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叶与印度茶叶的博弈

发布时间 : 2022-01-24
中国茶叶名 中国茶叶种类 中国茶叶的名字

中国茶叶名。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国茶叶与印度茶叶的博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中国茶叶与印度茶叶的博弈”相关知识!

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的签订,允许英国人以旅行方式,从四川、甘肃、青海,或印度就直接进入西藏。之后,传教士、旅行家、探险家开始名正言顺地走进西藏。

从哈丁斯时代开始,英国打开西藏的阴谋一直存在,但他们一直找不到打开西藏大门后可以做什么。印度茶叶的丰收,无疑让一切时机都成熟起来。

从1788年起,受英国唆使的尼泊尔起兵反叛,两次入侵西藏,乾隆限期40天必须入藏,福康安带了100多人,从青海入藏。瘴气加上高原反应,军队多人头晕目眩,肌肤浮肿,福康安等人只有带病前行,终于在大年初二抵达西藏境内达多伦巴图尔,正月二十到达拉萨时,他们已经走完4000余里,费时50天。

福康安率军翻越喜马拉雅山的壮举,是大清历史上唯一的一次,他们很快击退侵略者,打到了距加德满都不到百里之地。之后尼泊尔求和。

福康安这个人一生戎马,22岁平金川,30岁平甘肃回民起义,32岁平台湾起义,37岁平尼泊尔叛乱,次次成功,43岁因瘴疠死于讨伐黔湘苗族之旅。

尼泊尔一役,震慑了英国,从此对大清有极深忌惮,中国的西南大门才一直无事,直到1888年被英军打开。今天看来,19世纪末的这场在喜马拉雅山麓下的大吉岭展开的中茶与印茶的贸易谈判,是一个划时代的分水岭。

自亚东开关以来,印度和西藏的贸易大大增加,1893-1894孟加拉对西藏的进出口总额仅为69万卢比,到1898-1899年增加了214万卢比。1903年12月,英国为了扩大西藏贸易,发动第二次侵藏战争。1904年8月,英军打入拉萨。双方在1905年又回到谈判桌上,到了1906年4月,在双方让步的情况下,签订了《中英续订藏印条约》。

为了阻击印茶,滇茶开辟了一条新的输送路线,走缅甸转印度,一样从亚东进关。后来川藏茶马古道受阻,许多茶商也选择这条迂回线路进藏。

谭方之在《滇茶藏销》里统计,二十世纪初期,滇茶入藏一年至少有一万担。他描述这一交易盛况云:滇茶为藏所好,以积沿成习,故每年于春冬两季,藏族古宗商人,跋涉河山,露宿旷野,为滇茶不远万里而来概藏人之对于茶也,非如内地之为一种嗜品或为逸兴物,而为日常生活上所必需,大有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之概。自拉萨而阿墩子(今德钦县升平镇),以至滇西北丽江转思茅,越重山,过万水,历数月络绎不断于途中者,即此故也。

西藏人常会引用藏族史诗《格萨尔》里的一句话来表白:汉地的货物运到藏区,是我们这里不产这些东西吗?不是的,不过是要把藏汉两地人民的心连在一起罢了。号召藏民一起抵制印度茶,也出自这样的情操。正是因为茶,汉藏人民有了很深的认同感。

茶经网扩展阅读

印度茶叶的起源与发展


早在茶叶成为商品之前,也就是公元1830年左右,茶树大都是野生的,分布在阿萨姆的东北方的丛林之中。大约在公元1598年,一位荷兰的游客,名叫林斯柯顿(JanHuyghenvanLinschoten),曾经在他所写的书中,描写有关他的探险旅程。他说,印度把一种叶子当做蔬菜般的和咖哩、油一起煮来吃,甚至把这种叶子煮来当做一种酿制的饮料喝。

到了公元1788年,英国的植物学家板克斯(JosephBanks),曾经向英属东印度公司报告说:在印度东北的英国属地之中的气候,非常适合茶叶的种植。只是,他似乎忘记了在孟加拉就有当地的茶树,反而建议要从中国移植茶树来。不过他的意见终究没有被采纳。

到了公元1823至1831年间,布鲁斯(RobertBruce)和他那在东印度公司工作的弟弟查尔斯(Charles)一起研究出,在阿萨姆地区,确实有当地土产的茶树。他们甚至把当地的茶树种子和茶苗,以很正式的方式呈给当时在加尔各答新成立的植物园。然而,他们的努力和之前一样白费了。这可能是因为东印度公司垄断了中国茶叶的贸易,不想投资在任何其它的地方。

