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历史

发布时间 : 2022-03-05
关于茶道 茶道基本礼仪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茶道历史”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尽管茶道这个词从唐代至今已使用了一千多年,但至今在《新华辞典》、《辞海》、《词源》等工具书中均无此词条。茶道属于东方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在于东方文化往往没有一个科学的、准确的定义,而要靠个人凭借自己的悟性去贴近它、理解它。早在我国唐代就有了茶道这个词,例如,《封氏闻见记》中: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唐代刘贞亮在《饮茶十德》中也明确提出: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在唐朝寺院僧众念经坐禅,皆以茶为饮,清心养神。当时社会上茶宴已很流行,宾主在以茶代酒、文明高雅的社交活动中,品茗赏景,各抒胸襟。唐吕温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对茶宴的优雅气氛和品茶的美妙韵味,作了非常生动的描绘。在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已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称的规矩和仪式,茶宴已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对茶饮在修身养性中的作用也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宋徽宗赵佶是一个茶饮的爱好者,他认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闲和宁静、趣味无穷: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南宋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日本僧人荣西首次将茶种从中国带回日本,从此日本才开始遍种茶叶。在南宋末期(公元1259年)日本南浦昭明禅师来到我国浙江省余杭县的经山寺求学取经,学习了该寺院的茶宴仪程,首次将中国的茶道引进日本,成为中国茶道在日本的最早传播者。日本《类聚名物考》对此有明确记载: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开山南浦昭明由宋传入。日本《本朝高僧传》也有:南浦昭明由宋归国,把茶台子、茶道具一式带到崇福寺的记述。直到日本丰臣秀吉时代(公元1536~1598年,相当于我国明朝中后期)千利休成为日本茶道高僧后,才高高举起了茶道这面旗帜,并总结出茶道四规:和、敬、清、寂,显然这个基本理论是受到了中国茶道精髓的影响而形成的,其主要的仪程框架规范仍源于中国。中国的茶道早于日本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但遗憾的是中国虽然最早提出了茶道的概念,也在该领域中不断实践探索,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却没有能够旗帜鲜明地以茶道的名义来发展这项事业,也没有规范出具有传统意义的茶道礼仪,以至于使不少人误以为茶道来源于他邦。中国的茶道可以说是重精神而轻形式。有学者认为必要的仪式对茶道的旗帜来说是较为重要的,没有仪式光自称有茶道,虽然也不能说不可以,搞得有茶就可以称道,那似乎就泛化了,最终也道可道,非常道了。泡茶本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简单得来只要两个动作就可以了:放茶叶、倒水。但是在茶道中,那一套仪式又过于复杂或是过于讲究了,一般的老百姓肯定不会把日常的这件小事搞得如此复杂。事实上中国茶道并没有仅仅满足于以茶修身养性的发明和仪式的规范,而是更加大胆地去探索茶饮对人类健康的真谛,创造性地将茶与中药等多种天然原料有机地结合,使茶饮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得以大大地增强,并使之获得了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这就是中国茶道最具实际价值的方面,也是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重视和喜爱的魅力所在。

cy316.com编辑推荐

纵观中国历史茶道


茶道一词首见于中唐。

唐释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云: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说通过修习茶道可以保全真性,仙人丹丘子深谙其中奥妙。

皎然,俗姓谢,字清昼,湖州长城县(今浙江长兴县)人,为南朝宋着名诗人谢灵运之十世孙。皎然早年曾热衷于神仙道术,后皈依佛门,研习律、禅。他不仅长期从事诗歌创作和理论研究,为唐代着名诗人、学者,而且也是着名茶人,曾着有《茶诀》一书,惜已佚。他与茶圣陆羽结为忘年之交,是历代僧人中写茶诗较多的一位,他的茶诗内容涉及面很广,诸如采茶、制茶、煎茶、茶会、茶道、茶人等。《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不仅描写了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的饮茶之道,还描写了饮茶修道的过程,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道不可得,所谓得道即证道、悟道。皎然的茶道是饮茶之道和饮茶修道的统一,通过饮茶之道来修道、悟真,从而涤昏寐、清心神、破烦恼以至全真性。作为佛教徒的皎然,却是用道教的观念来解释茶道,这表明茶道的思想起源于道教,他的丹丘羽人轻玉食,采茶饮之生羽翼。名藏仙府世空知,骨化云宫人不识(《饮茶歌送郑容》)也表现了同样的思想,即饮茶可以得道登仙。虽不清楚皎然此诗作于何年,但唐德宗于贞元八年(792)下旨征集皎然诗集,皎然不久后便逝世,故茶道一词的出现不会晚于公元八世纪末。

