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武早期著名老茶号

发布时间 : 2022-02-27
易武谷花茶 易武普洱茶 易武麻黑茶

易武谷花茶。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易武早期著名老茶号”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易武早期著名老茶号”相关知识!

1740年前后的普洱江湖,与“同庆号”差不多同时在易武山出现的尚有乾利贞宋聘号、福元昌号和同兴号,三家茶庄与同庆号—道,共同奠定了普洱江湖最早的格局。这三家茶庄,茶叶产量每年都在500担以上,这些茶叶通过茶马大道,源源不断地运往京城、藏区和内地,可谓茶香满天下。

宋聘号

易武早期普洱江湖上四大家族之—。宋聘号是一家合股茶庄,四家合股,其中一个股东叫袁谦六的,他是当时大名鼎鼎的经济特科状元袁嘉谷的胞兄,也因为这层系,宋聘号在普洱江湖上的地位十分特殊。宋聘号的这个背景,跟武林世家袁承志差不多。如果按照水浒英雄的出身背景和排名,袁谦六相当于玉麒麟卢俊义。

同兴号

易武山最早创办的茶庄,普洱江湖四大家族之一。创办于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创办人是谁?今天已不可考。我们知道的是,到了抗战前夕,这家茶庄的江湖领袖地位仍然不可撼动,如果不是侵略者手长;可以肯定的是,同兴号的寿命延续到解后不成问题。同兴号的庄主是向纯武,年产量500担,并在香港设有天福泰公司。

同兴号日前仍遗留下来不少民国版的老茶和商标,基本上都归人中国台湾普洱茶收藏家之手。一片百年顶级同兴号老茶目前的价格是10-15万元。商标著明:“本庄开设云南易武,即今日镇越县茶庄,揣揉普洱属之三山,曰易武,曰倚邦,日蛮砖三处上好阳新春白尖茶叶,精工熏揉,销行中外,相传五世,历时150余年,驰名已久……惟恐中外官商不明,其所惑,反究易武茶之不良,虚有其名。”

同兴号的庄主向纯武在江湖上人声名显赫,是有名的“易武山三武”之一(另外二武,一是同泰昌的庄主朱小武,一是同昌号的大公子黄备武)。这“三武”,大凡当时在普洱江湖上混的,如果没有听说过他们的名头,是会遭人笑话的。

同兴号的庄主向纯武,同泰昌的庄主朱小武,同昌号的大公子黄备武;:可称为普洱江湖上“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

福元昌

易武山早期普洱江湖四大家族之一,具体创办时间不详。1929年,福元昌号年产圆茶500担,与乾利贞宋聘号旗鼓相当。现存福元昌内标注有如下字样:“本号在易武大街开张。

福元昌记专办普洱正山,地道细嫩尖芽,加上督造,历年已久,远近驰名……;云云。福元昌号生产的饼茶,1989以后流人中国台湾,被中国台湾茶人称为“茶王”。目前,福元昌老茶仅剩下100片左右,价格在每饼17-19万元之间。

茶经网扩展阅读

易武庆丰号历史文化及发展


据口碑流传及易武《茶祖史话》记载,易武茶始于公元225年左右。在那缺医少药的历史时期,当地土著民族染有疾病,通过试用,发现茶叶具有清热解毒、醒脑明目,止痛除烦的药用功效,在使用中推广开来,茶叶变成了商品。到唐朝“大兴土木”时期又得到较大发展,初步形成山山有茶园,处处有人家的宏大局面。易武、倚邦、攸乐、漫撒、蛮砖、和革登成为了普洱古六大茶山。由于茶业的发展带动了其他事业,易武成了滇南有名的“利润城”,使群众的经济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富裕,修房建庙、立茶庄,办学堂,筑路架桥,一派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磨者河永安桥碑记描述了清道光年间的情景:“云南迤南之利,首在茶。”。

古六大茶山茶庄创建时间不一,有清雍正、同治、光绪、民国等时期,有的开开停停,停停又恢复。清光绪年间至民国26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易武主要茶庄除了庆丰号外,还有同庆号、同兴号、乾利真宋聘号、福元昌、同昌号、同泰昌、迎春号、庆春号、守兴昌、车顺号、元泰丰、君利祥、中和祥等十四家。

追根朔源,易武庆丰号茶庄创建于清光绪初年 (公元1875年),是倚邦“宋云号”在易武的制茶厂,专门采用有别于倚邦小叶茶种的易武山大叶种普洱茶叶,制造精选茶品,年经营茶叶100-200担,1911年停办,1921年恢复,年产普洱茶15吨左右,产品销往四川等地,1935年又停办。

2014年承祖先盛名,集数百年经验,在普洱茶历史上遐尔闻名的“古六大茶山”的核心腹地成立西双版纳易武庆丰号茶业有限公司,,以传统制作理念为基石,传承百年老字号“易武庆丰号”文化精髓,发扬其以德制茶、表里如一的精神。

易武茶思


说起西双版纳,人们想到的总是茂密的热带森林和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其实,西双版纳在中国的普洱茶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它成为了我国顶级普洱茶的最主要产地。西双版纳悠久的种茶、饮茶、贸茶历史,加之多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历史,孕育了积淀丰厚、博大精深的普洱茶文化。

