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潭茶文物调查简述

发布时间 : 2021-10-09
湄潭茶文化 茶起源简述 茶文化历史简述

湄潭茶文化。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湄潭茶文物调查简述”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地处贵州高原北部山区、大娄山南麓、乌江北岸的湄潭县,是中国古老的产茶区之一,曾属于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所提及的产茶区--古夷州境地,已久负盛名。在这里,且不说《茶经》中如何述说往往得之,其味极佳;清代眉尖茶如何进贡朝廷,讨得皇帝老儿欢心;单是翻开中国近现代茶业发展的一部断代史,湄潭就已在其中拥有了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与荣耀。

2011年春夏之交,在已被授予中国名茶之乡称号的湄潭县的各个产茶区、制茶工厂和省茶科所及相关档案室、陈列室、图书室,跃动着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湄潭茶文物调查组成员。他们翻山越岭,跨沟行园,访人阅纸,穿过雾霭与叠嶂,经历崎岖与坎坷,或拍照、或测量、或访问;他们时而兴奋、时而激动,使那一处处、一件件见证了民族抗战时期中国茶业和新中国成立后湄潭乃至贵州茶业发展历史的茶文物,纷纷拂去被岁月蒙上的尘埃,并纷纷将其记录在案,铭记在心。

前后经过将近一个月的辛勤劳作,收获成果颇丰。由此,一部鲜活的近现代茶叶科研生产历史正在被展现在眼前,一座陈列在湄潭山野乡间的茶文化博物馆的门窗也正在被一扇扇打开。往事:不仅是一抹飘散的云烟

在中国近现代茶业发展历史的20世纪30年代末与40年代,因为抗日战争的爆发,使地理位置相对较为僻静却又山清水秀、产茶历史悠久的湄潭,迎来了来自祖国东部地区的一批批重要的客人,他们中既有中国茶叶界的著名专家学者,也有经历了文军西征壮举的浙江大学一代知识分子的精英。他们在这里扎根,在这里耕耘,在这里崛起,在这里升华在这里承担起了中华民族一代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

1939年,正值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艰苦时期,中国茶叶等传统出口产品出口受阻。民国政府意欲在西南山区创建茶叶科研生产出口基地,目的是通过西南国际通道(史迪威公路)出口长期以来受到国际社会青睐的中国茶叶,从而换回更多的枪支弹药,用来抗击日本侵略军。

是年4月初,由民国政府中央农业实验所和中国茶叶总公司联合派遣王淘、张天福、李联标、朱源林等茶叶专家考察组,先后考察了四川成都、自贡、宜宾,西康雅安,云南昆明、曲靖,贵州贵阳、安顺、遵义、平坝、惠水、瓮安、湄潭等传统老茶区。

是时,民国贵州省主席吴鼎昌因熟知湄潭山清水秀,物产丰富,竹木茂密,历产眉尖贡茶,且民风淳朴,社会秩序稳定,地处筑渝公路东侧,交通较为方便,便建议将中央实验茶场建在湄潭。

考察组亦认为,湄潭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且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地势开阔,宜大面积种茶,对将来茶业之发展,未可限量。

考察完毕,张天福便执笔将专家组的考察情况写成《发展西南五省茶叶》,并将其作为会议《提案》,上报民国政府,由此受到了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蒋介石、民国政府行政院孔祥熙、民国经济部部长翁文瀚等高层人物的高度重视,加之有湄潭县长严溥泉等开明人士心诚情挚的欢迎,便决定在湄潭创建国民政府经济部中央农业实验所湄潭实验茶场(以下简称民国中央实验茶场)。

于是,代表国民政府经济部中央农业实验所和中国茶叶总公司的40余位国内知名的茶叶、昆虫、农业、森林、特作等专家学者抵达湄潭,开始筹建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级茶叶科研生产机构--民国中央实验茶场,即今天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和贵州省湄潭茶场的前身,从此肩负起了为民族抗战提供经济支撑的历史重任。