然而到了公元1833年,一切就都改变了。东印度公司丧失了对茶叶市场的垄断,而突然发现把重心转移到印度本身就可以获得很大的利润。因此,就成立了一个委员会,查尔斯(CharlesBruce)被赋以重责培养幼苗;品牌茶叶加盟而另一方面委员会的秘书,也被派遣到中国负责收集80,000颗茶种子,因为他们对于印度本地的植物仍然不具信心,委员会的成员们仍然坚持要引进中国的茶叶树种。

那些被送到加尔各答植物园的种子孵育到相当结实后,被送1000公里之外的新茶园中栽种。同时,在阿萨姆的上方,查尔斯和其它的开拓者,也清除场地,以适合可以栽种树木,而且修剪那些已经存在的老茶树枝,并且支持那些新成长的茶树枝。

他们并且以实验的方法,引进新近采摘下来的茶叶到那些本地的树种上,来制造红茶。

布鲁斯又从中国再请了二位制茶专家,透过这两位专家的帮忙,他终于完全掌握到成功制茶的秘方了。

中国茶叶的起源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巴蜀常被称为中国茶业和茶文化的摇篮。六朝以前的茶史资料表明,中国的茶业最初兴起于巴蜀。茶叶文化的形成,与巴蜀地区早期的政治、风俗及茶叶饮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国以前的茶文化启蒙

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东汉华佗《食经》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西汉以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荼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三国魏代《广雅》中已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

晋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

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

唐代茶文化的形成

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中唐时,陆羽《茶经》的问世使茶文化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标志着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茶经》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以后又出现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等。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禅教的兴起有关,因茶有提神益思,生精止渴功能,故寺庙崇尚饮茶,在寺院周围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专呈茶事活动。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人茶道。《茶经》是个里程碑。干百年来,历代茶人对茶文化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无数次的尝试和探索,直至《茶经》诞生后茶方大行其道,因此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宋代茶文化的兴盛

宋代茶业已有很大发展,推动了茶叶文化的发展,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有官员组成的汤社、佛教徒的千人社等。宋太祖赵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宫庭中设立茶事机关,宫廷用茶已分等级。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还赐给国外使节。至于下层社会,茶文化更是生机活泼,有人迁徙,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民间斗茶风起,带来了采制烹点的一系列变化。

明、清茶文化的普及

此时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徵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茶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晚明时期,文士们对品饮之境又有了新的突破,讲究至精至美之境。

在那些文人墨客看来,事物的至精至美的极至最后之境就是道,道就存在于事物之中。张源首先在其《茶录》一书中提出了自己的茶道之说: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他认为茶中有内蕴之神即元神,发抒于外者叫做元体,两者互依互存,互为表里,不可分割。元神是茶的精气,元体是精粹外观的色、香、味。只要在事茶的过程中,做到淳朴自然,质朴求真,玄微适度,中正冲和,便能求得茶之真谛。张源的茶道追求茶汤之美、茶味之真,力求进入目视茶色、口尝茶味、鼻闻茶香、耳听茶涛、手摩茶器的完美之境。

张大复则此基础上更进一层,他说:世人品茶而不味其性,爱山水而不会其情,读书而不得其意,学佛而不破其宗。他想告诉我们的是,品茶不必斤斤于其水其味之表象,而要求得其真谛,即通过饮茶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愉快,一种清心悦神、超凡脱俗的心境,以此达到超然物外、情致高洁的仙境,一种天、地、人融通一体的境界。这可以说是明人对中国茶道精神的发展与超越。到清朝时,茶叶出口已成一种正规行业,茶书、茶事、茶诗不计其数。

现代茶文化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茶叶从1949的年产7500T发展到1998年的60余万T。茶物质财富的大量增加为我国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个以弘扬茶文化为宗旨的社会团体---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陆羽茶文化研究会,1990年中国茶人联谊会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在湖洲成立,1991年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杭州西湖乡正式开放。1998年中国国际和平茶文化交流馆建成。随着茶文化的兴起,各地茶艺馆越办越多。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已开到第五界,吸引了日、韩、美、斯及港台地区纷纷参加。各省各市及主产茶县纷纷主办茶叶节,如福建武夷市的岩茶节,云南的普洱茶节,浙江新昌、泰顺和湖北英山及河南信阳的茶叶节不胜枚举,都以茶为载体,促进全面的经济贸易发展。

中国茶叶楹联


中国茶叶,源远流长。茶联又称对联,乃是我国楹联宝库中的一技夺目鲜花。现将常见内容广泛,意义深刻,集录如下: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郑曼在镇江焦山别峰庵求学时就曾写过茶联: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将名茶好水,青山美景融人茶联。

