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苦丁茶故乡身世显赫 重振产业雄风待有时

发布时间 : 2022-01-29
绿茶产业 茶文化产业 茶文化产业园

绿茶产业。

“苦丁茶者,广西特产也,产于万承县苦丁乡……”民国年间《辞海》介绍苦丁茶的这段文字提到的“万承县”,即如今大新县。记者近日在探寻古树行程中得悉:在大新县龙门乡苦丁村,如今尚有一棵树龄达316岁的苦丁茶母树幸存……

身世:“孤儿”称大王

小寒时节,由大新县城乘车抵达龙门乡时,通往苦丁村的道路正在维修,汽车难以通行。在乡镇圩场里进退两难的记者,巧遇骑摩托车前来赶圩的苦丁村村民陆庭安。听说记者要去苦丁村探访“苦丁王”,陆庭安笑道:“你找对人了,那棵‘苦丁王’就长在我家门前!”

搭乘陆庭安的摩托车沿盘山公路奔驰,很快便进入层峦叠嶂的小明山山脉。在险峻的山崖和茂密的丛林中盘旋20多公里后,路边的苦丁茶树苗开始多了起来。爬上一个高坡时,陆庭安指着坡下树林中隐约可见的一座村庄道:“喏,那就是苦丁村。”

随陆庭安来到他家新建的砖房前,果然看到门前山坡上有棵树干粗壮笔直的古树,鹤立鸡群般挺立在密林中。古树前立着大新县政府镌刻的一块石碑,细读碑文可知——这棵高28米、腰围2.53米的苦丁茶树,今年树龄已高达316岁,是苦丁茶原产地幸存的年岁最长的一棵苦丁茶母树,人称“苦丁王”。在距“苦丁王”约50米远的坡下,生长着一棵年岁不过几十年的苦丁茶公树。陆庭安笑道:“自打有了这棵公树,‘苦丁王’果实的发芽率明显增加!”

以陆姓为主的苦丁村人来自何方?据村中陆氏族谱记载:陆氏祖上原本居住于广东南海,为避战乱,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迁居于此,村庄原名皋屯。后来,因村中苦丁茶树闻名,人们便干脆称之为“苦丁村”。

谈起“苦丁王”的身世,陆庭安抚摸着粗壮的树干感慨道:村里对“苦丁王”最知根知底的,要数1913年出生的陆焕奎了,这棵树就是他家祖上种植的。陆焕奎已经在4年前去世,据他生前讲述,这棵“苦丁王”原来生长在深山里,与一棵苦丁茶老树相伴。有一天下暴雨引发山洪,老树被冲倒,小树成了“孤儿”。陆家人担心小树再遭厄运,便把它移植到村里来。

风风雨雨300余年,小树苗在陆家和村民们的悉心护理下茁壮成长,如今已经是苦丁茶树中年岁最长的“大王”了!

进贡:两度入朝廷

“苦丁王”的身世令人慨叹。同样令人感慨的,还有当年苦丁茶两度成为“贡茶”的历史——

据民国年间《万承县志》记载,苦丁茶作为“贡茶”的历史可追溯至北宋皇佑五年(1053年)。当时,在万承县小明山深处生长着一种被当地民众称为“苦丁”的野生茶树,当地人将它的嫩芽制茶煮水饮用,既生津止渴,又消炎利尿。

万承有个土官叫许朝烈,特别善于巴结上司。一日,他品着从山里弄来的苦丁茶,忽然心有所动:听闻外地不少官员都靠着向朝廷进贡土特产谋到了好位子,这苦丁茶可是“万承一绝”,何不搜来进贡?于是,令人进山,在苦丁村后山上找到一棵老树,采集嫩芽,精心制作出一盒干茶,进献给当朝皇帝宋仁宗。

