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观音传承近300年

发布时间 : 2022-02-08
安溪铁观音茶起源于哪年 铁观音真空放7年能喝吗

安溪铁观音茶起源于哪年。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铁观音传承近300年”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安溪制茶起源于唐朝,发展于宋元,兴盛于明清,停滞于近代,崛起于当代。

时间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后,安溪茶业步入新的高速发展时期,其发展速度之快、势头之猛、效益之高、影响之远,居全国上千个产茶县之最,安溪从福建省最大的贫困县,发展到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县之列,被称为茶业界的一面旗帜。

1949年,安溪全县铁观音茶叶总产量仅419.6吨,到2005年这个数字改为4.2万吨。2006年底,安溪涉茶人口30万,10万茶商遍布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国茶都年销售额突破11个亿。安溪茶在与其他茶类的竞争中,共同促进了茶产业和茶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在这过程中,铁观音无疑是安溪茶的当家小生,其近300年的历史传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安溪茶产业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传说魏说与王说并存

据考,安溪制茶始于唐末。当时翰林学士韩屋有诗云:古崖觅芝叟,乡俗乐茶歌。明代,安溪茶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饮茶、植茶、制茶传遍全县各地,迅猛发展成为农村的一大产业。明崇祯十三年前后,安溪茶农从茶树枝条压在土壤中能生根发芽得到启发,创造出茶树整株压条繁殖法。这项创造,促使安溪成了中国茶树无性繁殖的发源地。

明末清初,安溪茶农又创制了乌龙茶(青茶)。乌龙茶即介于红茶与绿茶之间的半发酵特种茶。乌龙茶采制工艺的诞生,是对我国传统制茶工艺的又一重大革新。在此基础上,黄旦、本山、佛手、毛蟹、梅占、大叶乌龙等一大批茶树优良品种的相继发现,把安溪茶业推向了鼎盛发展阶段。

真正奠定安溪中国名茶之乡地位的,则是铁观音的出现清朝时期,安溪茶农发现了名茶铁观音。

关于铁观音的诞生历来有两种传说。一是魏说。相传,清雍正三年前后,西坪尧阳松林头(今西坪镇松岩村)老茶农魏荫,勤于种茶又信奉观音。一夜,魏荫在熟睡中梦见自己荷锄出门,行至一溪涧边,在石缝中发现一株茶树,正想探身采摘却被狗吠声扰醒。第二天,魏荫循梦中途径寻觅,果然在一石坑的隙间,发现一株如梦中所见的茶树,遂将茶树移植在家中并悉心培育。因所谓的观音托梦得之,所以将这茶起名铁观音。

二是王说。王说的主人公是清代的王士让,其人生性好集奇花异草。他与魏荫同是尧阳人,一个为尧阳松林头人,一个则是尧阳南岩人,两地相距不远。相关传说讲的是:乾隆元年春,士让告假南轩,于层石荒园发现一株异茶,遂移栽之。采制成品,香馥味醇,乾隆六年托方苞转献内廷。乾隆喜饮,观其外状遂赐名铁观音。

两个传说都流传了将近300年,但两种起源的争夺并没有想象中激烈。作为王说13代传人,八马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文礼是这样认为的:为安溪铁观音找到确切的起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安溪铁观音在魏说与王说之争中得到发展,两种传说的后人也各自凭借着引以为荣的家世,成为安溪茶商的佼佼者。

关键词:复苏

放开铁观音茶叶收购

20世纪上半叶,安溪茶业的发展处于停滞阶段,铁观音茶叶外销减少,不少茶庄倒闭,大片茶园荒芜。当时曾流传一首民谣:金枝玉叶何足惜,观音不如菜豆叶,铁观音茶叶上市无人问,砍下茶树当柴烧。

时间进入20世纪下半叶,安溪茶业逐渐复苏。在当时的条件下,铁观音茶叶的销售模式是统购统销,铁观音茶叶收购站人手不够,忙不过来。再者,当时安溪茶产远大于销,尤其是外销茶由专门公司专营,许多茶因进出口权因素而滞留在经营流程当中。

没有足够的销售渠道成了当时茶农心中的痛。

这个情况一直大约持续到1985年。那一年,有关放开铁观音茶叶收购的规定一出,新加坡、日本以及中国香港的茶商蜂拥而来。当年,安溪虎邱乡开始与日本厂商联系,卖给日本绿改茶。半个月卖了60吨绿改茶,赚不少钱。时任虎邱副乡长的陈水根回忆,当时走低价路线,赚的是国际与国内市场的价格差,也从这时开始,许多茶农开始有意识地运用这些销售途径。

事实上,在1985年之前,就有茶农开始尝试经营自己的茶马古道,一些村民拿茶从汕头转销香港。

在当时,铁观音茶叶出口常通过汕头到香港中转。华福茗茶老板高金典仍清晰地记得那个时期的一些故事。他在读高二时,就和哥哥、叔叔借着放假的时候,各挑一担铁观音茶叶,风尘仆仆先步行到安溪县城,再从安溪乘车至漳州这就需要一天时间,然后从漳州乘车到广东的南阳再到汕头这需要两天时间。一到那地方马上有在等待的买茶人,他们接过茶担抓起一把就谈价钱,谈好了直接将茶装船。这样几天一个来回,一个人能挣个10元钱左右。他说。

关键词:茶王赛

茶价上涨

此后,铁观音以其独特的韵味,价格一路上涨,从1985年的1斤一二十元,变化到上世纪90年代初的1斤100元左右,并迎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价格相对稳定期。

事实上,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安溪方面就开始讨论关于铁观音的定价问题。当时的凤山牌铁观音茶已经连续几年获得国家金质奖章,但价格仍停留在每斤100元左右的水平。于是有人作出判断:这样很危险,你看龙头企业的好茶价格都这么低,各个镇里的小茶厂更不知如何发展了。

那时候,安溪一些茶厂把低端产品销售给海外企业作为茶饮料的原料,随着经济发展成本日渐提高,茶厂盈利越来越难。尽管有茶厂到国内各大城市开拓市场,价钱却一直提不上去。于是有人开始提议涨价,不过局面变化不大。

这样的境遇大约在1995年陡然改观,动因源自茶王赛。茶王赛催生的天价,提升了铁观音的身份,铁观音的价格从那时起一路高涨。世界从此更加重视安溪、更加重视铁观音.也推动安溪走向世界,改变了茶农的生产观念,提高了铁观音茶叶的生产积极性。

讲到茶王赛,首先还得提一提斗茶。据说,斗茶始于唐代,是每年春季新茶制成后,茶农、茶人们比新茶优劣的一项茶事活动。一场斗茶比赛的胜败,犹如一场球赛的胜败,为众多茶农、茶人所关注。

1992年,魏荫的第9代传人魏月德贷款1万多元在村里举办茶王赛。这是安溪茶农首次独资举办的茶王赛,请来专家张天福、李冬水主评,引起轰动,汕头等地客商闻讯赶来。这一事件促使优质茶价比普通茶高出5倍以上。

