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茶成为日用品最早普及

发布时间 : 2021-09-19
如何成为绿茶 如何成为绿茶 怎样成为绿茶

如何成为绿茶。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在唐朝茶成为日用品最早普及”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在唐朝茶成为日用品最早普及”相关知识!

对现代国人来说,茶是最普通的饮料和生活用品了,从上层社会交往到普通百姓,都会饮茶;饮茶、品茶,已经成为国人日常生活、休闲、社交、商务活动等必不可少的用品了。但茶一开始并不是做普通饮料,更不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当年,传说神农尝百草发现了茶,但到后汉两晋时茶风从贵族、寺庙等兴起,而真正开始普及到民间,还是从唐朝开始,北宋达到盛极。在唐宋时已是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日日不可相离了。唐杨华《膳夫经手录》说: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也。

我国的茶为什么在唐朝才开始普及呢?是如何开始普及的呢?许多学者研究的结果表明:中国饮茶始于西汉有史可据,但在西汉时期,中国只有四川一带饮茶。两汉时期,茶作为四川的特产,通过进贡的渠道,首先传到京都长安,并逐渐向内地传播;另一方面,四川的饮茶风尚沿水路顺长江而传播到长江中下游地区。虽然饮茶风俗在南北朝的南方已比较普遍,但在中国北方,一般重视乳制品一类饮料而轻视饮茶,更谈不上普及。

唐朝开元年间,实现了茶文化的北移。《封氏闻见记》又载:茶,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大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餐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这段文字证实,唐代饮茶习俗的兴起,占当时全国三分之二人口的北方的饮茶,与佛教传播关系甚为密切。饮茶藉信佛而盛行。唐代开元以后,中国的茶道大行,饮茶之风弥漫朝野。WWw.Cy316.cOm

饮茶风俗成于中唐的记载还有:《旧唐书李玉传》:茶为食物,无异米盐,于人所资,远近同俗,既怯竭乏,难舍斯须,田闾之间,嗜好尤甚。宋承唐代饮茶之风,日益普及。宋昊自牧《梦梁录》卷十六鳌铺载: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自宋代始,茶就成为开门七件事之一。

因此,茶作为饮料,最早在民间普及,还是始于唐代。这是因为盛唐的社会背景和条件发展了茶文化,更是南方的茶文化普及到了北方,并茶佛一味,促成饮茶风尚的形成,而如今,福建、广东、四川、云南等地的茶文化氛围依然浓厚,茶馆众多,民间饮茶之风浓郁,这不是偶然的,更有其形成的历史原因,相信,南方各地在未来将引领我国的茶文化发展,并影响全世界茶文化的发展。

cy316.com编辑推荐

茶在唐朝竟然是黑暗系料理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茶在唐朝竟然是黑暗系料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听说这是茶界一首牛逼的诗,由唐朝诗人卢仝所著,这首《七碗茶歌》在日本广为传颂,并演变为“喉吻润、破孤闷、搜枯肠、发轻汗、肌骨清、通仙灵、清风生”的日本茶道。日本人对卢仝推崇备至,常常将之与“茶圣”陆羽相提并论。来称作时光机去古代茶馆喝杯茶。

假如你穿越到春秋:

装病喝药才能吃茶。还必须强烈要求医生在方子里要写上药材茶、荼或茗,再喊上家人花费大把钱去抓药。或者趁别人不注意去祭桌上顺一点,小心点被捉到可能要扔大江做河神的新娘哦,嘘。

支招:和大祭司或药房老板打好关系,才有一点点喝茶的可能性。

假如你穿越到西汉:

全民饮茶的蜀中欢迎你。定点穿越到蜀中(四川),你可以遣仆人到武阳(今四川彭山县)买茶,再遣仆人去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小酒馆请他们来品茶,备好古琴,哄好了司马相如能一边品茶一边撸千古名曲《凤求凰》,爆爽。

支招:蜀道再难,茶痴们也要千方百计去蜀中!

假如你穿越到唐朝:

别太期待,茶里除了茶香,还可能有:葱、姜、胡椒的麻辣味,大枣、苏桂的甜香味,桔皮薄荷的清凉味,酥酪的奶香味,牛羊猪肉的油腥味……整得跟羊肉泡馍差不多,热腾腾香喷喷,入口是黑暗系料理啊。

唐朝寺庙值得穿越一游,你可能遇到诗僧、茶僧、唐僧、狂草僧、留学僧……偷点宋词和他们聊人生聊理想看星星看月亮高卡到不要不要。在寺庙要是遇上茶圣陆羽,先吐槽黑暗系茶水,肯定能拿到亲笔签名或墨宝。毕竟他是信奉喝茶只加盐好(陆羽为你带盐哦)。

支招:南方书香门第文人圈和寺庙比较好混茶喝。

唐朝煎茶法:

采摘茶芽叶、蒸汽杀青、干燥后碾成粉末、烧水烹煮。唐朝的茶叶都是做成茶饼,类似现在的普洱。喝之前,先把饼烤红,再在陶器里边把它捣碎,后充入沸水,还要加上葱姜等调味品,口味不能太重啊。

关于本文《茶在唐朝竟然是黑暗系料理》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最早的茶马古国道在陕西