在家乡,郑燮用方言俚语写过茶联使乡亲们读来感到格外亲切,其中写道: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

这种粗茶、菜根的清贫生活,是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写照,使人看了,既感到贴切,又富含情趣。

悬挂茶联古代如此,近代又何尝不是这样,仅以杭州的为例在正门上,就有这样一副茶联: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

这里既说明了以茶留客,又说出了用茶清心和飘飘欲仙的感受。

北京前门,大茶馆门楼的茶联:大碗茶广交九洲宾客,老二分奉献一片丹心。

以茶联谊的本色,而且还进一步阐明茶馆的经营宗旨。

杭州藕香居茶室的茶联: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

君山银针是著名的历史名茶,其茶联:柳井有水好作饮,君山无处不宜茶。

吸引游客五岳山茶联:红透夕阳,如趁余辉停马走,茶烹活水,须从前路汲水泉。

成都望江楼茶联,作者清代何绍基:花笺茗碗香千载,云影波光活一楼。

当代书法家启功先生茶联:若能杯水如名淡,应信春茶比酒浓。

成都早年间有家茶酒铺,联曰: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一杯酒来。

这副茶酒联,奇特、贴切,茶酒客人前往,结果经营日盛。

几种历史悠久名茶综合联:龙井云雾毛尖瓜片碧螺春,银针毛峰猴魁甘露紫笋茶。

美酒千杯难成知己,清茶一盏也能醉人。

四海咸来不速客,一当相聚知音人。

为爱情香频入座,欣同知己细谈心。

菜在街面摊卖,茶在壶中吐香。

飘香屋内外,味醇一杯中。

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

甘泉天际流,香茗雾中飘。

欲买先品味,方识雾中茶。

中国茶叶分类


茶叶的种类 你了解多少

茶,原为中国南方人的的嘉木,茶叶可以作为一种的保健饮品,它也是中国古代南方人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贡献,也是中国人民对世界饮食文化的贡献。品茶也是一个人文化涵养、个人魅力的体现,今天小编就介绍一下我国茶叶的种类,一起看看吧!

茶叶的种类 你知多少

1. 绿茶:茶是不经过发酵的茶,即将鲜叶经过摊晾后直接下到一二百度的热锅里炒制,以保持其绿色的特点。

主要花色有:西湖龙井茶、日照绿茶、雪青茶、碧罗春茶、黄山毛峰茶、庐山云雾、六安瓜片、蒙顶茶、太平猴魁茶、顾渚紫笋茶、信阳毛尖茶、竹叶青、都匀毛尖、平水珠茶、 西山茶、雁荡毛峰茶、华顶云雾茶、涌溪火青茶、敬亭绿雪茶、峨眉峨蕊茶、都匀毛尖茶、恩施玉露茶、婺源茗眉茶、雨花茶、莫干黄芽茶、五山盖米茶、普陀佛茶、西农毛尖。

2. 红茶 :红茶与绿茶恰恰相反,是一种全发酵茶(发酵程度大于80%)。红茶的名字得自其汤色红。

主要花色有:祁门红茶、滇红、英德红茶、正山小种红茶等。

3. 黑茶:黑茶原来主要销往边区,像云南的普洱茶就是其中一种。普洱茶又分两种《一是传统普洱茶 也就是生茶》,是以云南特有的大叶种晒青毛茶,经蒸压自然干燥一定时间贮放形成的特色茶。另一种也《就是现代普洱茶 也就是熟茶》是经过潮水微生物固态发酵形成的。普洱茶具有降脂、减肥和降血压的功效,在东南亚和日本很普及。不过真要说减肥,效果最显著的还是乌龙茶。

4. 乌龙茶 :乌龙茶也就是青茶,是一类介于红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乌龙茶在六大类茶中工艺最复杂费时,泡法也最讲究,所以喝乌龙茶也被人称为喝工夫茶。

主要花色有: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凤凰单丛、冻顶乌龙茶等。

5. 黄茶 :著名的君山银针茶就属于黄茶,黄茶的制法有点像绿茶,不过中间需要闷黄工序。

主要花色有:君山银针、沩山毛尖、霍山黄芽、霍山黄大茶等。

6. 白茶:白茶则主要是通过萎凋、干燥制成的。白茶外形、香气和滋味都是非常好的。

主要花色有:白毫银针、白牡丹 。

茶叶的禁忌

1、吃狗肉后忌喝茶

狗肉中富含蛋白质,而茶叶中鞣酸较多,如食狗肉后立即饮茶,会使茶叶中的鞣酸与狗肉中的蛋白质结合为鞣酸蛋白。这种物质有收敛作用,能减弱肠蠕动,产生便秘,代谢产生的有毒物质和致癌物滞肠内被动吸收,而不利于健康。

