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安溪现代茶业新纪元

发布时间 : 2022-03-08
安溪铁观音茶起源于哪年 现代茶文化 茶业提神成份

安溪铁观音茶起源于哪年。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2009年:安溪现代茶业新纪元”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伴随改革开放,安溪茶业走过30年辉煌历程。对此人们给予充分肯定,也无不为之喝彩。

安溪现代茶业的开拓者张天福

然而,安溪茶业并非无忧无虑的产业。安溪茶业处在什么发展阶段,安溪茶业下一个发展目标是什么?围绕这个目标,安溪选择走什么路径,用什么方法,分几步走等问题,不仅安溪举县关注,全国同业关注,千千万万的茶叶消费者也在关注。

安溪县县长陈灿辉,日前在安溪“两会”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使人们从中看到答案。这个报告一改过去的风格,在谈到今年安溪茶业工作打算时,整个篇幅全部围绕“现代茶业”展开,不仅文风让人耳目一新,内容让人为之振奋,而且舆论认为,这是安溪县委、县政府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为安溪茶业发展描绘的又一幅壮丽蓝图。

在这幅蓝图中,人们看到“现代茶业”将是安溪茶业奋进的目标,“四个现代化”将是实现这个目标的4个努力方向,或者说是4个努力的路径。而它的产业地位,实现新目标的方式方法和力度,也被首次置于保持安溪县域竞争优势的大局和高度。

2009年,无疑将是安溪全面构建现代茶业的新起点,无疑将是安溪茶业在前30年辉煌发展基础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纪元。

发展现代产业组织

陈灿辉在报告中,将“发展现代产业组织”作为全年安溪紧抓现代茶业的首项重要工作。

其主要内容有,要总结推广长坑珍田、感德三安两个茶业合作社的成功经验,在全县集中扶持发展30个建制完善、管理规范的茶业合作社。提出还要推广“公司+基地+农户”产业组织模式,进一步提高茶农的生产经营组织化水平。

报告围绕发展创新安溪现代茶业组织重心,还提出一系列具体的发展指标,将新建生态茶园2万亩,改造低效益茶园1万亩,高质量完成2万人次茶业专业培训任务等。

另外,报告还对提高茶业产业技术水平作了部署,提出继续举办茶叶初制、审评、拼配、烘焙技术大赛;加快茶叶加工新工艺,新设备研发和应用,改进茶叶做青、剔梗、包装、保鲜等技术;要综合防治茶树病虫害,健全农药市场监管体系,推广使用生物农药、肥料,加大茶样抽检密度,确保茶叶卫生质量达标,提高茶叶生产管理规范化水平。

培育现代茶业企业

报告中,陈灿辉对培育安溪现代茶业企业,提出涉及标准化、营销、品牌、维权、做大、企业制度和竞争力等多方面的具体工作要求,力图通过推动制度建设,大力培育安溪现代茶业企业,向着构建安溪现代茶叶大目标迈进。

在推进茶企采用标准化组织生产的工作中,他提出要引导规模以上茶业企业建立生产基地,按照良好农业规范(GAP)进行茶叶种植与加工,要建设先进精加工生产线,实现茶叶质量的标准化控制,增强茶叶产品质量的可控能力和标准化水平。

他提出要推进现代化营销手段应用,大力应用厂家直销、品牌专卖、连锁、加盟、网上交易等方式,拓宽茶叶销售渠道,要引导茶企业在国内外茶市设立安溪铁观音专营市场,还要健全茶叶价格发布体系,引导企业理性定价,随行就市灵活销售茶叶产品。

报告还提出要积极推进茶业品牌化建设,完善奖励扶持措施,引导企业开展QS、有机茶、绿色食品等认证工作,争创驰名、著名、知名商标;要积极开展针对外来茶侵权行为、滥用规范标志、假冒伪劣等专项整治行动,要鼓励企业强强联合,推进规模化发展,推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一批现代茶企业,提升它们的市场竞争力和抗市场风险能力。