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落户湄潭后,将县城南万寿宫、水府祠作为场部办公场所,收购校场坝、老龙田、水井湾等总面积为1686余亩的土地作为实验场地;在象山开垦茶园555.5亩,作为示范园;在桐子坡开垦土地种植桂花、紫薇等植物,将三面环水的桐子坡培植成为花园式茶园,形成浙大湄江吟社九君子赋诗称谓的湄潭茶场八景,并收集全国14个省166个县的茶树品种种植于茶园之中,还建立了简易昆虫实验室;同时收集全国各地的科技书籍,建立了图书室。

据1943年国内有关茶叶机关到湄潭调查了解,当时的民国中央实验茶场已拥有昆虫室1间,标本室1间,图书室1间,办公室1座,萎凋室1座,炒青室1座,发酵室、烘干室各1座的规模。

1944年至1945年期间,民国中央实验茶场扩大茶叶生产加工,扩建厂房,制造了出口红茶生产线等规模庞大的木制茶机具,大量生产红茶和绿茶,使湄潭成为当时中国出口红茶和绿茶的主要原产地,也为新中国成立后湄潭乃至贵州茶叶科研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历史、技术及外贸的基础。

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落户湄潭,不仅承担起发展中国茶叶、促进中国茶叶出口的重任,以此换取枪炮与物资,抵抗日寇侵略。期间,一代茶学泰斗张天福、刘淦芝、李联标,在此潜心研究,创造累累硕果。他们与次年到达的浙大师生一起,合力推开中国近现代茶业发展的第一扇大门,使湄潭在以后数十年的时光里一度成为中国现代茶业科研种植与推广中心之一,奠定了湄潭在中国现代茶业和贵州当代茶业的历史性和基础性地位。

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落户湄潭,是中华民族抗战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茶叶发展史上光辉的一页。在中国现代茶叶历史上,没有哪一个地方像湄潭这样,汇集了如张天福、刘淦芝、李联标、徐国桢等这么多重量级的茶学专家;也没哪有一个地方的茶叶能够得到当时浙大湄江吟社九君子如苏步青、江问渔、王季梁、祝廉先、胡哲敷、张鸿谟、郑晓沧、刘淦芝等一代科学精英的深情的同声赞美,他们当时所作的同题诗词《试新茶》(18首),已成为中国茶文化历史上的绝唱。

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落户湄潭期间,还留下一大批茶叶科研生产旧址及所属茶园等难以估量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现在完整保存下来的仍有6处之多,主要包括保存相对较为完好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民国中央实验茶场场部旧址(义泉万寿宫、水府祠)、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茶叶试验站旧址、民国中央实验茶场制茶工厂旧址、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茶树品种园、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象山茶园,以及室内保存完好的各种科研制茶机具、标本、图片、手稿、书籍等。

(曹裕强)

cy316.com编辑推荐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调查发现 “茶马古道”保护待加强


5月2日,记者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该院古建石窟保护研究所完成了部分“茶马古道”(雅安段)田野调查,发现近年来“茶马古道”破坏严重,加强保护迫在眉睫。

古建石窟保护研究所所长姚军介绍,通过调查,基本对上述五区县“茶马古道”的走向、道路状况及沿线文物点、古驿站客栈等状况有了全面的了解。同时也发现,“茶马古道”在最近几年内破坏较为严重,主要表现在:原石板路面上用水泥硬化;工程建设破坏包括拓宽原“茶马古道”,改造为公路和修建电站破坏。沿途石碑题刻风化严重,驿站客栈部分被拆除,现存没有拆除的却人为改造严重。这次调查最新确认了荥经县兰仪大观电站长约200米因修电站被破坏的一段“茶马古道”,并对“茶马古道”范围的古驿站、客栈进行了补充性确认和调查。

此次田野调查是在雅安市的雨城区、荥经县、汉源县及名山县、天全县的“茶马古道”进行。调查组从雅安南门出发,分为两组,一组调查雨城区、荥经县、汉源县,一组调查名山县、天全县。“这是依据史料中所说的‘大路’和‘小路’”。姚军说,出雅安南门向南经荥经县、汉源县到达泸定、康定,这是文献记载中的“大路”,是古来的官道,沿途驿站客栈较多。“小路”是从雅安出发,向西经芦山、天全,在泸定冷街与“大路”汇合。这条道路驿站客栈较少,过往商旅不多,故称“小路”。

