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茶史(明清)

发布时间 : 2021-10-27
湖北黑茶 湖北茶叶 黑茶湖北

湖北黑茶。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湖北茶史(明清)”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明清时期的茶业

明清时期,最突出的特点,是茶书的增多。一些具有远见卓识的守土官吏,认识到牧民之职,兴利除害而已。害不除,则民难以安枕,利不兴,则又无以资生。虽他们是从维护封建统治阶段的利益出发,但在客观上起到了发展茶业生产的作用。明何彬然仿陆羽《茶经》之例,著《茶约》一卷,明王启茂著《茶铛》一卷,清瞿文灿著《种茶炙焙法》,宗景藩著《种茶说十条》、龙赓言著《劝农小识》、王庭桢著《树桑植茶说》、曹南英著《制茶条议》等,皆对茶树的生境、载焙、采摘、制造等方面,详述备至。茶书的增多,标志着我国茶业生产科技有了重大的发展。由于商品经济的繁荣,人们迫切需要掌握茶业生产技术,用以谋生致富。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茶书,不断公诸于世,对于传播茶业生产科技,提高劳动人民的文化素质,指导茶叶生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元代,光国军所属的通山、大冶、阳新等,俱产茶。元盛时,兴国及通山产茶之所,有园户、商户。以茶株纳税,每十引为一据,据纳中统钞一百二十五两,其所用袋装茶引纸,俱以江州请用,关防装袋打角,仍运司领给,由富池口批验称盘,然后出江发卖。是兴国元时产茶之证。

明季,政府对茶业生产十分重视。太祖谓参政张昶日:茶之所产,多在江西、湖广、所以前朝茶运司,在江州专任茶课,尔差官分投前去,各府州踏勘,且数起科作额,以资国用。《明史食货志》载,产茶之所,湖北以弄昌为首,惟兴国最著。崇阳县西南龙泉山产茶,味甘美,号龙泉茶。兴国(今阳新)大坡山产茶,号坡山凤髓。《群芳谱》云:太和山(今武当山)出骞林茶,初泡极苦涩,至三四泡,清香特异,人以为茶宝。《明一统志》谓骞林叶,太和山出。《均州志》云:木之异者,有骞林树,芽茁如阳羡,能涤烦热,道流所珍。武当山中官陈善于弘治二年(1489年),复贡骞林叶茶,供明王朝宗室享用。阳新县,桃花尖山出茶,号桃花绝品。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兴国州,贡茶芽六十斤。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讲究茶廛,每茶一窠,初采茶芽二两五钱,中采二两,末采一两三钱,其焙干五两重。嘉靖年间,兴国除陈折抽茶课外,岁贡茶芽六十斤,则务虽废,而其制犹存也。嘉鱼南阳山产茶。明李教有殷勤烧茶夜煎茶之句。江夏县九峰寺狮子崖产茶。明末废去茶园大半,至今每岁不下提余。荆州海会寺产茶。建始产茶,明正德六年(1511年),产茶一千九百一十斤七两。利川县忠路雾洞坡,土人遍种茶树,经久耐泡,清香持久,谓之雾洞茶。

清代初期,政府只教树桑柘。为衙茶茗。茶业生产,裹足不前。至清晚期,一些具有深谋远虑的政界首脑,认识到生齿繁而遗利少,若持农业一端,断难养瞻,以后日困日促,有何底止。为此,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人,从治国安帮的角度出发,兴利除弊,进行茶业改良,兴办机器制茶,开拓茶叶销路,劝民广植茶树,促进了茶业生产的发展。

清朝时期,各地植茶已相当普遍。有的地区以茶为业,赖以为生。蒲圻之茗山茶。康熙年间,有山西估客购茶邑西芙蓉山,峒人迎之,代收茶,取行佣,估客收茶义宁州,因进峒,教发红茶做法,茶只一种,大红雨前为头茶,名乌龙肄。生者为子茶,复末为禾花,又日荷花,最后为秋露。红茶以蒸晒,乘热复以布,色变红,再晒不过火。黑茶则晒而复蒸,蒸而复晒。亦有炒热者,可作清茶。乾隆年间,蒲圻细民女红,自县南以西,崇山峻岭,挖山采葛,树桑培茶,衣食丰足。嘉庆年间,山民多种茶,藉以资生。宜统二年,由劝业道开办茶叶讲习所,授以茶树栽培、采摘、制造之法。由于出茶甚饶,年额茶税银四十两,居全省第二位。至清末,羊楼峒所产的茶叶品种有:物华、桦华、精华、月华、春华、天华、天专馨、夺魁、赛春、一品、谷芽、谷蕊、仙掌、如栀、永芳、宝蕙、二五、龙须、凤尾、奇峰、乌龙、华宝、惠兰等二十四种之多。

崇阳县城西四十里鲁溪崖产茶。县西七十里龙窖山产龙渊茶。《崇阳县志》云:今四山俱种茶,山民藉以为业。往年山西商人购茶于蒲圻之差别楼峒,延及邑西沙坪,其制采楼叶,入锅火焙,置布袋中,揉成再搂者,入甑蒸软,取梢细叶,洒面压作砖,竹箱贮这,贩往西北口外,名黑茶。道光季年岁,商履集采细叶,曝日中揉之,不用火焙,阴雨则以炭焙干,收时碎成末,贮以枫柳木作箱,贮内裹薄锡,住外洋卖之,名红茶。同治二年(1863年),沙俄商人巴提耶夫,来汉经营茶叶,为减少中间环节,牟取暴利,前往崇阳大沙坪、蒲圻羊楼洞等地,开设茶庄,利用毛茶,制成茶砖出口。年额茶税银二十五两。

武昌县南一百四十里,黄龙山,山顶常年云雾,产云雾茶及佳。茶之属者,邑人多种于隙地,隔年播种茶子数十棵,至次年倾生,烈日用树枝遮之,三年便可采,有雨前、明前、雀舌诸名。土人为嫩为贵,故味清香而不腴。