他认为,实现安溪现代茶业构建目标,离不开千百个安溪茶企业的现代化,要将后者作为载体工程,大力培育大力扶持,要有创建目标,长期推动,合力完成。

打造现代服务平台

陈灿辉在报告中,还凸现对一批涉茶现代服务平台建设的关注。

这批项目,首当其冲的是海峡两岸茶业合作集中加工贸易区、海西茶业基地、茶业包装城等项目,陈灿辉在报告中要求要对这些项目,加大规划建设力度,还要大力发展茶叶机械制造、包装印刷等配套产业,抓好福建省安溪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要筹建安溪国际茶叶交易拍卖中心,加快“安溪铁观音”商标国际注册步伐;要依托安溪铁观音研究院,推进涉茶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要积极创建国家级茶业行业技术中心,提高茶产业自主创新水平。

他还提出要建设安溪茶业电子商务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加强行业组织创新,扶持发展一批茶叶协会分会组织,计划举办首届“安溪铁观音杯·全国中学生商标知识大赛”。

拓展现代产业功能

陈灿辉首先谈到,要加快北部湾安溪铁观音的茶文化博览园、大坪茶海明珠旅游度假村项目建设,整合茶文化旅游资源,鼓励发展茶食品、茶叶生物科技产品开发利用,在茶叶深加工、茶叶系列制品等产业功能拓展、衍生产品开发上取得突破。

要创新茶事活动形式,挖掘安溪茶文化内涵、支持茶文化茶文艺创作,在社会上广泛推广安溪铁观音泡饮方法,在中小学生中普及安溪茶叶知识和茶文化知识,争取培育安溪茶叶的下一代消费者、爱好者和传播者。

重申新理念为统领

陈灿辉从“现代茶业”为目标,将安溪茶业诸多工作进行有机整合,提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4个路径,即“4个现代化”,并将实现的方式方法融入其中。

舆论分析认为,这是安溪首次对改革开放30年后,安溪茶业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使命、目标、任务、实现路径等的一次总宣言;也是安溪首次把茶业明确作为安溪县域竞争的优势所在,其意义和作用将是重大且深远的。

舆论相信,随着安溪县委、县政府一系列重大决策的陆续出台,年初将先后举行的安溪县三级干部大会,安溪县茶业工作大会,将对安溪现代茶业的构建有更加系统、丰富的描述,特别是如何推动安溪现代茶业进程的措施、方法、阶段目标等,相信将有更多的内容,得以出台和披露。

对此,陈灿辉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作了部分阐述。他首先强调要以“安溪铁观音·和谐健康新生活”兴茶新理念为统领,着力构建安溪现代茶业;他还表示要始终保持忧患、危机意识。观察人士认为,这为下一阶段细化有关措施,细化阶段性目标,构建了基调,体现了安溪茶业发展承前启后的主线。

值得了解的背景还有,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陈灿辉还用较大篇幅论述对当前国内宏观发展形势的看法,主要有4点:一是认为经济下行压力将更加明显;二是认为企业生产经营将更加艰难;三是财政收支矛盾将更加突出;四是产业转型升级将更加紧迫。

与此同时,陈灿辉提出做好今年安溪工作的“五最”对策:一是最关键的问题是要把握形势,增强信心;二是最迫切的任务是要稳住大盘、固本培元;三是最重要的手段是要有应对、有效运作;四是最主要的动力是项目带动、扩大投资;五是最根本的方向是要科技发展、优化结构。

观察人士认为,不难看出,此番通过“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陈灿辉代表县委、县政府所提安溪现代茶业新使命、新目标、新任务、新举措,正是建立在对宏观形势的清醒认识,以及对基本对策的有力把握上做出的。作为现代茶业新纪元,2009,安溪值得期待。

cy316.com延伸阅读

福建安溪茶业:启动国际战略


福建安溪茶业:启动国际战略

福建安溪茶业:启动国际战略

2010年,泉州茶业的发展开始更大胆地着眼于国际市场营销攻势,吸引了世界的眼光,并取得良好成效;在终端建设上,泉州茶企首次将自己的专卖店开到境外去,图谋以香港为跳板撬动国际市场;安溪茶企组团赴欧考察,确定抱团开拓欧洲市场,将在欧洲开设以“安溪”这一集体命名的专卖店。