2、茶和白糖:

茶叶味苦性寒,人们饮茶的目的就是借助茶叶的苦味刺激消化腺,促使消化液分泌,以增强消化机能。再就是利用茶的寒凉之性,达到清热解毒的效果。如茶中加糖,就会抑制这种功能。但古籍中也有茶叶配白糖疗疾的偏方,作为食疗可以,若平时饮茶则不宜配糖。

3、茶与鸡蛋:

茶水煮鸡蛋,茶的浓度很高,浓茶中含有较多的单宁酸,单宁酸能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成不易消化的凝固物质,影响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鸡蛋为高蛋白食物,所以不宜用茶水煮鸡蛋食用。

4、茶与羊肉:

虽然时常吃一些羊肉对身体大有稗益,但在吃羊肉喝茶时,羊肉中丰富的蛋白质能同茶叶中的鞣酸;联姻;,生成一种叫探酸蛋白质的物质。这种物质对肠道有一定的收敛作用,可使肠的蠕动减弱,大便里的水分减少,容易发生便秘。吃完羊肉后也不宜马上喝茶,应等2;3小时再饮茶。

5.茶与药:

茶叶中的鞣酸可与某些药物(如硫酸亚铁片、构檬酸铁铵、黄连素等)起化学反应而产生沉淀,影响药物吸收。

如果用茶水服用镇静药(如苯巴比妥、安定等),则茶叶中的咖啡因和茶碱等兴奋剂就会使药物的镇静作用抵消或减弱。

6、茶与酒:

不少人酒后都爱饮茶,想达到润燥解酒、消积化食、通调水道的功效,但这对肾脏是不利的。

因为酒后饮茶,茶碱产生利尿作用,这时酒精转化的乙醛尚未完全分解,即因茶碱的利尿作用而进入肾脏,乙醛对肾脏有较大的刺激性,从而易对肾脏功能造成损害。于是肾寒、阳痿、小便频浊,睾丸坠痛等症状接踵而至。

茶叶的保鲜技巧

1、有条件的可将装入铁罐内的茶叶用抽气机抽去罐内空气,再焊好封口,如此可贮藏茶叶二三年,如条件不够,可用热水瓶胆贮藏,因为水瓶胆与外界空气隔绝,茶叶装入胆内,加塞盖严后,以白蜡封口,外包胶布,简单易行,易于家庭保管。

2、普通的瓶、罐等保管茶叶,用设有内外双层盖或以口小腹大的陶罐为好,可以减少容器内的空气接触,容器盖要与容器身结合严密,以防止湿气进入。

3、茶叶的包装材料要求无异味,盛茶容器和使用方法上要尽可能密闭,有良好的防潮性能,减少与空气接触,要求存放在干燥、清洁、无异味的地方。

4、利用冷藏室或电冰箱贮藏,贮藏时注意将茶叶密封后再放入。

5、用生石灰或高级干燥剂,如硅胶吸收茶叶中的水分,保藏效果较好。

6、利用罐内空气稀薄及密封后罐内茶叶与外界隔绝原理,将茶叶烘干到含水量在2%左右趁热立即装入罐内,然后再密封,在常温下也可贮藏一二年。

结语:我国的茶历史很悠久,喝茶是一种享受,一种优雅品质的体现,很多古代文人对茶的追求和境界是很高的,所以我们一定要保留和继承古代的优良传统,看过上面小编介绍的关于茶的知识,相信一定对中国茶文化有了一定了解了!

普洱的异化与中国茶叶的革命


一部普洱茶的历史,无疑就是其作为绿茶成员的异化史。普洱茶异化到一定程度就彻底走向了绿茶的反面,从而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针对占统治地位的绿茶之革命。普洱茶发起的茶叶革命,并不是要完全颠覆中国旧有的做茶传统,而是在绿茶路径之外再探寻一条全新的道路。只是因为这场新兴力量来得太猛烈,貌似太具颠覆性,故被称之为中国茶叶的革命。