次年11月,茶王赛走出安溪,在泉州首度举行,500克铁观音茶叶拍卖成交价1万元。

1995年秋茶收成,在西坪镇任职的陈木根几乎动用了他所有的关系,请来了国内外大厂商一起到西坪看茶王赛。当时他精心策划了一套规则:1000泡茶入围选100泡,100泡茶经过专家和厂家的评定选出50泡,然后推进到50进10、10进5、5进3、3进1的赛程。结果茶王当天就以一斤5.8万元被新加坡一个客商竞拍取得,这个事情当时可以说是轰动了海内外。后来我们的茶商再拿茶出去卖,没有想到广东的客户一开价便有上千元的了。陈木根说。

陈木根觉得茶王赛应该算得上安溪茶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其实当时人家愿意用那么高的价钱买它,看重的也是广告效果,比如那个新加坡客户竞拍到茶王后,连续不少时间占据了海内外报纸的重要版面。从那之后,到西坪来标茶王的就多了,而其他机构也开始办茶王赛,铁观音茶的价格突然被拉了上去。

这是一件让陈木根印象很深刻的事:1995年茶王赛之后迎来又一季新茶,一位广东茶商带朋友回来安溪买茶。一个茶农用拖拉机载着整整一车茶,净重大概100斤,另一个人提着一袋大概1斤多的茶,他朋友看看那车茶后并不感兴趣,最后广东茶商开出6元1斤的价码,以600元的总价收购下来,而那一袋铁观音茶叶,他朋友开出600元1斤的价,总价也是600元。从那以后,安溪人越来越注重技术。当时在西坪,晚上出来串门时,总能看到三五成群的人拿着铁观音茶叶讨论他的茶为什么韵味不够或香味不够清澈之类的问题。陈木根说。

在尝到甜头后,安溪将茶王赛推广开来,在泉州、广州、香港、上海组织茶王赛,一年换一个地方,一直引导着铁观音的受关注度。1996年10月,广州茶王赛,500克茶王茶最终以17万元成交价竞拍出去;1999年11月,香港茶王赛,100克茶王茶拍卖成交价11多万港元。

远太集团董事长、安溪铁观音集团董事长林文侨于1993年,出价1万元买了1斤铁观音,为提高茶价做出大贡献。相隔6年后的1999年,他又在香港铁观音茶王拍卖会上,花11.8万港元竞买到100克安溪铁观音茶王。关键词:对台合作清香型热销

安溪不断举办的茶王赛,吸引到了全世界的目光,其中便包括海峡对岸的中国台湾地区。据有关部门统计,十几年来台商在安溪投资创办的涉茶企业达29家,投资总额数亿元。

追溯两地的茶缘历史,记者发现,早在明万历年间,安溪乡农就开始入垦台湾,选择有山有水、地形、地貌与安溪相似的地方拓荒种茶。清嘉庆三年,大量安溪人迁居台湾,带去了茶苗,也带去了安溪的茶俗。清咸丰五年,安溪人林凤池率先把乌龙茶引入台湾,种植在台湾冻顶山,相传这就是台湾冻顶乌龙茶的起源。

在铁观音茶叶的制作上,安溪西坪人王义程在台湾对从家乡传过去的乌龙茶制作技术进一步改进,创制出台湾包种茶,并在台北县茶区大力倡导和传授技术。清光绪年间,安溪福美村张尔妙、张尔乾兄弟将家乡的铁观音茶苗引入台湾,在木栅区樟湖山种植成功,从此,木栅铁观音声名远扬,逐步发展成为台湾铁观音的主要产区。

改革开放之后,不少台湾投资者跨越海峡,进入福州、漳州和泉州安溪等地从事各种各样的农业项目投资,茶业就是其中的重点领域之一。享有盛名的李瑞河,1993年回祖籍地福建经营铁观音茶叶,迄今已在全国发展连锁店500余家,打造出全球最大的铁观音茶叶连锁集团天福集团。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不少台商在安溪从事茶业工作,生产包揉机及台式乌龙茶。据介绍,安溪的台资铁观音茶叶加工企业主要分布在大坪、芦田、长坑、祥华、龙涓、感德等主要种植铁观音茶叶的乡镇,主要以租赁原有的茶场和山地开发等方式自主经营,通过引进台湾软枝乌龙、台湾翠玉、金萱等十多个优良铁观音茶叶品种以及技术对老茶园进行改造,引进台式包揉机、除湿机、烘干机等1000多套台湾先进的制茶机械设备进行产品加工。在生产管理方面,台商采用无公害、绿色、有机生产技术,使用生物农药和肥料,建设铁观音茶叶生产基地近万亩。

合作力量的介入,让铁观音在制作技艺上更上一层楼。相形于祖国大陆的乌龙茶,台湾乌龙茶的采摘要求更嫩,做青较青,采取轻度发酵,且包揉的次数较多,制出的铁观音茶叶更紧,细小的茶梗都包揉进去,精致率较高,其茶汤、茶香接近绿茶。由于绿茶在中国有着广泛的消费基础,因此经过改良之后的台式乌龙茶很快被消费者认可,特别是年轻一代的茶客。

福建安溪本土的茶商们很快看到这一庞大的市场,在乌龙茶传统工艺基础上,吸收借鉴了台茶部分制作工艺,使得如今安溪清香型铁观音乌龙茶热销大江南北。

台湾茶商的到来不仅带来了资金、设备和技术,而且带来了新的观念和管理模式,对安溪茶业生产的各个领域产生较大影响。台资茶企进入安溪后,安溪茶农的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不仅能种好茶,还能够根据市场的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现在茶农的生产经营已经逐渐向产品多样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茶都

铁观音茶叶集散地

茶王赛进一步打响了安溪茶业品牌,使茶农的腰包鼓了起来,使茶业在安溪的经济发展中产生更大的作用。然而,缺乏专业的集散市场一度美中不足。

在这种情况下,建造中国茶都市场是安溪茶产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因为市场是行业发展壮大的生命线,而只有掌握和占领市场的主动权、制高点,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安溪意识到,要想让安溪茶业经久不衰地发展,不仅要有走出去的市场,还要有把外地茶商和其他铁观音茶叶品种吸引到安溪的市场,即走进来的市场。

在走出去的市场方面,安溪拥有一支庞大的铁观音茶叶供销大军,长期在外不断开拓着国内外的铁观音茶叶市场。然而,走进来的市场方面却不容乐观,安溪县当时没有一个规模较大、档次较高的铁观音茶叶批发交易市场,而且除安溪县自身所产的乌龙茶外,红茶、绿茶等茶类很难在安溪的茶店里找到。为解决这个问题,在已经有了规模庞大的供销大军开拓外面市场的情况下,1999年,安溪县提出了要立足长远把安溪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铁观音茶叶商品集散地的目标。

由此,中国茶都的建设进入了安溪县领导的视野,规划设计的中国茶都既有商住两用店铺,又有大型室内全天候铁观音茶叶交易大厅、铁观音茶叶精品展销厅、多功能茶文化活动中心、茶文化博览厅和茶文化市场等。

设想是好的,但要让设想得到实现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资金对安溪县来说是个难题。单靠政府或某个部门的投入,对于建设全国一流的中国茶都无疑是杯水车薪。于是,他们充分利用了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采用政府搭台、商家唱戏、集社会资金、滚动发展的办法。