●世博攻势连连

世博会以其广泛的国际影响力被我国经济界视为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又一难得的市场推广渠道。对于这样一场五年一届的全球盛会,万千企业都跃跃欲试,想要从这块超级“大蛋糕”中分得一杯羹,志在拓展全国乃至国际市场的福建茶企更是不甘落后,纷纷摩拳擦掌,风风火火地展开世博。在世博会落幕后,可以了解到此次福建茶企对接上海世博会有四大渠道。

一是进入位于世博核心区域的联合国馆。经筛选进入联合国馆的“世博十大名茶”中,安溪、武夷岩茶、福鼎白茶上榜。参展茶企可在其产品外包装上使用联合国馆标志,还可在产品上印刷“世博会指定礼品茶”和“世博名茶”字样。福建省还选送8位师,在联合国馆接待各国贵宾。福建省学会在联合国国际信息网馆争取了22平方米的展位,遴选全省26家企业在这里分批推广福建茶。

二是在福建馆显要位置设立专门的互动区,世博会期间在这里进行展示、表演及品茗、赠饮活动。福建省还选择了近10家省内企业,轮流展示、武夷岩茶、坦洋等闽茶精品的风采。

三是在世博园区内的公共餐饮区设茶餐厅。福建省茶企在世博园公共餐饮区开设了400平方米的茶餐厅,提供福建各种茶食,成为入驻世博园区的料、茶食品服务商。

四是特许经营和名茶评选。福建省学会获得了世博会特许商品零售商和生产商的资格,组织茶企在世博会期间推广闽茶。

世博会期间,泉州茶业围绕世博会所展开的多样化取得良好效果,参展茶企特别推出的“世博茶”销售旺盛,内、外销双双实现增长,影响力同时得到进一步提升。谈到“世博茶”的销售情况时,参展企业无不喜上眉梢。

形势喜人,安溪茶业乘胜追击,趁热打铁,于2010年7月13日在上海正式启动以“世博名茶安溪让都市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茶宣传活动。此次活动,可谓是安溪产业发起的第二轮世博攻势,共有7家知名茶企参与其中。业内人士表示,借上海世博会举办之机,此次活动可谓是让安溪的世博由“场内”扩至“场外”,由点及面,掀起了安溪世博的新高潮,进一步提升了安溪的影响力。

宋、元时期安溪茶业的发展


宋代是我国茶业生产和茶文化得到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安溪茶业也有较大发展,产茶区域不断扩大,生产技术不断成熟,茶叶产业已具雏形;清水、圣泉等名岩已产名茶,其味尤香,其功益大,声誉远扬。

著名人类学专家、厦门大学教授庄为玑在《安溪县的发展历史》一文中说:安溪到了宋朝的时候,已有很大的发展,潘田的铁矿和仙苑的乌龙种,就在这个时候生产的。当宋朝时,有个黄夷简,他做五代钱俶的部下20年。后来北宋统一的时候,他称疾于安溪别业,曾作小居诗:宿雨一番蔬甲嫩,春山几焙茗旗香(见《福建续志》卷九十)。可知安溪在五代末宋初时,已有焙茗的手工业。安溪的矿冶业,始自唐五代,特别是宋代,安溪的矿冶业居全省首位,在全国占有一定的地位。北宋年间,潘田铁矿就有开采的记录。庄为玑教授把潘田的铁矿和仙苑茶联系在一起,可见仙苑的茶叶在宋初的发展已非一般。

明万历《安溪县志》载,茶名于清水,又名于圣泉。始修于明崇祯六年(1633年),清乾隆廿六年(1761年)重修的《清水岩志》载:清水峰高,出云吐雾,寺僧植茶,饱山岚之气,沐日月之精,得烟霞之霭,食之能疗百病。老寮等属人家,清香之味不及也。鬼空口有宋植二、三株,其味尤香,其功益大,饮之不觉两腋风生,倘遇陆羽,将以补茶经焉。在安溪驷马山左侧(今官桥镇)的圣泉岩,始建于唐天祐年间(约905年)。清乾隆《安溪县志》载:岩最高,登巅远眺,可望郡中清源山。岩产茶甚佳岩后有泉出石中,清甘不竭以上史料说明,宋元时期安溪的民间和寺庙中已普遍产茶,而制茶手工业的出现,则表明安溪茶叶的发展已具产业的雏形。

