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源流

发布时间 : 2021-12-30
茶的起源流程 饮白茶 饮红茶

茶的起源流程。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茶饮源流”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茶饮源流[Developmentinteadrinking]:茶成为日常饮料的年代,学界有西周初年说,西汉说,三国说等。

清代顾炎武《日知录》: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指出秦吞并巴、蜀以后,茶饮传播开来。此说为多数学者接受。但巴、蜀地区饮茶起自何时,茶界尚无定论。据唐代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遂有史前说。据东晋常璩《华阳国志》: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于巴,爵之以子。丹、漆、荼、蜜皆纳贡之。遂有西周说。据明代杨慎《郡国外夷考》:《汉志》葭萌,蜀郡名。萌音芒,方言,蜀人谓荼日葭萌,盖以茶氏郡也。又有战国说。此后据陆羽《茶经》,则齐有晏婴,汉有扬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滂时浸俗,盛于国朝,两都并荆渝间,以为比屋之饮。

唐朝时,茶已成为都城西安、洛阳以及川鄂一带家家户户的饮料。至宋代,文人雅士讲究饮茶的技艺,注重饮茶的意境。宋徽宗赵估《大观茶论》云:而天下之士,励志清白,竞为闲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校箧笥之精,争鉴裁之妙。成为盛世之清尚也。明代,茶叶的加工方法及茶饮的方法均有改革,通行炒青制荼,并由紧压茶改为条形散茶,直接将散茶入壶或盏用沸水冲泡而饮,也更加讲究饮茶的情趣。明代文震亨《长物志》: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明代张谦德《茶经》:茶性狭,壶过大则香不聚,容一两升足矣!开创紫砂或瓷质小壶品茶。这种饮茶方式一直延续到现在。当今,茶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国饮。随着时代的发展,茶品及饮茶方式进一步趋向多样化。

小编推荐

普洱茶类加工制作源流


历史上,云南的晒青毛茶是由茶农自己制作,商家在收购晒青茶时,为了防止茶叶断碎,往往需往茶叶上喷洒清水,翻拌吸潮变软后(这时茶叶的含水量约为15%一20%),才装入竹筐发运至普洱茶的集散地(总店),运输过程中用人工背运或马帮驮运需要6-12天。如此高含水量的茶叶,在湿热天气的运输过程中,就要发热,产生茶多酚的自动氧化发酵作用。到达集散地以后,再集中进行选料、拼配、蒸软压制成团饼茶。包装成七子饼茶的包装材料竹笋叶,也需事先浸湿变软后才利于包装。这样成形的含水量较高的团饼茶,再经过茶马古道运至西藏等地,路途遥远,少则数十天,多则百余天。这些团饼茶在长时间的运输过程中,由于日晒雨淋等因素的作用,后发酵作用无意进

于日晒雨淋等因素的作用,后发酵作用无意进行。最终到饮用时,茶叶叶色已变成红褐色,煮泡出的茶汤已成红色,茶叶滋味也由原来的较重苦涩味变成甘、滑、醇、厚,这就是传统普洱茶进行后发酵的条件、过程和结果。

云南纳西族的后代,现在是美国普洱茶界代表的杨丹桂女士,她回忆童年时代看见家人做普洱茶,为了应付马帮商人的需要,随便采了些老茶叶,连枝带梗的,甚至还将掉落在地面上不适合做圆茶或散茶的杂老茶菩.扫起来和到一块,做成一个一个的紧茶,反正西j匕的兄弟民族,以牛奶或羊奶来冲泡,有普洱茶味就行了!但经过历史的造化,陈化过程却改变了紧茶的品茗命运。所以传统普洱茶的品质是经过了程度不同的自然后发酵而形成的。

按传统方法,另一种做法是将晒青茶直接压制成的青饼存放,随着陈化过程的延伸,进行缓慢的后发酵,品质呈动态发展,最终形成了色褐、汤红、味陈香的品质特点,只是后发酵进程十分缓慢而已。

1973年,为满足国际市场对普洱茶的需求,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在昆明茶厂用晒青茶经速成后发酵和陈化处理试验,后在助海茶厂制成现在风格的普洱茶,这种普洱茶包括散茶与以其压制成的各种紧压茶,就是现在人们称之为的熟普洱和现代普洱茶。

20世纪70年代,研究成功的漫堆后发酵新工艺,使后发酵时间大大缩短,从而产生了后发酵普洱散茶和蒸压成的普洱茶熟饼、熟沱等各种紧茶。涯堆后发酵新工艺,是将晒青茶泼水返潮,使其含水最达到20%一40%,堆积漫堆高达1?1.5米发酵,堆内温度可达45℃一60℃。在高温高湿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茶多酚、蛋白质、糖类等物质很快进行氧化、聚合和裂解,发生强烈后发酵作用。握堆后发酵过程中堆温过高时需翻堆散热,一般需翻堆散热5一8次,总历时十几天,最后通过反复开沟风干茶叶,要求茶叶含水最小于14%,这样晒青茶就成了熟茶。茶经过漫堆后发酵之后,就变成了红汤黑叶的普洱茶了。

有些地方的茶商,在市场利益驱动下,简单地将青饼放在高温高湿的湿仓中加速陈化,但一般不容易掌握好,所以市场上出现不少优劣难辨的熟普洱茶。

经过上述普洱茶发展过程的论述,再次证明所谓普洱茶,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经过自然陈化后发酵(传统)或人工后发酵工艺(现代)形成的具有红汤和陈香味的茶叶产品。因此看来,现代与传统的差别,只是后发酵加工的条件过程和时间长短不同而已,本质是相同的,即都经过了后发酵过程。,

由此看,普洱茶在古代,曾是普洱茶区的代表茶,在民国时期已出现了滇红,后来又有了烘青绿茶.随着茶类的发展,就不能再把产在云南思茅、普洱、西双版纳等地的所有茶叶都称作普洱茶了;因为新茶类不以晒青茶为基础,而具有新的工艺。这就如前所述,茶叶的名称很多,并不是因为茶树的品种太多,所以不可把茶叶的成品名与原料名混淆。也就是说,这棵云南大叶种茶树,未必制出来的茶叶就叫普洱茶;就如红茶、绿茶也不是由所谓的红茶树、绿茶树制造出来的一样。