要谈西双版纳的普洱茶文化,就不能不提到易武,这个让爱茶客们神往的地方。清朝在云南设立茶叶局,统管茶叶贸易,云南顶级普洱茶由国家统一收购,挑选一流制茶师手工精制,进贡朝廷。易武茶山的七子饼茶就是敬献皇室不可或缺的重要贡品,每年清明节以前的茶叶必须在完成进贡任务后才能上市交易。同时,由于地处普洱茶产区的中心位置,易武还是滇藏茶马古道的起点。光绪年间,易武就已经成为了普洱茶交易的主要集散地和周边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今天的易武,延续了昨天的历史:万里茶乡,依旧拥有着保存最为完好的古茶园;边陲重镇,依然汇聚着中原文化与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神韵,再现那“驮马铃儿响、青石路儿弯、云深茶儿香”的古镇印象。今天的易武,处处可见爱茶人,可以说是家家有茶具、人人是专家,以茶会客、以茶交友,彰显出易武人对茶的热爱和弘扬普洱茶文化的自觉。

从2010年开始,易武就开始举办民间的斗茶大会系列活动,文化又增加了新的内容。斗茶大会动员起了全易武“七村八寨”的茶农们,大伙们围绕采茶、手工制茶、古树茶晒青毛茶开展擂台比赛。说起手工制茶技艺,它已经被认证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各村选派的制茶能手们,用双手在铁锅里快捷地将新鲜茶叶进行操、抛、揉、翻炒、均匀杀青,将炒熟的茶叶放在簸箕里反复均匀地揉捻。评委们现场闻香、看色、揉捏检验,当场唱分、点评。各村寨的乡亲们、各地的茶商和游客们,各各踮足探首、屏息凝神,时不时要冲进组委会设置的比赛区,巴不得都像评委一般,当场抓把茶来评个究竟。易武的斗茶,斗出了全乡各村寨乡亲们争相提高茶叶品质的干劲,更斗出了茶乡文化的新景象。

随着普洱茶文化的复兴,新的马帮队伍带着来自云岭深处的普洱茶,伴着悠扬的驮马铃声,再次踏上了从易武前往北京的路途。人们重走马帮路,是为了把深藏在云岭大山中的普洱茶展现给中国和世界,让世人再次领略普洱茶的无穷魅力和文化内涵。(原题《易武的茶》)

贡茶之乡——易武


易武古镇座落在滇西南西双版纳州腊县的一个山梁上,古时这里是马帮的集散地,普洱贡茶之乡。

易武历史上因茶而兴,清雍正二年(1724年),大量茶人涌入易武,“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之众(俗称:奔茶山),形成了山山有茶寨,寨寨有茶山,茶林连茶林的格局。但因当时,茶山事端不断,清政府“严禁客商入山作茶”。

直到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实行“茶引”够茶,茶商才得复入。据清人阮福《普洱茶记》载:“普洱茶名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当然就要优先进贡京师。官使们将普洱茶献进宫廷,深受皇宫喜爱而列为贡品。

《普洱府志》载:清乾隆九年(1744年),普洱茶被宫廷正式列入《贡茶案册》,而易武、倚邦等茶山所产的以早春茶(春茶)为原料蒸压精致的上乘普洱茶———“园茶”每年要缴纳“八色贡茶”既五斤重团茶、三斤重团茶、一斤重团茶、四两重团茶,一两五重团茶及用锡瓶装的芽茶、蕊心茶和以小匣装的茶膏。据阮福查阅《贡茶案册》所知:“每年进贡之茶,例于布政司库铜息项下,动之银一千两,由思茅厅领去转发采办,并买办收茶瓶、缎匣,木箱等费……”。

贡茶极为考究,“于二月间(农历)采蕊极细而白谓之毛尖以作贡,贡后方许民间贩茶”。易武和倚邦过去的茶农民间流传着“采办贡茶,忙上不忙下”,意为采办贡茶是天旨,是皇帝的指令,自己的事情再忙都得放弃,以采办贡茶为要。因为贡茶任务完成了,老百姓的茶叶才能上市,民间也才能贩卖。在加工过程中逐渐由茶商设店,官府派专人监制为主。如易武茶商李开基的“安乐号”茶庄,车顺来的“车顺号”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获御赐“瑞贡天朝”匾额,李开基、车顺来被光绪皇帝敕授“例贡进士”,李开基还被史部敕命为修职佐郎。车顺来获得的“瑞贡天朝”匾额,至今尚存。

数百年来,易武作为茶马古道的陆路源头,既是普洱贡茶的主产地,又是茶叶、马匹、药材等集散地堪称普洱茶之都。

易武贡茶的历史


易武古茶山,系古六大茶山中茶园面积最大、产量最大的茶山。易武古树茶很纯、茶劲十足,香气挂杯且持久,耐泡,叶底鲜嫩,汤色金黄通透,看上去没有什么内涵,喝起来却使人大吃一惊,忘记不了。 易武茶具有很长的历史,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易武贡茶的历史故事。

易武历史上因茶而兴,清雍正二年(1724年),大量茶人涌入易武,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之众(俗称:奔茶山),形成了山山有茶寨,寨寨有茶山,茶林连茶林的格局。但因当时,茶山事端不断,清政府严禁客商入山作茶。直到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实行茶引够茶,茶商才得复入。

