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茶联的审美韵味述略

发布时间 : 2022-03-01
柏联普洱茶 冰岛茶怎样形容它的韵味 赞美冰岛古树茶韵味

柏联普洱茶。

郑板桥所撰茶联之多,之妙,以及在审美韵味方面之富有个性特色,恐怕在历代墨客骚人之中,也称得上是独领风骚。

他的咏茶美联,尽是即景即兴之作,特别讲究写真。这正跟他的诗、书、画之创作风格一样,奉行所谓“三真”精神。三真者,即“曰真气,曰真意,曰真趣”是也。所以他创作的茶联,一律重在表现自然,并在表现自然中表现自我情愫,即表现他的独特文化性格和独特艺术风格,从而鲜明地昭示出了他的咏茶之作上的独特的审美韵味。

这里且择其在民间历久流传而不衰的几则,略述于下——

青年时期的郑板桥,苦于家境日困,不得不走出兴化古镇家中,来到离镇十许里的竹泓港村,当上村塾的教书先生。仅仅教几个小小蒙童的塾馆,其学薪自然是微乎其微的,只得终年做了半饥半饱的“清闲客”,无枷无锁的“自在囚”。眼看一日三餐,吃的是大麦做成的饭,喝的是苦涩的粗茶。于是他就在啜咽苦茶之余,哼成了一首茶联,一挥而就,索性将其贴在竹泓港塾馆的大门上:

白茶青盐麦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

“麦子饭”,亦雅亦俗,典出不凡,恰好写出了他这位塾馆主人的清贫生活之真况。而且在谴词用字上更无藻饰和雕琢,读之顿觉此联正如清茗一般淡泊自甘,隽味餍人呢。

郑板桥父丧之后,因累累债务缠身,便不得不一度离乡背井,栖身于镇江焦山,一面躲债,一面读书。昔日这里有十几家庵寺,其中别峰庵住持本是兴化籍的和尚,正是得之于他的慷慨之助,郑板桥才能暂在僧舍落脚住下。此后在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也就是他四十三岁那年,又再次来到别峰庵,潜心攻读诗书,以应科举考试。

这个别峰庵坐落在后别峰,亦即双峰之阴的别岭上。此处幽篁森森,石笋参差,山雾缭绕,涛声不息。郑板侨独居在这所俨如绝世的别岭僧房里,读书与作画之余,则不时汲来中泠泉之水,烹煎新茶,独自品呷那啜苦咽甘之味。偶或在晨昏茗憩之时,抬望眼,但见远远近近的江景山景,更是分外迷眼:俯瞰浩瀚大江,波澜接长天;远眺吴楚诸山,玲珑若画屏。由是他便在这里先后撰成两首咏茶佳联,以此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一联是: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吴山当画屏。

另一联是:楚尾吴头,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清水烹茶。

乾隆十九年,则是郑板桥的厄运之年。他在历过十二年的宦海生活之后,只落得个罢官而归的结局,不由胸间塞满抑郁忿懑之气。

无可奈何,只得借助于游历江南山水,聊以释怀耳。于是不待春寒消逝,即开始浙江之行。沿途由杭州,而钱江,而萧山,最后抵达绍兴。他要在这里作一次寻“根”之游。只缘板桥故里,传说是坐落在禹王的马蹄印上的。而相传大禹死后,就葬在会稽山下。此次绍兴之游,郑板桥自然首先即去晋谒禹王陵。但见会稽山下,有禹池,有碑亭,有窆石,有古鼎,凡此般般胜迹,无不引得他肃然起敬,顶礼膜拜。

郑板桥熟知绍兴自古以来就是出产日铸茶的胜地。这次亲见城里城外,茶馆林立,比之扬州一带,其嗜茶之风尤盛,确乎茶道大行焉。当郑板桥坐进绍兴茶馆,频频擎瓯啜茗之时,不禁茶思飘逸,便即咏成了一副茶联:

雷文古鼎八九个;日铸新茶两三瓯。

郑板侨的茶联之中,有咏佛茶的,也有咏道茶的。早在雍正二年,亦即他三十二岁的那年,曾作冲破千山万水阻隔的青城山之游。

青城山历来被中国道教尊为第五洞天。其海拔在1600米以上,连峰接岫,千里不绝,素称拥有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一百单八处胜迹。它那“青城天下幽”的独特魅力,则驾乎诸洞天之上。这里非但是道教文化的发祥地,而且也是道茶文化的发祥地。青城山道院拥有大片大片的茶园,其所自种、自采、自炒的正宗道茶,素有仙茗之称。若是“汲麻姑泉,烹树头新摘雀舌茶”而啜之,则“色淡碧,香气浓郁,入口若无味;少顷凉生,舌本如啖谏果(橄榄)焉”,真真叫人领略到它那“仙乎仙乎”的味外之味呢。

郑板侨自号板桥道人。此次他不畏千难万险的跋涉蜀道,特来仰瞻第五洞天,自然要把青城山的诸景一一探访,膜拜。当他来到天师洞和道院茶园一带,眼看周围的殿宇恢宏,石径螺旋,林竹蔽天,仙泉环流,不禁惊叹道:此乃青城山最其幽绝处也!

一个望外之喜是:这里的道院斋堂非但款待他吃住,而且更奉之以道茶绝品,汲来麻姑泉水烹之。至于煎茶所用的柴火呢,那也是特别讲究的。他看到那些被劈碎的松根之类,只能用来煮饭,烧菜,却不可以用来煎茶。因为煎茶所要的柴火,必须是扫来的竹枝竹叶才行,此即所谓竹助茶香是也。

就在板桥道人辞别的前夕,道院长老特地恭请他留下墨迹时,他这才濡墨走笔,即兴撰成了咏赞青城山道茶的一副妙联:

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

郑板桥创作的茶联之中,最富于幽默谐谑风格的,莫过于那首流传得家喻户晓的六字联,即——

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

cy316.cOM编辑推荐

茶与花香的韵味


明代嘉靖时进士王臣在春末夏初的一天,约友人观赏芍药,园中上千株芍药竞相开放,边走边看,只听友人说:“芍药还为药”,平白如话,王臣想,这可作为上联,遂对道:“山茶不当茶”。风姿绰约芍药花入药,对慢性肝炎、月经不调等均有效。山茶花也是可以入药的,能凉血、止血、散淤、烫伤,但虽名“茶”,却不能泡茶。二物之性,不能由字面求之。

花与茶,同为植物关系密切。大理这个地区素有“家家流水,户户养花”的美誉,不论城乡人,大都喜欢培兰植桂、种竹养花。每年农历二月十四日,各地都举行“花潮节”,让茶与花互相联姻形成一种独特的饮茶文化方式。很多人家早在节日之前就做好准备,把菊花、缅桂花、栀子花、茉莉花、槐花的花瓣或叶子采摘下来,分别与茶叶混装密封数日后取出,冲泡茶喝,名曰“花香茶”。茶香花香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浓烈的异香,一口下肚,爽身悦目,沁人心脾。大家边赏花边品茶,真是“茶香花香庭院香,花美人美风情美”。

岭南地区自古潮湿多瘴气,瘴气是一种传染病,广州人有了喝茶来祛病的习惯,有的人家根据自身的高血压配制了一种简单的早茶--玫瑰花龙井茶。玫瑰花有活血行气的作用,龙井有平肝、凉肝的作用,非常适合高血压患者饮用,能起到很好的养生效果。

郑板桥在此自家厨房贴的对联是:“青菜萝卜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菊花茶清新淡雅,有一定保健作用。它能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贡菊和绿茶一起泡,是电脑族的护眼良方。桂花茶适用于口臭、风火牙痛、胃热牙痛,只要用桂花与绿茶相泡饮用,能够缓解病痛。