大冶县之茗同产茶。《大冶志》云:茶出天台、汪家崖、吴家岭诸山。

江夏县东南六十里有灵泉山,其顶平旷,云雾缭绕,产云雾苛。

通山县城南九十里三界尖,旧产云雾茶,人贡。清末时,蔸茶不生。年额茶税银八十五两,甲于全省。

嘉鱼县之阴山产茶。年额茶税银二十两。

咸宁县,乡民多植茶,每年清明、谷雨季节,茶芽初发,乡间况事红茶,摘茶、踩茶、焙茶,民无暇刻。年额茶税银三十五两,居全省第二位。

五峰县,邑属水[氵尽]、石梁、白溢等处,值产茶。每于三月,有茶之家,妇女大小,俱出采茶。清明节采者,为雨前细茶,谷雨节采者,为谷雨细茶,并有白毛尖,萌勾亦日茸勾等名,其余为粗茶。顾彩去:王峰渚山产茶,利最薄,统名峒茶。上品者,每斤钱一贯,中品者,楚省之所通用,亦日汀潭茶。故茶客来往无虚日,茶客至,官给衣食,以客礼待,去则给引。顾彩在《采茶歌》中,对五峰土家人春日采茶以及茶农在容美土司的残酷压榨下,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描述得淋漓尽致。

远安县,茶以鹿苑为绝品,每赖所产,不足一斤。鹿苑,乃远安县西鹿溪山寺因名。鹿苑茶不及凤山茶著名,然凤山亦无茶,外间所卖才,皆出董家坂、马家坂等处。以地近凤山故名。凤山即鸣凤山。按:陆羽《茶经》云:茶出山南者,以峡州为上,生远安山谷,盖指此茶而言之。

利川县南一百三十里有乌通山,里人种茶其上,号乌通茶。忠路乌洞坡,土人遍种茶树,其叶清香,迥异他处,名乌洞茶。

鹤峰县,神仙园、陶溪二处,茶为上品,州惟茶利最溥。《鹤峰州志》云:容美贡茶。茶树遍地生殖,惟州署后数株所产最佳,味亦清腴,取井水烹服,驱火除瘴,散气止并解一切杂症,现生产极饶。咸丰甲寅年(1854年),州人高炳文之同众共议,清示设栈,多方经营,由是远客鳞集,城乡有食其利者,而财源渐开矣。自丙子年(1876年),广商林宸来州,采办红茶,泰和合谦慎安两号设茶庄本城五里坪,办运红休,载至汉口,兑易洋人,称为高品。

建始县邑民多种茶。年额茶税银六两七钱。

黄梅县西北紫云山,其顶平旷,有僧人植茶,号紫云茶。

圻水县,斗方山及人家诸畏圃皆出茶。

由此述可见,通称产茶。故《清一统志》云:武昌府、宜昌府、施南府皆土贡茶。襄阳府土贡骞林叶茶。

再从湖北茶课来看,额行茶二百四十八引,系咸宁、嘉鱼、蒲圻、崇阳、通城、兴国、通山七县,请领所有茶引,向种茶户经纪坐销二百三十三引。建始县经行销十八引,每引额征纸价银三厘三毫,坐销者征税银一两,行销者税银二钱五分,课银一钱二分五厘,其额征税银二百三十四两五钱,课银二两二钱五分。行茶到关,仍行报税,又均州、荆州、钟祥县本地铺户肩贩小篓、搂茶,每引报税银一厘八毫名落地税。尽收尽解。乾隆八年,(1743年),以四川建始县改隶湖北施南府,旧行茶十八引,随带湖北,每引征税银二钱五分,课银一钱二分五厘,共六两七钱五分。十三年(1748年),议准湖北建始县茶引,由本县截角给商。在本地行销至行过残引,由商呈缴申司送部。这些历史载,皆可证湖北产茶之饶,已成为我国主要产茶地区之一。

从湖北历史上看,溯自神农氏部落发现茶并利用茶以来,由于朝代之兴废,人事之代谢,历朝历史代政府,均制有各自的茶业政策,保护茶树资源,发展茶业生产,或张或驰,或得或失,左右着茶业生产的兴衰。荆楚先民,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不断总结生产经验,逐渐由单纯利用自然经济,进而发展为生产经济,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前进。

cy316.com延伸阅读

湖北茶史(下)


元代,光国军所属的通山、大冶、阳新等,俱产茶。元盛时,兴国及通山产茶之所,有园户、商户。以茶株纳税,每十引为一据,据纳中统钞一百二十五两,其所用袋装茶引纸,俱以江州请用,关防装袋打角,仍运司领给,由富池口批验称盘,然后出江发卖。是兴国元时产茶之证。

明季,政府对茶业生产十分重视。太祖谓参政张昶日:茶之所产,多在江西、湖广、所以前朝茶运司,在江州专任茶课,尔差官分投前去,各府州踏勘,且数起科作额,以资国用。《明史食货志》载,产茶之所,湖北以弄昌为首,惟兴国最著。崇阳县西南龙泉山产茶,味甘美,号龙泉茶。兴国(今阳新)大坡山产茶,号坡山凤髓。《群芳谱》云:太和山(今武当山)出骞林茶,初泡极苦涩,至三四泡,清香特异,人以为茶宝。《明一统志》谓骞林叶,太和山出。《均州志》云:木之异者,有骞林树,芽茁如阳羡,能涤烦热,道流所珍。武当山中官陈善于弘治二年(1489年),复贡骞林叶茶,供明王朝宗室享用。阳新县,桃花尖山出茶,号桃花绝品。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兴国州,贡茶芽六十斤。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讲究茶廛,每茶一窠,初采茶芽二两五钱,中采二两,末采一两三钱,其焙干五两重。嘉靖年间,兴国除陈折抽茶课外,岁贡茶芽六十斤,则务虽废,而其制犹存也。嘉鱼南阳山产茶。明李教有殷勤烧茶夜煎茶之句。江夏县九峰寺狮子崖产茶。明末废去茶园大半,至今每岁不下提余。荆州海会寺产茶。建始产茶,明正德六年(1511年),产茶一千九百一十斤七两。利川县忠路雾洞坡,土人遍种茶树,经久耐泡,清香持久,谓之雾洞茶。

清代初期,政府只教树桑柘。为衙茶茗。茶业生产,裹足不前。至清晚期,一些具有深谋远虑的政界首脑,认识到生齿繁而遗利少,若持农业一端,断难养瞻,以后日困日促,有何底止。为此,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人,从治国安帮的角度出发,兴利除弊,进行茶业改良,兴办机器制茶,开拓茶叶销路,劝民广植茶树,促进了茶业生产的发展。

