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桃源的喝擂茶风俗探究

发布时间 : 2022-02-28
擂茶是哪里的 湖南的黑茶 擂茶来自哪

擂茶是哪里的。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湖南桃源的喝擂茶风俗探究”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湖南桃源的喝擂茶风俗探究”相关知识!

逢年过节,办红白喜事,就更离不开擂茶了。无论是炎热的夏季,或是寒冷的冬天,这里的百姓一般不吃中午饭,而是摆上一桌擂茶。家里来了贵客,更要摆上一桌擂茶。位于桃源县境内的桃花源素有"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之誉,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这里不仅自然风光让人叫绝,这里的擂茶,更是桃源擂茶中的极品。笔者生长在常德,数次饮用擂茶,熟知其制作过程,并了解其功能用途,现介绍如下。

一、有关"擂茶"一词的历史记载和桃源擂茶的缘起

擂茶实际上是一种饮料,由于"脚子"(方言,即擂制后形成的糊状物)是擂制而成,所以取名擂茶。擂茶源远流长,考"擂茶"一名,文献出现甚早。早在宋代就盛行此茶,宋朝耐得翁《都城纪胜》及吴自牧《梦粱录》中就有"擂茶"、"七宝擂茶"的记载,可惜七宝擂茶制法已经失传。袁文撰的《瓮牖闲评》中也提到"余生汉东,最喜啜田田田茶、闲时常过一、二。北人知余啜此,则煮以相饷,其法以茶芽盏许,入少脂麻沙盆中研烂,量人多少煮之,其味极甘腴可爱……茶,古不闻食,晋以降,吴人采叶煮之,号茗粥,则知田田田茶者,自晋盖有之矣。"①

清·同治《兴国县志》曾记载:"平时宾客偶至,必呼酒留饮,佐以果盒,曰把盏。……把盏之后,继以擂茶。捣叶为末,加芝麻、油盐及姜,瀹而羹之,陈列果品,再三劝进。女客至,尤尚此。农工力作,午间亦设以相劳,皆习俗之近厚者。"②

在第二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称"桃源擂茶"是世界茶道中的上乘之作,并一致认定湖南省的桃源是我国正宗擂茶的发祥地,其它擂茶亦本源如此。中国擂茶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调饮式饮茶方法。

擂茶的历史是有史籍可作考证的。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竹简上,有用茶、姜、米等原料制作的茶饮并成为宫廷贡品的记载,据说那就是擂茶。公元前280年,秦大将司马错屯兵沅水之南,在与桃源毗邻的长茅岭一带筑城,当时民间流传"古羹",这就是擂茶的老祖宗。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今桃源之地被纳入黔中郡。西汉初年改黔中郡为武陵郡,辖13个县,包括今湖北西南部,湖南沅江流域以西,贵阳东部及广西三江,龙胜等地。桃花源就在武陵郡的临沅县境内,当时叫乌头村。关于擂茶的传说有的涉及到刘备,有的涉及到诸葛亮、张飞,但更多的却是提到马援。刘备和诸葛亮到没到过乌头村,无可稽考。张飞取武陵虽到过乌头村,但没留下瘟病流行的记载,唯有马援一说可见于历史的记载。

马援到乌头村(即今桃花源)的具体时间已无史可考,但据史料推测,当在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到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之间的一盛夏,《桃源县志·凡例》(康熙版)载③:"马援征五溪蛮……将兵行有纪,鸡犬不惊","凿石室以安民(马援当年和将士们开凿的石室,近似于陕北的窑洞,经两千年风雨沧桑,至今保存完好),民间献擂茶以报德",誉为千古绝唱。《桃源县志》(道光版)记载:"擂茶合茶、姜、芝麻、盐、茱萸,以阴阳水和饮之,一名五味汤,相传马援制以避瘟。"相传马援率军驻守桃花源,不料许多将士纷纷病到,当地居民便献擂茶以治病。被病魔缠身的伏波将信将疑地喝了一碗,只觉一股芳香沁入心脾,嘴里立刻有了滋味,遂连喝三大碗,随之他大汗淋漓,似乎淤积多日的病痛也随汗水流走。他忙问:"是何神物?"一老妪回禀:"此乃神传秘方五味汤。"于是,马伏波忙命三军服用,军中疫病全除,士气大振,举旗征蛮大捷。桃花源有马石(室)、伏波洞、马王庙、马王溪等历史遗迹和纪念性山水名称可作佐证,擂茶的来源已久。

二、桃源擂茶的制作及饮用

桃源擂茶的配方遵循古制,以桃源产大叶茶珍品"野茶王"的生茶叶为原料。擂茶的工具主要就是擂茶钵和擂棍。擂茶钵通常是陶钵,一般约20㎝高,25㎝至30㎝宽(还有大小不等规格)。一般的陶钵要内外过釉光滑,而擂茶钵是特制的,钵内有一道道像草席纹一样的钵牙,这样才能把茶擂成沫。(擂钵曾在长沙窑、白居易故居、黄堡镇窑、富滩东吴墓等出土过。)另外还有配套的擂茶棍。此棍是一根约50㎝至70㎝长,手电筒一般大的木棍。选料多用上等油茶树,这些树料既无毒素又不会散发其它杂味。擂茶的料是比较讲究的,茶叶一般采用清明至立夏前后的鲜叶,经蒸烫去其青涩味,然后烘干或炒干贮藏备用,用武陵溪(在常德境内)的溪水浸泡。下钵把生茶叶、生米、生姜(所以擂茶又名"三生汤")与食盐、黄豆、芝麻、蒜仁、胡椒、花生米、陈皮、甘草及山泉水(或深井水、矿泉水、凉开水)等,放在钵内。

《事林广记》中还载有相关类似擂茶的制作过程:"将茶芽汤浸软,同去皮炒熟芝麻擂极细,入川椒末盐酥糖饼再擂匀细,如干,旋添浸茶汤。如无糖饼,斟酌以干面代之。入锅煎熟,随意加生粟子片、松子仁、胡桃或酥油,同擂细,煎熟尤妙。如无草茶,只用末茶亦可。与芝麻同擂亦妙。"④