说起茶马古道,人们自然会想起赫赫有名的川藏、滇藏茶马古道,特别是2005年,来自云南的一队云南现代大马帮重走茶马古道,更让人感觉茶马古道远离陕西,是西南地区的事,和陕西没有关系。然而,有关专家通过考察、考证、研究提出:

茶叶生产和饮用是陕西人发明的

不要以为陕西产茶历史短暂。陕西省秦商研究会副会长、西北大学陕商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刚教授告诉记者。

陕西不仅产茶历史悠久,而且是最早的茶叶生产地。神农尝百草,遇七十毒,得茶而解。神农氏是周人,也就是陕西人的祖先。到秦并巴蜀,已形成秦巴茶区,茶已进入日常饮用,称为品茗。作为中国产茶标志的大茶树原生形态,就在秦并的巴蜀。唐代茶圣陆羽《茶经》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说产茶地时,《茶经》又提到:金州、梁州又下。金州,今安康一带;梁州,今汉中一带。

唐代的长安满街都是茶店,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唐人陆羽才撰写了中国第一部有关茶叶的专着《茶经》。由此可见,茶叶的生产和饮用是陕西人发明的。

陕西茶马古道和西南茶马古道历史一样悠久

如今为世人所熟知的茶马古道,为西南的川藏、滇藏两路。李刚认为,陕西也有茶马古道,从历史的悠久程度来看,不亚于西南的两条。

研究西南茶马古道的专家、学者有的认为,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但也有人认为,唐肃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在蒙古回纥地区的驱马茶市,开创了茶马交易的先河。

李刚说,由于茶叶具有帮助消化,解除油腻的功能,不仅西藏地区,包括西北地区畜牧群众均喜欢饮茶,而古代内地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骡马但供不应求,正好西部地区产良马。于是,茶马互市便应运而生。因此古代很早以前,在西北就有茶马交易。起于长安的丝绸之路不仅仅只运丝绸,茶叶也通过这条道路运往西北,甚至西亚、欧洲地区。

研究西南茶马古道的专家也承认这一点。

李刚说,通过丝绸之路的茶叶,虽然多数非陕西所产,但多要途经丝绸之路起点陕西,因此,历史悠久、作为古代中国政治中心的陕西,其茶马古道历史之悠久,绝不会亚于其他地方。

陕西茶马古道是国道

陕西省社科院研究员樊光春说,宋时,宋王朝与辽、金、西夏等政权战争频繁,军马需求量很大,不得不买番马,加之内地茶叶积压,西北少数民族又缺茶叶,以茶易马成为必然。熙宁七年,即公元1074年,大规模实行用茶买马法。此后十余年间,蜀京西南路金州辖的紫阳茶区及蜀道茶叶贸易空前繁荣,《宋史食货下六茶下》记载:初,李杞增诸州茶场,自熙宁七年至元丰八年,陕西卖茶为场三百三十二。

李刚告诉记者,宋以前,朝廷禁止茶叶出境,茶马互市主要以民间经济目的为主,所以,当时的茶马古道只是民间小道。北宋时期,茶马交易地主要在陕甘地区,茶叶就近取于陕、川。

大规模的茶马互市到了明代。明代初年,为了安抚西北边外的少数民族,羁制离心倾向,明朝廷以茶叶为武器,在西北边地实行茶马交易政策,即将陕西紫阳、汉中茶区的茶叶,由商人运到秦州、西宁,交换边外少数民族的马匹,使戎人得茶,不得为害,中国得马,是为我利,率先立茶马司于陕西等处,听西番纳马易茶,陕西成为当时军马的主要供应地,《明洪武实录》云:骁腾可用者无逾陕西。

这时茶马互市才上升为控扼蕃夷、安邦保国的国策,明朝廷制定政策、法律规范茶马互市。《明史食货志》说用茶易马,固番人心,且以强中国,所以,明制尤密。明代的茶马交易分为西北边茶和西南边茶两个方面。西北边茶曾有一段非商品化的官运官销时期。陕西产茶各县由茶户将茶自行解运到汉中府领银,再从汉中由官领军夫挑至今陇西一带的巩昌后分途运至各茶马司,由各茶马司按额定比例与西番交换战马。因此这一时期的茶马古道为国道。

无论从宋朝有茶马交易法讲,还是从明官运官销边茶讲,陕西的茶马古道为首条茶马国道。李刚认为。

陕西茶马古道线路

李刚告诉记者,明初的陕西茶马古道主要路线为,从紫阳、汉阴、石泉到西乡,再过洋县、城固、汉中,然后分为两路,一路从勉县到略阳,进入甘肃徽县,然后到古河州临夏;一路走留坝、凤县,经甘肃两当,到天水后,又分两线,一线上临夏,一线经清水到达庄浪等地。

到临夏的茶叶,一线到兰州,上丝绸之路;一线上唐蕃古道,即青藏线茶马古道,入藏。

到了明中叶,由于陕西茶叶供不应求,陕西商人到湖南安化调茶,通过洞庭湖进入长江,然后进汉江,再分为两路,一路在丹江口市进丹江,经丹凤龙驹寨,过商州、蓝田,最后到泾阳。在泾阳加工为茶砖,也叫泾阳青砖,从平凉到兰州,上丝绸之路。一路从汉江到汉中,走以前的老路。