宋仁宗品尝后,感觉此茶入口苦涩,回味间却有丝丝甘甜,而且提神舒心、健胃消滞的功效也相当明显,便下旨要万承县年年进贡。

源源不断进贡朝廷的苦丁茶,很快在京城成为时髦饮品。朝廷于是再次下旨,要万承增加贡茶数量。

因献茶有功如愿升为州官的许朝烈这下犯愁了——搜遍苦丁村一带深山老林,所见茶树不过寥寥数棵,实在难以满足朝廷需求。正在发愁之际,忽然听说山里有棵苦丁茶老树被雷电劈断,灵机一动,马上上书,称山里的苦丁茶树已被天雷劈死,贡茶难以为继。生性仁慈的宋仁宗深信不疑,也便没有再追究。

不再成为贡品的苦丁茶,却在民间渐渐流行开来。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对苦丁茶做了这样的描述:“苦,平,无毒。南人取作茗,极重之……今广人用之,名曰苦登。煮饮,止渴明目除烦,令人不睡,消痰利水,通小肠,治淋,止头痛烦热,噙咽,清上膈……”

明代史书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明太祖朱元璋患有“结宫”(结肠炎)之疾,太医用了很多药,均无明显疗效,便在全国广征良方。岭南有位草医闻讯,献以“苦丁之方”。朱元璋服用后果然有效。于是,万承苦丁茶再次被列为“贡茶”。

到明朝中期,山中苦丁茶树越来越少,贡茶数量难以保证,朝廷为此专派官员赴广西太平府(今崇左市)催逼。万承州官下令苦丁村民众采集茶种,繁育种苗。然而,苦丁茶母树的种子发芽率极低,繁育十分困难。无计可施的万承州官只得效仿当年许朝烈的做法——将一棵枯死的苦丁茶老树运往太平府,称山中最后一棵苦丁茶树已然枯死……

虽然两度成为“贡茶”,但在封建社会,苦丁茶并没有给苦丁村人带来幸福。官府每年都要定期派人进山查看茶树生长状况,何时采茶,采茶多少,都要等官府指令。所采茶叶须悉数上交,没有价钱可讲。

入市:“苦丁”变“富丁”

清代末年,苦丁茶开始源源不断进入市场,在两广一带名声大振,连入侵中国的英国人也慕名饮用,并在广州沙面十三行租界设点收购,每斤苦丁茶“换谷三十担,值银六十两”。有人为此形容苦丁茶叶“片片新芽片片金”。

民国年间,大新商人为拓展苦丁茶销路,想了不少点子。陆家人至今仍保存着民国年间万承“恒信”商行的一张老广告。细读这张发黄的广告纸,记者发现:“恒信”商行不仅为苦丁茶注册了“蝴蝶牌”商标,还为迎合世人“忌苦爱富”的心理,将苦丁茶改名为“富丁茶”,并通过苦丁茶的保健功效讲述“先苦后甜”的人生哲理。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几乎不再有人进山收茶,苦丁茶归于沉寂。终日与苦丁茶树为伴的村民们,也大多不太爱饮苦丁茶。唯有与“苦丁王”相伴97年的陆焕奎是个例外,在村民们的记忆里,他每天早餐后第一件事就是煮苦丁茶,饭后还要用茶水漱口。不少村民嘲笑他:“日子已经过得够苦了,还要天天饮这苦茶,真是自找苦吃!”后来,见陆焕奎身体十分健朗,不少人认为这是苦丁茶的功效,便也跟着煮起茶来。

上世纪80年代初,大新县林业部门曾展开一场林业普查,发现苦丁村一带的苦丁茶树仅剩5棵。

进入改革开放年代,日子越过越甜的人们又开始思念起苦丁茶的“苦”来。为了解决苦丁茶树果实发芽率低的问题,小明山林场技术人员另辟蹊径,利用“苦丁王”的枝条进行无性繁殖试验。1985年,扦插育苗获得成功。一片片苦丁茶树苗染绿了苦丁村一带的山头,并开始走出大新,走出广西……

上世纪90年代是苦丁茶最火的时期。30厘米高的一棵苦丁茶树苗,可以卖到25元。苦丁茶叶,每公斤高达120元。到2006年,大新县苦丁茶种植面积达到3万多亩,年产干茶千吨以上。

陆庭安感慨道:“改革开放前,有一段曾经嫌‘苦’字不好听,把‘苦丁村’改名为‘富丁村’。可是,一直到苦丁茶扦插育苗成功,大量进入市场,村里家家户户开荒种茶,一间间土屋变成砖楼,‘苦丁’才真正变成‘富丁’!”