茶,讲究“献茶、受茗、观色、赏味、闻香”,故有“琼浆初举欲沾口,茶兼花香味更强”、“香飘千里外,味酽一杯中”之说。茶香,一种来自于本身的清香,一种来自于外加的香。茉莉花茶,就是两者的结合。茉莉花茶芳香开窍,能够舒肝、和胃、芳香化湿。茉莉花茶,又叫茉莉香片,有“在中国的花茶里,可闻春天的气味”的盛誉。茉莉花茶是将茶叶和茉莉鲜花进行拼和、窨制,使茶叶吸收花香而成的,茶香与茉莉花香交互融合,“窨得茉莉无上味,列作人间第一香”。在冲泡过程当中,要求水温不能太高,既要保持茉莉花的香气,还要留住茶叶的回甘。鲜嫩的绿茶,吸收淡淡的茉莉花香,时间就在绕梁的茶香中。茉莉花茶独特的清香引起不少人尤其是女性的喜爱。花茶经冲泡3分钟后,提起茶碗,揭开杯盖一侧,用鼻闻香,顿觉芬芳扑鼻而来。

品鉴普洱韵味


感知的普洱茶之韵,首先要分为二个部分:一是山韵,一是体韵。要认识普洱茶的茶性,首先就是要理解和认识其特殊的茶区之韵,也就是常说的‘山头气’,普洱茶的生茶以风土香(地域香)为主导,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香气和滋味大致判断出产的地域;思茅的茶口感:柔和香气饱满,但味道稍淡,缺厚重,版纳的茶口感:厚重、稠浓、香气飘、后味偏苦,临沧的茶口感:香气高、味道足,但不够醇和,偏涩,山韵就是能代表着各个茶山的特殊气息及滋味。

大家所熟悉的班章,易武,景迈等都有其特殊的香型及韵味特点,有经验者可以在某些特点明显的茶区干茶里闻香韵而知茶区,或者在冲泡一剎那扬起的幽浮之香里,感受到山野之韵。但山韵并不容易用词语表达,云南茶山众多,想熟悉一切的山头韵味并不现实,但作为一名品茶者,一定要学会品其韵,享其韵。

普洱茶除了特有的山头韵味之外,优质的普洱茶还会出现绵长的体韵。对于品饮而言,韵又分为:腔韵、喉韵和身体的意韵,总称为体韵,体韵,也正是普洱茶与其它茶类的有所区别及其魅力所在。一款能有着令人迷恋的浓浓山韵的普洱茶,就是最能体现出云南普洱的独特滋味。

普洱茶滋味的延伸、难忘、回味、变化、舒畅,等都可以成为韵的条件,有人则认为回甘就已是茶韵,那样说就过于片面了,茶之体韵,应该是茶滋味在意识中的延伸,体韵,其实也很个人化,感受到的程度与首先是与茶质有关,同时也与品者的身体状况及认识的层面有关,要理解较为飘渺的体韵,经验多寡更是一件很重要的前提,所以,普洱茶,要多试多喝多对比,经验多了,茶之山韵及品者体韵也渐渐清晰。普洱茶的终极追求就是寻茶之韵,暗香厚韵。

在品鉴茶的过程中让自己的修养、心性得到不断的提升。

茶道审美文化的虚静之美


中国茶道的虚静之美

茶道审美文化的最显著特征之一,即乃虚静之美也。

追溯历史,早在先秦时代,诸子百家对于虚静之说,就曾经有过种种论述,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本也……虚静之说,本是根底于道家的审美学说。虚者,即虚无之谓也。就大处来说,天地本是从虚无而来,万物本是由虚无而生。至于就小处来说,即如我国茶道审美文化中的这个虚静之美,其“虚”与“静”之间的辩证关系则亦不例外。这就是说,静乃始于虚也。有虚才有静,无虚则无静。虚静之间的辩证关系之真谛,即在于此。