当然,其他路还很多。这一时期陕西产的茶叶,成为附属。

茶马古道沿途曾热闹非凡

茶马古道带动了沿途各地商业繁荣。李刚说,明清时期茶叶经水、陆两路外运西北各地。陆路沿汉江人挑篓背至西乡,转输茶叶使西乡其民昼夜治茶不休,已经达到男废耕,女废织的程度。水路则经汉水船运南郑十八里铺,亦称铺镇,使汉中这一水陆码头成为边茶办运中转枢纽和明清陕南最大的茶盐互市市场,商贾辐辏,货物山积,于是就有了百日场,即天天有集。一般上午十时左右场洪,下午四时渐散。每月往来西乡驮茶的骆驼就有300余头。倚江码头定名兴隆街,东至过街楼,约一公里,店铺俱全。

凤县为陕川茶叶经徽州批验的必经之途,因此,秦蜀商贾云集,尤其商业繁荣的东关,川陕商旅,南来北往,大小客店都是顾客满员。

略阳是川陕茶叶入甘的又一孔道,驮茶货物,驴驮人夫往来不绝,就是近代由略阳转输的入甘陕茶每月约67080斤。

丹凤龙驹寨为商务水旱码头,明时龙驹一寨,康衡数里,巨屋千家,鸡鸣多未寝之人,午夜有可求之市,是以百艇联穑,千蹄接踵,熙熙攘攘。丹江两岸设有河街之商业码头,车水马龙,商贾云集,有10大会馆、18家骡马店和12家过载行以及十余家银钱铺。清嘉庆二十年,即公元1815年,又修建船帮会馆明王宫,专主船运,而陆运则每日有千匹骡马出入,使龙驹寨成为河岸帆穑林立,脚子班往来如炽,西北两路驮骡每日络绎不绝,街衢熙攘,极形肩摩鸡鸣未寝其常事也的小都会焉,有小武汉的美誉。

陕西人不该忘记

陕南茶叶贸易的繁荣,又催生了陕南以茶叶贸易为特色的市场主题文化的形成。李刚说,茶产区的紫阳,清代已形成耳扒碍足朝收茬,背笼擎肩晚采茶的生活方式,每逢阳春,茶山红袖翻飞,茶歌此起彼伏。西乡更是以茶叶为主导产业,全县除了茶叶转销,没有别的产业。

汉中是陕茶转输重地,以茶叶为中心形成特有的市场景观,沿江帆幡逐渐云集,过街楼即系囤积货物之地,每日款乃声,水浪的船声,码头熙来攘往声,与渡口竞度之声相酬答,呈现热闹无比的局面。

凤县因转输茶叶而形成每当黄昏时节,更是热闹非凡,轿抬、滑竿、驴驮、马载、客旅往来,熙熙攘攘的街景。茶叶过载,还使凤县形成独特的市场风貌,即每年秋冬,青海甘肃驮盐茶的骆驼、马帮,到双十铺后,卸下盐包,骡马歇住客店,骆驼就歇在河滩,驼客在河滩用自带的铜锅,挖坑埋锅造饭,他们没有擀面工具,把和好的面用手揪到锅里煮熟吃,至今双十铺人还把吃厚面片叫骆驼客饭。

这一茶马交易的经济活动和围绕茶叶产销形成的市场主题文化,是历史留给陕南最好的经济文化遗产。

李刚分析,西南的两条茶马古道之所以知名度高,是由于藏、川、滇三地十分重视,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末,云南青年学者首先提出学术命题,并在1990年夏秋季徒步100天实地考察。后来,国家旅游总局、西藏自治区旅游局把西南茶马古道的旅游规划、开发纳入其十五总体规划中。2002年6月,藏、川、滇三地又在昌都举行茶马古道学术考察研究活动。2005年,由中国民族音像出版社、西藏自治区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云南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文艺中心影视部等单位联合出品的23集大型民族题材电视连续剧《茶马古道》,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黄金时段播出。与此同时,一支由43人赶着120匹骡马的庞大马帮,驮着普洱茶叶,重走茶马古道,沿途宣传云南茶文化。这些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陕西的茶马古道从历史文化上讲,一点儿不亚于西南茶马古道,我们更应该重视。李刚发出感慨。

开发前景广阔

李刚认为,在全球兴起回归自然、回归历史的旅游热潮中,重建茶马古道主题文化,形成以茶马古道为主题的陕南整体市场文化印象,拉动整个陕南绿色经济的发展,无疑具有引领陕南经济发展突破口和推动作用。

只要以茶马古道为主线,将文化遗产整合在一起,形成珠串般富有陕南文化特色的茶马主题市场文化,就会给陕南的青山绿水赋予更加浓郁的人文色彩,使秦岭巴山的苍山滴翠与汉江的渔舟晚唱交相辉映,使汉江夕阳的自然景色与茶歌飞扬的人文景观交相唱和,烘托出一幅极具吸引力的秦巴文化场景。古道本身的历史、文化韵味且不说,光是沿途村寨的地域、风光、民俗、文化差异,就能吸引不少人。这一路有山、有水,有洋县的朱鹮,有城固的大熊猫,还有古树、古茶、古镇、古船、古路、古歌,定能吸引全国的眼球,形成风格独具的茶马古道文化旅游热线。