安溪铁观音千年茶史


安溪,是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是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翻开安溪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茶叶发展史。有史以来,安溪人以茶为生,茶业生产的兴衰与安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安溪,蕴涵着丰富的古老的茶文化。

安溪人,种茶、制茶、品茶、泡茶,赛茶王、吟茶诗、唱茶歌、跳茶舞……因为茶,安溪被誉为飘香的土地。安溪,以铁观音而蜚声海内外。

自古高山云雾出好茶。安溪地处戴云山东南坡,地表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多山,群山环抱,峰峦叠翠,甘泉潺流,气候温和,水量充沛;

千年的实践,总结出了精湛的制茶技艺,选育出了优良的茶树品种,构成了得天独厚的“天、地、人、种”四种兼备的古老茶区。

安溪境内有不少古老的野生茶树。在蓝田剑斗地等地发现的野生茶树,树高7米,冠达3.2米。据专家论证,已有1000多年的生长历史。此外,在西坪、福前等地也不断发现野生茶树,表明了安溪具有丰富的茶树资源。

安溪产茶始于唐末。宋元时期,铁观音产地安溪不论是寺观或农家均已产茶。据《清水岩志》载:“清水高峰,出云吐雾,寺僧植茶,饱山岚之气,沐日月之精,得烟霞之霭,食之能疗百病。老寮等属人家,清香之味不及也。鬼空口有宋植二、三株其味尤香,其功益大,饮之不觉两腋风生,倘遇陆羽,将以补茶话焉”。

明清时期,是安溪茶叶走向鼎盛的一个重要阶段。明代,安溪茶业生产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饮茶、植茶、制茶广泛传遍至全县各地,并迅猛发展成为农村的一大产业。明代“常乐.崇善等里货(指茶)卖甚多”的记载。武夷从唐朝起生产蒸青团茶,明末罢贡茶之后,福建省汉族茶农积历代制茶经验的精髓,创制了武夷岩茶。

清初,安溪茶业迅速发展,相继发现了黄金桂.本山.佛手.毛蟹.梅占.大叶乌龙等一大批优良茶树的品种。这些品种发现,使得安溪茶业步入了鼎盛发展阶段。清代名僧释超全有“溪茶遂仿岩茶制,先炒后焙不争差”的诗句,这说明清代时已有溪茶生产,安溪茶农创制了铁观音。铁观音属于乌龙茶,乌龙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类,是中国绿茶、红茶、青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六大茶类之一。乌龙茶采制工艺的诞生,是对中国传统制茶工艺的又一重大革新。

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安溪人张乃妙.张乃乾兄弟将铁观音传至台湾木栅区。并先后传到福建省的永春、南安、华安、平和、福安、崇安、莆田、仙游等县和广东等省。这一时期,安溪乌龙茶生产技术也不断向海外广泛传播,铁观音等优质名茶声誉日增。[2]

清雍正年间在安溪西坪尧阳发现并开始推广。天性娇弱,抗逆性较差,产量较低,安溪铁观音主产区在西部的“内安溪”,这里群山环抱,峰峦绵延,云雾缭绕,土质大部分为酸性红壤,土层深厚,特别适宜铁观音生长.

