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茉莉花种植与茶文化系统

发布时间 : 2021-09-28
茉莉花茶文化 福建福州茶文化 福州的茶文化

茉莉花茶文化。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福州茉莉花种植与茶文化系统”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福州茉莉花种植与茶文化系统”相关知识!

茉莉花源于中亚细亚,茶源于中国,它们的结合是两千年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见证。福州茉莉花茶源于汉、成于宋、盛于清,是两千年来劳动人民利用花香和茶保健作用的产物。福州茉莉花种植与茶文化系统在长达两千年的协同进化过程中,逐渐完善,是古人利用环境、适应环境发展农业的典范,是农业的活化石。

福州地处北纬25.5度的闽江入海口盆地,是茉莉花露地栽培的最北缘。福州茉莉花种植与茶文化系统是古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在江边沙洲种植茉莉花,在海拔600~1000米的高山上发展茶叶生产,逐渐形成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的茉莉花基地(湿地)茶园(山地)的循环有机生态农业系统,既保持了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又提高了单位面积的生产效益。

由于城市建设和其它产业发展,福州茉莉花茶传统生产模式变得濒危,花茶窨制工艺面临着严峻考验。近年来,福州市委市政府通过统筹城市发展与保护生态的关系,不断提升产业整体水平。福州茉莉花茶这一重要的传统农业产品,正以全新的姿态,欢迎世界各地的朋友来共同品鉴。

茶经网扩展阅读

福州茉莉花茶故乡及历史文化


福州是茉莉花茶的发源地,在福州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茉莉花是佛教的吉祥花之一,早期随佛教传入福州,福州逐渐成为茉莉之都,福州的市花也为茉莉花。由于宋代香疗的普及,中医对茶及茉莉花的保健作用充分认识,福州茉莉花茶在此环境下产生,宋朝许多史料都记载了福州茉莉花茶采摘、制作、品赏的过程。清咸丰年间,福州茉莉花茶作为皇家贡茶,开始进行大规模商品性生产。在《中国名茶志》里,福州茉莉花茶是茉莉花茶类唯一的中国历史名茶。新中国成立至今,福州茉莉花茶一直是国家的外事礼茶,改革开放前,中国出口的茉莉花茶均为福州出产。

福建既是茶乡,又是茉莉花茶的故乡。解放前,四川、湖北、广东、台湾虽也产茉莉花茶,但它们的品种、窨制技术都是从福建传去的。

福州茉莉花茶特点:福州茉莉花茶是用经加工干燥的茶叶,与含苞待放的茉莉鲜花混合窨制而成的再加工茶,通常以绿茶为茶坯,少数也有红茶和乌龙茶。其香气鲜灵持久,滋味醇厚鲜爽,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匀柔软。

福州茉莉花茶地域保护范围包括仓山区、马尾区、晋安区、福清市、长乐市、闽侯县、闽清县、罗源县、连江县、永泰县等10个县(市)区,即福建省中部偏东,闽江下游,界于东经118°08~120°31,北纬25°15~26°29之间。总保护面积1.5万公顷,总生产面积2000公顷,年总产量1万吨。

福州茉莉花茶与名人的故事


在历史上,福州茉莉花茶经历了两次辉煌。第一次崛起始于19世纪中叶。当时,福州茉莉花茶年产量达1万吨,外国商人先后来福州开洋行,花茶畅销欧美和南洋,福州泛船浦成为世界最大的茶叶港口,福州也成为中国花茶生产中心与集散地。第二次崛起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福州的茉莉花种植面积增加到10万亩以上,花茶加工厂有近千家,福州茉莉花茶年加工量接近8万吨,产品远销40多个国家,产值超过15亿元。

在茉莉花茶发展期间,茉莉花茶与不少历史名人有着不解的情缘

慈禧太后与福州茉莉花茶

慈禧太后对茉莉花有特殊的偏爱。据[清]裕德菱《清宫禁二年记》:其头饰上,珠宝之中,仍簪鲜花。白茉莉,其最爱者。皇后与宫眷,不得簪鲜花,但出于太后殊恩而赏之则可。余等可簪珠与玉之类。太后谓鲜花仅彼可用。