总之,茶叶所以各有不同,除茶树品种不同外,根本还是由制造方法的不同造成的。因为从任何一种茶树上摘下来的鲜叶,都可用不同的制造方法,制成同一种成品茶叶。当然,哪一品种的茶树最适合制成哪种茶叶,是有它的适制性。如果我们谈茶时,能把原料和成品分开来说,原料的名称是原料的名称,成品的名称是成品的名称就比较清楚了。此外茶叶因产地、季节、制作工艺、形状、雅名等等的不同,还延伸出同种茶叶有多样异名。所以一般说茶叶的名称应该将成品的名称和特有的加工相结合,才能准确反映和表达茶叶的名称。并非从任何一种茶树上摘下来的鲜叶,都可用不同的制造方法,制成同一种成品茶叶。

正因为如此,在普洱茶热销的今天,非云南茶区的其他地方,也大最纷纷生产普洱茶,从普洱茶的加工制造方法上生产出的普洱茶,当然也可叫普洱茶,但毕竟缺少了适制性,如必须是云南大叶种茶叶和云南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故这种普洱茶也便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普洱茶了。

茶道文化 功夫茶源流文化


茶道文化

清人陆廷灿自称茶圣陆羽之后,于1717年授知崇安县令,退休后编了本《续茶经》于1734年刊印,书中引《随见录》云:“武夷茶……又以所产之岩名为名,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可知,工夫茶原是武夷茶里的一种名茶。

但是不久后,名叫工夫茶的茶叶不流行了,很少人提及。人们逐渐把用小壶小杯泡乌龙茶的品尝方法称为工夫茶,或功夫茶。茶种演变为茶艺。“工夫”有耗时间的意思,“功夫”多指本领高强。偏偏闽粤两地人泡茶,既消磨时光,又精益求精,其耐心和手艺都让外人惊叹,也闹不懂他们到底更佩服哪一点。在古籍里,这两个词语乱成一团。我个人更愿意称功夫茶。

从记载看,漳州人最早沉溺于小壶小杯喝乌龙茶。1762年编修的乾隆《龙溪县志》云:“灵山寺茶,俗贵之。近则远购武夷。以五月至则斗茶,必以大彬之罐,必以若琛之杯……有其癖者不能自已,穷乡僻壤亦多耽此者,茶之费岁数千。”大彬罐,指明末时大彬所制的宜兴紫砂壶,以小为尚。又,明末宜兴制壶名家惠孟臣的小紫砂壶也很有名气,称孟臣壶。若琛杯,指景德镇名家若琛所制的细瓷小杯。孟臣壶与若琛杯,后来成为功夫茶的典型茶具。

据彭光斗《闽琐记》,1766年他路过龙溪,一位当地老人招待他喝茶:“盏绝小,仅供一啜。然甫下咽,即沁透心脾。叩之,乃真武夷也。”

袁枚《随园食单》谈他在武夷山喝茶的经历:“丙午(1786)秋,余游武夷幔亭峰、天游寺诸处,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椽,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

上述三则史料,根据描述,为功夫茶无疑。最早明确提到“工夫茶”艺的,是1793年至1800年任广东兴宁典史的俞蛟,他在《梦厂杂著·潮嘉风月记》中说:“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他详细描述了潮州喝功夫茶的方法,称要用紫砂壶,小杯,崇尚武夷茶等等。风习一如漳州和武夷山。

厦门的史料出现较迟。1832年编修的《厦门志·风俗记》云:“俗好啜茶。器具精小,壶必曰孟公壶,杯必曰若琛杯。茶叶重一两,价有贵至四五番钱者。文火煎之,如啜酒然。以饷客,客必辨其香味而细啜之,否则相为嗤笑。名曰工夫茶,或曰君谟茶之讹。彼夸此竟,遂有斗茶之举。有其癖者,不能自已。甚有士子终岁课读,所入不足以供茶费。”喝茶让人破产,在中国只有功夫茶有这般功夫。身居厦门,我也经常感叹喝茶大不易。

施鸿保完稿于1858年的《闽杂记》也说:“漳泉各属,俗尚功夫茶。茶具精巧,壶有小如胡桃者,曰孟公壶,杯极小者名若琛杯。茶以武夷小种为尚,有一两值番钱数圆者。”茶道文化

清人陆廷灿自称茶圣陆羽之后,于1717年授知崇安县令,退休后编了本《续茶经》于1734年刊印,书中引《随见录》云:“武夷茶……又以所产之岩名为名,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可知,工夫茶原是武夷茶里的一种名茶。

但是不久后,名叫工夫茶的茶叶不流行了,很少人提及。人们逐渐把用小壶小杯泡乌龙茶的品尝方法称为工夫茶,或功夫茶。茶种演变为茶艺。“工夫”有耗时间的意思,“功夫”多指本领高强。偏偏闽粤两地人泡茶,既消磨时光,又精益求精,其耐心和手艺都让外人惊叹,也闹不懂他们到底更佩服哪一点。在古籍里,这两个词语乱成一团。我个人更愿意称功夫茶。

从记载看,漳州人最早沉溺于小壶小杯喝乌龙茶。1762年编修的乾隆《龙溪县志》云:“灵山寺茶,俗贵之。近则远购武夷。以五月至则斗茶,必以大彬之罐,必以若琛之杯……有其癖者不能自已,穷乡僻壤亦多耽此者,茶之费岁数千。”大彬罐,指明末时大彬所制的宜兴紫砂壶,以小为尚。又,明末宜兴制壶名家惠孟臣的小紫砂壶也很有名气,称孟臣壶。若琛杯,指景德镇名家若琛所制的细瓷小杯。孟臣壶与若琛杯,后来成为功夫茶的典型茶具。

据彭光斗《闽琐记》,1766年他路过龙溪,一位当地老人招待他喝茶:“盏绝小,仅供一啜。然甫下咽,即沁透心脾。叩之,乃真武夷也。”

袁枚《随园食单》谈他在武夷山喝茶的经历:“丙午(1786)秋,余游武夷幔亭峰、天游寺诸处,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椽,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

上述三则史料,根据描述,为功夫茶无疑。最早明确提到“工夫茶”艺的,是1793年至1800年任广东兴宁典史的俞蛟,他在《梦厂杂著·潮嘉风月记》中说:“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他详细描述了潮州喝功夫茶的方法,称要用紫砂壶,小杯,崇尚武夷茶等等。风习一如漳州和武夷山。