中国茶都的建设刚启动,安溪县依靠一张中国茶都的效果图和一座模型,便把全部店铺售出四成。在中国茶都的整个建设过程中,安溪县政府只花了几万元,用于添置售楼部的办公用具,其余资金几乎全部依靠预售店铺、银行按揭、适当规模贷款、滚动发展的办法将设想变成现实。在不到1年的时间里,中国茶都从只是一张设计效果图变成可以投入使用的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茶都。

中国茶都占地800亩,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投资最多、功能最全、风格独特的集铁观音茶叶贸易、信息交流、茶旅游、茶科研为一体,极具特色优势和吸引力的茶业新都。2001年10月,中国茶都被国家农业部批准为定点市场。

几年来,中国茶都充分发挥了商业运作、信息服务与交流、市场管理、茶文化传播与商贸相结合等4个示范窗口的作用,为广大茶农提供了一个交易平台,方便了客户订货,全县茶农因此每年可增收近亿元。安溪县铁观音茶叶协会副秘书长沈添土说。

据了解,中国茶都开张多年来,对推动产业发展起了巨大作用。第一年铁观音茶叶交易额近3亿元;第二年铁观音茶叶交易额4.62亿元;2003年虽受非典影响,全年交易额仍达5.2亿元;2004年交易额则突破8亿元。中国茶都的运营,扩大就业岗位5000个以上,还带动了茶包装、茶机械、建材行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驰名商标塑造强势区域品牌

2006年1月5日,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正式认定安溪铁观音为中国驰名商标,确立了中国茶品牌第一个驰名商标。

这是整个安溪茶产业品牌意识整体提升的表现。安溪在塑造一个区域品牌的同时,带来了其他诸多好处:对广大安溪茶农而言,意味着他们无须自创品牌,在坚持保护品牌的前提下,即可分享到顶级品牌荣誉带来的持续收益;对经营安溪铁观音的茶商而言,获准使用者通过自创商标和驰名商标的组合使用,能相得益彰扩大销售;对安溪铁观音消费者而言,铁观音茶叶品质能得到更好的保障,看牌买茶将更加明了。

据悉,安溪铁观音于2000年4月获准注册并正式组织实施,2003年12月被认定为泉州市知名商标,2004年6月被认定为福建省著名商标。

在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同时,安溪还将安溪铁观音商标的国外延伸注册列入全县茶产业发展的重要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安溪县茶业总公司作为该商标的注册人和管理者,积极联系相关商标事务所,就商标延伸注册的途径、范围、办理流程和国际保护等方面内容进行探讨研究,并收集国外注册的相关资料。

如今安溪铁观音已经申报了国外延伸注册。目前,相关申报已经完成在日本、俄罗斯、美国、韩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地的可注册查询工作,进入马德里协定国际注册的既定程序。

关键词:资本潜力股引来财团筑巢

近年来,吴裕泰、勐海茶厂等著名茶企纷纷完成改制,改制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是他们吸引了大量产业外资本,而且往往是一些较大的上市公司。此外,2004年至2006年期间,新的铁观音茶叶企业如同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新露脸的不少茶企,背后老板往往有房地产、IT及制造业背景。

拥有巨大市场潜力的铁观音产业,在资源整合的发展规律面前也不例外,其与资本市场对接的平台已在搭建,产业经营与资本市场开始形成良好的互动支持。2006年,创建于1952年的安溪茶厂有限公司正式被远太集团收购,其旗下铁观音茶叶品牌凤山也被收编。在完成成功收购后,远太集团董事长林文侨向早报独家透露,其将投资2.5亿元于该项目,有效推动安溪铁观音茶叶产业化的高速发展。

安溪茶现在有名气,也有牌子,我想把两者结合起来。国际上的惯例,多数是大财团在经营铁观音茶叶,像日本的三井集团,铁观音茶叶只是其旗下的一个部门。铁观音走向国际化,同样需要大财团的介入。中国经营铁观音茶叶的企业数量多,但龙头企业少;家庭式、小农性质的企业多,现代化、全球化企业少;产品品牌多、名牌少。安溪铁观音名头响,但经营的企业实力较弱,通过大财团介入等多种形式,能有效地改变原来小作坊的运作方式,打响品牌,提高中国铁观音茶叶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林文侨说。

来自国际市场的资本同样看好安溪铁观音。据悉,在林文侨成功收购安溪茶厂并以其为基础建立安溪铁观音集团后,来自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等地的战略合作伙伴纷至沓来,均看好安溪铁观音集团的美好前景。业内人士表示,一旦有关洽谈能最终达成合作,在拥有值得信赖的公司背景与资本实力雄厚股东的新优势推动下,安溪铁观音将朝着品牌经营和国际化发展的方向更加有力地前进。

茶经网扩展阅读

安溪铁观音的传承与发展


传统铁观音的标准是什么、传统铁观音有什么优势、如何推广传统铁观音近期,安溪县委组织部、县农办组织第三期铁观音制茶大师沙龙,各位大师对传统铁观音的传承与发展展开讨论,今天铁哥和大家分享一下大师们把脉安溪铁观音的传承与发展吧!

制茶大师对传统铁观音进行品评

近年来,安溪铁观音回归传统之风盛行。但时下,对于什么是传统铁观音,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传承20年前的制茶技艺是否就是传统的?还是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的茶叶才是传统茶叶,制茶大师、茶农都对此有着不同看法。

为此,本次安溪铁观音制茶大师沙龙的主题为传统铁观音的对比与研究,制茶大师不仅将自己制作的传统铁观音拿出来PK,还分享了传统铁观音的制作经验。与此同时,他们对传统铁观音的标准、传统铁观音的制作技法等议题进行激烈谈论,不少制茶大师认为,明确传统铁观音的标准是当务之急。

传统铁观音需要一个标准

什么是传统?传统铁观音应该有它的标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龙茶制作技艺传承人魏月德认为应该为传统铁观音定性,在他看来,传统铁观音应该是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应该是具备观音韵,同时,还应该具备桂花、兰花、栀子花等香气。而如何制作传统铁观音,就体现在茶园的管理、茶叶的采摘和制作加工的各个环节,魏月德认为只有制茶的18道工序都坚持传统做法,制作出来的茶叶才能是传统铁观音。

另一位制茶大师刘金龙也参与此次讨论,同时,他制作的传统铁观音在今日上午的鉴评中被大多数人认为是最趋于传统的制法,他所参评的茶叶未使用空调辅助发酵。但刘金龙认为,传统的制法并非是摒弃现代化的制茶设备,传统与现代应该是有机结合的。

参加沙龙的制茶大师、企业代表一致认为应该为传统铁观音制定标准,也对什么是传统铁观音,如何制作传统铁观音纷纷发表意见。

鼓励标准化与个性化相结合

安溪铁观音既有重摇重发酵的传统制作工艺,也有轻发酵的清香、正炒等多种制作工艺。回归传统是不是意味着放弃轻发酵的制茶工艺?有参加沙龙的制茶大师指出,传统铁观音也有差的,轻发酵的铁观音也有好的,推广安溪铁观音,应该百花齐放。

茶叶的推广应该避免同质化。个性化的产品很重要,金骏眉的出产就带动了中国红茶的发展,制茶大师刘远明认为,铁观音在市场的推广中,应该多一些个性化的产品,应该寻找新的亮点,有新的突破。