远离销区导致了普洱茶的异化

我们追溯普洱茶的本源,其无疑就是一种产于滇西南的晒青绿茶。在明清时期,当中原茶文化走向了精制化的路途,走向了对色相味的极致追求,创造了西湖龙井、太湖碧螺春、黄山毛峰等一系列精工做茶的杰作。而普洱茶呢,仍然偏居在西南一隅,与中国这场声势浩大的茶叶精制化革命无缘,仍然以粗鄙的面目呈现在世人面前,被时人归为不入流者。当然,普洱茶并不是没有进步,雍正年间,云南改土归流,设置普洱府,江西、石屏等地大量汉人的涌入,给古老封闭的茶山带来了先进的茶种、种植与加工技术。但令人奇怪的是,普洱茶并未走向内地精工做茶的路途,反而保留了唐宋遗留下来的团茶形式,没有做成散茶。究其原因,除了云南大叶种茶叶内涵物质丰富,不太适合制作名优绿茶外,还在于普洱府远离中原,处于绿茶版图的极边地带,其被迫采取了比较经济优势的策略,与中原的绿茶进行错位竞争。

首先,运输问题决定了普洱茶没有采用散茶而采用饼砖沱形式。普洱茶产地远离销区,茶叶要运到藏区与京师,必须解决茶叶运输过程中的有效载重和损耗问题,将散茶压成饼砖沱的形式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在普洱茶的原产地,因为不存在运输问题,当地人经常喝晒青散茶。

其次,喝陈茶也是长距离运输的产物。普洱晒青绿茶刚做出来肯定是新茶,但是经过半年乃至数年的时间运到销区后,肯定是陈茶了,这样销区人民被迫喝上了旧茶,也因之形成了喝陈茶的传统。而普洱茶是低温制程的晒青茶,加上要蒸压成形,导致其水分含量高,有利于后期陈化,能形成迥然不同于中原地区绿茶的风味。

再次,普洱茶的原料是大叶种就决定了普洱茶是一种内在的茶。云南大叶种内涵物质丰富,做出来的茶鲜爽不足,但醇厚,也因此普洱茶通过扬长避短,没有走向香气外扬、滋味鲜爽、芽叶细嫩的名优绿茶路数,而是不以卖相取胜,靠内在浑厚的底蕴来吸引人。

最后,囿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普洱茶在精制化路途上很难跟内地的绿茶竞争,其被迫走向了价廉物美的道路,普洱茶也因此成了少数民族的饮料,广东、香港一带底层人物喝得起的茶叶。在低价竞争带来的成本控制下,普洱茶不像名优绿茶那样严格控制收鲜标准,只用一芽一叶,甚至芽头为原料,而是大量的粗老叶子也做成了普洱茶。这一方面造成了普洱茶不入中原正统茶文化的主流,另一方面也造就了其粗放做茶的原生态特色。

【中国茶叶文化】茶的起源与传说


我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是茶的祖国。下面我们一起来通过史书的相关记载了解一下茶的起源与传说吧。

茶的起源与传说

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茶叶生产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战国时期的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里记载了茶叶的起源和传说。《神农本草》里面有一句话是这么记载的:“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关于这段记载,有两种不同的传说:

一种传说是,神农为人们治病,亲身去尝试各种草木治病的功效,在煮水的时候,偶然有茶叶从枝头飘入锅里,因此发现了茶叶可以作为治病的饮料。

第二种传说就是,神农为人们尝试草木治病的时候,尝到了金绿色滚山珠中毒,死在茶树下,茶树上的水流入神农的口里,因此而得救。

不管是哪一种传说,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茶树是神农时期被发现的。根据《神农本草》的记载,茶具有解毒的功效。经过历代医药学家的证实,茶一直都用作解毒剂,因此被人们视为珍品。

茶,在周代极重岁祭祀的时候是作为祭品的,由此可以得知,中国3000年前茶叶的用途就已经扩大为祭品,证实我国的茶叶生产在周代之前就已经开始了,距今至少也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

到了春秋时代,茶叶开始投入市场,到王褒时候,茶叶已经是士大夫们生活的必需品。茶,从发现至今,由祭品到菜食,到药用,直到成为饮料,经历了非常漫长的过程。茶叶因用途、地区、茶树生长形态不同等而有不同的名称。

总结:通过以上的认识,我们可以知道茶起源于神农时期,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中国茶叶的寻梦之路


早年间在欧洲人的眼里,中国是一个被涂抹上了许多神秘色彩的古老国度,其古老的历史漫长得似乎无边无际;她的遥远就好像天边一样的感觉。那里出产传说之中的金羊毛,那里的人聪明绝顶,他们把普通的泥巴烧制成精美绝伦的瓷器;那里有种虫子能够吐出彩色的丝线;那里的地下到处都埋藏着金子和银子;那里的人彬彬有礼,他们的学者创造了玄妙深邃的哲学理论;还有让人叹为观止的中国功夫总之,中国是一个就像天堂一样美妙的国家。

