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主要有三条线路

发布时间 : 2022-01-30
茶马古道的线路 什么是茶马古道线路 茶马古道的线路情况

茶马古道的线路。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茶马古道主要有三条线路”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茶马古道主要有三条线路:即青藏线(唐蕃古道)、滇藏线和川藏线,在这三条茶马古道中,青藏线兴起于唐朝时期,发展较早;而川藏线在后来的影响最大,最为知名。这三条道路都与昌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滇藏线和川藏线必须经过昌都,它们的发展是与茶马贸易密切相关的。

滇藏线茶马古道出现在唐朝时期,它与吐蕃王朝向外扩张和对南诏的贸易活动密切相关公元678年,吐蕃势力进入云南西洱海北部地区。680年建立神川督都府,吐蕃在南诏设置官员,向白蛮、乌蛮征收赋税,摊派差役。双方的贸易也获得长足的发展,茶马贸易就是重要内容之一。

南诏与吐蕃的交通路线大致与今滇藏公路相近似,即从今云南大理出发,北上至剑川,再北上到丽江,过铁桥城继续沿江北上,经锛子栏至聿赉城,前行到盐井,再沿澜沧江北上至马儿敢(今西藏芒康)、左贡,分两道前往西藏:一道经由八宿邦达、察雅到昌都;一道径直由八宿至波密,过林芝前往拉萨。

历史上滇藏线茶马古道有三打道路:一条由内江鹤丽镇汛地塔城,经过崩子栏、阿得酋、天柱寨、毛法公等地,至西藏;一条由剑川协汛地维西出发,经过阿得酋、再与上一条道路相合至西藏;一条由中甸出发,经过尼色落、贤岛、崩子栏、奴连夺、阿布拉喀等地至西藏。其主要通道即与今滇藏线接近。

茶马古道在云南境内的起点就是唐朝时期南诏政权的首府所有地大理。其中,大理、丽江、中甸、阿墩子(德钦)等地是茶马贸易十分重要的枢纽和市场。滇藏线茶马贸易的茶叶,以云南普洱的茶叶为主,也有来自四川和其他地方的茶叶。

滇藏线茶马贸易有自己的特点,由云南内地的汉商把茶叶和其他物品转运到该地转销给当地的坐商或者西藏的贩运商人,又从当地坐商那里购买马匹或者其它牲畜、土特产品、药材,运至丽江、大理和昆明销售。西藏、川藏的藏商,大多换取以茶叶为主的日用品返回西藏。运输工具主要是骡马和牦牛等。

cy316.com延伸阅读

茶马古道在历史中的三条线路


茶马古道主要有三条线路:即青藏线(唐蕃古道)、滇藏线和川藏线,在这三条茶马古道中,青藏线兴起于唐朝时期,发展较早;而川藏线在后来的影响最大,最为知名。这三条道路都与昌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滇藏线和川藏线必须经过昌都,它们的发展是与茶马贸易密切相关的。

滇藏线茶马古道出现在唐朝时期,它与吐蕃王朝向外扩张和对南诏的贸易活动密切相关公元678年,吐蕃势力进入云南西洱海北部地区。680年建立神川督都府,吐蕃在南诏设置官员,向白蛮、黑蛮征收赋税,摊派差役。双方的贸易也获得长足的发展,茶马贸易就是重要内容之一。南诏与吐蕃的交通路线大致与今滇藏公路相近似,即从今云南大埋出发,北上至剑川,再北上到丽江,过铁桥城继续沿江北上,经锛子栏至聿赉城,前行到盐井,再沿澜沧江北上至马儿敢(今西藏芒康)、左贡,分两道前往西藏:一道经由八宿邦达、察雅到昌都;一道径直由八宿至波密,过林芝前往拉萨。

历史上滇藏线茶马古道有三打道路:一条由内江鹤丽镇汛地塔城,经过崩子栏、阿得酋、天柱寨、毛法公等地,至西藏;一条由剑川协汛地维西出发,经过阿得酋、再与上一条道路相合至西藏;一条由中甸出发,经过尼色落、贤岛、崩子栏、奴连夺、阿布拉喀等地至西藏。其主要通道即与今滇蒇线接近。