重建陕南茶马古道文化,会使陕南茶文化走向中亚、西亚,与中东和欧洲相连接。因为饮茶在中亚、西亚,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

同时,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茶马古道为主线,整合沿途各县的茶叶生产力量,培植互为犄角的陕茶名牌产品集群,形成陕南产业产销的规模效应和市场优势,对于带动沿途各县经济的发展,无疑具有巨大的经济意义。

茶史漫谈——唐朝


唐朝

唐代,茶叶已经很普及;因茶味甘而香,能振奋精神,当然大受欢迎。唐玄宗时有一位名叫封演的进士,在封氏见闻记上说:玄宗开元中,泰山灵严寺之降魔大师普及禅教,当他坐禅时,祗喝点茶。於是一般人竞相仿效,都把茶当作饮料用,遂成风俗。嗣後从山东传到唐代国都长安,而长安城内开设茶馆者,不问道俗,凡是付钱的都可以饮用;至於茶叶的来源,都从江淮一带用船车运过去,种类繁多。

此外,杜阳杂编载有唐文宗常请学士们进入内廷,研讨经义典籍,下令宫女准备茶饮赐予学士。由上二例可知,在唐朝,不管是朝廷文武百官,或是贩夫走卒,茶是普遍的饮料了。正如陆羽茶经六之饮上有一段:茶随时代之不同而使用日广,世俗浸润,国朝盛行,两都、荆州、渝州诸地,已成每家之饮料。

事实上真正使茶由药用、饮用变为品饮,并且由一种习惯、爱好、生理需要升华为一种文化、一种修养、一种境界的,应该归功于一位伟大的人物和一部伟大的着作,这就是陆羽与他的茶经。茶经的出现是茶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事件,它造就了唐人热烈的生活情调以及丰富浓郁的社会风采。从此以後,唐代的茶业充满活力,气象万千;茶产日兴,名品纷呈;饮茶之风,遍及朝野;茶叶贸易,十分活跃;封建茶法,应运而生。不惟如此,它也开启了以後茶文化异彩焕发的局面,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饮茶的普及


宋承唐代饮茶之风,日益普及。宋梅尧臣《南有嘉茗赋》云:华夷蛮豹,固日饮而无厌,富贵贫贱,亦时啜无厌不宁。宋吴自牧《梦梁录》卷十六鳌铺载: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自宋代始,茶就成为开门七件事之一。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序云: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薰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顾近岁以来,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造其极。

吴自牧《梦梁录》卷十六茶肆记:今之茶肆,列花架,安顿奇松异桧等物于其上,装饰店面,敲打响盏歌卖,止用瓷盏漆托供卖,则无银盂物也。夜市于大街有东担设浮铺,点茶汤以便游玩观之人。大凡茶楼多有富室子弟,诸司下直等人会聚,司学乐器、上教曲赚之类,谓之挂牌儿。人情茶肆,本非以点茶汤为业,但将此为由,多觅茶金耳。又有茶肆专是王奴打聚处,亦有诸行借买志人会聚行老,谓之市头。大街有三五家靠茶肆,楼上专安着妓女,名曰夜茶坊,非君子驻足之地也。更有张卖店隔壁黄尖嘴蹴球茶坊,又中瓦内王妈妈家茶肆名一窟茶坊,大街车儿茶肆、将检阅茶肆,皆士大夫期明约友会聚之处。巷陌街坊,自有提茶瓶沿门点茶,或朔望日,如遇吉凶二事,点送邻里茶水,倩其往来传语。又有一等街司衙兵百司人,以茶水点送门面铺席,乞觅钱物,谓之龊茶。僧道头陀欲行题注,先以茶水沿门点送,以为进身之阶。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市)茶肆林立,不仅有人情茶肆。花茶坊,夜市还有东担浮铺点茶汤以便游观之人。有提茶瓶沿门点茶,有以茶水点送门面铺席,僧道头陀以茶水沿门点送以为进身之防。茶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银生:唐朝往事


公元863年,春日的娇阳朗照着长安城,高坐于龙椅之上的唐懿宗李漼正在宫中大宴群臣。殿前乐工五百,舞姿冶艳,笙歌绕梁;席上摆满了山珍海味、奇食美馐。懿宗在众多大臣的奉陪下听乐观戏,饮酒作乐,不眠不休。或许,这位残唐的无为之君压根儿也不愿理会,就在他瑶池宴罢归来醉,笑说君王在月宫时,几千里之外,南诏王世隆遣将攻打安南(今越南河内),一场场腥风血雨的厮杀正在激烈上演。

正是这个春日的夜幕初降之时,安南高高的城墙下,南诏军攻打城池的呐喊渐渐停歇,夕阳的血光静静地照耀着红水河。城墙脚下,死尸和战象压平了起伏的蒿草地,风中流淌着草木和鲜血的腥膻味。城墙头,被乱箭射得褴褛不堪的旌旗下,大唐安南经略使蔡袭已被毒箭穿心,乌黑的血浸染着他的忠诚幕僚樊绰的戎装。