慨叹:雄风待重振

苦丁村人已经品尝到苦丁茶的甜头。从2002年便开始办厂生产苦丁茶的大新苦丁茶协会会长韦东升,如今却仍然在苦涩中拼搏着。这位曾经的下岗工人,依托苦丁村的茶叶资源开办茶厂。10多年来,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大新人白手起家,生产的苦丁茶产品多次参加区内外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会并获奖。2006年,大新苦丁茶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审查,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wwW.cY316.cOm

然而,一度雄风再起的大新苦丁茶,如今却又归于沉寂。

韦东升感叹道:“大新苦丁要上档次,不能总是满足于小作坊式的生产环境和规模。海南省的苦丁茶产业,当年是依赖从大新移植种苗发展起来的。如今,海南苦丁茶在政府优惠政策的扶持下,与旅游业携手发展,其品牌名声正在大江南北传扬。而身为苦丁茶故乡的大新,茶叶生产近年却仍然处于一家家小茶厂小打小闹的状态,征地开发新厂房等问题也迟迟得不到落实。”

韦东升的慨叹,让记者产生共鸣:要重振大新苦丁茶产业的王者气势,仅仅满足于保护好一棵“苦丁王”是远远不够的……

Cy316.com延伸阅读

“大红袍”身世大揭秘


“大红袍”的N种传说

“大红袍”自古是万茶之尊,是武夷岩茶的代名词,也是武夷山的第二张名片。但因为历史久远,战乱频仍,文献流失,“大红袍”的身世和武夷山的船棺一样,成了一个千古之谜,招引着人们去苦苦探寻和考证。但大都没有结果,仍然停留在民间说法和神话传奇的层面。这些说法归纳起来无非“状元报恩说”、“皇后治病说”、“县丞祭茶说”、“猴子采摘说”、“县长命名说”等几个脚本。

“皇后治病说”纯属无稽之谈。历史上离武夷山最近的京城是南宋的杭州城,依当时的信息和交通条件,从皇后“突然得病”(急性病),到找到“大红袍”治好病,起码要花费几个月时间,远水解不了近渴,这个说法显然不符合一般的逻辑。

“县丞祭茶说”也十分牵强。武夷山虽然自古有祭茶的习俗,但县丞作为七品小官穿大红袍祭茶也不合乎古代严格的着装礼制。

“大红袍”虽然生长在岩壁上,但不至于高不可攀,早在3000多年前,武夷山的山民们都能把船棺安放到几百米高的悬崖上,何况那区区的几十米岩壁。无疑,“猴子采茶说”严重藐视了武夷山人的智慧。

最令人信服的还是“状元报恩说”。其故事梗概是:明初举子赶考途经武夷山,中暑昏厥路边,被天心寺僧人所救,以茶入药为其治疗。举子病愈后高中状元,回天心寺报恩,方丈说救他性命的不是僧家,而是茶叶,嘱其以红袍披盖茶树,以表谢恩。“大红袍”故事从此不胫而走。靖难之变后,朱棣夺取侄子建文的帝位,为追杀传说出家为僧的建文帝,便派胡潆遍访寺院宫观,以寻访张三丰为名查询建文帝的下落。胡潆也因此到武夷山,入驻天心寺,爱喝茶的胡潆听了“大红袍”的故事,更加喜爱天心寺的茶,便请旨敕封,封天心寺为天心永乐禅寺,并正式册封天心寺茶为“大红袍”。

那么大红袍的真相到底怎样呢?