厦门的史料出现较迟。1832年编修的《厦门志·风俗记》云:“俗好啜茶。器具精小,壶必曰孟公壶,杯必曰若琛杯。茶叶重一两,价有贵至四五番钱者。文火煎之,如啜酒然。以饷客,客必辨其香味而细啜之,否则相为嗤笑。名曰工夫茶,或曰君谟茶之讹。彼夸此竟,遂有斗茶之举。有其癖者,不能自已。甚有士子终岁课读,所入不足以供茶费。”喝茶让人破产,在中国只有功夫茶有这般功夫。身居厦门,我也经常感叹喝茶大不易。

施鸿保完稿于1858年的《闽杂记》也说:“漳泉各属,俗尚功夫茶。茶具精巧,壶有小如胡桃者,曰孟公壶,杯极小者名若琛杯。茶以武夷小种为尚,有一两值番钱数圆者。”

中国茶文化:功夫茶的源流


写文章提到闽南功夫茶,拿不定主意到底用功夫茶还是工夫茶,顺便查证一下两个词语的区别。原来,网上也是一片混乱。依《辞海》,二者可以通用。习惯上,潮州地区多用工夫茶,闽台地区多用功夫茶。

文献里最早出现的工夫茶,并非品茶方法,而是茶叶品种。铁观音。清人陆廷灿自称茶圣陆羽之后,于1717年受知崇安县令,退休后编了本《续茶经》于1734年刊印,书中引《随见录》云:武夷茶又以所产之岩名为名,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可知,工夫茶原是武夷茶里的一种名茶。

但是不久后,名叫工夫茶的茶叶不流行了,很少人提及。人们逐渐把用小壶小杯泡乌龙茶的品尝方法称为工夫茶,或功夫茶。茶种演变为茶艺。工夫有耗时间的意思,功夫多指本领高强。偏偏闽粤两地人泡茶,既消磨时光,又精益求精,其耐心和手艺都让外人惊叹,也闹不懂他们到底更佩服哪一点。在古籍里,这两个词语乱成一团。我个人更愿意称功夫茶。

从记载看,漳州人最早沉溺于小壶小杯喝乌龙茶。1762年编修的乾隆年间《龙溪县志》云:灵山寺茶,俗贵之。近则远购武夷。以五月至则斗茶,必以大彬之罐,必以若琛之杯有其癖者不能自己,穷乡僻壤亦多耽此者,茶之费岁数千。大彬罐,指明末时大彬所制的宜兴紫砂壶,以小为尚。又,明末宜兴制壶名家惠孟臣的小紫砂壶也很有名气,称孟臣壶。若琛杯,指景德镇名家若琛所制的细瓷小杯。孟臣壶与若琛杯,后来成为功夫茶的典型茶具。

据彭光斗《闽琐记》,1766年他路过龙溪,一位当地老人招待他喝茶:盏绝小,仅供一啜。然甫下咽,即沁透心脾。叩之,乃真武夷也。

袁枚《随园食单》谈他在武夷山喝茶的经历:丙午(1786)秋,余游武夷幔亭峰、天游寺诸处,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椽,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

上述三则史料,根据描述,为功夫茶无疑。最早明确提到工夫茶艺的,是1793年至1800年任广东兴宁典史的俞蛟,他在《梦厂杂著潮嘉风月记》中说: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他详细描述了潮州喝功夫茶的方法,称要用紫砂壶,小杯,崇尚武夷茶等等。风习一如漳州和武夷山。

厦门的史料出现较迟。1832年编修的《厦门志风俗记》云:俗好啜茶。器具精小,壶必曰孟公壶,杯必曰若琛杯。茶叶重一两,价有贵至四五番钱者。文火煎之,如啜酒然。以饷客,客必辨其香味而细啜之,否则相为嗤笑。名曰工夫茶,或曰君谟茶之讹。彼夸此竟,遂有斗茶之举。有其癖者,不能自己。甚有士子终岁课读,所入不足以供茶费。喝茶让人破产,在中国只有功夫茶有这般功夫。身居厦门,我也经常感叹喝茶大不易。

施鸿保完稿于1858年的《闽杂记》也说:漳泉各属,俗尚功夫茶。茶具精巧,壶有小如胡桃者,曰孟公壶,杯极小者名若琛杯。茶以武夷小种为尚,有一两值番钱数圆者。

从早期的史料看,武夷山、漳州、潮州于18世纪后期开始流行功夫茶。民国初年徐珂汇编的《清稗类钞》提到功夫茶流行区域:闽中盛行工夫茶,粤东亦有之。盖闽之汀、漳、泉,粤之潮,凡四府也。其实,受闽粤影响,台湾也流行功夫茶。连横《雅堂先生文集》云:台人品茶,与中土异,而与漳泉潮相同,盖台多三洲人,故嗜好相似。茗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琛,三者为品茶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

功夫茶的流行,有个基本前提,就是乌龙茶的发明。绿茶不是这样品尝的。茶史专家多认为,乌龙茶制作工艺于清初发明于武夷山。很可能,品尝乌龙茶的功夫茶艺也起源于武夷山,然后传播到闽南、潮汕和台湾。在大约两个世纪里,武夷岩茶是各地功夫茶艺的首选茶叶。清末民初,各地都在本土发展出了替代茶叶,闽南人喝安溪铁观音,潮汕人喝凤凰单枞茶、台湾喝冻顶乌龙。

功夫茶以精细讲究著称,把中国民间茶艺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最奇怪的是,始作俑者武夷山倒不以功夫茶知名。10年前,我去武夷山采访,所至村落,人们都用粗糙的大瓷壶和大碗喝茶,毫不讲究。难怪闽南与潮汕地区都不大承认武夷山为功夫茶祖地。(萧春雷)

普洱茶的历史源流及制作演变(上)


任何一种传统商品的形成都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发展、演变过程,其中包括了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其品质、工艺、名称、外观等等的多元化变革,所以造成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定义。

作为一种商品,其根本目的是服务于市场,脱离了市场需求的商品只会成为历史遗迹。所以其发展史就是不断满足市场需求的变更史。不同时期的市场有不同的需求,促使了它在不同的需求下进行不同的创新和改进,以利保障自身得以延续。所以,要强求不同时期其品质、工艺、名称、外观的统一,是不现实的,惟有求同存异,以承历史。

下面,普茶发展在各历史时期的不同定义和工艺演变进行论述与剖析:

一、普洱茶的初始形态就云南普洱茶而言,其种植历史源于古,可考的较详细的早期文字记录,见于唐代樊绰于咸通三年左右(公元862年)所着《蛮书》: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