说起来,南诏王攻打安南的战事早就开始于862年(唐懿宗咸通三年),那时的经略使王宽不能御敌,朝廷便以湖南观察使蔡袭代王宽为经略使,将兵屯守,樊绰随行。当黑夜吞噬了整个城池的时候,南诏大军庆贺胜利的篝火已经点燃,樊绰轻轻地放下怀中早已冷却僵硬的蔡袭,将大唐经略使印信,以及他受蔡袭之命遍访南诏所辖之地的资料紧紧地包裹起来系于胸前。缓缓地站起身来,樊绰将双手交叉护着胸前的包裹,昂起年轻的头颅,他那深情的目光顺着滔滔滚滚的红河水溯流远游,就在这河流的源头,是他早已了然于胸的银生城界诸山,还有,那座隐逸在茫茫诸山之哀牢、无量间的银生城。

那是一直以来总让他魂牵梦萦的城池啊!此刻,樊绰闭上双眼也能清晰地想起它丰富的物产、广袤的版图以及周边睦邻和通达流畅的商路:

银生城在扑赕(今大理南涧)之南,去龙尾城(今下关)十日程,东南有通镫川,又直南通河普川(今江城勐烈镇),又正南通羌浪川(今越南莱州),却是边海无人之境也。东至送江川,南至邛鹅川,又南至林记川(今缅甸景栋),又东南至大银孔(今思茅市、西双版纳州及泰国景迈、老挝北部等地)。又南有婆罗门、波斯、阇婆、勃泥昆仑种。外通交易之处,多诸珍宝,以黄金麝香为贵货。又开南城(今景东文景)在龙尾城南十一日程,管柳追和都督城(今镇沅恩乐),又威远城(今景谷)、奉逸城(今宁洱)、利润城(今勐腊易武),内有盐井一百来所。茫乃道(今景洪)并黑齿等类十部落,皆属焉。陆路去永昌十日程,水路下弥臣国三十日程。南至南海,去昆仑三日程(《蛮书?云南城镇第六》)。

这是樊绰曾经用双脚丈量过的大地。令他难以忘怀的,不仅是这个南诏国的银生节度使辖区辽阔,山川秀美,民风奇异,更有漫山遍野的茶香伴着金齿(今傣族先民)少女那一脉令人心旌摇曳的笑容。

樊绰虽是中土人氏,但却从祖辈开始就一直服务于大唐西川军,到祖父辈定居成都。樊绰父亲与祖父都是唐代有名气的文人,但因久在军中,他们放弃了大唐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的诗人生涯,祖孙三代都致力于大唐与吐蕃、与南诏关系的研究。祖父樊稠于公元746年随由户部侍郎兼御史大夫充任剑南节度使的郭虚一同入滇,开始对西部诸蛮的形成和发展社会形态研究。父亲樊有同也长期供职西川军,虽然他们在军中位卑职低,但对大唐与南诏、吐蕃的关系非常重视,除了致力于促成大唐与南诏和睦相处,更对南诏政治经济文化投入了毕生的研究。

那是一个春茶吐芽的日子,背负安南经略使蔡袭之命的樊绰风尘仆仆地来到了银生城界,但见满目的青山钟灵毓秀,流畅丰盈的山岭蕴藏着自然清逸的灵惠之气,寂静的山谷中,溪流潺潺,莺歌婉转。一棵棵叶片硕大的茶树茂盛茁壮,浮动的茶香随着小风悠悠地萦绕在山头山箐。摇曳的茶树枝头,三三两两的金齿少女,身着筒裙,斜挎竹篓一边灵巧地采摘茶叶,一边吟唱着好听的歌谣,这美轮美奂的景色驱散了樊绰一身的劳顿,也唤起了他的无限遐思。作为一个爱茶之人,他曾熟读先贤陆羽的《茶经》,但如今看到这番景象,不免为茶圣的遗珠之憾感慨万千,可惜啊,那本蜚声大唐的《茶经》字字珠玑,可偏偏未提及远在银生城界的此山此茶,看来真是足有所长,目有所短,目之不及,纵是圣贤也难免臆断啊!其实,早在西汉时银生就已经对野生茶开始栽培驯化,并在无量山和哀牢山遍地种植,所产之茶很早就输往吐蕃和中原一带。南诏和大唐天宝战争之后,南诏王阁罗凤接受吐蕃赞普钟称号,与大唐决裂。吐蕃要求银生进贡茶叶,银生节度不仅要向南诏上贡好茶,还得向吐蕃纳贡,因此每年都要派出上万人上山采摘茶叶和猎捕麝香。所有这些,樊绰后来在前人袁滋所著的《云南记》中一一了然。

一路走走停停,沿途的村舍已然是自己从未见过的干栏式建筑,错落有致地掩映在凤尾竹浓厚的绿荫中,绿孔雀在竹楼顶部的飞翎上歇息,温驯的大象在黝黑的田地里耕耘。樊绰知道,这里是父辈在札记中描述过的地方,这里就是银生节度的辖区。此时的银生不仅是南诏地域最为广大的节度,所领城镇也最多,更是南诏与东南亚和海外进行贸易的重镇。银生与毗邻的通海区域文单国关系长期修好,贸易往来也十分频繁。

翻过筑有凌云塔的孔雀山,一眼看到了银生城。银生城就座落在横断山脉南延段中的无量山下,前面是红河支流银江。平坦的景董坝里,竹影婆娑,柳树挺拔。城中除几条主要街道学着中土模式建楼外,大多是金齿的竹楼连成的街巷。沿山一带有少部分在银生城经商的蒙人和白族人建盖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其余均为金齿竹楼。

