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茶叶发展史及其出路

发布时间 : 2021-11-22
茶叶发展史 茶叶历史发展史 茶叶的起源发展史

茶叶发展史。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温州茶叶发展史及其出路”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与云南普洱、安溪铁观音、西湖龙井、武夷山金骏眉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茶品牌相比,温州茶叶品牌的知名度还处于墙内开花墙外不香的状态,这从每年温州市茶叶只有极少比例销往外埠可得到佐证。

雨水节气过后,温州春茶开始陆续采摘。

作为温州的传统特色产业,近年来,温州市利用早生茶树品种和冬季气候温暖两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名优早茶,茶产业持续发展。然而,相比云南、福建及我省杭州等产茶区,不论是产量、产值,还是品牌知名度、市场占有率,温州市茶产业都明显滞后。

温州茶产业如何提升发展?近日,市政协协同相关部门及市茶文化研究会就此启动专题调研,记者随同调研组赴泰顺、苍南等地进行了实地调查。

茶之源:温州茶隋唐时期已闻名中国是世界茶树原产地和茶文化的发祥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这个关于神农如何发现茶的传说,被认为是中国茶历史的起源。

据三国时期张揖的《广雅》、清代顾炎武的《日知录》等史料记载,秦统一六国后,茶得以广播全国乃至全世界;三国时期,出现了茶叶加工的最早的成品饼茶,茶叶经历了由吃鲜叶到煮干茶再到烤饼茶的过程。到了唐朝,以陆羽的《茶经》这一世界首部专门论述茶道茶文化的专着面世为标志,中国人对茶的功能和品质有了更深的认识,完成了由一般饮茶向精神文化的升华。

温州茶叶生产历史悠久,相传东晋永和年间,雁荡山就开始种植茶树,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其兴起则在隋唐。《茶经》引用《永嘉图经》记载道,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可见温州市茶叶在隋唐时期已闻名遐迩。

回顾温州茶的历史,人们会惊奇地发现,其始终透着浓浓的地方文化气息。如文成的刘基贡茶,相传为刘基发现并受到朱元璋推崇。明朝洪武年间,刘基退隐文成武阳,连年征战的劳累与父母亡故的悲戚使其形容憔悴。一天夜里,他梦见后院山坡上冒出一株异香扑鼻的奇树,清晨去看,果然长出一株茶树。刘基沏茶饮用后,顿感精神焕发,于是将其献给朝廷。朱元璋饮用后极为赞赏,欣然提笔赐名刘基贡茶,从此名扬天下。又如古称雁茗的乐清雁荡毛峰得明代诗人章元应赋诗雁山春茗味通仙,恰在清明谷雨前的赞誉,列为当时的贡茶。温州黄汤则在清朝乾隆年间被评为全国主要名茶,受到宫廷青睐。泰顺四贤茶更是留下了江南四大才子品茗对诗的佳话。

到了现代,随着一曲脍炙人口的《采茶舞曲》唱响大江南北,也给温州茶增添了不少文化因子。1958年,着名音乐、戏剧家周大风到泰顺东溪乡采风演出时,被当地茶农热火朝天的采茶情景和喜庆丰收的欢歌笑语所触发,最终创作出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亚太地区优秀民族歌舞保存的《采茶舞曲》。被誉为中国现代茶学泰斗的原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教授庄晚芳,则在品尝永嘉乌牛早茶后给予龙井虽然好,不如乌牛早的盛赞。温州茶文化,与温州产茶、制茶的历史一样,源远流长而意蕴丰富。

茶之惑:产量产值低知名度不高气候温暖、雨水充沛、山地面积大、土壤适宜茶树生长可以说,温州发展茶产业具有许多天赋优势。

多年来,温州市也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坚持良种、名茶、品牌、效益的发展思路,不断调整优化茶业结构,开发了永嘉乌牛早、平阳早香茶、瑞安清明早、瓯海黄叶早、泰顺三杯香、苍南翠龙茶等具有区域特色的名优早茶,挖掘恢复了历史名茶雁荡毛峰和刘基贡茶。由于上市早、品质优,温州茶在全国茶叶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力,是温州市部分山区、半山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前,温州市主产的大宗茶温炒青有绿茶味精之称,以品质优异享誉茶叶市场。

来自温州市农业局的最新统计,目前全市共有茶叶生产、经营实体300多家,专业大户200多户,茶农约5万户。去年,全市茶叶总产量为2292吨,总产值7.14亿元。

然而,如果把这些数字放在全省一比较,人们会对温州茶产业的发展现状有更清醒的认识:据统计,温州市茶叶生产面积、产量、产值分别只占全省的10.1\%、3.1\%和5.6\%。尽管拥有茶叶品质优、茶树品种资源丰富、春茶上市早等优势,温州茶产业生产水平不高却是不争的事实。