与皎然、陆羽同时的封演在其《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记: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言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陆羽《茶论》(《茶经》的前身)详言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常伯熊又对陆羽《茶论》进行了广润色之,致力于茶道的推广,终于使得茶道大行。从封演文中来看,此茶道是侧重于煎饮法的饮茶之道。

封演,天宝(742756年)中举进士,大历(766779年)中为县令,德宗时(780805年)官至朝散大夫、检校尚书、吏部郎中兼御史中丞。《封氏闻见记》记有往年回鹘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按《唐会要》卷九八《回纥》条载:(贞元)五年(789)七月。公主至衙帐。回纥使李义进请因咸安公主下降,改纥字为鹘字,盖欲夸国俗俊健如鹘也,德宗允其奏。自是改为回鹘。贞元四年(788年),唐德宗李适嫁咸安公主给合骨咄禄毗伽可汗顿莫贺。原先唐朝封他为武义成功可汗,婚后又封为长寿天亲毗伽可汗。又据《资治通鉴》,贞元四年(788年)冬十月,回纥合骨咄禄可汗上表唐朝,请改回纥为回鹘,义取回旋轻捷如鹘也。所以,789年前称回纥,之后称回鹘。由此可知《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应作于公元789年以后,约在公元八世纪末或九世纪初。

明代茶人张源在其《茶录》一书中单列茶道一条,其记: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张源的茶道概念含义较广,包括造茶、藏茶、泡茶之道。

晚明时期的茶人陈继儒在《岕茶别论后》中言:则岕于国初已受知遇,第蒸、采、烹、洗,悉与古法不同。而喃喃者犹持陆鸿渐之《经》、蔡君谟之《录》而祖之,以为茶道在是,当不会令庆叔失笑。明代后期流行散茶瀹泡,岕茶属蒸青绿茶,因当地的环境易染沙尘,故泡茶前必先洗茶,故谓其蒸、采、烹、洗,悉与古法不同。陆羽《茶经》倡煎茶,蔡襄《茶录》倡点茶。陈继儒生活的晚明时期,泡茶流行,不但煎茶早已绝迹,点茶也已淘汰。所以陈继儒批评了那些仍固执地坚持认为茶道唯在陆羽《茶经》、蔡襄《茶录》的迂腐观念。陈继儒的茶道则包括蒸、采、烹、洗,为制茶、泡茶之道。

由上可知,中国古代的茶道概念,不仅涵盖饮茶之道、饮茶修道,而且还包括采茶、制茶、藏茶之道,涵义较广泛。

“贵族茶道”的历史记载


文化背景不同便形成中国四大茶道流派。贵族茶道生发于茶之品,旨在夸示富贵;雅士茶道生发于茶之韵,旨在艺术欣赏;禅宗茶道生发于茶之德,旨在参禅悟道;世俗茶道生发于茶之味,旨在享乐人生。

由贡茶而演化为贵族茶道,达官贵人、富商大贾、一豪门乡绅于茶、水、火、器无不借权方和金钱求其极,很违情肯理,其用心在于炫耀权力和富有。源于明清的潮闽工夫茶即贵族茶道,发展至今日渐大众化。

茶虽为洁品,但当它的功能被人们所认识,被列为贡品,首先享用它的自然是皇帝、皇妃再推及皇室成员,再是达官贵人。小家碧玉一朝选在君王侧,还能保持质朴纯洁么?恐怕很难。这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茶列为贡品的记载最早见于晋代常据著的《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发联合当时居住川、陕、部一带的庸、蜀、羡、苗、微、卢、彭、消几个方国共同伐纣,凯旋而归。此后,巴蜀之地所产的茶叶便正式列为朝廷贡品。此事发生在公元前1135年,离今有3000年之久。

列为贡品从客观上讲是抬高了茶叶作为饮品的身价,推动了茶叶生产的大发展,刺激了茶叶的科学研究,形成了一大批名茶。中国社会是皇权社会,皇家的好恶最能影响全社会习俗。贡菜制度确立了茶叶的国饮地位,也确立了中国是世界产茶大国、饮茶大国的地位,还确立了中国茶道的地位。

