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地域分布图

发布时间 : 2021-10-11
中国茶叶名 中国茶叶种类 中国茶的发展

中国茶叶名。

中国产茶历史悠久,茶叶产地遍布全国。在悠久的茶叶发展历史中,我们智慧的劳动人民因地制宜发明出了各式各样的制作工艺,茶也因产地、茶树品种的不同逐渐形成了各类茶种。今天我们一般把茶分为六大类,各类茶有它的产地范围,这里将有图有真相的为大家介绍下六大类茶的势力范围。

中国六大茶类:绿茶、黄茶、白茶、青茶、红茶、黑茶

绿茶是六大茶类中唯一的不发酵茶,产区分布:北到山东、陕西、甘肃,南到海南,都生产绿茶。其余还包括:浙江、江苏、安徽、河南、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四川、重庆、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几乎涵盖了南方各省。

白茶属于轻微发酵茶,主要产于闽东的福鼎和闽北的政和等地,以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政和大白茶等品种茶树的鲜叶为原料制作而成。

黄茶为轻发酵茶,按照鲜叶采摘的老嫩程度不同,分为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三种。主要的代表有湖南岳阳的君山银针、四川的蒙顶黄芽、浙江的莫干黄芽、安徽的霍山黄芽等。

也称为乌龙茶,兼具绿茶的清香和红茶的醇厚,是半发酵茶,主要产于中国的福建、广东、台湾等地。

红茶,发源地是近福建省武夷山桐木关(村),最早的红茶为小种红茶。

此外,还分布于安徽的祁红工夫和云南的滇红工夫,福建的闽红工夫、江西的宁红工夫、湖北的宜红工夫、湖南的湖红工夫(湘红工夫)、四川的川红工夫、浙江的越红功夫、江苏的宜兴红茶、广东的英德红茶等地。

黑茶,为后发酵茶,主要产于云南、四川、湖南、湖北、广西、陕西、安徽(古黟黑茶)等地。

以上是六大茶类的产区分布,现在大家都一目了然了吧。

Cy316.com延伸阅读

我国四大茶区在哪?中国四大茶区分布图


我国是茶叶大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产茶国和茶叶消费市场,中国茶区辽阔,茶园种植规模世界第一,面积达287万公顷,为了便于指挥,实现科学种茶,并根据历史的、现在的、自然的、经济的、生产的的需要,将之划分为四大茶区。那么,我国四大茶区分别是哪些茶区呢,中国四大茶区是怎么分布的?

中国四大茶区分布图

江北茶区

位于长江以北,秦岭、淮河以南,西起大巴山,东至江苏北部沿海。包括陇南、陜南、鄂北、豫南、皖北和苏北一带。此茶区长年气温较低,冬季时间较长,每年平均气温15到16度,冬季绝对最低温度为零下10度,年降水量800mm,分布不均,茶树易受旱,使得茶树新稍生长时间较短,采茶时间只有180天左右,其茶区土壤多属黄棕壤或棕壤,是中国南北土壤的过度类型。此地区生长的茶树均为灌木型中小叶种,生产的茶类只是绿茶一种,茶叶品种有炒青、烘青和晒青。著名的茶叶有:六安瓜片、紫阳毛尖、信阳毛尖、霍山黄大茶等。

江南茶区

北起长江,南达南岭,东邻东海,西至云贵高原,包括浙江、湖南、江西和安徽南部、江苏、湖北南部等地,是中国主要茶叶产区。其茶区分布在丘陵地带,少数在海拔较高的地区,气候四季分明,年均温15到18度,冬季绝对最低气温在零下8度左右,年降雨量1600mm,春夏季雨水最多,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到80%。此茶区生长的茶数以灌木型为主,还有少量小乔木型茶树,生产茶类齐全,有红茶、绿茶、乌龙茶、白茶、黑茶和黄茶。其中著名的有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黄山毛峰等。

西南茶区

位于中国西南部,是最古老的茶区,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处于米仓山、大巴山以南;红水河、南盘江、盈江以北;神农架、方斗山、武陵山以西;大渡河以东。包括贵州、四川,云南中北部和西藏东南等地。此茶区地形复杂,海拔高低悬殊,多属高原,气候差别很大,大部分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范围。其气候特点是春早、夏热、秋雨,适合各种类型茶树生长,为中国外销碎茶的主要茶区,也是边茶的重要生产地,此外还生产绿茶、沱茶和花茶。

华南茶区

位于中国福建大漳溪、雁石溪,广东梅江,广西浔江、红水河,云南盘江、无量山、保山、盈江以南。包括广东中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东南部、海南、云南南部等地,是中国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该茶区主要属热带季风气候,境内高温多雨,长夏无冬,年均温为19到22度,最低月一月,茶树生长期10个月以上,年降雨量是中国茶区之最,在2000mm左右。茶树品种资源丰富,栽培品种以乔木型和小乔木型大叶种为主,灌木型中小叶种也有分布,主要生产红茶、普洱茶、乌龙茶、六堡茶、铁观音、凤凰单丛、西山茶等。

几张图,看懂中国茶叶!


