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乌龙茶产业的演进

发布时间 : 2022-02-27
安溪乌龙茶 安溪黑乌龙茶

安溪乌龙茶。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安溪乌龙茶产业的演进”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安溪乌龙茶产业的演进”相关知识!

一、茶树群体的演进

明朝崇祯元年之前,安溪种茶已遍布内安溪山区千家万户,茶农种茶均系采用茶籽直播之实生苗进行种植,茶农习惯性称为“菜茶”其生物学特性表现为繁殖简单、易成活、主根明显,但叶形变化大,性状不一萌芽期不一,芽叶大小不一,叶张厚薄不一,不便于采收。到了明崇祯年间,茶树压条育苗方法成功发明,茶树繁育方式实现了历史性飞跃,茶树种植开始逐渐向品种纯种化发展,特别是二十世纪初,茶树繁殖方式相继有了“长枝扦插法”、“短穗扦插育苗法”的新发明,使安溪茶区品种良种化纯种化程度得到空前的提高;不但在闽南茶区全面推进行无性繁殖,并在五十年代推广至全国各产茶区。安溪茶区茶树群体目前全部实现无性系品种群体。

二、茶树种植方式的演进

过去(泛指解放前)安溪茶区茶园种植方式大都采用“纵向沟植法”方式种植,即在种植时从茶园台面由内向外纵向栽植。但这种种植方式易造成水土流失,特别树冠大的茶树茶事操作不方便。且不利于保水保肥;到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种植方式开始顺坡櫎沟条栽法,即根据坡度台面大小按行距1.5m左右顺坡挖种植沟,表土回沟底(增加茶树生长基础有机质含量),然后心土(一般都是红黄色心土)盖面进行定植,并在内侧设置排水沟(隔10m左右增设沉沙水池)这样克服了过去水土流失弊端,而且方便各项茶事操作)。

三、茶园肥培管理的演进

过去茶园肥培管理一般采用农家粪肥、厩肥施用,冬天结合深翻、填客土,以达到改善茶园土壤状况提高土壤肥力,但由于茶园大多数是坡地,肥源输送不方便,基本上处于缺肥状态。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化学肥料的推广使用(大多是氨态氮、硝态氮素化肥),七十年代推广施用含氮、磷、钾三元复合肥,无疑对茶叶产量的大幅度增加起到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但由于长期的施用化肥,忽略了有机肥,只注重N、P、K三大要素,而忽视茶树生长所需的其他多种元素和微量元素,致使产量虽然增加了,茶叶品质却得不到相应提高。进入八十年代,随着农村生产机制的转换,茶农生产积极性得到有效发挥对茶园肥培管理开始有了新的认识,对施用肥料更多的着眼于增施有机肥(含家畜粪肥、饼肥、腐殖酸肥),九十年代进而推广施用经过无害化加工的有机成品肥、茵肥、通过肥料施用结构的变革,茶园肥料的施用方法和品类日趋合理,既能充分满足茶树生长的需求、更为茶叶品质的提高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和可靠的保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名茶铁观音为龙头的安溪茶产业正在迅速崛起,茶园肥培管理的整体水平势将随着科学发展观理念的增强更合理更科学。

四、茶园树冠管理的演进

茶树是以采摘鲜嫩芽叶为收获目的物而进行栽培的一种经济作物,怎样才能达到采摘更多更好的鲜嫩芽叶,培养理想的树冠是关键的管理措施,其管理的主要特点是最大限度地促进营养生长、抑制生殖生长培养具有强壮的主干枝,冠幅大,叶面积指数高的树势,这样才能达到种茶的基本目的。

过去,茶树树冠管理是个模糊的概念,认为长出来就应该采,长多少芽叶就采下多少,结果是树冠参差不齐或矮小冠幅不大,茶农形容它是“母鸡茶”产量非常低,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全县茶叶平均单产只有20公斤/亩,随着科技进步,作为主管全县茶叶生产职能部门县茶叶科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提出改造低产茶园的几项有效措施,即:

(一)填土填岸以达到改良土壤,提高肥力、减少水土肥流失。

(二)合理留养、扩大树冠面积,提高叶面积指数,促进增产。

(三)台割更新:去老还童,重新培养树冠,到七十年代全县茶叶平均单产提高到32公斤/亩。

进入八十年代,随着生产责任制落实茶叶生产展现了蓬勃生机,政府职能部门加大导入科技含量力度,从幼龄茶树开始就强调定型剪,培养强壮树冠框架。进入初投产阶段提倡以养为主,采养结合(主要措施是采中养侧,采高留低,采密养稀等)。到了投产树龄这时树冠已达到覆盖率85%以上。采取以采为主,根据树龄树势分别用采、养、剪等措施,到了茶树冠萌芽能力降低或芽头密度过高,长出的新梢弱小,即茶农所称的“鸡爪枝”时,必须采取,深修剪或重剪或台割更新等相应措施。总之要想获取茶叶高产优质就必须营造一个旺盛的长芽基础,叶面积指数要超过100%,因为茶嫩梢是光能产物,据专家测算,茶新梢芽叶的形式有80%依靠自身光合作用营养积累,只有20%依靠肥料补充,要获得多又好的新梢嫩叶就要保证芽梢光摄入量的需求,才能达到品质要求,所以树冠管理是非常关键的环节,换言之,也就是养、剪、采几个操作方法,因此必须根据树龄树势,该菜则采、该养则养、该剪则剪兼顾操作,才能实现高产优质。