具体来说,作擂茶时,擂者坐下,双腿夹住擂钵,握擂棍,频频舂捣、旋转。待钵中的东西便捣成碎泥,茶便擂好了,越细越溶越好。同时还根据不同用途、不同季节加入不同的配料,如滋润肌肤、美丽容颜等加入黑芝麻、黑豆等,防暑清热加入鱼腥草、绿豆、陈皮、藿香、白芍、甘草、金银花等;又如春季加入薄荷、茉莉花,夏季加入金银花、白菊花,秋季加入甘草、白扁豆、八角,冬季加入花椒、肉桂、茴香。然后,用一把捞瓢筛滤擂过的茶,投入铜壶,加水煮沸。

冲服擂茶的方法十分考究。首先,必须待宾客入席之后才放上茶碗。其次,在碗里放进半汤匙"擂茶脚子"和少许食盐(爱甜食者可放入糖),再用少量开水倒入碗内将"脚子"及盐(或糖)化淡。接着壶高提,水快冲,让水在碗里冲成漩涡,使"脚子"在漩转的水中自然冲匀。擂茶必须趁热而喝,然后,细品慢咽,香、辣、咸(甜)、涩四味俱全,异香绵长。

另外,喝擂茶时还要辅以"压桌"(又称"搭菜"),少则十几种,多则达四十八种,通常有辣藕、韭菜、荷叶豆、豆角、小白菜、炸薯片、炸蚕豆、油炸锅粑、豆豉、米泡、苞谷、荞饼、蒿叶粑粑、腌坛菜等等,用以配茶,吃时任人选择。现在的"压桌"增加到饼干、糖果、蜜饯、瓜子、水果。这些配茶,酸甜咸辣,五味俱全,别有风味,人们边喝擂茶,边吃"搭茶",谈笑风声,饶有兴趣,当地有首民谣歌曰:"走东家,跑西家,喝擂茶,打哈哈,来来往往结亲家。"桃源一带的回族同胞招待客人,常将"压桌"摆成一字,客人入席喝擂茶,就要懂规矩,如主人摆的是"福"宇,客人就要将字拆开,另摆成"寿"字或"喜"字或其他字,喝茶也像饮酒一样,相劝饮茶。喝擂茶成了常德人民交朋结友,待人接物的一个重要方式。

桃源人招待客人喝擂茶,除了有一整套茶道外,主人每劝客人喝一碗擂茶的理由都令人无法拒绝---开碗大吉、好事成双、三生有幸、四季发财、五谷丰登、六六大顺、七星相会、八八大发、天长地久、十全十美。还有"三碗不下席,六碗不出源"的规矩,如果你客气推辞,主人会显得很不高兴,假如你撇开肚皮牛饮,主人会感到十分愉快,说不定还会再给你敬上一大碗香飘三湘的秦人腊酒(也产于桃源)。来桃源第一次喝这种茶的人,一定要喝完三碗,喝完三碗才算领了主人的情,喝第一碗是"贼",喝完第二碗是客人,喝了第三碗才是朋友,喝得越多才越是领了主人的情。由此看来,在桃源如果没有喝上三大碗热气腾腾的擂茶,你可就错过了体会当地人那一份热情好客的机会。而且读过陶渊明《桃花源记》的人都会知道,现代桃源人这种待客之道正是当地桃花源古朴民风的延续,对他们而言,通过喝擂茶体会这种民风,也算是对陶渊明笔下的那个世外桃源的一种缅怀。

三、桃源擂茶长盛不衰的原因

擂茶在桃源为什么世代相传,长盛不衰呢?究其原因,从文化上,作为中国茶文化之一的擂茶是扎根于中华大文化基础之上。在其历史的长河中,虽然茶的制作及茗饮方法曾有过多次变革,但每次变革都是茶文化自身的不断超越和完善。而以茶养性、联谊、示礼、传情、祭祖、育德,及至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这个根本上,始终未发生过脱胎换骨或替代性的嬗变。这是擂茶得以形成并长期延续下来的基本前提。

从擂茶本身来说,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风味独特,口感好。因为如此多种的配料擂制的茶,无味俱全,既有茶叶,还有芝麻等的芳香,还有多种配菜的可口,味道丰富,回味无穷。二是桃源擂茶属纯天然饮品,不仅鲜浓味美,而且还有药用功效。据中药学研究:擂茶中茶叶能清心明目、提神去烦;大米能润肠止火、益精强肾;生姜能理脾解表、散寒温胃。常喝擂茶还有通血脉、润肌肤、乌须发的功效。擂茶的组成部分,容易消化,可以说是清肠开胃的良方。夏天吃擂茶可消暑,冬天吃擂茶可温身,同时,还可以去油腻增食欲,常吃擂茶亦可减肥益寿。实际上也正是这样,有喝擂茶习惯的人家男女老少多数精神健旺,无病无痛。当地人还认为,如果能够坚持长年累月地喝擂茶,就可以收到祛病延年的效果,他们说:"日饮两碗擂茶,胜吃两剂补药"。桃源人都爱喝这擂茶,当地还有"国不可一日无君,家不可一日无擂茶"的说法。三是擂茶,可以自采自制,价廉物美。其茗饮,既不失茶道之情趣,又不受经济的困扰,从而能在武陵人(常德古称武陵)中长期流传下来。

四、桃源擂茶在茶文化中的价值及前景展望

翻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对社会文明起过巨大的历史作用。桃源擂茶文化作为中华茶文化中的一种,具有较高的价值。

首先,桃源擂茶是茶文化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相结合形成的智慧产物,并形成了一种民间艺术。中国人常说"早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与生活紧密相连。因桃源擂茶的发祥地桃花源地处四面环山的小山坳里,湿气比较重,桃源擂茶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当地人发挥智慧的产物。桃源擂茶的动作好似旋律,擂茶的人还时常哼着小调,唱着民谣。配菜从原料选用,到加工、制作,整个过程体现了桃源人民的劳动艺术。至今,桃源民间舞蹈中还保留有原始舞蹈《擂茶舞》。擂茶还与文人学士结下源远流长的茶墨之缘,留下了一些茶文艺作品。如汪曾祺书赠的擂茶诗:"红桃曾照秦时月,黄菊重开陶金花;大乱十年成一梦,与君安坐吃擂茶。"