记者了解到,本次调查基本为徒步调查,采用GPS航迹记录和卷尺、测距仪等测绘方式,对“茶马古道”道路本体、沿线相关文物点进行重点调查。同时,还辅以文字记录和照片拍摄,采访了部分健在的背夫及当地研究“茶马古道”的学者。

“‘茶马古道’亟须加强保护”。姚军说,田野调查就是为制定“茶马古道”(雅安段)保护规划收集基础资料和数据。在完成本次调查资料的整理后,调查组还将对芦山县、宝兴县境内的“茶马古道”进行调查。(四川日报陈四四)

凤冈茶文物


凤冈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富含锌硒,生产的锌硒有机绿茶独具特色。林中有茶,茶中有树的特色茶园,使这里所生产的锌硒绿茶名扬四方。

凤冈的茶史茶道,可追溯到1200多年前的唐代。盛唐时期,文化繁荣,与海外交流广泛,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影响,使得唐文化更加绚丽斑斓。这一时期,茶文化亦掀起了第一朵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浪花,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陆羽《茶经》就在此时问世了。

《茶经》“黔中生……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考其夷州,其治所设在今凤冈县北绥阳镇。凤冈土地也全是夷州的辖区。

凤冈出好茶,凤冈县委、县政府提出“以茶富民、以茶兴县”,倾力打造“中国西部茶海”。值此“中国茶海之心·遵义凤冈首届生态文学论坛”之际,本文将凤冈的几件与茶相关的文物(暂称茶文物)推出,以飨读者。

茶罐陶质茶罐。有小儿谜语:“怪象怪象,象鼻长在背上。我说是茶罐,你说是哪样?”很形象的道出了烧茶专用的茶罐。这种茶罐有把,食指扣住“象鼻”,倒进清水,放于火盆的木炭火边,或者火塘、灶孔的柴火边,把水烧沸,放入茶叶,即可取饮。这是烧茶之用的陶制茶罐。

茶壶茶壶两件,金属制品,盛茶汤的锡壶,形体不同,样式各异,在县南山洞出土。凤冈先民,洞穴住居,山洞避乱,留下遗物,盛茶汤、烧茶水的遗物。

茶诗天隐和尚,明末高僧,他是“西南临济禅宗之师祖”破山和尚的再传弟子。临济宗33世禅僧。他与贵阳黔灵山开山和尚赤松,是师兄师弟。在天隐禅师的著作中,有《天隐语录》、《南游集》和《天隐诗集》。天隐茶诗,刻在凤冈县王寨乡中华山石壁,痕迹犹在,刻文毁损,茶诗消失。笔者在民间搜集茶诗三句,凤冈中学教师杜运开(杜运开〈1914-1991〉,刘海粟大师的学生,著作有《杜运开诗词集》)补全,并书,完善了全诗。诗云:

湘竹架厨通泉径,烹茶煮茗三足锜。

万古徽猷高过石,梅花千树岁寒时。

石雕《饮茶图》太极洞有一石雕《饮茶图》。图中一座茶亭,两侧有花卉美化环境。二人对坐饮茶。桌上的茶壶、茶碗(碗下似乎有托,碗上似乎有盖,俗称的“盖碗茶”),二人端坐饮茶,又似边饮边谈,谈些什么?自己解读。漂亮的圆凳上,放置装茶叶的圆形器物,有盖盖着。再往上看,大茶盘中,漂亮的茶壶,装泡茶的开水,或是煮茗烹茶的茶汤。亭外一人,右肢高举,是扶花?是整发?自去理解。左肢曲肘,端着甚么东西,是瓜子?是果品?自去理解。

图顶阴刻:“永画春花有院一”。这倒像是卖茶的茶馆,在《饮茶图》中,茶馆的茶具和人物造型,十分生动。茶亭桌凳,立体感强。这件石雕《饮茶图》,再现古代凤冈人的茶艺茶道,凤冈古驿道上茶亭里的饮茶文化。

茶马古道文物亮相普洱


马鞍、马驮、马铃从唐代至民国期间的500余件茶马古道相关文物,于昨日在普洱市文化中心博物馆展出。这些精美珍贵的藏品还是首次展示,展期将长达两年,云南省文物局亦计划在今年全面展开茶马古道遗迹资源调查、保护规划编制和保护利用等工作。