清朝时期,各地植茶已相当普遍。有的地区以茶为业,赖以为生。蒲圻之茗山茶。康熙年间,有山西估客购茶邑西芙蓉山,峒人迎之,代收茶,取行佣,估客收茶义宁州,因进峒,教发红茶做法,茶只一种,大红雨前为头茶,名乌龙肄。生者为子茶,复末为禾花,又日荷花,最后为秋露。红茶以蒸晒,乘热复以布,色变红,再晒不过火。黑茶则晒而复蒸,蒸而复晒。亦有炒热者,可作清茶。乾隆年间,蒲圻细民女红,自县南以西,崇山峻岭,挖山采葛,树桑培茶,衣食丰足。嘉庆年间,山民多种茶,藉以资生。宜统二年,由劝业道开办茶叶讲习所,授以茶树栽培、采摘、制造之法。由于出茶甚饶,年额茶税银四十两,居全省第二位。至清末,羊楼峒所产的茶叶品种有:物华、桦华、精华、月华、春华、天华、天专馨、夺魁、赛春、一品、谷芽、谷蕊、仙掌、如栀、永芳、宝蕙、二五、龙须、凤尾、奇峰、乌龙、华宝、惠兰等二十四种之多。

崇阳县城西四十里鲁溪崖产茶。县西七十里龙窖山产龙渊茶。《崇阳县志》云:今四山俱种茶,山民藉以为业。往年山西商人购茶于蒲圻之差别楼峒,延及邑西沙坪,其制采楼叶,入锅火焙,置布袋中,揉成再搂者,入甑蒸软,取梢细叶,洒面压作砖,竹箱贮这,贩往西北口外,名黑茶。道光季年岁,商履集采细叶,曝日中揉之,不用火焙,阴雨则以炭焙干,收时碎成末,贮以枫柳木作箱,贮内裹薄锡,住外洋卖之,名红茶。同治二年(1863年),沙俄商人巴提耶夫,来汉经营茶叶,为减少中间环节,牟取暴利,前往崇阳大沙坪、蒲圻羊楼洞等地,开设茶庄,利用毛茶,制成茶砖出口。年额茶税银二十五两。

武昌县南一百四十里,黄龙山,山顶常年云雾,产云雾茶及佳。茶之属者,邑人多种于隙地,隔年播种茶子数十棵,至次年倾生,烈日用树枝遮之,三年便可采,有雨前、明前、雀舌诸名。土人为嫩为贵,故味清香而不腴。

大冶县之茗同产茶。《大冶志》云:茶出天台、汪家崖、吴家岭诸山。

江夏县东南六十里有灵泉山,其顶平旷,云雾缭绕,产云雾苛。

通山县城南九十里三界尖,旧产云雾茶,人贡。清末时,蔸茶不生。年额茶税银八十五两,甲于全省。

嘉鱼县之阴山产茶。年额茶税银二十两。

咸宁县,乡民多植茶,每年清明、谷雨季节,茶芽初发,乡间况事红茶,摘茶、踩茶、焙茶,民无暇刻。年额茶税银三十五两,居全省第二位。

五峰县,邑属水[氵尽]、石梁、白溢等处,值产茶。每于三月,有茶之家,妇女大小,俱出采茶。清明节采者,为雨前细茶,谷雨节采者,为谷雨细茶,并有白毛尖,萌勾亦日茸勾等名,其余为粗茶。顾彩去:王峰渚山产茶,利最薄,统名峒茶。上品者,每斤钱一贯,中品者,楚省之所通用,亦日汀潭茶。故茶客来往无虚日,茶客至,官给衣食,以客礼待,去则给引。顾彩在《采茶歌》中,对五峰土家人春日采茶以及茶农在容美土司的残酷压榨下,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描述得淋漓尽致。

远安县,茶以鹿苑为绝品,每赖所产,不足一斤。鹿苑,乃远安县西鹿溪山寺因名。鹿苑茶不及凤山茶著名,然凤山亦无茶,外间所卖才,皆出董家坂、马家坂等处。以地近凤山故名。凤山即鸣凤山。按:陆羽《茶经》云:茶出山南者,以峡州为上,生远安山谷,盖指此茶而言之。

利川县南一百三十里有乌通山,里人种茶其上,号乌通茶。忠路乌洞坡,土人遍种茶树,其叶清香,迥异他处,名乌洞茶。

鹤峰县,神仙园、陶溪二处,茶为上品,州惟茶利最溥。《鹤峰州志》云:容美贡茶。茶树遍地生殖,惟州署后数株所产最佳,味亦清腴,取井水烹服,驱火除瘴,散气止并解一切杂症,现生产极饶。咸丰甲寅年(1854年),州人高炳文之同众共议,清示设栈,多方经营,由是远客鳞集,城乡有食其利者,而财源渐开矣。自丙子年(1876年),广商林宸来州,采办红茶,泰和合谦慎安两号设茶庄本城五里坪,办运红休,载至汉口,兑易洋人,称为高品。

建始县邑民多种茶。年额茶税银六两七钱。

黄梅县西北紫云山,其顶平旷,有僧人植茶,号紫云茶。

圻水县,斗方山及人家诸畏圃皆出茶。

由此述可见,通称产茶。故《清一统志》云:武昌府、宜昌府、施南府皆土贡茶。襄阳府土贡骞林叶茶。

再从湖北茶课来看,额行茶二百四十八引,系咸宁、嘉鱼、蒲圻、崇阳、通城、兴国、通山七县,请领所有茶引,向种茶户经纪坐销二百三十三引。建始县经行销十八引,每引额征纸价银三厘三毫,坐销者征税银一两,行销者税银二钱五分,课银一钱二分五厘,其额征税银二百三十四两五钱,课银二两二钱五分。行茶到关,仍行报税,又均州、荆州、钟祥县本地铺户肩贩小篓、搂茶,每引报税银一厘八毫名落地税。尽收尽解。乾隆八年,(1743年),以四川建始县改隶湖北施南府,旧行茶十八引,随带湖北,每引征税银二钱五分,课银一钱二分五厘,共六两七钱五分。十三年(1748年),议准湖北建始县茶引,由本县截角给商。在本地行销至行过残引,由商呈缴申司送部。这些历史载,皆可证湖北产茶之饶,已成为我国主要产茶地区之一。

从湖北历史上看,溯自神农氏部落发现茶并利用茶以来,由于朝代之兴废,人事之代谢,历朝历史代政府,均制有各自的茶业政策,保护茶树资源,发展茶业生产,或张或驰,或得或失,左右着茶业生产的兴衰。荆楚先民,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不断总结生产经验,逐渐由单纯利用自然经济,进而发展为生产经济,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前进。

转自《农业考古》

湖北茶史(上)