城的对面是逶迤而去的哀牢山脉,千里银江从城东穿越而过,大街小巷弯弯曲曲,但都藏于棕榈树中。就在这座美丽的城池里,樊绰领略到了从来不曾经历过的心动时刻,以至于在这主帅阵亡,守城失陷,尸横遍野的亡命之境,他就那样伫立墙头昂首眺望着早已镌刻于心的银生城。

风从遥远的地方吹来,带着银生茶叶的浓香,带着那位金齿少女的深情凝眸,让樊绰布满血丝的双眼热泪充盈,他仿佛又置身于银生节度使府邸宽敞的大厅里,那里满屋飘散着一股沁人心脾的气息,那是金齿少女用椒、姜、桂烹煮茶叶的奇香,大厅中央的金线毯上,五名貌若天仙的金齿少女在舞蹈,她们梳着高髻,头戴金冠,身披缀满宝石的流苏,舞姿娇艳。这让樊绰心下惊喜不已,他万万没有想到,当年女蛮国为唐大中皇帝献上的那曲《菩萨蛮》竟然会在自己的眼前真真切切地上演!这首曲子后来成为了大唐教坊里的经典,之后更演绎成了流传千古的词牌名。

象脚鼓、葫芦丝、竹笛、巴乌以及少女嘤嘤的低吟声在大厅里迂回漫长地回荡着,无数冲突的波流在此和谐了,无数相反的光影在此净化了,无数现实的高低在此消失了,谐音盘旋在天宇之下。就在樊绰沉醉其间时,领舞的金齿美人轻盈地向他走来,她双手端着镏金的茶碗,深情款款地为樊绰献茶。这位银生节度使的千金,曾接受过大唐礼仪的教化。南诏王自建立政权以后,就倡读儒书。先王阁罗凤倡导属地向中原学习,不读非圣贤之书。自贞元十五年(799)开始,西川节度使韦臬为改变与南诏的关系,允许南诏派遣子弟到成都就学,赐书习读,传授礼乐诗书。到大中十三年(859)五十余年间,已有数千人到成都和长安学习。而在南诏,唯有银生节度派女子外出学习。眼前饱读诗书的金齿美女对风流倜傥的樊绰一见钟情。她走到樊绰跟前,用一双美丽清澈的眸子,一碗清新馥郁的香茶打动了青年才俊樊绰的心

若不是南诏王与大唐皇帝争夺安南,若不是安南失陷,蔡袭阵亡,樊绰或许最终将重回银生城,抱得美人归。然而造化弄人,此刻的他身负蔡袭重托,必须将印信丝毫无损地交还朝廷!夜色已经浓稠得隐去了天地间的一切,城内已经寂静无声,南诏大军在养精蓄锐,天明就要屠城三日。樊绰推开身边冰冷的将士,踉踉跄跄地奔向红水河。此举有史书为证:863(唐咸通四年)南诏军攻陷交阯(越南),蔡袭战死,樊绰于城陷时携带印信,浮水渡过富良江走免。

之后不久,樊绰写就《蛮书》,而关于银生城的那一段爱恨情仇,却成了樊绰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痛,这样的千头万绪,最终只落下寥寥数语:茶出银生城界诸山,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又或许,其个中滋味,已令樊绰欲说还休!

唐朝人与茶


大唐是中华民族的鼎盛时期。随着唐帝国强大的国际影响和频繁的国际交往,中国的茶香、茶艺,远播海外。

大唐皇帝在六迎佛骨时,曾将一套价值无与伦比的宫廷茶具,奉献给法门佛祖。1987年4月3日,这批稀世珍宝重见天日,立即引起世界轰动。这说明,唐代已是我国种茶、饮茶以及茶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茶叶逐渐从皇宫内院走入了寻常百姓的家庭,因此无论是宫廷茶艺、宗教茶艺、文士茶艺和民间茶艺,不论在茶艺内涵的理解上还是在操作程序上都已趋于成熟,形成了多种多样各具特色的饮茶之道。

唐朝人到底是怎样喝茶的?这是一个人们感兴趣的问题。西安福宝阁根据我国茶文化专家、学者的研究,及陆羽《茶经》的记载,艺术地复原了“大唐茶韵”,其中包括“清平茶”、“大唐贵妃茶”、“大唐文士茶”、“大唐禅茶”、“大唐民俗茶”等,让今人了解了大唐的茶文化。

大唐君臣清平茶说的是唐明皇李隆基邀请大学士李白品尝全国各地进贡的新茶贡品之事。李白诗性大发,挥毫写下了千古名篇《清平调三首》。大唐君臣清平茶程序繁多,分为备器、鉴赏茶饼、炙茶、碾茶、筛茶、候汤、投盐、舀汤、置茶兑汤、分茶、敬茶、闻茶、观色、品茶、谢茶等十六个步骤,是盛唐时期的宫廷茶艺。

长安汇萃了大唐的茶界名流文人雅士,他们办茶会、写茶诗、著茶文、品茶论道、以茶会友。高僧皎然在《饮茶歌诮崔世使君》一诗中就写道:“……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唐代饮茶诗中最著名的要算是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中所论述的七碗茶了:“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章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腑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喝了七碗茶就能变成神仙。

文士茶道分为备器、净手、焚香、礼拜、赏茶鉴茶、鉴水、烹茶、闻茶、观色、谢茶等。受邀参加茶会的文士用弹琴、吹笛、舞剑烘托茶会气氛和答谢主人。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大唐宫廷茶具,证明唐代佛门禅茶已经非常兴旺。钱易曾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唐宣宗曾问一位130多岁老僧,吃了什么药能这么长寿?