六、茶树植保的演进:

以前茶树植保(泛指病虫防治),安溪茶正常见茶树病虫害主要有、茶煤烟病、茶赤星病、虫害主要是茶毛虫、茶蚕、茶象甲、茶小叶蝉等,防治方法主要是人工捕杀害虫,人工摘除病叶去除病株,进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主要用土制植物制剂(如鱼藤精)进行喷杀,或用煤油触杀幼虫但对如小叶蝉或螨类害虫更多的是听任自兴自灭,到了六十年代有机磷农药推广使用,除虫主要用敌敌畏、乐果等,到了八十年代人茶农开始对过量使用农药导到产品出现农药残留量行为重视,茶叶技术主管部门开始宣传生物防治或推广使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防治病虫害,由此印证安溪茶业对“农残”问题已有了初步认识和重视。从九十年代开始由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制定了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A级、AA级标准,由国家环保总局进一步制定了生态型,环保型有机食品相关标准,茶叶植保进一步推广使用生物防治办法和有机食品允许使用的药物进行防治茶叶病虫害,为促进安溪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七、茶叶初制工艺的演进:

查之安溪茶史,早期是通过寺僧道观传播的,最初的制作工艺是以炒青绿茶为主,并延续相当长一段时期,到了明朝成化年间,安溪县崇信里贺厝乡半岭湖苏良在一次偶然巧合中发现了茶青经摇动会产生叶缘红变,茶青红变后能产生花香和甘醇滋味,同时经过反复试制,掌握其规律,创造出一套独特的加工工艺技术,并将此法毫不吝惜地传授给亲朋好友和邻近村民。后来,人们为尊崇纪念苏良发明的新的茶叶制作工艺,称这种工艺加工制作出来的茶叶为乌龙茶,并使这种制作工艺技术相沿成习,成为全国六大茶类中的佼佼者。首先在闽南地区普及以后又推广到武夷山茶区,配以武夷山诸多单丛名种,使得武夷岩茶身价倍增。随着工艺技术的普及,人们开始配套使用相应的工具如竹制、笳竻、水筛用于晒青凉青,弧形圆筛用于手工摇青、木质薄板茶扒用于炒青,松杂木茶板及扶手靠茶倚用于炒青叶脚初揉,焙笼用于烘焙初揉杀青湿茶坯,复揉湿茶坯及烘干,方块茶巾用于手包揉,白布袋子用于脚包揉。虽然仍然处于手工制作范畴,但由于有上述工具辅助外形条索更加弯曲紧结,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手摇摇青机、手推木盘、揉茶机开始在生产规模较大的茶场使用;进入五十年代逐渐改造成为电动摇青机、电动锅式炒青机、电动瓶式滚筒杀青机;八十年代开始引进使用台式速包机,台式平板包揉机、台式手拉百叶式烘箱等,由于电动机械的推广使用,大大减轻茶叶初制劳动强度、成品外形紧结沉实如珠。与此同时政府技术推广部门进一步引导茶农,导入先进科技含量,在乌龙茶品质形式的最关键工序——做青阶段实行人为创造最佳温湿度条件,即控温湿度条件,即人为控温控湿做青,茶叶品质也随着市场消费需求分衍成清香型、浓香型。安溪茶农在长达四百余年的乌龙茶生产史上,经过不断探索实践总结提高,总结出一套完善的乌龙茶制作工艺技术流程,概括起来分为三个阶段十八道工序,简录如下:

(一)做青阶段

①晒青(主要为了散失一定水份使内含物初步浓缩并在光和热的作用下促使茶青内含物产生初级理化变化),其方式有日光晒青和吹风萎凋两种失水方式,失水程度必须因品种、气候、芽叶老嫩程度灵活控制。

②凉青(主要使晒青萎凋叶静置复原恢复叶梗水份互补平衡)

③摇青主要通过摇动茶青,使叶缘互相碰撞,擦破叶缘细胞流出叶汁使之生产酶促氧化作用,循序渐进使内含物质通过3-4次摇青观察献叶叶色转变情况,气味转变情况,同时在机械力作用下改变茶青失水方式和失水速度(因摇青叶背气孔大部关闭,失水通过叶表面细胞破损处蒸发、改变正常通过毛细孔失水)摇青也必须根据品种,芽头大小和老嫩程度气候,灵活设定摇青转数和静凉时间。

④凉青使摇青后的茶青薄摊在笳笠上达到叶梗水份互补,缓慢地恢复正常失水方式,散失摇青生产的青草气味,摇动和静凉必须掌握得当。“走水”和失水必须正常,内含物变化相应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做青阶段是乌龙茶特有工序,是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

(二)杀青阶段

通过高温炒青,固定做青所形成的品质,破坏大部分叶绿素,挥发低沸点芳香物质,保留高沸点芳香物质,抑制酶的活性。为揉捻塑型做准备。

(三)烘焙包揉阶段:

