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祁门红茶的历史与文化

发布时间 : 2021-12-02
茶文化的历史 茶文化历史简述 雅安茶文化历史

茶文化的历史。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探寻祁门红茶的历史与文化”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探寻祁门红茶的历史与文化”相关知识!

不少人听过祁门红茶是因为它的“祁门香”,或者是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亦或被国外誉为“群芳最”云云。然而,耳边听来也始终是浅,不足以像许多人如痴如醉地喜欢,究竟为何有人会情有独钟祁门红茶,甚至有一种“祁红情怀”?

祁门地处安徽黄山西麓,与江西毗邻,属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自然条件优越,山地林木多,温暖湿润,土层深厚,雨量充沛,云雾多,很适宜于茶树生长,加之当地茶树的主体品种──槠叶种内含物丰富,酶活性高,很适合于工夫红茶的制造。

茶树是一种喜温耐阴的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光热条件。祁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6℃,极端最高气温41℃,极端最低气温—13.2℃。全年10℃以上有效积温达到4897.1℃。而且,祁门的光照适度,年日照总时数1908.8小时,无霜期240天,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光照和热量,有助于茶叶中的品质成分和芳香类化合物的有效积累。

降雨是茶树生长所需水分的主要来源。祁门年平均降水量高达1600-1800毫米,雨量分布以春夏最多,占全年雨量的60%-70%,气温高于10℃期间的降水量达1200-1400毫米,与茶树生长需水量相吻合。春夏季节相对湿度都在80%左右。

祁门红茶好,更在于土壤。土地是万物之母,这里的“土地之母”就是与众不同。

祁门由于山多地陡,山地土质层较浅,在50~80厘米,茶树种植理想的土质层厚度要在1米以上。因此,茶园大多选择在河流两岸积扇及近河岸中低山,每年夏秋之际河水上涨,大量的泥沙滞留在茶园中,使得茶园土层特别深厚松软,土壤有机质能达到30~50g/kg(我国代表性茶园土壤有机质为15g/kg左右),肥沃而疏松的土壤,极适宜茶树生长。

铜是构成茶叶多酚氧化酶活性中的核心元素,而在红茶发酵中多酚氧化酶活性的维持是形成红茶优良品质的重要保证。祁门红茶的铜含量为41.06mg/kg,比普通红茶高2.6倍,与之相应的是叶片中多酚氧化酶活性也较高,因而能够产生出具有特殊香气的茶叶。另一方面,祁门红茶钾的含量比普通红茶高17倍,钾的增加有利于茶叶氨基酸的合成,从而对茶叶滋味和香气的形成有利。

历史文化

祁红同印度的大吉岭红茶和斯里兰卡的乌瓦红茶并称“世界三大高香红茶”。最初它们是英国贵族的饮品,被国际时尚评为“高档茶”,后来在社会大为流行,却因历史原因经历了数次起起落落。

祁门县原产绿茶,18世纪六十年代,随着殖民地茶叶生产的兴起,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销路受阻,为了开拓销路,当地借鉴宁红的制作工艺,改绿制红,祁红创制成功。

1915年,祁门红茶参加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一举获得金奖,名动天下。后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祁红产销受到冲击,口岸也逐步由武汉转至大都会上海。上海逐步成为了长达二十年的祁红外销的中转站,茶号、洋行、茶栈林立,向各国输出祁红。后又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影响再受冲击。直至建国,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大批茶界大师级人物如吴觉农、胡浩川、冯绍裘、庄晚芳等为祁红的发展和推广做出了很大贡献,祁红复兴之路在波折中蒸蒸日上。

茶文化,是饮茶和制茶的文化。而制茶文化,祁门绝对占有重要地位。“沃土化育灵草香”,用这一句来形容土壤环境条件因素对祁门红茶品质形成的的影响最恰当不过,土壤为万物之母,正是在祁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孕育出独冠天下的祁门红茶。

cy316.com编辑推荐

探寻红茶之韵


茶自古就以其独有的文化特质而自成一道,千百年来深深根植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以上古神农氏为源,茶事延绵千年,成为民俗文化之魂,怡情养性之道。在茶香茶色茶味中陶醉、品味、顿悟、修炼,升华人生,皆是茶道中人感念的。