另一方面,随着茶叶产业化经营的推进,近年,温州市涌现出不少茶叶品牌,如荣膺中国驰名商标的乌牛早、三杯香,被评为省着名商标的日省、仙瑶隐雾,获中华文化名茶称号的苍南翠龙等。根据农业部门统计,全市现有茶叶注册商标80余只,其中获中国农业博览会、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名茶评比金奖的名茶品牌有10只,获国际、国内有机茶认证和绿色食品认证的茶叶产品有30余个。

但是,与云南普洱、安溪铁观音、西湖龙井、武夷山金骏眉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茶品牌相比,温州茶叶品牌的知名度还处于墙内开花墙外不香的状态,这从每年温州市茶叶只有极少比例销往市外可得到佐证。

近几年每年产量都在萎缩,因为投入产出比不合算,只能是挣扎着往前走。市农业龙头企业、泰顺县雪龙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晓红不无痛心地表示,政策支持力度不大,又有融资、土地、人才等多种瓶颈制约,温州市茶企业普遍发展慢、规模小,导致温州茶产业整体显弱。

茶之路:以茶文化促茶产业提升面对当前全国茶叶生产规模迅速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茶叶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温州茶产业如何才能杀出一条血路?

在温州市农业局副局长王志旭看来,今后几年除了要重点在基地建设、区域品牌打造、强化科技支撑、健全营销网络等方面加大力度外,加强茶文化建设同样重要。

事实上,自2003年以来,温州市已连续10年举办了十届温州早茶节,旨在通过茶文化与广场文化、旅游文化相结合来宣传温州茶,以文化力促进茶产业发展。2011年,温州早茶节还与西湖龙井开茶节等一起入选全省十大最具影响力的农事节庆。

各个产茶区也就此动了些脑筋。如文成县在2005年将原有的伯温贡茶、半天香等品牌整合成全县统一的区域品牌刘基贡茶,将茶文化与刘基文化捆绑打造,在扩大茶产业规模、提高品牌效益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苍南县则从2006年开始,每年在五凤乡八亩后村举办开茶节,通过展示茶文化来推介茶叶,进一步提高本地茶叶的知名度。在泰顺,一个以茶叶产业为主导、以购物、餐饮、娱乐等为辅的浙南茶文化城正在加紧建设中,计划于今年十一期间试营业。

我们在茶文化上做了一些尝试和努力,也发挥了一些作用,但还远远不够。温州市农业局高级农艺师苏国崇说,发展茶产业需要两大支撑,其一是科技支撑,包括无公害技术的推广、先进设备设施的应用等;其二是文化支撑,包括茶知识的宣传、茶历史的挖掘、茶故事的叙述等。在他看来,目前在温州,不管是相关政府部门还是茶企业,对茶文化的挖掘都还不够深入,载体也不够丰富,茶文化与旅游、休闲等产业的结合度也有待提高。

采访过程中,不少茶企业对这个观点表示认同。事实上,一些规模较大的温州茶企业,已经悄然在进行着以茶文化推动茶产业的试验。

浙江银奥茶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许明香是其中一个。2011年8月,一位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受邀造访位于苍南五凤的银奥茶园,他就是周大风,《采茶舞曲》的作者。盘桓两三日后,沉醉在满山茶树清香中的周大风挥笔写下他的第三首茶歌《银奥茶歌》:高高的山哟薄薄的雾哟,薄雾浓云缭绕在茶林中,五凤宝地出佳茗哟,带给人间都是春

从低端到高端,从每斤卖几十块钱到上万元,文化的作用和魅力不可忽视。许明香说,他关注并涉足茶文化已有多年,请人谱写茶歌只是其中一项,实践表明,做好茶文化这篇文章,对于提升产品质量、打响品牌、拓展销路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转自西湖龙井资讯平台)在瓯江北岸的永嘉,浙江乌牛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潘林波则在忙着筹备建设茶博物馆的事情。他告诉记者,这是受该县一家企业开设鞋博物馆的启发,希望借此增加企业茶品牌的文化内涵,中国茶文化绵延几千年,有更多可以说的故事。据了解,该茶博物馆选址乌牛早的发源地永嘉三江街道半岭村,计划今年上半年开工,建成后将让人们在采茶、做茶、品茶的同时了解茶的历史,感受茶的文化魅力。