①揉捻:主要使茶青叶在机械力的作用下,产生揉搓、卷曲作用,挤出叶汁和果胶质,是塑形的第一道工序。

②初烘:主要将揉捻后茶坯在热的作用挥发相当部分水,为初包揉提供适当湿度的茶坯。

③初包揉:将初烘茶坯包在方块中或布袋子内或用人力或用速包机扎紧后进行包揉(人力包揉和平板包揉机)在抓压、转、搓等外力作用下使茶坯弯曲成紧结弯曲形状。

④复烘:在初包揉茶坯经松散后进一步去掉部分水份,以备复包揉。

cy316.com编辑推荐

乌龙球与安溪乌龙茶的发源


随着现代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在商务会谈或闲暇时光选择温壶品茶,笔者于金陵一隅闲居茶馆,平日和茶客接触很多,所以也常常会被问及如大红袍是不是红茶、铁观音是不是绿茶、乌龙茶是什么茶之类的问题。所以,今天就乌龙茶来说说吧。

乌龙茶,亦称青茶、半发酵茶,是我国几大茶中,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茶综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制法,品质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既有红茶浓鲜味,又有绿茶清芬香,并有绿叶红镶边的美誉。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乌龙茶的品饮特点是重在品香,不在赏形,先闻其香,后尝其味。浅斟慢饮,品尝其特有的韵味,达到艺术的享受。

乌龙茶始于17世纪中后期,先流行于闽北武夷山和闽南的漳州、泉州一带,后传入广东、香港和台湾。

闽北乌龙武夷岩茶,产自福建的武夷山,具有特殊的岩韵,大红袍为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

闽南乌龙以铁观音为代表,产于闽南安溪,俗称七泡有余香。

广东乌龙以凤凰单枞最为着名,产于广东省潮州市凤凰镇乌岽山茶区。

台湾乌龙产于中国台湾,其中南投县的冻顶乌龙茶(俗称冻顶茶)知名度极高而且最为名贵。

最近,安徽六安地区研制生产瓜片乌龙成功,有乌龙茶的轻幽兰香又有绿茶的馥郁清芬,冲泡简单,适合在办公室品饮。

乌龙茶的冲饮方式特别,技艺细致而考究,故称功夫茶。主要流行于福建、广东、台湾和香港等地。福建、广东历来商业发达,经商者常与客人在一起边喝茶,边洽谈生意,功夫茶的细品慢啜的冲饮过程,既显示对客人的尊重,又适应商业工作节奏,这或许是闽、粤一带首先流行品饮乌龙茶的原因吧。

乌龙球与乌龙茶,两者虽然名字相近,但是名字的来历其实倒没太大的关系。

乌龙球源于英语的OWNGOAL一词,意为自进本方球门的球,英语owngoal与粤语的乌龙一词发音相近,而粤语乌龙有搞错、乌里巴涂等意思,大约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记者便在报道中以乌龙来翻译owngoal,这便是乌龙球的来历。

而乌龙茶名字的来历,说起来还有一段传说故事:清朝雍正年间,在福建省安溪县西坪乡南岩村里有一个茶农,也是打猎能手,姓苏名龙,因他长得黝黑健壮,乡亲们都叫他乌龙。一年春天,乌龙腰挂茶篓,身背弓箭上山采茶,采到中午,一头山獐突然从身边溜过,被乌龙射中,但负伤的山獐拼命逃向山林中,乌龙也随后紧追不舍,终于捕获了猎物,当把山獐背到家时已是掌灯时分,乌龙和全家人忙于宰杀、品尝野味,已将制茶的事全然忘记了。翌日清晨全家人才忙着炒制昨天采回的茶青。没有想到放置了一夜的鲜叶,已镶上了红边了,并散发出阵阵清香,当茶叶制好时,滋味格外清香浓厚,全无往日的苦涩,便精心琢磨反复试验,终于制出了品质优异的茶类新品乌龙茶。安溪也就成了乌龙茶的故乡了。

那么,最早的乌龙茶的制作工艺,是否就如传说中所说,就发源于福建安溪呢?

根据《安溪县历史档案》记载:是安溪人于雍正年间(1730前后)创造的,但早于此50年前,清朝茶僧释超全,就曾在他的《武夷茶歌》中写道:溪茶遂仿岩茶样,这里的岩茶,指的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武夷岩茶。大量的茶学文献和茶专家都曾就此做过乌龙茶的制法,发祥于武夷山的论述,在此不一一叙述。

可以说,乌龙茶是沿袭武夷茶制法的创新,乌龙茶制作技术与历史上的武夷茶制作技术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

安溪是中国乌龙茶之乡


安溪,是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

安溪,蕴涵着丰富的古老的花文化。

翻开安溪的历史,就是一部茶叶的发展史。安溪悠久的产茶历史,有着丰富的茶树资源,众多的茶树品种,精湛的制茶经验,独特的制茶技艺,优良的茶叶品质,多彩多姿的茶文化积淀,是我国茶叶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有史以来,安溪人以茶为生,茶业生产的兴衰与安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直至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安溪仍有80%的人的生产、生活与茶相关,30%的人直接从事这一产业,年产茶叶约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年出口创汇2000多万美元。安溪人,种茶、制茶、品茶、泡茶,赛茶王、吟茶诗、唱茶歌、跳茶舞因为茶,安溪被誉为飘香的土地。安溪,以铁观凌晨而蜚声海内外。

自古高山云雾出好茶。安溪地处戴云山东南坡,地表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多山,群山环抱,峰峦叠翠,甘泉潺流,气候温和,水量充沛;千年的实践,总结出了精湛的制茶技艺,选育出了优良的茶树品种,构成了得天独厚的天、地、人、种四种兼备的古老茶区。

