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口不产茶独爱茶的渊源

发布时间 : 2022-01-17
爱花茶 独秀花茶 茶文化的历史渊源

爱花茶。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老河口不产茶独爱茶的渊源”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老河口不产茶独爱茶的渊源”相关知识!

老河口,这座对茶情有独钟的城市是不产茶的,它的乡村有上千平方公里,却难找得到一片茶园。不产茶的地方为何喝茶成风呢?

笔者沿着这座小城的历史足痕去寻找,终于发现了小城人酷爱茶的渊源。

老河口地处鄂、豫、川、陕四省交汇的咽喉地带,又处在汉水中游东岸,而古代和近代交通与运输主要是靠舟楫。从清朝中期开始,这里逐渐形成了一个繁华的商埠,从汉水上游秦岭巴山运出来的桐油、核桃、木耳等山货要在这里起坡,转手交易后再运到河南中原一带,或再顺江而下,运到长江中下游地区;而来自中原一带的粮食、棉花又通过老河口的帆船上运到汉水上游的郧阳和安康山区,下运到汉口;到了近代,汉口的工业品如洋油、洋皂、洋糖、洋火又通过汉江运到老河口交易,再转运到中原和川陕的一些山区。

到清末时期,老河口的商业繁盛超过了附近的襄樊、南阳,平常往来的商船在老河口的江面上桅帆林立,有上千艘之多。南来北往的商人纷纷驻足于此,为了便于商贸的接洽,逐渐出现了茶馆,商人们都逐渐形成了一个规矩,在茶馆里一边喝茶,一边谈生意,到民国初期时,老河口的茶馆达到鼎盛时期,七十二条大街小巷分布着二百多家茶馆。

茶馆的兴起,自然带来了喝茶的嗜好。虽然,后来因航运滞后,其他交通发达,老河口已经失去了昔日商埠的繁盛,但老河口的居民大都是商家的后代,也就大都沿袭了喝茶之风。

cy316.com延伸阅读

爱茶,要爱的名副其实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爱茶,要爱的名副其实》,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里开茶叶店有十几年了,即便如此,对于茶叶我也只是一知半解,除了泡茶手法比较娴熟外,好像就说不上其他的茶叶专业知识,虽然我也爱茶,不过对于茶的知识、内涵来说,我只能算是“水货”。

即使,我是“水货”也没有熄灭我对茶的热爱。或许有点从小耳濡目染,少量的茶叶辨别,我还是有点懂的。不过看别人侃侃而谈有关于茶叶的字眼,我是羡慕的,毕竟这些本也是我需要具备的,不然跟别人说我家是卖茶,都没有说服力。为了不那么丢家里茶叶店的脸面,最近时常在补充茶叶知识、茶史和茶文化。除了从网上获得一些经验谈之外,还会从书里摄取茶叶专业知识,比如《安溪铁观音:一棵伟大植物的传奇》、《茗记》。

每次看到茶艺表演,我总觉得我的眼睛是放光的,因为我觉得茶艺是很优雅、很有气质的一项表演。朋友是县里茶艺队的,每次去她家里泡茶,看到她那泡茶的姿势那么专业和优美,总觉得她整个人都在发光。曾经我有想学的,不过碍于学业就放弃了,现在多少觉得可惜。不过即便不懂,看别人表演也是一种享受。茶艺就没办法像茶叶知识可以从书上网上学了,倒不是自己学习能力,只是觉得有些泡茶的习惯很难改变。

为了能让自己成为合格的爱茶人,也为了让自己对得起家里十几年的茶叶之家,我会更努力学习有关于茶叶的所有方面。茶叶知识也好,茶艺茶道也罢,说是为了自己,也算是充实自己。毕竟古人说了,人要活到老学到老。

关于本文《爱茶,要爱的名副其实》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巴蜀产茶历史


巴蜀常被称作为中国茶业和茶文化的摇篮。六朝以前的茶史资料表明,中国的茶业最初兴起于巴蜀。茶叶文化的形成,与巴蜀地区早期的政治、风俗及茶叶饮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巴蜀产茶历史悠久,并且在先秦时期就以地方特产的名义将茶作为贡品。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中载: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于巴,爵之以子丹、漆、茶、蜜皆纳贡之。

但巴蜀茶业在中国早期茶业史上的突出地位,直到西汉成帝时的王褒《僮约》中,才见诸记载。《僮约》中有脍鱼鳖,烹荼尽具、武阳买荼,杨氏担荷的内容。前一句反映了成都一带,在西汉时不但饮茶已成风尚,而且在地主富豪家里,还出现了专门的饮茶器具。后面的一句,则反映成都附近,由于茶的消费和贸易需要,茶叶已经商品化,还出现了一定的茶叶市场。三国魏张揖所着的《广雅》一书载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用葱姜芼之。反映出巴蜀地区特殊的制茶方法和饮茶方式。