没有文化做背景,茶就是没文化的商品,不能引领人们在泡茶喝茶中品味茶的无限美妙,茶文化对茶产业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从泰顺茶叶技校科班毕业并从事茶企业30多年的吴晓红说,她的企业这几年也做了许多与茶文化相关的努力,如参加市外各类大型茶事活动,设计推出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茶奉、茶匙等茶文化用品,在产品包装里附上写有泡茶、饮茶小知识的说明书等。但是,在她看来,这些都还只是企业的小规模探索,不管是弘扬发展茶文化还是提升温州茶产业,都需要政府出台更给力的政策和举措。

不管是从内涵还是外在形式看,茶都是有文化的,如何使温州源远流长的茶文化转变为可体会、可消费的文化产品,使茶产业向文化产业、休闲产业提升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市茶文化研究会秘书长陈伟光表示,目前除市本级外,永嘉、泰顺等8个县(市、区)也相继成立了茶文化研究会,推动茶文化与茶产业的融合提升,是研究会今后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完)链接:一流茶叶品牌要做二流工作做茶叶品牌一定要平稳落地,既要让消费者听得到,也要让消费者买得到,才能慢慢成长为一流品牌,否则,一切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具体怎样做,才能实现呢?关键是在品牌定位之后,围绕品牌定位做好二流工作。品牌定位就是从竞争的角度出发,在消费者的心智中,为品牌找到一个独一无二、富有价值的位置。

那么,什么是二流工作呢?即产品流和信息流。

产品流,主要是指茶叶的销售渠道建设,或者说茶叶从茶园到茶杯的主要流通路径。比如,一个在安徽六安的茶叶企业,在北京没有销售终端,又想打开北京市场,顺利把茶叶卖到北京,那么,他就要利用现在强大的网络平台去做好产品流,让消费者的手通过快递公司或物流公司,能够方便快捷地触及到他的茶叶。

信息流,主要是指茶叶品牌信息的传播途径,亦即茶叶品牌信息从某一区域或某一企业到达消费者大脑中的流通途径。品牌信息包括这种茶叶的核心优势、生长环境、生产工艺和独特功效等等。

信息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品牌宣传的问题,做好信息流工作,主要是为了先声夺人,让消费者没有看到茶叶之前,就对茶叶品牌产生好感,事先在消费者心中留下良好的品牌印象,而后再通过产品流工作进行强化,从而让消费者更加认同茶叶品牌。

茶叶品牌要占领一个市场,发挥品牌优势,重要的就是协调好二流的关系,你会首选一个你不了解的茶叶品牌吗?显然不会!导购员向你推销两种茶叶,一种是你早有耳闻的品牌,一种是闻所未闻的品牌,两种茶叶的价格、特征几乎没有差异,你会选哪一个?显然是选择早有耳闻的茶叶品牌。你会首选一个在实体店看不到,在互联网上也无法看到的茶叶品牌吗?显然不会!

因此,要顺利做强茶叶品牌,你要尽力在某一区域市场,同时做好产品流和信息流工作,抢占消费者的心智,也要为消费者提供便利。如果一段时期内,不能做到产品流、信息流同步,那么就要及早开设网上商城,以最大限度地方便消费者购买,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产品销量。

cy316.com编辑推荐

中国茶叶发展史


茶作为饮料是中国人的一项重大发现。原始社会人类在采集和渔猎时,在品尝百草滋味的过程中发现了它。按照这一说法,茶的利用最早是从咀嚼鲜叶开始的。东汉(25~220)时期的《神农本草》中就记述了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为茶的古体字--笔者注)以解之的传说。由此可以推断,原始农业开始也就是茶利用的开始,迄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不过,茶正式有文字记载,却是公元前200年。秦汉年间的字书《尔雅》,称茶为槚。而到汉代,在司马相如(前179~前117)的凡将篇中,称茶为荈。在文字记载中,茶的别名还有荼、蔎、茗等很多种。公元350年左右晋常璩所着的《华阳国志巴志》记述: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漆、荼、蜜皆纳贡之。周武王伐纣,是在公元前1066年,这就是说早在3000多年前,在巴蜀(今四川)一带已用当地所产茶叶作为贡品了。而在《华阳国志蜀志》中还提到:安南(今四川乐山)、武阳(今四川彭山县),皆出名荼。用文字记录人类活动,往往是后于事实本身很长时期,因此可以推论,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云贵高原的川、滇、黔相邻地带已有茶的栽培和加工,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采制和饮用茶叶的国家。