其次,桃源擂茶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桃源当地的桃花源风景区最大的两个特色就是桃花和擂茶,每年的"中国湖南常德桃花源游园会",更是吸引的大批中外游客前往,推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当地很多家庭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再次,桃源擂茶文化反映了现代人们的精神文明状态,是一种精神享受。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明显加快,"忙"字成为许多人的口头禅,易使人们心理上、精神上产生紧张、焦虑、失落、烦燥不安等情况,需要以适当的调节。而桃源擂茶有一种本能,能把人带到悠闲静幽的境界,疲惫的身心此时也很容易得到安抚与调节。桃源擂茶反映了人们对于健康、长寿的追求。我国自古就有"茶为万病之药"的记载,医学文献中茶疗秘方甚多,成为医学上的财富。现代茶食疗学的发展,更为桃源擂茶赢得了"健康饮料"的美称。中国传统文化很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桃源擂茶文化完全吻合了这一特征。喝擂茶时人与人之间距离缩短,气氛就容易融洽起来。在现代社会中,如果多提倡以擂茶待客,以擂茶交际,相信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要搞活当地经济,就可以继续把擂茶的地方风俗文化用来促进经济交流。即所谓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是经济与文化的一个延伸。桃源擂茶的包装成品曾畅销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但现已跟不上了时代,得继续对擂茶资源加大开发利用,在对传统擂茶的制作工艺进行考察研究的基础上,探索适合擂茶的工业化生产模式,采用企业化经营,实行标准化生产经营,把桃源擂茶做成工业化产品推向市场走向世界。

cy316.com编辑推荐

桃花源喝擂茶介绍


桃花源喝擂茶

喝擂茶,是桃花源独有的风俗。无论是炎热的夏季,或是寒冷的冬天,这里的百姓一般不吃中午饭,而是摆上一桌擂茶;家里来了贵客,也要摆上一桌擂茶。

擂茶是用生姜、生米、生茶叶擂制而成,所以擂茶又名“三生汤”。做押茶的时候,先将上述3种原料(米必须用水泡胀)放在擂钵中用木棒擂制成桨,称“擂茶脚子”。这木棒非山楂木不可。用山楂木擂捣,可以在擂茶中留下一股淡淡的持久的香味,也可使“脚子”日久不腐。

冲擂茶、喝擂茶也有许多讲究。入席之后,总在每个人面前放上一只小碗,碗中放上一团“脚子”。“脚子”以半调羹为宜。“脚子”调入碗中后,再用煨壶冲下一碗老开水。壶要提得高,水要冲得快,让水在碗里冲成漩窝,使“脚子”在洲转的水中自然冲匀。壶停水住,随着碗里冒出的氤氲热气,飘散出一股股特有的香气。擂茶必须趁热而喝,最好是开水刚刚冲下,热气来不及散开的时候喝上一口这时顿觉心胸开郎,肝脾舒适,肚里留下一股消散不尽的香气。然后再细品慢咽,辣辣的,咸咸的,涩涩的,渐渐尝出其中的滋味。等到一碗擂茶落肚,您已是筋骨舒适,神情悠然了。

擂茶由来已久,据传起于东汉。那时候,朝廷有一位被封为伏波将军的名将马援,晚年奉命进击武陵壶头山,路过乌头村(即桃花源一带)。时值盛夏,想不到瘟疫流行,将士病倒了数百人,马援自己也染上了瘟疫。他只得下令在山边的石洞屯兵,派士兵去寻医问药。这里的一位老婆婆见马援军纪严明,所到之处,秋毫无犯,非常感动,便自愿献出了祖传秘方:用生姜、

生米、生茶叶擂制成桨,然后冲上沸水,让士兵每日当茶饮用。染病的服此汤后,病情大减,慢慢就好了;健康的服用此汤后,也避免了瘟疫的传染。

这种传说有的涉及到刘备,有的涉及到诸葛亮、张飞,但更多的却是提到马援。刘备和诸葛亮到没到过乌头村,无可稽考;张飞取武陵虽到过乌头村,但没留下瘟病流行的记载,唯有马援一说可见于历史的记载。这里也有马石(室)、伏波洞、马王庙、马王溪等历史遗迹和纪念性山水名称可作佐证。但无论是谁,反正擂茶的来源已久。

擂茶实际上是一种饮料,由于“脚子”是擂制而成,所以取名擂茶。后来,人们在擂茶中放上芝麻、盐,以增加其色、香、味,渐渐,擂茶便远近闻名了。

擂茶分清水擂茶和糊糊擂茶,清水擂茶就是上面提到的那种。至于糊糊擂茶,即是将米粉放入冷水中化开,用铁锅在文米上熬成糊状,再加入“脚子”,拌匀后稍煮便成。

无论清水擂茶还是糊糊擂茶,其功用一样,它能疏肝理肠,祛瘟避疫。如今在喝擂茶的同时桌子上还要加上好些食品,像油炸黄豆、花生、包壳、粑粑、罐菜、糕点等,这些东西统称为“压桌”。

漫说桃源野茶王的历史发展


南方有嘉木,其叶有真香。据传,这南方指的就是桃源、安化、沅陵三县交界,沅资两水近乎交臂的雪峰山地。在远古时,这里就是一个神奇的茶叶王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东汉伏波将军去五强征蛮途中染病得擂茶而救的典故讲的就是这里。

西晋《荆州土地记》中载: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当时,武陵郡治设在沅陵县,桃源属武陵郡。而当时沅陵县并不产茶,这最好的茶自然是指来自雪峰山脉深山峡谷的桃源野茶。

唐朝诗人刘禹锡在《西山兰若试茶歌》中云: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宛然为容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嘴。斯须炒成满屋香,便酌砌下金沙水。聚雨松涛入鼎来,白云满碗在徘徊,悠扬喷鼻宿程数,清峭彻骨烦禁开新芽连拳半来舒,自摘至煎俄顷余,木兰沾露香微似,瑶草临波色不如。