饮水思源,喝茶寻根。笔者花费大量的时间,跑遍了图书馆、资料室,查阅了许多相关的历史文献,采访了多位权威茶人,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对各种民间说法和神话传说予以一一求证和排除,终于得以按图索骥地把点滴的历史碎片加以精心拼接,基本上还原出了“大红袍”的本来面目,以飧世人。

“大红袍”因何得名

顾名思义,大红袍,就是红色的袍服。在中国服饰的发展史上,衣着大红色的袍服主要见于明朝。继元之后,汉族统治者重新建立了延续近300年的明王朝,包括服装制度在内的汉族礼制得到了全面的恢复。

明朝洪武时期,依据周礼,参考汉、唐、宋历代的服饰,花了20年时间确立了基本的官服定制。服装的类别基本延续过去朝服、祭服、公服、常服的区分,官品、职位、身份在服装的颜色和配饰上却有更加明显的辨别。

《明史》记载:洪武三年,礼部言:“历代异尚。夏黑,商白,周赤,秦黑,汉赤,唐服饰黄,旗帜赤。今国家承元之后,取法周、汉、唐、宋,服色所尚,于赤为宜。”

在公服穿着上,明朝廷也明确规定“一至四品着绯袍,五至七品青袍,八、九品绿袍。”文中“赤”、“绯”都是指大红色。因此,明以后红袍渐渐成为清廉高官的代名词。如成书于清代的《海公大红袍传》、《海公小红袍传》,描写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清官海瑞一生的遭际,刻画了一个忠于职守、无私无畏、敢于锄强诛暴、关心百姓疾苦、清廉耿介的清官形象。

可见,“大红袍”是明代清官的指代。那么为什么又引以借代武夷山的茶树呢?可以推测:“大红袍”茶出现于明代,并与当时某位清正廉明的高官或朝廷有一定的联系。

这一推测与“状元报恩说”比较接近。

“大红袍”身世大揭秘

如果按“县长命名说”,虽然有“大红袍,民国三十二年,吴石仙题”的摩崖石刻,从而有人推测“大红袍”得名于1943年,但《武夷山茶与风景》一书出版于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书中却清楚地交代大红袍“成名虽然出于品质的优良,但大半还是宣传的功效。”假使大红袍得名于1943年,但在命名不到一年,又值战乱年代,显然不可能有那么大的宣传功效。而且,在成书于1921年的《蒋叔南游记》(蒋希召着)第一集《武夷山游记》中写道:“如大红袍,其最上品也,每年所收天心不能一斤,天游亦十数两耳。”可见,在1921年之前武夷山便有“大红袍”茶了。

清朝道光年间,着名学者郑光祖撰写的百科全书《一斑禄·杂述》(1839年)卷四里说:“……若闽地产‘红袍’建旗,五十年来盛行于世”。“建”,即指建宁府(武夷山当时隶属建宁府);“旗”,指的是茶(古代新采茶芽状似旗、枪,古人常以“旗”、“枪”指代茶叶),按照“五十年来盛行于世”推算,“大红袍”在清初就已经名扬天下了。这段文字的发现填补了清朝“大红袍”文字记载的空白,把“大红袍”有据可考的历史至少往前推了二百年。

经过茶叶科学部门检测,现存母树大红袍的树龄在360年以上。360年前,正是明末清初。现在“大红袍”母树仅剩一处,不排除天游、北斗等他处的已故“大红袍”母树的树龄超过360年的可能。如果这个推断成立,那“大红袍”的历史就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明代。

近年来,随着“大红袍祖庭”——天心永乐禅寺佛教文化和寺院历史的深入挖掘,为“状元报恩说”、“大红袍”始于明代增添了诸多佐证。1991年,天心永乐禅寺大雄宝殿重建时,工地挖出两个明代的圣旨碑、一对石龙和三尊石雕佛像。从中可以断定天心永乐禅寺受明代朝廷敕封。那么,天心永乐禅寺为什么受封呢?