沿着福建东南部的蜿蜒山路,闻着夹杂在轻风中的茶香寻去,一片片茶叶基地,静若处子,在峰峦叠翠中,被轻轻褪去面纱。这片得天独厚、飘香万里的土地,茶园满眼青翠,绿浪摇曳,仿若向人们述说着香韵悠远的茶文化。

清风拂过烟雨的三月,又见那翠绿欲滴的青山,又见那幽香醉人的茶林。茶,清香,温和,谦逊,淡然的气质,使得古代的名人雅士,无不爱茶之淡泊,好茶之风雅。

茶如王者,从山涧浓雾里走出,大地琼浆、天穹甘露,塑造了茗茶的豪情气质。一叶芳华,在沸腾中释放,馥郁的本色,把茶韵演绎成一个令人回味无穷的情节。

茶未入口,浓郁的甜香便直驱而来,一种香气凌人的王者之气自然呈现。轻啜,茶香沉厚透天,在春风中荡气回肠。茶韵沉郁醇厚,滋润心灵,沁入心扉,山岩灵气悄然注入了灵魂深处。正是这种王者的魅力,完美诠释了一种粗犷悠远的意境。

坐在窗边,听丝竹铮铮,闭目遐思,轻烟柔柔缭绕,香气凝聚难散,茶味回甘生津,深沉浓烈的韵味,伴着思绪,如滴滴佳酿,醇化思想,醉了心境。

茶如美人。一杯红茶的滋味里,宛似浓缩了一位倾城佳人的传奇。茶色透红,光润清醇,是她那令人善心悦目的容颜。

一注沸水冲下,茶叶在水中蹁跹、游动、沉淀,重新鲜活起来,一丝细微的清香袅袅溢出,一缕更醇更醉人的茶香随后袭来,在小屋里轻轻弥漫,宛似朦胧了那佳人轻盈的舞姿。茶、水、火、壶,让茶叶的生命重生,释放了美人似的柔美之韵。

细品慢饮,苦涩中透着芬馨。几经沉浮,飘出青山之梦。仿佛所有的日子变得香醇,而内心的躁动亦归于宁静。一缕轻风渗出的暗香在月色里流淌,心静了,陶醉了,淡泊了,宛似那佳人眼眸,封缄了你曾经的惆怅。

再饮一杯,茶香纯正飘逸,缕缕似玉兰。翘首凝思,舌根留芳,香回九肠。杯中的茶舞,幻化出一道道人生场景,起起伏伏都是红茶的柔香美韵。

茶亦如隐者。夕阳下,木桌旁,青山绿水,素面青衣,一曲古筝,一杯大红袍,高冲、低斟、刮沫、淋盖,轻呷慢饮。在茶香里,听泉水叮咚,松涛阵阵,任耳畔风响,竹林清幽。自有一种仙风道骨之感,自有一种书香雅韵之气。

品茗茶而能悟茶韵,是一种品味境界。一如静观古画书法,或低吟诗词曲赋,或聆听一阙琴歌,得其形、神、味易,而得其韵难。

品味茶韵,须静心共享,方知其中玄妙。杯盏盈香,低饮浅尝,世事烦忧,在幽幽茶香里悄然散去。茶、禅、诗、韵皆尽消融到杯中,如同窗外梅兰竹菊的雅韵弥漫到空气里。浓香贴近了,而意境悠远去,一近一远,仿佛茶是出自白云,而香来自天外。热气袅袅,茶香浓浓,吟诗抚琴,弈棋作画,琴棋书画的玄妙意境尽在杯中香气里。无穷韵味,萦绕不散。

红茶的世界里,有王者的气度,有美人的娇柔,更有隐者的淡泊和禅境。温暖的午后,品饮一杯红茶,或许无须赋之时尚之名,也不必考究那源远流长的中国茶文化史,如能细细品味,舒然静心,足矣!