明崇正三年,张镜心《桃源洞六绝诗》云:八月桃花不见花,沿溪河处觅渔槎,山容淡荡惟秋水,流到人间作野茶。这既表明了野茶一词并非空穴来风,也流露出诗人的野茶之恋。

在民间,一首脍炙人口的采茶歌已唱了几千年,其中有一段云:家茶哪有野茶香,为你痴迷为你狂,家茶香满三间屋,野茶香过九间房。

由于地壳运动和千百年来的过度采摘,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桃源野茶寥寥无几。

1969年,湖南茶校毕业的土生土长的卢万俊先生与品茶师廖玉兆先生在太平铺乡陆家冲野生茶群体中惊奇地发现了两株罕见的大叶茶树。其叶片肥大、叶质柔软、叶色深绿、芽头硕壮、茸毛较多、汤色翡翠、气味芳香、余味悠长。经茶叶专家鉴定,此茶富含有益人体健康的硒、锌等微量元素与500多种酚类物质,茶多酚含量高达35\%,氨基酸含量高达8.56\%,高于其他任何茶品。此茶还有抗逆性强、采摘时间长等诸多优良特征,鲜叶产量高于其他群体茶叶3倍以上。但此茶树只开花、不结果,无法实行有性繁育。

为了挽救这一濒临绝迹的珍品,桃源县委、县政府选定在太平铺乡卢家湾建立大叶茶良种繁育科研所,茶叶泰斗朱先民、唐明德、施兆鹏等亲临现场悉心指导,锲而不舍的科技攻关,无性繁育一举成功。唐明德教授还把实践中摸索出来制茶技巧手把手地传给了吉光腾、钟开琼夫妇。

1992年,时任茶庵铺区区委书记的原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熊复兴等领导为加快大叶茶开发,把茶叶土专家、时任太平铺茶厂厂长的吉光腾、钟开琼夫妇抽调到区里,专门推广开发大叶茶。由于市面上野茶较多,桃源野茶品牌不响,市场不畅,从1969年大叶茶发现到1993年25年间,全县大叶茶不过2000亩。但吉光腾夫妇仍坚持认为小小一片叶子,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1994年,腾琼走上创牌之路,潜心研发出六大类野茶珍品。他们顶着冷嘲热讽,用清明前后一星期内的灵芽(鲜嫩芽头),精制成条索紧结、扁直嫩绿、油润光滑、翩若竹影、香浓味醇、余味悠长的绿茶极品,在冲泡时可见万笔书天、雨后春笋的奇妙景观。此茶一诞生,中外茶叶专家、业界朋友拍手叫绝,称其形赛龙井、香高碧螺、味斗毛峰。时任县委书记胡宗清、省乡镇企业局局长龙新平、湖南日报高级记者田正校等经过谋划,给此茶取名野茶王,于是就有了腾琼野茶王、灵芽野茶王的品牌。2002年,野茶王与芙蓉王烟、武陵王酒并称为常德特产三王。

2005年,桃源县人民政府向国家申报野茶王为国家原产地域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当年12月获准。从此,桃源野茶王便以茶叶新贵开始享有与西湖龙井、君山银针、黄山毛峰等国内历史名茶齐名的尊荣,成为全国茶叶界响当当的名牌,大叶茶每年以新植1000亩以上的速度发展,至今已集中连片发展到3万多亩。桃源县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出口绿茶优势区域县、全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

茶史探究


茗,本指天色较晚时采摘的茶叶,泛指茶叶,又指用茶叶泡制、烹制或煎制的饮料。

宋人苏东坡在《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诗中将好茶比作美女:仙山灵雨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明日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陵春。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茶树古已有之。茶树原产地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在云南,一说是在西南横断山脉以东的云贵高原地区。是谁发现茶的呢?传说上古的神农氏炎帝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又一说,黄帝食百草,得茶解毒。《尔雅释木》中记载:槚,苦荼。晋人郭璞注曰: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羹饮,今呼早取为荼,晚取为茗,蜀人名之苦荼。明确地描述了茶树的特性。

茶最初是作药用、食用和祭祀用,然后才作饮品。炎帝、黄帝中毒,得茶而解之,即是茶的药用。秦汉时期《神农食经》中说: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三国魏华陀《食论》说:茗久食益思意。汉代之前茶主要用作食品,《诗疏》云:椒树、茱萸,蜀人作茶,吴人作茗,皆合煮其中以为食。现在的腌渍茶、打摆茶、油茶、烤茶、罐云茶等,均沿用古习。

茶作为饮品不过二千余年,西汉巴蜀有饮茶时尚,有专用茶具,还有茶市。公元前59年西汉人王褒在《僮约》一文中记载了家僮每天要做的事情,其中有烹茶尽具,武阳(今四川彭山县)买茶,可见当时饮茶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并且茶叶已成为商品,形成了武阳这样的茶叶集散地。

南朝齐国人王肃投奔北魏,不吃羊肉及酪浆(即牛奶或羊奶),常吃鲫鱼羹,渴则饮茶。有一次他拜见北魏高帝拓跋珪,却开始食羊肉、酪浆。魏高帝感到很奇怪,就问他:羊肉与鱼羹比怎样?茶汁与酪浆比又怎样?王肃回答:羊是陆产之最,鱼是水族之长。羊好比齐鲁大邦,鱼好比邾莒小国。惟茶不中,与酪为奴。彭城王拓跋勰插嘴:卿不重齐鲁大邦,而爱邾莒小国。明天我们为你设邾莒之会,亦有酪浆和茶。后来人们就把茶叫做酪奴。

唐朝有一种名茶,产于安徽安庆县天柱峰。唐朝宰相李德裕有一朋友被朝廷授予舒州(今安徽舒城县)知州,李德裕对他说:你到了舒州,天柱峰的茶叶请你寄三数角(角是贮茶器)给我。那人一到舒州,便连忙托人带了几十斤天柱峰的茶叶给李德裕。

可李德裕不受,退还给了朋友。第二年,朋友被罢去舒州知州,临行前,他精心挑选了几角天柱峰的茶叶送给李德裕。李德裕高兴地收下了,对朋友说:这茶可解酒肉毒。说完,他叫仆人煮了一壶茶,然后把茶倒进盛着肉的银盒子中,盖上盖子。第二天早上,李德裕与朋友一起打开盒子,肉已经化成水了。众人都服其广识。

唐人喜欢把茶叶加工成饼,用黑茶叶包裹,中间打一个洞,用绳子串起来,便于携带,这称为串茶。

南唐京都开封禁苑有北苑使董源,世称董北苑,善制茶,人以为贵,称此茶为北苑茶。其后福建建州(今建瓯市)凤凰山所产之茶,亦称北苑茶。太平兴国初年,宋太宗赵光义始制龙凤模,以此造团茶,称为龙凤团,专供宫廷饮用,以别于士民所饮的茶。

