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传天下始于厦门

发布时间 : 2022-02-18
中国茶叶名 中国茶叶种类 中国茶的发展

【www.cy316.com - 中国茶叶名】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国茶传天下始于厦门”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中国茶传天下始于厦门”相关知识!

厦门港从前啥模样?根据何丙仲收集的资料,1880年,鼓浪屿还是个荒岛,五老峰也没几棵树。何丙仲说,厦门不是农业之地,渔业也不会太发达,它地处九龙江流域,当年却又施行海禁,走贸易路线成为历史必然。但如果没有郑成功,厦门港崛起尚需一些时日。

据记载,厦门是昔日中国第一输出茶的港口,海上茶叶之路发祥地在厦门。郑成功储贤馆谋士阮旻锡曾描述洋人到厦门买茶贸易的盛况:西洋番船岁来买,王钱不论凭官牙。而经证实,荷兰人从厦门得到茶以后,再将茶介绍到欧洲。英文中的tea,恰是从厦门的闽南方言te(茶)字而来。

黄檗文化也是郑成功拨船护送福清市黄檗山万福寺高僧稳元禅师而传到日本的。1654年5月10日,稳元从黄檗山出发,6月3日到达厦门宿天界寺,后从厦门水仙宫搭船离去。郑成功还特意给他留了一封信。

前些年,何丙仲在厦门破狱遗址的地板上,意外地发现几座感恩碑,上面有记载:清朝时,厦门船只遇难,船主家族破产,水手家庭却索要高额赔偿,幸好政府制定政策减轻船主经济压力,碑上留有420多个船东的名字。以一位船东拥有一艘船来计算,厦门港当年至少有400多艘船,由此可见厦门港的繁荣程度。何丙仲说,这都是郑成功先前打下的基础,使得后人依旧照此方式继续拓展。

茶经网扩展阅读

中国茶叶传外漫话_茶文化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中国茶叶传外漫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唐代,日本派遣了一批批“遣唐使”到中国,另方面,中国高僧鉴真则率领众多徒弟东渡日本传播佛学与中国文化,因此,唐代是中国茶叶和饮茶习俗传日的重要时期。又据王辑五《中国日本交通史》载:“茶道亦为宋文化移植于日本者之一,当奈良时期(公元710-783年),茶已传入日本,维仅供药用。”

中国茶叶输入欧洲,文献记载是在十六世纪,据1914年威廉斯所著《中国》书中记述:茶的输入西方各国,起初是很慢的,据一些文献记载系由荷兰人于1591年带来欧洲。该书还说到,英国有名的日记作家彼普斯在1660年9月28日的日记中写道:我曾遣人取一杯茶――中国饮料来,这是我从未饮过的。起初,荷兰商人在中国收购茶叶是由厦门出口。茶字的厦门话读音是“荻”,所以荷兰文把茶称为THEE,就是源于茶的厦门话音译而成。后来,英文把茶称为TEA,也是仿照厦门话茶字读音而来。1917年考林编著《中国百科全书》说:“伦敦第一间茶室是1657年创设。每磅茶叶价格大约六英镑至十英镑。中国茶树移植锡兰岛(今斯里兰卡)是在1839年。”1763年,瑞典著名植物学家林耐获得西方商船主带去的一株活茶树,他欣喜地在自己的植物学著作中增添了新的内容。此事被载于罗伯特所写《到中国的西方旅行家》一书中。1784年,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首次远航中国进行贸易,其所购买的中国商品中,有从福建采购的大量红茶和绿茶,这是中国茶叶第一次直接由中国输入美国。

以上就是为您提供的《中国茶叶传外漫话》全部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是不是有所收获呢?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内容更新!

中国茶叶是何如传向西方的?


茶是我国的国饮。在茶及茶文化的不断发展中,它不断影响着邻近国家的茶业发展。不仅如此,茶文化超越东方,流传到西方国家。那么西方国家是如何了解到茶文化的呢?

