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在英语中为何写成“TEA”

发布时间 : 2022-02-14
红茶在英语中 英语中红茶 英语中的红茶怎么表达

红茶在英语中。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茶”在英语中为何写成“TEA””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茶”在英语中为何写成“TEA””相关知识!

茶在英语中叫做TEA,在欧洲其他国家的也都和这个音差不多。这个音形成的过程一致承认是从福建话茶字的念法而生。我国从唐代设立市舶司管理船舶载货进出口以来,直到明朝,福建省的泉、漳、厦三地是中国茶叶进出口的旺盛市场。福建人管茶叫做TEY(近似贴音)。物名从主,飘洋过海彝中国贸易的西洋商人,都要大批地买TEY。回去之后,告诉别人这东西就叫做TEY。

但是,这个叫做TEY的物品,为什么用英文写出来是TEA,读之为梯呢?

据正音学者说,这TEA字是十六七世纪时形成的。那时E和A两字母连写,作为双元音,读音就是EY(类似汉语中后腔音唉)。所以当时的TEA读音就是TEY。莎翁戏剧中有若干台词,凡以EA为字尾的,都押EY的韵,可资佐证。

语言也是随时代的发展而改变的。到了后来,英格兰人把EA两字母不当作又元音念,于是梯音便大行其道。现在只有爱尔兰人还保持着古式发音,字虽写作TEA,音仍读为贴。

茶文化精选阅读

说说那些和“茶”有关的英语


茶是几百年前从中国传入西方,茶一直和中国人脱不了关系,我们也为之骄傲。经过几百年的融合,茶在英语中也不断的被改造,利用,今天我们就盘点一下英语中关于茶的经典的用法。

ateahound

在茶话会、舞会或各种社交场合,总有些喜欢追逐漂亮女子并对她们大献殷勤的家伙。这类花花公子就被称为teahounds爱交际的男子。

例句:Johnismuchmaturenow,Ith

somebody'scupoftea

英国人对茶情有独钟,无论什么饮品都代替不了茶在他们心中的位置。因此somebody'scupoftea指的就是tobesomethingthatoneprefersordesires对某人胃口的东西,使某人感兴趣的东西。

例句:Football/Opera/Chemistryisnothiscupoftea.足球/歌剧/化学可不是他的爱好。

Thisspynovelisjustmycupoftea.这本侦探小说正对我的胃口。

astorminateacup

这是18世纪法国哲学家孟德斯鸠的一句名言。有一次他听说圣马力诺发生了一场骚乱,就用了astorminateacup这个比喻来形容整个事件。圣马力诺是欧洲最小的共和国,人口稀少,因此孟德斯鸠认为那里的骚乱对整个欧洲局势无关紧要。Ifsomeoneexaggeratesaproblemormakesasmallproblemseemfargreaterthanitreallyis,thentheyaremakingastorminateacup.顾名思义,“茶杯里的风暴”自然算不得什么大事,所以就被用来表示“小题大做,大惊小怪”的意思。

例句:Thatcoupleoftenquarrel,butitisastorminateacup.那对夫妻经常吵架,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Storminateacup是大惊小怪的英式英语表达,美式英语的说法是tempestinateapot。此外,大惊小怪相似的说法还有:astorminacream-bowl,atempestinaglassofwater,astorminahand-washbasin。

teabreak

饮茶一直被英国人看作是一种悠闲和舒适的享受。英国人喝茶的时间比较固定,不像我们那样随时随地都可以喝茶。他们习惯于三餐两茶,每天工作、学习一段时间后,喜欢停下来休息一刻钟左右,喝杯茶,吃些点心,补充体力。这段时间叫做teabreak(茶休):anintermissionfromwork,usuallyinthemiddleofthemorningorafternoon,foracupoftea,asnack,etc.茶休有morningtea(上午茶)和afternoontea(下午茶)之分:上午茶一般在十点半左右;下午茶一般在下午四五点钟。

茶休的习惯源于英国18世纪的一位贝德芙公爵夫人安娜。她每天在午餐和晚餐之间总会感到有点饥饿,于是就在每天下午四点到五点之间邀请三五位知心好友,来喝点茶吃点点心。再后来就演变为“上下午工间或课间吃茶点的休息时间”。这种茶休在英国可是雷打不动的小憩时间。

