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的华人和华茶

发布时间 : 2022-03-01
男人和什么茶 女人和牛蒡茶的好处 女人和什么茶好

男人和什么茶。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马来西亚的华人和华茶”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马来西亚的华人和华茶”相关知识!

在马来西亚时,一位马来西亚老茶人跟我讲了一个美丽的传说:茶始于公元前2737年。当时中国的皇帝神农氏,是一位渊博的学者和中草药专家,有一天,他在一棵树下憩息。这时一阵风拂过树枝,几片树叶随风掉落在正在烹煮的开水里。当神农氏饮下那锅水时,发现味道鲜美,饮后更感精力充沛,由此,茶便被发现了。

在遥远的异国他乡,聆听着一位外国老人讲述中国的传说故事,我不仅觉得亲切,更深受感动。有人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茶香,茶也一直陪伴海外华人度过许多悲欢岁月。

如今,马来西亚有很多老茶行,其中有的装潢淳朴自然,有的设计新颖华丽,有的古朴典雅……许多茶行都由华人来经营的。因为以前马来西亚茶叶主要依靠中国进口,在与中国的贸易中,海外华人又在语言及习俗方面具有优势,因此,就造成了目前几乎所有各大茶行都由华人经营的现象。中国茶不仅在这里落地生根,而且衍生了许多与茶相关的故事。

老华人讲茶事

“只要有矿场,就有茶香。”坐落在吉隆坡茨厂街的一家茶行的张老先生是本地一位知名的老茶人,大大小小的茶行都认识这位前辈。他品茶无数,与茶培养出一份不可言语的深厚感情,因而对于本地饮茶文化,也有深刻的了解。据说他开的这家茶行是马来西亚历史上最悠久的茶行之一。

张老先生早年是随父母从中国广东来到马来西亚谋生的,这位年过八旬的老先生对我说:“我们茶行建立于1928年,刚开始是以做杂货为主的贸易行。还记得店里除了茶叶还卖烟草,有时祖父还做外汇交易。至于何年何月以茶叶作为主要商品,我可说不上来。”

不过,根据他的儿子的翻查,他们是在1937年或更早注册成为有限公司,正式在本地从事贸易生意的。

老人告诉我,现在交通方便,行销网络又广,不像早期的茶行,都是由老板自己一人四处招生意。早期,如果茶行规模大的,还能驾着车子到各州行销,一些小型茶行,都是踩着三轮车到附近的茶室兜售茶叶。当谈到祖先从三轮车到拥有一辆小货车的奋斗经过,老人感慨万千,百感交集。

张老先生20来岁就随父亲进入茶行,他走遍大城小镇做生意,才建立如今庞大的行销网络。“当时都以赊账为主,大家都讲‘信用’二字。我们很多顾客都是传了好几代,可以说是世代相传。”老人兴致勃勃地告诉我,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中国处于封闭状态,若要与外国通商,就得靠一年两次的春秋广州交易会,而且所有物品都由国营机构掌管。

“那时和中国人谈生意很难,还要排队才见到他们呢!”老先生笑着说,“现在情况倒转咯,是他们排队见我们。”这就是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现象。“我们当时并没有各自上中国大陆采购茶叶,而是由七间茶行组成一间称为貌畅的公司,作为总代表与当时的福建厦门茶叶进出口公司进行买卖。”貌畅公司一直为本地茶行进口茶叶的代表,直到上世纪80代中国市场开放,它才逐渐停止营业,改由各个茶行独自到中国采购茶叶。

早期,这些马来西亚的茶行从中国进口茶叶,装运都以木箱为主,数量不多,与现在每个月至少一个货柜比较,真是天壤之别。

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茶行在吉隆坡一带特别多,各州的中小型茶行都向较大规模的茶行购茶。当年的生意好做,市场上的茶叶都由七家大茶行垄断。

当时,所有的茶叶都通过海运,等上几个星期,才会到达新加坡港口。在那里,质地好的茶叶会先被一些新加坡茶行挑选,剩下来的才会到达马来西亚本地。

当大茶行拿到茶叶后,就以散装方式出售给中小型茶行以及杂货店,再由他们自行包装,再销售到消费市场上。一箱箱的茶叶经过几个环节,才能够成为人人手中的一杯茶。

在马来西亚,中国茶的发展历史不仅包含了茶叶商业的历史,还包含了中国南来的华人如何在马来西亚商界闯下一番事业的辉煌历史。

老人深情地说,中国早期来马来西亚的华侨基本上都是赤手空拳,不惧劳苦,通过几代人的拼搏,打下了殷实的家业,为我们带来了茶以外的感动。难怪不少马来西亚的华人都说:“喝下一口茶时,想想背后的故事和先人种下的福根,那杯茶就会变得分外有意思。”

独树香

采访时,一位马来西亚的老茶人告诉我,“独树香”是马来西亚的品牌茶,它的创始人叫李统溪,是一位早年从中国福建来马来西亚的华人。

“独树香”是马来西亚国内的知名品牌茶。如今街知巷闻的独树香,原是乌龙茶类,是马来西亚籍华人李统溪经过多年的试验,才成功焙制出适合本地消费口味的茶叶。

早期,茶叶都以一大袋出售到市场。可是,许多茶行都面对同样的问题:面对一袋袋的茶叶,伙计都无计可施,不知道应放多少量的茶叶,才适合一壶茶的份量。因此,当时开茶行的李统溪,很希望能够找到解决的方法。据说,他常常左想右思,总是踩着三轮车,拿着几个麻包袋的茶叶向附近的餐室兜售。1920年,20来岁的李统溪从中国福建南下马来西亚,在茶行里当个小员工。由于他天生对茶叶充满好奇,久而久之,就磨练出对茶的敏锐性。

不久,他自己出来开茶行,出售各类的茶叶。有一次,一家茶室的老板向他抱怨说:“这些耐泡的茶,使客人一坐下来就是几个小时,那我还能做生意吗?你何不想想办法帮帮我啊!”

