,香气郁郁而茶心温和。除普洱茶外,凤庆红茶、滇绿、大理沱茶、大理雪茶、昆明十里香等云南名茶都是上品。云南的茶文化犹如一幅长轴的记情画,色彩斑斓而亮丽,使人陶醉、使人瑕想云南茶文化中心就诞生成长在这片沃土中,根深叶茂。向海内外传播着民族茶文化的精华,在国内外茶界领导茶友,云南省各级领导同志的关心帮助支持下,多次代表云南参加国内国际茶道茶艺表演,并多次获奖。在国内外同行中赢得广泛的赞美和称道。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品质茶叶从云南茫茫的原始森林中走出,走遍了中国,走向了世界。随着回归自然,崇尚自然的渴望。茶在人们生活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云南许多民族对茶有其它称谓。布朗族称茶为腊,傣族也称腊。哈尼族刚称为诺博。但诺博的含意,不是某种植物,而是代表虔诚的祭祀和奉献以及美好的祝愿。诺博即是奉献吉祥之物,哈尼人便将茶叶取名为诺博,它的社会文化已远远超出了茶叶本身。云南茶学界的人士,把哈尼族诺博文化,称为云南茶文化的摇篮。

茶史探究


茗,本指天色较晚时采摘的茶叶,泛指茶叶,又指用茶叶泡制、烹制或煎制的饮料。

宋人苏东坡在《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诗中将好茶比作美女:仙山灵雨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明日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陵春。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茶树古已有之。茶树原产地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在云南,一说是在西南横断山脉以东的云贵高原地区。是谁发现茶的呢?传说上古的神农氏炎帝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又一说,黄帝食百草,得茶解毒。《尔雅释木》中记载:槚,苦荼。晋人郭璞注曰: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羹饮,今呼早取为荼,晚取为茗,蜀人名之苦荼。明确地描述了茶树的特性。

茶最初是作药用、食用和祭祀用,然后才作饮品。炎帝、黄帝中毒,得茶而解之,即是茶的药用。秦汉时期《神农食经》中说: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三国魏华陀《食论》说:茗久食益思意。汉代之前茶主要用作食品,《诗疏》云:椒树、茱萸,蜀人作茶,吴人作茗,皆合煮其中以为食。现在的腌渍茶、打摆茶、油茶、烤茶、罐云茶等,均沿用古习。

茶作为饮品不过二千余年,西汉巴蜀有饮茶时尚,有专用茶具,还有茶市。公元前59年西汉人王褒在《僮约》一文中记载了家僮每天要做的事情,其中有烹茶尽具,武阳(今四川彭山县)买茶,可见当时饮茶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并且茶叶已成为商品,形成了武阳这样的茶叶集散地。

南朝齐国人王肃投奔北魏,不吃羊肉及酪浆(即牛奶或羊奶),常吃鲫鱼羹,渴则饮茶。有一次他拜见北魏高帝拓跋珪,却开始食羊肉、酪浆。魏高帝感到很奇怪,就问他:羊肉与鱼羹比怎样?茶汁与酪浆比又怎样?王肃回答:羊是陆产之最,鱼是水族之长。羊好比齐鲁大邦,鱼好比邾莒小国。惟茶不中,与酪为奴。彭城王拓跋勰插嘴:卿不重齐鲁大邦,而爱邾莒小国。明天我们为你设邾莒之会,亦有酪浆和茶。后来人们就把茶叫做酪奴。

唐朝有一种名茶,产于安徽安庆县天柱峰。唐朝宰相李德裕有一朋友被朝廷授予舒州(今安徽舒城县)知州,李德裕对他说:你到了舒州,天柱峰的茶叶请你寄三数角(角是贮茶器)给我。那人一到舒州,便连忙托人带了几十斤天柱峰的茶叶给李德裕。

