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的茶感演变史

发布时间 : 2021-12-03
普洱茶的体感 中国茶的发展史 茶文化的发展演变

普洱茶的体感。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国人的茶感演变史”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国人爱喝茶,贪念茶叶的香气与滋味,蒸青即以热气煮蒸方式将鲜茶所含各种香与味的成分保留下来,以供享受;鲁成银说:炒青技术的价值在于,高温急炒,一则将那些低沸点的芳香物,比如青草气(日本茶里淡淡的海苔味即此种物质)给挥发掉了;同时,炒的过程本身,又重新进行了物质转化与聚集--香气与滋味,由此更上台阶。茶叶香气成分的这种跃进,其核心性技术的突破,在现代的科学家如鲁成银看来,关键当然是炒青。

为什么中国出现了具有革命性价值的炒青技术,而日本一直固守蒸青技术直到现在?鲁成银说他相信,这种变化背后一定是中国人感觉系统的变迁--而这种变化的动力何在,鲁说他其实没有答案。不过,动力虽无可找寻,但从结果上看,炒青出现,打开的是中国人寻找茶叶多元感觉的空间,唐宋贡茶所规定的香气与滋味规格,不复约束。中国人的茶感受系统,自此不仅别开新面,也渐次升级--开始进入到发现并认识各处茶种特殊性,并寻找与之匹配的制茶工艺阶段。饮者与茶种,经制茶程序,开始寻找互动关系。

对于茶叶而言,科学的分析仍然最具解释力。明朝之后,炒青技术的广泛使用,鲁成银描述说它后来逐渐形成两个纵深发展的路向:一是由绿茶而黄茶与黑茶,其间的关键,是黄茶经过杀青(炒青即为杀青的一种)之后,经过一个闷黄过程,将茶叶轻微发酵,然后干燥;黑茶则将闷黄变为程度更重的渥堆发酵,香气与滋味又有一变。二是由绿茶而发展出白茶、青茶(乌龙茶)与红茶,这其间的技术关键是萎凋--古人将其描述的十分诗意:三分红七分绿。茶的鲜叶经过一个自然的水分蒸发过程,即萎凋,这同样是一个发酵过程。这道工艺加重一些,如摇青,则将制成乌龙茶;程度更深,用力揉捻,促使茶细胞破碎,即成红茶。鲁成银用茶叶科学概念描述:绿茶黄茶黑茶一路,是湿热氧化;而绿茶白茶乌龙与红茶一路,则为酶促氧化。

茶文化精选阅读

茶地普洱的演变史


青山环抱中的这座小城,位于中国的云南省西南部,澜沧江的中下游流域。与云南其他赫赫有名的地方如大理与丽江相比,这里城镇的面貌朴素而安逸。然而,它的名字,听起来仍会让很多人觉得熟悉。因为有一种古老的中国饮料正是由这里而得名。这种饮料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上都拥有着显赫的名气,它就是普洱茶。而这里,正是茶地普洱。

一千多年前的中国唐朝史籍中记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这唐代南诏时期的“银生节度使”所统辖之地,正是现今普洱所在的思茅与西双版纳地区。自古以来,这里就因是产茶之地而久负盛名。以其地,作茶名,普洱茶的称呼渐渐出现。中国明代著名的医药典籍——《本草纲目》上说:“普洱茶出云南普洱”。同时代的一本记载云南风土民情的著作《滇略》中更是描述了这样的场面:在当时的云南,无论是士人还是庶民,都在饮用着“普茶”。

来自神秘西南边陲的普洱茶渐渐风行。数百年前的清朝时期,普洱茶在中国盛极一时。为此,朝廷在普洱专门设立了普洱府,府属六大茶山,统辖了附近的各个茶叶产区,生产、加工与运输要用来敬奉皇家的种种贡品茶叶。这一座古色古香的大门,在当年就曾是普洱府衙的门庭。当年远上京师,或行销各地的茶叶,都要在这里加盖上普洱府的印鉴作为表记,证明这样的茶叶才是货真价实来自普洱的普洱茶。

作为中国西南著名的茶叶生产、加工与贸易的集散地。当年的普洱府城内商号林立,许多商会会馆显赫一时。眼前的这座酒楼,正是古江西会馆的旧址。茶园中,传来了悠扬的乐韵,人们正在为一位普洱的老人家祝贺寿辰。热闹的场面,依稀带有当年普洱府人来人往、客商云集的影子。虽然在这里品茶的人已换了一代又一代,而不变的仍是杯中那醇厚的滋味。