茶树,是自然界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湖北地处长江中上游,西起东经10838,东至东经11610,南起北纬2838,北至北纬3320。境内崇山峻岭,沟壑纵横,地形复杂,垂直高差显著,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物小气候。年平均温度1517C,年平均降水量8001600毫米。土壤有黄棕壤、山地棕色森林土、黄壤等。以砂质壤土居多,一般呈微酸性反应。这些优越的生态环境,为茶树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从茶树的水平分布看,神农架、荆山、齐岳山、幕阜山、大别山等,在海拔1200米以下的山谷两侧坡面,都有茶树的天然分布。如鄂西宣恩县庆阳坝河有老茶溪,建始县有茶河,利川县西一百二十里有野茶坝,兴山县有大茶垭、小茶垭,麻城县东南九峰寺山门外多茶树,古屈婆娑等。由此说明,湖北是我国茶树原产地之一。现根据有关的资料,对湖北茶史作一简述。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茶叶

东汉末期,军阀混战,农业经济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当时农民只急于解决眼前温饱,无暇顾及经营茶业。据史书记载,三国时,荆巴间,采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认汤浇覆之。用葱、姜、桔子[艹毛]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这一制茶方法,与现今鄂西咸丰、宣恩、巴东等,土家族聚居之地,世代相传用油炸茶叶、阴米、苞谷子、豆腐干、花生、芝麻等,加生姜、葱、蒜等调料,配制成的清香爽口,提神解渴的油茶汤,实颇相同。可以这样说,前者是油茶汤的原始形态,后者则是古代巴人饮茶风尚的延续。此可证咸丰、宣恩、巴东等地,饮茶历史固为悠久。

两晋之际,茶业生产,在前朝的基础上,更有所发展。晋武帝时,宣城人秦精常入武昌山采茗,精怖负茗而归。晋刘琨为并州刺史与兄子南兖州刺史演书云:前得安州干(原作乾)茶二斤,皆所需也,汝可信致之。这是目前可见产茶最早的历史记载。当时的安州,包括现今的安陆、应山、大悟、孝感、云梦、应城等。由此说明,晋时安州已产茶,并自给有余,正朝着商品化的方向发展。

南北朝时期,西阳、武昌、晋陵,皆出好茗,巴东别有真香茗。当时的西阳,包括现今黄冈、麻城、红安、罗田、英山、圻水等。武昌郡,包括现今的江夏、咸宁、蒲圻、阳新、大冶、通山等。《述异记》亦云:巴东有真香茗,其花白色如蔷薇,煎服,令人不眠,能诵无忘。按:《巴东县志》言:真香茶旧名。又言:海内自变乱以来,荒为榛莽,间有采而售者,皆大叶粗梗,兼之烘焙失宜,色味俱恶,惟长丰里及在市里之羊乳山所出,里人于谷雨前采者颇佳,长丰所产尤胜,惜难多得,是仍茶之野生者。《夷陵图经》云:黄牛、荆门、女观、望州等山,茶茗出焉。据考,黄牛山,在宜昌西九十里,亦称黄牛峡。荆门山,在宜昌县东五十里,与虎牙袤迤相对,即楚之西塞。女观山,在宜都县西北。望州山,在宜昌县西北九十里,望一州之境故名,位于宜昌、宜都二县交界处。此可证鄂东、鄂西、鄂南俱产茶。安州干东真香茗、时已著称。

二、唐宋时期的茶业

唐宋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相对来说,国家富强,经济繁荣,社会较为安定,人民生活较宽裕。上至帝王将相,下到布衣百姓,饮茶蔚然成风。正如陆羽所说:两都并荆、渝间,以为比屋之饮。这就是说,从两都到荆州至重庆,家家户户饮茶。由于社会对茶叶需求量的增加,茶价不断上涨,农民见利乐趋,促进了茶业生产的发展。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社会分工的专业化,植茶面积的扩大,制茶技术水平的提高,有不少名茶,脱颖而出。

唐代,鄂西荆巴山地,仍有成片的天然茶树林分布。陆羽云:茶树,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又言:山南以峡州上,生远安、宜都、宜陵三县山谷。襄州、荆州次。襄州,生南漳县山谷。荆州,生江陵县山谷。圻州,生黄梅县山谷。黄州,生麻城县山谷。品与荆州,梁州同。李肇《唐国史补》载:峡州有碧涧、明月、芳蕊、茱萸()。江陵有南木,圻州有圻门团黄。西蕃赞普所珍藏的六种地方名茶,其中就有此圻门者一种。按:陆羽《茶经》乃言淮南之茶,出圻州、黄州者下,恐当时制茶不精之故。这说明,当时圻州所产的圻门团黄,制作精良,堪为上品。除供应内地人饮茶消费外,还远销至西藏,此可证圻州产茶之饶。《膳夫经手录》载。唐建中时期,江夏已东,淮海已南,皆有之。圻州茶、鄂州茶、至德茶,已上三处出外者,并方厚片,自陈(河南淮阳)、蔡(河南上蔡)已北,幽(河北北部和辽宁南部)、并(山西太原)以南,人皆尚之,其济生收藏榷税,又倍于浮梁矣。江陵北木茶,凡下,施州方茶、苦硬,以上二处,悉皆味短而韵卑,唯江陵、襄阳皆数十里食之。自是碧涧茶、明月茶、峡中香山茶,皆出其下。夷陵又近有小江源茶,虽所出至少,又胜于茱萸[寮字上部换竹]矣。圻水团黄、团饼薄,每片至百余斤,率不甚[上分下鹿]弱,其有露消者,片尤小,而味其美。按:王观国《学林新编》言:圻门团黄,有一旗一枪之号。言一叶一芽也,为茶之极品。

唐,佛教兴起,寺僧以饮茶清思。打坐入静,修身养性。并于寺周围植茶,增加收入。据《李太白集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诗叙》云:余闻荆州玉泉寺,近清溪诸山其水边处处有茗草罗生,枝叶如碧玉,惟玉泉真公常采而饮之,年八十余岁,颜色如桃李,而此茗清香滑熟,异于他者,所以能还童振枯,扶人寿也。余游金陵,宗僧中孚云余茶数十片,拳然重叠,其状如掌,另为仙人掌茶,盖出乎玉泉之山,旷古未[者见]者,因持之见遗兼赠诗,要余答之,遂有此作。后之高僧大隐,知仙人掌茶,发乎中孚禅师及青莲居士李白也。李白对仙人掌的缘起、生态环境,采摘制造、功能等,进行了详细的记录。是研究湖北茶史的重要资料,至今为人们所传诵。