中国茶道的虚静之美,极富我国传统审美文化的特色。比之日本“茶道四规”中所言的枯寂之美,亦称沉寂之美、静寂之美,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差异。这是因为,日本茶道文化属于禅道文化,亦即佛门文化的性质。故尔就日本茶道来说,他们在茶事操作的程式中,在茶道审美的过程中,其一招一式,一举一动,都需要表达佛门的教义并教规。这就正如日本禅师寂庵宗泽所说的那样:茶意即禅意也,因此舍掉禅之外,就没有茶意;不知道禅味的话,也就不知道茶味。这证明,日本茶道就其本质来说,它只不过是一种禅道模式。他们奉行的茶道美学,则是禅味至上主义的禅道美学,始终至虔至诚地追求充满禅道理念的枯寂之美。所以,就日本茶道来说,他们很难体悟中国茶道的虚静之美。试想,若让心界的全部空间充满宗教的教义、教规,针插不进,水泼不进。如此境况,怎能有感悟茶道的虚静之美可言呢。当然,日本茶道的宗教信仰,本是无可厚非的。这里作出两种不同性质的茶道审美文化的比较,旨在说明因两国国情的不同,因而彼此在茶道审美文化方面亦殊有差异。正视这一点,则更有利于彼此之间开展茶道文化交流,便于求同存异,取长补短。

关于中国茶道审美文化中的虚静之说,对于日常品茗审美而言,并非空泛,仔细品味,有助于在品茗生活中更好地获得审美感悟。其实虚静之说并不玄奥,只需明白一点,即静乃始于虚也,在内心世界的空间里,在受到外物之苦时,在品茗审美之前,需把心灵空间的挤轧之物、堆垒之物,尽量排解开去,静下神来,定下心来,开始走进品茗审美的境界,静静领悟茶之色、茶之香、茶之味、茶之形的种种美感,以及赏鉴茶道文化生活中的择器之美、择水之美、择侣之美、择境之美。这一切,不正是属于虚静之美的境界么﹖

由此可知,历代诗人兼茶人在从事咏茶的创作生活中,在茶道审美的感悟并吟咏中,自然皆离不开亦虚亦静的精神氛围与精神境界。尤其当心灵世界的静氛形成之时,则更给茶道审美感悟并咏茶创作营造了最佳契机。禅有禅悟,茶有茶思。就茶道审美与咏茶创作来说,茶悟出茶思,茶悟出茶情,茶悟出的是不失茶氛的灵气,茶悟出的是不失茶韵的美感,这一切皆跟所谓禅悟迥乎其异。需知,由茶悟而升华,即堪达于无穷美妙的艺术境界,甚至达于像卢仝在《七碗茶诗》中所讴歌的那般如梦如幻,如恍如惚,如通仙灵,如御清风的诗性境界。这正是中国茶道及其审美文化,包括虚静之美所达到的一种最高精神境界和艺术境界。

或问,这虚静之“静”,是不是意味着自始至终需“静”得鸦雀无声,需“静”得肃穆庄严,如日本茶道那般地枯寂呢﹖当然不是这样。中国茶道审美文化中的虚静之说,实质上是指心灵世界的虚静,至于外界环境的宁静,兼顾即可。只要自我心灵不失虚静,则茗叙也罢、说笑也罢、听曲也罢、赏戏也罢,在啜茗中兴之所至,或则朗吟,或则放歌,或则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皆无不可。无怪蜀都一带茶馆,历来盛行摆龙门阵,那就叫做静中有闹,闹中有静,雅中有俗,俗中有雅。我想,这可以说是虚静之美的一种动态样式,动态风貌罢。