李统溪看到当时市场需要一些不耐泡的茶,就开始研制不同茶叶。经过多次的试验,他终于找到其中的秘诀,使一包茶只能泡四五次。这就是“独树香”的来源。

这个新的发现受到大部分茶室的欢迎,以致目前有许多茶室、海鲜楼都冲泡“独树香”。后来,再经过旁人的拨点,李统溪又研制出七点五克的小包装茶。从此,“独树香”就以这一小包装闯进各大茶楼,成为普通大众饮用的茶。

“独树香”三个字在1963年正式注册为商标,沿用迄今。李统溪已逝世多年,目前,该茶行由他的两名孙子掌管。

目前,马来西亚的茶馆随处可见。很多雅舍般的茶馆非常吸引人。来这些茶馆品茶的客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希望找到一个一解文化乡愁的空间;感受一丝丝的华人文化气息。

cy316.com延伸阅读

马来西亚茶文化的诞生


一群稚龄小孩约5至12岁,是吉隆坡ldeonicKid:安亲班的20多位学生,被他们老师安排来茶艺教室体验泡茶是怎么一回事;星洲日报槟、吉、玻、北霹勇区的中学生记者队40多人,安排茶艺之旅来到萄艺教室认识茶叶和泡茶;SriGardenKualaLumpuSchoolInternational每年学校假期前就会安排各国学生过来上泡茶课,每次约有中学生50至80人不等;国百大学吉隆坡分校宿舍村华文学会将茶艺课程列为必学,工委们会按照既定时间表来茶艺教室上课;慈济大学社会教育推广中心有成人班的茶艺课程,我们茶艺教室的老师定期开讲,从2006年至今,每年至少幸三个学期;全国华小校长职工会吉隆坡联邦直辖区哆会及霹州分会的校长们分别在吉隆坡和怡保安排上壶密集培训的茶艺课程班;MalaysiaCultureGroup由胄居在马国的各国外籍人士组成的志愿文化团体,每马会有20多人来茶艺教室上泡茶课及茶文化观摩;Th.RotaryClubofKelanaJaya、TheJapaneseWomen"Association等机构,都有不定期的来茶艺教室举办习艺讲座和茶艺交流会。以上都是我们常年举办的茶艺课程,这些来自四面八方都是只知道有茶叶这回事的人,为什么不约而同都来学茶道?不外乎是因为社会大众都懂得茶是一个特殊的文化项目,所以欲进一步了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无论被动或主动安排来参加上述茶活动,尽管各各有不同的理由,从茶友的多样化、多阶层看看,我们知道大家得到有关茶资讯的来源必定是多元的,有受到东方如中国、日本,西方如英国的影响,他们并不偏执于单一地域或单一民族的茶。在这里,大家学茶都是从零基础开始建构的,他们并没有带着任何特别基础而来。所谓零基础,就是马来西亚的基础,他们包括老师与学生都还没有真卫受到所谓茶道流派的影响,因此在马来西亚这样的时间空间,我们要来喝我们自己的茶,这包括:我们喜欢的茶,我们喜欢的喝茶器具,我们喜欢的泡茶方法,以及我们喜欢的茶道美感与思想。

如果大家认为这样的喝茶生活很好,一直继续下去,这就是马来西亚当代的喝茶生活;如果加上一些对茶道精神、茶道美学有所追求的茶友参与,那么大家的喝茶方式、喝茶理念就会被发展成为一种丰富的、精致的文化,这就是马来西亚当代的茶文化;如果大家认为他需要茶文化,而这就是他要的茶文化,那么在这样的从零基础开始的茶文化,在这样的时空建立起来的茶文化就是属于我们的马来西亚茶文化,不是日本的色彩,不是英国的色彩,不是中国、韩国的色彩,是真正的马来西亚的本色。我们熟悉自己生长的这个地方,我们知道自己需要怎样的茶叶,这样的茶叶必须用哪种泡茶器,如何冲泡才好,不必模仿或特意要制造什么风格,这样就会产生属于这里当代时空的茶文化。

有人会问:我们喝的茶都不产自马来西亚,马来西亚茶文化又如何成立?大家不必迟疑,虽然我们用的大部分茶是别地产的茶,我们用的茶具是别人做的,但茶叶与泡茶器那是既有元素、既有材料,我们可以用它来表现自己的泡茶艺术,说自己的茶话,开创自己的茶道思想,建构我们要的茶文化。难道非要全新创造一种茶出来不可吗7这就像作家,他们用的笔是别人做的,他们也许使用华文或英文书写,但它的内容是写我们本土的故事,我们的思想,把马来西亚当代人的感情描述得很好,所以这些作品就属于是马来西亚文学,它不会因为作家用华文或英文写,就变成是中国文学或英国文学这样,也没有必要先去创造一种文字出来。茶文化也如此。

杂说茶人和茶史


阳春三月,新茶上市。

茶,最初被人们广泛利用只是作为饮料。然而进入世间的几千年,它浸润了人类社会太多的品格趣味、冷暖炎凉,也被人们赋予了更多的意味和功用

文人雅客乃至佛门助推饮茶,唐代《茶经》为茶史划时代。茶作为饮品,从来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不过是百姓生活的一种日常消费品。而比起沉默的大多数,古往今来的文人雅客则给茶赋予了更多的品格与趣味。