而后,由于花茶工艺的改良,福州茉莉花茶成为贡品。慈禧太后最爱喝的是茉莉双熏,即将事先熏制的福州茉莉花茶在饮之前再用鲜茉莉花熏制一次,她冬季饮福州茉莉花茶特用黄釉万寿无疆瓷盖碗。

林则徐与福州茉莉花茶

林则徐曾经称福州为煎茶地胜。攀桂天高,忆八百孤寒,到此莫忘修士苦煎茶地胜,看五千文字,中谁是谪仙人这是林则徐题写福州贡院的一副楹联(福州贡院的故址在鼓楼区中山路的中山堂及其周边)。

中国最大的茉莉花茶厂在福州

1925年,以福州著名的何同泰字号为代表的百余家私营茶行公私合营而成了福州茶厂。新中国成立后,以福州茶厂为代表的福州茉莉花茶已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福州茶厂的外事礼茶建国以来一直被列为外交部驻外使馆外事活动用茶,其生产的茉莉花茶供应量约占全国茉莉花茶需求量的60%至80%左右。

1953年、1955年,苏联专家两次来福州茶厂考察生产、经营情况;1961年,朱德委员长前来福州茶厂参观技术设备,勉励进一步搞好技术革新;1981年,中央首长王震同志来福州茶厂视察、座谈,勉励保持和发展传统名牌产品。

尼克松与福州茉莉花茶

1972年,毛主席在书房会见尼克松总统时,喝的就是福州茉莉花茶。基辛格在回忆录中说:我们第一眼看见的是一排摆成半圆形的沙发毛泽东身旁的茶几上总堆着书,只剩下一个放茉莉花茶茶杯的地方。

在《中国名茶录》里,福州茉莉花茶被列为茉莉花茶类唯一的中国历史名茶。解放以后至今,国家外交部茉莉花茶礼茶均为福州所生产,改革开放前,中国出口的茉莉花茶100%为福州生产,是世界知名的中国春天的气味。

冰心与福州茉莉花茶

冰心,近当代长寿作家之一,享有九十九岁的高寿(1900-1999年)。冰心的祖籍福建长乐是个盛产茉莉花的地方,出生地福州又是盛产花茶的集散地。因冰心从小生活在嗜茶的家庭中,从而影响了她的一生。

冰心曾在《茶的故乡和我故乡的茉莉花茶》一文中写到: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利用茶的国家,是茶的故乡。我的故乡福建既是茶乡,又是茉莉花茶的故乡而我们的家传却是喜欢饮茉莉花茶此外,在冰心89岁时,《我家的茶事》一文中曾写到:茉莉花茶不但具有茶特有的清香,还带有馥郁的茉莉花香。

老舍与福州茉莉花茶

老舍生前有个习惯,就是边饮茶边写作。旧时老北京爱喝茶,晨起喝茶是他们的传统生活方式。北京人最喜喝的是花茶,老舍先生也不例外,他也酷爱花茶,自备有上品花茶,老舍喝的这类香片,就是有名的福州茉莉花茶。

老舍与冰心友谊情深,老舍常往登门拜访,每逢去冰心家作客,一进门便大声问:客人来了,茶泡好了没有?冰心总是不负老舍茶兴,用家乡福建盛产的茉莉香片款待老舍。浓浓的馥郁花香,老舍闻香品味,啧啧称好。他们茶情之深,茶谊之浓,老舍后来曾写过一首七律赠给冰心夫妇,开头首联是中年喜到故人家,挥汗频频索好茶。怀念他们抗战时在重庆艰苦岁月中结下的茶谊。

茉莉花茶的传说_茶文化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茉莉花茶的传说》,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您知道茉莉花茶的由来吗?传说是在很早以前北京茶商陈古秋所创制,陈古秋为什么想出把茉莉花加到茶叶中去呢,其中还有个小故事。