《明史·胡潆传》记载:惠帝之崩于火,或言遁去,诸旧臣多从者,帝疑之。五年,遣潆颁御制诸书,并访仙人张邋遢,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察建文帝安在。潆以故在外最久,至十四年乃还。所至,亦间以民隐闻。母丧乞归,不许,擢礼部左侍郎。十七年复出,巡江浙、湖、湘诸府。二十一年还朝,驰谒帝于宣府。帝已就寝,闻潆至,急起召入。潆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先潆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

这段文字说的是:明成祖夺取侄子建文帝的皇位后,有人说建文帝流落海外了,有人说建文帝出家当了和尚。为了赶尽杀绝,免除后患,明成祖派礼部官员胡潆(1375—1463)与宦官郑和分别以寻访张邋遢(张三丰)与“下西洋”为幌子,在国内与海外排查建文帝的下落。同时,文中“遣潆颁御制诸书”之句,其实是指明成祖为了掩人耳目,收买人心,忏悔恶业,广泛“颁御制诸书”敕封寺院宫观。受封的寺院宫观大都冠以“永乐”字号,至今在全国许多省市仍有许多以“永乐”年号命名的寺院。天心永乐禅寺于此际受敕封,自在情理之中。

上文虽然只交代了胡潆“十七年(公元1419年)复出,巡江浙、湖、湘诸府”,并没有明确说明他来过武夷山。但在《武夷山志》(清·董天工着)专门记载来过武夷山的历代名贤的篇章《名贤下·遗补》中有“胡潆,字源洁,武进人,明建文庚辰进士,官礼部尚书”的记载。说明胡潆确实来过武夷山。《武夷山志》还收录了他的《题画武夷图》、《望武夷,因文公精舍在此,不胜感慨》诗两首。此外,在佛教古籍《瑞岩实录·诗偈》(清释元贤着)中有胡源洁的《夜宿天心》诗:

云浮山际掩禅院,月涌天心透客居。

幽径不寒林影下,红袍味里夜可无?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胡潆夜宿天心寺,彻夜品饮“大红袍”的情形。可见在当时,尚在明初的时候,天心寺的茶就已经冠上了“大红袍”之名。这些事实与“状元报恩说”几乎吻合。

圣旨是古代最高规格的文书,颁发给寺院的圣旨一般是敕封或表彰功德。圣旨碑,一般是作为门坊等建筑的构件,或单独立在显眼的地方,告诉人们这里曾经受过皇帝的敕封或嘉奖。但天心永乐禅寺为什么有两个几乎一样的圣旨碑呢?另一个是否是“状元报恩说”所指的朝廷对“大红袍”的敕封呢?

晴窗待雪,围炉煮茶


煮茶,大抵是爱茶之人每到寒冬都心心念念的事吧!天寒地冻,围炉煮茶,三五好友,无论是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理,还是从闲语八卦到我不语,你也懂,都是不错的!

天气寒冷,一杯热茶就是最好的慰藉。小小的炉子上,有暗暗的小火不明不灭,壶里的水慢慢地被煮沸,冒出细密的水雾。屋子里的暖意晕染开茶香,让饮茶人也由身及心地逐渐温暖起来。

魏晋以来,天下骚乱,文人无以匡世,渐兴清谈之风。这些人终日高谈阔论,必有助兴之物,于是多兴饮宴,所以最初的清谈家多酒徒,如竹林七贤。

后来清谈之风发展到一般文人,但能豪饮终日不醉的毕竟是少数,而茶则可常饮且始终保持清醒,于是清谈家们就转向好茶,所以后期出现了许多茶人。

因而,煮茶可以在二人或二人以上进行,也可以独个自煮、自品,它给人带来的身心感受,能换来无穷的回味。

这样的意境也是今日的我们所要倾羡所要追求的了,为了让各位爱茶之人都能随心“煮茶”,我们不妨细细说下煮茶的历史由来,何为煮茶、煮茶需要择何种茶,何种炉具?