但是到中国去的道路却是遥远而艰难,波涛汹涌的大海使航船受到阻隔,大海的怒涛将探险者的船队倾覆。而陆上的道路又处处布满了危险和陷阱。把中国与他们隔开来的是与欧洲大陆连接在一起的亚洲腹地,茫茫草原在那里时不时地闪耀出神秘莫测的鬼魅光芒。

偏见使欧洲人这样看待世界:于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实现了政治统一的地中海地区、远较西方更早完成政治和文化统一的中国、希腊、埃及,还有亚洲的另一个文明古国印度,这些国家和地区属于开化的世界,是被文明的阳光普照的光明世界。但是这些文明的绿洲并没能够联结起来,她们被草原的世界阻隔了。几乎从纪元初叶开始,在漫长的年代里,当欧洲人把目光投向东方的时候,投向亚洲腹地那片茫茫草原的时候,心里总是怀着忐忑不安和恐怖的感情。这是因为每隔若干时间,从那里的草原深处就会有一支骑兵构成的洪流冲杀出来。

中国的神秘身影总是若隐若现地在大洋的彼岸吸引和诱惑着人们,或者是一块图案新奇的丝绸,或者是精美绝伦的瓷器,或者是散发着异香的茶叶,总是时时勾起欧洲人对中国的无限向往。

生活在亚洲草原的各个民族,在对他们缺少认识的欧洲人看来相互之间是没有区别的。在他们的历史书籍中对蒙古人的描写可以与相距九百年的匈奴人互相交换。亚洲草原冲出来的铁骑就像雪崩似的不可抗拒他们通过教科书把这种刻骨铭心的体验传给一代又一代的后来人。于是出产丝绸的地方,烧制瓷器的国家,种植茶叶的国度,就只能成为欧洲人心目中一种神话般的向往。

15世纪哥伦布完成了举世壮举对美洲大陆的发现。西班牙探险家的成功深深地刺激了欧洲人,整个欧洲因此而冲动起来,许许多多的人被卷进空前的地理大探险大发现的热潮中。正是被这种热潮鼓舞着,俄国人迈开了向东扩张的步伐。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俄罗斯的国境线就像一条贪婪的巨蟒,不停地向东移动,吞噬着它所看到的一切。

世界的情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兴的俄罗斯很快强大起来,蒙古人重新回到了亚洲草原。接着发生在这里的故事是:强大起来的俄罗斯人循着蒙古人退却的足迹一步步向东扩张,向着以往让他们感到心惊胆战的亚洲草原的纵深地带挺进。这时候中国神话就像一位从云端飘落下来的仙女,她就站在亚洲大陆的另一端,似乎可以看到她迷人的微笑了。

冷兵器时代的厮杀声终于消失在历史的深处,军事手段与经济活动就像新时代的两只翅膀,而且经济推进所经历的时间更长,活动的范围更广也更深入。同时整个世界对于商业的热情与日俱增,商品经济的河流正在迅速形成许多湖泊和浩大的海洋。由新兴的资产阶级掀起的一场信风正在从欧洲刮起,其势浩荡无比!

滔滔商海之上俄罗斯人驾驶着贸易之舟向着东方,向着他们向往已久的中国驶来。早就做好了充分心理准备的俄国人信心十足地驾船行驶。但是与俄国人相比,中国方面无论是商人还是政府都显得准备不足。一切都在悄然之间发生着变化,商业正以它铁一般的规律运行着。新疆域的开拓者与商旅们的喧嚣声打破了西伯利亚和蒙古草原的寂静。东来西往的商旅取代了荷枪实弹的军队,友好的交往代替了战争。沉寂了许多个世纪的亚洲草原迅速变得热闹和繁华起来。

自此往后将近三百年间,商旅的驼队在茫茫的亚洲荒野上踏出一条条道路,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商道纵横交错;载着中国茶叶、瓷器和丝绸的庞大驼队从草原上走过,运银锭的牛车和官方派出的外交使团的身影从草原上经过,强盗们的暗影就像幽灵似地闪过,直到火车的汽笛响彻草原的上空俄罗斯商人、中国商人,官方的、私家的商行,各种各样的角色争相登场亮相,在亚洲腹地广袤的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生动的历史活剧。老一代商人的足迹消失了,新一代的商人重又活跃在古老的商路上。昔日蛮荒的草原成为波涛汹涌的商品经济的海洋。茶叶、丝绸、瓷器以及其它数也数不清的日用百货,像流水般地在草原上淌过,物资的河流滋润着蒙古草原、西伯利亚的茫茫大地。

