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寿”历史典故

发布时间 : 2022-01-20
黑茶典故 花茶典故 碧螺春的典故

黑茶典故。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茶寿”历史典故”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所谓茶寿,即指茶寿:指108岁,茶字的草头代表二十,下面有八和十,一撇一捺又是一个八,加在一起就是108岁!

自古以来,老人长寿都有雅称。具体地说:60岁称为花甲之年、耳顺之年、还乡之年;70岁称为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国之年;80、90岁称为朝杖之年、耄耋之年;寿得3位数100岁的称为期颐之年。人们为长寿老人祝寿,还有喜、米、白、茶寿之说:喜寿:指77岁,草书喜字看似七十七。米寿:指88岁,因米字看似八十八。白寿:指99岁,百字少一横为白字。

说起茶寿,不仅仅从字面上可以拆开来解说,它与中国茶文化还有解不开的渊源。

相传,古时候有位老和尚病了,久治不愈。一天,一位老人告诉他,蒙山顶有茶,春分前后,逢雷而发。你候在一旁,及时采摘三天。得一两,用蒙山水煎服,能治任何宿疾;二两,一辈子消灾祛疾;三两,脱胎换骨;四两,就地成仙。老和尚遵嘱,得茶两余,煎汤服用,没喝一半,病即痊愈,眉发由白转乌,以至熟人相见,不敢相认。

五代王文锡《茶谱》的上述记载,把茶说成万病之药,有返老还童之功,未免带有神秘色彩。不过,茶能治病,已是人们的共识。隋文帝患头痛,医治无效。听僧劝告饮茶而愈,天下传闻,人们竞相煎服。饮茶长寿,正史也有记载。《旧唐书?宣宗纪》记,洛阳来了位130多岁的僧人,宣宗问他:服何药如此长寿?僧答:贫僧素不知药,只是好饮香茗,至处唯茶是求。长寿的秘诀是饮茶。苏东坡留下着名诗句: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是说魏文帝游西山,得仙人丸药,服后身生羽翼,这样的事太玄妙了。与其企盼仙人赐药,倒不如像卢仝煎茗自饮,七碗茶下肚,两腋习习风生,那才实在。一言以蔽之,坡翁是说,为长寿而求仙,不如去喝茶。

孙中山先生也主张茶寿说,赞茶是为最合卫生最优美之人类饮料,中国常人所饮者为清茶,饮食者为淡饭,穷乡僻壤之人,粗茶淡饭,不及酒肉,常多上寿。现代文化名人林语堂也说:我毫不怀疑茶具有使中国人延年益寿的作用,因为它有助于消化,使人心平气和。

现代科学证明,茶富于营养,饮茶能满足人体对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需要。茶能治病,是因为茶中含有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的咖啡碱、儿茶素、维生素类、矿物质微量元素、氨基酸等物质。日本科学家发现,茶抗衰老的作用约为维生素E的20倍。日本一心脏病专家说:中国患动脉粥样硬化和患心脏病的比例比西方低,除了遗传因素、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外,同时与中国人爱饮绿茶有关。

如此说来,茶是名副其实的长寿保健饮品,茶寿之说也不是空穴来风。

小编推荐

云南普洱茶的历史典故


普洱,在英语中亦被称为Pu-er或Pu-erh。

普洱茶产于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因自古以来即在普洱集散,因而得名。普洱县城又作普洱哈尼族自治县,隶属思茅地区,位于云南省南部,距昆明373公里,原称宁洱县。普洱为哈尼语,普为寨,洱为水湾,意为水湾寨,带有亲切的家园的含义。