一、煮茶的历史由来

煮茶是茶艺的一种,古今中外皆有关于煮茶的记载和研究。我国人们饮茶是从鲜叶生吃咀嚼开始,后变为生叶煮饮,形成比较原始的煮茶方法。唐时饮茶开始由粗放走向精工,尤以集历代茶艺精华、著有世界上第一部茶艺专著的陆羽为杰出代表。陆羽在总结前人饮茶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亲身体验,提出了煮茶的理论并付诸实践,开创了饮茶新风尚,推动了唐代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二、何为煮茶?

煮茶其实并非新形式,陆羽《茶经》中就有相关记载。陆羽煮茶法讲究技艺、注重情趣,要求茶、水、火、器“四合其美”。

所谓煮茶,是指茶入水烹煮而饮。直接将茶放在釜中熟煮,是中国唐代以前最普遍的饮茶法。唐以后则以干茶煮饮。唐宋时代通行煮茶,方法是先把茶叶碾成碎末,制成茶团,饮用时把茶捣碎,加入葱、姜、桔子皮、薄荷、枣和盐等调料一起煎煮。还有把茶叶碾成碎末,罗细,然后冲水将茶末调成糊状喝下,因而叫做“吃茶”。宋元以后,改煮茶为泡茶,而且不加入调料。明清以后,则盛行泡茶。对于现代茶人而言,煮茶的价值更多是饮茶氛围的体验和煮茶形式的享受。

一般煮茶时会搭配轻缓的音乐、香道等内容,从器材准备、烧水到煮茶、品饮,整个节奏轻缓、舒适,并且富有形式感,通过肢体的静带动精神的静,可以让人在这一过程中完成情绪的放松。

三、适合煮茶的茶品

“煮茶喝”虽好,但并非哪种茶都可以煮着喝。一般年份较长、全发酵,茶性甘醇浓烈的茶品比较适合用煮的方式品饮,这些茶品或是藉由工艺制程,或是经过时光的炮制,褪去了最初的青涩寒凉,茶性趋于温热。此类茶品烹煮后不会因过于苦涩而难于下口,而温热的茶性用来驱寒又再适合不过。一般来说,可以选择下列茶品来煮茶比较合适:

1.发酵重的茶叶,如熟洱,老茶头,大黄片,红茶等。

2.陈年老茶,如老普洱,陈年铁观音,老白茶、陈年岩茶。

而铁观音、绿茶这类轻发酵的茶叶,沸水冲泡为佳,不宜烹煮。此类茶叶,煮后茶叶变黑,茶汤变紫,且有异味,难于入口。

四、煮茶用具

目前市场上存在许多煮茶的壶具,主要有以下几种组合:

1、炉具主要有:炭炉、电炉、酒精炉;

2、紫砂壶、陶制壶、金属壶(主要是铁壶)、玻璃壶;

3、所用燃料:竹炭、木炭、电、酒精等

在日常煮茶中,茶友一般用电磁炉随手泡即可用来煮茶,若有电陶炉与陶壶的组合效果更佳。因为相较于电磁炉,电陶炉的加热更为均匀,同时也可以真正调节至“小火”(电磁炉的小功率加热多是用“加热-断电-加热”的方法模拟);而陶壶的保温性又远胜随手泡,因此“电陶炉-陶壶”组合烹煮的茶汤会更为圆润厚滑。

想要追求煮茶情趣的朋友,考虑用炭火+砂器的组合。此组合冬季寒室使用尤佳。须注意空气流通,避免室内空气一氧化碳含量过高。

在挑选煮茶的壶时,用耐煮透气的陶壶、可分析铁离子软化水质的老铁壶都是上乘,用高硼硅玻璃的壶,效果较好,尤其易观察内部煮物情况;煮茶的炉,潮汕的红泥小火炉最是喜人,风炉釜也不错,如是煮茶,还是竹炉汤沸火初红的好;炭的品质决定着茶汤的品质,荔枝木、龙眼木制成的炭会有淡淡的果香,潮汕人喜欢的橄榄炭,火焰稳定,最适合慢火深煮,而最高级的备长炭则给茶以隽永的味道。

五、如何煮茶?