魏晋以来,天下骚乱,文人无以匡世,渐兴清谈之风。最初的清谈家多为酒徒,如著名的竹林七贤。后期的清谈家则出现许多茶人,他们以茶助清谈之兴,把饮茶与精神恰到好处地结合到了一起。

道家修行长生不老之术,要炼内丹,实际就是作气功。茶不仅能使人不眠,而且能升清降浊,疏通经络,帮助修炼,所以道家也爱喝茶。

中国佛教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是禅宗。禅宗始祖达摩倡导的禅法是大乘壁观,就是用面壁打坐的方式让精神集中、思想专一以参悟禅理。据说达摩自己就曾面壁十年才终成正果。史书记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大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惟许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以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

玄学家、道士、禅宗佛门,对饮茶习俗的兴起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真正集唐代以前茶文化之大成,奠定了饮茶的高雅品味的,还要推人称茶圣的陆羽所著的《茶经》。

唐开元年间,今湖北天门县龙盖寺住持智积法师收留了一个三岁的孤儿,就是后来的陆羽。陆羽少年聪慧,博览群书,有文采,好深思,耻一物不尽其妙。

陆羽托身于佛寺,茶与佛教有难解之缘。智积法师是一个喜茶且擅长品茶的和尚。有一则传说称,因陆羽善于煮茶,智积非陆羽的茶不饮。后来陆羽脱离佛寺云游他乡,智积便断了茶。这件事让当朝皇帝代宗知道了,有些不信,便召智积进宫令人奉上名茶。智积喝了一口便放下不饮。代宗又秘召陆羽进宫,由陆羽煮茶再让智积品尝。智积一饮而尽连声称赞说:这真像陆羽煮的茶啊!

《茶经》刻印于唐建中元年(780年),虽然全书只有7000字左右,内容却涵盖了茶学的各个方面。全书共三卷十章,其中介绍了茶树的起源、茶的名称演变及饮茶的功效,采茶、制茶以及贮藏茶叶的各种工具,茶叶的种类、采制方式和品质鉴定,煮茶、饮茶的各种器皿,煮茶方法和水的品评,以及全国的名茶产地并品评高下。

《茶经》的出版,在茶史上是一件划时代的事情。从那以后,文人雅客品茶论茶之风更进一步地兴起。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一位名叫赵佶的皇帝,即大名鼎鼎的宋徽宗。赵佶身为皇帝,骨子里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人雅客。除了在书法绘画等方面卓有建树外,他还是一位高明的茶艺专家。赵佶所著的《大观茶论》一书,是中国古代惟一的由皇帝撰写的茶书。赵佶还曾放下皇帝的架子,亲自为臣下烹茗调茶。或许他的确是真心认为,烹茶品茗是高尚高雅之事,于皇帝之尊严并无妨碍吧。果真如此,也真不枉了他一世茶情。

唐宋是诗词的时代,很多文人墨客留下了不少关于饮茶的脍炙人口的章句。比如宋代大诗人苏轼的《汲江煎茶》是这样写的: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陆羽在《茶经》中第一次把饮茶与人的品行修养联系起来,称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而后来的一些人更进一步引申说茶以芳冽洗神,非读书谈道,不宜亵用。然非真正契道之士,茶之韵味,亦未宜评量,就实在显得过于矫情了。

中国茶叶最早走向世界,在欧洲一度被视为奢侈品

19世纪之前,认为茶树原产于中国,是一个世界公认不成问题的事情。1753年,世界著名植物分类学家林奈把茶的学名定为Theasinensis,意即原产于中国的茶树。不过进入19世纪以后,这个事情似乎变得模糊起来。1824年,英国军人勃鲁士少校在东北印度的阿萨姆山区,发现了一株高约13米、径围约1米的野生大茶树,由此便推断印度是茶的原产地。

经过一些调查与争辩,特别是随着现代基因技术的发展,事实又渐渐被澄清起来。上世纪80年代,来自日本的两位科学家通过对茶树细胞染色体的分析表明,中国和印度茶种染色体的数目相同,在细胞遗传学上被认为没有差异。又经过实地的调查研究,他们认为茶的传播是以四川、云南为中心,往南推移,向乔木化、大叶型发展;往北推移,则向灌木化、小叶型发展。

如果说,野生茶树的起源还存有疑义的话,那么,茶树的人工栽培与利用是起源于中国并向世界传播,则是确凿无疑的事实。唐代陆羽所著《茶经》中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汉代成书的《神农本草经》中则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的记述。由此还可以看出,中国人使用茶最早是作为药用的。神农是一个神话传说人物,或许不足为训。据学者考证,秦代以前,对茶叶最早的生产和利用局限于巴蜀地区。早在周武王时,蜀人就已经把茶当作贡品献给了武王。

清代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秦汉统一中国以后,巴蜀的封闭环境被打破,巴蜀的茶叶、茶种便通过水陆两途向外传播,饮茶风习也在中国逐渐流行。

中国茶叶向域外传播也是源远流长。

隋文帝开皇年间,茶叶开始向日本输出。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日本最澄禅师来我国浙江天台山国清寺研究国学,回国时带回茶籽种植于日本贺滋县,并由此传播到日本的中部和南部。宋代已有阿拉伯商人定居在福建泉州运销茶叶。明代郑和下西洋,茶叶也随之销售到东南亚和南部非洲诸国。欧洲人对中国茶叶的最早记载是《马可・波罗游记》,说秦国有一种植物,煮饮其叶片,而称为中国茶,被视为极珍贵的物品。