记者看到,500余件茶马古道文物藏品,足足用了两个大展厅进行展示,马鞍、马驮、马铃、修蹄刀、铜锣、编钟等种类丰富。从时间上看,民国、清代、明代上至唐代的器物都有。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所所长木霁弘介绍,目前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所共收集到800多件藏品,这些藏品涉及四五个国家,收集了20多年。

普洱市副市长童书玮介绍,茶马古道是西南地区以茶叶贸易为主要内容的古老商贸通道,沿途自然环境复杂多变,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文化遗存形态多样,具有极高的保护利用价值。2006年6月,普洱市政府承办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普洱论坛,通过《关于保护茶马古道文化遗产的普洱共识》,从国家层面正式启动了茶马古道文化遗产整体保护行动。

据介绍,2012年,茶马古道被云南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今年5月13日,云南茶马古道相关项目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使茶马古道成为我省规模最大,线路最长,遗存最多,内涵最丰富的新型文化线路遗产。省文物局计划在今年投入经费,全面开展茶马古道遗迹资源调查、保护规划编制和保护利用等工作。

关于茶马古道

1990年夏天,木霁弘,陈保亚,徐涌涛,李旭,王晓松,李林6人徒步考察了滇、藏、川接触地带,后来,6人以格马明珠为笔名,发表论著等,将云南历史上对外通道总称为茶马古道。随着相关研究的进展,从2005年开始,茶马古道被视为一个交通网络,茶马古道指称的范围逐渐扩大。

在空间范围上,滇、藏、川三省区为茶马古道的主干区域,三省区的交界地带为茶马古道的核心区域,其边缘区域则还包括中国的贵州、重庆、广西、青海、甘肃、宁夏、陕西等省区和东南亚、南亚、西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并延伸至与它们接触的地带。

茶事起源“古老的茶文物”


茶在中国的历史十分悠久,关系到茶的文物十分繁杂,诸如茶人、茶具、茶画、山泉,以及有关的茶文化遗址等等,无一不是茶文物的组成部分。

与茶的发现和利用紧密相关的神农氏,在中原大地留有许多与他有关的遗迹。地处湖北、接近川、陕交界处的神农架,是一个原始森林区,面积3200多平方公里,最高海拔3100多米。据初步估计,这里盛产包括茶叶在内的药材共130余种,这与“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的传说相符。

唐代陆羽,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的作者,湖北竟陵(今天门县)人。他所著的《茶经》,茶学者经常提到的还有33种版本存世。在他的家乡,保存有文学泉、陆子井、陆子泉、陆羽亭和陆公祠,收藏了为纪念茶坛宗师陆羽的“古雁桥”和《古雁桥碑》刻等。

陆羽故居西塔寺及寺内的陆子井遗址已开始修复。当年,陆羽考察茶情,传授茶风,探寻泉水所到之处,仍留有不少古迹。现存的江苏无锡的惠山泉,传为陆羽品题,号称天下第二泉。苏州虎丘的陆羽井,井口一丈见方,四壁镶石,俗称观音泉,元人顾瑛称其是“雪雯春泉碧”,也是陆羽当年烧水煮茶品茗之处。据资料记载,陆羽与诗僧皎然同居于浙江吴兴杼山妙喜寺,如今杼山还在,苕溪犹存,这一带人民饮茶仍保持陆羽遗风。

饮茶风尚和茶种最早传到朝鲜和日本。6世纪下半世纪,中国佛教开创华严宗、天台宗后,这两个宗派相继传入朝鲜,随着佛教界僧侣的相互往来,茶文化也带到朝鲜半岛。日本开始饮茶最晚是在公元729年,即日本圣天皇于天平元年四月八日,召集僧侣百名在宫廷讲经,次日,又召见赐茶(又称行茶)。至于从中国带回茶籽在日本种植,则是唐代中叶的事了。据历史文献记载,唐德宗贞元年间,日本高僧最澄到中国天台山(在浙江省天台县境内)国清寺拜道邃禅师为师。唐永贞元年(公元805年),从天台国清寺师满回国时带去茶种,种植于日本近江(即贺滋县),这是中国茶种向外传播的最早记载。如今天台国清寺依然存在,经整修后,更是面目一新。中日两国佛教界人士,为纪念这位文化艺术的交流者,在天台国清寺树碑立传,以效后世。