但茶一旦进入宫廷,也便失去了质朴的品格和济世活人的德行。反之,贡茶坑苦了老百姓。

为了贡茶,当此时,男废耕,女废织,夜不得息,昼不得停。茶之灵魂被扭曲,陆羽所创立的茶道生出一个畸形的贵族茶道。条被装金饰银,脱尽了质朴;茶成了坑民之物,不再济世活人。达官贵人借茶显示等级秩序,夸示皇家气派。

贵族们不仅讲条,也讲真水,为此,乾隆皇帝亲自参与孰是天下第一泉的争论,称水法一锤定音,钦定北京玉泉水为天下第一泉。为求真水又不知耗费多少民脂民膏。相传,唐朝宰相李德裕爱用惠泉水煎茶,便令人用坛封装,从无锡到长安铺递,奔波数千里,劳民伤财。此后因一云游和尚点化,知其弊端,才人不告劳,浮位乃洱。

贵族茶道的茶人是达官贵人、富商大贾、豪门乡绅之流的人物,不必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但一要贵,有地位,二要富,有万贯家私。于茶艺四要精茶、真水、活火、妙器无不求其高品位,用权力和金钱以达到夸示富贵之目的,似乎不如此便有损皇权至上,有负金钱第一。

贵族茶道有很多违情背理的地方,但因为有深刻的文化背景,这一茶道成为重要流派香火绵延,我们不得不承认其存在价值。作为茶道应有一定仪式或程序,贵族茶道走出宫门在较为广泛的上层社会流传,其富贵气主要体现在程序上。其变种即源于明清至今仍在流传的闽潮功夫茶。

中国茶道的发展历史


2014-02-18七碗茶舍

茶道一词,最早见之于唐代诗僧(也是位茶僧)皎然的那首《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里,诗中说:茶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二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古人饮酒多自欺。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此后,就是封演在《封氏闻见记》中所记:因陆羽著《茶经》说茶之功效,并煎茶方法及茶具制作,于是茶道大行。

宋代,苏轼在《书黄道辅〈品茶要录〉后》一文中称黄道辅博学能及,淡然精深,有道之士也。黄儒(字道辅)著有《品茶要录》,对建安团饼茶采制得失,依次列十说,所论精绝。苏轼评述说:非至静无求,虚中不留,乌能察物之情如其详哉!昔张机有精理而韻不能高,故卒为名医;今道辅无所发其辩而寓之于茶,为世外淡泊之好,以此高韵辅精理者。苏轼认为:黄儒提出建茶采制的十大得失,看似技术问题,其实是一个道的问题。人非静无求,虚中不留,就不可能有如此察物之精深。即所谓淡然精深,只有人品淡然,才能察物精深。

明代,张源在《茶录》中最后列茶道一节云: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明末张岱《陶庵梦忆》中提到的,董日铸先生常曰:浓、满、热三字尽茶理。

现代说到茶道的有周作人,他在《泽泻集吃茶》中说: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忙里偷闲,若中作乐,在不完全的现世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他还说: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喝茶之后,再去继续修各人的胜业,无论为名为利,都无不可,但偶然的片刻的优游乃正亦断不可少。

从古今各家对茶道的阐述来看,大体分三类,一类认为茶道是饮茶品茗中所得到的精神升华,是一种艺术和美的享受,是一种修身养性的途径,如皎然、周作人所说;另一类认为茶道只是茶的物质层面的至高要求,如封演、张源、董日铸所说;再一类认为道包含了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如苏轼的论说。我们也可以把中国茶道理解为是茶在品饮过程中所产生和形成的技、艺、道的一个文化集合体。

Hi欢迎关注七碗茶舍,我们会定期为你发送最实用的茶道、茶文化以及日本茶器知识。了解更多可以关注我的小店店。淘宝店:wangkai82112.taobao.com

微信号:wangkai82112

一个辛勤淘货的80后茶痴,交流中国茶文化知识,日本老铁壶、花器、漆器、香道具、茶道具、竹木器等。

唐代茶文化研究| 茶道历史(一)


唐代茶文化研究| 茶道历史(一)

法门寺因地宫出土了一套唐僖宗曾经御用后又用以供奉佛祖的系列金银、玻璃具,为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而受到海内外人的敬仰。法门寺唐代成为近年来我国界的一大学术热点,总结法门寺研究有益于促进我国研究的深入。