可李德裕不受,退还给了朋友。第二年,朋友被罢去舒州知州,临行前,他精心挑选了几角天柱峰的茶叶送给李德裕。李德裕高兴地收下了,对朋友说:这茶可解酒肉毒。说完,他叫仆人煮了一壶茶,然后把茶倒进盛着肉的银盒子中,盖上盖子。第二天早上,李德裕与朋友一起打开盒子,肉已经化成水了。众人都服其广识。

唐人喜欢把茶叶加工成饼,用黑茶叶包裹,中间打一个洞,用绳子串起来,便于携带,这称为串茶。

南唐京都开封禁苑有北苑使董源,世称董北苑,善制茶,人以为贵,称此茶为北苑茶。其后福建建州(今建瓯市)凤凰山所产之茶,亦称北苑茶。太平兴国初年,宋太宗赵光义始制龙凤模,以此造团茶,称为龙凤团,专供宫廷饮用,以别于士民所饮的茶。

宋仁宗赵桢庆历年间,福建转运使蔡襄又制出小团茶,用作贡品。小团茶极为贵重,宫人往往在茶饼上镂上金子,二十余饼重一斤,值白银二?。但这种茶不易得,宋仁宗每次到南郊祭拜天地时,赐中书省和枢密院各一饼,四人分一饼。

南宋时期,日本僧人慕名来到中国,在不下100座寺庙中学习中国茶文化。后来荣西和尚将茶种带回日本种植,形成了日本的茶文化及茶道,荣西和尚被日本人封为茶祖。多数国家茶字的发音都是从汉语茶的字音变化而成的。英文tea从厦门话茶字音te转变而成,而英文俚语茶就是cha,这与茶的中文读音更接近;俄文则是我国北方话茶叶的译音;日文的茶字读恰,完全是照汉字读音。

古代茶学典藏


中国是世界茶叶和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我们的先人为后世留下了众多的茶学典籍,其中问世最早、内容最全面的是唐代茶神陆羽的《茶经》。它对茶的起源、品种、分布、制作、茶的冲泡用水、器皿以及茶的趣闻轶事等均有论述,对我国及世界茶业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饮茶起源于生吃茶树的鲜叶,这是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而与大自然做斗争的产物。在原始社会,人类在山野狩猎动物和寻找植物作为食物,采摘各种植物的叶子放在口中咀嚼尝试。有时遇到一些毒草,吃后发生中毒现象,茶树鲜叶的滋味虽然苦涩,但吃后能使人精神兴奋,并有解毒作用。

由于到山野去采摘生茶树的叶子,交通不便,下雨时更困难,而且茶树生长还有季节性,采下的鲜叶又不耐贮藏。因此,人们就在晴天把鲜叶放在阳光下晒干,以便随时取用。这是最原始的茶叶加工方法,现在称为生片。但干叶吃时很难下咽,后来便从食用发展为饮用。

中国制茶历史悠久,自发现野生茶树,从生煮羹饮到饼茶散茶,从绿茶到多茶类,从手工制茶到机械化制茶,期间经历了复杂的变革。各种茶类的品质特征的形成,除了茶树品种和鲜叶原料的影响外,加工条件和制造方法也是重要的因素。

茶之为用,最早从咀嚼茶树的鲜叶开始,发展到生煮羹饮,类似现代的煮菜汤。《晏子春秋》这本记载春秋时期齐景公的宰相晏婴生平事迹的史书,有一段以茶作餐菜的记载:婴相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说晏婴身为国相,吃糙米饭,几样荤菜之外就是用茶叶做的茗菜而已。三国时,魏国已出现了茶叶的简单加工,采来的叶子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这是制茶工艺的萌芽。

三国时期魏人张揖的《广雅》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说人们将采来的茶叶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饮用时,碾末冲泡,加佐料调和作羹饮。两晋时文人愈来愈多地加入饮茶的行列,不仅出现了《登成都楼》、《出歌》等吟及茶事的诗歌,而且出现了杜育《荈赋》器泽陶筒,出自东隅,酌之以匏,取式公刘等描写,明显可见文人以茶待客的礼俗,而且对烹茶用器已颇为讲究。