明代末期,荷兰商船从澳门运茶到欧洲,打开了中国茶叶销往西方的大门。1636年传入巴黎,1650年传入伦敦。茶叶深受欧洲人喜爱,被视为高级奢侈品。1708年,东印度公司从广州带去广东、福建的茶籽,在不丹和加尔各答的植物园种植,开创了印度的茶树种植史。

19世纪,由于大量从中国进口茶叶、丝织品、瓷器等,英国的对华贸易出现了严重逆差。19世纪30年代初,英国的对华贸易逆差额每年达到200万-300万两白银以上。为了弥补这种贸易逆差,英国东印度公司大肆向中国销售鸦片,这就是当年鸦片战争的起源。

海外各国对茶的称呼,也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我国的影响,在发音上基本可分为两大类。从海路传播出去的南亚各国、中东及欧洲部分国家,发音近似于我国福建沿海地区的te,ti音。从陆路向北、向西传播去的国家,发音近似于我国广东、华北的cha音。

从日常饮料衍生出社交功用,甚至成为某种社会职能的中介

饮茶是一件高雅的事。茶的清香醇和,给人以超凡脱俗的感受。然而,茶来到世间,又怎能不沾染上俗世的种种世故甚至丑陋呢。

坐,请坐,请上坐

茶,泡茶,泡好茶

很多人都知道上面这副对联的故事。传说郑板桥有一次到镇江金山寺去游览,寺里住持看他衣着简朴,以为不过是个普通的游客,便随便地说了声:坐、茶。郑板桥没理会他,却挺仔细地欣赏起墙壁上的书画。和尚心想,这个人大概不是一般的俗客,就稍微客气地又招呼说:请坐,泡茶。当他得知来人是大名鼎鼎的郑板桥时,立刻眉开眼笑,毕恭毕敬地逢迎说:请上坐,泡好茶。当郑板桥要告辞离开的时候,和尚拿出纸笔请他为金山寺题副对联。于是郑板桥就写下了上面的句子。

连一向提倡众生平等的佛家,也有和尚不免在以茶待客上分出三六九等,可见俗世的力量有多么强大。茶原本只是一种日常的饮料,在待客中开发出了它的社交功能。后来,各种茶肆、茶坊、茶铺等盛行于市井,茶作为社交与娱乐的媒介,其饮用解渴的功能反而降为其次了。

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茶馆业在唐代开始兴起,到了宋代就更加发达。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里,汴河两岸茶坊、酒楼林立,反映了当时京都汴梁服务业的兴盛。明清的茶馆更为普遍。

茶馆作为市井百姓的社交场所,三教九流无所不有。有的茶馆专供各行各业谈生意之用,称为市头;有的皆士大夫期朋约友,聚会之处;更有一些借茶馆之名,行妓院之实,被称为花茶坊或水茶坊。小说《水浒传》中给西门庆和潘金莲拉绊儿的王婆,就是开茶坊的老板娘。

茶馆的社交功能进一步发展,更产生出了某种社会评判与裁断功能。在官府治理社会能力不足的一些地方,民间盛行一种吃讲茶的风俗。一定对此留有深刻的印象。老百姓之间发生纠纷,双方各有各的道理,就相约去茶馆,请出双方公认的仲裁人,根据事理和社会公德标准劝解调停。吃讲茶这种约定俗成的规矩,为公众舆论所系,具有较强的威慑力,往往胜过官府衙门的判决。然而,如果一个地方被黑恶势力控制,他们往往把吃讲茶当成欺压百姓的工具。

杯中乾坤大,茶里世故深。小小茶叶来到世间,见证的是社会人生的冷暖炎凉,其中的故事,没有人能说得尽道得完。

九华毛峰茶的传说故事


传说,唐末时,有一僧一道因慕地藏菩萨之名从四川来九华山修行,修行期间不食米粮,仅以野草、野果等为食,日子一久,出现了头晕身肿的病症,无奈,二人只好自寻草药医治,结果发现将采回的茶叶煮饮后,病症有逐渐减轻的趋向,一段时间后居然“药”到病除。此种茶叶即是九华毛峰。

话说金乔觉——金地藏的化身,从新罗国渡海来,入唐求法,吃尽千辛万苦,才找到这仙气悠悠的九华山。“袈裟借地”,得山主闵公让和的施舍,将这九华九十九峰做了他的道场。那年春天,春雨连绵,一连半个多月,九华山沉浸在浓雾细雨之中。金地藏坐岩洞中,诵经不歇。忽儿,隐隐听到耳边听见起“辟叭、辟叭”的声音,原来是茶籽,是新罗国王子金地藏来唐的前一天深夜,

遭父王废弃的母后,含泪将她亲手采来的王家香茶籽,缝在金地藏的衣襟里的。来之不易,后来,金地藏将发了芽的茶籽取出,种在他禅修的南台(神光岭)向阳的山坡上。茶籽入土,日日见长。不出三月,竟长成一片郁郁葱葱的茶园,满山飘香。

人和草和木做伴即谓“茶”


人和草和木做伴,即谓“茶”。

茶有幸忝列开门诸事,盖因茶的实质是“水”———饮茶喝水可以解渴;茶又能“品”,雅俗之别在举手投足间立现。

茶是国饮。茶事———茶种、茶制、茶藏、茶饮、茶用,兴于唐而盛于宋。北宋的王安石虽不善“品”,却深知茶之价值,首次将茶与米、盐相提并论:“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议茶法》)