1、饮形式

首开法门寺研究的是考古队韩伟副队长。其《从饮风尚看法门寺等地出土的唐代金银具》和《法门寺地宫的具》⑴是关于法门寺具研究的最早研究介绍文章。他提出”具配套成熟于盐阶段,亦即唐宋时期。元明以后的散阶段,饮法与具均发生了不小变化。鹾、簋、则、盐台、夹具为与盐直接有关的具已不复使用。”从其文章内容看,他说的盐阶段既包含了唐陆羽《经》的烹道和苏鹿《十六汤品》、蔡襄《录》的点道两种饮形式。实际上,韩伟教授该文是随地宮文物简报发表的第一篇研究出土文物的文章。同期发表了孙机先生的《法门寺出土文物中的具》,该文指出”总之,根据这批具,可知点法在唐代后期已较流行,具的种类已较完备,烹点技术已相当讲究。几此种种,均为末饮法至北宋时之臻于极盛奠定了基础。”此后,暨远志又发表了《论唐代的阶段性》,就饮形式言,认为以法门寺为代表的晚唐具应属点阶段代表性证明权料(2)。但王仓西不同意此说,其《法门寺塔地宫出土具与〈经四之器〉对比研究》的研究结论是:”晚唐皇宫道还是以烹之法为主。” (3)

2、地宫具出土的意义

朱自振教授等认为:这套具的出土,才真正全面揭示了唐宫廷道的存在及其程序和特征,它是《经》道发展的基础上与宫廷礼仪相结合,而达到唐代的最髙阶段。此外,它还向人们展示了唐代道主流在晚唐的变化。⑷韩金科研究员认为:这套具,“确凿无疑地证实了唐代宫廷道和存在的同时,也为研究唐代及唐宫廷道,以及乃至世界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并有助于研究宋代道、与唐代道的渊源。”⑸张高举先生说,这套具“是皇室宫廷的完美表现,也是唐宫廷饮风尚极其奢华的见证。”⑹王郁风先生认为它是唐代具的精华,林培民认为这套具不仅具有实用性,而且有着极髙的审美价值。⑺

3、唐代道

朱自振等说:“道,是一种对饮、方法的规范,通过联结友情,品味人生、观照人类社会自身,是文人道的特色;饮过程中超凡脱俗的宁静是寺院僧侣道的特色;体现表演性、等级性、亲和性是宫廷道的主要特色。因此在唐代社会中,道表现出阶段性、阶层性、地域性,从而成为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⑻沿此思路,梁子认为“道,就是以饮为契机的高度艺术化的综合形式。通过烹品饮来营造一种高雅和谐的人文气氛,交流思想,激扬文思,张扬个性和自由精神,提升生活格调,揉以琴棋书画,使道的内涵更为丰满。”⑼陈香白教授的道即人道说亦颇引人称是:“形成于唐代的道,究其实质,便是生命之美的一种延伸。”道就是引导自己走向完成品德修养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就是人道,“已升华为一种全新的、全人类都能意会、理解、破译的语言。”⑽丁文先生说“道是一种艺能,是事与的完美结合,是修养和教化的手段。” (11) 李斌城教授说唐人道是唐代及传统重要组成部分。邹明华女士等认为道无非包括道思想、程式、规则和用具等。“我们说道形成于唐代,这是因为这几方面的因素在唐代已经基本定型。”由于陆羽的功绩,在唐代道已经基本形成。所谓道,“即中之道,既是法规,又是理念。” (12) 王玲女士认为:“讲道应当是精神与物质的统一理念,与优美艺术形式的和谐一致。” “倘若只有花枝招展,或富丽堂皇,只是摆弄几个瓶子、刷子,便称之为道,则便是舍本逐末,大道不复具 矣。(13)”

里千家茶道的历史


千利休居士曾经说过和敬清寂这四个字就是茶道的根本。和代表平和的和,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当我们进入茶室之中品尝一碗茶时,无论是客是主,请先,请慢用以及种种的言词,都代表了茶道中所蕴含的和之意。

在现代人的价值观中,总是认为茶道是十分繁琐以及复杂的事情,很都人认为就算是在自己家里,就算是一个人也可以喝茶。但是,在茶道的本质中,和所代表的真谛为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关系,只要随时随地的从内心去体认茶道里的「和」,必定可以了解到和的真谛。