宋仁宗赵桢庆历年间,福建转运使蔡襄又制出小团茶,用作贡品。小团茶极为贵重,宫人往往在茶饼上镂上金子,二十余饼重一斤,值白银二?。但这种茶不易得,宋仁宗每次到南郊祭拜天地时,赐中书省和枢密院各一饼,四人分一饼。

南宋时期,日本僧人慕名来到中国,在不下100座寺庙中学习中国茶文化。后来荣西和尚将茶种带回日本种植,形成了日本的茶文化及茶道,荣西和尚被日本人封为茶祖。多数国家茶字的发音都是从汉语茶的字音变化而成的。英文tea从厦门话茶字音te转变而成,而英文俚语茶就是cha,这与茶的中文读音更接近;俄文则是我国北方话茶叶的译音;日文的茶字读恰,完全是照汉字读音。

中国的茶祭风俗


在我国五彩缤纷的民间习俗中,"茶"与丧祭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无茶不在丧"的观念,在中华祭祀礼仪中根深蒂固。

祭祀用茶早在南北朝时梁朝萧子显撰写的《南齐书》中就有记载:齐武帝萧颐永明十一年在遗诏中称:"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唯设饼果、茶饮、干饭、酒脯而已。"

以茶为祭,可祭天、地、神、佛,也可祭鬼魂,这就与丧葬习俗发生了密切的联系。上到皇宫贵族,下至庶民百姓,在祭祀中都离不开清香芬芳的茶叶。茶叶不是达官贵人才能独享,用茶叶祭扫也不是皇室的专利。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在较大程度上保留着以茶祭祀祖宗神灵,用茶陪丧的古老风俗。

用茶作祭,一般有三种方式:以茶水为祭,放干茶为祭,只将茶壶、茶盅象征茶叶为祭。

在我国清代,宫廷祭祀祖陵时必用茶叶。据载同治十年(1871年)冬至大祭时即有"松罗茶叶十三两"记载。在光绪五年(1879年)岁暮大祭的祭品中也有"松罗茶叶二斤"的记述。而在我国民间则历来流传以"三茶六酒"(三杯茶、六杯酒)和"清茶四果"作为丧葬中祭品的习俗。如在我国广东、江西一带,清明祭祖扫墓时,就有将一包茶叶与其它祭品一起摆放于坟前,或在坟前斟上三杯茶水,祭祀先人的习俗。茶叶还作为随葬品。从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的发掘中已经知道,我国早在2100多年前已将茶叶作为随葬物品。因古人认为茶叶有"洁净、干燥"作用,茶叶随葬有利于墓穴吸收异味、有利于遗体保存。

历古以来,我国都有在死者手中放置一包茶叶的习俗。像安徽寿县地区,人们认为人死后必经"孟婆亭"饮"迷魂汤",故成殓时,须用茶叶一包,并拌以土灰置于死者手中,这样死者的灵魂过孟婆亭时即可以不饮迷魂汤了。而浙江地区为让死者不饮迷魂汤(又称"孟婆汤"),则于死者临终前除日衔银锭外,要先用甘露叶作成一菱形状的附葬品(模拟"水红菱"),再在死者手中置茶叶一包。认为死者有此两物,死后如口渴,有甘露、红菱,即可不饮迷魂汤。原来在封建迷信中,人死后要被阴间鬼役驱至"孟婆亭"灌饮迷魂汤,目的是为了让死者忘却人间旧事,甚而要将死者导人迷津备受欺凌或服苦役,而饮茶后则可以让"死者清醒",保持理智而不受鬼役蒙骗。故茶叶成为重要的随葬品。

茶在我国的丧葬习俗中,还成为重要的"信物"。在我国湖南地区,旧时盛行棺木葬时,死者的枕头要用茶叶作为填充料,称为"茶叶枕头"。茶叶枕头的枕套用白布制作,呈三角形状,内部用茶叶灌满填充(大多用粗茶叶)。死者枕茶叶枕头的寓意,一是死者至阴曹地府要喝茶时,可随时"取出泡茶";一是茶叶放置棺木内,可消除异味。在我国江苏的有些地区,则在死者人殓时,先在棺材底撒上一层茶叶、米粒。至出殡盖棺时再撒上一层茶叶、米粒,其用意主要是起干燥、除味作用,有利于遗体的保存。

丧葬时用茶叶,大多是为死者而备,但我国福建福安地区却有为活人而备茶叶,悬挂"龙籽袋"的习俗。旧时福安地区,凡家中有人亡故,都得清风水先生看风水,选择"宝地"后再挖穴埋葬。在棺木入穴前,由风水先生在地穴里铺上地毯,口中则念念有词。这时香火绕缭,鞭炮声起,风水先生就将一把把茶叶、豆子、谷子、芝麻及竹钉、钱币等撒在穴中的地毯上,再由亡者家属将撒在地毯上的东西收集起来,用布袋装好,封好口,悬挂在家中楼梁式木仓内长久保存,名为"龙籽袋"。龙籽袋据说象征死者留给家属的"财富"。其寓意是,茶叶历来是吉祥之物,能"驱妖除魔",并保佑死者的子孙"消灾祛病"、"人丁兴旺",豆和谷子等则象征后代"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钱币等则示后代子孙享有"金银钱物"、"财源茂盛"、"吃穿不愁"。

我国的茶祭风俗


在我国五彩缤纷的民间习俗中,茶与丧祭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无茶不在丧的观念,在中华祭祀礼仪中根深蒂固。

祭祀用茶早在南北朝时梁朝萧子显撰写的《南齐书》中就有记载:齐武帝萧颐永明十一年在遗诏中称: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唯设饼果、茶饮、干饭、酒脯而已。以茶为祭,可祭天、地、神、佛,也可祭鬼魂,这就与丧葬习俗发生了密切的联系。上到皇宫贵族,下至庶民百姓,在祭祀中都离不开清香芬芳的茶叶。茶叶不是达官贵人才能独享,用茶叶祭扫也不是皇室的专利。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在较大程度上保留着以茶祭祀祖宗神灵,用茶陪丧的古老风俗。