安溪境内有不少古老的野生茶树。在蓝田剑斗地等地发现的野生茶树,树高7米,冠达3.2米。据专家论证,已有1000多年的生长历史。此外,在西坪、福前等地也不断发现野生茶树,表明了安溪具有丰富的茶树资源。

据考,安溪产茶始于唐末。当时韩林学士韩屋有诗云:古崖觅芝叟,乡俗乐茶歌。明清时期,是安溪茶叶走向鼎盛的一个重要阶段。明代,安溪茶业生产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饮茶、植茶、制茶广泛传遍至全县各地,并迅猛发展成为农村的一大产业。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明代安溪茶农树无性繁殖法的发现与创造。明代以前,我国茶树均采用种子直播的有性繁殖法,茶树容易变种。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前后,安溪茶农从茶树枝条压在土壤中能生根发芽得到启发,创造出茶树整株压条繁殖法。因而,使安溪成了中国茶树无性繁殖的发源地。明末清初,安溪茶农又创制了乌龙花。乌龙茶即介于红茶与青茶之间的半发酵的特种茶。乌龙茶采制工艺的诞生,是对我国传统制茶工艺又一重大革新。明清雍正三年(1728)前后,安溪茶农又发现了名茶铁观音。特别的乌龙茶制作工艺,独一无二的铁观音,奠定了安溪作为中国名茶之乡的地位。清初,安溪茶业的迅速发展,以及黄旦、本山、佛手、毛蟹、梅占、大叶乌龙等一大批茶树优良品种的相继发现,把安溪茶业推向了鼎盛发展阶段。

安溪茶叶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乌龙茶生产技术和铁观音等优质名茶也不断向海内外广泛传播。茶业已成为了安溪县最大的生产支柱和劳动人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经济来源。时有谣千村学种茶,杉茶遍户栽,植茶当防老,茶价供万家。

民国时期,安溪茶业的发展,处于停滞阶段。尤其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安溪茶叶外销减少,茶庄纷纷倒闭,大片茶园荒荒。当时曾流传着一首民谣:金枝玉叶何足惜,观音不如茶菜豆叶,茶叶上市无人问,砍下茶树当柴烧。

新中国成立后,安溪茶业得以恢复,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更使安溪茶业呈现勃勃生机,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辉煌。全县现有茶园面积22.5万亩,百分之百是无性系品种。铁观音、黄金桂、本山、毛蟹、大叶乌龙等五大名茶占茶园面积的90%,并建有10万亩铁观音基地,6万亩绿色食品基地,茶叶年产量超过1.5万吨,总产值3亿多元。全县茶叶产量占福建省乌龙茶总产量的1/3,占全国乌龙茶总产的1/4。

茶业,已成为安溪县的特色产业,涉及农业、食品工业、茶机工业、保健品业、运输业、包装业、旅游业和服务行业,全县有60%的人口从事涉茶产业。

千百年来,随着乌龙茶品类的诞生和发展,在安溪这块飘香的土地上,逐步形成了古老独特,绚丽多姿的茶文化。安溪茶文化集历史、经济、宗教、民俗、礼仪、教育、医学、园艺、陶瓷于一堂,融诗词、书画、歌舞、戏剧、文学艺术于一体。目前,已形成了一套十分讲究的品茶技艺茶道、茶礼、茶论、茶俗,并把品茶技艺融进南音、茶歌、茶舞、赛茶王、茶艺表演、茶餐等活动中,成为独具一格,品味较高的安溪茶乡茶文化。

安溪乌龙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据实验研究发现,乌龙茶可以帮助人们缓解精神疲劳,有助于爱美人士抑制肥胖、美容养生,还具有消食止痢的功效,在各方面对人体的健康都有着积极作用。在国务院6月7日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安溪乌龙茶制作技艺榜上有名。作为我国茶类中最精湛、最独特的制茶技艺,安溪乌龙茶制作技艺走过了漫长的数百年,迎来了全面保护与弘扬的崭新时代。

传承:一部绵延的历史

史载,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安溪茶农吸取了红茶“全发酵”和绿茶“不发酵”的制茶原理,结合安溪铁观音的实际,创造出一套乌龙茶铁观音“半发酵”的独特制茶工艺,并根据季节、气候、鲜叶等不同情况,采用灵活的“看青做青”和“看天做青”技术。围绕乌龙茶制作技艺的起源,有了美丽的“乌龙打猎”、“乌龙太子”传说,以及如今已妇孺皆知的“魏说”与“王说”。

安溪乌龙茶传统制作技艺,在全县的分布范围随时代变迁而不同。清初时主要分布于西坪、虎邱、芦田、感德等乡镇,至清末已传遍全境。特别是近年来安溪茶产业的迅猛发展,全县铁观音种植地区不断拓展,铁观音传统制作技艺广泛传播。

与此同时,安溪种茶、制茶师傅不断被聘请到包括广东、台湾等在内的全国五大乌龙茶产茶区传播制茶技艺,高峰时期曾达数千人。像知名的台湾包种茶和木栅铁观音就皆由安溪人创制。

历经代代茶人手手相传,乌龙茶传统制作技艺薪火日盛,制作工艺日益成熟,由最初的脚揉手捻,发展为现在的采摘、初制、精制三大部分。其中初制含晒青、揉捻、烘干等先后十道工序;精制部分含筛分、烘焙、包装等六道工序。