祁门红茶的来源以及发展历史


祁门红茶,著名红茶精品,简称祁红,产于中国安徽省西南部黄山支脉区的祁门县一带。祁门茶叶,唐代就已出名。据史料记载,这里在清代光绪以前,并不生产红茶,而是盛产绿茶,制法与六安茶相仿,故曾有安绿之称。光绪元年,黟县人余干臣从福建罢官回籍经商,创设茶庄,祁门遂改制红茶,并成为后起之秀。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同时,1875年前后,祁门人士胡元龙亦借鉴了外省的红茶制法,在祁门加工出了红茶。当时国际市场上,饮红茶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英国是世界上饮红茶最多的国家之一,而饮下午茶更是一种高雅的社交活动。在英国,人们在进下午茶点时,茶要点点润饮;点心要细细品尝;着装要典雅入时,人们将饮茶视为一种高贵身份的象征,而当时的祈门红茶是下午茶中的极品。由于祁门所产的红茶有一种特殊的芳香,外国人称祁门红茶为祁门香;王子香;群芳最。

早在1915年的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上,祁门红茶曾获得了特等奖和金牌。在计划经济时代,老祁门茶厂的红茶都是通过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出口。进入市场经济后,老茶厂也被卖给了私人经营,随后倒闭。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国际茶叶市场竞争的加剧,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祁红开始走下坡路。2004年,祁红产量由高峰时的3000多吨锐减至不足千吨,输出量不足全国红茶输出量的1%,跌入历史最低谷。从1990年代开始,祁红市场,每况愈下,祁红茶区,红改绿,高档化,大力开发名优绿茶。中囯工夫红茶,经过近150-200年的发展之路,全面走向下坡路。

如今,随着一批民营红茶企业的开办和发展以及当地政府的支持,祁门红茶开始走上一条复苏之路。在品种创新和品牌建设上,都取得了不小的进展。在传统工夫红茶的基础上,省农科院在90年代末研制成功祁门红茶新品种祁红香螺,并获得了市场的巨大认可。在品牌的建设上,当地企业及政府都予以了比较大的重视和投资,树立了几个市场认可度较好的品牌。

祁门红茶的振兴,还需要有更多人的参与与投入,这个具有150年历史的老牌红茶,能否再振当年雄风,恢复其在国内及国际市场应有的地位,就看我们这一代茶人如何来做了。

山东茶文化的发展与历史


一、山东茶文化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据陆羽的记述,神农氏是中国第一位发现茶的饮用功能的始祖,而西周鲁国周公则使茶得以闻名于世,故而山东茶文化发展源远流长。饮茶于山东普及,始于唐宋时期,唐代宗李豫时(公元762年至779年)《封氏闻见记》中记有“南人好饮茶,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723年左右)泰安灵岩寺,到处煮茶,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到了中唐,北方饮茶已较为普及,江南大批茶叶长途运往华北,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自宋代至今,茶已成为山东人民的生活必需品。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而“孔孟之乡”山东作为华夏礼仪之地,更是提倡中国传统礼文化。客来泡茶,是许多地方的民俗和礼仪。茶,蕴含着一种“礼”的象征。

山东不仅有饮茶之风气,也产茶。《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据竺可桢研究和有关考古资料,指出四、五千年前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湿热,所以关于上古时期这一地区有茶的传说是有可能的。后由于气温骤然变寒使茶绝迹。据地方志记载,山东在元、明时期,昆嵛山区曾设有管理茶叶生产的机构“茶场提举”。又《中国茶叶》1979年曾报道,1940年日本石川县茶叶组合副组长本山亮一来山东调查种茶的可能性,在津浦铁路沿线北纬36°以南的旷野中,发现一株唯一的大茶树,“粗有三抱,高达五丈余”。

同年日本《茶》刊报道了这一发现,并刊载了大茶树照片一幅,但没有山东省茶的试验、生产记载。新中国建立后,山东于50年代开始从南方引种茶。在1952年到1966年期间,山东省进行“南茶北引”试种,从1966年起山东省开始有计划地发展茶叶生产,在对山东省宜茶土壤和气候条件进行全面调查以后,主要选择了三个区域开展大规模的引种试种:

(一)东南沿海茶区,包括崂山、胶南、日照、莒南、莒县、五莲、临沭等市县。

(二)鲁中南茶区,包括沂水、沂南、平邑、蒙阴、临朐、泰安、新泰、莱芜、费县、苍山、郯城、枣庄等市县。

(三)胶东半岛茶区,包括海阳、乳山、文登、荣成、牟平、蓬莱、招远、莱阳、即墨、平度等市县。

其中,东南沿海的茶叶种植面积一直巩固在2万亩左右,几乎不存在冻害问题,种茶的经济效益高于相同条件的其他经济作物收入,是山东省最适宜茶区。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继续坚持“南茶北引”,大力发展茶生产,取得了显着成就。山东省的茶生产经历了5个阶段,目前已形成3个重点茶区。

1、零星种植阶段(1952~1961年)

1952年泰安县率先开始引茶种植于徂徕山。1959年,省商业、农林、供销等部门从安徽黄山引进茶籽,在东南沿海7个县种植约330hmz,除青岛中山公园所剩几株外,其余全部死亡。1960年从中国茶叶研究所运来茶籽,栽植于省园艺研究所(泰安),法如种麦,越冬死亡。

2、计划引种阶段(1965~1970年)

1964年省委书记谭启龙在青岛考察工作,见到中山公园的成活茶树,即向农林、商业、供销部门交待了引种任务。1965年首先在五莲、青岛、临沂等地试栽,1966年扩大到淄博、烟台、潍坊、泰安等地。在总结以前引种失败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种茶的地形必须是背风向阳半山坡,并把好三关,即播种质量关、出苗关和越冬关。1967年在26个县播种近130hm2,成活率达45%,1968年播种成活率达85%,1970年种植160hm2,成活率达95%。自此总结出山东种茶必须抓好四个结合:种茶与植树造林(防护林)相结合、种茶与深翻改土相结合、种茶与兴修水利相结合、种茶与畜牧养殖相结合。

3、扩种和高产攻关阶段(1971~1980年)

1972年9月16日,《人民日报》登载山东省“南茶北引”成功的报道。1973年10月,国家农业部和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在日照县召开了6省区(山东、西藏、新疆、陕西、河北、辽宁)“南茶北引西迁”经验交流会,与会专家认为山东省“南茶北引”是成功的。这一结论打破了理论界长期认为北纬30度以北不能种茶的历史。到1978年,全省茶园面积达到近7300hm2,以后又在日照、胶南、五莲、荣成等地安排了茶叶高产栽培攻关试点,促进了茶叶产量的提高。

散落在历史里的茶文化与陶瓷文化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人们不可以须臾离开的。正由于人与茶息息相关,久而久之,对于茶的品类,烹茶之水,泡茶之法,饮茶之具,敬茶之礼,有着许多讲究。于是,产生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中国是茶的故乡,饮茶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三国时期,江南人已有了饮茶的习惯。到了魏晋南北朝,士大夫中已形成饮茶之风。唐代中期,一些较大城市开始出现专营茶水的茶肆。江淮一带的茶叶,被商人车装舟载贩往各地。着名诗人白居易在长诗《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之句。浮梁即今景德镇,为当时茶叶集散地。

中国又是瓷国,陶瓷文化更是博大精深。茶文化与陶瓷文化一旦相撞击、相结合,两者相得益彰,更提高了文化品位。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专着是唐人陆羽的《茶经》,其中便谈到茶汤的颜色与陶瓷茶具颜色的关系。唐宋时代有斗茶的习俗,王公贵族、平民百姓,竞相以此为乐。所谓斗茶,是将茶饼置于杯中,冲以沸水,依色泽和汤花的优劣定输赢。斗茶最讲究的是茶盏,宋人多把福建建窑烧制的黑釉带有鹧鸪斑或兔毫、油滴之瓷盏视为珍品。今天,我们在南京城内的一些建筑工地上,常可拣到这类瓷片的标本,可见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的南京当时斗茶风之盛。