有一年冬天,陈古秋邀来一位品茶大师,研究北方人喜欢喝什么茶,正在品茶评论之时,陈古秋忽然想起有位南方姑娘曾送给他一包茶叶未品尝过,便寻出那包茶,请大师品尝。冲泡时,碗盖一打开,先是异香扑鼻,接着在冉冉升起的热气中,看见有一位美貌姑娘,两手捧着一束茉莉花,一会功夫又变成了一团热气。陈古秋不解就问大师,大师笑着说:“陈老弟,你做下好事啦,这乃茶中绝品‘报恩仙’,过去只听说过,今日才亲眼所见,这茶是谁送你的”。陈古秋就讲述了三年前去南方购茶住客店遇见一位孤苦伶仃少女的经历,那少女诉说家中停放着父亲尸身,无钱殡葬,陈古秋深为同情,便取了一些银子给她,并请邻居帮助她搬到亲戚家去。

三年过去,今春又去南方时,客店老板转交给他这一小包茶叶,说是三年前那位少女交送的。当时未冲泡,谁料是珍品,大师说"这茶是珍品,是绝品,制这种茶要耗尽人的精力,这姑娘可能你再也见不到了。"陈古秋说当时问过客店老板,老板说那姑娘已死去一年多了。两人感叹一会,大师忽然说:“为什么她独独捧着茉莉花呢?”两人又重复冲泡了一遍,那手捧茉莉花的姑娘又再次出现。陈古秋一边品茶一边悟道:“依我之见,这是茶仙提示,茉莉花可以入茶。”次年便将茉莉花加到茶中,果然制出了芬芳诱人的茉莉花茶,深受北方人喜爱,从此便有了一种新茶类茉莉花茶。

以上就是为您提供的《茉莉花茶的传说》全部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是不是有所收获呢?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内容更新!

冰心之女吴青解读母亲与福州茉莉花茶


上周五在首届福州茶业博览会上,吴青出席了元泰茶业董事长陈安妮的新书发布会。吴青是中国著名女作家冰心和著名社会活动家吴文藻的女儿,同时她也是北京外国语学院的教授。在会上,吴青与众多茶友、读者分享了冰心是如何对儿女进行家庭教育的。她说,母亲对我们的教育一直都是围绕着诚信和责任进行言传身教。

会后,吴青教授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分享了冰心的喝茶习惯并对茶叶的附属功能、茶业现象进行了不同视角的解读。

记者:您的母亲冰心先生是福州人,她写过《我家的茶事》,在您印象中她喜欢喝茶吗?

吴青:我的母亲比较喜欢喝“香片”(福州茉莉花茶),一般她会在写稿、创作的时候泡一杯茉莉花茶喝。

记者:那您喜欢喝茶吗?

吴青:我接触茶叶的时间比较迟,因为以前经济也没那么宽裕,现在茶叶喝得比较多了,而且各种茶叶都会喝一点,甚至我身边一些外国朋友也会喝茶,主要有茉莉花茶、红茶、普洱、绿茶等。

记者:您个人对于茉莉花茶有什么印象?

吴青:我觉得福州茉莉花茶很香,因为里面有茉莉花的成分,喝起来感觉也会比较提神。这也是我母亲之所以喜欢福州茉莉花茶的一个主要原因。

记者:您觉得茶叶的功能除了解渴外,还有什么呢?

吴青:我觉得茶叶还有很好的交际功能,它非常适合“大家一起坐下来进行观点沟通、思想交流的时候进行品饮”,因为大家在能够喝茶的时候,意味着人也比较闲了,当人不那么忙的时候才有可能进行比较深入的交流、沟通。现代人越来越觉得不幸福、不快乐,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苦闷、无助的时候,有些人不愿意表达、封闭自己,但我希望大家能够多和家人、朋友进行情感沟通,这样负面情绪才能够得到疏通。而茶叶是一件能够“交朋友、调节人际关系”的物品,多和朋友喝茶对现代人的精神解压应该也会有所帮助。

记者:刚才您的演讲主要围绕着“诚信”、“责任”这两个关键词来展开,您认为茶行业是否也需要在这两方面有所作为?