汉魏以后,巴蜀的茶业进一步发展,种茶和饮茶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西晋张载的《成都楼》诗中有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的名句,说明茶在当时的地位,已居所有饮料之冠,而且茶的声誉也越来越大,饮茶之风向全国各地蔓延。

印度:有趣独道的饮茶习惯


印度的阿禾姆达巴城有一个名为幸运茶室的地方,在那里,人们喝茶,聊天,说笑,与其它茶馆没有两样。而奇怪的是,那间茶馆里摆放着一些棺材,客人就置身于棺材中间品茶。有些人惧怕那些棺材,不敢前往,可是一旦他们去过一次之后,就忍不住常常想去那儿喝茶。这些奇怪的棺材使幸运茶室得以闻名于阿禾姆达巴城乃至整个印度。为什么要在茶室里布置些棺材呢?就是一位慕名前往幸运茶室喝茶多次的人也很难说出其中的原由,他说他只是被那里的神秘气氛一次次地召唤。

印度茶

也许人们会觉得,世间再也没有比阿禾姆达巴城的幸运茶室更为标新立异的茶室了。其实,最新潮最时尚的元素里,可能正浸润着最传统最拙朴的因子。如果我们读过哲学大师蒙田谈论死亡的篇章,或许就能理解幸运茶室里那些棺材的意味了。一个名为幸运的地方,却让我们直面棺材、正视棺材这个象征着死亡的恐怖意象,其悖论之处正是蒙田哲学的奥义所在。

蒙田告诉我们,死亡无处不在,它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我们的饮食起居中,它是我们每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所必须面对的。死亡,如同我们看到夕阳落下、月亮升起来的时候那样自然而然。

如果我们能够不惧怕于想象死亡和体验死亡,如果我们对生命中突如其来的各种灾难和变故都能泰然处之的话,那么,我们就能真正领悟到生存的快乐和意义所在。人要学会向死而生,在对死亡的逼视中感谢我们还平安幸福地活着。印度的阿禾姆达巴城有一个名为幸运茶室的地方,在那里,人们喝茶,聊天,说笑,与其它茶馆没有两样。而奇怪的是,那间茶馆里摆放着一些棺材,客人就置身于棺材中间品茶。有些人惧怕那些棺材,不敢前往,可是一旦他们去过一次之后,就忍不住常常想去那儿喝茶。这些奇怪的棺材使幸运茶室得以闻名于阿禾姆达巴城乃至整个印度。

印度茶点

也许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将阿禾姆达巴城的幸运茶室里那些棺材和幸运二字联系起来。那些隐含着死亡气息的棺材让喧嚣浮躁的都市人的心安静下来,让他或者她在一种近乎宗教般虔诚的心境中凝视手中的一杯清茶。

从缓缓游动的茶叶间,品茶人谛听到了一种来自远古的声音,那声音如此寂寥如此素朴,它轻轻地拨弄着品茶人的心弦。或许就在这一刹那,他或者她被那弥漫在舌尖之上的苦涩的余香所感动,于是,都市生活中的一切哀伤和失意、躁动和不安顷刻之间都隐匿了,品茶人终于从纷繁复杂的外在世界回归自己的内心,回归到那原本期待恬淡与宁静生活的内心。在这一时刻,死亡--茶--生命之间获得了某种神秘的关联。幸运茶室里的棺材,让人在对死亡的想象中获得一种极致的生命体验,一种被救赎的宗教般的感恩情怀。

实际上,那些棺材在幸运茶室中就是按照伊斯兰教的风俗布置而成的。如果我们了解更多的历史,就会发现,这个看似新潮怪诞的构想其实正是吸取了一些古老的宗教文化养料。在历史上,有些部落和民族,他们就有着这样的文化崇拜:即在一些大型的狩猎或庆功宴上,待众人饮到酣畅处时,一具尸首或一副棺材会被抬到宴会上来,于是,全场肃静,一起瞻仰它们,等到仪式完毕之后才继续欢饮。尸首、棺材是要让人们在欢乐的时候警醒:死亡时时刻刻都在逼迫我们,那么,幸运地活着的人们又该怎样珍惜自己倏忽即逝的生命呢?这种远古的宗教仪式昭示着最古拙最朴素的生命哲学。

茶马古道,此处茶味独芬芳


夜读《滇海虞衡志》,其载“顺宁(凤庆县)太平茶,细润似碧螺春,能经三瀹,尤有味也。”凤庆县可谓是名副其实的茶乡,县内至今还生长着一株高9米、树围达5米的栽培型大茶树,虽然它经历了3200年的风雨洗礼,但依然年年新绿,青翠欲滴,成为当今地球上存活的最粗大的人工栽培型茶树。每年春分一过,凤庆那千山万岭茶山的蓬勃生机和悠悠茶韵,总让人萌动起一颗忘怀的诗心。