据清人阮福《普洱茶记》载:普洱茶名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当然就要优先进贡京师。官使们将普洱茶献进宫廷,深受皇宫喜爱而列为贡品。

《普洱府志》载:清乾隆九年(1744年),普洱茶被宫廷正式列入《贡茶案册》,而易武、倚邦等茶山所产的以早春茶(春茶)为原料蒸压精致的上乘普洱茶园茶每年要缴纳八色贡茶既五斤重团茶、三斤重团茶、一斤重团茶、四两重团茶,一两五重团茶及用锡瓶装的芽茶、蕊心茶和以小匣装的茶膏。

据阮福查阅《贡茶案册》所知:每年进贡之茶,例于布政司库铜息项下,动之银一千两,由思茅厅领去转发采办,并买办收茶瓶、缎匣,木箱等费。

贡茶极为考究,于二月间(农历)采蕊极细而白谓之毛尖以作贡,贡后方许民间贩茶。易武和倚邦过去的茶农民间流传着采办贡茶,忙上不忙下,意为采办贡茶是天旨,是皇帝的指令,自己的事情再忙都得放弃,以采办贡茶为要。因为贡茶任务完成了,老百姓的茶叶才能上市,民间也才能贩卖。在加工过程中逐渐由茶商设店,官府派专人监制为主。如易武茶商李开基的安乐号茶庄,车顺来的车顺号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获御赐瑞贡天朝匾额,李开基、车顺来被光绪皇帝敕授例贡进士,李开基还被史部敕命为修职佐郎。车顺来获得的瑞贡天朝匾额,至今尚存。

易武普洱茶的历史


易武是六大茶山之一,六大茶山是享誉中外的普洱茶的原产地,而易武更是种茶、制茶和销售茶叶的中心。宋朝时,当时六大茶山所产的茶叶已远在广西进行茶马交易。据史料记载,明代以来,商贾、民众出资出力修路架桥,开辟茶马古道。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开辟易武至思茅主要通道,普洱府向清朝廷上贡的女儿茶,也是从这条驿道运出。道光十年(1830年),在磨者河上首建永安桥,连接易武和倚邦。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修建由易武经倚邦至思茅的茶马古道。从此,普洱茶内销思茅、元江、石屏、昆明等地,一部分销往西藏。

西双版纳是普洱茶的发源地之一,随着茶产业的兴起,茶马古道应运而生。易武作为古代六大茶山茶叶的集散地,历史地成为了茶马古道的起点之一,形成了以易武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辐射的格局,分别通向北京、西藏、泰国、老挝、缅甸、越南和印度。除了进京和进藏的2条线路外,其余都通向了毗邻的国家。有一条拥有悠悠近2000年历史的古道,起源于西双版纳,也一度延伸到东南亚以及南亚,它不仅见证了普洱茶贸易的盛衰,更推进了古远的民间国际贸易。

易武盛产茶叶,乃普洱茶古代六大茶山之一。随着茶叶产业逐步兴旺,明清时期,商贾、民众集资投劳修路架桥,开辟茶马驿道。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开辟易武至思茅的古驿道,全长535华里,是六大茶山通向思茅、普洱的第一条石板铺就的茶马古道。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修通由易武经倚邦至思茅的青石块铺成的道路,路面宽3~4尺,全长470华里。民国年间,历任镇越县长下令各区、乡组织义务民工整修,以县府治所易武为中心,通往各区、乡的便道。至1949年,易武通往国内主要驿道有7条,总里程2875华里。通往老挝的有4条,总里程1480华里。由于年久失修、交通改道等原因,现在只有少部分残留下来。如今易武乡境内尚且保留的青石板茶马古道有19段,总长10617米左右。

清朝末年,民国初期,大量汉人进入易武经营茶业,使易武茶业市场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许多茶庄纷纷停业,易武茶业走向衰落。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普洱茶再次名声鹊起,沉寂多年的普洱茶传统加工作坊纷纷涌现,传统制茶工艺继续传承。

易武茶马古道形成原因

唐人樊绰在《蛮书》中曾写道: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银生城指的是唐南诏所设的开南银生节度区域,辖今景东、景谷、普洱,西双版纳。成书于清嘉庆时期的《滇海虞衡志》记载:普洱茶所属六茶山,一日攸乐、二日革登、三日倚邦、四日莽枝、五日蛮耑、六日慢撒,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足见当时茶业之盛。道光及光绪本《普洱府志》,则以攸乐、倚邦、莽枝、蛮湍、慢撒、易武为六茶山,去革登而新增易武,革登茶业产量,当时可能已衰落,由易武取而代之。易武海拔较高,最高处达2000多米,产茶各山,干季期间,晨雾甚浓,日中方散,雾凝如雨,茶树赖以滋润,茶质优良。据当地人的讲述,易武土著民族在东汉末年将野生茶树引为药用,并从药用变为饮料,发展成主要的经济作物,投入市场交易,但没有史实可考。然而,易武在唐朝时开始大量种茶,却有据可依。据李石续《博物志》,认为茶出银生诸山,西番之用普茶,已自唐时。樊绰《蛮书》约成书于唐懿宗咸通四年,后于《茶经》面世一世纪,此当为易武产茶的最早记录。易武茶业经唐、宋两代的发展,已成为当地的主要经济作物,形成茶产业。到了元代,因为战争和疾病的危害,土著村寨大量迁并,人口逐年减少,茶业也随之衰落。明朝茶业有所恢复。明末清初,内地人看到易武土地肥沃、气候宜人以及发展茶业的巨大潜力,相约迁居易武,特别是石屏人大量迁居而来,掀起了奔茶山的热潮。石屏人迁居易武后,不仅恢复了荒废的茶园,还新垦种植了许多新茶园,使易武的茶业开始复苏并迅速发展起来,成为有名的万亩茶园和万担茶的主产区。茶叶的加工也从加工散茶转向加工成型茶,分别制成元宝茶(七子饼茶)、长方形茶砖(砖茶)和团茶。其中以圆形饼茶最为出名,曾一度扬名海内外。茶成为易武人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清嘉庆至道光年间,茶业发展达到了顶峰。据李拂一先生著《镇越县新志稿》载:清嘉庆、道光年间是六大茶山最辉煌的时期,易武茶山年产晒青毛茶7万担,最高时达10万担。茶业的发展,使当地人民的生活逐渐富裕起来,呈现出盖楼房、建寺庙、办茶庄、开店铺、办学堂、筑路架桥的兴旺发达景象。至今还保留有大量的古茶园、古建筑、茶马古道等文化遗产。