普洱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距今已达2000年之久。民间有武候遗种(武候是指三国时期的丞相诸葛亮)的说法,故普洱茶的种植利用至少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唐朝时普洱名为步日,属银生节度(今思茅和西双版纳一带),银生茶是为普洱茶的前身,元朝时称之为普茶,明万历年才定名为普洱茶,极盛时期是在清朝,《普洱府志》记载:普洱所属六大茶山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十余万人,可知当时盛况。思茅与西双版纳一带为其主要原料生产地,普洱与思茅成为加工和集散中心,明朝时期以普洱为中心向外辐射六条茶马古道,将普洱茶行销至中国本土、西藏、越南、缅甸、泰国等地,并转运到港澳、东南亚,甚至欧洲。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以后,法国、英国先后在思茅设立海关,增加了普洱茶的出口远销,普洱茶马古道随兴旺,现今还有思茅卡房高酒房茶马古道,1.5米宽,断续数公里:有思茅三冢村外茶马古道、那柯里茶马古道,断续30公里;普洱茶庵塘茶马古道,残存12.5公里,石上马蹄印,记录下了当年运茶马帮的历史。

乌龙茶的来源典故及其历史


说道乌龙茶很多人就会联想到了乌龙院,不过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就不是很了解了,下面我们来看看有关其起源的典故和史料记载吧。

相传清朝雍正年间,在福建省安溪县西坪乡南岩村里有一个退隐将军,也是打猎能手,姓苏名龙,因他长得黝黑健壮,乡亲们都叫他“乌龙”。有一天,乌龙与往常一样,身背猎枪,腰别茶篓,上山打猎,兼采一些野生茶叶,过午时分,乌龙忽见一头山獐从前方溜过,他急提猎枪,击伤山獐。

等晚上到家,乌龙急于宰獐至深夜,竟把茶叶搁置,翌日清晨,炒制成茶,其苦涩之味尽除,香醇更胜往常,乌龙大喜,连忙邀来乡亲茯友一起品尝,众人啧啧称厅,且探究其因,仿效采制,广为传开。此后,南岩茶叶声誉远扬,遐迩闻名。于是村民扩种茶树,以茶为生。乡亲们为感念乌龙的贡献,就把所制的茶叶都称为"乌龙茶‘.世代因袭,沿用至今。后来乌龙去世了,乡亲们为纪念他,在山岩上建了一座"打猎将军庙"。

乌龙茶起源于福建,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乌龙茶的形成与发展,首先要溯源北苑茶。北苑是福建建贩凤凰山周围的地区,在唐末已产茶。据《闽通志》载,唐末建安张廷晖雇工在凤凰山开辟山地种茶,初为研膏茶,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已产制龙凤茶,宋真宗(998年)以后改造小团茶,成为名扬天下的龙团凤饼。当时任过福建转运吏,监督制造贡茶的蔡襄,特别称颂北苑茶,他在1051年写的《茶录》中谈到“茶味主于甘滑,惟北苑凤凰山连续诸焙所产者味佳。”北苑茶重要成品属于龙团凤饼,其采制工艺如皇甫冉送陆羽的采茶诗里所说:“远远上层崖,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

要采得一筐的鲜叶,要经过一天的时间,叶子在筐子里摇荡积压,到晚上才能开始蒸制,这种经过积压的原料无意中就发生了部分红变,芽叶经酶促氧化的部分变成了紫色或褐色,究其实质已属于半发酵了,也就是所谓乌龙茶的范畴。

上面就是乌龙茶的来源典故其史料的记载了,不管怎样是否真如上面所载,乌龙茶在中国备受人们喜爱这是毋庸置疑的。

“茶寿”的历史传说


自古以来,老人长寿都有雅称。具体地说:60岁称为花甲之年、耳顺之年、还乡之年;70岁称为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国之年;80、90岁称为朝杖之年、耄耋之年;寿得3位数100岁的称为期颐之年。人们为长寿老人祝寿,还有喜、米、白、茶寿之说:喜寿指77岁,草书喜字看似七十七。米寿指88岁,因米字看似八十八。白寿指99岁,百字少一横为白字。茶寿指108岁,茶字的草头代表二十,下面有八和十,一撇一捺又是一个八,加在一起就是108岁。