唐陆羽(733~804)着述了《茶经》,这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书。它总结了唐以前茶叶生产和饮用的经验。《茶经八之出》中论述了全国茶叶产地为山南、淮南、浙西、剑南、浙东、黔中、江南、岭南等8道43州,相当于现今的13个省,即现在的四川、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广西、广东、贵州、陕西、河南等都已有茶的栽培。《茶经三之造》讲述茶的制造过程是: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这就是说,当时是一种蒸青制法的团饼茶。当然除蒸青饼茶外,也有一些地方(如郎州,今湖南常德)出现了炒青绿茶制法(见刘禹锡西山芷若试茶歌),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名茶。据唐《国史补》所载:剑南有蒙顶石花、小方、散芽,列为第一。此外湖州有顾渚紫笋,睦州有鸠坑,洪州有西山白露,寿州有霍山黄芽等。

在此期间,中国的茶种也正式向外传播。唐德宗贞元21年(公元805年),日本僧人最澄来我国浙江学佛,回国时带回茶种,植于日本贺滋县(今池上茶园),这也是日本种茶之开始。

宋代(960~1279)茶叶在民间广泛流行,已成为人民生活的必需品。正如王安石的《临川集卷七十议茶法》所载: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当时的产茶区域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和淮南一带。其中以四川产茶最多;其次是江南路、淮南路、荆湖路、两浙路;而福建路产茶最少,但品质特好。到南宋时,产茶已有66个州(宋史食货志)。宋代的茶叶主要分为片、散2种。片茶就是饼茶和团茶;但也有散茶,不过数量较少。

元代(1206~1368)茶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淮南及两广一带,其主产区有江西行中书省,湖广行中书省(包括两湖至广西、广东、贵州及四川南境,全国产量约10万吨)。元代茶类分为蜡面茶、末茶、茗茶3种,前2种即继承宋代的片茶制法,后一种就是现在的蒸青散叶茶。当时的散叶茶,因鲜叶原料不同,分芽茶和叶茶2类。芽茶的鲜叶原料较幼嫩,叶茶相对较粗老。如当时的名茶探春、先春等属芽茶,雨前则属叶茶。

明代(1368~1644)茶的产区又进一步扩大。着名的产区有:浙江杭州的龙井、天台的雁岩、扩苍的大盘、绍兴的日铸、长兴的罗界和福建的武夷、湖南的宝庆、云南的五华、江苏的虎丘及天池、安徽的休宁及霍山的大蜀等。明代在茶叶制法上由蒸变炒,这种干热制法炒青茶的出现大大发展了茶的香气,是制茶技术上一大进步。由于炒青散茶的发展,在以后还相继出现了红茶、黄茶、黑茶和直接晒干或烘干的白茶。

清代(1616~1911),由于国内市场的需求和对外贸易的刺激,促使种茶范围扩大,面积、产量剧增。特别是大规模地经营茶叶,为前所未有。据郭柏苍《闽产录异》(1886年)载:闽诸郡皆产茶,以武夷为最,清明后,谷雨前,江右采茶者万余人。反映了当时茶叶生产的盛况。

综合各地方志的记述,清代产茶的主要省份(产茶县占该省50%以上)有: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台湾、浙江、江苏、安徽等13省。河南(东南部)和陕西(南部)2省,也有悠久的产茶历史和一定的种茶面积。此外,甘肃的文县、山东的莒县(1935年志)和文登(1897年志)等县都曾为产茶地。

在茶的类别方面,在福建安溪、建瓯、崇安等地乌龙茶生产形成了规模。至此,6大茶类(绿茶、红茶、黄茶、黑茶、白茶和乌龙茶)均已创造出来,而且在制茶技术上有了很大的发展。每一种茶类中,又因产地、品种、采制方法的差异,出现了很多各具特色的地方名茶,如西湖龙井、庐山云雾、黄山毛峰、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闽红工夫、祁门红茶、君山银针、六堡茶、温州黄汤、恩施玉露、洞庭碧螺春、白毫银针等。

清代的茶叶生产,在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后,确存在茶区的盲目拓展和产量畸形增加的情况。1886年,全国茶叶产量达25万吨,出口13.4万吨,总产值5000万~6000万元,占世界第一位。但在此以后,直至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国外植茶业的兴起,加之国内战乱频繁,茶叶生产一蹶不振,出口量逐渐减低,产区面积也相应缩小,茶叶产量只有4.1万吨,出口0.9万吨。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政府重视,采取积极扶持的政策,使衰落的茶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从1950年至2006年,茶园总面积(不包括台湾省)从16.8万公顷扩展到145万公顷;茶叶产量从6.52万吨增加到102万吨;茶叶出口量从1.96万吨提高到28.7万吨。分别比1950年增长7.6倍、14.6倍和13.6倍。面积和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出口量稳居世界第三位。