例句:Ourbloody-mindedforemanwouldn'tgiveusateabreak.我们残忍的工头不给我们工间茶休的时间。

看了上述的这些英语关于茶的用法,是不是很自豪呢?茶对于英语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我们今天也是,只要我们的文化足够强大,就还可以像茶一样影响西方,而不是被西方文化洗脑。

英语借走的“中国茶词”


英语,代表西方的强势文化。作为世界性的大语种,它成了现代与文明的标志。有人跟风叫嚷:只要具备两条就是“现代文盲”,一,不懂英语;二,不会电脑。其实,文化所涉及的领域形形色色,是否可以这样说,不会写毛笔字、不会算卦,就等于“国学文盲”?

凭人怎么说吧,现代中国为了追求“和世界接轨”,几乎把英、法、俄、德、日、意、西班牙和阿拉伯语,当成了通向世界、通向文明的惟一桥梁。母语——中国话可以弄得一塌糊涂,甚至不如日本人写得漂亮,讲得流利;英语,却必须要捱过大学六级、托福考试。这据典型的崇洋媚外做法,似乎该回头了。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汉语也逐渐变成了外国人的香饽饽儿。仔细一看才发现,许多英语词汇其实就源于汉语,欧洲人做过精细的统计,自1994年以来加入国际英语行列的词汇中,中式英语贡献了5%到20%,超过任何其他来源。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Indo-Europeanlanguages),包含着印度、西亚和欧洲的语言。目前使用的英语单词中,有不少是从非印欧语系“拿来”的,这在狭义上,就是英语中的外来语。这些白皮黄心的“鸡蛋词”,无须向“英语世界”做额外解释,就能顺利地理解、沟通。脱胎于汉语的“鸡蛋词”,早就默默地影响全世界了。除“孔夫子(Confucious)”、“中国功夫(kungfu)”、“麻将(mahjong)”或者“豆腐(tofu)”之类绝无仅有的称谓,再挑拣10个真正有中国气质、代表华夏气派、并影响全球当代生活的“鸡蛋词”,便足以说明问题。

茶——tea

这个词,是英国人从拗口的闽南话里偷走的。茶,和丝绸、瓷器比肩,堪称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的拳头产品。目前,品茶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品位,中国人对人生的思考,几乎都能在袅袅茶烟里找到。据萧乾的《茶在英国》介绍:“茶叶似乎是17世纪初由葡萄牙人最早引到欧洲的……英国的茶叶起初是东印度公司从厦门引进的,17世纪40年代,英人在印度殖民地开始试种茶叶,那时,可能就养成了在茶中加糖的习惯。”据说,即使在“二战”那样物资困乏的时期,法国人定量配给咖啡,英国人则要的是茶,还有一点点糖。茶成了欧洲人的“主心骨”,他们只能跟着茶香如醉如痴地行走,这不是本土的历史与遗传;而是异域文化的征服和同化。18世纪的柴斯特顿勋爵干脆在《训子家书》里写道:“尽管茶来自东方,它毕竟是绅士气味的;而可可则是个痞子、懦夫,一头粗野的猛兽。”

茶名探源茶与“TEA”


在古代汉语中,用来表示茶的文字有很多个。陆羽在《茶经 一之源》中说:“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

但“茶”才是正名,“茶”字在中唐之前一般都写做“荼”。“荼”是一个多义字,其中有一项就是表示茶叶。

“茶”字是由“荼”字直接演变而来的,在汉代的印章中,有的“荼”字已被减去一笔,成为“茶”字了。一直到了陆羽著《茶经》之后,“茶”的字形才进一步得到确立,一直沿用至今。

雅致别称中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各民族在语言和文字上异彩纷呈,对同一物品往往会有多种称呼,而同一称呼又有很多种写法。在古代史料中,有关茶的名称很多,在陆羽的《茶经•七之事》里面,收集了大量的唐朝以前的关于茶的记录。虽然其中称谓不一样,但都是指“茶”。荼、苦荼、荼茗、荼荈共32则,约占总茶事的70%。槚、蔎都是偶见,茗、荈比荼少见。其实茗是荼芽,是荼老叶,因此荼、茗、荈其实是一种叫法了。从以上看来,“荼”是中唐以前对茶的最主要称谓,其他的都是别称了。