五代之世,鄂州之东山,蒲圻、唐年县(今崇阳),产大茶,黑色如韭,叶极软,可治头痛。五代十国,吴杨隆演武义(919921年)中,隶羊山镇时,吴元年,定拟茶每封十窠,官抽一窠,每窠茶芽二钱五分,茶叶一两七钱。这说明鄂南阳新、大冶、通山等时已产茶。《新五代史》谓:自京师至襄、唐、郢、复等州,置茶务以卖茶,其利十倍。此可证当时襄阳、随州、江陵、钟祥、天门等,已出产茶叶。故《元和志》、《唐书地理志》,皆言圻州圻春郡土贡茶,黄州齐安郡贡松萝茶,归州土贡白茶。由此可见,当时出茶之饶。

衍入宋代,江南西道:鄂州土产茶,兴国军土产茶。淮南道:圻州土产茶,出圻春、圻水二县北山。圻水县,茶山在县北深川,每年采造贡茶之所,黄州麻城县山原出茶,安州土产茶,荆州土产,松滋县出碧涧茶。沈子日:茶饼、茶芽今贡。按:松滋县西六十里,有碧涧寺,唐代建。疑此茶系碧涧寺所出。峡州土产茶,归州土产白茶。按《大观茶论》云: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致。《图经本草》云:巴川峡山,茶树有两人合抱者,所产乃野生之茶。《文献通考》载,宋制,榷货务六,其中有江陵府、汉阳军,圻州之圻口。乾德二年(964年)八月,始令汉阳军、圻口置务。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又于江陵府、襄州、复州增置务。淳化四年(993年),废襄州、复州务。恐当时襄州、复州茶非佳品,或不及他处产茶之盛,因而罢之。又有场十三,其中有圻州日王祺、石桥、洗马,又有黄梅场。景德二年(1005年)废。又买茶之处,湖南则江陵府、鄂州、归州、峡州、荆门。山场之制,领园户受其租,余悉官市之,又别有民户折税课者,其出鬻皆在本场。诸州所买茶,折税受租同山场,悉送六榷务鬻之。江陵府受本府及峡州茶。汉阳军务受鄂州茶。圻口务受兴国军茶。凡茶有二类:片茶和散茶。片茶,荆湖旧贡新茶芽,大中详符元年(1008年),上悯其苦,诏罢之。片茶有进宝、双宝、宝山两府出兴国军,大拓枕出陵。散茶,龙溪、雨前、雨后出荆湖末茶,清口出归州。高宗建炎初,罢天下榷茶合同场十七处,而兴国军与江州军仍置场监官各一员,可知兴国军产茶之盛。当时的兴国军包括现今的阳新、大冶、通山三县。《宋史食货志》载,崇宁元年(1102年),定诸路措置茶事官,复置司于荆南。说明江陵府时产茶之丰。房县土产茶,宋陈造《江湖长翁集》云:底消山峡三分瘴,争课卢仝七碗茶。京山县多宝寺产茶,阳新县花尖山之下,寺中有甘泉,里人用于造茶,其味清香,号桃花绝品。崇阳县,山民畲粟种茶,拙以治生。王洙在《王氏谈录》中云:春初取新茶芽,轻炙,杂而烹之,气味自复,在襄阳试作甚佳。时襄阳已产茶。罗田县,唐宋产茶极盛,宋仁嘉祜六年(1061年),石桥茶场,买卖归官,官岁计二万四千八十贯,应入岁赋。故《元丰九城志》云:江陵府江陵郡,土贡碧涧茶芽六百斤。《宋史食货志》支江陵府贡碧涧茶芽。从上述可见,唐宋时期,湖北是我国主要产茶地区之一。

茶税,是唐两朝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之一。宋代,实行茶叶专利垄断制,侵民渔利,时有过取,引起了茶农对政府的不满和反抗,时有发生。如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崇阳县拔茶种桑。政和初,李[谬右旁换王]知房州时官榷茶,复强民输旧额,贫无所出,被系者数百人。李[谬右旁换王]至,即日释之。绍兴十二年(1142年),洪适知荆门军,时官榷茶,以人户为率,计口均数,如家有一丁,则岁受茶三斤。洪适轻茶额钱。人咸颂之。嘉定十年(1217年),郑清之调峡州,时茶商群聚暴,召慕之。景德年间,钱冶知圻水,麻城茶场,岁增五倍,民苦不堪命(《黄州府志》)。刘立灾害,为荆湖北路转运使,鄂州官岁市茶五百斤,三司请益减一百万斤,诏许宽一年。(《欧阳修集》)。淳熙间,孟涣知荆门军,蠲免无名茶租,民受其利。乾德三年(965年),苏晓,出为淮南转运使,建议榷圻、黄、寿等州茶,置十四场,规其利,岁入八百万缗。由上观之,宋代茶业生产,在挫折中有所发展。

三、明清时期的茶业

明清时期,最突出的特点,是茶书的增多。一些具有远见卓识的守土官吏,认识到牧民之职,兴利除害而已。害不除,则民难以安枕,利不兴,则又无以资生。虽他们是从维护封建统治阶段的利益出发,但在客观上起到了发展茶业生产的作用。明何彬然仿陆羽《茶经》之例,著《茶约》一卷,明王启茂著《茶铛》一卷,清瞿文灿著《种茶炙焙法》,宗景藩著《种茶说十条》、龙赓言著《劝农小识》、王庭桢著《树桑植茶说》、曹南英著《制茶条议》等,皆对茶树的生境、载焙、采摘、制造等方面,详述备至。茶书的增多,标志着我国茶业生产科技有了重大的发展。由于商品经济的繁荣,人们迫切需要掌握茶业生产技术,用以谋生致富。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茶书,不断公诸于世,对于传播茶业生产科技,提高劳动人民的文化素质,指导茶叶生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湖北茶史(魏晋南北朝)


茶树,是自然界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湖北地处长江中上游,西起东经10838,东至东经11610,南起北纬2838,北至北纬3320。境内崇山峻岭,沟壑纵横,地形复杂,垂直高差显著,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物小气候。年平均温度1517C,年平均降水量8001600毫米。土壤有黄棕壤、山地棕色森林土、黄壤等。以砂质壤土居多,一般呈微酸性反应。这些优越的生态环境,为茶树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从茶树的水平分布看,神农架、荆山、齐岳山、幕阜山、大别山等,在海拔1200米以下的山谷两侧坡面,都有茶树的天然分布。如鄂西宣恩县庆阳坝河有老茶溪,建始县有茶河,利川县西一百二十里有野茶坝,兴山县有大茶垭、小茶垭,麻城县东南九峰寺山门外多茶树,古屈婆娑等。由此说明,湖北是我国茶树原产地之一。现根据有关的资料,对湖北茶史作一简述。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茶叶