这段简短的文字,既明确记载了当时云南茶叶主产地银生城界诸山,又记述了创造姜饮方式的蒙舍蛮,表明这些地区在唐朝已驯化、利用并开发茶叶。而且,指出了当时的采制工艺是散收,无采造法,结合中国茶叶最初的采制方式来看,应该理解为:采无定时,日光生晒而成。

关于银生节度地域之所在,今存辑本《蛮书》有所混淆,记录了同时并存的银生和开南两个节度的管辖范围,故现多种出版物中以银生和开南同称银生节度,这是不符合地理实情的。

在樊绰着书时,南诏有七节度,而非后来所说的六节度,银生节度驻银生城(今景洪县),所辖茫乃道即今西双版纳地区,诸山应指后世所说的六大茶山区域。今普洱县在当时属位于银生节度之北的开南节度,称步日赕,同属开南节度的奉逸城和利润城是今普洱磨黑、石膏井一带,思茅当时称思么部也属开南节度。南开节度至后期或废,故至宋代收集唐朝末年有关南诏资料编写《新唐书南蛮传》时,只称六节度,不复记载开南节度。

《蛮书》写于咸通三年前后,当时南诏出兵攻打唐朝安南都护府,而作者樊绰为安南经略使蔡袭的幕僚,亲身参与了当时的战争。为了对付南诏的军事进攻,乃作《蛮书》,其写作目的是为了便于唐朝政权对南诏采取措施时参考,故一切记述均围绕军事作战为目的,而非一部风物志,所以,对于记述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我们当理解为自古以来西双版纳地区就是云南着名的产茶区,清代西双版纳有名的六大茶山,正是南诏时期的银生城界诸山,在银生节度的辖境范围内。而《蛮书》卷六银生节度辖境内的朴子蛮,正是西双版纳布朗族的祖先。而这里的茶,是泛指南诏境内之茶。

从当时居住在洱海地区(一说巍山)的蒙舍蛮既然能饮用到原产生银生城的茶,可推想茶在当时已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并作为商品,形成一定市场。

但何以要说《蛮书》中所指的茶就是后来的普洱茶呢?我们来看光绪《普洱府志》卷十九食货志所载:普洱古属银生府,则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代。据此可知,云南银生府所产之茶在唐代时就已行销西藏,但尚无精制加工之法,是后来普茶的初期形态。

二、普洱茶名称的来历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明朝平定云南后,派军戍边,并让中原、江南大批民户到边地屯垦,分为军屯、民屯、商屯三种,随大批外来移民的迁入,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蒸青团茶制法。

明万历年未年,谢肇淛(公元1567~1624年),在《滇略》记载:滇苦无茗,非其地不产也,土人不得采取制造之方,即成而不知烹瀹之节,犹无茗也。昆明之太华,其雷声初动者,色香不下松萝,但揉不匀细耳。点苍感通寺之产过之,值亦不廉。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瀹作草气,差胜饮水耳,这是普茶一词最早出现在文字记载中。

从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这短短八个字中,我们可以得知在明万历年间,普茶作为一种商品,已广为流通,被当时云南各阶层所普遍接受,已经是一种畅销商品。

蒸而成团四字则指出了当时普洱的加工形式有所改进,已由唐朝时期的散收,无采制法演变成了将鲜叶蒸揉后制为团茶形式,但制茶技术有缺陷,被当时中原人士认为是不得采取制造之方、差胜饮水耳。

其后,方以智于明朝未年撰稿的《物理小识》(公元1664年)载:普洱茶蒸之成团,西蕃市之。此处已明确提出普洱茶之名,并指出普洱茶在当时已远销西番,制法为蒸之成团,而此时距清朝设普洱府尚有百年。

参考《普洱建置历史沿革》:古普洱地方至元朝未独立设府也无普洱地名。到明朝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起用普耳为名。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1620年)改称普洱;又据明李元阳撰万历《云南通志》(公元1574年)卷十六贡象道路载:由景东历赭乐甸行一日至镇源府,又行二日始达车里军民宣慰使司之界,行二日车里之普耳,此处产茶。一山耸秀,名为光山。有车里一头目居之。,而乾隆年间赵学敏所撰《本草纲目拾遗》(公元1765年)一书亦载:云南志普洱山在车里军民宣慰司北。其上产茶,性温味香,名普洱茶。

至此可知,普洱茶得名之初是以地得名,其名随地名更替,当时的普洱茶应是指车里军民宣慰使司(驻今景洪县景洪,辖地较今西双版纳略阔)辖地普洱(今普洱县)所产之茶。且由车里军民宣慰使司派遣一头目加以管理,远销西蕃等地,制法参考了中原传入的较先进的蒸青团茶制法,已有所改进,但技术有待提高。

三、普洱贡茶的辉煌明太祖朱元璋历行茶马政策,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下诏废团茶,兴叶茶,促进了炒青绿茶的发展。但云南地处边垂,未经中原统治,并未受其影响。

至明末清初,西南各省屡遭兵燹战乱,清人挥兵南下平定三藩之乱后,重建统治秩序,恢复和发展原有的农业生产,又一次带来中原先进的制(炒)茶技术。

公元1644年清朝建立后,云南各地先后收归清政府统治,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清政府指派的云南总督鄂尔泰在云南推行改土归流政策,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设置普洱府治于宁洱,列普洱茶为贡茶,献于皇室,使普洱茶进入了一个历史上的辉煌时期。

清人倪蜕于《滇云历年志》(卷二)(公元1737年)记载:雍正七年己酉,总督鄂尔泰奏设总茶店于思茅,以通判司其事。六大山产茶,向系商民在彼地坐放收发,各贩於普洱,上纳税课转行,由来久矣。至是以商民盘剥生事,议设总茶店,以笼其利权。于是通判朱绣上议,将新旧商民悉行驱逐,逗遛复入者俱枷责押回。其茶令茶户尽数运至总店,领给价值,私相买卖者罪之。稽查严密,民甚难堪。又商贩先价后茶,通融得济,官民交易,缓急不通。且茶山之于思茅,自数十里至千余里不止,近者且有交收守候之苦,人役使费繁多,轻戥重秤,又所难免,然则百斤之价,得半而止矣。若夫远户,经月往来,小货零星无几,加以如前弊孔,能不空手而归?小民生生之计,只有此茶,不以为资,又以为累。何况文官责之以贡茶,武官挟之以生息,则截其根,赭其山,是亦事之出于莫可如何者也。