从最初的地名,演变成了一种著名茶饮所通用的名字。茶地普洱,正是这样随着普洱茶的芬芳,闻名天下。

我国饮茶方式演变史


中国饮茶历史最早,陆羽《茶经》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茶被发现以后,对它的利用方式先后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演化,才进展到如今天这种开水冲泡散茶的饮用方式。

一、远古时代

远古时代,人们仅仅是把茶叶当作药物。《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茶叶具有清热解毒、提神、醒脑等功能,至今仍被某些地区的群众当作药用。

那时人们从野生的茶树上砍下枝条、采下芽叶,放在水中烧煮,然后饮其汁水,这就是原始的粥茶法。这样煮出的茶水,滋味苦涩,因此那时称茶为苦荼。

二、秦汉时期

秦汉时,人们创造了半茶半饮的制茶和用茶方法,即不直接烧煮鲜叶,而将制好的茶饼在火上灸烤,然后捣碎研成细末,冲入开水,再加葱、姜、橘子等调和。这种在茶中加入调料的饮法,在我国的部分民族和地区中沿习至今,如:傣族饮的烤茶,就是在铛罐中冲泡茶叶后,加入椒、姜、桂、盐、香糯竹等调和而成。

三、唐宋时期

到了唐宋时期,饮茶之风大盛,当时人们最推崇福建的建溪茶,这种压成团饼形的茶,制作十分精巧,茶饼的表面上分别压有龙凤图案,称为龙团凤饼。饮茶时先将团茶敲碎,碾细,细筛,置于盏杯之中,然后冲入沸水,这就是所谓的研膏团茶点茶法。

点茶法和煮茶法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不再将茶末放到锅里去煮,而是放在茶盏里,用瓷瓶烧开水注入,再加以击拂,产生泡沫后再饮用,也不添加食盐,保持茶叶的真味。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点茶法是宋代斗茶时所采用的方法。

四、明代

到了明代,朱元璋有感于制作龙团凤饼劳民伤财,于是亲自下诏:罢造龙团,惟芽茶以进。这里所说的芽茶就是现在用的散茶叶了。从此以后人们不必将茶先压成饼,再碾成末,而是直接在壶或盏中沏泡条形散茶,使饮茶的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这样的饮茶方式使人们对茶的利用简单而方便了。人们把盏玩壶品茶,也使盏、壶的制作更加精美,使茶具成为艺术。这种饮茶方式一直延续到现在。

中国饮茶习俗和制茶史的演变


茶,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是意义非常的饮料。茶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尤物,但早在5000年前的神农时代,我们的老祖宗就发现和利用它,最初茶叶并不是饮品而是被作为药,之后是如何成为茶的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我国制茶饮茶的演变。

最初茶叶并是被作为药用的、以后又做成茶菜、茶粥当作食物。把茶叶当作饮品,大约始于秦汉时期。

茶叶在中国的第一次普及推广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竹林风流的年代,人们多好酒,把酒当作饮料喝。那时普遍饮用的“六清”,其实都是酒制品。

我国制茶饮茶的演变

唐代是中国普及推广饮茶的高潮时期,此期间茶叶产区扩大,产量激增。茶之有税,便始于唐。宋代茶叶仍制作成团饼,只是品饮时改唐代煮茶法为点茶法,茶叶产业进一步发展,朝廷实行茶叶专卖制度。明代的饮茶被誉为“开千古茗饮之宗”。茶叶不再经蒸、捣、拍、压,制成团饼,也不再烦琐地炙、碾、罗筛,将末茶煮或冲点成茶汤。明代的全叶散茶,加工省略,又保持茶叶的自然本色。而随之出现的撮泡法,简便异常,天趣悉备。这为中国人饮茶又一次大普及提供了非常良好的物质条件。饮茶更广泛地融进了中国的日常生活。

明代被誉为“开千古茗饮之宗”。太祖朱元璋下诏“罢造龙团,惟采芽茶以进”。散茶饮用的流行,推动了制茶技术的进步,炒青法较蒸青法更有利于激发茶的真香真味和保持茶的自然本色,因此以涤盏、投茶、注汤、品茶为形式的散茶撮泡法应运而生,奠定了此后600多年来中国人的饮茶方式。散茶撮泡法虽比煎茶、点茶要简化快捷,但要泡好一杯茶还是讲究技艺的。特别是清代以后,绿茶加工已具备条、扁、圆、片、尖五种形态,茶叶由单一的绿茶进入了白茶、青茶、黄茶、红茶和黑茶等多茶类时代,进一步丰富了茶叶的泡饮技法,“色、香、味、形”成为追求茶叶撮泡技艺的最高境界。