说起茶寿,不仅仅从字面上可以拆开来解说,它与中国茶文化还有解不开的渊源。

相传,古时候有位老和尚病了,久治不愈。一天,一位老人告诉他,蒙山顶有茶,春分前后,逢雷而发。你候在一旁,及时采摘三天,得一两,用蒙山水煎服,能治任何宿疾;二两,一辈子消灾祛疾;三两,脱胎换骨;四两,就地成仙。老和尚遵嘱,得茶两余,煎汤服用,没喝一半,病即痊愈,眉发由白转乌,以至熟人相见,不敢相认。

五代王文锡《茶谱》的上述记载,把茶说成万病之药,有返老还童之功,未免带有神秘色彩。不过,茶能治病,已是人们的共识。隋文帝患头痛,医治无效。听僧劝告饮茶而愈,天下传闻,人们竞相煎服。饮茶长寿,正史也有记载。《旧唐书宣宗纪》记,洛阳来了位130多岁的僧人,宣宗问他:服何药如此长寿?僧答:贫僧素不知药,只是好饮香茗,至处唯茶是求。长寿的秘诀是饮茶。

现代科学证明,茶富于营养,饮茶能满足人体对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需要。茶能治病,是因为茶中含有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的咖啡碱、儿茶素、维生素类、矿物质微量元素、氨基酸等物质。日本科学家发现,茶抗衰老的作用约为维生素E的20倍。日本一心脏病专家说:中国患动脉粥样硬化和患心脏病的比例比西方低,除了遗传因素、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外,同时与中国人爱饮绿茶有关。

茶历史典故晋惠帝瓦盂饮粗茶


晋惠帝司马衷是晋武帝司马炎之子,这位历史上有名的愚笨之君继位不久,便发生了争权夺位的“八王之乱”。无能的晋惠帝在这场作乱犯上的战争中,从头到尾都只是一个傀儡皇帝。八个司马宗室轮流掌权,晋惠帝始终在诸王的股掌之间,四处逃难,饱受颠沛流离、风餐露宿之苦。眼看江山落A他人之手,自己却无力反抗,只能终日以泪洗面,任由诸王凌辱、践踏。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晋惠帝身为高高在上的九五之尊,令他最高兴,也最难忘的一件事竟只是喝到了一碗茶。

光熙元年(306年)时,东海王司马越一举歼灭叛党,结束了长达十六年的“八王之乱”。司马越将流亡在外的晋惠帝接回洛阳。然而,得以重返洛阳宫的晋惠帝,他的非人生活却并没有因为叛乱的结束而终止。司马越将晋惠帝幽居在深官之巾,独揽朝政大权。晋惠帝的饮食起居,日常生活的一切活动都身不由己,皇帝之位形同虚设。

这天晚上,晋惠帝身边的一位近臣不知从何处给皇上偷偷地弄来一碗茶。此时的晋惠帝潦倒不堪,往日的浮华都已烟消云散,近臣用来给晋惠帝盛茶用的茶具也并不是什么名贵的金银之器,却是一只瓦盂。然而,愚蠢至极的晋惠帝在黑夜之中,并没有注意到这些,他端起瓦盂,只喝一口,便顿觉茶味甘美异常,不禁连声叫好,拍手称赞。这只是极为普通的一碗茶,仅是一位孤臣无以侍奉君主,万般无奈之下,以一杯盛在瓦盂中的粗茶聊为君王解渴之用,夜未央,心已碎。然而,晋惠帝的愚蠢之处正在于他从这瓦盂之茶中体会到的仅是茶味之美,此时此刻,却将自己的险恶处境以及同破家亡的悲惨全部抛到脑后。由此看来,国家在晋惠帝手巾,灭亡在所难免。

这碗令晋惠帝连声称赞的“好茶”并没有使他从绝境巾清醒,就在晋惠帝同洛阳皇宫这年,司马越大权在握后,犯上作乱,用毒饼将其毒死。

文人笔下的“茶典故”