易武茶马古道的文化符号

古茶园

易武至今还有古茶园11430亩,主要分布在麻黑、高山、曼洒、曼乃、曼腊等几个地方,全乡各个地方均有零星分布。位于麻黑村委会的古茶园最具代表性,茶园面积4700多亩,有茶树56.4万余株,这片茶园均为老茶树,从明朝初期起就开始在这里种植,在清雍正至道光年间得到进一步发展,清末和民国不间断地补种,增种,由此形成了如今的规模。

古茶座

易武茶产业的发展,在漫氏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受到国内外战争、社会动乱、天灾人祸、方针政策的影响,时而兴旺发达,时而冷冷清清,在清嘉庆、道光时期茶业发展达到顶峰,易武茶区(包括漫撒茶山)茶民众多,茶商云集,茶庄林立。主要茶庄有:同兴号,大约创办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是易武建立最早的茶庄,与同庆号、乾利贞、同昌号多年形成四强之势。其他茶庄还有东和祥(义兴祥)、泰东祥、宋兴昌、元泰丰、鸿庆号等。

古民居

明洪武年间,中原汉族人口大量迁入石屏。明末清初,六大茶山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发展茶业的巨大优势,吸引了部分石屏等地人迁入易武。清乾隆年间至道光年间,易武土司用窑泥制造砖瓦坯,造瓦窑烧砖瓦,建盖四合院民宅,其建筑结构和布局与江南各地略同。易武现存的古民居一般是砖土木结构,即房屋结构用木质穿斗,外墙用砖石打基石,上面用土夯筑山墙,房顶用筒瓦铺盖的四合院。为正堂两耳的二层楼房,正大门前是用青石铺设的正方形天井,正面上房为堂屋,堂屋两边为主人卧室,每边用木板隔分为里间和外间。长辈多住里间并铺没有地板,中间为堂屋,作为祭祀活动和接待亲戚朋友及设宴席专用,有时用于粮米加工的临时作坊。楼上用木板相隔,有的用作堆放家什用具,有的用作接待远亲留宿之用。正房下左右建有二层楼的耳房,下面为灶房,楼上一般作粮食储藏室。房屋一般是坐北朝南或因地形而为坐南朝北,屋脊两端翘起,左端微高,右端稍低,意为:左青龙、右白虎。整个民宅建筑风格和各种花纹雕刻及禽鸟图案,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

公家大园

该大园被认为是茶马古道的起点之一,是茶文化在易武的见证。清乾隆至道光年间,易武、倚邦、攸乐、曼撒、曼砖、革登70%的茶叶均在易武集散,呈现一片繁荣景象。约400余年的10株大榕树紧紧围绕着公家大园,树冠高大,枝叶茂盛,仿佛在迎接八方来客。榕树的根系当时还被马帮运茶出发前用来栓马。

2006年,在易武原关帝庙旧址仿照关帝庙建筑风貌,建成普洱茶古六大茶山茶文化博物馆,占地面积951.9平方米,馆内收藏有石刻碑文、木匾、清代字据契约和当地老百姓祖传的制茶、泡茶、马帮驮运茶的工具,各茶庄、茶号生产的茶叶样品,有关茶文化历史书籍等计364件。

作为普洱茶六大茶山之一,和普洱茶的原产地,易武在清朝光绪年间,一度是云南六大茶山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茶叶生产、加工和集散之地。各种商号、茶庄、店铺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商业繁盛,马帮不绝就是对易武古镇那时的真实写照。

茶业的发展不仅增加了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而且还促进了其他(传统)产业,如:种植业、加工业、纺织业、商业、交通的发展。使易武呈现出商旅民工云集、店铺茶庄林立、骡马、牛帮塞途的繁荣景象。

大量汉人迁居易武种茶、制茶、卖茶,既恢复和发展了茶业;由于当地土著民族与汉族共同居住、共同耕作、共同从事茶叶生产、加工,又促进了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同时,汉族的花灯艺术、教育形式(私塾)、酱菜加工、农具制作、建筑技艺(四合院)、纺织技术等大量先进的汉文化传人了易武,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