在茶叶制作与饮用的两千多年间,经历了晒青做饼、混煮羹饮,蒸青制饼、煮茶清饮,饼散并用、冲点汤饮,炒青散茶、撮泡清饮等四个主要演变阶段。茶叶制作工艺与品饮方式的不断变革与创新,传承积累了制茶与饮茶技能,促进了茶叶物质文化的发展。

茶馆茶坊虽始于唐宋,但在全国城乡的兴盛还在明清,并形成富有民族特色的茶馆文化。明清两代还是茶叶加工技术发展的重要时期。散茶起初只绿茶一类,而后才有黄茶、黑茶、花茶,而红茶,乌龙茶则晚至清代才有。

关于我国制茶饮茶的演变,就是以上介绍这样。我国是现在世界上茶叶的种类最多最齐全的国家,除了有不发酵的绿茶、轻微发酵的白茶、半发酵的乌龙茶、全发酵的红茶、后发酵的普洱茶和再加工的花茶外,还有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制作的袋泡茶、超细末茶和多种瓶装、罐装的茶饮料。茶菜和茶食品更是品目丰富,美不胜收。

感德茶史,铁观音之乡


感德产茶始于唐末,至今已有1千年的历史。相传在宋淳熙年间,感德槐植黄姓神童胄中童子试后,深得府台青睐而调在身边课读,期间曾带家中秘制茶叶送给府台为其母治病,效果极佳,府台大加赞赏。宋末元初,江西戈阳的谢枋得为避做官,隐姓埋名潜入感德槐植教书塾,并劝导开荒种茶。槐植人为崇拜谢枋得,立庙奉祀,至今不息。

清光绪以前,有一段较长的时间,感德茶业失考。光绪三十年(1904)后,才呈逐渐振兴之势。民国二十六年(1937),抗日战争爆发后,乌龙茶外销主要口岸厦门、汕头相继沦陷,销路阻塞,大片茶园荒芜,茶叶生产濒绝境,当时有句顺口溜是:茶心不值茶豆叶,茶树吹倒当柴烧。

建国初期,县委、县政府提出垦复荒芜茶园,恢复发展茶叶生产的号召,发放预购定金,三次调整毛茶收购价格,调动了茶农生产积极性,感德的茶叶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19581962年,在大跃进运动中,片面追求茶园面积,因采摘过度,严重影响茶树生机,1962年,全镇茶园面积增多,产量反而减少。

19631965年,有关上级采取发放茶叶预付款、茶苗补助款、无利贷款、无偿补助款、优待粮、奖售粮、奖售化肥等一系列经济扶持政策和措施,对茶叶生产加强指导,各个生产大队建立茶场或茶叶专业队(组),实行科学种茶,开展低产茶园改造,建立丰产园,茶叶初制逐渐机械化。

19661976年,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茶叶生产再次受到挫折,尽管如此,由于原来茶园基本建设搞得好,茶叶生产仍然在逆境中发展,全镇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仍有所上升。歧阳村被县列入七个茶叶基地之一。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农村茶叶生产联产承包责任制(其形式有专业队承包、组承包、专业户承包、联产承包和茶园按人口或劳力平均包产到户),政府采取减税让利、调整收购价、下拨专业款、粮食、化肥等一系列持鼓励的有力措施。1985年,茶叶经营体制改革,实行议购议销和多渠道经营,市场活跃,产销两旺,茶农得到实惠,进一步加强茶园管理,精耕细作,面积扩大,茶园改观,茶叶单产、总产、效益迅速同步增长。

1992年,安溪县进行税制改革,开始征收茶叶特产税(源头税)。以农户为单位,按集体分给和自行开垦的茶园面积计算税费,逐年上交至2002年止。1996年,镇政府提出并实施优质、精品、名牌的茶叶发展战略,扩大茶园面积,培植铁观音基地,鼓励茶农更新制茶设备,改进制茶工艺,采用空调做青制茶,推动了全镇茶业优质、高产、高效发展,茶业成为感德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2000年以后,感德茶叶的知名度全面提高,茶价连年上扬。每逢茶季,商贾云集,旺市流金。如今感德成为安溪铁观音重镇,感德铁观音成为安溪铁观音的代表,成为全国各地茶商的镇店之宝;感德茶市,成为安溪铁观音茶市的风向标。