凤庆茶最早只是先民用来入药和祭祀之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茶才发展成商品,由少到多,逐步发展壮大,目前已经拥有茶园25万亩。据《滇南新语》记载,在明代,凤庆就能用手工制造出太平茶、玉皇阁茶,色、香、味可与龙井茶媲美。有了这样的好茶,青龙桥连通的茶马古道上茶事不断,凤庆茶源源不断进入内地、上贡朝廷、远销东南亚,茶叶也成为凤庆人的“绿色银行”。每逢街天,悠长的凤庆山街成了各种茶叶交易的场所,那叶形平肥的“尖山云雾”、条索分明的“太华茶”、细润色正的“银毫”、秀美质佳的“特级功夫茶”……各色茶叶摆满悠长的街巷,浓郁的茶香令人心旷神怡。在茶市上,随便坐下与茶农闲话家常,都能拉出一大堆茶诗、茶经、茶文、茶德等等话题来。彼此兴致浓了,甚至会忘了买卖之事,沉浸在茶话之中。真可谓“茶中日月长,茶话情根深”。

悠久的种茶、制茶历史,滋生出了凤庆以茶入药、以茶入食、以茶入礼的浓浓茶文化氛围。在凤庆,人们从茶园采回鲜嫩的茶叶,洗净晾干后用手揉软搓细,放进一只大碗中,再加上柑橘叶、酸竹笋、大蒜、辣椒、盐巴等佐料拌和,就成为一碗“凉拌茶”。这种茶,滋味变化多端,苦中透出暗暗鲜香,是下饭的好凉菜。有的则把采来的新鲜茶芽放进小缸里,撒上盐巴拌匀,层层压紧,腌制几个月后,拌上佐料,也是开胃佐餐的好菜。在茶乡凤庆,常见三五好友相聚一室,品茗、泡茶、谈古论今,持一杯茶香,怀一份闲情,细细品茗,渐渐境宁心净,在幽香芬芳中涤尽俗尘,享人生之无穷真趣。

千百年来,凤庆人恪守着“茶是摇钱树,买粮又买布,儿去上学娘采摘,生产学习两不误”的古训,用茶树支撑起生活。如今的凤庆人,唱茶歌、跳茶舞、做茶操、办茶报、研茶事……无论什么时节,不分白昼晨昏,你随便走进凤庆的哪户人家,他们都会用茶来招待你——那香高味浓的“百抖茶”、香味绵厚的“滇红工夫茶”、芳如幽兰的“早春绿”,纯朴的乡情和悠长的茶香,一定能让你忘忧清乐。或许正是受了凤庆茶文化熏陶的缘故吧,品茶成了我一生的嗜好,品茶之形,品茶之色,品茶之味,品茶之境。我和朋友们就常在一间平民化的茶馆里品茶、下棋、闲谈,品杯里小乾坤,品茶中大世界,品那份人生淡泊,品那份友情淳厚,品味人生的真谛。茶品得久了,一些诗词歌赋亦被许多人品了出来:“喝一口,神清气爽。喝两口,嘴角留香。喝三口,味中有味。喝四口,云游仙乡。识得茶味与世味,今日诗仙应你当。”这是诗人李鉴尧品凤庆茶的真实感受。“芬芳的风,芬芳的云,芬芳的茶园,芬芳的林。茶乡收茶千家乐,姑娘采茶歌醉人。情满茶山歌满岭,我爱凤庆四季春。芬芳的山,芬芳的水,芬芳的村舍,芬芳的人。家家好茶迎远客,百里茶乡真开心。滇红走出国门外,都夸我勤劳的凤庆人!”这是歌词作家刘位循咏凤庆的赞歌。作家李钧在《咏凤庆茶》中亦有“云雾缭绕高海拔,此处茶味独芬芳”的感慨。在凤庆,咏茶的诗篇说不清也道不完,有人说,茶乡的茶树有多少棵,茶的诗歌就有多少篇。

二月春早,又到春茶即将采摘上市的时节,凤庆的乡村山野,处处嫩绿芳翠,生机盎然。

茶马古道:凤庆茶味独芬芳


夜读《滇海虞衡志》,其载顺宁(凤庆县)太平茶,细润似碧螺春,能经三瀹,尤有味也。凤庆县可谓是名副其实的茶乡,县内至今还生长着一株高9米、树围达5米的栽培型大茶树,虽然它经历了3200年的风雨洗礼,但依然年年新绿,青翠欲滴,成为当今地球上存活的最粗大的人工栽培型茶树。每年春分一过,凤庆那千山万岭茶山的蓬勃生机和悠悠茶韵,总让人萌动起一颗忘怀的诗心。

凤庆茶最早只是先民用来入药和祭祀之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茶才发展成商品,由少到多,逐步发展壮大,目前已经拥有茶园25万亩。据《滇南新语》记载,在明代,凤庆就能用手工制造出太平茶、玉皇阁茶,色、香、味可与龙井茶媲美。有了这样的好茶,青龙桥连通的茶马古道上茶事不断,凤庆茶源源不断进入内地、上贡朝廷、远销东南亚,茶叶也成为凤庆人的绿色银行.每逢街天,悠长的凤庆山街成了各种茶叶交易的场所,那叶形平肥的尖山云雾、条索分明的太华茶、细润色正的银毫、秀美质佳的特级功夫茶各色茶叶摆满悠长的街巷,浓郁的茶香令人心旷神怡。在茶市上,随便坐下与茶农闲话家常,都能拉出一大堆茶诗、茶经、茶文、茶德等等话题来。彼此兴致浓了,甚至会忘了买卖之事,沉浸在茶话之中。真可谓茶中日月长,茶话情根深.