谈到茶具,最为珍贵者要数明代永乐青花压手杯了。其造型优美,纹饰清雅,钴兰纯正,极富美感。如此高贵的茶杯,专供皇宫和贵族之家享用,烧制的数量自然甚少。据载,万历时已所剩无几,尽管历代皆有仿制,但皆难以企及其艺术高度。现时,永乐压手杯世间仅存三只,当是稀世之宝;且不说原物,即便前朝仿品的残片,也难得一晤。

明代中期以后以壶泡茶渐成风尚,其中小巧古朴的紫砂茶壶最受称颂。因为紫砂壶较之银、锡、瓷壶更具优点和特点,可以说每件都是精巧的艺术品。李渔说: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阳羡就是江苏宜兴。

曹雪芹是一位谙于茶道的大家,在他的《红楼梦》中,有97回写了与茶有关的情节。最为精彩的第41回《贾宝玉品茶栊翠庵》。妙玉招待贾母等人的茶是老君眉,水是旧年蠲的雨水,茶具是成窑五彩小盖钟、官窑脱胎填白盖碗,自是不凡,而与宝钗、黛玉吃的体己茶更是不同。茶具是王恺定制、苏轼鉴赏过的分瓜瓜包、似钵而小镌着垂珠篆字的点犀,水则是五年前收的梅花上的雪,自然清醇无比。这充分体现了中国贵族的气派,大约也是最高层次的茶文化了。

历史·四百余年 红茶文化与技艺传承


自公元1568年开始,四百余年间,正山堂江氏历代传承人,精益求精,以一颗茶人本心,致力于为世界制作最好的红茶,将红茶文化传承、将技艺融合创新,使得中华红茶文化可以复兴、颂扬。

在正山堂茶人的认知里,顶级好茶本来就隐藏在这一颗颗茶芽之中,上天已赋予了它成为顶级红茶的一切内在条件。而正山堂的老茶师,只是挖掘了它的潜质,让每一粒茶芽都绽放出它天赋之神奇魅力。好茶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金骏眉,2005年正山堂创始;正山堂金骏眉,世界红茶发源地、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武夷山国家级重点自然保护区内方圆565平方公里的限定产区;春季清明头芽头采,每500克约需6万至8万颗芽头;平均海拔在1200米,过高茶叶内质会贫虚,过低则会苦涩、娇腻、不耐沸水、不耐泡;严禁农药、不施化肥;原生态茶山茶园,非人工茶园,遵循自然规律;120天云雾终日缭绕、内含丰富;2000毫米年均降水量,芽嫩质优;四百余年的红茶文化与技艺传承;也正是因为如此的先天绝对优势、得天独厚的自然之力以及难以复制和模仿的历史、文化、技艺条件,使得正山堂红茶和正山堂金骏眉成为中华红茶文化的代表。

成为正山堂金骏眉需要足够的外部条件支撑与内部条件成熟,不是所有的红茶都是金骏眉,不是所有的金骏眉都是正山堂所出品,因为不可复制的内外部条件与各种因素限制,使得正山堂金骏眉量少产低。正因如此,正山堂金骏眉将会越来越相对稀少、更加珍贵。

在接下来的市场中,正品正山堂金骏眉的价格将会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所以如果以比较低的价格所购得,那很可能不是真品。

关于宁红茶历史文化


红茶发源于武夷山区,然后传到江西省修水县,再又传到浮梁县和安徽省东至县,最后传到祁门。就红茶而言,是先有“正山小种”、“河红”、次有“宁红”、再有“浮红”、后有“祁红”。“宁红茶”始于清初,是“宁红工夫红茶”的简称,因修水县古称“宁州”而得名。现代茶圣吴觉农经考证后指出:“宁红、祁红并称世界之首,宁红早于祁红90年”,“宁红茶”一经问世,就成为贡茶和出口茶之经典名茶。

茶盖中华 价甲天下

1891年(清光绪17年),修水茶商罗坤化开设的厚生隆茶庄产制的白字号宁红茶100箱,在汉口以每箱100两白银售给俄商,游历来华的俄太子尼古拉▪亚历山德维奇赠给“茶盖中华,价甲天下”匾额,“宁红太子茶”也由此得名。1892年至1894年(清光绪18-20年)修水每年出口宁红茶30万箱给俄商,占江西省出口茶叶的80%。