茶的读音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因为方言的原因,同样的茶字,在发音上也有差异。

广东是中国重要的港口,从古代起,茶叶便从广东出口。广东话中把“茶”读做“cha”,因此,茶经广东传至中东,再由中东传播到东欧国家,这一传播线路上的很多国家都把中国茶叫做“cha”。英国、荷兰从福建的福州、厦门进行茶叶贸易,将茶传到西欧各国,“茶”就被读做带有福建方言口音的“tai”。当茶叶出口从内陆港口汉口开始,俄罗斯人将茶读做“chai”,是从“茶叶”的发音转化而成的。

普洱茶在历史中的记载


普洱茶在历史中的记载

清,方以智稿,其子中通、中履等篇《物理小识》云:普洱茶蒸之成团,西蕃市之,最能化物。注:此处应当特指普洱茶的消食功效。茶品为团茶,即普洱团茶。

清,张泓《滇南新语》云:滇茶,味近苦,性又极寒,可祛热疾。注:此处所讲,指云南产的茶,味很苦,性极寒,可以驱除热病。

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云: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普鱼茶,蒸之成团,西蕃市之,最呢不管化物。普洱茶味苦性刻,解油腻牛羊毒,苦涩,逐痰下气,利肠通泻。在其卷六《未部》中又云: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胀,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可愈;口破喉颡,受热疼痛,用(茶膏)五分噙口过夜即愈;受暑擦破皮者,研敷立愈。注:此处即讲普茶性寒,但又说有驱寒的功效。

清,王昶《滇行目录》云:普洱茶味沉刻,可疗疾。注:普洱茶性味沉降,可以治病。

清,吴大勋《滇南闻见录》云:团茶,能消食理气,去积滞,散风寒,最为有益之物。注:此处讲普洱茶可以驱散风寒,对寒病疗效很好。

清,阮福《普洱茶记》云:消食散寒解毒。注:阮福看法同于上述的吴大勋。

清代王士雄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载:茶微苦微甘而凉,清心神醒睡,除烦,凉肝胆,清热消炎,肃肺胃,明目解渴。普洱产者,味重力竣,善吐风痰,消肉食,凡暑秽痧气腹痛,霍乱痢疾等症初起,饮之辄愈。注:认为茶为微凉,与上述认为茶性寒的程度不相同了。

《思茅厅采访》云:帮助消化,驱散寒冷,有解毒作用。注:看来认为普洱茶能够治疗寒疾的不止一家。

《百草镜》云:闷者有三:一风闭;二食闭;三火闭。唯风闭最险。凡不拘何闭,用茄梗伏月采,风干,房中焚之,内用普洱茶三钱煎服,少倾尽出。费容斋子患此,以黑暗不治,得此方试效。注:此处讲普洱茶有驱风之功,在中医中有言风为百病之长,中医施治,尤其看重对风症的诊断和治疗。普洱茶有治风病的功效,即不同于只限于寒、热二疾了。

《木经逢原》中有载:产滇南者曰普洱茶,则兼消食止痢之功。

《本草拾遗》中载:治疮痛化脓,年久不愈,用普洱茶隔夜腐后敷洗患处,神效。治体形肥胖,油蒙心包络而至怔,普茶去油腻,下之三虫,久服轻身延年。

《普济方》中载:治大便下血,脐腹作痛,里急重症及酒毒,用普茶半斤碾未,百药煎五个,共碾细未。每服二钱匙,米汤引下,日二服。

《验方新篇》中载:治伤风,头痛、鼻塞,普茶三钱,葱白三茎、煎汤热服,盖被卧,出热汗愈。

《圣济总录》中载须霍乱烦闷,用普茶一钱煎水,调干姜未一钱,服之即愈。

《滇南见闻录》中载:其茶能消食理气,去积滞,散风寒,最为有益之物。

《严茶议》中载:青稞之热,非茶不解。故不能不赖于此。因此,助消健胃,去脂解腻,散热解渴的普洱茶,成了藏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常饮料。