好茶叶标准的发展史


父亲从小就跟爷爷学喝茶,我从小就跟父亲学喝茶。至今,我的记忆中还清晰地记得嗜茶如命的爷爷留下的保温工具“茶窝”。

爷爷生长在旧社会,民不聊生;父亲生活在计划经济年代,物资匮乏,他们留给后代同样的话:有茶喝就是好茶。

我生长在乌龙茶之乡,茶叶放开经营后,喝茶不成问题。调到主产区工作后,喝啥茶就有所选择,到九十年代以来,我从业茶事工作,走过粤、贵、川,路过湘、鄂、豫,去过浙、苏、皖,遍尝红茶、绿茶、白茶、普洱茶、青茶、黄茶,始不习惯,渐而接受,继而认可。

茶喝多了,喝久了,对茶的感觉又回到原点。茶之基本功能:一是止渴,二是保健,对口就是好茶。调动嗅觉、视觉、味觉、触觉,感受茶之四要素:形、色、香、味,重中之重在于味,是苦、是涩、是甘,尽在滋味中,全凭口一张。

回乡务农时,凌晨二点就起程去十几公里外的万格坑大山割柴草。时至中午,妈妈拎着一大罐茶水在路上等候,我总是迫不及待地端起茶罐,咕噜咕噜喝下肚,凉爽直透五脏六腑,消暑解渴又增力,重担在肩也犹轻。那茶水,滋味浓酽,是伟大的母爱和亲情的浓缩,让人铭记终身。

2000年圣诞之夜,有幸在澳门万豪轩酒楼“安溪西坪茶王品评会”上品尝来自原产地的铁观音茶王,饮之味道馥郁,颊齿留香,沁入肺腑;饮后喉底回甘,韵味无穷,不愧是茶中尤物,人间极品。

2003年10月,在西安“天下第一水饺”店,边观赏陈忠实、路遥等名人的题词,边品饮服务生递上的茉莉花茶,袅袅的茶气飘着淡淡的茉莉花香,入口甘纯宜人。七八碟水饺上来,又叫续茶,来个以茶代酒,畅快之至。

这三杯茶,“浸泡”在不同年代、不同环境、不同心境,茶的品质已无从比较,价格或许天壤之别,但在当时,本质已无区别,予我而言,爽口、对路,都是好茶。

我国是茶树发源地,五千年中华茶文化孕育出来的茶叶大观园里,琳琅满目的上千种名茶争奇斗艳,哪一个品种不是劳动人民经过长期摸索、实践、创新出来的,厚此薄彼、褒此贬彼是不可取的。

北方人钟爱的花茶,江浙沪人喜欢的绿茶,闽粤台至爱的乌龙茶……个个都是好茶。绿茶之清香、乌龙茶之幽香、花茶之芳香、普洱茶之甘滑、红茶之醇厚、台茶之清锐,各种不同地域、不同加工方法制作出来的茶叶,适应了多民族、多层次、多元化的消费群体的需要,组合成“国饮”,名字就叫中国茶。

儿子从小就跟我学喝茶,学生时代就近茶饮而远可乐。他大学毕业后即将走入社会,父子聊起茶话。他说我偏爱铁观音,为何其他茶类也接受,连新茶、旧茶、毛茶、熟茶也喝得津津有味。我答曰,无论黑红白(茶)还是青绿黄,对口就是好茶。就像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只要恪尽职守,就是好职业。

贡茶发展史


贡茶是中国茶叶发展史上的一种特定现象,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特有产物。贡茶使千百万茶农蒙遭苦辛,但贡茶在客观上也推动了茶叶生产技术的发展,它也是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1、贡茶的起源

贡茶的缘起与封建制度的建立密切相关,贡茶与其他贡品一样,其实质是封建社会里君主对地方有效统治的一种维系象征,也是封建礼制的需要。贡茶的发生,据史料记载,可追溯到公元前一千多年前的周武王时期。武王伐纣,巴蜀以茶等物品纳贡。这种现象具有极为明显的政治色彩,纳贡,即意味着君臣关系的确立。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贡品主要被用来满足君主及上层阶级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之需,即所谓致邦国之用。

贡茶除了贡物制度的强制性敛取之外,还有一种地方上的主动推荐贡献现象。这种现象也是使贡茶进一步扩大的重要原因。因为一时一地的物产,可以通过上贡的形式,达到名扬四海的目的。

2、历代贡茶概况

贡茶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直至清代封建制度的寿终正寝,贡茶才随之消亡。悠悠数千年,贡茶对整个茶叶生产的影响和茶叶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

贡茶发展史(续)


元朝仍继续保留着宋朝遗留下的一些御茶园和官焙(制茶工场),元大德三年(公元1299年),计有茶园120处,在武夷设焙局(制茶工场)于四曲溪,称御茶园,焙工数以千计,大造贡茶。据董天工《武夷山志》载,元顺帝至正末年(公元1367年),贡茶额达990斤,明初仍之,至明世宗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建宁太守钱黼因本山茶枯,御茶改贡延平(福建南平)。