盛行秦汉历代传承 历史演变记录巴蜀茶史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四川一带已盛行饮茶。西汉时,茶是四川的特产,曾通过进贡传到京城长安,原来我国古代四川东鄂西就是茶树的发祥地,而这里正是三皇五帝最早生息之地。

神农氏是三苗、九黎部族之首领。在《史记吴起传》与《说苑》等古籍中有三苗氏,衡山在其南,歧山其北,左洞庭之坡,右彭蠡之川的记载,这说明神农氏的部族发源在四川东部和湖北西部山区,这正是今日大神农架的地域。在这样一个植被茂盛,至今还盛产茶叶的环境里,神农尝百草完全是可能的。后来这些部族不断北移或东徙,西北才成为华夏政治中心。

到舜帝禅让王位于大禹,氏族社会的政治中心已移到河南登封一带,前几年己在该处王城岗发掘出夏代遗址遗物,大禹接位,并非一帆风顺,当初在江浙沿海治水,疏流入海,导苕溪、余不溪、入太湖,克服了洪水之患。后又战败防风氏,逐渐北上。舜帝得知大禹治水有功,就让位于他。而三苗后裔不服,所以,《史记五帝本纪》有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的记载。大禹治水在江南,史书也有根据: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上会稽、祭大禹,司马迁20岁时,也登会稽,探禹穴。所以今日浙江绍兴留有大禹遗迹。

夏禹原让位于百虫将军伯益,但为儿子夏启夺权,启有太康、仲康和少康三子,不断发生王位之争,到禹的第六代孙夏杼时政局统一,国力强盛,他曾率部南下寻根,至浙西、驻骅金斗山东南延峦妙峰一带,故这一带山称之为杼山。当时在山南至今尚留有避它城夏王村等遗迹。夏杼之后八代而衰,履癸(桀)为契灭,契建立先商世代。

从现存的历史资料也不难看出,氏族社会三苗氏生息之地,产茶历代不衰,如南北朝时,《刘琨购茶书》中提到安州(今湖北安陆);《桐君录》中提到酉阳(今湖北黄风东)、巴东(四川奉节);《荆州土地记》中提到武陵(湖南常德)。都盛产茶叶。唐代的史料中提到湖北江陵、南漳、四川彭景、安景、邛崃等地盛产茶。

陆羽《茶经》中提茶叶品质不详的十一州中就有鄂州即今湖北武昌。由此可见,《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事应发生我国中原。即使从《王褒僮约》所记载的饮茶、卖茶的事实看来,我国汉代以前,川东鄂西地区生产和利用茶叶的事业已相当发达。人们不难设想从采野茶到人工栽培茶树,从自给自用到产、供、销的过程,需要多长年代。所以说我国祖先发现利用栽培茶叶的历史是悠久的。

茶马互市的演变


河州人的饮食起居既不同于中原农区,也不同于高原牧区。河州人也像豪爽的牧人那样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但他们的肉做得比牧人精细、讲究,做出了许多名堂。比起牧人,他们文雅有余,他们不会用刀从锅里捞着吃血肉,不会拿着高度白酒当啤酒喝。但他们又嫌中原人不够豪爽,一两肉能做出好几盘肉菜,就着一杯清茶、一碟花生,喝二两酒就不胜酒力烂醉如泥。

他们睡农家大炕骑牧人大马;他们吃农家油糕穿羔子皮大衣;他们吃手抓喝酽茶吃大馍喝麦茶;他们上马用藏刀下马用快枪

河州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散发着高原牧人的粗旷,也渗透着中原农人的精明。他们生活在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带、农区与牧区的过渡带,他们生活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他们特殊的生活方式,也决定了河州在历史进程中所起作用。

在唐朝或更远的时期,吐蕃人将膘壮的马匹从草原上一批批赶到河州,卖给中原商人。或者吐蕃诸国将大批的马通过河州上贡给中原的统治者。而后从河州采购大量的生活用品运到牧区,在吐蕃采购的物品中,最重要的便是茶叶。大约在唐德宗年间,南方的茶叶开始外销到这儿。吐蕃人因为茶叶易消化肉食,接受了茶叶,并且很快成为吐蕃人不可缺少的饮料。