在雍正七年,云南总督鄂尔泰奏请朝庭,于思茅厅选址设立官办的茶叶总店,指派朱绣任通判之职,亲自掌管总茶店,对普洱茶实行专卖制,六大茶山所产之茶,茶农采制后需全数运交位于思茅的总茶店,待选办贡茶入贡后方分由民间贩卖。

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的官方文告《禁压买官茶告渝》中有每年应办贡茶,系动公件银两,发交思茅通判承领办送的文字,可知当时的普洱茶,虽产于六大茶山,但是集中于思茅集散,贡茶采办亦在思茅。

清朝以来,普洱茶进入一个历史的极盛期,清阮福《普洱茶记》(公元1825年)谓之: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

这一时期,也是普洱茶花色品种与制作工艺高速发展的时期,清张泓《滇南新语》(公元1755年)载:滇茶有数种:生性者曰木邦,曰普洱。木邦叶粗味涩,亦作团,冒普茗名,以愚外贩,因其地相近也,而味自虐。普茶珍品,则有毛尖、芽茶、女儿之号。毛尖即雨前所采者,不作团,味淡香如荷,新色嫩绿可爱;芽茶较毛尖稍壮,采治成团,以二两四两为率,滇人重之;女儿茶亦芽茶之类,取于谷雨后,以一斤至十斤为一团,皆夷女采治,货银以积为奁资,故名。制抚例用三者充岁贡,其余粗普叶,皆散卖滇中。最粗者熬膏成饼摹印,备馈遗。而岁贡中亦有女儿茶膏。并进蕊珠茶,茶为禄丰山产,形如甘露子差小,非叶,特茶树之萌茁耳,可却热疾。

张泓记述的云南茶,不仅有产于六大茶山的普洱茶,还有邻近地区产的木邦茶,木邦茶粗老滋味涩,也做成团茶形式,不法商人用来冒充普洱茶,欺骗外来客商。

而真正的普洱茶分为嫩度极高的毛尖散茶;嫩芽制的二两、四两重的团形芽茶;还有跟芽茶相同嫩度的谷雨后采制的一斤至十斤一团的女儿茶。这三种普洱茶制品,加上产于禄丰山采刚荫发的芽尖制成珠形幼嫩绿茶的蕊珠茶,都是用来进献朝庭的贡茶。而其它较粗老一些的茶叶,则分散于市面销售。

这时期还出现了一种形式奇特的茶制品,是用最粗的茶叶熬煮成膏,做成饼的样子,这种茶膏,清《本草纲目拾遗》载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在其卷六《木部》又载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胀、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愈;口破喉颡,受热疼痛,用五分噙口,过夜即愈;受暑擦破皮血者,研敷立愈。但也有用较嫩的女儿茶熬制的茶膏,是贡茶花色的一种,进于宫庭。

到19世纪,阮福《普洱茶记》又多了几种新的制品形式:于二月间采蕊极细而白,谓之毛尖,以作贡,贡后方许民间贩卖,采而蒸之,揉为团饼;其叶之少放而尤嫩者,名芽茶;采于三四月者,名小满茶;采于六七月者,名谷花茶;大而圆者,名紧团茶;小而圆者,名女儿茶,女儿茶为妇女所采,于雨前得之,即四两重团茶也;其入商贩之手,而外细内粗者,名改造茶;将揉时预择其内而不卷者,名金玉天;其固结而不改者,名疙瘩茶,味极厚难得。

金玉天,就是后世所称黄片,较粗老揉不成条;疙瘩茶,即后世所称茶头,是茶叶中茶胶丰富,解茶时粘成一团打不散的,味道浓厚,极难得。

另外还有一种改造茶,就是把毛茶老嫩分开,把粗老茶团在里面包心,细嫩茶撒在外面盖面,然后蒸软后压制成形,这种制法改变了历史以来毛茶分季节、档次分别加工的单一形式,将不同季节、不同等级的茶叶混合加工,使低档茶的经济价值得以提升,同时也形成了后世拼配茶的雏形,这种方式一种被沿用至今,成为加工大宗货品的通用方式。

普洱茶的历史源流及制作演变(下)


普洱茶历史的中断进入20世纪,随封建皇朝统治的灭亡,贡茶已不复存在,普洱茶也从昔日的王公贵族堂上客回到平常百姓家,成为供应市场的大宗货品,这一时期,普洱茶经过多年的传承发展,加工方法日臻完善,柴萼在《梵天庐丛录》(公元1925年)中记叙:普洱茶是蒸制以竹箬成团裹的大宗茶。

1939年,李拂一所着《佛海茶业概况》,文中详细记叙当时佛海地区制茶的情况:佛海茶叶制法,计分初制、再制两次手续。土民及茶农将茶叶采下,入釜炒使凋萎,取出竹席上反复搓揉成茶,晒干或晾干即得,是为初制茶。或零星担入市场售卖,或分别品质装入竹篮。入篮须得湿以少许水分,以防齑脆。竹篮四周,范以大竹蘀(俗称饭笋叶)。一人立篮外,逐次加茶,以拳或棒捣压使其尽之紧密,是为筑茶,然后分口堆存,任其发酵,任其蒸发自行干燥。所以遵绿茶方法制造之普洱茶叶,其结果反变为不规则发酵之暗褐色红茶矣。此项初制之茶叶,通称为散茶。制造商收集散茶,分别品质,现加工成圆茶、砖茶或紧茶,另行包装一过,然后输送出口,是为再制茶。

同文记载的另一种紧茶,依外形不同,后世称为人头茶或牛心茶,属散茶的再加工茶,制法繁复,令印度难以假冒:紧茶以粗茶包在中心曰底茶。二水茶包于底茶之外曰二盖。黑条者再包于二盖之外曰高品。高品须先一日湿以相当之水分曰潮茶。经过一夜于是再行发酵。成团之后,因水分尚多,又发酵一次,是为第三次之发酵。数日之后,表里皆发生一种黄霉。藏入自言黄霉之茶最佳。印度茶业总会,曾多方仿制,皆不成功,未获藏人之欢迎。这或者即是紧茶之所以为紧茶之唯一秘诀也。

李拂一记叙的佛海(今勐海)地区这种茶叶加工方法,已不同于清代细嫩贡茶的加工,茶叶在完成初制后,有多次刻意人工发酵的行为,散茶叶底为不规则发酵之暗褐色红茶,与贡茶中同为散茶的毛尖的味淡香如荷,新色嫩绿可爱截然不同,品质亦与普通晒青茶差异甚大。