安溪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苏松炎指出,安溪铁观音的推广应该以市场为导向,不管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最重要的应该符合市场,符合消费者的口味。同时,他说,要以安溪铁观音的适制性为基础,兼纳百茶,突破茶类,创新茶品。鼓励制茶大师,茶企,应该标准化与个性化相结合。

苏松炎说,当前,安溪茶业正处于转变提升、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现在的安溪茶业,比任何时候更加迫切需要创新的力量;比任何时候更加渴望人才的支撑。他希望,制茶大师能够紧跟消费潮流,加强技术研究,完美演绎传统工艺,推动茶品创新中发挥引领作用。

炎陵发现300年“茶盐古道”


图为“茶盐古道”。

近日,炎陵文物部门在该县大院农场境内的湘赣边界处发现一条建于300年前保存完好的清代“商业通道”。

古道起始点为炎陵县石洲乡青石村,然后经该县大院农场、大院江西坳以及湘赣交界处的赵公亭,到达江西井冈山遂川县大汾镇,总里程约为150公里,其中,在大院江西坳此路另一分道可以直接通往井冈山。据了解,通道修建年代为明末清初1663年—1665年之间,为当时朝廷组织修建,起初修建时为泥路。1883年左右,大院一位叫成启昌的富商捐资将道路砌成了石头路。

目前,整个古道保存良好,古道由近1亿块石板、石块铺就而成,石板、石块或大或小,或方或长,取材皆为当地山石,山石经过加工,道路十分平整。整个古道都在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的群山峻岭间蜿蜒穿行,周边为一望无际的原始次森林,空气清新,此外,沿途还有杜鹃花海、珍稀树木、高山草甸、高山湿地等秀美风景。

炎陵县大院境内保存完整的“茶盐古道”。

炎陵县文物局负责人介绍,“茶盐古道”一直以来是湘、赣、粤三省的主要交通要道。当时,炎陵县周边地区的人通过肩挑人扛将当地的茶叶、石灰等土特产品从古道运到江西、广东贩卖,然后,又从广东运回食盐等物资。“因全靠人工挑重,来回一趟行程都在半个月以上,‘茶盐古道’之名因此而来,可以算是当时连接在三省的一条重要商业通道”。

另悉,“茶盐古道”因位于湘赣边界,连接贯通井冈山、炎陵县等县市,在大革命时期,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各个构成部分之间取得联系的“红色通道”,毛泽东、刘伯承、王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此道路上留下“脚印”,目前,大院农场境内古道旁还存有三四余处红军当年战斗过的土垒战壕。(长沙晚报)

安溪铁观音千年茶史


安溪,是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是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翻开安溪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茶叶发展史。有史以来,安溪人以茶为生,茶业生产的兴衰与安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安溪,蕴涵着丰富的古老的茶文化。

安溪人,种茶、制茶、品茶、泡茶,赛茶王、吟茶诗、唱茶歌、跳茶舞……因为茶,安溪被誉为飘香的土地。安溪,以铁观音而蜚声海内外。

自古高山云雾出好茶。安溪地处戴云山东南坡,地表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多山,群山环抱,峰峦叠翠,甘泉潺流,气候温和,水量充沛;

千年的实践,总结出了精湛的制茶技艺,选育出了优良的茶树品种,构成了得天独厚的“天、地、人、种”四种兼备的古老茶区。

安溪境内有不少古老的野生茶树。在蓝田剑斗地等地发现的野生茶树,树高7米,冠达3.2米。据专家论证,已有1000多年的生长历史。此外,在西坪、福前等地也不断发现野生茶树,表明了安溪具有丰富的茶树资源。

安溪产茶始于唐末。宋元时期,铁观音产地安溪不论是寺观或农家均已产茶。据《清水岩志》载:“清水高峰,出云吐雾,寺僧植茶,饱山岚之气,沐日月之精,得烟霞之霭,食之能疗百病。老寮等属人家,清香之味不及也。鬼空口有宋植二、三株其味尤香,其功益大,饮之不觉两腋风生,倘遇陆羽,将以补茶话焉”。

明清时期,是安溪茶叶走向鼎盛的一个重要阶段。明代,安溪茶业生产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饮茶、植茶、制茶广泛传遍至全县各地,并迅猛发展成为农村的一大产业。明代“常乐.崇善等里货(指茶)卖甚多”的记载。武夷从唐朝起生产蒸青团茶,明末罢贡茶之后,福建省汉族茶农积历代制茶经验的精髓,创制了武夷岩茶。

清初,安溪茶业迅速发展,相继发现了黄金桂.本山.佛手.毛蟹.梅占.大叶乌龙等一大批优良茶树的品种。这些品种发现,使得安溪茶业步入了鼎盛发展阶段。清代名僧释超全有“溪茶遂仿岩茶制,先炒后焙不争差”的诗句,这说明清代时已有溪茶生产,安溪茶农创制了铁观音。铁观音属于乌龙茶,乌龙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类,是中国绿茶、红茶、青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六大茶类之一。乌龙茶采制工艺的诞生,是对中国传统制茶工艺的又一重大革新。

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安溪人张乃妙.张乃乾兄弟将铁观音传至台湾木栅区。并先后传到福建省的永春、南安、华安、平和、福安、崇安、莆田、仙游等县和广东等省。这一时期,安溪乌龙茶生产技术也不断向海外广泛传播,铁观音等优质名茶声誉日增。[2]

清雍正年间在安溪西坪尧阳发现并开始推广。天性娇弱,抗逆性较差,产量较低,安溪铁观音主产区在西部的“内安溪”,这里群山环抱,峰峦绵延,云雾缭绕,土质大部分为酸性红壤,土层深厚,特别适宜铁观音生长.

全县现有茶园面积22.5万亩,百分之百是无性系品种。铁观音、黄金桂、本山、毛蟹、大叶乌龙等五大名茶占茶园面积的90%,并建有10万亩铁观音基地,6万亩绿色食品基地,茶叶年产量超过1.5万吨,总产值3亿多元。全县茶叶产量占福建省乌龙茶总产量的1/3,占全国乌龙茶总产的1/4。

安溪茶叶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乌龙茶生产技术和铁观音等优质名茶也不断向海内外广泛传播。茶业已成为了安溪县最大的生产支柱和劳动人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经济来源。时有谣“千村学种茶,杉茶遍户栽,植茶当防老,茶价供万家”。(防老既养老之意)

安溪悠久的产茶历史,有着丰富的茶树资源,众多的茶树品种,精湛的制茶经验,独特的制茶技艺,优良的茶叶品质,千百年来,随着乌龙茶品类的诞生和发展,在安溪这块飘香的土地上,逐步形成了古老独特,绚丽多姿的茶文化。是我国茶叶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普洱茶六大古茶山沉浮300年


在海拔1900米的云南省澜沧县邦崴村寨寨园中,一棵挺拔且枝叶繁茂的古茶树静静伫立,与当地雾山云海相伴已有上千年。这棵邦崴过渡型古茶树,正是证明茶之塬产地在中国云南而非印度的有力证据之一。

邦崴过渡型古茶树

中国人饮茶的历史比这棵古树的树龄还要古老,陆羽在《茶经》中就曾提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华阳国志》中则有巴蜀地区进贡茶叶给西周王室的相关记载,唐宋以后关于饮茶、种茶以及茶叶贸易的记载更是不胜枚举。在这些史籍中,总也少不了普洱茶的身影。而有关“普洱茶”名字的来源、茶叶产地以及古茶文化都与云南西双版纳境内神秘的古代“六大茶山”有着深厚的渊源。