最初的时候,西方人是从波斯商人那里了解到茶文化的。十六世纪中叶,威尼斯作家拉马歇写下了两部大作《中国茶》与《航海旅行记》,记述了自己从波斯商人那里听到的中国人饮茶的习俗:用水煎煮茶的叶片,空腹饮用,可以缓解身热,头疼、腰痛以及关节疼痛,饱食过度时也可以少量地饮用这种汤汁,不久就能见效。

西方最早亲身见闻饮茶的是十六世纪到达东方的天主教传教士。当时,葡萄牙传教士加斯柏尔达克鲁兹亲眼见到了中国人的饮茶习惯:此物味道略苦,具有治疗作用。1567年,俄国人彼得罗夫和亚雷舍夫在中国进行游历后回国,将有关茶叶的信息首次带到俄国。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对茶文化的西传起到了重要作用,他记述到:中国人在春天采集这种茶叶,供吃饭时饮用或朋友来访时待客;它的味道不是很好,略带苦涩;茶叶分为不同等级,按质量可卖一个或两个甚至三个金锭一磅。

在了解到饮茶的资讯后,荷兰人最早开始进行中西茶贸易,他们带来的是当时欧洲的饮品干鼠尾草,用它来交换中国人的茶叶。荷兰自然成为西方国家中最大的茶叶贩运国。随着时间的推移,饮茶风气在欧洲逐渐流行起来,荷兰人甚至还将饮茶习俗带到了美洲殖民地。

由于进行中西茶叶贸易有利可图,欧洲各国尤其是英国也开始致力于发展茶叶贸易。十七世纪七十年代,英国东印度公司先后在台湾与厦门建立了商馆,后来又在广州建立了商馆,茶叶贸易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其实早在英国人进行茶贸易之前,各界社会人士就开始饮茶了。1663年,诗人埃德蒙沃勒尔在王后过生日时写诗祝贺:

花神宠秋色,嫦娥矜月桂。

月桂与秋色,美难与茶比。

一为后中英,以为群芳最;

物阜称东土,携来感勇士;

祝我清明思,湛然去烦累。

欣逢后诞辰,祝寿介以此。

这一诗作既赞美了美丽的王后,也赞美了茶。随着中英茶叶贸易的发展,饮茶的人数日益增多,英国人还就饮茶是否有害进行了争论。1748年,卫斯理宗创始人约翰卫斯理率先发难,认为饮茶能造成手不停地颤抖,号召信众们戒茶。作家乔纳斯翰威说自己每喝一次绿茶,就像喝了毒药,痛苦万分。大文豪约翰逊博士对此进行了批评,他以身示范,在一位贵夫人的家中一次饮茶32杯。通过实验,多名医学界人士认为茶可以治疗多种疾病,但同时指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宜饮茶。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对饮茶的功效有了更为科学的认识,社会各界逐渐都开始饮茶,到十九世纪时出现了闻名世界的英国下午茶。

美洲的饮茶习俗是欧洲移民引入的,英国控制了北美之后,在这里大量地销售茶叶,没成想由此点燃了北美独立的导火索。英国为了将英法战争的巨额支出转嫁到北美人民头上,采取了在北美增税的政策,其中包括对茶征税每磅征收三便士,殖民地人民纷纷购买来自荷兰的走私茶,英国则强行将茶运到北美销售,由此引发了波士顿倾茶事件,揭开了北美独立战争的序幕。因为这一历史情结,很长时间内,美国人都是将饮茶与不爱国联系起来,所以美国人变成了比较彻底的饮咖啡的民族。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人的饮茶量正在逐渐增加,很多人在餐馆就餐时都会点茶,还有一些人会专程到茶室饮茶。

茶依靠自己本身具有的清香宜人,强身健体的功效在西方广泛传播。茶在西方的不断发展,进一步带动了中国茶产业的兴盛,同时也为中国文化在西方的广泛流行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茶礼茶宴是如何东传日本的


中国的茶和饮茶礼仪是伴随着中国佛教文化而传到东邻日本的。日本学者以为,在日本圣武天皇时代,中国僧人鉴真东渡扶桑,带去大量药品,茶即其中之一。这是日本文献中有关茶的最早记载。