有些茶的典故可能不全来自民间,而是出于文人之手或经过文人加工,但听起来仍是饶有趣味。如看人上茶的故事便很有意思。

相传清代大书画家、号称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在镇江读书。一天他来到金山寺,到方丈室看别人字画,老方丈势力眼,见郑板桥衣着简朴,不屑一顾,仅勉强地招呼坐。又对小和尚说:茶!交谈中得知郑是同乡,于是又说:请坐!并喊小和尚:敬茶!而当老方丈得知来者原来就是大名鼎鼎的郑板桥时,大喜,于是忙说:请上坐!又急忙吩咐小和尚:敬香茶!茶罢,郑板桥起身,老和尚请求赐书联墨宝,郑板桥乃挥手而书,上联是:坐,请坐,请上坐!下联是:茶,敬茶,敬香茶!这副对联对得极妙,不仅文字对仗甚工,而且讽刺味道极浓。

还有一则朱元璋赐茶博士冠带的故事,说明太祖朱元璋一次晚宴后视察国子监,厨人献上一杯香茶,朱正在口渴,愈喝愈觉香甜,心血来潮,乘兴赐给这厨人一付冠带。院里有位贡生不服气,乃高吟道:十年寒窗下,不如一盏茶。众人看这贡生敢忤皇上,大惊,朱元璋却笑着对了个下联:他才不如你,你命不如他。这个故事,一方面是说明朱元璋好茶,同时也较符合历史,朱氏出身低微,比较能体谅劳动者,自己又没读过多少书,重实务而轻书生,或许是真有的。

至于众说周知的敦煌变文茶酒论的故事,其本身很明显自民间故事脱胎而来。这个故事以赋的形式出现,说明已经过文人加工整理,有人考证其为五代到宋初的作品,那么在民间流传则应更早。而到明代又出现同样母题的茶酒争高的故事。同时,在藏族俗文学中也发现这个题材的作品。由此说明,民间故事的生命力是很强的。而在中国人心目中,向来把茶看得比酒要重一些。

文人笔下的茶典故


有些茶的典故可能不全来自民间,而是出于文人之手或经过文人加工,但听起来仍是饶有趣味。如看人上茶的故事便很有意思。

相传清代大书画家、号称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在镇江读书。一天他来到金山寺,到方丈室看别人字画,老方丈势力眼,见郑板桥衣着简朴,不屑一顾,仅勉强地招呼坐。又对小和尚说:茶!交谈中得知郑是同乡,于是又说:请坐!并喊小和尚:敬茶!而当老方丈得知来者原来就是大名鼎鼎的郑板桥时,大喜,于是忙说:请上坐!又急忙吩咐小和尚:敬香茶!茶罢,郑板桥起身,老和尚请求赐书联墨宝,郑板桥乃挥手而书,上联是:坐,请坐,请上坐!下联是:茶,敬茶,敬香茶!这副对联对得极妙,不仅文字对仗甚工,而且讽刺味道极浓。

还有一则朱元璋赐茶博士冠带的故事,说明太祖朱元璋一次晚宴后视察国子监,厨人献上一杯香茶,朱正在口渴,愈喝愈觉香甜,心血来潮,乘兴赐给这厨人一付冠带。院里有位贡生不服气,乃高吟道:十年寒窗下,不如一盏茶。众人看这贡生敢忤皇上,大惊,朱元璋却笑着对了个下联:他才不如你,你命不如他。这个故事,一方面是说明朱元璋好茶,同时也较符合历史,朱氏出身低微,比较能体谅劳动者,自己又没读过多少书,重实务而轻书生,或许是真有的。

至于众说周知的敦煌变文茶酒论的故事,其本身很明显自民间故事脱胎而来。这个故事以赋的形式出现,说明已经过文人加工整理,有人考证其为五代到宋初的作品,那么在民间流传则应更早。而到明代又出现同样母题的茶酒争高的故事。同时,在藏族俗文学中也发现这个题材的作品。由此说明,民间故事的生命力是很强的。而在中国人心目中,向来把茶看得比酒要重一些。