最古老的茶农

普洱的“普”字是“濮”“朴”“蒲”的同音异写,音译自佤语,是当地布朗、佤(自称布饶、布幸)、德昂(自称布雷)等少数民族常用语言。而这些民族有着共同的祖先即濮人,即云南澜沧江流域最古老的土着先民,也被认为是最古老的茶农,开头提到的邦崴大茶树就是濮人种植栽培茶树的活化石。

唐朝开始,在今思(茅)普(洱)地区设置银生府(今景东县),并派遣银生节度,是唐朝南诏六节度使之一的驻地,下辖地区为西双版纳与思茅。南诏唐使樊绰在《蛮书》中就曾记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家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这种饮茶方式至今保留在当地佤族饮用的擂茶制作当中。据记载,银生府产的茶为云南大叶种,与普洱茶相同。此外,清代的阮福在《普洱茶记》中更是明确指出“普洱古属银生府。则西蕃之用普洱,已自唐时。”

将云南茶正式称作为普洱茶应该是在元代,当时普洱地区名为“步日部”,转为汉语音译即为“普洱”,到了明朝中期,“普茶”的说法已经基本固定了下来,万历年间的博物家谢肇淛在《滇略》中记载了“普茶”制作,称“蒸而成团”,这与现在我们所了解的普洱茶制作工艺很是相似。可见普洱茶历史悠久。

六大古茶山

六大茶山一般指的是普洱茶的产茶中心,位于西双版纳境内,历史上对于该地区具体位置的记述略有出入。1957年政府组织了专业茶叶普查工作队,对西双版纳地区进行了细致查访与地理考察,最终确定以澜沧江为天然分界线,以东为江内六大茶山,即以易武(曼撒)茶山为中心的革登、倚邦、攸乐(基诺)、莽枝、曼砖茶山,与古籍记录相符合;澜沧江以西则是以佛海(勐海)茶山为中心的南糯、勐宋、景迈、布朗、巴达茶山,即江外六大茶山,是后起之秀。

从云南的种茶史来看,清中期以前,茶叶的主要产地就在滇西南的思茅与西双版纳的六大古茶山。嘉庆四年,檀萃着书《滇海虞衡志》,尤其记载了“六茶山”产茶的盛况:“普茶名重于天下,此滇只所以为产而资利赖者也……周八百里,人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收买,运于各处。每盈路,可谓大钱粮。”这里所指的六大茶山,主要集中在叁个茶区,攸乐茶区、易武茶区(包括易武、曼撒茶山)和象明茶区(倚邦、曼砖、革登茶山)。

六大茶山山水相连,地形、气候、植被相近,土地肥沃属于典型的红壤,气候又处于南亚热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常青且鲜花不断。因为并未受到第四世纪冰川的破坏影响,山中保留了繁茂的山茶科植物,随处可见恐龙时期就已经存在的桫椤,野生的茶树生长于其间,是典型的大叶种茶发源地。然而这里作为产茶区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日照时间短,雾日长,因此从仲秋到孟春,无论是在高山还是深谷,满山云雾弥漫,经常是直到午后才会散去。秋冬时节站到山顶鸟瞰,漫无边际的云海仿佛身处仙境云端,十分壮观。这样的高山云雾也正是出好茶的主要塬因。森林古朴,人烟罕至,生态祥和也让这里出产的茶除了本身色香味俱佳的茶质以外,还自带了一份悠远的意境。

正因为这份品质,六大茶山的团茶被指定为朝廷贡茶。雍正七年(1729年),云南总督鄂尔泰设普洱府,并在思茅设总茶店,官营垄断当地的茶叶运销,将最好的普洱茶进贡,还在六大茶山的攸乐设攸乐同知,驻军守护茶山。雍正十年,在普洱设立了贡茶厂,将六大茶山的晒青毛茶运到这里,加工成“八色贡茶”,即五斤重团茶、叁斤重团茶、一斤重团茶、四两团茶、一两五钱重团茶、瓶装芽茶、蕊茶以及匣装茶膏。到了乾隆年间,易武和倚邦已经可以就地加工,再由昆明运往京城。易武茶区曾经年产贡茶66666斤,取的是六六有福的吉利含义,也说明了当时地区产茶的能力。

在贡茶中,有一种叫做“女儿茶”的团茶在当时十分受欢迎。所谓“女儿茶”,在记载中是指小而圆的团茶,因为是妇女在雨前采集而来,所以得名。在《滇南新语》中,又认为女儿茶指的是芽茶,是由未婚的少女采摘,采得的茶叶与茶园主人对分作为工钱,再拿到市面上销售,以此来积攒嫁妆。无论是哪一种说法,都为“女儿茶”增添了一丝旖旎。怪不得曹雪芹在《红楼梦》的“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一回中特意提到宝玉饭后饮“女儿茶”。

此外,贡茶不仅仅是皇室的挚爱,还成为清廷赠送外宾的好礼,贡茶制也一直延续到了光绪叁十年。六大茶山生产的茶兴盛于明朝,到了清朝达到鼎盛,王公贵族对普洱茶的热捧带动了茶叶在民间的销路,在《普洱府志》《云南通志》中均记载有“蛮民杂居,以茶为市,仰食茶山”,可见当时产销市场的繁荣。不仅如此,当时在六大茶山的古寨以及城镇中也是商贾云集,国内游藏族商队到此买茶,更有来自印度、锡兰、缅甸、暹罗等地的东南亚商人来到这里做茶叶生意。

道光二十五年,由茶商以及地方乡绅出资,民众出力修建了“茶马大道”,打通了由易武经倚邦到思茅的茶马驿道,路面全由青石板铺成,彼时茶马古道上铃声响响,马蹄踏踏,溢满茶香。

茶马古道

六大茶山是过去茶马古道上普洱茶生产、采购以及贩运的起点,普洱府则是作为当时的货物集散中心。倚邦、易武(曼撒)、攸乐、曼砖、莽枝、革登六大茶山各有特色,也使得这里的普洱茶更多元化。

倚邦茶山是六大古茶山之首,也是过去茶马古道的辐射中心,至今这里的正街还保留着茶马古道的一段遗存,大约东西长250米。东边的街头往东北通往石屏街,东南到曼松,西边街头的西北方向通往思茅、普洱的茶马古道,西南则指向易武和景洪还有西双版纳。倚邦的普洱茶主要以“七子饼茶”(即元宝茶,圆茶)为主,在清朝年间都是十分受欢迎的茶叶。而这里也茶号林立,生意兴旺。同样还是茶马古道要冲的还有莽枝茶山古道,历史上又称作牛滚塘(今安乐),曾经是六大茶山的“四大街”之一(其余叁个分别是倚邦、易武和曼撒)。

易武茶山

易武茶山历史更加悠久,早在南宋时期就是当时的普洱茶之乡。清朝乾隆年间,易武被朝廷纳入到贡茶行列,现在走进易武,还能看到光绪御赐给当地安乐号茶庄主李开基的“瑞贡天朝”的匾额。也正是因为成为贡茶,易武也打开了汉人移居到此的大门。清朝初期,由于地区动荡以及一些天灾影响,易武地区的人口大幅度锐减,茶园凋敝,直到雍正七年开始“改土归流”才渐渐恢复起来。