老僧说没吃什么药,唯一的嗜好是饮茶。法门禅茶是佛教中的一种茶道,是禅师茶艺、佛门品茗的高雅艺术。茶道程序繁多,分为礼佛、净手、焚香、备器、放盐、置料、投茶、煮茶、分茶、敬茶、闻茶、吃茶、谢茶等。

所谓“吃茶”是将茶与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熬成粥吃,在唐代已经非常流行。陆羽在《茶经》中就记载了这种吃法。

大唐时期“茶道”的出现表明,饮茶已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还是一种境界,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世界上最早的铁索桥,成为茶马古道上的神秘雄关,景色优美!


从长江第一湾溯金沙江北上100公里,便是隋朝铁索桥遗址所在地塔盏村。塔盏是纳西语,汉语叫“塔城”,《大元一统志》中写作“塔扎”。这里以盛产柿子和出美女而著称,纳西语有“命给塔盏橘”,意思是“

塔盏村自然风光优美,四面青山挺拔入云,滚滚金沙江从北面的峭壁两头奔涌而来,从村前流过。江面狭隘,水深流急。村后的大山上有一个险要的关口,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塔城关,是边疆通往藏区的独一也是最初一道关口。

维西达摩祖师洞

站在塔城打开,可一眼观四县:举目北望,金沙江像一条银色飘带,从云岭丛山中奔泻而来,两岸迪庆州中甸、维西、德钦三县村落和路途分布在群山之间,著名的维西达摩祖师洞和达摩大山就在眼前;向南远眺,可随金沙江水,看见迪庆州中甸县、丽江市玉龙县的村庄和田园。

塔城关是历代兵家抢夺之地。

史万岁

隋代著名将军史万岁远征云南,曾在塔盏村前约二公里处的金沙江上建过铁索桥,至今还有拴固铁链的巨石、人工凿打的洞孔和拾级而上的石阶。

听说铁索桥毁于唐贞元十年(794年)。那时,吐蕃权力绝后弱小,降服了西藏境内的各民族,并举兵南侵,占领了川东北的西昌等地,其权力扩展到滇东南的丽江、大理,在塔盏村建铁桥城,设立神川都督府,管理今四川盐源、盐边、木里和云南丽江、迪庆、鹤庆、剑川等十二个县。

唐天宝十一年(752年),南诏王阁罗风结合吐蕃,大败唐军于洱海边。

42年后的唐贞元十年,南诏王异弁寻(阁罗凤的孙子)又结合唐王朝对吐蕃宣战,在神川激战。吐蕃溃退后,异弁寻斩断铁索桥。南诏国在铁桥城设铁桥节度,管辖范围大致与神川都督府相反。

到宋代,大理国对铁桥一带控制不力。而吐蕃自唐来当前,虽经几百年外部纷争,终未构成一致力气,有力南下。

此时,一度受减弱的铁桥一带的纳西族又弱小起来。

宋朝末年,忽必烈率军南征大理国,其西路军在兀良合台大将带领下从铁桥一带渡江占领了纳西族寓居的金沙江西岸,设巨津州(今巨甸爲首府)。

兀良合台

明朝初年,明太祖派三十万大军征云南,丽江坝纳西族领袖阿得率众归附,明朝设丽江府,封木氏爲世袭土知府。但巨津州纳西族领袖土官阿奴聪不服明朝管治,于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起兵叛变,被明朝与丽江木氏土司军队严酷反抗,阿奴聪被处决。

木氏土司从丽江坝区征派了大批纳西族,寓居到神州铁桥上下的金沙江沿线,取代了从秦汉时期便在这里拓荒拓土的土著纳西族。

从明朝开端,丽江木氏土司与康藏统治者之间的屡次争战,就在塔城关停止;清朝初年,驻滇清军和木氏土司军队由此进藏停息扰乱西藏的蒙古奴隶主武装。在塔城打开,至今还无数里长的小长城和古碉堡战壕。

雄奇险峻的塔城关,铭刻着多少汹涌澎湃的历史。

而今,历史风云已云消雾散,雄关漫道已古迹斑斑。江流怒吼,立竿见影,青山照旧,沧海沧海,令人顿生怀古幽思。

像星宿一样美丽的女子长在塔盏”。

事先,自秦汉以来就寓居在这一带的纳西族已构成较大权力。南诏国爲减弱这股对本人有要挟的权力,逼迫一局部纳西人搬到滇池一带寓居。

河姆渡人最早饮用TEA,最早的茶产自中国


唐代中叶,中国的茶籽被带到日本种植,茶树开始向世界传播。毫不夸张地说,各国有关茶的知识、茶的栽培加工技术,直接或间接都与我国的茶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就连西方各国语言中“茶”的读音,也或多或少有着福建厦门及广东方言中“茶”的读音——中国给了世界“茶”的名字。