云南省茶叶研究所于50年代调查傣族晒青毛茶制法时发现,这种传统晒青毛茶制法仍为许多滇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所使用。是云南茶品发酵制法的早期形式,虽未完善,但已初具形态,可视为后世发水茶及普洱熟茶的雏形。

另据《云南文史资料选辑》中马泽如口述原信昌商号经营泰国、缅甸、老挝边境商业始末一文载:江城一带产茶,但以易武所产较好,这一带的茶制好后,存放几年味道更浓更香,甚至有存放到十年以上的,出口行销香港、越南的,大多是这种陈茶。因为一方面经泡,泡过数开仍然有色有香;另方面又极易解渴,且有散热作用;所以香港一般工人和中产阶级很喜欢喝这种茶。这种茶一部分还从香港转运至新加坡、菲律宾等地主要供华侨饮用;因而销量也比较大。由于越陈的茶价值越卖得高些,我们一方面在江城收购陈茶,一方面增加揉制产量到了1940年冬季同样是《云南文史资料选辑》一书中,马桢祥着泰缅经商回忆一文载:我们对茶叶出口一事,在抗战时期是很重视的,它给我们带来的利润不少。易武、江城所产七子饼茶,每筒制好后约重四斤半,这种茶较好的牌子有宋元、宋聘、乾利贞等,稍次的有同庆、同兴等。在江城所加工的茶牌子较多,但质量较低,俗语叫洗马脊背茶,不象易武茶质细味香。这些茶大多数行销香港、越南,有一部分由香港转运到新加坡、马来亚、菲律滨等地,主要供华侨食用。也有部分茶叶行销国内,主要是新春茶。而行销港、越的多是陈茶,新是制好后存放几年的茶,存放时间越长,味道也就越浓越香,有的茶甚至存放二三十年之久。陈茶最能解渴且能发散。香港、越南、马来亚一带气候炎热,华侨工人下班后,常到茶楼喝一两杯茶,吃点点心,这种茶只要喝一两杯就能解渴。包装材料为竹篮、笋叶、麻布。前两者就地取材,后者购自缅甸,在缅加包。

由以上两则记载可以看出,到迟于上世纪30年代,海外市场已经有了对陈年普洱的需求,且商家也认识到普洱茶存放时间越长,味道也就越浓越香,而刻意将新茶加入存放陈化后再进行销售,普洱茶独特的魅力已被也人所关注,这比后人提出普洱茶越陈越香的概念至少要早了半世纪以上。

可就是普洱茶即将凭借自己越陈越香的独特魅力再放异彩时,时局动荡,百业凋零,随着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爆发,中国大地陷入一片混乱,,西南边垂之地亦难幸免,各地茶厂茶庄茶行纷纷停业,普洱茶的生产加工一度中断,普洱茶的历史出现断层。

普洱茶的恢复期新中国成立后,原民国政府经济部所属中国茶业公司与云南全省经济委员会合资创建的云南中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中国茶业公司云南省公司,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贸易部系统,于1950年3月9日由昆明军事管制委员会派刘洁为首的军事代表进驻接管,下属各茶厂均随省茶司交军事接管,经稍事整顿后恢复生产,续写普洱茶历史的新篇章。

其后各民营茶庄、茶行等生产经营企业也归并国有,普洱茶的生产、加工由省茶司统一安排调配,普洱茶加工技术出现前所未有的统一局面。

1951年《中国茶讯》第二卷十一期刊登的冯军《云南茶叶产销概况》一文中介绍的普洱茶制法,代表了当时普洱茶的制法,具体可分为初制和复制两部分。

初制方法为每次取鲜叶2-2.5千克置铁锅中炒萎,用手搓揉,使出汁成条,晒干后即成毛茶,亦称散茶,即现在的云南晒青茶,简称滇青。

复制包括毛茶精制和蒸揉二部份。精制是毛茶经筛、簸、捡、剔去片、梗、茶未。依条索粗细、品质高下以区分,最细者称头盖,盖于茶团最外面,大部分是春尖白毫;次级茶称二盖,多半是夏初产的细叶;最差的茶称里茶,即包心。

蒸揉前先按各种花色规格配料,如碗形的沱茶每个重8两(250g),配料为头盖10%,二盖20%,里茶70%。心脏形的紧茶第个重7.6两(237.5g)头盖、二盖和里茶各占1/3。饼茶为沱茶的副产品,每饼重1.6两(50g),谷花20.5%,春尖21.2%,春尾58.3%。蒸揉时按配料准确称重,一层一层放入蒸甑,好茶放在最外层,用蒸汽蒸汽蒸软后,装入三角布袋,按需要揉成大小圆扁不同的形状,然后放置在干燥之处,风干即成。沱茶五个一筒,外包箬叶,用细藤、篾扎好,装进篾篓,捆紧。第28筒为一篓,净重70市斤,两篓为一驼。紧茶7个成一筒,18筒装一竹篮,每篮净重60市斤,两篮为一驮。

这种制法一直沿用到今,仍为部分普洱茶的生产厂家所采用,但随着现代制茶机械的发展,对生产效率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手工生产方式已不能满足一些生产规模较大的厂家的生产要求,现大部分生产厂家开始采用机械加工代替了人工生产。但现代制茶机械是否适合用于加工古拙朴质的普洱茶?这样的制成的普洱茶是否能越陈越香?仍存在一些争议。

新形势下的普洱茶1973年以前,广东口岸用云南晒青毛茶混合本地茶、越南青茶制成普洱散茶独家经营出口。以后广西、湖南、四川等省也先后用小叶种茶制普洱茶出口。鉴于国际市场的需要,昆明茶厂于1973年试制大叶种普洱茶成功,乃在全省逐步扩大生产,开始自营出口。这是《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志》(1938-1990)上记载的一段文字,它代表了一种全新的,完全不同于传统普洱茶的新的茶类的诞生。

这种人工快速后发酵的普洱茶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泼水渥堆,历时月余而成,为了区别于传统的普洱茶,将其称为普洱茶(熟茶);而传统的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直接精制加工后蒸压成型的紧压茶被与称为普洱茶(生茶)。