煮茶可以分为直接煮和冲泡后再煮两种方式。在煮茶之前,首先看看茶泡过没有。泡过的老茶,适合用温水煮茶,冷水煮茶速度较慢且感觉茶汤有点老;没有泡过的茶,洗茶后加冷水煮,更有利于把茶煮开。

其次,滋味较轻的如白茶、白鸡冠、铁观音等茶叶和螃蟹脚、金线莲等养生品就适合直接放进煮壶里面煮,而普洱茶之类滋味比较浓的茶叶则适合先使用盖碗冲泡五六遍后再拿来煮,这样既可以避免煮出来的茶汤过于浓烈,又可让老茶的精华完全释放出来。

煮茶使用的茶水比例,一般会控制在1000cc水投茶5~6克左右,茶友可在此基础上摸索出适合自己的茶水比例。因煮茶不若泡茶般要求严格,若是茶汤过淡,追加投茶或是延长烹煮时间便可;若是茶汤过浓,适量加水煮开即可。

推荐茶叶于冷水时加入壶中,烧开后改为小火烹煮(尽量调小功率,使茶汤始终处于将开未开的状态最好),同时揭开盖子(或侧盖),可散去茶品中的异味(比如熟茶的堆味),茶性也会更为温润。

六、品饮茶汤

推荐煮茶时间60~120分钟,如此茶汤方可达致浑厚温润的品质。烹煮后的茶汤注入公道杯即可分杯品饮,同时炉具可保持小火加热保温。若是茶汤过于浓郁,可于壶中加入适量清水烧开,如此调节至符合个人品饮习惯的浓度即可。根据投茶种类(干茶or茶根,新茶or老茶)、数量、茶水比等,煮茶过程中还可续水数次,一切依据茶友面临的状况与个人口味进行调整。

煮茶的茶汤,顺滑甘甜,常带有点米香、棕香。茶汤颜色是品评茶汤的重要标准之一。注意,在品煮茶之前有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叫:转碗摇香。有诗云:“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正所谓相由心生,不同的人或不同的状态转碗摇香后的汤花完全不同,总体汤花分为和谐型与不和谐型,其实这也是对人当下状态的反应。

七、什么是拼配煮茶?

除了烹煮一种茶品,茶友还可选择不同茶类的搭配烹煮。煮茶可以不局限煮某一种茶,将不同茶叶组合起来煮可以达到不同的养生效果。

比如我们在冬天常会将熟茶与老白茶以1:1的比例拼配后烹煮,老白茶会将熟茶的温热发散至全身,用于驱寒再适合不过。

现代人生活节奏很快,如何在这快的生活里,慢下来?有人说从煮茶开始,从喝茶开始。煮一壶茶,或许在水的沸腾之初让人惊奇,但耐心等待茶与水煎熬于红尘中的你我来说,也需要一份淡然和宁静,需要一种顺乎自然的心态。有了这样的心态,你自然会慢下来,能捧杯淡然品之,这未尝不是一场关乎于人的修行!煮茶使茶除了修身养性,更增添了几分温暖和岁月的意味。

曾经有古人说过:“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这样的场景,特别是在寒冬慢慢长夜时,尤使人心向往之:一杯热气腾腾的茶,能让经过朔风寒冷的人从内而外地暖和起来,屋外雪压寒枝,炉内星火点点,茶汤鱼眼乍现,窗边疏梅暗香,杯中茶香流转,好一幅冬日饮茶乐融融的画卷。

“仙茶故乡”蒙顶山 2020“仙茶故乡”蒙顶山


欢迎来到本网站,下面为您提供的是《“仙茶故乡”蒙顶山》内容,感谢阅读!