学者柴萼《梵天庐丛录》记载说普洱茶性温味厚,产易武、倚邦者尤佳,价等兼金。品茶者谓:普洱之比龙井,犹少陵之比渊明,识者韪之。

在煎茶中细味日式茶道


在日本不必担心喝不到好茶,即使是旅店里的免费茶包,泡出来的日本煎茶也一样甘冽清新。当然,如果能光顾专门的茶室感受地道的日本茶道,自然是莫大的享受了。

在日本旅游,茶自然是不可错过的一道风景。茶在日本人的生活里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可以有茶味的香皂、毛巾,可以有茶味的点心,甚至可以将茶和米饭一起煮,做成泡饭来吃。日本人的爱茶之深,恐怕在全世界也是首屈一指了。

若要真正体会日本的茶道精髓,就不可以错过煎茶。日本煎茶是在日本历史最悠久的饮茶12世纪日本茶道的创始人荣西禅师,把茶叶介绍给了日本人,从此煎茶法就在日本流行开来,并一直保持至今。与我们目前采用的炒青处理不同的是,煎茶采用的是以蒸汽蒸煮的"蒸青"技术。经过这样处理的绿茶,气味上更青绿一些,并且保持了茶叶的本色特征。

日本煎茶有拇尾的,有宇治的,也有静冈的,都有其独特的韵味。我们这次饮的是静岗煎茶,水近三沸时离火,涤器后备茶。煎茶最合适的水温是70℃,一般将沸水静置一旁,等备茶完毕,水温也就差不多了。日本煎茶加工很精细,注入三分之一水略作温润即可,然后注水至七分满,约一分钟后,就可以开汤饮茶了。

一盏时茶香很清幽,有一丝淡淡的海藻气息。茶汤入口甘淡,几乎没有苦涩。细细品味,于淡然中却别有滋味。饮至第二盏,舌尖已有茶津涌出。至三盏,喉间甘润,茶津濡濡。此时再细细品读,只觉甘香满口,茶息满腹,不似先前的清幽淡薄了。

品饮日本煎茶时,开始想到的不会是日本樱花,感觉却仿佛来到了海边。独坐于一方苍幽青润的礁石上,清澈的海水冲刷着双脚,脚边是翠绿海草和细鳞游鱼,春天亮丽的阳光从天边洒下,发间有些暖意,而心里却很静,能听见海草呢喃的细语。这时才会想起樱花,想起茶道、花道、香道,想起和服,想起艺伎,想起三味琴,想起和歌、俳句,想起日本尺八吹奏出的那似曾相识的音律。有时你会感觉到紫式部似乎就坐在你对面,给你讲述《源氏物语》里的一些人物和故事。

回来偶尔与友人说起,地道的日式煎茶在国内好难找。友人说,国内当然有好茶,或许,只不过是你失去了那样的心境。他向我推荐了国内随处可买到的立顿品牌新出的日式煎茶茶包,并一再嘱咐要用心去体会。将信将疑间,回家用这茶包细细沏了一壶,淡淡的绿色,却就是那种久违的味道。

轻轻闭上双眼,将琐事暂时排遣,我又一次看到了海,看到了樱花,看到了和服艺伎。原来,感受纯正的日式茶道,也可以化繁为简。

河姆渡人最早饮用“TEA”


唐代中叶,中国的茶籽被带到日本种植,茶树开始向世界传播。毫不夸张地说,各国有关茶的知识、茶的栽培加工技术,直接或间接都与我国的茶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就连西方各国语言中“茶”的读音,也或多或少有着福建厦门及广东方言中“茶”的读音——中国给了世界“茶”的名字。

茶树是起源于中国吗?人类最早饮茶的历史也是起源于中国吗?这些追根溯源的问题一直是热爱饮茶人士心中不解的谜。2004年,考古学家在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发掘出了距今6000多年前的茶树根,茶树起源之谜也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逐渐揭开了神秘面纱。

世界上最早的茶产自中国

35年前的夏天,浙江余姚的农民在建造排涝站时发现了一些深埋地下的木桩,他们没有想到,这些木桩的背后却隐藏着震撼中外的7000年原始文明——这就是著名的河姆渡遗址。

30多年后,在距河姆渡遗址直线距离仅有7公里的田螺山,考古专家再次发现了同属于河姆渡文化类型的一处原始聚落,距今约有6500多年的历史。虽属同一文化类型,但发掘出土的多层次的成片干栏式建筑柱坑遗迹以及有序的村落设施布局形态,为深入研究河姆渡文化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研究视角。田螺山遗址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河姆渡文化中,地面环境保存最好、地下遗存较为完整的史前村落遗址。