乾隆年间,易武成为贡茶产地,制茶人口却是十分缺乏,当地土司为了完成任务破例招纳汉民,至此打破了雍正年间不许汉民入境盘居的制度,人口逐渐增长,移民从易武茶山开始自北往南迁居,带给当地的是更多的种茶、制茶技术以及汉文化。

流传至今的“元宝茶”(又称七子饼茶),就是这种技术文化交流的结果。据说是一个来自石屏叫做刘汉成的移民,到了易武后不仅开辟了上百亩的茶园,还创造出新的制茶工艺。以往茶园制茶都是采摘后翻炒、晒干或者晾干,以散茶为主。而刘汉成则将茶叶分选、拼配、装筒、蒸茶、揉圆、紧饼、解袋、包扎等等,做出来的茶蔚然分明,清香扑鼻,多次冲泡味不淡。待到乾隆年间,元宝茶打入了国际市场,远销美、法、南洋。至今在台湾、香港仍然还有人珍藏着易武老茶号的七子饼茶,有的存期能达到七八十年,十分珍贵。

攸乐茶山与其他五座茶山并不相连,有小黑江一江之隔,要到附近的倚邦、易武就要从江上的曼瓦、打角还有石咀叁个渡口。正因为此,当地就有为马帮摆渡为生的历史。这些马帮往往驮着布匹、盐巴还有农具等等来到茶山交换茶叶。当时无论是马还是人都要靠竹筏过江。尽管现在马帮以及摆渡人已不再,但是当地老人仍然存留着有关攸乐山马帮以及茶叶贸易的深刻回忆。

中国人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普洱茶的历史也正如它的品质一样,香味醇厚且意味深长。六大茶山孕育了这份品质,也成为有关普洱茶历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走进六大茶山,云遮雾罩的山间仍然保留着那份杳然,曾经的青石板路留下的只有斑驳的遗迹,却带不走口口传颂的有关茶的传奇。

传承了几千年的茶文化


我国的茶产业延续着长盛不衰的发展路径,并且创造出了两个历史首次。一个首次是我国的茶叶总产历史上首次突破百万吨大关,一个首次是我国茶叶出口总值历史上首次突破5亿美元大关。在分析我国茶产业何以如是的理由时,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必须要重点一提的,这就是我国传承了几千年而不断的茶文化。

如果论起农产品中起文化传承功能最典型的产品,恐怕要首推茶叶了!因为茶叶的功能一直没有局限在一般的饮上,而是和药用、社交、待客、祭祀、休闲、文化体验等融合在了一起,成了一个不一般的农产品,成了一个一直和文化交相辉映的特别的农产品。关于茶文化的特征大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茶文化是我国5000年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众多大宗农作物中,发源于我国的主要有水稻和茶叶等作物,稻作文化和茶文化也是我国农耕文化中闪耀着光辉的两个亮点。考古学家在浙江杭州距今8000年的跨湖桥史前文化遗址中发现了茶籽,说明那个时候已经有了茶叶这种作物。被业内所公认的我国茶产业史为距今2700年的神农氏时代,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唐朝以前称茶为荼)而解之这句出自《神农本草经》的话语同时使得神农氏这个农业神也被尊为茶祖。

我国茶产业的发展一直与宗教、名山、名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在不断充实我国茶文化内涵的同时,也使得我国茶产业不断发展。比如有着1200多年历史的龙井茶,就一直和四井合一(龙井村、龙井泉、龙井山、龙井茶)以及由乾隆皇帝命名的十八御茶树紧紧联系在一起,而福建安溪铁观音的名称来历则有两个文化版本,一是观音托梦,一是皇帝(乾隆)命名。西湖龙井多年雄霸中国名茶首席地位自不必说。福建安溪县也是一个靠茶而发展起来的典型县份。到目前,该县茶叶种植面积为40万亩(占全国的1/50),年产茶叶4.2万吨(占全国的1/25),涉茶总产值45亿元(占全国的1/10)。当地百万人口中,涉茶人员就有80多万,农民人均收入中茶叶的收入占了60%以上。用当地茶农的话说就是:安溪人因为拥有铁观音而名扬海外,铁观音因为选择了安溪而大放异彩。

中国茶文化清静雅和的精神实质随着中国茶叶的流传也流传到了日本、韩国等国家,中华民族文化在更大范围内产生出了传承。同时茶文化也使得我国茶产业衍生出了茶艺、茶道、茶包装、茶馆、茶博物馆等全方位的多个产业链条。据记者了解,我国第一家茶博物馆开馆于1991年,地点位于浙江杭州,名称为中国茶叶博物馆。该博物馆里有茶的历史、茶的分类、古代茶具、茶俗风情、茶艺茶道等内容,开馆11年来,博物馆的经营情况越来越好,该馆也成了当地学生感受茶文化的参观之地和茶艺茶道的重要培训中心。此后,我国四川、山东、福建等地相继建起了各具特色的茶博物馆,总数约在10家左右。2006年10月30日,云南勐腊县中国普洱茶古六大茶山茶文化博物馆正式开馆。茶博物馆,这个传承茶文化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茶产业链条延伸的又一个重要产业形式尚在继续发展中。

2005年、2006年两年,我国茶叶界最出彩的要算是云南省为推介普洱茶而搞的茶马古道活动了!普洱一词来自当地哈尼族语言,普为村寨,洱为水湾,普洱即水湾寨。历史上云南的茶叶是通过马帮运往西藏,然后再转销它地,茶马古道由此而来。

传承千年茶韵 宁海望海茶创出名茶品牌


10多年前,望海茶还是一个襁褓中的孩子,10多年后的今天,望海茶的价格比当年增加了3倍,产值增加了6倍,为农户增收2亿多元。可以说,望海茶已成为宁波农业名副其实的一个靓丽品牌。

五年创出名茶品牌望海茶的经营秘诀,一言以蔽之,可谓品牌战略。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宁海名茶创制的成功,该县将名茶的生产技术从深甽镇向全县大规模推广。在望海茶成功创制的带动下,宁海名茶生产得到快速发展,至上世纪90年代末,已拥有全国、省、市级名茶8个之多。但是,过多的名茶品牌也导致生产规模小而分散,商品优势不明显,市场竞争力低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生产方式同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宁海县名茶生产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如何冲破障碍?1999年,《关于宁海县名茶品牌战略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宁海迈出了名牌战略的第一步。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品牌整合则成了宁海名牌战略的必然选择。在综合分析了宁海名茶的特点后,望海茶以其悠久的生产历史,厚重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内在品质脱颖而出,被确立为全县名茶的统一品牌。

作为策划望海茶品牌战略的智囊团之一的林伟平在当时还提出以协会为龙头组织、龙头企业为市场经营主力、广大茶农为生产依托的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新构想。在林伟平等人的带动下,宁海县茶业协会、宁波望海茶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品牌战略的实施主体应运而生,万亩有机茶建设工程也随之启动。经过不断探索和完善,以品牌+协会+龙头企业+生产基地的产业框架初步形成。随后,林伟平提出天然、有机、健康的产品理念积极引导消费,以及统一品牌、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宣传、统一包装、放开经营的品牌管理新模式,为望海茶树立良好的形象奠定了基础。