悠久的种茶、制茶历史,滋生出了凤庆以茶入药、以茶入食、以茶入礼的浓浓茶文化氛围。在凤庆,人们从茶园采回鲜嫩的茶叶,洗净晾干后用手揉软搓细,放进一只大碗中,再加上柑橘叶、酸竹笋、大蒜、辣椒、盐巴等佐料拌和,就成为一碗凉拌茶.这种茶,滋味变化多端,苦中透出暗暗鲜香,是下饭的好凉菜。有的则把采来的新鲜茶芽放进小缸里,撒上盐巴拌匀,层层压紧,腌制几个月后,拌上佐料,也是开胃佐餐的好菜。在茶乡凤庆,常见三五好友相聚一室,品茗、泡茶、谈古论今,持一杯茶香,怀一份闲情,细细品茗,渐渐境宁心净,在幽香芬芳中涤尽俗尘,享人生之无穷真趣。

千百年来,凤庆人恪守着茶是摇钱树,买粮又买布,儿去上学娘采摘,生产学习两不误的古训,用茶树支撑起生活。如今的凤庆人,唱茶歌、跳茶舞、做茶操、办茶报、研茶事无论什么时节,不分白昼晨昏,你随便走进凤庆的哪户人家,他们都会用茶来招待你--那香高味浓的百抖茶、香味绵厚的滇红工夫茶、芳如幽兰的早春绿,纯朴的乡情和悠长的茶香,一定能让你忘忧清乐。

或许正是受了凤庆茶文化熏陶的缘故吧,品茶成了我一生的嗜好,品茶之形,品茶之色,品茶之味,品茶之境。我和朋友们就常在一间平民化的茶馆里品茶、下棋、闲谈,品杯里小乾坤,品茶中大世界,品那份人生淡泊,品那份友情淳厚,品味人生的真谛。茶品得久了,一些诗词歌赋亦被许多人品了出来:喝一口,神清气爽。喝两口,嘴角留香。喝三口,味中有味。喝四口,云游仙乡。识得茶味与世味,今日诗仙应你当。这是诗人李鉴尧品凤庆茶的真实感受。

芬芳的风,芬芳的云,芬芳的茶园,芬芳的林。茶乡收茶千家乐,姑娘采茶歌醉人。情满茶山歌满岭,我爱凤庆四季春。芬芳的山,芬芳的水,芬芳的村舍,芬芳的人。家家好茶迎远客,百里茶乡真开心。滇红走出国门外,都夸我勤劳的凤庆人!这是歌词作家刘位循咏凤庆的赞歌。作家李钧在《咏凤庆茶》中亦有云雾缭绕高海拔,此处茶味独芬芳的感慨。在凤庆,咏茶的诗篇说不清也道不完,有人说,茶乡的茶树有多少棵,茶的诗歌就有多少篇。

二月春早,又到春茶即将采摘上市的时节,凤庆的乡村山野,处处嫩绿芳翠,生机盎然。

茶与陶瓷的渊源


茶是中国人的发现,瓷是中国人的发明,陶器的制作起源早于茶的发现,而茶的发现早于瓷的发明。茶文化与陶瓷文化都是中华文明的精髓。茶与陶瓷有着极深的历史渊源。古籍记载"神农耕而作陶"。作为中华陶神的神农氏,尝百草时遇毒,就用茶叶解毒。《神农百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时遇七十二毒,得荼(荼即指茶)而解"。茶早期为药用,约在秦汉之际开始作为饮料用。为饮茶而配备专门的茶具则始于西汉,当时茶主要是供给王公贵族享用。此时的茶具多为铜、玉、陶制。到了六朝,江南各地大量种植茶树,饮茶之风渐盛,茶叶遍及各地,进入寻常百姓之家,成了官民共享,雅俗共赏之饮品。庶民作清心解渴用,达官贵人作标榜高洁、俭朴用,僧道作修身养性之用,文人墨客作附庸风雅用,茶文化逐步形成。东汉晚期,浙江地区的陶瓷工艺发展很快,浙江越窑已开始制作瓷胎致密、釉层较厚而且光润美观的青瓷,青釉盏与盏托有了大量的生产。至唐代,我国文化极为发达,由于禁用铜器和生活需要,陶瓷制造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当时,瓷器的使用已很普遍。并且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唐朝茶圣陆羽的《茶经》中赞美邢窑(河北省境内)白瓷"类银似雪",又推越窑青瓷为第一。