茶有喝茶、饮茶、品茶之分。想来,茶之雏形应当是凉开水。即便是现在,江浙一带的农人依然视饮水为“食茶”。至于坊间的“粗茶淡饭”之俗语,既是自嘲,也是写实。因为用于解渴消暑之茶是粗茶,且多是六月雪、冬青之类的苦茶,隔天饮,大碗喝。后来,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茶”才有“饮”和“品”之分。

清晨上班,泡杯清茶润润喉,该是几十年养成的好习惯,“雅”得很———当开水冲入杯中,但见茶叶似绿色的生灵缓缓膨胀、蠕动、绽开,丝丝缕缕的热气带来淡淡的清香;呷上一口,回味无穷———似酒,不如酒烈;似泉,比泉更甘,那份感觉,远非“沁人心脾”所能形容。

“呷”类似于“饮”,都偏重于茶的实用价值。旅途倦怠,饮上一杯疲劳顿消。文思枯竭,难于下笔,呷上一口也颇能益思。饭后一杯茶,更能消食解腻。但不管怎么说,“饮”多是茶馆(室)的活,既消磨时间,又享受休闲的日子。

据记载,唐诗中有“茶舍”、“茶寮”的名词。到了宋朝,茶馆已相当普及。《儒林外史》说,乾隆时南京城,大小酒楼有六七百座,茶社有一千余处。专门描写宋朝都市生活的《东京梦华录》,还描述了汴梁城几乎彻夜不眠的夜市中的茶坊。

上善若水,万物离不开水。茶水是至善之水。这个至善不只是物的道理,更是人的道理。喝水是生命之必需,饮茶却不一定是生命之必需,而是精神生活。“饮茶之所宜者,一无事,二佳客,三幽坐,四吟诗,五挥翰,六徜徉,七睡起,八宿醒,九清供,十精舍,十一会心,十二赏鉴,十三文童”。所有这些,都环绕着一种懒洋洋、无须谋食的闲适。

老舍先生的《茶馆》是老北京的茶馆,有大清的遗风。茶馆里聘有说书高手,居中摆一位置,说唱的都是些侠客传奇、野史别传。到了紧要关头,往往留下一句“且听下回分解”,既为茶客添趣,更为自己招徕生意。当然,最为人们熟知的还是阿庆嫂的“春来茶馆”:“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

去年葵花盛开时节,我曾去义乌市佛堂采风,见到了最原始的乡下茶馆:茶桌大多是用早晨开门时落下的门板搭成的,光顾茶室的也都是村里的老者。烘青现泡,一元一杯,续水免费。从进门开喝,到起身离开,老人们手捧茶杯,无拘无束地从古今中外聊到天南海北,从世界风云说到身边琐闻,好不惬意。

品茶,是闲人的活计,意在品评、鉴赏。行家里手,一嗅,一看,一尝,就可品出此茶属几品,辨出某种茶产于哪一类茶树,甚至能说出某茶是哪一个季节晴天雨天采摘的。

如此高超之品技,文人雅士兴许没有,但品感之高绝不亚于鉴赏家。三毛说,喝茶有三道境界,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若爱情,第三道淡若微风。一杯清茶,由苦而甜而淡,甚至连生命、爱情都喝出来了,不是“品”,又是什么呢?

“分茶”是宋元时文人雅士煎茶品茗的游戏。曾在金华落脚的李清照好酒爱赌,还经常玩赏“分茶”。她在“转调满庭芳”中曾忆及“分茶”:“当年,曾胜赏,生香薰袖,活火分茶。”而在另一首《摊破浣溪沙之二》中,她又写到不宜玩赏:“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矛盾的心理恐怕源于“分茶”之游戏,犹如瘾君子吹烟圈,非常人所能及。

林语堂论茶,更有“三泡”之妙:“严格地说起来,茶在第二泡时为最妙。第一泡譬如一个十二三岁的幼女,第二泡为年龄恰当的十六岁女郎,而第三泡则已是少妇了。”

林的这一妙语,出自明代茶人许次纾。许在他的茶著《茶疏·饮啜》中说:“一壶之茶,只堪再巡,初巡鲜美,再则甘醇,三巡意欲尽矣。余尝与冯开之戏论茶候,以初巡为婷婷袅袅十三余,再巡为碧玉破瓜年,三巡以来,绿叶成荫矣,开之在以为然。”

不过,无论是“林”还是“许”,以佳人喻茶,或许都从苏东坡“从来佳茗似佳人”之句生发开来。窃以为,苏东坡之比格调高雅,而许、林之妙喻虽然富有情趣,但显得俗气,并对女士有不恭不敬之嫌。以当下的价值观视之,妙语者,谬论也。

我属“牛饮”之列,虽不善评品,但“苦茶庵”主人“茶以绿茶为正宗”之说深得我心。依我之浅见,喝茶总比喝酒好。人们见过因喝酒而打架斗殴的,却绝少见因饮茶而动气伤神的。

“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喝茶之后,再去继续修各人的胜业,无论为名为利,都无不可,但偶然的片刻优游乃正亦断不可少。”

九华佛茶的悠久历史


九华佛茶背后的文化与其发展

常听到中国九华山位于长江下游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是佛教中地藏王菩萨道场,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一座以佛教与茶文化为特色的风景名胜区。