发展:一项惠民的竞技

作为传承历史悠久的传统技艺,安溪乌龙茶制作在发展中充分借助了竞技的力量。沿袭至今的“茶王赛”习俗便是如此。在不断的赛茶中,一代代安溪茶农革新生产技术,改良制作工具,推动技艺持续提升,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安溪县大力实施“茶业富民”发展策略,建设优质乌龙茶基地,改进乌龙茶制作技术,改良茶叶制作机具,茶叶生产技艺日新月异。

受制于传统制茶技术“靠天吃饭”的特征,夏暑茶的质量和价格一度受到影响。感德茶农王奕荣经过不断摸索和反复实践,发明了空调制茶,克服了这一难题。如今,这项技术在全县得到了普遍推广,空调制茶也成了每个茶农必会的基本技能。而从加工机具上看,一批批手动简易型制作机具被逐渐淘汰,换成了现代化加工机械,也加快了铁观音制作技艺的革新。

制作技艺的发展,拓宽了铁观音的销售市场。如今,安溪铁观音的国内市场建立起以安溪中国茶都为中心的国内外营销网络。经营茶叶的商行,都纷纷把精选的安溪铁观音作为“镇行之宝”。

乌龙茶——产业中升起的一颗明珠


在继2002年中国(福建)国际茶博会获中国茶王称号之后,今年又在第十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暨中国精品名茶博览会上,再摘乌龙茶王桂冠,并囊括金奖、银奖,同时以安溪-苏坑杯冠名本届茶王赛。使永春佛手再度声名鹊起,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近

日,我们来到乌龙名茶之乡------安溪县,揭开了铁观音神秘的面纱。

乌龙茶的由来及特性

铁观音又名香橼、雪梨,系乌龙茶类中风味独特的名贵品种之一。相传很久以前,闽南骑虎岩寺的一位和尚,天天以茶供佛。有一日,他突发奇想:铁观音柑是一种清香诱人的名贵佳果,要是茶叶泡出来有铁观音(香橼)的香味多好哇!于是他把茶树的枝条嫁接在佛手柑上,经精心培植,终获成功,这位和尚高兴之余,把这种茶取名佛手,清康熙年间传授给永春师弟,附近茶农竞相引种得以普及,有文字记载:僧种茗芽以供佛,嗣而族人效之,群踵而植,弥谷被岗,一望皆是。佛手茶因此而得名。文革中因除四旧,曾改佛手为香橼。素有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序春的福建省永春县地处戴云山脉,山青水秀,朝雾夕岚,泉甘土赤,所生产的佛手茶质量历来为本类茶叶之极品,为别于其他地区的佛手茶,故称永春佛手。乌龙茶鲜叶似铁观音柑叶,叶肉肥厚丰润,质地柔软绵韧,嫩芽紫红亮丽,制好后外形如海蛎干,条索紧结,粗壮肥重,色泽沙绿油润,冲泡时,香气馥郁幽长、沁人肺腑,其汤色金黄透亮,滋味芳醇,生津甘爽,可谓此茶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尝,此外,佛手茶还具有提神益思、清心明目、利尿解毒、减肥降脂、健美延年、降血压、血糖,颐养身心等保健功效;经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周来兴长年临床经验证实,永春佛手茶对支气管哮喘及胆绞痛、胃炎、结肠炎、等胃肠道疾病有明显辅助疗效。

乌龙茶的历史及荣誉

铁观音于清光绪年间,在县城桃东开设峰圃茶庄,产品即闻名遐迩,民国20年制成铁盒包装,通过厦门茶栈源源转销到港澳及东南亚各埠,从此声名鹊起,海外侨亲有诗为证:西峰寺外取新泉,啜饮佛手赛神仙,名贵饮料能入药,唐人街里品茗篇。但当时总量尚少,到40年代末,每年销往海外只有几十担,如今,铁观音得以迅猛发展,现全县已有佛手茶园1.7万多亩,年产佛手茶1100多吨,最高亩产茶青达500斤以上。1982年永春被福建省政府定为全省三大茶叶出口基地县。

历史上不少文人墨客曾为铁观音吟诗作赋,清代贡士李射策诗云:活水还须活水煎,清泉安得沸山巅,品茗未敢云居一,雀舌尝来忽欲仙。李玉鸾诗曰:松风习习水潺潺,新得名茶手自煎,啜罢仙灵通五碗,焚香对客品山泉。全国着名茶叶专家张天福先生赞曰:永春佛手,点滴入口,齿颊留香,色香味俱臻上乘,不愧为茶中名品。中国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骆少君题词赞曰:永春佛手,名振神州。

1985年誉农牧渔业部优产品;1986年商业部优质产品;1988年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

1989年轻工业部优质产品;1995年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1997年中国国际茶会金奖;

1997年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2002年中国(福建)国际茶博会茶王、金奖;