宁红不到庄 茶叶不开箱

宁红茶的销售主要的是以外销为主,最早宁红茶多运往汉口售给外商,次为九江,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汉口茶市衰落,宁红茶多运往上海出口。抗日战争时期,沪、汉相继失守,1938年宁红茶运香港销售,1939年运往湖南浏阳、衡阳转运广州或海防出口。而修水又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利,加之战争动乱,运输耗时长,在九江、汉口、上海、香港茶市和口岸往往会出现等宁红茶到了才开箱品优的现象,因此宁红茶就有了“宁红不到庄,茶叶不开箱”之崇高行规地位。

万国博览会甲级大奖

在1915年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宁红茶获得甲级大奖章,当年设六个等级奖即甲级大奖、乙级荣誉奖,丙级金奖、丁级银奖、戊级铜奖和巳级奖词,所以宁红茶获得的是最高奖项。

米兰博览会金奖

2015年8月9日 ,在意大利米兰世博会“百年世博,中国名茶”国际评鉴会上,“宁红茶”获得了公共品牌金奖和企业品牌金骆驼奖双丰收,从1915年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到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见证了宁红茶的百年辉煌。

从闽东探寻日本茶道的历史渊源


在福建霞浦空海纪念堂里,住着一位日本人叫中岛龙太郎,赤岸小学的同学们都称他为“中岛老师”,他说着流利的汉语,喜欢中国、热爱中国文化,他的爱好是喝茶。

二零零八年四月二十九日上午,霞浦赤岸阳光明媚、海风徐徐,中岛和几位中国的好朋友正围在一起喝茶。记者也应约前来,沿着茶香很快就找到他们了,红茶、绿茶、花茶都摆在桌面上、大家细细的品着,原来大家在讨论日本茶道和中国茶文化的渊源。

中岛说:“闽东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这里美丽,这里人民善良,我爱霞浦赤岸。这里的茶文化很有意识,日本的茶道可能是从这里开始的。”中岛对空海法师的历史和典故倒背如流,他和大家一起回忆这段空海法师入唐的故事。

公元八零四年,日本佛教真言宗创始人空海法师等二十三人乘船入唐,因遇飓风在海上漂流三十四天。至八月初十始在赤岸海口登陆,当时船破、无水、缺粮,人员伤病,他们得到了赤岸群众的救援,在赤岸逗留四十一天,然后乘船往福州,进长安。

据说,空海在赤岸期间与官员民众往来频仍,还到过建善寺。当时,建善寺周围遍植茶树,闽东人好客,官府民家僧寺均以茶相敬。空海第一次品饮茶汤,领略到烹茶品饮之情趣,更感受到茶之所具祛火或解毒、消食化积的效能和苦寒平和的性味,对于坐禅大有裨益。

空海在赤岸第一次接触到茶饮茶礼,感受到茶之神奇,了解了茶的栽培制作是可信的。美国威廉·乌克思所著的《茶叶全书》记载,僧侣弘法大师(名空海)又从中国研究佛法归去,亦对茶树非常爱好……彼亦携多量茶籽,分植各地,并将制茶常识传布国内。陈椽教授编著的《茶叶通史》亦记载,“平城天皇大同元年(公元八O六年),空海弘法大师又引入茶籽及制茶方法。”

的确,空海入唐时,中国饮茶已盛行朝野,陆羽的《茶经》已问世。距赤岸不过数里的古县城,西晋太康三年(公元二八二年)就为温麻县治,是闽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古县出土的晋代茶具和葛洪到葛洪山留下的药炉茶鼎,以及唐时长溪霍童洞天一带已有采造“腊面”供茶等记载,都表明唐时闽东产茶也盛行饮茶。

作为当时“人烟蚁聚”的赤岸,自然更是茶事的中心。而且,唐寺院饮茶已经普及。空海在赤岸和建善寺最早接触到中国茶,接受茶文化的熏陶,为他从长安带回茶籽、种茶制茶技术、了解饮茶之道奠定了基础。