明朝御茶生产,茶农负担甚重,除完成摊派的贡额之外,每年还要分担喊山供祭费。清?释超全《武夷茶歌》载: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年)茶久荒,喊山岁犹供祭费,输官茶购自他山。当时建宁每年惊蛰日,官吏致祭御茶园边的通仙井,祈求井水满而清,用以制贡茶,祭毕鸣金击鼓,台上扬声同喊曰:茶发芽!称喊山。

至明朝时,蒸青团饼茶渐渐减少,随着炒青芽茶的出现,开始改贡芽茶(即散茶)。据《明大政纪》记述,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九月,诏建宁岁贡上供茶,罢造龙团,听茶户推采芽茶以进,有司勿与。天下茶额惟建宁为上,其品有四:深春、光春、次春、紫笋,置茶户五百,免其摇设。上闻有司遣人督迫纳贿,故有是命。因此正式改贡芽茶是自明朝始,芽茶品质优于团饼茶,官吏们趁督造贡茶之机,贪污纳贿,无恶不作。

《明食货志》载:明太祖时(公元1368~1398年),建宁贡茶一千六百余斤,到朱载?隆庆(公元1567~1572年)初,增到二千三百斤。明朝其他各地贡茶额也都比宋朝增加。其增加的数额中,相当一部分是督造官吏层层加码之故。明孝宗弘治年间(公元1488~1505年),进士曹琥《请革贡茶奏疏》,曾揭露了这种贡茶苛政,《疏文》说:臣查得本府(广信府)额贡芽茶,岁不过二十斤。迩年以来,额贡之外有宁王府之,有镇守太监之贡。是二贡者,有芽茶之征,有细茶之征。始于方春,迄于初夏,官校临门,急如星火。农夫蚕妇,各失其业,奔走山谷,以应珠求者,相对泣。因怨而怒,殆有不可胜言者。如镇守太监之贡,岁办干有余斤,不知实贡朝廷者几何?奏疏中接着陈述了贡茶的五大害处:其一,采制贡茶正当春耕季节,农民男废耕,女废织,全年衣食无着;其二,早春二麦未熟,农民饿着肚子采茶制茶,困苦不堪;其三,官府收茶百般挑剔,十不中一,茶农只好忍受高价盘剥,向富户购买好茶,以充定额;其四,无法交够定额,只得买贿官校,以求幸免;其五,官校乘机买卖贡茶,敲诈勒索,整得农民倾家荡产。

天下产茶之地,岁贡都有定额,有茶必贡,无可减免。据《明旧志》载,明神宗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昔富阳鲥鱼与茶井贡,百姓苦难言。佥事韩邦奇曾写了一首《茶歌》,揭露当时统治者的罪行。

至清朝,贡茶产地进一步扩大,江南、江北著名产茶地区都有贡茶,有些贡茶还是皇帝亲自指封的。如清圣祖康熙皇帝在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南巡江苏太湖,巡抚宋荦购朱正元独自精制的品质最好的吓杀人香茶进贡,康熙皇帝以其名不雅,即题曰碧螺春,从此碧螺春茶岁必采办进贡。

清高宗乾隆皇帝在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南巡时,为搜刮地方名产,诏今日:进献贡品者,庶民可升官发财,犯人重刑减轻。徽州名茶老竹铺大方,就是当时老竹庙和尚大方创制进贡的,乾隆就赐以大方为茶名,自此也岁岁精制进贡。

浙江杭州西湖龙井村至今还保存着当年乾隆皇帝游江南时封为御茶的18棵茶树。据传,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乾隆皇帝在杭州游了天竺,览乡民采茶焙制之法以后,又微服私访至龙井狮峰,品尝了胡公庙前茶树上所采茶叶制成的龙井茶,果然香味尤佳,遂将庙前18棵茶树封为御茶,从此龙井茶名声更大,岁贡更多。然而皇帝的欢心,换来的是百姓的苦难。清朝钱塘人陈章,看到朝廷贡茶强加在茶户身上的苦难,以同情之心,写了一首《采茶歌》,歌云:风篁岭头春露香,青裙女儿指爪长,度涧穿云采茶去,日午归来不满筐。催贡文移下官府,那管山寒芽未吐,焙成粒粒比莲心(龙井茶挺秀黄绿似莲心),谁知依比莲心苦。