易武贡茶的历史故事


易武古茶山,系古六大茶山中茶园面积最大、产量最大的茶山。易武古树茶很纯、茶劲十足,香气挂杯且持久,耐泡,叶底鲜嫩,汤色金黄通透,看上去没有什么内涵,喝起来却使人大吃一惊,忘记不了。 易武茶具有很长的历史,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易武贡茶的历史故事。

易武历史上因茶而兴,清雍正二年(1724年),大量茶人涌入易武,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之众(俗称:奔茶山),形成了山山有茶寨,寨寨有茶山,茶林连茶林的格局。但因当时,茶山事端不断,清政府严禁客商入山作茶。直到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实行茶引够茶,茶商才得复入。

据清人阮福《普洱茶记》载:普洱茶名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当然就要优先进贡京师。官使们将普洱茶献进宫廷,深受皇宫喜爱而列为贡品。

《普洱府志》载:清乾隆九年(1744年),普洱茶被宫廷正式列入《贡茶案册》,而易武、倚邦等茶山所产的以早春茶(春茶)为原料蒸压精致的上乘普洱茶园茶每年要缴纳八色贡茶既五斤重团茶、三斤重团茶、一斤重团茶、四两重团茶,一两五重团茶及用锡瓶装的芽茶、蕊心茶和以小匣装的茶膏。

据阮福查阅《贡茶案册》所知:每年进贡之茶,例于布政司库铜息项下,动之银一千两,由思茅厅领去转发采办,并买办收茶瓶、缎匣,木箱等费。

贡茶极为考究,于二月间(农历)采蕊极细而白谓之毛尖以作贡,贡后方许民间贩茶。易武和倚邦过去的茶农民间流传着采办贡茶,忙上不忙下,意为采办贡茶是天旨,是皇帝的指令,自己的事情再忙都得放弃,以采办贡茶为要。因为贡茶任务完成了,老百姓的茶叶才能上市,民间也才能贩卖。在加工过程中逐渐由茶商设店,官府派专人监制为主。如易武茶商李开基的安乐号茶庄,车顺来的车顺号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获御赐瑞贡天朝匾额,李开基、车顺来被光绪皇帝敕授例贡进士,李开基还被史部敕命为修职佐郎。车顺来获得的瑞贡天朝匾额,至今尚存。

关于易武贡茶的历史故事,就为大家介绍到这,希望这样的介绍能给想了解普洱茶文化的朋友带来帮助。

易武茶山的茶庄、马帮


易武在民国初年称为镇越县,也是茶叶的集散地,因此有易武正山之名号,易武当今留下的茶庄也比较多,也较具有知名度,如“同庆”号、“乾利贞”、“同兴”号、“同昌号”、“福元昌号”、“车顺号”、“安乐号”、“守兴昌”等,这些茶号除了茶叶买卖之外,都拥有自己的马帮,而这些茶号以“同庆”号、“乾利贞”号最具有知名度,这两家茶号在石屏老家还有茶号存在。

2002年我从易武与张毅先生坐车到石屏,共花了近两天时间才到达,只为了寻找这两家后代情况,当时他们行走的路线是从易武经曼撒至江城、元阳再到石屏,而某部分茶叶再由石屏运送到昆明,因昆明当时有一间石屏会馆,是当年石屏人落脚处,“同庆”号、“乾利贞”在易武不但拥有庞大的资产,在石屏老家更是富有。在石屏我们找到“同庆”号后代刘作楫先生,刘老是退休教师,现已八十几岁,他领着我们到“同庆”号老茶庄参观,我们好奇的问他为什么不在老家(茶庄),他感慨的对我们说,在文化大革命时他们被赶出了老家,现在要都要不回来,只有认命了。“同庆”号老家就在他们现住房子的对面,是一间大宅院。因乾利贞、“宋聘”号有四位股东、我找到了两家,一是袁家、二是富家。袁家在石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袁嘉谷”先生是云南第一个被清代皇帝封为经济特元,也就是状元的人,在石屏、云南地位相当崇高,房子视为石屏的古迹,但可惜的是后代已不在石屏。我们花了近两天的时间才找到富家。富美曾先生是惟一留在易武的一位,听说当时在易武当教师兼制茶,茶叶的工作都是由他大哥处理,当我们找到富家时,心中喜悦难以形容,踏人富家时,只见一位老太太在家,一问之下才知道是富美曾的夫人,接着问富先生在不在家,他指着墙壁上的画像说,她先生两个月前刚过世,此时我俩心凉了半截,许多易武的情况因此也中断了,后来他儿子富源先生回来了,可是我们想了解的数据他们一问三不知,最后只好作罢,我就这样结束石屏之旅,后来我自己连续又走了三次,主要为了补充一些数据。