茶马古道在云南境内的起点就是唐朝时期南诏政权的首府所有地大理。其中,大理、丽江、中甸、阿墩子(德钦)等地是茶马贸易十分重要的枢纽和市场。滇藏线茶马贸易的茶叶,以云南普洱的茶叶为主,也有来自四川和其他地方的茶叶。滇藏线茶马贸易有自己的特点,由云南内地的汉商把茶叶和其他物品转运到该地转销给当地的坐商或者西藏的贩运商人,又从当地坐商那里购买马匹或者其它牲畜、土特产品、药材,运至丽江、大理和昆明销售。西藏、川藏的藏商,大多换取以茶叶为主的日用品返回西藏。运输工具主要是骡马和牦牛等。

“茶马古道”的5条主要线路


中国藏族著名学者降边嘉措提出,中国西南地区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重要商路茶马古道至少有5条。

降边嘉措在此间举行的海峡两岸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架构研讨会上发表了这项研究成果。

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商贸通道,是中国西部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

一般所说的茶马古道主要路线是从云南的西双版纳、思茅、普洱、临沧、保山、大理、丽江,经迪庆及西藏的昌都、拉萨等地后,进入印度、尼泊尔等南亚地区。另一条是从四川的雅安出发,经凉山后,交汇云南丽江,再经迪庆、西藏等地后,进入尼泊尔。

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降边嘉措经多年研究和实地踏勘,发现除上述两条路线外,茶马古道还有3条较为重要的路线。

其中,第三条是以现在的青海省西宁市为起点,经玉树地区,再到昌都,或通过黑河至拉萨。降边嘉措解释说,青海本身不产茶,西宁只是个集散地,茶叶远从湖广地区运来。他还认为,这条线路向东西两端延伸得更长。

第四条线路是从甘肃河西走廊,经敦煌、柳园,翻越唐古拉山,到黑河,再到拉萨。

在新疆的喀什、于阗地区至西藏的阿里,还有另外一条茶马古道,它是丝绸之路的延伸。虽然这条路线由于高寒缺氧,人烟稀少,过往商旅不多。但降边嘉措指出,这条路可以直达印度和尼泊尔等南亚国家,具有相当的重要性。

云南省藏学研究所所长王晓松说,之所以把汉藏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冠以茶马古道之名,是因为汉藏间互利互需的最主要交易是以汉茶易蕃马。

茶叶是青藏高原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藏族群众有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的说法。汉藏之间的茶马互市源远流长。

茶马古道线路介绍


倚邦茶山古道:倚邦茶山是当时六大茶山之首,是茶马古道的辐射中心。

莽枝茶山古道:莽枝茶山,史称牛滚塘,现称安乐,为茶马古道要冲。

曼拱茶山古道:曼拱茶山位于倚邦东北边,是六大茶山的北大门。

攸乐茶山古道:从小勐养到景虹的半路上往左边岔路往基诺山(攸乐山),行程大概有2-2.5个小时,便可到达攸乐山接近最高处不远的么卓村,这里正是攸乐山古树茶最多的地区之一,也是最大的一片古茶林的所在地。

易武茶山古道:易武茶茶味醇香,清朝时一直被指定为贡茶生产区。1845年普洱府为了方便进贡,用官银修了一条240公里的石板道,直到普洱。

滇康藏茶马古道:滇康藏茶马古道是当是云南贸易的重要通道,以藏帮为主。从普洱经临沧、凤庆,至下关。或普洱经景东、沿哀牢山而北上,出南涧至下关。再从下关经中甸入康、藏。

官马大道:由普洱至昆明中转,再销往内地各省和北京。南延东佛、打洛。这是茶马古道中最重要的一条。许多普洱茶由普洱经思茅,过车里(今景洪)、佛海(今勐海),至打洛,而后出国至缅甸景拣,再转运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香港等南洋各地。

江莱茶马道:从普洱至江城,如越南莱州,然后再转运到西藏和欧洲各地。

旱季茶马道:从普洱经思茅糯扎渡澜沧江,然后到孟连出缅甸。

勐腊茶马道:从普洱过勐腊,然后销往老挝各地。

茶马古道使普洱茶行销国内各省区,远销南洋及欧洲各地,向东销往日本、朝鲜等国家地区。在世界上享有盛名。今天普洱茶已被世界人民所认知、接受和喜欢。

茶马古道的历史线路


茶马古道主要有三条线路:即青藏线(唐蕃古道)、滇藏线和川藏线,在这三条茶马古道中,青藏线兴起于唐朝时期,发展较早;而川藏线在后来的影响最大,最为知名。这三条道路都与昌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滇藏线和川藏线必须经过昌都,它们的发展是与茶马贸易密切相关的。