可以说,茶马交易的时间很早。但直到宋末,这种茶马贸易才开始引起统治者的注意。宋朝在河州设置了茶马管理机构。而茶马互市的真正繁荣,是从明朝开始的。

明王朝将茶马贸易制度化、系统化,作为政府的一件大事来抓,并采取了国家垄断的经营方式。明洪武七年,明王朝在河州设立茶马司,设大使、副使二员。茶马司的主要职能是收放茶斤,招易番马,给以边操。茶马司成立的第二年,正式由政府主导在河州开始茶马互市,互市地点除了规定关口之外,主要集中在积石关,也就是现在的积石山县大河家。同时,韩家集、别藏、沙马关等地设立了市场。明政府以布帛、茶叶,西蕃诸部以马,双方交换。茶马互市促进了中原与诸蕃之间的交流。明人郎瑛在所著的《七修类稿》中写道:

茶马互市是摘山之利而充厩之良,戎人得茶不为我所害,中国得马实为我利之大。非为马政军需之资,而驾驭西蕃,不能由我边境矣。计之得者,孰过于此哉!

郎瑛是站在明王朝的立场上发上述议论的,虽然明王朝当初设立茶马司的真实目的并不是为诸蕃考虑。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茶马互市促进了中原与诸蕃之间的交流,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更使河州成了汉、回、藏各民族贸易往来的中心、物资主要集散地。

从明朝以后,河州出现了一个专门从事贸易的群体。这个群体以善于经商的回族为主,以藏、汉等其他民族为副。他们跨江渡河,走南闯北,活跃在中原大地,活跃在高山密林。他们连同他们的后代,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以长途贩运为生。到了民国,这个群体依然承担着物资交流的重任,人们称之为脚户。这些脚户,用他们的双脚,在古道、陡壁、大漠、古驿、黑店、雨雪中,演绎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故事。反映他们辛酸生活的花儿,至今还在传唱。

明代的茶马贸易是通过专门的管理机构茶马司来实现的。茶马司的设置数量、地点和时间则是伴随着明朝经济军事的变化而变化的。

据《明史》记载,设立河州茶马司的时间是在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当时,设茶马司于秦、洮、河、雅诸州,自碉门、黎、雅抵朵甘、乌思藏,行茶之地五千余里。到了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罢洮州茶马司,以河州茶马司总之。洪武三十年(1397年),设在秦州(天水)的茶马司已无互市,迁到了西宁。1413年,又设立了甘州茶马陕西行都司地。

据《河州志》记载,管理茶马司的机构叫监督府。监督府,监督茶马之任也。设同知一员,为正五品,辖三十六族,四十四关。土司招商中马、州卫指挥、千户俱听辖,由此可见它的权力之大。

茶马司设置以来,根据情况随时不断调整,由明初的四大茶马司发展为五司。明神宗时又从五司变为六司,部设西宁、河、洮、岷、甘、庄浪六茶司交马共九千六百匹,著为令。

明代在茶马贸易管理中,还实行了金牌信符制度。通过这种有效的方式,以保证明中央对地方少数民族茶马贸易的垄断地位,达到控驭番民和强化明王朝统治之目的。此项制度先后实行了70余年。

据《河州志》记载,洪武五年,设立茶马司,抽分商茶,比对金牌易马。明朝实行的正是以金牌为差发马匹的凭证。凡是持有金牌信符的少数民族即所谓的纳马番族,每三年钦差近臣前来会同镇守三司等官,统领官军,深入到番境扎营,调集夷番,比对金牌字号,收纳差发马匹,给与价茶。

明代河州卫管辖的范围之内,共有珍珠、鸿化、灵藏等19个部族承担着向政府纳马的职责,通过河州的茶马司与汉族地区进行茶马互市。

除金牌信符制外,还有如茶法、茶马、马法众多的诏谕、指令、条文和规章制度。为使茶马互市得以顺利进行,明政府还派遣大量的近使、钦差、御史及至尚书、公卿等进行巡察管理。历史上,督理茶马中有名有姓者多达几十人,未留下姓名者更是何其多也。

而在这种由官方垄断控制的茶马交易中,深受盘剥之苦的仍是广大少数民族。在当时的茶马交易中,将马分为三等。上马最高时可换到120斤茶,下马最低时可换20斤茶。通常情形下,上马价为80斤,中马为60斤,下马为40斤或者更少一些。相比之下,清代的马价略高于明代,平均以80斤茶换一匹马;而在明代,平均约40斤左右换一匹马,可见这种茶贵马贱的情形下对少数民族利益的剥削之重,加之运茶之道上设卡交钱,层层盘剥,使番民不堪重负,纷纷外逃,严重地影响了当地畜牧业的正常发展。