从1999年实施品牌战略以来,望海茶知名度迅速提高,市场占有率节节攀升。生产规模以每年将近1500亩的面积增长,目前已有5万余亩。茶叶的价格也是节节攀升,从当初的每公斤190元增长到目前的530元,增加了近3倍。产值也从当初的2000多万元增长到目前的1.2亿元,增加了6倍。更重要的是,望海茶带动了200多户农户增收2亿多元。

我们真正系统开发望海茶也就最近五年的时间,如果说我们真有什么成绩的话,我们用五年的时间走完了别人十几年的路程。说到成绩,曾经担任宁海望海茶叶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的林伟平如此表示。

品牌宣传拓市场酒好还要勤吆喝,茶香更需多宣传。品牌宣传是品牌战略的浓重一笔。宁海县政府充分认识到宣传的巨大作用,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吸取现代广告理念,全面导入CI品牌形象设计;建立望海茶商务网站,通过互联网向海内外广泛宣传;组织企业参加各种展示会、展销会、洽谈会,举办产品推介会,积极开拓海内外市场,收到良好效果。

自1999年望海茶品牌战略实施以来,举办和参加各种展示展销会、推介会等促销活动50余次,投入宣传资金近300万元,望海茶获得全国、省、市各级奖励20多次,先后被认定为宁波市名牌产品、浙江名牌产品、浙江省着名商标、浙江省十名茶,大大提升了望海茶品牌,为望海茶今后市场拓展打下基础。

品牌塑造质量先行打品牌,不仅得靠广告,更须有扎实的底子,良好的质量,以确保市场信誉。这是望海茶管理者的一句口头禅。

1999年,《望海茶系列标准》由宁波市质监局发布实施,成为宁海首个农产品市级地方标准。标准涉及苗木、栽培、加工、销售的全过程。要求苗木上,依据推广无性系茶树良种,淘汰种子直播的原则,引导茶农进行大规模茶树品种改良;采摘上,以不采雨水叶,不采病虫叶,不采紫芽叶的三不采严格把关;包装上,为了从源头上阻止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现象的发生,建立望海茶包装中心,将望海茶管理统一纳入包装中心管理,市场上销售的望海茶都是由茶业协会统一验收包装后再投放市场。这些举措的实施使得望海茶信誉不断提高。

为了满足不同消费人群的需求,在有关部门的审核下,望海茶还分出了5个等级,分别为精品、特级、一级、二级、普级。实践证明,这种质量管理模式对树立望海茶产品信誉起到决定性作用。

望海茶的品牌之路

1984年浙江省级名茶证书,为宁波市最早的省级名茶1995年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1999年第三届中绿杯全国名茶评比一等奖;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博览交易会国际名茶金奖;宁波市名牌产品2001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2002年浙江名牌产品2003年望海峰商标获浙江省着名商标2004年浙江省十大名茶2005年浙江名牌产品复评证书2006年浙江省着名商标复评证书2007年第二届浙江绿茶博览会金奖;宁波市八大名茶称号;行业百强企业2008年第三届浙江绿茶博览会金奖;浙江农业名牌产品;农业科技创新型企业2009年中国鼎尖名茶2010年第五届中绿杯名优茶评比金奖2011年中华文化名茶2012年第六届中绿杯名优茶评比金奖;绿茶博览会金奖

茶马古道:传承千年文化的茶叶之路


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因康藏属高寒地区,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是藏民的主食。在高寒地区,需要摄入含热量高的脂肪,但没有蔬菜,糌粑又燥热,过多的脂肪在人体内不易分解,而茶叶既能够分解脂肪,又防止燥热,故藏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了喝酥油茶的高原生活习惯,但藏区不产茶。而在内地,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骡马,但供不应求,而藏区和川、滇边地则产良马。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便应运而生。这样,藏区和川、滇边地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和川滇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等,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流动不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趋繁荣,形成一条延续至今的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是一个有着特定含义的历史概念,它是指唐宋以来至民国时期汉、藏之间以进行茶马交换而形成的一条交通要道。具体说来,茶马古道主要分南、北两条道,即滇藏道和川藏道。滇藏道起自云南西部洱海一带产茶区,经丽江、中甸、德钦、芒康、察雅至昌都,再由昌都通往卫藏地区。川藏道则以今四川雅安一带产茶区为起点,首先进入康定,自康定起,川藏道又分成南、北两条支线:北线是从康定向北,经道孚、炉霍、甘孜、德格、江达、抵达昌都(即今川藏公路的北线),再由昌都通往卫藏地区;南线则是从康定向南,经雅江、理塘、巴塘、芒康、左贡至昌都(即今川藏公路的南线),再由昌都通向卫藏地区。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所言只是茶马古道的主要干线,也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茶马古道的一种约定成俗的理解与认识。事实上,除以上主干线外,茶马古道还包括了若干支线,如由雅安通向松潘乃至连通甘南的支线;由川藏道北部支线经原邓柯县(今四川德格县境)通向青海玉树、西宁乃至旁通洮州(临潭)的支线;由昌都向北经类乌齐、丁青通往藏北地区的支线,等等。正因为如此,有的学者认为历史上的唐蕃古道(即今青藏线)也应包括在茶马古道范围内。也有的学者认为,虽然甘、青藏区同样是由茶马古道向藏区输茶的重要目的地,茶马古道与唐蕃古道确有交叉,但唐蕃古道毕竟是另一个特定概念,其内涵与茶马古道是有所区别的。而且甘、青藏区历史上并不处于茶马古道的主干线上,它仅是茶叶输藏的目的地之一。茶马古道与唐蕃古道这两个概念的同时存在,足以说明两者在历史上的功能与作用是不相同的。正如世界上的道路大多是相互贯通和连结的,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混淆它们的功能与作用。当然,有的学者主张茶马古道应包括唐蕃古道,主观上是想扩大茶马古道的包融性。这一愿望可以理解,但这样做有一个很大的危险,即任何一个概念若将其外延无限扩大,则其内涵亦会随之丧失。因此,在对待茶马古道这一特定历史概念乃至在开发利用茶马古道过程中,采取一种科学的、客观求实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并不只一条,而是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它是以川藏道、滇藏道与青藏道(甘青道)三条大道为主线,辅以众多的支线、附线构成的道路系统。地跨川、滇、青、藏,向外延伸至南亚、西亚、中亚和东南亚,远达欧洲。三条大道中,以川藏道开通最早,运输量最大,历史作用较大。

茶马古道中的滇、藏路线是:西双版纳-普洱-大理-丽江-德钦-察隅-邦达-林芝-拉萨。到达拉萨的茶叶,还经喜马拉雅山口运往印度加尔各达,大量行销欧亚,使得它逐渐成为一条国际大通道。这条国际大通道,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据史料记载,中国茶叶最早向海外传播,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当时中国商人在与蒙古毗邻的边境,通过以茶易物的方式,向土耳其输出茶叶。隋唐时期,随着边贸市场的发展壮大,加之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国茶叶以茶马交易的方式,经回纥及西域等地向西亚、北亚和阿拉伯等国输送,中途辗转西伯利亚,最终抵达俄国及欧洲各国。