1994年在易武我和白宜芳先生与当时的龚乡长及几个干部先到落水洞附近找到茶马古道遗址,还请了当年为许多家茶号运送茶叶的罗德寿先生(现已八十几岁)他带着他的马匹扮成当年马帮的模样,再到茶马古道上拍摄照片。罗先生那时已经退休了,他的马也只帮忙运送一些简单的杂粮。罗先生当年走的路线大部份从易武到勐醒、勐腊,出老挝到越南,来回要一个月以上。另外我访问到“守兴昌”后代刘仲叔先生,他是刘葵光先生的曾孙,刘先生回忆小时候马帮驼茶的情况,马帮从曼秀落水洞一路绵延到易武,落水洞到易武有四至五公里之远,可见当时马帮及茶叶运输之盛况。易武除了罗先生以外,还有一位是现在易武乡郑副乡长的父亲郑文慧先生,他是专门帮乾利贞家运送茶叶的,郑先生回忆当时说他自己本身拥有两三匹马还有茶园,每当茶叶收成,他就将茶叶卖给乾利贞,而乾利贞也租用他的马将茶送到越南,每当茶叶运送出去都由马锅头带领,“乾利贞”茶庄的马锅头“胡小武”先生,(马锅头是带领马帮的头头)总是坐在马背上,权力相当的大。他们出门大约是七至八人,每人照顾五至六匹马,主要路线也大多由易武——勐醒——勐腊——老挝——越南这条路线,茶马古道还有一条是从易武——麻黑——刮风寨——老挝——越南。易武到刮风寨(老挝的边界才35公里)。还有一条是易武——麻黑——大漆树——曼撒——老挝——越南。或从江城——元阳——蒙自(当年法国设领事馆而越南是法国殖民地)上火车——越南。[page_break] 

曼撒茶山

曼撒茶山位于勐腊县曼腊乡,在清代时期就相当有名,当然茶号也不在少数,只可惜由于时空转换,现茶号已不存在,且现址已非当年之曼撒,曼撒茶山海拔约1600米,老茶庄有好几家分布于此,最有名的茶号为陈云号,陈云号为曼撒茶区产量最多,也最富有,茶号主人为陈云贵先生,也称陈三,为了找寻后代,询问了两年才得知陈云号后代陈金文先生住处,陈先生后来搬到易武,才在易武找到他,更可笑的是陈金文先生的大儿子竟是我认识的好友,后来我问他为何他们家有茶号,他竟然不知道,他只回答父亲未曾跟他提起,陈金文先生回忆他十六、七岁时还帮父亲做茶,家中有十多匹马、牛有二、三十头。曼撒除“陈云号”之外还有“张震号”、“同顺号”、“德顺祥”、“赵国权”、“天顺祥”、“仁合祥”等几家,但产量都不多。

蛮砖(曼庄)茶山

蛮砖位于象明乡,进入象明乡首先必经蛮砖,以前进入蛮砖还必须经过一座重要的桥,叫“承天桥”,这座桥已是第三座,前两座已损坏,可是这座桥于2002年7月被无情洪水冲毁,真是可惜。当今“同庆”号主人刘葵光先生修复桥有功,被当时政府赐匾“见义勇为”。蛮砖茶山虽是六大茶山之一,但茶号并不多,只有“杨聘号”一家茶号在此地,但房屋已毁,“杨聘号”茶庄主人是杨聘三先生,当时杨家都将茶叶送到倚邦加工,因为“杨聘号”在倚邦也算是大茶号。蛮砖有一间老庙已损毁,庙宇的石刻还散布四周,而现改建曼庄小学,在我的询问下,曼庄小学的老师宋维扬先生是倚邦“美丽号”茶庄的后代,又让我得到宝贵的数据。

倚邦茶山

“倚邦”在清代时期就是县政府所在地,当时是由土司管辖,倚邦最后一位土司叫曹仲益,他的儿子现为勐海县政府工作,曹家在明末清初就从四川搬到易武。为了询问他父亲的事迹,特地跑了一趟勐海。土司的家在倚邦现已不存在,只留下房子的遗址。倚邦老茶庄很多,但倚邦老街曾发生过三次火灾,所有茶庄都已毁坏,现在倚邦房子都是重新改建的,1994我走路上倚邦,当时街上都是茅房,现在房子大都改建为瓦舍。来到倚邦就得谈到一个人,那就是“惠民茶庄”的后代郑祖虞先生,2003年在倚邦街上碰到郑先生,当时七十几岁,身体相当健朗,说话中气十足,为人豪爽,在他的叙述之下,在倚邦所发生的事情和民国时期的事他都非常清楚,所有茶庄的位置、马帮的运输路线都在他的记忆之中,他特别引领我到“惠民茶号”、“美丽号”等茶庄的遗址所在地,还说前面这条茶马古道从这地方可通到思茅——普洱——昆明。另有一条通曼拱再通老挝再到越南。使我对茶马古道又多了一点认知。后来我向郑先生他们家买一个揉茶石当作纪念。“惠民茶号”家里也只剩下一个揉茶石。倚邦的茶号大约有几家“惠民茶号”、“庆昌号”、“庆丰号”,“泰昌号”、“美丽号”、“杨聘号”、“大公号”、“云鹤号”、“鸿昌号”、“元昌号”、“盛裕祥号”。当然倚邦的事迹实在太多了,在此也无法一一说明。2004年我再度上倚邦找郑祖虞先生,遇到郑先生的大儿子,他告诉我郑先生上星期才过世,刚办完后事才回来,我听完之后心里相当难过,除感到世间的无常外,深知普洱茶界又少了一位老茶人。