普洱熟茶的出现,彻底推翻了传统普洱茶的给人留下的味酽而清香独绝的印象,取而代之的是色如琥珀、独特陈香、不苦不涩、出厂即饮。

这对普洱茶来说是好是坏,难以评说,或许,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吧。

随后的岁月里,新旧几代茶人为普洱的定义与加工工艺争论不休,虽然云南地方政府出台了普洱茶的地方标准并历年来几经修改,但一方面众口难调,一方面涉及多地区多省份即得利益,终难令所有人信服。

直到2008年6月17日,首份有关普洱茶的国家标准GB/T22111-2008的出台,才为普洱茶长久以来的争论暂时划上了句话,按新标准的定义,普洱茶是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的特征,普洱茶分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两种类型。按外观形态分普洱茶(熟茶)散茶、普洱茶(生茶、熟茶)紧压茶。

新标准对于普洱的加工工艺流程按其类型与外形不同,分如下四种:

1、晒青茶鲜叶摊放杀青揉捻解块日光干燥包装。

2、普洱茶(生茶)晒青茶精制蒸压成型干燥包装。

3、普洱茶(熟茶)散茶晒青茶后发酵干燥精制包装。

4、普洱茶(熟茶)紧压茶普洱茶(熟茶)散茶蒸压成型干燥包装。

晒青茶精制蒸压成型干燥后发酵普洱茶(熟茶)紧压茶包装。

结语普洱茶在经历千年沧桑后,老树新芽,在当代又放奇葩,成为近年受关注程度最高和争议性最大的一种茶类,有关普洱茶工艺与定义的争论不休,普洱茶地方标准也一改再改,估且不论这份国标中的内容是否值得商榷,但普洱茶国标的出现,标志着普洱茶有了一个在全国范围内适用的共通标准,让明确普洱茶身份及规范普洱茶行业有据可依。对普洱茶产业未来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茶文化渊源流长


中国茶文化渊源流长,它随着茶饮的普及扩展,不断地浸润着人们美好的心灵。随着历史的脚步,中华茶文化由内而外,由近及远地不断传播于中华大地各族人民,并披泽海外,闻名于世。

1、茶马古道与茶文化传播在茶叶历史上,茶叶文化由内地向边疆各族的传播,主要是由于两个特定的茶政内容而发生的,这就是榷茶和茶马互市(也称茶马交易)。

榷茶的意思,就是茶叶专卖,这是一项政府对茶叶买卖的专控制度。榷茶,最早起于唐代。在唐文宗时,王涯为司空,兼任榷茶使,在大和九年(公元835年)十月,颁布榷茶令,但在十一月,王涯即被杀,榷茶刚刚诞生便夭折了。

到了宋初,由于国用欠丰,极需增加茶税收入,其次,也为革除唐朝以来茶叶自由经营收取税制的积弊,便开始逐步推出了榷茶制度和边茶的茶马互市两项重要的国策。

⑴茶马交易茶马交易,最初见于唐代。但未成定制。就是在宋朝初年,内地向边疆少数民族购买马匹,主要还是用铜钱。但是这些地区的牧民则将卖马的铜钱渐渐用来铸造兵器。因此,宋朝政府从国家安全和货币尊严考虑,在太平兴国八年,正式禁止以铜钱买马,改用布帛、茶叶、药材等来进行物物交换,为了使边贸有序进行,还专门设立了茶马司,茶马司的职责是:掌榷茶之利,以佐邦用;凡市马于四夷,率以茶易之。(《宋史?职官志》)在茶马互市的政策确立之后,宋朝于今晋、陕、甘、川等地广开马市,大量换取吐蕃、回纥、党项等族的优良马匹,用以保卫边疆。到南宋时,茶马互市的机构,相对固定为四川五场、甘肃三场八个地方。四川五场主要用来与西南少数民族交易,甘肃三场均用来与西北少数民族交易。元朝不缺马匹,因而边茶主要以银两和土货交易。到了明代初年,茶马互市再度恢复,一直沿用到清代中期,才渐渐废止。

⑵茶入吐蕃茶入吐蕃的最早记载是在唐代。

唐代对吐蕃影响汉族政权的因素一直非常重视,因为与吐蕃的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到丝绸之路的正常贸易,包括长安到西域的路线,及由四川到云南直至境外的路线和区域。因为这些路线和区域都在吐蕃的控制和影响之下。

唐代的文成公主进藏,就是出于安边的目的,于此同时,也将当时先进的物质文明带到了那片苍古的高原。据《西藏日记》记载,文成公主随带物品中就有茶叶和茶种,吐蕃的饮茶习俗也因此得到推广和发展。到了中唐的时候,朝廷使节到吐蕃时,看到当地首领家中已有不少诸如寿州、舒州、顾渚等地的名茶。中唐以后,茶马交易使吐蕃与中原的关系更为密切。

⑶茶入回纥回纥是唐代西北地区的一个游牧少数民族,唐代时,回纥的商业活动能力很强,长期在长安的就有上千人,回纥与的唐的关系较为平和,唐宪宗把女儿太和公主嫁到回纥,玄宗又封裴罗为怀仁可汗。

《新唐书?陆羽传》中载:羽嗜茶,着经三篇,言茶之源、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其后尚茶成风,时回纥入朝,始驱马市茶。回纥将马匹换来的茶叶等,除了饮用外,还用一部分茶叶与土耳其等阿拉伯国家进行交易,从中获取可观的利润。

⑷茶入西夏和辽西夏王国建立于宋初,成为西北地区一支强大的势力。西夏国的少数民族主要是由羌族的一支发展而成的党项族。宋朝初期,向党项族购买马匹,是以铜钱支付,而党项族则利用铜钱来铸造兵器,这对宋朝来讲无疑具有潜在的威胁性,因此,在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宋朝就用茶叶等物品来与之作物物交易。

西夏初期与宋朝虽有所冲突,但总体上尚为友好,宋朝对其经济也多有优惠,朝廷经常赐赠银两、绢匹和茶叶、布帛等,一次赐赠,茶叶多的达数千斤。

至1038年,西夏元昊称帝,不久便发动了对宋战争,双方损失巨大,不得已而重新修和。但宋王朝的政策软弱,有妥协之意。元昊虽向宋称臣,但宋送给夏的岁币茶叶等,则大大增加,赠茶由原来的数千斤,上涨到数万斤乃至数十万斤之多。