滇藏线茶马古道出现在唐朝时期,它与吐蕃王朝向外扩张和对南诏的贸易活动密切相关公元678年,吐蕃势力进入云南西洱海北部地区。680年建立神川督都府,吐蕃在南诏设置官员,向白蛮、乌蛮征收赋税,摊派差役。双方的贸易也获得长足的发展,茶马贸易就是重要内容之一。南诏与吐蕃的交通路线大致与今滇藏公路相近似,即从今云南大理出发,北上至剑川,再北上到丽江,过铁桥城继续沿江北上,经锛子栏至聿赉城,前行到盐井,再沿澜沧江北上至马儿敢(今西藏芒康)、左贡,分两道前往西藏:一道经由八宿邦达、察雅到昌都;一道径直由八宿至波密,过林芝前往拉萨。

历史上滇藏线茶马古道有三打道路:一条由内江鹤丽镇汛地塔城,经过崩子栏、阿得酋、天柱寨、毛法公等地,至西藏;一条由剑川协汛地维西出发,经过阿得酋、再与上一条道路相合至西藏;一条由中甸出发,经过尼色落、贤岛、崩子栏、奴连夺、阿布拉喀等地至西藏。其主要通道即与今滇藏线接近。

茶马古道在云南境内的起点就是唐朝时期南诏政权的首府所有地大理。其中,大理、丽江、中甸、阿墩子(德钦)等地是茶马贸易十分重要的枢纽和市场。滇藏线茶马贸易的茶叶,以云南普洱的茶叶为主,也有来自四川和其他地方的茶叶。滇藏线茶马贸易有自己的特点,由云南内地的汉商把茶叶和其他物品转运到该地转销给当地的坐商或者西藏的贩运商人,又从当地坐商那里购买马匹或者其它牲畜、土特产品、药材,运至丽江、大理和昆明销售。西藏、川藏的藏商,大多换取以茶叶为主的日用品返回西藏。运输工具主要是骡马和牦牛等。

关于茶马古道的一些线路记载


明清代,云南藏销茶主要经丽江进入古宗西藏(今中甸和德钦县)和康藏的茶,部分在木裹、乡城、稻城、理塘销售,部分到达箭炉(今康定)将云南是竹筐包装换为牛皮包后继续前进,直康藏线运至拉萨等地。长路漫漫,险障重重,沿途既有土司、寺院设卡收过路费,又时常因动乱引起茶阻塞。这时商人们就要寻找其它运茶路,他们收到了从德钦经碧土邦运工布江达墨竹工卡拉萨的进西藏路线。每年春季他们赶着骡马,满载蜂腊、牦牛尾、麝香、虫草等物在茶市交换茶叶返回西藏。

除背夫外,红河、石屏、江城的马帮也在大量进入茶山运茶。尽管驮运的前期成本较低,但由于驮运量小,行路速度较慢,因此单量,因此单量运费较高,后渐渐马帮所取代。明清时期以普洱为中心向国外辐射出五条茶马古道。

一是官马大道由普洱经昆明中转内地各省、北京,南延车佛打洛,这是茶马古道中最重要的一条,普洱贡茶就从这条路由驮马运到昆明。许多老字号茶庄的普洱茶,由普洱经思茅,过车裹(景洪)、佛海(勐海),至打洛,而后出国至缅甸景栋,然后再运至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香港等地。

二是关藏茶马大道,普洱茶从普洱经下关,丽江、中甸(今香格里拉)进入西藏,再由拉萨中转尼泊尔等到国,主力是藏胞的大马帮。

三是江莱茶马道,普洱茶从普洱过江城,入越南莱州,然后运转到西藏和欧洲等地。

四是旱季茶马道,从普洱经思茅糯扎渡过澜沧江,而后到孟连出缅甸。

五是勐腊茶马道,从普洱过勐蜡,然后销注老挝北部各地。

在今普洱县境内,仍保留有三处较完整的茶马大道遗址:一是位于宁洱镇民主村茶庵圹的茶马古道遗址:长约2公里的山石古道,在一片半原始森林中从仄而上;二是位于磨黑镇孔雀坪的官马大道遗址;三是位于同心乡的旱季茶马大道遗址,那山石古道上清晰可见的马蹄印,记述了昔日茶马古道的繁荣。茶马大道使普洱茶行销国内各省区,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泰国、法国、英国、朝鲜、日本和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在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和世界名著《战争与和平》等作品中,都有喝普洱茶的描述。今天,普洱茶已为世界人民所认知、接受和喜爱。