2003年中国精品名茶博览会茶王、金奖。

铁观音的产地及前景

素有乌龙茶之乡美誉的苏坑镇,位于永春县北部,海拔580米,年平均气温18.2-19.2摄氏度,昼夜温差大,常年雾罩云绕,为永春佛手茶主产区,康熙45年就已初具规模,现全镇已有茶园5000多亩,年产茶叶400多吨,制茶业已成为该镇的传统支柱产业。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发挥传统产业优势,以打名牌增效益为主线,落实新种佛手茶一千多亩,开发设计30多款茶叶内外包装,使茶叶包装呈现多样化、系列化、高档化;连续举办四届佛手茶王赛,邀请全国着名茶叶专家骆少君、张天福到会鉴评,并举办茶艺表演、迎茶王踩街等茶文化活动,茶叶质量创历史新高。在2003年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暨中国精品名茶博览会上荣摘茶王桂冠,并荣获金、银奖。同时,为特别推介永春苏坑产的佛手茶这一珍稀名贵品种,本届由白茶、黑茶、乌龙、红茶、绿茶等90多个品种参加的茶王赛均以永春、苏坑杯冠名;中央电视台第七套、福建东南电视台、福建电视台公共频道、泉州电视台、中国茶叶报、福建科技报、泉州晚报等新闻媒体对发展永春佛手名茶生产的成功经验进行广泛的宣传报道,使这一名茶更加闻名遐迩。如今该镇的佛手茶已被中央电视台《乡村大世界》、福建东南电视台《银河之星大擂台》栏目指定为嘉宾、获胜者的礼(奖)品。

茶亦醉人何必酒,茗能香我不须花。永春佛手以其悠久的历史,优异的品质和特殊的保健功效,赢得了广阔的市场,2002年佛手专卖店和特约经销点等销售网络遍及北京、上海、深圳、柳州、济南、九江、赣州等国内大中城市,产品远销日本、东南亚、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深受消费者青睐。

苏坑镇有关负责人告诉我们,随着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全面推进和加入世贸组织后带来的商机以及乌龙茶消费趋势不断升温,佛手茶叶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今后,他们将把握有利时机,加快发展,力争在三年内完成全镇的中低产茶园改造,新种千亩佛手茶,建设千亩无公害茶叶基地,增加茶叶加工厂(场)60个,积极申报佛手茶叶绿色食品标志。鼓励支持更多的茶农、茶商在全国各地开设茶行、茶庄、茶艺馆,扩大销售网络,拓展市场空间,做到以茶兴农、以茶富民。

茶叶食品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工业在当今社会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食品的结构也在发生很大的变化,消费者已意识到摄取过多的热量和人工合成添加剂,会给人们带来许多弊病,所以很多的食品生产部门都在适应时代的潮流,向饮食低热量、高营养、新型多样和保健化、方便化的方向发展,特别是提倡回到大自然中去,一些无人工会成添加剂的天然食品和带有滋补、疗效作用的食品倍受欢迎。

近些年来全国许多茶叶专家、食品专家、医药专家都在研究开发茶叶的多种用途,研制了许多茶叶饮料、茶叶食品、茶叶药用的新产品。

铁观音的医学功效

饮茶是生活中的一大享受,是文化艺术的品尝,经常品饮,不但能帮助消化,去油腻,而且能提神醒酒,清暑止渴,可谓最受人们欢迎的一种世界性保健饮料。苏坑佛手茶就是茶中一种名优品牌。性味苦、甘、凉,气味清香。含有嘌呤衍化物(咖啡因及茶碱)和鞣酸,VitC等成份,其咖啡因能兴奋高级神经中枢,使精神兴奋,思想活跃,消除疲劳;茶碱能松驰平滑肌,故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胆绞痛有效;鞣酸有收敛抑菌的作用,同时还有利尿、兴奋心脏等药理作用,最近伦敦大学研究所发现咖啡因、茶碱能有效抵抗癌肿瘤。

临床应用:

1、清热利尿:泡饮能清头目而爽神,清心火利尿。凡头痛目昏,目赤涩痛,心烦口渴,小便不利者,可为清凉饮料。

2、化痰消食:沸水泡饮,有化食积,消油腻,助消化及化痰畅中的作用,宜为饭后的饮料,合醋煎,治泄泻、痢疾。

3、清暑止渴:清茶泡饮,有清暑热,止烦渴的功效,可为清暑或预防中暑的饮料。

单方治验:

1、细菌性痢疾:用100%茶叶煎液日服3-4次,每次5-10mg。

2、急性胃肠炎:用50%茶叶煎液每次10mg,日服4次。

3、急性传染性肝炎:用50%茶叶煎液每次5-10mg,日服2次。

茶叶不饮亦有用

1、轻度烫、烧伤,用浓茶涂抹伤处,不仅有较好的止痛效果,而且可以防止液体渗出,有利于伤口愈合。

2、将冲泡过的茶叶洗净晒干,收集起来做枕头芯。长期用此枕,可疏风清热,防止眩晕头疼。

3、因寒冷或干燥致手脚开裂时,可将少量茶叶嚼碎敷在裂处,用纱布或胶布包好,裂口会很快愈合。

4、孕妇经常咀嚼干绿茶,可减轻恶心呕吐等妊娠反应。

5、用冰糖泡浓茶喝,可减轻感冒咳嗽多痰的症状。

6、咀嚼茶叶或用浓茶漱口,可消除口中异味。

7、坚持每晚用浓茶叶洗脚,脚气可自愈。

8、把茶叶蘸湿捣烂后敷在蜂蛰虫咬处,可消肿、止痛、止痒。

喝茶如何不失眠

由于担心会失眠,许多人不敢在睡前喝茶。日本和英国学者取得的一项新成果有望帮助那些人打消顾虑。他们破译了茶叶中能够合成咖啡因的酶的基因,这意味着将来有可能应用转基因技术生产出不含咖啡因的茶饮料。