革登茶山

“革登”这个名词现在已经不存在,现已改为“新发”,而另一个茶山“莽枝”已改为“秧林”,这两座山现已合为一个,就称之为“革登茶山”,茶的质量相当好,革登与蛮枝经我调查并没有茶号的存在,它的茶叶都是送至倚邦或易武加工。据说革登茶山有一棵很大的茶树,年产量可达几担,一担为五十公斤,我们一直在寻访这棵茶树,但它早已不存在,只找到了古茶树遗址,丈量它的宽度,有两人双手伸开这样大,有点不可思议。而蛮枝在清代有一百多户人家住于此地。经当地百姓带领大家到莽枝大寨,这里属于比较偏远的地方,人烟稀少,到达目的地还要走大约三十至四十分钟的路程,进入大寨,老旧房子早已不存在,只剩下房子地基.四周还有许多古墓散落。来到蛮枝老庙,庙已不存在,也只剩下基座及一块石碑文,记载年代为嘉庆二十一年丙子岁三月上浣吉立。

攸乐茶山

攸乐茶山也称为基诺茶山,是唯一不在勐腊县的一个茶山,它位于景洪市,这里的居民大多属于景洪市,多半是基诺族,这个茶山范围很广,基诺茶山与革登、蛮枝隔着一条罗梭江相对,而以前基诺茶山茶叶主要是这一个区域,靠近景洪市的基诺茶山茶主要销给勐海县的一些老茶庄。而勐海县这些老茶庄将茶叶从打洛送到缅甸,这也是茶马古道的另一条支线。

易武普洱茶的历史时代


谈谈普洱茶在易武时代的兴盛,又因为战争爆发的原因,易武茶业走向衰落。以及易武茶马古道形成的原因,以及现在易武茶马古道的文化符号;如古茶园、古茶座、古民居、公家大园易武是六大茶山之一,六大茶山是享誉中外的普洱茶的原产地,而易武更是种茶、制茶和销售茶叶的中心。宋朝时,当时六大茶山所产的茶叶已远在广西进行茶马交易。据史料记载,明代以来,商贾、民众出资出力修路架桥,开辟茶马古道。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开辟易武至思茅主要通道,普洱府向清朝廷上贡的女儿茶,也是从这条驿道运出。道光十年(1830年),在磨者河上首建永安桥,连接易武和倚邦。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修建由易武经倚邦至思茅的茶马古道。从此,普洱茶内销思茅、元江、石屏、昆明等地,一部分销往西藏。

西双版纳是普洱茶的发源地之,随着茶产业的兴起,茶马古道应运而生。易武作为古代六大茶山茶叶的集散地,历史地成为了茶马古道的起点之一,形成了以易武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辐射的格局,分别通向北京、西藏、泰国、老挝、缅甸、越南和印度。除了进京和进藏的2条线路外,其余都通向了毗邻的国家。有一条拥有悠悠近2000年历史的古道,起源于西双版纳,也一度延伸到东南亚以及南亚,它不仅见证了普洱茶贸易的盛衰,更推进了古远的民间国际贸易。

易武盛产茶叶,乃普洱茶古代六大茶山之一。随着茶叶产业逐步兴旺,明清时期,商贾、民众集资投劳修路架桥,开辟茶马驿道。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开辟易武至思茅的古驿道,全长535华里,是六大茶山通向思茅、普洱的第一条石板铺就的茶马古道。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修通由易武经倚邦至思茅的青石块铺成的道路,路面宽3~4尺,全长470华里。民国年间,历任镇越县长下令各区、乡组织义务民工整修,以县府治所易武为中心,通往各区、乡的便道。至1949年,易武通往国内主要驿道有7条,总里程2875华里。通往老挝的有4条,总里程1480华里。由于年久失修、交通改道等原因,现在只有少部分残留下来。如今易武乡境内尚且保留的青石板茶马古道有19段,总长10617米左右。

清朝末年,民国初期,大量汉人进入易武经营茶业,使易武茶业市场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许多茶庄纷纷停业,易武茶业走向衰落。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普洱茶再次名声鹊起,沉寂多年的普洱茶传统加工作坊纷纷涌现,传统制茶工艺继续传承。

易武茶马古道形成原因唐人樊绰在《蛮书》中曾写道: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银生城指的是唐南诏所设的开南银生节度区域,辖今景东、景谷、普洱,西双版纳。成书于清嘉庆时期的《滇海虞衡志》记载:普洱茶所属六茶山,一日攸乐、二日革登、三日倚邦、四日莽枝、五日蛮端、六日慢撒,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足见当时茶业之盛。道光及光绪本《普洱府志》,则以攸乐、倚邦、莽枝、蛮湍、慢撒、易武为六茶山,去革登而新增易武,革登茶业产量,当时可能已衰落,由易武取而代之。易武海拔较高,最高处达2000多米,产茶各山,干季期间,晨雾甚浓,日中方散,雾凝如雨,茶树赖以滋润,茶质优良。据当地人的讲述,易武土着民族在东汉末年将野生茶树引为药用,并从药用变为饮料,发展成主要的经济作物,投入市场交易,但没有史实可考。然而,易武在唐朝时开始大量种茶,却有据可依。据李石续《博物志》,认为茶出银生诸山,西番之用普茶,已自唐时。樊绰《蛮书》约成书于唐懿宗咸通四年,后于《茶经》面世一世纪,此当为易武产茶的最早记录。易武茶业经唐、宋两代的发展,已成为当地的主要经济作物,形成茶产业。到了元代,因为战争和疾病的危害,土着村寨大量迁并,人口逐年减少,茶业也随之衰落。明朝茶业有所恢复。明末清初,内地人看到易武土地肥沃、气候宜人以及发展茶业的巨大潜力,相约迁居易武,特别是石屏人大量迁居而来,掀起了奔茶山的热潮。石屏人迁居易武后,不仅恢复了荒废的茶园,还新垦种植了许多新茶园,使易武的茶业开始复苏并迅速发展起来,成为有名的万亩茶园和万担茶的主产区。茶叶的加工也从加工散茶转向加工成型茶,分别制成元宝茶(七子饼茶)、长方形茶砖(砖茶)和团茶。其中以圆形饼茶最为出名,曾一度扬名海内外。茶成为易武人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清嘉庆至道光年间,茶业发展达到了顶峰。据李拂一先生着《镇越县新志稿》载:清嘉庆、道光年间是六大茶山最辉煌的时期,易武茶山年产晒青毛茶7万担,最高时达10万担。茶业的发展,使当地人民的生活逐渐富裕起来,呈现出盖楼房、建寺庙、办茶庄、开店铺、办学堂、筑路架桥的兴旺发达景象。至今还保留有大量的古茶园、古建筑、茶马古道等文化遗产。