在宋代,随着中日禅僧来往的增多,饮茶方法也传到日本。1168年,日僧明庵荣西(1141-1215)入宋求法,由明州(今宁波)登天台山。当年,荣西携天台宗典籍数十部归国。1187年,荣西再次入宋,登天台山,拜万年寺虚庵怀敝为师。后随师迁天童寺,并得虚庵所传禅法。传到日本,从而形成日临济宗黄龙派法系。荣西在中国的数年时间内,除习禅外,还切身体验到中国僧人吃茶的风俗和茶的效用,深感有必要在日本推广,于是带回天台茶种、天台山制茶技术、饮茶方法及有关茶书,亲自在肥前(今佐贺)背振山及博多的圣福寺山内栽培,并以自己的体会和知识为基础写成了《吃茶养生记》一书,这是日本最早的茶书。由于该著在日本的广泛流传,促使饮茶之风在日本兴起,荣西亦被尊为日本的茶祖、日本国的陆羽。

诚然,荣西来到中国时见过并研究过陆羽《茶经》及众多的中国茶典籍,其《吃茶养生记》中详细介绍了茶的形态、功能、栽培、调制和饮用,也谈到宋代人的饮茶方法,但据日本当代茶道里千家家元、千利休居士十五世千宗室研究认为,有关荣西著《吃茶养生记》的意图可做如下结论:

1荣西所关心的只是茶在生理上的效能;

2对于饮茶这一行为所拥有的意义,即关于饮茶行为的思想问题,荣西没有附上什么含义。对荣西来说,茶是饮料之茶,除了茶的药学上的效用外,荣西不抱任何兴趣。偶而引用陆羽以及其它的中国文献时,也是为了明确茶的如上效用。

3另外,日本学者铃木大拙在其《禅与茶道》

4一书及村井康彦在其《茶文化史》

5一书中也有类似观点,兹不赘述。应当说,上述观点是有道理的。不过,也应看到,正是荣西第一个系统地向日本人介绍了中国茶文化,其《吃茶养生记》一书也被日本史书《吾妻镜》称为赞誉茶德之书,其对于后世日本茶道的形成和流行功不可没。

荣西之后,曾为荣西之弟子的禅僧希玄道元(1200-1253)于日贞应二年(1223)与荣西另一弟子明全相伴入宋。道元在宁波阿育王寺、余杭径山寺习禅后,入天童寺师事曹洞宗13代祖如净禅师,受曹洞禅法而归,在日本建永平寺、兴圣寺等禅寺,倡曹洞宗风。道元还依《禅院清规》制订出《永平清规》,作为日本禅寺的礼仪规式,其中就有多处关于寺院茶礼的规定。如新命辞众上堂茶汤、受请人辞众升座茶汤、堂司特为新旧侍者茶汤、方丈特为新首座茶、方丈特为新挂搭茶等等,皆有详细的规定。

8道元的《永平清规》是最早记载日本禅院中行茶礼仪的日本典籍。其对于日镰仓幕府时期寺院茶的普及从而对日本茶道的形成起了关键作用。不过,道元虽到过径山寺,但他所从学的是与径山宗杲所倡看话禅相对立的曹洞宗的默照禅,可以判断,他对径山茶宴特别是行茶礼仪中的茶具和室内布置重视不够。真正将径山茶宴移入日本,从而使日本禅院茶礼完整化、规范化的是道元之后的日僧圆尔辨圆(1201-1280)、南浦昭明(1236-1308)和径山寺僧兰溪道隆、无学祖元。

1235年,圆尔辨圆(溢号圣一国师)因慕南宋禅风入中土求法,在余杭径山寺从无准师范等习禅3年,于1241年嗣法而归,并带去了《禅院清规》1卷、锡鼓、径山茶种和饮茶方法。圆尔辨圆将茶种栽培于其故乡,生产出日本碾茶(末茶),他还创建了东福寺,并开创了日临济宗东福寺派法系。他还依《禅院清规》制订出《东福寺清规》,将茶礼列为禅僧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行仪作法。其后径山寺僧、曾与圆尔辨圆为同门师兄弟的兰溪道隆、无学祖元也先后赴日弘教,与圆尔辨圆互为呼应。在日本禅院中大量移植宋法,使宋代禅风广为流布,禅院茶礼特别是径山茶宴即其中之一。

南宋开庆元年(1259),在日的兰溪道隆门下弟子日僧南浦昭明(谥号元通大应国师)入宋求法,在杭州净慈寺拜虚堂智愚为师。后虚堂奉诏住持径山法席,昭明亦迹随至径山续学,并于咸淳三年(1267)辞山归国,带回中国茶典籍多部及径山茶宴用的茶台子及茶道器具多种,从而将径山茶宴暨中国禅院茶礼系统地传入日本。