咖啡因是咖啡、茶等饮品中能够导致神经中枢产生兴奋作用的物质,睡前喝茶不仅容易使人失眠,过多饮用还会导致消化不良等后果。

由于日本学者和英国学者新分离出的这种能够合成咖啡因的酶的基因,由大约1400个碱基对构成。利用这项科研成果,将来有可能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不含这种酶的茶树,从这种茶树上获得的茶叶将不含咖啡因。

制茶饮茶的演进


约在五千年前的神农时代,我国先民就探知了野生茶树的药用功能,并一直作为药用,以后又做成茶菜、茶粥当作食物。公元前200年左右的秦汉时期,茶始为饮用。最早记载茶事的是西汉宣帝时谏议大夫王褒的《僮约》,其中武阳买茶和烹茶尽具,叙说了当时茶叶已成为商品上市交易,饮茶讲究烹饮之技;三国魏明帝时的博士张揖在《广雅》中说明了采取鲜叶紧压成饼的制茶方式,并对煮饮方法作了记述,即先炙烤饼茶,捣碾成末,放入瓷碗中以沸汤冲泡,然后加入葱、姜、橘子等调料混煮羹饮。采茶作饼和混煮羹饮,是秦汉至初唐近千年间制茶与饮茶的主要形态。

唐代人饮茶将前人采叶作饼的混煮羹饮演变为蒸青制饼,然后炙烤碾末煎煮清饮。这一饮茶方式的推广,与当时制茶技术的进步是分不开的。它的创新者陆羽在《茶经》中为蒸青制饼、煮茶清饮规范了制作和品饮方法,精心设计了配套的器具。唐代茶叶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四种加工形态,饼茶的生产与饮用仍占主要地位。宋代的茶叶制作承袭唐代的蒸青制饼方法,制作工艺更为精细,故称团片。团片茶饮用时仍需碾末,但不再入锅煮饮,而是置于盏(瓯)中用沸水冲点。宋代末茶点饮技艺主要有团饼茶点饮、草茶点饮,还有由点茶衍生的更具把玩乐趣的斗茶与分茶。宋代是末茶饮用最流行时期,徽宗时崇尚汤色贵白,可谓冲点技法已至极点。南宋后期,散茶点饮之风渐兴。进入元代后,散茶生产和饮用在南方地区成为主流。

明代被誉为开千古茗饮之宗。太祖朱元璋下诏罢造龙团,惟采芽茶以进。散茶饮用的流行,推动了制茶技术的进步,炒青法较蒸青法更有利于激发茶的真香真味和保持茶的自然本色,因此以涤盏、投茶、注汤、品茶为形式的散茶撮泡法应运而生,奠定了此后六百多年来中国人的饮茶方式。散茶撮泡法虽比煎茶、点茶要简化快捷,但要泡好一杯茶还是讲究技艺的。特别是清代以后,绿茶加工已具备条、扁、圆、片、尖五种形态,茶叶由单一的绿茶进入了白茶、青茶、黄茶、红茶和黑茶等多茶类时代,进一步丰富了茶叶的泡饮技法,色、香、味、形成为追求茶叶撮泡技艺的最高境界。

在茶叶制作与饮用的两千多年间,经历了晒青做饼、混煮羹饮,蒸青制饼、煮茶清饮,饼散并用、冲点汤饮,炒青散茶、撮泡清饮等四个主要演变阶段。茶叶制作工艺与品饮方式的不断变革与创新,传承积累了制茶与饮茶技能,促进了茶叶物质文化的发展。

福建白茶的演进


制造白茶的茶树品种有哪些?

制造白茶的茶树品种有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水仙、菜茶等。福鼎大白茶原产于今福鼎市太姥山。据传说,距今100多年前(1857年),柏柳乡竹头村陈焕把此茶移植家中而繁殖开来;又说是柏柳乡翁溪村张吓钦发现的;其传播到黄岗乡是在光绪元年(1875年),由周开陈自后井移植来的。政和大白茶原产于政和县铁山高仓头山。据传说,在清光绪五年(1879年)由铁山人魏年老将此茶树移回家中种植,后因墙倒,无意压条数十株,逐渐繁殖推广。

水仙茶原产于建阳县水吉大湖岩叉山。据传说,清道光年间,由苏某将此茶树移植于西乾家前,后用压条法繁殖推广。当地菜茶的栽培历史约有1000余年,由于长期用种子繁殖与自然变异的结果,性状混杂。1968年,福鼎白琳茶厂在制作传统白茶的基础上,应港商要求制成新工艺白茶。1985年,福建省茶科所又创制一种名叫白雪芽的白茶新产品。

老白茶功效甚笃

福建白茶除了含有其他茶叶固有的营养成分外,还含有人体所必需的活性酶,国内外医学研究证明,长期饮用白茶可以显著提高人体内脂酶活性,促进脂肪分解代谢,有效控制胰岛素分泌量,延缓葡萄糖的肠吸收,分解体内血液中多余的糖分,促进血糖平衡。