九华山山势雄峻,九座主峰均在海拨千米以上,秀出云表,清奇多姿。山中雨量充沛,清溪细流,涌泉飞瀑。林木葱笼,杂花生树。生态环境良好,茶树资源丰富。

九华佛茶就产于九华山及其周边地区,它是以地方茶树良种优质鲜叶为原料,按照特定工艺加工而成的,其外形扁直呈佛手状。九华佛茶历史悠久,其前身是九华毛峰,犹以前山下闵园的闵园毛峰和后山黄石溪的黄石毛峰最为著名,而九华毛峰可以追溯到宋明时期的九华茶。

一九华山之茶

(一)九华山茶肇始于唐

金地藏有一首情真意切的《送童子下山》诗: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添瓶涧底休拈月,烹茗瓯中罢弄花。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

诗中写到烹茗瓯中罢弄花,可见当时金地藏与其弟子们也是饮茶的。但此诗颔联又作瓶添涧底休拈月,钵洗池中罢弄花。,如果如此,则该诗与茶无涉。

南宋陈崖在其《九华诗集》煎茶峰诗中自注:昔金地藏招道侣于峰前,汲泉烹茗。又注:广化寺钟楼其上。由此可知,在九华山有座煎茶峰,其峰在宋代的广化寺钟楼的上面,而山峰的得名是因为金地藏常于峰前汲泉煎茶。陈崖煎茶峰诗再次说明金地藏不仅自己喜欢饮茶,还经常煎茶招待道侣。当然,仅凭此诗我们还不能确定,金地藏招待道侣的茶是九华山土产茶,还是山外茶。

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记载: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封演是唐玄宗天宝进士,其生活时代与金乔觉大致同时。江淮泛指江南、淮南,是唐代茶叶的主要产地。其时,安徽的霍山黄芽、潜山天柱茶、宣城丫山横纹茶、祁门方茶,都是当时的全国名茶,而作为江南名山的九华山产茶也不足为怪。

《封氏闻见记》又载:(茶)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侠,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茶供佛徒坐禅驱睡和招待香客、游人,在佛门被广受欢迎,寺院僧人饮茶成风。唐开元以后,原本不产茶的北方,受禅宗佛教饮茶风尚的影响,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九华山地处盛产茶的江南,于盛唐、中唐时种茶是极有可能的,九华山上僧人饮茶更是理所当然。

(二)九华山茶初兴于宋

南宋时的左丞相周必大遍游九华,曾撰写《九华山录》,他游九华,至化城寺,谒金地藏塔,僧祖瑛独居塔院,献土产茶,味敌北苑。北苑在建州建安(今福建省建阳县),所产龙凤团茶专供皇家,是有宋一代最脍炙人口的名茶。周必大在品尝九华山土产茶后,评价其滋味可与以北苑茶媲美。显然,宋代九华山不仅产茶,而且茶的品质优异,甚至接近当时最负盛名的北苑贡茶。陈崖《九华诗集》茗地源诗有:暖风吹长紫芽茎,人向山头就水烹。并自注:晏生岩北溪上,产茗味殊佳。可见,九华山晏生岩北溪上所产茶,其味特别好。陈崖此说与周必大的评价相一致,由此足见宋代九华山之茶以其卓越的品质而崭露头角。

然而,宋代九华山所产茶是什么样的茶?唐代茶有粗、散、末、饼四类,而以饼茶为主。宋代茶有片、散两类,此外尚有用散茶磨制而成的末茶。所谓片茶,也就是团饼茶,以建州的龙团凤饼贡茶最为著名。但在建州之外,则逐渐改饼为散,所谓散茶,当时乃为蒸青绿茶。宋代,连唐时最著名的生产阳羡贡茶的义兴也改生产散茶。北宋葛常之在文中说:自建茶入贡,阳羡不复研膏,谓之草茶而已,草茶即散茶。从南宋时起,虽然宫廷推崇北苑贡茶,仍为团饼茶,但在民间却开始风尚起散茶来,及至元朝,散茶进一步普及开来。其时,象江西洪州的双井茶、浙江的日铸茶都是当时的散茶中的名茶。九华山也不例外,其茶当为蒸青绿茶。

南宋陈崖煎茶峰诗:春山细摘紫英芽,碧玉瓯中散乳花。缓火烘来活水煎,山头卓锡取清泉。宋代九华山所产之茶应为芽茶或叶茶。

(三)九华山茶驰名于明清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茶录之产茶有名者中有池州之九华。清代,刘源长《茶史》茶之名产记:九华山有空梗茶,是金地藏所植。大抵烟霞云雾之中,气常温润,与地所植,味自不同。

陆廷灿《续茶经》八之出记:《通志》:池州府属青阳、石棣、建德,俱产茶。贵池亦有之,九华山闵公墓茶,四方称之。

九华山茶在明清时期已驰名全国,为当时的名茶。明朝初年,朱元章颁旨罢贡团饼茶,客观上促进了散茶的发展。明朝前期,沿续宋元以来的蒸青绿茶。到了后期,除在浙江长兴罗岕还产蒸青绿茶外,已都改生产烘青或炒青绿茶。明朝前期的九华茶当属蒸青绿茶,晚明以后的九华茶应是烘青绿茶。据记载,九华山历史名茶有天台云雾、龙池云雾、东岩雀舌、九华龙芽、南苔空心、肉身仙茗等,而据考证,天台云雾即现代的黄石溪毛峰,龙池云雾即现代的闵园毛峰。