自唐至宋,贡茶兴起,成立了贡茶院,组织官员研究制茶技术,从而促使茶叶生产不断改革。唐代蒸青作饼已经逐渐完善,陆羽《茶经三之造》记载: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晴天将茶采摘下来,然后放到甑釜中蒸一下,再将蒸过的茶叶用杵臼捣碎,将茶末拍制成团饼,最后将一个个茶饼穿起来,焙干,封存。经过这样的加工,茶去掉了生腥的草味,变得鲜美甘醇了。

宋代制茶技术发展很快,出现研膏茶、蜡面茶,以后又在团饼茶表面增加了龙凤之类的纹饰,谓之龙团凤饼。经唐、宋、元代的进一步发展,炒青茶逐渐增多。其制法大体为: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这种工艺已与现代炒青绿茶制法非常相似。在制茶的过程中,由于注重确保茶叶香气和滋味的探讨,通过不同加工方法,从不发酵、半发酵到全发酵一系列不同发酵程序所引起茶叶内质的变化,人们探索出了一些规律,从而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制成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不同的六大茶,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乌龙茶)。

【大话】茶史


★神农:当药吃

茶字的起源,最早见于我国的《神农百草经》一书,它是世界上最古的第一部药物书。传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之说,当为茶叶药用之始。

★商周:当菜吃

据《晏子春秋》记载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茶而已。表明茶叶已作为菜肴汤料,供人食用。

★西汉:商品化

公元前59年,据《僮约》记载烹茶尽具,武阳买茶,这表明四川一带已有茶叶作为商品出现,是茶叶进行商贸的最早记载。

★三国:以茶代酒

史书《三国志》述吴国君主孙皓(孙权的后代)体恤臣下不能喝酒,赐予茶密赐茶,以代酒,是以茶代酒的典故由来。

三国时代的医学家华佗《食论》记载苦荼久食,益意思,是茶叶药理功效的第一次记述。

★隋:进入上流社会

茶的饮用开始普及。隋文帝患病,遇俗人告以烹茗草服之,果然见效,于是人们竞相采之,并逐渐由药用演变成社交饮料,开始在上层官贵社会流行。

★唐:社会普及,茶圣问世

唐代是茶作为饮料扩大普及的时期,并从社会的上层走向全民。在唐太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开始在顾渚山(今浙江长兴)建贡茶院,每年清明前兴师动众督制顾渚紫笋饼茶,进贡皇朝。

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纳赵赞议,开始征收茶税。

唐肃宗至德三年(公元758年),世界上最早关于茶叶专著---《茶经》问世,陆羽因此被尊为茶圣。

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日本僧人最澄大师从中国带茶籽茶树回国,是茶叶传入日本最早的记载。

★宋:不务正业的皇帝

宋徽宗赵佶在大观元年间(公元1107年)亲著《大观茶开》一书,以帝王之尊,倡导茶学,弘扬茶文化。

★明:盖碗茶兴起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设茶司马,专门司茶贸易事。

洪武24年(公元1391年)9月发布诏令,废团茶,兴叶茶。从此贡茶由团饼茶改为芽茶(散叶茶),对炒青叶茶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1610年荷兰人自澳门贩茶,并转运入欧。1916年,中国茶叶运销丹麦。1618年,皇朝派钦差大臣入俄,并向俄皇馈赠茶叶。

★清:走向全世界

康熙8年(1669年),东印度公司开始直接从万丹运华茶入英。

康熙28年(1689年)福建厦门出口茶叶150担,开中国内地茶叶直接销往英国市场之先声。

1690年中国茶叶获得美国波士顿出售特许执照。

光绪31年(1905年)中国首次组织茶叶考察团赴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考察茶叶产制,并购得部分制茶机械,宣传茶叶机械制作技术和方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