随着禅教在北方的盛行,饮茶习惯逐渐传入北方地区。陆羽《茶经》中专门有关于茶具的论述,其中卷四之器记录了王公豪门品茶用的二十四种器具。"城邑之中,王公之门,二十四器阙一,则茶废矣"足见王公贵族对茶器之讲究,又曰"碗越州上,鼎州次……越瓷类玉……越瓷青而茶色绿"并对当时陶瓷茶具做出了评价,指出饮茶用的茶碗浙江越州青瓷最好。唐代诗人皮日休有诗曰"邢人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陶瓷茶具釉色温润,显茶色,不烫手的优点使之深受欢迎。唐朝饮茶之风的风靡也促进了陶瓷茶具的发展,唐朝的一盏一托为一套,器型有海棠式、莲花瓣式、荷叶式等等,甚为讲究。

到了宋代,"斗茶"在统治阶级和文人士大夫阶层中广为流行。"先斗色,再斗汤。""斗茶"以茶色白为上品,能不能取胜,茶盏非常重要。茶盏黑而显茶色白,黑白分明,宜于"斗茶"。福建建窑的建盏、兔毫盏、鹧鸪斑、雨点釉均为上品。

明清以后,制瓷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从明代起,景德镇成为"天下窑器所聚"的制瓷中心。永乐、宣德、成化时期的青花清新秀丽,瓷器制品发展到了"薄如纸、白如玉、声如磬、明如镜"的程度。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的五彩、粉彩,器型美观大方,工艺精湛,装饰效果极佳。其茶壶、茶盏、茶托、茶盘、盖碗,造型极为丰富。明成化年间生产的黄葵花茶杯"釉色嫩黄,如初放葵花之色,外黄内白,宜乎酌茗,余弘治一窑器皿多矣,要之无过于此杯佳者"。明代,饮茶风尚与宋代截然不同,对陶瓷茶具的选用自然不同,宋代饮的是碾茶,即把一种半发酵的膏饼茶碾成细末,然后用初沸的水点注,茶汤表面浮起一层白沫,这种白色的茶当然是用黑色的茶盏最为适宜,最适合斗茶。而明代饮的是芽茶,饮法同今天大体相同,芽茶冲后为绿色,自然以白色茶盏最为相宜。许次纾《茶疏》:"茶瓯古取定窑兔毛花者,亦斗碾茶用之宜耳。其在今日,纯白为佳,兼贵于小,定窑最贵,不易得矣。"张源《茶录》:"茶瓯以白磁为上,蓝者次。

在明清饮茶史上与景德镇陶瓷茶具并驾齐驱的是江苏宜兴的紫砂陶茶具,《闲情偶记》中说:"茗注莫妙于砂壶,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阳羡的紫砂壶最好,并赢得了"世间茶具称为首"的盛誉。明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中云:"近一百年中,壶黜银、锡及闽、豫瓷,而尚宜兴陶"。紫砂茶具"能发真茶之色、香、味"。对于陶瓷茶具,明清后一改宋代只重盏,不重壶的情况,加之制瓷业的极大发展,茶具的材质、造型及装饰手法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饮茶由盏进而用壶。使用茶壶可以弥补盏茶易冷和落尘的缺点,是一大进步。明清时代,著名的茶壶有明代供春砂壶、康熙五彩竹花壶、乾隆粉彩菊花壶等,茶杯象明代的鸡心杯,直口尖底,形如鸡心,小巧玲珑,持握便当,广为流行。康熙年间,创制了盖碗,康熙豆青釉五彩盖碗、雍正粉彩盖碗皆为当时的佳品。嘉庆年间,创制了一种盖杯,外题茶诗,杯与盖都绘有五彩花饰,甚为美观。

晚清后期,外国列强的入侵,使中国人民饱受战乱之苦,茶与陶瓷业也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建国后开始修复战乱之创伤,饮茶业与陶瓷业开始恢复,茶文化与瓷文化都有了极大的发展。千余年来,饮茶之风有高潮低潮,逢盛世则茶兴、瓷兴。新世纪,我们期盼作为中华文明之精华的陶瓷与茶文化有更大的发展,愿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茶的历史渊源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然而,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了茶这种植物,最先利用了茶这种植物,并把它发展形成为我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茶树最早出现于我国西南部的云贵高原、西双版纳地区。但是有部分学者认为茶树的原产地在印度,理由是印度有野生茶树,而中国没有。但他们不知中国在公元前200年左右的《尔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树,而且还有茶树王。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药学专着,自战国时代写起,成书于西汉年间。这部书以传说的形式,搜集自远古以来,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药物知识,其中有这样的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亲而解之。据考证:这里的荼是指古代的茶,大意是说,远在上古时代,传说中的神农氏、亲口尝过百草,以便从中发现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植物,竟然一天之内多次中毒。但由于服用茶叶而得救。这虽然是传说,带有明显的夸张成份,但也可从中得知,人类利用茶叶,可能是从药用开始的。