茶的演变与传播


我国是世界上产茶最早的国家,是茶的故乡。我国产茶历史悠久,茶区辽阔,气候适宜,制法精巧,风味独特,质量优异,久负盛名。

目前我国的茶叶行销世界五大洲的上百个国家和地区。我国不仅出口茶叶,而且也传出了茶籽和植茶技术。世界主要产茶国家的种苗,都是直接或间接由中国传去的。

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近邻。茶树首先来到日本“安家落户”。公元805年,日僧最澄禅师到中国浙江天台山国清寺留学,把茶籽携带回日本,在近江的台麓山地区种植,以后传到其他地方。茶籽和最澄和尚同舟共济,飘洋过海,肩负着友好的使命,堪称为“友谊的种子”。从此,它在日本的国土上发芽、生根、开花、结果。现在,茶树的子孙已遍及日本的静岗、京都、奈良、滋贺等地,日本全国茶叶产量在200万担左右,约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7%。

随着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友好往来的发展,中国茶叶陆续传入其他国家。1684年,茶树来到印度尼西亚“定居”。1914年,又去马来西亚“安身”。就是当前在世界上产茶居位位的印度,也是1788年从中国运去茶籽后,才开始种植的。当时,因种植不得法,未获成功。直至1834年以后,英国的专卖茶叶公司(东印度公司)在中国买茶的特权被取消后,英资本家就纷纷组织大规模茶叶种植公司,在印度的东北部和南部大力发展茶叶生产。由中国输入茶籽,雇用中国工人,种茶才得成功。东印度公司曾派福琼等人,到浙江、安徽、福建和江西各著名茶区,猎取茶树良种,罗致制茶巧匠,推动了印度茶叶生产的发展。公元1867年,茶树又来到斯里兰卡“落户”。

解放后,我国政府还派出技术人员,帮助友好国家种茶,所到之处,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至今,茶树已在51个国家大量繁衍生长,这都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入的。

中国茶叶的输出,逐渐引起了世界饮茶的发展,使茶叶成为世界三大饮料之首。

茶叶由发现到发展,在漫长的岁月中,通过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创造了各种不同的加工制造方法,形成了今天琳琅满目,丰富多彩的茶叶品目。

茶叶的初期利用为采叶“煮羹饮”,其法以干叶磨碎成末,置热水中,用轻竹帚搅荡之,不再加盐以住香气,以扬茶叶固有之芳香,此种饮茶之风,泡茶方法蔚成时髦风尚。

唐朝时发明了蒸青法,焙制出压型饼茶,从而提高了茶叶的香气。南宋时期,发明了炒青法作“日铸茶”。改蒸为炒,改碾为揉,改研膏团茶为条形茶,这一制茶技术的提高,使茶叶的外形、内质为之一变,从而为绿茶的制造开创了崭新的途径。

北宋时期,又发明了白茶,作为贡茶。明朝盛产炒青绿茶,并发明了红茶和窨花茶,首次将栽植的香花用于窨制茶叶,加工成既具有花香,又具有茶叶风味的别具一格的花茶。如在明代顾元庆《茶谱》一书中,已载有鲜花窖制茶叶的论述,说:“木樨、茉莉、玫瑰、蔷薇、兰惠、桔花、栀子、木香、梅花皆可作茶,诸花开时,摘其半含半放,蕊之香气全者,量其茶叶多少,摘花为茶”。到了清朝,发明了乌龙茶和“工夫”、“小种”红茶,茶叶产销进入全盛时期。

1835年,中国茶叶传入印度,1880年发明揉捻机和烘干机,生产红碎茶。速溶茶的生产最早始于1940年的英国,直至1960年速溶茶的消费才迅速增加,主要是因为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消耗在老式饮茶方式上,希望有一种快速方便的饮料,由此,速溶茶、冰茶也就应运而生了。此外,由于包装机械的发展,各种盒装茶、袋泡茶的小包装茶叶也随之兴起。

茶叶首先由荷兰人在1610年输入欧洲,最初运去欧洲的茶叶为绿茶,其后则改力武夷茶。茶叶除由海路运至西欧外,更有商队由陆路运至欧洲其他地方。1637年后,饮茶之风渐风行欧陆。

1650年,茶叶经荷兰输入德国,至1657年,茶已成为商业市场上之主要物品。茶叶最初出售,以药房为主以后逐渐发展,杂货店亦有出售。自1660年至1680年,茶之应用已普及于荷兰,最早是高贵门第,后普及于平民之家。富户往往别开一室,专供饮茶;贫穷之家亦必以小室供此用途,或在餐室中饮之。