茶树是起源于中国吗?人类最早饮茶的历史也是起源于中国吗?这些追根溯源的问题一直是热爱饮茶人士心中不解的谜。2004年,考古学家在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发掘出了距今6000多年前的茶树根,茶树起源之谜也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逐渐揭开了神秘面纱。

世界上最早的茶产自中国

35年前的夏天,浙江余姚的农民在建造排涝站时发现了一些深埋地下的木桩,他们没有想到,这些木桩的背后却隐藏着震撼中外的7000年原始文明——这就是著名的河姆渡遗址。

30多年后,在距河姆渡遗址直线距离仅有7公里的田螺山,考古专家再次发现了同属于河姆渡文化类型的一处原始聚落,距今约有6500多年的历史。虽属同一文化类型,但发掘出土的多层次的成片干栏式建筑柱坑遗迹以及有序的村落设施布局形态,为深入研究河姆渡文化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研究视角。田螺山遗址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河姆渡文化中,地面环境保存最好、地下遗存较为完整的史前村落遗址。

“我不知道这些在院落中留下的植物根是属于什么种类,但凭着考古的直觉,我觉得它们很重要,就仔细拍了下来。”回想起4年前来自历史、生物、植物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共同发掘田螺山遗址时的场景,考古专家孙国平仍然记忆犹新,“原来这些树根的确不简单,它们是茶树根,也是中国历史上发现的最早的茶树根。”

在诸多与河姆渡遗址几乎一模一样的骨角牙、陶、石、玉、木类等器物中,茶树根的发现无疑又将人类文明向前推动了一大步。

今年11月26日至27日,中国绿茶探源暨余姚瀑布仙茗研讨会在浙江余姚举行。来自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博物馆、余姚市茶文化促进会等单位的著名专家学者及茶界人士,通过实地考察,一致认为,具有7000年历史的河姆渡遗址,有出土樟科植物遗存,经上世纪90年代专家学者研究考证,樟科植物叶片为最早原始茶的主要成分,是原始茶遗存,而近年来发现的茶树根为人类最早种植的茶树物种。

樟木古代称“檀”,上古书《桐君录》中记载:“俗中多煮檀叶并大皂李作茶。”而且根据当时河姆渡气候考证为温暖期古气候特征,暖热潮湿,河姆渡先人寿命较短,疾病较多,喝茶不仅能解渴,也具有某些药用价值,以利身体健康。从求生的本性出发,饮茶解渴尤为显得重要。与樟科植物同时出土的,还有与后来的茶壶很接近的“罐形盉”和“圜底单把盉”。“罐形盉”,器身呈罐形,腹上部有一侧有一管流嘴,流嘴后两侧各有一环耳供系绳,其高、口径、腹径及形状与以往农村使用的土罐茶壶几乎一样。

余姚茶文化历史悠久

余姚与茶的关系可谓源远流长。

在余姚的民间流传着这么一个小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在深山一老茶农家,有一只奇特的杯子,不放一叶茶叶,只要把滚烫的水往杯子里一冲,喝起来便有甘醇的茶香,客人忙问这是什么空杯,老茶农笑答是大茶(茗)树根雕凿的。

何谓“大茗”?又是否真有这种甘甜可口,一喝便让人陶醉的奇特植物?余姚市志上有这样的记载:陆羽在《茶经》中,引录了《神异记》关于余姚瀑布山有大茶树的记述(译文):“余姚人虞洪到了瀑布山,遇见一位道士,牵着三头青牛。这个道士带着虞洪到了瀑布山,对他说:‘我是丹丘子,听说你很会煮茶,常想请你送给我品尝,这山里有大茶,可以供你采摘,以后你有多余的茶水,请给我一些品尝。’虞洪就用茶来祭祀,后来经常叫家人进山,果然采到了大茶。”

陆羽记载名茶产地的《茶经·八之出》中,还有余姚产大茗的记载:“越州余姚县生瀑布泉岭,曰仙茗,大者殊异。”但由于没有其他史籍记载,余姚产大茗一事一直未能得到证实。

2008年7月,余姚市茶文化促进会的几位会员上梁弄镇道士山考察,发现了两棵高度超过三米的古茶树,长在坡度超过60度的近山顶处。由于受年初雨雪冰冻天气影响,古茶树虽然已倒地,但是依然鲜活,这两棵古茶树根部直径大于13厘米,主干高度达3.55米,比通常灌木类茶树高好几倍,而在古茶树左侧十余米处还有一个古茶树树根遗存,断口处抽出了新芽。据河姆渡博物馆馆长熊巨龙介绍,茶树长这么大,树龄至少在200年以上。

道士山大茗的重要发现,充分证实了《茶经》中瀑布岭有“仙茗,大者殊异”的记载的真实性。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而今,在余姚,无论是产茶区还是不产茶区,家家户户几乎都备有绿茶确是不争的事实。家里来了客人,泡一杯茶是最基本的礼仪,而自家闲时也养神品茶,独特其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制作工序也更为讲究,分为杀青、轻揉、二青理条、炒干四道工序。这四道工序原本是梁弄白水冲村保留的民间传统的制茶工艺。前不久,余姚的瀑布茶制作技艺还被列入宁波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