“我不知道这些在院落中留下的植物根是属于什么种类,但凭着考古的直觉,我觉得它们很重要,就仔细拍了下来。”回想起4年前来自历史、生物、植物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共同发掘田螺山遗址时的场景,考古专家孙国平仍然记忆犹新,“原来这些树根的确不简单,它们是茶树根,也是中国历史上发现的最早的茶树根。”

在诸多与河姆渡遗址几乎一模一样的骨角牙、陶、石、玉、木类等器物中,茶树根的发现无疑又将人类文明向前推动了一大步。

今年11月26日至27日,中国绿茶探源暨余姚瀑布仙茗研讨会在浙江余姚举行。来自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博物馆、余姚市茶文化促进会等单位的著名专家学者及茶界人士,通过实地考察,一致认为,具有7000年历史的河姆渡遗址,有出土樟科植物遗存,经上世纪90年代专家学者研究考证,樟科植物叶片为最早原始茶的主要成分,是原始茶遗存,而近年来发现的茶树根为人类最早种植的茶树物种。

樟木古代称“檀”,上古书《桐君录》中记载:“俗中多煮檀叶并大皂李作茶。”而且根据当时河姆渡气候考证为温暖期古气候特征,暖热潮湿,河姆渡先人寿命较短,疾病较多,喝茶不仅能解渴,也具有某些药用价值,以利身体健康。从求生的本性出发,饮茶解渴尤为显得重要。与樟科植物同时出土的,还有与后来的茶壶很接近的“罐形盉”和“圜底单把盉”。“罐形盉”,器身呈罐形,腹上部有一侧有一管流嘴,流嘴后两侧各有一环耳供系绳,其高、口径、腹径及形状与以往农村使用的土罐茶壶几乎一样。

余姚茶文化历史悠久

余姚与茶的关系可谓源远流长。在余姚的民间流传着这么一个小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在深山一老茶农家,有一只奇特的杯子,不放一叶茶叶,只要把滚烫的水往杯子里一冲,喝起来便有甘醇的茶香,客人忙问这是什么空杯,老茶农笑答是大茶(茗)树根雕凿的。

何谓“大茗”?又是否真有这种甘甜可口,一喝便让人陶醉的奇特植物?余姚市志上有这样的记载:陆羽在《茶经》中,引录了《神异记》关于余姚瀑布山有大茶树的记述(译文):“余姚人虞洪到了瀑布山,遇见一位道士,牵着三头青牛。这个道士带着虞洪到了瀑布山,对他说:‘我是丹丘子,听说你很会煮茶,常想请你送给我品尝,这山里有大茶,可以供你采摘,以后你有多余的茶水,请给我一些品尝。’虞洪就用茶来祭祀,后来经常叫家人进山,果然采到了大茶。”

陆羽记载名茶产地的《茶经·八之出》中,还有余姚产大茗的记载:“越州余姚县生瀑布泉岭,曰仙茗,大者殊异。”但由于没有其他史籍记载,余姚产大茗一事一直未能得到证实。

2008年7月,余姚市茶文化促进会的几位会员上梁弄镇道士山考察,发现了两棵高度超过三米的古茶树,长在坡度超过60度的近山顶处。由于受年初雨雪冰冻天气影响,古茶树虽然已倒地,但是依然鲜活,这两棵古茶树根部直径大于13厘米,主干高度达3.55米,比通常灌木类茶树高好几倍,而在古茶树左侧十余米处还有一个古茶树树根遗存,断口处抽出了新芽。据河姆渡博物馆馆长熊巨龙介绍,茶树长这么大,树龄至少在200年以上。

道士山大茗的重要发现,充分证实了《茶经》中瀑布岭有“仙茗,大者殊异”的记载的真实性。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而今,在余姚,无论是产茶区还是不产茶区,家家户户几乎都备有绿茶确是不争的事实。家里来了客人,泡一杯茶是最基本的礼仪,而自家闲时也养神品茶,独特其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制作工序也更为讲究,分为杀青、轻揉、二青理条、炒干四道工序。这四道工序原本是梁弄白水冲村保留的民间传统的制茶工艺。前不久,余姚的瀑布茶制作技艺还被列入宁波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在一泡茶中感悟生命