全县现有茶园面积22.5万亩,百分之百是无性系品种。铁观音、黄金桂、本山、毛蟹、大叶乌龙等五大名茶占茶园面积的90%,并建有10万亩铁观音基地,6万亩绿色食品基地,茶叶年产量超过1.5万吨,总产值3亿多元。全县茶叶产量占福建省乌龙茶总产量的1/3,占全国乌龙茶总产的1/4。

安溪茶叶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乌龙茶生产技术和铁观音等优质名茶也不断向海内外广泛传播。茶业已成为了安溪县最大的生产支柱和劳动人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经济来源。时有谣“千村学种茶,杉茶遍户栽,植茶当防老,茶价供万家”。(防老既养老之意)

安溪悠久的产茶历史,有着丰富的茶树资源,众多的茶树品种,精湛的制茶经验,独特的制茶技艺,优良的茶叶品质,千百年来,随着乌龙茶品类的诞生和发展,在安溪这块飘香的土地上,逐步形成了古老独特,绚丽多姿的茶文化。是我国茶叶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四川:十年雅安茶业破茧而出


四川:十年雅安茶业破茧而出

四川:十年雅安茶业破茧而出

--从“十大茶事”评选看雅安发展

近日,由雅安市茶业协会、雅安藏茶协会、雅安市学会联合开展的雅安市“十大茶事”、“十强茶企”、“十佳”和“十佳茶论”评选表彰活动在雅安茶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从12月15日“十大茶事”网络投票开始,立即引来各界关注,截至12月23日上午10时,已有2367人参与投票,总票数达7681票。

同时,茶企和纷纷申请报名参加“十强茶企”、“十佳”和“十佳茶论”评选。

这次评选时间跨度为10年。这10年是雅安茶业发展极为不寻常的10年,也是茶业发展博弈的10年,更是雅安茶业破茧而出的10年。

10年兴茶路不忘从

雅安产茶历史悠久。从公元前53年,茶祖吴理真在蒙顶山种下七株茶树开创人工种茶历史开始,雅安就站在了全国之巅。到后来,古时的雅安种几经努力,让蒙顶山茶千里迢迢走向唐代皇宫,成为名震四方的贡茶。这是雅安的辉煌年代!

然而,岁月的尘沙还是将蒙顶山茶的光华覆盖,“养在深闺人不知”成为雅安这一代之痛。痛定思痛后,“从历史走向现代,从古时名茶走向现实名茶”成为雅安这一代的选择。

10年来,依托厚重的茶底蕴,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水平,加强质量管理,打响雅安茶业,强县、强市逐渐成为现实。在近日四川省^***认定的首批20个四川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中,我市名山县依托产业化优势,成为20个基地强县之一。

10年来,雅安从过去每斤几十块钱到现在的每斤上千元,这不仅是一个量的飞跃,更是一种质的变化,也是效力的彰显。

雅安茶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书谦认为,雅安撤地设市十年来,茶产业跨越式发展,跨上了新的台阶,一大批优秀企业、管理人员、专家学者、茶人士为此埋头苦干,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了弘扬榜样,表彰先进,雅安市茶业协会、雅安藏茶协会、雅安市学会决定联合开展雅安市“十强茶企”、“十大茶事”、“十佳”和“十佳茶论”评选表彰活动。

记者从评选主办方了解到,这次评选的“十强茶企”、“十佳”、“十佳茶论”在原则中不重复,要让更多从员都拥有机会。

寺庙碑文记载安溪200年种茶史


小寺庙里一块不起眼的石碑,却见证了安溪铁观音茶叶200多年的种植史。近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泉州普查人员慧眼识珠,在安溪县剑斗镇发现了这块清朝乾隆年间的石碑,揭开了一段茶叶种植不同寻常的身世。

在当地山上一座供奉清水祖师的寺庙左厢,普查队员们发现了一块高2.3米、宽1.1米、厚0.45米且保存完整的石碑,石碑上的刻字已经有些模糊。经过对碑文的辨识和抄录摄像后,泉州市博物馆的吴艺娟主任表示,石碑的落款处透露出立碑时间是乾隆五年,即公元1740年,至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

碑文记载大致内容是,这座寺庙原本已经因为战乱荒废,康熙戊戌年(1718年),有一个禅师从永春到此重建寺庙。碑文中租茶竹等项重修岩,介绍说禅师在这种植茶和竹,卖钱后修缮寺庙。

在石碑的左半边六行共300多字的碑文中,则道出寺庙拥有近3顷,包括茶园在内的各种田地。而根据《安溪县志》的记载,清雍正三年前后安溪人发明了铁观音。那么这块碑文提到的茶叶,年代与此记载较为接近,又说明什么呢?