古代的习俗,经过了多少世代而流传了下来,保存了数百年来的美感。对于自然的爱好,以及随着四季的变迁,以古老的习俗来做内心与内心的相互沟通,这就是和的感觉。

的确,现代人的我们对于自然的感受是被动的,但是人们却拥有对于美的极纤细的感受性。然而将此心性再加以提炼,就是所为的茶の味,也就是茶道的精神。隐藏在茶道具中间的艺术性,以及种种布置,摆设以及茶之汤,果子等,仿如带有生命力的纤细感,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以和的精神为基础。

说到敬,则是对于长辈的尊敬,同时也代表了对于友人与同济间的敬爱。以和而敬,从此开始便展开了茶道的真随。

而清,则是清净,清洁的意思,也是茶道的种种礼仪,做法中十分强调的部分。

许多人认为茶之汤中,一定要使用古老的器物,注重是那个时代的哪个大师所做,以及是否是那个时代的那个名人所用过,总是把古老摆在所有事物之前,事实上这是错误的观念,其实最注重的应该是清洁,在利休百首中也咏道水与汤可洗净茶巾与茶筅,而炳杓则可以洗净内心。

由清而静,也就是所谓的静寂,就如在不受外界干扰的寂静空间里,内心深深的加以沉淀的感觉。

而寂乃是茶道中的美的最高理念,在求取静的同时,能观察自己知足的内心,在深沉的思索中让自己内心沉淀,此乃是禅学中所生之思想,也乃是对于人生的最佳解答。

始祖?千利休(せんりきゅう)(1522-1591)

二世?少庵宗淳(しょうあんそうじゅん)(1546-1614)

三世?元伯宗旦(げんぱくそうたん)(1578-1658)

此人之三子纷表成立了表千家、里千家、和武者小路千家(三千家)。

四世?仙叟宗室(せんそうそうしつ)(1622-1697)

五世?常叟宗室(じょうそうそうしつ)(1673-1704)

六世?泰叟宗室(たいそうそうしつ)(1694-1726)

七世?竺叟宗室(ちくそうそうしつ)(1709-1733)

八世?一灯宗室(いっとうそうしつ)(1719-1771)

九世?石翁宗室(せきおうそうしつ)(1746-1801)

十世?认得斎宗室(にんとくさいそうしつ)(1770-1826)

十一世?玄玄斎宗室(げんげんさいそうしつ)(1810-1877)

十二世?又玄少斎宗室(ゆうみょうさいそうしつ)(1853-1917)

十三世?圆能斎宗室(えんのうさいそうしつ)(1872-1924)

十四世?淡淡斎宗室(たんたんさいそうしつ)(1893-1964)

十五世(当代)?鹏云斎宗室(ほううんさいそうしつ)(1923-目前)

唐宋煎茶道有怎样的历史影响


中国煎茶道萌芽于西晋,酝酿于东晋南北朝以迄盛唐,形成于中唐代宗、德宗朝,兴盛于中晚唐,衰于五代、北宋,亡于南宋,前后历九百年的历史。煎茶道是中国最先形成的茶道形式,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广泛,并远传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

(一)煎茶道茶艺

煎茶道茶艺有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五大环节。

1.备器

《茶经》四之器章列茶器二十四事,即风炉(含灰承)、[上竹下吕]、炭挝、火[上竹下夹]、[钅复]、交床、夹纸囊、碾拂末、罗、合、则、水方、漉水囊、瓢、竹[上竹下夹]、鹾簋揭、碗、熟、盂、畚、札、涤方、滓方、巾、具列,另有的统贮茶器的都篮。

2.选水

《茶经》五之煮云: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井,取汲多者。陆羽晚年撰《水品》(一说《泉品》)一书。张又新于公元825元年前后撰《煎茶水记》,书中引刘件刍评判天下之水等,陆羽评判天下之水二十等。讲究水品,是中国茶道的特点。

3.取火

《茶经》五之煮云:其火,用炭,次用劲薪。其炭曾经燔炙为膻腻所及,及膏木、败器不用之。温诞筠撰于公元860年前后的《采茶录》辨条载:李约,[氵开]公子也。一生不近粉黛,性辨茶。尝日:茶须缓火炙,活火煎。活火谓炭之有焰者,当使汤无妄沸,庶可养茶。