历史一页页翻过去。这期间,新兴的俄罗斯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革,已经成为国土横跨欧亚大陆的真正的大国和强国。在彼得大帝的手里俄罗斯奇迹般地完成了由内陆国家向海洋大国蜕变的过程,从而以全新的面貌成功地登上了世界近代史的舞台。

然而在东方,在中国,时间却似乎是停滞了、凝固了。大清帝国的封建王朝在超稳定的轨道上缓慢运行,越来越显出其神态的老迈和行动的蹒跚。

一场长达两个半世纪的中俄双边贸易的活剧一幕又一幕地上演着。一条穿越整个欧罗巴和亚细亚大陆,把俄罗斯与中国连接起来的国际商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她就是伟大的茶叶之路!

茶叶:竟然是中国“偷”到印度的


1772年,斯德哥尔摩老城区斯塔丹岛一座刚竣工不久的皇宫里,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头戴皇冠,手握权杖,愁眉苦脸地坐在龙椅上发呆。一位大臣刚刚向他呈报说:从遥远东方传过来一种神奇的树叶,正在宫外引起轩然大波,人们担心饮了这些东西会被毒死。

为了一辨真伪,古斯塔夫三世叫人把一对被判死刑的孪生兄弟押进了皇宫,命令他们:“你俩一个每天饮茶,一个每天饮咖啡,既可免去死罪。”

60年后,兄弟俩中饮咖啡者因病过世,再过了十多年,饮茶者无疾而终。

这段故事,是西方关于茶叶最戏剧性的细节之一。事实上,从16世纪西方接触茶算起,在3个多世纪中,茶叶一直被西方人疑为有毒之物。

1664年,东印度公司向英王进贡茶叶后,追求时髦的贵族妇女纷纷仿照王室试饮起来,可她们一直担心茶叶有毒,于是饮茶之后必须要喝白兰地排毒。

沙皇使者曾拒绝茶叶礼物

虽然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就开始种植茶树,但直到16世纪中叶它才为西方人所知。

1559年,威尼斯商人拉莫修在其出版的《航海记》中首次提到了茶叶。1606年,荷兰人首次从万丹将茶叶输往欧洲,但在此后一百余年间,茶叶并未成为输往欧洲的重要商品。

1704年英船“根特”号在广州购买470担茶叶,价值14000两白银,只占其船货价值的11%,所载丝绸则价值80000两。1715年,英船“达特莫斯”号前往广州,所携资本52069镑,仅5000镑用于茶叶投资。

1716年,茶叶开始成为中英贸易的重要商品。两艘英船从广州携回3000担茶叶,价值35085镑,占总货值的80%。18世纪20年代后,北欧的茶叶消费迅速增长,茶叶贸易成为所有欧洲东方贸易公司最重要、盈利最大的项目。

当时活跃在广州的法国商人罗伯特·康斯登(RobertConstant)说:“茶叶是驱使我们前往中国的主要动力,其他的商品只是为了点缀。”

相对于欧洲其它地区,沙皇俄国则幸运得多。1638年,一名叫斯特拉科夫的大使受命前往蒙古拜见可汗,并带去珍贵的貂皮作为晋见礼。可汗收下礼物,向沙皇回赠了200包中国茶叶。当时沙皇使者对茶叶一无所知,不愿接受,后经劝说才勉强接受。

他将茶叶带回了圣彼得堡,沙皇命仆人沏茶请近臣们品尝,意外的是,众人一致认为入口有奇香。从此,俄罗斯人开始了其漫长的饮茶史。

18世纪,英国对茶叶等奢侈品征收重税,引发了大规模的茶叶走私。走私茶叶利润巨大,以致不少水手铤而走险。一位名叫罗伯特·特罗特曼的走私犯就因武装走私茶叶被打入了死牢。

特罗特曼墓碑上的铭文是他在世界上的最后一句话:“一点儿茶叶,我偷的不多。上帝啊,我的血流得冤枉。一边是茶叶,一边是人血。想想,就因这杀死了一个无辜的兄弟!”