(四)九华山茶业大发展于当代

1915年,黄石溪毛峰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这是九华茶所获得的最高荣誉。但随后是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十年动乱,九华山茶业发展缓慢。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九华山的茶业才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林鹤松教授主持省科委下达的九华山名优茶开发科研项目,研制开发九华名优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世纪初,池州市进一步整合茶叶品牌,确立了以九华佛茶作为主打产品的战略,使九华佛茶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九华毛峰的“佛茶”传说


九华毛峰,又名九华佛茶,属绿茶类。产于安徽省青阳县陵阳镇黄石村。关于九华毛峰,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传说,唐末时,有一僧一道因慕地藏菩萨之名从四川来九华山修行,修行期间不食米粮,仅以野草、野果等为食,日子一久,出现了头晕身肿的病症,无奈,二人只好自寻草药医治,结果发现将采回的茶叶煮饮后,病症有逐渐减轻的趋向,一段时间后居然药到病除。此种茶叶即是九华毛峰。

话说金乔觉金地藏的化身,从新罗国渡海来,入唐求法,吃尽千辛万苦,才找到这仙气悠悠的九华山。袈裟借地,得山主闵公让和的施舍,将这九华九十九峰做了他的道场。那年春天,春雨连绵,一连半个多月,九华山沉浸在浓雾细雨之中。金地藏坐岩洞中,诵经不歇。忽儿,隐隐听到耳边听见起辟叭、辟叭的声音,原来是茶籽,是新罗国王子金地藏来唐的前一天深夜,遭父王废弃的母后,含泪将她亲手采来的王家香茶籽,缝在金地藏的衣襟里的。来之不易,后来,金地藏将发了芽的茶籽取出,种在他禅修的南台(神光岭)向阳的山坡上。茶籽入土,日日见长。不出三月,竟长成一片郁郁葱葱的茶园,满山飘香。

九华佛茶朝夕吸纳高山雾露之滋润,独吮奇花异草之灵气,条索匀整紧细,色泽嫩绿微黄,满披白毫,汤色碧绿,回味甘爽,叶底匀嫩。同时由于高山气候之缘故,昼夜温差大,而方圆百里人烟稀少,茶园农药和工业污染少,实乃天然生态好茶。

九华佛茶的历史发展和文化


常听到中国九华山位于长江下游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是佛教中地藏王菩萨道场,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一座以佛教与茶文化为特色的风景名胜区。

九华山山势雄峻,九座主峰均在海拨千米以上,秀出云表,清奇多姿。山中雨量充沛,清溪细流,涌泉飞瀑。林木葱笼,杂花生树。生态环境良好,茶树资源丰富。

九华佛茶就产于九华山及其周边地区,它是以地方茶树良种优质鲜叶为原料,按照特定工艺加工而成的,其外形扁直呈佛手状。九华佛茶历史悠久,其前身是九华毛峰,犹以前山下闵园的闵园毛峰和后山黄石溪的黄石毛峰最为著名,而九华毛峰可以追溯到宋明时期的九华茶。

一九华山之茶

(一)九华山茶肇始于唐

金地藏有一首情真意切的《送童子下山》诗:

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

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

添瓶涧底休拈月,烹茗瓯中罢弄花。

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

诗中写到烹茗瓯中罢弄花,可见当时金地藏与其弟子们也是饮茶的。但此诗颔联又作瓶添涧底休拈月,钵洗池中罢弄花。,如果如此,则该诗与茶无涉。

南宋陈崖在其《九华诗集》煎茶峰诗中自注:昔金地藏招道侣于峰前,汲泉烹茗。又注:广化寺钟楼其上。由此可知,在九华山有座煎茶峰,其峰在宋代的广化寺钟楼的上面,而山峰的得名是因为金地藏常于峰前汲泉煎茶。陈崖煎茶峰诗再次说明金地藏不仅自己喜欢饮茶,还经常煎茶招待道侣。当然,仅凭此诗我们还不能确定,金地藏招待道侣的茶是九华山土产茶,还是山外茶。

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记载: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封演是唐玄宗天宝进士,其生活时代与金乔觉大致同时。江淮泛指江南、淮南,是唐代茶叶的主要产地。其时,安徽的霍山黄芽、潜山天柱茶、宣城丫山横纹茶、祁门方茶,都是当时的全国名茶,而作为江南名山的九华山产茶也不足为怪。

《封氏闻见记》又载:(茶)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侠,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茶供佛徒坐禅驱睡和招待香客、游人,在佛门被广受欢迎,寺院僧人饮茶成风。唐开元以后,原本不产茶的北方,受禅宗佛教饮茶风尚的影响,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九华山地处盛产茶的江南,于盛唐、中唐时种茶是极有可能的,九华山上僧人饮茶更是理所当然。

(二)九华山茶初兴于宋

南宋时的左丞相周必大遍游九华,曾撰写《九华山录》,他游九华,至化城寺,谒金地藏塔,僧祖瑛独居塔院,献土产茶,味敌北苑。北苑在建州建安(今福建省建阳县),所产龙凤团茶专供皇家,是有宋一代最脍炙人口的名茶。周必大在品尝九华山土产茶后,评价其滋味可与以北苑茶媲美。显然,宋代九华山不仅产茶,而且茶的品质优异,甚至接近当时最负盛名的北苑贡茶。陈崖《九华诗集》茗地源诗有:暖风吹长紫芽茎,人向山头就水烹。并自注:晏生岩北溪上,产茗味殊佳。可见,九华山晏生岩北溪上所产茶,其味特别好。陈崖此说与周必大的评价相一致,由此足见宋代九华山之茶以其卓越的品质而崭露头角。