易武茶马古道的文化符号古茶园易武至今还有古茶园11430亩,主要分布在麻黑、高山、曼洒、曼乃、曼腊等几个地方,全乡各个地方均有零星分布。位于麻黑村委会的古茶园最具代表性,茶园面积4700多亩,有茶树56.4万余株,这片茶园均为老茶树,从明朝初期起就开始在这里种植,在清雍正至道光年间得到进一步发展,清末和民国不间断地补种,增种,由此形成了如今的规模。

古茶座易武茶产业的发展,在漫氏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受到国内外战争、社会动乱、天灾人祸、方针政策的影响,时而兴旺发达,时而冷冷清清,在清嘉庆、道光时期茶业发展达到顶峰,易武茶区(包括漫撒茶山)茶民众多,茶商云集,茶庄林立。主要茶庄有:同兴号,大约创办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是易武建立最早的茶庄,与同庆号、乾利贞、同昌号多年形成四强之势。其他茶庄还有东和祥(义兴祥)、泰东祥、宋兴昌、元泰丰、鸿庆号等。

古民居明洪武年间,中原汉族人口大量迁入石屏。明末清初,六大茶山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发展茶业的巨大优势,吸引了部分石屏等地人迁入易武。清乾隆年间至道光年间,易武土司用窑泥制造砖瓦坯,造瓦窑烧砖瓦,建盖四合院民宅,其建筑结构和布局与江南各地略同。易武现存的古民居一般是砖土木结构,即房屋结构用木质穿斗,外墙用砖石打基石,上面用土夯筑山墙,房顶用筒瓦铺盖的四合院。为正堂两耳的二层楼房,正大门前是用青石铺设的正方形天井,正面上房为堂屋,堂屋两边为主人卧室,每边用木板隔分为里间和外间。长辈多住里间并铺没有地板,中间为堂屋,作为祭祀活动和接待亲戚朋友及设宴席专用,有时用于粮米加工的临时作坊。楼上用木板相隔,有的用作堆放家什用具,有的用作接待远亲留宿之用。正房下左右建有二层楼的耳房,下面为灶房,楼上一般作粮食储藏室。房屋一般是坐北朝南或因地形而为坐南朝北,屋脊两端翘起,左端微高,右端稍低,意为:左青龙、右白虎。整个民宅建筑风格和各种花纹雕刻及禽鸟图案,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

公家大园该大园被认为是茶马古道的起点之一,是茶文化在易武的见证。清乾隆至道光年间,易武、倚邦、攸乐、曼撒、曼砖、革登70%的茶叶均在易武集散,呈现一片繁荣景象。约400余年的10株大榕树紧紧围绕着公家大园,树冠高大,枝叶茂盛,仿佛在迎接八方来客。榕树的根系当时还被马帮运茶出发前用来栓马。

2006年,在易武原关帝庙旧址仿照关帝庙建筑风貌,建成普洱茶古六大茶山茶文化博物馆,占地面积951.9平方米,馆内收藏有石刻碑文、木匾、清代字据契约和当地老百姓祖传的制茶、泡茶、马帮驮运茶的工具,各茶庄、茶号生产的茶叶样品,有关茶文化历史书籍等计364件。

作为普洱茶六大茶山之一,和普洱茶的原产地,易武在清朝光绪年间,一度是云南六大茶山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茶叶生产、加工和集散之地。各种商号、茶庄、店铺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商业繁盛,马帮不绝就是对易武古镇那时的真实写照。

茶业的发展不仅增加了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而且还促进了其他(传统)产业,如:种植业、加工业、纺织业、商业、交通的发展。使易武呈现出商旅民工云集、店铺茶庄林立、骡马、牛帮塞途的繁荣景象。

大量汉人迁居易武种茶、制茶、卖茶,既恢复和发展了茶业;由于当地土着民族与汉族共同居住、共同耕作、共同从事茶叶生产、加工,又促进了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同时,汉族的花灯艺术、教育形式(私塾)、酱菜加工、农具制作、建筑技艺(四合院)、纺织技术等大量先进的汉文化传人了易武,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

以上就是中国普洱茶经网提供整理的关于易武普洱茶历史时代的繁荣昌盛的相关介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