闲话茶德之典故


闲话茶德之典故

闲话茶德之典故

茶德,饮之美德。北宋范仲淹在《斗茶歌》中有精彩的描述:“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斗茶味兮轻醍醐,斗兮薄兰芷”。“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范仲俺赞美武夷岩茶为仙茶,系神仙所栽,为天下第一。滋味,胜过甘美无比的醍醐;香气,胜过馥郁馨香的兰芷并以茶的俭朴清淡,由此而引用屈原《渔父》词:“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以申明自己一生为官清正廉明。在范仲淹看来,什么茹芝延寿,采薇,都不如到武夷山去喝武夷茶,一啜仙山灵芽,就会轻身换骨,飘然欲仙了。

宋徽宗在《大观茶论》序中写道:“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冲澹闲洁,韵高致静。”他认为有“清、和、澹、静”的美德。他接着说:“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薰陶德化,盛以雅尚推,从事茗饮。天下之士,励志清白,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以不蓄茶为羞,可谓盛世之清尚也。”

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谈到茶德:“余游武夷,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二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始觉虽清而味薄,阳羡虽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他把茶德称赞为:“清芬扑鼻,舌有余甘;”“释躁平矜,怡情悦性”。

茶德可概括为:廉、美、和、敬。,对人们进行礼法教育和道德修养教育。茶作为自然的产物,深得自然秉性。钟灵毓秀,造就优良茶德。茶性俭,苦而后甘,它的俭朴、清淡、和静、健身的秉性,恰与人崇尚先苦后甜,温和谦逊,宁静淡泊,恪守本分的思想相吻合。

茶客黄庭坚茶事典故


分宁一茶客——黄庭坚

江西省修江北岸,“绿丛遍山野,户户有茶香”。产于此地的双井茶,条索纤细,身披白毫,看起来好像银须一样,色泽碧绿,茶味甘醇,因此又有 “白茶”、“龙须”、“云腴”、“风爪”、“雪芽”等美誉。然而双井茶最初时,罕为人知,它的声名大噪甚至成为朝廷贡茶,北宋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功不可没。

黄庭坚的嗜茶一直是人尽皆知的事情,根据《宋稗类钞》的记载,当时的宰相富弼闻听黄庭坚才华横溢,诗文、书法样样精通,便很想与他会上一会。一日,机会终于来了,两人得以相见并相识。或许是受到黄庭坚其貌不扬的外表影响,宰相富弼在见到他之后对他并没有产生好感,两人最终不欢而散。然而,这位宰相偏偏喜欢对人评头论足,于是还对人评价黄庭坚说:“我还以为是个如何了得的人物,原来只是分宁一茶客而已!”黄庭坚“分宁一茶客”的名号便山此而来。这本是宰相富弼对黄庭坚的诋毁之言,但今人看来,黄庭坚这一“分宁茶客”确实是颇为人称道的。

且不说其他的,光是黄庭坚以茶代酒:十年,就已经可以说是茶人间广为流传的千古佳话了。黄庭坚在四十岁时曾写过一篇名为《文愿文》的文章,目的是为了下决心戒酒戒肉。文章的_,段内容说:“今日对佛发大莆,愿从今日尽未来也,不复淫欲、饮酒、食肉。设复为之,当堕地狱,为一切众生代受头苦”。此后二十年里,黄庭坚基本上履行了自己在文章中所说的话,不仅自己以茶代酒,还先后多次规劝外甥洪驹父节制饮酒。

修江北岸的双井茶能够得到朝野士大夫和文人们的青昧,最终位于贡茶之列,被奉为极品,正是得益于这位“分宁”茶客孜孜不倦的努力。此外,黄庭坚一生醉心于吟茶颂茶,在他的笔下,摘茶、碾茶、煎水、品茶等所有与茶有关的事物都能成为一首首优美的诗词,他所作的数十首茶诗,不仅是借茶抒怀,字里行间更是分明渗透着黄庭坚所追求的高超茶艺和茶道精神。

相关文章

vent(toug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