东汉末期,军阀混战,农业经济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当时农民只急于解决眼前温饱,无暇顾及经营茶业。据史书记载,三国时,荆巴间,采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认汤浇覆之。用葱、姜、桔子[艹毛]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这一制茶方法,与现今鄂西咸丰、宣恩、巴东等,土家族聚居之地,世代相传用油炸茶叶、阴米、苞谷子、豆腐干、花生、芝麻等,加生姜、葱、蒜等调料,配制成的清香爽口,提神解渴的油茶汤,实颇相同。可以这样说,前者是油茶汤的原始形态,后者则是古代巴人饮茶风尚的延续。此可证咸丰、宣恩、巴东等地,饮茶历史固为悠久。

两晋之际,茶业生产,在前朝的基础上,更有所发展。晋武帝时,宣城人秦精常入武昌山采茗,精怖负茗而归。晋刘琨为并州刺史与兄子南兖州刺史演书云:前得安州干(原作乾)茶二斤,皆所需也,汝可信致之。这是目前可见产茶最早的历史记载。当时的安州,包括现今的安陆、应山、大悟、孝感、云梦、应城等。由此说明,晋时安州已产茶,并自给有余,正朝着商品化的方向发展。

南北朝时期,西阳、武昌、晋陵,皆出好茗,巴东别有真香茗。当时的西阳,包括现今黄冈、麻城、红安、罗田、英山、圻水等。武昌郡,包括现今的江夏、咸宁、蒲圻、阳新、大冶、通山等。《述异记》亦云:巴东有真香茗,其花白色如蔷薇,煎服,令人不眠,能诵无忘。按:《巴东县志》言:真香茶旧名。又言:海内自变乱以来,荒为榛莽,间有采而售者,皆大叶粗梗,兼之烘焙失宜,色味俱恶,惟长丰里及在市里之羊乳山所出,里人于谷雨前采者颇佳,长丰所产尤胜,惜难多得,是仍茶之野生者。《夷陵图经》云:黄牛、荆门、女观、望州等山,茶茗出焉。据考,黄牛山,在宜昌西九十里,亦称黄牛峡。荆门山,在宜昌县东五十里,与虎牙袤迤相对,即楚之西塞。女观山,在宜都县西北。望州山,在宜昌县西北九十里,望一州之境故名,位于宜昌、宜都二县交界处。此可证鄂东、鄂西、鄂南俱产茶。安州干东真香茗、时已著称。

明清茶文化


明清时期,中国茶业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唐宋茶业的辉煌,主要是表现在茶学的深入及茶叶加工,特别是贡茶,加工技术技术的精深。而明清时期,这种传统的茶学、茶业及至茶文化,因为经过宋元的社会动荡,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1、明清茶叶生产的发展

⑴茶类的新发展

宋元时期,除贡茶仍然采用团饼茶外,散茶在民间俗饮已经得到了较广泛的普及。但明朝初期,贡茶仍然采用福建的团饼,后来,明太祖朱元璋认为,进贡团饼茶太重劳民力,决意改制,下令罢造龙团,改进芽茶。明太祖的诏令,在客观上,对进一步破除团饼茶的传统束缚,促进芽茶和叶茶的蓬勃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明朝茶业在技术革新、各种茶类的全面发展以及名茶的繁多上形成了自己的时代特色。

⑵生产加工技术的不断完善

据有关资料显示,明清时期在原有的基础上,出现了不少新的茶叶生产加工技术。有如明末清初方以智《物理小识》中记到种以多子,稍长即移。说明在明朝,有的地方除了直播以外,还采用了育苗移栽的方法。到康熙年间的《连阳八排风土记》中,已有茶树插枝繁殖技术。此外,在清代闽北一带,对一些名贵的优良茶树品种,还开始采用了压条繁殖的方法。

在茶园管理方面,明清时期在耕作施肥,种植要求上更加精细,在抑制杂草生长上和茶园间种方面,都有独到之处。此外,在掌握茶树生物学特性和茶叶采摘等方面,在明清时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和发展。从制茶技术看,元代《王祯农书》所载的蒸青技术,虽已完整,但尚粗略,明代时,制茶炒青技术发展逐渐超过了蒸青方法。

⑶品类的多样化

由于工艺技术的改进,各地名茶的发展也很快,品类日见繁多。宋代时的知名散茶寥寥无几,文献中提及的只有日注、双井、顾渚等几种。但是,到了明代,仅黄一正的《事物绀珠》一书中辑录的今茶名就有97种之多,绝大多数属散茶。

明清两朝在散茶,叶茶发展的同时,其他茶类也得到了全面发展。包括黑茶、花茶、青茶和红茶等。

青茶,也称乌龙茶,是明清时首先创立于福建的一种半发酵茶类。红茶创始年代和青茶一样,也无从查考,从现存的文献来看,其名最先见之于明代中叶的《多能鄙事》一书。到了清代以后,随茶叶外贸发展的需要,红茶由福建很快传到江西、浙江、安徽、湖南、湖北、云南和四川等省。在福建地区,还形成了工夫小种、白毫、紫毫、选芽、漳芽、兰香和清香等许多名品。

2、明清茶文化的发展

由于茶类和新的生产技术的发展,明清茶叶生产方式和茶叶饮用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饮茶对人们的生活观念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明清时期的茶文化的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茶叶冲泡方法的艺术性和茶具的独特性及茶馆的普及性。

⑴品饮方式的艺术性

明清时期品茶方式的更新和发展,突出表现在饮茶艺术性的追求。明代兴起的饮茶冲瀹法,是基于散茶的兴起,散茶容易冲泡,冲饮方便,而且芽叶完整,大大增强了饮茶时的观赏效果。明代人在饮茶中,已经有意识地追求一种自然美和环境美。明人饮茶艺术性,还表现在追求饮茶环境美,这种环境包括饮茶者的人数和自然环境。当时对饮茶的人数有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名施茶之说,对于自然环境,则最好在清静的山林、俭朴的柴房、清溪、松涛,无喧闹嘈杂之声。