元、明、清朝贡茶的采制方法和贡茶品目,历经700多年的变革,有很大的差异性。元朝仍以蒸青团饼茶为主,明朝开始改贡芽茶,妙青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采摘细嫩芽叶,炒制成形态各异的茶叶。这时蒸青茶、烘青茶、炒青茶并存。至清朝,在明朝贡茶的基础上有了扩大,以烘青茶与炒青茶为主,制工更加精细,外形千姿百态,同时创制了乌龙茶、红茶、黑茶、花茶等,广大茶区形成了多种茶类的贡茶。

崂山绿茶的发展史


上世纪五十年代,有人提出南茶北引的设想,认为崂山三面临海,气候温和湿润,水质优良,又有适宜茶树生长的酸性土壤。1957年冬,园林管理处开始茶苗移植试验,引种的绝大多数是皖南、浙江的良种。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崂山绿茶的发展历史。

一、引进黄山茶

崂山绿茶最初在太平山南麓苗圃试种,第一次从黄山运来两年生茶苗5000株,由于信心不足,加之茶苗启运时间不当,根部损伤较重,第二年春天培植完全失败,无一成活。1958年我市又试行育苗驯化,由杭州引种,在中山公园太平山南麓的空旷地带试种,出苗率达70%左右。

二、选地

茶树入崂山,首选地方是素有小江南之称的太清宫林区。1959年,从南方远道而来的客人落户在太清宫小广场前。当时播种了5万多丛,折合40多亩,但由于长期缺乏管理,仅存活5千至1万丛。经过一两年的精心管理和培育,引种成功。日前,在上清宫附近海拔300米的一块坡地上,有人发现了1962年种植的27丛茶树。期间没有人管理,但茶苗竟安全越冬,可见崂山极适宜茶树生长。

三、引进成功

南茶北引成功了,但产地有限,产量很低,在社会上几乎没有影响。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茶叶种植有所发展,但是种植技术很不普及,特别是制茶技术只有极少的那么几个人掌握,上市数量非常有限。由于大环境不成熟,加之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低,到90年代初期崂山茶种植面积也就1000亩左右。

四、反客为主

90年代中后期,崂山茶获得大发展,政府制定扶持政策,提供资金支持、技术指导,鼓励农民打破传统的种植结构,改粮为茶。大部分农户的承包地种上了茶叶。茶叶种植面积差不多年均增加1000亩左右。崂山绿茶注册商标几十个,种植技术和制茶技术越来越精湛,崂山茶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各种花茶日渐从当地人的桌上退出,崂山绿茶成了不可替代的饮品。

北宋茶业的发展史


北宋是我国历史上茶叶生产的重要时期。当时,茶叶作为重要的商品,种植区域较前代更为扩大,制作工艺也更为严格和精细,茶叶产量不断增加,新的品种不断出现。与此同时,文人墨客在品饮之余,著书立说,写下了大量以茶为题的文章、著作。此外,由茶业引起的农民起义也时有发生。所有这些,使茶业成为北宋社会经济过去。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就北宋茶业的发展状况及原因,略作论述。

北宋茶业的发展,首先表现为产茶区域的扩大。据陆羽《茶经》记载,唐代时全国产茶州军为43个,可以认为此数字基本反映了唐代茶叶生产规模。而宋代绍兴末年仅东南十路就有60个州,242个县产茶。虽然此数字统计于南宋,不能确切代表北宋产茶区域,但反映了从唐至宋几百年间,我国产茶区域不断扩大的事实。又据《宋史》和《文献通考》记载,北宋产茶地区,江南有十州五军;两浙有十二州;荆湖有七州一府一军。其中江南的江、池、饶、信、洪、抚、筠七州和兴国、临江两军,两浙的处、温、衢三州,荆湖的鼎、澧:岳丨归、峡五州为《茶经》所未提及,此非陆羽的疏忽,而是唐代时这些地区尚未产茶的缘故。仅此,北宋产茶州宰便比唐代多了17个。《太平寰宇论,土产》也载,北宋产茶州军凡58个。故就产茶地区而言,北宋茶叶生产的规模无疑超过了唐代。

其次,北宋茶业的发展还表现为制茶工艺水平的提高。《茶经》论载唐代制茶工序为六道,但无详细操作过程。据《北苑别录》载,北宋制茶工艺有所简化,操作要求非常严格。具体如

1、蒸茶茶芽再四洗涤,取令洁净,然后人甑,俟汤沸蒸之。”

2、榨茶:“茶既熟……须淋洗数过,方人小榨去其水,又入大榨去其膏。先是包以布帛,束以竹皮,然后大榨压之,至中夜取出菜匀,复人前入榨,谓之翻榨,彻晓奋出,必至于干净而后。

3、研茶每水研之,必至于水干茶熟而后已。”