茶叶的种子被偷到印度

好几个世纪中,欧洲人爱喝茶,却没有人见过一棵真正的茶树,因为中国不允许欧洲商人进入内地。所以,这种东方古国的神秘植物引起了西方人的极大好奇。

1560年,葡萄牙耶稣会传教士克鲁兹乔装打扮混入一群商人队伍中,花了4年时间来往于中国贸易口岸和内地,才搞清了茶的来龙去脉。回国后,他把自己几年所见所闻写入了《中国茶饮录》,这是欧洲第一本介绍中国茶的专著。

从克鲁兹开始,不少西方探险家垂涎三尺,打起了中国茶的主意。

1848年,为了获得品种优良的茶树,同时寻找中国的茶农茶工和栽培工具,帮助英国政府在其南亚殖民地大范围建立茶树种植园,掠夺中国政府通过全球茶叶贸易获取的巨大利润,东印度公司派苏格兰最成功的植物盗窃犯福琼来到中国。

这年8月的一天,在印度自己的寓所,福琼坐在了一把印式的椅子上,窗外,骄阳似火。他穿上中国清代的衣服,让向导为他剃了一个中国清代的头式。向导拿着锋利刀片的手颤颤抖抖,笨拙生硬的手法,数次刮破了福琼的头皮,鲜血与福琼因疼痛难忍而流出的眼泪混在了一起。

福琼在自己第二本书《茶国之行》中详述了这次冒险经历。在一家小旅店的花园内,他发现了一株从未曾发现的植物。他刚想爬墙进去,突然醒悟到自己早已是一身中国人的打扮。于是,他们一行从容不迫地走进客栈,在一张桌边坐下,点了酒菜。

吃完饭,福琼又慢条斯理地点上中国烟斗,对店主说:“这些树真漂亮,我从海边来,在那里看不到这些树,给我一些种子吧。”善良的店主满足了他的请求。

这一回盗窃,福琼从衢州和浙江其它地区采集了茶树种子,他还从宁波、舟山等地采到了大量茶树标本。最后他将23892株小茶树和大约17000粒茶种带到了印度,并带回了8名中国茶工。

1848年福琼的中国之行无疑是世界茶史上重大的分水岭。不久,在印度的阿萨姆邦和锡金,茶园陆续涌现。到19世纪下半叶,茶叶成了印度最主要的出口商品。

1854至1929年的75年间,英国的茶叶进口上升了837%,在这一惊人数字的背后,相对应的是茶叶原生地中国国际茶叶贸易量的急剧滑坡与衰落。

福琼的中国之行还为西方品茗者和植物学家解开了一个迷团:长期以来,他们一直相信茶树有绿茶树和红茶树之分,而福琼却告诉西方人,绿茶和红茶的区别,只在于制茶工艺的不同。

他这一观点起初受到了公众和专家的嘲笑,他请印度的制茶专家在英国亲自验证后才得到了认可。

茶叶引起的战争

1776年,英国通过国会法令向美国殖民地征收税,每磅茶叶征收3便士的税收,用来维持驻扎在殖民地的军队和政府官员的开支。由于在美国唯一合法进口和购买的茶叶都来自英国东印度公司,因此人们没有办法逃避这种新赋税。

在法令通过的2年内,大多数美国港口拒绝任何征税商品上岸,并且当英国从伦敦运送几船茶叶到美国时,美国民众群情激奋,在纽约和费城示威游行,要求英国运茶船返回英国,而在查尔斯顿,海关官员扣押了茶叶。

在波士顿发生了几个星期的大规模骚乱,一群美国人登上了“达特茅斯号”船,叫喊着“波士顿港口今晚将成为一个茶壶”。接下来的3个小时,他们把340箱茶叶扔入水中。这以后英国政府关闭了波士顿港口,派遣军队到美国。

这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凭借茶叶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植物,一个新兴的国家呼之欲出。

在亚欧大陆,当18世纪20年代以后欧洲各东方贸易公司竞相从事对华贸易时,他们均面临同样的问题:如何来支付购买茶叶的费用。欧洲产品在中国几乎找不到销售市场。

18世纪的中国经济建立在手工业与农业紧密结合的基础上,发达的手工业和国内市场使中国在经济上高度自给自足。

经济上高度自给自足和相对较低的购买力使欧洲产品的中国市场非常狭小,唯一例外的是中国对白银的需求。大规模的中西贸易由此找到的支点:西人用白银交换中国的茶叶。

1784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广州的财库尚有20余万两白银的盈余,翌年,反而出现了22万两的赤字。为了弥补东西方茶叶贸易巨大的逆差,东印度公司专门成立鸦片事务局,开始大规模向中国贩卖鸦片。不久后,令中华民族丧权辱国的鸦片战争爆发了。

茶叶的西进之路,在美洲大陆,引发了一场战争使一个国家走向独立;在亚欧大陆,也引起了一场战争使一个帝国走向衰落。茶叶就这样改变了历史,改变了世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