接触茶叶不久之后,便听一位泡茶给我喝的朋友说,茶叶是有生命的。

一次是它生长在树上的那段日子。茶树上的茶叶自由自在地生活着。

第二次生命是在制茶人的采摘、翻炒、揉捻继而出落成自己特有的茶形的过程中。

而第三次,是品茗人用水滋润它,使它以最后一次舒展身姿,以生命菁华回报懂得欣赏它的人。

等到自己也动手泡茶的时候,闻着茶叶散发出来的香气,看着茶叶从紧结逐渐舒展,再到阵阵的甘甜在喉间蔓延开来,总是不由地感叹,茶叶的神奇。原本没有什么滋味的清水,经过茶叶的浸染,焕发出了多少魅力。

于是,便想去好好看看那片孕育了茶叶的土地,那片孕育了茶叶的山水。

在武夷山,这个孕育了世界上最早的红茶和乌龙茶的地方,时常都可以遇见,遇见来自各地的这样的同行者。原来,山在那里,水在那里,茶在那里,吸引力却可以飘扬很远,很远。

是啊,武夷山的茶的生命散发着独特的芬芳。

这种芬芳,表现明显的是那以大红袍为代表的武夷岩茶,每一种每一泡,每一天每一秒,都有着各自的鲜活各自的色彩。

这种芬芳,因缘于成百上千种的武夷茶树品种。武夷山素有“茶树品种王国”之称,茶树品种种类繁多,琳琅满目。据《茶叶志》上记载,仅慧苑岩有名字可查的品种就多达264个。这其中包括很多的“花名”,历代武夷山制成成茶而后经常会再依据树形、叶色、山岩、山峰的地点、香气、滋味等不同的个性特征来命名,叫“花名”。像不知春、白瑞香、玉麒麟……这些都称作花名。

武夷山的“名丛”种类丰富,武夷山茶树在优越的生态环境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自然杂交途径及先民们不断地人工选择,选育出千姿百态和不同品质特点的各种优良单株即单丛,又从优中选优形成名丛。如著名的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半天腰等名丛。

禅定者说:一片树叶落入水中,改变了水的味道,从此便有了茶。余秋雨在喝茶的时候说:这杯茶的每一滴水,是刚刚那一把茶叶中的每一片所释放出来的。我们喝茶的人,从来不会去分辨每一片茶叶,因此常常忘记一壶茶是由一片一片的茶叶所组成。在一壶茶里,每一片茶叶都不重要,因为少了一片,仍然是一壶茶。但是,每一片茶叶也都非常重要,因为每一滴水的芬芳,都有一片茶叶的生命本质。

每一片茶叶,都是有生命的。一泡茶里的丰富滋味,来自于每一片茶叶的默默付出,来自于每一次生命的再次绽放。

其实,人的一生又何尝不是如此。一辈子,就像是一泡茶。每个年纪,就是每片茶叶。每个年纪里的酸甜苦辣咸,散发着,积淀着,便成就了人的多彩人生

茶叶在河姆渡文化中的意义


记得小时候学习历史,比山顶洞人还古老的河姆渡是人类文化的开端。溯源一方地名,可知那里沉积的文化底蕴。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去探寻河姆渡文化与茶的故事。

河姆渡遗址的标志建筑,由重达数百吨的三块巨石叠成,仿佛是原始社会氏族的高大门楼、屹立在姚江北岸。上方横置的巨石雕刻着双鸟朝阳图案,象征着7000年前的文明,竖着的巨石上有沙孟海书写的“河姆渡遗址”五个大字。站在标志性建筑旁的河姆渡口,举目所及,四明山群峰犹如奔腾而来的巨浪,突然凝固在姚江南岸,环立成黄墓山、浪干山、晾网山等,姚江在石拱小洞桥处打了个大湾,显得江面宽绰、水波不兴,北岸河姆渡口泊着船只。人们迷于这山水风光,容易疏忽河姆渡遗址标志建筑旁的黄墓渡茶亭碑。

这里是河姆渡遗址,何以出现黄墓渡名称?