4、造茶:“凡茶之初出研盆,荡之欲其匀,操之欲其腻,然后人圈制纟夸,随过黄有方。”

5、过黄:“初人烈火焙之,次过沸汤iWS之,凡如是者三而后宿。一日,逐过烟。焙之火了欲烈,烈则面炮而色黑;又不欲烟,烟则香尽而味焦。但取其温温而已。”

从这些记载看,北宋对制茶工艺、技术要求甚高,并形成了一整套严格和精细的操作程序。当时还将制茶过程总结为“择之必精,濯之必洁,蒸之必香,火之必良”几个原则。通常,文献中关于生产技术如此详细的记录,不可能为前人文献的重复,《北苑别录》所载又是北宋著名茶园北苑的生产情况,故当反映了北宋制茶水平的提髙。张舜民《画墁录》也指出:“迨至本朝,建溪独盛,?采培制作,前世所未有也。”

景谷茶业的发展史


除今普洱市政府所在地外,景谷也是民国时期普洱茶的次集散中心。开创景谷普洱茶事业的是前清进士纪襄廷(1858~1937),是他最早引茶种植于景谷,并亲自带动乡邻广为种植使之成为产业。东陆大学校长董泽在其墓志铭中写道:公之为人,曾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情,抱初不以谋一人一家之幸福为己足。曾日观景谷之山脉重重,农田稀少,每岁米谷所出,不敷使用,民生日困,盗匪充斥怒焉,如捣而思,有以匡救之。经若干心血之研究与考察,以景谷气候土质之宜于种茶也,乃向外选购种子,先于陶家园试种数百株,后于塘房山续种数十万株,胼手胝足,躬亲栽植培养,煞费苦心,不数年而蔚然成林,可供采摘,并以所栽出者资为观摩,广事倡导,使大众群起为普遍与大量之种植。于是景谷若干荒山已由无用化为有用,将荒山变为茶山,以昔日穷乡僻壤之地区,一变而为商贾云集之市镇,国计民生,日以富裕,地方文化日以发展。公苦心倡导种茶以福国而利民之丰功伟绩,久已无人不道,有口皆碑。前云南省立第一中学校教授王毓嵩先生曾书赠公一联日:景谷之茶衣食万姓;庄礄而后见公一人。事功所在固将与景谷茶同垂不朽也。在纪襄廷的倡导下景谷茶叶得到大面积推广,到民国三十七年(1948),景谷共有外商、坐商开办的恒丰源、同裕昌、三元利、日升公、德茂生等茶庄三十余家。

景谷还是云南沱茶的原产地,1900年,景谷人李文相制出碗状团茶销往下关,私商茂恒、永昌祥仿制后运往宜宾、沱江一带销售,因景谷茶质香醇,一举打入四川市场,赢得沱江水,下关茶,香高味醇品质佳的美誉,随后以售地命名为沱茶,因用景谷原料在下关加工,故又称为景关茶。

中国茶艺的发展史


大家知道很多有关茶叶的历史,但是茶叶之所以能够传承至今,并且发扬光大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茶艺给人们带来的满足感。今天就跟大家说说茶艺的发展史。

茶艺,萌芽于唐,发扬于宋,改革于明,极盛于清,可谓有相当的历史渊源,自成一系统。茶艺出自茶道,首见于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可见唐时茶道已在王公贵族中广为流行,并形成了一定的茶道程式。而唐代贡茶的发展,又对推动宫廷茶艺的形成与完善,提供了条件。据《新唐书·地理志》载,唐时的贡茶地区已发展到十六个郡,可见规模之大。唐代李肇《国史补》载,当时各地为了使进贡的茶能赶上宫廷清明宴,还出现了日夜兼程将茶送往京城的急程茶。

古代的中国茶艺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同时配以情绪等条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被称为美学宗教,以和、敬、清、寂为基本精神的日本茶道,则是继承唐宋遗风。而现代意义上的中国茶道,比如百姓招待客人的客来敬茶、广东、福建的客家功夫茶,还有少数民族形形色色的饮茶习俗,虽然里面也蕴含着茶的道和艺,但与日常生活结合得更为紧密,偏重实用而非日本那种表演色彩很浓的“茶道”。

茶艺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内涵一种具体表现,谈茶文化必须结合中国汉文化而论之茶艺。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和中华的文化内涵礼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礼节现象。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深入挖掘中国文化内涵,深入研究探索中国文化的复兴。茶艺文化既属中国文化范畴,即为以礼规范在品茶的各个细节,讲究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和饮者的修养、情绪等共同形成的一种意境之美。

一个物品放在哪儿很普通,当你用一种艺术的形式欣赏和使用它的时候这一切都变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