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

中国六大类茶:

汤色及发酵:

制作流程:

中国六大茶类细分:

至于普洱茶属于什么茶,其实这是一个挺尴尬的问题,茶学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专家认为是黑茶,有的认为应该独立于六大茶类,即第七大茶类,有的则认为与花茶一样,属再加工茶类。

就目前来说,普洱茶到底属于什么茶,解释尚不完整,尤其是对普洱生茶还没有解释怎么归类。当然,对于普罗大众来说,能喝到好茶,喝起来感觉不错,并且了解它的茶性,以及对人体的诸多益处,才是最实在的。

茶圣陆羽在《茶经》一书中写道:“茶之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大多爱喝茶、喝了好多年的茶友们也已经对茶的保健功效深以为然,如提神,醒脑,明目,解腻,利尿,排毒,促进消化作用,防止龋齿等等。

茶确实有好多神奇功效,好多研究已正实:

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

德国的一项研究报道,茶叶中含有的茶多糖具有降血糖(喝茶能影响葡萄糖代谢,防止葡萄糖水平升高)、降血脂的作用,一天喝茶4杯或者4杯以上,就能够有效地降低中年患糖尿病的风险。

降低胆固醇含量和高血压

根据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研究人员的一项跟踪调查中发现,经常喝茶的人患高血压的概率仅为6。95%,而几乎不喝茶的人患高血压的发病率为10。55%,可见喝茶确有降低血压的作用。还有一项研究调查发现,经常喝茶可使人体内较高的胆固醇含量逐渐被降低到平衡状态。

降低心脑血管发病率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一个人每天喝三杯茶,可以降低70%的因患上心肌梗而死亡的风险。无独有偶,法国和芬兰也有相关研究报告显示,一个人若是每天喝茶两至三杯,可以降低中风的发病风险。

而最让人惊叹茶之药理功效的是,研究还发现,与每天喝茶不到一杯的人相比,每天喝茶七杯乃至以上的男性因患脑血管病而死亡的平均风险下降了22%,女性中下降了31%;同样,在患脑梗塞而死亡的风险中,男性下降了42%,女性下降竟然达到了62%。

防治早老性痴呆

研究表明,保持多喝茶的习惯,可改善记忆力和防止早老性痴呆。喝茶能有效地延缓大脑退化,对脑细胞起到保护作用,从而维持大脑血管的健康状态。

提高免疫力

中医研究发现,每天喝茶5杯以上,能够有效地提高身体的免疫力。这是因为茶叶中含有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叫烷基胺抗原,只要平时多喝茶,一旦含有这种物质的疾病入侵体内时,人体就能够强有力地抵抗。另有研究表明,茶叶中含有的氨基酸,也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所以,每天喝茶能有效地预防流感、发热等等。

缓解压力

与众所周知的兴奋剂咖啡碱相比,人们在饮茶时会感到身心放松、平静、舒畅。研究早已证实这主要是茶叶中含有的茶氨酸的镇静作用。经常饮茶无疑可以缓解生活和工作所带来的焦虑烦躁不安抑郁和压力等。

降脂减肥

研究发现,多年喝茶的人与几乎不喝茶的人相比,男性体脂比例约减少20%,女性可减少30%。所以,对于肥胖者来说,喝茶不仅能起到保健作用,还能起到良好的减肥效果。

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是发挥保健功效的最主要的物质。茶色素能延缓衰老、美容养颜。茶氨酸能增强记忆力、提高学习能力。茶多糖是抗辐射、提高免疫力、降血糖的主要成分,Υ-氨基丁酸则能降血压,改善大脑血液循环,增强脑细胞的代谢能力。

所以,学会喝茶,多喝茶,常喝茶。久喝成良医,喝茶让你拥有健康的体魄。

中国茶区分布与生产概况


中国是世界上种茶面积最大、产茶最多、茶类最丰富的国家。现代茶区分布于北纬I 8。-37。,南起海南、北至山东、东起台湾、西至西藏。有包括海南、广东、广西、台湾及闽南的华南茶区,包括云南、西藏、贵州、四川、重庆的西南茶区,包括浙江、皖南、江西、湖南、湖北、苏南、闽北的江南茶区,包括山东、河南、陕西、甘肃、皖北、苏北的江北茶区。