吴青:那当然,任何行业都应该讲究诚信和责任,茶行业也不例外。我们现在经常会看见什么有机茶,但是什么茶叶是有机的?它是真的有机产品吗?出具报告的部门是否能如实评判、企业能否如实介绍,这些都关乎诚信。我认为茶企如实地根据茶叶品质进行明码标价既是诚信的表现也是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现。遗憾的是,现在太多企业只顾眼前利益,说一套做一套。比如,卖500元的茶叶可能只值200元,一级的茶叶可能只是二级的品质等等。现在整个社会的道德底线是在下滑的,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人都不能只是等待,而更应该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这样社会才能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记者:您刚才还提到了现代人非常缺乏纸质书籍的阅读,为什么要强调纸质书籍?

吴青:网络阅读虽然快,但是是碎片化的。强调纸质书籍的阅读是希望大家能够比较系统地去思考问题,能够真正沉下心去独立思考一些社会现象、新闻事件。

记者:也许多喝茶有助于大家静心?

吴青:是这样的,但也有个问题,现在的茶叶那么贵,普通人喝得起吗?

茉莉花茶的文化与典故


茉莉花茶的文化与典故

在中国,茉莉花茶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化,同时也有着许多经典的典故。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茉莉花茶的文化与典故。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一位文史学家张岱,博学多才,兴趣广泛,品茶、饮膳无所不好。他的名著《陶庵梦忆》中有一篇叫《兰雪茶》的,谈及他为提高日铸茶质量,重金招募安徽歙县制茶技工,按安徽名茶松萝茶的制法,在会稽日铸茶产地(今绍兴县平水镇一带)搞试验。其中一项试验是用日铸茶作茶坯,掺入适量的茉莉花,经拌和焙烘后,用刚煮沸的水冲泡,其香如兰,其色如雪,令人陶醉。张氏对自己开发的茉莉花茶十分钟爱,撰文曰:色如竹箨方解,绿粉初匀;又如山窗初曙,透纸黎光。取清妃白,倾向素瓷,真如百茎素兰同雪涛并泻也。

也有传说茉莉花茶是在很早以前,由北京茶商陈古秋所创制。陈古秋为什么想出把茉莉花加到茶叶中去呢,其中还有个小故事。

有一年冬天,陈古秋邀来一位品茶大师,研究北方人喜欢喝什么茶,正在品茶评论之时,陈古秋忽然想起有位南方姑娘曾送给他一包茶叶未品尝过,便寻出那包茶,请大师品尝。冲泡时,碗盖一打开,先是异香扑鼻,接着在冉冉升起的热气中,看见有一位美貌姑娘,两手捧着一束茉莉花,一会功夫又变成了一团热气。

陈古秋不解就问大师。大师笑着说:陈老弟,你做下好事啦,这乃茶中绝品报恩仙,过去只听说过,今日才亲眼所见,这茶是谁送你的。陈古秋就讲述了三年前去南方购茶住客店,遇见一位孤苦伶仃少女的经历那少女诉说家中停放着父亲尸身,无钱殡葬,陈古秋深为同情,便取了一些银子给她,并请邻居帮助她搬到亲戚家去。三年过去,今春又去南方时,客店老板转交给他这一小包茶叶,说是三年前那位少女交送的。当时未冲泡,谁料是珍品。

大师说:这茶是珍品,是绝品,制这种茶要耗尽人的精力,这姑娘可能你再也见不到了。陈古秋说当时问过客店老板,老板说那姑娘已死去一年多了。两人感叹一会,大师忽然说:为什么她独独捧着茉莉花呢?两人又重复冲泡了一遍,那手捧茉莉花的姑娘又再次出现。陈古秋一边品茶一边悟道:依我之见,这是茶仙提示,茉莉花可以入茶。次年便将茉莉花加到茶中,果然制出了芬芳诱人的茉莉花茶,深受北方人喜爱,从此便有了一种新的茶叶品种茉莉花茶。