⑵追求饮茶的器具之美

明代散茶的兴起,引起冲泡法的改变,原来唐宋模式的茶具也不再适且了。茶壶被更广泛地应用于百姓茶饮生活中,茶盏也由黑釉瓷变成了白瓷和青花瓷,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衬托茶的色彩。除白瓷和青瓷外,明代最为突出的茶具是宜兴的紫砂壶。紫砂茶具不仅因为瀹饮法而兴盛,其形制和材质,更迎合了当时社会所追求的平淡、端庄、质朴、自然、温厚、闲雅等的精神需要。紫砂壶的制造出现了许多名家,如时大彬、陈远鸣等,并形成了一定的流派,最终形成了一门独立的艺术。因而说,紫砂艺术的兴起,也是明代茶叶文化的一个丰硕果实。

清代以来,在我国南方的广东、福建等地盛行工夫茶,工夫茶的兴盛也带动了专门的饮茶器具。如铫,是煎水用的水壶,以粤东白泥铫为主,小口瓮腹;茶炉,由细白泥制成,截筒形,高一尺二、三寸;茶壶,以紫砂陶为佳,其形圆体扁腹,努嘴曲柄大者可以受水半斤,茶盏、茶盘多为青花瓷或白瓷,茶盏小如核桃,薄如蛋壳,甚为精美。

⑶茶馆的普及

明清之际,特别是清代,中国的茶馆作为一种平民式的饮茶场所,如雨后春笋,发展很迅速。清代是我国茶馆的鼎盛时期。据记载,就北京有名的茶馆已达30多座,清末,上海更多,达到66家。在乡镇茶馆的发达也不亚于大城市,如江苏、浙江一带,有的全镇居民只有数千家,而茶馆可以达到百余家之多。

茶馆是中国茶文化中的一个很引人注目的内容,清代茶馆的经营和功能特色有以下几种:饮茶场所,点心饮食兼饮茶,听书场所。除了上面几种情况外,茶馆有时还兼赌博场所,尤其是江南集镇上,这种现象很多。再者,茶馆有时也充当纠纷裁判场所。吃讲茶,邻里乡间发生了各种纠纷后,双方常常邀上主持公道的长者或中间人,至茶馆去评理以求圆满解决。如调解不成,也会有碗盏横飞,大打出手的时候,茶馆也会因此而面目全非。

古代明清制茶工艺介绍


明代改兴叶茶,采用炒青制法,大大增进了绿茶的色、香、味,是我国制茶技术上的又一次重大发展。之后相继出现了晒青、烘青,再发展到全炒。随着制茶技术的成熟,劳动人民通过控制茶叶不同发酵程度,引起茶叶内含物质的变化,出现了黄茶、黑茶、白茶、红茶、乌龙茶等多种茶类,至明末清初六大茶类基本齐全,一改明代以前单一绿茶类的局面。

反映明代炒青制茶工艺的记载有张源的《茶录》:“新采,拣去老叶及枝梗碎屑。锅广二尺四寸,将茶一斤半焙之,候锅极热始下茶。急炒,火不可缓。待熟方退火,彻入筛中,轻团那数遍,复下锅中,渐渐减火,焙干为度。……火烈香清,锅寒神倦。火猛生焦,柴疏失翠。久延则过熟,早起却还生。熟则犯黄,生则著黑。顺那则甘,逆那则涩。带白点者无妨,绝焦点者最胜。”许次纾的《茶疏》也有类似记载:“生茶初摘,香气未透,必借火力以发其香。然性不耐劳,炒不宜久。多取入铛,则手力不匀,久于铛中,过熟而香散矣。甚且枯焦,尚堪烹点。炒茶之器,最嫌新铁。铁腥一入,不复有香。尤忌脂腻,害甚于铁……炒茶之薪,仅可树枝。不用干叶。干则火力猛炽,叶则易焰易灭。铛必磨莹,旋摘旋炒。一铛之内,仅容四两,先用文火焙软,次加武火催之。手加木指,急急钞转,以半熟为度。微俟香发,是其候矣,急用小扇钞置被笼,纯绵大纸衬底燥焙,积多候冷,入瓶收藏。”罗廪的《茶解》亦有炒茶过程的详述。这些记载表明明代的制茶工艺中已广泛使用高温杀青的炒青制法,史料记载的关于炒青火候的掌握,炒茶的手法、投叶的数量,特别是防焦、防沾染异味、防吸收水分等方面,都还具有现实意义。

西湖龙井茶是炒青绿茶的代表。明代开始崭露头角、名声鹊起。明嘉靖年间的《浙江通志》记载:“杭郡诸茶,总不及龙井之产,而雨前细芽,取其一旗一枪,尤为珍品,所产不多,宜其矜贵也。”明万历间的《钱塘县志》有“老龙井茶品,武林第一”的记载。明代李日华《紫桃轩杂缀》:“龙井味极腆厚,色如淡金,气亦沉寂,而咀咽之久,鲜腴潮舌,又必借虎跑空寒熨齿之泉发之,然后饮者领隽永之滋,而无昏滞之恨耳。”清人陆次云《湖埂杂记》:“饮过后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乎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出。” 除了炒青绿茶,亦有晒青绿茶、烘青绿茶和早前便有的蒸青绿茶。

元明清时期的茶


元、明两代,由于屡受战乱之苦,加之茶税过重,信阳茶叶生产受到很大影响,但始终保持着名茶区的优势。

浉河上游还有闻名遐迩的黑龙潭、白龙潭、何家寨、集云山、云雾山、震雷山、双碑寨等,都是出产信阳茶的名山。明代将军王延世在《游白龙潭记》中,有茶助兴:扶掖到潭右,一岩如广,大石可座而饮食,敲石火温所携酒,炙烹蚧茗,色味俱绝。明代文坛前七子之一的何景明,家居信阳城西,写下了大量赞美家乡山水的诗篇。如他对信阳毛尖主产区黑龙潭的描写与称赞:川流一曲抱,峭壁万年开;白石传杯坐,青天送月来;蛟龙亦自舞,鸥鹭当相猜;谁识仙潭上,天公此钓台。

据清人陆廷灿编的《续茶经》转引元代的《文献通考》载:元代,全国有26种名茶,东首、浅山薄则出光州。明代出的地方志书中也有较详细记载,河南通志记载,当时河南地方的唯一名茶,罗山茶产汝宁府信阳州。到民国初年,信阳茶再次崛起,并走出国门,信阳毛尖也逐渐定型。

明清泡茶有什么讲究


中国泡茶道蕴酿于宋元至明朝前期,形成明中期。兴盛于明朝后期,衰于清朝及民国,复兴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泡茶道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广泛,并远传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对朝鲜茶礼和日本煎茶道影响很大。