浙江省余杭县境内的径山寺,是唐宋时代的著名寺院。南宋开禧年间(公元1205-1207年),孝宗皇帝亲自御笔赐额“径山兴圣万寿禅寺”。宋理宗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日僧南浦昭明来径山寺拜虚堂和尚为师学佛。他回国后,把径山茶宴、斗茶等饮茶习俗一并带回日本,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日本自己以茶论道的茶道。如今,径山寺虽只存断墙残壁,但御碑“径山兴圣万寿禅寺”以及池、潭、井、泉和峰、岩、谷、石依然存在,径山古刹已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是世界最早对茶进行研究并撰写为书的国家。最早见到茶名“荼”字字形的第一部字书《尔雅》,以及最早记述中国种茶、饮茶的公元前1100多年的《华阳国志》,尚存于世。最早出现“茶”字字形的汉代玺印,还可在《汉印分韵合编》中找到影踪。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先后有33个以上版本问世,在北京图书馆还收藏着明代弘治十四年前(公元1501年)华珵刻递修本。

此外,在新疆土鲁番地区的唐代墓代墓葬中,曾出土过一幅《对弈图》,上面画着一个侍女,手捧茶托端着茶。在出土的唐宋其他古墓葬壁画中,也每每可以见到有品茗的图像。唐代官居右相的阎立本的《萧翼赚兰亭图卷》,至今尚存于世,内中也有品茗场面。

中国在发掘长沙马王堆西汉墓时,出土了不少简文、帛书等文物,这些物品距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了。墓中一幅敬茶仕女帛画,是汉代皇帝贵族烹用茶饮的写实。在随葬清册中,还有关于茶的简文和木牌文。这是至今发现的最早茶叶随葬品。

1987年,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塔地宫唐代秘藏的出土,为研究中国茶具历史和饮茶习俗提供了有力的佐证。这批稀世珍宝已在地宫中封存了1100多年。其中,有富丽堂皇、璀璨夺目的金银器茶具;有凝霜澄水、玲珑玉润的琉璃茶具;有失传已久,青中泛白的秘色瓷茶具。

金银器茶具,极少有传世品,至于唐代的金银器茶具,此次发现尚属首次,堪为国之瑰宝。这次出土的唐代金银器茶具,多为唐僖宗(公元873-888年)供奉。有供碾茶用的鎏金壶门座茶碾子;有供碾茶后作筛分用的鎏金仙人驾鹤壶门座茶罗子;有供烘团茶用的金银丝结条笼子和鎏金镂空鸿雁球路纹银笼子;有供贮存茶叶用的鎏金银龟盒;有供放盐和其他调料用的摩羯纹蕾钮三足盐台和鎏金人物画银坛子;有供调茶用的鎏金伎乐纹调达子;有供煮茶用的壶门高圈足座银风炉;有供煮茶时夹炭用的系链银火箸,有供取茶用的鎏金飞鸿纹银匙等。它表明中国在唐代时宫廷达官显贵饮茶风气已十分盛行。尽管在这以前,中国已有饮茶的茶具和风俗的记载,但并无实物为证。这次法门寺塔地宫出土的一整套茶具正是唐代饮茶之风盛行的有力物证。

地宫中收藏的素面圈足淡黄色玻璃茶托和茶盏,是地道的中国产品,虽然造型较为原始简朴,装饰也未见笔墨,质料微显湿浊模糊,但它证明:中国的玻璃茶具的制作,在唐代已经起步。

秘色瓷茶具,以往只见文献记载,却不见实物。这次法门寺出土,由唐懿宗(公元859-872年)供奉的五瓣葵口圈足秘色瓷碗,表明中国青代的瓷茶具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以往认为秘色茶具制作可能出现的最早时期在五代,这次的发现把它提早到唐代。这不但揭开了秘色茶具之谜,而且改写了秘色茶具的历史。

上述这些世界上最古老的茶文物,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中国是茶和茶文化的发祥地,这对研究茶的起源,以及茶树栽培史、茶叶加工史、饮茶史、茶文化史等,都有极其重要作用。