茶叶在唐代从中国传入日本,而茶叶、茶艺、茶礼传入日本后,经过不断提升衍变,成了禅茶一体的茶道。宁德茶叶局局长陈道兴称,茶叶是中日文化交流很好的媒介,闽东是空海法师踏上大唐土地的第一个落脚点,也是空海法师接受中国茶文化熏陶的第一块土地。研究日本茶道与闽东的历史渊源,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目前宁德正不断挖掘有关古老茶文化,如古茶艺、古茶礼等。

近年来,宁德有关部门注重对外文化交流。一九九四年,日本佛教真言宗信徒捐资在霞浦赤岸建立了“空海大师纪念堂”,此后每年都有多批日本进香团前来朝拜,从闽东追寻日本茶道的历史渊源。

世界的红茶起源及历史文化


世上最早发现并利用茶的人据说是神农氏。相传在公元前2737年时,他意外地喝到加了野生茶树的叶子所煮沸的水,觉得神清气爽;另有一说是他尝百草中了毒,但藉嚼茶树叶化解,从此中国人日渐懂得对茶的药用、食用及饮用。

到了唐朝,饮茶的风气已经遍及民间。在公元780年左右,陆羽将他对茶相关的考察和经验集结成《茶经》,这是世上第一部茶书;而在此之前,人们对茶的名称不一,陆羽在书里则统一用其中的“茶”字,对于后世确立“茶”为总称是一大关键。

红茶起源的确实年代已不可考。成书于明朝中期(约16世纪)的《多能鄙事》,曾提及“红茶”这一名称,是现在最早的记载。据推测,在17世纪时,已经开始制作红茶,最先出现的是福建小种红茶。以小种红茶的制作工序为基础,18世纪中期在福建又演变产生工夫红茶,制作加工更为精细。

世界的四大红茶是:祁门红茶,阿萨姆红茶,大吉岭红茶,锡兰高地红茶。

祁门红茶,简称祁红,产于中国安徽省西南部黄山支脉区的祁门县一带。当地的茶树品种高产质优,植于肥沃的红黄土壤中,而且气候温和、雨水充足、日照适度,所以生叶柔嫩且内含水溶性物质丰富,又以8月份所采收的品质最佳。祁红外形条索紧细匀整,锋苗秀丽,色泽乌润(俗称“宝光”);内质清芳并带有蜜糖香味,上品茶更蕴含着兰花香(号称“祁门香”),馥郁持久;汤色红艳明亮,滋味甘鲜醇厚,叶底(泡过的茶渣) 红亮。清饮最能品味祁红的隽永香气,即使添加鲜奶亦不失其香醇。春天饮红茶以它最宜,下午茶、睡前茶也很合适。

阿萨姆红茶,产于印度东北阿萨姆喜马拉雅山麓的阿萨姆溪谷一带。当地日照强烈,需另种树为茶树适度遮蔽;由于雨量丰富,因此促进热带性的阿萨姆大叶种茶树蓬勃发育。以6~7月采摘的品质最优,但10~11月产的秋茶较香。阿萨姆红茶,茶叶外形细扁,色呈深褐;汤色深红稍褐,带有淡淡的麦芽香、玫瑰香,滋味浓,属烈茶,是冬季饮茶的最佳选择。

大吉岭红茶,产于印度西孟加拉省北部喜马拉雅山麓的大吉岭高原一带。当地年均温15℃左右,白天日照充足,但日夜温差大,谷地里常年弥漫云雾,是孕育此茶独特芳香的一大因素。以5~6月的二号茶品质最优,被誉为“红茶中的香槟”。大吉岭红茶拥有高昂的身价。三、四月的一号茶多为青绿色,二号茶为金黄。其汤色橙黄,气味芬芳高雅,上品尤其带有葡萄(葡萄食品)香,口感细致柔和。大吉岭红茶最适合清饮,但因为茶叶较大,需稍久焖(约5分钟)使茶叶尽舒,才能得其味。下午茶及进食口味生的盛餐后,最宜饮此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