4.候汤

《茶经》五之煮云: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候汤是煎茶的关键。

5.习茶

习茶包括藏茶、炙茶、碾茶、罗茶、煎茶、酌茶、品茶等。

撰于八世纪末的《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条载: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元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量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御史大夫李季聊宜慰江南,至临淮县馆,或言伯熊善饮茶者,李公请为之。伯熊着黄被衫乌纱帽,手执茶器,口通茶名,区分指点,左右刮目。常伯熊,生平事迹不祥,约为陆羽同时人。他对《茶经》进行了润色,娴熟茶艺,是煎茶道的开拓者之一。

陆羽、常伯熊而外,皎然、斐汶、张又新、刘禹锡、白居易、李约、卢仝、钱起、杜牧、温道筠、皮日休、陆伟蒙、齐等人对煎茶道茶艺均有贡献。

(二)茶礼

《茶经》五之煮云:夫珍鲜馥烈者,其碗数三,次之者,碗数五。若坐客数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已下,不约碗数,但阙一人,而已其隽永补所阙人。一次煎茶少则三碗,多不过五碗。客人五位,则行三碗茶,客人七位,则行五碗茶,缺两碗,则以最先舀出的隽永来补。若客四人,行三碗,客六人,行大碗,所缺一碗以隽永补。若八人以上则两炉,三炉同时煮,再以人数多少来确定酌分碗数。

(三)茶境

《茶经》九之略章有若松间石上可坐,若瞰泉临涧,若援藟跻岩,引絙入洞,则茶事活动可在松间石上,泉边涧侧,甚至山洞中进行。十之图章又载:用绢素或四幅或六幅,分布写之,陈诸座隅。则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饮、之事、之出、之略目击而存,于是《茶经》之始终备焉。在室内进行茶事活动,在四壁陈挂写有《茶经》内容的挂轴,开后世悬挂书画挂轴的先河。

陆羽煎茶道,对环境的选择重在自然,多选在林间石上、泉边溪畔等幽雅的自然环境中。或在厅堂书斋,四壁常悬挂书画条幅。

(四)茶修

茶之为物,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茶经一之源》)。饮茶利于精行俭德,使人强身健体。

在《茶经》四之器中,风炉的设计就应用了儒家《易经》的八卦和阴阳家的五行学说。风炉上铸有坎上巽下离于中,体均五行去百疾的字样。鍑的设计为:方其耳,以正令也;广其缘,以务远也;长其脐,以守中也。正令、务远、守中,反映了儒家的中正的思想。《茶经》不仅阐发饮茶的养生功用,已将饮茶提升到精神文化层次,旨在培养俭德、正令、务远、守中。

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条载: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

中唐以降,已经认识到茶的清、淡的品性和涤烦、致和、全真的功用。饮茶能使人养生、怡情、修性、得道,甚至能羽化登仙。陆羽《茶经》,斐汶《茶述》,皎然三饮,卢仝七碗,高扬茶道精神,把饮茶从目常物质生活提升到精神文化层次。

八世纪下半叶,值中唐时期,煎茶茶艺完备,以茶修道思想确立,注重对饮茶环境的具备初步的饮茶礼仪,这标志着中国茶道的正式形成。陆羽不仅是煎茶道的创始人,也是中国茶道的奠基人。煎茶道是中国最先形成的茶道形式,鼎盛于中、晚唐、经五代、北宋,至南宋而亡,历时约五百年。

宋明点茶道有着怎样的历史


中国点茶道蕴酿于唐末五代,形成北宋中叶。流行于两宋,衰于元,亡于明代后期。点茶道是继煎茶道之后所形成的又一茶道形式,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广泛,并远传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对高丽茶礼和日本抹茶道影响甚大。

十一世纪中叶,蔡襄着《茶录》二篇,上篇论茶,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罗茶、候汤、①盏、点茶,下篇论茶器、茶焙、茶笼、砧椎、茶钤、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蔡襄是北宋着名的书法家,同时又是文学家、茶叶专家、荔枝专家、其《茶录》奠定了点茶茶艺的基础。(注①:左旁火;右旁:上三个力,下月。)

十二世纪初,宋徽宗赵佶着《大观茶论》二十篇:地产、天时、采择、蒸压、制造、鉴辨、白茶、罗碾、盏、筅、缶并、杓、水、点、味、香、色、藏焙、品名、包焙。赵佶是杰出的艺术家,书画、诗文皆佳,且精于茶道。点茶道蕴酿于唐末五代,至北宋后期而成熟。