古老的茶文物历史文化


茶在中国的历史十分悠久,关系到茶的文物十分繁杂,诸如茶人、茶具、茶画、山泉,以及有关的茶文化遗址等等,无一不是茶文物的组成部分。

与茶的发现和利用紧密相关的神农氏,在中原大地留有许多与他有关的遗迹。地处湖北、接近川、陕交界处的神农架,是一个原始森林区,面积3200多平方公里,最高海拔3100多米。据初步估计,这里盛产包括茶叶在内的药材共130余种,这与“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的传说相符。

唐代陆羽,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的作者,湖北竟陵(今天门县)人。他所著的《茶经》,茶学者经常提到的还有33种版本存世。在他的家乡,保存有文学泉、陆子井、陆子泉、陆羽亭和陆公祠,收藏了为纪念茶坛宗师陆羽的“古雁桥”和《古雁桥碑》刻等。

陆羽故居西塔寺及寺内的陆子井遗址已开始修复。当年,陆羽考察茶情,传授茶风,探寻泉水所到之处,仍留有不少古迹。现存的江苏无锡的惠山泉,传为陆羽品题,号称天下第二泉。苏州虎丘的陆羽井,井口一丈见方,四壁镶石,俗称观音泉,元人顾瑛称其是“雪雯春泉碧”,也是陆羽当年烧水煮茶品茗之处。据资料记载,陆羽与诗僧皎然同居于浙江吴兴杼山妙喜寺,如今杼山还在,苕溪犹存,这一带人民饮茶仍保持陆羽遗风。

饮茶风尚和茶种最早传到朝鲜和日本。6世纪下半世纪,中国佛教开创华严宗、天台宗后,这两个宗派相继传入朝鲜,随着佛教界僧侣的相互往来,茶文化也带到朝鲜半岛。日本开始饮茶最晚是在公元729年,即日本圣天皇于天平元年四月八日,召集僧侣百名在宫廷讲经,次日,又召见赐茶(又称行茶)。至于从中国带回茶籽在日本种植,则是唐代中叶的事了。据历史文献记载,唐德宗贞元年间,日本高僧最澄到中国天台山(在浙江省天台县境内)国清寺拜道邃禅师为师。唐永贞元年(公元805年),从天台国清寺师满回国时带去茶种,种植于日本近江(即贺滋县),这是中国茶种向外传播的最早记载。如今天台国清寺依然存在,经整修后,更是面目一新。中日两国佛教界人士,为纪念这位文化艺术的交流者,在天台国清寺树碑立传,以效后世。

浙江省余杭县境内的径山寺,是唐宋时代的著名寺院。南宋开禧年间(公元1205~1207年),孝宗皇帝亲自御笔赐额“径山兴圣万寿禅寺”。宋理宗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日僧南浦昭明来径山寺拜虚堂和尚为师学佛。他回国后,把径山茶宴、斗茶等饮茶习俗一并带回日本,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日本自己以茶论道的茶道。如今,径山寺虽只存断墙残壁,但御碑“径山兴圣万寿禅寺”以及池、潭、井、泉和峰、岩、谷、石依然存在,径山古刹已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是世界最早对茶进行研究并撰写为书的国家。最早见到茶名“荼”字字形的第一部字书《尔雅》,以及最早记述中国种茶、饮茶的公元前1100多年的《华阳国志》,尚存于世。最早出现“茶”字字形的汉代玺印,还可在《汉印分韵合编》中找到影踪。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先后有33个以上版本问世,在北京图书馆还收藏着明代弘治十四年前(公元1501年)华珵刻递修本。

此外,在新疆土鲁番地区的唐代墓代墓葬中,曾出土过一幅《对弈图》,上面画着一个侍女,手捧茶托端着茶。在出土的唐宋其他古墓葬壁画中,也每每可以见到有品茗的图像。唐代官居右相的阎立本的《萧翼赚兰亭图卷》,至今尚存于世,内中也有品茗场面。

中国在发掘长沙马王堆西汉墓时,出土了不少简文、帛书等文物,这些物品距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了。墓中一幅敬茶仕女帛画,是汉代皇帝贵族烹用茶饮的写实。在随葬清册中,还有关于茶的简文和木牌文。这是至今发现的最早茶叶随葬品。