福建白茶含有丰富的多种氨基酸,其性寒凉,具有退热祛暑解毒之功效,在产区内夏季啜一杯白牡丹茶水,很少会中暑,因此白牡丹是当地茶农夏季必备的白茶之一。在中国华北及福建产地被广泛视为养护麻疹患者的良药,故清代名人周亮工在《闽小记》中载:白毫银针,产太姥山鸿雪洞,其性寒,功同犀角,是治麻疹之圣药。现在太姥山还有一株具有170多年树龄的福鼎大白茶原始母树,名曰绿雪芽。白茶存放时间越长,其药用价值越高。白茶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原,它被人体吸收后,能迅速转化为维生素A,可预防夜盲症与干眼病。同时白茶还含有防辐射物质,对人体的造血机能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能减少电视辐射的危害,因此在看电视过程中多喝一些白茶是百利无一害,尤其是少年儿童更应该提倡多喝白茶,有利于保护眼睛,健康身体。

制茶与饮茶的演进


约在五千年前的神农时代,我国先民就探知了野生茶树的药用功能,并一直作为药用,以后又做成茶菜、茶粥当作食物。公元前200年左右的秦汉时期,茶始为饮用。最早记载茶事的是西汉宣帝时谏议大夫王褒的《僮约》,其中武阳买茶和烹茶尽具,叙说了当时茶叶已成为商品上市交易,饮茶讲究烹饮之技;三国魏明帝时的博士张揖在《广雅》中说明了采取鲜叶紧压成饼的制茶方式,并对煮饮方法作了记述,即先炙烤饼茶,捣碾成末,放入瓷碗中以沸汤冲泡,然后加入葱、姜、橘子等调料混煮羹饮。采茶作饼和混煮羹饮,是秦汉至初唐近千年间制茶与饮茶的主要形态。

唐代人饮茶将前人采叶作饼的混煮羹饮演变为蒸青制饼,然后炙烤碾末煎煮清饮。这一饮茶方式的推广,与当时制茶技术的进步是分不开的。它的创新者陆羽在《茶经》中为蒸青制饼、煮茶清饮规范了制作和品饮方法,精心设计了配套的器具。唐代茶叶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四种加工形态,饼茶的生产与饮用仍占主要地位。宋代的茶叶制作承袭唐代的蒸青制饼方法,制作工艺更为精细,故称团片。团片茶饮用时仍需碾末,但不再入锅煮饮,而是置于盏(瓯)中用沸水冲点。宋代末茶点饮技艺主要有团饼茶点饮、草茶点饮,还有由点茶衍生的更具把玩乐趣的斗茶与分茶。宋代是末茶饮用最流行时期,徽宗时崇尚汤色贵白,可谓冲点技法已至极点。南宋后期,散茶点饮之风渐兴。进入元代后,散茶生产和饮用在南方地区成为主流。

明代被誉为开千古茗饮之宗。太祖朱元璋下诏罢造龙团,惟采芽茶以进。散茶饮用的流行,推动了制茶技术的进步,炒青法较蒸青法更有利于激发茶的真香真味和保持茶的自然本色,因此以涤盏、投茶、注汤、品茶为形式的散茶撮泡法应运而生,奠定了此后600多年来中国人的饮茶方式。散茶撮泡法虽比煎茶、点茶要简化快捷,但要泡好一杯茶还是讲究技艺的。特别是清代以后,绿茶加工已具备条、扁、圆、片、尖五种形态,茶叶由单一的绿茶进入了白茶、青茶、黄茶、红茶和黑茶等多茶类时代,进一步丰富了茶叶的泡饮技法,色、香、味、形成为追求茶叶撮泡技艺的最高境界。

在茶叶制作与饮用的两千多年间,经历了晒青做饼、混煮羹饮,蒸青制饼、煮茶清饮,饼散并用、冲点汤饮,炒青散茶、撮泡清饮等四个主要演变阶段。茶叶制作工艺与品饮方式的不断变革与创新,传承积累了制茶与饮茶技能,促进了茶叶物质文化的发展。

英国红的演进介绍


英国红茶文化 的演进

从东方到西方

1650年,荷兰商船将中国红茶首次引进欧洲。十七世纪,英国伊丽莎白女皇一世成立的东印度公司,直接从福建进口茶叶。由于厦门收购的武夷红茶茶色浓深,故被称为Black Tea。

中国茶正式对外贸易是在南北朝时期,而贸易对象是土耳其商人,中介地是蒙古边界,当时的方法是以物易物。远在公元五世纪,我国茶叶已运输至土耳其,而自隋唐以后又与西边互市不绝。 自十七世纪起,西方商人用茶船将红茶从中国运送到英国,再利用茶车将红茶运往内陆各地销售。 虽然茶贸易早已有之,但当时我国只出口茶叶,不出口茶种。大约在18世纪80年代,一个名叫罗伯特.福琼的英国植树采集家将茶树种子放入一个用特殊玻璃制成的便携式保温箱中,偷偷地带上了开往印度的轮船,于是在印度培养了十万株以上的茶树苗,形成了大规模的茶园,并由此产生了英国的红茶文化。

从贵族到平民

红茶传进欧洲时,由于是遥远东方来的珍品,「喝茶」成为上流社会的专属享受;后来红茶在伦敦的咖啡屋、红茶庭园开始流行。咖啡屋是名流聚集交流、饮茶的场所。红茶庭园则出现于伦敦郊区,大多数英国人藉此才开始接触红茶。

十八世纪中期以后,拜生产技术进步之赐,茶才真正进入一般人民的生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