以上就是茉莉花茶的文化与典故,如今它已是中国茶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了。

浅谈福州茉莉花茶的发展史


据了解,茉莉花是在西汉初年它从海路传入中国岭南地区,它的故乡在印度,.宋代,茉莉花已在福建得到了广泛种植。而福建福州因其特殊的光、温、水、热等自然条件,使得福州独产单瓣茉莉花。

据称,福州市的仓山、新店以及周边的长乐、闽侯一带是中国最早生产茉莉花的基地。早在清代咸丰年间,北京、天津的茶商就将安徽、浙江等地的茶叶运往福州,大量窨制茉莉花茶,再销售到华北、华东等地,进而远销欧美、南洋等地。随之,福州也成为全国窨制茉莉花茶的中心。其中,三都澳就起到桥梁的作用。

《闽东四十年》文载:1899年,三都澳辟为对外通商口岸,英、美、意、俄、日、荷兰、瑞典、葡萄牙等13个国家的21个公司在三都设立子公司或商行茶叶货物,从这里漂洋过海,进入欧美市场相续流往浙南等地、清后期,由于宁德三都海上交通发达,福州花茶兴起,"支提"名茶供不应求,天山茶区采制大量绿茶输往国内外(天山绿茶是用于窨制茉莉花茶的原料。)在当时,三都澳已成为中国东南方的一个着名茶叶对外通商口岸。

据了解,在五口通商后,福州成为全国三大茶市之一,并在三都澳设立闽海关.尤其是鸦片战争后,三都澳输出的绿茶作为原料,到福州进行熏制茉莉花茶,经北京、天津茶商运往东北、华北一带,最终使得茉莉花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并在国际市场上开始盛行。

唐诗与茶文化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乃华夏“国饮”;中华又有“诗国”美誉,千百年来茶与诗结下不解之缘。品茗饮茶、赋诗遣兴历来为诗家青睐,咏茶诗自然灿若群星浩如烟海,成为茶文化大观园中一片清馨的奇葩。

说起茶诗妙品,首推盛唐了。诗人们咏茶叶、品茶香、记茶会,也歌唱“淡如水”的君子之交。李白有《赠玉泉仙人掌茶》一诗,曰“尝闻玉泉山,山涧多乳窟。仙气白如鹤,倒悬清溪月。茗生此石中,玉泉流下歇。根柯酒芳津,采服润肌骨。”此诗浪漫飘逸、读来若闻氤氲仙气,别有一番神韵在。杜甫《重过何氏五首》中第三首描写品茗题诗之乐,也出手不凡:“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词。翡翠鸣衣桁,蜻蜓立钓丝。自今幽兴熟,来往亦无期。”此诗写于汴梁(开封)禹王台,诗人于鸟语花香的春日夕阳之下,边品茗茶香,边凭栏写诗,茶助灵感,诗兴与茶趣融为一体,高雅之至!

白居易咏茶诗数量最多,留传至今尚有70余首,最受推崇者是《茶山境会亭欢宴》一诗,写绝了风云际会品茶斗胜的景象:“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各作一家春。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茶名)齐尝各斗新。”在白氏咏茶诗中,茶与酒常常出现在同一篇中,如“看风小溘三升酒,寒食深炉一碗茶”(《自题新昌居止》);“举头中酒后,引手索茶时”(《和杨同州寒食坑会》)等。说起白的好茶,据说与当时朝廷曾下禁酒令、一时长安酒贵有关。其实诗人的爱茶另有一种高远的精神寄托,其茶诗或与闲适相伴、或与伤感为伍,常以茶宣泄沉郁,茶水浇开其胸中的块垒,他自己总结为“起尝一碗茗,行读一行书”、“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或饮茶一盏,或吟诗一章”。白毕竟是一位胸怀天下的人民诗人,在困境中不失中国文人能屈能伸的清醒,他在《何处堪避暑》中写道:“游罢睡一觉,觉来茶一瓯,从心到百骸,无一不自由,虽被世间笑,终无身外忧”,以茶陶冶性情、欲从忧愤中寻求一条新路来。