1987年,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塔地宫唐代秘藏的出土,为研究中国茶具历史和饮茶习俗提供了有力的佐证。这批稀世珍宝已在地宫中封存了1100多年。其中,有富丽堂皇、璀璨夺目的金银器茶具;有凝霜澄水、玲珑玉润的琉璃茶具;有失传已久,青中泛白的秘色瓷茶具。

金银器茶具,极少有传世品,至于唐代的金银器茶具,此次发现尚属首次,堪为国之瑰宝。这次出土的唐代金银器茶具,多为唐僖宗(公元873~888年)供奉。有供碾茶用的鎏金壶门座茶碾子;有供碾茶后作筛分用的鎏金仙人驾鹤壶门座茶罗子;有供烘团茶用的金银丝结条笼子和鎏金镂空鸿雁球路纹银笼子;有供贮存茶叶用的鎏金银龟盒;有供放盐和其他调料用的摩羯纹蕾钮三足盐台和鎏金人物画银坛子;有供调茶用的鎏金伎乐纹调达子;有供煮茶用的壶门高圈足座银风炉;有供煮茶时夹炭用的系链银火箸,有供取茶用的鎏金飞鸿纹银匙等。它表明中国在唐代时宫廷达官显贵饮茶风气已十分盛行。尽管在这以前,中国已有饮茶的茶具和风俗的记载,但并无实物为证。这次法门寺塔地宫出土的一整套茶具正是唐代饮茶之风盛行的有力物证。

地宫中收藏的素面圈足淡黄色玻璃茶托和茶盏,是地道的中国产品,虽然造型较为原始简朴,装饰也未见笔墨,质料微显湿浊模糊,但它证明:中国的玻璃茶具的制作,在唐代已经起步。

秘色瓷茶具,以往只见文献记载,却不见实物。这次法门寺出土,由唐懿宗(公元859~872年)供奉的五瓣葵口圈足秘色瓷碗,表明中国青代的瓷茶具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以往认为秘色茶具制作可能出现的最早时期在五代,这次的发现把它提早到唐代。这不但揭开了秘色茶具之谜,而且改写了秘色茶具的历史。

上述这些世界上最古老的茶文物,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中国是茶和茶文化的发祥地,这对研究茶的起源,以及茶树栽培史、茶叶加工史、饮茶史、茶文化史等,都有极其重要作用。

闲话贵州湄潭茶叶


《红楼梦》第三回,贾宝玉初见林黛玉时为其取字颦颦,从宝玉自说的缘由看,黛玉的眉尖若蹙给他留下极深的第一印象。美女的眉是展现美丽的重要载体,淡扫蛾眉的清雅始终是历代美女施展魅力的高端装备,现今的80后90后美女仍然偏爱美眉的昵称。湄潭的湄其本意也是眉,据清康熙年间的《湄潭县志》记载:东有江水流转自县之主脉玉屏山北,经绕县城转西至南,有湄水桥二水颠倒流合,汇为深渊,弯环如眉,故曰湄潭有水若眉,一幅清丽的画卷,再加上古有所谓伊人在水之湄的佳话,湄潭单是一个名字,就给人几许绮丽的遐想。

名字给人的印象偶尔也能名副其实一回。湄潭盛产一清雅之物香茗,苏东坡有一佳句:从来佳茗似佳人,这样说来湄潭果然是个藏娇之地。湄潭为中国古老的茶区之一,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唐代陆羽撰写的《茶经》记载:(茶叶)黔中生思州、费州、夷州,其思、费、夷往往得之,其味极佳。据《湄潭县志》载:夷州所置之地,约今之湄潭、龙泉、务川傍石阡一带地。唐朝时贵州尚未建省,黔中茶叶已凭其质细味佳在江湖上声名远播,是谁做的产品推广能有如此的功效?清《贵州通州》也记载:黔省所属皆产茶湄潭眉尖茶皆为贡品。

茶叶的种植是件很讲究天气和地气的事情,有研究说湄潭的气候、土壤条件与西湖龙井的种植条件很类似。抗战期间,浙江大学内迁到贵州遵义、湄潭等地,浙大师生实地作过《湄潭茶树土壤的化学研究》、《湄潭之气候》等科研项目,为湄潭的茶叶种植提升了科技含量。民国29年(1940),当时的经济部中央农业实验所和中国茶叶公司联合创办湄潭实验茶场,1942年,中国茶叶公司从杭州调来两位龙井茶的制茶技工,在湄潭试制龙井茶。制茶时选用上等的湄潭苔茶,在其新芽初长时,选芽叶光整、长度不超过两厘米的嫩芽为原料,每公斤成品需10万枚以上的嫩芽,生产期仅清明前后10天左右。