如今马帮消失了,但喝普洱茶的时候我们仍然回想起他们,想起他们留下的或是传奇或是浪漫或是凄惨的故事。马帮,是普洱茶产生的基础,也为普洱茶品客者留下很多神游的空间。

昆明也有一条“茶马古道”?


一块光滑的青石板,两个深深的马蹄印,也许承载了一段千年的记忆。现在,这块青石板正静静地躺在碧鸡镇长坡村排联村小组村民夏正荣家的院子里。

青石板勾起老人的回忆

夏正荣说,大约在半年前,村边的石板路铺成了水泥路。为了留作纪念,在修路期间,他和妻子及女儿将离家不远处的一块青石板用推车推回了家。

这块青石板周身光滑,长约1米,宽约50厘米,两个大大的马蹄印集着一汪浅浅的水。这块石板唤起了夏正荣儿时的记忆。

63岁的夏正荣记得,他曾见过一本老旧的云南地方志上有记载,这条被村民称作马路的青石板路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

在没有出现现代交通工具的年代里,这是一条名副其实的马路常年都有各种着装怪异、操着本地人听不懂的语言的马帮来来往往。夏正荣的记忆中,这条马路可容两匹马并行通过,来自大理、西藏、波斯、印度等地的马帮每天都从此经过,那些印度人看上去黑黑的,盘着大大的头巾,有的还背着火枪,胡子拖到胸口那么长。

一旦有马帮经过,夏正荣就会沿着马帮走过的路捡马粪当肥料或点燃熏蚊子。经过村子的马帮有时会在村里稍作休息,夏正荣通常会用家中的蚕豆、苞谷换取来往客商的茶叶、针线等,大家语言不通,靠比划沟通。

现在新修的水泥路已将当年的青石板路完全覆盖,唯一还能看出石板路痕迹的是连接排联村和长坡村二组的一段乡间小道。小道上铺设着砂石,隐约可见马蹄印。

在长坡村二组,一间破旧的土房被村民们称作马店。70岁的张玉英大妈记得,从她记事以来,这间马店就存在了,相当于现在的旅馆,是村子里一姓张的人家开的,大理人会在这里拴马、住店,而那些穿着古怪的人只会把马拴在马店,人却住在外面。

昆明的茶马古道?

对于老一辈人所说的马路,村里的年轻人大多都不知道。曹黎明在这个村子住了3个月,挖掘这条马路的历史。

他从村民口中所称村子有2000多年历史来判断,这个村子应该出现在秦昭王时期。当时李冰在修建都江堰时,还建了一条从宜宾经昭通入昆的五尺栈道。他推测这条路应该就是那个时候修建的。

据曹先生考证,这条路是滇西入昆的唯一必经之道。四方客商从大理入昆,换购物资之后返回大理,分别向南、北行走,向北进入丽江、西藏、印度,向南进入越南、缅甸,元朝时马可波罗进入昆明时也是从这里经过的。

曹先生认为,这条马路在现代交通工具出现以前,作为滇西乃至东南亚地区入昆物资交易的大动脉,可谓真正的茶马古道。滇西铁路、滇缅公路开通后,这条路的物资运输功能逐渐减弱。到成昆铁路开通,这条路才最终失去了茶马古道的功能。再加上昆安高速公路的开通,基本很少有外人会闯入这个平静的村落了。这条路在那个年代相当于现在的昆安高速公路,滇西客商入昆不经此道,则别无它途。人们只知道大理、丽江有茶马古道,殊不知昆明也有一条茶马古道,只不过已经逐渐被后人淡忘了。