据考察,茶字最早出现在《百声大师碑》和《怀晖碑》中,时间大约在唐朝中期,公元806年到公元820年前后,在此之前,茶是用多义字荼表示的。

茶字的基本意义是苦菜,上古时期人们对茶还缺乏认识,仅仅根据它的味道,把它归于苦菜一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当人们认识到它与一般苦菜的区别及其特殊功能时,单独表示它的新字也就产生了。

茶与粮食,占有同等重要的位置。可是,由于气候等原因,当地并不产茶,官府为了增强控制少数民族的力量,对茶叶的供给采取限量,直接分配的办法,以求达到以茶治边的目的。与此同时,官府不仅控制茶叶的供应,俞且,以少量的茶,交换多数的战马,给兄弟民族带来沉重的负担,这就是历史上的茶马互市。

茶叶作为一种饮料,从唐朝开始,流传到我国西北各个少数民族地区,成为当地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茶叶从发明到利用,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史,它之所以深受人们的欢迎,除了可作为饮料被人们饮用外,还因为它对人体能起到一定的保健和治疗的作用。三国时代,诸葛亮带兵南征北战。一次,兵至云南励海,士兵因水土不服,多害眼病,诸诸亮命令士兵采茶煮水喝,不久,把眼病治好了。直到现在,当地人民还把茶树称作孔明树,把诸葛亮尊为茶祖。

我国史籍所载,在未知饮茶前,古人夏则饮水,冬则饮汤,恒以温汤生水解渴。以茶为饮则改变了人们喝生水的陋习,较大地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至于茶在欧美一带,被认为无疑是东方赐予西方的最好礼物,欧洲若无茶与咖啡之传入,饮酒必定更加无度,茶给人类的好处无法估计,我确信茶是人类的救主之一,是伟大的慰藉品等等。世界各国饮茶及茶的生产和贸易,除朝鲜、日本以及中亚、西亚一带是唐朝前后就从中国传入者外,其他多是16世纪以后,特别是近200年以来才传入发展起来的。

历代福建省产茶简史


福建省的产茶历史悠久。南朝齐时,浦城令江淹赞武夷山为碧水丹山,山上所产的珍木灵芽皆淹平生所至爱。

唐代茶对陆羽《茶经.八之出》叙述茶叶产区时称岭南生福州、建州往往得之,其味甚佳。也说明福建早已产茶,《唐史》云:福州有方山之生芽。唐《国史补》也称:福州茶又称方山露芽,列为贡芽,其品质甚佳。福建省最早的地方志《三山志》引《唐书地理志》云:福州贡腊面茶,盖建茶未盛以前也。唐元和(860820年)《孙樵送茶焦弄部书》中有乘雷而摘,盖碧水丹山之乡,月涧云之品,慎勿贱用之。之语。可见当时武夷所产茶叶倍受重视,已作馈赠珍品。唐光启年间(8858864年)徐夤《腊面茶诗》云: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飞鹊印成香腊片,啼猿溪走木兰船。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诗中提到武夷茶的采摘、腊面茶之饰。南唐保大年间(943957年)朝廷罢阳羡贡茶,改贡福建北苑乳茶,北苑兴。

宋代是建茶的极盛时期,《宋史食货志》载:宋元丰七年(1084年)王子京为福建转运副使,言建州腊茶,归立榷法,建州出茶不下三百万斤,南剑州也不下余万斤。《建炎以来朝野杂论》载:南宋建炎以来,建茶岁产九十五万斤。建炎二年(1128年)叶农之乱,园丁亡散遂罢之。建州北苑列为贡品,采制工艺继承了晚唐技巧。宋徽宗的《大观茶论》云: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近岁以来,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造其极。宋初福建省以产片为主,模压呈饼状。北苑茶采制最盛时有官、私茶厂1336个,分布达6个县。茶季有几万民众参加采制。官焙(厂)有38个,由官府设四局参加管理,后改东西二局,套模有别,以相竞争。宋乐文《太平寰宇记》载:江南东道,福州土产茶、南剑州土产茶。建州土产茶,建安县茶山在郡北(建阳、武夷一带)民多植茶于此山。邵武一带土产茶同建州。漳州土产茶、汀州土产茶。