“扬子江心水,蒙顶山上茶”——这幅人们耳熟能详、咏茶诗文中最为著名的一联茶诗,以民谚的方式千古流传至今;而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琴茶》诗中“琴里知闻惟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的反复吟唱,则道尽了蒙顶山悠久独特的茶史,也道出了蒙顶山茶文化芬芳馥郁的内核。西汉时,祖师吴理真在蒙顶山种下七棵茶树,首开有文字记载以来世界人工种茶之先河;传说,这就是古老的雅安八景之一的“蒙顶青山石芽茶”。

与著名的峨眉山、青城山齐名的蜀中名山“蒙顶山”,也因为是茶的发源地而成为“世界茶文化圣山”。历史悠久的蒙顶茶被称为“仙茶”,蒙顶山被誉为“仙茶故乡”——据《尚书·禹贡》记载,蒙顶山又以夏禹治水足迹所至而有“禹贡蒙山”之称,以入贡“仙茶”久负盛名而列诸经史,从而得“天下第一茶”之美誉,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每当踏上这片圣神的土地,入眼便是那些扑面而来肆无忌惮深入心底的青绿依然坚韧不拔地屹立在这片茶山,就一直让我心存敬意,难以忘怀。

这次,我们首先去的是蒙顶山焙制贡茶的重地:智矩寺。这座千年古刹处在蒙山腰半,旧县志称,“汉甘露道人所建。宋淳熙时重修。每年于此制造贡茶。”并且描述它是“云木参覃,岩泉飞洒,极为幽古,中有双矗云表。甘露禅师井中石像供奉于西龛,焙茶之所也。寺中题刻多漫灭,不可复读。”历代文人墨客描写蒙顶山茶的诗文有不少留存于此,如宋代欧阳修的《时会堂》和黄庭坚的《煎茶赋》等。而一直让我记忆尤其深刻的却是这个寺庙里面清幽的院落;夏日的暖阳照在寺院的天井里,几个年老的僧人在香烟缭绕中闭着眼睛打坐念经,对佛的那一片虔诚啊,怎不让人肃然动容!

接下来,我们往山上去探访的第二个千年古刹是千佛寺。进得寺庙不二门,首先入我眼帘的,便是千佛禅院大门两侧的一幅对联:“钟声传三千界内,佛法扬万亿国中”。继续走进去还看见有西天境的对联:“水流花开得大自在,风清月明是上乘禅”等等。茶香袅袅,佛法无边,梵音天籁,让人渐渐沉浸于茶、佛、禅的诸多感悟之中……

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雀鸟三五声。位于蒙山之巅蒙顶的天盖寺,《名山县志》里面是这样记载的:“甘露道人始结庐于此。淳熙时重建,明洪武及万历时,屡经补修,邑之寺院唯此最古。”以“古”而论,这里是名山茶祖吴理真结庐种茶之处,寺内有甘露大师和大禹等塑像,也的确算得上是历史悠久。天盖寺大殿主体建筑由数丈高的大石柱支撑,这些历经千年风风雨雨的大石柱很稳固地巍然屹立,它们见证了蒙山茶兴衰又兴旺的千古传奇。而天盖寺之名,来源于“漏天之盖”。“漏天”是女娲娘娘补天时漏补的地方,因雨水过多,只得加“盖”防漏,所以名为“天盖寺”。寺内立有记载植茶渊源的“天下大蒙山”石碑,四围环植十四株千年古银杏;大殿后门曲径通幽,可达蒙泉井、皇茶园和蒙顶山五峰。游道迂回曲折,可以在那里品芳香仙茶,发思古幽情,观茶艺绝技“龙行十八式”……由于上一次已经去过,这次由于时间安排不过来,我们就没有再去天盖寺了。然而,“雅安多雨,中心蒙山”。回来的路上,碰巧忽然就下起了一阵劈哩啪啦的珍珠雨,应和着飞躲入绿林间鸟雀的偶尔鸣叫,声音清脆响亮,让人忘却一天旅途奔波的劳累……

本文《“仙茶故乡”蒙顶山》不知道是否有帮助到您呢,更多相关精彩内容可以查看网站其他栏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