(一)点茶道茶艺

《茶录》着重于点茶道茶艺,概述如下:

1.备器

《茶录》记录的主要茶器有:茶炉、汤瓶、茶焙、茶笼、砧椎、茶钤、茶碾、茶罗、茶匙、茶盏等。瓶要小者易候汤,又点茶注汤有准。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或瓷石为之(《茶录汤瓶》),汤瓶是点茶的典型茶器。特别崇尚建安黑盏,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茶录茶盏》)。

2.择水、取火

宋代选水承继唐人观点,以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取火同于唐人。

3.候汤

候汤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前世谓之蟹眼者,过熟汤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日候汤最难(《茶录候汤》)蔡襄认为蟹眼汤已是过熟,且煮水用汤瓶,气泡难辨,故候汤最难。

4.习茶

点茶道习茶程序主要有:藏茶、洗茶、炙茶、碾茶、罗茶、熁盏、点茶(调膏、击拂)、品茶等。

关于洗茶、炙茶,茶或经年,则香色味皆陈。于净器中以沸汤渍之,刮去膏油一两重乃止,以钤箝之,微火炙干,然后碎碾。若当年新茶,则不用此说。(《茶录洗茶、炙茶》)

关于碾茶,碾茶先以净纸密裹捶碎,然后熟碾。其大要,旋碾则色白,或经宿则色已昏矣。(《茶录碾茶》)

关于罗茶,罗细则茶浮,粗则水浮(《茶录罗茶》)。

关于候汤,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前世谓之蟹眼者,过熟汤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辩,故曰候汤最难。(《茶录候汤》)

关于熁盏,凡欲点茶,须先盏令热,冷则茶不浮。(《茶录熁盏》)

关于点茶,茶少汤多,则云脚散;汤少茶多,则粥面聚。钞茶一钱七,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注入环回击拂。汤上盏可四分则止,视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绝佳。(《茶录点茶》)

关于品茶,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建安民间皆不入香,恐夺其真。若烹点之际,又杂珍果香草,其夺益甚,正当不用(《茶录香》)。

(二)茶礼

朱权《茶谱》载:童子捧献于前,主起举瓯奉客日:为君以泻清臆。客起接,举瓯日:非此不足以破孤闷。乃复坐。饮毕,童子接瓯而退。话久情长,礼陈再三。朱权点茶道注重主、客间的端、接、饮、叙礼仪,且礼陈再三,颇为严肃。

(三)茶境

点茶道对饮茶环境的选择与煎茶道相同,大致要求自然、幽静、清静。令诗有果肯同尝竹林下,苏轼诗有一瓯林下记相逢,陆游诗有自挈风炉竹下来,旋置风炉清樾下。朱权《茶谱》则记:或会于泉石之间,或处于松竹之下,或对皓月清风,或坐明窗静牖。

(四)修道

《大观茶论》载:至若茶之有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冲淡闲洁、韵高致静,则百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之。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薰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茶,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冲淡闲洁,韵高致静,士庶率以薰陶德化。

审安老人作《茶具图赞》列茶具十二先生姓名字号,附图及赞语。以朝迕职官命名茶县,赋予了茶具的文化内涵,而赞语更反映出儒、道两家待人接物、为人处世之理。木侍制《砧椎》赞有上应列宿,万民以济,禀性刚直。金法槽(茶碾)赞有柔亦不茹,刚亦不吐,圆机运用,一皆有法。石转运(茶磨)赞有抱坚质,怀直心。啖嚅英华,周行不怠。胡员外(茶瓢)赞有周旋中规而不逾其问,动静有常而性苦其卓。罗枢密(罗合)赞有凡事不密则害成,今高者抑之,下者扬之。宗从事(茶帚)赞有孔门子弟,当洒扫应付。陶宝文(茶盏)赞有虚已待物,不饰外貌。汤提点(汤瓶)赞有养浩然之气,发沸腾之声,以执中之能,辅成汤之德。竺副帅(茶筅)赞有子之清节,独以身试,非临难不顾者畴见多。