元代武夷茶兴。据《武夷山志》载至元十六年(1279年),浙江行省平章高兴过武夷,制石乳树斤入献。十九年(1282年)乃令县官莅之,岁贡二十斤采摘凡八十。大德五年(1301年)兴之子久住为邵武路总官,就近至武夷督贡茶,明年(1302年)创焙局称御茶园,设场官二员,领其事,后税额浸广,增至二百五十。茶三百六十斤,制龙团五斤饼。泰定五年(1328年)崇安令张瑞本于园之左右各建一场,匾曰茶场。至顺三年(1332年)建宁总管暗都刺于通仙井畔,筑台高五尺,方一丈六尺,名曰者,每当仲春惊蛰日,县官诣致祭,隶卒鸣金击鼓,同声喊曰,茶发芽,而井水渐满。造成茶毕,水遂浑涸。迨至正末(1368年)贡额凡九百九十斤。元代御茶园建于武夷九曲溪之第四曲畔,为官办茶场,有茶户负责管理和制茶,并设置官员领管。所制贡茶,仍沿宋代为龙团饼状,年贡由初之十斤增至九百九十斤,占一国贡额半数。据王祯《农书》云闽、浙、蜀、江湖、淮南皆有之,惟建溪北苑所产为胜。

明代洪武二十四年(1392年)禁止碾揉蒸青团茶。废龙团,改制散茶,是福建省茶叶史上一个转折点。早先有探春、先春、次春、紫笋,其后又制雨前、松萝、灵芽、仙萼、白露等名茶。产品由细嫩早采为胜,逐渐向炒青绿茶转变,产量非常可观。据《明史食货志》载天下岁额止四千二十二斤,而福建二千三百五十斤。建茶所贡有探春、先春、次春、紫笋、及荐新等号,则建茶甲天下也。当时占全国贡茶一半以上,而又以北苑、武夷为主。据《枣林杂俎》记:福建建宁府建安县茶千三百六十斤内,探春二十一斤,先春六百四十三斤,次春六百六十二斤,紫笋二百二十七斤,荐新二百零一斤。崇安县茶九百四十斤,内探春三十三斤,先春三百八十斤,荐新四百二十八斤,计天下贡茶四千二十二斤,而建宁茶品为上。宋元时所贡,必碾而揉之,压为银板,为大小龙团。明初以重荣民,罢造龙团,惟采其芽以进。明代福建省茶叶产区极广,据《闽大记》云:茶出武夷,其品质最佳,宋时制造充贡,延平半岩次之。福、兴、漳、泉、建、汀在皆有之,燃茗奴也。明末(1599年)许次杼《茶疏》称:江南之茶唐人着称阳羡,宋人最重建州,于今贡茶二地独多,阳羡仅有其名,建茶亦非最上,惟有武夷最胜。《闽通志》记载:福州府诸县皆有,闽之方山、鼓山、侯官之水西,怀安之凤冈尤胜。建宁府八县皆出,而龙凤、武夷二山所出者尤号绝品。泉州府各县皆有,而晋江清源洞及南安一片瓦,产者尤佳。延平府各县俱有出,南平半岩茶尤佳。邵武府,光泽、泰宁二县为多。《闽书》载:南安、德化、建安、建阳、将乐、长汀、漳浦等县均产茶,并有佳茗。如南安的莫山、德化的雪山、建安的凤凰山、建阳的苍山、将乐的花岩、长汀的玉泉、漳浦的鼓雷山等。《长溪琐语》云:环长溪百里诸山皆产茶。说明闽东茶区明代亦已遍产茶只是不著名而已。

福建省明代茶叶产量已不在少数,万历年间(1620年)徐勃《茶考》云:然山中土气宜茶,不九曲之内不下数百家,皆以种各茶为业,岁所产数十万斤,水浮陆转,鬻之四方,而武夷之名甲于海内矣。宋元制造团饼,销失真味,今侧灵芽、仙萼香色尤清,为闽中第一。

明初茶禁甚严,铢两不得出关,限制了茶叶生产发展。至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始由荷兰东印度公司开始从澳门和岑南收购武夷茶,经爪哇输往欧州试销。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荷兰商人在万丹首次购到由厦门商人运去的茶叶。

17世纪末18世纪初,中国茶叶出口最早有广州、泉州、福州三个口岸,由于外贸兴起,茶叶生产发展亦是必然现象。福建省茶叶出口最早以松萝茶为主,以后武夷茶出口渐增,武夷茶成为中国茶叶在欧州的代称。

据《福建之茶》记述:红茶制法发明当在明末清初,而盛于清咸丰、同治年间。可分为工夫与小种两类。工夫分闽北与闽东两系,坦洋工夫由建宁茶客传至坦洋。正山小种又称星村小种,品质优异。

据《福建之茶》记载:罗源所产纯为绿茶,多系炒绿,其品质为各县之冠。茶叶嫩长而紧卷,色泽绿润蜜黄,水色杏绿,历数小时不变,易于窨花,为制花香茶之上品。罗源炒绿以七境堂为最佳,南安以石亭绿为著。从咸丰年间,据传长乐县茶商在鼻烟窨茉莉花的基础上发展窨制花茶并商品化(宋、明有窨制共茶记载,但未成为商品)以后,随将花茶发展,制茶过程中发现炒干不如焙干的茶更能吃香,而渐将花茶原料改为烘青绿茶。