其实,与白居易交好的卢仝也是一位以善吟“茶诗”而闻名的中唐诗人,其《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一诗就脍炙人口,诗云:“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清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肤轻,六碗通神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读此诗如吮香茶,体察到品茗者神清气爽、飘飘欲仙的神情,被誉为“七碗茶诗”,千古流芳,卢仝也因此被人称为“茶痴”,赢得茶界“亚圣”之誉。我们从唐诗中还能看出当时茶商云集、市场繁荣的景象,如王建《寄汴州令孤相公》:“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刘禹锡《寄杨八寿州》“八公山下清淮水,茗园晴望似龙鳞”;李嘉佑《送陆士伦宰义兴》:“浅疏通野寺,绿茗盖春山”;项斯《山中》:“蒸茗气从茅舍出,缫丝声隔竹篱间”等等,从中不难看出当时中国茶庄、茶园和饮茶的盛行,经济生活的活跃。

笔者到过浙江湖州,湖州有著名的三癸亭,为公元773年陆羽与当时湖州刺史、大书法家颜真卿合建,该亭位于顾杼山妙喜寺外,景致绝佳,时颜真卿、陆羽、皎然、袁高等名士高僧常聚会于此,堪称中国最早的“茶亭”和“茶艺馆”了。陆羽有茶圣之称,曾著《茶经》一书,影响广远。唐著名诗僧皎然与陆羽深交,曾赋《奉和颜使君真卿与陆处士羽登妙喜寺三癸亭》一诗以记,留为诗坛佳话。皎然还写有《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云:“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全芽爨金鼎。素瓷雪色飘沬香,何似诸仙琼蕊浆。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加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此为皎然与友人崔刺使共品龙井后的即兴篇,盛赞龙井甘露般清新郁香,描绘一饮、再饮、三饮的不同感受,彰显了以茶代酒、品茗寄情的高格雅境。

元稹的“一七体”《茶》,是一首风格独特的吟茶诗,“一七体”又称七级浮图诗和“宝塔诗”。其规范严格,讲究形式,创作难度较大。此诗是元稹等人欢送白居易以太子宾客身份去洛阳的送别诗,白居易以“诗”为题写一首,元稹以“茶”为题回赠此诗。当时白的心情较低沉,元稹以茶作喻。全诗如下: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锐前黄蕊色,碗转典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前岂堪夸。

这首以《茶》命名、对仗工整的“宝塔诗”,可谓妙趣横生。诗前三句极赞茶质优异,暗喻白品质高尚。四、五句写茶受诗客与僧家爱慕,实言好友之间的深情厚谊;结尾夸茶“洗尽古今人不倦”的功效,比喻有好茶为伴、挚送行,还有什么烦忧呢?元稹以此劝慰白乐天,表达了两位诗人间如茶高洁的友谊,堪称啜英咀华的传世珍篇!

“茉莉花之都”福建茉莉花茶的历史文化


茉莉花茶又称为“茉莉香片”,同时有着“在中国的花茶里,可闻春天的气味”的极致称赞,而茉莉花茶要数福建的花茶最盛名。

福建茉莉花茶的历史文化:

福建自古以来就出产名茶,而在2000年前的汉韩,福州就开始种植茉莉花,那时茉莉花茶在古人看来有“冰清玉洁、淡薄名利”的意思。

到了北宋,中医局方学派又对茉莉花重新研究,认为其具大的保健作用,后来又发现茉莉花具有安神、去抑郁、中和下气等功效,茉莉花茶由此产生,林则徐称福州为煎茶胜地,在清朝咸丰年,加上福建在外交显得越来越重要,同时慈禧太后对于茉莉花可以说是一见钟情,慢慢茉莉花茶成了贡菜。

而如今,福建福州市政府都十分重视茉莉花茶的发展,不断加大投资的资金和用地。

在2011年,国际茶叶委员授予福州市为“世界茉莉花茶发源地”称号,在2012年,国陕西省茶叶委员会授予福州茉莉花茶为“世界名茶”等称号。

茉莉花茶是中国特有的,特别是要数福州的茉莉花茶最为著名,那是因为在福州有着独特的天然条件适合茉莉花生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