这里是黄墓渡又是实实在在的。古老的“黄墓渡茶亭”仍在,亭内的茶亭碑方位依然。复制的碑文,立于河姆渡遗址的标志建筑下,全文清晰。茶亭碑建于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黄墓渡为“宁郡通衢”,渡口有茶亭,免费向过往行人施茶,长盛不衰。此地“山有竹木茶桑果之盛,江有鱼虾贝蚌藻之丰”,贸易兴隆。诗称:“登程客才吃茶去,渡水人从彼岸来。”为使茶亭永久有人专管落实,碑文记述了“造茶亭、筑道岸、置渡产、修渡船”。碑文还记载:老渡产按老碑所记,不再重复;又写有一爿柴山被和尚典押在外,新增两丘渡产的土名、方位,写得十分明确,面积有4亩6分。

考察茶亭,阅读碑文,了解河姆渡原名黄墓渡,隔江相对的河姆原来称黄墓市,因汉黄公墓在附近的黄墓山上而得名。

说起汉黄公,还有掌故。据《史记》与《后汉书》记载,夏黄公姓崔名广,齐国人,曾隐居夏里修道,故号称夏黄公。秦末避乱,他与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同隐于陕西商山。因四人年龄都80有余,须眉皓白,被称为“商山四皓”。汉初,高祖刘邦想废掉柔弱无能的太子刘盈,另立爱妃戚夫人之子赵王如意。吕后用张良(子房)计,使刘盈作书,卑辞厚礼迎来商山四皓。一天宫宴,四皓侍立在太子身后,高祖一见,觉得奇怪而问:“四人何为者?”四人言对,各言姓名,刘邦于是大为惊疑。宴毕,他便对戚夫人说:“四人者吾求不得,今从吾儿游,为之辅,羽翼已成,太子难易矣。”

刘邦死后,太子刘盈继位,即汉惠帝。不久,皇权即为吕太后所掌握,商山四皓也只得各奔他乡。据《慈溪县志》等文献记载,夏黄公即出亡东南,隐居于浙东的大隐山。黄宗羲《四明山志》更论证“大隐以大里黄公墓所得名。”古人有《过黄墓渡怀黄公》诗:“头上无天地少尘,覆船真可与翁邻。江流不解先生意,浪语传呼古渡津。”

黄墓渡地名富有文化内涵,为一批文人所咏诵。有一首古诗写商山四皓中张良计上吕后当的史实:“子房水石投,商山奚借重。商山虽云高,乃为雌吕用。异者孝惠孱,七年辜汉统。黄公胡为者,遁逃句甬东。爵禄不可羁,万古激清风。我来寻遗垄,不见汉黄公。但见沧江上,芝田烟霭中。”

河姆渡地名既雅又俗,雅到曾称黄墓渡,与秦末汉初商山四皓相关,俗至百姓口头相传成谐音谓河姆渡。在沧海桑田巨变中,过往渡口的行人把地名演绎为河姆渡也有创意。渡口紧临河江,地名带“河”字合情合理;而“墓”字使人感到阴风阵阵,同渡船企求平安吉利不协调,与诗人夸张“覆船真可与翁邻”那种心情终究不同,沉船为渡船人所忌。宁波一带方言中又多有“姆”音,如郭姆、姆岭等。于是,在口碑相传中,把黄墓渡俗称河姆渡,前后传承密切,显得通俗易懂。

对于有7000年文明史的河姆渡遗址来说,地名插入2000多年前黄公墓的掌故,还只是其中一段岁月,要了解新石器时代河姆渡先人称呼所在地的名称,已难以查考。但当时正值原始氏族公社的母权制开始转向农耕的父系社会,人们在“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环境中,人与人之间,与妈妈的关系更为诚笃,“姆”又是“妈”,至今浙东方言还有把母亲称为“阿姆”的。从这一点上讲,母系社会的遗址名称带有“姆”字更为确切。世界上不谋而合的事情很多。河姆渡先人生活的山麓河畔称为“河姆渡”也不无可能。

当今,河姆渡地名因其灿烂的历史扬名世界。那里人工栽培的水稻,干栏式建筑以及原始的文化艺术震惊世界,博物馆里陈列的樟科植物叶片等原始茶的遗存,已引起农史学家、茶文化人士的关注。河姆渡口的茶亭碑和博物馆陈列的樟科植物叶片,充实和丰富了中华茶文化的内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