白茶以政和、福鼎为主。较早采制的记载见于郭柏苍在《闽产录异》。如莲心白毫采初展1芽1叶的原料,阴干,和传统制法相似。

乌龙茶于明末清初发源于武夷山,而后逐渐向南推移,一直传播到闽南和广东、台湾。最早的岩茶文字记载为清初,武夷山天心寺僧释超全据现存(俗名阮文锡)的《武夷茶歌》:岩茶亦渐生,山中借此稍为利。

清代是福建省茶叶全面发展时期,八闽各府均产茶,同时茶类品种齐全,有红茶、绿茶、乌龙茶、白茶四大类,还有再加工的花茶、砖茶。据郭析苍《闽产录异》载:闽诸郡皆产茶,以武夷为最。书中对当时茶区茶类学有较详细的记述:武夷茶区有岩茶、外山青茶、洲茶、白茶等。瓯宁茶区有龙凤山茶、大湖水仙、小湖乌龙、大湖乌龙等。福宁府茶有太姥绿雪芽、绿头春、福鼎白琳、福安松萝、宁德支提等。福州府茶区有福州鼓山半茶,侯官之水西、凤冈、九峰山、林洋、华峰、长箕岭、长乐之懈谷,福清之灵石、永福(永泰)之名山室、方广岩,连江之美肇、石门等地均产佳茗。泉州府茶有泉州香茶。兴化府茶区有郑宅茶,清代入贡,品质极佳。

福建省茶叶的发展在清代以前均受贡茶的兴衰而兴衰,贡茶兴发展速度快,官茶亦多。周亮工在《闽小记》(1650年)中提到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建宁太宋因本山茶枯遂罢茶场。其原因是:黄冠苦于追呼,尽砍所种武夷真茶。清代朱彝尊在《御茶歌》中写的君臣第取一时快,讵知小农摘此,田不毛,先春一闻省贴下,樵丁荛竖纷逋逃。查慎行(康熙癸末进士)的《御茶园歌》中提到茶兮尔何知,乃以尔故灾黎元。均描述贡茶危害,先兴而逐衰的必然规律。

鸦片战争后,海运开禁,五口通商。拥有福州、厦门两大通商港口优势的福建茶叶飞速发展。《沙县志》(1928年)载:乌龙茶在同治初(1862年)出一万余箱(每箱40斤),光绪十年至二十八年(18841902年)计增至三万五千箱。据海关资料,到光绪四年(1878年),福建茶叶出口达80万担,约占当年全国年出口总量的1/3。这期间形成了具有相当了规模的以武夷茶为代表的闽北乌龙茶区和以安溪为代表的闽南乌龙茶区。1904年,安溪乌龙茶产量已达125万千克。

民国后,军阀割据,北伐战争和内战等战事不断,福建乌龙茶在夹缝求生,武夷岩茶生产不景气,求过于供,闽南茶商在建阳、建瓯创闽北水仙,产量达万余箱。八年抗战福州、厦门相继沦陷,海路被封,出口受阻,闽北各地乌龙茶进入最艰难时期,闽南乌龙茶崛起,但当时安溪茶之声誉不及武夷茶,1915年安溪茶商李寿山首先将安溪茶拼入武夷茶中,增添香气,深受消费者欢迎,使安溪茶逐渐渗入市场。抗战沦陷期,武夷茶货源枯竭,只有安溪茶源源运抵销区,安溪铁观音、色种从此崭露头角,逐步打踊武夷岩茶垄断局面。此在艰难时期,武夷临近区域及闽南茶区使福建乌龙茶生产得以继续,始终没有间断,更没有消亡。相反在步履维艰中求得花色品种的更瓣,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建名茶生产仍以乌龙茶类为主,还有白茶类、红茶类、绿茶类和花茶类。茶树优良品种,除原有的安溪铁观音、黄旦、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外,还选育了福云6号、7号、福安大白茶、八仙茶等新品种,良种茶园在全省茶园中已占主要地位。制茶工业水平得到迅速发展提高,创制了乌龙茶做青机、乌龙茶包揉机、花茶窨制联合机等制茶设备,制茶生产从手工发展为半机械化、机械化,从单机作业逐渐向连续化与自动化发展。创了一大批新名茶。1982年商业部举办的全国名茶评选会,铁观音、武夷肉桂、白毫银针、天山绿茶、茉莉闽毫评为名茶;1986年全名茶评选会,安溪铁观音、武夷肉桂、白毫银针、茉莉闽毫、天山四季春(天山绿茶)、黄金桂、福寿银毫评为名茶。黄金桂、武夷肉桂还分别在1985年、1989年农业部名茶评选会上被评为名茶。据统计,19821990年期间,全省各种茶叶荣获部优以上称号的有35个,省优的有13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