中国茶文化——中国人中国茶


中国茶文化中国人与茶

中国人每天必须吃三餐和下午茶。当有任何客人来时,向他/她赠送一杯茶是一种仪式。每个城镇都有许多茶馆。

喝茶是一门艺术,是中国的一项技能。在一些地方,制作茶的方式非常复杂。而茶具-茶杯,茶碟,茶壶,茶盘-都是艺术品。Diansin(糕点)配上茶,既美味又有吸引力,不仅受到中国人的喜爱,也受到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中国有数百种着名的茶叶,还有许多着名的泉水和溪流供茶用。茶园或茶山也是奇妙的景点,为景观增添美感。

中国人喝茶文化

据说,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家受到茶或葡萄酒的启发。据说那些喜欢葡萄酒的人以充满激情和英雄的风格写作;那些喜欢喝茶的人往往是多愁善感和浪漫的。在中国,人们可以发现自己的浪漫精神,在和平的环境中享受一杯皇家茶。

茶的起源

根据陆羽的茶经,中国的饮茶可以追溯到周朝(公元前1100年至公元前221年):茶是神农发现的,因为周而在吕国成为一种饮料。锣。

中国的饮茶历史已有四千年历史。传说中的神农,传说中的英雄,品尝了数百种野生植物,看哪些是有毒的,可食用的,以防止人们食用有毒植物。据说他在一天内被毒害了七十二次,但是通过咀嚼一些盛开着白色花朵的常绿植物的嫩叶来拯救它。由于他有一个透明的肚子,人们可以看到食物如何在他的胃和肠道中移动。当他们看到嫩叶的果汁在胃中上下起伏,好像在寻找什么东西时,他们称之为“茶”,意思是用中文搜索。后来它改名为茶,具有与现在相同的声音。

中国古代将茶叶视为重要的随葬品

使用在中国古代的纪念仪式上被用作祭祀祭祖的祭品之一。茶在古代也被用作随葬品。此外,茶与中国的宗教密切相关。在中国历史上,茶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能让自己恢复活力,让心灵平静的饮料。在佛教中,茶被称赞为上帝赋予的神圣之物。

中国茶文化,即喝即饮茶

在现代,人们仍然一直在喝茶作为日常饮用。从研究中,茶也可以对一些现代疾病产生影响。对于那些长时间使用电脑的人来说,喝一杯茶可以帮助他们建立一个逐渐向计算机辐射的墙。对于那些可能发现过多脂肪的人来说,喝茶可以帮助他们重新在身体中创造新的平衡。对于那些老年人来说,喝茶也是保持平静心情以延长寿命的好方法。

中国茶历史:中国茶馆与茶联


在我国,各地的茶馆、茶楼、茶室、茶叶店、茶座的门庭或石柱上,茶道、茶艺、茶礼表演的厅堂墙壁上,甚至在茶人的起居室内,常可见到悬挂有以茶事为内容的茶联。茶联常给人古朴高雅之美,也常给人以正气睿智之感,还可以给人带来联想,增加品茗情趣。茶联可使茶增香,茶也可使茶联生辉。

杭州的茶人之家在正门门柱上,悬有一副茶联:

一杯春露暂留客,

两腋清风几欲仙。

联中既道明了以茶留客,又说出了用茶清心和漂漂欲仙之感。进得前厅入院,在会客室的门前木柱上,又挂有一联:

得与天下同其乐,

不可一日无此君。

这副茶联,并无茶字。但一看便知,它道出了人们对茶叶的共同爱好,以及主人以茶会友的热切心情。使人读来,大有此地无茶胜有茶之感。在陈列室的门庭上,又有另一联道:

龙团雀舌香自幽谷,

鼎彝玉盏灿若烟霞。

联中措辞含蓄,点出了名茶,名具,使人未曾观赏,已有如入宝山之感。

杭州西湖龙井处有一名叫秀翠堂的茶堂,门前挂有一幅茶联:

泉从石出情宜冽,

茶自峰生味更圆。

该联把龙井所特有的茶、泉、情、味点化其中,其妙无比。

扬州有一家富春茶社的茶联也很有特色,直言:

佳肴无肉亦可;

雅淡离我难成。

当年绍兴的驻跸岭茶亭曾挂过一副茶联,曰:

一掬甘泉好把清凉洗热客,

两头岭路须将危险话行人。

此联语意深刻,既有甘泉香茗给行路人带来的一份惬意,也有人生旅途的几分艰辛。

福建泉州市有一家小而雅的茶室,其茶联这样写道:

小天地,大场合,让我一席;

论英雄,谈古今,喝它几杯。

此联上下纵横,谈古论今,既朴实,又现实,令人叫绝。

福州南门外的茶亭悬挂一联:

山好好,水好好,开门一笑无烦恼;

来匆匆,去匆匆,饮茶几杯各西东。

该联通俗易懂,言简意赅,教人淡泊名利,陶冶情操。

北京前门北京大茶馆的门楼两旁挂有这样一副对联:

大碗茶广交九州宾客,

老二分奉献一片丹心。

这不仅刻画了茶馆以茶联谊的本色,而且还进一步阐明茶馆的经营宗旨。

贵阳市图云关茶亭有一副茶联:

两脚不离大道,吃紧关头,须要认清岔道;

一亭俯着群山,站高地步,自然赶上前人,

既明白如话,又激人奋进。

旧时广东羊城著名的茶楼陶陶居,店主为了扩大影响,招揽生意,用陶字分别为上联和下联的开端,出重金征茶联一副。终于作成茶联一副。联曰:

陶潜喜饮,易牙喜烹,饮烹有度;

陶侃惜分,夏禹惜寸,分寸无遗。

这里用了四个人名,即陶潜、易牙、陶侃和夏禹;又用了四个典故,即陶潜喜饮,易牙喜烹,陶侃惜分和夏禹惜寸,不但把陶陶两字分别嵌于每句之首,使人看起来自然、流畅,而且还巧妙地把茶楼饮茶技艺和经营特色,恰如其分地表露出来,理所当然地受到店主和茶人的欢迎和传诵。

蜀地早年有家茶馆,兼营酒业,但因经营不善,生意清淡。后来,店主请一位当地才子撰写了一副茶酒联,镌刻大门两边: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

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一杯酒来。

此联对追名求利者不但未加褒贬,反而劝人要呵护身体,潇洒人生,让人颇多感悟,既奇特又贴切,雅俗共赏,人们交口相传。

最有趣的恐怕要数这样一副回文茶联了,联文曰:

趣言能适意,茶品可清心。

倒读则成为:

心清可品茶,意适能言趣。

前后对照意境非同,文采娱人,别具情趣,不失为茶亭联中的佼佼者。

茶圣陆羽记载“天下第j泉”名传于世


据《苏州府志》记载,茶圣陆羽晚年,在德宗贞元时(约于贞元几年至十七八年间)曾长期寓居苏州虎丘,一边继续著书,一边研究茶学,研究水质对饮茶的影响。他发现虎丘山泉甘甜可口,遂即在虎匠山挖筑一石井,称为“陆羽井”,又称“陆羽泉”,并将其评为“天下第五泉”。据传,当时皇帝听到这一消息,曾把陆羽召进宫去,要他煮茶。皇帝喝后大加赞赏,于是封他为“茶圣”。陆羽还用虎丘泉水栽培苏州散茶,总结出一整套适宜苏州地理环境的栽茶、采茶的办法。由于陆羽的大力倡导, “苏州人饮茶成为习俗,百姓营生,种茶亦为一业”。

因虎丘泉水质清味美,继陆羽之后,又被唐代另一品泉家刘伯刍评为“天下第三泉”。于是虎丘石井泉就以“天下第j泉”名传于世。那么,这一泓天下名泉的具体地址究竟在哪里呢?如今来苏州虎丘的游人,有的往往因未能亲临其址,一品味美甘醇的古泉之水而引为憾事。

这久已闻名天下的“虎丘石泉水”,在颇有古幽神异色彩的“千人石”石侧的“冷香阁”北面。这一口古石井,井口约一丈见方,四面石壁,不连石底,井下清泉寒碧,终年不断。这即是陆羽当年寓居虎丘时开凿的那眼古石泉。在冷香阁内,今设有茶室。这里窗明几净,十分清雅,是游客小憩品茗之佳处。

中国茶,发现中国茶文化和历史


茶是中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茶叶生产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作用,而茶叶消费仍然是日常生活的一种实践。