然而,宋代九华山所产茶是什么样的茶?唐代茶有粗、散、末、饼四类,而以饼茶为主。宋代茶有片、散两类,此外尚有用散茶磨制而成的末茶。所谓片茶,也就是团饼茶,以建州的龙团凤饼贡茶最为著名。但在建州之外,则逐渐改饼为散,所谓散茶,当时乃为蒸青绿茶。宋代,连唐时最著名的生产阳羡贡茶的义兴也改生产散茶。北宋葛常之在文中说:自建茶入贡,阳羡不复研膏,谓之草茶而已,草茶即散茶。从南宋时起,虽然宫廷推崇北苑贡茶,仍为团饼茶,但在民间却开始风尚起散茶来,及至元朝,散茶进一步普及开来。其时,象江西洪州的双井茶、浙江的日铸茶都是当时的散茶中的名茶。九华山也不例外,其茶当为蒸青绿茶。

南宋陈崖煎茶峰诗:春山细摘紫英芽,碧玉瓯中散乳花。缓火烘来活水煎,山头卓锡取清泉。宋代九华山所产之茶应为芽茶或叶茶。

(三)九华山茶驰名于明清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茶录之产茶有名者中有池州之九华。

清代,刘源长《茶史》茶之名产记:九华山有空梗茶,是金地藏所植。大抵烟霞云雾之中,气常温润,与地所植,味自不同。

陆廷灿《续茶经》八之出记:《通志》:池州府属青阳、石棣、建德,俱产茶。贵池亦有之,九华山闵公墓茶,四方称之。

九华山茶在明清时期已驰名全国,为当时的名茶。明朝初年,朱元章颁旨罢贡团饼茶,客观上促进了散茶的发展。明朝前期,沿续宋元以来的蒸青绿茶。到了后期,除在浙江长兴罗岕还产蒸青绿茶外,已都改生产烘青或炒青绿茶。明朝前期的九华茶当属蒸青绿茶,晚明以后的九华茶应是烘青绿茶。据记载,九华山历史名茶有天台云雾、龙池云雾、东岩雀舌、九华龙芽、南苔空心、肉身仙茗等,而据考证,天台云雾即现代的黄石溪毛峰,龙池云雾即现代的闵园毛峰。

(四)九华山茶业大发展于当代

1915年,黄石溪毛峰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这是九华茶所获得的最高荣誉。但随后是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十年动乱,九华山茶业发展缓慢。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九华山的茶业才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林鹤松教授主持省科委下达的九华山名优茶开发科研项目,研制开发九华名优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世纪初,池州市进一步整合茶叶品牌,确立了以九华佛茶作为主打产品的战略,使九华佛茶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宋朝人和唐朝人的喝茶方法有哪些不同?


唐朝人喝茶全是煮:先用茶碾子把茶砖碾碎,碾成粉面状的茶末,再用茶罗把茶末过滤一下,然后把茶末投放到滚水里,像煮饺子一样煮上三滚,最后喝那一锅茶汤。

宋朝人喝茶,比唐朝有所改进,他们用小勺把茶末分到几个碗里,冲入滚水,一边冲一边搅,快速搅动,让茶末跟滚水充分混合,这叫点茶。点好的茶汤上面还会泛出一层乳白色的泡沫,好像卡布奇诺咖啡。

在宋朝的茶道中,烧水是很关键的一步。宋朝人点茶一般不用铁锅烧水,而用瓷瓶烧水。烧水的瓷瓶是特制的,宋朝人叫它砂瓶,耐高温,可以直接架在炭火上烤,砂瓶里装大半瓶水,一会儿就烧开了。由于瓶壁是不透明的,所以看不见水开,只能听声。听声辨水,是宋朝茶艺界的绝活儿。

宋朝茶瓶是瓷的,茶碗有时候也用瓷。早在唐朝,上流社会鄙视瓷器,喝茶用铜碗、银碗或者金碗,甚至用铁碗,拒绝用瓷碗。后来出了一个叫卢廙的茶道高手,他说金银太贵重,铜铁太俗气,这些金属茶碗还都有腥味儿,影响茶汤的口感和成色,只有瓷碗才是压倒一切的理想茶具(参见苏廙《仙芽传》,该书已散佚,今存于《说郛》)。卢廙的见解非常科学,开启了宋朝用瓷碗喝茶的风气。

宋朝已经可以烧造紫砂茶具了,但是紫砂并不被宋朝士大夫喜欢,一是因为紫砂透气性太强,茶汤很容易渗透进去,喝完茶不容易刷干净(现在流行紫砂壶,人们常说茶能养壶,其实就是指紫砂的细孔里填充了茶叶渣子,既不卫生,又会影响下一道茶的表现);二是因为紫砂天然有一种土腥味儿。

唐人煮茶,今人冲茶,宋人点茶。点茶无需茶壶,故此宋朝并不生产茶壶,只烧造茶碗。茶碗又分很多种,南宋景德镇烧造的茶碗属于影青瓷,胎很薄,釉很白,半透明,很好看,但是这种茶碗并不受欢迎。宋朝人最喜欢的茶碗是建州窑出产的小黑碗,胎特别厚,造型古朴,看起来很笨重,但是耐高温,导热慢,适合点茶。

现代人喝茶,多用玻璃杯、紫砂杯和白瓷杯,宋朝人则喜欢用黑瓷碗。因为宋朝最好的茶汤都是乳白色的,只有用黑碗才能凸显茶汤的乳白。如果用白瓷碗、白瓷杯或者透明的玻璃杯,你就分不出哪是杯子哪是茶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