这明显是制作高档奢侈品的工艺水准,制成的成品茶叶外观扁平光润,形如葵状,色泽翠绿,埋毫不露。这样的好茶银子不够肯定消费不起,但想一想也是茶香四溢沁人心脾。1958年,在中国茶叶研究会的评比会上,经中国茶叶科学研究所评审,此茶与杭州西湖狮峰龙井并列全国名茶之列,1963年,被定名为湄江茶。1985年,被评为贵州四大名茶之一。坊间常有传闻,许多茶老板到贵州湄潭等地购原茶回江浙一带加工后,换个马甲就变身龙井、碧螺春等大牌而身价大涨,看来此事并非空穴来风。

只作个替身演员难得有红起来的一天,湄潭茶叶也一直在开创优质的自主品牌。1974年,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在湄潭研制成一种茶叶新品,取名遵义毛峰。遵义毛峰选用良种福鼎大白茶鲜叶为原料,每公斤成品芽叶也在10万枚以上。其加工过程采用保绿色、保毫毛、保峰苗,高香气的特殊工艺,滋味清醇鲜爽、汤色碧绿明净,行销国内外。近些年,湄潭还培育出不少茶坛新贵,有好些品种还是各类评比中的获奖大户。除绿茶外,湄潭还出产优质红茶。早在民国时期,湄潭就试制出功夫红茶湄红,最早开创贵州红茶市场。1964年出产的红碎茶则是传统的出口产品,主要销售到美国、英国、突尼斯、澳大利亚、智利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挣得不少的美元。

茶马古道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茶马古道,从零保护到国家保护,各级政府官员,各地专家,期间发生许多事情,茶马古道与桥头堡,省级、国家级、世界级,开放与保守,前途与经济都有了关联

据了解,茶马古道在历史上曾经产生过巨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作用,是目前世界上仍在部分运行的古道,也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神秘的走廊。目前,云南境内古道保存比较完好的路段仅有丽江的束河古镇和大理沙溪寺登街。古道上的许多文化遗迹还没有得到保护,正面临着逐步消失的危险。

茶马古道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利于保护正在消失的茶马古道遗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顾问、中国著名民间文艺家杨亮才说,茶马古道在世界上是惟一的。我们有义务将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一一记录保存下来,留给子孙后代。

茶马古道,穿行于中国西部藏、川、滇横断山脉地区和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流域,是以茶马互市为主要内容,以马帮为主要运输方式的古代商道,是中国古代西部地区以茶易马或以马换茶为中心内容的汉藏民族间的一种传统的贸易往来和经济联系之道,一直延伸入不丹、尼泊尔、印度境内,直抵西亚、西非红海岸,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国际贸易古通道之一。今天的茶马古道,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考古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湖南安化投资200万修缮茶马古道文物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或地区特有的符号与根脉,是一种遗传基因。茶马古道景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特色明显,但其文物大多都是木质的,急需维修。近年来,安化县委、政府通过多种途径筹措资金近200万元对茶马古道文物进行了保护性修缮。

茶马古道沿线及周边地区地表文物十分丰富。沿线有思贤桥、永锡桥、贺氏宗祠、洞市老街、聚星堂花屋、陶氏宗祠、陶澍祖坟山墓群等7处文物点,与江南镇区的良佐茶栈、五福宫码头、江南大码头、梁家码头及资江上游两岸的唐家观古镇、黄沙坪裕通永茶行、黄沙坪张德大药号、黄沙坪老街、酉州安化茶厂、酉州谌氏宗祠等文物连成一片,构成了一处历史文化氛围浓厚、茶文化特色明显的旅游景区。

为深入挖掘茶马古道景区文化内涵,加强对现存文物的保护,安化县投资近200万元修缮了思贤桥、永锡桥、陶氏宗祠、陶澍祖坟山墓群、贺氏宗祠、洞市老街等文物点,并作了防白蚁处理。(李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