用茶作祭,一般有三种方式:以茶水为祭,放干茶为祭,只将茶壶、茶盅象征茶叶为祭。

在我国清代,宫廷祭祀祖陵时必用茶叶。据载同治十年(1871年)冬至大祭时即有松罗茶叶十三两记载。在光绪五年(1879年)岁暮大祭的祭品中也有松罗茶叶二斤的记述。而在我国民间则历来流传以三茶六酒(三杯茶、六杯酒)和清茶四果作为丧葬中祭品的习俗。如在我国广东、江西一带,清明祭祖扫墓时,就有将一包茶叶与其它祭品一起摆放于坟前,或在坟前斟上三杯茶水,祭祀先人的习俗。茶叶还作为随葬品。从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的发掘中已经知道,我国早在2100多年前已将茶叶作为随葬物品。因古人认为茶叶有洁净、干燥作用,茶叶随葬有利于墓穴吸收异味、有利于遗体保存。

历古以来,我国都有在死者手中放置一包茶叶的习俗。像安徽寿县地区,人们认为人死后必经孟婆亭饮迷魂汤,故成殓时,须用茶叶一包,并拌以土灰置于死者手中,这样死者的灵魂过孟婆亭时即可以不饮迷魂汤了。而浙江地区为让死者不饮迷魂汤(又称孟婆汤),则于死者临终前除日衔银锭外,要先用甘露叶作成一菱形状的附葬品(模拟水红菱),再在死者手中置茶叶一包。认为死者有此两物,死后如口渴,有甘露、红菱,即可不饮迷魂汤。原来在封建迷信中,人死后要被阴间鬼役驱至孟婆亭灌饮迷魂汤,目的是为了让死者忘却人间旧事,甚而要将死者导人迷津备受欺凌或服苦役,而饮茶后则可以让死者清醒,保持理智而不受鬼役蒙骗。故茶叶成为重要的随葬品。

茶在我国的丧葬习俗中,还成为重要的信物。在我国湖南地区,旧时盛行棺木葬时,死者的枕头要用茶叶作为填充料,称为茶叶枕头。茶叶枕头的枕套用白布制作,呈三角形状,内部用茶叶灌满填充(大多用粗茶叶)。死者枕茶叶枕头的寓意,一是死者至阴曹地府要喝茶时,可随时取出泡茶;一是茶叶放置棺木内,可消除异味。在我国江苏的有些地区,则在死者人殓时,先在棺材底撒上一层茶叶、米粒。至出殡盖棺时再撒上一层茶叶、米粒,其用意主要是起干燥、除味作用,有利于遗体的保存。

丧葬时用茶叶,大多是为死者而备,但我国福建福安地区却有为活人而备茶叶,悬挂龙籽袋的习俗。旧时福安地区,凡家中有人亡故,都得清风水先生看风水,选择宝地后再挖穴埋葬。在棺木入穴前,由风水先生在地穴里铺上地毯,口中则念念有词。这时香火绕缭,鞭炮声起,风水先生就将一把把茶叶、豆子、谷子、芝麻及竹钉、钱币等撒在穴中的地毯上,再由亡者家属将撒在地毯上的东西收集起来,用布袋装好,封好口,悬挂在家中楼梁式木仓内长久保存,名为龙籽袋。龙籽袋据说象征死者留给家属的财富。其寓意是,茶叶历来是吉祥之物,能驱妖除魔,并保佑死者的子孙消灾祛病、人丁兴旺,豆和谷子等则象征后代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钱币等则示后代子孙享有金银钱物、财源茂盛、吃穿不愁。

新疆茶史探究


茶叶是新疆各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的生活必需品,民间一向有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无茶则病之说。哈萨克族人民称吃饭为卡依依苏意为喝茶.可见饮茶在各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新疆气候干旱少雨,不适宜栽种茶树,凡所需茶叶皆由关内供应。自唐宋以来,历代政府都十分重视西域茶叶交易和新疆茶叶经营。而新疆自产的土茶叶,实际上是在茶叶供不应求时,各地群众利用一些野生的植物叶子,经过加工后充当茶叶的代用品。早在18世纪后期,伊犁地区居民即有用山中野生植物叶子充当茶叶饮用的习惯,以后在民间渐为流行,当地称为土茶。

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新疆议征茶叶销售税时,把伊犁土茶也列为征税对象。地方政府仿效国家茶法,对进山采土茶者,均为官厅颁票征课,当年伊犁地方抽收土茶税17100斤,税率20\%.

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土茶产量降为1.2万斤,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竟无人进山采茶,次年正月奏明停止征收土茶税。新疆建省后,1885年,清户部咨巡抚刘锦棠,询问新疆能否培植茶树,以此作为广开新疆财源的办法,经实地调查后,刘锦棠奏称:新疆天山南北两路从未种过茶树,绿茶性喜暖,关外雪地冰天,寒冷倍于关内,种植本不适宜。然亦有察其地气较暖,请购茶籽试种之处。应俟购买茶籽到疆,发展试种,有无成效,随时查明办理。

此后新疆再未提起此事,可见当时新疆试种茶树并未成功。但在新疆建省后伊犁地区又要恢复土茶征课,奏称:伊犁所属大西北,阿东盖两处向有一种野树,当地人取之以充茶,叶大枝粗,味也远逊于南茶之下。现以无人采食,征课之议遂罢。

在盛世才统治时期,新疆茶叶供应中断,伊犁及塔城等地又有利用野树叶伪造官茶,在民间销售,因价廉尚有一定的市场。在1943年3月,新疆裕新土产公司呈请省政府予以取缔,内称:查近因茶叶缺乏,伊塔两区民众利用果木树叶、野草等伪造成内地茯茶、大茶、红茶,并冒充牌号以利推销,各族民众只图价廉,不辨真伪,争相购买,发运各区县贩卖者甚多。并且假茶茶质恶劣,饮则泻肚,对于人身之健康损伤实多。后经省公安管理处遵政府令予以严厉查禁。以上就是解放前新疆自产土茶叶的发生、发展及最后取缔的全过程。