茶叶输入英国的最初时期,与十七世纪中茶叶开始输入荷兰、德国、法国的时期相近。在1657年,伦敦有一家咖啡店曾有茶叶出售,供贵族宴会之用,茶叶正式充作饮料。十七世纪后期至十八世纪,伦敦咖啡室欣欣向荣,茶叶销量亦急剧增加。茶叶价格较为昂贵,但当时饮茶嗜好,已有基础,到了1715年左右,因低价绿茶出现,饮茶逐渐普及。目前,英国是世界上红茶消费量最高的国家,按人口平均,每人每年饮茶多达3.6公斤。

美洲最初用茶时期是在十七世纪中叶,其中饮茶习惯也是由荷兰人传来。欧洲和美洲现今茶叶消费量超过四十万吨,占世界茶叶贸易的一半以上。

由于欧洲商人的贸易,西北非在十九世纪开始普遍饮用茶叶,并逐渐成为重要的生活必需品,不仅喜欢饮茶,而且嗜茶如粮,已成为“人不可一日无茶”的习惯。西北非地区主销绿茶,年销量高达五万吨,成为世界绿茶的重要市场。如摩洛哥是目前世界上进口绿茶数量最多的国家,按人口平均,每人每年销费量达1公斤。

茶的饮法演变


饮茶始于西汉,西汉以降,茶的烹饮方法不断发展变化。大体说来,从西汉至今,有煮茶、煎茶、点茶、泡茶四种烹饮方法。

一煮茶法

所谓煮茶法,是指茶入水烹煮二饮。唐代以前无制茶法,往往是直接采生叶煮饮,唐以后则以干茶煮饮。西汉王褒《僮约》:烹茶尽具。西晋郭义恭《广志》:茶丛生,真煮饮为真茗茶。东晋郭璞《尔雅注》: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晚唐杨华《膳夫经手录》: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晚唐皮日休《茶中杂咏》序云:然季疵以前称茗饮者,必浑以烹之,与夫瀹蔬而啜饮者无异也。汉魏南北朝以迄初唐,主要是直接采茶树生叶烹煮成羹汤而饮,饮茶类似喝蔬茶汤,此羹汤吴人又称之为茗粥。

唐代以后,制茶技术日益发展,饼茶(团茶、片茶)、散茶品种日渐增多。唐代饮茶以陆羽式煎茶为主,但煮茶旧习依然难改,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较流行。中唐陆羽《茶经五之煮》载:或用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晚唐樊绰《蛮书》记:茶出银生成界诸山,散收,无采早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唐代煮茶,往往加盐葱、姜、桂等佐料。

宋代,苏辙《和子瞻煎茶》诗有北方俚人茗饮无不有,盐酪椒姜挎满口,黄庭坚《谢刘景文送团茶》诗有刘侯惠我小玄壁,自裁半壁煮琼糜。宋代,北方少数民族地区以盐酪椒姜与茶同煮,南方也偶有煮茶。

明代陈师《茶考》载:烹茶之法,唯苏吴得之。以佳茗入磁瓶火煎,酌量火候,以数沸蟹眼为节。清代周蔼联《竺国记游》载:西藏所尚,以邛州雅安为最。其熬茶有火候。明清以迄今,煮茶法主要在少数民族流行。

二煎茶法

煎茶法是指陆羽在《茶经》里所创造、记载的一种烹煎方法,其茶主要用饼茶,经炙烤、碾罗成末,侯汤初沸投末,并加以环搅、沸腾则止。而煮茶法中茶投冷、热水皆可,需经较长时间的煮熬。煎茶法的主要程序有备器、选水、取火、侯汤、炙茶、碾茶、罗茶、煎茶(投茶、搅拌)、酌茶。

煎茶法在中晚唐很流行,唐诗中多有描述。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诗有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僧皎然《对陆迅饮天目茶园寄元居士晟》诗有文火香偏胜,寒泉味转嘉。投铛涌作沫,著碗聚生花。白居易《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有白瓷瓯甚洁,红炉炭方炽。沫下曲尘香,花浮鱼眼沸。白居易《谢里李六郎寄新蜀茶》诗有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来搅拌曲尘。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有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李群玉《龙山人惠石禀方及团茶》诗有碾成黄金粉,轻嫩如松花,滩声起鱼眼,满鼎漂汤霞。