朱权《茶谱》序日:予尝举白眼而望青天,汲清泉而烹活火。自谓与天语以扩心志之大,符水火以副内炼之功。得非游心于茶灶,又将有裨于修养之道矣,其惟清哉!又日:茶之为物,可以助诗兴而云顿色,可以伏睡魔而天地忘形,可以倍清淡而万象惊寒。乃与客清谈款话,探虚玄而参造化,清心神而出尘表。卢仝吃七碗,老苏不禁三碗,予以一瓯,足可通仙灵矣。活火烹清泉,以副内炼之功。助诗兴,倍清淡。探虚玄大道,参天地造化,清心出尘,一瓯通仙。

赵佶、朱权贵为帝王,亲撰茶书,倡导茶道。宋明茶人进一步完善了唐代茶人的饮茶修道思想,赋予了茶清、和、淡、洁、韵、静的品性。

综上所述,点茶道蕴酿于唐末五代,至十一世纪中叶北宋时期发展成熟。点茶道鼎盛于北宋后期至明代前期,亡于明代后期,历时约六百年。

从闽东探寻日本茶道的历史渊源


在福建霞浦空海纪念堂里,住着一位日本人叫中岛龙太郎,赤岸小学的同学们都称他为“中岛老师”,他说着流利的汉语,喜欢中国、热爱中国文化,他的爱好是喝茶。

二零零八年四月二十九日上午,霞浦赤岸阳光明媚、海风徐徐,中岛和几位中国的好朋友正围在一起喝茶。记者也应约前来,沿着茶香很快就找到他们了,红茶、绿茶、花茶都摆在桌面上、大家细细的品着,原来大家在讨论日本茶道和中国茶文化的渊源。

中岛说:“闽东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这里美丽,这里人民善良,我爱霞浦赤岸。这里的茶文化很有意识,日本的茶道可能是从这里开始的。”中岛对空海法师的历史和典故倒背如流,他和大家一起回忆这段空海法师入唐的故事。

公元八零四年,日本佛教真言宗创始人空海法师等二十三人乘船入唐,因遇飓风在海上漂流三十四天。至八月初十始在赤岸海口登陆,当时船破、无水、缺粮,人员伤病,他们得到了赤岸群众的救援,在赤岸逗留四十一天,然后乘船往福州,进长安。

据说,空海在赤岸期间与官员民众往来频仍,还到过建善寺。当时,建善寺周围遍植茶树,闽东人好客,官府民家僧寺均以茶相敬。空海第一次品饮茶汤,领略到烹茶品饮之情趣,更感受到茶之所具祛火或解毒、消食化积的效能和苦寒平和的性味,对于坐禅大有裨益。

空海在赤岸第一次接触到茶饮茶礼,感受到茶之神奇,了解了茶的栽培制作是可信的。美国威廉·乌克思所著的《茶叶全书》记载,僧侣弘法大师(名空海)又从中国研究佛法归去,亦对茶树非常爱好……彼亦携多量茶籽,分植各地,并将制茶常识传布国内。陈椽教授编著的《茶叶通史》亦记载,“平城天皇大同元年(公元八O六年),空海弘法大师又引入茶籽及制茶方法。”

的确,空海入唐时,中国饮茶已盛行朝野,陆羽的《茶经》已问世。距赤岸不过数里的古县城,西晋太康三年(公元二八二年)就为温麻县治,是闽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古县出土的晋代茶具和葛洪到葛洪山留下的药炉茶鼎,以及唐时长溪霍童洞天一带已有采造“腊面”供茶等记载,都表明唐时闽东产茶也盛行饮茶。

作为当时“人烟蚁聚”的赤岸,自然更是茶事的中心。而且,唐寺院饮茶已经普及。空海在赤岸和建善寺最早接触到中国茶,接受茶文化的熏陶,为他从长安带回茶籽、种茶制茶技术、了解饮茶之道奠定了基础。

茶叶在唐代从中国传入日本,而茶叶、茶艺、茶礼传入日本后,经过不断提升衍变,成了禅茶一体的茶道。宁德茶叶局局长陈道兴称,茶叶是中日文化交流很好的媒介,闽东是空海法师踏上大唐土地的第一个落脚点,也是空海法师接受中国茶文化熏陶的第一块土地。研究日本茶道与闽东的历史渊源,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目前宁德正不断挖掘有关古老茶文化,如古茶艺、古茶礼等。

近年来,宁德有关部门注重对外文化交流。一九九四年,日本佛教真言宗信徒捐资在霞浦赤岸建立了“空海大师纪念堂”,此后每年都有多批日本进香团前来朝拜,从闽东追寻日本茶道的历史渊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