至于野树叶土茶具体讲的是什么树,据翻阅有关资料如《伊犁风物》、胡正华《西陲话旧》中得知,伊犁生长准噶尔柳,结絮如花,俗称柳花,是制柳花茶的原料。另有榆叶茶。伊犁还有大量茎秆可食的野生植物叫酸秆子,也是天山大黄的嫩茎,味酸略甜,叶子能泡茶,还可以熏制高级茶叶。

柳花茶多产于乌苏,在河滩水浅处长有老柳,入夏开青绿花,花朵尖瓣重迭,如含苞待放的小菊花。将这花瓣摘下阴干,用以冲饮,人称柳花茶.据说其味清香微苦,保健功效胜于龙井。清代曾列为贡品。清末以来对柳花茶的传颂甚多,王子钝先生早年作《柳花八绝》其一为:杨柳花开湖水长,柳花作茗沁脾凉。青莲不饮柳花水,空唱柳花满店香。

榆叶茶则多产于南疆。清同治三年(1864年),新疆农民起义反清,兵燹战火,弥漫天山南北。商旅却步,百货停运,无茶可供。尤其南疆居民更苦于无茶,口干腹胀,饮食失调。迫于无奈,他们采摘榆叶,经过焙制,创制出一种新的茶种一一榆叶茶。榆叶茶虽非正品,但也胜于无。如调以盐、牛奶、黄油等混合饮用,则味浓而香,可以假乱真。经一地试制后,各地相继仿造,做法不同,其味各异,于是榆叶茶一名又为出产地名所代替,如库车茶、和田茶,所用原料均为当地榆叶。榆树新疆各地都有,在荒旱之年却可救人于燃眉;榆钱、榆叶、榆皮均可列为嗷嗷待哺者的席上珍品。至于用榆叶制茶,更可发挥意想不到的功能。

新疆各族人民饮用茶叶与国家的重视有很大的关系。清朝乾隆年间,清政府把大批库存的茶叶全部投放到新疆给官长发饷,当时称为官茶.官茶是当时新疆茶叶的重要来源。此后,新疆的茶叶全由内地供给。

建国后1949年11月,西北军政委员会贸易部给新疆调运砖茶3万封,60吨。1960年国家处于经济困难时期,实行内销服从外销的茶叶政策,但对新疆人的用茶需求,国家仍给予照顾,采取了保证供应的政策。当年调入3650吨。1961年增为4100吨。1962年增为4200吨。除计划调进外,另增加片、茉、红、绿、花茶,红砖绿砖茶等200吨。由于国家的重视,茶叶在新疆各族人民生活中成为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

中国茶祭风俗的历史 用茶陪丧的古老风俗


在我国五彩缤纷的民间习俗中,茶与丧祭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无茶不在丧的观念,在中华祭祀礼仪中根深蒂固。

祭祀用茶早在南北朝时梁朝萧子显撰写的《南齐书》中就有记载:齐武帝萧颐永明十一年在遗诏中称: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唯设饼果、茶饮、干饭、酒脯而已。

以茶为祭,可祭天、地、神、佛,也可祭鬼魂,这就与丧葬习俗发生了密切的联系。上到皇宫贵族,下至庶民百姓,在祭祀中都离不开清香芬芳的茶叶。茶叶不是达官贵人才能独享,用茶叶祭扫也不是皇室的专利。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在较大程度上保留着以茶祭祀祖宗神灵,用茶陪丧的古老风俗。

用茶作祭,一般有三种方式:以茶水为祭,放干茶为祭,只将茶壶、茶盅象征茶叶为祭。

在我国清代,宫廷祭祀祖陵时必用茶叶。据载同治十年(1871年)冬至大祭时即有松罗茶叶十三两记载。在光绪五年(1879年)岁暮大祭的祭品中也有松罗茶叶二斤的记述。而在我国民间则历来流传以三茶六酒(三杯茶、六杯酒)和清茶四果作为丧葬中祭品的习俗。如在我国广东、江西一带,清明祭祖扫墓时,就有将一包茶叶与其它祭品一起摆放于坟前,或在坟前斟上三杯茶水,祭祀先人的习俗。茶叶还作为随葬品。从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的发掘中已经知道,我国早在2100多年前已将茶叶作为随葬物品。因古人认为茶叶有洁净、干燥作用,茶叶随葬有利于墓穴吸收异味、有利于遗体保存。

历古以来,我国都有在死者手中放置一包茶叶的习俗。像安徽寿县地区,人们认为人死后必经孟婆亭饮迷魂汤,故成殓时,须用茶叶一包,并拌以土灰置于死者手中,这样死者的灵魂过孟婆亭时即可以不饮迷魂汤了。而浙江地区为让死者不饮迷魂汤(又称孟婆汤),则于死者临终前除日衔银锭外,要先用甘露叶作成一菱形状的附葬品(模拟水红菱),再在死者手中置茶叶一包。认为死者有此两物,死后如口渴,有甘露、红菱,即可不饮迷魂汤。原来在封建迷信中,人死后要被阴间鬼役驱至孟婆亭灌饮迷魂汤,目的是为了让死者忘却人间旧事,甚而要将死者导人迷津备受欺凌或服苦役,而饮茶后则可以让死者清醒,保持理智而不受鬼役蒙骗。故茶叶成为重要的随葬品。

茶在我国的丧葬习俗中,还成为重要的信物。在我国湖南地区,旧时盛行棺木葬时,死者的枕头要用茶叶作为填充料,称为茶叶枕头。茶叶枕头的枕套用白布制作,呈三角形状,内部用茶叶灌满填充(大多用粗茶叶)。死者枕茶叶枕头的寓意,一是死者至阴曹地府要喝茶时,可随时取出泡茶;一是茶叶放置棺木内,可消除异味。在我国江苏的有些地区,则在死者人殓时,先在棺材底撒上一层茶叶、米粒。至出殡盖棺时再撒上一层茶叶、米粒,其用意主要是起干燥、除味作用,有利于遗体的保存。