茶马,古道,一条地道的马邦之路


茶马古道

千山云雾万山溪谷,羊肠毛路雪深处。

西北角落西南边陲,背茶欲至打箭炉。

黑茶何美羌马何殊,古道西风求金珠。

糙壮大汗农闲女人,对日饮月酒一壶。

@谁最中国:

茶马古道

兴于唐宋

盛于明清

古道上刻着先秦的马蹄印

马背上驮过汉唐的盐和布

一处风光绝美的神秘胜地

一条地道的马邦之路

@一草一木:

马帮踏过的土地,从一个高原到另一个高原,从一座雪山到另一座雪山;

用马匹驮着茶叶与盐巴,换回皮货、绿松石等;

与马蹄声相随的,是一部部经书,一声声佛号;

茶的西行,佛的东渐,远胜于人生的旅程那般漫长而又艰辛。

@韩风:

古道上的脚印、马蹄印,留给我们的是回想;

路漫漫,情深深,路难行,马蹄重,古道传递人间谊情。

几代人,传承着,留下的无声的古道。

今日再走茶马,古道,是发扬“一带一路”的新的航程。

@陈辞岚调:

萧萧黄叶醉晚霞,阵阵雁声落谁家?

驼铃客从边关路,茶马古道无瘦马。

@Roamer:

皑皑白雪千峰落,悠悠驼铃古道留;

一盏红汤香四溢,两行印迹镌神州。

陕西茶马古道与滇茶马古道握手(三)


是茶换马,还是马驮茶

研讨会上学术争议激烈,主要分为滇、陕、川三派。

第一个发言的木霁弘,夸赞了丽江和丽江马在滇藏茶马古道上的特殊作用。他说,南部驮茶的马,到了大理、丽江一带就不能再走了,因为它们不适应海拔5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唯有大理、丽江的马不惧高海拔。他强调,在研究茶马古道时,不要只看正史,而忽视茶马古道的民间性。他注意到有的人基于地方眼光,排出一、二、三。研究茶马古道时要完整、全面地评估,不要想当然地说你这条路是第一条、是起点。经过长期研究,可能你的这个说法是靠不住的,也是站不住脚的。

木霁弘后面的话,虽然没有点名,但显然说的是陕西的事情,特别是今年4月16日在紫阳县向阳镇瓦房殿举行的中国第一条茶马古道起点揭牌仪式。

第6位发言的李刚,没有因为自己身处人家门上且是应人家邀请来参加会议而回避观点的交锋。

李刚提出需对茶马古道这一概念进行科学的界定。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茶马古道是由国家经营、以内地茶叶换取边疆战马为主要内容的西部贸易大通道,是以茶换马的交易;另一种观点认为,茶马古道是以马驮茶的贸易大道,马只是工具而不是商品。李刚认为应该是以茶换马。由于当年陕西运茶量太大,主要是用骆驼驮茶,去西部换马。清代陕西茶商马合盛家有300多峰骆驼。

针对木霁弘的讲话,李刚说,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讲,须在时空上准确描述茶马古道。他觉得,既然茶马古道不是民间小道,就必须以国家组织和国家行为作为标志。明代边防建设的重点在西北,所以搞了基本国策茶马交易,茶马古道的起源和这一政策有直接的关系。茶马古道开通的标志,既不是茶,也不是马,而是政府的茶马交易事务主管机构的设立,茶马司就是茶马古道开通的基本标志。明代洪武4年,即公元1371年,在陕甘设立了秦州茶马司、河州茶马司、洮州茶马司,标志陕甘茶马古道开通;到洪武26年,即公元1393年,开通了四川的黎州茶马司(在今汉源县)和雅安茶马司,标志着康藏茶马古道(即一般人称的川藏茶马古道)的开通。

四川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长王川教授说,在川藏线上,主要是用牦牛运输茶叶,不是马,因为牦牛耐寒,而且用结实的牦牛皮包裹茶叶,不仅能避免受潮变质,而且牛皮摔不破。王川同时提出,川西北是茶马古道核心区。

云南许多学者在会上一再提出,滇藏线是茶马古道的主要线路。

北京大学教授陈保亚认为,茶马古道是以人赶马(包括牛、骡、骆驼等)运茶为主要特征,并伴随盐、酒、马、骡、皮毛、药材等商品交换的文化传播之纽带。

云南大学茶马古道研究所研究员周重林解释,茶马古道的核心是茶,不是运输工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