北宋时期,在与西夏周旋的同时,宋朝还要应付东北的契丹国的侵犯。契丹族位于东北辽河上游,北魏时就同中原来往密切。唐末,不少汉人到契丹,带去了先进的文化,契丹人逐渐从游牧、渔猎生活发展到学会农业生产、织布、冶铁、煮盐和建筑,经济不断繁荣。但916年阿保机称帝,建契丹国后,以武力夺得幽云十六州,继而改国号称辽。辽军的侵略野心不断扩大,1044年,突进到澶州城下,宋朝急忙组织阻击,双方均未取得战果,对峙不久,双方议和,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澶渊之盟。议和结果是,辽撤兵,宋供岁币入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此后,双方在边境地区开展贸易,宋朝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

辽从宋输入茶叶的同时,也引进了宋代的饮茶法,从近年出土的辽墓壁画中,便有辽人《煮茶图》等内容。

⑸茶入金宋政和四年辽天庆四年(1114年),女真族完颜阿骨打以二千五百人誓师反辽,首战克宁江州(今吉林扶余东石城子),继而大破辽都统萧嗣先于鸭子河(松花江一段),北出河店(今黑龙江肇源西)。时女真兵已有万人。1115年,完颜阿骨打称帝,改名旻,国号大金。

女真建金国后,宋朝便与之夹攻辽,并订下归地协议,1120年金与辽绝,破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1124年西夏亦向金称臣,1125年,辽亡,金的势力越来越大,原先与宋的一些协议,或大打折扣,或根本不予履行。1125年10月,索性下诏攻宋。1126年金兵逼至黄河北岸,同年闰十一月,京师被攻破,金提出苛刻议和条件,宋钦宗入金营求和,金又迫使宋徽宋、皇子、贵妃等赴金营。最后掠虏徽、钦二宗及后妃宗室等北撤,北宋自此结束。

金朝以武力不断胁迫宋朝的同时,也不断地从宋人那里取得饮茶之法,而且饮茶之风日甚一日。金朝虽然在战场上节节胜利,但是对炽烈的饮茶之风却十分担忧。因为所饮之茶都是来自宋人的岁贡和商贸,而且数量很大。当时,金朝上下竟啜,农民尤甚,市井茶肆相属,而文人们饮茶与饮酒已是等量齐观。茶叶消耗量的大增,对金朝的经济利益乃至国防都是不利的。于是,金朝不断地下令禁茶。禁令虽严,但茶风已开,茶饮深入民间。茶饮地位不断提高,如《松漠记闻》载,女真人婚嫁时,酒宴之后,富者遍建茗,留上客数人啜之,或以粗者煮乳酪。同时,汉族饮茶文化在金朝文人中的影响也很深,如党怀英所作的《青玉案》词中,对茶文化的内蕴有很准确的把握。

红莎绿蒻春风饼,趁梅驿,来云岭,一瓯月露心魂醒,更迭清歌助清兴,与君洗尽,满襟烦暑,别作高寒境。

茶之为 饮


神农有个水晶肚,达摩眼皮变茶树,中国饮茶起源众说纷纭:有的认为起于上古,有的认为起于周,起于秦汉、三国、南北朝、唐代的说法也都有。造成众说纷纭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无茶字,而只有荼字的记载,直到《茶经》的作者陆羽,方将荼字减一画而写成茶,因此有茶起源于唐代的说法。

唐代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中国饮茶起源于神农的说法也因民间传说而衍生出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茶是神农在野外以签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人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的,这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另有说法则是从语音上加以附会,说是神农有个水晶肚子,由外观可得见食物在胃肠中蠕动的情形,当他尝茶时,发现茶在肚内到处流动,查来査去,把肠胃洗涤得干干净净,因此神农称种植物为查,再转成茶字,而成为茶的起源。

英国的茶饮


在欧洲,法国的国饮是葡萄酒,德国的国饮是啤酒,而英国的国饮却是与中国相似的茶饮。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红茶进口国,英国人在日常生活中不可一日无茶,将茶视为第一饮品的国饮地位。红茶在英国代表一种文化,一种艺术。

历史上,英国人都喜爱喝当时被视为中国茶总称的武夷茶。武夷茶在17世纪指的是福建小叶正山小种红茶,18世纪兼指武夷岩茶。产生于中国明朝后期的正山小种迄今已有400年历史,是世界红茶之鼻祖。1640年首次进入英国,扬名于英国则是在1662年凯瑟琳公主嫁给英国国王查理二世时带去的几箱武夷红茶作为嫁妆,从此喝红茶成了皇室家庭生活一部分。随后,安妮女王提倡以茶代酒,把饮用中国红茶的风俗引入上流社会。滋味醇厚、带有桂圆汤味的武夷红茶开始在英国上流社会流行。英国人挚爱红茶,渐渐地把红茶演变为一种高尚华美的红茶文化,并把它推广到了全世界。

武夷茶的重要性也体现在英国人的语言中。17世纪英国人首次直接从厦门港进口小种红茶,开始依厦门口音称茶为Tea,然后称产于武夷山的小种红茶为BoheaTea。尔后,英语中产生了许多与Tea有关的词组,小种红茶开创了中国红茶的纪元。

创始于1875年的祁门红茶是中国茶文化的象征与代表。茶圣陆羽在《茶经》中留下:湖州上,常州次,歙州下的记载,当时祁门就隶属歙州。那时休宁、祁门、歙县所产茶叶以浮梁为集散地,大诗人白居易的诗中就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名句。

祁门红茶向以香高、味醇、形美、色艳四绝驰名于世。还被称为祁门香、王子香,与印度的阿萨姆、大吉岭红茶和斯里兰卡的乌伐红茶齐名,被誉作世界四大高香名茶。早在1915年还获得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金奖,也是中国十大名茶中唯一的红茶。

因为祁红的背后凝聚了东方悠久灿烂的文化,饮用祁红代表了高贵和时尚的身份,因此英国上流社会无不以拥有祁红为骄傲,以作为午后茶的珍品。小仲马名着《茶花女》中描述一位贵族衰落时说:你穷得连祁门红茶也拿不出来了。

一百多年过去了,祁门红茶早已走红了世界,而安徽祁门百姓如今以茶待客的习俗,也由绿茶改为了红茶。人们闲暇相聚,谈今论古,海阔天空,一杯红茶伴着人们度过一个惬意的午后。

在异国他乡的伦敦,一杯鲜亮透明的英伦中国红茶在手,品一口,香气馥郁,滋味浓烈,不知不觉地沉浸在红茶优雅的情趣之中,心中涌起阵阵温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