从唐代开始,历代统治者都积极采取控制茶马交易的手段。唐肃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至千年元年,在蒙古的回纥地区驱马茶市,开创了茶马交易的先河。北宋时代,茶马交易主要在陕甘地区,易马的茶叶就地取于川蜀,并在成都、秦州(今甘肃天水)各置榷茶和买马司。元代时,官府废止了宋代实行的茶马治边政策。到了明代,又恢复了茶马政策,而且变本加厉,把这项政策作为统治西北地区各族人民的重要手段。明太祖洪武年间,上等马一匹最多换茶叶120斤。明万历年间,则定上等马一匹换茶三十篦,中等二十,下等十五。明代文学家汤显祖在《茶马》诗中这样写道:黑茶一何美,羌马一何殊。羌马与黄茶,胡马求金珠。足见当时茶马交易市场的兴旺与繁荣。至清代,茶马治边政策有所松弛,私茶商人较多,在茶马交易中则费茶多而获马少。清朝雍正十三年,官营茶马交易制度终止。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所言只是茶马古道的主要干线,也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茶马古道的一种约定成俗的理解与认识。事实上,除以上主干线外,茶马古道还包括了若干支线,如由雅安通向松潘乃至连通甘南的支线;由川藏道北部支线经原邓柯县(今四川德格县境)通向青海玉树、西宁乃至旁通洮州(临潭)的支线;由昌都向北经类乌齐、丁青通往藏北地区的支线,等等。正因为如此,有的学者认为历史上的唐蕃古道(即今青藏线)也应包括在茶马古道范围内。也有的学者认为,虽然甘、青藏区同样是由茶马古道向藏区输茶的重要目的地,茶马古道与唐蕃古道确有交叉,但唐蕃古道毕竟是另一个特定概念,其内涵与茶马古道是有所区别的。而且甘、青藏区历史上并不处于茶马古道的主干线上,它仅是茶叶输藏的目的地之一。茶马古道与唐蕃古道这两个概念的同时存在,足以说明两者在历史上的功能与作用是不相同的。正如世界上的道路大多是相互贯通和连结的,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混淆它们的功能与作用。当然,有的学者主张茶马古道应包括唐蕃古道,主观上是想扩大茶马古道的包融性。这一愿望可以理解,但这样做有一个很大的危险,即任何一个概念若将其外延无限扩大,则其内涵亦会随之丧失。因此,在对待茶马古道这一特定历史概念乃至在开发利用茶马古道过程中,采取一种科学的、客观求实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并不只一条,而是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它是以川藏道、滇藏道与青藏道(甘青道)三条大道为主线,辅以众多的支线、附线构成的道路系统。地跨川、滇、青、藏,向外延伸至南亚、西亚、中亚和东南亚,远达欧洲。三条大道中,以川藏道开通最早,运输量最大,历史作用较大。

茶马古道中的滇、藏路线是:西双版纳-普洱-大理-丽江-德钦-察隅-邦达-林芝-拉萨。到达拉萨的茶叶,还经喜马拉雅山口运往印度加尔各达,大量行销欧亚,使得它逐渐成为一条国际大通道。这条国际大通道,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据史料记载,中国茶叶最早向海外传播,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当时中国商人在与蒙古毗邻的边境,通过以茶易物的方式,向土耳其输出茶叶。隋唐时期,随着边贸市场的发展壮大,加之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国茶叶以茶马交易的方式,经回纥及西域等地向西亚、北亚和阿拉伯等国输送,中途辗转西伯利亚,最终抵达俄国及欧洲各国。

从唐代开始,历代统治者都积极采取控制茶马交易的手段。唐肃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至千年元年,在蒙古的回纥地区驱马茶市,开创了茶马交易的先河。北宋时代,茶马交易主要在陕甘地区,易马的茶叶就地取于川蜀,并在成都、秦州(今甘肃天水)各置榷茶和买马司。元代时,官府废止了宋代实行的茶马治边政策。到了明代,又恢复了茶马政策,而且变本加厉,把这项政策作为统治西北地区各族人民的重要手段。明太祖洪武年间,上等马一匹最多换茶叶120斤。明万历年间,则定上等马一匹换茶三十篦,中等二十,下等十五。明代文学家汤显祖在《茶马》诗中这样写道:黑茶一何美,羌马一何殊。羌马与黄茶,胡马求金珠。足见当时茶马交易市场的兴旺与繁荣。至清代,茶马治边政策有所松弛,私茶商人较多,在茶马交易中则费茶多而获马少。清朝雍正十三年,官营茶马交易制度终止。

铁观音传说


据安溪县志记载,雍正三年到十三年(1725-1735)安溪人民创制发明了青茶(铁观音),并由福建传到台湾。目前国内对谁首先创制发明了青茶争论不休,有魏说、王说、许说之争。茶人鲁宝斌先生考证的结论是铁观音源头在西坪,发展在站旗,比较符合史料记载,据鲁先生考证,铁观音被世人欣赏与李光地(1642-1718)有极大关系。

李光地,字晋卿,福建安溪人,康熙十七年(1678年)蔡寅自称明裔聚众围攻安溪,李光地募乡兵扼守安溪,以铁观音提神,日夜坚守终解围。

康熙二十年起荐施琅并鼓励乡人参军收复台湾,其间大量安溪军勇将铁观音带入台湾。1682年,李光地送母还乡,建榕村书屋,讲学期间,总督姚启圣常以地方政事咨询李光地,李光地备陈利弊,以纾民困,乡人感其恩,常送铁观音请其品尝(至今安溪地区有斗茶风俗)。从康熙二十五年到五十四年(1686-1718年)卒于官任上,李光地少有返回安溪,乡人王氏、魏氏、许氏常年将各自制作的铁观音奉上让其品赏,李光地每有新茶到京即邀亲王、同僚等品尝,据民间传说,当年王、魏、许为争制作铁观音头名特将三份茶送请李光地裁决,李将茶奉给皇帝品尝,康熙饮后大加赞赏。

定恒亲王允祺选茶入贡,允祺派遣选茶钦差至安溪,其间王、魏、许等茶人将茶奉至县衙。为公平各不具名,钦差品尝后不分上下,难以定夺,县尊提出方案实地考察定夺优胜,钦差到今安溪先锋村十公里处的山顶上,许氏茶人奉上制作的铁观音茶。

只见茶盘内的铁观音茶条肥壮、园结、沉重、色泽砂绿油润,红点鲜艳、叶表有白霜,冲泡后汤色金黄明亮、持久,叶底肥厚具有丝绸光泽,连饮七杯尚有余香,数次品尝,众人将冲泡后的茶叶品析,发觉有绿底红镶边的特征,一致公认此茶醇厚甘鲜,入口回甘,香气馥郁持久,有着独特的兰花香和观音韵。

钦差和县尊问许氏茶人有何妙方制得好茶,许氏茶人指着不远处的二座山说:王、魏茶人均是制茶高手,时常与他们交流,王茶人独有焙火秘笈,故制得茶汤色青绿明亮,香气高爽持久,滋味清醇;魏茶人持有适度发酵秘笈,故制得茶汤色微黄明亮,香气亦高爽持久,滋味甘鲜,而本人对晒茶、摇青、焙火、发酵掌握较好,故制得此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