五代徐夤《谢尚书惠蜡面茶》诗有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偻烟。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北宋苏轼《汲江煎茶》诗有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背诵苏辙《和子瞻煎茶》诗有铜铛得火蚯蚓叫,匙脚旋转秋萤火。北宋黄庭坚《奉同六舅尚书咏茶碾煎茶三药》诗有冈炉小鼎不须催,鱼眼长随蟹眼来。南宋陆游《郊蜀人煎茶戏作长句》诗有午枕初回梦碟度,红丝小皑破旗枪。正须山石龙头鼎,一试风炉蟹眼汤。五代、宋朝流行点茶法,从五代到北宋、南宋、煎茶法渐趋衰亡,南宋末已无闻。

三点茶法

点茶法是将茶碾成细末,置茶盏中,以沸水点冲。先注少量沸水调膏,继之量茶注汤,边注边用茶笼击拂。《荈茗录》生成盏条记:沙门福全生于金乡,长于茶海,能注汤幻茶,成一句诗。并点四瓯,共一绝句,泛乎汤表。其茶百戏条记: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注汤幻茶成诗成画,谓之茶白戏、水丹青,宋人又称分茶。《荈茗录》乃陶谷《清异录》荈茗部中的一部分,而陶谷历仕晋、汉、周、宋,所记茶事大抵都属五代十国并宋初事。点茶是分茶的基础,所以点茶法的起始当不会晚于五代。

从蔡襄《茶录》、宋徽宗《大观茶论》等书看来,点茶法的主要程序有备器、洗茶、炙茶、碾茶、磨茶、罗茶、择水、取火、候汤、烘盏、点茶(调膏、击拂)。

点茶法奉行宋元时期,宋人诗词中多有描写。北宋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诗有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北宋苏轼《试院煎茶》诗有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北宋苏辙《宋城宰韩文惠日铸茶》诗有磨转春雷飞白雪,瓯倾锡水散凝酥。南宋杨万里《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诗有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蒸水老禅弄泉手,隆兴元春新玉爪。二者相遭兔瓯面,怪怪奇奇能万变。银瓶首下仍尻高,注汤作字势嫖姚。宋释惠洪《无学点茶乞茶》诗有银瓶瑟瑟过风雨,渐觉羊肠挽声变。盏深扣之看浮乳,点茶三昧须饶汝。北宋黄庭坚《满庭芳》词有碾深罗细,琼蕊冷生烟。银瓶蟹眼,惊鹭涛翻。

明朝前中期,仍有点茶。朱元璋十七子、宁王朱权《茶谱》序云:命一童子设香案携茶炉于前,一童子出茶具,以飘汲清泉注于瓶而饮之。然后碾茶为末,置于磨令细,以罗罗之。候汤将如蟹眼,量客众寡,投数匕入于巨瓯。候汤出相宜,以茶筅摔令沫不浮,乃成云头雨脚,分于啜瓯。朱权崇新改易的烹茶法仍是点茶法。

点茶法盛行于宋元时期,并北传辽、金。元明因袭,约亡于明朝后期。四泡茶法泡茶法是以茶置茶壶或茶盏中,以沸水冲泡的简便方法。过去往往依据陆羽《茶经七之事》所引《广雅》云文字,认为泡茶法始于三国时期。但据著者考证,《广雅》云这段文字既非《茶经》正文,亦非《广雅》正文,当属《广雅》注文,不足为据。

陆羽《茶经六之饮》载:饮有粗、散、末、饼者,乃斫、乃熬、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庵茶。即以茶置瓶或缶(一种细口大腹的瓦器)之中,灌上沸水淹泡,唐时称庵茶,此庵茶开后世泡茶法的先河。

唐五代主煎茶,宋元主点茶,泡茶法直到明清时期才流行。朱元璋罢贡团饼茶,遂使散茶(叶茶、草茶)独盛,茶风也为之一变。明代陈师《茶考》载:杭俗烹茶,用细茗置茶瓯,以沸汤点之,名为撮泡。置茶于瓯、盏之中,用沸水冲泡,明时称撮泡,此法沿用至今。

明清更普遍的还是壶泡,即置茶于茶壶中,以沸水冲泡,再分酾到茶盏(瓯、杯)中饮用。据张源《茶录》、许次行《茶疏》等书,壶泡的主要程序有备器、择水、取火、候汤、投茶、冲泡、酾茶等。现今流行于闵、粤、台地区的工夫茶则是典型的壶泡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