丧葬时用茶叶,大多是为死者而备,但我国福建福安地区却有为活人而备茶叶,悬挂龙籽袋的习俗。旧时福安地区,凡家中有人亡故,都得清风水先生看风水,选择宝地后再挖穴埋葬。在棺木入穴前,由风水先生在地穴里铺上地毯,口中则念念有词。这时香火绕缭,鞭炮声起,风水先生就将一把把茶叶、豆子、谷子、芝麻及竹钉、钱币等撒在穴中的地毯上,再由亡者家属将撒在地毯上的东西收集起来,用布袋装好,封好口,悬挂在家中楼梁式木仓内长久保存,名为龙籽袋。龙籽袋据说象征死者留给家属的财富。其寓意是,茶叶历来是吉祥之物,能驱妖除魔,并保佑死者的子孙消灾祛病、人丁兴旺,豆和谷子等则象征后代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钱币等则示后代子孙享有金银钱物、财源茂盛、吃穿不愁。

回族茶俗探究


宁夏回族民间茶俗甚多,有待客敬茶、三餐泡茶、馈赠送茶、聘礼包茶、斋月散茶、节日宴茶、喜庆品茶等茶俗,而且还从选茶、赠茶、用茶、点茶、配茶、煎茶、冲茶、递茶、加水、品饮、宴请等诸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茶事礼俗。可以说回族民间茶文化内容丰富,兴旺发达,经久不衰。

宁夏回族民间有谚语云:不管有钱没钱,先刮三响盖碗。每个回族家庭至少有两套盖碗盅子,有的多达十几套。他们喜用盖碗子饮茶,不用缸子和杯子。饮茶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回族茶谚云:早茶一盅,一天威风;午茶一盅,劳动轻松;晚茶一盅,提神去痛;一日三盅,雷打不动。那些上了年纪的回族老人每天清早礼完榜布达(晨礼),有喝早茶的习惯。他们围在火炉旁,烤上几片馍馍,总是要刮一碗子的。这碗子也叫盅子,是一种陶瓷器皿,古代叫茶盏,底小口大。茶碗、茶盖、茶托(长方形叫盅船、茶船)配套,俗称三泡台(好似战地碉堡)。有的茶盖上绘有蓝色的花纹或红色的小花朵,还有的绘有绿色或黑色阿拉伯文清真字样,既精巧美观,又方便耐用。喝茶先备一壶滚烫的开水,把茶、糖等原料放入盅内,用开水冲泡5~10分钟再喝。用盖碗盅子喝茶有很多好处,民谚云:一防灰(清洁),二防冷(保温),三防茶叶卡喉咙(安全)。

择茶、泡茶、配茶种类甚多,都依经济条件、茶宴大小、宾客身份、生活需要而定。一般常见的有红糖清茶、冰糖窝窝茶、三香茶(糖、枣、茶)、红四品(红茶、红枣、红糖、枸杞)、白四品(白毛尖茶、白糖、芝麻、白葡萄),还有开胃化食的五味茶,即绿茶(苦)、山楂(酸)、芝麻(香)、白糖(甜)、姜(辣),健脾强肾、提神明目的五珍茶(龙眼、枸杞、葡萄干、杏脯、祈门红茶),生津养胃、健身美容的元宝茶(珠茶、红枣、枸杞、桂元肉、葡萄干),提气补虚、强身健骨的八宝盖碗茶(茉莉花茶、冰糖、红枣、芝麻、元肉、枸杞、葡萄干、核桃仁)等。一般回族家庭除山区喝罐罐茶以外,川区回民多喝三香茶和白四品,所选茶叶有茉莉花茶、毛尖茶、陕青茶、红茶、砖茶、珠茶等。家庭条件好的喝龙井、乌龙、碧螺春等茶。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宁夏回族群众还根据需要,自制了明目清心的枸杞泡茶、止咳化痰的锁阳膏茶、滋阴补肾的羊骨髓茶和八宝甜面茶。

客人远至,盖碗先上,家里来了客人,宁夏回族多用盖碗茶来招待。他们先将盖碗擦洗干净,盛上茶叶和佐料,揭开茶盖半遮掩,将沸腾的开水注入盅碗内,冲出一圈一圈浪花,恰似牡丹开花。泡约五分钟,双手递给客人。客人饮茶边喝边刮,不得用嘴吹或吸出声响。否则会被视为不懂茶礼、没有教养之人。喝茶时要留茶汗,不得一次喝干,要边喝边添。左手擎着托盘,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抓住盖顶,第四指卡住盖口,刮一下,喝一下,茶露汤色,常喝常有,清香爽口,连绵不断。这一套茶事活动,就贯穿了轻、稳、静、洁的饮茶礼节。轻指冲、刮、喝要轻,不得出声;稳指沏茶要稳要准,落点准确,一次沏妥当,似蜻蜓点水,不浅不溢,不漫不流;静指环境幽雅,窗明几净,无干扰,无噪音;洁指茶碗、茶水清洁卫生,一尘不染。

宁夏回族喝茶全在于刮,不会刮就等于不会喝茶。俗话说:吃油香要掰呢,喝盖碗子要刮呢!回族吃油香要掰开,一小块一小块地吃,禁忌囫囵吞咬,否则被视为不懂礼节之人。喝茶要用碗盖一下一下地刮动,使茶叶和佐料加速溶解,使汤汁尽快变温,喝时又不会烫嘴。使用茶盖不仅可以防尘防灰、保温,而且还可起到搅拌茶叶的作用。民谚说:一刮甜,二刮香,三刮茶露变清汤。意思是说,刮第一遍时只能喝到最先溶化的糖的甜味,刮第二遍时,茶叶与佐料经过泡制,香味完全散发出来了,这时的味道最佳。刮第三遍时只剩下茶叶淡淡的汤色,能起到解渴的作用。回族先民用茶消食,以茶代药,以茶代酒,继承了中华民族古老的茶文化传统。回族婚礼中的提亲裹包,以茶包为主,订婚时亲邻喝定亲茶,结婚时喝喜宴茶,婚后与老人喝阖家茶。某人干事业决心很大,也用下茶来形容,表示坚决,与古代茶不移木同出一辙。

金茶银茶甘露茶,比不上回族的盖碗茶。因为盖碗茶多有糖、红枣、核桃仁、枸杞、桂元肉等配成,本身就是长寿果、益寿果,营养价值极高,所以各类盖碗茶对强身健体大有裨益。回回老人寿数长,早起礼拜喝茶汤、不抽烟,不喝酒,盖碗子不离手,这些都是回族养生保健的宝贵经验,从中不难发现饮茶在回族健康生活中的重要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