从喝茶发展出审美思维


陆羽《茶经》所讲的茶道,从审美观的角度来看,有四个方面值得仔细讨论。一是审美感觉的整体性与统一性,具体讲的是茶碗,由此延伸到其他茶具、茶仪、饮茶环境;二是择水与用火,讲究“活水”与“活火”;三是本色,强调茶有本色,茶有真香,不假外求;四是“茶性俭”,讲求质朴,强调俭朴之美,发展出简约哲学,把形而下的饮茶行为提升到形而上的精神境界。陆羽茶道的这四个方面,使得饮茶之道在具体的物质文化基础上,开展了审美思维的空间,融入了精神与道德的关怀。此后的茶道演变,无论是宋代宫廷与士大夫的点茶斗茶,寺院茶仪的持修空灵,明清文人的清雅茶聚,日本茶会的和敬清寂,都因陆羽的开示,而得以开创自成体系的饮茶天地。

陆羽告诉我们,味觉跟视觉的审美观照要统一,是非常有意思的见解。我们喝茶,以为主要是辨别茶的滋味,是一个关乎味觉的经验,可是陆羽却提醒我们,要注意盛茶的茶碗,要注意茶具所提供的视觉经验,要注意味觉与视觉的统一美感。味觉固然重要,视觉美感也不能不顾。讲饮食审美,要讲“色香味”三者俱备,喝茶也是如此,色香味都要有的。那么,喝茶时的视觉美感从哪里来呢?那就是跟茶具有关了。唐代的饮茶方法与今天不同,是茶饼研末,然后烹煎。

茶饼贮存的茶叶磨成末以后,色泽暗红,视觉上不能提供春天山峦青翠的美感,不能带来心旷神怡的山野联想,于是,关键就在呈现茶汤的茶碗了。茶末最后要冲煮成茶汤,茶汤要倒到茶碗或茶盅里,茶碗的色泽就左右了茶汤的色泽。因此,陆羽特别注意瓷碗的美感,尤其是瓷碗的釉色,强调的就是瓷碗与茶汤相互映照的色泽。

慢慢读懂茶的品格与韵味


以茶养身,以茶行道,以茶明志!

茶在中国,最早不是饮用,而是药用。

最早关于茶的神效之传说,是神农氏爱民如子,为了救治百姓的病,亲自采药,遍尝百草。

有一次,神农氏尝了一种青绿色的滚山珠中毒,昏死在树下,树的汁液滴入他的口中,因而得救。那棵树就是茶树,神农从此发现茶有解百毒的神效,采药时常携带茶叶随身,每次中毒都靠茶来解毒。最严重时,神农氏曾一天中毒七十二次,全依茶渡过险关。

神农与茶的传说,记载在《神农本草经》里。这本书作于秦汉年间,因此至少在战国时代,我们的老祖先就知道喝茶,以茶作药了。

茶,起先是用于药,慢慢从医疗的功效转到精神的层面。

东晋时代,以“闻鸡起舞”留名青史的志士刘琨。刘琨每次有郁卒之气,都依赖茶的效用,我们可以想像,他在天色微明之际,舞剑之前,先饮“真茶”一杯的情景。

由于茶可以治体中的溃闷,才逐渐与禅的修行结合,因为与修行结合,饮茶才提升了艺术与生活的境界。

中国文人历来奉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由于理想与现实相去甚远,故而从“学而优则仕”的参政之路转向“退而求其次”的归隐生活,坐而论道谈说玄理。

茶的清心、淡泊恰恰符合文人的这种心态,文人对茶的追求,不单单在于茶的本身,而是追求一种纯净深远,空灵的意境。

懂不懂茶并不重要,喜欢茶,无可否认的理由,那就是它的健康和超然。将尘世的喧嚣冲泡成手中的一杯茶,任汤色一点点淡去,慢慢读懂茶的品格与韵味。

当你用心品时,茶叶绽放出的美丽和茶香各不相同,愿每个爱茶的人,在纷繁的世相中不会迷失方向,可以端坐在磐石上,陶醉于茶香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