茶文化的实践可以将人类的精神和智慧带到更高的轨道。茶与中国文化关系极为密切,其研究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它不仅体现了文明精神,也体现了思想形态的精神。毫无疑问,它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社会成就和对艺术的欣赏。

中国茶的历史

中国茶的历史是一个漫长而渐进的精致故事。几代种植者和生产者已经完善了中国制茶方式,以及许多独特的区域差异。

最初的想法归功于传说中的神农,他据说已经活了5000年。除其他事项外,他的有远见的法令要求将所有饮用水煮沸为卫生预防措施。一个故事说,一个夏日,在访问他的王国的一个遥远的部分时,他和法院停下来休息。根据他的裁决,仆人们开始烧水供法院喝酒。附近灌木丛中的干叶落入沸水中,棕色物质注入水中。作为一名科学家,皇帝对新液体感兴趣,喝了一些,发现它非常令人耳目一新。因此,根据传说,茶是在公元前2737年创建的。

中国茶类型

中国茶的主要品种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阅读更多关于中国茶类的信息。

中国茶文化喝茶:将茶作为饮料来解渴。品尝茶:茶的品质取决于茶的颜色,香气和味道,水质甚至茶具。品尝茶时,品尝者应该能够彻底品尝茶。茶艺:虽然饮酒注重环境,氛围,音乐,注入技巧和人际关系。

最高的范围-茶的传说:哲学,伦理和道德融入茶的活动中。人们通过品尝茶来培养他们的道德和思想,享受生活,从而获得精神的快乐。

中国的茶叶传说是几百年,可能甚至几千年,比日本更早。据说,中国茶叶传说重视精神,塑造形式。茶传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茶也各种各样,但都体现了“清醒,尊重,快乐和真实”的茶精神。

效饮茶的提示

喝茶有很多好处。它可以清新头脑,清除人体内的热量,帮助人们减肥。当您在日常生活中添加一杯茶时,请查看以下提示,以帮助您获得最大的健康益处。

1.喝热。茶在冲泡后迅速氧化,其营养成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少。建议你喝热水,以获得最好的茶。2.不要喝太多浓茶。如果你使茶太浓,它可能会使你的胃不舒服并导致失眠。通常你可以混合4克(0.13盎司)的茶叶和250毫升(0.44品脱)来制作一杯茶。总量为12-15克(0.4-0.5盎司)的茶叶适合日常食用。3.最好的饮酒时间是两餐之间。饭后或饭前不要喝茶。否则它可能会在你的胃空虚时熄灭食欲,或在你的胃充满时引起消化不良。4.不要喝药。茶含有大量的单宁,它会与药物中的某些元素发生反应,从而减少药效。你吃药后几个小时就可以喝茶。

绿茶是上班族的最佳选择。绿茶含有儿茶素,有助于防止电脑辐射和补充人体水分。

中国茶印记


中国茶商荣膺世博第一人

1851年(清咸丰元年),在英国伦敦举行首届世博会--伦敦世界博览会。在江浙沪经营茶叶、丝绸的广东籍商人徐荣村(1822-1873),寄出12包湖丝参加展览,经博览会评定,公推为第一名。维多利亚女王赐金、银奖牌各一面,并赐赠翼飞洋人执照一份,允许湖丝进入英国市场。这是中国产品首次在世界博览会上取得金奖,徐荣村也因此成为中国世博第一人。

中国茶扬名巴拿马博览会1912年2月,为庆贺巴拿马运河开通,美国宣布于1915年2月在旧金山市举办第13届世博会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中国展品获奖颇多,获奖数量在31个参展国中独占鳌头。坦洋工夫红茶等21种中国茶与贵州茅台酒等同获金奖。博览会当年,中国对美国出口茶叶为1800万美元,中国在世界茶叶贸易中的主体地位,已经被新兴崛起的东南亚和南亚国家取代,而在随后近100年的历史当中,中国茶产业始终没有重新确立自身的强势地位。

2010年中国茶进入上海世博会随着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到来,必将为中国茶产业搭建一个千载难逢的营销展示平台。2010年上海世博会正式授权,准许中国茶叶企业可以通过竞标方式进入上海世博会,中国茶叶走进世博会,不仅会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而且有利于树立企业的高端品牌形象。中国茶进入世博会,将为企业带来持久的品牌力和商业利益,促进中国茶产业整体形象的提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