十六世纪末的明代后期,张源着《茶录》,其书有藏茶、火候、汤辨、泡法、投茶、饮茶、品泉、贮水、茶具、茶道等篇;许次纾着《茶疏》,其书有择水、贮水、舀水、煮水器、火候、烹点、汤候、瓯注、荡涤、饮啜、论客、茶所、洗茶、饮时、宜辍、不宜用、不宜近、良友、出游、权宜、宜节等篇。《茶录》和《茶疏》,共同奠定了泡茶道的基础。十七世纪初,程用宾撰《茶录》,罗廪撰《茶解》。十七世纪中期,冯可宾撰《岕茶笺》。十七世纪后期,清代冒襄撰《岕茶汇钞》。这些茶书进一步补充、发展、完善了泡茶道。

(一)泡茶道茶艺

泡茶道茶艺包括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五大环节。

1.备器

泡茶道茶艺的主要器具有茶炉、汤壶(茶铫)、茶壶、茶盏(杯)等。

2.选水

明清茶人对水的讲究比唐宋有过之而无不及。明代,田艺衡撰《煮泉小品》,徐献忠撰《水品》,专书论水。明清茶书中,也多有择水、贮水、品泉、养水的内容。

3.取火

张源《茶录》火候条载:烹茶要旨,火候为先。炉火通红,茶瓢始上。扇起要轻疾,待有声稍稍重疾,新文武之候也。

4.候汤

《茶录》汤辨条载:汤有三大辨十五辨。一日形辨,二日声辨,三日气辨。形为内辨,声为外辨,气为捷辨。如虾眼、蟹眼、鱼眼、连珠皆为萌汤,直至涌沸如腾波鼓浪,水气全消,方是纯熟;如初声、转声、振声、骤声、皆为萌汤,直至无声,方是纯熟;如气浮一缕、二缕、三四缕,及缕乱不分,氤氲乱绕,皆是萌汤,直至气直冲贵,方是纯熟。又汤用老嫩条称:今时制茶,不假罗磨,全具元体,此汤须纯熟,元神始发。

5.习茶

(1)壶泡法

据《茶录》、《茶疏》、《茶解》等书,壶泡法的一般程序有:藏茶、洗茶、浴壶、泡茶(投茶、注汤)、涤盏、酾茶、品茶。

(2)撮泡法

陈师撰于十六世纪末的《茶考》记:杭俗烹茶用细茗置茶瓯,以沸汤点之,名为撮泡。撮泡法简便,主要有涤盏、投茶、注汤、品茶。

(3)工夫茶

工夫茶形成于清代,流行于广东、福建和台湾地区,是用小茶壶泡青茶(乌龙茶),主要程序有浴壶、投茶、出浴、淋壶、烫杯、酾茶、品茶等,又进一步争解为孟臣沐霖、马龙入宫、悬壶高中、春风拂面、重洗仙颜、若琛出浴、游山玩水、关公巡城、韩信点兵、鉴赏三色、喜闻幽香、品啜甘露、领悟神韵。

对泡茶道茶艺有贡献的,除张源、许次纾、程用宾、罗廪、冯可宾、冒襄外,还有陈继舒儒、徐渭、陆树声、张大复、周高起、张岱、袁枚、屠本俊、闻龙等人。

(二)茶礼

中国茶道注重自然,不拘礼法,茶书对此多有省略。

(三)茶境

十六世纪后期,陆树声撰《茶寮记》,其煎茶七类篇茶候条有凉台静室、曲几明窗、僧寮道院、松风竹月等。徐渭也撰有《煎茶七类》,内容与陆树声所撰相同。《徐文长秘集》又有品茶宜精舍、宜云林、宜寒宵兀坐、宜松风下、宜花鸟间、宜清流白云、宜绿鲜苍苔、宜素手汲泉、宜红装扫雪、宜船头吹火、宜竹里瓢烟。

许次纾《茶疏》饮时条有明窗净几、风日晴和、轻阴微雨、小桥画舫、茂林修竹、课花责鸟、荷亭避暑、小院焚香、清幽寺院、名泉怪地石等二十四宜。又茶所条记:小斋之外,别置茶寮。高燥明爽,勿令闭寒。壁边列置两炉,炉以小雪洞覆之,止开一面,用省灰尘脱散。寮前置一几,以顿茶注、茶盂、为临时供具。别置一几,以顿他器。旁列一架,巾巾兑悬之。

屠隆《茶说》茶寮条记:构一斗室,相傍书斋,内设茶具,教一童子专主茶设,以供长日清谈,寒宵兀坐。幽人首务,不可少废者。张谦德《茶经》中也有茶寮中当别贮净炭听用、茶炉用铜铸,如古鼎形,置茶寮中乃不俗。

明清茶人品茗修道环境尤其讲究,设计了专门供茶道用的茶室──茶寮,使茶事活动有了固定的场所。茶寮的发明、设计、是明清茶人对茶道的一大贡献。

(四)修道

明清茶人继承了唐宋茶人的饮茶修道思想,创新不多。

综上所述,泡茶道蕴酿于元代至明代前期,正式形成了十六世纪末叶的明代后期,鼎盛于明代后期至清代前中期,绵延至今。

元明清时期的信阳茶


元、明两代,由于屡受战乱之苦,加之茶税过重,信阳茶叶生产受到很大影响,但始终保持着名茶区的优势。

浉河上游还有闻名遐迩的黑龙潭、白龙潭、何家寨、集云山、云雾山、震雷山、双碑寨等,都是出产信阳茶的名山。明代将军王延世在《游白龙潭记》中,有茶助兴:扶掖到潭右,一岩如广,大石可座而饮食,敲石火温所携酒,炙烹蚧茗,色味俱绝。明代文坛前七子之一的何景明,家居信阳城西,写下了大量赞美家乡山水的诗篇。如他对信阳毛尖主产区黑龙潭的描写与称赞:川流一曲抱,峭壁万年开;白石传杯坐,青天送月来;蛟龙亦自舞,鸥鹭当相猜;谁识仙潭上,天公此钓台。

据清人陆廷灿编的《续茶经》转引元代的《文献通考》载:元代,全国有26种名茶,东首、浅山薄则出光州。明代出的地方志书中也有较详细记载,河南通志记载,当时河南地方的唯一名茶,罗山茶产汝宁府信阳州。到民国初年,信阳茶再次崛起,并走出国门,信阳毛尖也逐渐定型,形成以龙潭信阳毛尖为代表的一批信阳茶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