对此,吴艺娟认为,这块石碑是目前安溪县茶叶种植史上有较早明确纪年的实物资料。石碑的发现还有两个重要的意义,一是清水祖师、马氏真仙等民间信仰传播的见证;第二,它明确记载了清代康乾盛世时期,闽南一带特别是安溪县的物价、地价、田租等数据,是最真实的社会经济史材料,有助于文史专家们对当时闽南社会形态的全方位研究。

千年古道至今保存完好 令现代“豆腐渣工程”汗颜


维系汉藏民族交融的千年茶马古道为何至今仍能找到多处保存完好的路段,千百年来历经无数人踩马踏的古道为何以至今日依然坚固如昔?专家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一段茶马古道上的意外发现揭开了谜底--科学、负责的施工让茶马古道亘古永存。

据茶马古道研究专家、泸定县政协主席孙光骏介绍,去年10月他带领一支考察组,在崇山峻岭间考察一段茶马古道遗迹时,意外的发现了一个因山洪冲毁而形成的截面,截面的构造令所有人大吃一惊:千年茶马古道的路面下不是单纯的泥土,而是厚厚一层碎石堆。这种构造是怎么形成的,所有人疑惑不解。

孙光骏专门邀请地质专家对截面进行了测量,最后揭晓了答案:原来,为了应付山洪、泥石流经常冲毁路基,古人在修路时特意把路基向深处挖了1.5米,然后向其中填入掺有大量碎石块、鹅卵石的粘土,以确保道路的坚固持久,道路两边砌有路肩,路面几乎全用花岗石铺成,道路最宽处达到了4米。

专家认为,古人这种修路方式足见筑路时考虑长远,对待工程认真负责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得千年茶马古道能够保存下来。

与现在动辄反复维修的豆腐渣工程相比,经过精心修筑的茶马古道足以让它们汗颜,先人的敬业精神的确值得我们学习。

2009茶叶营销的新思考之二:唤醒中国茶商


前一段时间笔者史立臣写了篇《2009茶叶营销的新思考》的文章发到网上,很多茶叶界的朋友打电话给我,问我如何进行茶叶的品类规划,如何进行茶叶的市场营销,如何进行茶叶营销团队的建设。说实在的,大家很是热心的关注茶叶的营销固然值得让人高兴,说明我的一些思路获得了认可,但是,我发现大家都在谈论目前的营销模式范围内的事,没有一个人去想中国茶行业未来发展。哪个企业家关注了未来茶叶行业的发展,哪个企业家的企业肯定会逐步向世界级的茶叶企业迈进。

这真是让人很悲哀的事。

为什么大家不去放开思路的想一想呢?

为什么大家不去进行一个详尽的市场调研呢?

为什么不去仔细的研究世界级茶商的产品线、品牌战略和营销规划呢?

也许想是件很费脑筋的事,也许几千年的中国茶叶营销模式和茶叶经济模式固化了茶商的思维,茶商就是销售茶叶的,其他的都不是茶商的事,中国国人一说到茶叶就会讲品茶环境、茶叶选择、水质鉴定、茶具选用、茶艺人才、茶艺音乐。似乎除了这些就没有别的东西了。不可否认,几千年来茶叶的精神理念传播的世界尽知,附庸风雅、礼仪说事的茶文化流传良久,通过饮茶贯彻儒家的礼、义、仁、德等道德观念以及中庸和谐的精神的"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成为现代茶叶营销的根基。动辄以文化说事,动辄以古人说茶。说实在的,如果单纯的从品茶角度来说,我不否认古人对茶文化的精辟,反而有崇拜心理,品茶都能品出人生来,那不是很高的境界吗?但是,如果从做大茶企业,做大中国的茶行业来说,古人的东西就没有多大用处了,纵观几千年的茶叶记载,除了茶马古道,除了贩卖茶叶出海,好像就没有什么对茶叶营销对做大茶行业有太大用途的东西。也许很多朋友说我偏激,中国几千年的茶叶历史总有可歌可泣的东西益于世人,这一点我不否认,我所说的是如何在传承千年的茶文化或者茶精髓的前提下做大茶叶营销和做大茶行业。你去看看,中国有世界级的茶叶企业吗?哪家企业年销售规模达到了10亿美元?