茶树依树势形态小同有乔木型、半乔木型和灌木型三种类型。分布于云南、海南的云南大叶种属乔木犁,有明显的主干;分布于广东、福建的一些中叶品种茶树属半乔木型;分布干江南江北的小叶种茶树属灌木型,没有明显的主干。大叶种茶多酚含量高,通常适制红茶与普洱茶;中叶种茶多酚适中,通常适制乌龙茶;小叶种茶多酚含量低,通常适制绿茶。现代栽培的茶树品种有采用扦插繁殖的无性系品种和采用种子繁殖的有性系品种。无性系良种通常产量较高、品质较好。

茶树是喜温怕寒、喜湿怕旱、喜酸怕碱的植物。茶树征日平均温度10℃以上才能萌发生长,在-10℃以下时易遭冻害。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有利于牛长,40%以下时易遭旱害。茶树适宜在酸性土壤上生长,不适宜在碱性土壤上生长。

茶树种植后一般要经过3-5年的培育才能进入正式采摘。茶树在一年当中一般可萌芽生长3-4个轮次,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春茶、夏茶、秋茶之分,海南、台湾气候较热的地区还有冬茶。

茶树栽培过程中发生病虫为害时,可实施农业措施防治、生物防治,必要时也可采用高效低毒的农药防治。按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采收加工并达到国家茶叶卫生标准的茶叶,称为“无公害茶”;严于国家卫生标准,农药残留量极微并达到绿色食品标准的茶叶,称为“绿色食品茶”;实施有机栽培加丁,没有任何农药残留的茶叶,称为“有机茶”。

中国茶区分布与代表产品


中国按照自然气候等特点将国内的茶区分为四大茶区。

1、华南茶区

华南茶区又称“南岭茶区”。有乔木、小乔木、灌木等各种类型的茶树品种。此茶区水热资源丰富,土壤肥沃,茶区土壤以砖红壤为主,部分地区也有红壤和黄壤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该区以生产红茶、乌龙茶为主。同时也是白茶、六堡茶、花茶等特种茶的重要生产基地。年平均气温为19--22℃,年降水量在12O0毫米--2000毫米。

华南茶区主要包括福建、广东、海南、台湾、广西5省区。其中如福建的“三大工夫茶”、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福鼎白茶、广东凤凰单丛、英德红茶、海南五指山茶、广西凌云白毫、梧州六堡茶、台湾冻顶乌龙茶。

2、江南茶区

江南茶区又称“中南茶区”。种植的茶树以灌木型为主,少数为小乔木型。茶区大多为低丘、低山,只有少数在千米以上的高山,如安徽的黄山,江西的庐山,浙江的天目山、雁荡山、天台山、普陀山等。这些高山,既是名山胜地,又是名茶产地,黄山毛峰、庐山云雾、雁荡毛峰、普陀佛茶均产于此。茶园分布于丘陵地带,土壤多为黄壤,部分为红壤。全区基本上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5℃--18℃,冬季气温一般在-8℃,年降水量1400毫米--1800毫米。

江南茶区包括浙江、江苏、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等省。如浙江杭州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顾渚紫笋、南京雨花茶、庐山云雾、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君山银针、安化黑茶、湖北老青砖、恩施玉露、宜红工夫等。

3、江北茶区

江北茶区又称“中北茶区”。种植的是灌木型中叶种和小叶种茶树,生态环境和茶树品种均适宜绿茶生产。茶区土壤多属黄棕壤或棕壤,是中国南北土壤的过渡类型。加之,本区不少地方,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茶树有机质的积累,因此,所产绿茶具有香气高、滋味浓、耐冲泡的特点,如信阳毛尖等。最北的茶区,茶区年平均气温为15℃--16℃,冬季绝对最低气温一般为-10℃左右。年降水量较少,为800毫米--1100毫米。

江北茶区主要包括陕西、河南、山东、甘肃等省。如陕西紫阳毛尖、午子仙毫、信阳毛尖、日照绿茶、甘南绿茶等。

4、西南茶区

西南茶区又称“高原茶区”。云贵高原为茶树原产地中心,地形复杂,有些同纬度地区海拔高低悬殊,气候差别很大,大部分地区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不寒冷,夏不炎热。土壤状况也较为适合茶树生长,四川、贵州和西藏东南部以黄壤为主,有少量棕壤;云南主要为赤红壤和山地红壤,土壤有机质含量比其他茶区更丰富。本区具有立体气候的特征,年平均气温为15--19℃,年降水量为1000--1700毫米。

西南茶区主要包括云南、四川、西藏、贵州、重庆5省区(市)。其中所产名茶如云南普洱茶、滇红工夫、下关沱茶、四川蒙顶甘露、峨眉雪芽、竹叶青、雅安藏茶、巴山雀舌、七佛贡茶、湄潭翠芽、都匀毛尖、永川秀芽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