古人留下的东西不是单纯的让我们继承,更希望我们发扬光大,如果老祖宗看到历史上他们造就的闻名世界的茶叶大国现在被英国人,日本人等超过了,不穿越时空来骂我们才怪。所以,我们不仅要“守",更重要的是创新。

说道市场调研,似乎很少有中国茶商去做这件事,大家都在拼命的宣扬自己产地的东西或者自己“创造"的东西,那些牵强附会的茶叶典故也许能引起消费者一时的兴趣,但是,是否满足消费者的茶叶消费心理就不一定了。比如,我是七十年代的人,对茶叶的需求并不高,基本不去饮茶,反而对茶饮料感兴趣,那玩意虽然的确不如茶叶清香,但是起码方便,有很多时候清香的需求不如方便来的实在。想喝的时候到路边小店买一瓶,立即能满足我的需求,或者买一杯即冲的奶茶,果茶都可以。那么八十年代的人,九十年代的人,或者更靠后的人喜欢像古人一样饮茶吗?据我的市场调研结果分析,基本没这可能,这些后现代人更是务实,不方便的东西绝不会拿来饮用,不时尚的东西想都不想。大家有没有想过如何让你的茶叶产品健康时尚?方便快捷?我倒是有一个方法,这里就不说了。

更重要一点,很多茶叶喝起来很苦涩,注意我说的是“喝",不是“品",大多数人是喝茶,很少的享受阶层或者有钱有闲的大老爷们是“品",或者对茶文化对茶叶耳熟能详的人是“品"。苦涩也许对很多饮茶人来说最是好茶,而且能从中品出茶叶的好坏,茶叶的产地,茶叶的采摘时节。但是,这对喝茶的人来说,尤其是七十年代后的人来说就不是很令人叫爽的事,也没生病,非得去遭那份罪,一些苦涩难以下咽的茶汤简直就是汤药。

笔者史立臣在市场调研中特意关注了八十年代后的人的喝茶观念,很多人说那玩意不好喝,还很贵,注意,他们说“那玩意"、“不好喝"和“很贵",这就是未来中国茶叶必须解决的问题,或者正是阻碍中国茶叶快速发展的问题,那个企业能够解决那个企业就会抓住八十年代后的消费人群,也可能是未来绝大部分的消费人群,这个未来也许只有几年或者顶多十几年的光景。

结合市场调研得出茶叶在很多方面需要改变,这样才能满足最大消费人群的需求,国务院办公厅制定和颁发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指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人民生活在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上继续改善,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2010年前,将是我国居民食物结构迅速变化和营养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时期。加快食物发展,改善食物结构,提高全民营养水平,增进人民身体健康,是国民整体素质提高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看看,国家都在要求改变食品结构,茶叶不也是食品中的一个分类吗?

关于对国外世界级的茶叶企业的研究问题,似乎大家都在想办法学人家的营销手段,学人家的皮毛,这点我很是无奈。很多朋友称我是茶叶营销的专家,其实我在营销上的确不凡,但是在茶叶上我只是以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身份在思考中国茶行业的发展,但是仅仅以一个普通消费者都知道的事,中国的茶商却不知道,那就是人家的产品线规化来自于对市场的研究和对消费群体的满足,我就不信,哪家世界级的茶叶企业敢拿茶叶来中国市场上买,那是自寻死路,因为普通的单纯的茶叶根本不是最多数消费者所需求的。

看看人家拿的是什么?立顿冷饮,立顿热饮,立顿奶茶,立顿黄牌,立顿传情下午茶,立顿清衡茶………。诸位,看看,这是你们传统的东西吗?把奶制品、糖等加入其中以调其口感,把休闲和小憩融入其中以确定消费群体,把颜色和包装秀在其外以区隔普通茶叶,把健康时尚作为元素引诱年轻一代,把商标设计的新颖独特便于记忆以抓住消费者的心智。

再看看这些世界级的茶叶企业的茶叶产品的销售路径,大型连锁超市,路边小店小饮,写字楼休闲区,机场酒店的服务台等等,都是大家便于购买的所在,都是人流量很大的场所,都是大众消费者常去的地方。很明显,人家没有把自己的产品定位为礼品,虽然个别消费者可以把他们的产品作为礼品作为馈赠。人家是把茶叶作为大众消费品,铺货铺到大众便于购买的地方。

或许有人说,那不是茶叶,不正统。

我会说,你正统,你正统的都让人家把你门口的市场占领了,都把你打击的毫无还手之力了,都把你当做原材料供应商了,你还正统!就像当年的火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流传到国外人家用来造枪造炮,返回手来打还把火药主做烟花的中国,于是中国险些亡国。那时你怎么不去说人家火药使用的不正统?

醒醒吧,中国的茶商,挖苦你们是为了让你们猛醒,指责你们是为了让你们去思考,传统的梦做得太久了就会失去我们祖宗传下来的荣誉,固守原来的营销模式就会让我们自封未来的出路。

出路,就在脚下;方法,就在市场;前途;就在消费者的心智中。

你,能否就是未来中国世界级的大茶商?

史立臣:MBA、高级营销顾问、职业经理人、路透Insight专家团成员,曾任大中型企业的省级经理、大区经理、营销总监,并在北大纵横担任过高级营销顾问和项目经理,为多家大中型企业进行过营销咨询,所咨询项目都取得了不俗的营销业绩增长。服务过的部分企业:华北制

药、北药集团、湖南康普、亚洲制药、河南五云集团......(史立臣)

现代日本茶道礼仪


茶作为世界三大无酒精含量的饮料之一,一直以来都深受世人所喜,甚至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明治维新之后,日本茶道进入到了一个稳定的发展时期,茶叶的产量不断提高,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中日两国之间的茶文化交流也特别的频繁,使两国的茶道不断发展。

现代日本茶道礼仪

现代的日本茶道对规则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日本茶道的精神也通过这些看似琐碎的喝茶程序表现出来。喝茶首先必须穿好和服,然后经过一个环境优美的自然景观区,景观区的美丽景色能够让人抛下杂念,将心静下来。

在茶室门口有一个水缸,茶客必须用长瓢舀水漱口,并洗手,然后还要取一枚手绢放在胸衣襟内,取一把小折扇放在身后的腰带上,之后让自己静下心,再进入茶室。

茶室面积不大,却精致典雅,这样能够方便主人与客人进行交流谈心。墙上挂着各种名人字画,桌上摆放着花瓶,瓶上有精致的插花。进入茶室不分尊卑,但是第一位进茶室的必须让给正客,其他的客人紧随其后。入茶室后,主客要相互鞠躬。然后主人会去取风炉、茶壶、白炭等器物,客人则欣赏茶室里面的布置及字画。等主人备好茶具之后就开始煮茶,茶道仪式正式开始。

主人将泡制好的茶用左手托碗,右手五指持旁边,恭敬的送到茶客面前。饮茶时也要由正客先饮用,之后其他茶客方可饮用。饮茶时可以每人一口轮流饮用,也可以每人一碗。茶客与主人在茶室聊天的内容也应该有所限制,一般都是讨论关于自然、禅宗的话题,切忌在茶室里面谈论金钱、政治、生意这些肤浅的话题。

如果说我们中国的茶艺是一个完整的庞大的体系,那么日本的茶道只是一个分支,但是我们也应该理智的看到,日本茶道将我们中国茶艺中的“艺”的部分提升了到了“道”的层面,在饮茶过程中强调首选修养与人格铸就。相比之下,茶艺在我国经过一千多年的流传,大面积的普及基本完成,但世俗的享受逐渐淹没了精神方面的修炼,即使有物质以外的企求,也属于审美层次的怡悦性。

相关文章